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李东;徐坤鹏;周宝利;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效果,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建立园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可行性、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的策略,并对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11期 3141-3142+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过氧化氢胁迫粟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与成分分析

    李景军;陈正行;张潇艳;

    比较了粟的不同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并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进行粟的胁迫萌发研究。在温度30℃、pH值7.0、萌发48 h的条件下,分析了过氧化氢对幼芽的外观生理形态、粟种的发芽率及其胁迫粟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对浓度1.5 ml/100 ml的过氧化氢胁迫粟水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在0~1.5 ml/100 ml范围时,粟产生适应性反应,对萌发有促进作用;在浓度1.5 ml/100 ml时,发芽率为92.3%,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达53.4%,比水萌发清除率(10.1%)提高了4倍多;浓度大于1.5 ml/100 ml时,则抑制粟种子萌发。过氧化氢胁迫粟萌发,有助于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2007年11期 3143-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物质调节醋糟基质理化性状分析及其应用效果

    李萍萍;胡永光;赵玉国;陈勇;李国权;

    针对醋糟原料酸度大、粗孔隙比例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对其进行调节,堆制发酵后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和作为栽培基质进行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菇渣、芦苇末、鸡粪、粉煤灰等各种物质后,醋糟基质的pH值调整在5.9~6.3,EC值调整在1.65~1.82 ms/cm,大小孔隙比由1.63降到1.24~1.48。作为栽培基质进行在叶用莴苣和番茄无土栽培育苗中应用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用石灰水和尿素作调节物质出苗效果不佳。

    2007年11期 3146-3147+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单连海;熊雄;郭海霞;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保湿剂,常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档化妆品、食物添加剂等领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透明质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7年11期 3150-3151+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

    高宛莉;刘飞;赵秋红;杜瑞卿;

    研究了红甘蓝色素提取过程中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红甘蓝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料液比为l∶15的条件下,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得到的红甘蓝色素产量最高;验证性试验也取得同样的结果。

    2007年11期 3152+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研究

    张贵星;

    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特殊性,论述了引入市场机制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2007年11期 3148-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技术创新的速水-拉坦模型及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实证检验

    姜鑫;

    结合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数据对速水-拉坦理论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速水-拉坦模型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说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通过农业技术变革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2007年11期 3408-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孔圆圆;徐刚;

    分析了重庆市自然灾害的状况与影响,并提出了重庆市防灾减灾措施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

    2007年11期 3412-3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农业网络营销探讨

    翟士军;

    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不断提高,互联网络迅速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网络商贸活动迎来了全球网络营销时代。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农产品营销的渠道不够畅通,农户经常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笔者研究了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为农产品打开销路。

    2007年11期 3414-3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振江;

    分析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7年11期 3416-3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1 ]
  •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辨析

    肖青亮;郑诗樟;吴建富;卢志红;

    对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种类型农产品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发源背景、质量标准、生产技术体系、生产基础、认证机构、认证方法、产品标识、有无分级、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等方面。

    2007年11期 3418-3419+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风险的认识与管理对策

    魏文迪;

    通过对农业风险的各种具体形式、特性的分析,加深了对农业风险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提出了一些对农业风险的管理对策,以化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安全。

    2007年11期 3420-3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对武汉市新洲区建设双孢蘑菇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胡艳生;

    对武汉市新洲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7年11期 3423-3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吴照云;蔡文著;

    笔者在对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理论的研究出发,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2007年11期 3425-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志静;蒋迎春;邓曙东;吴黎明;周民生;

    我国一些主要果区出现了果农连年歉收、砍树毁园的情况,笔者就此针对我国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阐述。

    2007年11期 3428-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苹果出口的贸易流向分析

    张永良;侯铁珊;

    利用市场占有率指标分析了我国苹果出口贸易流向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影响我国苹果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7年11期 3430-3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蒋家寨村与杨坡村八组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闫晶;付少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以农业产业发展状况为主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

    2007年11期 3433-343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植物生物技术

  • Cu2+胁迫对龙葵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王萍萍;唐咏;孙东;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u2+胁迫对龙葵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0.2 mmol/kg时,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随Cu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几种光合色素对Cu2+的敏感性顺序为:叶绿素a>叶绿素a+b>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随Cu2+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在龙葵根、茎、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很大差异。龙葵根中SOD活性随Cu2+处理浓度增加而升高;茎中SOD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中SOD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活性根中明显高于茎和叶。龙葵根中CAT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极显著负相关;茎中的CAT活性则与Cu2+浓度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叶中的CAT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2007年11期 3153-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

    周文才;熊冬金;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多态性丰富、在大豆基因组中分布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研究中。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和QTL数量性状定位、品种鉴别3方面分别阐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对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11期 3156-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椒样薄荷的组织培养研究

    王小敏;李维林;梁呈元;赵志强;

    对椒样薄荷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进行了筛选,并对影响增殖与生长的激素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外植体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椒样薄荷的组织培养都有显著影响。选用茎尖作为外植体,有利于降低污染率和提高启动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1.0 mg/L6-BA+0.2 mg/LNAA;继代增殖的最适激素组合为1.5 mg/L6-BA+0.2 mg/LNAA;生根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0.5 mg/L6-BA+0.3 mg/LNAA。

    2007年11期 3159-3160+3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产甘油假丝酵母基因CgZWF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永光;饶志明;沈微;方慧英;诸葛健;

    以产甘油假丝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简并PCR和反向PCR扩增得到了一个长为1 244 bp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vector。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此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Kluyveromyces lactis的G6pdp同源性最高(62.7%),表明已经得到编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目的基因片段。该研究为阐明磷酸戊糖途径在产甘油假丝酵母耐高渗和甘油高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07年11期 3161-3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水稻三倍体×二倍体杂交F2群体的微卫星杂合性丧失

    谢兆辉;

    DB102为一田间发现的三倍体水稻,利用它做母本与二倍体水稻中作59杂交,得到一个早世代(F2)稳定群体,通过微卫星分析发现,该群体中有一些微卫星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丧失,且至少6条染色体上发生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丧失(loss of heterzygoisity LOH)可能有DNA序列变化。而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丧失又可能与该杂交组合早世代稳定有关。

    2007年11期 3163-3164+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猪M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丁国杰;刘娣;戴秀丽;柴华;

    以MB基因作为影响猪肉肉色的候选基因,利用PCR-SSCP技术,以野猪、野家杂种猪、民猪、大白猪、长白猪5个猪种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猪的MB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对此基因的3个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MB基因在第1、第2外显子上没有发现多态,在第3外显子上检测到了多态。在第3外显子上的第437 bp处存在一个T→C的碱基突变,该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属沉默突变。经计算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试验统计表明:随野猪、野家杂种猪、民猪、长白猪、大白猪肉色的变浅,等位基因N的基因频率也呈下降趋势。

    2007年11期 3165-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于德花;刘玉新;张明兴;

    概述了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及常用的转基因方法,并介绍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历史及应用情况。

    2007年11期 3167-3168+3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花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孙明;吕晋慧;张启翔;

    综述了花香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和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基因工程调控及改良植物花香的策略;同时简要评述了花香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2007年11期 3169-3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野葛的茎尖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洪森荣;尹明华;

    对野葛的茎尖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葛茎尖培养的最适大小为0.3mm;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2mg/L+NAA1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NAA0.5 mg/L+PP3330.5 mg/L。

    2007年11期 3172+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南果梨茎尖培养的初步研究

    马慧;陈丽静;钟鸣;李浩戈;郭志富;王学英;张丽;

    对大红南果梨的茎尖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进行预处理可提高组培茎尖的诱导率;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茎尖的增殖作用不同,在所有的培养基组合中以MS+6-BA4.0 mg/L+NAA0.4 mg/L的增殖率最高。合适的培养条件为25℃±2℃,光照2 000 lx,16 h光周期。

    2007年11期 3173-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研究

    尹淑琴;范艳;常泓;

    就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重组菌构建、培养条件、生长抑制因子以及它们的控制技术等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介绍了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2007年11期 3175-3176+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哈士蟆油复合药对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王高学;姚嘉赟;

    目的:研究哈士蟆油复合药对运动模型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疲劳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运动模型,运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研究该复合药对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并按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对哈士蟆油复合药进行抗疲劳作用的功能学评价。结果:运动给药组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安静组和运动不给药组;同时哈士蟆油复合药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提高肝糖元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P<0.05或P<0.01)。结论:哈士蟆油复合药能提高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的表达量,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2007年11期 3177-3178+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番茄生长素应答因子ARF1基因RNA干涉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番茄的转化

    张玉梅;杨毅;汪松虎;刘永胜;

    将番茄生长素应答因子家族成员之一ARF1中的500 bp左右的特异片段导入到植物载体pBI121中,构建成RNAi表达载体(pBI121-ARF1),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番茄子叶,经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再生植株,初步鉴定为阳性植株,为后续进一步鉴定该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2007年11期 3179-318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农杆菌介导的薰衣草愈伤组织遗传转化

    程娜;姚大年;张文明;王晓军;赵民安;

    选用带有天山雪莲冷诱导蛋白基因的载体pCAMBIA1304,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到薰衣草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率为35.3%。经GFP瞬时检测和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薰衣草基因组中,从而有可能提高薰衣草的抗寒性。

    2007年11期 3181-318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艺

  • 我国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与品种选育

    戴娟;熊冬金;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研究与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大豆孢囊线虫病生理小种类型分布;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资源的筛选和鉴定;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的选育。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2007年11期 3183-3185+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盐渍环境对几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卫秀英;代海芳;韩静;汤菊香;

    以4种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系统比较了浓度0.15%盐溶液对不同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以及a-淀粉酶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4个小麦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a-淀粉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品种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百农3236、矮早781、温麦8号、百矮58。

    2007年11期 3186+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山干旱地区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郭冬花;

    对引进的6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察不同生育期植株的生长特性、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等,测定其品质、产量,筛选出适合民和县浅山干旱地区种植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阿尔法、青薯2号、民薯2号3个品种具有产量高、薯块大、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等特征,是适合民和县浅山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2007年11期 3187+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田间扦插成活率及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李杨;李首成;周春军;孙园园;

    采用5因素混合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18(61×34),研究了不同品种、施肥比例、生根剂、生根剂浓度和扦插密度对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田间扦插成活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成活率及产量的最大因素均为密度,其次为品种和生根剂,而肥料比例与生根剂浓度影响不大。品种为台湾红,施肥比例(N∶P∶K)为10∶5∶20,生根剂为吲哚丁酸(IBA),浓度为100 mg/L,扦插密度为100株/m2的处理为最佳配置。

    2007年11期 318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杂交水稻质核远缘研究及野败型粳三系的配套和应用

    宁会琴;徐乐斌;方忠坤;张爱国;

    阐述了杂交水稻质核远缘的生物表现及克服质核远缘的途径;总结了野败型粳三系配套和应用实践。

    2007年11期 3190-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晚粳皖稻94双改单高产栽培试验

    吕孝林;梁华金;吕建青;张青;魏安季;

    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将皖稻94由双晚改作中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田单位施纯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播期次之,密度较小。

    2007年11期 3193-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海拔区域水稻品种(组合)筛选及其主要性状分析

    严明建;黄文章;吕直文;雷树凡;冉彦秀;

    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筛选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与结实率、产量成显著负相关;品种结实率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以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结实率为因变量,单位产量为自变量建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099 01,估测相对误差=±1.9%。

    2007年11期 3195+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沿淮地区生态条件分析与稻茬麦应变抗逆栽培技术规程

    魏凤珍;王成雨;李金才;

    分析了近几年沿淮麦区气候变化特点、生产条件、主要灾害发生规律和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提出适应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采取应变抗逆栽培的技术体系。重点推广良种选用、改土培肥、播种技术改革、培育壮苗、合理肥料运筹和实现三沟配套防渍害以及采取化学除草和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在改土培肥上注重秸秆还田;在播种技术上大力推广机械条播匀播技术;在施肥技术上采取“全层施肥法”。

    2007年11期 3196-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选育报告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张秀梅;卢玉彬;

    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系利用浦东大黄豆为母本,盐城赶江南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的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0602)。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质,籽粒粗蛋白含量为41.9%,粗脂肪含量为20.3%,全生育期为120 d,有限结荚习性,适宜在江苏淮南及中国南方地区作为夏大豆种植。

    2007年11期 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科棉三号遭受雹灾后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

    缪为文;戴元才;

    分析了科棉三号受灾后的生育特点、产量结果;并提出应对受灾棉保留叶枝台数、化学调节、重灾棉花去留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2007年11期 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园艺·园林·林业

  • “仿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万四新;

    介绍了“仿真植物”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2007年11期 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技术措施对苦瓜利用强雌系制种产量的影响

    曾正明;况浩池;杨跃华;李乾平;罗俊涛;

    研究了3种技术措施对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其适宜的密度为1.5万~1.8万株母本/hm2,适宜的植株调整方式为留主蔓和1枝侧蔓,母本单株适宜留种瓜为4~5个。

    2007年11期 3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云和哺鸡竹低效林分改造试验初报

    刘建灵;王盛林;徐春萍;王志林;

    为了提高云和哺鸡笋用竹林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竹材质量,在云和县雾溪乡开展了云和哺鸡竹低效林分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长期处于荒芜或半荒芜而缺乏经营管理的云和哺鸡竹林进行综合改造培育,可以达到显著增加竹笋产量和单笋重的效果,改造后新竹质量有较大提高。

    2007年11期 3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凋落物现存量与组分研究

    杨春雷;张庆国;刘可东;秦小林;

    对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森林凋落物的现存量与其组分进行测定和估算,初步得出大蜀山森林凋落物的基本特征。大蜀山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初步估算为4 317.5 t,有机碳、N、P、K、Ca、Mg的含量分别为4 643.51、108.04、10.72、48.26、156.75、23.96 kg/hm2,可见凋落物是森林重要的营养库之一。

    2007年11期 3203-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园林道路施工测量计算程序设计

    王汉雄;赵晓东;

    园林道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在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也给园林道路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讨论了园路施工测量方法,给出了园路中线任意点测量坐标的计算思路,阐述了程序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运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该计算过程,满足了园林道路施工的要求。

    2007年11期 3205-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分析

    李松平;娄伟平;吴利红;

    2005年先后有海棠、麦莎、泰利、卡努4个强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省。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和诱发的气象次生灾害,给该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造成死亡失踪67人,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针对台风灾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

    2007年11期 3207-3209+3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B9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张本杰;

    采用不同浓度的B9溶液叶面喷施矮牵牛穴盘苗1结果表明,B9能有效地抑制矮牵牛穴盘苗的生长高度,使其株型紧凑、叶色加深、根系发达、叶片厚实,从而提高花卉的质量。处理的最佳浓度为2 500 mg/L,适宜浓度为1 000~2 500 mg/L。

    2007年11期 3210-3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张德文;陈多璞;杨前进;朱启升;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混播制种苯达松用药时期越早,恢复系杀死的越彻底,生产的杂交种产量越高,种子纯度越好;又因见穗期喷药对父本的花粉育性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混播制种喷施苯达松的最佳时期是见穗期。

    2007年11期 3212-3213+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长白楤木根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

    栾舒雅;李峰;张沙艳;薛阳;

    对长白楤木根多糖(AKPS)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AKPS经DEAE-纤维素柱分级纯化得到AKPS-2,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检验为单一峰;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含蛋白质和核酸;AKPS2经硅胶板G薄层层析分析,含有D-葡萄糖、D-甘露糖、D-木糖、D-果糖。

    2007年11期 3214-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南京市旧城改造中的土地利用对策探讨

    陈哲;张小林;

    首先对南京市旧城内土地利用的现状作了介绍,指出现阶段旧城内土地利用的难点问题,包括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旧城内老居民区的改造3个方面,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旧城改造中土地利用的相关对策。提出在旧城的土地利用中,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片区,疏散旧城中心区的人口与产业;也要注重人居环境的整治,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加强绿地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同时,要树立经济观念,实现土地增值。合理处理旧城改造与城市发展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塑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

    2007年11期 3216-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3S技术平台支持下的烟草轮作查询和规划研究

    黄勇奇;赵追;

    就如何在3S技术平台支持下进行烟草轮作查询和规划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使用3S先进技术平台进行烤烟轮作规划不但成图周期短、精度高,而且从长期来看,成本低,不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烤烟轮作规划的必然趋势。

    2007年11期 3219-3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景观设计风格多样化探析

    曹瑞祺;邹志荣;

    通过介绍我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几种风格取向,阐述分析了景观风格多样化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利与弊,并对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进行了初步探讨。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特征。

    2007年11期 3222-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N·P·K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青华;张法琴;胡焕平;

    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不同的N、P、K用量对土壤栽培黄瓜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磷素用量和比例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适量氮钾肥配合增施磷肥可以增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适量氮磷肥配合增施钾肥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2007年11期 3225-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主伐迹地不同清山方式对杉木生长的研究

    张国武;阙龙善;曾满生;袁贵明;杜天真;

    通过炼山、疏枝、保枝3种不同的清山方式对培育的杉木的生长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疏枝与保枝处理的杉木生长效益明显强于炼山处理,为最佳的造林清山方式。

    2007年11期 3227-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探讨与实践

    郑芳;王春弘;罗彩云;刘喜平;阎德祺;

    结合河南驻马店市特点对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的技术进行了综述。

    2007年11期 3229-3230+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火龙果在杭州地区的引种简报

    李红斌;方百富;钱江华;李冬梅;杨佳;李余新;

    2002年开始引进火龙果白玉龙和吉园圃特1号(简称吉1号)2个品种,在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进行生态适应性观察试验。通过连续5年观察,结果表明:2个品种均能在杭州地区通过大棚半覆盖式栽培,产量高、适应性强。定植后次年开始开花结果,第3年后开始进入结果盛期,产量基本稳定在6.3万kg/hm2左右。

    2007年11期 3231-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凯特杏栽植密度试验研究

    杨留成;禹明甫;杨艳丽;李敬;刘喜平;

    进行了凯特杏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度可有效提高凯特杏单位面积产量。行株距3 m×2 m和4 m×2 m处理在苗木定植后第4年进入盛果期,这2个处理进入盛果期后的年单位面积产量比较稳定,且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试验期间的最高年单位面积产量。

    2007年11期 323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培养条件对锦带花粉萌发的影响

    李范;

    以锦带花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度、蔗糖浓度、矿质营养、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不同采集时间对锦带花粉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浓度为40 mg/L时显著促进锦带花粉萌发,较低或较高浓度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B浓度在40~80 mg/L时明显促进锦带花粉的萌发;浓度为5~10 mg/L的NAA对锦带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浓度为20~40 mg/L的GA处理明显促进锦带花粉的萌发;蔗糖浓度为15%、温度为25℃有利于锦带花粉萌发1;d中上午采集的花粉生活力较好,花粉萌发率较高。

    2007年11期 3234-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湖北部分鱼腥草野生资源初步研究

    姚国新;卢磊;

    测定了湖北省8个县市的鱼腥草种质资源的株高、地上茎粗、地下茎粗、地上茎叶鲜重、地下根茎鲜重和总鲜重。结果表明,远安县的鱼腥草种质有种植优势,湖北可能具有鱼腥草的矮源。

    2007年11期 3237+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研究利用

    熊燕;张万民;

    介绍了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在国内外抗寒研究中的利用情况。

    2007年11期 3238-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多倍体育种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鞠方成;

    多倍体育种逐渐成为蔬菜作物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多倍体育种领域中多倍体的产生途径、特征及其多倍体育种在蔬菜作物中的应用。

    2007年11期 3240+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金银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马彦芳;

    在5种食用油脂中添加适量的金银花乙醇提取物,测定不同时间的油脂过氧化值(POV),研究了金银花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对菜籽油、花生油、酥油、色拉油、羊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2007年11期 3241-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 ]
  •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何云;霍文颖;张海棠;张亮;马英;

    从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功能成分等方面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营养特性,同时对影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007年11期 3243-3244+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军峰山森林旅游区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吴茂林;曾小琴;余本锋;

    根据《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和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军峰山森林旅游区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森林旅游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2007年11期 3245-3246+3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绿豆芽苗菜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佘冬芳;邹琴;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绿豆芽苗菜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④绿豆芽苗菜生长速度最快且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③,处理④与处理③的产量达显著差异,处理③、④与处理①、②的产量达极显著差异;营养成分中,Vc与胡萝卜素含量的大小是处理④>处理③>处理②、处理①;K+含量的大小是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①。

    2007年11期 324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周福光;高大同;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套袋处理果实生长体积的测定,研究了果实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并不能改变果实的生长曲线,各处理果实的生长曲线依然为双S曲线,但相同测量时间段内果实体积的增加量不同,即不同处理果实生长速度不同。套塑膜袋果实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每15 d果实体积增加量为40.9 ml;套3层纸袋果实生长速度最慢,平均每15 d果实体积增加量为31.6 ml;双层袋略高于3层袋;单层袋与对照(CK)相当。

    2007年11期 3248+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樱桃番茄杭樱1·2号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郑积荣;李祥云;党敏亮;

    介绍了樱桃番茄杭樱1、2号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07年11期 324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海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徐爱列;冯瑛;周建青;王永宁;

    用正交试验提取海娜花和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在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结果表明,海娜花和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别是花以65℃时、用浓度为95%的乙醇提取1.5 h,叶以65℃时,用浓度为95%的乙醇提取2.5 h最好,得出的海娜花和叶中黄酮含量可分别高达2.356%和1.569%。

    2007年11期 3250-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曾琨;张新全;

    就国内外黑麦草属牧草的分类、分布情况、形态及解剖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黑麦草属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007年11期 3252-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霉玉米饲喂雏鸡试验

    张磊;

    霉菌毒素中毒病是指动物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霉玉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并对蛋雏鸡饲喂该霉玉米为原料的全价配合饲料,观察试验雏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对其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霉素对照组饲料含量为0.003 48 mg/kg,远低于最大允许量;试验组含量为0.026 2 mg/kg,是最大允许量的2.62倍。雏鸡饲喂含黄曲霉毒素不是很高的霉玉米临床上无典型中毒表现,但是会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免疫器官发育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增长显著减慢,并且参差不齐,饲料报酬率降低。病理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免疫器官萎缩,实质器官变性肿胀和消化道轻度炎症。动态病理学检查发现胸腺、法氏囊及脾脏的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急性变质性损伤。

    2007年11期 325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性蛋白酶酶解蛋清制备活性肽的研究

    金嫘;李新华;

    研究了AS1398中性蛋白酶酶解鸡蛋蛋清制备小分子活性肽,确定了酶解的最佳工艺:pH值8.0,酶解温度60℃,底物浓度4%,酶加入量为底物浓度的7%,水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26.1%。用SephadexG-15测定了水解物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水解产物中的主要成分是分子量集中在1 300 Da的寡肽。

    2007年11期 3258-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珍珠颜色的研究进展

    郝之奎;王嫣;顾志峰;王爱民;

    综述了研究珍珠颜色的方法及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探索了研究珍珠颜色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方向。

    2007年11期 3260-3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因子对鱼类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

    刘占才;孔祥会;

    介绍了吞噬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综述了污染物、水温、种群密度等环境因子对鱼类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环境因子对鱼类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提供参考,为评估环境因子对鱼类免疫和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

    2007年11期 3262-3263+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催产素对肥胖小鼠的摄食量·体重和脂肪重量的影响

    蒲强红;陈树林;毛海鹏;李文献;周建平;李耀辉;彭正午;张德波;

    建立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模型小鼠后,连续4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催产素,统计分析催产素对肥胖小鼠的摄食量、体重和脂肪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肥胖对照组相比,按体重注射500、750和1 000μg/kg的催产素治疗组中肥胖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P<0.01),并且体重和脂肪重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果提示催产素能通过降低肥胖小鼠的摄食量来减轻其体重和脂肪重量,该结果为动物肥瘦的调控机理研究和肥胖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7年11期 3264-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尿素糖浆饲料舔砖饲喂荷斯坦乳牛效果试验

    穆晓峰;惠文森;

    选择3岁以上,泌乳、日产奶量、胎次、体重相近、体质健康、乳房整齐无病的荷斯坦乳牛20头,采用分期分组对比法试验。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日产奶量增加2.19 kg/头,提高10.12%,日标准奶量增加3.2 kg/头,提高18%,在0.05水平上有差异。乳脂率比对照组提高0.39%,在0.05水平上有差异。经济效益分析为:试验组牛日均补饲1 kg/头尿素糖浆饲料舔砖可比对照组多收入3.38元(/头.天),经济效益显著。

    2007年11期 3266+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香汝;苏杰;李喜旺;尹秀玲;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对鸡进行攻毒,然后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攻毒组鸡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尿酸、尿素氮和磷极显著升高;甘油三脂、钙、碱磷酶和总胆红素极显著降低,白蛋白和-γ谷氨酰转移酶显著降低,其余指标变化不明显。

    2007年11期 3267-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非淀粉多糖酶在家禽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赵敏;李长忠;

    对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NSP)酶的理论依据、NSP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

    2007年11期 3269-3270+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家畜猝死症的研究进展

    张倩;高志清;刘晶芝;赵宝华;

    家畜猝死症又称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症,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普遍认为魏氏梭菌感染或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外对魏氏梭菌外毒素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比较透彻,对魏氏梭菌外毒素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预防方面;国内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从基因水平上研究了魏氏梭菌主要致死性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综述了我国家畜猝死症的研究进展。

    2007年11期 3271-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两种钙拮抗剂对肉鸡PHS的影响

    孙茂红;张建军;董世山;欧德渊;乔健;

    探讨了两种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CA)对肉鸡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Syndrome,PHS)的影响,从而较深层地揭示了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28和36日龄,硝苯地平与低温组比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在0.05水平有差异;在44日龄,低温组为3.7kPa±0.7 kPa,硝苯地平组为2.4 kPa±0.2 kPa,硝苯地平组mPAP低于低温组,在0.01水平有差异;硝苯地平降低AS的发生率,在0.05水平上有差异。在28和36日龄低温组mPAP为3.4 kPa±0.7 kPa和3.4 kPa±1.3 kPa,维拉帕米组mPAP为1.8 kPa±0.8 kPa和1.3 kPa±0.3 kPa,与低温组比维拉帕米降低mPAP,在0.05水平有差异;44日龄维拉帕米组mPAP低于低温组,在0.01水平有差异。维拉帕米明显降低AS的发生率(P<0.05)。试验结果显示,维拉帕米和硝苯地平降低了低温诱发肺动脉高压和AS的发生率,初步证实钙信号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对研究A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11期 3274-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绵羊肺炎支原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

    裴艳涛;赵宝华;孙继国;

    为了建立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图谱及其相关技术体系。采用反复冻融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法和超声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法提取绵羊肺炎支原体菌体蛋白,取200μg菌体蛋白利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硝酸银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反复冻融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提取法获得198±2个蛋白斑点,超声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提取法获得241±2个蛋白斑点。说明超声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提取法提高了双向电泳的分辨率,进而可增强生物质谱鉴定蛋白质的准确度。

    2007年11期 3276-3277+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果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彭小兰;郭冬生;

    研究了在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果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果寡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降低仔猪腹泻率;添加0.4%果寡糖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17.7%,饲料利用率较对照组提高9.3%,仔猪腹泻频率较对照组降低86.1%。

    2007年11期 3278+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中国翼手目核型研究进展

    余燕;马金友;孙瑞;

    总结归纳了我国已报道的翼手目5科16属44种的核型研究资料,分析了核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蝙蝠的核型研究进行了展望。

    2007年11期 3279-3280+3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壳聚糖在草鱼种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张耀武;

    池塘养殖中的对比试验表明:在草鱼种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能够提高草鱼种产量和鱼成活率,降低鱼饲料系数,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2007年11期 3281+3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谷氨酰胺的营养作用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李建华;刘东文;高春生;

    概述了Gln的理化性质、营养作用及其在饲料中应用概况。

    2007年11期 3282+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牛磺酸对雄性大鼠生殖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杨建成;冯颖;孙长勉;胡建民;

    通过给Wistar雄性大鼠饮用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和β-丙氨酸(牛磺酸转运抑制剂)的自来水,研究了牛磺酸对雄性大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和睾酮4种生殖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明显促进雄性大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和睾酮的分泌(P<0.05),而对雌二醇的分泌则没有明显影响(P>0.05)。

    2007年11期 3283-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指示性昆虫的应用研究

    余海忠;肖作安;杨霄;刘慧宏;

    综述了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在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地质灾害与天气及气候预报、矿产资源勘探、刑事案件侦破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一定的展望。

    2007年11期 3437-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烟草·蚕桑·药用植物

  • 人工诱导结瘤对烟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影响

    母波;韩善华;

    通过人工诱导烟草结瘤的方法,观察给予2,4-D、根瘤菌后,其对烟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Jensen无氮营养液中,不论是只加2,4-D、根瘤菌,还是既有2,4-D又有根瘤菌,烟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在处理前期均有增加,其中以2,4-D和根瘤菌共同处理表现最为显著;但在处理的后期,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受到明显地抑制,并且伴有不同程度地染色体畸变。

    2007年11期 3285-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军;詹振寿;谢玉华;邱妙文;陈永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A和B均能促进烤烟前期早生快发和旺长期干物质的积累;打顶后烟株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适时成熟,分层落黄。

    2007年11期 3287-3288+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杨树枯叶蛾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及防治

    张存立;

    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枯叶蛾在河南1年发生3代,3龄以上幼虫在树干及枝条上越冬。幼虫危害植物叶片。幼虫1~2龄群集,3龄以后分散危害。第1代幼虫5月上旬开始发生,第2代幼虫7月上旬开始发生,第3代幼虫8月下旬开始发生。气温是各个世代虫态发育历期长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介绍了无污染防治技术措施。

    2007年11期 3289-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海芋凝集素对几种鳞翅目昆虫的毒杀活性

    潘科;黄炳球;侯学文;

    采用饲喂、口腔灌注、腹足注射和喷雾等方法,比较了海芋凝集素粗品对3种鳞翅目昆虫菜粉蝶、亚洲玉米螟和斜纹夜蛾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海芋凝集素粗品对受试昆虫有一定的胃毒和触杀活性,其中海芋块茎凝集素粗品口腔灌注菜粉蝶幼虫的胃毒活性最高,5%海芋块茎凝集素粗品处理后5、6 d,菜粉蝶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62.5%和75.0%,表明海芋凝集素对昆虫的胃毒是其主要作用方式。

    2007年11期 3291-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内生细菌yc8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任璐;刘慧平;韩巨才;邢鲲;

    测定了植物内生细菌yc8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yc8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有强烈的溶菌作用,EC50为10.14%。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yc8发酵液处理后可造成病原菌细胞畸形、胞内物质外泄和细胞壁崩溃。植物离体组织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先喷发酵液后接菌比先接菌后喷发酵液防治效果更明显。

    2007年11期 3294-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35%寨丹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一代灰飞虱防治效果研究

    赵阳;陈永明;仇广灿;邰德良;王玉国;

    试验结果表明:35%寨丹乳油对水稻旱育秧池一代灰飞虱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商品用量1 500 ml/hm2,网罩式试验药后1~5 d,对灰飞虱成虫的校正防效89.1%~93.4%;敞开式试验药后1 d对灰飞虱成虫的校正防效60.58%~62.29%。其速效性与乐斯本1 500 ml/hm2、敌敌畏2 250 ml/hm2相当,好于锐劲特750 ml/hm2、吡虫啉750~900 g/hm2,持效性接近或略差于锐劲特,与乐斯本相当,好于敌敌畏、吡虫啉。

    2007年11期 3296-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蜡状芽孢杆菌TS-02防治草莓白粉病研究

    陈冲;王程亮;张潞生;

    在室外条件下进行了蜡状芽孢杆菌TS-02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并在室内条件下探讨了其防病机理。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TS-02可以防治草莓白粉病,活菌数大于3×107 CFU/ml可达到理想的效果。抑制作用是活菌和菌分泌的抑菌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活菌的作用更强;蜡状芽孢杆菌可抑制白粉病菌的定殖,从而达到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

    2007年11期 3298+3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大棚黄瓜上烟粉虱成虫动态研究

    沈斌斌;MUSA P D;任顺祥;

    对大棚烟粉虱成虫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的聚集强度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成虫始终处于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动态过程之中。烟粉虱成虫在黄瓜植株上部充分展开的幼嫩叶片上数量最大;烟粉虱在大棚黄瓜上呈指数增长,其模型为Nt=2.564 2 e 0.5232t,(r=0.985 8**)。应用最优分割法将烟粉虱成虫动态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建立期、发展期和暴发期,在种群建立期对烟粉虱实施控制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2007年11期 3299-3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防除研究

    沈火明;王荣洲;余若虹;钱士明;陈轶;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危险的外来生物。化学防除试验证明,在荒地上农旺与甲磺隆混用效果最好,控害时间长;在耕地上,宜用高浓度农旺,多次灭草。

    2007年11期 3301+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

    张铎;解莉;张丽萍;赵宝华;

    论述了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拮抗微生物以及利用诱导抗性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2007年11期 3302-3303+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堤坝白蚁的危害及防治策略

    方睿;钟俊鸿;

    堤坝白蚁危害是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白蚁防治是保障堤坝工程安全渡汛的重要措施之一。白蚁种类繁多、分布较广、危害大,正确的灭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是消除蚁患的关键。介绍了堤坝白蚁的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2007年11期 3304-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EDTA作用下芥菜型油菜对土壤中Cd·Ni的富集规律

    朱桂芬;王学锋;冯颖俊;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期的芥菜型油菜在EDTA作用下对Cd、Ni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EDTA处理的油菜地上部和根部中Cd、Ni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且EDTA对Cd迁移的影响明显强于Ni,说明EDTA有助于强化芥菜型油菜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对28~63天的6个不同生长期的分析表明,生长49天时2种处理的油菜地上部中总Cd含量均占整个生长期的90%以上,总Ni含量为整个生长期的80%以上,此时收割比较合适。

    2007年11期 3306-3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尿素作种肥对棉种出苗率的影响

    金为民;郑敏;

    研究了尿素作种肥对棉种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用尿素过多,影响棉花出苗。壤土和黏土施用量控制在90 kg/hm2以下,砂土用量最多不要超过45 kg/hm2。

    2007年11期 3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田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流失的影响

    李琴;

    分析了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流失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氮肥管理、重视平衡施肥、提高作物氮素吸收能力、优化耕作制度及灌溉方式等降低我国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对策。

    2007年11期 3310-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水分胁迫条件下磷素营养对小麦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蕊;张富平;郝艳丽;

    综述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施用磷肥对小麦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且分析了施用磷肥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磷作为一种营养物质,能显著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增加束缚水的含量,提高膜的稳定性和耐脱水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维持小麦生长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强了小麦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小麦的抗旱性。

    2007年11期 3313-3314+3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碘量法测定土壤中微量砷的研究

    王宪生;

    研究了采用碘量法测定土壤中的微量砷。土样用HNO3-H2SO4消解后,以铜盐作催化剂,用次磷酸盐将其中的砷化合物还原为单体砷。然后在中性溶液中,将分离得到的单体砷溶解于定量的I2标准溶液里,剩余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其加标回收率(R)在98.2%~100.8%。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简单、快捷、干扰小,易于操作。

    2007年11期 3315-3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水稻初花期喷施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效应及增产作用

    肖琳;庞瑞华;蔡荣先;于萍;黄新华;王磊;

    在特种稻黑宝3号的初花期喷施0.005~0.020 mg/L油菜素内酯(BR),剑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强,灌浆速率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比对照增产10.18%~12.85%,对黑糙米中花青苷含量无影响。

    2007年11期 3317+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刘戈;易玉林;

    综述了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2007年11期 3318+3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月梅;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绿萝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152.25kg/hm2、P2O5138 kg/hm2的基础上,绿萝卜施钾后增产效果显著。在施K2O45~180 kg/hm2范围内,其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提高1.69%~22.03%;其中以施K2O90 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5.35 t/hm2,其纯收益最高,为2 860.30元/hm2,产投比高达13.64∶1。乐都地区秋季复种绿萝卜最佳施K2O量为90~135 kg/hm2。

    2007年11期 3319+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刘世旺;王宝林;陶佳喜;

    在鄂东地区选择8个花生种植地作为田间试验点,研究了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鄂东8个试验点,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时可分别平均增产6.47%、5.80%、10.95%、13.01%;接种花生根瘤菌后再进行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还可分别比仅接种根瘤菌再增产9.57%、7.27%、11.58%、14.71%。

    2007年11期 3320-3321+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门限自回归模型及其在耕地总量预测中的应用

    胡华科;

    利用梅州市55年来长时序耕地总量统计资料,引入门限自回归模型对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并和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门限值的控制作用,门限自回归模型有效地利用时序数据隐含的时序分段相依性这一重要信息,限制了模型误差,从而保证了预测性能的稳健性,有很高的短中期预测精度。

    2007年11期 3322-3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洗衣粉对水生动物的毒性研究

    刘占峰;王茜;王兰;李延伸;翟东;宋智刚;

    研究了4种洗衣粉(奇强无磷新皂粉、奇强亮白加酶洗衣粉、汰渍360度全能洗衣粉和汰渍“净白去渍”无磷洗衣粉)对水生动物多刺裸腹蚤的毒性作用。通过统计水蚤24和48 h的死亡个数,计算其半致死浓度LC50值,确定1个浓度组,计数心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洗衣粉能够抑制裸腹蚤的运动,使心率加快,并且造成大量死亡。随着时间的延长,洗衣粉对水蚤的毒性作用随之增强。24 h测得的LC50值分别为33.03、36.63、31.39和21.79 mg/L;48 h测得的LC50值分别为15.28、16.31、13.82和7.44 mg/L。

    2007年11期 3324-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土地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葛利玲;常献伟;潘元庆;李天阁;余坤;贺传阅;

    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研究,分析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河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2007年11期 3326-3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刘亚锋;山宝琴;

    现代植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修复、绿色环保能源的开发等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007年11期 3329-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经济性分析

    刘俊红;王许涛;张百良;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利用农业废弃物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适宜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推广速度。笔者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成型燃料推广中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国家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2007年11期 3331-3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样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比较

    秦巧燕;贾陈忠;陈惠;

    研究了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氟化物的差异,探讨了2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电极法标准曲线的相关性好于分光光度法;氟化物浓度为5~10 mg/L时,2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在0.05水平上无差异;电极法的回收率高于分光光度法;电极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1 mg/L,分光光度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37 mg/L。

    2007年11期 33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毒死蜱在环境中的降解研究

    李界秋;黎晓峰;沈方科;张超兰;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研究了毒死蜱在环境中降解的特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壤土、粘土和砂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9、12.6和9.8 d;在pH值4.0、7.0和10.0的水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2.4、18.9和0.6 d;在pH值4.0、7.0和10.0的水中光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12.8、10.7和0.5 d。毒死蜱在环境中属于易降解的农药。

    2007年11期 3334-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三峡库区消落带抢救植物中华蚊母群落伴生维管植物研究

    谢大军;何平;邓洪平;

    中华蚊母原生境中维管植物以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蕨类植物7科9属13种,被子植物29科48属61种,具有从热带到温带的过渡性质。对中华蚊母原生境伴生种区系的研究,旨在保护好这一三峡库区抢救植物并为三峡库区及其他区域消落带建设提供参考。

    2007年11期 3337-3338+3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灰色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河北卢龙县为例

    牛魁斌;贾旭飞;许皞;张俊梅;

    以GDP预测为例,首先建立了卢龙县国内生产总值预测的灰色模型,对2005~2020年卢龙县国内生产总值作了预测;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了卢龙县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该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该研究可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11期 3339-3340+3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痕量铅

    李向力;章建军;朱海华;

    建立了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如pH值、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等。结果表明,铅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60 ng,相关系数r=0.999 9,铅的检出限为0.59 ng/ml。该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结果与石墨原子吸收法在0.05水平上无差异。

    2007年11期 3341+3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峡水库135m水位蓄水前后水体中重金属分布变化

    张晟;黎莉莉;张勇;雷波;杨春华;

    以朱沱、寸滩(上游区)、清溪场(回水变动区)、万州(库区)4个断面为代表分析了三峡水库135 m水位蓄水后4种重金属的水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库区、回水变动区、上游区总Pb、总Cu、总Cd含量成库后>成库前,成库前后沿库区→上游区方向逐渐增大;可溶态Pb含量成库前>成库后,成库前沿库区→上游区有增大的趋势,成库后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可溶态Cu含量除朱沱外,其余断面成库后>成库前;可溶态Cd含量成库前后变化不明显。成库前后水体中可能存在Pb、Cd复合污染和Pb、Cu复合污染以及Cu、Cd复合污染。

    2007年11期 3342-3343+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层次分析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曹长军;黄云;

    以四川井研县为例,结合正在进行的乐山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部分基础资料,阐述了层次分析(AHP)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AHP法可大大提高全值定量的理性成分,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成果。

    2007年11期 3344-3345+3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稻飞虱发生严重之年单季稻仍获丰收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丁霞;柳军;

    2006年合肥地区单季稻生长经历了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稻飞虱危害,尽管如此,当年单季稻仍获丰收。对稻飞虱发生严重之年单季稻仍获丰收的农业气象条件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2007年11期 3346+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沾化冬枣种植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

    许卉;陈印平;赵丽萍;

    以沾化地区土壤质地、浅层土体构型、耕作层的含盐量、营养综合指数、浅层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6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对冬枣种植区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宜冬枣种植的地质区划环境。

    2007年11期 3347-3348+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环境生物学及其发展

    杨正亮;冯贵颖;

    对环境生物学的启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环境生物学的定义、对象、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外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展望了环境生物学的重点发展方向、研究内容以及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007年11期 3349-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纤维素对人体的功能

    张玉兰;

    从现代科学研究的立场出发,论述了纤维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纤维素的适宜摄入量。

    2007年11期 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水资源永续利用方法研究

    王志良;谢敏萍;王得利;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概况和城市水资源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加强管理、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和控制污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永续利用问题的方法。

    2007年11期 3352+3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广安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申立;康艳梅;

    分析了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和上一轮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7年11期 3353-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贮藏加工

  • 玉米全粉生物可降解塑料餐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宁;马涛;

    以玉米全粉、CO2树脂和EVA为原料,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餐盒,并通过材料力学等测试,进一步研究了以玉米全粉制备生物降解餐盒的物理性能、卫生指标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用玉米全粉生产生物可降解餐盒在成本上、加工环境上,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上都优于淀粉生物可降解餐盒;用CO2树脂与EVA配比使餐盒质量进一步提高,且其最佳配比为3∶1。

    2007年11期 3355+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及研究新动向

    熊双丽;

    综述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功能性食品及功能因子的功效及基材研究近况和新动向。

    2007年11期 3356-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调味品味型对同一原料生食菜肴卫生质量控制的研究

    蒋云升;董杰;王小静;潘明;

    对4种不同味型的萝卜生食菜肴进行调味制作过程的细菌数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菜肴的杀菌效果为:糖醋味>酸辣味>麻辣味>咸鲜味;经调整调味品用量和结合有关措施,可以使4种味型菜肴杀菌率均达到82%以上。

    2007年11期 3358-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脱水蔬菜2种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徐刚;张森旺;顾震;徐建国;马天贵;

    以青椒为研究试验材料,对脱水蔬菜2种干燥工艺方法(热泵干燥方法和热风干燥)加工产品的质量及其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泵干燥脱水蔬菜的品质以及干燥系统的单位能耗除湿量均明显优于热风干燥。

    2007年11期 3360-3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玉米花粉保健饮料工艺研究

    任顺成;查磊;袁念红;

    玉米花粉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资源,提取其有效成分,配以其他辅助因子,可制得风味独特、口感良好的保健饮品。试验对2种不同的取汁方法和产品配方等主要工艺进行了研究。

    2007年11期 3362-3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魔芋中多糖提取技术及含硒形态研究

    张驰;刘信平;江莉;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μg/g,而多糖硒的含量为2.241μg/g,占了总硒的88.23%,说明魔芋中的多糖硒为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同时通过实验可知,魔芋多糖的最佳提取剂为稀碱。

    2007年11期 3364+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张亮;伍小兵;翟井振;

    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水解和发酵可生成燃料乙醇。综述了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几个关键工艺。

    2007年11期 3365-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

    叶水英;张德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村庄改造,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农民教育。

    2007年11期 3367-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回顾与反思

    邹慧君;

    立足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通过回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发展演变,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仍需面对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新的反思,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精神探讨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2007年11期 3370-3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提升政府执行力对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杨亚南;

    当前我国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潜伏的深层次的问题日益凸现。政府执行力是政府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政府履行职责与提高自身存在合法性的重要前提。政府执行力与和谐新农村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和互补性,提升政府执行力对于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升政府执行力需要培育良好的政府执行力文化环境,进行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提高政府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对农村的利益补偿和调节机制。

    2007年11期 3373-3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淮北地区农民培训模式探讨

    凤舞剑;苏新林;

    结合当前淮北地区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传统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思路,构建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的对策。

    2007年11期 3375-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震;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承担政策性金融重任;农业银行的功能趋于弱化;农村信用社功能异化、体制不顺;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非银行金融组织发育缓慢。提出了新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改革的思路。

    2007年11期 3377-3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王景平;张晶;

    对中国水土资源的态势和粮食安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水土资源利用率,加强粮食安全的有关对策。

    2007年11期 3379+3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

    张献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财政的公共化。而新型农村公共财政的构建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及渐近性原则。其目标模式应是公共品供给上的分级财政,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向内倾斜型财政,收支决策上的民主型财政,管理监督上的法制型财政,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动态发展型财政。

    2007年11期 3380-3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畜牧兽医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朱玉业;劳飞;

    针对该专业和学生特点、就业岗位,调整教学目标、改进考核模式,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2007年11期 3382+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

    严淑华;周子波;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思路及途径,即:从培育主体意识入手,激发内在文化力量,建立文化融通机制,培育地区新文化。

    2007年11期 3383-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彭云龙;

    从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前各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地方农业院校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2007年11期 3385-3386+3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地籍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朱淑丽;

    分析了地籍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地籍测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07年11期 3387-3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

    田建文;

    石家庄生态小城镇建设应构建小城镇发展结构体系,实现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工,加强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功能分区,加快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形成生态产业与文化体系。

    2007年11期 3389-3390+3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岳冬冬;

    以5年为1个考察期,对1981~2005年陕西省城乡居民平均绝对收入差距和平均相对收入差距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在5个考察期内,陕西城乡居民平均绝对收入差距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平均相对收入差距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只有不断对二元制度进行一元化改革和调整,对农业进行持续和足够的投资,才能从根本上缩小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由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有利于和谐陕西早日实现。

    2007年11期 3391-3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宁夏南部山区反贫困的实践与启示

    陈志新;杨巧红;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系典型的环境制约型地区的贫困。经过20年反贫困的探索与实践,其反贫困的独特经验,如吊庄移民、旅游扶贫试验区、科技扶贫基点等对继续实施国家反贫困政策有很好的启示。

    2007年11期 3394-3396+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肖陆军;

    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建设民生型政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和选择的动态的价值目标,它发挥着整合了民生型政府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使民生型政府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的制约和导向作用。笔者对民生型政府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社会公正等价值取向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只有重视并发挥这些价值取向的作用,才能解决民生型政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我国民生型政府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2007年11期 3397-3398+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杨瑞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当代人类文明演变的总趋势。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某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历史紧迫感,把握方向,抢抓机遇,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007年11期 3399+3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延安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陈遇春;刘雨凡;

    阐述了近年来延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出现的资源配置不均、师资力量较弱和长效投入机制的缺乏等突出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2007年11期 3400-3401+3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钟起万;陈新;

    总结了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特征成效,引出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11期 3402-3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杨宏;陆宁;张磊;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办学模式僵化,办学条件较差,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对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转变观念,改革办学模式,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制度改革,增强服务意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07年11期 3404-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主产区粮食市场机制运行现状及其完善探讨

    王宇露;周萍;

    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3个方面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机制的运行现状,并提出了完善粮食市场机制的对策。

    2007年11期 3406-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对图书馆情绪性工作的理性思考

    袁红军;

    基于图书馆情绪性工作的涵义、特征、内容及实现保证的描述,指出读者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更需要心理上的满足,图书馆员的情绪必须加以适度调节、规则及表达。

    2007年11期 3435-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区域滩涂资源开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玲;朱泽生;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核心软件开发的江苏盐城滩涂资源开发管理系统,成功地对该区域的滩涂资源进行了动态监测,在过去7年中围垦滩涂的速度年均上升了1 417 hm2,运行及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定的技术要求。

    2007年11期 3440-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烟草农业减害技术研究

    史宏志;

    阐述了烟草农业减害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降低烟叶焦油含量农业技术措施,减少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理论与技术,烟草生物碱组成优化理论与技术,减少烟叶重金属含量的研究,中药减害技术的研究等。

    2007年11期 3443-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

  • 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上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温效朔;

    介绍了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2007年11期 3445-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浑河河岸险工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那利;

    根据对浑河险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险工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并对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可供类似治河工程参考。

    2007年11期 3447-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机械产业模块化应用前景研究

    钱镇;吴迪;

    对模块化理论和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模块化在农业机械产业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模块化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可能激发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企业;将促进农机产品技术、质量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将有利于多样化客户需求的满足等。因而积极研究并在产业中实现模块化的应用,对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11期 3449-3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董船营水利枢纽改造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许中侠;胡冰;王丽学;姜成艳;张丹;汪可欣;

    首先介绍了董船营水利枢纽工程改造的基本情况和必要性;对工程进行了国民经济评价,得出董船营水利枢纽改建工程效益费用比为1.162,大于1,投资回收期12.8年,说明该改造工程经济合理。

    2007年11期 3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高翔;齐新丹;李骅;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关建议。

    2007年11期 3453-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