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环明;杨洪升;薛春梅;
[目的]优化2种野外采集白腐真菌菌丝产漆酶液体培养基。[方法]对2种采集的白腐真菌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和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白腐真菌菌丝,应用ABTS法测定其产漆酶活性,研究碳源、氮源、金属阳离子、p H、温度、转速对白腐真菌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轮纹韧革菌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20.00 g、硝酸钾5.00 g、NaH_2PO_45.00 g、Cu SO41.00 g、初始p H 6、温度25℃、转速170 r/min,在第11天其产漆酶活性达到最大,为1.557 U/m L,是PDA液体培养基产漆酶活性的2.7倍。朱红密孔菌最佳培养基是麦芽糖25.00 g、酵母膏5.00 g、NaH_2PO_41.00 g、KCl 2.00 g、初始p H 7、温度30℃、转速200 r/min,在第9天其产漆酶活性达到最大,为1.478 U/m L,是PDA液体培养基产漆酶活性的2.3倍。[结论]筛选出2种野外白腐真菌产漆酶最佳培养基,为漆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7年03期 v.45;No.544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王惠明;吴庭观;王璠;周青辉;陈东元;余江平;
综述了江西省野生果树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果树种和变种共878种,分属于54科129属,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樟科、壳斗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冬青科、忍冬科和榆科。赣中南地区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龙眼科、桃金娘科、棕榈科等;赣北地区主要的野生果树集中在漆树科、桦木科、木兰科、樟科、壳斗科、卫矛科等。松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及蔷薇科等种类在全省有广泛分布。目前,江西野生果树资源利用较少,还有待挖掘。
2017年03期 v.45;No.544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石瑞常;修妤;肖连明;王向誉;
介绍了山东省耐盐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用价值,以及海水蔬菜(野生)的食用价值和绿肥植物等的特点,并通过对山东省的科研力量进行分析,提出了山东省耐盐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7年03期 v.45;No.54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高慧;李昂;陈双越;齐海军;杨阳;金东淳;
[目的]探讨基因型、花粉发育时期对诱导胚状体的影响和胚状体形成过程中花粉粒的变化特性。[方法]以市场购买的"贼不偷""大黄888""中蔬四号""黄香蕉""顶心红""粉宝莲""宝石"7个番茄品种的花粉粒为材料,以B5为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诱导胚状体。[结果]基因型是影响诱导胚状体的关键因素。供试的7个番茄品种中只有"贼不偷"品种的花粉粒对花粉培养有响应,其余品种无响应;花粉发育时期又是影响诱导胚状体的关键因素。"贼不偷"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花粉粒对花粉培养的响应有差异,最佳时期是单核中期及单核靠边期;诱导出来的胚状体呈现带有胚柄、多细胞、球形或心形。[结论]试验结果为建立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及其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7年03期 v.45;No.544 13-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任小双;张兰;张燕宁;毛连刚;蒋红云;
介绍了哺乳动物和一些代表昆虫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研究进展,特别是与线粒体途径密切相关的凋亡调控因子,如细胞色素C,caspases家族,Bcl-2家族等的功能作用,阐述了线粒体在昆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细胞凋亡机制以及发展以昆虫细胞凋亡因子为靶标的特异性杀虫剂提供理论基础。
2017年03期 v.45;No.544 167-170+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9 ]
- 薛梅;周卫平;
[目的]探讨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龙牙百合鳞茎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为30℃,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g∶m L)为1∶10,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百合鳞茎总黄酮提取量为(32.236±0.513)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的清除效果优于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龙牙百合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03期 v.45;No.544 10-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 ] - 尤逢惠;伍玉菡;万娅琼;陈敏;宋亚琼;
[目的]研究高杆白菜中粗纤维含量,为筛选"香菜"加工原料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不同地区的高杆白菜品种及来自同一品种的3个品系的高杆白菜为试材,比较了不同品种高杆白菜鲜品粗纤维含量并用质构仪对其硬度进行测定。[结果]JX品种的高杆白菜粗纤维含量最低,为12.63%,LSD法检验得出其与其他3个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差异均显著,且硬度较高,适合加工。以JX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处理、倒缸、拌料后装瓶,监测其装瓶后28 d内粗纤维含量,在第4天和第12天出现2个峰值,其硬度曲线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高杆白菜中粗纤维含量可作为筛选"香菜"加工原料的依据之一。
2017年03期 v.45;No.544 77-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许丹;金雷;梅光明;张小军;
对酒糟黄姑鱼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加工前原料验收、辅料验收、解剖、干制、发酵储藏5个关键控制点,并制订了HACCP计划表,构建了酒糟黄姑鱼的HACCP管理体系模式,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017年03期 v.45;No.544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孟春雨;曾永昶;林玉惠;袁如英;王漫;杨克儿;何志勇;曾茂茂;陈洁;
[目的]抑制大豆分离蛋白(SPI)中的美拉德反应,提高产品稳定性。[方法]向SPI-葡萄糖混合体系中添加不同量的L-半胱氨酸、槲皮素,通过测定溶解度、紫外和荧光吸收来判定各添加剂对蛋白溶解性下降和美拉德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添加1%的L-半胱氨酸能明显改善SPI溶解度下降和美拉德反应的问题,而槲皮素未能提高该体系的贮藏稳定性。[结论]该研究为SPI贮藏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途径。
2017年03期 v.45;No.544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黄立兵;曾经纬;吴让新;沈舰;彭剑;杨叡;白建保;
[目的]明确仓库气氛调控剂对贵州省特定温湿度条件下片烟醇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度黔西南地区的B2X、B2C、B3B和黔南地区B2X、C3F、B2B 6个等级的片烟,进行气调养护贮存2年,以常规密封贮存为对照进行比较;再将醇化2年后的片烟按前处理继续贮存1年,进行延展性试验,通过测定样品的内在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评价来分析其影响程度。[结果]6个等级片烟经密封降氧贮存后,片烟颜色转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烟叶评吸综合得分与对照相比基本一致,随时间增加综合得分均有所上升;理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密封降氧处理对烟叶的影响与正常贮存效果基本相同,总糖、还原糖和总植物碱含量均有所下降,糖碱比更趋向于最适。[结论]气调剂的使用对片烟的醇化进程抑制影响较小。
2017年03期 v.45;No.544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周朋朋;周勇;吴伟伟;杨雯;华宁;金祥;
竹叶提取物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同时具有安全、高效、稳定、可控、无毒等优点。竹叶的有效成分在食品行业应用较多,未来竹叶资源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介绍了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矿质元素、多糖和其他成分,为其在食品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7年03期 v.45;No.54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 ] - 刘国华;汪蕾;张军翔;
[目的]探讨遮光处理对干红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葡萄酒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和蛇龙珠为材料,对其果实进行遮光处理,以常规管理果实为对照,分析遮光处理对干红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从葡萄酒中共检测出包括烃类、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醚类等挥发性风味成分,其香气特点不是由某个或某类香气成分产生的,而是各种香气成分平衡作用的结果。[结论]遮光处理可抑制样品酿酒葡萄果实醇类物质的释放,促进醛类物质释放。
2017年03期 v.45;No.544 92-9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 冯舒;倪彦博;孙皎;李秀霞;张卫东;邵红;
[目的]为出口南瓜子的质量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方法]以4种出口南瓜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显微鉴别、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南瓜子品种艾碧斯红栗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综合指标均居于首位,其含47.50%的粗脂肪、34.58%的粗蛋白、65.65%的多糖;K、Mg、P、Ca等含量均较高;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均显示艾碧斯红栗中含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82.18%。[结论]该研究对开发降压降脂、抗炎、抗衰老保健食品有重要意义。
2017年03期 v.45;No.54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高志中;劳敏军;周小敏;李英;夏晓玖;
[目的]开发高品质的海虾风味料。[方法]根据味料同源原理,以酶解度、感官评定为指标,对新鲜海虾头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并进行复合酶解正交试验。[结果]虾头原料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 5.5,时间8 h,加酶量0.2%,其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比例为1∶1。此条件下酶解液酶解度为26.77%,感官评定无苦味,虾风味浓。[结论]以该酶解液制备得到的鲜虾粉和深海虾酱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天然虾香味。
2017年03期 v.45;No.544 98-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林长钦;黄朝耿;周雷;
[目的]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无机砷。[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C-AFS)以及砷形态快速分析Princen柱和在线氢化物反应系统对食品中的砷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检测质量浓度为5μg/L的As(III)和As(V)标样,系统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可以分别达0.98和2.88μg/L。该方法在5.0~100.0μg/L范围内的无机砷检测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可为0.999以上,加标量为10μg/L的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该方法是测定食品中无机砷含量的一种高效、低消耗的方法,在实际样品的无机砷检测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非常适合无机砷的检测。
2017年03期 v.45;No.544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彭凌;周栎;杨仕雷;杨远华;
[目的]探讨绵阳周边区域5种小麦的粉质特性及其在面包加工中的应用,为企业生产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吐司面包加工品质的比较,筛选出麦粉搭配的最适限量及最佳工艺。[结果]吐司面包加工时最适的麦粉添加范围为1%~40%;最适加工工艺参数:面团组成为混合麦粉100 g,白砂糖15 g,鸡蛋20 g,高活性干酵母3 g,食盐2 g,奶粉8 g,水35 g,黄油9 g;2次醒发条件分别为30℃、60 min、RH 60%和38℃、50 min、RH 70%;烘烤条件为温度分上火190℃、下火180℃,时间30 min。所得吐司面包的水分在34%~36%,比容3.04~4.18 m L/g,酸度1.5~2.0°T,酸价(KOH)≤1.6 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13 g/g。[结论]该试验所得最适加工工艺下制得的面包外表因麦粒麸皮着色不同而略有差异,呈棕黄色或浅黄色,面包芯柔软,纹理清晰,口感良好,有浓郁的麦香,营养丰富。
2017年03期 v.45;No.544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 ] - 白飞妮;穆富香;杨代宇;汪莹;于媛;杨海波;
[目的]确定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的优化提取条件。[方法]在比较乙醇和丙酮提取亚心形扁藻细胞中叶绿素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提取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的优化条件。[结果]乙醇比丙酮提取效果明显,乙醇提取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的优化条件是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9 min、提取温度35℃,在此优化提取条件下,总叶绿素的最高提取量为9.07 mg/g。[结论]利用乙醇作提取剂可以从亚心形扁藻中提取更多的叶绿素,该结果可为从其他海洋微藻中提取叶绿素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45;No.54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 董春林;张名义;杨睿;翟广谦;
[目的]研究玉米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5种基因型玉米为例,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种类以及激素配比对花药诱导过程中形态变化及出愈率的影响。[结果]与YP、MS和玉培相比,N6培养基在花药培养中褐化率、膨大率和死亡率较低;先玉335花药诱导出愈率最高,为23.15%;2 mg/L 2,4-D+1.5 mg/L KT激素配比的效果最佳。[结论]该试验为玉米花药单倍体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7年03期 v.45;No.54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 ] - 沈铮;肖胜;王宝峰;罗玲;徐军;丁伟;杨亮;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烤烟农艺性状、花叶病抗性、赤星病抗性、气候斑病抗性、黑胫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施用维果7号处理的烟叶农艺性状表现在各处理中相对较好,施用铜大师+大师兄处理的烟叶花叶病、赤星病、气候斑病、黑胫病等病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较低,综合防效相对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武隆烟区筛选出一种抗病性较好的叶面肥,为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农收入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7年03期 v.45;No.54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李宁;常海滨;殷辉;赵俊利;
[目的]筛选出适宜鄂东南黄冈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对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比引种试验,比较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结果]不同品种间生物产量和农艺性均存在显著差异,豫青贮23在产量和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良,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黄冈地区推广种植。[结论]该试验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农区种草养畜筛选适宜的青贮饲用玉米品种,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03期 v.45;No.544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农恒翘;宗钊辉;魏秋兰;周立飞;王维;
[目的]筛选在梅州烟区适宜种植的烤烟新品种(系)。[方法]采用当地栽培方式,测定8个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化学成分、经济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HY01与HY02的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高于对照云烟87。HY02抗病性在引进品种中最好。HY01、HY02的化学成分平衡性与工业评吸最好。[结论]在引进的烤烟品种中,HY01和HY02适宜在梅州五华产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
2017年03期 v.45;No.54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王生进;陈强;陈汝曼;王榕;
腾冲1号腾冲红花油茶为云南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的良种,具有适应性较强、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适宜的立地条件、繁殖和栽培技术。
2017年03期 v.45;No.544 31-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 ] - 张凡;薛鑫;韩勇;董军红;杨春玲;
[目的]设计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喷施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探索该调节剂对豫北麦区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时期喷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农艺性状容重、分蘖数、产量、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拔节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拔节期+灌浆期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了小麦千粒重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灌浆期处理小麦产量下降。[结论]拔节期+灌浆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最好,该方式可推广使用。
2017年03期 v.45;No.544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张晨冰;
[目的]研究经太空诱变后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变异程度。[方法]以经太空诱变的薰衣草种子为试材,与未经太空诱变的种子进行发芽及出苗比较试验;同时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和陆地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较陆地薰衣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均明显下降。在清水浸泡处理下,太空种子的发芽率为25.00%,发芽势为21.50%,发芽指数为1.904,分别比陆地种子降低了70.59%、74.71%和93.58%。赤霉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空种子的发芽指标,但与陆地种子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仍较低,差异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影响差异不显著。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最有利于太空种子成苗。[结论]该研究为太空薰衣草育种奠定基础。
2017年03期 v.45;No.54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胡春花;谢良商;曾建华;符传良;潘效忠;
[目的]探讨适宜海南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的鲜食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新品种泰鲜甜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效应的栽培试验。[结果]泰鲜甜1号在海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在3.75万~4.50万株/hm~2;氮、磷、钾肥的贡献顺序为氮最大,其次是磷,最后是钾;氮、磷、钾施肥量均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且方程均显著;当N、P_2O_5、K_2O为336、160、213 kg/hm~2,施肥比例为N∶P_2O_5∶K_2O=1.00∶0.50∶0.65时,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此时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肥料效益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适用于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种植。
2017年03期 v.45;No.544 38-4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通乐嘎;赵斌;
[目的]研究滴灌硅肥和氮肥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滴灌种植模式下,研究不同追肥处理对春小麦主要品质、粉质参数、拉升参数的影响。[结果]滴灌氮肥和硅肥处理的面筋指数分别为64.25%和80.65%;粉质指数分别为79和63;拉伸指数分别为349.7和328.7 EU。[结论]与滴灌硅肥相比,适量追施氮肥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更显著。
2017年03期 v.45;No.544 4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张建鹿;张刚;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周口烟区烤烟上部叶烘烤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分别对常规采烤(T_1)、上部叶一次性采烤(T_2)、带茎烘烤(T_3)3种采烤方式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除叶长差异较大外,不同处理大田烟叶农艺性状差异不大;不同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烤后烟的烟碱含量为2.58%~2.68%,总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_1、T_2、T_3,还原糖与总糖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_2、T_1、T_3,氯含量较低,T_3比T_2高出0.08百分点;T1处理单叶重最重(13.15 g),产量也最高,比T_2处理高70.2 kg/hm~2,上等烟的比例与中等烟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T_3、T_2、T_1,其中T3处理中等烟的比例比T_1处理高4.97百分点,比T_2高0.73百分点;T3处理上等烟比例比T1处理高4.97百分点,比T_2处理高0.67百分点;T3处理的均价比T1处理高0.49元/kg,比T_2处理高0.08元/kg。[结论]带茎烘烤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其烤后烟叶的品质较好,经济价值较高。
2017年03期 v.45;No.544 43-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肖胜;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解钾菌对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解钾菌对不同部位烟叶农艺性状、烟碱含量、总氮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钾含量、氯含量、主要化学成分比值、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B类解钾菌有利于提高烟株的植物学性状和SPAD值,各项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且其均价、产值等经济指标表现也优于其他处理,整体烟叶质量有一定的提升。[结论]B类解钾菌较为适宜在武隆烟区施用。
2017年03期 v.45;No.54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曲良谱;李霞;
[目的]研究容器苗密度对苦楝苗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黄心土∶泥炭∶珍珠岩(1.0∶1.0∶0.2)混合基质,设置不同容器苗密度处理(36、64、100袋/m~2),测定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等,研究容器苗密度对苦楝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容器苗密度对苗木的整齐度及苗木质量的影响很大,64袋/m~2的摆放密度下所育苗木整体表现最好,宜于造林。[结论]容器苗育苗时必须采取合理的密度,从而保证苗木质量和产出。
2017年03期 v.45;No.544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 ] - 胡洁;刘国顺;王晶;冯万富;张思文;张玉虎;
以淮河源生态功能区为调查区域,调查了主要林地类型的群落样地,通过设置样地调查群落结构特征、林分蓄积量和株数,分析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域部分林地郁闭度高,密度大,林木成材较差;由于大面积连片种植杨树、马尾松、板栗等,造成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是连片生长,造成病虫害传播快,防治困难;群落结构稳定,生态保存基本良好,尚未发现大面积生态破坏现象。
2017年03期 v.45;No.544 182-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李利萍;董海锋;张洪波;高永军;汤根云;
[目的]研究山东赤松期望成熟龄。[方法]通过对一类清查材料的研判分析,得出赤松生长过程的拟合经验方程,即以赤松生长量为变量、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对函数的求导等一系列数学运算,求出赤松生长的成熟龄。[结果]人工林期望成熟龄与国家标准比较接近,可以推行。人工林成熟龄定为61 a,天然林定为41 a。[结论]赤松期望成熟龄为51 a。
2017年03期 v.45;No.544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 ] - 关健超;覃良伟;陈丽;韦立权;莫剑锋;
以广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广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综述了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及程度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变化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林业对策。
2017年03期 v.45;No.544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杨逍虎;颉芳芳;陈丽英;李威;周玉丽;肖明敏;
介绍了祁连山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应用现状及部分野生花卉的观赏特性,从完善制度、加大研究力度、建立栽培试验基地几方面,提出了祁连山野生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2017年03期 v.45;No.544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王粟;史风梅;裴占江;高亚冰;卢玢宇;常博文;刘杰;
[目的]探究微量金属元素对中低温厌氧消化工艺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序批式反应体系内投放微量金属元素(Fe、Co、Ni),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消化效率的差异。[结果]35℃条件下,厌氧发酵对底物消耗更为迅速,产气效率更高,而20℃条件下,则更有利于刺激嗜冷产甲烷菌群的活性,各处理的p H多维持在6.5~7.0,更适宜厌氧发酵反应的进行。其产生的沼气,甲烷含量也相对更高,其中WP20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可达52%。而投放微量金属元素,对不同菌种的刺激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在20℃条件下,微量元素对W菌种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影响最为显著;35℃条件下,微量元素对G1菌种影响较为明显,G1P35累计产气量达7 129 m L。[结论]该研究可为深入探讨低温条件下沼气生物强化菌群的微生物特性、环境因子互作、菌群时空分布和种群动力学提供技术支撑。
2017年03期 v.45;No.544 49-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夏子翔;赵海兵;胡洪丽;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地层岩性对地表径流形态产生的影响,以花溪河流域为例,探讨研究提取出的实际河流、理论河流与花溪河流域岩性,从而对比得出喀斯特地区岩性对地表径流形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的地表径流比提取的理论径流长度要短,造成这种数据差异的原因是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岩溶作用与溶洞、地下河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径流流失进入地下,且不同岩性下对地表径流形态产生的影响不同。
2017年03期 v.45;No.54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翁国永;陈建军;郑晨;朱森华;项兆邦;
[目的]寻找一种合适的滤料,既有利于微生物着床,又适合去除水体中的浑浊度等杂质。[方法]从地表水供水系统中采集土著菌,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锰细菌分离纯化、摇床扩大培养富集,以石英砂、陶粒、火山岩滤料为载体,采用吸附法进行固定化。[结果]3种滤料的出水锰含量和对锰的去除率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出水锰含量符合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从长久的运行结果看,石英砂滤料的出水水质最佳。[结论]石英砂滤料具有成本低、硬度大、滤料之间空隙小等特点,作为除锰着床滤料最为理想。
2017年03期 v.45;No.54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赵榆;刘中华;杨海荣;韩雪;
[目的]研究重铬酸钾和3,5-二氯苯酚对羊角月牙藻和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方法]以羊角月牙藻和斜生栅藻为试验绿藻,进行了重铬酸钾和3,5-二氯苯酚为参比物的72 h毒性试验。[结果]重铬酸钾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 Ey C_(50)为1.02 mg/L,95%置信区间为0.98~1.06 mg/L;Ery C_(50)为2.48 mg/L,95%置信区间为2.25~2.74 mg/L。3,5-二氯苯酚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 Ey C_(50)为1.12 mg/L,95%置信区间为1.08~1.16 mg/L;Ery C_(50)为2.41 mg/L,95%置信区间为2.22~2.62 mg/L。重铬酸钾对斜生栅藻的72 h Ey C_(50)为0.43mg/L,95%置信区间为0.42~0.43 mg/L;Ery C_(50)为1.07 mg/L,95%置信区间为1.02~1.12 mg/L。添加不同初始藻浓度,初始量为0.5×10~4个/m L时,3,5-二氯苯酚对斜生栅藻的72 h Ey C_(50)为1.68 mg/L,95%置信区间为1.63~1.72 mg/L;Ery C_(50)为1.43 mg/L,95%置信区间为1.42~1.44 mg/L。初始量为1.0×10~4个/m L时,3,5-二氯苯酚对斜生栅藻的72 h Ey C_(50)为1.55 mg/L,95%置信区间为1.51~1.60 mg/L;Ery C_(50)为1.39 mg/L,95%置信区间为1.38~1.40 mg/L。[结论]重铬酸钾和3,5-二氯苯酚可以作为参比物来评价绿藻的敏感度。
2017年03期 v.45;No.54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 张兴;
[目的]探究淡水、咸水、微咸水对吹填土和吹填砂的脱盐效果,筛选最佳方案。[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研究淡水、微咸水和咸水对吹填砂、吹填土的入渗过程、理化性质、水盐运动规律,通过用水量、脱盐时间和碱化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得出2种土样灌溉脱盐用水类型和方式。[结果]淡水、咸水和咸水在吹填砂脱盐过程中的入渗速率基本一致,而在吹填土的入渗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咸水、微咸水、淡水;淡水、咸水和微咸水对吹填砂脱盐前后p H的影响不明显,使吹填土p H明显上升。[结论]吹填砂使用微咸水灌溉,吹填土先咸水后微咸水进行灌溉脱盐为最经济有效的改良方案。
2017年03期 v.45;No.544 61-6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王军;王海帆;温钦舒;
通过近1年的调查研究,获取了东川区深沟、尼拉姑沟、大桥河沟、田坝干沟、腊利河沟5条对城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泥石流沟地质环境的详细资料及数据,概述了5条泥石流沟的情况,分析了该区域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治理方案。
2017年03期 v.45;No.544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 何海成;李青青;崔建平;叶展同;朱暖飞;
[目的]研究水生植物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建立模拟的静态污水池,研究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污水池中,千屈菜长势最好,所有植株开花;水生黄鸢尾和香蒲的株高变化明显,且不断有新芽冒出,长成完整的植株;水生美人蕉长势最差,根系生长不明显,只有少数植株开花,叶子呈黄色。4种植物对COD的净化主要在生殖生长阶段,对氨氮和总磷的净化主要在营养生长阶段。4种植物的优选顺序依次为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结论]该研究可为优选水生植物和地面水的净化修复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017年03期 v.45;No.54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 ] - 曾冠军;柳娴;马满英;
使用抗生素引发的水体污染已成为水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介绍了水体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归纳了水中残留抗生素的去除方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7年03期 v.45;No.54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5 ] - 俞亮源;谢世友;
运用模糊物元模型理论,采用P-S-R生态评价模型构建了岩溶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相关数据对重庆市三峡库区11个区县的岩溶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地11区县岩溶生态环境安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垫江县(0.485 6)、梁平县(0.373 9)、丰都县(0.365 6)、忠县(0.330 2)、万州区(0.303 1)、开县(0.301 6)、奉节县(0.272 4)、巫山县(0.248 8)、云阳县(0.240 5)、城口县(0.158 2)、巫溪县(0.122 8)。通过引入模糊物元模型的分析方法,为决策部门制订相应的政策及岩溶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2017年03期 v.45;No.544 75-7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曹晓艳;王子浩;李洪顺;王敏欣;陈心想;李乾和;
[目的]改良环渤海低平原区盐碱地和提高小麦产量。[方法]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在中度盐碱地上施用不同用量含腐殖酸小麦专用功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小麦产量和生物量均随功能肥施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小麦功能肥G2(300 kg/hm~2)时最高,达3 480和7 651 kg/hm2,较其他处理高63.2%~143.9%和28.4%~96.9%,且差异显著,小麦的收获指数也在G_2处理时最高,达45.5%,较其他处理高3.0%~61.1%。不同施肥处理可以显著影响小麦的株高和分蘖,不施肥G_0、常规施肥G_1和功能肥G_4处理均不利于小麦生长,功能肥G_2处理株高、分蘖显著高于G_0、G_1和G_4,分别高7.7%~26.7%和13.0%~44.4%,其次是G3处理。旗叶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随功能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G_2处理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高3.9%~22.2%、4.4%~21.6%、9.4%~40.7%,G_2与G_0、G_1和G_4处理间差异显著,其次是G_3处理。[结论]适量功能肥G_2处理不仅可以促进小麦营养生长,而且显著影响旗叶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2017年03期 v.45;No.544 119-12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 ] - 王颖;姜娟;刘顺国;陶姝宇;
[目的]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比例为处理梯度,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等氮量条件下,含有缓释氮素的掺混肥处理明显高于普通复合肥和尿素的常规处理,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氮肥利用率提高5.85%~11.83%。[结论]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70时,增产率、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
2017年03期 v.45;No.544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李小明;龙惊惊;周悦;沈丽红;王远;王洪庆;
综述了叶面肥的研究历史和应用现状,对叶面肥的种类、特点和施用技术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叶面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叶面肥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2017年03期 v.45;No.544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3 ]
- 邵先强;曹永直;文玉朝;谌权章;
[目的]筛选适宜天麻区域性规模化种植所需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方法]对不同来源的3份蜜环菌菌株(gza46、sb1、wmt1)与伴有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伴栽试验,测定天麻产量,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天麻有性繁殖栽种6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其产量上较"sb1"菌株具有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有性繁殖栽培18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产量(箭麻和种麻)上与"sb1"菌株均呈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单产种麻呈显著差异,单产箭麻相当。[结论]"gza46"号蜜环菌菌株适于贵州德江县及周边地区的天麻种植。
2017年03期 v.45;No.544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杨柳;王永重;王东歧;周清华;唐开荣;吴峰;左勤勇;罗春梅;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山药资源。[方法]选取4个野山药品种进行人工栽培试验,分别从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供试的4个野山药品种中,FHS-3产量最高,为45 742 kg/hm2,但其品质表现最差;FHS-4产量最低,为17 616 kg/hm2,但其品质表现最好;FHS-1与FHS-2的产量与品质则介于二者之间。[结论]FHS-1与FHS-3适宜培育成菜用品种;FHS-2与FHS-4适宜开发成保健食品。
2017年03期 v.45;No.544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周康;韩航;王伟;郭休链;陈辉;
[目的]研究虫草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虫草参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虫草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虫草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虫草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40∶1,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60.94%;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超声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所得虫草参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结论]虫草参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延缓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损伤。
2017年03期 v.45;No.544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 韩昕男;武淑芬;黑黾哲;陈宝英;易佳宁;王昌禄;
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油脂的消化吸收,对肥胖症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重点阐述了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和植物提取3种不同来源的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后期的研究趋势进行探讨。
2017年03期 v.45;No.544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刘刚;刘育辰;康雪佳;于福来;庞玉新;李霞;贾金燕;
[目的]建立测定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含量为(8.02±0.19)mg/g,总糖含量为(35.26±0.96)%,还原糖含量为(4.78±0.95)%,多糖含量为(30.53±0.6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的含量测定。
2017年03期 v.45;No.544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 刘家水;鲁轮;张丹雁;谈永进;冯秋燕;
[目的]对中药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进行真伪鉴别,并对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2种正品进行对比鉴别,为菟丝子与其混伪品和2种正品菟丝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性状和微性状鉴别法对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进行真伪鉴别;用性状、微性状、显微鉴别法和水煮吐丝试验对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2种正品进行对比鉴别。[结果]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的性状、微性状鉴别特征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和种脐等方面的差别;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的性状、微性状鉴别主要表现在颜色、表面特征和种脐等方面的差别,两者的显微特征和水煮吐丝试验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2种菟丝子显微特征的差别在于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的形状和内列种皮栅状细胞的径向长度。水煮吐丝中2种菟丝子的水煮膨胀高度、水煮液颜色、吐丝率、吐丝情况及种皮、胚乳和胚芽的颜色区别明显。[结论]该研究为中药菟丝子与其混伪品和2种正品菟丝子的鉴定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45;No.544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5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李邦玉;刘臣;
[目的]用乙醇提取紫草中乙醇可溶成分,研究其紫外可见光谱性质。[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室温浸提紫草,旋转蒸发浓缩,得紫草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分析成分。定性研究浓度、酸碱度、氧化剂、自由基、紫外光、溶剂、温度和时间等对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薄层色谱分析获得5种主要成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有4个特征吸收峰,溶液温度及加热时间、紫外光照射、自由基、氧化剂、酸度对该提取物特征吸收峰位置没有明显影响;碱度和金属离子改变了其特征吸收峰位置。[结论]该研究为紫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7年03期 v.45;No.544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尚静雪;杨海明;孙宏冉;陈志强;张远达;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设计,筛选较适宜的粉碎时间和混合比例;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建立新中药组方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确认了该组方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时间45 min,混合比例为1.0∶1.0∶0.4;确定有效成分中蒲公英、漏芦、当归、川芎薄层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均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优选粉碎时间和混合比例是组方制备的安全有效方法。建立的检测项可以用于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
2017年03期 v.45;No.54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陈娜;
[目的]探讨施用钾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钾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其机理。[结果]田间施用钾肥能有效防控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当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病情指数为41.3,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钾肥用量为75和225 kg/hm2时的防治效果次之,无钾肥处理效果最差。当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其烟草生物量最高,烟草叶片的钾含量提高,烟草叶片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增加;PPO和PAL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施用适量的钾肥能提高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但过量投入钾肥反而加重了病害的发生程度。
2017年03期 v.45;No.544 171-17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李修平;马文东;常玮;宋成艳;赵雪;张丽敏;张献国;
[目的]明确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的调查指标及鉴定时期。[方法]利用苗期鉴定法和成株期牙签嵌入法分别于分蘖末期和抽穗期进行接种,并在苗期采用单株病情指数,成株期采用病级、相对病斑长度、病斑长度和绝对病斑高度为调查指标,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分蘖末期接种的3次调查中,病级、绝对病斑高度与抽穗期第3次调查的绝对病斑长度和病级的灰色关联度呈上升趋势,且分蘖末期接种的第3次调查中这2个指标与对照指标的灰色相关度分别为0.891 2、0.888 6和0.911 1、0.903 0。这2个指标可作为抗性鉴定重要参考指标。苗期鉴定的单株病情指数与2个对照指标的灰色相关度分别为0.746 1和0.787 9,表明苗期鉴定的调查指标与成株期鉴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成株期牙签嵌入法在分蘖末期和抽穗期接种,接种后第36天调查的病级和绝对病斑高度可作为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的重要指标。苗期鉴定的单株病级指数与成株期鉴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灰色关联度。
2017年03期 v.45;No.544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杨建发;
介绍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橡胶树重要害虫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Riley)]、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的发生、危害及形态特征,并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
2017年03期 v.45;No.544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薛科科;李映;李朋钰;韩永萍;田平芳;葛喜珍;
[目的]探讨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的可能性。[方法]考察小檗碱对绿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并测定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作用。[结果]试验浓度的小檗碱对绿僵菌的孢子萌发、产孢量和菌落形成未产生明显影响;当绿僵菌与褐腐病菌共培养时,绿僵菌处于优势菌群,褐腐病菌未能影响绿僵菌的生长;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能完全抑制褐腐病菌的生长。[结论]小檗碱和绿僵菌可混合使用,二者相容性好。
2017年03期 v.45;No.544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高林安;
以陕西省10市1区乡村旅游发展目的地为对象,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陕西省各市、区及不同人文自然条件区域为空间分布单元展开实地调研,架构了各市及不同人文自然条件区域的适应性管理框架,以推动陕西省乡村旅游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2017年03期 v.45;No.544 19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罗凤姿;梁丽辉;杨林;吴曼颖;
通过解析观果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潜在价值及特殊功能,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张家界市观果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统计了张家界市常应用的观果植物,并且提出如何选择观果植物种类以进行更新,主张利用野生观果植物资源,并总结适合张家界地区的观果植物。
2017年03期 v.45;No.544 201-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 ] - 周洲;李菁;
以江西省会南昌市为案例地,通过软件云采集游客旅游游记、评价的网络文本数据,综合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的高频词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等技术,对旅游地的意象感知特征和意象结构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类旅游地是游客对南昌市旅游地感知的整体意象;感知意象成分可综合归纳为英雄城、历史文化名城、娱乐休闲、美食购物、自然风景、拥堵火炉6个意象主题;游客网络文本的语义网络呈现"核心三角-内包围-外包围-发散点"结构。
2017年03期 v.45;No.544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 ] - 罗施贤;成曦;段捷;孙大江;
聚焦于现今火热的民宿发展潮流,针对我国民宿现有的弊病,在四川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之际,主张从更加健康和长久的角度入手,培育西蜀民宿新品牌。希望新模式能帮助四川地区民宿更好地发展,从乡土的角度入手建设更加规范和特色的乡土民宿。
2017年03期 v.45;No.544 207-21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0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6 ] - 李海;黄萍;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法,基于内江市乡村旅游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结合当前气象服务实际,明确了内江市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服务方式和渠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理清政策层面关系、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气象服务社会化改革上迈出实践探索的关键一步。
2017年03期 v.45;No.544 211-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 魏雪;余灵豪;娄娟;
通过对重庆市园林绿地公园绿地现状的调查,发现其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对现今重庆发展和改造节约型园林绿地提出建设性建议。
2017年03期 v.45;No.544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谢昊举;陈杰;
基于江浙皖地区农用地污染概况,从政策法规、人口、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农用地污染的影响因素。针对江浙皖地区,结合全国实际,从政策、市场、技术3个方面设计出了合理的农用地污染治理途径,提出了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2017年03期 v.45;No.544 232-23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黄冠华;
北京郊区具备发展休闲型家庭农场的多种条件,可以通过理性规划,准确定位;注入农耕文化,融于体验;塑造品牌,注重营销的创新发展策略来展开。在此基础上,政府应通过加强引导,提供各种政策保障;调整发展思路,促进农场区域化发展;建立休闲型农场专门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升农场主文化与经营水平等一系列保障机制来实现。
2017年03期 v.45;No.544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蒋艳萍;陈敏慧;
立足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017年03期 v.45;No.544 237-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魏加威;王建忠;王斌;张新宇;石岩松;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从扶贫资金供给端着眼,对精准扶贫资金投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精准扶贫资金多方投入机制:以财政资金为基础的政府供给端,以政策性贷款为重点的资金供给端,以引入社会资本为动力的市场供给端,以农户自筹为补充的活力供给端。
2017年03期 v.45;No.544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0 ] - 葛兆建;徐汉亿;
从江苏沿海盐土农业发展近况入手,分析江苏沿海盐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韩国新万金农业发展概况及特点,提出了整体规划、生态保护、创新导向、保护地力、整合各方力量5个方面的启示,为加快发展江苏沿海盐土农业提供借鉴。
2017年03期 v.45;No.544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