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桢;孙帮燕;郭贵唐;罗建蓉;
[目的]为了分析华山松松塔提取物抗HIV活性部位中铅含量。[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附录ⅨB铅、镉、砷、汞、铜测定法(一部)]测定活性部位中铅含量。[结果]活性部位中铅含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和《中国药典》规定范围(Pb≤5.0 mg/kg)之内,没有超标。[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为抗HIV活性部位重金属铅含量测试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2015年11期 v.43;No.480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弓玉红;李军;高平;王莉;赵君;
为了寻找可降解苯并芘的高效降解菌,从长期受苯并芘污染的焦化厂周边土壤和废水中取样,以苯并芘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苯并芘的菌株A18。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初步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A18在苯并芘溶液浓度为5 mg/L下,28℃振荡培养12 d,苯并芘的降解率达到44.8%。该菌株首次被证实具有降解苯并芘的能力。
2015年11期 v.43;No.480 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海鸣;李支薇;田光超;任祥祥;
对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多种分离手段对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多种波谱分析手段和与文献报道对比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hyrtiosin A(1),5-羟基-1H-吲哚-3-羧酸(2),11-hydroxy-12-(5-hydroxy-1H-indole-3-yl)-ethanone(3),Stevensine(4),Spongiacidin A(5),Oroidin(6),2-bromoaldisine(7),Aaptamine(8),demethylaaptamine(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中分离得到。
2015年11期 v.43;No.48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丹;谢学强;
经资料查阅、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明确大渡河谷梨果仙人掌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生境类型、生长习性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其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2015年11期 v.43;No.48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光发;刘志茹;张拯;刘娜;王猛;王楠;
[目的]制备一种以聚乙烯醇为基材,以牛至精油为抑菌剂的新型抗菌薄膜。[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了牛至精油的化学成分,将其与聚乙烯醇、玉米淀粉等制备抗菌薄膜,并且研究其力学性能、透光率、雾度及抗菌效果。[结果]牛至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香芹酚,占84.40%;牛至精油可提升抗菌薄膜的断裂拉伸应变,但降低了抗菌薄膜的拉伸强度;随着牛至精油的添加,抗菌薄膜的透光率降低,雾度升高;抗菌薄膜的抑菌活性随着牛至精油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结论]当牛至精油的添加量为2%时,可以制备出一种抑菌性能和力学强度都较好的抗菌薄膜。该抗菌薄膜对灰霉、青霉、根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0、45、90 mm。
2015年11期 v.43;No.480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鑫;梁剑平;郝宝成;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芳香类天然化合物,其结构主要由母核中A、B、C三个环组成。黄酮类化合物由于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差等因素而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以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在已知其分子结构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分子修饰方法如化学修饰法、酶修饰法、微生物修饰法等对其结构进行改造,综述不同结构修饰对其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的影响。
2015年11期 v.43;No.480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张利霞;赵桂芳;黄金泉;
为对马铃薯试管薯生产的影响因素和成本形成系统的认识,全面概括了试管薯生产中蔗糖、琼脂、盐分、外源激素等培养基成分及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成本,建立了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影响因素和成本构成的框架,对马铃薯试管薯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5年11期 v.43;No.480 14-1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贺;林日辉;刘作娇;贺俊斌;李训碧;龙寒;
采用酶催化方法合成了取代度为0.085的松香酸淀粉酯,经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1 732 cm-1处产生酯键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酯化修饰化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的非定型区,而且发生在淀粉的结晶区。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 H的条件下,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分析了松香酸淀粉酯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木薯淀粉、预处理淀粉相比,松香酸淀粉酯的抗氧化性得到提高。其中,在最佳浓度条件下,松香酸淀粉酯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31.66%,比木薯淀粉、预处理淀粉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14%和3.02%;在最佳p H条件下,松香酸淀粉酯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31.75%,比木薯淀粉、预处理淀粉抑制率分别提高了4.4%和2.1%;在最佳温度条件下,松香酸淀粉酯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32.95%,比木薯淀粉、预处理淀粉抑制率分别提高了2.37%和0.81%。该研究将为酶催化合成的松香酸淀粉酯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11期 v.43;No.480 16-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志萍;肖武汉;黄迎波;周慧平;袁晓芬;王华全;
[目的]应对出口水产品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建立一种能被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进出口水产品中斑点叉尾鮰物种真伪鉴定方法,该方法也有助于我国水产品行业商业欺诈认定裁决工作。[方法]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水产品中基因组DNA,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D-loop F/D-loopR,对斑点叉尾鮰及大口鲇、革胡子鲶、鲤和鲫等物种的线粒体DNA D-loop和COⅠ区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根据斑点叉尾鮰物种D-loop区的序列寻找其特异性酶切位点,对D-loop区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建立的DNA提取技术可以满足水产品中线粒体D-loop扩增的要求,斑点叉尾鮰D-loop对应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8℃,其在D-loop序列的200 bp处有一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Ⅰ。[结论]建立的斑点叉尾鮰产品中DNA提取、扩增技术及EcoRⅠ特异性酶切图谱方法,不需测序就能够将斑点叉尾鮰与其他近似物种区分开来,该方法适于进出口水产品贸易中斑点叉尾鮰产品的物种真伪鉴定。
2015年11期 v.43;No.48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安徽;邵颖;李继武;韩富海;
[目的]在蝉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添加6-苄氨基嘌呤(6-BA)和3-吲哚乙酸2种激素以考察激素对蝉拟青霉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在蝉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按照5 mg/L的比例添加激素6-苄氨基嘌呤和3-吲哚乙酸,研究激素对蝉拟青霉液体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总核苷和腺苷合成的影响。[结果]2个试验组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节奏与对照组间存在一定差异;6-BA试验组和3-吲哚乙酸试验组蝉拟青霉于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生物量,分别为6.135 g/L和5.860 g/L,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10%和13.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24 h达到最大值;6-BA试验组和3-吲哚乙酸试验组胞内总核苷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8.49 mg/g和16.77 m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5.24%和49.87%;6-BA试验组胞内腺苷含量于发酵第4天达到最大值2.32 mg/g,3-吲哚乙酸试验组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1.82 mg/g,对照组于发酵第4天胞内腺苷含量达到最大值1.75 mg/g,统计分析后发现6-BA试验组胞内腺苷最高含量显著高于3-吲哚乙酸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2种激素在蝉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的添加对于提高虫草相关制品品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激素确实会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及生长节奏。
2015年11期 v.43;No.48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铙丹;何龙飞;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生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的主要研究进展。花生的再生体系已有不少成功报道,但仍存在基因型差异大、再生率低、生长慢等问题。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途径的遗传转化也获得了成功,但应用创新种质资源及其利用还有待加强。指出建立高效稳定的花生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创新种质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2015年11期 v.43;No.480 27-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万年;钟宝;
[目的]探讨笼养花尾榛鸡的遗传分化。[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Gene Bank收录的其他松鸡科同源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只花尾榛鸡样本Cyt 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2个,具有6种单倍型,笼养吉林花尾榛鸡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吉林花尾榛鸡与松鸡科榛鸡属亲缘关系最近,与北美榛鸡属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花尾榛鸡属于松鸡科榛鸡属,不应并入北美榛鸡属。
2015年11期 v.43;No.480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斌;黄艳;王宇;邵晨;
壶菌病是一种新型的由蛙壶菌感染所引起的两栖动物传染疾病,其快速的传染性和广泛的暴发性导致两栖类物种的大面积灭绝,对全球两栖动物的生存产生了巨大影响。介绍了3种鉴定蛙壶菌的PCR方法:常规PCR、巢式PCR和实时定量PCR,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
2015年11期 v.43;No.480 32-3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玉德;杜鸿波;李金峰;韩治建;杨宏星;王国良;梅运鹏;李先锋;汤建华;叶协锋;刘红恩;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及类型对汉中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5月~9月,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小南海镇布置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及类型下的各个生育时期烟叶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施用生物质炭可明显增加烟叶生育中前期株高、茎围和叶片大小,增加烟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叶比例。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烟叶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均显著改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叶比例明显增加,且在施用量为900 kg/hm2时达到最高。稻壳炭和麦秆炭对改善烟叶农艺性状明显优于花生壳炭,稻壳炭更有利于旺长期叶片及现蕾期茎秆的发育,而麦秆炭有利于提高旺长期株高和有效叶数以及现蕾期叶片的发育,且施用稻壳炭提高烟叶产量、产值的效果最好。[结论]施用生物质炭是汉中烟区改良植烟土壤、促进烟叶生长发育的有效措施,生物质炭施用量宜控制在穴施600~900 kg/hm2左右,可优先选择稻壳炭作为土壤改良的材料。
2015年11期 v.43;No.48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佳秋;郭军;吴永成;梅燚;祖艳侠;王薇薇;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海地区保护地早春栽培的辣椒新品种。[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苏椒5号为对照,对比不同地域来源的辣椒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田间抗病性和产量等基本属性。[结果]苏椒14号、苏椒15号和苏椒17号前期产量均高于对照苏椒5号,呈极显著差异(P<0.01),平椒4号前期产量低于对照12.00%,差异不显著,苏椒15号、平椒4号和苏椒17号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苏椒15号和苏椒17号产量高,果实商品性及田间抗病性表现均较好,适宜在当地作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平椒4号可作为备选品种进行应用。
2015年11期 v.43;No.48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厚军;
根据宁陵县当地资源优势,探索总结出大蒜-三樱椒//玉米1年3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实现了农田耕作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5年11期 v.43;No.480 42-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美红;陈振泰;杨海峰;薛萍;
[目的]为耐盐芦笋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5个在高浓度盐水处理下出苗率较高、苗期生长良好的芦笋杂交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综合来看,组合K杂种优势明显,产量高,商品性好,较抗病。[结论]组合K符合耐盐芦笋选育目标。
2015年11期 v.43;No.480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健;曾凡顺;王嘉;李程;
论述了软枣猕猴桃良种选育和苗木繁育现状,提出软枣猕猴桃良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为软枣猕猴桃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促进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
2015年11期 v.43;No.480 46-4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凯;吕廷波;种法政;石培君;杜继兵;葛阳;
[目的]为解决田间残膜给棉花产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站的田间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结果]填埋试验与地表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埋深15~25 cm的可降解膜降解最快。与普通地膜相比,可降解膜能够起到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结论]在棉花生产中可用可降解膜代替普通地膜,以缓解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
2015年11期 v.43;No.480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江;张骏;张要旭;刘迎昌;宋显峰;焦亮;
[目的]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以期找出平顶山烟区的优质浓香型品种。[方法]比较中烟100、NC297和K326 3个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结果]中烟100和K326前期生长稍慢,成熟落黄快,NC297前期长势很快,成熟落黄慢;中烟100和K326分层成熟快、旺长期后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NC297成熟慢、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很强的生长势;对于上桔2和中桔3的烟叶,原烟外观质量表现为NC297和K326优于中烟100,下桔2的烟叶,3个品种质量一致;中烟100表现出最好的经济效益,K326居中,NC297最差。[结论]中烟100产量、产值最高,NC297和K326质量较好,产值稍低。
2015年11期 v.43;No.480 50-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福华;田立平;高新欢;任立平;赵昌平;张风廷;
小麦田间苗情诊断指标包括个体和群体长相指标、麦田管理质量指标和农田状况指标。田间诊断就是"看天、看地、看庄稼",笔者在"看庄稼"中以北京地区常用品种为主,以看叶片为主线,根据其生育特点和各器官的长相,结合土壤和气温等要素,做出比较标准的高产田长相指标,以期在大面积生产中为"良种良法"提供依据。
2015年11期 v.43;No.480 52-5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相彬;孟智勇;崔光周;马浩波;王建刚;朱银峰;周建国;杨燕;郭磊;赵凤霞;
[目的]确定信阳烟区适宜的烤烟移栽期,为提高信阳烤烟产量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信阳市平桥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不同移栽期试验。[结果]在移栽后45、75 d时,株高以处理T4最高,但其其他指标较低,成熟期以处理T2、T3农艺性状综合最优;烟叶烤后外观质量以处理T3最优,处理T2次之;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处理T4表现最低,但其全氮、烟碱含量偏高;感官评吸质量以处理T3得分最高,处理T4得分最低。[结论]信阳烟区最适合的移栽期是4月20日~4月30日。
2015年11期 v.43;No.480 55-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正敏;李春林;李翠萍;
为提高干旱季节烟区土壤水肥供给能力,降低干旱胁迫对烟叶生产的危害,研究不同保水剂对云县烟叶品质指标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洁特黄金子母袋和金脉恩2种保水剂处理后烟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等含量较高,净光合速率在烟草各生育期相对较好,蒸腾速率小,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较为适宜,钾含量稍高,氯含量低,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烟叶抗旱性强,烤后烟品质和经济效益高,适合推广应用。
2015年11期 v.43;No.480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邱坤艳;付燕利;成永霞;杨素勤;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形成了《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棉油产区和蔬菜基地土壤质量例行监测,部分省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土壤样品库的建设与管理是土壤监测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对样品完整保存,而且对调查工作信息完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济源市土壤样品库建设的实际经验,探讨样品的流转和保存,建立样品库管理软件,实现对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快速查询,使得样品库的建设与管理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
2015年11期 v.43;No.480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金虹屹;周卫军;邓冉;王瑛;刘沛;谭洁;
[目的]弄清永定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特征与空间分异规律,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测定、3S技术等方法进行。[结果]永定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平均为15.3 mg/kg,水田略高于旱地;土壤有效磷空间分布总体呈小团块状或条带状,不同土类与行政区域差异较大,以三级含量水平分布面积最大,为13 281.0 hm2。[结论]永定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空间变异较大。在磷肥施用中应结合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以防止高值区土壤有效磷盈余过高,造成肥料浪费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危险。
2015年11期 v.43;No.48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志怡;
[目的]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缓解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对自制的以硅藻土为载体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规律及所用载体硅藻土的保水、保肥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硅藻土保水、保肥效果较好,是很好的缓控释载体材料。水溶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表明,聚乙烯醇进行包膜后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但膜层结构疏松,缓释效果不明显,用松香和石蜡密封后膜层致密度提高,缓释效果显著提高,且养分释放速率较均匀,松香和石蜡密封后的包膜尿素更明显地降低了氮素由于淋溶造成的损失,增加了土壤中残留的氮素含量,从而使氮肥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且所用的包膜材料松香、石蜡以及聚乙烯醇在土壤中可自然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结论]所研制的肥料不仅利用率高,而且是环保型肥料,对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11期 v.43;No.480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匡武;吴添天;张彦辉;严云志;芮明;
通过多次采样,分析巢湖西北部圩堤消落区土壤中有机质及氮磷在自然区域和人工修复区域的含量特征,研究巢湖西北部不同区域消落区土壤中有机质及氮磷的分布规律,探索人工修复措施对消落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淹水落干过程有利于消落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对氮素的吸附,同时增强消落区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机磷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减小消落区内不同样点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在自然区域中,氮素较高的农业耕作区土壤在淹水条件下会向上覆水释氮,无植被覆盖的天然崩岸区土壤磷素会富集,在下次淹水时可能会向上覆水释磷;在人工修复区域,挺水植物能够有效拦截由于湖水冲刷引起的消落区土壤有机质流失,并且改善消落区底质。此外,不同人工修复区域的多种类型植被增强了消落区空间异质性,有利于保护消落区的生物多样性,并且提高环湖景观的观赏性。
2015年11期 v.43;No.48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军;李风章;郭民华;胥少东;李爱梅;王要闯;徐国举;苏玉杰;
[目的]为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夏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氮的缺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磷,最后为钾。[结论]施肥量推荐类型:夏玉米目标产量>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18∶8∶6;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6∶6∶4;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 kg/hm2以下,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4∶4∶2。
2015年11期 v.43;No.480 7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宣;韩霁昌;王欢元;
[目的]探索种植对新生土壤中养分及土壤结构的影响。[方法]设置了3种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并且分别在生地和熟地两种条件下对小区内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样,测定有机碳含量和水稳定性团聚体质量分数。[结果]种植可以显著提高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生地的有机碳含量,并且1∶2复配土的含量增加最大,其次是1∶5复配土,最后是1∶1复配土。熟地中,不同比例复配土中有机碳含量最多的是0~10 cm土层,大部分有机碳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中。生地中,3种复配土中>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对比表现为1∶1复配土>1∶2复配土>1∶5复配土。熟地中,>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对比表现为1∶2复配土>1∶5复配土>1∶1复配土。3种复配土的分形维数与生地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对于砒砂岩与沙复配土这种新生土壤,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改变土壤结构,改良土壤。
2015年11期 v.43;No.480 75-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褚素贞;王莉丽;赖丽芳;
蔬菜设施栽培由于管理不当造成蔬菜大棚土壤质量下降,对蔬菜设施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找出蔬菜大棚质量下降的原因和相应的改良对策,同时指出其发展前景。
2015年11期 v.43;No.48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月芳;张超兰;黄河;姚胜勋;李方圆;吴海霞;
[目的]为了评估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在莠去津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有机无机物料对莠去津污染土壤微生物量磷和可溶性无机磷的影响。[结果]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均显著提高了莠去津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量磷的含量,其中单施腐熟猪粪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磷增加最明显,比对照增加了98.4%,其次是NP肥配施、单施紫云英、单施N肥,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8.6%、23.7%、16.4%,增加较少的是单施P肥和单施水稻秸秆的处理,仅仅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5%和4.3%。与土壤微生物量磷不同的是,单施腐熟猪粪、单施磷肥以及NP配施的处理土壤可溶性无机磷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5.0%、42.3%和40.2%;而莠去津单施氮肥、紫云英和水稻秸秆的处理土壤可溶性无机磷则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29.1%、13.2%和13.7%。[结论]施用有机无机营养物料可加快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了莠去津的消解,有利于莠去津污染土壤的修复。
2015年11期 v.43;No.48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雪芬;周英;陈军;钱兰华;
[目的]为了探讨解决蔬菜连作障碍、土壤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方法]对3种土壤处理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效果明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结论]夏季土壤高温消毒、太阳能日晒消毒、石灰消毒、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生物技术等土壤消毒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安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
2015年11期 v.43;No.48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袁红娟;卢家仕;徐晶;王亚伦;陈理军;周芸伊;何龙飞;
综述了抗稻瘿蚊水稻的形态结构、受害前后生理生化变化等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目前水稻抗稻瘿蚊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加强茎秆、叶鞘等结构,内源激素含量和分布等方面研究的研究方向。
2015年11期 v.43;No.48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游景茂;郭汉玖;
对恩施州党参、白术和百合3种中药材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药材种植户不能科学用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没有安全施药意识,存在农药超标的风险;需要相关部门开展施药技术培训,成立技术人员服务组织,建立农药品种物流配套体系,保证药材的品质。
2015年11期 v.43;No.480 91-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志伟;郭艳超;左永梅;
[目的]明确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防治稻田埂埝杂草的效果、杀草谱及最佳用药量。[方法]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56%二甲四氯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50%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不同剂量(1 242、1 656、2 070、3 312g/hm2)防除稻田埂埝杂草的效果。[结果]50%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不同用药量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藜(Chenopodium album L.)、假稻(Leersia japonica Makino)等为代表的1年生和多年生恶性杂草的杀草效果有明显差异,1 656 g/hm2低剂量处理施药后35 d的综合除治效果为84.1%,而3 312 g/hm2高剂量处理的综合除治效果则达到98.5%,二者间差异显著。[结论]采用50%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进行稻田埂埝杂草防治,以稗草、藜等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群落为主的埂埝杂草防治剂量采用1 656 g/hm2,以多年生恶性杂草——假稻为主的稻田杂草防治剂量则采用3 312 g/hm2。
2015年11期 v.43;No.480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谭秋锦;覃振师;陈海生;徐冬英;赵大宣;何铣扬;
以龙州县为例,对桂西南不同利用方式的玉米、甘蔗、菠萝、香蕉和杧果地的杂草种类、分布、优势种群及多样性指数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桂西南龙州县样地中出现的杂草有27科54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1种,菊科杂草10种;玉米地杂草8科13种,甘蔗地杂草10科20种,菠萝地杂草12科18种,香蕉地杂草10科11种,杧果地杂草9科14种。桂西南旱地菊科的鬼针草、飞机草、一点红普遍发生,危害加重,禾本科的鹅观草、鹅肠草和臭根子草等大面积发生,旱地杂草主要形成菊科+禾本科+酢浆草科的杂草群落。研究区的5种利用方式Pielou均匀度较高,分别为0.967、0.964、0.947、0.969、0.962。
2015年11期 v.43;No.480 95-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赛红;
[目的]筛选出对1代二化螟幼虫防效佳、持效期长、安全性好的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防治1代二化螟的效果。[结果]10%阿维·氟虫双酰胺SC 300 ml/hm2+18%杀虫双AS 4 500 ml/hm2、5%氯虫苯甲酰胺SC 450 ml/hm2、5%氯虫苯甲酰胺SC 300 ml/hm2+18%杀虫双4 500 ml/hm2对1代二化螟幼虫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安全。[结论]试验结果为二化螟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2015年11期 v.43;No.480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孝兰;李靖;植玉蓉;陈玉霞;陈开勋;江国良;
[目的]明确龙泉驿区枇杷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气候因子对其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性诱技术监测了近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影响。[结果]龙泉驿区枇杷园梨小食心虫1年呈现4~5个发生高峰期,其6~8月的成虫发生数量明显多于3~5月;6~8月雨水相对集中,温度较高,有利于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结论]试验结果为梨小食心虫的测报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1期 v.43;No.480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欣;马海霞;郑义;杨信东;
[目的]对百日草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为指导百日草白粉病的化学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分布型指标确定病害的空间分布型;利用Iwao公式确定理论抽样数,制作百日草白粉病的序贯抽样检索表。[结果]百日草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在发病初期(平均病级数小于2.0)为聚集分布;随着病害发生程度增加,病害的聚集程度逐渐变小,当植株的平均病级数为2.5~4.0时,病害的分布型会转变为随机分布;当植株的平均病级数大于4.5时,病害的分布型会转变为均匀分布。计算出不同发病程度及不同精确度要求下的理论抽样数,得到序贯抽样检索表。[结论]该研究给出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检索表是科学实用的抽样方法。
2015年11期 v.43;No.480 101-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群营;黄明生;李守荣;曾学军;胡刚;雷雄浩;姚璐;
通过对菌源、品种、环境及栽培管理等因素的深入调查对2014年湖北蔡甸夏播鲜食玉米南方锈病(Puccinia polysora Underw.)暴发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提出了生态调控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对策。
2015年11期 v.43;No.48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红蕊;金岩;曹丽娟;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金针虫的药剂和施药方法。[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农药(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方法)对金针虫的防治效果。[结果]3种药剂处理对金针虫均有明显防效,其中50%辛硫磷乳油防效最好,其次是40%甲基异柳磷乳油,然后是90%敌百虫原药;在不同的施药方法中,毒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穴施。[结论]3种药剂在生产中都可选用,辛硫磷可优先考虑,但最好在夜晚或傍晚使用;在生产中可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施药方法。
2015年11期 v.43;No.48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蓉蓉;邹玲;刘文华;张灿;李文立;任慧英;
[目的]为更好预防水貂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方法]从山东某大型水貂养殖场采集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培养特性、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等对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致病菌18株,其中有10株为大肠杆菌,说明该养殖场主要的细菌病为大肠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结论]水貂发生细菌病后,应尽可能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避免盲目投药。
2015年11期 v.43;No.480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婉蓉;徐含颖;张学舒;冯双双;罗燕儿;
[目的]为指导南美白对虾高位池的科学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种养殖模式的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塘为试验对象,通过周期性的水样采集研究了虾池水体细菌数量、弧菌数量以及弧菌中非副溶血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比例变化规律与早期死亡综合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试验虾池在养殖初期弧菌数量较低,养殖过程中弧菌数量与细菌总数的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当虾池中细菌总数高于2.5×104cfu/ml,弧菌数量高于1.5×103cfu/ml,非副溶血弧菌与副溶血弧菌的比例超过10∶1,虾池内极易发生早期死亡综合症。[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进行对虾健康养殖的风险评估。
2015年11期 v.43;No.48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龙;张蕾;张东阳;刘泽玉;徐安英;钱荷英;武国华;
[目的]探讨抗性品种和非抗性品种家蚕接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后体内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抗性品种及其对照品种家蚕添食Bm NPV,测定并比较中肠和血液中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家蚕接种Bm NPV后,抗性品种的中肠中羧酸酯酶活性上升,而对照品种羧酸酯酶活性先升高,然后从第3天开始活性降低。抗性品种前2 d中肠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而对照品种与之相反。家蚕接种Bm NPV后,抗性品种在第2天血液羧酸酯酶活性有所升高,此后基本保持不变,而非抗性品种在第3天羧酸酯酶活性升高后下降;抗性品种血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对照品种前2 d乙酰胆碱酯酶升高后降低。[结论]抗性品种在感染Bm NPV病毒后其中肠中羧酸酯酶活性高于未感染的抗性品种,表明抗性品种对感染病毒做出了有效应答和防御;而在感染病毒后抗性品种的中肠与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变化相对较小。据此推测,抗性品种在感染病毒后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代谢过程。
2015年11期 v.43;No.48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长生;彭智伟;史沁欣;郝春晓;侯志军;
[目的]对东北虎圈养环境土壤中蛔虫虫卵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对黑龙江某虎园内的土壤进行随机采样,对蛔虫虫卵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子进化树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形态学鉴定确定土壤中含有2种形态的虫卵。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虫卵分别是是狮弓蛔虫虫卵和猫弓首蛔虫虫卵。分子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狮弓蛔虫属于弓蛔属,猫弓首蛔虫属于弓首属。[结论]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和进化树分析确定土壤中含有狮弓蛔虫虫卵和猫弓首蛔虫虫卵。
2015年11期 v.43;No.480 127-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剑波;丁威;吴井生;赵勇;陈军;张建生;邢军;
[目的]比较3种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巴克夏×梅山猪)生产性能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最佳中草药添加剂组方。[方法]选取体重为40 kg左右巴克夏×梅山猪杂交商品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组,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中草药Ⅰ组育肥猪的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组(P<0.05),中草药Ⅱ组、中草药Ⅲ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生理生化指标表明,中草药Ⅰ组在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作用,中草药试验组在尿素氮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草药Ⅰ组配方可作为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2015年11期 v.43;No.480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师婧;刘安荣;钟源;张卫东;杨梅;卿钦;孟有红;
城市动物园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与迁地保护以及城市旅游的重要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动物园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青睐。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地政府财政支持的差异及经营方式不同,使得中国城市动物园的发展面临瓶颈攻坚时期,其差距越来越大。应用SWOT分析法探讨我国城市动物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探讨城市动物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15年11期 v.43;No.480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外;刀学琼;邓才明;罗晓荣;孙涛;杨太源;李胤;王咏梅;陈学文;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地区发生福寿螺灾害的根本原因。[方法]采用自繁自养的方法研究了福寿螺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繁殖与生长。[结果]福寿螺在水温40℃时开始死亡,高于42℃时12 d内全部死亡;当水温低于6℃时,开始出现大量死亡,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3 d内全部死亡。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年繁殖时间为245 d,1年可繁殖3~4代。幼螺2~3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福寿螺生长速度呈现阶段性变化,孵出后30~60 d的幼螺生长速度最快。[结论]西双版纳地区福寿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繁殖期长,繁殖代数较多,性成熟时间稍早。
2015年11期 v.43;No.480 134-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丁威;杨剑波;赵勇;陈军;吴井生;张建生;邢军;
[目的]研究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育肥猪(巴克夏×梅山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头体重40 kg健康巴梅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采集30、60和90 d血样,检测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G、Ig M和补体C3水平。屠宰后对免疫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添加中草药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总蛋白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白蛋白水平在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Ig G水平在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血清中Ig M水平在第6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90 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3补体试验组在第30天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组织器官观察和组织学切片观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育肥猪的免疫功能。
2015年11期 v.43;No.48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丁农;张金卫;金瑞丰;李江涛;冯世明;鱼南洋;陆萍;李卫旗;
[目的]为彩色茧蚕丝蛋白应用于化妆品等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对几个不同颜色的彩色茧蚕品种进行茧层色素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绿色茧茧壳中类黄酮色素的含量最高,为0.521 mg/g,是白色茧的4.65倍;黄色茧茧壳次之,而白色茧和红色茧最低。黄色茧和红色茧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0.5 mg/g以上,是白色茧和绿色茧的8倍以上。绿色茧茧层中抗氧化物活性最高,为217.5U/g;黄茧茧层中抗氧化物活性次之,而红茧和白茧较低。[结论]与白色蚕茧相比,绿色蚕茧含有较高的类黄酮,而黄色茧和红色茧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抗氧化能力也是天然彩色茧显著高于白色茧。
2015年11期 v.43;No.48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文质斌;龚大洁;
采用标本采集鉴定方法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内647个蝶类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中蝶类有绢蝶科(Pamassiidae)的1属4种,粉蝶科(Pieridae)的6属20种,眼蝶科(Satyridae)的12属16种,蛱蝶科(Nymohalidae)的10属12种,灰蝶科(Lycaenidae)的4属5种。蝶类区系组成分析表明,古北东洋界共有物种为13种,占总物种数的22.81%;古北界蝶类物种共44种,占总物种数的77.19%。
2015年11期 v.43;No.480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东宏;周春霞;洪鹏志;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是诱发人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功能食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代谢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包括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分解和排泄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食品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综述了降低胆固醇功能食品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如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抑制剂、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剂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等,旨在提高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2015年11期 v.43;No.480 145-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永福;伍远安;程小飞;黎奇忠;张茗伟;胡维军;梁志强;
[目的]分析蛇鮈肌肉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现有的国家标准测定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含量。[结果]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为(15.34±0.25)%和(2.39±0.82)%(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和8种必需氨基酸,肌肉(鲜样)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总量(DAA)分别为13.02%、4.89%和5.1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49.92。肌肉中检测出19种脂肪酸,脂肪酸中PUFA、MUFA与PUFA的含量分别为48.64%、26.57%和24.7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总含量5.04%。[结论]蛇鮈肌肉口味鲜美,食用价值较高。
2015年11期 v.43;No.480 149-15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永顺;
主要研究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这2种措施对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约经营措施下竹林土壤容重小于粗放经营,且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2种经营措施下竹林非毛管孔隙度为:6.83%、5.66%,毛管孔隙度为:44.95%、40.12%,总孔隙度为:51.11%、45.33%;集约经营措施下土壤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是粗放经营的1.06、1.02、1.15倍;集约经营措施的有机碳含量是粗放经营措施的1.07倍,全氮含量则是1.18倍。通过研究表明,集约经营措施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一定改善,可适用于竹林培育,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015年11期 v.43;No.480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茂松;
江河沿岸水源涵养林的优化配置是在对配置区域充分调查基础上依据现实资源情况及生态环境需要,特别是区域综合生态发展的要求上进行的,优化配置之关键在于对原来涵养资源的保护并采取技术措施加以资源优化。文章通过对广西来宾市北之江流域水源林的调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按区域自然及经济条件对水源涵养林进行资源优化,以此来发挥北之江沿岸森林的涵养优势。
2015年11期 v.43;No.480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祖华;舒相才;
对云南省腾冲县5个香叶树天然种群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鲜果出籽粒等5个性状指标的总体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种群间果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果实横径和单果质量差异显著,果实纵径和鲜果出籽率差异不显著;2从5个种群总体来看,5个性状指标的总体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鲜果出籽率(24.73%)、单果质量(17.64%)、果实纵径(6.66%)、果形指数(6.24%)、果实横径(5.44%);3鲜果出籽率与其他性状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果实横径与果形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他性状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4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回归方程Y=0.039 22X1+0.039 19X2+0.129 91X3-0.484 25,可用于预测香叶树的单果质量。
2015年11期 v.43;No.480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光金;张培;贾宏炎;蔡道雄;农志;劳庆祥;
[目的]保护和利用优异米老排种质资源。[方法]开展米老排种质资源分布调查,收集82株优势木,并对其种实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米老排分布区域狭窄,零星分布于龙州、靖西、德保、那坡、东兴、上思、容县、凭祥8个县,集中分布在21°32'~23°11'N,105°51'~110°34'E,海拔179~1 202 m之间的低中山区。采种优势木胸径与树高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6,S型曲线拟合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749。米老排结实量大,果实为蒴果,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种子成熟期和收集期。[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和鉴定优良种源提供基础资料。
2015年11期 v.43;No.480 159-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丹;
主要针对辽宁省青山工程围栏封育项目,建立了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绩效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工程实施可有效地促进林地条件改善和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基本达到建设预期,且应加强后续投入与管理,提高项目综合效益。
2015年11期 v.43;No.480 16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志元;魏晶晶;王颖;
旅游大发展时代,文化创意街区旅游属性日益增强,基于其旅游视角的研究也越发显得必要。从旅游异化体验视角,对新形势下文化创意街区旅游属性进行剖析,进而针对其旅游属性展开旅游异化体验模式分类,同时结合分析展开设计策略的探讨,最终对其表达途径进行思考,试图站在旅游者视角展开文化创意街区设计及表达研究,在展现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
2015年11期 v.43;No.480 162-16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敬霖;
分析了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环境资源现状,论述了特产学校校园试验生产现状和建设现代生态校园的增设内容。提出了经济可行的现代生态校园建设方案和科学合理的北方现代生态农业校园建设模式。认为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环境的改善、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业类院校的校园建设等,都应遵循生态科学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2015年11期 v.43;No.480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汝小芳;
根据江南古镇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了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的趋势,据此提出了古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吴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从古镇保护、文化旅游、古镇管理体制、多样化发展、营造古镇经济圈等多个角度提出发展思路。
2015年11期 v.43;No.480 168-170+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卫峰;耿士均;
灌木是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元素,其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方式,对于城市绿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对徐州市各类绿地中灌木的树种选择和配置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徐州市园林绿地灌木应用模式,以促进灌木在徐州市各类园林绿地中的合理应用。
2015年11期 v.43;No.480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仁芳;沈永宝;
以现存明清私家园林和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从"道法自然"、"隐文化"和风格3方面分析并论述明清文人画理与私家园林叠石石脉的关系。
2015年11期 v.43;No.480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俊;何国伟;梁楚灵;薛运萍;
从景观资源及其利用方面分析湛江的城市海岸景观现状,以提升湛江滨海城市景观水平,丰富居民生活,提高海岸线观光质量为目的,构想海岸线整体的功能布局、沿海的植物景观和建筑景观以及亲海景观的配置,以此构想未来湛江海岸线景观带的美好景象。
2015年11期 v.43;No.480 179-18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林;巩在武;
通过对能见度人工目测和自动观测方法、观测数据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自动能见度仪观测到的数据更为客观,更具科学性,避免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获得准确的观测数据,应对自动观测仪器按照规范及时进行维护。
2015年11期 v.43;No.480 18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剑雄;李佳;
利用成县气象站提供的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资料及作物发育期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成县2014年度气候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成县总的气候特征为降水严重不足,时空分布差异大;气温偏高,积温显著偏多,热量资源丰沛;光照时间偏歉。2013年12月~2014年1月少雨雪,冬季暖干,有利病虫害越冬;2月出现持续阴雨雪天气,量为历年之最,冬干消失,雨雪极利越冬作物返青-拔节期生长发育;4月下旬出现透雨,之前春旱解除,有利玉米出苗生长及小麦抽穗;4、5月间有低温时段,川坝河谷区密度大不抗锈的小麦出现了锈病危害;5月~6月上旬天气有利小麦灌浆乳熟和成熟收获,小麦获得好收成,但对秋作物发育有影响;5~8月雨量偏少幅度大多年少见,此间正值大小秋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持续干旱对其生育影响很大,尤以小秋作物为甚,秋粮减产明显。秋雨正常,水分条件有利越冬作物播种出苗。因此,在光热水诸要素中水分是主要的,只有水分条件得以满足光热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农业才能得到稳步发展。
2015年11期 v.43;No.480 183-185+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继光;罗林艳;高炉东;
简要介绍了北斗信息保障传输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了省级北斗收集平台的部署及北斗传输终端的安装过程,为北斗卫星通信在省级气象数据收集中的应用提供了示例。北斗信息保障传输系统在湖南运行正常,利用北斗卫星的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了山洪监测自动气象站全天候传输数据,解决了湖南部分偏远地区气象数据传输不稳定问题。
2015年11期 v.43;No.480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斌;杨斌;
通过对蔚县烟草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措施,针对烟草生育期间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提出防御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烟草气象服务提供依据,也为农民朋友提高烟草种植质量、减少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提供气象指导。
2015年11期 v.43;No.480 188-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娜;李方臻;高学芹;王晓立;
论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处理质量相应措施,以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提高气象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015年11期 v.43;No.480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熊光红;
利用1961~2012年陕西关中地区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气温资料,对近52年来该地区的降雨和气温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降雨和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中地区气温显著升高,降雨量无明显趋势性,降雨量和气温的相关关系仅在20世纪末的20年达到典型负相关,其他时段并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无法得出研究时段内该地区降雨量随气温升高发生相关变化的统一结论;降雨和气温的阶段性变化形成气候类型的阶段性,20世纪60~80年代为关中气候变化的稳定时段,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气候类型为"暖干型",进入21世纪气候类型转为"暖湿型"。
2015年11期 v.43;No.480 192-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义豪;
利用阳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气象要素,对阳谷县33年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阳谷县光、温资源较为丰富,降水偏少,同时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阳谷县1981~2013年共出现过各类干旱42次,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冰雹大风年年出现,主要集中在6~9月,降雹时段在午后和傍晚;阳谷县的暴雨主要出现在7~8月,平均每年出现约2次。
2015年11期 v.43;No.480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路花;李国柱;
从气温、降水、日照等三方面概括邹平县2014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气温偏高,春季突出,降水偏少,春季严重,日照不足,秋季明显;雾霾天气较多,空气污染严重,全年209 d出现了能见度≤10.0 km的视程障碍现象;年大风日数少,全年仅出现了一次>17.0 m/s的大风天气;2014年的初霜日出现在10月14日,接近常年,略早于2013年;初雪日明显偏晚,出现在12月31日。
2015年11期 v.43;No.480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玲珠;张燕宁;刘建伟;
根据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55~2013年逐年、逐月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邯郸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变化趋势,并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59年邯郸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103.68 h/10a;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65年与谷值点1996年相差可达1 096.6 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变化趋势最明显,其次是冬季、秋季,而春季变化趋势不显著;近59年来5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12月最少,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的是7月,3、4月变化不显著;年日照时数在1982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为少日照时段,秋季突变时间点与年突变相同。
2015年11期 v.43;No.480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明丽;刘灏;彭辉志;何宁;刘二影;
湘潭是农业大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国湘莲之乡",特色农副产品较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特色农业的需要。在此阐述了湘潭市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面进行了探析,为今后做好、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2015年11期 v.43;No.480 207-208+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其蕾;万福绪;张波;
以句容市沦山湖废弃宕口为研究对象,对宕口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并提出该地区废弃宕口的植被恢复措施。
2015年11期 v.43;No.480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家荣;刘建林;
丹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治理水土流失进行生态修复改善其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在对国内外生态修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修复的布局原则及植物功能性状作用的分析,在确定生态修复工程植物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丹江流域具体情况,提出了丹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植物的生态配置方案,为丹江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可被同类其他工程借鉴。
2015年11期 v.43;No.480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谷娇;宁晓雨;靳辉;朱小龙;谈冰畅;李宽意;
通过单因子(苦草密度)影响试验和双因子(有无苦草、沉积物性质)受控试验,研究苦草移植在短期内对沉积物再悬浮后的水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苦草移植可以显著降低水体悬浮物浓度与营养盐水平,且密度越高,悬浮物浓度与营养盐水平越低;沉积物营养水平影响苦草对水体的净化效果:高营养底泥中,苦草对悬浮物的去除率为22.19%,而低营养底泥中去除率仅为8.21%;高营养底泥中,苦草对水体TN的去除率为10.94%,显著高于低营养底泥。因此,沉水植被区域沉积物再悬浮的沉降不仅与沉水植物本身有关,还与沉积物的性质有关。
2015年11期 v.43;No.480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龙珍;张亚平;管永祥;朱光灿;周永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作为农村水环境整治的主要项目之一,是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基本保障,是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关键。根据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的充分调研,介绍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情况,重点探讨了其建设主题、动力类型和工艺原理。
2015年11期 v.43;No.480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邓红燕;王永秀;
[目的]提高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方法]以收割的废弃植物为原料,通过冷压成型制备成型燃料,研究了成型压力、粘结剂添加量、原料含水率对成型燃料密度和机械强度的影响。[结果]成型燃料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40 MPa、粘结剂添加量15%、原料含水率8%,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成型燃料密度和抗跌强度分别高达0.97 g/cm和96%。[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湿地植物处理处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5年11期 v.43;No.480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纳丽萍;马航海;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农村污水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高昂的处理成本成为限制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因素。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命周期包括了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运行至期满报废的全过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规划、设计、运行及报废各个环节,探讨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问题。
2015年11期 v.43;No.480 227-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鹏;陈思璇;李长江;
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全省工业强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灌溉用水是贵州省的第一用水大户,由于其用水效率较低,影响了贵州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2015年11期 v.43;No.480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永霞;方江平;
采用TM影像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989、2002和2009年沙化土地空间分布、沙化土地类型分布格局和沙化程度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现有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44%,其中沙砾质类占2/3。但从区域来看,东部(46.64%)、中部(54.94%)明显高于西部(18.15%),说明"一江两河"流域沙化治理工作集中在东部、中部开展。
2015年11期 v.43;No.480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欣;尹瑞平;刘静;王成龙;吴永胜;姚喜军;何京丽;邢恩德;郭建英;刘铁军;姗丹;刘艳萍;李泽坤;
对风水复合侵蚀区两种常见植物的四年生同龄沙棘和柠条植株采用人工移植的方法,利用HTSW-18多通道风向风速监测仪观测林带在不同株距和行距配置方式下的防风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林带均能有效降低风速。在相同的株距和行距的情况下,柠条林带防风效果明显优于沙棘林带。两种植物林带均是随着株距的减小,林带的防风效果逐渐增大。随着行距的增大,植物林带的防风效果逐渐减小。两种植物均增大地表粗糙度,柠条林带对粗糙度的影响是对照点的25倍,沙棘是对照的17倍。
2015年11期 v.43;No.480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德辉;周慧杰;王萌;吴波;董福湘;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遴选16个评价指标构建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利用遥感及统计数据,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进行基于空间的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各县级行政单元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临界安全和较不安全3个等级,生态安全指数最高的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0.76),最低的为通榆县(0.37)。较安全等级区包括前郭尔罗斯、镇赉、洮南和乾安4个县(市),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小,但自然本底条件相对欠佳;临界安全等级包括扶余、大安、宁江、洮北和长岭5个县(市、区),生态环境一般,自然本底条件较好,但人类活动干扰大,生态建设能力不足;较不安全等级为通榆县,地热指数高,人类活动干扰小,但自然本地条件差,生态建设能力低,生态环境较差。
2015年11期 v.43;No.480 238-240+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聿德;
以张大银煤矿为例,从矿区土地复垦原则、复垦后土地利用方向与复垦工程等方面,探讨内蒙古东胜矿区露天开采煤矿土地复垦技术。
2015年11期 v.43;No.480 241-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营;周塘沂;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水质与排水量特征分析,并对我国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探究,为选择合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提供借鉴。
2015年11期 v.43;No.480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洪波;鲁龙;毕生雷;尹永磊;乔建援;刘钺;杜风光;
[目的]优化氯仿在小球藻酯化液中的萃取条件。[方法]使用氯仿作为萃取剂,从小球藻酯化液中提取生物柴油,选取萃取温度、萃取剂添加量、萃取时间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80℃,萃取剂添加量2 ml/g,萃取时间30 min。各因素影响萃取结果的顺序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剂添加量。[结论]该研究为藻类制备生活柴油中萃取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1期 v.43;No.480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学远;胡军文;
在道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县湿地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完善法制、健全体系,科学规划、严格执法等湿地保护对策。
2015年11期 v.43;No.480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丽燕;王铁梅;马金星;高凯;
通过对虉草的热值和灰分进行测定,探讨虉草热值和灰分的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虉草干重热值呈现双峰的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孕穗期和成熟期;虉草灰分含量随物候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成熟期灰分含量最低;去灰分热值随着生育时期推迟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顺序为孕穗期>抽穗期>盛花期>成熟期>果后营养期>枯黄期;各生育期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其中抽穗期表现为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孕穗期和果后营养期表现为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盛花期、成熟期和枯黄期相关性不显著。
2015年11期 v.43;No.480 250-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辰琛;胡宝清;
根据2001~2012年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对茅尾海区域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进行计算,采用数理统计法、秩相关系数法分析海水养殖业污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茅尾海海区内海水养殖污染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变化,并针对该现状提出合理的控制对策建议。
2015年11期 v.43;No.480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谭笑;
综合臭氧污泥减量化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对其技术原理和工艺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其现存问题,并讨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2015年11期 v.43;No.480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涛;蔡昱;张云;
通过资料搜集及现场调研,分析了餐饮废气污染源特征、净化器使用情况等,发现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餐饮废气以细颗粒物、烃类物质为主。目前,常用油烟净化器对油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监测数据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利用SCREEN3对餐饮企业废气PM10、PM2.5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颗粒物对局部区域的影响不容忽视。
2015年11期 v.43;No.480 257-25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冰;
GM(1,1)模型由于其原始数据的起伏性和无序性,预测结果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情况,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GM(1,1)模型结果进行优化,并应用该模型对太子河干流化学需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预测,化学需氧量成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实际化学需氧量为11.4 mg/L,结果在(9.97,12.59)的预测区间,说明应用灰色马尔可夫链对水质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2015年11期 v.43;No.480 259-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勇华;罗会斌;刘其镜;李正华;宋智勇;
[目的]研究散叶烘烤变黄期烘烤时间和温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散叶堆积烘烤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变黄期高温高湿,可以缩短变黄时间11 h;在38℃前保湿变黄烟叶外观质量好;上等烟叶比例高,经济性状最好;变黄期适当延长时间有利于烟叶中的淀粉得到充分降解,转化为糖类物质。[结论]研究可为提高散叶烘烤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015年11期 v.43;No.480 26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婷婷;王振宇;尹红力;刘冉;张乃珣;
[目的]优化黑木耳多糖的硫酸化工艺。[方法]用硫酸法对黑木耳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修饰条件中反应时间(A)、反应温度(B)和反应试剂配比(正丁醇∶浓硫酸)(C)3个因素对产物的硫酸基取代度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28℃、反应时间为0.5~2.5 h、反应试剂配比(正丁醇∶浓硫酸)为1∶2~1∶4范围内,3个因素与产物平均取代度(Y)的回归模型为Y=0.54-0.011A-0.008 8B-0.017C+0.029A×B-0.044A×C+0.010B×C-0.11A2-0.021B2-0.13C2;F检验证明模型拟合较好,可以用于量化控制条件;3个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程度为C>A>B,并且各因素之间交互影响显著。[结论]对黑木耳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可提高其硫酸化程度,从而增加黑木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2015年11期 v.43;No.480 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舒翔;邱奇琦;
冷榨制油技术是一种直接将未经轧胚或蒸炒的油料在室温至65℃之间,经低温榨油机压榨而获得营养价值、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的油脂和饼粕的制油技术。对冷冻低温压榨获取食用油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产出国和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冷榨制油的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2015年11期 v.43;No.480 267-268+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珊;曾庆梅;
[目的]建立澄清剂协同超高压处理提高黄酒稳定性的新工艺。[方法]对黄酒酒脚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复合试验方法,对超高压技术和不同澄清剂对黄酒的稳定性进行了效果比较,测定了黄酒在处理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蛋白质、多酚和铁是引起黄酒浑浊的主要因素;黄酒在300 MPa压力下处理20 min后其稳定性较好,PVPP协同超高压处理后黄酒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稳定性测试后未失光且未出现浑浊沉淀,处理后黄酒p H变化不明显,非糖固形物含量略有增加,总蛋白、多酚、总糖和铁含量均下降。[结论]PVPP与超高压技术联用能有效提高黄酒的稳定性。
2015年11期 v.43;No.480 269-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玉;尹立伟;郭丽;
[目的]研究不同食品添加剂对玉米淀粉老化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添加氯化钠、柠檬酸、黄原胶、蔗糖、单甘酯和糖化酶6种添加剂研究各添加剂对玉米淀粉的老化性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玉米淀粉的老化度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大,而随着柠檬酸、黄原胶、蔗糖、单甘酯、糖化酶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减小。[结论]研究可为使用添加剂来适当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提供参考依据。
2015年11期 v.43;No.480 274-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卢义龙;王明力;李慧慧;闫岩;
喷雾干燥是目前食品工业最常用的干燥方式之一。随着对喷雾干燥技术和设备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喷雾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更将广泛。简单介绍喷雾干燥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喷雾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015年11期 v.43;No.480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华;胡茂志;严秋香;魏文娴;崔桂友;
流式细胞术作为单细胞水平上的分析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功能分析和食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呈现较好的应用前景。就其在食品功能成分评价与食品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5年11期 v.43;No.480 279-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姜程曦;程锦国;罗婷;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药食同源植物兼具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药食同源植物的运用。主要从传统营养学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对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
2015年11期 v.43;No.480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邱靖;彭莞云;吴瑞武;张海涛;
由于影响葡萄酒质量的指标较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到了影响葡萄酒质量的指标总计17个。并对两组评酒员的品评数据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研究表明,第2组评酒员的评分数据更可信。同时,利用QPSO算法优化KM算法,建立了葡萄酒分类模型。通过试验分析,该算法相对其他两种算法更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并对葡萄酒样品进行了分级,该算法能处理聚类方面的类似问题。
2015年11期 v.43;No.480 285-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音;路新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不断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人们对改善记忆力的保健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为其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分析和总结了改善记忆力保健品的类型及研发现状,重点论述了中医预防及改善记忆力的研发思路,并以茶色素等中成药研发实例说明保健食品研发的具体方法和要求,说明采用传统方法与中医药整体功能调节有机结合来改善记忆力是切实可行,值得提倡的。
2015年11期 v.43;No.480 28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挚;
云南白雪茶是滇西北高寒地区民间特有的一种长期使用的药物和保健饮品,具有茶文化特征。从云南民间的食用经验来看,白雪茶具有显著的清热、止咳、安神等保健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又证明,白雪茶还具有抗炎、解热、抗疲劳、抗辐射、促进免疫等药理学活性。根据雪茶的研究现状对其植物学特性、化学成分、保健作用作了简要的阐述,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1期 v.43;No.480 289-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楚怡;李劲涛;钟儒刚;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营养价值高、保健功效好的功能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海洋功能食品凭借其优质的营养成分、独特的保健功效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现阶段,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已成为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的一大研究热点。就海洋功能食品的生理活性成分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对当前我国海洋功能食品及海洋生物高端制品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研发方向进行了探讨。
2015年11期 v.43;No.480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曲娜;顾正彪;王德军;
[目的]研究酶解处理对马铃薯渣理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淀粉酶酶解马铃薯渣中的残余淀粉,释放薯渣中被淀粉包裹的纤维素,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酶解前后马铃薯渣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性。[结果]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薯渣经过酶解后,结构松散,且在酶解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酶解后其阳离子交换能力、纤维素转化率、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均有所提高,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也较高。酶解后的薯渣结构基团没有改变,纤维素的结晶度也没有变化。[结论]利用淀粉酶酶解马铃薯渣中的残余淀粉,酶解后薯渣的纤维素本质没有变化,却为肠道提供了一个有助于消化吸收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作为饲料添加组分。
2015年11期 v.43;No.480 295-297+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欧;韩霁昌;王欢元;童伟;赵宣;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实践给出了4种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对我国未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5年11期 v.43;No.480 298-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胡一;韩霁昌;杜宜春;郝起礼;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盐碱地开发利用是我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研究结合调查统计资料分析了陕西省盐碱地的分布、成因,并以定边县为例对陕西省盐碱地的开发造田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以铺沙和修筑水利设施为主,辅以生物、农艺等其他措施,土壤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改良效果显著。
2015年11期 v.43;No.480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孟展;潘杰华;肖颖;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该研究在对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传统测算方法的不足,提出新的潜力测算思路与方法,并建立指标体系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从而更科学合理地对各评价单元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测算,为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015年11期 v.43;No.480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闪闪;童周雁;邹天伊;高玲燕;杨春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用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该研究基于浙江省慈溪市农用地流转发展历程,分析了慈溪市农用地流转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慈溪市农用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对策。
2015年11期 v.43;No.480 308-30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瑞龙;武路军;
在深入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和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及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区位理论、报酬递减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综合运用GIS技术、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北省安新县农用地动态利用进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集约度的测算,并对各镇集约度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002~2013年安新县农用地集约利用度整体增加;各准则层除持续状况集约度值在2011年出现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准则层集约度都以波动形式上升;安新县各乡镇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值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县南北两头和中部乡镇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较好,集约度增长幅度较大。
2015年11期 v.43;No.480 310-312+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玮;阮军;龙艳;
铜仁市处武陵山区域核心区,有着独特的环境条件。该研究利用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铜仁市2个精品水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指出铜仁市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组织化生产,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政府指导能力,加强产业群体内部联系,发挥集群综合效益。
2015年11期 v.43;No.480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颂心;严先锋;
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必须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双重性问题,实现农业低碳转型,也呈现出双重发展取向。该研究对低碳农业进行了文献回顾,就农业的双重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低碳农业的双重发展取向,提出了农业低碳转型实现的可能路径。
2015年11期 v.43;No.480 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雪梅;宋华;陈腊梅;
从贷前可行性分析、贷中审批授信和贷后风险管理监管3个阶段入手,分析了邮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贷前调查报告重点不完善、分析不到位;贷中审批权限和奖惩制度不完善;贷后监管意识淡薄,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2015年11期 v.43;No.480 31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王涛;罗桂花;吴黎军;
根据1996~2013年新疆的农业进出口与经济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新疆农业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业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呈双向因果关系。农业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都有贡献,但农业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所以应该加大农业的出口力度。
2015年11期 v.43;No.480 322-325+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玉娟;龚曼薇;
基于"普惠金融"的提出及"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指出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5年11期 v.43;No.480 326-327+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顾先问;张爱萍;
根据2010~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对省域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表明省域"两化"融合水平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地域分异明显,高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低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一部分省份随时间在高、低水平间发生着跃迁。在"四化"同步背景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两化"融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中、西部的分析表明,东部"两化"融合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显著,中、西部则不明显;东、西部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则不明显,中部与此情况相反。
2015年11期 v.43;No.480 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良盛;郎胜勇;伍厚国;
为了能了解烟草专业合作社对减工降本的作用,分别以相同或相近面积的传统基地单元种植和传统种植户作为对照,进行了相近面积的基地单元烟草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种植和基地单元传统种植对比,以及相同面积的烟草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种植和传统的家庭种植对比。结果显示,烟草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种植形式每公顷可节约240个用工,按每个用工80元计算,降低19 200元的用工成本;同时,在收购价格上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种植的烟叶均价提高了1.4元/kg(70元/担)以上,烟草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种植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015年11期 v.43;No.480 33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品忠;程慧林;
在总结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衢州市实际,深刻分析了当前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与建议。从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来看,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体现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历史规律性,引领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提升农业现代性的基本要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衢州市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企业成为先进科技应用的领头羊。但是,仍然存在合作社组织松散、后备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2015年11期 v.43;No.480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荣;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而产生,在现代农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数量少等外部条件,以及其自身发展规模小、效益不佳、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尤其在融资方面,已陷入困境,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该研究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金融支持困境。通过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5年11期 v.43;No.480 341-342+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卢芳亮;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岳阳市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从建设、应用到管理的系统,但是在规划设计、整合度、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该研究概述了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015年11期 v.43;No.480 35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志鹏;赵伊齐;邵宪友;赵杨;
介绍了霍尔原理在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上的重要性,并与其他传感器对比,对现阶段主要的几种基于霍尔原理的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应用于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上霍尔原理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得出霍尔原理在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上主要发展趋势。
2015年11期 v.43;No.480 357-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贺娜;戴红卫;宁德鲁;马婷;
为对核桃品种资源和栽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采用Visual Studio 2010中的C语言,以及SQLite数据库构建了核桃品种资源及栽培信息库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品种信息管理、栽培技术、病虫害监测、采收及采后管理和系统维护5个功能模板。系统的应用,为云南乃至中国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提供信息平台,也为核桃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015年11期 v.43;No.480 360-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云鹏;吕丹桔;秦明明;秦志一;张雁;
为获取植物体应激反应过程设计了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以Labview虚拟仪器为平台,利用红光探头获取植物微信息,并以海芋为检测对象,通过对其做破损实验,检测该植物的应激微信息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因外界刺激引起植物自身反应的过程,能够用于实时监测植物生长情况。
2015年11期 v.43;No.480 362-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秋霞;郜鲁涛;盛立冲;
通过对植物叶片进行分类,在植物种类鉴别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植物叶片分类中,大多都是在PC机上构建叶片分类系统。该研究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平台,构建了结合图像特征识别技术的植物叶片分类系统,设计了系统的主界面及相关操作界面,在VS开发环境下利用Open CV中图像处理的相关类函数,实现图像处理的过程,最终通过在Android开发环境下调用本地C++代码的方式实现整个系统。
2015年11期 v.43;No.480 367-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超;张涵;
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受众每日常必看的节目,随着气象类影视节目在生活中服务性越来越强,气象新闻也随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该研究从气象类影视节目为农服务的重要性出发,以新闻专题类节目《一个平凡的气象信息员——李朝敬》为例,在气象专题节目的策划、选题、拍摄要点和后期编辑,以及主持人风格与形象包装等几个方面,探析了如何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类节目,向观众提供科普知识、展示多元化气象节目的方法。
2015年11期 v.43;No.480 370-3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文忠;张绪美;李梅;
以太仓市主要农区为载体,以传感器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土壤墒情状况和周边环境温度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建立了从土壤墒情采集到墒情数据无线传输的土壤墒情无线传输预警系统。分别从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设计、GPS定位功能、无线传输模块及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等方面对土壤墒情无线监控系统进行了实现。
2015年11期 v.43;No.480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