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与方法

  • 油菜素内酯参与初生细胞壁代谢研究进展

    徐宗昌;王萌;孔英珍;

    综述了油菜素内酯的发现、结构、分布、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油菜素内酯在初生细胞壁的建成和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并展望了油菜素内酯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6年32期 v.44;No.537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NaCl胁迫对芹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玲;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芹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0、100、150 mmol/L)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其对盆栽芹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NaCl胁迫下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呈现随着盐浓度、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是在一定的盐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当盐浓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则表现为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则是随着盐浓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试验结果为我国盐碱地地区芹菜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鄂西北山地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吴承国;肖能武;周刚;李永学;陈光勇;向世标;孟鸿洲;柯磊;唐余成;谢菊英;

    [目的]探索适宜鄂西北低山丘陵区的夏播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生产技术,加快机械化进程,促进鄂西北山地玉米产业发展。[方法]2012—2015年连续开展夏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播期试验和种植密度试验,筛选适宜鄂西北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夏玉米品种,研究相应的栽培技术,并结合农机具进行了机械化生产试验,论证其可行性以及评价其生产效益。[结果]筛选出最适宜鄂西北低山丘陵地区夏播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播种时间控制在6月15日前最佳,种植密度为7.50×104株/hm2最佳。[结论]研究出一套适宜低山丘陵地区的夏播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缓解了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与老龄化问题。

    2016年32期 v.44;No.537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玉米新组合产量及相关性状评价

    魏锋;马毅;洪德峰;张学舜;

    对2015年25个玉米新组合的13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是穗粗、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倒伏倒折率、穗轴直径、出籽率、生育期、株高、穗位高、100 d籽粒含水量,综合评价最优的组合为XX_(23),与育种目标最接近,其次是XX_(24)和XX_(21),综合评价最差的组合为XX_(25),较差的还有XX_(22)、XX_(14)。多性状、多点、多年度考察对玉米新组合评价十分重要,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使新品种的选育和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

    2016年32期 v.44;No.537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目的]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黄潮土地区合理施肥、优化栽培措施、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33年定位施肥试验基础上,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专用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变化。[结果]有机肥、无机肥、品种以及两两互作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对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施有机肥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除单施有机肥处理M外)。在施有机肥基础上配施化肥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且与N、NP或者NPK肥配合施用效果相当。在不施有机肥的处理中,NPK和NP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高于N和CK处理,长期单施N肥并不能增产,需配施P或PK肥才有效。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主处理施有机肥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性减弱说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弥补了无机肥施用种类不足的影响。[结论]在黄潮土地区,小麦生产中应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避免肥料长期单一施用对产量造成的损失。

    2016年32期 v.44;No.537 17-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宁都发展有机水稻的优势与技术措施

    陈隆添;曾俊;郭柏生;郑冬梅;杨立生;杨树青;曾海峰;

    介绍了宁都发展有机稻的自然资源优势,分析了发展有机稻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发展有机稻的前景与措施。

    2016年32期 v.44;No.537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豫北地区强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的哲学思考

    唐振海;张栩;蒋志凯;赵良金;路永才;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针对豫北地区强筋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强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新麦系列优质强筋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的育种实践表明,新品种与栽培技术、产业加工的有机结合能够适应当前豫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值得借鉴和学习。

    2016年32期 v.44;No.537 2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

    贾波;谢庆春;蒋学祥;沈业松;刘畅;

    雄穗性状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介绍了玉米雄穗与产量的关系,环境因素对雄穗的影响,并综述了前人对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以期为玉米高效育种、高产栽培以及深入开展玉米雄穗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16年32期 v.44;No.537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转SbPIP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调查

    余桂红;邢锦城;马鸿翔;周淼平;姚金保;

    [目的]筛选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种植的耐盐转基因小麦。[方法]比较7个转SbPIP1基因小麦株系在江苏大丰市滩涂种植的株高、穗长、高峰苗、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等8个农艺性状。[结果]S4、S5和S6这3个转基因株系至少在4个或以上农艺方面的表现均居于7个检测株系的前3位。[结论]S4、S5和S6这3个株系在江苏沿海滩涂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

    2016年32期 v.44;No.537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郭志刚;郭振营;

    [目的]探索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苗期喷施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研究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小麦分蘖数、根长、根数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 000倍液、3 000倍液、2 000倍液可以使小麦株高降低3.31%、3.39%、10.74%和15.29%,分蘖数增加2.80%、6.54%、7.48%和8.41%,根长增加4.41%、11.51%、17.94%和19.28%,根数增加9.21%、17.23%、24.91%和26.08%,地下部分鲜重增加6.38%、9.00%、11.00%和11.27%,地上部分鲜重增加3.45%、6.16%、7.83%和7.94%。[结论]苗期喷施吲哚丁酸·S-诱抗素,可以矮化麦苗、促进新根生长、促进分蘖、提高鲜重。

    2016年32期 v.44;No.537 29-3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自交代数对西葫芦种子和花粉质量的影响

    冯志红;闫立英;李晓丽;苏珊;

    [目的]研究不同自交代数对西葫芦种子和花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交系代数F_2、F_3、F_4、高代自交系F_7,检测每一代花粉质量和种子质量。[结果]随着自交代数的不断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F_2、F_3、F_4代间发芽率、活力指数退化不明显,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明显退化现象,到了F_7代,以上所有指标均表现明显退化现象。各代花粉生活力未表现退化现象,但F_7代花粉重量显著降低,退化严重。[结论]随着西葫芦自交代数的增加,种子质量明显退化,花粉重量明显降低,花粉生活力退化不明显。

    2016年32期 v.44;No.537 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氮肥运筹对小麦光明麦1号群体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强;陈时龙;陈旭;李秀玲;沈杰;袁伟;杨景;

    [目的]筛选适宜中筋小麦光明麦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氮肥运筹方式。[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光明麦1号群体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施氮量增加,光明麦1号群体茎蘖数、籽粒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一施氮水平下,基追比例为5∶5的处理成熟期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最高;籽粒产量也显著高于基追比例为6∶4、7∶3、8∶2的处理。[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300 kg/hm2、基追比例为5∶5时,穗下节间长占总长比例最高,籽粒产量也最高。

    2016年32期 v.44;No.537 32-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烤烟叶片宽长比相关因素研究

    李建勇;刘良教;王翠;裴晓东;曾德武;

    对2012—2016年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长环境下生长的烤烟叶片宽长比连续观察、测量和分析,研究影响烤烟叶片宽长比的因素。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宽长比不仅受遗传影响,不同品种有所差异,且同一品种叶片因生长环境和生理进程而发生变化。土壤、施肥、密度、植物激素、打顶时间和留叶数量,以及温度、光照、雨水、风力等气候因素均对烤烟叶片宽长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片宽长比变化是由于叶片组织结构、水分、养分等因素变化所致。该研究明确了影响烤烟叶片宽长比的相关因素,为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34-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黄春艳;郭玉莲;王宇;黄元炬;朴德万;苏保华;徐充;

    [目的]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翻耕和免耕模式下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将0~5、5~10、10~15、15~20、20~25、25~30 cm 6个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分别装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60 d后调查杂草种类和数量,计算种子库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结果]翻耕玉米田共有杂草15科24种,免耕玉米田有15科23种,其中19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玉米田均有分布,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藜、铁苋菜、龙葵和马唐,杂草类型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总密度为4 292.4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玉米田总密度为3 337.0粒/m2,主要分布在15~20、20~25 cm土层,其中藜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的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25~30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0~5 cm土层;藜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cm土层,而在翻耕田各土层呈较均匀分布。[结论]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为农田杂草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佳木斯地区肇东苜蓿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孙皎;倪彦博;冯舒;王涛;尹彦力;富超;薛勇;

    [目的]探讨佳木斯地区肇东苜蓿无药害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方法]通过茎叶处理除草剂小区试验研究7种除草剂对肇东苜蓿分枝期苗情和草情的影响。[结果]对肇东苜蓿无药害的药剂处理有5%普施特水剂、4%金豆水剂和10%利收乳油苗后2~4叶期喷雾。施用除草剂处理干草产量正常的有5%普施特水剂苗后2~4叶期喷雾、4%金豆水剂苗后2~4叶期喷雾、75%阔叶散悬浮剂苗后2~4叶期喷雾和10%利收乳油苗后2~4叶期喷雾,对干草产量影响大的是44%克莠灵水剂苗后2~4叶期喷雾和25%虎威水剂苗后2~4叶期喷雾。[结论]肇东苜蓿无药害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推荐5%普施特水剂苗后2~4叶期喷雾。

    2016年32期 v.44;No.537 149-150+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佳木斯地区肇东苜蓿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富超;尹彦力;黄佳欣;胡子钰;卢慧迪;孙皎;薛勇;

    [目的]筛选佳木斯地区肇东苜蓿无药害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方法]通过土壤处理除草剂小区试验研究6种除草剂处理对肇东苜蓿分枝期苗情和草情的影响。[结果]6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防效。对肇东苜蓿无药害的药剂处理有75%阔叶散悬浮剂播后苗前喷雾,药害较轻的有5%普施特水剂播后苗前喷雾。对肇东苜蓿干草产量影响较小的为5%普施特水剂播后菌前喷雾和75%阔叶散悬浮剂播后菌前喷雾。[结论]肇东苜蓿无药害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推荐5%普施特水剂播后苗前喷雾。

    2016年32期 v.44;No.537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蜡蚧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杨亚杰;晏嫦妤;

    介绍了红蜡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及危害风险性,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红蜡蚧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分析了红蜡蚧生物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红蜡蚧生物防治研究方向。

    2016年32期 v.44;No.537 153-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

    茶增芬;张翊;李银富;李佳;王振;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资源及环境因素;罗平县10年来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乡(镇)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差异呈减小趋势。[结论]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时间序列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分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并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可比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43-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非常规水资源优化利用

    王佳;管子;迟艺侠;葛文生;

    为推进节水型校园的建设,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为例,对高校非常规水资源优化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水资源利用存在较大弊端,用水管理模式不完善等是导致高校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原因。结合高校现有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高效节水的合理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前景

    高志永;邢妍;刘晓吉;王凯军;

    分析了环保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了我国环保产业的特点;探讨了美国、日本、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程和人均GDP水平,并结合发达国家环保企业进驻以及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势,分析确定我国环保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提出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点方向。

    2016年32期 v.44;No.53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宁夏贺兰山种子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及其气候解释

    张东杰;徐翔;曾小强;张化永;

    根据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划分,结合当地考察资料,探讨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及不同分布区类型的垂直分布格局,并利用SPSS软件对物种丰富度和气候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种子植物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约占73.9%,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单峰分布,在2 000 m左右达到峰值,在高海拔地区(2 600 m以上)物种丰富度变化不明显。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和温带区系成分垂直分布格局主要受年均温和年潜在蒸散量影响,世界分布垂直分布格局受年均温、年潜在蒸散量、年降水量和最冷月均温影响,热带区系成分垂直分布格局受年均温、年潜在蒸散量、年降水量、最冷月均温和最冷季降水量影响。

    2016年32期 v.44;No.53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云南景谷县地质灾害调查

    胡龙;丁中开;

    对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区域气象与水文、区域地质、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县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空间分布不均匀,各乡镇均有地质灾害分布,共发生地质灾害318处,其中民乐镇、景谷乡、威远镇、水平镇地质灾害相对较发育,占全县总数的62%,碧安乡和勐班乡等乡镇的地质灾害分布较少。最后分析了资质灾害的受控因素。

    2016年32期 v.44;No.537 57-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及预防对策

    王惠明;张鸿燕;陈燕;周利军;刘宇新;黄尚书;

    以江西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为依据,分析了江西省畜禽养殖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畜禽养殖以养猪为主,猪养殖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主体。最后提出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预防措施,为江西省畜禽养殖提供参考。

    2016年32期 v.44;No.53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发展进程及治理成效

    张楠;吕文龙;韦旻;

    浅析我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系统分析了所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2016年32期 v.44;No.53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正交试验法在河道底泥脱水调理剂筛选试验中的应用

    王茜徵;王慧;翟晓峰;李化山;桂丕;

    [目的]筛选具有良好底泥脱水效果的脱水调理剂。[方法]设置了对照(不添加调理剂)和配方Ⅰ、配方Ⅱ2个试验组,其中试验组以底泥比阻为试验指标,以药剂成分为因素、药剂用量为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各配方的最佳组合。[结果]配方Ⅰ的最优配比为活性炭0.034 0 g,粉煤灰0.085 0 g,生石灰粉0.034 0 g,聚合氯化铝铁0.169 8 g,比阻为2.12×109m/kg;配方Ⅱ的最优配比为铁粉0.014 8 g,硫代硫酸钠0.040 0 g,甲壳素0.012 5 g,柠檬酸0.014 8 g,比阻为53.70×109m/kg。[结论]正交试验法在底泥脱水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出脱水效果好的药剂,也对脱水调理药剂的配比起到优化作用,对实际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2016年32期 v.44;No.53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植物样品中PFOS·PFOA

    程燕;汤婕;何前锋;李婷婷;马扬旸;鲍广灵;

    [目的]研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植物样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可行性。[方法]建立了一种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UPLC/MS/MS方法测定植物(绿萝)根、茎和叶中PFOS和PFOA残留量,并优化了质谱条件和前处理方式,保留时间分别为2.26和2.17 min。[结果]采用碳酸钠(Na2CO3)、四丁基硫酸氢铵(TBAHS)、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提取试剂,HLB小柱净化后PFOS在绿萝根、茎、叶中的加标回收率为46.53%~77.35%,变异系数为5.63%~18.52%;PFOA在绿萝根、茎、叶中的加标回收率为59.01%~100.46%,变异系数为2.85%~30.06%,检出限分别为26.90×10-4和3.09×10-4n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植物样品中PFOS和PFOA满足化合物残留分析要求。

    2016年32期 v.44;No.537 71-7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徽成盆地野生蔬菜资源调查

    夏泽;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社区(村社)走访,对徽成盆地野生蔬菜的种类组成、食用部位、食用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徽成盆地有野生蔬菜(不含食用菌类)33种64属77种。最后对该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 菊芋花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王志国;曹红翠;吕海棠;董浩宇;周莲;

    [目的]探索提取菊芋花色素的最佳条件。[方法]针对不同条件下菊芋花色素的提取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试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正交试验并和试验值比较。[结果]菊芋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料液比1∶18 g/m L,浸提时间5.0 h,其中浸提温度对提取花色素的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浸提时间对浸提效果的影响最小;同时提出了减少试验工作量的方法。[结论]该研究可为菊芋花色素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梳式烟夹不同装烟密度对烤后烟叶品质及评吸质量的影响

    李炳泽;王德勋;徐成龙;苏家恩;

    [目的]确立梳式烟夹密集烘烤的最优装烟密度,为梳式烟夹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55、65、75 kg/m33个装烟密度,以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统计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测定主要化学成分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外观质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以65 kg/m3的装烟密度最好;随着装烟密度增加,烤后烟叶糖含量与总氮含量变化不大,烟碱含量逐渐增多,糖碱比值逐渐降低,并趋于协调状态;装烟密度越大,烟叶的感官质量越好。[结论]梳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5 kg/m3最好。

    2016年32期 v.44;No.537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贮藏温度对蓝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孔凡真;智雪涛;纪艳青;

    [目的]探讨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延长蓝莓货架期,提高其利用价值。[方法]以新鲜蓝莓为试验材料,测定在20~25、10~15、0~5℃3种温度条件下的总酚、异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等的变化。[结果]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25~30℃)可加快蓝莓中抗氧化物质的积累,提高其抗氧化活性;而在贮藏后期,较高的温度加快了蓝莓果实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并缩短了蓝莓贮藏期。[结论]低温(0~5℃)能使蓝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能显著延长果实的贮藏期,是蓝莓较适宜的贮藏温度。

    2016年32期 v.44;No.53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食品保鲜盒中纳米银迁移研究

    马洁清;徐坚琪;赵凯;关荣发;吴晓芳;卢伦;郑春翠;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聚丙烯食品保鲜盒中纳米银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马尔文粒度分布仪在不同的浸泡基质、时间和温度下对聚丙烯保鲜盒中纳米银的形态和大小分布进行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保鲜盒中纳米银的含量。[结果]聚丙烯保鲜盒中的纳米银在3种不同的浸泡基质(水、4%乙酸、正己烷)中均有一定的迁移量,其中在模拟油类浸泡液中检测到的纳米银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在酸类和水类模拟液中;在相同的浸泡液条件下,保鲜盒中纳米银的迁出浓度与浸泡时间、反应温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控制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成分的释放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2016年32期 v.44;No.537 85-8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传统酵子中产香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香气的检测

    付娜;王锡昌;杜毅;黄健;

    [目的]从酵子中筛选出发酵香气较好的菌种,使其发酵产物能增强发酵面制品风味。[方法]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传统酵子中分离出1株酵母样真菌,对其形态学特征及18S r DNA区序列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该菌株糊化小麦淀粉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被命名为FN001的该菌株属于Wickerhamomy cesanomalus,该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香气组分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酸类,包括乙醇、乙酸乙酯、丁醇、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酸丁酯、苯乙醇、丁酸、乙酸等,其中,乙醇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20.33%、乙酸乙酯14.52%、丁醇14.51%、乙酸丁酯13.90%。[结论]利用此菌株发酵可为发酵面制品提供较浓郁的香气来源。

    2016年32期 v.44;No.53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云南小粒速溶咖啡中百菌清提取净化方法研究

    刘丹丹;孙晓帅;王志洪;乔琴;何飞飞;

    [目的]探讨云南小粒速溶咖啡中百菌清的最佳提取净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石油醚-丙酮萃取法、固相吸附法及二氯甲烷-丙酮萃取法这3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净化云南小粒速溶咖啡中的百菌清,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加标回收测定,根据回收率的大小和净化方式的繁简,确定最适宜的百菌清测定方法。[结果]3种不同方法提取净化百菌清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3%、111.4%和118.7%。[结论]通过回收率及净化方式的比较可知,可利用固相吸附法对云南小粒速溶咖啡中的百菌清进行提取纯化。

    2016年32期 v.44;No.537 92-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采收期对漾濞泡核桃品质的影响

    李淑芳;杨建华;习学良;李孙玲;梁林波;陈勤;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漾濞泡核桃品质的影响,为确定漾濞泡核桃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漾濞泡核桃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8月20日、8月30日、9月4日、9月9日、9月14日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以果实青皮表面具有明显的细小裂痕为标准,观测统计青皮开裂果实的比例,并对样品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成熟期间,随着全树果实青皮开裂比例的增加,漾濞泡核桃平均干果质量、出仁率都有所增加,当全树果实青皮开裂比例达到50%时,其平均干果质量和出仁率几乎无变化,粗脂肪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甚小。[结论]全树果实青皮开裂比例达50%左右时是漾濞泡核桃最适采收期。

    2016年32期 v.44;No.537 94-9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青岛市消费者日常喝茶习惯调查分析

    李艳霞;李含芬;马春晖;

    [目的]了解消费者日常饮茶习惯,为人们科学健康地饮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青岛市为调查地域,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消费者的饮茶习惯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费者日常泡茶器具主要以玻璃杯和瓷壶为主;泡茶水质以山泉水和纯净水居多;茶叶在壶中开水浸泡后再倒入茶碗饮用的人数占66%,茶叶直接放入茶杯中边浸泡边喝的人数占28%;喝茶时间主要选择在下午,一般在饭后饮茶;在对喝茶环境的选择上,主要以朋友一起喝茶的人数居多;消费者对茶叶的风味和香气关注度较高,认为茶叶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化腻。[结论]消费者在饮茶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对茶叶的保健功效认识不足,应该提倡科学健康的饮茶观念。

    2016年32期 v.44;No.53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饲料级磷酸盐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李优琴;吕康;周维仁;陈小龙;

    [目的]建立饲料级磷酸盐中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磷酸盐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条件,并与国标方法进行比较测定了不同种类饲料级磷酸盐样品。[结果]优化后的测试条件为:测试波长420 nm,显色酸度控制在0.5~1.0 mol/L,显色温度不低于15℃,显色时间20~30 min。方法回收率97.5%~100.1%,比较2种方法测定各样品的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级磷酸盐中磷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可以满足标准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016年32期 v.44;No.537 100-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造纸法再造烟叶提取率测定方法研究

    薛冬;袁益来;袁广翔;蔡文高;张合川;

    [目的]探讨造纸法再造烟叶提取率的检测方法,以寻求适合实验室研究和生产线在线检测的操作方法。[方法]对比研究残渣称重法、极限提取法和提取液固含量计算法3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提取率的测定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提取液固含量计算法测定的提取率与残渣称重法和极限提取法测定的提取率之间差异不显著。残渣称重法不适用于生产线在线检测,极限提取法和提取液固含量计算法都适用于生产线在线检测,极限称重法检测过程较繁琐,提取液固含量计算法操作简单快捷。[结论]将提取液固含量计算法应用于造纸法再造烟叶实验室研究以及生产线在线检测中提取率的测定是可行的。

    2016年32期 v.44;No.53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水提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的影响

    刘蕾;耿昕颖;陈杨;张铁成;王巍;高云航;

    [目的]探讨水提五倍子对鳙鱼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及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50%(试验组Ⅰ)、1.00%(试验组Ⅱ)、2.00%(试验组Ⅲ)的水提五倍子,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提五倍子对鳙鱼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及肠道绒毛与隐窝深度比值(V/C)的影响。[结果]15 d,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胰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30 d,各试验组胰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5 d,各试验组胰蛋白酶活性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15 d,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试验组Ⅰ差异显著(P<0.05);30 d,试验组Ⅱ脂肪酶活性较15 d提高了11.11%,试验组Ⅲ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16.04%;45 d,各试验组脂肪酶活性均有所上升,试验组Ⅱ脂肪酶活性最高。15 d,各试验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Ⅱ淀粉酶活性最高;30 d和45 d各试验组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5 d,试验组Ⅱ前肠绒毛高度、后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均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水提五倍子,可以促进鳙鱼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分泌,改善肠道黏膜结构,其最适添加量为1.00%。

    2016年32期 v.44;No.537 106-108+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品系优质肉鸡屠宰性能试验研究

    夏波;蒋小松;张增荣;杨朝武;李晴云;邱莫寒;熊霞;姜小雨;宋小燕;杜华锐;

    [目的]研究5个大恒优质肉鸡品系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肉鸡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大恒优质肉鸡A、B、C、A×B和C×B等5个品系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至10周龄进行屠宰,测定屠宰体重与肉用性能。[结果]除腹脂重以外,各品系及杂交组合公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鸡。杂交组合A×B和C×B的屠宰率在85%以上,全净膛率在65%以上,产肉性能良好,A×B杂交组合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高于C×B组合。[结论]不同品种的优质肉鸡生长和屠宰性能存在差异。杂交组合A×B生长速度快,适于在对优质肉鸡生长速度要求高的市场推广应用。

    2016年32期 v.44;No.537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黄素为主的中药制剂对肉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

    刘国昌;方炳虎;雍燕;黄金华;刘小艳;龚卫东;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鸡球虫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600只1日龄矮脚黄鸡,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球特威试验组、马杜霉素试验组。每组在试验结束后称重,记录各组采食量,计算料重比。分别在20、40、60日龄进行粪便卵囊计数,肠道病变计分,评价其抗球虫效果。[结果]球特威试验组矮脚黄鸡的体增重、料重比、球虫卵囊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姜黄素为主的中药制剂球特威对于防治球虫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2016年32期 v.44;No.537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眉姬鹟繁殖行为观察试验

    潘卓;李辉;潘小艳;袁德军;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是一种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夏候鸟。2015年5月中旬至6月初,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巢白眉姬鹟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巢白眉姬鹟5月16日产卵,窝卵数为5枚,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每次孵卵时间为(6.1±3.8)min,平均离巢时间为(5.5±2.0)min。在雏鸟约4日龄时,亲鸟的喂食频率为22.5次/h,但雄鸟的喂食频率高于雌鸟。该研究是对白眉姬鹟在我国华中地区繁殖资料的首次报道,可为白眉姬鹟繁殖资料提供有益补充。

    2016年32期 v.44;No.537 11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苏州市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变化的空间尺度效应

    孙永泉;陈吉;刘旭;沈林林;陆幸鹦;

    [目的]明确苏州市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010年苏州市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与空间尺度的关系。[结果]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异程度与空间尺度变化存在一定关系,其中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组内变异程度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其组间变异程度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组间变异程度普遍大于其组内变异程度。[结论]为准确确定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区域划分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柴达木巴隆地区枸杞滴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刘得俊;李润杰;

    [目的]探讨科学、高效的柴达木枸杞施肥、灌水模式。[研究]以3年生红枸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柴达木地区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对枸杞产量的影响大于施肥量,但是过多的施肥量和灌溉量并不利于枸杞产量的增加,中肥(607.50 kg/hm~2)和中水灌溉施肥(5 010.00 m~3/hm~2)组合为该试验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可取得较高的枸杞产量。[结论]为柴达木地区枸杞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117-11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随水施肥次数对水稻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陈锐浩;官利兰;邓兰生;庄严;程凤娴;张承林;刘海萍;

    [目的]探究水稻随水施肥技术的最佳施肥次数。[方法]以玉香油占为水稻供试品种,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肥料深施、肥料撒施、肥料随水追施2次、肥料随水追施3次、肥料随水追施4次,研究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水稻生产中采用随水施肥技术,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多,各产量指标中除实粒数和空秕率外,其余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追肥3次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其他施肥方式增产7.83%~25.56%,追肥2次和4次处理的产量差异不大,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结实率提高。随水冲施处理的投入成本大于深施与撒施处理,净收益以肥料随水追施3次处理最高,达15 515.73元/hm2。[结论]综合考虑,肥料随水追施3次能最大程度凸显水稻随水施肥技术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6年32期 v.44;No.53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峨眉山市和夹江县茶园土壤及茶叶重金属污染评价

    刘凡;刘亚;张燕琴;彭思露;

    [目的]研究峨眉山市和夹江县茶园土壤及茶叶Cu、Cr、Cd、Pb、As和Hg 6种重金属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的含量以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Cu、Cr、Cd、Pb、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59、67.08、0.35、24.15、13.32、0.13 mg/kg,根据国家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Cd处于临界水平,而重金属Cu、Cr、Pb、As、Hg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GB 2762—2012、NY 659—2003、NY/T 288—2012为依据,5个采样点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Cu、Cr、Cd、Pb、As、Hg的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结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区域茶叶中重金属是安全的,符合国家标准。

    2016年32期 v.44;No.537 123-125+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药用生物

  • 3种金乡大蒜中营养活性成分的含量比较

    周宇;王文军;李茜;杨丹;孔庆胜;

    [目的]检测3种金乡大蒜中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从化学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品种的差异,对于优化种质资源、提升大蒜后期加工利用的品质和附加值具有指导作用。[方法]采用食品化学的常规方法并结合大型仪器检测,测定大蒜中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基本营养成分可溶性糖、粗脂肪、蛋白质含量,以金乡紫皮蒜最高,金乡白皮蒜次之,独头蒜最少;金乡紫皮蒜维生素C含量最高,独头蒜次之,金乡白皮蒜最少;金乡白皮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紫皮蒜次之,独头蒜最差;锗和大蒜素DADS含量则是独头蒜最高。[结论]对于偏重营养成分的利用,金乡紫皮蒜有较大优势;而对于大蒜素和锗的特色保健功能利用,独头蒜有更大优势。

    2016年32期 v.44;No.537 126-12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发酵花生壳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目的]探索在金线莲栽培基质中腐熟花生壳代替腐熟松树皮的可行性。[方法]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以农富康秸秆发酵剂发酵花生壳+泥炭土(1∶1)为栽培基质的金线莲生长最好,其成活率、生物产量最高。[结论]在栽培基质配方为花生壳+泥炭土(1∶1)情况下,自然风干花生壳不能用于金线莲栽培,自然条件下腐熟花生壳可用于金线莲栽培,选用适宜发酵菌剂发酵花生壳用于金线莲栽培,能达到更好的栽培效果,完全可以替代腐熟松树皮用于金线莲栽培。

    2016年32期 v.44;No.537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栽培条件对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杨柳;何正军;赵文吉;贾国夫;来利明;杜会;姜联合;周继华;蔡文涛;齐淑艳;郑元润;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水分处理,3个氮、磷、钾肥处理,以及不同的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水分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重度干旱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氮肥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增加,磷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减少,随着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不同种的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全光照相比,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减少,长鞭红景天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不同环境中,红景天会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在红景天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水分胁迫、施肥及遮阴有利于红景天叶绿素的合成。

    2016年32期 v.44;No.537 133-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太子参口含片的制备工艺

    龙朦朦;刘东;臧永军;田丹;韩邦兴;陈乃富;

    [目的]确定太子参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及处方。[方法]以太子参多糖含量为活性成分,考察口含片的外观、口感、片重差异、硬度和崩解时限,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辅料,正交试验确定各辅料成分配比,得出太子参口含片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优选湿法制粒工艺作为太子参口含片最佳制备工艺,优化处方为: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MCC)224 mg、甘露醇60 mg,黏合剂为聚维酮K30(PVP K30)4mg,崩解剂为交联聚维酮(PVPP)4 mg,润滑剂为硬脂酸镁(MS)8 mg。[结论]按该处方制备的太子参口含片硬度、崩解时限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2016年32期 v.44;No.53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冰砂糖寿组培快繁研究

    牟豪杰;王燕;吕永平;汪一婷;李海营;

    [目的]探讨冰砂糖寿组培快繁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冰砂糖寿幼嫩花序为外植体,研究冰砂糖寿组培快繁技术。[结果]于MS+5 mg/L 6-BA+0.5 mg/L IBA+30 g/L蔗糖+7g/L琼脂的诱导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0.3 mg/L6-BA+30 g/L蔗糖+7 g/L琼脂上继代培养可分化成不定芽,将不定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MS+0.3 mg/L 6-BA+0.1 mg/LNAA+30 g/L蔗糖+7 g/L琼脂上增殖速度较快,增殖系数达3.79。将其移栽至营养基质(混合泥炭∶粗砂=1∶1)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5%。[结论]建立了冰砂糖寿花序再生及快繁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32期 v.44;No.537 140-1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佛手瓜鲨烯合酶基因克隆及酶分子结构分析

    苏何玲;肖雅伦;谭燕莲;梁斌;谷云艳;刘永明;吴耀生;

    [目的]克隆佛手瓜鲨烯合酶(SQS)基因,并基于克隆的SQS序列分析该酶的分子结构,为佛手瓜生物活性成分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SQS基因5'末端保守序列和3'race方法扩增的佛手瓜SQS基因3'末端序列设计佛手瓜SQS基因克隆引物。扩增的佛手瓜SQS基因片段插入p GEM-T Easy Vector后经DNA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序列的开放阅读框架(ORF)、酶蛋白的疏水性/亲水性和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酶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和跨膜区。以布朗葡萄藻为outgroup,应用MEGA 5.0进行UPGMA算法构建系统树,并进行1 000次的Bootstrap测试。[结果]佛手瓜SQS由417氨基酸残基构成,等电点为6.983。构象预测提示该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是一种只有三级结构的单体酶,其活性中心是主要由几个α螺旋围绕形成的穴状结构,酶蛋白肽链中具有1个跨膜区。结构域分析表明SQS属于异戊二烯合酶家族。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该酶共有17个磷酸化位点,其中,S48位于与酶活性中心相关模体中,而S196为陆生植物SQS基因的正选择位点。以佛手瓜SQS基因ORF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得到的系统发生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结论]佛手瓜SQS是由417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体酶,具有1个跨膜区和17个磷酸化位点,其中,S48和S196可能是佛手瓜SQS酶活性调节的关键性磷酸化位点。

    2016年32期 v.44;No.537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DELLA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李威;李国瑞;黄凤兰;孙华军;李跃;丛安琪;齐蒙;白英俊;李孟建;陈永胜;

    在已发现的植物GA信号传递分子中,有一类N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ELLA结构域,称之为DELLA家族蛋白。介绍了DELLA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降解途径,并综述了其对多种植物激素信号的调控作用,以期提示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奥秘。

    2016年32期 v.44;No.537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普通油茶岑软3号苗木分级研究

    唐维龙;杨利平;王华宇;陈元松;赵文东;韦长江;吴红英;覃雯霞;赵森;黄达军;许尤厚;王鹏良;

    [目的]对岑软3号苗木分级进行研究,进一步规范其出圃规格,提高苗木质量。[方法]以1年生的岑软3号嫁接苗为材料,测量其苗高、地径、叶片数等8个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苗木质量进行分级。[结果]28对性状组合中有22对存在(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4个主成分,保留了82.8%的信息,地径、苗高、叶片数和上部鲜重为主要指标;逐步聚类将岑软3号苗木分成3类;确定其苗木分级:Ⅰ级苗的苗高H≥32.739 cm,地径D≥0.410 cm;Ⅱ级苗的苗高H≥20.666 cm,地径D≥0.323 cm。[结论]逐步聚类将岑软3号苗木分为3类,其中Ⅰ级苗5株,Ⅱ级苗29株,Ⅲ级苗38株。

    2016年32期 v.44;No.537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以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为例

    李国升;

    针对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开展森林经营的需要,根据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在小班档案进行全面变档的基础上,通过森林主要功能划分和森林经营类型确定,构建林场森林经营体系和相配套的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并将经理期内的规划层加以落实。

    2016年32期 v.44;No.537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油松和侧柏无纺布容器苗雨季移植试验

    程瑞春;李显玉;张丽;段磊;

    [目的]研究埋土前取下无纺布容器袋对油松和侧柏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苗龄为2.5年的油松、侧柏无纺布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雨季移植时分为埋土前取下无纺布容器袋(去袋苗)和保留无纺布容器袋(带袋苗)2个处理,移植1年后,调查移植苗成活率,成活苗木株高、地径、高生长量。[结果]经χ2检验,去袋苗与带袋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经方差显著性F检验,去袋苗和带袋苗2个正态总体株高方差差异显著,地径方差差异极显著,高生长方差差异不显著;经t检验,去袋苗和带袋苗株高、地径、高生长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雨季移植埋土前取下无纺布容器袋对半干旱地区油松、侧柏苗木成活和前期生长无不良影响。

    2016年32期 v.44;No.537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组团绿地使用后评价及调适设计——以上海市淞南八村组团绿地为例

    崔成;

    以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八村组团绿地为例,根据淞南八村居民,尤其是老人在组团绿地内的活动特点,对该组团绿地进行使用后评价(POE)。根据活动人群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调适设计,试图提供一个建立在环境行为理论基础上的,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的组团绿地调适设计案例。研究揭示了设计师和管理者在进行组团绿地设计和管理时需要不断跟踪服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适设计。

    2016年32期 v.44;No.537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寻融入风景的水利建设之路——以杭州西湖为例

    张亚琼;周晨;

    我国古代很多经典的水利建设实例是当今建设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该研究阐述了杭州西湖产生的原因,概述了杭州西湖变迁与水利建设的密切联系,并梳理了杭州西湖与钱塘江、周边群山、农田灌溉、城区发展及风景园林格局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西湖变迁过程中水利建设所体现的整体观,以及在当今水利建设中应遵循风景统筹的整体性思想。

    2016年32期 v.44;No.537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丘陵地区旅游型乡村植物配置模式

    刘玉华;刘国华;曹仁勇;薛俊菲;

    通过对江苏省句容市西冯村绿地调查,分析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的特征,以保护原生植被、形成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为原则,借鉴当地稳定的植物群落,提出8种以乡土树种为素材的配置模式,对现有绿地提出改进方案,并为同类地区的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2016年32期 v.44;No.537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浅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气象服务需求及现状

    赵蓓;徐东升;

    就改革中出现的农业育种、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气象保险、农业减灾服务和风险评估、农产品三产融合中出现的气象服务新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服务现状进行了阐述,从研究服务需求、明确任务分工、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搭建服务网络等4个方面对当前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175-176+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都江堰气象站CAWS 600S与DZZ5自动气象仪器及其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吴玉川;胡德凤;

    [目的]为了确保气候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连续性,研究都江堰自动站CAWS 600S型与DZZ 5型的设备及其观测数据的差异。[方法]对2种自动气象站的硬件、软件、对时与采样和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站2015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差值平均值和超差率分析。[结果]DZZ 5型自动站的仪器更先进,2种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DZZ 5型自动站相对CAWS 600S型自动站而言有较大的改进和创新,测量的气象数据更准确。

    2016年32期 v.44;No.537 177-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MUSIC开发北海区域自动气象站采集系统

    鲁玲;卢绍宗;

    介绍了北海区域自动气象站采集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库和数据表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并列举了该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该采集系统采用C#开发,通过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MUSIC调用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的地面资料,更新本地基础气象数据库的自动站采集数据表,为北海市气象现代化服务平台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通过业务应用证实,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好。该系统对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实现业务系统与CIMISS的对接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2016年32期 v.44;No.537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2015年8月19日铁岭局地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庞丽英;庞丽洁;王丽;董震元;

    在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利用FY-2E卫星云图、自动站、雷达回波等非常规资料,结合物理量场,对2015年8月19日铁岭局地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过程发生的可能原因和触发机制。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北抬,在高空冷涡控制下,加之前期持续高温,为此次中尺度飑线系统提供有力的环流背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在雷达强度回波中表象明显,为线性排列的对流单体族构成的窄带回波,回波强度>55 d BZ。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VIL值≥40 kg/m2注意飑线天气,VIL值越大天气现象越强烈;温度总指数TT(TT≥50℃)、深对流指数DCI(DCI>26℃)也反映了热力不稳定和对流潜势,对临近和甚短期预报更具有指示意义。

    2016年32期 v.44;No.537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广西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春芳;马文东;莫正斌;马杏;

    分析了广西基本农田保护的政策制度、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及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188-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土资源监测项目类型及网络运行机制

    鹿平;王树恩;

    以安徽省国土资源监测实践工作为案例,以理论分析为契入点,按照"监测项目+监测网络"内容逻辑,明确国土资源监测项目类型,立足优化国土资源监测运行机制,构建国土资源监测网络体系,为安徽省及全国类似区域国土资源监测规范运作和科学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016年32期 v.44;No.537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中小城市土地利用演变分析——以宁夏固原市为例

    任晓娟;马泉;

    以地处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宁夏固原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发展历程中3个典型时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借助GIS和RS技术获取其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度、变化度、转移度和合理度4个方面展开研究,对2003—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4年固原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稳定性不断降低,农林与城市建设用地的优势主导地位发生易变;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是城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也是农林用地流转的主要方向;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过快导致扩展弹性严重失调,应该引起地方政府警觉。

    2016年32期 v.44;No.537 194-19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基于UG的手扶式茶树修剪机的虚拟样机设计与分析

    戴有华;段元帅;

    手扶式茶树修剪机是为丘陵山地茶园设计的一种轻小型、易操作的修剪机。在分析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UG软件对手扶式茶树修剪机进行虚拟样机创建,并对虚拟样机进行了干涉检查以及结构强度和刀片工作性能分析,保证了该修剪机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物样机的制造质量。

    2016年32期 v.44;No.537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影像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毕节市七星区为例

    许莹;李付伟;李向新;李陶;

    利用2013年11月15日的TM遥感影像,结合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改进的归一化建筑指数(IB)、新居民地提取指数(NBI)等建筑物提取指数对毕节市七星区城区建筑用地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分析,并用混淆矩阵和对应年份实际城镇用地面积对3种方法的提取精度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NBI指数算法比其他建筑指数算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的精度高且误差小,采用NBI指数能更准确地提取建设用地的信息。

    2016年32期 v.44;No.537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0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R的古树名木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薄芳芳;

    以上海市古树名木管理业务为基础,采用业务流程与开发再造理论对其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优化,在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完成古树名木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古树名木的查询浏览、统计分析、智能识别的信息化管理功能。

    2016年32期 v.44;No.537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农业管理

  • 林权抵押贷款法律问题研究

    王佳艺;李皎皎;董英然;张晓萍;

    林权抵押贷款为资源资产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是当前金融机构的一项新兴业务。但是,相关法律规范和具体实践中的抵押贷款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有诸多限制。因此,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存在的法律困境,结合我国现实的立法情况进行探讨,提出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对策,旨在促进林权流转市场稳定发展。

    2016年32期 v.44;No.537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协调性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郑欣;刘伦文;

    以"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的10年(2004—2013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湖北省各地区城镇化协调性的基础之上,运用泰尔指数分析考察其时序演变和空间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各区域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化协调性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即"一主两副"的发展战略和周边山区相对滞后;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内部差异是湖北省协调发展度差异的主要来源;鄂东地区受生态因素影响较大,鄂中地区更容易受到产城协调因素的影响,鄂西地区则受到人地协调和产城协调的双重制约。湖北省应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提升各区域的协调水平:鄂东应着力改善生态环保水平,鄂中需要加速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鄂西则要提升人口城镇化和产业聚集程度。

    2016年32期 v.44;No.537 210-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城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研究

    王霞;张建华;张丰香;张莉莉;王洪婧;

    为了解山东省城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公共认知程度和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18市发放600份调查问卷,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很高,而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水平和判断能力不高;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很低,明确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率为16.15%,而为幼儿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人群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仅为3.06%。影响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行为的因素中: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对农业科学家的信任度和学历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年龄、性别和月收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16年32期 v.44;No.537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舆论宣传的适切性研究

    李景山;王勤霞;

    针对新形势下农村舆论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宣传形式缺少创新,与农民不相适切,满足不了新时期农民的基本需求的现状,提出农村舆论宣传内容要贴近农民生活,创新宣传形式以适应农民自身的要求,反映农民的基本现状,增强农村舆论宣传效应,把握农村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的建议,通过以农民为适切性对象、以农村舆论宣传为主体的自适应,以使农村舆论宣传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6年32期 v.44;No.537 219-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印度转基因生物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郭籽实;张雷;邓宗豪;

    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并且大量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印度政府非常重视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作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运用对印度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使印度成为世界棉花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印度在转基因作物推广种植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国内各界对此也存在分歧。基于此,印度对转基因生物的监管参考欧美两大监管体系,并寻找适合本国利益的最佳选择。研究印度转基因生物的发展现状及其监管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2016年32期 v.44;No.537 22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优化——基于农产品质量视角

    林景良;

    以华盛顿州天使港市当地农产品供应链为例,分析供应链和产品质量的关系,提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大规模和中小规模农产品供应链应该互补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就业率。

    2016年32期 v.44;No.537 227-228+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家庭养老水平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642份农户调查问卷

    杨倩;赵慧;崔翠;

    根据对重庆市642位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重庆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水平分布及家庭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老年人获取代际支持较少,但其主观满意度评价较高,家庭养老仍是其认可的主要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对其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子女数目、子女回家频次、受教育程度对于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且子女代际支持呈现出不同特点。

    2016年32期 v.44;No.537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六安茶谷”品牌提升路径研究

    赵静;

    针对六安市各县区、乡镇积极配合"六安茶谷"建设、宣传茶谷建设项目和地方资源优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现状,分析节庆活动对推动和宣传"六安茶谷"品牌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提出整合节庆资源,提升"六安茶谷"品牌的路径选择,旨在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研判统筹及引导管理,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唱响"六安茶谷"品牌。

    2016年32期 v.44;No.537 234-23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双流区冬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袁敏;崔永亮;郑晓琴;雷思勤;干大木;李世丽;李利军;钟润昕;郑小华;罗丹;

    从种植情况、品质和产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成都市双流区冬草莓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效以及发展过程中突显的问题,并就当前全国草莓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探讨了今后双流区冬草莓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2016年32期 v.44;No.537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地标性品牌建设路径选择——以山东聊城为例

    杨增美;

    结合聊城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聊城市当前在农产品地标性品牌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从确保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经营聊城市农产品的地标性品牌的具体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240-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发达国家(地区)垃圾分类惩戒制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戴迎春;陶倩倩;

    针对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分类投放参与率低、垃圾分类质量不高、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突破的现状,从促进垃圾分类的惩戒制度入手,研究了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促进垃圾分类方面设置的惩戒措施,对比分析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立法中强制措施的设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当代城市化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赵蕾;王国梁;

    选用S型曲线划分日本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总结日本当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鉴于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适性,基于我国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国情,论述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及对策。

    2016年32期 v.44;No.537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现状及对策——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五泉镇为例

    曹盛;刘娉;

    农村传统孝道观念逐渐弱化、照料者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福利覆盖面窄和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落后等现状使得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研究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五泉镇周边农村的驻村走访,运用问卷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了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生活现状,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剖析影响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主要因素,尝试探索更适合农村失能老人的养老模式。

    2016年32期 v.44;No.537 248-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对俄罗斯豆油的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黑龙江省边境居民的问卷调查

    田娲;毛三丰;

    为了解边境居民对俄罗斯豆油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黑龙江省主要口岸绥芬河、黑河、东宁、抚远4个城市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利用Logit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边境居民对俄罗斯豆油的接受程度较高并且愿意购买俄罗斯豆油;性别、质量安全关注度、营养成分关注度、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俄罗斯豆油的购买意愿。

    2016年32期 v.44;No.537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基于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子育种课程的整合与提升

    徐延浩;张文英;刘晓雪;

    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大背景下,基于长江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的具体内容,对分子育种课程的基本状况、培养目标以及如何整合提升进行分析阐述,并针对分子育种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2016年32期 v.44;No.537 254-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价值意义及路径

    宫敏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诉求,也是传统农民走出身份束缚的必经之路。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斯内登的职业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及农民收入的价值所在,最后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

    2016年32期 v.44;No.537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缩略语

    <正>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如名词术语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ATP(三磷酸腺苷)、ABA(脱落酸)、ADP(二磷酸腺苷)、CK(对照)、CV(变异系数)、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性)、IAA(吲哚乙酸)、LD(致死剂量)、NAR(净同化率)、PMC(花粉母细胞)、LAI(叶面积指数)、LSD(最小显著差)、RGR(相对生长率),单位名缩略语IRRI(国际水稻研究

    2016年32期 v.44;No.537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标点符号

    <正>标点符号按照GB/T 15834—2011执行,每个标点占1格(破折号占2格)。外文中的标点符号按照外文的规范和习惯。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百分号等并列时,其间用",",不用顿号"、"。注意破折号"——"、一字线"—"(浪纹线"~")和短横线"-"的不同用法。破折号又称两字线或双连划,占2个字身位置;一字线占1个字身位置,短横线又称半字线或对开划,

    2016年32期 v.44;No.537 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