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鑫;孙延瑜;闵军;胡晓珂;马莲菊;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土壤中分布广泛且存留时间长。利用理化手段去除PAHs不仅价格昂贵,还会对土壤、沉积物以及地下水层等自然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多样性降解有害污染物,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修复技术。目前已分离鉴定出多种微生物具有降解PAHs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应用微生物修复土壤及环境中的PAHs污染,需要更加深入了解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生理生化以及分子遗传机制。综述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降解途径对不同分子量多环芳烃的生物代谢转化机理,为提高土壤中降解菌的生物修复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0年04期 v.48;No.64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1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春晨;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古老且高度保守的真核生物机制,该机制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各种环境条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噬属于自噬的一种,由于其主要吞噬和降解的对象为入侵病原体,故将其称为异噬。在分子水平上综述了不同细菌入侵细胞后触发的细胞异噬清除机制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2020年04期 v.48;No.641 8-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得强;周春发;黄龙伟;张晓旭;王龙飞;刘佳;张文静;连培康;
植物内生菌是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内部,且不会对植物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真菌或细菌。其中芽孢杆菌是最为常见的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其能形成内生孢子,无荚膜,需氧或者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有着易获得、无致病性、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其在防治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介绍了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概述了芽孢杆菌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进展,并对芽孢杆菌制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020年04期 v.48;No.64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托;李陇平;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目前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绒山羊产羔率、繁殖力、产绒性状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方面着手,对相关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对绒山羊繁殖性能、生长性状、产绒性状尤其是毛囊发育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开展绒山羊育种工作,建立高品质羊群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年04期 v.48;No.64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小麦品质决定小麦的最终用途,也是小麦品种品质分类的主要依据。为了探讨灌浆期干旱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内在原因,综述了灌浆期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抗旱育种策略,以期为培育品质稳定型小麦品种提供有用信息。
2020年04期 v.48;No.641 18-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渊博;包晓容;穆童;
介绍了不同的烟草施肥方式,并按施肥时期、肥料的田间分布、施用肥料种类及肥料施入形态对烟草施肥方式进行了分类,综述了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呼吸速率和酶活性、烟草生长发育、烟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烟草施肥方式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0年04期 v.48;No.64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海龙;蔡金洋;
基于各类温室、气室以及开放式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增高系统的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CO_2浓度、温度及其交互作用下对水稻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干物质生产与分配以及产量的影响,比较粳稻和籼稻亚种研究结果的异同点,阐述其生理原因,将有助于系统地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更好地迎接未来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挑战。
2020年04期 v.48;No.641 24-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冯健英;李春杰;许洛;李中建;王绍新;陈莉;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其种植和加工效益显著,是农业生产中调整种植结构的理想品种。介绍了河北省鲜食玉米的现状,总结了河北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策略,旨在为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2020年04期 v.48;No.64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宋正熊;赵世民;雷朋岭;李丽华;王玉洁;苗圃;武东玲;
[目的]筛选出适宜洛阳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方法]以主栽品种秦烟96为对照,对6个烤烟新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外观质量进行分析。[结果]LY1306、L1310、渠首2号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洛阳烟区种植,尤其是LY1306抗性优良、产质效益好。[结论]建议将LY1306作为洛阳烟区后备品种,扩大种植面积。
2020年04期 v.48;No.64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胡新洲;安正云;杨进成;沈祥宏;张钟;李红彦;李艳兰;张翠萍;林姣姣;刘坚坚;易丽华;
[目的]探索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玉溪市优质高产甜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甜玉米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全株叶片数、穗粗、生育期、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百粒重。其中,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百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甜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的选择,以提高鲜食甜玉米的产量。
2020年04期 v.48;No.64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凯;周波;刘岱松;王义伟;苗春雨;吕培军;胡蓉;
为提高金神农烤烟上部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总结了金神农烤烟产区多年生产经验和研究成果,系统集成了土壤保育与修复、平衡施肥、适时移栽、合理种植密度、合理打顶留叶、优化烟叶结构、上部叶烟碱调控、成熟期赤星病绿色防控、上部4~6片烟叶一次成熟采收、中温中湿变黄慢定色烘烤工艺等关键生产技术,以解决金神农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过高、化学成分不协调、烟叶组织结构紧密等问题,改善其香气质和香吃味,提高金神农烤烟原料高质量供给水平。
2020年04期 v.48;No.641 37-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董灵艳;贾立洪;贾德新;徐光东;袁海涛;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2020年04期 v.48;No.64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玉斌;张新伟;顾家屹;王晓林;李佳萌;谢鲲鹏;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的Ca~(2+)和Zn~(2+),研究其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生物量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时,Ca~(2+)浓度为1 000~9 000 mg/L促进菌丝的生长,当浓度超过12 000 mg/L时抑制菌丝的生长;Zn~(2+)浓度为10~100 mg/L时促进菌丝的生长,当Zn~(2+)浓度超过150 mg/L时抑制菌丝的生长。液体培养时,Ca~(2+)浓度为5 000 mg/L时,菌丝体多糖含量最多,相比对照组提高139.2%;Zn~(2+)浓度为6 mg/L时,菌丝体多糖含量最大,相比对照组增加141.8%。
2020年04期 v.48;No.64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鹏;刘雅晴;熊炳辉;赵光辉;蓝波妙;林金秀;陈朝文;庄卫东;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一家企业接种箱进行杂菌含量测定,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环境中杂菌含量和污染率进行线性回归、二次曲线回归、三次曲线回归,并对得到的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金针菇菌包污染率随接种环境中杂菌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3种模型均可以很好地反映环境中杂菌含量与污染率的关系,三次曲线模型的R■值最大(0.997),接近1,且各回归系数达显著水平,因此三次曲线模型最适合表征环境中杂菌含量与污染率的关系,回归方程为Y=0.203-0.489x+0.293x~2-0.014x~3。
2020年04期 v.48;No.64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燕;张雪;吕童;呼忠婷;
为了研究低温弱光对工艺葫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大八宝葫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低温弱光胁迫对葫芦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下,叶绿素a+b含量、Pn、Gs、Tr、Fv/Fm、qP均下降;叶绿素a/b、细胞间CO_2浓度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的加剧呈上升趋势;qN在中度低温弱光胁迫下,处理10 d后相比处理前增加了10.3%。
2020年04期 v.48;No.64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丽霞;张珈玮;张双成;隋立春;杨耘;刘招;
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MODIS NDVI中国月合成数据计算研究区2000、2005、2010和2015年度的植被覆盖度并进行等级划分;而后利用CA-Markov模型,以植被覆盖度等级作为元胞类型,计算不同时期各植被覆盖度等级的转移矩阵,由此模拟2010和2015年的NDVI值;对比模拟NDVI结果和原始影像数据,评价模拟精度,并预测2020年NDVI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利用CA-Markov模型进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模拟,得到2010和2015年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97 5、0.853 2,符合精度要求,可以用于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预测。陕西省植被覆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陕北—关中—陕南地区植被覆盖度逐渐递增的纬度地带性规律。2000—2020年各级植被覆盖区均有向更高一级植被覆盖区变化的趋势。总体上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明显,尤以陕北地区北部变化最为显著,关中地区和陕南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度增幅较小。
2020年04期 v.48;No.64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艳;陈柏旭;孙亚飞;吕丽斌;杜烜锋;董锡瑞;
为了解辽河水体中藻类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9年6月调查分析了位于辽中县的老达房林业队的辽河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种类构成、优势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测定了水体的理化指标。共记录到浮游藻类37种,其中绿藻门18种,硅藻门9种,蓝藻门4种,隐藻门、裸藻门各2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各1种。各藻类丰度为1×10~4~216×10~4个/L,其中丰度较高的藻类包括蓝藻门的伪鱼腥藻、硅藻门的小环藻和针杆藻,它们的优势度也较高。通过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判断该段水体呈轻-中污染状态,而按理化指标判断该段水体的水质为V类,导致水质差的主要因素是COD指标偏高。
2020年04期 v.48;No.64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思雨;谌婕妤;焦雪敏;王文荟;尹述政;许峰;黄运新;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 023、19 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别占沙市区氮、磷流失总量的45%、43%;沙市农场氮流失强度最高,立新乡磷流失强度最高。全区当季施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28%、23%。15种种植模式中,氮、磷流失最大的模式分别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4%、46%。3种坡度中,平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最大,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91%、89%,陡坡地最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9%、36%,水田分别占农田氮、磷流失总量的44%、53%。沙市农场和立新乡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种植模式。
2020年04期 v.48;No.641 59-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费友发;陈小娇;袁菊红;
[目的]研究有机酸对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铅锌尾矿砂为栽培基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施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CA)2种有机酸对鹿藿Pb、Zn、Cd、Cu积累的影响。[结果]EDTA和CA提高了鹿藿Pb和Cu的富集,尤其是高浓度EDTA显著促进鹿藿对Pb、Cu和Cd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向地上部分转运,高浓度EDTA有效提高了Zn向地上部分的转运。[结论]EDTA对重金属富集的促进作用优于CA。
2020年04期 v.48;No.64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海华;
深入富阳、余姚、衢江、缙云、开化5个地区实地调研获取351份农户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对于低碳农业的意义了解不够深入,不同地区的农户有不同的地域种植方式,农户还是比较依赖于土方法种植,对于一些新兴技术的认知度不高,以致于不能很好地运用新技术低碳生产。
2020年04期 v.48;No.641 69-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启龙;
[目的]明确藏西沙化草地养分特征及分布规律。[方法]对藏西完全沙化草地0~100 cm剖面进行样品采集,测定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结果]在土壤剖面0~100 cm内,有机质含量为0.51~2.88 g/kg,全氮含量为0.125~0.268 g/kg,全磷含量为0.32~0.47 g/kg,有效磷含量为0.071~2.374 mg/kg,全钾含量为14.03~14.54 g/kg,速效钾含量为42.58~106.45 mg/kg;与土壤深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的为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全磷、速效钾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藏西沙化草原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0年04期 v.48;No.64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邓坦;王鹏基;邓照东;
通过分析河南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包括湿地逐步纳入国土调查范畴,考虑将小微湿地纳入湿地编目系统,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市场化湿地运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好湿地保护与开发两者关系,建立"智慧湿地"综合信息平台,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等,为河南省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8;No.641 76-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朱晓萍;庄智威;崔英杰;陈冠何;尚秀国;
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进行了8种单一酸化剂对3种标准菌和1株临床分离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8种单一酸化剂对标准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临床分离大肠杆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抑菌活性最强,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相对最弱。
2020年04期 v.48;No.641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桂明;黄中利;李颖;林树乾;宋敏训;赵增成;傅剑;杨世发;逯月;杨鹏;刘月月;
[目的]研究西地碘粉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确定药品的最佳贮存条件及有效期。[方法]对山东昊泰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西地碘粉分别在高温(60℃)、高湿[相对湿度(90±5)%]和强光照[照度(4 500±500)lx]条件下放置10 d,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高温试验结果表明,60℃条件下放置10 d后所有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没有发现供试品质量有较大改变;高湿条件下供试品有吸潮现象,而且在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 d后吸湿增重超过5%,降低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光加速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在照度(4 500±500)lx条件下放置10 d后炽灼残渣与有效碘含量均有所降低,影响供试品的消毒效果。[结论]该产品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密封避光保存。
2020年04期 v.48;No.641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雅峰;龙辰;赵枞;李若群;闫春财;刘文彬;
[目的]以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幼虫为暴露对象,研究重金属镍对红裸须摇蚊幼虫的毒性及其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_(50))。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可见光法测定CAT活性,采用WST-1法测定S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POD活性。[结果]重金属镍对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24、48、72、96 h LC_(50)分别36.58、 12.36、2.21和0.66 mmol/L。镍胁迫红裸须摇蚊24 h后,各浓度组SOD和CAT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48 h和72 h后,各浓度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96 h后,SOD活性仅在高浓度时表现为显著增强的效应,各浓度组CAT活性表现为增强效应。在24 h和48 h后,POD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72 h后各浓度组POD活性呈现增强的趋势,96 h后POD活性逐步下降。[结论]CAT和SOD活性在急性暴露期受到显著诱导,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POD活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020年04期 v.48;No.641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雪雪;常旭;欧红利;江伦;陶柱萍;厉颖;张成桂;刘卫红;高鹏飞;白丽;
[目的]比较分析短肽HFDT1对MFC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肝脏代谢组学机制。[方法]将12只BALB/c小鼠于接种肿瘤细胞次日(0.2 mL/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HFDT1组,每组6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0 mL/kg,1次/d;HFDT1组给予人工合成短肽HFDT1(7.8 mg/kg,10 mL/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10 d给予药物处理,于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小鼠肝脏组织。采用~1 H 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肝脏代谢谱图差异,运用PCA、PLS-DA和OPLS-DA分析方法筛选有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探索短肽HFDT1对MFC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代谢通路。[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短肽HFDT1给药组最终确定了涉及5个代谢通路变化的7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丙酮酸水平显著下调,磷脂酰胆碱-NCH_2、GPC、肝糖、酪氨酸、烟酰胺及肌苷水平显著上调。[结论]短肽HFDT1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抑制糖酵解,调节酪氨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烟酰胺代谢及胆碱磷酸化紊乱密切相关。
2020年04期 v.48;No.641 88-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彩云;范国华;莫志萍;左相兵;班骞;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质苦荬菜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苦荬菜地方品种提纯选育,以锦屏地方农家品种为育种材料,以高产、晚熟、叶片宽大、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锦屏苦荬菜植株直立,抽苔晚,花期均高2.5 m,生育期282 d左右(比对照生育期长54~64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全株生物产量75 861.30 kg/hm~2、种子产量123.0 kg/hm~2、单株叶片数35.8个/株、茎叶比1.00∶1.32、粗蛋白含量为18.85%、粗脂肪含量为4.65%,均高于龙牧苦荬菜和蒙早苦荬菜。该品种适宜在贵州丘陵山地、中低山地区及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中低海拔相似气候区种植。
2020年04期 v.48;No.64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亚林;朱红莲;刘正位;匡晶;柯卫东;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藕莲品种(系)鉴定的DNA指纹图谱,为藕莲品种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SSR标记对9个莲藕新品种(系)进行鉴定,统计条带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核心引物,建立DNA指纹图谱。[结果]从45对引物中筛选到9对多态性引物,对9个品种(系)扩增得到条带,共扩增出52条带,其中差异条带32条,多态性比率为61.54%,扩增片段大小为100~400 bp。选出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9个藕莲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结论]藕莲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4对引物组合所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藕莲品种鉴定。
2020年04期 v.48;No.641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学优;曹丁;肖宏艳;黄秀敏;甘祥武;
对重组人溶菌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筛选、表达与活性鉴定,经过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载体正确。电转化毕赤酵母GWDL菌株,通过G418抗性平板筛选得到高表达高效价菌株,经诱导表达,检测蛋白含量,体外抑菌检测,表达产物15 ku和预期结果一致,筛选得到效价为1 907 U/mL,编号为SMD1168-pPIC9k-HLZ的高效价菌株;采用重组人溶菌酶制剂,检测样品GWDL对5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藤黄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较好,表明重组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活性较为稳定。
2020年04期 v.48;No.641 100-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丹;王宁;解孝满;李文清;
林木种质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可再生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工作越来越重视,现有的工作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要求。对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提出了新思考,以期为今后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提供帮助。
2020年04期 v.48;No.64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智涛;刘德浩;廖文莉;舒夏竺;邓仿东;
[目的]对苦郎树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使其在短期内快速扩繁。[方法]以苦郎树的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剪取中上部枝条作插穗,以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泥炭土(1∶1)为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苦郎树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质对苦郎树的扦插成活率、梢长、生根数量及根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珍珠岩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泥炭土处理对生根数量、梢长、根长效果最好。[结论]适宜苦郎树的扦插基质为泥炭土。
2020年04期 v.48;No.641 106-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周应再;余新林;彭明统;柳青;
2017年1—12月,通过布设红外自动触发相机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西坡腾冲段11个位点的野生动物进行监测研究,调查共计拍摄到兽类和鸟类的有效照片分别为739张和499张,共鉴定出鸟兽物种41种,其中兽类5目13科21种,鸟类5目10科20种。拍摄频次较高的兽类为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树鼩(Tupaia belangeri)、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赤麂(Muntiacus muntjak)、野猪(Sus scrofa)、豪猪(Hystrix hodgsoni)这7种;拍摄频次较高的鸟类为环颈山鹧鸪(Arborophila torqueol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银耳相思鸟(Leiothrix argentauris)这3种。这表明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的主要方法,自然保护区应长期开展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工作。
2020年04期 v.48;No.641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钱鑫;程培堽;王志斌;
基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摸清目前苏州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蒋巷村与三山岛两个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其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路径等,以求发现农旅融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制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政策和区域农村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并尝试从政府和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2020年04期 v.48;No.641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戴天放;徐光耀;麻福芳;
江西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快、质量好、促进增收好的局面。发展规模处于全国中上游,发展质量居全国乃至中部地区前列,但与旅游大省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规划引导不力、产业优势不强、农旅融合不深、政策支撑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够等制约因素。应该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工作。
2020年04期 v.48;No.64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蓉;严巧玲;赵景奎;王波;姚义;
发展休闲农业,既契合城乡居民消费新需求,也为农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效益空间。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系统概括了扬州市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同质化竞争明显、政策配套不健全、培训指导不到位、抱团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从组织领导、运营模式、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扬州休闲农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策略及方向。
2020年04期 v.48;No.641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贾真真;刘艳;贾敏;
为了充分发挥贵州地理标志产品文化、旅游附加值,以《贵州省地理标志农旅产业发展问卷》和《贵州地理标志农旅市场潜力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得出贵州地理标志农旅产业虽具有潜力但发展不足,现阶段潜在游客虽对贵州地理标志产品认识不足,但参与意愿强,果蔬类、茶叶类、工艺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农旅最受关注,短期周末游必将成为贵州地理标志旅游地的发展趋势,贵州地理标志产品应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培养农旅人才体系,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现集群化发展。
2020年04期 v.48;No.641 123-12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乔艳艳;吴洁;操宇林;杨兆光;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处理棉种对出苗及苗期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与杀菌剂(戊唑·嘧菌酯、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等复配成6个处理,通过浸种或拌种等方式对棉种进行处理,以20%福美双·甲基立枯磷悬浮种衣剂包衣、清水浸种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种室内萌发、苗床出苗影响及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 20%噻虫嗪350倍液+80%多菌灵100倍液浸种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其他5个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个处理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①~④防控效果为85.53%~95.57%,处理⑤~⑥播种21 d后防控效果也在64.14%~79.31%;仅从危害症状上看,含有吡虫啉的处理①~③对棉盲蝽的防治效果高于噻虫嗪。[结论]生产上可根据需要选用处理①~④处理棉种,可有效控制棉田初期病虫害。
2020年04期 v.48;No.641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程;黎妍妍;杨小琼;李春黎;许玉享;王林;陈守文;杨勇;
将实验室保藏的青枯病拮抗菌ZM9和YH-22配制成复合菌剂,并将万寿菊提取物和复合菌剂联合配制成协同菌剂,通过分析万寿菊提取物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复合菌剂和协同菌剂抑制青枯菌的效果。结果表明,万寿菊提取物对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且万寿菊提取物用量与抑制效果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0.997,P=0.047);万寿菊提取物对青枯病拮抗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复合菌剂和协同菌剂对青枯菌均有抑制作用,协同菌剂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复合菌剂;综合分析表明万寿菊提取物可以与青枯病拮抗菌联合施用,并能增强对青枯菌病原菌抑制效果。研究结果为烟草青枯病生防菌剂的研制拓展了新的方向。
2020年04期 v.48;No.641 128-13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3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叶田会;闫芳芳;张瑞平;唐李丽;张映杰;张宗锦;
[目的]明确植物源杀虫剂与生防微生物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联合作用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烤烟移栽时联合施用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对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对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结果]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不仅能明显提升烤烟的农艺性状及产质量,还能显著提高淡紫拟青霉对烟草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单独施用永卫?168能显著增加烟株的株高及叶片长度;单独施用淡紫拟青霉能显著增加烤烟的叶片长度和宽度;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时的农艺性状、产质量均显著优于单一处理。单独施用淡紫拟青霉的防治效果为47.09%,单独使用永卫?168的防治效果为52.08%,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的防效为75.83%,较单独处理的防效提高了23.75%~28.89%。[结论]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不仅能有效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还能改善烟株的综合农艺性状并提高产质量。
2020年04期 v.48;No.641 132-13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乔保明;吴创;田煜利;伍发明;刘学兵;谭绍安;闫永胜;张启明;时向东;
为探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湖北来凤雪茄烟生长发育及发酵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以BES NO H382品种为材料,采用单一变量法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研究钾肥施用量对雪茄烟的农艺性状、发酵后烟叶的矿质元素、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物理特性、烟叶灰分含量6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对烟株长势具有促进作用,并能降低烟碱和总氮含量,增加氮碱比,提高烟叶灰分含量,提高燃烧性,提高烟叶平衡含水率和叶质重,增大叶厚以及拉力,降低烟叶含梗率等。研究表明,来凤雪茄烟施钾量为T2~T3处理效果最佳。
2020年04期 v.48;No.641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索;樊景胜;连永利;曲忠诚;徐婷;武琳琳;董扬;
选用高淀粉玉米品种鑫鑫一号为试材,通过不同施肥方式的调节,测定玉米产量和根区土壤酶活性,确定齐齐哈尔地区的高淀粉玉米栽培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处理S1玉米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土壤脲酶活性苗期和拔节期处理T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成熟期处理S1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成熟期处理T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反而升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土壤脱氢酶活性处理T1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研究表明,底肥施入量为75 kg/hm~2,并深松模式,随深松在垄侧进行尿素追施(尿素追施量为125 kg/hm~2)可显著提高高淀粉玉米产量,而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改善土壤品质,提高土壤酶活性,但由于后期脱肥,产量不理想。
2020年04期 v.48;No.641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绍琼;张光勇;孙寅虎;高梅;李春;陈伟强;
采集云南省河口县4个地区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的健康和感病植株根系附近土壤共24份,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研究同一发病蕉园中健康与感病植株根系附近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防治香蕉枯萎病从农艺措施角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同一发病蕉园中健康植株根系附近土壤pH高于感病植株,二者之间的差值为0.17~1.77;感病植株根系附近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健康植株,二者之间的差值为20.25~99.91 mg/kg;感病植株根系附近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健康植株,二者之间的差值为1.16~253.87 mg/kg;感病植株根系附近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健康植株土壤,二者之间的差值为92.71~299.03 mg/kg。感病植株根系附近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健康植株,是健康植株的1.17倍以上。
2020年04期 v.48;No.641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邓霏;呼丽萍;邹亚丽;周亚萍;张嘉全;
为了研究EM和木美土里2种生物菌肥对薄层砂砾土质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3年生矮化密植苹果园为试验对象,针对2种生物菌肥在2.5、5.0 kg/株2种施肥水平下对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中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及全钾7项理化指标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4个施菌肥处理的土壤pH下降了0.29~0.65,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依次提高了1.5%~105.6%、18.4%~99.5%、22.3%~244%、23.8%~76.9%、9%~150%、1.3%~38.9%;木美土里菌肥对全钾的提升效果比EM菌肥突出,而EM菌肥对pH降低和其余5项指标提升的效果比木美土里菌肥突出;2种菌肥在2个施肥水平下,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2020年04期 v.48;No.641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田莉;王杰;吕双双;潘方珍;陈玲霞;李春生;
通过对甘薯叶面喷施富有机硒植物营养剂,研究不同喷施用量对甘薯果实内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选取的3组用量对甘薯富硒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喷施用量的提高,甘薯硒含量逐渐提高,其中4 500 ml/(hm~2·次)喷施对甘薯富硒的促进作用最大。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甘薯植株内硒元素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从叶片向甘薯果实中转移,同时喷施富有机硒植物营养剂能够明显抑制甘薯对重金属Cd的吸收,随着富有机硒营养剂用量的增加,甘薯内重金属镉的吸收量逐渐降低。对甘薯进行叶面喷施富有机硒营养剂能够促进甘薯对硒元素的吸收,且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随着用量提高,甘薯内硒含量也随之提高,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重金属Cd的吸收。
2020年04期 v.48;No.641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晨;张宁宁;夏明霞;衡燕;瞿辉;邵和平;
[目的]筛选提升盆栽非洲菊观赏品质的最优施肥方案。[方法]采用不同氮(N)、磷(P)、钾(K)配比的花多多水溶性肥料的不同施肥方案,对非洲菊"香槟"营养和生殖生长情况、相对叶绿素含量、病虫害发生率及三大营养元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5种施肥方案中,F3(高钾肥模式)处理下,"香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花蕾数、现蕾率、花朵数、花茎粗及总N、K含量等观赏品质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该模式可作为盆栽非洲菊生产中的最优施肥方案。
2020年04期 v.48;No.641 154-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莫俊杰;关智仁;廖志翔;周永剑;李振江;金晓雨;罗嘉彬;林倩虹;赵嘉星;
为了探明"渔肽肥皇"生物有机肥对海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海红12"为供试材料,分别通过叶面喷施和根系浸泡后对水稻苗高、根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用"渔肽肥皇"叶面喷施和根系浸泡均可以极显著地促进海水稻幼苗的生长,使水稻幼苗的苗高、根长增加;其中,将"渔肽肥皇"原液稀释800~1 300倍进行叶面喷施、稀释300~800倍进行根系浸泡均可以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海水稻的苗高、根长性状表现最优。
2020年04期 v.48;No.641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易雯;秦鹍鹏;严伟龙;惠爱玲;吴泽宇;张文成;
[目的]研究蒸谷米加工过程中浸泡、蒸煮2个关键步骤对蒸谷米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糙米为材料,采用改良的AACC标准方法61-02研究测定其糊化特性。[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温度的升高,糙米吸水量增大,淀粉糊化特征值(峰值黏度、最低黏度以及最终黏度)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随着浸泡压力升高,糊化特征值变化呈相反趋势;随着蒸煮时间的增长,峰值黏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以及回生值则在6~8 min大幅下降,且糊化温度也有类似的趋势。[结论]糊化特性可作为蒸谷糙米浸泡、蒸谷加工过程中品质特性的考察依据。
2020年04期 v.48;No.64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怀海霞;张秀秀;李少华;薛秀恒;
探讨了活性炭(AC)负载的TiO_2对蔬菜中残留的农药乐果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采用Sol-Gel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TiO_2和AC负载的TiO_2(TiO_2/AC),并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光催化降解前后乐果溶液的浓度。结果表明,室温下TiO_2降解乐果的最适时间为4 h,最适TiO_2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最适降解pH为11。AC负载的TiO_2复合物显著提高了TiO_2对乐果的降解率;在复合物中,每30 mL TiO_2溶胶中AC的最佳加入量为1 g;负载型复合物的降解作用对蔬菜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由此得出结论:负载型AC/TiO_2复合物能更有效地降低乐果的残留。
2020年04期 v.48;No.641 164-16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袁晓庆;李莉;刘言娟;王振;
[目的]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牛蒡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液种类、浓度、pH、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等参数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中绿原酸的分离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结果]pH=1的蒸馏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80℃、回流1 h时对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效果最佳,平均提取率为1.82%;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性能,以吸附/解吸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确定了LX-218为最佳大孔吸附树脂。LX-218型MAR分离纯化牛蒡叶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为30 BV(树脂床体积),上样浓度为0.7倍提取原液浓度(相当于原生药),上样液pH=3,以4 BV/h流速吸附,5 BV pH=5的60%乙醇以5 BV/h的流速解吸附。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牛蒡叶绿原酸得率为84.41%,纯度为55.26%。[结论]LX-21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绿原酸有较好的吸附容量和解吸附率,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适用于牛蒡叶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
2020年04期 v.48;No.641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治芳;温奎申;赵建军;雍婧姣;高晓娟;王汉卿;张霞;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水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指导沙棘提取物生产实践。[方法]分别采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沙棘提取物中水分、总黄酮、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结果]冷冻干燥提取物中水分含量最低,总黄酮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的含水量、活性成分含量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沙棘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2020年04期 v.48;No.641 175-177+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霞;王廷璞;袁毅君;高义霞;王鹏;赵强;赵仁生;
[目的]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茂草异紫堇碱(1、5、15、25、50、100、200、300和400μg/mL)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50、100、200和400μg/mL)条件下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用ELISA法测定添加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100、200和400μg/mL)干预4 h,再加入LPS(0.1μg/mL)孵育20 h后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IL-10、PEG-2和TNF-α的含量,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结果来评价红茂草异紫堇碱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茂草异紫堇碱浓度在15、25μg/mL时,可显著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P≤0.05);并且在红茂草异紫堇碱存在条件下,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释放量都有不程度的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红茂草异紫堇碱能够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的释放;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来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
2020年04期 v.48;No.641 178-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闯;管恩娜;黄平香;许威;
为进一步提高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减少烤后烟青杂比例,以云烟87品种为材料,在定色前期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密集烘烤45℃稳温时间长短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下部烟叶在45℃稳温5 h,中部烟叶稳温8 h,上部烟叶稳温12 h,可以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的等级结构,减少青杂烟叶比例,但随着45℃稳温时间的延长,烟叶颜色趋淡,橘黄烟叶比例有降低趋势。各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以45℃温度点处下部叶不延长或稳温5 h、中上部叶不延长表现较为协调,但是否与田间差异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2020年04期 v.48;No.64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伟标;洪天龙;汪海生;叶谌睿;杨章乐;杨悦章;王永齐;安银立;柏永超;
为提高烤烟C2F收购等级合格率与本部位正组率,抽检统计主要的问题,从分级、预检、收购、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症结,从培训、人力、流程、追溯、目标等方向探讨并实施收购质量提高的途径。结果表明,对策实施后烤烟C2F的等级合格率与本部位正组率得到明显提升,波动有所降低。
2020年04期 v.48;No.641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开权;
为了解决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存在的人才短缺、运营能力不足、规模化程度低、公益性欠缺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产学研一体化的的运行机理,提出以政府牵头,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为高校学生创造岗位体验、实训、实习场所。从政府的角度,应采取完善信用体系、改革人才评价制度、调整政策导向等措施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2020年04期 v.48;No.641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冬梅;张燕宁;张兰;毛连纲;郑永权;蒋红云;
以3种不同品种的粳米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饲养密度的米蛾幼虫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受米蛾侵染后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碘蓝值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物质含量有所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无显著变化。
2020年04期 v.48;No.641 191-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泳宁;彭臻菲;黄慧;蔡美虹;林清清;
[目的]建立一种饲料中呋喃西林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制备的人工抗原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技术建立呋喃西林检测方法。[结果]在优化条件下,检测抗原浓度为10μg/mL,抗体稀释度为1∶5 000。呋喃西林在0.1~10.0 ng/mL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7),IC_(50)为1.43 ng/mL。与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和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的交叉反应率低于0.5%。饲料样品中添加呋喃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87.5%~96.0%,变异系数为6.1%~9.7%。[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饲料中呋喃西林的分析检测。
2020年04期 v.48;No.641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瑞;关炳峰;尹红娜;王珂;孙茜茜;陈世伟;
[目的]选择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最佳色谱柱。[方法]对比C_(18)柱、HILIC酰胺柱、HILIC聚合物柱、HILIC硅胶柱、氨基柱和氰基柱6种色谱柱填料分析抗坏血酸对映体的分离度和流动相。[结果]HILIC酰胺柱分离度最大,为4.84;其次为氨基柱,分离度为2.80;流动相为0.1%磷酸水和乙腈。[结论]HILIC酰胺柱为分析抗坏血酸对映体的最合适色谱柱填料。
2020年04期 v.48;No.641 196-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娉婷;
[目的]监测2013—2019年慈溪市部分食品中脱氢乙酸添加情况,为排除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方向。[方法]从慈溪市近7年来抽检的各类食品,包括糕点、粮食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饮料、调味品及肉制品7类样品共计706份,检测脱氢乙酸含量。[结果]688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合格率达97.4%。7类食品中,豆制品、蔬菜制品、饮料、肉制品、调味品的样品结果均合格,糕点、粮食制品类存在超标样本,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淀粉制品,超标率达28.6%;其次是面条、饺子皮,超标率分别为11.1%,最后是年糕、面包和月饼,超标率分别为5.6%、4.0%和2.2%。[结论]粮食制品中脱氢乙酸超标情况比较常见,应加强监管。糕点类和酱腌菜类样品中检出率非常高,应严格控制使用量。
2020年04期 v.48;No.641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鹏;李玉宝;潘昊东;吴明;孙曙光;伍德洋;郑福端;江彬;殷如婷;汪忠坪;
[目的]分析会东县嘎吉基地单元烤烟的感官质量、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与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了解会东县烤烟的风格和质量。[方法]选取监测点的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会东县烤烟香气质较好,香气较透发,香气量有或稍有,浓度足或稍显不足,整体质量较好。上部叶稍有或微有生青、木质、枯焦等杂气。烤烟上、中部叶以橘黄色或橘色为主,颜色纯正或较纯正;成熟度以成熟或成熟较好为主;叶片结构以疏松为主;身份以中等或适中为主;油分以有或稍有为主、有油润感。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其他化学成分含量适宜。经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与烤烟的感官质量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提升会东县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4期 v.48;No.641 202-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鹏辉;马增辉;马钢;屈楠;杨龙;
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项目决策、实施及实施后3个阶段,选取21个关键性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采用"优、良、一般、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标准对阿克陶县土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效果及实施前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指标合理,实施阶段管理相对良好,实施后效益显著,项目实施综合效果为"良",项目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级由开发前的"差"变为"良",分值由37.09增加到79.97,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实现项目的目标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2020年04期 v.48;No.641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吴伟涛;
由于多旋翼植保机具有垂直起降、操作方便、机动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应用到实地勘察、航拍、气象监控、农药喷洒等方面。通过对多旋翼农业植保飞行器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分析与设计,通过对机身关键参数计算、飞行姿态设计与实践、电气控制结构设计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大疆飞控为核心控制单元,碳纤维机身,性价比高、制作方便的六旋翼无人农业植保机。
2020年04期 v.48;No.641 210-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鹤;张诚;武方舒;李亚丽;杨宏伟;
为了全面分析天水55年来各深层地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天水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18年0.8、1.6、3.2 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4—2018年天水各深层地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其升温幅度为0.398~0.426℃/10 a。0.8、1.6 m深层地温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3.2 m深层地温最大值出现在秋季,最小值出现在春季。春、秋两季1.6 m土层平均地温的变化最活跃;夏、冬两季各层地温的变化特点正好相反,夏季深层平均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冬季则相反。气温和浅层地温与深层平均地温的年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变化尺度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测天水各深层地温序列的突变现象发现,各深层平均地温在2001年前后均发生了突变,表明从2001年开始天水的深层平均地温进入了增高时期,以突变点2001年为界,增暖后时段的平均值比增暖前高0.37~0.52℃/10 a。
2020年04期 v.48;No.641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杨美荣;刘超;
选取河南省2018年5月15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利用ADTD地闪定位系统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分析地闪在该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初始地闪发生时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地闪与垂直液态水含量、雷暴顶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闪在随时间的变化中具有多峰特征,整个雷暴过程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达50.8%;正地闪的突然增加能指示降雹的发生;地闪频数的变化与液态水含量高值区面积的变化趋势较一致;40dBz回波高度与地闪频数的对应关系较好。
2020年04期 v.48;No.641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形成,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了历史新高度。农村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以辽宁省法库县某镇为例,构建了辽宁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框架,最后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视角下冯贝堡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九大体系的发展方向。
2020年04期 v.48;No.641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波;樊莉;
通过调查对重庆市16个区县195个自然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对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经营内容和组织模式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总结、分类,对经营内容和组织模式进行方差分析,对组织模式与经营内容进行交互分析,认为经营内容和组织模式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对进一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4期 v.48;No.641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文一;杜俊娟;
以提倡农业科技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背景,利用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政策投入、商业信贷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在运用DEA模型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策性资金投入、商业信贷支持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商业信贷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而政策投入的影响效果因地域差异而有不同表现。
2020年04期 v.48;No.641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江苏《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有关部署,坚持系统化思维和问题导向,在政校企三方联动的机制下,以江苏省句容市为调查样本开展电商运营情况调研,注重实地走访、案例剖析、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通过电商孵化载体建设和运作,开展"三农"创新服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贫困主体的精准培育和典型示范,切实提高小农户电商运营的技能,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结并形成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互联网+农产品"服务的新模式,为推进地方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2020年04期 v.48;No.641 232-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正阳;
为了能够高效地分类出农业保险承保与理赔业务连续数年变化差异大的险种,为相关从业人员深入研究农业保险的实施与创新提供决策支持与目标定位服务,以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数据为依托,通过预先设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典决策树C4.5算法筛选目标险种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排除政策影响的情况下,C4.5算法提高了对农业目标险种筛选的效率,可为相关从业人员开展重点险种的改革创新或开发新的服务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48;No.641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盼;李宜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为个人、企业、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电子商务紧跟信息时代步伐高速发展,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作出分析,提出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对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2020年04期 v.48;No.641 239-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剑波;
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的战略思想是我国农耕生态文明传统和现代科学理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实践孕育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走出了一条"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农业道路。面对当今工业化和化学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从农耕生态文明中吸取经验和智慧,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走出一条"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在明确该认知的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2020年04期 v.48;No.641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鲁云;郑炫;何兴村;孟祥金;
大功率拖拉机携带相配套的农机具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油耗低、节能、减排,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装备。但长期以来新疆兵团在农业生产中都以中小型拖拉机为主,大功率拖拉机与其相配套机具的研制和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着研发能力薄弱、生产工艺落后、人机匹配性不高、效率低、故障多等诸多问题。探讨了在农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新疆兵团如何更高效的使用大功率拖拉机及相配套机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20年04期 v.48;No.641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龚学武;
介绍了二方审核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出口食品企业在二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口食品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为食品企业不断规范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0年04期 v.48;No.641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红;孔令孜;宁夏;黄艳芳;于平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具有资源条件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困难,可以从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发展养生养老产业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实现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应强化宏观管理和组织引导、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产业的精准管理、加强研发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20年04期 v.48;No.641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云丽;夏明磊;
以山东省青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为例,介绍该区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发展现状,解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梳理并结合近年来国家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以及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以期以小见大,为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2020年04期 v.48;No.641 254-25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韦祎;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村干部队伍作用探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带领村民创业增收,加快了乡村移风易俗,推动了乡村民主法制,改善了基层政治生态和人文环境。然而,由于村干部自身条件的束缚及社会背景的变革,现阶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乡村建设。因此,需要对村干部未来职业规划及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村干部队伍的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战略打牢基础。
2020年04期 v.48;No.641 257-25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冯春英;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菏泽市为例,在科学分析当地农村发展和乡村旅游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经验,运用理论分析和模拟建构等方法,通过研发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农产品的附加值、创新乡村旅游融资机制、增强生态资本的存量和增量意识、建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机制等乡村旅游扶贫运营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助推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
2020年04期 v.48;No.641 259-26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詹柴;刘亚楠;李佳丹;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其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实际成效以及存在问题,选择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的产业联盟,将是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并提出政府部门应从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制定向小农户倾斜的惠农带农政策、增加小农户培训次数等方面为产业联盟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2020年04期 v.48;No.641 262-26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瑞春;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探索兽医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兽医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产教融合对应用型兽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加强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创新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及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质量和搭建各类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兽医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2020年04期 v.48;No.641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淑艳;姜凯译;陈春晟;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林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举措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相关要求和一些具体探索性实践,主要包括学校政策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团队的培养等方面。通过一年左右的实施,针对该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学生层面都获得了很好的肯定,达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学协同育人的效果,最终实现培养合格农林专业人才的目的。
2020年04期 v.48;No.641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境;张莉华;汤小蕾;
在全面分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入手,重新构建了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期为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专业课程创新及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8;No.641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高焕;王林华;
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开设时间不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生源分布不平衡和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2020年04期 v.48;No.641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国胜;陈娟;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多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结合文献研究,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类型、驱动力和目标导向,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路径。该研究结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2020年04期 v.48;No.641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