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蕨类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概述

    王晓楠;朱延明;宋淑敏;

    非生物胁迫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蕨类植物属于具有世代交替特征的一大类群,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用途多样。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能力。近年来,研究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蕨类植物在研究和开发应用中的巨大潜力,有关蕨类植物的抗性筛选与分析工作也受到重视。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报道,主要从非生物胁迫角度,总结分析了有关蕨类植物的非生物胁迫研究结果。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13-6914+6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化感作用的影响研究

    韩海霞;姚岭柏;任琴;

    [目的]为了解决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季大葱收获后种植樱桃萝卜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方法]将大葱根系浸提液稀释为5、10、20、30 mg/ml 4个浓度,分别处理樱桃萝卜种子,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胚根长、苗高、根冠比等指标,最后计算化感作用的综合效应指数。[结果]5~30 mg/ml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胚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仅对幼苗的苗高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综合化感效应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对樱桃萝卜的化感效应强度增加。[结论]不同浓度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升高,化感作用加强。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15-6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两种葡萄果苗的鉴别研究

    胡见飞;刘刚;赵兴祥;任静;李伟星;徐娟;欧全宏;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红地球和皇家秋天葡萄苗叶片的红外光谱图。[方法]测试了2种葡萄苗6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选取1 800~750 cm-1范围内原始光谱数据做二阶导数处理,显示在该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该区间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PCA和PLS-DA都能很好地区分2个品种的葡萄苗,其中主成分的正确率为100%,偏最小二乘法在隐含潜变量为9时正确率最高,此时2个葡萄品种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正确率均达100%。[结论]小波变换结合PCA和PLS-DA用于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红地球和皇家秋天,为区分不同品种的葡萄苗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18-6919+6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油菜碳氮代谢关系及其对油菜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余佳玲;舒佳宾;宋海星;官春云;

    综述了油菜碳代谢与氮代谢的关系以及碳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主要作用,旨在为油菜生产提供合理施肥及培养方式以达到油菜优质高产的目标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20-6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及生理功能研究综述

    万海英;向极钎;杨永康;殷红清;马进;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及硒的生理功能的影响,阐述植物硒的新陈代谢分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硒的植物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23-6925+6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水肥处理对苹果幼树树体结构、叶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陈汝;王金政;薛晓敏;聂佩显;王贵平;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苹果幼树的作用。[方法]以天红2号/SH40/海棠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不同基肥与追肥组合处理对苹果幼树树体结构、叶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苹果幼树树体结构、叶片各参数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各异,其中以基肥为432 000 kg/hm2,追肥为尿素480 kg/hm2和有机肥915 kg/hm2+0+有机肥915 kg/hm2和叶面肥(1%尿素)组合的处理在半根灌溉、全根灌溉条件下均有利于促进树体枝条及叶片的生长,提高叶片厚度、单叶面积及SPAD,同时有利于果树光合作用的提高,并且在全根灌溉条件下效果更佳。[结论]选择合理的水、肥组合更有利于苹果的生长。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26-6928+6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蓝莓花色苷降解动力学研究

    郑影;张珊;王萍;

    [目的]提取野生蓝莓花色苷粗提物、一次纯化物、二次纯化物,确定降解规律和反应参数。[方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间下花色苷的残留率,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出降解参数,并且列出降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随着pH和温度的升高,热降解活化能和半衰期显著下降。花色苷在pH为3.0时最为稳定。二次纯化物在pH 6.0、90℃时降解得最快,k值为0.624 0 h-1。在60℃、强酸性条件下纯度对降解的影响很小,二次纯化物降解比其他2种稍慢;在90℃、弱酸性条件下蓝莓花色苷含量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且纯度越大,降解得越快。[结论]蓝莓花色苷的降解受温度的影响显著,在低温60℃、pH 3.0、高纯度下比较稳定。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29-6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钩状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罗玉婷;蓝玉甜;黄岚;韦新莲;辛荣仕;陈巧巧;

    [目的]解决钩状石斛的快速繁殖和提高组培苗成活率。[方法]在基本培养基MS无菌播种下,获得大量无菌幼苗,增殖过程分别采用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激素6-BA和NAA组合,筛选出钩状石斛无菌幼苗增殖最佳浓度配比;壮苗生根培养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IBA和IAA,观察不同因素对生根的影响。移栽技术研究,采用3种不同基质花生壳、刨花和树皮椐末混合,观察不同基质对钩状石斛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钩状石斛种子萌发最佳配方:MS+6-BA 0.5 mg/L+香蕉10%+白糖20 g/L+琼脂5 g/L+AC 2 g/L。钩状石斛幼苗增殖最佳培养配方:MS+6-BA2 mg/L+NAA 1 mg/L+香蕉10%+白糖20 g/L+琼脂5 g/L。钩状石斛壮苗生根最佳培养配方:1/2MS+IBA 2 mg/L+香蕉10%+白糖20 g/L+琼脂5 g/L+AC 2 g/L。3种基质均对钩状石斛组培苗根生长情况和苗的成活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花生壳为最适宜基质。[结论]该研究为以后工业化快速生产钩状石斛,及钩状石斛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31-6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均匀设计在柑橘砧木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建立中的应用

    郭雁君;吉前华;周希琴;蒋惠;郭丽英;胡亚平;

    [目的]建立枳壳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研究了不同时期枳壳茎尖、茎段、芽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情况。[结果]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量由高到低为春梢>夏梢>秋梢>冬梢;不同时期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所需生长调节物质种类、浓度、配比不同,春梢茎段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NAA 0.2 mg/L+2,4-D 0.5 mg/L+KT 0.2 mg/L+IBA 0.1 mg/L为最好,夏梢茎段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NAA 0.2 mg/L+2,4-D 4.5 mg/L+KT 0.2 mg/L+IBA 0.1 mg/L为最好。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优配方是MT+6-BA 0.25 mg/L+NAA 0.2 mg/L。在MT+6-BA 0.25 mg/L+IBA 0.3 mg/L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效果好,不定根发生率、根数、根的质量均在1/2MT+NAA 4 mg/L培养条件下最佳。[结论]为枳壳快速繁殖、脱毒技术和相关细胞工程的研究奠定基础。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34-6936+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DNA-AFLP技术及其在基因差异表达中的应用

    王超;曲晓军;崔艳华;

    cDNA-AFLP技术是一种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由于其具有起始材料量少、假阳性低、重现性、灵敏度高且不需预先知晓序列信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就cDNA-AFLP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技术特点以及在微生物研究尤其是乳酸菌发酵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37-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琉璃苣体外培养技术研究

    张红梅;李思颖;蔡宝宏;杨文平;李明;张红;吴鹏;

    以琉璃苣茎段、叶片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茎尖是琉璃苣进行体外培养的最佳外植体,最适宜培养基为MS+NAA 0.2 mg/L+ZT 3.0 mg/L+蔗糖30%+琼脂0.6%。并在1/2MS+NAA 0.5 mg/L+蔗糖30%+琼脂0.6%上进行继代培养,长势较好。而后转到生根培养基1/2MS+IBA 1.0 mg/L上进行诱导生根。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琉璃苣茎尖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苗栽培是有效的技术方法。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41+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SR分子标记在苹果研究中的应用

    季晓钒;魏宏亮;唐颂豪;田雪瑶;谢寅峰;张往祥;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共显性分子标记,也称为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 markers),其具有多态性高、通用性好、易检测且操作简单等优点,已被较多应用于苹果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等方面。就以上方面对苹果中SSR分子标记的应用进行概述并提出SSR分子标记在未来苹果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42-6945+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板栗新品种‘燕宽’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张树航;商贺利;刘庆香;李颖;王广鹏;

    ‘燕宽’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出的早熟新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重8.30 g,含水量50.50%,可溶性糖含量19.50%,淀粉含量48.50%,蛋白质含量6.05%;果肉糯性,口感细腻,风味香甜,适宜炒食;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丰产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强,抗寒性尤其明显,适合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46-6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NaCl和PEG对6种花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朱芳艳;戴冬梅;朱冠宇;刘欢;张国栋;郭金丽;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PEG6000对高雪轮、矮雪轮、五彩石竹、须苞石竹、麦仙翁和花园鼠尾草6种花卉种子萌发的影响,了解6种花卉种子对盐碱和干旱的适应性。[方法]对6种花卉种子进行不同浓度NaCl和PEG 6000胁迫处理,研究6种花卉种子在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当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时,明显抑制了高雪轮和矮雪轮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300 mmol/L时,明显抑制麦仙翁、五彩石竹、须苞石竹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萌发。当PEG6000浓度大于5%时,明显抑制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20%时,明显抑制高雪轮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25%时,明显抑制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和矮雪轮种子的萌发。[结论]6种花卉种子均可耐重度盐胁迫,麦仙翁、五彩石竹、须苞石竹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耐盐性更强;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和矮雪轮种子的耐旱性强,高雪轮种子的耐旱性较强,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耐旱性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48-6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抗虫棉品种简化整枝方式研究

    李冬云;

    [目的]对鲁西种植的3个抗虫棉品种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研究,为该区域棉花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供试抗虫棉品种分别为鲁棉研28、K638和K836,以鲁棉研28为对照。设不整枝(除打顶外不整枝,叶枝顶和赘芽也要保留)、精细整枝(按常规精细管理,去叶枝、抹赘芽、打边心、去无效蕾等,去叶枝时保留主茎叶)、粗整枝(6月10日前后将果枝以下的枝叶全部捋去,即撸裤腿,以后除打顶外不再整枝)3个处理。[结果]鲁棉研28和K638粗整枝既能够保证较高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较好的纤维品质,又能够有效减少棉田用工,在用工价格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下,棉农的纯收益最高;K836子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品质在精整枝、粗整枝、不整枝的整枝方式下差别较小,但不整枝较粗整枝的整枝方式田间治虫效果差,会增加一定棉田用工,建议也以粗整枝方式为主。[结论]在鲁西区域土壤肥力中等的种植条件下,鲁棉研28、K638进行粗整枝,K836进行粗整枝或不整枝,能够有效减少棉田用工,获得最高纯收益。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51-6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断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耐旱性的影响

    郝伯为;

    [目的]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探讨断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断根程度冬小麦的耐旱性进行比较。[方法]在对水分敏感的冬小麦花期开展试验。断根处理分小断根(A1)与大断根(A2)两种。小断根为单面刀在距小麦主茎一侧2 cm处垂直切下,深度为10 cm。大断根为单面刀在距小麦主茎两侧2 cm处垂直切下,深度为10 cm。于花期(2013年4月19日)给予各处理冬小麦一次性充分供水(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80%),此后不再供水任其水分胁迫自然加重并避免降水影响,测定供水后1、4、7、10、13 d各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其参数的变化与水分胁迫的加剧密切相关。通过叶绿素荧光数据对比,在胁迫加剧的过程中断根处理小麦比对照小麦具有更强的耐旱能力,而双侧断根处理较单侧断根具有更强的耐旱力。[结论]该研究可为旱地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53-6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西绿洲不同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王怀树;

    [目的]研究河西绿洲不同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方法]设5个处理,分别为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F1)、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0 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F2)、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0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灌浆水1 000 m3/hm2(F3)、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抽穗水500 m3/hm2+灌浆水500 m3/hm2(F4)、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灌浆水500 m3/hm2(F5),灌水总量分别为2 500、3 500、4 500、3 500、4 000 m3/hm2。[结果]抽穗期到开花期,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40和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相关;开花期至灌浆前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其中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显著相关;灌浆前期至灌浆中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但整个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未达到显著相关。灌浆中期的降雨提高土壤上层含水量,因此0~4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0.91);而灌浆后期,二者却表现出负相关(r=-0.55~-0.97)。[结论]该研究可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可靠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57-6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717的选育

    秦信蓉;邹芳;喻时周;高志宏;杜才富;

    [目的]为了选育适应性更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方法]采用杂交转育方法,以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02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41R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宝油717,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该品种具有高油、丰产等特性。于2007年开始参加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预备试验、比较试验,表现优良,2010年选送参加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2010~2012年陕西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共计10点次,有9个点产油量增加,增产点次率90.0%,平均产量2 842.50 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3.41%,平均产油量1 236.15 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7.62%。两年品质分析,芥酸含量平均为0.51%(2011年为0.29%,2012年为0.72%),硫苷含量平均为35.22μmol/g(饼)[2011年为37.15μmol/g(饼),2012年为33.29μmol/g(饼)],含油量平均为47.34%(2011年为46.12%,2012年为48.55%)。于2013年6月通过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并获审定。[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60-6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砂梨新品系68-3-2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涂俊凡;秦仲麒;李先明;杨夫臣;伍涛;朱红艳;

    [目的]了解68-3-2(Pyrus pyrifolia Nakai)梨生长发育规律,为建立其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砂梨新品系68-3-2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动态。[结果]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6月上旬停止生长,生长期78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22日和5月6日。果实从4月初坐果后开始生长到8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33 d。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15日和6月17日。新梢停止生长前与果实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后期为果实生长提供养分。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果重250.0 g,果实圆形,纵径7.68 cm,横径8.44 cm,果形指数0.91。果皮薄,绿色,果面光洁,无果锈,有蜡质,果点浅小而稀。果肉白色,细嫩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品质佳。在湖北省武汉地区68-3-2梨生产中,建议萌芽前14 d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尿素等速效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改善养分的竞争;6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期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7月份施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增加果实品质;秋季施复合肥及有机肥做底肥。[结论]该研究可为68-3-2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指导。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63-6964+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甬优538精确定量栽培的设计与实现

    王未英;

    [目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探索甬优538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法]选择3户农户以12 750kg/hm2进行攻关,根据叶龄进程,对产量及群体结构、播种期与移栽期进行设计,对氮肥用量、灌溉等关键技术进行精确定量化设计,并严格实施。[结果]甬优538是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矮秆大穗型籼粳交晚稻新品系,具有超高产的潜力。3块单季稻超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实际产量分别为14 806.80、12 772.95、13 135.35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甬优538精确定量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65-6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适于赤峰地区机械化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筛选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

    [目的]对4个供试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筛选适宜赤峰地区机械化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方法]4个玉米品种分别为先玉335、农华101、KX4574和NK718,种植面积分别为0.187、0.133、0.187、0.213 hm2,行距50.0 cm,株距26.7cm,理论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结果]4个玉米新品种都比较适合在赤峰市松山区种植。各品种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先玉335产量最高,平均为14 875.5 kg/hm2,表现为穗粒数最多,出子率最高;NK718平均产量为13 758.0 kg/hm2,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最多,百粒重最重;KX4574平均产量为12 985.5 kg/hm2,表现为穗长最长,秃尖最小,穗粒重最重;农华101平均产量为12 192.0 kg/hm2,其中穗粒数、百粒重和出子率均较低,这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赤峰地区玉米机械化利用率,切实实现增产、增效、增收入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68-6969+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水稻品种适宜生态区灰色布局分析

    邹小红;谭安平;晏华;易陈红;谭家刚;

    [目的]针对传统的只以品种产量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局限性,采用作物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2013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A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试11个水稻品种分别为竹优1013、鹏两优187、泸优257、T优1655、瑞华218、内香5A/川恢907、德香047A/R4923、Ⅱ优838、天龙优1375、绿优4923、德润1A/金恢8023。试验点分布在16个地区,分别为黔东南、黔西南、贵州贵阳、贵州遵义、陕西汉中、四川巴中、四川广元、四川绵阳、四川内江、四川泸县、四川双流、云南红河、云南文山、重庆涪陵、重庆巴南、重庆万州。[结果]德香047A/R4923、绿优4923在黔东南、黔西南、贵州贵阳、贵州遵义4个区域及四川绵阳、巴南、万州具有较好的适应性,T优1655主要在四川各区试点表现良好,泸优257在贵州遵义及四川双流、泸县、文山表现具佳。[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70-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非充分灌溉制度研究

    魏志玲;刘得俊;

    [目的]总结青海地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小麦需耗水规律和灌溉制度,以指导今后该地区的农田灌溉工作。[方法]对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灌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性状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出苗期到抽穗期,随着小麦的生长,其日耗水量和阶段需水量逐渐增大,扬花到成熟期日耗水量达到最高,说明该时期是小麦耗水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之后日耗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下降,收割期达到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73+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地区大棚蚕豆—厚皮甜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夏礼如;卞晓春;吴春芳;

    江苏南通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大棚蚕豆—厚皮甜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和效益,适宜其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借鉴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74-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施肥对义乌白丝瓜的效应研究

    王娇阳;冯春梅;赵永彬;

    [目的]研究提高丝瓜(Luffa cylindrica)产量的途径。[方法]以义乌白皮丝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施肥处理,对丝瓜单瓜重、单株结瓜数、产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基肥450 kg/hm2,定植10 d后追肥112.5 kg/hm2,始花期追肥112.5 kg/hm2,始收后每10 d追肥一次75 kg/hm2的施肥方案中丝瓜的产量最高,且商品性佳。[结论]该研究为丝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76-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玉米新品种梦玉908的适宜播期研究

    张二朋;齐伟;王丽梅;佘宁安;陈振;马小川;仇多传;崔明亮;

    [目的]研究玉米新品种梦玉908在黄淮海区域适宜播种时期。[方法]在河南省新乡市设置4个不同播期(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进行播期试验,对不同播期间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梦玉908的播种期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该品种在黄淮海区域早播(指麦田套种)存在较大风险,主要是粗缩病发生严重;梦玉908在豫北地区最适宜播种期在6月10~15日,最佳播期为6月12日;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产量(y)与播期(x)的回归方程y=-1E-05x3+1.186 6x2-24 585x(R2=0.984 7)。[结论]该研究可为梦玉908在黄淮海区域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78+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嗑食型向日葵品种晋葵7号的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

    贾爱红;彭席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2004年以汾阳农家品种"早葵"为原群体,采用"半分法"育成早熟的、大粒嗑食型向日葵常规品种"晋葵7号",200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产量性状优良、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生育日数90~95 d,适宜有效积温大于2 100℃的半干旱地区种植。该品种的繁种田应设置在未感染向日葵列当的区域,同时要严格隔离,隔离距离为2 000 m。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79-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喀斯特高原山区旱坡地蓖麻品种选优研究

    田大清;杨显波;张正学;雷朝云;龚德勇;王晓敏;

    [目的]筛选适宜喀斯特山区的能源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优良品种。[方法]开展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油分检测研究。[结果]在喀斯特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连续3年平均产量达3000 kg/hm2以上、含油量达50%的品种4个分别为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泰国202号和淄蓖麻8号,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0.27%、69.21%、62.62%和58.28%,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5.97%、5.24%、5.74%和3.10%。淄蓖麻5号和淄蓖麻7号适宜种植区域为海拔700~900 m的喀斯特山区立地环境;淄蓖麻8号适宜海拔600~1 200m的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推广种植;泰国202号适宜海拔500~1 500 m的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推广种植。[结论]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泰国202号和淄蓖麻8号表现出丰产、稳产、优质的特性,而且综合性状良好,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推广种植,可有效提高蓖麻单位面积产量及产油量。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81-6983+7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药用植物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牛大力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黄翔;王晓平;陈晓白;

    [目的]测定中药牛大力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牛大力中矿质元素Ca、Mn、Mg、Fe、Cu和Pb的含量。[结果]中药牛大力中Ca、Mn、Mg、Fe、Cu、Pb的含量分别为3 279.05、2 008.30、381.53、450.04、16.36、1.96μg/g。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99%~101.3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论]中药牛大力中Ca、Mn、Mg、Fe含量丰富,Cu、Pb含量较低。该测定结果可为研究矿质元素与牛大力药理作用的关系提供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84-6985+6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中条山野生平盖灵芝资源与药用价值研究

    安太成;王晨阳;黄凡哲;王军胜;杜利梅;张志兰;

    介绍了中条山地理位置和范围、地貌和气候,分析中条山植物区系很特殊。通过调查得知,中条山药用菌物有30余个品种,药用真菌品种繁多,认定中条山林区是药用菌物基因库;进一步从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认识了野生平盖灵芝,研究了野生平盖灵芝的药用价值、中药配方。从有效成分、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的中医药处方适宜人群和用法用量等做出陈述。结果发现,野生平盖灵芝是药食同源的一种真菌,珍稀药材药用价值较高。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86-6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波辅助萃取枳椇总黄酮研究

    梅鑫东;蒋柏泉;章雅芳;

    [目的]研究从枳椇中提取总黄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应用自制的压力萃取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方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840 W、乙醇水溶液浓度52%、萃取时间54 s、液固比9.4 ml/g、浸泡时间1 h和颗粒粒径2.5×10-4m,在此条件下,总黄酮萃取率为98.05%。建立了以萃取率为响应值,微波功率、乙醇水溶液浓度、萃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影响因素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十分吻合。[结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的工艺参数可用来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萃取率,为中试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90-6992+7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响应面优化松花粉气流干燥技术

    李海龙;何小平;陈建胜;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松花粉气流干燥技术的工艺参数。[方法]以松花粉水分和产量为指标,分别对气流干燥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和物料温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最后用Design-Expert8.0.6的Box-Behnken试验,对松花粉气流干燥工艺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并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气流干燥松花粉的最优工艺为进风温度155℃、出风温度65℃、物料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1 h,同时对该工艺下得到的松花粉萌发力和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符合产品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松花粉干燥提供一种更快速、方便的技术方法。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93-6995+6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木本油料植物青刺果花药快繁技术初步研究

    郑鹏;樊丹敏;杨志龙;和智坤;周丽贞;

    [目的]找出诱导野生青刺果花药萌发的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以野生青刺果花药为外植体,采用MS、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香蕉汁液为附加物,探讨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青刺果花药诱导的影响。[结果]在MS+香蕉汁+30 g/L蔗糖+8 g/L琼脂,光照8 h、温度13℃为培养条件下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较好。[结论]该研究为青刺果花药培养奠定基础。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96-6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迷迭香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雷海军;易宇阳;钟志桦;罗安东;

    [目的]探讨光照、空气对迷迭香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成分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同一批次迷迭香提取物分别采用避光包装、真空包装、避光真空包装及普通包装,室温放置1年,HPLC法测定2种成分在不同阶段的含量。[结果]1年内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2种成分含量在避光真空包装条件下变化最小,在普通包装条件下变化最大。[结论]光照和空气是影响迷迭香抗氧化活性成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采用避光真空包装能显著延长迷迭香抗氧剂的保质期,为生产包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6998-6999+7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金银花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林永群;张福山;杨际伟;姚钢鹰;陈玉珍;

    [目的]优化金银花施肥管理技术。[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复合肥为对照,观测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施量对金银花产量与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单施复合肥相比较,无论在水稻田或在山地,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均能够提高金银花单产以及金银花产品的绿原酸含量和木犀草苷含量。但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总施肥量超过一定量时,金银花单产难以有效提高;同时,施用过量肥料会降低绿原酸含量。[结论]金银花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不仅与施肥量有关,还与金银花的立地条件、生长状况有关,增加施肥量对高产水田金银花品质提升所起的作用明显大于低产的山地金银花。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00-7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刺五加浆果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张顺捷;佟立君;陈宇;孟黎明;李莉;

    分析了刺五加浆果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并对刺五加浆果果实的利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合理开发刺五加浆果果实,扩大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该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98-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豫北平原潮土不同质地养分现状·分析

    张晓勇;

    [目的]对豫北平原潮土不同质地的主要养分现状及消长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豫北平原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5~2012年部分潮土取土化验数据,共计5 256个,与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样化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潮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20~15.00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70~1.00 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3.77~14.17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6~146 mg/kg。[结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豫北平原潮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微量元素均呈上升趋势,氮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铜铁锌锰处于盈余水平。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03-7004+7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土壤氮素矿化与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齐兴国;

    土壤有机氮占表土总氮的90%以上。有机氮的矿化和分解是提高氮素利用率的关键。掌握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与固定问题,对探讨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简述了有机氮矿化、矿化氮的固定及矿化与固定的影响因素,展望有机氮矿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丰富人们对氮素利用的认识,为合理调控土壤肥力、优化土壤氮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05-7006+7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钠盐胁迫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鹏山;慈华聪;田晓明;张楚涵;王振宇;张清;

    [目的]为了解不同钠盐胁迫对观赏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盆栽正交试验,通过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比较不同钠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发芽率相关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其中碳酸氢钠的影响最大。而幼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受氯化钠的影响最大,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氯化钠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后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的抑制作用,而碳酸氢钠则主要抑制种子的萌发能力。该研究可为盐碱地区观赏草的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07-7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蚯蚓堆肥前后对污泥肥力和小白菜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孙军平;汤金鑫;

    [目的]主要研究蚯蚓堆肥前后对污泥肥力和小白菜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蚯蚓堆肥处理污泥,通过测定堆肥前后污泥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效钾的变化,研究蚯蚓堆肥对污泥肥力的影响;利用堆肥处理后的污泥培养小白菜种子,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研究堆肥后污泥肥力变化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A1~A5(A2除外)试验组全氮下降幅度分别为27%、26%、21%和18%;A2组中全磷增加最大,为实验前的1.6倍;A2组中有效钾含量上升了20%;A5组中发芽率最低。[结论]蚯蚓堆肥提高了污泥中有效氮含量和全氮含量,而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全磷增量大于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含量变化小;土壤中加入辅料对小白菜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一致。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11-7013+7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深度施用磷肥对小麦产量·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肖习明;伍德春;周建华;张顺陶;胡军;

    [目的]研究不同深度施磷对小麦生长、经济性状、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对小麦根层不同深度施用磷肥,研究磷肥施用效应。[结果]0~5 cm施磷肥处理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产量为4 500.00 kg/hm2,比不施磷增产42.8%,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比最小磷肥耕层施用利用率(15~20 cm)提高2.9个百分点。[结论]小麦施磷肥以0~5 cm施用效果最好。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15-7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研究进展

    苏优;杨立辉;吕成文;

    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十年关于土壤铁锰结核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土壤中铁锰结核的成因、物质组成、形态构造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发育于土壤中的铁锰结核形成过程受到环境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各种理化性质都是环境的产物,是反映环境变化信息的良好载体。然而,目前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研究尚存在如空间分异的规律及机理不清、年代学薄弱等不足。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17-7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我国缓步动物新记录种——细齿大生熊虫

    任桢;孙西寨;

    记述了福建省武夷山缓步动物的一个新记录种细齿大生熊虫(Macrobiotus crenulatus Richters,1904),该种隶属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真缓步纲(Eutardigrada)、并爪目(Parachela)、大生熊虫科(Marcobiotidate)、大生熊虫属(Macrobiotus)。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14+7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钟燕;骞宇;李希宇;李键;索化夷;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生素和激素类饲料添加剂的长期使用不仅使许多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在畜产品中残留,严重影响动物疾病防治,危害人类健康。生物制剂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在饲料中,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不易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对生物制剂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20-7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退牧还草的效益与存在问题分析

    许隆君;杨帆;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植被类型,也是一些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对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退牧还草的效益以及退牧还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23-7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钻石T黑麦草产量和品质对浇灌的响应研究

    蔡璐;张莉;熊先勤;王柏渊;蔡一鸣;

    [目的]研究钻石T黑麦草产量和品质对浇灌的响应,摸清钻石T黑麦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育特性。[方法]采用旱地、稻田浇水、灌水和室内测试分析的方法对其产量和品质进行试验。[结果]钻石T产草量对水分很敏感,其中,稻田浇水对产草量影响最大,其产草量最高,为70 285.13 kg/hm2,其次稻田灌水处理(产草量68 951.13 kg/hm2),与其他4个处理之间达极显著水平,旱地浇水处理影响最小,产草量仅54 152.06 kg/hm2;干鲜比以稻田对照最高,为0.158 3,其次稻田浇水为0.137 5,而稻田灌水对干鲜比影响最小,产草量仅0.091 9。在浇灌条件下,钻石T黑麦草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降低,降幅为1.27%~5.06%,含水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全磷含量提高,其中粗灰分提高达12.37%,其余大多提高不明显,增幅为0.8%~6.52%。[结论]钻石T黑麦草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受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含水量影响较大,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稻田不浇水或适量浇水、旱地则以灌水有利于钻石T干物质含量的提高;在少雨缺水的冬季和地区,生产中无论稻田还是旱地种植钻石T黑麦草,都应重视水分管理。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27-7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甾醇对泌乳前期奶牛泌乳性能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谢心美;何剑斌;孙世峰;李忠辉;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剂量植物甾醇对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16头,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d植物甾醇,研究不同添加量的植物甾醇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Ⅱ组奶牛生产指标的变化最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组乳密度显著提高(P<0.05),奶牛乳酸度、首次参配时间和空怀时间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Ⅳ组牛乳乳脂、总干物质及酸度显著提高(P<0.05),牛乳中非脂固形物含量及奶牛体温显著下降(P<0.05)。[结论]添加植物甾醇可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并促进奶牛发情,缩短首次参配时间和空怀时间,改善奶牛体质,其中200 mg/d植物甾醇为最适添加量。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30-7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医用镁合金及其涂层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王闯;邹玉红;史晓萌;高丰蕾;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镁合金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相关文献,从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等方面对镁基合金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34-7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抗生素组合对哺乳仔猪内分泌的调控作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书凤;龚月生;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抗生素组合对哺乳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了解其促生长机理。[方法]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研究不同抗生素组合对哺乳仔猪的内分泌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5种抗生素组合中,土霉素+黄霉素组内源激素(生长激素(GH)、胰岛素(IGF)、甲状腺激素T3)水平显著提高(P<0.05),从而促进肌肉蛋白沉积,并具有显著降低血液中尿素氮(BUN)含量和提高血糖(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的作用(P<0.05)。[结论]抗生素对仔猪具有增加养分沉积、促进养分合成和抑制养分分解的作用。抗生素能促进机体与生长有关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是其促生长的原因。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37-7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鱼粉粗蛋白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周根来;殷洁鑫;刘柱;茆羽;周明月;

    [目的]为鱼粉粗蛋白含量提供一种快速、低廉、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国内常见鱼粉为材料,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鱼粉的近红外光谱值,并采用常规凯氏定氮法测定鱼粉样品中粗蛋白含量,建立鱼粉粗蛋白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测定结果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鱼粉粗蛋白含量定标方程的SECV值为0.515,1-VR值为0.865,粗蛋白含量的验证参数SEC值为0.302,RSQ值为0.925,说明定标方程的预测能力较好,可用来进行鱼粉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结论]建立的鱼粉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鱼粉常规养分分析的实际工作。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41-7042+7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华倒刺鲃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智慧;周志明;黄小红;胡杰婧;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是长江流域近年开发的名优养殖种类之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苗种繁殖和培育、饲料营养与投喂、病害防治及水温控制等方面对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养殖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43-7046+7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处方犬粮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犬创伤恢复能力的影响

    李占占;李勇;丁雪;刘希;邓益锋;

    [目的]评价中药处方犬粮的安全性及其对犬创伤恢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龄中华田园犬8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预试1周后,对照组饲喂普通犬粮、试验组饲喂中药处方犬粮4周,于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测定体重并采血,分析体重和血液指标的变化。对试验犬进行腹壁切开术,观察各组犬创口愈合情况。[结果]中药处方犬粮能极显著提高犬体重和增加犬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目(P<0.01),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和单核细胞数目(P<0.05)。试验前后,试验组犬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剖腹伤口愈合时间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处方犬粮可安全用于宠物临床,对创口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95-7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张磊;许杰辉;张凡;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4 d,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1 875 g/hm23个剂量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2.0%、94.3%和95.3%,其中1 500、1 875 g/hm22个剂量处理的防治效果较稳定且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g/hm2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替代对照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33+7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向日葵水提液对马齿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胡云;刁锐琦;胡涛;

    [目的]探索向日葵不同部位水提液对马齿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方法]以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和化感效应指数等作为测量指标,研究了向日葵不同部位的水提取液对马齿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向日葵不同部位对马齿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化感作用,且化感作用为抑制作用,其大小依次为茎、花、叶、根;不同部位水提液对马齿苋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为农业综合防治及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70-7072+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过程中基质效应的研究

    张妮;王敏;

    对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基质效应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消除和补偿办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影响基质效应的因素主要包括:目标分析物的结构、性质和浓度;基质的类型和浓度;色谱条件(进样过程、检测器类型、衬管和色谱柱的污染情况以及样品前处理过程等)。目前基质效应的消除与补偿方法主要包括基质匹配法、基质净化法、加入分析保护剂、同位素内标法、优化进样技术法、标准加入法、校正因子校准法等。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73-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陇东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原因调查及防控措施

    史惠琴;史志锋;

    对2009~2013年陇东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结果表明,气候适宜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品种抗病性差、菌源量充足、栽培管理不规范、防控措施不到位是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开展监测和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76-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冬茧的空间分布研究

    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李海山;马铭锋;杜润生;

    [目的]了解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虫茧的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中华寿桃、北京晚蜜和黄金冬桃为试材,研究了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冬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越冬茧主要分布在桃树的地上部,土壤及地表枯枝中较少,残果、芽、落叶和杂草内未发现越冬茧;各部位的梨小食心虫越冬茧比例分别为:地上部占越冬茧总量的89.62%,土壤中占10.31%,地表枯枝中占0.69%。[结论]为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78-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杰效利与常规农药混用防治苹果褐斑病的节本增效作用研究

    刘学卿;李宝燕;王英姿;任爱梅;

    [目的]探究杰效利与常规农药混用防治苹果褐斑病的效果及成本节约量。[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药增效剂杰效利与常规杀菌剂(波尔多液)混用后对苹果褐斑病的节本增效作用。[结果]与常规农药混用后,杰效利能够增强杀菌剂药效,降低30%的喷雾量,节约成本15元/hm2。[结论]为苹果褐斑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80-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研究

    杨士玲;吴菊香;许曼琳;王磊;王宝亮;张海兰;王学武;袁宗英;刘爱娜;迟玉成;

    [目的]筛选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种比1∶200)和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液(药种比1∶16)为对照药剂,研究了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1∶50、1∶40、1∶20 4个剂量处理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液。[结论]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幼虫的防效及保果效果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82-7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思南茶园害虫初步调查

    李贤碧;陈德银;文定刚;陈磊;简红飞;

    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对思南县张家寨茶园害虫种类、分布、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害虫共有82种,隶属2纲9目46科,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油葫芦、东方蝼蛄、中华稻蝗、茶蚜、稻绿蝽、大臭蝽、烟蓟马、铜绿金龟子、茶天牛、小地老虎10种;低海拔虫害发生世代重叠现象。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84-7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林业

  • 黄连木与臭椿混交林营造关键技术

    董占强;武让;武晓彦;李贯锋;孙小站;

    从造林地的选择、整地、造林时间及方法、管护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栽培要点,以便为营造速生丰产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52-7053+7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沙棘叶片表面形态特征与抗旱性分析

    潘志辉;

    观察比较了6个沙棘品种叶片大小、气孔和叶片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厚度、长度和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片宽度、叶片厚度与叶面积比则无显著差异;沙棘的气孔为卵圆形或长圆形;6个沙棘品种的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辽阜1号气孔密度大,气孔小,而李沙6号的气孔密度小,气孔大;沙棘叶片表皮毛有3种类型:星状毛、星盾毛和盾状毛,且叶片背面表皮毛远多于正面。供试的6个品种中辽阜1号的抗旱性最强,李沙6号最弱。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54-7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闽楠林窗更新的立地因子效应研究

    欧建德;

    该研究应用数理化理论模型Ⅰ的方法,对福建明溪闽楠林窗更新培育基地进行样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分析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林下闽楠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林窗更新闽楠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坡位、坡向、坡度,且对闽楠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在闽楠林窗更新过程中,进行坡位、坡向和坡度选择十分必要。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57-7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竹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赵德金;郭艳玲;宋文龙;

    以竹纤维以及竹制品的废弃粉末作为添加剂生产可降解竹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方向。该文主要陈述近年国内外关于竹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竹塑复合材料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59-7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巍山县森林抚育工程实施现状分析

    王文德;

    介绍了巍山县森林抚育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对林农进行宣传培训、过程监管、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技术操作规范及配套措施、树立现代林业发展理念等对策,为森林抚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61-7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涪陵区撑绿杂交竹栽培研究

    何朋俊;何洪良;周文杰;李星月;张庆沛;

    [目的]以从广西引进的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了该竹种是否适宜在重庆市涪陵区引种栽培和最佳管理措施。[方法]从广西引进的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中采用4种追肥方式:对比(常规管理,不施肥)、农家肥、三元复合肥、氮、磷、钾肥分施,每种追肥方式重复3次,每次观测100株,每隔5 d观测记录1次,分别对其出笋时间、出笋量,出(退)笋、成竹等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①该竹种在涪陵地区可正常生长,3年成竹平均高4.6 m,平均地径3.5 cm,平均成竹数4.5条/丛,有望在重庆市涪陵区大力推广发展;②该竹种在涪陵地区造林初植密度为1 110株/hm2,当年发笋,第3年就能郁闭成林,可达12210株/hm2;③该竹种在幼林生长阶段,通过间种可促进竹林生长,提高其生长量和萌芽能力;④该竹种通过不同肥料的追施对比试验表明,氮、磷、钾肥分施产笋量最高。[结论]撑绿杂交竹适宜在重庆市涪陵区引种栽培,且生长良好,采用该研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能够达到最佳的笋、竹产量。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64-7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荒漠植被封育效果数量分析

    何瑞彪;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借助DPS和Excel统计分析计算方法,对荒漠植被进行种类和数量研究,将40个样地划分为2个类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封育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荒漠植被的破坏,荒漠植被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荒漠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能力得以提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荒漠植被保护和恢复提出了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66+7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要经济林树木鲜叶清除自由基活性比较研究——以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为例

    包锦芳;

    该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试验法对牯牛降30种主要经济林树木鲜叶提取物的清除DPPH·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供试的树木鲜叶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中板栗和杨梅等叶子的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它们对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36和0.39 mg/ml。研究还发现不同植物样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的浓度都呈明显的正相关,样品浓度越高其自由基清除率越高;不同类经济林树种鲜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没有明显的规律,其中木本干果类、木本水果类、木本油料类、木本香料类等都分别有些高活性和低活性的树种。比较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可知,板栗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极性较大的物质,结合相关报道可初步推断可能以鞣质为主;杨梅叶中同时存在极性较大和较小物质,可能以黄酮类物质为主,但具体化合物组成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67-7069+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经营模式山鸡椒人工栽培效果研究

    刘红高;赵晓玲;张军莲;邹红妞;席小玉;

    为促进山鸡椒产业化规模发展,通过对山鸡椒不同密度的人工栽植与野生苗培育对比试验以及茶椒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山鸡椒人工栽植成活率均在90%以上,面积保存率达100%;人工林比同密度野生林单位面积产量增长90.4%~96.3%,栽培密度1 110株/hm2人工林单位面积产量比1 665株/hm2人工林增长17.3%,比1 995株/hm2人工林增长36.6%;栽培密度为495株/hm2的茶椒间作山鸡椒总收入比330株/hm2株增长10.9%,比630株/hm2增长8.3%。由该试验可知,山鸡椒人工林比野生林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抗逆性增强。人工纯林最适合密度为1 110株/hm2,茶椒间作最适合密度为495株/hm2。同时加强抚育、施肥、修剪、疏雄等措施,可显著提高山鸡椒产量和效益。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93-7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苏州甪直古镇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

    郭贵祥;

    分析了江南古镇雷同性困境,古镇人文内涵及其特征。依据苏州甪直古镇自身的人文禀斌,提出了甪直古镇"米文化"为特征的同心多角化升级战略。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87-7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禅宗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影响

    李晟;彭重华;秦俊;

    简述了禅宗的思想核心;分析了禅宗对文人士大夫思想及审美观念的影响是导致造园观念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论述了禅宗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促成了城市私家宅园的兴盛,有限物质空间构建无限精神意趣,园中置石、赏石成为风尚,从"模山范水"的"意象"追求走向"心造其境"的禅意"意境"追求。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90-7091+7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雨洪管理理念的城市公园雨洪资源化利用规划

    李玉明;王钰;

    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雨洪管理的理念产生、理论体系和资源化利用的实践经验,分析城市公园水环境系统的特点及其雨洪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公园雨洪管理与资源化利用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期为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思路和经验借鉴。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92-7094+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地域性特色的营建——以常山县为例

    江倩;端木家暐;赵亚婷;陈雅珊;谷康;

    通过分析小城镇地域性特色缺失的原因,精心梳理整合常山县的地域特色资源,从自然地理特色的挖掘、人文资源的整合、人工环境中地域特色的发展3个方面对常山县绿地系统规划中地域性特色的营建提出具体的实施对策,进而突显常山的地域特色,提升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

    2014年21期 v.42;No.454 709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营造人性化和地域性的城镇政府广场景观——以滨海县政府广场为例

    端木家暐;江倩;赵亚婷;陈雅珊;谷康;

    通过分析当前城镇广场所存在的设计问题以及当前城镇广场应当展现的全新姿态,从地域性和人性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滨海县政府前广场的景观设计策略。在充分尊重基地特性和滨海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旨在用新的理念为滨海打造一个城市新标,为滨海人民营造一个休闲文化中心。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03-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嘉善城市公园绿地中LID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

    倪娅;

    通过对LID理念、LID的相关技术和嘉善公园绿地现状研究,分析现阶段嘉善公园绿地雨水处理上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06-7109+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校园雨水资源化利用方案研究

    韩瑞霞;陈醇;尹华;

    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校园为例,对降雨期水质进行分析,结合水质分析结果提出不同功能区雨水的利用方案,进行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以期为实现校园雨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汤焰;王磊;代勋;高兴国;张松明;汤家鑫;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知名度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高、竞争激烈等困难。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以促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14-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与旅游商品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绿色手工皂的开发为例

    李秀;陈梦宣;宋小莉;

    结合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找出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山东省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中草药种植产业与旅游商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选择及对策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17-7118+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形式初探——以阜阳市为例

    周庆;

    介绍了生态驳岸的类型、特点和功能,分析了生态驳岸设计的要点、植物配置以及亲水空间的构建等,最后以阜阳市中青河、西青河和泉河风景为例研究了如何将生态驳岸形式运用于城市河道的景观建设中。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19-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绿化形式对临街居住区PM10扩散的影响

    王梦菲;刘艳峰;

    采用CFD模拟方法研究临街居住区PM10的扩散规律,利用现场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绿化形式对PM10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树木可以降低居住区的PM10浓度,单排乔木与单排灌木使居住区PM10平均浓度分别减少了15.1%和17.1%;单排灌木对PM10的阻滞效果优于单排乔木,PM10平均净化百分率增加3.31%。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22-7123+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北京市平谷区张家台民俗旅游村农业旅游发展分析

    吕金宝;

    分析了张家台村的地域现状及游客旅游特点,从交通、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等方面总结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24-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泰山景区户外科普导览标识牌设计

    薛岩;刘兵;

    以山东泰山风景区的户外科普导览系统标识设计为例,通过分析景区特色及科普导览标示牌设计要点,以此提升泰山风景区的知名度。

    2014年21期 v.42;No.454 7303-7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龙山百合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王心中;吴志科;吕昆坤;黄茜;

    对龙山县百合各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进行定性分析,并引入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对龙山百合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龙山县百合各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指数(CFI)平均值为0.885,其气候条件能很好地满足百合生育期的需求。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26-7127+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辽宁省即时天气现象报告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董海涛;刘飞;王明宏;刘洪林;

    为充分发挥辽宁省地面气象观测网作用,使业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地发生的天气实况信息,对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天气现象观测记录进行二次编码处理,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省级部门进行集中处理,加以应用。即时天气现象报告设计是以地面气象观测相关技术规范为基础,采用VB6.0语言平台开发,实现了天气现象报告的制作与传输,并基于气象内部网络以WEB方式发布即时天气现象实况信息,为不同岗位的业务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28-7130+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津县30年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刘婕;袁鹏艳;

    利用延津县1971~2000年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该县的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布、季节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提出了防御措施。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31-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WRF模式对青海东部地区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

    张海宏;李林;周秉荣;肖宏斌;

    运用WRFV3.3模式通过设定模拟区域、两重嵌套网格以及针对各种物理过程选用参数化方案等,对青海东部地区2007年8月26~27日发生过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WRFV3.3模式在青海地区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降水量的模拟结果来看,模式对于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参数化方案敏感,对陆面过程、长波辐射、短波辐射、近地面层和边界层方案不敏感;对2007年8月26日青海东部地区暴雨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西宁、化隆、尖扎、清水河、黄南各站的12 h降水量平均误差分别为-86.5、-75.5、-71.0、-14.0、-100.5 mm;降水落区面积偏大;积分时间为0~12、12~24、24~36、36~48 h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7、0.60、0.51,平均相关系数0.58。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33-7135+7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湘东北盛夏午后热对流降水分析

    喻长建;喻宇;昌立伟;

    通过对2013年8月16~19日影响湘东北地区盛夏午后对流性降水的幕阜山区EC 850 hPa 24 h预报风向、地形对湘东北午后热对流降水影响的分析,总结了湘东北盛夏午后热对流降水源地与低层风向的关系以及幕阜山、连云山对湘东北午后热对流降水的作用。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36-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边县人工影响天气的贡献

    边建伟;边涵;李林;

    从盐边气候特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必要性、强对流云的生命史、影响降水云消散的因素、人工防雹和增雨的原理、盐边降水的贡献与防雹的对应关系几方面,探讨盐边人工影响天气的贡献,科学解释人工防雹和增雨工作,为人影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39-7142+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娄底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

    肖妙妮;张华;吴艳林;潘亚荣;

    采用"MED"法分析了2014年5月24~25日娄底市出现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现欧洲中心、T639及JAPAN的数值产品各有所长,从形势场到降水预报中心,欧洲中心预报最好,但降水强度较实况偏弱;JAPAN形势场预报比T639好,但降水中心明显不如T639准确;T639降水中心位置预报相对准确,但强度偏大。上述的这些偏差需要在使用中结合各种方法进行订正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43-7144+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分布函数与相对干湿的一种理论标准

    王万里;谢应齐;

    在振荡系统平衡点两边对称范围内,L分布函数能用最大振幅来描绘振荡发生的概率及分布,在此引入绝对降水量概念后,利用L分布稳定区特性、距离平衡0点远近及发生概率,对干湿振荡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干湿指数振荡系统的最大正振幅为+1,最大负振幅为-1,均方根为1/3,0点两边正负1/3范围内的发生概率是70%,其间可认为干湿接近准平衡态,-1/3~-1区间发生概率15%,为重度干燥状态;1/3~1区间发生概率15%,是重度湿润状态。当标准化干湿指数大小等于均方根或+1/3时,此时径流量刚好等于1/3降水量,蒸发量等于2/3降水量,降水量是蒸发量的1.5倍。最后,用L分布函数将干湿振荡系统划分为干湿6级或干湿12级。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45-7148+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印度洋海温的联系

    徐长哲;张烨;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之上,总结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异常的成因,并主要对印度洋海温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从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1980年以后,降水变率明显加大,旱涝频繁;之后,分析西北地区降水与印度洋海温关系发现,印度洋海温与西北地区降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西北地区降水受西南季风影响十分显著,所以印度洋海温可以作为长期预报的预报因子。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49-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象湖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分析

    熊戬;刘小真;李文华;梁越;

    [目的]了解城市湖泊底泥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方法]以象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CR连续提取法、ICP-AES分别测定底泥中重金属的总量及各形态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法对象湖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象湖所测的6种元素的浓度顺序依次为Zn>Pb>Cu>Cr>As>Cd,其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象湖底泥Cu、Zn、Cd随深度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Pb、Cr、As的浓度在深度上波动明显;形态分析xh3的Cr和Cd的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分别为3.43和2.23,属于重度污染,其他各采样点均有重金属元素1<RSP≤2,属于轻度污染;象湖各点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xh4>xh5>xh3>xh1>xh2,潜在危害来源主要是Cd。[结论]该研究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51-7154+7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Ni2+胁迫对水稻、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夏嫱;朱伟;廖业;方旭;刘宏宇;

    [目的]探讨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以比较二者对Ni2+胁迫的耐受力。[方法]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Ni2+胁迫对水稻和白菜种子发芽率、根伸长及早期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处理浓度增至30.0 mg/L时水稻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及同浓度下白菜种子发芽率相比显著降低;1.5 mg/L及以下处理浓度可刺激水稻根伸长,3.0 mg/L以上处理浓度则抑制水稻根生长;1.5 mg/L处理浓度Ni2+胁迫至96 h可显著刺激白菜根的伸长,处理浓度达30.0 mg/L时各个胁迫时间均可显著抑制根的伸长;3.0 mg/L处理浓度下胁迫96 h水稻根长显著短于白菜根长。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芽长影响较小,72 h内各个处理浓度下水稻及白菜芽长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对于侧根影响最为明显,30.0 mg/L处理浓度下水稻和白菜均无侧根产生。1.5 mg/L及以上处理浓度胁迫均可显著抑制水稻及白菜鲜质量增加,但二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Ni2+胁迫对于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长影响较白菜敏感。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5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住宅区气体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岳红蕾;

    温度在气体污染物扩散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晒和地表辐射的存在,使得地面、建筑物外表面都与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差。温差的存在会改变地表及壁面附近的流场,从而对住宅区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利用理论推导对热力因素及扩散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与数值模拟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推导与试验结果整体趋势相一致。这表明在与无温差情况相比较,温差存在时,地表及壁面附近流场更加紊乱;温差与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具有正相关性,对住宅区污染物的稀释起积极作用。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59-7160+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滇池打捞的蓝藻泥氮含量变化研究

    吴德喜;向丽红;陈齐斌;柳周新;肖丹;白涛;赵建勋;何洁;

    [目的]为获得不同方式、不同时段滇池打捞的蓝藻泥中氮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对2011年滇池打捞的藻泥含氮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移动式、固定式2种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打捞的藻泥氮含量变化。[结果]滇池采用的移动式和固定式打捞的藻泥含氮量差异较大,移动式打捞的藻泥全年平均含TN 62.0 mg/kg、固定式平均含TN 29.8 mg/kg,前者是后者的2.17倍;不同时段打捞的藻泥含氮量差异也较大。6、7月份打捞的藻泥含氮量较高,到9月份含量就明显下降;全年检测数值中TN最大值和最小值移动式和固定式的各相差1.8和3.0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污染治理中蓝藻打捞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61-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污染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应用分析

    刘欢;吴金甲;

    在此应用水污染指数法对山东省某河流干流2011年水质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水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与该河流宏观治理进程较为吻合,相比其他评价方法更加直观简洁。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64-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沉积物中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志波;宋超;王海玥;徐圆凤;陈家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经济发展快速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沉积物是水体和土壤污染的内源,是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最终归趋。通过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两个方面,介绍了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开展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的沉积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6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周杰兴;周永江;陈思妤;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探讨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同时提倡水土保持新技术在城市水土保持中使用。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69-7170+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环境领域中固定化酶的应用

    刘秀红;常雁红;罗晖;

    近些年来,固定化酶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和对底物特异性高等优点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综述了固定化酶在环境领域中的众多应用,如高浓度有机废水和低浓度含农药废水处理、污染土壤修复及环境监测等方面。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71-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1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翟亚琪;刘玲;武苗苗;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列出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同时利用SPSS对农户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高邮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直接还田,其他形式的秸秆利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秸秆利用模式有待优化。正在逐步地推广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养畜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75-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糕点中富马酸二甲酯

    唐丽娜;宁焕焱;曾宪远;罗运福;奉夏平;

    [目的]简便快捷地测定糕点中的防腐剂富马酸二甲酯。[方法]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A和三重四级杆质谱仪API 4000联用测定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试验表明,富马酸二甲酯标液的线性关系为y=0.972 7x+0.001 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采取加标的方式进行方法验证,对同一富马酸二甲酯浓度的加标样品进行6次精密度试验,富马酸二甲酯的回收率范围为98.4%~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可用于糕点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定量分析。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78-717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资丘木瓜产地干燥加工方法的研究

    靳李娜;刘义梅;杨蕾磊;李廷桂;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80-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褐色乳酸菌饮料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国珺;

    阐述了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控制点,对其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发酵奶颗粒粗糙、沉淀、微生物污染等质量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83+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虫草特色酱油的发酵工艺

    张杰;王娇;崔程斌;张映;娄虎;张国财;

    [目的]为了改良酱油生产的传统工艺,生产出添加北虫草的营养丰富的特色酱油。[方法]在酱油生产工艺不同时期内添加北虫草培养基,经过淋油后继续发酵10 d,对所制得的酱油半成品进行还原性糖、总酸、氨基酸态氮以及虫草多糖的测定。[结果]北虫草培养基添加量为10 g,米曲霉按0.3%接种到发酵基料中,盐分浓度为16%时,发酵生产北虫草特色酱油比较适宜。北虫草培养基与发酵基料共同发酵时的工艺4比前3个酱油发酵工艺营养物质含量多,此时所测得的总酸含量2.23 g/ml、氨基酸态氮含量0.89%、还原糖含量3.11%、虫草多糖含量为260 mg/ml。[结论]研究提出了北虫草特色酱油的总的发酵工艺,为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84-7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温185核桃破壳取仁工艺试验研究

    张宏;马岩;兰海鹏;李勇;张锐利;张锐;

    [目的]研究薄皮核桃破壳取仁工艺,提高高路仁得率。[方法]以温185薄皮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核桃含水率、破壳加载速度以及加载位置对破壳后整仁、一路仁和二路仁的影响规律,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用SAS、matlab软件处理数据,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试验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核桃含水率、加载速度和加载位置对高路仁的得率影响显著;当加载变形量12 mm、核桃含水率8%,加载速度为300.15 mm/min和C向加载条件下,整仁得率最高可达60.28%。[结论]该试验所建数学模型对温185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为实际生产中提高高路仁得率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87-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南疆温185核桃水分无损检测的研究

    郝中诚;彭云发;张宏;张锐;张锐利;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预测南疆核桃水分的检测模型。[方法]通过对南疆温185核桃进行近红外光谱水分无损检测,并用标准烘干法对所建立的检测模型进行验证,形成测定核桃水分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试验表明,对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SNV预处理,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建立模型,得到了较小的SEC值和较高的RC值。其SNV预测的值用标准烘干法得出的平均偏差为0.35%,完全满足对南疆温185核桃进行水分无损检测的要求,可以应用到实际的核桃水分预测当中。[结论]研究可为核桃水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将此项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果农的生产实际当中,可提高果农的收益。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91-7193+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果蔬气调包装保鲜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吴雅静;

    气调包装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果蔬产品保鲜的新技术,其保鲜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就包装材料、气体成分、温湿度和果蔬自身条件等因素对果蔬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果蔬气调包装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94-7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辐照食品的影响分析

    姚晗珺;

    国外严格的辐照食品法规标准对我国的辐照食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2004~2013年我国出口食品因辐照被扣情况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辐照食品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能为我国辐照食品出口提供参考。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96-7197+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茶叶鲜叶到长盛川湖北青砖茶中茶多糖含量的变化分析

    何建刚;黄道;李涛;

    [目的]研究从原料茶叶鲜叶到青砖茶的生产过程中,茶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从青砖茶生产加工过程着手,将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3种干燥样品经80%乙醇回流除去杂质后用水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分别对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茶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136±0.139)%、(4.879±0.131)%、(7.739±0.127)%。[结论]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含量的差异与绿毛茶、青砖茶的加工工艺有关。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98+7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混凝法预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的研究

    谢宇恒;李常芳;刘亮;杜豪;

    [目的]研究混凝剂投加对海产品加工废水水解酸化氨氮释放的影响。[方法]以海产品加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不同混凝剂,比较水解酸化前后氨氮以及水解过程中氨氮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混凝预处理对海产品加工废水的COD和氨氮去除作用明显,FeCl3的去除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在FeCl3投加量为210 mg/L时,废水中的COD降低为530 mg/L,去除率约59.0%,氨氮的去除率为35.2%;从混凝前后水样的水解酸化试验可知,混凝对该类废水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氨氮的升高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中FeCl3的控制效果优于PAC,FeCl3投加量为180 mg/L时,水解酸化过程氨氮的释放量为20.35 mg/L,可比原水的释放量降低72%,投加同浓度的PAC水解酸化时氨氮的释放量为28.90 mg/L,比原水的释放量降低42%。[结论]研究可为后续接触氧化工艺设计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14年21期 v.42;No.454 719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

    刘冉霞;丁立孝;梁青;丁新;陈总发;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绿茶及南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日照球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变化不明显;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品茶酚氨比为4.68。[结论]研究可为指导日照绿茶生产、提高日照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01-7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黑豆渣保健蛋糕的制作工艺研究

    慕金超;刘春芬;

    [目的]研究将黑豆渣添加到蛋糕中制成营养蛋糕的制作工艺。[方法]以蛋糕专用粉和黑豆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黑豆渣保健蛋糕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试验确定了黑豆渣保健蛋糕的最佳工艺配方:低筋粉250 g,黑豆渣35 g、糖200 g、鸡蛋250 g,水175 ml,泡打粉3.0 g,盐1.75 g,植物油30 g,奶粉30 g,蛋糕油25 g。[结论]该研究工艺下制得的蛋糕具有较浓郁的豆香风味,组织均匀细腻,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特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05-7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从权力来源看土地征收权配置改革

    刘燕铟;

    权力性质及其来源,才是决定权力如何配置和行使的根本依据。回归权力的本原,才能找到真正制约权力的途径和方式。因此有必要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出发,对土地征收权的来源、性质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征收权的配置进行改革。土地征收权来自于人民赋予国家的在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土地资源进行支配的权利,应重新设定征地申请人的范围,回收征地申请权,并结合农用地转用审批权的配置改革下放土地征收权到地方人民政府,在审批环节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共同认定公共利益项目,同时,改革征地强制执行的主体,完善司法救济程序。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08-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连续雾霾语境下的“逆城市化”研究

    杨环;

    城市结构优化对雾霾治理(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内生于民众自身的"逆城市化"运动是促成城市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我国现有的制度条件障碍了"逆城市化"的发展,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以推动其发展,将十分有利于我国的雾霾治理(环境治理)。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12-7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青海省湟源县为例

    肖羌雄;

    基于青海省农牧区推动土地流转以大力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概述了湟源县现有的饲草用地流转方式,分析了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指出生态畜牧业只有在土地合理、有序、规范的流转过程中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15-7216+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土地整治策略研究——以广西桂平市为例

    张志宏;傅东平;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逐步成为协调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并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为例,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整治潜力进行分析,剖析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从土地整治模式、管理体制、融资渠道、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17-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以东阳市为例

    吴祥福;史学军;杨志强;张晓芳;张丹丽;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于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的理念编制,目前规划处于实施之中。基于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和土地利用政策调整,有必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和规划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规划实施提供合理建议,以增强土地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该研究对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探讨了土地规划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最后得出评估结论,并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20-7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市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定量研究

    钟典;谢炳庚;张京亚;胡倞;

    建设用地供应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同时还与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紧密相关。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不但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而且能够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认识,根据长沙市1995~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关关系,重点探讨建设用地与GDP、城市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供应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与城市化率之间只有单向因果关系。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25-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以高州市为例

    朱哲;熊军;贾正雷;

    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针对农村居民点存在的建设缺乏规划、一户多宅、闲置土地比重高、空心村等问题,提出适合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析方法,测算居民点整治潜力并进行分级,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缓解高州市用地矛盾提供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48-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烟叶入户预检电动打捆机的推广应用初报

    权晓霞;张廷艳;伍学兵;钱祖坤;周齐志;张国平;

    为解决在入户预检环节烟叶打捆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烟叶电动打捆机。该机利用电动机械技术对传统木质打捆器进行彻底改造,采用电力驱动代替人力劳动,实现自动化作业,同时将立式打捆改成水平打捆,使之更便于操作。使用效果表明,此机械较传统木质打捆器的作业方式提高效率2.3倍,大大节约了时间、劳力及成本。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29-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西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对策

    陈盾;李雯;叶春;廖禺;

    概述了江西油菜生产及机械化水平的现状,指出了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制约江西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建议与对策。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31-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机械设计软件在我国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

    李海亮;胡军;董升涛;于国明;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依靠计算机系统通过机械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与分析的现代设计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农业机械设计当中,目前普遍使用的软件多种多样,文章对常用的二维和三维CAD软件、CAE软件和虚拟样机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就目前软件在农业设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34-7236+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多功能水肥一体定额灌溉机的研制与应用

    李爱国;宋聪敏;李和平;李积铭;庞昭进;

    河北省低平原地区属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发展节水农业已刻不容缓。多功能水肥一体定额灌溉机是集节水灌溉、施肥、喷药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工。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37-7238+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山区烟农合作社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以五峰金兰烟农合作社为例

    罗维;王明华;罗祖平;黄良洲;

    烟农合作社建设是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山区因地理条件特殊性,推进烟农合作社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该研究基于对五峰烟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烟农合作社如何解决"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烟农不愿意接受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的原因;合作社建成后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如何调动烟农、服务队员、合作社3方的积极性等若干问题,力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助力合作社发展。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39-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当前支农资金管理全局性安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静;

    我国支农资金名目多、资金量大,但管理结构有缺失,涉及支农资金的职位犯罪近年来多有报道。该研究分析了我国支农资金管理的全局性漏洞,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弥补结构性缺失,应当以支农资金阶段性管理代替层级性管理;支农资金管理人员应当按形式审和事实审分工;支农资金管理应当引入工程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管力量。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41-7242+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卷烟零售终端的品牌培育功能评价研究

    刘蓉蓉;李以芬;贾春荣;

    随着"大品牌"时代的到来,抓好品牌培育工作的意义更加突出。该研究结合烟草行业当前重点推进的零售终端建设工作,探索研究打通终端与品牌链接通道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以明确界定终端品牌培育功能的内涵为前提,建立科学的终端品牌培育功能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结果将终端品牌培育功能划分为若干层级,并建立各层级与卷烟品类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等级的终端,确定其销售卷烟的品类结构,以便为客户提供合适的品牌。针对不同卷烟品牌品类,以终端品牌培育功能评价结果为主要参考因素确定其投放的目标客户。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43-7245+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里兰烟试验示范基地的SWOT分析及对策

    张国平;权晓霞;伍学兵;钱祖坤;周齐志;文光红;刘刚;

    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影响宜昌五峰马里兰烟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其潜在竞争优势,提出提升宜昌五峰马里兰烟研究中心核心竞争力的相应策略,对宜昌烟草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46-7247+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退耕还林以来农户收入现状分析——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

    幸绣程;

    退耕还林政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农户的影响不容小视。该研究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通过比较2000~2013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并且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对织金县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转移性收入对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不显著的结论,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51-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堰市2个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比较分析

    彭景洋;王文凯;饶勇;祝庄品;王芳;马俊峰;

    从组织机构、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覆盖率、烟农收入及种植情况、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各方面对十堰市房县西坪烟农合作社和竹溪向坝合作社2两家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适合十堰市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西坪烟农专业合作社虽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但理事会对合作社事务介入的较少,合作社比较效益相对较低;西坪是村级合作社,竹溪向坝是乡级合作社,从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状况来讲,乡级合作社从服务途径和效益都较村级烟农合作社好。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57-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出口朝鲜卷烟的开发与维护

    朴洪伟;金勇华;宋明燮;陈明;任瑞冰;张文龙;

    文章对近年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卷烟市场进行了分析,根据目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对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外销生产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了建设性调整。为进一步开拓销往朝鲜"长白山"系列品牌烟市场,采用实际调查,开展讨论等手段进行分析探讨,给出了详细的建在朝鲜的三家卷烟企业产品的开发和维护思路及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中朝双边协作,加快卷烟生产本土化,同时实现均质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54-7256+7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研究

    谭黎明;谭佳远;

    文章对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形成过程展开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珍贵遗产对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96-7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模糊数学理论在水库移民工程中的应用

    刘婷婷;王鑫;

    在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及监督评估的过程中,由于对水库移民安置区优化选择、安置质量、环境容量、后期政策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描述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不同量纲、相互冲突的多目标问题,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解决此类的模糊问题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对模糊数学理论在水库移民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模糊理论在水库移民中的应用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并针对仅用模糊数学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与其他数学模型相结合,从而改进单一使用模糊理论缺陷的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300-7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毕节市赫章县烟叶生产面临的人员素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付军;杨铁钊;

    围绕赫章县的烟叶生产目标任务,针对赫章县烟草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系统分析了当前赫章烟区烟叶生产中存在的基层人才素质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烟叶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求。针对人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为毕节烟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59-7260+7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成效的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耕作栽培与技术推广所为例

    宋晓;李瑜玲;李建芬;陈莉;付勇;李夕军;

    通过分析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耕作栽培与技术推广所科技推广服务的现状,提出了科技推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农业科研单位提高科技推广服务水平的方法与措施。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61-7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胡仕勇;周悦然;

    选取湖北省4市810名农村残疾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在个体内在影响因素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较大,其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社会歧视和就业途径对残疾人就业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农村残疾人就业意愿、降低社会歧视、拓展农村残疾人就业途径以及满足其康复需求等对策。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64-7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国外贫困测度研究综述

    周常春;刘剑锋;

    贫困测度是研究贫困现象的重要依据。贫困测度首先涉及到如何划定贫困人群的问题,即如何划定贫困线。主要介绍了调查法、实证法、比较法和收入弹性法。贫困线划定后,贫困人群内部,贫困程度有所不同,这就涉及到贫困的测度。文中主要介绍了H指数、贫富差距和森指数。选取国外20世纪后半叶对这两方面问题的研究文献,指出研究的异同和不足,最后给出改进研究的建议。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67-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践探索

    陈月娣;卢春燕;王超;

    介绍了诸暨市自2010年以来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成效、工作措施和2014年建设进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70+7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职园林专业“多学期·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设计与构建

    姚岚;黄顺;

    分析了"多学期·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的必要性,认为该模式满足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需要,满足了实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园林企业生产的特殊性的需要。在园林专业"双线四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尝试构建实施"四阶段顶岗实习,四层次能力提升"的顶岗实习模式,实现顶岗实习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进而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建设,培养适应园林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71-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工程专业工厂实践教学的探索

    颜守保;王顺昌;汪承润;仝倩倩;

    从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工厂实践课程体系及改革工厂实践模式等方面,对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工厂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为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应用价值。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74-7275+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湖南农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单武雄;

    通过对湖南农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提出了对策:打造校园式创业文化圈,完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优化创业教育服务环境,建立多角度评价机制。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76-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杂草学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中的作用

    邬腊梅;柏连阳;周静;李静波;

    明确了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是杂草学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实践性学习活动,认为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自身和社会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实施杂草学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农业实践活动提高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79-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学拉丁文》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李琴琴;

    根据教学经验,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植物学拉丁文》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植物学拉丁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81-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高职分段培养园林技术专业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

    黄顺;周军;朱志钦;

    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内涵出发,依托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的平台,以中高职"3+3"分段培养园林技术专业为例,结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昆山第二中专学校中高职分段联合培养的办学实践,分析分段培养课程设置状况,合理设计和优化中高职有机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85-7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园林测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孙锋;

    从剖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学校及专业实际情况,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一套完整、专业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也为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由学术型教育转向应用型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87-728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工艺条件设置与随堂考核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陈红英;李良春;郑仁林;

    为改进目前药物化学实验内容工艺单一,枯燥及成绩考核不便量化等困境,在以往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工艺条件设置及随堂考核制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拓宽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合成工艺重要性的认识,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89-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案例教学法在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李静;余祖华;李小康;何雷;贾艳艳;郁川;程相朝;张春杰;李银聚;吴庭才;陈松彪;颜云飞;

    在分析传统教学法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动物病理学的课程特点,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案例选择需遵循的原则。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91-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兽医微生物学教学探讨

    王秋悦;陈翠珍;刘谢荣;倪静;任铁艳;马增军;

    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进行兽医微生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4年21期 v.42;No.454 7295+7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致读者

    <正>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注与支持下,《安徽农业科学》杂志走过了53个春秋,并已成长为农业类刊物的龙头期刊。据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数据,2012年《安徽农业科学》的总被引频次24771,继续在450种农业科学期刊中排第1位;影响因子0.629,在地方农业科学期刊中居于前列。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联联袂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3-2014)的数据,《安徽农业科学》在217种农学类刊物中综合排名第6位,被评为权威期刊

    2014年21期 v.42;No.454 7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景观研究》杂志征稿

    <正>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中文译名《景观研究》)报道内容涵盖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规划、设计、构建、保护与利用,涉及土地、山水、气候、植物、建筑、生态环境等多学科。期刊三大优势国际影响力中国设计师想让自己的作品在国际平台上发出声音,往往只能借助于EI收录的会议论文集这类渠道。遗憾的是,这样的会议论文集数量很有限,且EI这类数据库收录文章也极为挑剔。国内出版的设计类全英文期刊数量很少,由于语言问题,国内出版英文杂志的运营难度也很大。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是2009年1月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批准,由

    2014年21期 v.42;No.454 7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