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德林;毛罕平;
分析了温室黄瓜的茎流与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供水情况下黄瓜的茎流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实施滴灌时,黄瓜的茎流变化与作物的蒸腾速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结合茎流与蒸腾速度2方面的指标,将更有利于指导温室作物的节水灌溉。
2007年12期 3455-3456+3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考虑农业技术的传播方式,建立了农村拥有某些带隐性知识特征的技术在拥有者和非拥有者之间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方程。根据不同的初始条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关结论。
2007年12期 3457-3458+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闫玉华;钟成华;邓春光;
采用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不仅投资少,并且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平衡。与经典的生物操纵相比,非经典生物操纵所依靠的放养对象,正好是经典生物操纵理论要求捕除或毒杀的对象,它主要是通过利用有特殊摄食特性、消化机制且群落结构稳定的滤食性鱼类来直接控制水华。
2007年12期 3459-3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曲敏;张延明;闫玉清;徐香玲;李集临;
来源于山羊草属的杀配子染色体,已被导入普通小麦中,这些外源染色体可以选择性地引起缺少这些染色体的配子不育,并且能够使其自身得以优先传递。杀配子染色体可诱导染色体畸变产生易位、缺失,有利于构建物理图谱。阐述了杀配子染色体研究进展的有关内容。
2007年12期 3461-3462+3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现青;高晓平;赵改名;李苗云;柳艳霞;杨淑晶;
抗菌肽主要由无脊椎动物、植物和哺乳动物的组织或者细胞产生,其种类较多。相应地,由于其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导致其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这为研究探讨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及指导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系统介绍了抗菌肽抗菌机制的各种研究方法,旨在为指导新型抗菌肽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合成提供技术支持。
2007年12期 3463+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德魁;王继和;刘有军;马全林;
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数学方法,分析了7种中国柽柳属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7种柽柳属植物种的耐盐性为:短穗柽柳>甘肃柽柳>多花柽柳>甘蒙柽柳>长穗柽柳>山川柽柳>多枝柽柳,为耐盐性柽柳属植物种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2007年12期 3464-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辉;
采用自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系统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研究26种有机氯农药在不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确定了色谱分离条件和净化过程中待测组分的收集时间段。结果表明,DM-5色谱柱分离26种农药的效果好。有机氯农药混标溶液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系统的流出时间为7.5~12.5 min。各组分的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76%~90%,且RSD全部小于20%。
2007年12期 3466-3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健;王小霞;符书兰;唐宗祥;吴峰;张怀琼;任正隆;
为了筛选具有良好组织培养特性的优良小麦品种作为转基因受体,使转基因小麦能尽快得到应用,对4个小麦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以及7个小麦品系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考察其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成熟胚成愈率都达90%以上,但不同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率存在很大差异:7个小麦品系的植株再生率都低于20%,而4个小麦品种的植株再生率都达35%以上,幼胚成愈率及植株再生率都分别达90%和62%以上。该研究为小麦的遗传转化提供了几个新的优良受体品种。该研究进行成熟胚培养时,采用半胚培养的方式,一方面有效地克服了成熟胚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萌发的现象,另一方面提高了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多苗的能力。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小麦胚培养的参考。
2007年12期 3561-3562+3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安林;杜慧;张换平;
水-乙醇-硫酸铵构成的双水相体系,具有不使用有毒有机溶剂、萃取条件温和的特点。使用测定上下相电导和折光的方法,测定了分相前乙醇含量为30%和40%的溶液分相后上下相的组成;上下相的组成和硫酸铵的加入量有关。分相前乙醇含量为40%的溶液,分相后上相的乙醇含量可达55%,同时上相中仍含约0.03 g/ml的硫酸铵;下相乙醇含量在10%左右,硫酸铵的含量约为0.45 g/ml。
2007年12期 3563-3564+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胡炳义;刘怀攀;
为了探讨多胺的功能,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大豆(Glycine maxL.)种子在成熟脱水过程中3种不同形态(游离态,f;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ASCC;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AISCC)多胺(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fPut的变化不明显,而fSpd和fSpm的水平明显上升。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多胺(ASCC-PAs)、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腐胺(AISCC-Put)和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亚精胺(AISCC-Spd)的含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fSpdf、Spm、ASCC-PAs、AISCC-Put和AISCC-Spd在大豆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2007年12期 3468+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蕾;于海业;周丽娜;张志平;蒋斌;
在分析生态因子及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相关分析初步确定各因子对林下参Tr的作用性质,采用逐步回归、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各生态因子对Tr的综合作用,确定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相对湿度(RH)是影响林下参蒸腾的主要因子并建立林下参Tr的光温模型及光湿模型:Tr=0.005PAR+0.028Ta-0.526(r2=0.784**,F=110.990),Tr=0.005PAR-0.006RH+0.516(r2=0.780**,F=108.442)。
2007年12期 3469+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畅;张淼;李法莲;邵群;
土壤盐渍化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一项重要原因,Na+对大多数作物是有害的,而钾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植物根系在外界低钾条件下主要通过高亲和性系统吸收K+。介绍了高亲和钾转运体Trk/HKT和KUP/HAK/KT 2大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讨论了当植物处于K+饥饿及盐胁迫下,2大家族在改善植物钾营养、提高植物耐盐性方面的作用。
2007年12期 3470-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永辉;白远国;邓红云;陈豪;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CPPU诱导“保冠一号”番茄子叶及下胚轴在培养条件下的植株再生情况,确定CPPU诱导番茄植株再生的最佳浓度。方法:采用CPPU与NAA的不同浓度组合,诱导“保冠一号”番茄子叶及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发生及植株生长。结果:各种浓度在CPPU和NAA组合对“保冠一号”番茄的植株再生有不同的影响。子叶以MS+CPPU 0.05 mg/L+NAA 0.01 mg/L,下胚轴以MS+CPPU 0.025 mg/L+NAA 0.01 mg/L为最佳再生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不定芽的分化都有良好的效果;不定芽在1/2MS+IBA 0.5 mg/L和1/2MS+NAA 0.5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
2007年12期 3475+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丹;刘延吉;吴阔;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碱茅植株,对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0 mmol/L低盐胁迫对碱茅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影响较小,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幼苗叶片的内源激素IAA、GA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ZR含量波动后趋于稳定,而幼苗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显著上升。
2007年12期 3476-3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红;黄晓蓉;张福平;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GA3I、AA、NAA和6-BA等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200 mg/L GA3,5 mg/L IAA,0.5 mg/L NAA和0.5 mg/L6-BA不仅可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而且可提高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还可增加幼苗的胚根鲜重、子叶鲜重、全株鲜重,其中200 mg/L GA3对黄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最好。
2007年12期 3478-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吴秋花;吴雪梅;吴家森;周莉青;邵力;沈健;
在可控条件下研究了3种鸢尾属湿地植物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MDAS、OD含量的变化。根据这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菖蒲>玉蝉花>花菖蒲。这一结果与3种鸢尾属湿地植物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2007年12期 3481+3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杨谷良;刘世旺;詹火元;徐艳霞;
以银杏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CTAB法、SDS法和TRIzol法提取银杏叶片总RNA。结果表明:CTAB法、SDS法所提取的RNA经电泳检测,28SrRNA、18SrRNA和5SrRNA3条带清晰,RT-PCR得到的条带与目的片断大小一致,说明所提取的RNA纯度高、质量好;TRIzol法所得到的RNA降解严重,没有得到完整的电泳条带。CTAB法和SDS法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物质的植物总RNA提取。
2007年12期 3482+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明;杨君;安利佳;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过程中外源基因转化途径、转化受体细胞、转化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大豆花粉管通道形成与受精过程,突出受体细胞的感受态的获得,对转化操作要点加以分析,为花粉管通道法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2007年12期 3483+3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彭帅;伍贤进;罗玥佶;唐冬英;刘选明;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鱼腥草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112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所占比例为84.8%,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目为9.3条。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了Nei’s基因距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18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69 9,并用MEGA3.1软件通过UPMG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技术可将17份供试的鱼腥草材料全部分开,在遗传距离系数0.2处可将17份材料划分成三大类,其中多数材料根据ISSR遗传距离系数划分的类群与地理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同时对鱼腥草道地性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007年12期 3484-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王宏伟;邢志远;史振声;
综述了玉米育种上应用的几种生物技术,其中单倍体技术包括花药培养S、tock6单倍体技术,化学诱导孤雌生殖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包括SSR、RFLP、RAPD和AFLP。概述了各种技术的方法、特点和应用。
2007年12期 3487-3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柳;李杨瑞;李小辉;
从甘蔗脱毒技术、甘蔗组织培养防止褐变、甘蔗组织培养基的优化、甘蔗组织培养在遗传工程和抗性选育上的应用及生物反应器在甘蔗组织培养上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甘蔗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2007年12期 3490-3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洪森荣;尹明华;
对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BA 2 mg/L+NAA 0.5 mg/L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6-BA 2 mg/L+NAA 1 mg/L对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出愈率均达100%;6-BA 2 mg/L+NAA 1 mg/L有利于叶片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芽,6-BA 2 mg/L+NAA 0.5 mg/L则有利于茎段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芽。
2007年12期 3493-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佳;郁枫;吴晓梅;任强;
构建cDNA表达文库用于克隆和研究牦牛角生长相关基因。Trizol提取牦牛角真皮乳头总RNA并纯化mRNA,用ZAP Express cD-NASynthesis Kit合成双链DNA,进行末端修饰,接入ZAP表达载体。经Gigapack Ⅲ Gold Packaging extract体外包装,转染XL1-Blue MRF’宿主菌,形成初级文库,初级文库进一步扩增形成稳定的cDNA文库。结果表明,文库库容量为4×107,重组率达93%,为进一步从文库中筛选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工具。
2007年12期 3495-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树伟;石长青;辛彩霞;阿地力·买买提;窦仁虎;张新龙;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了多浪羊、叶城羊和卡拉库尔羊间的亲缘关系。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条具多态性引物,其中8条多态性引物的稳定性较好,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用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并拍照保存。将实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多浪羊与叶城羊(遗传距离0.670)、卡拉库尔羊(遗传距离0.540)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另外,卡拉库尔羊产双羔成年母羊与公羊的遗传距离小于绵羊种间遗传距离(遗传距离0.072),与产单羔成年母羊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距离0.063)。
2007年12期 3497-3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航;王永伟;何松林;
从生根培养基、蔗糖浓度、环境因子、生根移栽等方面论述了牡丹试管苗的生根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生理生化及细胞学方面入手探索牡丹试管苗的生根机理。
2007年12期 3499+3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岚峰;王建华;李运生;耿果霞;李勤凡;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1株TMPD降解菌(LF-2)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LF-2的形态及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与葡萄球菌属一致,而且与巴氏葡萄球菌(AJ717376)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80%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构成一个分支。由此确定TMPD降解菌LF-2属于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
2007年12期 3500-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诚;丁莉;
研究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硒浓度≤24.0 mg/L时,SOD、CAT、POD活性变化不大;晒浓度>24.0 mg/L时,POD活性有所升高;硒浓度为30.0 mg/L时,SOD活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4℃条件下,SOD、CAT活性较20℃时大幅下降;POD活性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8.0 mg/L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常温下适量的硒可提高SODP、OD及CAT的活性,最适处理浓度为18.0~24.0 mg/L。
2007年12期 3502+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吴京姬;吴基日;严一字;吴松权;李美善;
以MS和N6为基本培养基,配制成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以桔梗的叶片、茎段和根段为外植体,探索通过诱导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的路子。结果表明:在添加0.5 mg/L NAA和1.0 mg/L 6-BA的MS和N6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时,能诱导胚状体并直接分化出小苗;以茎段为外植体时,部分细胞团通过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另一部分细胞团中长出愈伤组织;以根段为外植体时只长出愈伤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2,4-D的培养基上只长出愈伤组织,不直接分化出小苗。
2007年12期 3565+3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寒梅;李威;
针对市场对无公害优质稻米需求的与日俱增,就无公害优质稻米分类、生产上限制因素等的分析入手,从栽培环境、品种、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无公害优质稻米安全生产栽培技术。
2007年12期 3503-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成广;李博;杨晓波;马力;刘明华;乌爱君;边为勇;佟成冶;
通过对辽宁省北部风沙土区花生种植基地的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重金属在不同花生品种植株和果实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以及重金属在作物体内迁移能力不同。其中白沙1016果实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Cu>Ni>Hg>Cr>As>Pb。花生果实中Cr、Cu、Ni的含量高于植株中的含量;果实中As、Pb、Hg的含量低于植株中的含量;Cd在果实和植株中的富集程度基本相同,含量没有明显差别;北镇二代较白沙1016对Cd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因此对于Cd含量高的土壤不适合种植北镇二代。
2007年12期 3505+3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翠平;
针对夏花生生长发育规律,通过覆膜花生AnM丰产栽培试验,进一步了解了AnM丰产栽培技术在夏直播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2007年12期 3506-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石在臣;刘宗亮;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冬小麦生理、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烯效唑显著增加了小麦次生根的数量和单株干重,小麦次生根数量的增加以抽穗期最为显著;植株干重的增加以拔节期和抽穗期最为显著;烯效唑能显著降低株高,随浓度增加而更显著;烯效唑能显著增加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越冬期高于拔节期;烯效唑能显著增加粒位叶叶面积;烯效唑能显著增加小麦分蘖数,以增加冬前分蘖最为显著;烯效唑提高了产量,同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加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烯效唑可导致每穗粒数降低,随浓度提高而更明显。烯效唑的使用浓度以20 mg/kg为佳。
2007年12期 3508-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关立;韩勇;李晓亮;庞铁栓;侯军红;郭鹏飞;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优素对小麦产量因素及其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盛期末喷施丰优素可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对穗粒数、单穗重和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田间观察表明,喷施丰优素对延长小麦后期叶片功能,抵御干热风有一定作用。
2007年12期 3510-3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玉英;程顺和;张伯桥;许轲;
扬麦1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属优质中筋蒸煮类小麦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淮南及沿淮地区种植,其推广前景十分看好。
2007年12期 3512-3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姚大年;张文明;王昌初;郑文寅;王华君;
选用生产上推广的皖麦18号、扬麦158等17个小麦品种为母本,小麦糯性系安农糯小麦1号为父本,配制组合。在后代群体中鉴定糯性变异材料,研究全糯质籽粒的分离比例,并进一步选育糯小麦品种(系)。讨论了糯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改良及其利用等问题。
2007年12期 3514+3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沈大刚;
对安康市5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综合评价表明:高羊茅质地较粗糙,越夏性能良好,在安康市外观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多年生黑麦草质地稍好,越夏性能较差,但能很快恢复;紫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质地好,越夏性能差,恢复较困难,外观质量综合评价较差。
2007年12期 3515-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彪;郭修武;蒋锦标;王国栋;王庆菊;钱庆华;
研究了辽南地区温室内牡丹花石榴需冷量与生长发育规律的特性,结果表明:牡丹花石榴的需冷量为408 h,只需经过17 d 0~7.2℃低温处理就可打破自然休眠而正常生长发育,说明牡丹花石榴进行温室促成栽培是完全可行的。牡丹花石榴新梢生长呈“双S型”曲线,果实发育呈“单S型”曲线。
2007年12期 3517+3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曼;段渊古;
分析和总结了文化主题公园现状及特点,从城市景观设计“三元论”的角度分析大唐芙蓉园景观现状,探讨在文化主题公园中创造情景式景观序列与多元景观之路。
2007年12期 3518-3519+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王子崇;杨红丽;
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水平不平衡,普遍存在低产低效的生产现状,分析影响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
2007年12期 3520-3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娜;范新;黄建全;刘震;
研究了水淹贮藏苗木法对杨树苗木冬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107杨冬芽休眠得到解除,10℃以上的温度都能100%萌发。3月下旬气温升至10℃以上,苗木假植法无法控制苗木冬芽萌发,但春季水淹贮藏苗木可以达到较长期贮藏苗木的目标。
2007年12期 3522-3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新村;牟洪香;杨士春;邢艳贞;靖静;
介绍了前人对黄连木生物生态与生理学特性、繁殖与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的研究工作;概述了黄连木的药用价值、用作工艺良材及阿月浑子砧木等用途;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
2007年12期 3524-3525+3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戴必胜;
用多菌灵15%+福美双15%可湿性粉剂配制1.00~10.00 g/L 10个不同浓度系列,对九重葛插穗进行3 h浸泡处理后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中最佳的插穗平均生根数、根长、根直径、叶片数、新枝数、新枝长分别为34.2片、25.28 mm1、.16 mm、39条、3.8条、141.6 mm,最高成活率达到100%,所测生长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剂量在1.00~2.50 g/L,插穗生根数、成活率、根长、根径、新叶数、新枝数和新枝长均与处理剂量的关系呈二次曲线模型(R2>0.94)。结果分析显示,最佳处理的理论剂量为1.82 g/L。
2007年12期 3526-3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彦民;张秀玲;于成华;
蒲公英可全株入药,药用价值高,嫩叶是人们初春喜爱的野菜,极具商品生产和开发利用价值。概述了蒲公英的植物学特征、开发利用价值和栽培技术。
2007年12期 3529+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唐春梅;王凤岐;
在分析园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园林工程建设理念上的几个转变,提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镇,制定园林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将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2007年12期 3530+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冰;宋力;
概述了景观、景观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景观评价的研究情况,在各种景观评价方法中心理物理学法被公认为是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介绍了心理物理学方法的概念及原理,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的内容,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步骤,并详细介绍了心理物理学方法中公认为最有效的2种方法——SBE法和LCJ法及在景观美学评价中的应用。
2007年12期 3531-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3 ] |[阅读次数:0 ] - 祝彬;高素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正在不自觉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建立“森林岛屿”能缓解由于城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城市森林岛屿营建的构想。
2007年12期 3533-3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小波;
有机蔬菜被人们称为“纯而又纯”的食品,从基地选择到生产,从加工到上市,从菜地到餐桌,都有非常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介绍了有机蔬菜基地的必备条件、生产的基本要求和种植技术。
2007年12期 3535-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田士林;李莉;郑芳;
采用带冠移植和大桩移植2种方法移植悬铃木大树,结果表明:大桩移栽成活率达100%,且生长迅速;带冠移栽在6~7月份出现枯梢和落叶现象,经吊瓶治疗,于7月10日左右全部成活。
2007年12期 3537+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传坤;侯丽霞;李忠德;曲士松;
概述了罗马尼亚蔬菜科研科技发展情况及对我们的启示。
2007年12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竹丽;
在建筑环境中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不仅可以柔化其生硬且呆板的线条,丰富建筑的表现力,还可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在阐述建筑环境绿化的基础上,对建筑环境中植物配置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007年12期 3539-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广宇;黄广远;
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生长延缓剂对结缕草进行处理后,可明显抑制主茎伸长,缩短节间长,延缓生长速度;对植株的鲜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增强抗逆性,减少病虫害,提高草坪观赏价值效果显著,能代替人工修剪;试验中,多效唑以250~400 mg/kg最适宜。
2007年12期 3541+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广春;张耀生;赵新全;赵双喜;朱春来;
在青海省东部进行四倍体刺槐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型四倍体刺槐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且能安全越冬,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在3个地区的四倍体刺槐生长情况方面,随着立地条件的降低,四倍体刺槐表现性状有所下降。该树种有望成为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畜牧业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2007年12期 3542-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立敏;蔡曾煜;吕文涛;
介绍了在苏州地区可四季常青的5个萱草品种,对其观赏特征、栽培技术作了详细描述,为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提供了依据。
2007年12期 3544+3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彭凤;赵德君;
从凤凰山废弃采石场环境治理需要解决的边坡绿化及废弃地利用方面,探讨了采石矿山植物的选择应用、绿化技术的适宜性及废弃地开发利用的方式。
2007年12期 3566-3567+3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王伟霞;李福后;李信书;
对大弹涂鱼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从其肠道中分离出102株细菌,它们分别属于哈夫尼亚菌属(Hafnia)、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致病杆菌属(Xenorbabdus)、柠檬酸菌属(Citrobater)、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拉恩氏菌属(Rahnella)、弧菌属(Vibrio)、葡萄球菌属(Staphyolcoccus)和链球菌属(Strooptococus);其中哈夫尼亚菌属、发光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
2007年12期 3545+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淑红;曾文虎;张建平;张银耳;王京仁;
选用体重相近的90日龄生长发育健康的中国白兔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Ⅰ组、试验Ⅱ组、Ⅲ组、Ⅳ组,每天依次在基础日粮中一次性添加01、0、203、0 g的黄芪粉,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明显提高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添加黄芪粉剂量的加大,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相应增加,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蛋白,当日添加量在203、0 g时,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趋于稳定;Ⅱ组末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与Ⅰ、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Ⅰ、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Ⅰ组增重提高25.0%、12.5%、8.3%。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粉以每日10 g为好,能显著提高饲料报酬及家兔的平均日增重。
2007年12期 3546-3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云焕;赵聘;
淮南麻鸭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选育,已出现品种的混杂、退化,生产性能下降现象。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以期提高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和整齐均匀度。就选育的目的、意义,品种特征,选育目标方向,生产应用及选育的措施保障等实施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2007年12期 3548-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胡艳生;
对武汉市新洲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2007年12期 3550+3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玉涛;赵君彦;赵慧峰;
归纳总结了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主要共同特征,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达国家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对转变我国畜牧业增长方式的几点启示。
2007年12期 3551+3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佩民;孙义和;高爽;尚尔红;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对3种禾本科牧草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饲用玉米比皇竹草和高丹草多刈割2茬次,增加产量。墨西哥饲用玉米比皇竹草增产48.1%,差异极显著(P<0.01);比高丹草增产49.2%,差异极显著(P<0.01);皇竹草比高丹草增产0.7%,差异不显著。
2007年12期 3552+3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玉芹;隗金玲;
研究了中草药女贞子、五味子以及女贞子、五味子与葡萄糖甘露寡糖(MOS)配伍对肉仔鸡血清、心脏、肝脏、肾脏中SOD活性的影响。选择180只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 mg/kg黄霉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女贞子、五味子、女贞子+MOS、五味子+MOS。试验从1日龄开始,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五味子可显著提高血清、心脏、肝脏SOD活性,添加1%女贞子也可显著提高心脏SOD活性,添加1%女贞子+0.5%MOS、1%五味子+0.5%MOS有提高肉鸡血清SOD活性的趋势;各处理对肾脏SOD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说明中草药添加剂女贞子、五味子能够提高肉鸡的SOD活性。
2007年12期 3553+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星;罗光彬;刘永;肖焕星;姜卓;
细胞凋亡是雌性生殖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目前,在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至少发现5个配体受体系统:TNFa和TNF受体系统,Fas配体受体系统,TRAIL和TRAIL受体系统,APO-3配体受体系统,PFG-5配体受体系统,而且发现颗粒细胞凋亡属于依赖于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凋亡途径。
2007年12期 3554-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赛;陈静波;原巨强;海丽且木;赵晓娥;马保华;
探讨在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替代品对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确定血清在SOF培养液中合适的添加浓度及添加时期,以筛选优良的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在SOF液中分别添加10%血清(NBS)8、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和1 mg/ml聚乙烯醇(PVA)进行牛体外受精卵的全程培养,添加NBS组的卵裂率(66.3%)显著高于添加BSA组(51.0%)(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PVA组(47.6%)(P<0.01);添加NBS组的囊胚发育率(30.9%)显著高于添加PVA组(20.7%)(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BSA组(13.6%)(P<0.01)。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10%、5%)的NBS及无血清培养液全程培养时,3组之间卵裂率(65.6%、60.0%、58.0%)差异不显著(P>0.05);10%NBS组囊胚发育率(30.0%)极显著高于5%NBS组(17.6%)和无血清组(6.0%)(P<0.01)。5%NBS组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地高于无血清组(P<0.01)。在受精卵培养的最初48 h用5%NBS,之后用10%NBS培养液时,卵裂率(58.6%)和囊胚发育率(29.3%)与SOF+10%NBS全程培养组(66.3%、30.9%)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F培养液中添加PVA、BSA替代血清时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明显下降,可能SOF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比添加PVA或BSA更有利于牛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体外培养时在SOF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血清以及改变血清的添加方式,可提高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效果。
2007年12期 3556-3557+3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薛拥志;王爱华;利凯;
红细胞免疫是临床免疫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红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功能、影响因素及近年来对红细胞免疫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综述。
2007年12期 3558-3560+3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宪文;刘丽艳;姚四新;张智勇;
猪圆环病毒是单链环状DNA病毒,其基因组中包含多个阅读框,其中2个主要的阅读框分别编码复制起始蛋白Rep和Rep′以及病毒衣壳蛋白:Rep和Rep′结合由PCV1的部分复制起点组成的双链DNA片段,但这2种蛋白的结合位点有细微差别;Rep蛋白不能单独启动病毒的复制,只有和Rep′蛋白一起才能启动PCV病毒的复制;PCV1感染PK15细胞后,用实时PCR检测rep和rep′转录子的数量,发现这2种转录子的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是PCV基因间唯一变化很大的基因,其编码衣壳蛋白是PCV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其氨基端41个氨基酸与PCV2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有关。
2007年12期 3580-3581+3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义辉;孙小琴;谭静;邢向明;赵彦军;
按生产中实用配方配制0~3、4~6、7周龄肉鸡基础日粮,测定其中Fe、Cu、Zn、Mn含量并将测定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阶段肉鸡实用基础日粮含Fe 230.4~310.2 mg/kg,Cu 11.9~16.6 mg/kg,Zn 35.1~45.2 mg/kg,Mn 10.4~16.3 mg/kg,与需要量相比,Fe、Cu超标,Zn临界,Mn不足,说明基础日粮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但不均衡,因此,在确定微量元素补充量时需要考虑基础日粮微量元素水平。测定值和计算值的分析表明,基础日粮中Fe、Zn含量可以由饲料营养价值表加以估计,而Cu、Mn含量需要实际测定。
2007年12期 3582-3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徐惠民;李元君;刘岳云;苏文贤;何丹;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茎一生可着生约340张叶片,平均株高255 cm,植株生长速度为1.2 cm/d,叶片生长速度为1.8片/d。9月初顶端长出花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每朵花的花期约为11 d。于10月下旬至11上旬种子开始成熟。每朵花从开放到种子成熟平均需30 d左右。11月初进入秋季出苗期。4月初为化学除草的最适时期,41%农达100倍液幼苗期及成株期2次施药防除效果显著。
2007年12期 3568-3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芦站根;周文杰;时丽冉;李佳;
对近年来传入我国的3种外来植物刺萼龙葵、黄顶菊、一年蓬的入侵状况、传入和定殖的可能性、潜在风险性、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为外来入侵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07年12期 3587+3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丘麒;罗建军;曾勇;叶倩文;钟国华;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巴核桃等21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10 mg(干粉)/ml溶剂处理后5 d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活性较高的是巴核桃、大杨柳和甘草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100%、87.72%、87.20%;对芒果炭疽病菌抑菌活性较好的是水茄提取物,其抑菌率为69.74%。
2007年12期 3588-3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军;何雄奎;曾爱军;刘亚佳;于辉;
表面张力是评价制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测试表面张力的基础上,探讨用液滴的铺展系数、干燥时间来选择与草甘膦铵盐相配伍的助剂的可行性。通过测定各单一助剂以及助剂和草甘膦铵盐混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直径、干燥时间、有效沉积和生物防效发现,草甘膦铵盐溶液的表面张力越低,接触角越小,铺展得越好,干燥时间越短,沉积越多,防效越好。但是当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于30 mN/m时,应该考虑它降低药液沉积的可能性。另外,加入Triton X-100或OP10的草甘膦铵盐溶液防效很好,比Roundup低5%;而加入Tween80后的草甘膦铵盐溶液沉积比Roundup高,但是防效比Roundup低30%。
2007年12期 3590-3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廖咸康;龚小松;
在对陕南水稻常见冷害类型和发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该地区采用的水稻冷害防御措施。
2007年12期 3593+3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宗波;郭振升;王红红;王云帆;
用抑快净、普力克、杀毒矾等7种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结果表明:52.5%抑快净WG 1 500倍,72.2%普力克WG 800倍和64%杀毒矾WP 1 000倍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6 d施药1次,共3次,防效在85%以上。
2007年12期 3594-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查国莉;伊淑丽;
油菜的生育期长,病害种类繁多,造成为害的原因复杂。在病害中为害最严重是菌核病,其次是病毒病。综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概述了菌核病与病毒病的发生特点、侵染循环、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2007年12期 3596+3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张成;戚传勇;柳军;李楠;
根据合肥市1997和2006年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分析了褐飞虱大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态主导因素;并从5个方面着手,提出如何构建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体系。
2007年12期 3597+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德奎;
对武陵山区橘类果树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经鉴定有31种,分别属于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生理性和螨类等几大类。并对各类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越冬防治方法。
2007年12期 3598+3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费维新;李强生;陈凤祥;侯树敏;吴新杰;江莹芬;胡宝成;
通过2年多点试验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的表现。试验品种来自安徽、湖北和贵州等地,在安徽南北不同生态区共设6个试验点。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随着试验点纬度的降低,花期逐渐前移,在黟县点的花期比阜南点早2周左右,并且花期早的试点的油菜菌核病也较重,其中黟县点的发病率平均超过40%,阜南点发病率在10%以下。不同年份病害对产量的损失有很大影响,病害越重造成的损失越大,并且不同品种差异较大,其中01C26和黔油12年度间的差异小,20012、002年病指分别为15.91、16.74和18.29、17.45,产量也较为稳定,表现出较好的抗耐病性、稳产性和地区适应性。
2007年12期 3599-3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红军;
试验结果表明,用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对水稀释700倍液防效优良,且经济、安全。若发病初或发病轻可适当加大对水倍数,反之,可适当减少对水倍数。
2007年12期 3601+3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秦恩华;
栀子花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8℃,pH值为7.0,碳源为葡萄糖,湿度为75%。孢子产生时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特别是不需要丰富的碳源,用紫外线照射菌丝5 min左右有利于产生孢子。孢子萌发对营养条件的要求也不高,葡萄糖最适宜孢子的萌发。
2007年12期 3602-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丹;陈晓飞;王铁良;邹艳丽;杨忠臣;
对沈阳地区2003~2004年不同积雪厚度对潮棕壤土的冻结特征和冻融过程中的水热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近地面气温在-5℃左右时,雪层厚度大于25 cm时,气象条件的变化对雪层热状况的影响极其微弱,积雪覆盖越厚,土壤温度受外界影响越小。在冻结过程中,积雪的存在,保持了地温,减缓了土壤冻结速度,增加了土壤水分向冷端的迁移量。裸地的表层未冻水迁移量明显小于有积雪覆盖的处理。在融化过程中,积聚在冻土层中的冰体从表层和下层冻结面双向融化,由于受到下部未融化的阻隔,表层融化土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下面的融化层中的土壤水向深层入渗,因此,在刚融化后裸土处理的含水率剖面呈现中加大、上下小的状况;但是有积雪覆盖的处理在近地表处由于融雪水的补给而增加。未冻水的含量受土壤温度、土壤质地、初始含水率、总含水率的影响;当土壤质地相近时主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007年12期 3570-3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赵宇;李森;董爱香;赵梁军;
以花卉通用的水溶性肥料14-0-14和20-10-20,设计5个配比进行矮牵牛穴盘苗栽培,研究不同配比对幼苗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体内的磷、钾含量随20-10-20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14-0-14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氮元素呈相反趋势,且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形态和生理指标上,穴盘苗随20-10-20用量的增加,叶片数增多、叶面积增大,较高的20-10-20用量导致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同时发现,随20-10-20用量的增加,根系活力减弱,地下部鲜重增加,根系缩短,植株抗逆性减弱。以14-0-14与20-10-20为1∶2配比为矮牵牛穴盘苗的最佳配比。
2007年12期 3605-3606+3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正明;况浩池;杨跃华;罗俊涛;李乾平;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N、P、K施用量对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K施用量对苦瓜制种产量的影响呈正态分布;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制种获得较高产量的施肥水平为:尿素539.4~486.6 kg/hm2、过磷酸钙847.8~1 027.8kg/hm2、硫酸钾369.75~454.8 kg/hm2。
2007年12期 3607-3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邵兴华;张建忠;洪森荣;林国卫;
对国内外有关影响土壤中磷吸附与解吸的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重点是关于土壤中磷吸附的研究。吸附过程不仅受土壤供磷量的影响,而且受铁、铝氧化物含量,温度,pH,钙盐含量,粘粒含量,有机物,有机酸等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7年12期 3609-3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喻凤琴;熊清云;胡文秀;邹旭;刘宗发;
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免耕抛秧NK运筹以N2K2处理,即施纯N 150 kg/hm2、K2O 160.05 kg/hm2最佳,产量高达6 812.1 kg/hm2,较CK增产40.37%,增产极显著,增产原因在于N2K2运筹能在稳定较高水平的单位面积有效穗基础上,实现大穗大粒。
2007年12期 3612-3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曾化伟;张恩让;谭亮萍;贺冬梅;任媛媛;
通过盆栽大方线辣椒,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与施氮量对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土壤水分下限为60%0、.2 g/kg干土产量最高;同一土壤水分含量,施氮能显著增加辣椒素、Vc、干物质、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但施氮过多辣椒素、Vc含量下降;同一施氮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辣椒素、Vc含量显著增加。
2007年12期 3614+3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高峰;张颖;
概述了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从微生物肥料新品种的开发,生产设备和工艺改进,行业质量监督及应用的推广和宣传4个方面,阐述了微生物肥料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微生物肥料在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7年12期 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漆光成;唐新莲;左方华;廖江彦;
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品种在石灰性水稻田的当季施用效果及其后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石灰性水稻田中施用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均可增强水稻分蘖能力,提早水稻物候期,增加水稻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过磷酸钙对早稻的增产作用及对晚稻的增产效果都显著高于钙镁磷肥,并且,磷肥后效对晚稻增产效果随早稻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可见,在石灰性水稻田的早稻施用过磷酸钙(P2O560~75 kg/hm2),是提高产量,充分发挥磷肥后效,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2007年12期 3616-3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程建萍;贾生海;丁林;
在兰州市北山采用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覆盖水平沟处理和无覆盖对照处理,在树木生长期内,对土壤水分和刺槐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较对照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400 g/m2无纺布覆盖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不同厚度的覆盖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400和450 g/m2无纺布覆盖对刺槐叶片生长有极显著影响,覆盖处理刺槐叶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无纺布覆盖对刺槐生长速率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7月份以后,400和450 g/m2无纺布表现出了较强的保水性能。
2007年12期 3618-3619+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义丰;李想;傅晓莺;梁育填;
在分析清水镇旅游业开发现状及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建设旅游型乡村集群的模式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并提出清水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2007年12期 3573-3575+3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边振兴;王秋兵;董秀茹;钱凤魁;王斌;王春吉;
目的:旨在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方法,实现占补耕地等别可比。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法。结论:运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实现对同一区域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等别的推定,农用地分等成果能够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中补充耕地等别的控制。
2007年12期 3576-3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刘艳中;尹霞;张祚;
土地的预期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是目前我国土地估价领域研究的新课题,其工作思路和评估方法均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从预期基准地价的内涵、技术思路、工作方法等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预期基准地价这一新的评估概念和评估思路,并与传统意义上的基准地价从内涵、评估方法以及成果表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我国越来越多的类似尚未成城或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城的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找到一种新途径。
2007年12期 3620-3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文东;
通过剖析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现状,指出了农田污水灌溉的生态效益及其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并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2007年12期 3623-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悦;
对沈阳市近、远郊5个典型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
2007年12期 3626+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严明;廖铁军;
结合正在进行的乐山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部分基础资料,论述了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数据预测过程中,基于Excel的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利用Excel计算并求解的具体方法。经证明,基于Excel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精确度高的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007年12期 3627-3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陈丹;范万新;梁萍;梁运波;
对桂南地区春季塑料大棚内外的光温湿特征的观测分析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仅为52%~5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3~2.6℃,多云天气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棚内20:00~6:00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1~1.2℃;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高于棚外7~9℃,阴天高3℃;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效果阴天与多云天气接近,增温2~3℃,晴天地表0 cm负增温1.2℃;晴天及多云天气棚内12:00~16:00前后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高于棚外2%~4%,但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棚内空气湿度低于棚外4%~8%,以晴天影响大,阴天小。
2007年12期 3629-3630+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卢月霞;陈凯;李海江;
从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B3,经测定,该菌产纤维素酶最适宜的pH值是8,温度是37℃;玉米秸秆、牛肉膏可明显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
2007年12期 3631+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学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2007年12期 3632-3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皮运清;王学锋;陈勇华;董淑英;
研究了新乡市污灌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同时对污灌土壤中所种植的蔬菜进行分析、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的Zn、Cu、Pb、Cr含量在国家标准以内,Ni、Cd含量超标,土壤已明显受到Ni、Cd的污染。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评价植物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Cd、Cr、Pb、Cu、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0%、100%、70%、60%、100%。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Cd和Cr的污染。
2007年12期 3634-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海斌;
分析了我国农村水资源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构建农村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
2007年12期 3636+3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贺燕;
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效益5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宏观层面对新疆各地区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利用评价,同时通过对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问题的所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7年12期 3637-3639+3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志琴;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相符。从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从法律角度分析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12期 3640-3641+3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温丽仙;李素清;
以2001~2005年太原市大气中PM10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太原市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太原市PM10污染为煤烟、汽车尾气和地面扬尘的混合型污染。②5年间PM10污染严重,但逐年减轻。③PM10污染冬春严重,夏秋较轻。12和1月,3和4月污染严重,5~10月污染较轻。④PM10污染空间差异明显,其中污染程度涧河最严重,南寨相对较轻,其他监测点则介于两者之间。
2007年12期 3642-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董东平;刘学功;
对河南栽培植物野生种系资源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栽培植物野生种系资源有89种,隶属于20科34属。属的分布区有9种类型和2种变型;种的分布区有5个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兼有一定热带成分。野生种系资源型有6种,是园林绿化观赏、水果、淀粉、油料等栽培植物的重要亲缘种或近缘种,具有重要的的科研价值,应加快其研究进度并兼顾保护和利用。
2007年12期 3645-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茂雨;阮丽红;纵伟;
研究了超声提取山楂总三萜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工艺条件为95%乙醇溶液、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20 min。此条件下提取得率为0.381%。
2007年12期 3648-3649+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三宝;罗霞;
以微孔淀粉为载体,玉米醇溶蛋白为壁材,油酸为增塑剂,制备鱼肝油微粉。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用量15%~20%,油酸用量为壁材的0.3%,制得的鱼肝油微粉包埋率不低于94%,产品具有抗氧化、无异味、耐储存、方便食品和医药工业使用的优点。
2007年12期 3650+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书艳;徐春梅;邬敏辰;
研究了采用酸酶法水解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玉米芯预处理工艺:用60℃水浸泡玉米芯12 h,过滤,保留滤渣。玉米芯酸预水解条件:按固液比1∶6加入2.0 g/L的稀硫酸液,120℃预水解60 min,溶出总糖量15.01%,平均聚合度2.16。酶水解条件:pH值4.8,加酶量40 IU/g玉米芯,50℃水解4 h,溶出总糖量20.32%,平均聚合度1.74,玉米芯酸酶水解液中低聚木糖的相对含量达到62.37%。
2007年12期 3651-3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徐增汉;王能如;刘领;周慧玲;李章海;彭怀俊;靖军领;
测定了2种烘烤工艺、3个成熟度和2种取样方式的CB-1品种中部叶烤后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慢烤烘烤工艺下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高于快烤的,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降低,在快烤工艺下的差异不显著,在慢烤工艺下的差异显著(P<0.05);混合样品的石油醚提取含量高于C3F的,在快烤工艺下的差异不显著,在慢烤工艺下的差异显著(P<0.01)。
2007年12期 3654-3655+3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周加猛;孟宪军;颜廷才;刘静;
以本溪产刺嫩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刺嫩芽干粉中提取总皂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提取最佳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温度70℃,固液比1∶15,提取时间3 h。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为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
2007年12期 3656-3657+3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阔;唐咏;王萍萍;陈丹;刘鹏举;裴雪亮;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物中生物碱的光吸收值为指标进行检测,优化仙人掌提取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用95%的乙醇,提取3h,浸提温度为50℃,物料比为1∶15。结论:该工艺提取出的生物总碱含量可达0.960%。
2007年12期 3658-3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爱列;周建青;石玉平;
目的:确定海娜植物中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建立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依据海娜植物的叶、茎、花的紫外光谱特征,选择最佳提取溶剂。结果:海娜植物的叶和花中色素含量较高,分别为3.36%、4.6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海娜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12期 3660+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红霞;李博;窦明;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酶解法提取海藻酸钠的工艺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单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酶解反应条件:缓冲液用量55 ml,pH值5.0,温度45℃,反应时间18 h,加酶量90 U/g,此时海藻酸钠浸出量可达2.448 7 g。
2007年12期 3661-3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王燕;朱海华;刘红伟;
研究在室温、低温冷藏以及反复冻融等条件下,海藻糖对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活性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海藻糖对虫荧光素酶活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反复冻融时,海藻糖的保护作用尤为显著。反复冻融3次时,含海藻糖的酶制剂的保活率为51.8%,不含海藻糖的酶制剂的保活率为19.1%,含糖组保活率是无糖组平均保活率的2.71倍。海藻糖对虫荧光素酶的最适保活浓度约为0.1 mol/L。
2007年12期 3663-3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曙辉;唐晓伟;王文琪;武兴德;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番茄红素油树脂中的有机溶剂残留进行反向萃取。探讨了不同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对有机溶剂去除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去除条件:压力20 685.0 kPa,温度45℃,CO2流量2.0 L/min,提取时间4 h,溶剂最终去除率达89%。
2007年12期 3665-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凯;甘筱青;阮陆宁;
以散养户为主的养殖结构造成了我国生猪养殖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将来的生猪养殖结构将会以专业户组成的合作社及适度规模猪场为主体,且这种变化必然引发整个供应链的变革,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将得到提高,利益分配更加合理。
2007年12期 3667-3668+3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韦志明;林雪玲;
以桂东南地区乡土社会调查的材料为依据,对当前我国乡土社会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现状进行描述和评判,并从观念意识、社会因素和法律自身问题几方面分析了诉讼解纷机制在乡土社会受到冷落的原因。
2007年12期 3669-3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朝晖;
概述了农产品经纪人创业的现状,分析其创业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2007年12期 3671-3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毛华;曹流俭;
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
2007年12期 3673-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沈泊;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就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扰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思路。
2007年12期 3675-3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侯大令;孟鹤;
从国内外农业发展过程来看,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农业推广体系在很多情况下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07年12期 3677-3678+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海霞;王文青;任咏梅;
对于农村信用社是否应加入存款保险机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从即将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和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农村信用社不应包含在投保范围之内。
2007年12期 3679-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孟婷婷;
通过对遵义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该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的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007年12期 3681+3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小年;
当前,新农村建设百业待举,其中村风问题、村治问题与村债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认真面对。村风关系到村民能否全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村治关系到如何组织村民建设新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村债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2007年12期 3682-3683+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红霞;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要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宗旨,而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时,应把握好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提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前提,以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从内、外因2个方面来努力是关键。
2007年12期 3684+3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兆锋;杨庆勇;
针对瑞金市脐橙合作社的果农们放弃原有的“猪-沼-果”复种模式,开始大量使用有机、无机化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以解决生态模式失衡问题,使果园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2007年12期 3685+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美贵;周应堂;
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都存在导致污染和不安全的因素。建立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的以小农户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小规模生鲜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模式,从根本上难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安全供给。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经营方式分散、技术支持缺乏、测控制度难以实施等问题;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流通方式难以提供安全品质保证和形成追溯制度,监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生鲜农产品安全产供销一体化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以生产基地为载体组织生产,以生鲜超市和综合超市为销售载体,实现生产经营组织化、生产形式基地化、技术支持持续化、上市准入制度化和流通渠道创新化,是解决生鲜农产品安全供给困境的重要出路。
2007年12期 3686-3689+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段维龙;
乡镇机构改革可以借鉴以产权制度权力制衡、相互监督为核心特点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构架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后的乡镇党委发挥相当于企业董事会作用,代表人民实施政府的领导和决策职能,以实现党的政治领导;乡镇人大代表人民发挥监事会作用监督政府;乡镇政府发挥经理层作用,主要是执行党委、人大决议,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接受党委领导和监督,又接受人大监督,权力制衡,相互制约,建立起一个机构精简、服务高效、廉洁透明的人民满意的企业化乡镇政府。
2007年12期 3690-3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平;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生态农业是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提出西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及建议。
2007年12期 3693-3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燕;徐茜;余鸿燕;喻林;冯山柴;
采用入户调查与档案查阅等方式调查万州区近年来农药经营和使用现状,并针对农药管理、经营、品种、质量和使用5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7年12期 3695-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强;翟印礼;张琳莉;
通过对沈阳市大东区新东一街马路零工市场农民工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针对在沈阳打工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调查研究与分析,并进一步由此探析城市农民工社会权益受损的制度性根源。
2007年12期 3697-3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鲁可荣;朱启臻;
正确认识农业的性质是制定科学农业政策的前提,农业是具有典型公共产品性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人类对农业产品需求的必需性、农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农产品供给的社会团体性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等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政府不能仅仅把农业看作是一个提供食品的产业部门,而应该充分考虑农业的公共产品性。特别是健全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销售服务,是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方面。
2007年12期 3699-3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夏贵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生产的加快,“一村一品”正朝着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并开始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成为村级经济的主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发展“一村一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重点,并提出关键措施。
2007年12期 3702-3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邵书慧;
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十分普遍。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以便更加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种种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007年12期 3704-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阳菲;
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土地流转制度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并提出了土地流转制度实施的法律依据、原则与措施。
2007年12期 3706-3707+3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彧;
农村教育是对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总称。农村教育存在着教育思想观念落后陈旧、结构失衡、水平低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接口不畅、管理体制中责任与能力不相称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加大农村教育的国家投入等。
2007年12期 3708-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凌云;
以创新的理念,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口身心健康,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和谐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要正视农村体育事业创新的艰巨性,在创新思路上,坚持因地、因人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改革管理体制,盘活体育资源,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民健身网络,满足农村不同人群的需要。
2007年12期 3710-3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宪刚;
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宏观上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等。
2007年12期 3712-3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德乾;
通过自行编制的儿童交往量表,对2所农村初级中学和1所小学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2个方面的交往特征上交往问题检测率分别为:亲情冷漠与憎恨占留守儿童数量的1.7%;孤独与郁闷占23.2%;受歧视占4.7%;亲情梦占51.0%;担忧与失眠占11.7%;学习辅导缺失占1.3%;受欺负与攻击占11.1%;放任与自暴自弃占14.8%;虚拟社区占2.3%;亲情管教缺失占9.4%;亲师占67.8%;疏远老师占17.1%;亲同学占84.9%;疏远同学占11.4%。留守儿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交往问题,最为典型的是亲情梦,孤独与郁闷,放任与自暴自弃,担忧与失眠,受欺负与攻击等。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严重。同时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年级越低受到的影响越大,4年级留守儿童显著地在各个交往特征上受到最深重的影响。留守儿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护。
2007年12期 3714-3715+3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5 ] |[阅读次数:0 ] - 杨雪香;
针对我国农村师资“量少质低”的现状,通过广泛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使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指出农村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2007年12期 3716+3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义明;
新时期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传统政策的继承性,但也有着其现实的新特点,即紧迫性与可行性、综合性与长期性、科学性与革命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构建新农村各个环节的物质载体和纽带及成功的突破口。分析了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构建新农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性进行和不断巩固的长效机制。
2007年12期 3717-3718+3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爽;
结合白市驿板鸭商标侵权案论述了普通注册商标保护的积极意义与局限,对将政府资源(地理标志产品)、行业资源(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企业资源(一般注册商标)和农户资源优化整合的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优选路径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2007年12期 3719-3720+3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陆相林;
以1993~2003年中国旅游业支柱产业数据为投入指标值,以旅游人次数和旅游收入为产出指标值,在对各变量进行两两相关(皮尔逊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旅游业支柱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判别投入-产出各分变量的关联作用程度及影响,确定了中国旅游业发展投入-产出的决定性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2007年12期 3721-3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冬花;
青海省民和县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十年九旱是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和县已将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就民和县马铃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2007年12期 3723-3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莉;
分析了当前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促进其快速发展,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加快农业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007年12期 3725+3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春平;张二勋;段艺芳;
以欠发达地区聊城市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聊城市县域经济与全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影响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介绍了7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充分发挥县城的带动作用;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
2007年12期 3726+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建军;黄琦;杨小杰;
企业参与农业经营项目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形式,但是企业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以企业与农户采取合同契约模式参与农业项目的风险为例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2007年12期 3727-3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德新;
建设现代农业物流系统,加快农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介绍了现代农业物流的内涵构成,着重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2007年12期 3729+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丽;乔永信;
通过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
2007年12期 3730-3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宏峰;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实现农业规模化有多种途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成功经验,寻求农业规模经营可复制模式,对于推动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2007年12期 3732-3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叶媛秀;胡师贤;江胜才;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落后主要表现在农村产业落后,因此,产业发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等的最有效手段。
2007年12期 3734-3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红;眭睦;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宁夏枸杞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从绿色果品生产的基本要求出发,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宁夏枸杞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定量分析,同时探索了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2007年12期 3736-3737+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吴孟泉;崔伟宏;牛振国;梅新;
循环经济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它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耦合过程。通过对循环经济研究,面对多元多时态数据量及信息提取工作的挑战,适应于一般的循环经济管理系统,设计了一套循环经济数据库系统,为系统数据库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设计模式。
2007年12期 3738-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锦霞;
概述了农业经济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007年12期 3742-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广军;杨师斌;王俊;
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多组分混合气体定量检测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并对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识别准确率接近93%,为畜舍内空气质量的在线检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12期 3744-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玉业;
主要介绍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影响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质量的因素,阐述了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讨论了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在农业专家系统的集成测试中的应用。
2007年12期 3746-3747+3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爱琴;余泽通;王宏强;聂永芳;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到农业工程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介绍了该技术在播种、喷雾和移栽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指出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检测和自动导航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7年12期 3748-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凌;刘华楠;周德翼;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则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构建了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其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7年12期 3750-3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刘小平;
在分析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新动力。通过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和应用适用于“三农”的各类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努力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年12期 3753-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代钢;钟生海;吴飞;
从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应用趋势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蚕桑产业的需求、研究、应用和实施,提出在蚕桑产业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蚕业信息化研究工作,促进蚕桑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2007年12期 375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