- 刘国元;方威;余春梅;连博琳;陈艳红;钟非;张健;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形成和调控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了解观赏植物颜色产生的机理及其调控,为培育和改良观赏植物颜色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前提。概述了常见花色素,尤其是花色苷的合成和种类;重点介绍了MYB转录因子调控花青素影响花色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观赏植物花色改良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2021年03期 v.49;No.664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2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任思竹;史振霞;张艳霞;苏姗;王宁;闫训友;
桑黄是一类名贵的药用真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可有效防治包括肿瘤、肠胃不适、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尽管当前桑黄已被公众所认知并接受,但这些活性化合物的复杂性及其具体药用功效仍不明确,因此,这些无毒、无副作用活性成分的研发时刻在鼓励着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此外野生桑黄通常需多年才能生长成熟,子实体十分珍稀,而桑黄的短缺以及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必然会导致人为采摘的加剧,因此研究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是促进桑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归纳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简述桑黄的药用功效和栽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桑黄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加速桑黄产业化进程提供一定的思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徐润宏;谭梅;朱锦福;刘泽华;
大气氮沉降的急剧增加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远高于其他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主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氮沉降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氮沉降对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具体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可为更好地预测及评估氮沉降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10-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白博文;刘善江;申俊峰;孙昊;吴荣;
土壤改良一般是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以有效地达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的目的,其过程就是控制土壤退化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其中,土壤调理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降低土壤密度、提高肥力、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性、提高粮食产量,对土壤问题起到积极的修复作用。经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土壤调理剂及其在各类土地上的应用进展,并在土壤调理剂的研究方面提出展望。
2021年03期 v.49;No.66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于美佳;叶彦辉;韩艳英;张光祖;
森林在生态系统中有大自然氧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于氮沉降的文献,从氮沉降对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和角度综述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介绍了相应的响应机制,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展望。氮沉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国际上对氮沉降研究方法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体系,世界各地氮沉降量测定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都不相同,导致研究结果会出现差异,所以对真实生态情况很难进行统一的定论和科学的比较分析。相比国外研究而言,国内研究虽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监测网,但研究的技术手段缺乏确凿性和一致性,并且研究对象不全面,树种选择局限,对阔叶树种研究较少。
2021年03期 v.49;No.664 19-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葛影影;何国戈;郑经成;胡克科;别又才;
枸杞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兼用型中药,属于茄科枸杞属灌木植物。枸杞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有枸杞多糖、甜菜碱、枸杞色素等,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枸杞及其提取物、枸杞粉、枸杞渣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已有报道,应用价值高、开发前景广。综述了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枸杞在动物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枸杞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韦剑锋;韦冬萍;吴炫柯;胡桂娟;侯俊鹏;杨顺;胡江如;
从高产角度出发,探讨3种耕作方式下甘蔗生长与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深松犁松土深45 cm+旋耕机碎土深25 cm处理的出苗历时明显短于深松犁松土深45 cm+四铧犁翻土深40 cm+圆盘耙碎土深30 cm处理和深松犁松土深45 cm+圆盘耙碎土深30 cm处理;深松犁松土深45 cm+旋耕机碎土深25 cm处理的株高生长优势明显;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以深松犁松土深45 cm+旋耕机碎土深25 cm处理的最高,比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5.05%~26.22%和24.43%~25.38%。因此,深松犁松土深45 cm+旋耕机碎土深25 cm处理的方式较好。
2021年03期 v.49;No.664 28-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志勇;童瑶;刘成林;户艳霞;王德勋;苏家恩;
以随机小区试验的生产方式,比较了红花大金元、K326、翠碧一号和云烟87(对照) 4个烤烟品种在大理州弥渡县的田间表现、烟叶烤后外观品质与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云烟87生育期最短(122 d),红花大金元生育期最长(135 d);3种常见病害调查中,云烟87综合抗病能力最强,K326次之;K326烟叶烤后烟叶品质较好;云烟87经济性状比其他品种有较大优势。未来在大理州弥渡县烟区烤烟特色品种推广工作中,建议首选K326,红花大金元次之,不建议推广翠碧一号。
2021年03期 v.49;No.66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江艳;银永安;黄东;贾世疆;郝玉峰;刘小武;李丽;钱冠云;钱鑫;包芳俊;
为优化新疆石河子垦区最佳播期及最适的品种,以膜下滴灌水稻品系T-66、T-69、T-294和T-43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播期试验膜下滴灌水稻产量、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膜下滴灌水稻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但整体来说生育期缩短;播期对各个品种的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T-66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最大;播期对T-66的结实率有影响,但对其他3个水稻品种的影响不显著。4个品种适宜播期综合评价显示,膜下滴灌水稻品系T-66、T-69、T-294和T-43适合于4月7日播种。
2021年03期 v.49;No.664 34-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文飞;贾艳艳;侍瑞高;文廷刚;顾大路;杜小凤;吴传万;王伟中;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稀施保"对玉米抗倒性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选择玉米品种苏玉29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75 000、82 500、90 000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析大喇叭口后期施稀施保对玉米抗倒伏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稀施保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无论是清水处理还是稀施保处理,苏玉29的株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穗位高、倒伏率、空秆率、秃尖均呈上升趋势,茎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现下降趋势。与清水处理相比,稀施保处理的玉米株高、穗位高均有所降低;各密度下的倒伏率均有所降低,平均倒伏率显著降低。种植密度由67 500增加到90 000株/hm~2,稀施保处理下苏玉29的理论产量分别较同密度清水处理提高了10.2%、8.5%、6.8%和6.2%,在密度为90 000株/hm~2时达最高值12 689.6 kg/hm~2。
2021年03期 v.49;No.66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石守设;王付华;郭利伟;黄涛;
以常规稻郑稻19和杂交稻信旱优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直播播种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总结了豫南稻区直播稻生产适宜密度品种差异性一般规律。结果显示,在豫南稻区主推麦茬直播品种中,常规粳稻郑稻19最佳播种量为59.6 kg/hm~2,杂交粳稻信旱优26最佳播种量为46.2 kg/hm~2,经济播种量区间为37.8~46.2 kg/hm~2。杂交稻适宜种植密度较低,常规稻适宜种植密度较高,同属性品种栽培要素不同时产量有明显差异。
2021年03期 v.49;No.664 40-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刚;李浩;王艳;乔德平;何波;向祖宏;董贤春;袁跃斌;刘圣高;
开展田间管理、烘烤、储藏、收购等不同环节烟叶损失的调查研究,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烟叶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常烟叶烘烤损失为宜昌烟区的主要产量损失,特别是自然灾害烟叶的烘烤损失。针对不同种烟水平烟农的烟叶产量损失有差异的情况,提出具体的生产指导措施,以期进一步降低烟叶产量损失率,提高烟农种烟效益。
2021年03期 v.49;No.66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协平;寇琳羚;叶霜;冉卫军;刘佳馨;
以重庆地区种植的美早、红灯、早大果和萨米脱4个品种以及来源于山东种植的美早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果实的横纵径、果重、核重、果肉重、横纵比、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等参数。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红灯与美早果实品质较好;重庆地区种植的美早外观品质优于山东地区,而在内在品质上尤其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低于山东地区。因此,重庆地区甜樱桃品种引进和选育应侧重果实的内在品质。
2021年03期 v.49;No.664 46-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庆玲;林继辉;陈小芳;
添加EM菌液对海鲜菇菌糠进行发酵,再用发酵菌糠及河砂、草炭按照不同配比制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育苗试验。对各组复合基质进行理化性质及番茄幼苗形态指标、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最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菌糠、河沙、草炭占比为55%、30%、15%,该复合基质处理组番茄幼苗长势好,且光合作用强度、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均与标准育苗基质间差异不显著,有较好的抗逆性,受寒冷天气的影响较轻。
2021年03期 v.49;No.664 49-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圣毅;李丽;银永安;贾世疆;韩品;钱鑫;
在同一种植模式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是71 250、79 500和47 250株/hm~2。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79 500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增加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通过评分法得出不同处理加工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47 250株/hm~2处理加工番茄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
2021年03期 v.49;No.664 53-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虹;杨德春;张燕;
对昭通市鲁甸县人工湖、砚池山水库、桃源水库等不同水体中的藻类植物进行采集、观察及分类学鉴定,确定了8门43科105属440种。昭通市鲁甸县藻类植物丰富度比较高,其中绿藻门(16科53属204种)和硅藻门(12科24属148种)占优势。调查区无论是从属的数量还是从种的数量来分析,优势科(13科)多种属(21属)现象都比较明显,构成了昭通市鲁甸县藻类植物的主体。对昭通市鲁甸县的藻类植物进行研究,可补充昭通市藻类植物资源,为地方藻类研究提供可靠数据和资料。
2021年03期 v.49;No.66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林;周铁桩;
草原地下水是畜牧业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草原生态平衡的关键问题。以我国最佳植被条件的陈巴尔虎天然草原为例,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草原地下水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草原地下水位的短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因子的贡献率来看,反映人为因素的综合指标是影响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率高达66.92%,远高于气候因素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利用ARMA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比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误差均小于10%。因此,该模型可以短时期有效预测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位。
2021年03期 v.49;No.664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蔚丹;孙丽;董沫;李凤霞;刘敏;
利用1968—2017年东北地区89个站点的月值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潜在蒸散,进而计算出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多尺度SPEI与作物因旱受灾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8月份的4个月尺度SPEI与受旱面积的关系最为密切,故以此代表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干旱。对东北地区生长季SPEI进行突变和趋势分析,发现以1983年为突变点由干转湿,且总体上呈现出湿润化的趋势。月时间尺度的SPEI表明,除9月份出现干旱化趋势且不显著外,其他月份均呈现变湿趋势,其中4和10月份湿润化显著。空间上,大部分区域表现为SPEI增加的趋势,其中SPEI显著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中西部地区,SPEI减小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南部区域,但均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生长季不同月份干旱的高发区各不相同。
2021年03期 v.49;No.66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7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牛天洋;史泽涵;陈井影;廉欢;王奕凯;张天然;
选取黑麦草作为供试植物,通过模拟根箱栽培试验,探究在不同外源铀下黑麦草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根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黑麦草植株地上部和根部铀含量直接受外源铀浓度影响,黑麦草地上部分和根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但转运系数均小于1,黑麦草主要将铀富集在根部,同时,土壤铀含量达到一定水平会抑制黑麦草的生长导致其生物量降低。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铀主要以惰性铀的形式存在。随着土壤铀浓度的增加,根际处惰性铀的含量明显低于非根际处,这表明根际土壤对惰性铀具有活化作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惰性铀的转化,将惰性铀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活性铀或潜在活性铀。
2021年03期 v.49;No.664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明向;翟禄新;阳扬;
为研究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以广西猫儿山典型小流域的人工毛竹林地为研究区,以定位观测的气象数据和4个测点的土壤水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要素方面,水汽压差(VPD)对4个点不同厚度的土壤水分(SMC)的影响最显著,即VPD的波动最易导致土壤水分的变化。在影响时间方面,4个点中大体为土壤水分观测日前连续4 d的气象因子(CMF)对SMC影响最显著,表明土壤水分的变化更多地受前4 d的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各气象要素中降水量(P)与CMF呈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不大,表明土壤水分除受气象条件影响外,植被则是另一主要影响因子。
2021年03期 v.49;No.664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李巍;郭莉盼;
以兰州青城古镇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AHP分析法,从土壤侵蚀敏感性、水环境敏感性、生境敏感性3个方面展开,共选取5个生态子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城古镇的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青城古镇的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空间分异较大,呈北低南高的分异特征。全域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低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与高度敏感区3个等级,各区面积占比为32.51%、25.62%、41.87%。研究显示,青城古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受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度与水系3类因子影响较大;镇域北部黄河谷地与南部黄土梁峁山区周围敏感性较高,而北部中心镇区周围及西南部五大坪附近敏感性较低。
2021年03期 v.49;No.664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4K] [下载次数:1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沙文生;王蕾;张娜;刘希鹏;杨洁;
为了研究不同围封年限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情况,采用常规调查法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围封后,多年生草本的优势地位增加,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草群密度、植株高度和盖度都有所增加;随围封年限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先降低后升高;围栏封育有利于草地植被群落的稳定。
2021年03期 v.49;No.66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叶琦;徐增洪;倪嘉诚;刘国锋;朱光艳;
用2种配合饲料和大豆作为营养来源投喂克氏原螯虾,研究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繁育期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指标的变化,从而为克氏原螯虾养殖饲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投喂3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对克氏原螯虾体内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而对其脂肪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月份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内的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
2021年03期 v.49;No.664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光艳;徐增洪;水燕;刘国锋;
为研究底栖动物生长发育情况,采用4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对底栖动物的密度及生物量进行分析,同时对水体中营养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底栖动物主要有3种底栖动物,分别为摇蚊幼虫(Chironomid)、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与螺狮(Bellamya quadrata)。生长季各培养基中底栖动物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糖蜜、腐殖酸、肥料、对照组,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别为2.996 6、2.127 2、2.148 9和0.957 6 g/m~2。采用理化分析对水体中营养因子进行分析评价,对照组中NO_2~--N含量最高,为(0.041±0.002)mg/L,对照组中营养物质较少,不适宜底栖动物及水生生物的生长;TN和TP含量分别为(1.455~2.493)和(0.391~0.665)mg/L,培养基中水体不流通造成水体营养化,水丝蚓耐污性极高,底栖动物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丝蚓、摇蚊幼虫、螺狮。对培养基中底栖动物密度与水体营养因子之间以及底栖动物密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底栖动物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水体中营养因子含量与摇蚊幼虫、水丝蚓密度的相关性较大,呈负相关,与螺狮密度的相关性较小,TP含量与底栖动物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TN。该研究结果可为日后虾蟹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3期 v.49;No.664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婷;张如芳;余丹;汤永晶;蒋桂莲;黄元;李正玲;陈明勇;
[目的]探讨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对青斑蝶卵、幼虫和蛹存活率及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温湿度、光照自动记录仪+视频监控实时测定"的方法,探究不同培养条件下卵、幼虫和蛹的历期变化,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20~30℃)、相对湿度(50%~60%)、光照强度(500~1 000 lx)条件对不同虫态历期进行观测与记录。[结果]卵和幼虫最适宜的发育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60%,光照强度1 000 lx,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4.08和13.03 d。温度30℃、相对湿度50%、光照强度1 000 lx的培养条件最适宜蛹的发育和羽化。在所控制的3种环境因子中温度对蛹历期的影响极显著(P<0.01),光照强度和湿度对蛹历期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湿度和光照强度对蛹的羽化率有重要影响。[结论]温度是影响青斑蝶卵和蛹历期的重要环境因子。控制合适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有利于青斑蝶各虫态历期的缩减和提高成活率。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斑蝶的人工养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93-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倩蓉;朱凝瑜;郑晓叶;陈小明;丁雪燕;周凡;马文君;
为规范浙江省水产养殖用药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2019年对杭州、湖州、嘉兴、宁波、温州等地区部分养殖点患病中华鳖、大口黑鲈、大黄鱼等主养品种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氟甲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测定,比较各药物对菌株最小抑菌浓度的中位值(MIC_(50))。结果表明,淡水品种中华鳖、大口黑鲈体内分离的143株病原菌中以气单胞菌(62.2%)为主,海水品种大黄鱼体内分离的56株病原菌以假单胞菌(55.4%)和哈维氏弧菌(17.9%)为主,均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等药物的耐受浓度较低,而对磺胺类、氟甲喹、甲砜霉素等药物的耐受浓度较高;但在氟苯尼考药物上呈现不同的耐受性。淡水养殖地区间病原菌的耐药性一致,海水养殖宁波地区病原菌耐药性高于温州地区。总体而言,2019年浙江地区绝大部分水生动物病原菌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等药物较为敏感,可作为多数病原菌用药首选,但必须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和药代动力学原理确定剂量和药程。
2021年03期 v.49;No.664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8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邦兰;翟梦倩;龙涛;赵顺程;刘娟;尹茂灵;万心言;王治杰;刘继恺;
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atural resistance 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s,NRAM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二价金属跨膜转运蛋白,在调控生物体内重金属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烟草NRAMP基因的多样性,该研究根据烟草基因组数据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烟草NRAM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对其基本信息、结构特点、蛋白理化性质及保守序列、启动子元件和组织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基因组含有9个NtNRAMP基因,分别命名为NtNRAMP1.1~6.2,其编码氨基酸长度为500~542 aa,蛋白分子量为54.31~59.11 kD,等电点为5.09~8.73,总平均亲水性为0.475~0.604;除了NRAMP6.1和6.2不含有motif4外,其余NRAMP蛋白都含有motif1~motif10。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所有NtNRAMP基因启动子中均含有参与基因转录、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响应和光应答途径的元件,部分基因含有生物胁迫、次生代谢、组织表达和结合位点的元件。染色体定位发现,6个NtNRAMP基因分别分布在5条烟草染色体上。表达分析表明:NtNRAMP基因组织表达模式差异较大,其中NtNRAMP6.1和NtNRAMP6.2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NtNRAMP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49;No.664 100-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敏氡;王彬;刘建汀;叶新如;曾美娟;朱海生;温庆放;康玉妹;
[目的]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丝瓜LcPPO1基因编辑载体。[方法]根据前期已经克隆得到的LcPPO1基因序列,设计2个sgRNA靶位点序列,退火制备sgRNA双链,分别与线性PCA1301-Cas9载体连接获得2个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再对其进行PCR鉴定及测序比对分析。[结果]2个sgRNA靶位点序列已经分别准确地连入PCA1301-Cas9载体,插入序列无突变。[结论]成功构建了丝瓜LcPPO1基因编辑载体PCA1301-Cas9-sgRNA1和PCA1301-Cas9-sgRNA2,为后续研究丝瓜LcPPO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49;No.664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9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薛兰兰;王轶浩;崔云风;
水生药用植物可以满足消落带治理的需求,提高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改善消落带景观及生态环境。通过三峡库区消落带特点特征分析,建立消落带药用植物筛选体系,并根据消落带治理的要求和消落带环境特色,提出消落带药用植物的种植不能造成生态环境二次破坏,植物要求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净化水质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观点,为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示范探索,又为消落带解决人地矛盾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2021年03期 v.49;No.664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正安;余治家;马杰;佘萍;李颖;贾宝光;
[目的]对宁夏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等林分特征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野外观测的方法,得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冠幅等林分结构特征指标。[结果]冠幅-胸径存在极弱相关,树高-胸径最优曲线模型为H=2.411+1.425D-0.039D~2+0.000 427D~3(H为树高,D为胸径),树高-冠幅最优曲线模型为H=0.299G~(0.814)(H为树高,G为冠幅),材积-胸径最优曲线模型为V=0.000 204D~(2.406)(V为材积,D为胸径)。[结论]幂函数曲线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胸径-材积相关性(R~2=0.957),所选最优曲线模型V=0.000 204D~(2.406)可用来估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材积的值,从而提高模型预测能力。
2021年03期 v.49;No.664 112-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瑞苓;吴春华;刘祥义;刘建祥;
松脂是松属植物产生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目前云南松采脂不科学造成松脂产量很低,松脂供不应求。以云南双柏县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状况对产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生产力较低的林地,采脂松树宜选树高10 m以上,胸径在21 cm以上,树皮厚度0.6 cm以上,产脂树龄40 a以下,适当缩短采脂年限,有利于云南松的可持续性采脂。
2021年03期 v.49;No.664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玮;王勇;李超;吴敏;程小珊;
调查了公众对不同观赏草种类的喜好程度,对观赏草在公共景观中使用方式的看法以及对耗水量研究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8.0%的受访者认为被选择的观赏草具有景观价值,95.5%的人认为应该在公共景观中种植观赏草。另外,96.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观赏草的节水能力,如果某种观赏草能够节约用水,有73.8%的人愿意种植。民众对于具体观赏草的偏好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最受欢迎的观赏草是晨光芒,83.0%的受访者强烈希望在自己家里种植。值得注意的是,季节对受访者的偏好有所影响,比如在植株长势较好的夏季,受访者的种植意愿更加强烈。
2021年03期 v.49;No.664 119-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朋;杨蕾蕾;黄义钧;李凌飞;
为筛选城市园林绿化耐阴植被种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冷水花属耐阴植物的筛选评价模型,并对18种冷水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筋草和点乳冷水花评分较高,具备较大应用开发潜力,中间型冷水花、波缘冷水花、五萼冷水花可作为应用开发的后备种类。
2021年03期 v.49;No.664 122-124+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林;朱洁;朱莉;李琳;阳文锐;石颜通;赵菲;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为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增添了强有力的助推器。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梳理了适于京津冀地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种植的部分特色景观作物资源,并对其在规划应用中的模式开展了初步探讨。
2021年03期 v.49;No.66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宗河;周可金;郑文寅;余燕;沈文生;陈宝才;程江滔;
创意油菜花海旅游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创意油菜花海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创意油菜花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可行路径。
2021年03期 v.49;No.664 129-13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娜娜;
汶川县龙溪乡是四川省乃至全国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其发展途径也具有推广意义。在分析龙溪乡独特地域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该地区特点,将体验式旅游的理念融入当地经济发展中,通过对龙溪发展体验旅游的SWOT分析,建立了体验式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该地区旅游发展的措施。
2021年03期 v.49;No.664 134-13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1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淼锋;闫邦奇;管维;廖力;蔡波;李惠萍;
[目的]研究新菠萝灰粉蚧的种特异性ITS引物,以快速准确鉴定该虫,可为口岸快速通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方法,首次测定分析了11种粉蚧39个样品的新菠萝灰粉蚧及其他粉蚧的rDNA ITS全序列。基于ITS区序列差异设计了针对新菠萝灰粉蚧的特异性引物,通过筛选引物退火温度、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新菠萝灰粉蚧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结果]种特异性ITS引物只对新菠萝灰粉蚧有扩增条带,能有效扩增出约665 bp的DNA片段,其余种类均未有扩增条带。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灵敏度高,其检测限可达0.1 ng/μL。[结论]采用设计的ITS区种特异性引物可以对新菠萝灰粉蚧进行快速分子鉴定,该方法可为口岸一线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铭东;吴成生;沈彤;李昭煜;李国利;
为研究多黏类芽孢杆菌菌剂对玉米产量和病害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多黏类芽孢杆菌菌剂对玉米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30 kg/hm~2多黏类芽孢杆菌菌剂与化肥共同施用比单独施用化肥的出苗率高4.1%、5.3%,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高7.90、14.48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高11.1、18.8μmol/(g·min),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高7.47、15.73 U/(g·min),对玉米根腐病防效分别为74.27%、80.50%,对玉米的增产率分别为9.68%、17.68%。因此,多黏类芽孢杆菌菌剂可和化学肥料在玉米种植时一起作为基肥使用,可以减轻根腐病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能够起到很好的减肥减药作用。
2021年03期 v.49;No.664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7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世斌;谭本;付小红;王智;徐航;范邓鹏;范业晨;张昭兵;
[目的]探讨绿色防控药剂及化学药剂减量施用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小区对比设计,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100亿枯草芽孢杆菌、52%氯尿硫酸铜可溶性粉剂、12.5%腈菌唑微乳剂防效无显著差异,且防效均超过77%,加入d-柠檬烯可以增强12.5%腈菌唑微乳剂的药效,也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所有药剂均无药害,各药剂处理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但由于减少了白粉病的损失,其经济性状明显高于清水对照组。[结论]100亿枯草芽孢杆菌、52%氯尿硫酸铜可溶性粉剂可有效防治烟草白粉病,可替代12.5%腈菌唑微乳剂预防白粉病或在白粉病初发生时施用,加入d-柠檬烯后可增强12.5%腈菌唑微乳剂的施用效果或者减少12.5%腈菌唑微乳剂的用量,白粉病初发生的烟田针对性施用防控药剂,可有效减少经济损失。
2021年03期 v.49;No.664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6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明纲;张擘;赵北平;郑福余;孙佰君;蔡艳彬;王玉杰;
采用一种化学防治方法控制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和危害。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A:空白对照,不施用农药,处理B:插秧前喷施30%莎稗磷和15%乙氧磺隆或10%吡嘧磺隆,插秧后喷施48%灭草松,并保持水层。结果表明,与处理A相比,经过化学药剂处理后,野慈姑的株高显著降低(P<0.05),单株结实数极显著减少(P<0.01),植株鲜重明显降低,总株数明显减少。野慈姑总株防效为66.39%,总鲜重防效为82.40%。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无显著差异,此浓度条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影响。该方法可用于寒地稻田野慈姑的综合防治。
2021年03期 v.49;No.664 147-14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艳;李梦姣;王振军;雷晓天;郭志刚;郭振营;张栩;
采用含毒介质生长速率法测定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对禾生腐霉菌的室内毒力,并将该药剂制成20%悬浮剂,研究其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对菌丝生长抑制的EC_(50)为50.865 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悬浮剂120 g/hm~2拌种处理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优于传统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也明显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玉米出苗时间没有影响,玉米出苗率略有增加。
2021年03期 v.49;No.664 150-15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家宝;王文军;张祥明;袁嫚嫚;邬刚;孙义祥;马朝红;
为了探索水稻化肥减施新途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7—2019年在安徽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开展了水稻机械旱条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和水稻机械穴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示范研究,并对3种减肥技术模式的减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模式后,水稻可减肥23.2%~26.3%,同时增产5.9%~13.0%,氮肥利用率提升9.0%~22.0%,经济效益增加1 150~2 751元/hm~2。各减肥技术模式对于水稻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作用,适宜在安徽省大规模推广。
2021年03期 v.49;No.664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辰峰;
[目的]研究3种缓释肥施肥处理和农民常用施肥处理间氮肥的综合利用情况,,更好地展现不同肥料之间的性价比。[方法]采用收集氨气的方法,土壤总氮径流失量计算是通过稻田排水前后水位差值计算出径流量然后将水样进行分析,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缓释肥的氮肥利用率高达60%~70%,是传统肥料利用率的1倍多。相比常规肥料缓释肥不仅减少了人工施肥次数,还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吸收率从而减少氮肥的损失。[结论]硫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快后期乏力,树脂包膜缓释肥前期释放慢后劲强,缓释掺混肥释放较为均匀因此表现最为稳定。而常规施肥肥料施肥快易溶于水造成大量的径流和挥发不利于肥料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021年03期 v.49;No.664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8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周冉冉;郭世荣;蔡忠;
[目的]有效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并解决设施障碍土壤的酸化、盐渍化等问题。[方法]将醋糟和菇渣生物基质按体积3∶1混合形成土壤基质调理剂,施用390 m~3/hm~2与耕作层土壤混匀后,种植小白菜和生菜。[结果]土壤基质调理剂使用后种植小白菜和生菜的土壤pH分别增加提高0.34和0.23,EC分别降低0.68和0.42 mS/cm,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3.25和5.43 g/kg,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9和1.99 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2.81和102.21 mg/kg,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78.03和123.63 mg/kg。基质调理剂有效地缓解了设施障碍土壤酸化和盐渍化,且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与对照相比,种植小白菜和生菜分别增产5.49%和19.35%。[结论]醋糟和菇渣生物基质调理剂(3∶1体积比混合)可改良障碍土壤、显著促进叶菜生长。
2021年03期 v.49;No.664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峰;秦缘;裴晓东;姜浩;施美君;张一扬;
探究氮钾浓度对烟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烟叶苗期氮钾营养平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培法,利用基础Hoagland营养液,设置5个不同氮钾浓度处理,分析处理间烟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氮浓度对烟苗干物质、叶绿素的积累有显著影响,在相同钾浓度下,随着氮浓度的增加,烟苗干物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不同氮水平下,低钾处理间的根系MDA含量、叶片GS活性差异显著。K~+对烟苗叶绿素的合成、根系活力、GS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氮水平下,高浓度K~+会使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2021年03期 v.49;No.664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俊男;王慧;李鑫;来永才;刘明;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内黑土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T_0(0 kg/hm~2)、T_1(350 kg/hm~2)、T_2(750 kg/hm~2)、T_3(1 500 kg/hm~2)对东北黑土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加生物炭可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其中T_3处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9.32%;生物炭对大豆成熟期土壤pH有一定改良作用;碱解氮在大豆生育期内逐渐下降,且含量均大于对照;生物炭对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生物炭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整体上提高了这4种土壤酶的活性;生物炭可提高黑土土壤聚团体的稳定性及积累黑土土壤中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且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总数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生物炭施用后对东北黑土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这些环境因子的改变驱动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2021年03期 v.49;No.664 170-175+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7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曹耀;应康;邓丹雯;
赣南是客家人最早聚居地之一,有丰富的客家传统食品,黄元米果是其中之一。赣南地区客家传统食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具有市场开发前景。介绍了客家传统食品黄元米果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现状,论述了开发黄元米果的可行性,指出黄元米果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健康持续的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旨在为黄元米果的生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21年03期 v.49;No.664 176-17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2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昌艳;罗忠圣;曹旭林;钱志瑶;李相陵;覃容贵;
[目的]研究天门冬质量及RAPD遗传多样性,并探索其质量与RAPD遗传多样性间相关性。[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以总皂苷、多糖、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天门冬进行质量评价;对天门冬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完成不同居群天门冬RAPD扩增,运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UPGMA系统树图构建;分析天门冬质量与RAPD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18份天门冬样品质量差异较大;18份天门冬多态性百分率为89.62%,遗传相似系数为0.448 1~0.748 6,在阈值0.52处18份天门冬聚为两大类,其中贵州遵义桐梓天门冬单独分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结论]天门冬质量与RAPD遗传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所建立的天门冬RAPD法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可为其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
2021年03期 v.49;No.664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斌;林钦贤;梁伟龙;康志英;王其丰;张华勇;
[目的]考察安徽亳州白芍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合药材质量、产量和商品性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集亳州地区不同采收期的白芍药材,测定其浸出物、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综合评价白芍药材质量。[结果]白芍的有效成分含量随着生长时间显著变化,以5年生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同一年份中以9—10月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综合种植成本、经济效益、药材质量和产量考虑,亳州地区白芍应以4年生9—10月份采收为宜。
2021年03期 v.49;No.664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5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洪坤;黄玉瑶;郭长达;杨美华;路丽;高贯彪;吴韶辉;
[目的]探索知母初加工及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一测多评的方法,以芒果苷、新芒果苷、异芒果苷为指标,对产地炮制一体化加工所得的知母片、知母个、传统工艺知母个润切片以及盐知母等炮制品进行研究,探究知母初加工和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变化。[结果]产地炮制一体化所得知母片与新鲜知母相比,新芒果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增幅91.2%;传统工艺所得知母个与新鲜知母相比,芒果苷、新芒果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芒果苷平均增幅225.4%,新芒果苷降幅82.7%,而相对应的新芒果苷的含量明显下降;知母个再润切之后,变化趋势与传统工艺加工知母个一致,但是幅度小;经炮制成盐知母可知,产炮片经盐水润制后,芒果苷含量明显上升,新芒果苷含量明显下降,炮制后,由产炮片炮制所得的盐知母与传统片炮制所得的盐知母的成分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所得炮制品最终质量趋于一致。[结论]知母的初加工及其炮制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成分转化。产地炮制一体化知母片与传统工艺所得的知母片黄酮类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2种知母片炮制所得的盐知母最终质量趋于一致,而转化的程度取决于药材本身的物质基础。
2021年03期 v.49;No.664 189-19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7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华友;周顺峰;朱传才;宋智勇;帅鸣;李军;彭邱强;
为提高配方打叶时每次备料的原烟内部品质均匀性,在精选原烟装框皮带上安装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实时检测装框原烟烟碱含量,采用"分区域,分区间"入库、"大小值烟框搭配"的出库方式。结果表明,与采用随机入库、出库方式相比,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备料原烟的烟碱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低了50.1%。
2021年03期 v.49;No.664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智勇;帅鸣;刘华友;朱传才;周顺峰;易萍艳;陈渝;熊锋;
为研究传统平库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方法,结合复烤企业实际情况,在"分类堆放,组批出库"的原则下采用了"入库即组批,通道出库调控"的均质化控制方式,结果发现与非均质化方式相比变异系数降低了70.6%。该研究结果为打叶复烤企业控制烟碱均匀性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2021年03期 v.49;No.664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任奕婧;孙嘉笛;孙秀兰;
采用刃天青微量板法检测多株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得到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肉眼观察和荧光检测都可判定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判定时间仅需5 h,刃天青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得到的耐药性结果一致。其中用颜色观察能更清晰明确地分辨出耐药折点,荧光检测可以动态地反映细菌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情况。刃天青微量板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能确定抗生素的耐药性和精确耐药MIC值。
2021年03期 v.49;No.664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3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远平;李娟;赵成萍;宋艳波;陈胜萍;
通过研究绿豆在萌芽过程中营养成分V_C、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确定其最宜食用时间,同时发现绿豆芽中V_C、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高于绿豆种子本身。结果表明,最宜食用时间是在其发芽的3~4 d、长度在4~6 cm时,此时不仅V_C没有大量分解,而且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量,既保证营养的最佳综合供应,又保证食用时鲜嫩可口。
2021年03期 v.49;No.664 203-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8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焦晋华;薛晓芳;任海燕;赵爱玲;
以鲜食、制干,早熟、晚熟,口味酸、甜等24个不同枣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对其果实风味品质的相关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_C、含水量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上升,而果实含水量和V_C含量逐渐下降;全红果实各风味品质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口感评价等级与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和V_C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值介于60~90、糖酸比值介于45~65时果实的口感风味为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与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果实成熟期的早晚与糖酸比和固酸比存在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含水量在种质间均呈正态分布。
2021年03期 v.49;No.664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4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杨学坤;
针对气雾栽培式家庭植物工厂生产对营养液循环及管理的要求,开发了以自吸泵、恒温机、紫外线消毒灯为执行设备的营养液循环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营养液EC值、pH、温度的监测以及营养液温度控制。结果表明: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营养液温度调控平均响应速度大于1.43℃/h,控制偏差小于0.4℃,营养液的EC值和pH均处于控制范围内。系统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家庭植物工厂生长所需环境要求。
2021年03期 v.49;No.664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7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长顺;张景奎;郑继;徐良;
为了解安徽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应用现状,对该省典型地区田间渠系及其配套建筑物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214-216+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智高;李向春;何兴村;王艳;段爱国;王忠;汤智辉;孟祥金;郑炫;杨怀君;
土地耕作是农业耕整中最基本的作业环节,翻转犁在耕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铧式犁不同,翻转犁改变了以前单一方向作业的方式,在犁架上安装左右翻垡相反的2组犁体,进行双向交替作业,效率明显提高。针对当前国内外翻转犁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我国翻转犁的类型以及工作原理,探讨了国内翻转犁研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翻转犁发展的有关建议,以期为翻转犁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3期 v.49;No.664 217-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7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洪火;
青弋江灌区采用首尾测算法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下简称农水系数),通过选定典型样点田块,基于直接量测法与观测分析法相耦合途径确定灌区作物净灌溉定额,测算出2019年农水系数为0.460 6,并对测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2021年03期 v.49;No.664 222-22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秀珍;胡保文;谢新乔;李湘伟;朱云聪;杨继周;田育天;傅佳玉;景元书;
以新平县代表的尼鲊站和新营盘站2009—2017年、他拉站2009—2014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数据,结合新平县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计算基于模糊数学的气候适宜性指数。结果发现,新平县各站点的气候适宜性由大到小依次是他拉站、尼鲊站、新营盘站,它们的气候适宜性指数CFI分别是0.93、0.89、0.51。新平县烤烟种植气候条件总体条件优越,但大田中后期降水量相对过剩,大田前期日照时数明显不足。对新平县烤烟种植适宜性影响最大的是海拔,其次是大田期≥10℃积温。
2021年03期 v.49;No.664 225-22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晏莉霞;谭明明;邓慧君;杜晓宇;李海龙;周凤蓉;
在分析南充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心、三园、三基地"现代蔬菜产业集群建设方向,围绕"科技孵化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市场流通中心,产地物流加工园、美味川菜加工园、蔬菜主题公园,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特色优势蔬菜外销基地、美味川菜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内容确立20项重点工程,为南充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路径。
2021年03期 v.49;No.664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赵东兴;张建春;岳建伟;
云南省热区气候和环境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在政策和市场的引领下,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推进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进一步发展,对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1年03期 v.49;No.664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谈晶晶;毛学伟;尚芬芬;陈雯;王海芹;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政策不断优化,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概述了江苏省农业电商的基本情况,重点对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个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江苏省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为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
2021年03期 v.49;No.664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4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红星;刘晓珂;林伟君;高飞;
在智慧农业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农业产业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智慧农业的边界和发展阶段。基于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采用专利地图方法,对比了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上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技术创新生态环境;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农人培育培训。
2021年03期 v.49;No.664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8K] [下载次数:10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肇楠;李敏;胡春芳;冯改静;
为促进我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企业掌握最新技术研发方向、提升药食同源林果行业专利战略运用水平和创新能力,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为数据源,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分布、地域分布、申请人排名等方面对国内药食同源林果领域技术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热点、行业领先企业,为我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1年03期 v.49;No.664 24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名惠;申强;
通过问卷调查北京平谷大桃种植户"生态桥"工程项目的参与现状,掌握种植户对生态农业认知及其参与情况,了解影响现阶段"生态桥"工程项目农户满意度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改善状况的对策建议,帮助政府更好地推进"生态桥"工程项目的实施,激励种植户参与"生态桥"工程项目的意愿,进而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2021年03期 v.49;No.664 248-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子轩;胡怀敏;
特色农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各个环节利益最大化。面对国外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我国特色农产品亟需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立足于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强化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特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和发挥政府在品牌建设主导作用等建议,以加快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2021年03期 v.49;No.664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9K] [下载次数:1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郭梦;
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推进农业、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其较大且无法内化的正外部效应阻碍着政府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推进。首先利用熵权法对2008—2017年新疆南疆5地州棉花秸秆资源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南疆各地州棉花秸秆资源化能力的分布,随后运用外部理论构建博弈模型,计算了在强制命令型、经济激励型和混合型3种政策情景下的纳什均衡P_1、P_2和P_3,分析政府行为选择对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能力影响。结果表明:2008—2017年,南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能力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在3种政策情况下,政府采取混合政策时求解纳什均衡解数值最小值P_3介于P_1和P_2之间,因此农户进行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概率越大,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能力越强,政府为了效用最大化不采取措施的概率越大;(3)在3种政策的市场均衡条件下混合型政策的短期均衡条件与长期均衡临界相比于其他2种政策环境更易到达,混合型政策更有助于提高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能力。
2021年03期 v.49;No.664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梁;毛昭庆;王雪娇;李隆伟;鄢文光;陈良正;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功能体,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随着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保持高速度增长,农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在不断增强,其生态、文化、社会等功能地位逐步显现,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多功能农业是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传统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的必然结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政策的目标。充分利用云南气候资源、农业产业、民族文化等多样性优势,努力拓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多样性,在生产出更多"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同时,拓展农业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对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价值链,全面提升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不断壮大农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2021年03期 v.49;No.664 258-260+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6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海东;葛廷进;丁宇;
以新疆H县D村为实地调研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已入社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态度需求存在普遍短期行为;未入社的贫困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的不匹配是降低贫困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原因;贫困户社会经济特征对参与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因素对于参与合作社的意愿的影响存在典型的分化特征;政府扶持下的新型合作养殖运营模式在运营初期具有短期内激发贫困户获取分红稳定收益的参与动机,但合作社持续经营能力的乏力降低了贫困户参与意愿。基于结论,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意愿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021年03期 v.49;No.664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唐琼;
剖析了县域农业品牌建设的必要性背景,分析了县域农业品牌建设目前存在管理体制和政策障碍、品牌意识淡薄、生产经营发展业态与品牌建设标准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品牌定位、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品牌管理等品牌建设路径,阐述了品牌建设应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持续强化现代科技人才支撑、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市场主体、扎实开展农产品品牌认证和管理、大力推进农产品营销宣传等重点任务,最后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加强组织保障,发挥政府作用等政策建议,为县域农业品牌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2021年03期 v.49;No.664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9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方刘;张琴;阮国良;杨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才是水产大专院校所面临的新挑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探讨了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农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1年03期 v.49;No.664 268-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姜维;张俊杰;郑国鹏;鲁豪;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校企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等。通过几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为例,对动物科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
2021年03期 v.49;No.664 27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柴毅;熊新山;罗鸣钟;许巧情;杨烨;谭凤霞;
在"绿水青山"理论基础上凝练出适用于长江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绿色育人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各专业课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有助于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前行。此举也切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021年03期 v.49;No.664 274-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6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红;杨贤均;王业社;黎颖惠;黄志友;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培养应用型的园林专业人才,为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多角度灵活考核学生掌握程度,对园林植物保护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2021年03期 v.49;No.664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桂文龙;刘俊栋;苏治国;刘晶;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构建并实施了"1.5+1.5"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双身份"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双交替"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双模式"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多方参与的"双评价"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高职教育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供了借鉴。
2021年03期 v.49;No.664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