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落花生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杰;王丽莉;张铁军;刘方;

    落花生茎叶虽然不是传统中药,但在我国民间应用较多,其镇静安神作用显著,疗效可靠。我国大面积种植落花生,落花生茎叶的资源丰富。近年来,含落花生茎叶的中成药如落花安神合剂、避风降压片、紫癜宁丸被广大患者认可。但是,对落花生茎叶的作用机理及药效物质基础还不清楚,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尚未明确。笔者对落花生茎叶进行研究,已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在此,进一步总结落花生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落花生茎叶的有效成分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为落花生茎叶药材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63-10564+10566+10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旱地春小麦籽粒碳同位素分辨率及冠层温度与产量的关系

    牟会荣;

    [目的]探讨小麦冠层温度和叶绿素含量替代碳同位素分辨率(CID)进行抗旱育种的可靠性。[方法]以抗旱性不同的5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正常灌溉和干旱处理的籽粒CID、开花期与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以及旗叶叶绿素含量指数,并分析这些指标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在干旱、灌水条件下,籽粒CID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P≤0.01);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在干旱条件下与籽粒CID显著负相关(P≤0.05),但在灌水条件下与后者相关不明显,开花期的冠层温度在2种条件下与籽粒产量及CID均无明显相关;在2种处理下,旗叶叶绿素含量与CID均无明显相关。[结论]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仅在干旱条件下可以替代籽粒CID进行抗旱品种选育,而在干旱和灌水条件下开花期冠层温度和旗叶叶绿素含量均不能用作籽粒CID的替代指标。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67-10569+10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酶以及应用行业的研究进展

    武林芝;

    纤维素酶是一种是能够分解纤维素产生葡萄糖的一类酶。由于它在饲料行业、酒精酿造、纺织和食品行业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普遍看好,将成为继糖化酶、淀粉酶以及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而在国内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大酶种。该研究综述了纤维素酶的分类、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种类、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纤维素高效分解菌的选育及纤维素酶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70-10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剑豆光合生理研究

    周玮;刘明骞;陈晓阳;丁美美;

    [目的]对剑豆光合生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春季种植的剑豆(Canavalia ensiformis)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光合特性。借助光合助手软件,对剑豆的实测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剑豆的光补偿点为106.4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976.80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第1个峰出现在10:00,为25.48μmol/(m2·s),13:00出现波谷,即"光合午休"现象,14:00出现当日第2个峰值(15.57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胞外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温度、蒸腾速率和空气湿度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对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的直接效应最大。气孔导度、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的直接效应呈负相关。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75-10576+10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生物技术

  • 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分析

    陈军;高贵珍;方雪梅;王维维;王鑫;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进而探明不同品种小麦抗旱性差异,采用15%PEG-6000渗透胁迫,检测20个小麦品种幼苗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幼苗蛋白质含量对照组均高于15%PEG处理组,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变化率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小麦幼苗处理组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变化率差异也较大;不同品种间处理组与对照组小麦幼苗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差异均极显著;20个小麦品种中金麦8号、淮麦21和淮麦22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77-10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廖兴辉;王明兹;陈必链;

    虾青素是一种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用途。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增强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方法如胁迫培养方法、诱变育种方法、植物激素协助方法和基因工程方法的进展,以及一步式和两步式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现状和特点,为虾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79-10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藻类DNA条形码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

    程金凤;肖婉露;尹文珂;邱洪臣;

    DNA条形码技术是用一个短的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的鉴定和识别。以往的研究主要选取线粒体、质体和核糖体的部分片段来进行分析,但藻的种类不同,DNA片段不同,结果也不同。文中主要介绍了藻类DAN条形码的研究状况,并总结了用于藻类DNA barcoding研究的基因片段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为藻类DNA条形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84-10585+10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王志颖;饶玉春;刘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近代生物医学图像应用中最重要的仪器之一,在定量共聚焦图像分析、定量荧光测量、三维重组分析生物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主要介绍了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几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即FM4-64染色法、BFA处理、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等,同时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以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等,以期更好地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应用于科研实践中。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02-10603+1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4大棉种对DPC化控效应的差异分析

    徐雅丽;王冀川;韩秀峰;高山;

    [目的]研究缩节胺(DPC)对棉属4大栽培种的化控效应。[方法]用不同剂量缩节胺(0、21、42、63 g/hm2)对不同棉花栽培种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新海32号、非洲棉(G.herbadense L.)草棉、亚洲棉(G.arboreum L.)中棉和陆地棉(G.hirsntum L.)新陆中48进行喷施,观察化控效果,分析其对DPC化控的敏感性。[结果]喷施DPC对4大棉种均有显著的化控效果,表现为双向调节,二倍体棉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植株横向抑制方面,四倍体棉种的调控效果表现较为复杂,与品种特性有关。[结论]4大棉种对DPC化控的敏感度不同,非洲棉反应最敏感,陆地棉敏感度最弱。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86-10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秦巴山地烤烟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韩治建;牛瑜德;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烤烟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寻找最适合的栽培密度,为秦巴山地烤烟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烤烟栽培不同行株距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适宜的行株距能够使烤烟生产获得最好群体生长性状和最大经济效益。[结论]行株距120 cm×50 cm为最佳密度组合。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90-10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楚雄州推广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王跃金;布云虹;耿少武;胡小东;方亮;柴云霞;陈岗;

    通过对楚雄州小苗膜下栽培技术实践进行总结,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取得的经验成果及实践等,不断完善楚雄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总结归纳出楚雄州小苗膜下移栽优势特点和适宜推广区域、壮苗标准、移栽期确定等主要创新点,提出改进措施和发展思路,为这项技术进一步全面推广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使之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92-10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文殊兰生物学特征·繁殖及栽培管理

    李仁杰;

    介绍文殊兰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及栽培管理,尤其是栽培管理方面,主要从盆栽管理、土质管理、水肥管理、播种管理、株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96-10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彩棉18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高产机理研究

    李吉莲;李吉琴;林海;陈红;宁新柱;宿俊吉;刘萍;邓福军;

    通过合理的密植、适度的化学调控、科学的水肥运筹及综合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优良棉花新品种新彩棉18号示范种植0.38 hm2获得产籽棉7 590 kg/hm2的高产。从温度、密度、株型等因素分析获得高产的原因,从而为其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598-10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木薯种质资源主要性状描述与数据采集研究

    闫庆祥;李开绵;黄洁;陈松笔;叶剑秋;

    从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植物学和农艺学主要性状加以描述,并对其数据采集提供了依据,对实现木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促进木薯种质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00-10601+10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灵武长枣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李百云;谢志强;魏天军;

    [目的]探讨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生殖成功基础。[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对其花粉活力、花粉量、花粉贮藏方法、柱头可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灵武长枣单花花瓣展平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达到54.1%。花粉发芽率和花粉量最高时期出现在灵武长枣盛花期即6月中下旬。-20和4℃干燥贮藏极显著地好于室温干燥贮藏;-20℃干燥贮藏条件下,贮藏6、11d的花粉发芽率分别是鲜花粉的30.9%、60.2%。灵武长枣柱头可授性最高时间出现在花瓣展平至雄蕊展平期。[结论]该研究可为枣的杂交育种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04-10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夏大豆荚粒形成和物质积累特性研究

    陈若礼;张存岭;刘超;赵太宇;张东志;

    [目的]了解夏大豆荚粒形成和干物质积累特性,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逐节数取主茎、分枝荚粒,取鲜荚量取长、宽、厚度,称取荚粒质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豆荚长、宽度先期同步快速增长,达到恒定值后则趋于稳定;厚度先缓增后降,顶部开花40d左右最大。籽粒体积随着豆荚厚度增减而增减。主茎荚粒占70%以上,随节位呈抛物线变化,分枝荚粒随节位上升直线下降。分枝数、主茎荚粒与单株生产力呈正相关。鲜荚质量变化可用e的二次多项式指数曲线描述,豆荚、籽粒和百粒干物质积累可拟合直线和Logistic曲线,荚壳质量变化为抛物线。[结论]高产栽培要保花增荚增粒。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06-10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州地区引种早熟苹果若干问题探讨

    王化坤;储春荣;顾火官;

    分析了苏南地区引进南方早熟苹果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南方早熟苹果的引进填补了苏州地区早熟优质南方苹果的空白,有利于实现苏州地区果品的周年供应,且为苏州地区农业、果树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新的树种和品种选择;从经济与果品市场、农业与休闲观光、气候条件3个方面分析了苏州地区引种早熟苹果的主要优势,并分析了其劣势,包括新品种引进与栽培缺乏经验及苏州地区气候存在一定限制;探讨了苏州地区引种早熟苹果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加强良种选择与适地栽培、提供引种成功率,加强肥水管理与花果管理、提高果实品质,强化修剪改良与覆膜栽培、促进果实生长与着色。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11-1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Y172S的选育

    刘兵;孙庆春;张建;娄辉;

    [目的]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Y172S在水稻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介绍LY172S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育性表现、抗病性、米质、可繁性与繁殖技术要点、配组情况。[结果]LY172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协青早B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米质好、配合力强。2012年安排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的人工光温育性鉴定,2012年8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LY172S在今后的水稻育种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13-10614+10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地膜覆盖栽培对花生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富军;高华援;赵叶明;朱统国;王绍伦;周玉萍;刘海龙;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 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43-10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切花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治技术研究

    程洪森;马策;徐宁;马丹;

    [目的]探究辽宁切花月季西花蓟马的危害及防治技术。[方法]调查了辽宁地区5个切花月季品种上蓟马的危害情况,并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了4种蓟马专用防治药剂(5%多杀霉素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铁砂掌1+1可湿性粉剂和1.8%阿维菌素)及其组合对切花月季西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通过形态学鉴定确定了危害辽宁切花月季的害虫为西花蓟马。复配药剂5%多杀霉素悬浮剂1 500倍液+铁砂掌可湿性粉剂1 250倍液对切花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最佳,第5天的防治效果达到92.06%;单个药剂5%多杀霉素悬浮剂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第3天的防治效果达到83.12%。[结论]为指导切花月季的生产及防止西花蓟马产生抗药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09-10610+1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归麻口病研究进展

    顾志荣;师富贵;金岩;

    总结了当归麻口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当归麻口病的症状及危害、发病机制、对当归药材质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15-10616+10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4种杀菌剂组合对鸟巢蕨等花卉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殷金岩;刘晓娇;王玲玲;罗旭荣;许建新;黎修东;徐建峰;

    [目的]筛选出防治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褐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为在生产实践中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盆栽种植的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洒的方式对防治褐斑病的4种杀菌剂配方进行筛选。[结果]防治鸟巢蕨褐斑病的较佳配方为70%甲基托布津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以及37%苯醚甲环唑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其防效均在86%以上;防治鸢尾褐斑病的最佳配方是70%甲基托布津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防效为86.74%;防治彩虹竹芋褐斑病的最佳配方是70%甲基托布津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1.30%和87.41%。[结论]为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褐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17-10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黄连黄柏协同抗痛风作用研究

    沈德凤;刘悦;赵岩;祝红兵;李进京;

    [目的]研究黄连和黄柏的协同抗痛风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平分为8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黄连组、黄柏组、黄连黄柏低、中、高剂量组,以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为指标,评价黄连和黄柏联用抗痛风作用。[结果]黄连和黄柏联用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5),可显著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P<0.05)。同剂量时,其抗痛风作用强于二者单独使用。[结论]黄连和黄柏具有协同抗痛风作用。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20-1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雪莲提取液预防小鼠卵巢早衰的初步研究

    张冀;张曼曼;王军;张贝贝;杨焕;庄淑珍;张晓红;

    [目的]初步探讨雪莲提取液调控雌性小鼠生殖生理的机制,为天山雪莲作为女性美容保健用品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性周期正常的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于每天12:00灌胃0.5 ml雪莲提取液和浓度0.9%生理盐水,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小鼠性周期变化,并提取双侧卵巢组织RNA,采用RT-PCR分析卵巢中Pten和FoxO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性周期紊乱率分别为50.0%和76.7%;FoxO3和Pten基因在试验组小鼠卵巢中的表达优于对照组小鼠。[结论]雪莲提取液对连续光照造成的小鼠卵巢早衰现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22-10623+10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赵迎庆;曹新志;熊俐;李琳琳;任林生;

    [目的]研究姬松茸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对影响姬松茸菌球液体发酵的4个因素(转速、温度、接种量、pH)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结果]当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150 r/min、pH为7.0、接种量为6%时,菌体含量最大,此时菌体干重可达到13.2 g/L。当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150 r/min、pH为6.5、接种量为8%时,胞外多糖含量最大,达到6.95 mg/ml。[结论]该方法优选了姬松茸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姬松茸的进一步放大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24-10626+1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表层掺黏土对砂壤土水分入渗的影响

    邢杰;张艳萍;

    [目的]针对我国北方砂壤土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特点,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砂壤土表层添加不同黏粒量对砂壤土湿润锋进程、累计入渗量、土壤剖面含水率的影响,分析了土壤中黏粒添加量对砂壤土水分运动影响和机制,旨在为砂壤土工程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常规对照(CK)以及2%、5%、10%和20%4个掺黏量,定水头条件下研究不同掺黏量对砂壤土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结果]砂壤土表层掺黏后,显著减小了湿润锋进程。随着土壤表层掺黏量的增加,湿润锋下移速率、入渗速率逐渐减慢,累计入渗量减少。湿润锋、累计入渗量与时间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结论]在入渗过程中,土壤表层掺黏能显著增加土壤对外界水分的蓄积量,提高土壤的储水量。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27-10629+1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几种苋科花卉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特征

    崔爽;孙秀菊;刘艺芸;张丹;

    [目的]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材料。[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苋科花卉在铅污染条件下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3种观赏花卉中火炬鸡冠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红穗苋,红苋菜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结论]火炬鸡冠耐性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30-1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山市丰南沿海地区土壤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关系

    左丽明;

    [目的]为了研究唐山市丰南沿海地区土壤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八大离子测定法和电导率法,分别对土壤样品进行测试。[结果]土壤浸提液的电导率与土壤全盐量之间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y=0.310x-0.172,R2=0.997。唐山丰南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主要集中在1.5%~3.0%之间。[结论]该研究为唐山丰南沿海地区土壤电导率换算成土壤含盐量提供了基础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32+1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策略研究

    卢欢亮;曾祥专;丁劲新;谭允清;

    介绍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有机物土壤复合污染的相互作用及过程,对适用于复合污染农田土壤联合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碳用于土壤修复的机理与实践情况,提出了"不同种类生物炭改良+耐性植物"这一针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农用土壤有效的修复策略。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33-10636+1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1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lobe-Logging TDR系统的棉花土壤水分与温度研究

    柳根水;

    [目的]研究基于Globe-Logging TDR系统的棉花土壤水分与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在棉花土壤中分10、20、30以及40 cm土层深度水平埋装一根Globe-Logging TDR测量探针,通过无线网络在线监测7月棉花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论]在不降雨或不灌水的情况下,深层土土壤水分要高于浅层土,深层土的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温度呈反比例关系;当土壤温度高于最低气温时,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结果]该研究可为Globe-Logging TDR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37-10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五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进展

    杨雪;陈素兰;穆素;

    五氯酚曾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主要是作为一种高效的杀菌剂、木材防腐剂和甘蔗、稻田等的除草剂。特别是在我国,水体和土壤的五氯酚污染现象较严重。同时,因其对生物体的广谱毒性和诱突变性,也被认为是环境中的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对于五氯酚污染的土壤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近年来五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40-1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早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黄云平;杜勤;倪松贵;吴卫民;涂水娟;杨瑞年;

    [目的]为了探索水稻土中Ca、Cu等中微量元素的供需状况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施用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钾硅钙肥和硫酸铜(化学纯)。[结果]在施用氮磷钾肥基础上配施钾硅钙肥和硫酸铜,可有效增加早稻株高、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结论]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早稻产量,而且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明显增收。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46-10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广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黄玉溢;陈桂芬;熊柳梅;汪羽宁;叶开富;张兰;唐其展;王瑾;

    [目的]了解广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为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水稻主产区农田50个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重金属镉、铅、砷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广西稻田土壤中总镉、总铅、总砷的含量分别为0.941、26.46和10.16 mg/kg。有54.0%土壤样品中的镉含量、2.0%土壤样品中的砷含量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值。稻田土壤中的镉为高生态风险。[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镉的污染。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48-10649+10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植物乳杆菌Saccharomy cescerevisiae P13对大黄鱼的促生长作用研究

    廖志勇;缪雄伟;林利;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对大黄鱼生长和抗病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含0、104、106、108、1010cfu/kg植物乳杆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含量的饲料喂养大黄鱼4周后,测定大黄鱼的体重增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感染病菌后的存活率。[结果]大黄鱼后肠中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菌数量在喂食过程中显著增加,含106~1010cfu/k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的配方饲料明显促进了大黄鱼的体重增长率和摄食率。喂食含106~1010cfu/k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的配方饲料后大黄鱼对Streptococcus sp.的抵抗力明显增强。[结论]植物乳杆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3能促进大黄鱼生长,并增强大黄鱼的抗病力。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50-1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重金属镉在文蛤体内的富集和消除研究

    陈细香;吴文杰;陈月琴;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及其食用安全性。[方法]将文蛤在Cd2+浓度为0、0.01、0.10、1.00、2.00mg/L试验海水中染毒。[结果]文蛤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Cd2+浓度的增加,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结论]文蛤内脏团中Cd的富集和代谢能力均大于闭壳肌,说明食用闭壳肌是安全的。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53-10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DRD3基因敲除鼠饲养繁殖及基因型鉴定

    张宝;魏曙光;张洪波;余兵;冯祖飞;官方霖;徐月红;高春燕;李生斌;

    [目的]对于DRD3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繁殖以及鉴定方法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多巴胺及其受体的功能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引进的DRD3基因敲除小鼠均为杂合子基因型,1雌1雄同窝进行饲养繁殖,从仔鼠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鉴定。[结果]成功获得的子代小鼠有敲除杂合子、野生型及敲除纯合子3种基因型。DRD3敲除杂合子基因型小鼠的饲养繁殖获得成功,亦获得较多敲除纯合子基因型小鼠。[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管理及基因型鉴定方法可从DRD3基因杂合子小鼠成功获得纯合子小鼠。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57-10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大动物疫情中政府防控措施的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车卉;李燕凌;

    从重大动物疫情中政府各个阶段的防控措施的绩效评估指标和绩效评估方法的角度,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措施的绩效问题进行了综述。应该综合运用一些绩效评估方法来解决模型中参数的确定问题和数据的时效性问题,为政府选择实施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59-10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脂肪饮食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

    毛旭东;朱建国;

    [目的]探讨以高脂肪纯化饲料诱导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C57BL/6J小鼠用于糖尿病药物早期筛选的最短诱导周期。[方法]雄性4周龄C57BL/6J小鼠2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分为2组,同时饲喂高脂肪饲料。葡萄糖耐受性试验(OGTT)中1组C57BL/6J小鼠口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另1组口服磷酸西他列汀(阳性药组)。喂养期间对禁食后血糖(FBG)和体重(BW)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进行OGTT试验并监测血浆胰岛素(PINS)水平。[结果]高脂喂养1周后小鼠体重升高迅速,并表现为中心型肥胖。第4周FBG和PINS较前3周显著性升高,2周OGTT给糖15 min阳性药组血浆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结论]仅饲喂高脂饲料4周的C57BL/6J可用于糖尿病药物药效试验的筛选。该模型方法简单易行,周期短,稳定性好,与人类自然发病过程相似,是较为理想的降血糖药物筛选模型。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61-10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玉米秸秆裹包青贮技术

    许嘉宁;顾拥建;邱良伟;顾国华;王学军;

    青贮技术是开发利用玉米秸秆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我国饲料用粮紧缺,并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采用大型塔和窖来青贮玉米秸秆,青贮效果不是很好,加工成本高。裹包青贮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秸秆饲料青贮加工方法,与传统池窖等青贮方式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饲料质量好、保存期长、取用方便等优点。介绍了裹包青贮技术的加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旨在为进一步开发青贮玉米秸秆饲料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64-10665+10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地区白斑狗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张伟;杨春桥;尹清干;金廷海;杨胜君;陈影;周井祥;

    在长春地区进行了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并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多油球,卵径为1.9~2.2 mm。白斑狗鱼受精卵在水温10~14℃下经188 h孵化出膜,有效积温为2 244℃·h;在水温12~14℃下卵黄囊期需10 d,有效积温为120~140℃·h。受精率达73.3%,孵化率为48.5%。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66-10668+10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检测方法探讨

    胡晓苗;张丹俊;侯宏艳;戴银;赵瑞宏;潘孝成;周学利;沈学怀;朱传明;

    [目的]探讨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鸡群使用的国内外活毒疫苗,使用对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根据禽白血病病毒各亚群保守的pol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7个国内公司鸡传染性法氏囊B87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某国外公司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检测结果呈阳性,某国内公司为阳性。鸡新城疫lasota株共检测疫苗35份,检出率达28.57%。ELISA检测结果与PCR结果相一致。[结论]使用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和PCR法均可作为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检测的有效方法,说明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是ALV传播的重要因素。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69-10670+10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家禽发酵床养殖环境对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作用研究

    胡元庆;周玉刚;唐红;许百年;张美玲;王玉芳;朱国兰;桂秀;杨彩桥;张训海;王立克;

    [目的]检测微生物发酵床养禽基质垫料中病原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析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对禽舍中病原菌的生物防控作用。[方法]参考国标检测环境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方法,以传统大棚养禽舍为对照,检测发酵床养鸡和发酵床养鸭舍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同时检测动物肠道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指标,从环境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携带微生物方面分析发酵床养禽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发酵床基质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明显低于普通饲养舍组,发酵床养殖环境中禽的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也低于普通养殖环境中动物体内携带的病原菌数量。[结论]发酵床养殖环境可以显著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对控制禽类的细菌性传染病具有积极的生态安全意义。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71-10672+10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三峡库区重庆栎类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孟祥江;李灵芝;周恺;侯元兆;

    栎类天然次生林是三峡库区重庆市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首先综述了重庆栎类天然林经营现状,介绍了先进的培育珍贵大径材栎类林、促进栎类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和技术方法,为三峡库区栎类等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与参考,对于促进库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73-10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湖北七姊妹山长柄水青冈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何俊;汪正祥;张柳;满金山;

    长柄水青冈是水青冈属植物中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泛的种类,但由于人类高强度干扰活动的影响,自然状态的长柄水青冈群落已罕见。该研究对分布在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长柄水青冈林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七姊妹山的长柄水青冈群落有植物91种,分属43科、68属;群落属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占优势,有20个属,占30.30%,群落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体接近;重要值分析表明,群落中长柄水青冈具有明显优势,多脉青冈、箭竹和格药柃为次优势种;除物种丰富度外,其他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群落中长柄水青冈Ⅰ、Ⅱ级立木所占比例小,自然更新不良,属于衰退型群落。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76-10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以四川广元为例

    姜庆;王芳;李栋梁;

    采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广元市的森林资源状况、林改现状、林改取得的绩效以及林改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和分析。研究显示,广元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了良好的成效。林改后,农民的林业收入和总收入逐年提高;营林面积大幅度提升,森林资源稳步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同时针对林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79-10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反季节大树栽植技术研究

    康树珍;刘林;郝小飞;

    为解决非正常季节绿化施工中遇到的难点,指出应从树种的选择、合理修剪、挖掘、苗木的吊装与运输、栽植与养护等方面严格把关,提出给土球套钢箍、透气管技术、高压注射技术等大树移植创新技术,为提高反季节大树栽植的成活率提供基础资料。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82-10683+10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瑞典布莱津理工大学城市设计专业教学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启示

    陈蓉;顾朦;

    以位于瑞典南部城市卡尔斯特鲁的布莱津理工大学(BTH)城市设计专业教育为例,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其成功的经验对当下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84-10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台新区东湖公园绿化改造研究

    胡刚;陶亮;邱海伦;

    以东台新区东湖公园绿化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了空间整合、文化融合、自然调和理念在其绿化设计中的应用,试图将本土历史文化特质元素"盐、塔、堤、情"融入景观环境设计之中,利用"一轴、一脉、一核、五区"的空间结构构建"三视觉通廊、多透景线、四标志、多节点"的景观视觉空间体系。希望在园林绿地设计中融入地域性元素,改变地域性缺失的通病,保持文化的差异性,提倡具有乡土特质的绿化设计。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87-10688+10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野草之美”的城市化乡土景观新系统探析

    严晶;

    以野草植物元素为切入点,以城市某商业区域为背景基地,结合理论和技术研究,在探索乡土元素和城市景观关系的过程中,重塑城市的野草之美。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89-10690+10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态观光农场规划设计思考——以南京市“美好明天”农场为例

    陈军;邰杰;樊月钢;周迎宝;周卫群;

    根据项目规划的基本情况,通过可行性分析论证,形成项目规划思想并进行总体和专项规划,使农场具有一定的丘陵山地特色和代表性。规划展示了现代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特色,实现了当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的切合。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91-10694+10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Arc Engine的景区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郑博文;史潇潇;朱安如;胡乐乐;陈燕;

    在总结现有旅游信息系统的不足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陕西临潼骊山风景区为例,根据该景区的自然特色、历史文化背景,基于Arc Engine组件库开发了骊山三维导游系统的原型,并应用Google SketchUp建模软件对相关景点进行三维建模。针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做了详细研究,从而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三维GIS模型。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95-10696+10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BD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白聪霞;安旭;陶联侦;

    在城市CBD建设的浪潮下,针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现状,试图梳理当前CBD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现有成果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CBD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策略和途径。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697-10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国际知识创新村构建探讨——以兰州新区建设为例

    王一帆;陈怀录;

    提出在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提供居住环境的公共社区增加金融和与营销功能,使三区结构得到优化。最后运用新型三区融合理念,对建设兰州新区国际知识创新村进行了探讨。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00-10702+10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景致特色与灵性的探索

    王忠义;肖春利;李雁;聂紫瑾;张林武;

    阐述了传统农业文化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渊源及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品位提升的需求,并进行了灵性感悟的分类,做出农业文化经典钩沉的尝试。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03-10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彩色观赏植物发展及应用前景探讨

    钟雁;朱立;储蓉;

    分析和总结出贵州彩色观赏植物的资源及观赏特性,以及贵州彩色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彩色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06-10707+10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凌示范区基于物候观查的植物季相配置研究

    毛延佳;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要素决定着设计的成败,植物季相设计在北方园林中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调查,将园艺物候与园林设计紧密结合,绘制季相配置参照表,指导当地季相配置,以期为园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08-10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绿色景观格局及异质性特征研究进展

    王蕾;王兰霞;裴婉辰;

    城市绿色景观在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地优化城市绿色景观格局,使其更有效地优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综合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从绿色景观的概念入手,剖析城市绿色景观格局及异质性特征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而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色景观的格局、更好地规划和布局绿色景观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11-10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技术铭文下的城市景观解读

    韩凝玉;

    在媒体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背景下,聚焦媒体在城市景观领域的渗透,分析媒体的互动技术和城市景观领域的互动,认为技术强化了景观的民主性,网络给予人们更多权利,鼓励和刺激人们参与到城市景观之中去想象和革新。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14-10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州地区水利绿化建设中的植物造景探析

    王东;

    以当前建设生态水利系统为切入点,指出水利绿化建设是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植物造景对生态水利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以近几年徐州地区水利绿化建设现状为例,指出徐州地区水利绿化建设工程中在植物造景时所呈现出来的典型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要进行科学、艺术的植物造景,并探讨植物造景的原则,以期为水利绿化建设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17-10718+10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近郊型森林公园规划探讨——以靖安县雷公尖森林公园为例

    陈彩仙;聂海兵;

    在对城市近郊森林公园的内涵、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靖安县雷公尖森林公园为例,从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性质、主题定位、分区规划、发展战略6方面探讨了近郊型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手法。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19-10720+10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广西合浦县近十年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的调查及研究

    蔡敏;李劲;林子有;

    选取2003~2012年广西北海及合浦县2个基本站气象资料以及相应的气象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浦县近10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情普查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灾害防御建议。结果表明,近10年合浦县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台风)、暴雨、雷暴,其次是干旱,低温冷害比较少;在近10年中,合浦县共发生热带气旋13次,占总数的61.9%,暴雨过程5次,占总数的23.8%;气象灾害集中发生在汛期的5~10月,主要是强降水,分别是前汛期暴雨和热带气旋暴雨;雷暴全年均有发生,一般出现在2~10月,最多是6~9月。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21-10722+10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百余年来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季节特征及变化趋势

    马亚维;郑崇伟;丛爱丽;周丹丹;陈晓斌;

    利用来自英国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HadISST海温资料,对北大西洋海域的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季节特征及整体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海域的SST在8和10月相对较高,2和5月相对偏低,8和10月的SST比2和5月高出5℃左右;SST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北极达到最低,等值线呈东西带状分布;在中低纬海域,同一纬度的SST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在高纬度海域,同一纬度的SST则是大洋东岸高于大洋西岸;1870~2009年期间,北大西洋海域逐年、逐夏季、逐冬季的SST均呈显著性线性递增,递增趋势分别为0.003 4、0.004 8、0.002 7℃/a,逐夏季的递增趋势明显强于逐冬季的递增趋势;北大西洋海域的SST逐年、逐夏季、逐冬季均存在共同的2.09~2.25、2.73~3.00、3.46~3.75年的显著性变化周期以及45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23-10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树隆宝湿地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

    张海宏;李凤霞;周秉荣;肖宏斌;

    利用青海玉树隆宝湿地2011年10月~2012年11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年变化特征,以及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特征和地表反照率随土壤湿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玉树隆宝湿地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均呈夏秋季(融化期)高、冬春季(冻结期)低的特点;土壤热通量在10月~次年2月为负值,3~9月为正值;感热通量的年变化幅度较小,潜热通量的值呈现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特点,地表反照率冬季高夏季低,在春季和秋季土壤冻结和融化期间地表反照率的值上午高下午低,12月份地表反照率日平均值最高,为0.44,6月份地表反照率日平均值最低,为0.24,地表反照率年平均值为0.32;冻结和融化期间,地表反照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大而减小。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26-10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2.8.13”玉溪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纳丽佳;蔡爱萍;

    利用micaps资料、区域自动雨量站、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12年8月13日发生在滇中玉溪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历时短、雨强大、受灾重、突发性强,是由台风低压倒槽西移和地面辐合线等中小尺度系统扰动诱发的;地面到中低层小温度露点差、低层偏南暖湿气流辐合和强潜在不稳定能量、位势不稳定为强对流过程提供了所需的水汽和能量条件;过程中有位势不稳定能量释放和中尺度雷暴高压活动,强对流发生地上空近地层强水汽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维持时间短。雷暴高压对应有其影响地近地层有水汽辐散和逆风区回波;灾害性大风、冰雹发生在最强回波、最高回波顶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呈跃增之后,短历时强降水则发生在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维持时。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30-10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郭卫东;汪青春;

    利用青海省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青海省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通过0、3、5、10℃的初日均呈提前趋势,终日呈推后趋势,积温显著增加;在东部农业区及柴达木盆地积温指标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尤为明显;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8~10、14~16年的周期,0、3、5、10℃初日、终日及积温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北早南晚、北晚南早、北多南少的分布形式。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36-10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禹城市2012~2013年度小麦全生育期气象因子分析

    王海新;

    利用1980~2013年禹城市气象局提供的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2012~2013年度禹城市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发现有利的气象因素是禹城市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并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40+10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963~2012年长春市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岳元;贾萍;王琪;

    利用1963~2012年长春市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定暖日、暖夜和冷日、冷夜的标准,采用非参数Z统计量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突变检测方法,研究长春市50年的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市的暖日和暖夜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1.44和5.50个/10a;而冷日和冷夜则呈现减少的趋势,减少的速率分别为1.61和5.35个/10a;同时夜间增暖幅度大于白天;极端温度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近50年的暖日和冷日、冷夜存在突变。秋季的暖日增加最为显著,春季次之;夏季的暖夜增加最为显著,冬季次之;而冷日和冷夜的减少主要存在于春季和冬季;四季的气温均在变暖,其中以春季、冬季变暖最明显;2月暖日的增加和冷日、冷夜的减少最为明显,暖夜则在6月变化最显著。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41-10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近31年来西安垂直温度变化特征

    金丽娜;王雯燕;曲静;

    选取1981~2011年西安地温、气温、高空温度的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估算法、Mann-Kendal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温度倾向率垂直变化,计算各层年较差,总结地温320 cm~高空20 hPa的年、季节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温、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接近地面的浅层地温和对流层下层年、季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随着地温深度和对流层高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变小,平流层下层温度变化与气温相反;近年来,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流层中下层,20世纪90年代为近地层温度较为活跃的时期;地温-气温-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突变时间依次有所提前,对流层顶及平流层下层突变年比较分散;春季、秋季垂直温度的变幅较大,冬季和年垂直温度的变幅较小,夏季垂直温度的变幅最小;地温320 cm~高空250 hPa夏季温度高于冬季,200~50 hPa等压面夏季温度低于冬季,在50 hPa等压面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区分。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45-1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拉萨市总云量对红斑权重UVB的影响

    陈涛;张勇;顾忠顺;

    根据2008年拉萨站总云量资料以及臭氧光谱仪(BREWER)观测得到的红斑权重UVB资料,分析了总云量对红斑权重UVB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云量为1~4成时,对红斑权重UVB平均增减幅度不大;总云量为6~10成时,对红斑权重UVB的平均影响表现为衰减,且平均衰减程度随云量等级变高而加剧,总云量等级越高,红斑权重UVB增强概率越小;各级总云量云层反射辐射对红斑权重UVB的平均增强幅度没有明显规律,平均增幅为19.2%;在被太阳直接照射的情况下,有云天气将承受比晴天更强的紫外线辐射,因此有云天气要更加注意紫外线辐射的防护。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48-10749+10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思林水电站水库蓄水前后的周边局地气候变化

    屈花;方标;方可;

    利用距离思林水电站水库距离23 km的思南国家基本站1990~2012年的实测气象资料,采用历史资料对比分析方法对库区蓄水前后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思林水电站水库对水库周边局地气候影响及变化。结果表明,思林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年降水量增加,相对湿度增大,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降低,干燥季节的降水和年降水均增加,空气湿润,蒸发减少。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50-10751+10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铜仁市夏季干旱指数适应性研究

    茅海祥;晏理华;周长志;陈关清;

    基于铜仁市10个县区气象台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出了1961~2011年铜仁市夏季Z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相对湿润指数MI以及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干旱实况进行了详细对比,得出5种干旱指数在铜仁的适应性。结果表明,5种干旱指数中Z指数在夏季运用的总体效果最好,铜仁市10个台站中,Z指数除了对德江的旱情反映较差外,其余9站中运用效果在5种干旱指数中均是最好;其次为降水距平百分率Pa,Pa在铜仁市的东南部运用效果好于西北部;而修正后的非等权的CI指数在西北部的运用效果较好;在强度分布上,Z指数的效果比Pa指数在中旱以上量级更为精准,在此基础上,运用EOF方法对铜仁市夏季Z指数场进行展开,得出前5个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达91.3%,其中第1特征向量占67.0%,第1特征向量为清一色的正值,说明整个铜仁市的夏季旱涝在变化趋势上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此外还有南北反向和西北—东南反向2种空间型。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52-10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AWS600自动气象站仪器维护·故障判断及异常记录处理方法介绍

    潘艳秋;

    根据CAWS600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通过总结业务技术规定以及多年台站经验,对温湿度、气压、雨量、风、地温、蒸发传感器的维护、故障检查判断、异常记录处理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归纳总结介绍,并对采集器、供电系统、通信给出详细故障排查方法,以期当台站出现自动站仪器故障以及异常记录时,观测员可以快速反应进行仪器故障判断、维修或更换,并对异常记录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55-10757+1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海—北印度洋SST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

    王静;郑崇伟;黎鑫;刘寒;

    利用来自NOAA的SST(海表温度)资料,计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1950~2009年)南海—北印度洋SST的整体变化特征,主要计算了整体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的区域性差异、季节性差异、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南海—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SST表现出显著的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其中北印度洋的递增趋势强于南海,印度洋赤道中东部海域的递增趋势尤为明显,可达0.014℃/a以上;南海—北印度洋海域的SST以0.011 5℃/a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在夏季的递增趋势强于冬季,冬季和夏季分别以0.010 6、0.012 2℃/a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该海域的SST具有显著的2.4~2.9、3.1~5.7年的显著性变化周期,以及40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62-10763+10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城镇垃圾厌氧消化中纤维素酶酶活变化与产气量间关系的研究

    李建昌;王强;袁亚阁;徐锐;

    [目的]研究城镇垃圾厌氧消化中纤维素酶酶活变化与产气量间的关系。[方法]以城镇有机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35℃下研究城镇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纤维素酶酶活变化与日产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随消化进行,纤维素酶酶活升高,产气量增加;酶活降低,产气量减少。当日产气量处于高峰期时,纤维素酶酶活水平并不是最高的,而是在次产气高峰期时,纤维素酶酶活水平达到最高,为5.3 mg葡萄糖/(ml·min)。[结论]厌氧消化次产气高峰期与较难降解的纤维素类物质有关。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58-10759+10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ORS系统在长江镇扬河段内的高程精度分析

    孟红明;何海涛;蒋勇健;赵定平;

    利用CORS-RTK对长江镇扬河段沿江26个控制点采集的数据与传统三等水准测量的高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CORS-RTK在镇扬河段测区内的高程精度能够满足四等水准的要求,从而为该测区内水下、陆上的测量项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60-10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凌爽;于成广;卢思乔;

    [目的]探讨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方法]根据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采样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分析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不同的采样点,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差异较大,但其在沈阳市不同行政区分布规律大致相同。Cd、Pb、Hg的年沉降通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分别表现为:铁西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东陵(浑南)区>于洪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东陵区>于洪区>大东区>浑南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大东(东陵)区>于洪(浑南)区。大气降尘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工业区>商业区或交通区>文化区>居民区>郊区。[结论]该研究为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64-10765+10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克里雅河流域不同径流变化下的地下水埋深时空分异规律

    马春兰;瓦哈甫·哈力克;刘敬强;

    地下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的重要来源,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水源。利用覆盖整个克里雅河流域平原绿洲的24个地下水观测井点2012年5~10月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克里格(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别研究了克里雅河流域绿洲不同径流变化下的地下水埋深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受土地类型的影响,同时地下水埋深也影响农业的发展,而且地下水埋深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同一时间尺度、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同土地类型的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幅度各不相同,区域所处的海拔与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幅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在同一时间尺度、同一海拔高度上,东西部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大于西部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表明,不同径流阶段于田绿洲地下水埋深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是绝对的整体都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地下水埋深的变化都各不相同。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66-10769+10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蔬菜垃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区蔬菜市场为例

    袁素芬;余蓝;渠清博;宋慧婷;

    通过问卷、实地考察、走访,对武汉市武昌区24家菜市场的蔬菜垃圾排放量、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5%以上的居民对城市蔬菜垃圾分类收集有一定的认识,蔬菜垃圾肆意堆积对周边50%的居民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蔬菜垃圾对居民的影响,需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对菜市场的管理。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70-10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氯化锌改性稻草秸秆吸附Cu2+的研究

    李勇;陈钰;

    [目的]对氮化锌改性稻草秸秆吸附Cu2+进行研究。[方法]选用ZnCl2作为活化剂,用640 W的微波照射稻草秸秆4 min,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吸附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条件下,改性稻草秸秆对水溶液中Cu2+吸附的效果,并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pH为6时,氯化锌改性稻草秸秆对Cu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8 h。改性稻草秸秆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分析表明,△G<0,该吸附反应属于自发反应。[结论]该研究为改性稻草秸秆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73-10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地表水中总磷测定误差的预测与处理

    郑华山;张铁印;王媛媛;张海忠;

    [目的]预测与处理地表水中总磷的测定误差。[方法]应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总磷,对在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结果]通过对地表水中总磷测定误差的预测与处理,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数据,对水体有较准确的评价,从而使水体污染能够得到合理的预防和治理。[结论]只有熟练掌握总磷测定方法,消除各步骤误差,才能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76-10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昌吉市城市大叶白蜡叶片重金属含量分析

    马尔哈巴·买力克;阿衣古丽·艾力亚斯;

    [目的]分析昌吉市大叶白蜡叶片的重金属含量。[方法]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昌吉市不同功能区中大叶白蜡叶片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昌吉市不同功能区大叶白蜡叶片的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工业区叶片的Cd和Zn含量较高,交通枢纽带叶片的Pb和Cu含量最高;大叶白蜡叶片重金属含量随高度增加呈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综合污染指数大小规律为交通枢纽带>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公园区>对照区。[结论]该研究可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78-10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粒度对高木质纤维素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曾金花;刘玉环;李江纳;瞿广飞;

    [目的]探讨奶牛粪便厌氧发酵的最佳粒度。[方法]采用可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研究不同粒度下奶牛粪便的厌氧发酵情况。[结果]粒度对奶牛粪便厌氧发酵各指标影响是明显的,60目和80目的奶牛粪便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累积产气量、TS产气率及原料转化率、VS去除率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明显高20目和40目,60目和80目的TS产气率及原料转化率没有明显差别,意味着并不是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厌氧发酵原料的转化。[结论]对于奶牛粪便厌氧发酵,60目是最佳的粒度。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81-10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棉秆催化热解的TG-MS分析

    吕博;刘建国;杨鲁斌;姜秀民;

    [目的]利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技术,分析了棉秆在催化条件下的热解过程。[方法]采用活化热解区与消极热解区法、热解特性指数法,比较了CaO、MgO对棉秆热解的影响,通过质谱分析研究了CaO、MgO对棉秆热解过程中焦油组分析出的影响。[结果]CaO、MgO对棉秆的活化区和消极区均有催化作用,且CaO、MgO对棉秆的挥发分析出特性具有改善作用;棉秆热解产生的焦油组分主要为苯、甲苯、苯酚,CaO、MgO的加入使焦油组分的析出温度范围变窄、离子强度下降。[结论]该研究为棉杆的催化热解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85-10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若羌县农业发展变化研究

    王娟;徐华君;

    以干旱半干旱区乃至全国面积最大的若羌县为例,从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两大系统出发,选取干旱区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AHP)和人居质量综合发展指数对农业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几十年若羌县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该县属于农业发展较适宜区;2006~2011年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其综合指数由2006年的0.399升至2011年的1.146,农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88-10789+10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态输水干扰下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幼龄胡杨树高变化分析

    买尔当·克依木;玉米提·哈力克;阿不都拉·阿不力孜;塔依尔江·艾山;艾克热木·吾不力;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下游10次应急输水对荒漠河岸林的效益程度。[方法]根据近5年在塔河下游阿拉干断面河道两岸设立的胡杨长势指标数据,对比河道附近区域内幼龄胡杨树高增长量的变化。[结果]应急输水后河道两边地下水位抬升,对离河道距离近区内幼龄胡杨树高增长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5年,距离河道50 m以内幼龄胡杨平均树高为2.02 m,到2010年增至2.66 m;距离河道50 m以内幼龄胡杨树高增长量与离河道距离之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R2为0.362 8;虽然应急输水量不断增加,但幼龄胡杨树高年增长量呈下降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90-10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二氧化碳基塑料降解性能的研究

    胡洁;李东风;臧红霞;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基塑料的降解性能。[方法]以PPC为原料,通过生物降解、热氧化降解和光降解研究了PPC的降解性能。利用乌式粘度计测定了降解过程中PPC塑料的分子量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降解过程中PPC的红外光谱特性。[结果]PPC薄膜在27℃恒温培养箱中生物降解15 d后,降解效果明显。180℃热氧化降解36 h,PPC塑料的分子量减少了63%。光氧化降解5 d后,PPC塑料的分子量减少了约85%。[结论]与生物降解相比,PPC塑料的热氧化和光降解程度更为明显。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93-10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煤炭资源开采对植被影响综述

    叶瑶;全占军;肖能文;韩煜;王琦;付梦娣;李俊生;

    介绍了我国采煤塌陷的现状、类型、形态,以及采煤塌陷对植被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采煤塌陷直接导致植被景观被破坏,导致地表变形而产生地下水位改变、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间接阻碍植被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破坏植被生长。采煤塌陷对植被产生的影响严重而深远,因此矿区植被的修复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96-10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杜勇;

    城市河流的水环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作用于城市河流更为频繁,也让河流环境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研究背景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指标,以期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799-10800+10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楚雄州农畜产品虚拟水贸易研究

    马国雨;王新华;侯铭欣;

    为解决楚雄州缺水问题,现引用虚拟水贸易概念,以经济学的角度,通过计算得出楚雄州各类农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然后进行比较,以减少该地区对虚拟水含量大的产品的生产,而是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其他地区进口该产品,从而转变该地区农畜产品的整体结构,对该地区的水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虚拟水贸易研究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压力,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01-10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b2+/Cr3+污染对银叶真藓、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汪琛颖;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单一胁迫下,银叶真藓与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b2+、Cr3+处理均导致银叶真藓及小扭口藓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其对照组降低。同一Pb2+浓度下,除了100 mg/L这一浓度外,其他浓度对小扭口藓的影响均大于银叶真藓;同一Cr3+浓度下,除了10 mg/L这一浓度外,其他浓度对银叶真藓的影响均大于小扭口藓。说明小扭口藓对Pb2+污染的耐受力不及银叶真藓,而对于Cr3+污染的耐受力较银叶真藓大。基于对作为苔藓植物监测材料在量上及多毛分枝特点上的常规要求,可以选用小扭口藓作为郑州市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指示物种。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04-10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湿地中生物脱氮新路径分析

    吴文伶;宋中南;张涛;王珂;石云兴;

    综述了人工湿地中除氮的传统路径和新型路径,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脱氮方式,对生物脱氮的机理、优越性、影响因素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采用新型脱氮路径,建立脱氮效果更好的人工湿地奠定了基础。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07-10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新能源开发转换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探讨

    彭芳;何秉宇;

    围绕着当前的热门话题——新能源与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新能源的定义及其界定对象,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新能源开发、转换和使用终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以及煤炭液化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污染,主要集中在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10-10813+10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质量大堤”的构建

    郭志清;

    作为食品原料的供应基地,食品消费的大市场,农村的食品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是一个经济、道德、社会、立法和监管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村食品安全"质量大堤"的构建依赖于德法并济的约束、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有效监管制度的实施。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14-10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筛查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赖年悦;钱继银;方凯;桂淦;陈晓荣;胡积清;戴靖;孙德祥;

    [目的]应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实施监控,推动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基地准出制度的实施。[方法]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采集的水产样品中可能残留的违禁药物进行快速筛查。[结果]试验显示,此方法检测限能达到:氯霉素≤0.5μg/kg、孔雀石绿≤1.0μg/kg、硝基呋喃代谢物≤1.0μg/kg、氟喹诺酮≤10μg/kg,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大大减少了基层对水产品安全检测的盲区。[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是一种新型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检测成本低等优点,研究可为水产品中的违禁药物残留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17-10818+10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

    崔国民;黄维;赵高坤;韩善红;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烟叶适熟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等指标较好;等级质量中,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较高;化学成分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较协调。烟叶初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较差。[结论]云烟87品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档次是适熟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19-1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鲜马奶粉冷冻干燥工艺参数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高晓黎;常占瑛;寇耀红;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新疆鲜马奶粉冷冻干燥工艺参数。[方法]在真空条件下,以新疆鲜马奶的浓缩比例、厚度、升华干燥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马奶粉的堆积密度、流动性及总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新疆鲜马奶粉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试验建立了冻干因素与新疆鲜马奶粉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新疆鲜马奶粉最佳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为新疆鲜马奶厚度1.02 cm、升华干燥时间24.87 h、浓缩比例27%。[结论]该研究所建模型拟合较好,可为马乳及其产品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参考。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23-10825+10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自动定氮仪法与国标凯氏定氮法测定油菜籽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朱文秀;侯燕;赵继献;

    [目的]比较自动定氮仪法与国标法检测油菜籽中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有无差异,以达到简化操作、节省时间的目的。[方法]分别用自动定氮仪法与国标法对蛋白含量为21.2%标准物质及10份油菜种子样品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试验显示,自动定氮仪与国标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结果,标准物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14%、21.09%(t=1.636 6,P>0.05),10份油菜种子样品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92%、23.90%(t=0.566 5,P>0.05)。2种方法的回归分析Y=0.999 8X+0.028 4,R2=0.998 4,自动定氮仪法氮的回收率为99.31%。[结论]2种方法检测油菜籽中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但自动定氮仪法比国标法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26-10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硫酸水解蚕丝蛋白制备丝素肽的研究

    曹新志;李琳琳;熊俐;赵迎庆;任林生;

    [目的]获得制备丝素肽的简便高效的方法。[方法]以废蚕丝为原料,用0.5%碳酸钠水溶液进行脱胶,硫酸进行水解,氧化钙水溶液中和沉淀,活性炭脱色制备丝素肽;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硫酸水解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蚕丝蛋白在固液比1∶40 g/ml,硫酸浓度30%,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9 h的条件下进行水解时,丝素肽的得率最高。[结论]研究可为丝素肽的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28-10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前处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微量元素

    吴广臣;王光冲;赵杰;

    [目的]确定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葡萄酒微量元素时的最佳前处理方法。[方法]选用市售澄清干红葡萄酒为样品,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微量元素(铁、锌、镁、钾)时的不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对研究,即直接稀释法、蒸发酒精法、高氯酸-硝酸消化法、双氧水-硝酸消化法,通过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及样品测定值等指标对比,确定最佳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试验表明,双氧水-硝酸消化法测定葡萄酒中微量元素具有更好的效果,是测定葡萄酒中微量元素的理想方法;酒精在葡萄酒的微量元素测定中并无太大影响;葡萄酒微量元素存在结合态,即使是含杂质较少的葡萄酒也应进行消化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研究可为葡萄酒中微量元素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32-10834+10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烟草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和茄尼醇含量及形态分布研究

    刘宇欣;张健;闫向阳;韩芳;徐业平;刘少民;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测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烟草样品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的含量,得出:不同类型烟草样品中的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均主要以酯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植物甾醇和茄尼醇的含量呈现出了特定的规律,即白肋烟及烤烟中植物甾醇和茄尼醇含量较高,香料烟其次,而雪茄烟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烟叶中3类组分均以K326及红大的含量较高,云87、NC82及云85中含量较低。不同产地烟叶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含量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不同部位烟叶叶片,植物甾醇以及茄尼醇的含量变化规律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35-10838+10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基于GIS的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与耕地利用状况研究

    孙文莫;肖文;李德品;马驰;宋金易慧;

    根据201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电子地图、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理论性演绎分析等手段分析中国人口分布、流动趋势与耕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为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人口分布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人口集中程度高;2000~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由0.103 hm2/人下降到0.091 hm2/人,耕地利用率下降,同时不同海拔阶梯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第二阶梯最高,第三阶梯最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人口压力增加,第三阶梯人口压力明显高于第一、二阶梯,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下第三阶梯地区人口会向较低人口压力的第一、二阶梯地区流动,即中国东南半壁范围向西北方向扩散。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39-10842+10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亚典型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研究

    王刚;李鑫;张喆;姜红涛;

    以中亚土库曼斯坦的穆尔加布-捷詹绿洲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进行定量提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土地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76~2011年该地区各类型土地利用情况变化显著,各土地覆盖类型间转换频繁。研究结果为中亚地区资源环境的利用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也是对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43-10845+10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县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杨旺彬;罗华艳;钟韬;

    在新形势下,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保障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的重要途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的选取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县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选取新思路,为同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选择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46-10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996~2006年郏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张光胜;谢亚萍;臧文乾;余涛;刘明远;杨甲;

    以郏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统计资料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对1996~2006年郏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郏县林地急剧减少,耕地和水体面积变化不大,居民用地和牧草用地逐渐增加并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主要受人口、经济发展和行政政策等驱动力因素影响和控制。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49-10850+10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思考

    顾余庆;徐刚;张学柱;梅凯鸣;

    为研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择优方案,就规划方案择优的原则、方法以及具体的择优标准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方面制约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方案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择优,从而选取最适合的土地整理规划方案。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51-10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李奇;孔金玲;

    根据1977和2012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移动模型研究了1977~2012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以及合理性。结果表明,1977~2012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园地面积变化率最大,其次是城镇住宅用地面积,耕地、林地的变化速率也较大;草地和地表水资源用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较大,同时难以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向水资源移动相反的方向偏移,林地和耕地顺水源向南偏移;驱动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重心的移动方向与城市未来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利于未来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53-10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新疆牛肉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实现

    王烁;刘世洪;郑火国;胡海燕;马涛;陈涛;

    针对新疆高档牛肉从养殖到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以RFID与条形码技术结合标识进行牛肉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的方案。根据养殖场、屠宰厂、流通阶段信息采集和编码的不同分为3个业务层。消费者以所购牛肉的溯源号可追溯到养殖信息及饲料兽药信息、屠宰批次号及屠宰信息以及流通和销售信息。一次扫码查询可完成全过程的溯源,涉及到养殖、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信息。该系统已经在新疆多家牛肉养殖生产相关企业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56-10859+10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物联网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喻勇;王群;喻焰;

    通过介绍物联网及精确农业的内涵,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包括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在智能化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在动植物远程诊断系统中的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60-10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双向网络改造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杨超;戴小鹏;吴丽玲;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以湖南省常德市双向网络改造为例,介绍了双向网络建设的工作原理、网络结构及建设方案,阐述了双向网络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62-10863+10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4D管线模型的建立方法

    李玲;王崇倡;刘正纲;

    主要研究如何在三维管线模型中引入时间信息,构建基于对象的原始信息和变化信息的映射关系,将含有时间戳的变更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建立管线时空数据模型。实现三维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可以浏览和编辑最新的管线数据,也可以通过时间轴来查看任意历史时刻的管线数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64-10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干旱区典型盐碱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蒲智;孟晓燕;陈艳红;吴艳;

    地物光谱特征是遥感机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遥感应用研究的重要依据。盐碱土的反射光谱特性反映了盐碱土的理化特征。以干旱区3种典型的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不同含盐量和含水率的土壤反射率光谱,并分析了其光谱特征。结果表明,3种盐碱土的光谱反射率在干燥状态下有明显的高低规律。经过去包络线处理后,3种盐碱土在干燥状态下具有明显不同的光谱特征,且在干湿两种状态下,两个水分吸收谷处的吸收深度的深浅均具有明显的深浅差异。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将3种类型的盐碱土区分出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盐碱化土壤参数反演和分类,以及盐碱土监测等遥感应用服务。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67-10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基于TIN模型的土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陈南祥;李丹丹;李耀辉;刘凤林;

    土方量计算是工程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快速准确高效地计算土方量对于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量大小计算和投资预算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利用GPS接收器获取三维地形点数据,基于TIN模型,运用三棱柱法在ARCGIS中计算填挖土方量的工作方法,并以渑池县红花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对计算进行进一步验证。将填挖土方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较,挖方误差约为-4.7%,填方误差约为-1%。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土方量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视化效果,可作为工程土方计算的主要方法。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70-10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马永超;朱强;张元可;

    该文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小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为实例,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评价研究。工程内容包括打机井360眼、维修机井76眼;清淤疏浚排水沟长103.7 km,挖排水沟4.6 km;建桥涵192座,维修桥涵60座;修机耕路3.92 km;发展高效节水灌面积900 hm2,埋设输变电线路108 km、安装变压器36台(100 kVA 17台、50 KVA 19台)和潜水泵436套。国民经济评价选择经济净现值、效益费用比、经济内部收益率为指标来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结果其经济内部收益率达12.67%(EIRR)高于12%的标准指标;经济净现值(ENPV)为2 073.23万元(>0);效益费用比(EBCR)为1.34(>1)。这说明该工程项目投资合理,予计8.5年后可收回投资成本。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74-10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刘勤;陶微;

    为预防及控制农机安全事故,实现农机行业本质安全,针对农机行业特点,对农机安全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基于2007年-2011年全国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我国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机手的不安全行为是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致因,安全培训可以显著减少农机事故发生次数。基于模型分析结果及5省(直辖市)调研数据,从行为科学角度,提出一种以个人、群体、组织相结合的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76-10878+10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履带式遥控灭火机器人的设计及爬坡理论分析

    孙嘉燕;王南丁;王述洋;

    在发生森林火灾时,通常有毒性气体的散发,给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复杂的林区地形也极大地阻碍了救援设备的进入。设计一种履带式多功能遥控灭火机器人,通过换载相应的灭火装备实现在不同火灾环境中灭火、救援、侦查等功能作业。该研究确定了履带式灭火机器人相关性能参数,对履带式灭火机器人的行驶机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并通过设计一种两自由度搭载装置,实现对灭火装备的控制;同时分析了几种灭火设备的搭载模式和环境适应性,保证了灭火机器人能够在多种环境下灵活作业;对履带式机器人底盘进行爬坡运动分析,验证了其运动的可行性,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79-10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农科院校学风现状调查与建设对策——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彭春秀;洪明伟;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样本,从学生对学校学风总体看法、学生课堂学风、考风与教风及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四大方面25个子项目进行剖析,提出了农科院校学风建设对策。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82-10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吴继卫;张志芹;

    微生物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采取提高教师素质,引入导师制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实践教学开放式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规范教学管理等措施,以期提高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水平。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86-10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化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

    张丹凤;曲红杰;王亚飞;孙太凡;张成林;

    通过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评价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88-10889+10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家庭农场主社交网络运作过程与机制:一个时间密度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

    孙捷;李永安;陈晓辉;

    基于时间密度框架,分析家庭农场主社交网络的运作过程和机制,研究认为:家庭农场主社交网络的运作多是围绕多边信用关系体系建构的,在此过程中,通过信息推荐排序差异,使这种信用体系经过筛选提纯得到加固,形成强关系结构。进而,这种以强关系结构为基础的社交网络,在多边信用体系和信息推荐排序作用下,改变旧有经验形成的投入、产出认知,进一步化解了生产的不确定性。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家庭农场主通过此机制把分散在城乡的生产经营风险信息识别、聚合起来,进而实现多层面、多角度的关系风险选择权的互换期权运作,由此来协调家庭生产和大市场,为家庭农场经营带来更大的稳定性。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90-10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宣恩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卢建雄;吴承刚;路晓崇;牟毅;丁易金;汪健;

    为了积极推进宣恩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运用SWOT分析法对宣恩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及挑战进行系统论述。结果表明,宣恩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在生态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农工商结合上具有优势,但在劳动力保障、植烟面积、烟农素质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促进宣恩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94-10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渔业协同组合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改革方向

    曾雅;孟麟;蔡易含;

    对日本渔业协同组合体系的研究能为我国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提供经验启示。该研究概述了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组织体系、管理及经营职能,并根据日本渔业协同组合事业开展的现状总结了其今后的改革方向。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897-10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江苏常州横林镇为例

    蒋萍华;李元君;潘小新;杜骏华;

    2005年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该研究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例,通过在江苏常州横林镇的实地调查研究,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3个方面分析了横林镇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了横林镇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900-10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云南农耕文化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

    王荧;李昶罕;秦莹;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902-10903+10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逻辑路径探析

    李国锋;任凤琴;

    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疾呼"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积极回应。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其他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要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展开现实反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致力于"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归宿和战略选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逻辑路径。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904-10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国饲料》性质及学科分类

    李杨;朱安;张志转;朱永和;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饲料》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饲料》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67.06%,农业经济类文献数超过该学科"20%区域"文献数均值,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同时归类为畜牧与动物医学类和农业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征稿启事

    <正>《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中文译名《亚洲农业研究》)是美国USAChina Science and Culture Media Corporation(美中科技文化传媒公司)出版发行的英文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943-9903。内容涵盖农业宏观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公共产品、粮食安全、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城乡一体化、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物流、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金融等等。该刊旨在为亚洲各国农业经济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交流提供国际平台,扩大研究者视野和增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该杂志已被国际著名数

    2013年26期 v.41;No.423 10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