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15种常见热带植物花卉的抗氧化性研究

    刘红;王琳;赵丹薇;苏秀丹;姜佩佩;杨定国;陈光英;舒火明;钟琼芯;

    对海南热带植物的15种常见花卉的水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和70%丙酮提取物进行清除DPPH、O2-.和.OH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不同。总的来说,大叶龙船、朱樱花、洋金凤和小叶龙船花等花卉的抗氧化性好,其他花卉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紫薇花、洋金凤清除DPPH效果最好,黄槐水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和70%丙酮提取物在清除DPPH、O2-.和.OH的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效果,鲜扶桑以50%乙醇提取物清除O2-.和.OH效果最好,鲜假槟榔和小叶龙船花卉水提取物清除.OH效果较好。

    2008年01期 No.218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保存与定性分析

    王友升;董银卯;宋彦;黑维俭;

    [目的]为甘薯叶提取物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对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的提取及保存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提取物中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活性成分进行探讨。[结果]结果表明:甘薯叶中含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提取剂种类是影响活性物质提取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最佳提取与保存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为8,最佳保存温度为25℃。甘薯叶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其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正比关系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仅与羟自由基清除率有较好线性关系。[结论]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仅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

    2008年01期 No.21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黄槐花中叶黄素的提取研究

    王蔚;池建平;程玛丽;甘响亮;曾凡坤;

    [目的]为了进行黄槐花中叶黄素的提取试验。[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黄槐花中叶黄素的适宜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叶黄素标准品在丙酮中的溶解性最好;黄槐花中叶黄素出现最大吸收峰值的波长为450 nm;不同提取条件对黄槐花中叶黄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溶剂浓度>时间>料液比>温度;当提取条件为90%丙酮3、5℃下、料液比为(g/ml)1∶10,浸提2 h时,在波长为450 nm条件下,黄槐花中叶黄素出现最大吸收峰值。[结论]该研究为黄槐花叶黄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蹄金白绢病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毕璋友;檀根甲;姜晓斌;

    研究了马蹄金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马蹄金白绢病菌在5~35℃条件均能生长,以25℃生长最优;在pH值为3.0~10.0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0~6.0。马蹄金白绢病菌的菌丝能较好地利用不同碳源,但利用程度不同,以蔗糖利用效果最好,其次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果糖次之,可溶淀粉最差;马蹄金白绢病菌能不同程度地利用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在固体培养基中对硝态氮的利用能力最好,有机氮(尿素乙酸铵)次之,无机铵盐(硫酸铵)最差;不同光照时间对马蹄金白绢病的影响不同,以全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生长最快,光和暗交替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次之,全部光照条件下培养菌丝其生长速度最低。

    2008年01期 No.21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淀粉基保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波;

    [目的]为在农业上应用淀粉基保水剂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并制备耐盐性保水剂。[结果]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单体(g)/淀粉(g)=3∶1,丙烯酸(g)/丙烯酰胺(g)=30%,引发剂用量=3 ml,单体中和度=80%,产物吸蒸馏水率为520 g/g,吸0.9%NaCl盐水倍率为121 g/g。[结论]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水剂都有一定的抑制蒸发和保水作用,该作用随树脂用量的加大而增强。

    2008年01期 No.218 1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生长基质性状对肋脉羊肚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王新风;杨芳;李晶;陈永烨;

    [目的]为羊肚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可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生长基质的理化性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对羊肚菌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其生物学特性与药理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肋脉羊肚菌原产地土壤pH值范围为8.52~8.55;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标准;肋脉羊肚菌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K、Ca、Mg为主,其次为Fe、Sr、Zn、Cu,重金属As、Cd、Pb、Hg等未检出,肋脉羊肚菌的锌铜比值为4.77。[结论]肋脉羊肚菌具有较高的药用研究和开发价值。

    2008年01期 No.218 14-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氮水平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朱建雯;袁丽红;冯翠梅;

    [目的]为乌鲁木齐市生产培育出高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的小白菜品种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主要种植的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水平下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平供氮量对叶菜的硝酸盐累积量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差异,得出硝酸盐在4种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从中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结果]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的生物量表现为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黑油白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上海青>四月慢>黑油白菜>五月慢;五月慢是硝酸盐含量最低,且生物量较高的一种小白菜,含氮量为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结论]采取选择硝酸盐累积量较低的蔬菜品种、合理施肥、改良栽培方式、科学采收方法和适当延迟收获及食用前处理等措施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途径。

    2008年01期 No.218 16-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M12-9-5产β-葡聚糖酶的主要影响因子

    杨月芬;童群义;

    [目的]探究M12-9-5摇瓶发酵产β-葡聚糖酶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对碳氮源、无机盐和金属离子进行产酶的单因素试验,并通过Placckket-Burman(PB)试验设计确定培养基中影响其发酵产酶的主要因素。[结果]结果表明:在PB设计的二水平范围之内,大麦粉和麸皮之比、蛋白胨、CaCl2、NaCl和吐温80,对酶活呈正效应;而CaCO3、麦芽糖和FeSO4.7H2O对酶活呈负效应。对酶活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大麦粉和麸皮之比(P=0.004 0)、CaCl2(P=0.020 4)及NaCl(P=0.021 7)。[结论]大麦粉和麸皮的比例、CaCl2和NaCl的添加量是影响发酵产酶的主要因素。

    2008年01期 No.218 18-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总黄酮水浸提法的研究

    戴余军;江德安;

    [目的]探索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水浸提的方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影响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对黄酮提取影响最大,固液比1∶60,在90℃下,每次1 h,重复提取3次,黄酮提取率最高。[结论]该研究确立了采用水作为浸提剂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方法。

    2008年01期 No.218 20-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

    滕继东;项梦杰;李苏;李小虎;

    鉴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现有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存在的诸多不足,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提出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的应用模型,使之求得的评价指标权重更为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2008年01期 No.21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农药基准物——苯取代基定位效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赵银芝;陈海群;霍发力;

    采用混合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10种取代基所形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计算出苯环上各个碳原子的电荷数及各种化合物HOMO轨道中各个原子轨道系数,提出依据电子密度和HOMO轨道中原子轨道系数判断取代基定位效应的方法,并依此给出了10种取代基的定位效应。这种方法避免了依据化学反应来判断取代基定位效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对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2008年01期 No.21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

    辛培尧;萧凤回;罗思宝;杨明;

    [目的]探究大麻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对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研究表明:用大麻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 h或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1.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后,在1∶1的1 mol/L HCl和45%醋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30 s,地衣红染液染色8 h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大麻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大麻染色体数目2n=2x=20。[结论]该研究为大麻细胞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2008年01期 No.218 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内含氮率的差异分析

    陈保锋;孙景梅;栾明宝;张东;

    [目的]对不同氮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2001年,对陕西省近几年推广的玉米杂交种进行氮营养效率的初步鉴定,选出了氮营养效率有代表性的3个品种,在2004年对其品种间含氮率差异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吐丝期前吸氮量大的陕单9号,在生育前期地上部各器官均具有最高的含氮率,而吐丝期前吸氮量少的豫玉22和掖单19,则具有相反的结果。吐丝期后,氮再转运能力强的陕单9号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氮率下降幅度最大,而氮运转能力弱的豫玉22和掖单19则下降幅度较小。吐丝期后吸氮能力最弱的陕单9号在吐丝期时具有最高的含氮率。[结论]叶是最重要的吸收同化氮素的器官,穗在吐丝后是氮素再转运能力最强的器官。

    2008年01期 No.21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β-葡萄糖苷酶水解银杏黄酮糖苷的研究

    伍毅;王洪新;

    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银杏叶提取物(GBE),使糖苷型黄酮转化为苷元型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温度40℃,酶浓度5×10-3mg/ml,pH值5.0下水解6 h。由HPLC图谱可得该条件下水解的苷元得率9.08%,纯度68.24%。酶解产物中还部分保留了银杏内酯等活性成分,有利于保留银杏叶提取物的综合生物活性。

    2008年01期 No.21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ETM+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的土地覆盖分类精度的研究

    张海霞;卞正富;陈秋成;

    采用小波变换、小波和PCA相结合、小波和HIS相结合等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Landsat7 ETM+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和土地覆盖分类研究,并结合影像的光谱统计参数和融合影像分类精度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这3种融合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影像的分类精度。其中,第3种方法所得融合影像与原多光谱影像的相关系数最大,均方差、相关系数和信息熵最大,影像所含信息量最多,光谱特性保持较好;清晰度较高,在空间细节信息的表现能力上较优,所以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高。因此,小波和HIS相结合的融合方法更适合ETM+融合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2008年01期 No.21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彩色图像处理的产品质量检测研究

    来凌红;袁志业;

    针对彩色图像亚像素检测存在的问题,在HVS彩色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一种适用于彩色显微图像的小波亚像素的边缘检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航天发动机壳体尺寸测量和缺陷检测,通过几种彩色图像处理方法结果的对比,证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2008年01期 No.21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刀豆凝集素的血凝活性及其性质研究

    陈婧宜;王洪新;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刀豆凝集素提供依据。[方法]从豆科植物刀豆属(Canavalia)中Canavalia ensiformis(L.)DC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刀豆凝集素(Concanavalin A,简称ConA),进行血凝活性测定,并对其部分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修饰人血(A型)红细胞来检测ConA凝集活性时,发现其活性提高了8倍。ConA对人A、B、O、AB型及供血动物(兔,鸡,鸭,鸽,鲤、鲫鱼)的血红细胞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凝集活性,无供体细胞专一性或血型专一性;D-葡萄糖和D-甘露糖是ConA的专一性结合糖。ConA是一种对热较稳定的凝集素,40℃以下时ConA很稳定,80℃以上保温20 min后,血凝活性完全丧失。在pH值范围5.8~8.3,ConA的凝集活性较高,在pH>11.9时,凝集活性完全丧失。变性剂脲浓度达到0.4 mol/L以上时,ConA的凝集活性可完全丧失。[结论]该研究对今后系统阐明其生物学作用,扩大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1期 No.218 80-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野生二粒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研究

    胡云;徐如宏;程剑平;

    对来自以色列的78份野生二粒小麦进行SDS-PAGE检测,发现其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Glu-A1和Glu-B1 2个位点共有22种可确定的亚基变异类型。其中,A位点上的亚基12、*和B位点上的亚基7+8、13+16与17+18为优质亚基(出现频率分别为7.69%、8.97%和5.13%)。同时,出现了在普通小麦中不表达的1Ay亚基和许多普通小麦所稀有或缺乏的特异亚基类型,如1*7、*+8*7、*+9、7+8*、7+9*、17+18等,而且在12份材料中出现了7种未命名的新亚基类型。

    2008年01期 No.21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小麦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刘自刚;张雁;杨亚丽;

    探讨了小麦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活力保持和提高的有效途径、生物包衣剂对小麦种子活力的作用及安全储藏方法,展望了小麦种子活力研究的前景。

    2008年01期 No.218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多酸(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勾华;罗宿星;何晓英;舒火明;

    多酸(盐)化合物因独特的结构及光谱性质,作为一类光催化剂受到人们的青睐,概述了多酸(盐)光催化氧化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2008年01期 No.218 89-9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油菜种子磁粉包衣及磁化处理的研究

    柳召芹;胡建平;谢竹青;

    [目的]进行种子磁粉丸粒化包衣并磁化处理方面的研究。[方法]研究磁粉丸粒化包衣及磁化处理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种子丸粒化包衣时添加适量磁粉并进行磁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出苗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幼苗素质得到了改善。[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和幼苗素质指数,确定油菜种子磁粉丸粒化包衣的最佳磁粉含量为20%,磁化磁场强度为100 mT。

    2008年01期 No.21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有机肥料适宜种子生长的配比和敏感点的研究——以免水资源综合利用型生态厕所最终产物为例

    宁桂兴;高良敏;钱新;陆根法;梅艳;程家迪;汪桂林;

    [目的]根据种子发芽指数随肥料稀释比和培养时间变化规律,研究有机肥料适宜种子生长的配比范围和敏感点。[方法]利用豆秸秆和木屑形成体积比1∶1作为生态厕所反应基质处理人粪便,对得到的有机肥料添加不同量的蒸馏水制成不同配比的肥料浸提液。将黄瓜、白菜、油菜种子放入含有不同肥料浸提液配比的培养皿,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44、86、0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培养48 h内,黄瓜、油麦菜种子生长表现出不同的肥料浸提液配比范围,其配比范围分别为1∶(14.17~34.37)和1∶(24.34~41.26)。由于肥料对白菜种子的毒性较大,没有表现出适宜生长范围。黄瓜、白菜、油麦菜3种种子生长对肥料浸提液的敏感点分别为1∶22.301、∶20.90和1∶33.80。[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应用免水资源综合利用型生态厕所最终产物提供了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低磷胁迫下不同水稻基因型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

    丁平;贺立源;李德华;

    [目的]为开展水稻耐低磷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基础。[方法]对1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和1个低磷敏感基因型,以及它们的正反交F1、RF1及F2后代的根系性状的遗传基础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F1代的耐低磷性向高值亲本99112偏斜,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正反交F1代的表型值几乎没有差异,可以推断为细胞核遗传。F2表现为连续变异性状,即数量性状。[结论]主根长符合E-1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62.47%,多基因的遗传力为20.49%;而根干重与根冠比这二个性状符合D-0(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38.73%和59.80%,而多基因的遗传力分别为27.56%和35.60%。

    2008年01期 No.218 96-9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红花籽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工艺

    韩铭海;鄢贵龙;

    [目的]探究红花籽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经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为最适合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过程中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值。[结果]结果表明:原料粒度在20目以上可以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提取过程中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值: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液料比为3∶1。在此条件下,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得率达到了2.592mmol/g。[结论]液料比对试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

    2008年01期 No.218 98-9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采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面粉中镉含量的研究

    伍季;章建军;李向力;

    建立了采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面粉中镉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线性范围为0~16 ng,检出限为0.24 ng/ml,RSD为1.2%(n=7)。该法测定的面粉中镉含量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2008年01期 No.21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孔雀石绿在水产品中残留检测的研究

    李爱心;李逐波;李军锋;何小燕;

    [目的]为了对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的残留研究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并为进一步开展孔雀石绿残留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2个方面分别综述了孔雀石绿在水产品中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共振瑞利散射法、气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等。[结果]由于MG和LMG的活性很强,其前处理过程复杂,有待进一步简化并提高回收率。同时,MG和LMG的最大吸收波长1个在可见光范围,1个在紫外范围。给其同时测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其残留分析过程比较复杂。[结论]基层的大规模筛选检测以免疫学检测方法更适用更有应用前景,但国际公认的确证方法仍是化学分析法。

    2008年01期 No.218 102-10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茉莉酸诱导巴西橡胶树乳管分化的研究进展

    刘登冉;史敏晶;陈月异;

    从实验形态学、伤害信号传导、生化与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综述茉莉酸对乳管分化影响的研究,并对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2008年01期 No.21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李晶;杨谦;

    论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研究与开发应用的概况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8年01期 No.218 106-11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5 ] |[阅读次数:0 ]
  • 紫红薯色素提取工艺的比较

    姚成立;许俊翠;

    [目的]选用2种提取工艺并进行比较,以期能获得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水溶水浸提取工艺和酒精水溶液提取工艺对紫红薯色素的提取进行研究与比较。[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水浸水溶提取工艺的样品色价为2~5,而采用酒精水溶液提取工艺的样品色价为10。[结论]酒精水溶液提取工艺明显有利于紫红薯色素的提取。

    2008年01期 No.218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藻蓝蛋白的提取

    梁文裕;

    [目的]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及开发提供试验及理论基础。[方法]以普通念珠藻为材料,比较藻体及细胞的破碎方法、提取液类型及饱和硫酸铵浓度对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法破碎藻体和细胞,0.05 mol/L的KP缓冲液(pH值7.2)作为提取液,经过30%~50%饱和硫酸铵盐析和DEAE-Toyopeal 650 S离子交换柱层析后,藻蓝蛋白纯度达2.51,最大紫外-可见吸收峰位于616 nm。[结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分离提取较为理想的程序为:藻粉→0.05 mol/L KP缓冲液(pH值7.2)浸泡→发酵法破碎细胞→35%~50%饱和硫酸铵盐析→DEAE-Toyopeal 650 S柱层析→较纯的藻蓝蛋白。

    2008年01期 No.218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丹参地下害虫种类与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陈川;郭小侠;石勇强;唐周怀;

    [目的]为了提高丹参的产量与质量。[方法]对陕西商洛地区丹参地下害虫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丹参地下害虫种类有11种,隶属于3目6科;蛴螬在地面到地下60 cm的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地下20~40 cm区域的分布明显多于其他区域;金针虫在地面到地下60 cm的垂直分布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防治丹参地下害虫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可促进丹参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01期 No.218 11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剂对菜青虫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高志强;宋仲容;何家洪;王林;

    [目的]为探索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的互作规律。[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菜青虫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印楝素/高效氯氰菊酯位于11.20∶7.50和8.00∶12.50之间时,混配药剂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当2种药剂之比为8.64∶11.50时,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47。[结论]该研究确认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两者各自的含量,为田间试验提供了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资源与环境

  • 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战金艳;邓祥征;唐华秀;翟海军;

    利用ArcIMS客户端与服务器机制、ArcXML语言及面向对象的开发策略,设计可以集成多方面观测信息和遥感信息,并能实现环境监测的分布式信息系统。通过在内蒙古中南部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提供了有效集成分布式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及实时发现典型环境问题的途径。

    2008年01期 No.218 33-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协同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李晓琴;覃建雄;

    以协同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分析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优化成都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提出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2008年01期 No.218 4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最短路径算法结合GIS解决土地定级障碍物问题的研究

    许丹奇;王明举;杨宇行;陈雄;

    采用最短路径算法结合GIS的方法,对影响土地定级的障碍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立通行点网络的办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扩散界面图更符合实际情况。

    2008年01期 No.218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城乡结合部村落的生态设计——以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东镇复建房规划为例

    江婉平;周志仪;

    以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东镇复建房规划的工作实践为例,从城乡结合部村落的空间管治、生态环境容量、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探讨城乡结合部村落的现代生态设计理念,体现城乡结合部村落与城市的和谐统筹。

    2008年01期 No.21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江安庆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王晓璐;刘海芳;王凡;

    通过对2004~2005年长江安庆段的实地调查和水质监测,运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结合水质评价方法分析该段的水质现状,发现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2008年01期 No.21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安徽省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徐会;孙世群;王晓辉;

    建立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标含义作了充分说明。此外,还将安徽生态省建设、皖南大别山生态敏感带保护政策揉合进指标体系中,增加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政策相关性。

    2008年01期 No.218 248-24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粤北地区的抗肿瘤野生食用菌资源

    蔡爱群;

    统计和分析了粤北地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野生食用菌种类。结果表明:有48种野生食用菌具有抗肿瘤作用。

    2008年01期 No.218 250-25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聊城市为例

    李红;张重阳;董杰;

    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聊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战略联盟形式的旅游景区竞合发展

    岳晓娜;毕静;

    从景区企业的角度,通过博弈分析景区竞合机制,利用战略联盟形式来探讨未来旅游景区竞合发展途径。

    2008年01期 No.218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研究

    张晶;王景平;刘书忠;

    基于土地利用详查数据,以全国2 475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我国县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进行结果检验,根据研究结果概述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008年01期 No.218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旅游生态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牛莉芹;程占红;

    分析旅游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探讨旅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008年01期 No.218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山区县耕地变化驱动力因素的研究——以湖北房县为例

    冯小红;王占岐;李淑英;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房县近11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995~2005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力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山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应控制人口、限制经济因素特别是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

    2008年01期 No.218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朱流砫;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乡村旅游带来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的剖析,提出当前要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以促进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01期 No.218 264+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刘月兰;

    根据1989年和2000年2期TM影像,利用遥感和景观生态的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1989~2000年的植被覆盖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下降了4.90%。时间动态度分析表明,农田>低覆盖度植被>水域>高覆盖度植被>流动沙丘>戈壁滩>中覆盖度,其中农田、水域、高覆盖度植被、低覆盖度植被和流动沙丘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中覆盖度植被和戈壁滩的面积明显减少;绿洲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增加;人工绿洲景观趋于完整连片;随着人类干预时间的延长,绿洲景观的类型趋于简单。

    2008年01期 No.218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湖泊类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对策——以广东连山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为例

    邱燕;黄金玲;邓小飞;

    运用生态旅游的基本原理,对连山天鹅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阐述开展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提出保护与发展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西部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讨

    丁馨怡;况明生;杨引弟;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得出生态建设和城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强调生态伦理人类生存的道德。

    2008年01期 No.218 270-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伙房水库集雨区水量平衡的研究

    班秋艳;唐德东;王建伟;

    对大伙房水库集雨区的水量平衡分量——降水量、蒸散量、径流量和土壤水分增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水量平衡的特点。

    2008年01期 No.218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岳山草场保护利用研究

    焦霄黎;宋玮;蔡萌;

    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草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草场破坏的深层原因,并依据齐岳山草场资源的自身特点,提出保护利用的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275-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藏地区40年来气候变化动态分析

    谭军;师庆东;

    对西藏地区26个基本站点和基准站点从1961~2001年的日均温、日最高最低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进行统计。利用趋势回归方法对西藏地区气象因子变化进行距平分析,得到≥10℃的有效积温、有效积温起始及结束日、有效积温持续期、日最高最低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都存在上升的变化趋势。利用小波分析对其变化趋势做周期性分析,得到积温存在1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降雨量存在3年的小周期性波动,而日照变化周期性则不明显。

    2008年01期 No.218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三门峡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对该市151户农户调查的分析

    杨占江;汪海波;

    通过对三门峡市151户农户的调查,认为农户生物质能源的拥有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支持力度和替代能源价格等因素是三门峡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应采取加大对农村低收入或特别贫困农户的扶持等措施,以促进三门峡市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

    2008年01期 No.218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周庆祥;林海英;肖军平;

    主要对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2008年01期 No.218 283-284+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宏观驱动因子分析

    蒲玉琳;刘佳;龙高飞;

    在分析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利用变化的宏观驱动因子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该市土地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2008年01期 No.218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楠溪江上游林坑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策略探析

    吕敏;

    在分析楠溪江上游林坑古村落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主要从景区内古民居、旅游景点、农家乐、旅游设施等角度评述了该村落的旅游资源和开发状况,并探讨了其今后的保护和开发策略。

    2008年01期 No.218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

    夏庆丰;李少游;

    提出了新型红色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新型红色旅游的双红旅游资源特征和区域组合优势,认为新型红色旅游品牌的提法是切实可行的。

    2008年01期 No.218 291-29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世界风电政策分析及对我国风电政策的建议

    王玉萍;赵媛;

    阐述了世界风电政策的形成机制,从"推动"和"引导"2个角度分析世界风电发展的促进政策,并且对我国风电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2008年01期 No.218 293-294+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青藏高原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的分形研究

    冯自立;罗隆诚;

    运用R/S分析法对青藏高原拉萨、托托河、甘孜等12台站的年降水量、年雨日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年雨日的总体变化趋势存在着十分明显的Hurst现象;年降水量、年雨日时间序列的长期相关性特征总体表现为持续性。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既有减少趋势,也有增加趋势;年雨日的变化出现了完全"统一"的显著减少趋势;年雨日与年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

    2008年01期 No.218 295-298+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国外湿地研究进展

    汤蕾;赵冰梅;许东;尹德涛;

    根据大量最新国外湿地科学研究文献资料中的信息,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湿地概念、湿地分类、湿地模型、湿地评价以及湿地开发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研究的主要特点。

    2008年01期 No.218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分析

    胡星明;王丽平;毕建洪;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大气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以及造成的环境学效应,尤其是生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展望了未来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新趋势。

    2008年01期 No.218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0 ]
  • 膨胀石墨吸附环己胺废气的研究

    卓仪若;邱滔;吕新宇;李彦;许波;

    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对环己胺气体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膨胀石墨吸附环己胺等有机废气时,在不同的进气流量、进气浓度、吸附温度等操作条件下对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2008年01期 No.218 304+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旅游兴起引发的双向效应

    周静莉;滕兰稳;

    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权衡生态旅游效应的利弊,提出关注生态旅游双向效应尤为重要。

    2008年01期 No.218 305+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和潜力探讨

    王情;王晓磊;张广录;

    分析石家庄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就石家庄市气候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分别计算年均雨水资源化潜力和单次暴雨资源化潜力,介绍雨水利用的方法途径,并分析雨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2008年01期 No.218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滇池人工湿地系统进水前处理的研究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高阳俊;蔡婧;

    [目的]为减轻人工湿地堵塞状况。[方法]采用硅藻土与助凝剂(PAM)复配对滇池湿地系统2类不同入水进行预处理,最后给出相关经济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目前海河水和福保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条件下,当硅藻土的投加量应达到120 mg/L,PAM投量为0.3 mg/L时,出水TP达到一级B的1 mg/L要求(GB18918-2002),而当硅藻土投加量为40 mg/L时,出水SS达到一级B 20 mg/L的要求。入水经过前处理,使得最大限度减轻了是湿地系统后续潜滤池堵塞隐患,保证高负荷湿地系统连续运转。[结论]改性硅藻土前处理技术可利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降低后续湿地堵塞压力,且处理所得污泥可回收利用,毒性远低于铁盐铝盐产生的化学污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前处理技术。

    2008年01期 No.218 309-310+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猪细小病毒Vaccine株VP2基因克隆与抗原性分析

    梁秀丽;方丽云;吕晓丽;龚国琴;付云飞;魏战勇;

    [目的]为研制和筛选猪细小病毒核酸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猪细小病毒Vaccine株VP2进行克隆、测序以及抗原性分析。[结果]参考GenBank公布的NADL-2株序列,设计出1对引物,并利用该引物扩增了猪细小病毒vaccine株VP2主要抗原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获得656 bp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共编码218氨基酸,与NADL-2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比NADL-2毒株缺失781 bp,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8.9%,氨基酸同源性为97.2%;应用DNAStar软件对氨基酸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共有7个抗原表位,分别在氨基酸N端的第10~183、4~39、94~103、121~126、137~144、156~165和209~214区段,此序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为发展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系统和研制疫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为研究蛋白质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盐芥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蔡小宁;杨阳;杨平;贲爱玲;续晨;

    以盐芥叶片的切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的小植株。在培养基中添加BA 3.0 mg/L或NAA 0.05 mg/L,BA 3.0mg/L较适合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建立起盐芥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

    2008年01期 No.21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家兔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构成的电泳

    沈洁;徐大刚;朱道立;

    [目的]探究家兔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构成的电泳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成年家兔后肢肌胫前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MyHCs),采用大体解剖法依次取出家兔的每块骨骼肌,分别与样品缓冲液一起研磨成肌细胞匀浆,经高速冷冻离心后取出上清液,按照不连续SDS-聚丙烯酰胺小孔梯度凝胶电泳操作程序依次试验。[结论]该研究进一步证实3种快纤维型在成年啮齿动物肢体肌肉中的作用,但同源结构是否有这些肌纤维值得继续深入探索。

    2008年01期 No.21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联合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拟南芥转化

    钟胜;段瑞军;郭建春;胡新文;符少萍;

    [目的]为了研究CBF3冷诱导转录因子和细胞渗透调节物质AtGloS3在抗寒中的相互作用,寻找理想的抗寒转基因方式。[方法]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克隆包括CBF3(C-repeat Binding Factor 3)基因以及基因上游启动子的DNA序列:CP-CBF3,共2 075 bp。CP是CBF3基因的启动子,受低温诱导。用EcoRI和BamHI双酶切CP-CBF3并置于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构建CBF3基因冷诱导表达载体pCA-CP-CBF3。然后将带有组成型启动子的肌醇半乳糖苷酶基因AtG-loS3合并于pCA-CP-CBF3中,构建双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CP-CBF3-35S-AtGloS3。用真空抽滤虑法将这两个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中,并用潮霉素筛选出转基因植物苗。[结果]CBF3和AtGloS3基因均来自拟南芥,而CBF3不存在内含子,AtGloS3基因存在内含子,故以CB-1、CB-2为引物的非转基因植物中也能得到带,而以AT-1、AT-2为引物的非转基因植物不能得到带。[结论]该研究中pCA-CP-CBF3是1个对照,实验的后续工作需进一步进行。

    2008年01期 No.21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AFLP标记技术在青菜品种油冬儿鉴定上的应用

    李红斌;王世恒;王宏;

    [目的]为地方名优蔬菜品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对杭州市场上10个主要青菜品种绘制AFLP指纹图谱,研究AFLP标记技术在青菜品种上的鉴定作用。[结果]结果表明:最终筛选出的5对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位点454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位点90个,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比例平均为57.5%;5对引物对10个青菜品种的区分率均达100%。其中1对引物在329 bp有1条明显的特异条带,可用于AFLP指纹鉴定青菜品种"油冬儿"。[结论]该研究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Ac/Ds转座子及其作为插入序列标签的应用

    郭利勇;陈双臣;刘爱荣;

    简要介绍了Ac/Ds转座子作为插入序列标签的构建形式及其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插入特点、影响Ds转座子跳跃的因素,并且对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2008年01期 No.218 146-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龟板浸膏甲酯化GC-MS干细胞活性指纹图谱的研究与应用

    张越华;曾和平;陈东风;

    [目的]为了确定运用生物活性指纹图谱预测中药的干细胞活性的可靠性而进行了该试验。[方法]试验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提取龟板浸膏,得到溶剂提取物,将一部分溶剂提取物甲酯化,并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甲酯化产物的干细胞活性;采用GC-MS技术研究每一个甲酯化产物,根据总离子流色谱图的相同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获得龟板浸膏甲酯化GC-MS生物活性(干细胞活性)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甲酯化产物均能促进干细胞的体外增殖,用龟板浸膏甲酯化GC-MS生物活性指纹图谱来预测中药"四物汤"的干细胞活性,平均预测准确率达87.5%。[结论]因此,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未知中药样品的干细胞活性,有一定的可靠性。

    2008年01期 No.218 148-15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AFLP分子标记在泡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

    王念;何威;王文君;刘迎节;

    阐述了AFLP的基本原理,评述了AFLP在泡桐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2008年01期 No.21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德州驴不同组织材料总DNA提取的有效方法

    刘娟;

    [目的]为了分析德州驴的种群结构和种间遗传相似性关系,以及预测选配和杂交配合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做好德州驴的保种育种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根据德州驴血液、肌肉和毛发3种样品的特点,分别采用相适合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这3种DNA抽提方法及相应改进的可靠性,得到的DNA纯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PCR扩增等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2008年01期 No.218 154-15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蛋黄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孙伟生;王松标;

    对从我国热区收集到的34份蛋黄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研究表明:CTAB改良法能够有效除去蛋黄果组织中富含的多糖、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降低污染,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2008年01期 No.218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苹果锈果病的鉴别与防治

    李锦;

    [目的]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地防治苹果锈果病的措施。[方法]论述苹果锈果病的诊断、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结果]应准确诊断、正确认识锈果病的几种症状,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结论]该文为苹果锈果病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2008年01期 No.218 40-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虎杖锈病研究

    梁萍;黄艳花;覃连红;黄夏;黄少军;陈丹;

    阐述药用植物虎杖的症状特点、田间发病情况、病菌形态特征与大小测量结果。

    2008年01期 No.218 55-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甜菜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胡凤林;彭正松;蔡平钟;王闵霞;龙虎;曲继鹏;陈先红;

    [目的]人工饲养甜菜夜蛾,为生物活性测定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虫源。[方法]在前人饲养甜菜夜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比较简单、方便的甜菜夜蛾人工饲养方法。[结果]饲养条件、饲养设备及用具、饲养过程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并提出了注意事项。[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进行甜菜夜蛾人工饲养提供了途径。

    2008年01期 No.21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安徽沿江地区杨树黑斑病流行规律的调查

    吴秀水;

    2006年对安徽沿江地区杨树黑斑病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树黑斑病是一个多循环病害,其季节流行曲线呈多峰曲线;影响病害流行的关键因子是降雨量和湿度,当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高温无雨干旱天气,病害明显受到抑制,而当出现降雨、温度下降时,病情迅速扩展,病害加重。

    2008年01期 No.218 227-228+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茱萸乙醇提物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研究

    蒋春先;周顺玉;李庆;王海建;杨群芳;

    [目的]为菜青虫的无公害化防治以及开发吴茱萸作为环保型农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室内测定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水相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最强,其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较分离前分别提高了32.48%和22.37%。[结论]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提取物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

    2008年01期 No.218 229-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0.5%依维菌素微乳剂的研制

    张发亮;叶勇;

    [目的]详细介绍0.5%依维菌素微乳剂的研制过程及性能测定技术。[方法]对0.5%依维菌素微乳剂的配方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确定其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并对0.5%依维菌素微乳剂的质量指标和性能及防治效果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水质对其研制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0.5%依维菌素液乳剂含水量约为67%,加水稀释后在水中分散的油珠直径比乳油制剂稀释的小,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原药利用率。同时不燃爆,贮运安全。[结论]0.5%依维菌素微乳剂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农药新制剂。

    2008年01期 No.218 231-232+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莴苣灰霉病菌的培养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张长青;赵明敏;张建民;何碧;

    用8种药剂进行莴苣灰霉病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中7种药剂为中效药剂(EC50在0.5~20.0 mg/ml),1种药剂为低效药剂(EC50>30 mg/ml)。

    2008年01期 No.218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25平茬杨树苗锈头病的防治试验

    闫德祺;刘德成;禹明甫;白振海;安玉善;

    [目的]为了有效防治2025平茬杨树苗锈头病。[方法]对2025杨树平茬苗采用3种不同的施药措施:雨后及湿热天气后的预防性施药,锈头病发病后施药,锈头病严重时施药。比较3种施药方式下杨树苗的粗度和高度生长情况。[结果]结果表明:预防性施药措施明显优于其他2种措施。[结论]该研究为2025杨树苗生产了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性的借鉴。

    2008年01期 No.218 236+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菜青虫的室内毒力研究

    袁盛勇;孔琼;孙文;李正跃;张宏瑞;陈斌;杨仕生;

    [目的]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方法]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菜青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温室菜青虫具有较强致病力。孢子浓度2.4×105个/ml造成大量菜青虫感染致死,其LT50=(6.32±0.24)d,而高浓度2.4×108个/ml对菜青虫感染致死LT50=(4.82±0.12)d。[结论]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菜青虫进行致病性研究均有良好的效果。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协调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提高害虫的防治率,在生产上应在害虫发生初期用药或与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混合施用。

    2008年01期 No.218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首尔的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孙强;许学工;段晓峰;

    总结了首尔都市区生态环境统一规划以及点-线-面结合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并从"首都圈"、北京市域、城区范围3个尺度提出了北京绿色空间构建的设想。

    2008年01期 No.21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橡皮树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赵海清;王晓军;

    [目的]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橡皮树,以满足花卉市场对该植物的需求。[方法]以橡皮树茎尖为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初步建立橡皮树组培快繁体系,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愈伤诱导和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0.01 mg/L,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1 mg/L NAA+0.5 mg/L IBA。[结论]该研究为橡皮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实践基础,但橡皮树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萌发技术仍需改进。

    2008年01期 No.21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蕾期授粉对三色堇结实的影响

    付印东;孙晓梅;王孝鹏;

    [目的]探究蕾期授粉对三色堇结实的影响。[方法]对LRR(丽人红)和STR(神童红)2个品种花蕾的长度进行连续调查,每个品种选10朵健康的小花蕾进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三色堇蕾期的时间一般为10 d左右,LRR和STR 2个品种均在蕾期6~7 d时授粉时结实率达到最高,幼嫩和接近开花的花蕾蕾期授粉均未得到种子。[结论]在三色堇的栽培选育过程中授粉时期和授粉方式等都会对其结实产生影响。成熟度高的花蕾,柱头识别花粉的能力强,自交不亲和的抑制能力也强;反之亦然。

    2008年01期 No.218 182+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麝香百合种球大小对鳞茎生长的影响

    李春梅;曹毅;

    [目的]解决麝香百合种球的扩繁问题。[方法]根据不同的种球大小和重量,设20个级别处理,研究麝香百合种球大小对鳞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百合种球大小在50~65 g的处理对鳞茎鲜重、干重、直径和鳞片数量的增加效果明显;鳞茎直径、鲜重和干重与百合种球大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其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40.117 0-22.946 9X1+3.854 5X12,Y2=-12.611 2+0.879 5X2-0.002 059X22和Y3=-10.365 6+2.685 1X3-0.018 91X32。[结论]该研究为麝香百合种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18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基质配比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葛婷婷;李萍萍;

    [目的]为进一步加大对醋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方法]利用醋糟与菇渣、蛭石等基质的不同配比,研究其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采用醋糟+60%的蛭石的基质配比,营养液施用量为正常用量的50%,黄瓜在株高、叶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等各项指标上都呈现较好结果,在有些指标上超过了采用全肥灌溉的珍珠岩基质(对照CK)。而与菇渣配比中,以60%菇渣配比的处理,黄瓜在各项指标上表现都最差。[结论]在与醋糟配比过程中,菇渣比例不应过高,以20%为宜。

    2008年01期 No.218 184-18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汤洁;胡春霞;

    [目的]对保鲜剂及其浓度进行筛选,为香石竹切花保鲜提供依据。[方法]从处理后瓶插寿命、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及观赏值等指标综合考虑,对香石竹切花保鲜剂及其浓度进行筛选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处理C1(7.5%蔗糖+2.5 mg/L柠檬酸+2.5 mg/L8-HQ)具有最佳的处理效果。[结论]该保鲜剂配比可广泛应用于商业、家庭的鲜切花保鲜中。

    2008年01期 No.218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辣椒种质资源创新的技术途径

    张菊平;张兴志;

    介绍辣椒种质资源创新的常用技术和复合技术。

    2008年01期 No.218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和抗热性的影响

    于明礼;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草坪草生长和抗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及抗热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延缓植物生长,还能增加分蘖,提高根冠比,使植株变得枝繁叶茂和矮小,且中等浓度的多效唑406、08、0 mg/m2比较适合用于药剂修剪高羊茅草坪草,100 mg/m2高浓度处理的高羊茅叶片都出现了枯斑,严重影响了草坪的美观。[结论]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提高了高羊茅的根冠比,增强了草坪草对高温胁迫的抗性。在相关生理指标上,主要表现在喷施多效唑的草坪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减慢,有利于积累光合产物;脯氨酸积累缓慢,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较高,可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细胞膜透性受高温伤害程度比较小,更有利于草坪草各项生理生化活动正常进行,使草坪草有利于越夏。

    2008年01期 No.218 190-191+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银川市节水型生态绿地构建技术探讨

    刘钊良;侯晶东;曹兵;罗静;冯瑜;

    结合银川市绿化实际,讨论节水型绿地建设的必要性与理论依据,提出通过绿地选择配置抗旱节水园林植物、地表覆盖物处理、保水剂处理、降水资源利用、灌溉措施调解等技术与途径,构建节水型城市生态绿地。

    2008年01期 No.218 192-19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G304国道两侧沙漠化生态修复措施

    董永义;宫永梅;郭园;

    研究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的G304国道两侧植被物种,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生态修复措施。

    2008年01期 No.218 194-196+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夜景观设计

    朱晶;范崇辉;张康;

    通过对植物夜景观重要性与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介绍了不同植物材料的照明技术,阐明应将植物与灯光有机结合,以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夜间环境。

    2008年01期 No.218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调查研究

    周伟伟;王雁;韩丽莉;

    针对北京屋顶绿化植物的应用,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目前应用的植物种类及分析其生长状况、景观效果的基础上,评价北京市目前屋顶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总结北京地区屋顶绿化植物应用的特点,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2008年01期 No.218 200-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植物生理·生化

  • 异常天气对五寨县甜糯玉米生长的影响

    马子平;郭定选;杨虹;朱新民;郝小平;史云飞;

    分析了异常天气对甜糯玉米生育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

    2008年01期 No.218 66-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锌营养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膜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徐建明;李才生;毛善国;汪鑫;樊趁英;马惠丽;汪红日;

    [目的]探究锌营养对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有关细胞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情况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砂培试验,研究锌营养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膜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锌营养能够显著提高其叶片内SOD和POD的活性,减少细胞内电解质的外渗率和MDA的含量,保护了细胞膜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中低锌营养浓度处理(0.5、1.0 mg/L)。同时,锌营养还能减轻因盐胁迫造成的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程度,提高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SⅡ),并提高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减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以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标。[结论]该研究为在盐渍化土壤栽培水稻提供科学的栽培措施。

    2008年01期 No.218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

    孟庆俊;袁训珂;冯启言;肖昕;丁苏建;

    [目的]为揭示重金属复合污染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研究单一及复合重金属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Cu、Cd、Cr、Pb、Zn 5种重金属单独作用时,在低浓度区对小麦幼苗叶绿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区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铜与其他4种重金属联合作用时,其联合作用类型铜-镉表现为协同作用;铜-铬为拮抗作用;铜-铅趋于相加作用;铜-锌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不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作用机理不同。

    2008年01期 No.21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常见菊科绿化植物光合作用·蒸腾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罗晓明;赵志刚;

    [目的]探究几种常见菊科绿化植物的光合、蒸腾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的比较。[方法]测量常见菊科小丽花、矮翠菊、黄晶菊与金盏菊的光合、蒸腾等生理特性,对其抗旱能力做出详细分析。[结果]对比3种双峰曲线绿化植物,小丽花的蒸腾速率日平均值最低,其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Pn/Tr)最高,其次为矮翠菊、而金盏菊Pn/Tr的值最低。气孔导度反映了气孔开张程度,小丽花、矮翠菊与金盏菊都在上午、下午出现2个峰值,但小丽花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12:00。[结论]小丽花在参试绿化菊科植物中的抗旱能力最强。

    2008年01期 No.218 125-12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露地花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任秋萍;

    [目的]为盐碱化地区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及花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皿内培养法,以虞美人、紫叶矮株独头鸡冠花、红色大头矮株鸡冠花、桃红多头鸡冠花4种花卉种子为试材,分别对其进行10个NaCl浓度梯度的胁迫处理。[结果]结果表明:紫叶矮株独头鸡冠花、红色大头矮株鸡冠花耐低浓度的盐碱,其中,0.05%~0.1%的NaCl浓度最适宜2个品种种子的萌发,而虞美人、桃红多头鸡冠花不耐盐碱。[结论]不同参试品种的种子在发芽期的耐盐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008年01期 No.218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耐盐性水稻幼苗叶绿体光能转化特性对盐胁迫的反应

    周斌伟;张娅;王仁雷;刘青;徐艳丽;

    [目的]探讨盐逆境下光合器官的光合潜力,为提高全株光合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耐盐)、Peta(盐敏感)幼苗为材料,研究叶绿体光能转化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净光合速率、叶绿体放氧活性、ATP含量下降;100 mmol/L NaCl胁迫下,叶绿体ATP酶活性先上升后基本不变,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力先上升后下降;200 mmol/L NaCl作用下,叶绿体ATP酶、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性一直下降;且耐盐品种Pokkali下降的程度明显小于盐敏感品种Peta。[结论]盐胁迫下耐盐品种叶绿体光能转化能力强于盐敏感品种。

    2008年01期 No.218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温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

    田学军;

    高温对植物造成损伤并诱导植物产生热激反应。通过适当高温热驯,植物的耐热性将得到提高。热激蛋白、植物激素、抗氧化系统、膜脂等包含在植物耐热性中。其中,热激蛋白是植物耐热性的重要因子,而膜脂中饱和脂类的增加将提高植物的耐热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脱落酸和水杨酸预处理、激活植物抗氧化系统也能提高植物的耐热性。

    2008年01期 No.218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孜然种子发芽检验的标准化研究

    梅四卫;王进;颜霞;朱涵珍;金自学;赵双锁;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孜然芹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而研究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萌发的影响。设低温层积、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和层积后浸种4种休眠破除处理,设152、02、5和30℃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B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 000 lx 2个处理。结果表明:孜然种子休眠的原因是种皮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温水浸种冲冼可破除休眠,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和15/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1天。

    2008年01期 No.218 135-136+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香椿苗木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王列富;杨玉珍;彭方仁;

    以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香椿苗木部分水分参数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种源香椿苗木几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强,水分饱和亏缺增大,水势降低,质膜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致使膜脂过氧化引起膜损伤,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种源不同而异。复水后,各项指标几乎都能恢复至对照水平。综合几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6种源的自然表现,得出河南、陕西、南京等种源的香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湖北、四川、湖南等种源抗旱能力较弱。

    2008年01期 No.218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麦长管蚜取食诱导山羊草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

    罗军;李庆;

    [目的]为了进行麦长管蚜取食诱导山羊草的几种保护性酶的活性变化试验。[方法]以Aegilops biuncialis、A.juvenalis、A.ovata、A.crassa、A.vavilovii5种山羊草为研究对象,以CAT,SOD,APX为生化指标,在对各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的基础上,接种麦长管蚜60头诱导4 d后,对这5种野生山羊草的进行几种保护性酶活力的差异性比较。[结果]结果表明:CAT在感蚜前,不同抗性水平物种中的酶活差异性总体趋向于不显著;在感蚜后,各物种的酶活性差异性不显著,提高倍数与蚜量比值无显著的相关关系。SOD在感蚜前,不同抗性水平物种中的酶活差异性不显著;在感蚜后,各物种的酶活性差异性显著,提高倍数与蚜量比值有显著的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0.96X+3.201。APX在感蚜前,不同抗性水平物种中的酶活差异性总体趋向于显著;在感蚜后,各物种的酶活性差异性非常显著,提高倍数与抗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25 8X+3.055 7。[结论]该研究为育种和蚜虫的防治提供依据与参考。

    2008年01期 No.218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淹涝胁迫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田志环;

    概述了涝害对植物的危害、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目前水稻耐涝机理、遗传改良的研究状况,并对开展水稻耐淹涝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8年01期 No.218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主要农作物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以宁夏中宁县为例

    陈红翔;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和先进的GIS技术相结合,对中宁县几种优势作物进行综合评价,将一级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判断作物与土壤之间适宜种性的标志,最后根据二级综合评价结果对中宁县优势作物进行区划,得出主要农作物区划带。

    2008年01期 No.21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彭志良;赵泽英;王海;李莉婕;李中元;李丹;

    针对贵州省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进行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软件的研制开发。系统由智能决策、知识仓库和视频点播3部分组成。

    2008年01期 No.218 386-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RBF网络在农业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符保龙;

    针对复杂的农业病虫害预报过程,开发了基于RBF神经网络技术的病虫害预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有效,适合具体应用。

    2008年01期 No.218 38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农艺

  • 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嘉绍3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志均;钱国壬;何南;周幸愿;

    [目的]介绍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嘉绍3号。[方法]描述水稻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嘉绍3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提出主要栽培技术。[结果]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稳产高产性能好,品质优、食味好。[结论]该品种值得推广。

    2008年01期 No.218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陕西汉中地区水稻主要种质资源的调查及利用

    张羽;冯志峰;吴升华;徐志敏;张成兵;

    通过对汉中地区11个县(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类型、分布、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稻种有350个左右,选育稻种16个,主要引进稻种17个。

    2008年01期 No.218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熟晚粳杂交稻嘉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

    刘明放;高荣村;钱国壬;谢阿招;何微微;

    [目的]推广中熟晚粳稻杂交水稻嘉优2号。[方法]经各地试验示范,观测其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总结其栽培技术。[结果]该品种表现出熟期早,适应性广,易栽培种植,抽穗期耐高温性能强,穗大粒多,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好等优点,于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浙江、安徽、湖北等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2008年01期 No.218 16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穗型水稻穗部性状及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马莲菊;于翠梅;王艳;卜宁;张宝石;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穗部性状及其籽粒灌浆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方法]选用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326和弯曲穗品种奥羽316,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研究2品种主穗穗部性状及其籽粒的灌浆特性。[结果]结果表明:2品种主穗上1次枝梗粒数均多于2次枝梗粒数,辽粳326每穗颖花数的差异主要是由2次枝梗数和2次枝梗粒数决定,而奥羽316恰相反。辽粳326的实粒数与结实率均高于奥羽316。2品种各级籽粒灌浆趋势为上部1次枝梗(PBt)籽粒>中部1次枝梗(PBm)籽粒>上部2次枝梗(SBt)籽粒>下部1次枝梗(PBb)籽粒>中部2次枝梗(SBm)籽粒>下部2次枝梗(SBb)籽粒。辽粳326的单茎草重和粒草干重明显高于奥羽316。[结论]辽粳326的灌浆能力优于奥羽316。

    2008年01期 No.218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产晚粳新品种宣粳9397的选育与应用

    王美琴;曹新国;唐小马;胡锋;朱锋云;

    [目的]推广高产晚粳新品种宣粳9397。[方法]介绍宣粳9397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宣粳9397系宣城市农科所用香粳9325与晚粳97杂交并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粳新品种,2007年2月13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宣粳9397各方面的表现优异,在栽培中要严格遵守其栽培技术规程。[结论]该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作双季晚粳种植,值得大力推广。

    2008年01期 No.218 166+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的密度对比试验

    徐国环;何长水;

    [目的]为摸索地膜覆盖技术条件下的水稻最佳栽插密度。[方法]以汕优63为试验品种,开展6个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等性状对比试验。[结果]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各种密度之间生育期变化不大;不同密度处理的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不大;基本苗及有效穗以27 cm×20 cm的为最高,并随着密度的下降而逐渐下降,以33 cm×57 cm的为最低;平均每穴最高苗及有效穗则相反,以低密度33 cm×57 cm的为最高,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最高密度27 cm×20 cm的为最低;每穗总粒数及实粒数以33 cm×57 cm的为最多,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以27 cm×20 cm的为最少。产量表现: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以33 cm×27 cm的单产为最高,其次是27 cm×20 cm的;处理33 cm×57 cm的单产为最低。[结论]地膜覆盖栽培水稻以33 cm×27 cm为最佳密度。

    2008年01期 No.218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籼粳重组自交系亲本籼粳特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程新奇;严钦泉;周清明;赵东海;

    为了提高两系杂交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预见性,以5个两用核不育系和9个籼粳程度不同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亲本籼粳特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F1杂种产量优势与亲本籼粳特性之间以第1~2穗节长鉴定的籼粳特性较好地表现出籼粳差异与产量优势的关系,父本籼粳特性是以籼性越强的杂种优势越大,母本则以粳性越强的杂种优势越大;粳性的增强是有利于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优势的提高,而籼性的增强是有利于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优势的提高;籼粳亚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应以培育粳型亲籼系不育系和优良的籼型恢复系(父本系),采用粳母籼父配组方式的利用途径。

    2008年01期 No.218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研究

    郭晓丽;白丽荣;高汝勇;张译元;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小麦品种的种子进行组织培养,探索适合河北省栽培小麦品种的培养条件,为河北省小麦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4种不同小麦品种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结果表明:将成熟胚盾片向上放置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利用2 mg/L 2,4-D并添加水解酪蛋白,可使不同品种小麦愈伤组织得出愈率均高达80%;此外,不同品种的出愈率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存在较大差别。[结论]该研究探索影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建立一套合适的植株再生体系,为加强我国小麦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2008年01期 No.218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面包小麦育种早代品质鉴定方法

    彭涛;高燕;成东梅;赵伟峰;司清林;于金林;

    介绍了面包小麦对品质的要求和育种早代品质鉴定方法。

    2008年01期 No.218 175-17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施钾量对泗杂3号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李秋兰;周桂生;吴长清;杨万玉;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效应,旨在为该品种钾肥运筹提供措施依据。[方法]以泗杂3号为试验品种,研究施钾量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钾肥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改善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棉铃发育过程中棉铃体积、单铃子棉重、单铃纤维重增加速率较高,棉铃体积、单铃子棉重、单铃纤维重显著增加;纤维长度和长度整齐度有一定提高,比强度、麦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显著提高。[结论]综合棉铃发育和最终纤维品质,240 kg/hm2施钾量的促进效应最好。

    2008年01期 No.218 177-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油菜鲜干重净增量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目的]为杂交油菜油研9号和油研10号高产栽培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油研9号和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间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物重净增量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单株鲜重净增量的平均值间、单株干物重净增量的平均值间差异均达0.01极显著水平;单株鲜重净增量和单株干物重净增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生育进程中单株鲜重净增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初花期达最大值;单株干物重净增量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增大,成熟期达最大值;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物重净增量与单株产量净增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试验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和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

    2008年01期 No.218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人参叶皂甙对鸡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

    骆艳秋;尹柏双;徐文勇;姜成;

    [目的]通过对人参叶皂甙对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为开发人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试验设计、分组。不同途径对鸡给以人参皂甙,同时进行ND油苗免疫与含人参皂甙的ND油佐剂疫苗免疫接种;35日龄时,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菌液,采集血液做细菌培养,记数;60日龄时,进行增重及免疫器官重量比较;分离不同阶段鸡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鸡血清中的HI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抗NDV抗体的产生,且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长;各组间增重比较差异不显著;人参叶皂甙对胸腺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脾脏发育抑制,对法氏囊的影响依给药方式不同而异;血液中细菌总数测定结果表明人参叶皂甙能使鸡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结论]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体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

    2008年01期 No.218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电解质平衡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肉质的影响

    余斌;代建国;张福权;金刚;

    [目的]研究提高猪肉品质的方法,促进猪业的发展。[方法]阐述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应激对机体电解质平衡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电解质平衡在养猪业上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展望。[结果]关于电解质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日粮电解质平衡与猪生产性能的关系、氨基酸营养状况等之间的关系及宰后猪肉注射电解质改善肉质等方面;有关猪宰前通过饲料或饮水补充电解质以提高肉质的研究不多,且效果不理想。[结论]应继续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实现通过宰前饲料或饮水补充电解质,以达到改善猪肉品质,将对猪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01期 No.218 205-206+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肖国生;况守龙;胡廷章;黄小云;杨俊年;罗凯;

    从三峡库区10个区的猪场采集仔猪腹泻粪便等病料112份,经过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82株猪源性大肠杆菌,其中75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8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了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分离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2008年01期 No.218 207-20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饲养方式对河田鸡肉质性状的影响

    杨烨;方贵友;李忠荣;缪伏荣;冯玉兰;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在提高肌肉品质中的作用,为优质鸡肉品质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笼养、室内平养、草地散养3种饲养方式对河田鸡脂肪沉积与分配和肉质性状的影响,同时探讨肌内脂肪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散养条件下,河田鸡脂肪沉积显著降低(P<0.05),其中对腹脂的沉积影响最大,肌肉剪切力、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笼养鸡和平养鸡(P<0.05),而pH值、滴水损失、烹饪损失、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肌内脂肪与肌肉pH值、剪切力、胸肌肌纤维直径呈负相关,而与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肌纤维密度和嫩度呈正相关。[结论]饲养方式对脂肪沉积与分配有显著的影响,笼养鸡的肌内脂肪、肌间脂肪、皮下脂肪、腹脂率显著高于散养鸡。

    2008年01期 No.218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金花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何颖;刘伟;陈忠伟;赵武;关忠谊;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金花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日龄的三黄鸡80只,随机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其余4组接种IBV-M41病毒。0.5%浓度预防组从攻毒前3 d开始给药连续8 d;3%高剂量和1%低剂量治疗组从临床症状开始时给药,连续5 d;阳性对照组不给药,攻毒后7 d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的AST、ALP、R-GT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其他预防治疗组;ALT、HBDB、D-BIL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阳性对照组的BUN、UA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CRE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其他预防治疗组;预防组血清中的TP和ALB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IgG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健康组。[结论]"金花液"对肝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对肾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能提高肌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发生。

    2008年01期 No.218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回归分析

    周正奎;李姣;姬爱国;黄萌;许尚忠;陈金宝;高雪;任红艳;

    [目的]分析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指导该品种牛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方法]以山东省鲁西黄牛产区2006年测量的110条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构建估测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814、0.9090、.855;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54和0.953,并根据2个模型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鲁西黄牛体重计算程序。[结论]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2008年01期 No.218 214+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两种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的测定

    胡思玉;白建梅;葛传龙;王延斌;陈永祥;

    [目的]通过对2种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的测定,为其营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昆明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的含肉率和肥满度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含肉率为83.70%±1.25%,肥满度为1.68%±0.06%;四川裂腹鱼含肉率为79.99%±4.14%,肥满度为1.73%±0.20%;性别对四川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均有影响,但对含肉率的影响差异较显著而对肥满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这2种鱼的营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但由于标本采集时间较集中,数量较少,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2008年01期 No.218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铜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敏;彭西;崔恒敏;

    从铜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功能、相关酶活性、细胞凋亡、代谢障碍等方面综述铜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008年01期 No.218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矿物元素对母猪变形蹄的影响

    于桂阳;张昊;

    [目的]为了给高产母猪变形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母猪被毛、蹄角质及全血9种矿物元素(Mn、Zn、Cu、Co、Mg、Fe、Cd、Cr、C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变形蹄母猪与正常蹄母猪比较,变形蹄母猪被毛Fe、Co、Cd、Cu、Mg含量升高,Zn、Mn、Ca含量下降;蹄角质中Mn、Cu、Co、Fe、Cd含量下降,Zn、Cr、Ca含量上升;全血Zn、Mg、Ca的含量上升,Mn、Cu、Co、Fe、Cd、Cr的含量下降。由于母猪体内微量元素的增减,导致物质代谢的紊乱,引发骨骼、蹄角质、被毛的异常生长。[结论]经过t检验及综合分析判定:低铜、低锰、低铁、低钴对母猪发生变形蹄具有一定的影响。

    2008年01期 No.218 219-22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蚬的生态习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刘敏;熊邦喜;

    [目的]为增加对河蚬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其在医药健康和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方法]简要概括河蚬的繁殖习性、生长分布、生物扰动活动等生态习性,介绍河蚬富集重金属的种类、富集机制、单一和联合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及金属污染与河蚬贝壳运动的关系。提出利用河蚬来进行生物监测所存在的问题,对其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利用提出建议。[结果]河蚬在水体中分布广,生活期长,对部分有毒物质及重金属有很强的富集作用,通过直接测量死亡率和体内重金属的浓度或者间接测定相关的耗氧率、排氨率、MT浓度、及其他蛋白和酶的活性变化,能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对环境变化具有指示作用。[结论]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1期 No.218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烟草·蚕桑

  • 追施钾肥对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郑宪滨;张正杨;邢国强;刘国顺;

    [目的]探究追施钾肥对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追施钾肥处理对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设T1、T2、T3、T4 4个处理。T1为不追施钾肥;T2为移栽后20 d追施K2SO4105 kg/hm2;T3为移栽后204、0 d分别追施K2SO4105 kg/hm2;T4为移栽后204、06、0 d分别追施K2SO4105 kg/hm2。[结果]结果表明:追施钾肥显著提高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在3个追施钾肥处理之间,烟叶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均差异显著。烟叶和土壤钾含量表现为T4>T3>T2>T1。[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提高烤烟钾含量、改善烤烟品质的施钾技术提供了参考。

    2008年01期 No.218 225-22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二苯胺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魏丽萍;孟会生;李瑞蕊;洪坚平;

    [目的]探究二苯胺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生化培养法,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加二苯胺0(CK)5、01、00 mg/kg。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探讨二苯胺对土壤微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二苯胺在所设计的浓度下,对土壤呼吸作用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过氧化氢酶没有显著影响,对脲酶活性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土壤放线菌数量没有影响;对真菌数量的影响表现为先刺激,后逐渐恢复;对细菌数量的影响则为先抑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后逐渐恢复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土壤生物活性作为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指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8年01期 No.218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有机肥水溶性磷与易溶性磷的研究

    宋春萍;徐爱国;张维理;李轶;

    本文通过有机肥磷素分级,对有机肥的水溶性磷与易溶性磷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是为研究有机肥的面源污染潜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全磷含量普遍较高,易于溶解流失的水溶磷及易溶磷含量分别占全磷的20%和40%左右,具有很高的含量。溶解态磷中,无机磷占80%左右。因此有机肥的过量施用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很大的影响。

    2008年01期 No.218 242-24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养分胁迫对荔枝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研究

    郑国栋;张新明;

    [目的]为了给荔枝营养与平衡施肥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通过养分胁迫诱导荔枝植株缺素砂培试验,分析养分胁迫对荔枝叶片矿质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缺钾处理的叶片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缺磷、缺钙、缺镁、缺铜、缺锌和缺硼处理,但与缺氮处理没有显著差异;除了缺钾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缺锌处理的叶片含锌量除了显著低于对照(完全营养液)外,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缺硼处理的叶片含硼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除了相应缺素处理对叶片该元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外,缺钾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镁含量外,其他缺素处理对叶片矿质元素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2008年01期 No.218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施肥对慈竹灰分·苯醇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张猛;胡尚连;贾举庆;

    [目的]通过农业技术措施从源头上改善灰分、苯醇抽出物和木质素的含量,更好地利用竹资源。[方法]以1年生慈竹为材料,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慈竹灰分、苯醇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调控效应。[结果]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慈竹的灰分、苯醇抽出物和木质素的含量与对照处理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处理的灰分、苯醇抽出物含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木质素含量则比对照低。施肥处理后慈竹的灰分含量随K肥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受N肥用量影响不大。苯醇抽出物含量受N肥、K肥用量影响均不大。木质素含量随着N肥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受K肥用量影响不大。处理N200K200木质素含量最低,其次是N200K50。[结论]对于木质素含量与灰分含量变化的协调,需考虑二者在慈竹生理上和利用中的重要性,设计更多不同肥料配比另作研究。

    2008年01期 No.218 24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贮藏与加工

  • 基于模糊控制的果蔬气调保鲜库的设计

    秦瑜;邹志荣;张智;

    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的气调保鲜库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在控制系统中,如何运用模糊控制的理论来建立控制规则,实现对温度、湿度、乙烯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显示与控制等,并通过MATLAB程序的仿真来说明设计的可操作性及合理行。

    2008年01期 No.218 31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芹菜营养保健香肠的开发研究

    刘战丽;王相友;

    与西红柿、胡萝卜比较,确定将芹菜添加到香肠中。研究表明,芹菜的最适烫漂温度为95℃,时间为1.5 min,护色液为Zn(Ac)2400 mg/kg。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芹菜香肠最佳配方:芹菜添加量5%,猪肥肉与猪瘦肉的添加比例1∶9,淀粉添加量8%。

    2008年01期 No.218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抗性淀粉压热制备条件的研究

    聂凌鸿;

    [目的]提高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得率。[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试验材料,以抗性淀粉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优制备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优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0%,淀粉乳pH值6,压热温度120℃,压热时间40 min,抗性淀粉得率9.77%。[结论]加热-冷却处理次数对抗性淀粉的形成影响很大。随着次数的增加,抗性淀粉形成量也增加。

    2008年01期 No.218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辣椒素制备及检测方法

    张丽茜;金红星;张俊然;田方;

    对辣椒素的制备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08年01期 No.218 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鸡腿菇非硫护色保鲜技术的研究

    李波;王东玲;宋静雅;杨灿;

    [目的]解决鸡腿菇的采后保鲜问题,延长其货架期。[方法]采用6种非硫护色剂对鸡腿菇进行护色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C的护色保鲜效果较好,其中维生素C的护色效果与焦亚硫酸钠相当。复合护色剂中以"维生素C 0.12%+柠檬酸0.6%+氯化钠0.6%"的护色保鲜效果最好。鸡腿菇在护色液中的浸泡时间以20~30 min为宜,浸泡后可用清水漂洗菇体表面残留的护色液。保鲜膜采用密闭包装可以维持包装内的低氧高二氧化碳,有利于鸡腿菇的护色保鲜。[结论]该技术是一种很好的保鲜技术,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来控制鸡腿菇生长,才能获得理想的护色保鲜效果。

    2008年01期 No.218 31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从“以人为本”到“以民为本”——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

    付其运;孟志中;

    从培训新型农民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008年01期 No.218 322-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难点与对策——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思考

    姚旻辰;李佳;李建亮;

    分析了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用地现状,估算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并探讨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根据区内的用地现状及条件差异,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相应建议。

    2008年01期 No.218 3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房地产开发

    张传华;

    在分析农村房地产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房地产开发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328-329+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间合作的选择

    黄蕾;马卫;宋颖;

    借助联盟博弈的沙普利值求解,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研究,从利益分配的有效性表明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2008年01期 No.218 330-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人民公社分配体制的思考

    刘丽;向龙斌;周坤龙;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博弈论的有关理论,对20世纪60年代调整后农村人民公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博弈分析,指出政策的强制性实施,导致资源无法有效配置是人民公社模式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分配体制建设中要坚持自愿自主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自主性,同时在分配中要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结合。

    2008年01期 No.218 332-333+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保险运行模式

    黄正军;

    农业保险如果按商业化经营,其成本高昂,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而完全依赖政府,同样存在高监督成本与低效率问题。据中国农村区域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导向性差异,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提出适合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运行模式。

    2008年01期 No.218 33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及政策建议

    史芳;王咏红;高瑛;

    通过对我国乳品行业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及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信誉竞争力分析,发现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8年01期 No.218 337-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美国HACCP体系法律法规建立与实施的研究

    吕青;苏大路;吕朋;王慧;

    就美国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对我国HACCP体系法律法规建立和实施有益经验。

    2008年01期 No.218 340-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简述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与路径

    胡永波;聂坤伦;宋陈玲;

    分析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并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2008年01期 No.218 342-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创业投资中政府政策效应的研究

    郝旭东;欧阳令南;张新安;

    从政府在创业投资中角色地位出发,对创业投资中政府政策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提出实物期权方法能够对政府政策效果正确评估及预期,从而对创业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2008年01期 No.218 34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路径

    王卫国;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论述了未来研究的几个重点命题,最后对农村土地立法创新进行思考。

    2008年01期 No.218 346-347+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涉农项目外包的必要性与风险性分析

    仰景岗;康枫;

    在明确涉农项目外包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基础上,分析涉农项目外包的必要性与风险性,针对如何有效避免风险、提高外包效率。

    2008年01期 No.218 348-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李孝坤;苏维词;凌洁;

    在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专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建构了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作了分析评价。

    2008年01期 No.218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产业角度对牡丹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探讨

    孟军;

    通过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对2000年以来我国牡丹科研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不合理,投入高、耗时长、见效慢的基础研究没有被给予足够重视是当前牡丹科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等院校是科研主体,应进一步着眼于产业链条,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融入牡丹产业中,提高行业科技含量,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01期 No.218 353-354+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行政法保护

    张晓云;

    现有的法律体系在面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缺位、滞后和乏力,反映出现有法律落后于社会发展,己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无论是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基本人权还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来说,政府都有责任加强对农民工的制度保护。

    2008年01期 No.218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宋秉斌;

    在探索性地揭示农业知识产权概念和特性并分析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相关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358-359+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谭贤楚;刘伦文;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以恩施自治州为个案,在调查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指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核心,着眼于"三农"服务,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2008年01期 No.218 360+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问题分析

    张娟;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对农民的带动能力不强。针对这种现状,运用交易成本的理论进行分析。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集体行动的逻辑、组织成本高、经营成本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的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361-362+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发展江苏省高效农业的研究

    卢燕;张铭;王小军;杭杰;

    在分析江苏省发展高效农业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高效农业的研究情况,指出目前江苏省高效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政策、科技普及、资金扶持、为农服务、规模扩大、环境保护、市场拓宽及农产品流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河南农业技术选择的偏向分析

    贠鸿琬;

    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和技术选择偏向系数,分析河南农业技术选择的偏向状况,得出河南108个县市有一半以上在农业技术选择方面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结论。

    2008年01期 No.218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稳定关系的研究

    杜胜利;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它与农村社会稳定呈正相关。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许多农民面临各种生存和生活风险。所以,必须在农村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008年01期 No.218 368-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反思与重构

    邹开亮;

    虽然我国从宪法到法律乃至行政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有着间接甚至直接的规定,但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仍存在着立法工作总体滞后、立法层次不高、地方立法畸形"繁荣"、立法层次无序、立法体制不规范、现有制度规范已基本过时或者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重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必须确立全新的立法原则,设计合理的立法层次和体例,同时注意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与配合。

    2008年01期 No.218 370-3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式下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对策

    周翔;

    针对如何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8年01期 No.218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以山西西北四县16个乡镇为例

    李茜;毕如田;

    2006年夏季对山西省西北4县的抽样调查,认为环境是农民最需要的公共物品,对农民支配自然界的两种模型进行了环境经济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8年01期 No.218 37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三峡库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

    胡秀英;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三峡库区发展循环农业必须确立科学的理念,做好规划,选择适宜的模式。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推动。

    2008年01期 No.218 3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苏北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翁爱云;

    对苏北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苏北农民的收入呈现来源多元化、逐步增长的趋势;但与江苏其他地区相比,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苏北农民市场参与和外出就业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帮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苏北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2008年01期 No.218 379-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李宁;

    从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主攻方向和产业选择等方面,阐述新时期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发展战略。

    2008年01期 No.218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生态农业区域布局及发展模式选择

    沈香琴;马如武;

    根据山东省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发展基础,把全省生态农业发展划分为"三区二线一洲",并对各区域的发展模式进行选择。

    2008年01期 No.218 38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