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磊;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戴瓯和;
用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A)、同型保持系W931B(B)及3个地理来源不同的恢复系WR99032(R1)、WR0088(R2)、WR0108(R3)及其测交后代群体F1(A×B)、F2、BC1a(A×F1)、BC1b(F1×B)、F1a[A×(恢复系×恢复系)F1]、F1b[(恢复系×恢复系)F1×B]作为试验材料,以花粉育性和植株育性指标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属配子体不育,3个不同来源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主效恢复基因控制,可能还存在微效修饰基因;3个恢复系的细胞质均为可育细胞质;恢复系R1与R2、R3的恢复基因呈非等位性,恢复系R2与R3的恢复基因呈等位性。
2007年09期 2513-2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吉守祥;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祁连獐牙菜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和水(含0.04%磷酸)的比例在0~20 min内由20∶80至30∶70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结果: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与其他成分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625μg(r=0.999 9)0、.009 5~2.9μg(r=0.999 8)和0.048 6~2.56μg(r=0.999 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3.9%)、98.2%(4.0%)、10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2007年09期 2516+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白红进;赵小亮;刘文杰;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新疆野生刺山柑干果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57个峰,确定了其中5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4.19%,主要化学成分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26.40%),棕榈酸(15.35%),十八碳-9-烯酸(11.41%),1,2-苯二酸二(2-甲基丙基)酯(5.7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41%),2-甲氧基苯酚(2.94%),肉豆蔻酸(2.67%),月桂酸(2.47%),(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03%),Z-11-棕榈酸(1.86%),α-吡咯乙酮(1.04%),棕榈酸甲酯(1.02%)。以上12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7.37%。
2007年09期 2517-2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李水清;王冬;
采用回流提取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旱芹和西芹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质量浓度40%、温度70~80℃、料液比1 g∶15 ml、提取3 h。并以芦丁为标准,测定了旱芹和西芹整株、叶及茎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芹菜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相比较而言,旱芹整株、叶片及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西芹。
2007年09期 2519-2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淑芳;贺永明;
用遗传转化的方法对梨进行遗传改良是当今梨科研的热点。基因型、抗菌肽的活性与稳定性、农杆菌的侵染力等是影响梨遗传转化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外梨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2007年09期 2521-2522+2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赛男;
氨肽酶N(APN)是昆虫中肠中主要的Bt毒素受体,它与Cry毒素特异结合后,毒素插入细胞膜,在膜上形成孔洞,细胞裂解,最终导致昆虫死亡。APN的变异导致昆虫对Bt敏感性下降甚至产生抗性。就APN的结构特征、分类、APN与Cry毒素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APN与昆虫Bt抗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2007年09期 2523-2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於将林;李学刚;李宗澧;
简要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异黄酮可能的潜在毒性的研究,包括致癌作用、生殖内分泌毒性、免疫毒性,以便对大豆异黄酮的健康效应有较全面的了解。
2007年09期 2526-2527+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秋婵;韦友欢;黎晓峰;
概述了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及其机理。重点阐述了镉对肺、骨、肾、心血管、免疫系统、遗传、肝脏、生殖系统的毒害及其毒性作用机制。
2007年09期 2528-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3 ] |[阅读次数:0 ] - 吴窈画;彭惠;邵蔚蓝;
纤维素的结晶区是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效率不高的制约因素。在纤维素生物降解的基础上,从产结晶纤维素酶的微生物,酶的作用机理,酶的基因工程与蛋白工程,以及结晶纤维素酶的研究前景等方面对结晶纤维素的降解作了综合评述。
2007年09期 2532-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连连;宋藜;邱雷明;
谷物硬度测量是当前农业中研究的课题之一。介绍了谷物硬度测量的重要意义,系统地概述了几种常用的谷物硬度测量技术;对国内外谷物硬度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谷物硬度测量技术的发展。
2007年09期 2535-2536+2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怀攀;纪秀娥;杜红阳;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大豆品种豫豆24号(抗旱性较强)和豫豆6号(抗旱性较弱)幼苗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NCC-Spd)和高氯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亚精胺(PISCC-Sp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弱的豫豆6号的NCC-Spd和PISCC-Spd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豆24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抑制了渗透胁迫下豫豆6号类囊体膜上NCC-Spd含量的下降,也提高了豫豆6号大豆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MGBG处理,则明显促进了渗透胁迫下豫豆24号类囊体膜上NCC-Spd含量的下降,也降低了豫豆24号大豆幼苗的抗性;PISCC-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o-phen处理,促进了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类囊体膜上PISCC-Spd含量的下降,而且明显降低了大豆幼苗的抗性。表明大豆幼苗类囊体膜上NCC-Spd和PISCC-Spd水平在胁迫条件下的稳定有利于增强大豆幼苗适应渗透胁迫的能力。
2007年09期 2537-2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建夫;魏荷;王丰青;李国鹏;张建中;
通过分期播种和人工控制光温试验,研究了龙特浦A的育性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湛江自然播期条件下,龙特浦A黑染花粉率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大,自交结实率低且波动小,稳定不结实天数达69 d,可安全繁殖制种。温度是引起龙特浦A育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光照时数和光温互作对其育性影响不显著。
2007年09期 2540-2542+2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贺芳;邹志荣;杨兴娟;郭海涛;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浓度的CaC12对盐胁迫下温室砂培甜瓜(Cucumis melo L.)植株进行处理,并对其在伸蔓期和开花坐果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Ca2+可以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5 mmol/L的CaCl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甜瓜植株在伸蔓期的根系活力和开花坐果期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10 mmol/L的CaCl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伸蔓期甜瓜植株干、鲜重和植株根系活力,在开花坐果期可以显著抑制MDA合成、可溶性蛋白的分解和降低细胞膜相对透性。综合评价认为5~10 mmol/L的CaCl2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甜瓜生长的抑制作用。
2007年09期 2543-2544+2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史建伟;张育平;王国昌;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综述了水分、CO2、温度、大气污染、盐等环境因素胁迫对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影响。
2007年09期 2545-2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吴文杰;蔡建秀;葛清秀;吴文林;许婉芳;
将用紫菜和海带提取物分别处理的黄瓜及空心菜种子,培养成幼苗后,经低温处理并继续培养6 d。与对照组相比,对于黄瓜,在0℃处理下,200倍海带液使其主根长及茎长分别提高59.26%2、5.00%,200倍紫菜液根系鲜重提高42.35%;在5℃处理下,600倍紫菜液使其主根长提高12.73%,根系鲜重提高92.61%,茎长提高11.9%,地上部鲜重提高42.96%。对于空心菜,在0℃处理下,800倍紫菜液使其主根长及地上部鲜重分别提高38.10%5、3.00%,800倍海带液使其茎长提高11.43%;在5℃处理下,600紫菜液使其主根长提高23.53%,根系鲜重提高21.61%,地上部鲜重提高10倍。
2007年09期 2547-2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侯新村;牟洪香;高东升;李萌;李宪利;
以3年生油桃为试材,在山东农业大学现代水暖玻璃温室中进行设施桃树CO2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在设施桃树CO2施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光合适应现象,在普通空气条件和高浓度CO2条件下均是如此;PSⅡ光化学效率的适应可从一个侧面解释桃树CO2施肥过程中的光合适应机制。尽管存在光合适应现象,CO2施肥对桃树的光合作用仍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2007年09期 2553-2554+2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褚武英;张平;钱荣华;印遇龙;黄瑞林;
根据已发表的其他脊椎动物β-珠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首次克隆到美国红鱼和大黄鱼β-珠蛋白cDNA,其开放读码框均由447个碱基组成,编码148个氨基酸的多肽,预测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6 333和16 148 Da,两者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4%与81.2%。将推导的美国红鱼和大黄鱼β-珠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及人β-珠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其同源性在35.5%~70.3%,它们与同属真口鱼纲的真鲷、黄尾鲱鱼、鲤鱼、虹鳟等的同源性较高,而与肉鳍鱼纲的肺鱼及板鳃纲的鲨鱼的同源性较低;二级结构预测表明,美国红鱼和大黄鱼β-珠蛋白存在类似哺乳动物的8个α-螺旋区,在近端与远端与血红素结合的组氨酸高度保守。
2007年09期 2555-2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春娥;耿■;齐力旺;
甜菜碱被认为是在细胞中起着无毒渗透保护作用的细胞相溶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细胞中,高等植物中的甜菜碱生物合成是以胆碱为底物催化合成,即:胆碱→甜菜碱醛→甜菜碱,其中第一步是甜菜碱合成的限速反应,由胆碱单氧化物酶(CMO)催化。以梭梭为材料,提取总RNA,用RT-PCR法合成梭梭CMO的cDNA,约为821 bp,测序结果表明,该克隆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由262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通过BLAST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此基因与菠菜和山菠菜中同源基因CMO的同源性为75%和82%,证明此基因为梭梭的CMO同源基因。
2007年09期 2558-2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洪森荣;尹明华;
对不同光质诱导野葛叶片愈伤组织及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对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蓝光下,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
2007年09期 2560+2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培新;陈少雄;王长龙;林凯芳;
探讨淮山药组培苗假植的适宜基质,结果显示:不同基质对淮山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Ⅰ生长最好,即泥炭土5∶珍珠岩3∶河沙2配比的基质较为适宜。
2007年09期 2561+2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安世;邢智峰;刘永英;张为民;
相关序列多态性(SRA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系统,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高共显性、易于测序等优点。它利用独特的引物设计对ORFs进行扩增,正、反引物分别与外显子和内含子(或启动子)区域配对,因不同物种、不同个体的内含子、启动子与间隔区长度不等而产生多态性。SRAP-PCR扩增程序采用复性变温法,前5个循环复性温度为35℃,后35个循环为50℃。目前SRAP已在植物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成功应用。
2007年09期 2562-2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梁慧星;
概述了离子注入的特点、诱变机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与传统辐射诱变效应异同以及近几年来离子注入技术在微生物改良、选育优良工业微生物菌株的应用研究情况,分析了今后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2007年09期 2564-2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唐建辉;王伟;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ITS)通用引物,PCR扩增4个来自不同地方的西瓜炭疽病菌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西瓜炭疽病菌的ITS全长481 bp,其中ITS1长163 bp,5.8 S长153 bp,ITS2长165 bp,各碱基A、T、G、C的个数分别为1101、061、181、47,GC含量为55.1%。用Mega3软件对此4个序列以及GeneBank中登录的炭疽属其他24个种的ITS1和ITS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olletotrichum属可以分为13个聚类组,各聚类组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其中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a在ITS1I、TS2上都聚为一组,这就为用ITS作为靶序列来设计特异性引物将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a与其他种分开提供了分子依据。
2007年09期 2566-2568+2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朱志国;
以金叶日本冬青新梢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部位新梢、不同激素组合、糖源以及培养基pH值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处理,取中上部新梢茎段作外植体较好,其消毒成活率、愈伤萌动率、分化成苗率均较高;MS+KT 1.0 mg/L+NAA 0.2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最佳;蔗糖浓度为30 g/L时效果最好,愈伤诱导率为100%;培养基pH值以6.0较适宜。
2007年09期 2569-2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兴国;石国庆;柳楠;任航行;代蓉;刘国庆;
选用无角道塞特、萨福克与中国美利奴肉羊品种群体,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4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从分子水平上分析4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CSSM18,OB2,MCM38,MCMA26这4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151、3、13,多态信息含量(PIC)丰富,杂合度高,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是较理想的。
2007年09期 2571-2572+2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祝进;王永清;倪彬;
就尤力克柠檬小种子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尤力克柠檬小种子离体培养最佳的接种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BA+0.5 mg/L KT+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NAA+0.5 mg/L IBA。
2007年09期 2573-2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赞开;
建立了橙皮甙含量的测定方法。向5.0 mmol/L NaOH溶液中加入橙皮甙,会引起电导率的明显改变,当橙皮甙的质量浓度在0.048 8~5.00 0 g/L,电导率的变化值与橙皮甙的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6);回收率为98%~101%,RSD为1.48%。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2007年09期 2575+2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金环;王一凡;
采用TTC法、ELISA检测法对随机抽取的50份纯牛奶样品进行抗生素残留分析。TTC法测出抗菌药物阳性率为16%;ELISA法测出抗菌药物阳性率为20%,其中四环素残留阳性率为5%,链霉素残留阳性率为15%,青霉素残留阳性率为8%,磺胺二甲嘧啶检测全部为阴性,二者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部分牛奶中有抗菌药物残留。
2007年09期 2576-2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廖祥六;刘魁英;赵宗芸;
柑桔微芽嫁接组织培养试管苗采用微量黄龙病病原DNA提取法,获得的DNA用作PCR检测的模板,可快速检测柑桔黄龙病病毒。为工厂化生产无病毒苗的选育及病害防治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2007年09期 2578+2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青松;刘朝良;
用RAPD技术对家蚕和柞蚕进行基因组DNA分析,研究和比较家蚕和柞蚕之间的遗传多态性,确定家蚕和柞蚕的遗传差异。该实验中共使用了6种随机引物:5-′GACCGCTTGT-3′,5-′CAGGCCCTTC-3′,5-′TGACGGCGGT-3′,5-′CAGCACTGAC-3′,5-′CAGCACTGAC-3′,5′-CAAGGGCAGA-3′,扩增出60条清晰的条带;单个随机引物的扩增条带数在8~11条;所扩增的基因组DNA条带的分子量在0.3~3.3 kb。计算结果得出家蚕与柞蚕的遗传距离较大,平均距离约为0.639。实验还发现,在等量组织、同条件下抽提DNA时,从丝腺中抽提出的DNA量最大,从中肠和脂肪中抽提出的DNA量相对较少。
2007年09期 2579-2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烨;李青旺;江忠良;张树山;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对冷冻解冻后猪精子DNA的损伤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冻解冻会对猪精子DNA造成损伤,其彗星率与鲜精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冻精之间,甘油添加量为2%~3%(v/v)时,冷冻对猪精子DNA造成的损伤最低,彗星率均低于其余各组(P<0.05)。
2007年09期 2581-2582+2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英华;马晓娣;
干旱缺水和土壤退化是制约冀南地区太行山脉岗坡地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试验表明,农业部研制开发的博亚保水剂,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增产率可达20%左右。
2007年09期 2583+2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郭宪;金玉美;连海明;王娟;
研究表明,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数量和夏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与传统处理相比,常量小麦秸秆覆盖可减少25.5%的杂草数量,而加倍的覆盖可以减少杂草数量62.4%。小麦秸秆常量覆盖和加倍覆盖可使夏玉米分别增产10.7%和3.4%。
2007年09期 2584+2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平;
品比试验结果表明:NC208、A17、NX00997、T012244 4个品种折合产量分别为3033.5、2767.5、2668和2620.5 kg/hm2,分别比美葵562(CK)增产18.1%、7.8%、3.9%和2.0%;田间表现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适宜在湟中县川水地区推广种植。
2007年09期 2585+2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道敏;刘志超;胡万群;
取健壮母株的芽消毒,经诱导、继代快繁增殖和生根等程序,获得健壮试管苗;试管苗经炼苗后,在配好且消毒过的基质上进行移栽驯化,然后进入成苗管理。概述了大别山素心小兰工厂化繁育技术规程。
2007年09期 2586+2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启和;王奎玲;刘庆超;房慧旺;刘庆华;
对山东地区野生蔷薇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了该地区野生蔷薇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观赏特性,并根据该地区野生蔷薇资源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09期 2587+2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晨阳;
以10个不同遗传型的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与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A、C、E是十分优良的母本,亲本自交系G、H、I是表现较好的父本。表现较好的组合有:AG、BG、CH、EH、FI,很有希望成为能够稳定遗传的品种。
2007年09期 2588+2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敏菊;宁伟;葛晓光;
以东北地区长白山余脉大量生长的野生石刁柏为试材,以东北菜农广为种植的栽培种UC800为对照,通过对种子形态、发芽规律、初生苗的形态及部分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物候期、地上地下部分1年中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观测,结果表明,野生种生态适应性、全年生长势、光合产物积累等方面高于栽培品种,从而确定野生石刁柏作为山野菜进行研究和推广的理论意义和商品价值。
2007年09期 2589-2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德华;王万喜;
障景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在园林中合理设置障景,可以起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障丑显美等作用。介绍障景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07年09期 2591-2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董晓璞;邹志荣;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辉煌灿烂,绚丽多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园林中蕴藏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方法,可以获得对其更深的认识,并用以指导当今的建筑和景观设计。
2007年09期 2593-2594+2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辉华;
介绍了经济林树种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应用的意义,初步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配植模式及应用情况。
2007年09期 2595-2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伟;周广柱;
研究了天柱山油松针叶中氮磷钾含量在1年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含量的变化规律类似,即5月份最低(这时树木生理活动最活跃),9月份(生长季近结束,生理活动大为减弱)最高,10月至翌年4月间变动很小。
2007年09期 2597+2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惠毓坤;张法琴;
试验表明,通过采取必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原产长江流域的常绿树种大叶女贞在鲁北自然环境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大叶女贞有较强的抗盐碱、抗粉尘、抗烟尘能力,在北方适宜作行道树和景观树,基本无严重病虫害,是不可多得的城镇绿化树种。
2007年09期 2598-2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苏杰超;雷家军;胡克洋;
对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收集到的6份有斑百合资源在沈阳地区进行了迁地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有斑百合在迁移地存活率较高,栽植第1年存活率均在75%以上,但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它们的开花物候期差异不大,最大差异幅度10 d;除BH27、BH41外,其他4份材料株高比原产地高;在迁移地的茎粗除BH99没有变化外其他资源均有增加;除BH106外其他5份资源的叶形在迁移地均变宽;6份种质都能正常开花,且花朵数都有所增加。
2007年09期 2600-2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常高正;荆艳彩;李晓慧;
在引进的国外辣椒材料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系统选育,从中筛选出生长势强、抗病、果大、果皮光滑、果直、肉厚的稳定株系HN-0-1-6为母本,HN-2-3-10为父本,经组合测定,品比试验与生产示范,选育出了早熟、大果、抗病、耐低温的辣椒新品种——豫园大椒。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2007年09期 2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均;
乌桕不仅是上等的用材,也是良好的木本油料、化工原料,并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乌桕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东西数十个省,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用途很多,经济效益显著,是一个值得开发利用的树种。
2007年09期 2603+2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樊良新;牛海鹏;陈金海;李瑞华;
城市绿地系统属于强干扰、脆弱的生态系统,而绿地系统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它的生态功能的发挥。焦作市属于一个“资源型城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其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地状况,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健康,而且还严重制约着焦作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依据焦作市城区影像数据、绿地统计数据,对城区绿地系统2000~2004年绿地结构、格局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其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议和对策。
2007年09期 2604-2605+2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永光;李萍萍;袁俊杰;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食用菌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晶。国外少数国家实现了部分食用菌的工厂化和自动化生产,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仍处于农户栽培模式的初级阶段,工厂化规模生产亟待加强。详细介绍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前景。
2007年09期 2606-2607+2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康永祥;张巧明;岳军伟;
研究了小陇山地区辽东栎林林窗干扰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该区辽东栎林林窗大小面积为17.7~157 m2不等;林窗内光照没有达到潜在的最大光照值,开敞度仅为0.4~0.8;林窗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是砍伐,占58%;形成木以辽东栎为主,占69.7%,形成木数量多为1~2株;林窗内辽东栎幼苗更新较差,开敞度对幼苗更新起决定作用。
2007年09期 2608-2609+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任乐;罗新兰;李天来;符特;薛俊华;顾继光;
研究了日光温室内温度对番茄叶面积扩展的影响。通过破坏性取样观测确定了采用长宽法计算叶面积的系数R,当叶长≤20 cm时,R=0.3782;当叶长>20 cm时,R=0.3184,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502。试验还表明:番茄叶片生长具有前期和后期扩展速度慢,中期扩展速度快的特点;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叶面积扩展量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并且成熟叶片的叶面积也随之增大或减小;温度变化对叶面积扩展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冬季低温可降低番茄叶片的干物质含量;温度降低,还可促使比叶面积减小,反之比叶面积增大。
2007年09期 2610-2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王高学;顾忠旗;原居林;王霞;黄海洪;袁明;
从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西、海南、陕西7个省份的近海海域或淡水水体中采集的污泥样品中,分离到86株淡水放线菌和77株海洋放线菌。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f.instestinalis)、大肠杆菌(Eschen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初筛采用琼脂扩散法,复筛采用挖孔法,获得6株杀菌作用强的放线菌。对这6株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确定6株菌均属于链霉菌属。选择编号为F1-F-12的放线菌进行鲫鱼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鲫鱼体内气单胞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可见杀菌放线菌对水产病原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可用于新型微生物渔药的开发。
2007年09期 2613-2614+2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占才;牛俊英;孔祥会;郭彦玲;郭春丽;
测定暴露于不同汞离子质量浓度(0、0.05、0.10、0.15、0.20、0.25 mg/L)下草鱼血清和肾脏溶菌酶(LSZ)活性。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结果显示,汞对草鱼血清和肾脏LSZ活性有剂量—效应关系和Hormensis现象。在0.05和0.10 mg/L浓度胁迫下,分别对血清和肾脏LSZ有激活作用;在高于0.05和0.15 mg/L浓度胁迫下分别对血清和肾脏LSZ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试验表明汞离子对草鱼具有显著的免疫毒性。
2007年09期 2615-2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金山;王三虎;王丽荣;银梅;陈俊杰;王承民;张智勇;
采用新鲜血液压片相衬观察和末梢血液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法,调查了河南省5个县3000头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为46.33%,死亡率为13.88%,隐性感染率为55.93%。
2007年09期 2617-2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田维;张建军;
选用体重、日龄相近的20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饲喂方案,90 d断奶,全期饲喂450 kg奶量;试验组采用北京大成蓝雷公司生产的8012犊牛颗粒补充料,45 d断奶、全期饲喂180 kg奶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牛45和90 d体重及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犊牛断奶以后精料的采食量稳步增加,有利于犊牛的后期发育,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007年09期 2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军;郑增忍;王晶钰;张衍海;王娟;
按照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细菌学指标,对采自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及上海5省市的180份猪肉样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以及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结果按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猪肉样品均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落总数均符合国家无公害猪肉标准的相关规定;大肠菌群阳性样品数为60,占样品总数的33.33%;沙门氏菌阳性样品数为28,占样品总数的15.56%。检测项目中检出1项不合格者即判为不合格样品,不合格样品数为73,样品总体不合格率为40.56%。说明我国当前市售猪肉产品的卫生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大肠菌群严重超标,沙门氏菌污染较严重。
2007年09期 2620-2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老七;聂芙蓉;
将24头21日龄仔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4头(28日龄不断奶),分别于21、27、30、33、36、42、49日龄屠宰,每次宰杀2头,公母各1;试验组10头(28日龄开始断奶),分别于30、33、36、42、49日龄屠宰,每次宰杀2头,公母各1。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①仔猪在断奶后第2、5、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下降4.6%(P>0.05)、27.0%(P<0.05)和22.0%(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则分别上升10.3%(P>0.05)、50.0%(P<0.05)和28.9%(P>0.05);N/L值分别升高23.4%(P>0.05)、85.7%(P<0.01)和58.1%(P<0.05)。②仔猪断奶后第2、5天,血清γ-球蛋白含量分别下降7.9%(P>0.05)、4.8%(P>0.05);在断奶后第8、14、21天分别增加2.9%(P>0.05)、27.2%(P<0.01)和18.2%(P<0.05)。③在免疫后第7天,仔猪血清SRBC抗体效价低1.61个滴度(P<0.05);免疫后第14天,低0.5个滴度。④在断奶后第2、5、8、14、21天仔猪胸腺相对重量(脏器重/体重)分别下降54.6%(P<0.05)、47.6%(P<0.01)、48.3%(P<0.05)、39.8%(P>0.05)和38.8%(P>0.05);脾脏相对重量分别下降20.4%(P>0.05)、34.1%(P<0.05)、34.4%(P<0.05)、42.3%(P<0.05)和32.1%(P>0.05);肾上腺相对重量在断奶后第2、5、8天分别升高41.0%(P<0.01)、28.2%(P<0.05)和13.2%(P>0.05)。⑤组织学观察表明,试验组仔猪肾上腺皮质部肥大,整个皮质区有大量被染成空泡的脂肪微粒;同时大量红细胞散布于皮质区的束状带。
2007年09期 2622-2624+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阳;任大明;杜志强;裴涛;石皎;王丹梅;李秀娜;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对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体中提取的猴头菌丝多糖进行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2007年09期 2625-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易杨杰;张新全;尚以顺;刘瑞峰;陆景伟;
通过对7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系)在四川雅安物候期、产草量、再生速度、茎叶比等性能指标的测定,分析其在川西南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扁穗雀麦G2003-1、林肯无芒雀麦、91-82苇状羊茅和赣引巴哈雀稗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具有产量高、再生速度快等特点,是建立人工草地、实施种草养畜的优良牧草品种(系),适宜在当地推广应用。
2007年09期 2627-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贾红勋;呼天明;景艳;杨培志;郑红梅;
自2002年起连续5年对关中地区7个高产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个高产品种在关中地区生长良好,5年平均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其中“放牧者”最高,达27243 kg/hm2,比CK高65.15%。各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最高产量出现在第3年,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累积株高与产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以用来估产。7个品种再生性比“关中”好,应加强后茬管理,以获得更高牧草产量。
2007年09期 2629-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忠平;马晓群;胡雯;曹琦萍;
利用安徽省68个台站近40年的日降水资料,运用累积频率法判别分析基于日资料的极端降水事件,给出了安徽省各台站降水极端事件的阈值。着重分析了阈值的空间分布,出现最大和最小阈值站点的降水时间序列特征及夏季暴雨多发地带的区域极端降水的特征。同时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和滑动平均分析了暴雨多发地带的区域降水变化趋势。
2007年09期 2631-2632+2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建建;甄峰;
以安徽省典型年的县域人均GDP数据为基础,县域为基本单元,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从空间相互作用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九五”)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县域总体空间差异变化趋势出现波动,县域间空间相互作用不强。大部分县域经济增长缓慢,呈现出较低层次的空间均衡。
2007年09期 2633-2635+2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章银良;夏文水;
以淡腌海鳗为对象,采用200、400、600 MPa处理15 min,通过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总活菌数、硫代巴比妥酸值和pH值等在保藏过程的变化考察超高压对腌鱼保藏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MPa处理可以极大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脂肪氧化,降低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说明超高压是一种较好的适合腌鱼保藏的冷杀菌技术。
2007年09期 2636-2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董必慧;吕士成;薛菲;刘意;
中华补血草是江苏沿海滩涂分布的一种泌盐保护植物,全草含黄酮体和杨梅树皮甙等多种有效成分,不仅可药用和观赏,还能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故被誉为盐碱地改造的“先锋植物”。中华补血草为肉质根,初生木质部三原型;花序轴呈五棱型,表皮内为多层栅栏组织组成;莲座状叶,表皮细胞上有花朵状盐腺分布;由卷伞花序组成宽大的圆锥花序,花冠呈漏斗状;光合作用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叶绿素含量在中午11:00左右最高,为2.48 mg/L。
2007年09期 2639-2640+2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永义;杨晓明;彭清静;
分析了苏州园林的布局结构、绿化、建筑和文化特点,提出了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建立城郊一体化水循环系统、采用生态型绿化、保持建筑地方特色和以优秀文化艺术充实城市景观的设想。
2007年09期 2641-2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长征;陈少滨;徐燕;李清禄;
为研究烤烟烟叶在不同陈化时间的褐变程度,利用WLS-2比较比色仪测定福建烤烟云85和K326 2个品种烟叶在陈化过程中水提取液颜色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24个月的陈化过程中云85和K326 2个品种烟叶水提取液的总色值分别增加了6.5和6.6,净增加一样;但2个品种烟叶的黄原色和红原色增加却不同,分别是5.2、1.3和3.0、3.6。检测结果可直接反映烤烟烟叶在陈化过程颜色的变化情况,因此该研究为测定烤烟烟叶陈化过程褐变程度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2007年09期 2643+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小东;汪孝国;许自成;郭传滨;
通过对烟叶成熟度内涵和演变的认识,以期形成新的烟叶成熟观。烟叶的成熟是有客观前提的,从生态条件、发育、营养、管理层面探讨了烟叶成熟的基础。烟叶成熟度存在地域差异,因此应根据当地烟叶生产实际建立富有针对性的烟叶成熟度评价体系。
2007年09期 2644-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康超勇;曹桦;彭正松;
对四川地区野生半夏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半夏重金属含量平均为112.24μg/g,所测45个野生半夏样品重金属含量全部超标,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的主要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2007年09期 2646+2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荣;张霞;
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物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果树抗病育种工作中也是一个热门课题。综述了抗菌肽在我国果树抗病育种中的意义、应用现状和问题。
2007年09期 2647-2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苏贤岩;徐瑞琳;胡宏云;叶正和;刘小林;王振荣;
初步研究了旱稻稻曲病、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旱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抗病性及产量有显著差异;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与播期的组合间,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发生及产量差异显著;中旱303和中旱221产量较高,不同播期试验中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均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2007年09期 2649-2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丘麒;罗建军;郝卫宁;陈文团;钟国华;
香蕉冠腐病是香蕉主要的采后贮运病害之一。初步研究了咪鲜胺与异菌脲不同混配对香蕉冠腐病菌的离体抑菌试验,以共毒系数法计算,咪鲜胺与异菌脲配比为9∶9时对香蕉冠腐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68,增效作用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2007年09期 2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龙宝;莫婷;郭亚军;郭晓同;
调查了江都市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与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生量及带毒率、水稻抗病性、不同栽培方式等因子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选用抗(耐)病品种基础上,积极实施“切断毒源、治虱防病”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害流行与危害。
2007年09期 2652-2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存立;
对楸蠹野螟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表明,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苗干或枝梢中越冬,越冬幼虫95%以上为4~5龄幼虫,幼虫来年3月底化蛹率10%左右,3月下旬为化蛹始期,4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第一代幼虫4月底为孵化始期,第二代幼虫7月上旬为孵化始期,该虫危害苗木、幼树较重,10 m以上大树基本不危害。在枝、干中越冬的幼虫是翌年的虫源基地。
2007年09期 2654+2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法琴;
沙土地地下害虫危害果树地下部分或地面附近根茎部和果实,给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研究地下害虫发生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防治,已经成为农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沙土地常发生的地下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阐述。
2007年09期 2655-2656+2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德江;赵阳;吴永方;奚本贵;张桥;吴庭友;秦吉洋;
调查表明,仪征市麦套稻田条纹叶枯病显症一峰轻、二峰重,显著轻于常规移栽稻田,稍重于水直播稻、机插秧稻田,不同品种间病情差异大。分析了发病制约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种植抗耐病水稻品种;药剂浸种;压低麦田虫量,防止就近转移传毒;稻田治虫,预防显症二峰。
2007年09期 2657-2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信群;刘春松;王良吉;魏道元;商鲁宁;
通过对合肥市4个蔬菜基地22个蔬菜种植专业户的跟踪调查分析,利用主栽频率的统计指标,确立了合肥市14个主栽品种;利用发生月数、防治频率等统计指标,确立了15个主要病虫害,从而为合肥市蔬菜病虫的测报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07年09期 2659+2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大为;李鑫;尹翔宇;马丽;赵宁娟;杨香妮;
对洛川县3乡(镇)15个自然村112户果农的苹果园害虫管理标准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洛川苹果园害虫优势种有5种,果农对靶标和农药性能认识不足,操作思路不清,缺乏培训,仅9%的果农对害虫管理标准化有所了解。相关性分析表明,标准化认知程度、果农收入和选药方式之间显著相关。因此,提高洛川苹果害虫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持续性对果农培训和标准的宣贯。
2007年09期 2660-2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唐金陵;张文佳;
将蝇蛆粪渣和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按不同比例配制复合基质,用于黄瓜、西瓜、番茄穴盘育苗。结果表明,添加适量蝇蛆粪渣可以促进3种作物幼苗生长发育,其添加量以蝇蛆粪渣占基质总体积5%~7%,炭化稻壳占基质总体积32%~38%为宜。
2007年09期 2663-2664+2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雷青娟;张正国;
通过在矮牵牛的3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叶出土期、子叶伸展期和真叶生长发育期)交替施用水溶性肥料14-0-14和20-10-20,进行矮牵牛最大需肥期试验。结果表明,子叶出土期、子叶伸展期施用肥料浓度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在真叶生长发育期肥料浓度对植株影响显著,但对开花时间、花数没有显著影响。
2007年09期 2665-2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远红伟;陆引罡;刘均霞;张振中;
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是调控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以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为重点,在栽培措施优化前提下,以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各肥料处理对覆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15 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覆膜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覆膜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15 kg/hm2降至270 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P 135 kg/hm2、K 203 kg/hm2、N 270 kg/hm2情况下,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是调控覆膜玉米产量与生理基础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2007年09期 2667-2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守芳;
高浓度结晶有机肥在西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用量相当的情况下,施用高浓度结晶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增产率达12.6%;改善西瓜品质,含糖量增长25.5%;净增收11382.0元/hm2。施用量为普通复混肥施用量75%的情况下,产量相当,含糖量增长11.9%,净增收1598.4元/hm2。
2007年09期 2670+2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二峰;宋秀红;胡国强;马丽清;
海藻肥是以天然海藻为原料开发的一种新肥种,在作物上表现出独特、神奇的功效,成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首选肥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推广、发展空间。介绍了天然有机海藻肥的功效及其应用前景。
2007年09期 2671+2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郭锐;汪景宽;李双异;
以长期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的棕壤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覆膜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中DOC含量的变化都有显著的影响,单施有机肥料(M2)使DOC的含量增高,而单施无机肥料(N2)降低了土壤中DOC的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使DOC的含量介于前两者之间;相同施肥处理条件下覆膜土壤中DOC的含量高于裸地的含量。
2007年09期 2672-2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崔悦宏;依艳丽;张大庚;谢德利;许讫;杜安军;
采用室内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用量CaCO3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淹水、70%田间持水量及干湿交替条件下,施用不同量CaCO3均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可交换态Cd含量,其作用顺序是:CaCO3用量0.4%>0.2%>0.1%;而Cd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均增加,其中碳酸盐结合态Cd的增加趋势为CaCO30.4%>0.2%>0.1%。
2007年09期 2674-2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梅;刘润叶;王立洪;杨涛;冉红艳;龙章富;刘世贵;
从四川各县姜土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SR-11菌株,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该菌株对姜瘟青枯假单孢杆菌及11种供试菌(其中包括3种病原细菌和8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对SR-11菌株发酵液的粗分条件和拮抗物粗品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体积比为1∶1的乙酸乙酯萃取活性物质最为可行,所得的橙黄色活性粗提物,在37~100℃,pH值3~11处理10~30 min以及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1 h后,对青枯假单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变,说明该物质对热、酸、碱及酶的稳定性强。粗品在官能团反应中,茚三酮反应呈阳性,坂口反应呈阴性,与新霉素的反应结果一致而与链霉素的反应结果相反,说明该物质不是链霉素而可能是新霉素。
2007年09期 2677-2679+2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兴武;
旅游规划设计对地方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产业的布局和旅游形象的定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利川市各地旅游资源综合考察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规划设计,提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7年09期 2680+2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博;钟德彰;谷达华;徐丽华;
对建设用地结构性变更的趋动力、变更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建设用地的交通便利程度用建筑便捷度指标(COC)来评价。具体方法:将建筑便捷度指标分等、定级、量化,进而将区域的交通便利程度分级量化,并进行了评价。分析交通因素对建设用地结构性变更的影响,提出利用建设用地结构性变更的方法,这对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发展、建设用地的合理使用和变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09期 2681-2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遇春;张勃;姜晓勇;
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张掖市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10年来,变化尤为突出,从而引起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样点,剖析了县域土地利用动态以及变化情况,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样点主要地类变化的驱动力,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因子诊断模型,进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从而使土地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2007年09期 2683-2684+2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家兵;刁承泰;
分析了永川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耕地面积减少的相关性,找出城市化发展使耕地减少的原因,并对永川市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7年09期 2685-2686+2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敏;魏兴华;
以东营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营市的城市化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居民地和园地的增加为主要特点。关联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园地、居民地、水域的关联程度极显著(0.01水平),并呈线性回归关系。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东营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007年09期 2687-2688+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熊伟;胡希军;桂明;
文化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益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文化与生态的角度,对益阳市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以此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构想,以期对益阳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2007年09期 2689-2690+2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维;郭青;赵旭涛;
我国是农业灌溉大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现阶段面临的两大问题。解决农业用水的出路,除了充分用好现有水资源,普遍实施节水农业之外,还需要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利用。城市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其水质可靠、水量稳定。介绍了几种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指出污水灌溉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防止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和环境问题。
2007年09期 2691+2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建云;王建玲;张福信;
通过对东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东营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2007年09期 2692-2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彩方;童菊儿;严丽平;吴宇哲;
通过县域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对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成效从规划控制指标执行、规划布局空间落实、行政管理效率和规划实施效果因素4个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指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7年09期 2694-2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霄;黄震方;袁林旺;
江苏省盐城市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认识,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生态旅游资源潜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潜力系统,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的战略构想。
2007年09期 2697-2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文红;唐德彪;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显重要。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是对一定区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适度开发。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来,在提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007年09期 2700-2702+2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 ] - 韩九皋;
衡水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频繁,近几年的农业、渔业、旅游业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从衡水湖保护区的实际出发,调查分析了农牧渔业污染源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2007年09期 2703-2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易清传;付小刚;
分析了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现状以及开发的SWOT,探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
2007年09期 2705-2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邹丽敏;王超;李晓晨;冯士龙;
沉积物中有机质对污染物质的迁移与释放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大明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等指标的测试分析发现,大明湖3个点的样品中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层大于下层;pH值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2=0.729,P<0.01);有机质含量与阳离子交换量(CE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0.643,P<0.01);Fe离子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相关不显著,Mn离子与沉积物中有机质呈负相关(R2=0.425,P<0.05);有机质和温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007年09期 2709-2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钱益春;彭嵋逸;邹宏霞;
在分析湖南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优越条件,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思路:开展新型农业休闲模式;合理布局;准确定位;规范市场;综合开发。
2007年09期 2711-2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王君萍;
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保持农业发展后劲的现实选择,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最后提出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
2007年09期 2713-2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张秋娈;朱绍华;李君芳;
红色旅游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河北作为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加快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以河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红色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
2007年09期 2716-2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早弘;
介绍一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工程技术,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2007年09期 2719-2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素兰;宋宏杰;张全国;
以焦油利用现值法即动态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从而找到一种能够适应我国目前生物质气化系统要求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焦油净化的办法,为生物质气化副产物焦油进行适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提供可靠保证,以促进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进程。
2007年09期 2722-2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建军;周后福;翟菁;
基于合肥市1956~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对合肥市逐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利用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和滑动平均法对逐年降水量的突变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年平均气温在1986~1988年和1993年附近发生了突变,年降水量在1968年附近发生了突变。
2007年09期 2724-2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高政权;孟春晓;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初步研究了橡胶树排胶过程中单位质量排出的胶乳、胶塞、胶盖和胶塞以下的树皮(不排胶树皮)中的橡胶素和几丁质酶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单位质量外排胶乳中橡胶素和几丁质酶含量依次降低,且停排后复割的胶乳中2种蛋白含量有明显的恢复;单位质量胶塞中的橡胶素和几丁质酶含量在排胶过程中逐渐上升,胶盖中含量最高;而胶塞以下不排胶树皮在排胶过程中橡胶素和几丁质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表明这2种蛋白可能在橡胶树排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09期 2727-2728+2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暴增海;马桂珍;周洁;
综述了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杏鲍菇加工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盐渍品、软罐头和富钙杏鲍菇菌丝体酸豆奶的制作上,并对加工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09期 2729-2730+2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熊运海;
采用青蒿熬制液处理锦橙果实,探索青蒿在水果保鲜上的作用。结果表明,青蒿熬制剂处理的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酸度含量的保存率分别比对照高7.21%、1.46%、36.30%、20.38%;果实腐烂率和水分散失率分别比对照低6.89%、0.54%;果实呼吸强度与相对电导率降低。青蒿熬制剂对锦橙果实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2007年09期 2731+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戴玉锦;张筱娟;王凤仙;
在柚皮果胶提取中,对醇析法和盐析法2种沉淀方法及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醇析法分离沉淀柚皮果胶的最佳条件是:乙醇终浓度60%,果胶提取液pH值1.5,醇析温度5℃,醇析静置4 h,果胶得率为20.93%。用盐析法分离沉淀柚皮果胶的最佳条件是:Al2(SO4)3饱和溶液∶果胶提取液=1∶1,果胶提取液pH值5.5,盐析温度45℃,盐析静置1 h,果胶得率为20.33%。
2007年09期 2732+2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马立安;王辰;陈芳;丁志峰;
根据多酚氧化酶及褐变基质多酚类物质的特性,通过正交试验并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获得脱水苹果脆片的无硫护色工艺。结果表明:经过0.40%ZnCl2、0.05%抗坏血酸、0.20%柠檬酸、1.00%NaCl的浸渍处理,能使产品达到理想的护色效果。
2007年09期 2733-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华彦玲;余文学;
抛弃传统的综述框架,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农地流转障碍、制度创新进行述评。
2007年09期 2735-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孙春祥;
目前关于耕地法定判断标准的不具体,造成统计、税收、征用等管理活动的困惑。以耕地判定的法定标准为中心,浅议新的耕地判定标准。
2007年09期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娟;
《小企业会计制度》为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使用的核算科目、计算方法、计提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进而阐述了小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与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
2007年09期 2738-2739+2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茅丽丽;葛幼松;
从“地荒论”入手,分析了国内的土地供求特征,认为“地荒”主要是供地和用地双方对于整个土地市场供给情况的判断存在差异。国内的用地的确非常紧张,但是由于大量闲置土地、粗放用地的存在,因此仍然具有巨大的用地潜力,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增量土地、积极重整存量土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09期 2740-2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仁健;
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的剖析认为,现行合作制体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不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应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并在此前提下建立股份制下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2007年09期 2743-2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晓军;张磊;
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逐渐深入,农村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但同时,农民收入的减少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广大农民对文化消费的投入极少,加之不良文化不断向农村侵袭,封建落后文化不断滋长蔓延,使得农村文化市场良莠不齐,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待新的举措。
2007年09期 2745+2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小风;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如“越俎代庖,政府主导”、“注重形式,急于求成”、“盲目建设,缺少规划”、“重物质投入,轻素质建设”等,提出了消除这些障碍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2007年09期 2746+2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俊臣;乔立娟;杜英娜;
由于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的局面。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作为“经济人”的农业保险主体农民、政府、保险公司三者的行为选择,得出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必须采用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必须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2007年09期 2747-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赵伟红;杨兴礼;
通过对重庆市忠县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示范研究,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规律,并在分析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观念、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07年09期 2750-2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峰;习萍;晁金典;
当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民工服务资源整合工作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重要瓶颈因素。为此,应重点整合行政、劳务信息、培训、维权4大资源,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服务工作,大力打造全方位、系统化、创新式的农民工服务新格局。从特定意义上说,这是检验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共富的一块“试金石”。
2007年09期 2753-2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华忠;
农村金融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准农村金融创新的着力点。回顾了近几年农村金融创新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应当把握的五大着力点。
2007年09期 2756-2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玫;
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下,政府不规范的土地征用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提出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关键是要重新界定公共利益范围;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健全和规范土地征用程序;改革政府官员考核制度。
2007年09期 2758-2759+2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丹;廖正娟;
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自发的、古老的融资方式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这说明民间金融是与正规金融并存的必要融资方式。目前,民间金融己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点,它大大改善了农村经济内源融资的主导格局。从农村民间融资的特点出发,分析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和现阶段农村民间融资的不足之处,提出发展对策。
2007年09期 2760-2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晶晶;余文学;
在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国家土地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涉及多方利益群体政治权力不同,造成了土地征用利益分配严重不公平的格局,尤其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公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2007年09期 2762-2763+2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国燕;葛幼松;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农业对气候的敏感度要比其他产业高,气候的变暖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分析该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007年09期 2764-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兰;
介绍了民和县干旱山区旱作农业的现状,从亟待“白色革命”,适度发展径流农业,合理施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5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向。
2007年09期 2767+2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立国;刘海燕;刘蕊;
从2000年农业税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学者从减轻农民负担、改革的国际背景、公共财政与税收、公共政策等角度对农业税改革的成因作了探讨。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现在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出理论总结。最后,采用利益集团的分析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业税改革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博弈的结果。
2007年09期 2768-2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
针对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气象部门的需求,探讨了气象部门如何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
2007年09期 2772-2773+2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扈立家;陈爽;
通过对葫芦岛市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的SWOT分析,找到了影响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机会和威胁,提出促进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2007年09期 2774-2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柰;王震江;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中国的再次兴起和快速发展已经引起学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从农村合作社的性质、特征、原则、制度、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各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2007年09期 2776-2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鲍文;崔鹏;
中国西南地区多为山区,其环境背景有利于灾害的形成,成为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活动和危害特点,探讨减灾对策,做好灾害防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2007年09期 2779-2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搏洋;
巨灾即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农业易受巨灾侵袭,而巨灾风险的集中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使得从事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难以独立分散巨灾风险。结合我国实情,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介绍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巨灾保险基金相对其他巨灾风险分散手段的优势所在及中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7年09期 2781-2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钟卫国;华建峰;季向东;王雪刚;苏月红;王小虎;
分析了常熟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优势,提出了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途径和重点。
2007年09期 2783-2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正卓;窦学诚;杨妍;
农产品安全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支持农产品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需求,是决定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农产品安全内涵和生产系统结构、功能和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AHP分析,找出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生产资料无害化投入技术、环境质量调控技术是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7年09期 2785-2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晓琳;李世平;
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提出合理规划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建议。
2007年09期 2788-2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卫广玲;
概述了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7年09期 2790-2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金照;
针对中国旅游消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无序、混乱现状,分析总结得出其根本原因是旅游消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是原因之一。由此指出建立信誉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建立中国旅游消费市场信誉机制——政府管制以及市场自律和第3方力量,指出只有3个空间主体共同努力,相互之间良性互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所造成的危害。
2007年09期 2792-2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黄国清;章泉;王博;
分析了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对策建议。
2007年09期 2795-2797+2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王维;朱强;
在一个转型期的农业大国,研究农民工问题实质就是研究构建城乡社会和谐的问题,也是研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对政府及学术界硕果的学科梳理和价值归位,提出研究的偏向性,未能超越其为受管理者和调控者的狭隘视阈;提出应转辟于主体思想领域,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阈下的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跨越政治“边缘人”峡谷,变依力抗争为依法抗争,最终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维护其自身利益。
2007年09期 2798-2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春红;凌志东;
农业节水项目所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概述了农业节水项目和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的含义,指出其产生机理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的产生机理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从而使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更具针对性,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清晰。
2007年09期 2800-2801+2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何玲;刘秀娟;王军;许月明;
提出可采用技术贡献增长率、智力性资源消耗、污染治理率、能值货币比率和节约指数等指标对循环农业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建议循环农业应建立多位一体的循环农业持续投入体系;实施循环农业和农业生态安全评价;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循环农业。
2007年09期 2802-2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项东亮;丁卫国;
阐述了当今大豆生产、贸易的现状,揭示了我国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的原因。通过对我国的大豆竞争力水平、影响大豆生产的因素以及大豆比较优势的详尽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大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007年09期 2804-2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吴云勇;
土地制度改革的滞后是造成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困境的主要根源,必须加快土地制度的创新。但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所有权拆分应该最具创新意义和价值。
2007年09期 2807+2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阎同生;刘勇;董静;王聪;郑天然;
由于城市的扩展,城市周围出现特性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异于农村的结合部。此区域经济类型多样,环境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矛盾突出。结合辛集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矛盾并提出了对策。
2007年09期 2808-2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海峰;张明举;赵涛涛;
对民权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使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获得更快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007年09期 2810+2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四辉;钟优慧;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显重要。从财政支出的划分入手,以广西1990~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模型数值分析了广西财政支出各个组成部分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7年09期 2811-2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朝明;董友琴;王振伟;段艳豪;郝志军;
分析儋州新农村建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存在问题、产业调整形式,提出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村建设措施。
2007年09期 2813-2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斌;闫桦;
随着我国水短缺问题的加剧,进行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必然趋势。农民阶层作为当前社会弱势群体,分析他们对农业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对于农业水价政策制定、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重庆市农业水价改革的历程,通过对大足、丰都和开县灌区农民承受能力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不能单纯依靠提高水价来解决,应综合分析供水成本、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及WTO背景等多种因素,在充分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农业水价改革。
2007年09期 2816-2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宿秀艳;
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农业的含义及其技术体系,以及GIS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
2007年09期 2819+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国;杨柯;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教育一直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目前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ASP.NET技术开发一种基于B/S模式的新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2007年09期 2820-2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轩红;
我国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有着“先天”的缺失,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农业院校图书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任务格外艰巨。概述了我国农业大学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馆教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思考。
2007年09期 2822+2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立群;张广涛;陈晓飞;
以沈阳市毓宝台灌区为例,对原状土样采用2种试验方法,一种在现场采用双环入渗试验法,另一种在室内依据《土工试验规程》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法,实测得出灌区的渗透系数,计算得出渠道的渗漏量。采用SAS 6.12程序的T-TEST模块分析试验结果,对2种试验方法作出比较。
2007年09期 2823-2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淑玲;
以EXCEL为基础,建立人口GM(1,1)预测模型,通过在编制好的Excel表格中输入已知时刻的实际值,就可以预测出所需的结果。以天津市农业人口为例,并检验精度,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为人口预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精度较高的方法。
2007年09期 2825-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