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综述

  •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张桂霞;夏嘉欣;魏建洲;

    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和城镇化发展情况做出定量评估,考虑到DMSP-OLS夜间灯光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校正处理后,提取黄土高原地区数据,与该地区人口和城镇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在空间上和DMSP-OLS夜间灯光有相关性,同时在选取的该地区23个典型研究县域上,城镇化率和DMSP-OLS夜间灯光呈高度线性相关,因此,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作为表征该地区人口和城镇化发展情况的综合指数是合理、可行的。

    2019年07期 v.47;No.62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活力农作物种子培育和保持的研究进展

    徐四静;徐丽嫒;周桂林;范家萌;王兆贤;王浩波;

    高活力的种子是作物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从种子活力的概念出发,详细论述从遗传育种、制种生产和加工贮藏技术等方面提高和保持农作物种子活力的可能措施。建议育种家们将培育高活力品种作为育种指标之一,并加强有利于提高和保持种子活力的制种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2019年07期 v.47;No.620 6-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水禽旱养研究进展

    顾丽红;刘志勇;李金明;林哲敏;林鹏;杨少雄;叶保国;邢漫萍;林大捷;徐铁山;

    我国是水禽养殖大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水禽养殖的水域条件已成为不少地方发展水禽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迫使水禽生产从水面转移到地面或养殖舍内。综述了水禽旱养模式下禽舍建设、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并概括了旱养模式下水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水禽研究者和养殖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参考。

    2019年07期 v.47;No.62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任倩倩;张京伟;张英杰;刘学庆;孙纪霞;

    综合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激素对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诱导分化、增殖、壮苗和生根的影响,介绍了十二卷属外植体褐变和玻璃化的预防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组培快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2019年07期 v.47;No.62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超;王印庚;张正;孙金生;韦信贤;马来;

    介绍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一般结构、危害及典型发病特征等研究进展;综述了消毒剂的使用(包含消毒剂的类型、优缺点、杀菌机理及其发展趋势等),中草药的分类及特点,并从药物作用和免疫效果2个方面阐述其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价值;益生菌的特点与优势,及其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RNAi和疫苗在WSSV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健康养殖措施等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防治技术。

    2019年07期 v.47;No.620 15-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同工酶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杨光瑞;洪霞;何海宁;安小苹;安娜;袁顺捷;金莹;杨菊梅;

    同工酶是能够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而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各异的一类酶,其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的组织中,且具有种属和组织差异性。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同工酶对疾病的诊断、跟踪检测、物种的种属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从同工酶的种类、检测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并着重论述了同工酶在疾病诊断和遗传鉴定中的应用,同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同工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19年07期 v.47;No.62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彩色水稻新品种沪黄1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白建江;朴钟泽;舒庆尧;李瑞清;杨瑞芳;

    沪黄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水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7 d,株高108 cm,穗长20.2 cm,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抗倒性强,叶片挺直,叶色金黄色。2016年3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18年4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2019年07期 v.47;No.620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麦36高产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范永胜;朱红彩;屈涛;刘文静;朱坤;孙玉镯;

    [目的]为了解新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5—2016、2016—2017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2016-2017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区域试验和变异分析中新麦36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一致: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都最大,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结论]该研究可为新麦36的高产栽培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7期 v.47;No.620 27-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嫁接技术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肖德波;熊承飞;王军;艾永峰;杨承;宋光龙;罗会斌;

    [目的]探究嫁接技术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K326为接穗,以Coker176、贵烟9号为砧木,设计4种嫁接组合开展试验,分别测量了各时期农艺性状、根系性状、干物质积累、化学成分、关键酶活等指标。[结果]选用优良砧木后,嫁接烟株与自根烟株相比,烟株农艺性状、根系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化学成分变化不大,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几丁质酶等酶活指标均有提高。[结论]嫁接是改善烟株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增强抗逆性、促进烤烟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

    2019年07期 v.47;No.62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审玉米品种绵单1273的选育与应用

    何丹;税红霞;王秀全;张华;卢庭启;蒋晓芳;庞启华;

    绵单1273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系绵723和引自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自交系成205-22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绵单1273西南春播生育期116 d左右,在我国西南区2014—2015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 821.5 kg/hm~2,较平均值增产3.5%,增产点率8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65.0 kg/h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9%,增产点率95%。籽粒容重750 g/L,粗蛋白含量9.87%,粗脂肪含量3.89%,粗淀粉含量74.74%,赖氨酸含量0.32%。绵单1273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突出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019年07期 v.47;No.620 3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机穴播“秀水134”产量的影响

    王新新;费全凤;徐辰超;

    为探索金山区"秀水134"水稻机穴播技术,先后进行了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方法对"秀水134"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总氮量的增加,有效穗和实际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总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9 715.5 kg/hm~2;在施肥总氮量为300 kg/hm~2情况下,随着基蘖肥和穗肥比例的提高,有效穗和实际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7∶3时产量最高,为10 174.5 kg/hm~2。

    2019年07期 v.47;No.62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种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泗稻15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春;李敏;陈卫军;赖上坤;王磊;

    [目的]探究泗稻15号最优栽培技术,发掘品种高产潜力。[方法]采取多重种植方式和不同氮肥运筹,考察泗稻15号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发育动态和产量构成。[结果]机插秧种植时泗稻15号产量水平较高,易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氮肥运筹方面,适当提高氮肥投入,有效促进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总颖花量的增加,实现高产;基蘖肥和穗肥运筹比例为6∶4时,满足前、后期水稻生长所需氮元素,保障足够的有效穗数和后期充足的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充实,实现高产。[结论]该研究可为泗稻15号的推广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

    2019年07期 v.47;No.620 38-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降解膜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高旭华;黄瑶珠;杨友军;谢东;王蕾;

    为了探明生物降解膜对花生生长的影响,设计了3种配方的生物降解膜,以不盖膜处理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降解膜对花生生育进程、杂草防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生物降解膜可以使花生的生育期提前;生物降解膜添加一定比例的除草剂对田间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达85%以上;3种生物降解膜较不盖膜处理分别使花生增产了38.50%、29.57%和20.89%,而覆生物降解膜处理对花生品质没有影响。生物降解膜使用后可以直接还田,消除农田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

    2019年07期 v.47;No.62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新品种和世利16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卜华虎;张宁;

    玉米新品种和世利1601于2018年经山西省玉米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和世利1601是以RL-25为母本、RL-9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区种植。该品种表现出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

    2019年07期 v.47;No.620 44-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赵玉廷;

    [目的]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迪卡638为试验材料,设置a(5.25万株/hm~2)、b(6.00万/株hm~2)和c(6.7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分别对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N含量、光合有效辐射、穗层透光率和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迪卡638在3种密度处理下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c处理的抽雄期,叶N含量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正相关。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光合有效辐射和穗层透光率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迪卡638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下降,穗行数、出籽率和产量上升,在c处理密度(6.75万株/hm~2)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8 044.6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基础。

    2019年07期 v.47;No.62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冀北承德冷凉区春茬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王艳芝;冯楷斌;王东华;盖颜欣;吴凤福;李福忠;曹艳蕊;赵艳明;于水民;

    为筛选出适宜承德冷凉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 2018年引进1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F、张薯12、华薯5号、华薯2号产量在围场县和隆化县均较对照荷兰15号增产,大F增产8.9%和15.6%,张薯12增产2.7%和12.0%,华薯5号增产2.1%和9.4%,华薯2号增产4.4%和28.3%。

    2019年07期 v.47;No.62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6-BA对水培妃子笑荔枝苗光合参数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洪继旺;李松刚;张蕾;杨子琴;

    采用水培试验,分析了3种浓度6-BA对妃子笑荔枝叶片光合参数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妃子笑叶片光合荧光参数Fv/Fm和PIabs有影响,在低浓度水平下(5 mg/L),喷施6-BA可以提高叶绿体光系统II的光合潜能和光合效率;同时,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较高水平。

    2019年07期 v.47;No.620 52-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嘉年华模式下的植物景观研究

    刘焱;李伟平;李旭云;李贝贝;

    在农业景观的各种元素中,植物景观元素是毋容置疑的核心点,植物的品类规划和景观配置是观光农业类项目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农业嘉年华中的植物景观可根据植物类别、栽培模式、栽培环境、种植方式、展示角度等方面进行分类。品类规划要从产业出发,品种选择应因地制宜、艺术环保,配置方式依据展示及功能进行确定。以江苏省金湖水漾年华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项目案例解读农业嘉年华植物配置方案。

    2019年07期 v.47;No.62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景观生态学在东营市清风湖公园中的应用

    赵建晔;姜虹;

    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时,应当注意与景观生态学的结合。该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清风湖公园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和文献查阅法,在实地调研清风湖公园的基础上,从景观结构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循环理论、生态建设和生态位理论、生态进化理论的角度,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019年07期 v.47;No.620 58-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河故道地区早中熟苹果新品种评价

    刘利民;孙昂;孔德静;曹依静;赵红亮;聂琳;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自2010年相继引进了夏红、早翠绿、华美、华硕、望香红等早中熟苹果品种,并观察其在黄河故道地区的表现;从果实性状、抗病性、成熟期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早中熟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前景。结果表明,夏红、K12、华硕、国庆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育成)4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种植。

    2019年07期 v.47;No.62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比较

    陈敏;崔大方;黄平;袁素芬;

    [目的]研究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利用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在本地采集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野荸荠(Eleocharis plantagineiformis)3种水生植物,就TN、TP、NH_3-N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酸模叶蓼、水龙和野荸荠对水体中的氮、磷、氨氮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总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野荸荠、酸模叶蓼、水龙,对总磷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酸模叶蓼、野荸荠、水龙,对氨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野荸荠、酸模叶蓼、水龙。[结论]乡土水生植物是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07期 v.47;No.620 63-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水解酸化预处理对A2O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的技术研究

    徐树明;龚贵金;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预处理后,A~2O工艺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在常温条件下,水解酸化池接种污泥采用好氧污泥,通过逐渐增加进水浓度的方式启动,对比pH、COD和氨氮等相关参数,确定系统最佳水利停留时间,然后组合A~2O工艺,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系统启动后,水解酸化池pH稳定在6.5~6.7,COD去除率为27%左右,总磷去除率在4%~6%,对氨氮无明显去除作用,系统最佳水利停留时间为10 h;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89.7%、77.3%和84.2%。[结论]水解酸化预处理后,A~2O系统的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出水可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2019年07期 v.47;No.62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海东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张艳娇;赵玲;

    从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膜使用量、畜禽养殖粪便排污量、秸秆排放量等方面介绍了海东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法制建设不完善、农业环境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民环境意识薄弱、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完善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强化监管机制、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依靠技术控制污染的治理对策。

    2019年07期 v.47;No.620 70-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理空间相似度的大别山红枫空间分布研究

    梁腾飞;梁栋栋;桂翔;吴旭;汪晓楚;彭杰;

    以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中的七叶大别山红枫为例,选定0.5 km×0.5 km为格网尺度,基于地理空间相似度的原理对植物相关生境因子进行格网化计算和分析,将提取的格网数据构建生境数据库,利用偏最小二乘模型进行核心影响因子筛选,通过逸代法按照相似度分类计算公式,进行相似度值计算,获取相似度数据库,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获取各指标因子权重值,进而计算参照格网单元与其他格网单元的生境相似度,从而选定合适的相似度阈值,将各参照格网单元符合阈值的格网单元进行合并,实现对植物空间分布的分析和预测。

    2019年07期 v.47;No.620 73-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青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张玮;罗春广;王文果;迟延艳;张世平;

    [目的]为了解大青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对大青山地区有色金属矿山遗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调查,最终客观评价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选取大青山地区某金属矿遗迹为研究区域,采用随机布点法采样,测定土壤样品中Zn、Pb、Cr和Cu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估。[结果]土壤中每个采样点4种重金属含量各不相同,其中重金属Pb、Cu和Zn这3种元素的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大部分采样点的Zn、Pb、Cr和Cu的污染程度都属于轻度生态危害,只在少数采样点达到了中度和强度生态危害。[结论]不同元素重金属污染程度不一,该调查区域土壤重金属确实受到了外界采矿活动的影响,分析结果也与该矿区开采的主要矿种一致,说明该矿区的土壤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

    2019年07期 v.47;No.62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沙化治理现状分析

    高云昌;马增旺;王学勇;王超;邢存旺;赵广智;王立方;孟宪聪;

    简述了河北省沙化土地分布特征,采取的沙化治理措施以及治沙成效,提出了营建人工固沙林过程中在植被恢复、林牧矛盾、抚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9年07期 v.47;No.62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楚雄西舍路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李萍;杨雪晴;肖海燕;刘朝茂;

    [目的]研究楚雄西舍路大型真菌的多样性。[方法]通过对楚雄西舍路大型真菌进行采集、鉴定,并对其优势科、属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大型真菌有2纲8目19科27属49种,其中牛肝菌科有11种,占总数的22.45%;红菇科有8种,占总数的16.33%;多孔菌科4种,占总数的8.16%;鹅膏菌科、乳牛肝菌科、珊瑚菌科和硬皮马勃科均有3种,均占总数的6.12%;口蘑科和鸡油菌科均有2种,均占总数的4.08%;轴腹菌科、条孢牛肝菌科、锁瑚菌科等10科均只有1种,均占总数的2.04%。从其经济价值看,食用菌有20种,占总数的40.82%;药用菌有3种,占总数的6.12%;药食兼用菌8种,占总数的16.33%;毒菌有4种,占总数的8.16%;用途不明菌有14种,占总数的28.57%。[结论]该地区野生食用、药用菌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

    2019年07期 v.47;No.62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混凝沉淀用于生态补水水体除磷

    安宗胜;张浏;袁步先;方春霞;刘乐;

    [目的]考察PAC、硅藻土和PAM这3种混凝剂协同混凝沉淀法的除磷效率。[方法]在研究PAC和硅藻土对湖泊原水除磷控藻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PAM作为助凝剂在混凝沉淀过程中的强化作用,探索不同总磷浓度进水条件下复合混凝剂的最佳比例及投加量。[结果]投加少量的PAM可有效降低硅藻土和PAC用量;当进水总磷浓度为0.59 mg/L时,投加40 mg/L硅藻土+PAC(1∶1)复合无机混凝剂及0.75 mg/L高分子助凝剂PAM,即可达86%的总磷去除率。[结论]塘西河生态补水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法去除巢湖原水中磷,为塘西河提供清洁水源,解决了其水量短缺、水质恶化的难题。

    2019年07期 v.47;No.62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师范大学校园植物区系分析

    张伟;张宏;

    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四川师范大学校园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地理成分较复杂,分布区类型多样。该区有种子植物78科170属207种。科的区系组成中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属的区系组成中表现出由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优势科和优势属表现不明显。

    2019年07期 v.47;No.62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盐度条件下葡萄糖对余氯等水质的影响

    秦海鹏;许威威;王博;廖栩峥;胡世康;刘雪婷;郑义华;苏玉芹;孙成波;

    [目的]研究葡萄糖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余氯的去除效果,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衰亡对水体中三氮的影响,以及余氯对水体pH的影响。[方法]在4个盐度梯度(0、10、20、30)条件下设置相同浓度的葡萄糖,研究葡萄糖对水中总余氯的去除效果,同时计算各个盐度7 d内的水体水质指标。[结果]在30 h时盐度为30的水体中总余氯浓度最先降至0,与其他3组显著差异(P<0.05)。盐度为0时,弧菌无法生长。4个不同盐度梯度下的总菌数目24 h后均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后细菌数量开始减少衰亡,4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7个时间点内盐度为0的水体pH比其他3个盐度梯度的pH均高,盐度0与另外3组差异显著(P<0.05)。在7个时间内4个盐度梯度的氨氮先缓慢升高然后上升速度逐渐变快,最后快速下降。在7个时间内硝酸盐变化趋向于平缓,波动不大,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个盐度梯度的亚硝酸盐含量在0~72 h出现微小波动,但72 h后开始略有升高且在升高后保持稳定。[结论]在消毒水体中加入葡萄糖作为中和余氯的碳源,不同盐度对葡萄糖中和余氯的效率有影响,盐度越高,中和效率越高,且水体中的三氮随着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增长衰亡呈现规律变化。

    2019年07期 v.47;No.62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西北高海拔地区放养偶蹄类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宏基因组比较研究

    尚立强;薛世魁;王惜婧;张小丽;

    [目的]分析西北高海拔地区偶蹄类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方法]从动物粪便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物种偶蹄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存在高度的相似性,暗示着生存环境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发挥着重要影响。[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西北地区高海拔环境下不同种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高原环境中微生物的构成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9年07期 v.47;No.62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的优化

    高振华;吴浩浩;赵志辉;许英梅;Aguzey Harry;程贵兰;生冉;许嫣红;

    将201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1次固定(60 min)、2次固定(30、25 min)和3次固定(30、25和15 min),其他操作步骤相同。结果表明,与1次固定相比,2次固定和3次固定视野中骨髓细胞数量(P<0.05)和分裂相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制片成功率分别高7.1和7.9百分点,固定时间分别增加5和30 min。1次固定整体效果不佳,或很难找到明确形态的染色体,或染色体形态不清晰、分散;2次固定染色体分散效果良好,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都十分清晰,染色体结构完整;3次固定中期分裂相多,染色体集中且分散适度,染色体清楚可见,分布整齐不重。综合考虑,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最佳固定次数为2次,适宜的固定时间为30、25 min。

    2019年07期 v.47;No.620 102-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计划烧除对西双版纳地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

    杨昆凤;郭贤明;王兰新;

    计划烧除是人类充分利用火在生态系统中的有利作用所开展的、在人为控制下的用火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西双版纳开展了计划烧除,尝试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通过调查和监测发现,计划烧除对野生植物不会造成长时间的影响。通过计划烧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野生食草动物的食物量,同时也可以减缓西双版纳日益严重的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

    2019年07期 v.47;No.62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模拟放牧强度对燕麦再生性能的影响

    宋国英;边巴卓玛;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燕麦(Avena sativa L.)再生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拉萨采用刈割模拟放牧的方式设置休牧、轻牧、中牧和重牧4个处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燕麦再生速度、再生干草产量和再生速率的变化。[结果]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燕麦的最大再生速度、再生干草积累量以及最大再生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再生期内,放牧强度对燕麦最大再生速度、再生干草积累量和最大再生速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在拉萨种植燕麦刈割后再生性较差,不适宜频繁刈割。

    2019年07期 v.47;No.620 107-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状况及虾肝肠胞虫(EHP)携带量的影响

    徐胜威;杨程;斯烈钢;申屠基康;沈伟良;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设置0.1 mg/L(空白组)和6.0(试验组Ⅰ)、9.0 mg/L(试验组Ⅱ)3个氨氮浓度组,研究氨氮胁迫对其生长状况及虾肝肠胞虫(EHP)携带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EHP的影响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随着时间的增长,凡纳滨对虾EHP感染率呈上升的趋势;9.0 mg/L氨氮可以有效促进感染EHP凡纳滨对虾体长和体重的增长。试验期间,试验组Ⅱ凡纳缤对虾大虾增长率最高,且小虾的比例明显下降。试验组Ⅱ抑制EHP表达的效果优于空白组和试验组Ⅰ。

    2019年07期 v.47;No.620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金陵白鸭的肉质特性研究

    何宗亮;匡伟;姚远;郗正林;伍冠锁;杨硕;

    [目的]研究金陵白鸭的肉质及脂肪酸组成,以期为金陵白鸭的育种、饲养管理及屠宰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金陵白鸭40、50和60日龄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常规肉质指标(肉色、pH、剪切力、蒸煮损失、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及脂肪酸含量。[结果]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金陵白鸭的肌肉脂肪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50、60日龄金陵白鸭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40日龄(P<0.05);不同日龄间金陵白鸭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金陵白鸭的肉色亮度L~*呈现下降趋势,40日龄金陵白鸭的肉色亮度L~*显著高于50日龄和60日龄(P<0.05);40、50、60日龄金陵白鸭的肉色红度a~*和剪切力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40、50、60日龄金陵白鸭的肉色黄度b~*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蒸煮损失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呈现下降趋势;3个日龄金陵白鸭的肌肉pH无显著差异(P>0.05)。金陵白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50%以上,且50日龄金陵白鸭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40日龄和60日龄(P<0.05),而不同日龄金陵白鸭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必需脂肪酸(E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50日龄金陵白鸭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结论]金陵白鸭具有较好的肉质特性,综合考虑饲养成本、肉质、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各项指标,建议上市日龄以50日龄最佳。

    2019年07期 v.47;No.620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长药八宝白粉病的病原鉴定

    方治豪;海艳;王凯涛;李妍;任毓忠;

    将采集的病菌在室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丝的附着胞成裂瓣状,单生或对生;分生孢子梗直或稍弯曲,大小为55.9(51.2~61.0)μm×5.6(3.8~7.5)μm,上单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透明、椭圆形到圆形,无纤维状体,大小39.3(29.3~45.1)μm×18.8(14.6~22.0)μm,芽管从孢子一端萌发。病菌的闭囊壳散生在叶片的背面,球形,直径117.0(62.9~168.5)μm,褐色到黑色,闭囊壳上着生5~15根菌丝状附属丝,直或弯曲,基部褐色,顶部无色,长度是闭囊壳直径的0.5~2.0倍;闭囊壳有2~7个圆形到卵圆形的子囊,子囊足胞不明显,大小为60.1(46.0~72.3)μm×48.1(35.4~65.5)μm;子囊内大多2~4个子囊孢子。用真核生物rDNA-ITS引物ITS1/ITS4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已报道的感染景天属的Erysiphe sedi(JX173289 and JX173290)序列同源性达100%。基于病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同源性结果,将引起新疆长药八宝白粉病的病原鉴定为E.sedi。

    2019年07期 v.47;No.620 117-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溶氧条件优化

    王震;

    为了确定L-精氨酸发酵过程中最合适的溶氧浓度,通过控制5%、20%和35%这3种溶氧水平,探讨不同溶氧条件下的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067-SG的L-精氨酸产量,并通过分析生长和关键代谢产物的方式,研究不同溶氧下精氨酸积累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5%溶氧条件下,乳酸、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和谷氨酸的积累最高;35%溶氧条件下,乳酸、赖氨酸和鸟氨酸的积累有所改善,但丙氨酸和谷氨酸的积累仍然很高;在20%溶氧的发酵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略好,且乳酸、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和谷氨酸的积累量显著降低。溶氧水平的不同,改变了谷氨酸棒状杆菌糖酵解和TCA循环的代谢流量。低溶氧条件下,TCA循环减弱,而过高的溶氧又会导致副产物的积累。在较为适中的20%溶氧下,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067-SG的L-精氨酸产量最高,是35%溶氧水平的117.28%,5%溶氧水平的140.53%。

    2019年07期 v.47;No.62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柞蚕微孢子虫体外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岳冬梅;王林美;李佩佩;叶博;赵振军;张波;李树英;范琦;

    建立了一套柞蚕微孢子虫株分离及体外增殖保存的技术体系。主要方法是利用柞蚕蛹精巢或卵巢组织制备原代细胞,分离、培养柞蚕微孢子虫;利用柞蚕蛹期滞育可以长期储存的特点,将柞蚕原代细胞分离、培养的柞蚕微孢子虫注射入健康柞蚕蛹体进行继代培养和长期保存;通过原代细胞分离培养、蛹体增殖和保存的交替循环体系,达到分离、增殖及保存微孢子虫株的目的。该技术体系既解决了微孢子虫来源困难,品种混杂不易分离和长期保存等问题,也为进一步探索柞蚕微孢子虫侵染、传播规律和提升柞蚕微粒子病防控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9年07期 v.47;No.620 124-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江西省林地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数分析

    万安国;王建强;武可强;

    林业资源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保护林业资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根据1978—2015年江西省林地资源的统计数据,分析江西省林业面积、森林覆盖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以2015年江西省各市的林业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数据为基础,分别制作出江西省各市林业面积的分类图和森林覆盖率图。同时选取影响江西省林地变化的10个社会经济因素,采用Pearson系数法进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数量与林业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年末总人口、城市化率、财政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与林地面积呈正相关。充分利用好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为未来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019年07期 v.47;No.620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城市快速路绿地植物配置研究——以济南市经十路为例

    布凤琴;戚朝辉;高京华;刘萍;刘宗金;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中有较高车速、为长距离交通服务的重要道路。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则是指通过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以及搭配种植进而营造出美化优化城市道路的植物群落,从而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济南市经十路部分路段绿地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理论研究总结出济南市快速路绿地植物景观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场地现状,因地制宜地对济南市快速路绿地植物配置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019年07期 v.47;No.620 132-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一鹤;李沁;夏菁;施蕊;陈薇;邹洁;张静美;

    [目的]研究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辣木叶乙醇初提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得到辣木叶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同时对各萃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辣木叶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个提取层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在相等的浓度条件下,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石油醚层。虽然抗氧化活性较V_C弱,但浓度达500μg/mL以上时,辣木叶各层提取物均能清除90%左右的DPPH自由基。[结论]该研究为辣木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的进一步分离奠定了基础,并为辣木叶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或天然日化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9年07期 v.47;No.62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独花兰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征

    琚煜熙;刘国顺;哈登龙;刘丹;岳伟;蔡东章;

    通过调查发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4处独花兰野外分布,对各个分布区的群落、立地条件等进行调查,筛选出独花兰在保护区的最适生长环境;对独花兰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可知,独花兰营养生长期约8个月,开花率63.2%,结实率5.6%;并对独花兰濒危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独花兰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2019年07期 v.47;No.620 139-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银叶树耐水淹和高盐适应性研究

    刘徳浩;郑洲翔;廖文莉;陈智涛;徐平;舒夏竺;

    [目的]研究银叶树的耐水淹、耐盐特性。[方法]测定不同水淹程度、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银叶树幼苗存活率、生长量和生物量。[结果]银叶树在正常浇水、水淹至地径、水淹至苗高的1/2、完全淹没处理60 d后均能存活,但完全水淹明显抑制了银叶树的生长;银叶树在6种盐浓度处理60 d后均能存活,在土壤全盐量14 g/kg以下能够正常生长,土壤全盐量超过14 g/kg后对银叶树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结论]银叶树具有较强的耐水淹和耐盐特性。

    2019年07期 v.47;No.620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环城游憩带知名乡村旅游景区边缘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贾风勤;田晓霞;任娟娟;

    环城游憩带知名乡村旅游景区的周边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景区旅游活动干扰和旅游环境容纳量的压力,改善了景区旅游环境。该研究针对环城游憩带知名乡村旅游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原则、开发策略。认为在处理景区与周边乡村旅游的关系上,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旅游营销上要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广旅游跨界融合营销;要大力发展短途游市场,精心打造高端旅游产品,保障乡村旅游有序进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07期 v.47;No.620 144-14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花椒窄吉丁高发期3种花椒果实挥发物的提取与鉴定

    王延来;谢寿安;赖青;巩雪芳;杨平;吕淑杰;李冬;

    [目的]探明花椒窄吉丁高发期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挥发物组分及相对含量,为进一步筛选花椒窄吉丁生物信息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花椒窄吉丁高发期3种品种花椒(大红袍椒、凤椒、狮子头椒)果实挥发物,应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3种品种的花椒果实挥发物种类差异不大,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主要为烯类、萜烯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d-柠檬烯在3种品种花椒果实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大红袍椒中主要以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d-柠檬烯(30.87%)、月桂烯(17.88%)和桧烯(14.11%)相对含量最高;凤椒中主要以烯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d-柠檬烯(33.82%)、乙酸芳樟酯(20.99%)和桧烯(11.24%)相对含量最高;狮子头椒中主要以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d-柠檬烯(32.21%)、月桂烯(19.60%)和桧烯(14.28%)相对含量最高。[结论]胡椒酮为大红袍椒果实挥发物的特有成分;2-甲基二十烷为凤椒果实挥发物的特有成分;杀那脱为狮子头椒果实挥发物的特有成分。

    2019年07期 v.47;No.62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5份青稞品种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周天旺;王春明;李景功;马建国;郭成;

    [目的]明确不同青稞品种抗大麦黄矮病毒的差异。[方法]于2018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25份青稞品种进行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青稞黄矮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在供试25个品种中未监测到免疫(IM)和高抗(HR)材料;仅1份材料康青7号表现抗(R);云枝黑青稞、北青8号、甘青4号、藏青320、昆仑1号、长青裸大麦、黄青2号、藏青148、牡丹青稞、甘青3号、青海黄、北青6号、北青7号、昆仑15号和甘青2号15份材料表现中抗(R);甘青1号、新民元棱、双胚青稞、黄青1号、柴青6号、肚里黄、康青3号和冬青8号8份材料表现感(S);1份品种喜马拉雅6号表现高感(HS),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0%、60.0%、32.0%和4.0%。将25份青稞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最长距离0.65作为最佳分割点,将试验品种分为1个抗病品种、15个中抗品种、8个感病品种和1个高感品种,与抗性类型完全吻合。[结论]获得的这些有效抗病品种,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2019年07期 v.47;No.620 152-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波动高温对棕榈蓟马后代种群的影响

    杨晓敏;田小草;孙丽娟;康国栋;郑长英;

    [目的]研究长时波动高温处理棕榈蓟马对其后代种群的影响。[方法]以25℃恒温饲养的种群为对照,将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预蛹(3龄若虫)于波动高温下处理至1龄若虫产生,将1龄若虫单头饲养在25℃恒温条件下,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并构建特定年龄生命表。[结果]长时波动高温处理对棕榈蓟马后代的卵期、1龄若虫期、蛹期、未成熟期、雌虫寿命、产卵前期、内禀增长率以及繁殖力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2龄若虫历期、3龄若虫历期和周限增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高温处理显著缩短了棕榈蓟马的未成熟期,延长了雌虫寿命,但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单雌产卵量(18.46粒)较对照(93.35粒)显著下降。[结论]长时波动高温处理对棕榈蓟马后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显著影响。

    2019年07期 v.47;No.620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在田间诱蛾效果

    王浩祺;罗兰;雷银山;陈川;李长友;袁忠林;

    [目的]筛选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优化配方。[方法]以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和2个次要成分加抗氧化剂BHT制备10组配比不同的诱芯,并在苹果蠹蛾第一代成虫发生期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10组不同配比的诱芯对苹果蠹蛾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反,反-8,10-十二碳二烯-1-醇800μg、十二烷-1-醇200μg、十四烷-1-醇80μg和抗氧化剂BHT 100μg的配比田间诱蛾效果最好,且优于商品诱芯。[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优化配方,为开发苹果蠹蛾高效诱芯提供科学依据。

    2019年07期 v.47;No.62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抗性甘薯品种在茎线虫病区的田间表现

    张勇跃;刘志坚;孟凡奇;秦素研;丁华锋;张云杰;王清;

    通过连续2年在不同地点的试验可知,漯薯11和漯薯10号2个品种鲜薯平均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高抗和抗,可以在北方薯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漯徐薯9号和商薯19这2个品种虽然鲜薯平均产量也较高,但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感或高感,在推广应用中要注意防治茎线虫病,不宜在茎线虫病发生区推广种植。

    2019年07期 v.47;No.620 161-162+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4个品种火龙果植物学特性和溃疡病发生研究

    欧善生;黄瀚广;苏桂花;覃连红;简峰;何元强;陈丹;陈宇;梁耀平;杨泽湘;周小花;

    为更好地了解4个品种火龙果植物学特性及其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差异,通过随机抽样,对4个品种火龙果植株茎、刺、叶芽等颜色、花外形特征、果实外形特征进行对比,并对溃疡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调查。结果表明,4个品种火龙果植物学形态特征主要差异表现:成熟枝条边缘颜色;幼刺和成熟刺的颜色;花外形、果实外形、果实表皮颜色、成熟果实纵径和溃疡病病情指数等。该研究为构建火龙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当地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当地火龙果产业健康发展。

    2019年07期 v.47;No.620 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1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商品有机肥与悬浮液体肥配施在3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陶启威;李瑞霞;倪维晨;钱春桃;

    研究了商品有机肥与悬浮液体肥配施对常见3种蔬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 kg/hm~2商品有机肥配施500倍悬浮液体肥效果最好,能够保持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EC,并提高产量。

    2019年07期 v.47;No.620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药用生物

  • 动态高压微射流制备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

    曹慧慧;王磊;赵海涛;邢希双;项爱丽;齐彪;张立田;周鑫;段晓然;张鑫;汤思凝;林田;吴兆举;肖琎;杜瑞焕;孙淑玲;

    [目的]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制备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工艺及功能特性。[方法]以玉米芯为原料,研究DHPM制备SDF工艺参数(料液比、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并探讨改性前后SDF的功能特性。[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g∶mL),均质压力60 MPa,均质次数8次。Control-SDF和DHPM-SDF的溶解性分别为2.15%和3.85%,持水力分别为7.63、14.98 g/g,持油力分别为7.73、15.25 g/g,膨胀力分别为10.35、15.85 mL/g;总酚含量分别为2.623、5.173 mg/g,·OH、O_2·~-和DPPH的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4.16、3.32 mg/mL,4.09、3.19 mg/mL,7.90、3.09 mg/mL。[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芯膳食纤维的功能改性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7期 v.47;No.620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株青刺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

    杨嫦丽;郑鹏;

    [目的]分离和研究青刺果内生真菌及其抑菌作用。[方法]以丽江青刺果茎段为供试材料,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出一株真菌3B-S,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抑菌检测试验,初步研究3B-S的抗菌作用。[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抑菌检测,初步确定该真菌属黑孢菌属,并对胶胞炭疽病菌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该研究为青刺果内生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9年07期 v.47;No.620 179-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气调包装对酱牛肉脂肪氧化稳定性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侯宝睿;黄现青;孟静南;宋莲军;胡凤娇;乔明武;赵秋艳;张平安;

    [目的]研究气调包装对酱牛肉脂肪氧化稳定性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在常温(25℃)贮藏条件下,以真空组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气调包装条件(5%O_2组:5%O_2/95%N_2,70%CO_2组:70%CO_2/30%N_2,复合组:5%O_2/70%CO_2/25%N_2)对酱牛肉脂质的脂肪酸含量变化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气象色谱仪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在贮藏第0、4、8、12、16、20天的不同气调包装中酱牛肉脂质的脂肪酸含量和氧化稳定性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贮藏周期,70%CO_2组的诱导时间降低0.95 h,复合组的诱导时间下降1.84 h,5%O_2组的诱导时间下降1.98 h,70%CO_2组的诱导时间下降最少。在总脂肪酸累积量达到最高时,5%O_2组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23.65%,70%CO_2组下降38.59%,复合组下降38.86%,70%CO_2组和复合组的脂肪酸降低较多。[结论]3种气调处理均对酱牛肉的氧化稳定性和脂肪酸含量有一定影响。70%CO_2组对延缓酱牛肉脂质氧化稳定性下降和抑制脂肪酸含量上升均有较好的效果;复合组对脂肪酸含量上升的抑制有良好的效果;而5%O_2组加速了酱牛肉氧化稳定性的下降,延缓脂肪酸含量上升的效果最差。

    2019年07期 v.47;No.620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调查

    查孝柱;王德群;李俊;毛小明;查光圣;

    [目的]调查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岳西县分布的药用单子叶植物69种,隶属55科,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区。[结论]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丰富,应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2019年07期 v.47;No.620 186-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锈毛莓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马晓莉;叶齐;宁书菊;蔡国倩;公培民;魏道智;

    [目的]研究锈毛莓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对影响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对·OH、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考察锈毛莓总三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超声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8(g∶mL)、超声时间为70 min、超声功率为4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83%时,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为5.06%,与理论值偏差较小。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其中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97和0.047 mg/mL;对·OH有较弱的清除能力。[结论]优选工艺适用于锈毛莓总三萜的提取,锈毛莓总三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2019年07期 v.47;No.620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鹿骨胶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及对H2O2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郭冰洁;苑广信;张静;安丽萍;杜培革;徐广宇;韩笑;

    [目的]研究鹿骨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H_2O_2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热水抽提法对脱脂脱钙的鹿骨进行蛋白提取,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双酶酶解得鹿骨胶水解物。以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鹿骨胶水解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H_2O_2损伤PC12细胞的模型,探究鹿骨胶水解物(HDBG)对氧化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鹿骨胶水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IC_(50)值分别为10.05和4.76 mg/mL。鹿骨胶水解物对正常PC12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H_2O_2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250、750和1 500μg/mL时,细胞活力分别53.79%、73.16%和82.43%。[结论]鹿骨胶水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H_2O_2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2019年07期 v.47;No.620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一株烟叶内源菌的鉴定及其在烟草提取物中的应用

    卫青;崔洪亮;曹环;刘鹤;马林;

    利用从醇化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产蛋白酶及多糖酶的菌株RSCT26,通过形态学及ITS区同源性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对菌株RSCT26进行发酵,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酶及多糖酶酶活,并分离制成RSCT26菌剂。结果发现,RSCT26菌剂处理后烟膏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总氮及蛋白质含量降低,致香成分总量显著增加。感官评价结果表明,RSCT26菌剂处理后再造烟叶产品杂气降低,刺激变小,香气质明显改善,香气量显著提升。

    2019年07期 v.47;No.620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植物颗粒在纸质滤棒中的应用研究

    杨艳梅;李明;张建强;燕宁宁;陈丽珠;袁林翠;李长昱;

    通过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筛选出PC植物颗粒。采用湿法造纸和在线压纹工艺,开发出一种含有PC颗粒的湿法纸原纸及PC颗粒湿法纸-醋纤滤棒。结果表明,PC颗粒原纸及滤棒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相关质量标准要求;PC颗粒的添加对纸质滤棒烟气指标影响不大,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较醋纤滤棒对焦油的降低率达到33.4%;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感官评价得分较纯木浆纸质-醋纤复合滤棒高出1.6分,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卷烟感官评价质量与纯醋纤滤棒相近。

    2019年07期 v.47;No.620 201-20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有机蔬菜及豆类产品抽查结果质量分析

    黄彬红;洪丽;陈丽叶;林松;黄红霞;孟鹏;

    此次抽查共涉及4种产品种类120批次有机产品,其中豆类30批次、绿叶类蔬菜30批次、茄果类蔬菜30批次、白菜类蔬菜30批次。茄果类蔬菜发现问题产品4批次,问题产品占比13.3%,其余3类产品均没有发现问题产品。问题产品分别为秋葵、茄子,问题项目都是镉,含量不符合NY/T 655—201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标准要求,同时也不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抽查产品的铅、总砷、铬、总汞含量均未超标,120批次产品农药残留均未检出。抽查中还发现绿色产品标准滞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需要及时修订绿色产品标准,以满足产品认证的要求。

    2019年07期 v.47;No.620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干果及枸杞籽油中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马桂娟;朱捷;汤丽华;谢芳;王紫昕;朱燕燕;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枸杞及枸杞籽油中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方法。[方法]试样经皂化使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释放为游离态,用乙醚-正己烷-环己烷(40+40+20,V/V)提取,C_(30)(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结果]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在不同浓度下其峰强度和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样品添加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3.9%~111.1%,RSD为1.5%~9.5%(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枸杞及枸杞籽油中3种类胡萝卜素的同时检测。

    2019年07期 v.47;No.620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园林植物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刘洋洋;郭振;

    道路边坡防护工程是道路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传统的护坡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景观体验要求。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应将园林植物与道路边坡防护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边坡防护的类型、防护植物的选择、道路边坡的绿化技术3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植物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2019年07期 v.47;No.620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安徽淮北平原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模式探析

    张景奎;刘长顺;徐良;郑继;

    针对淮北平原地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不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水资源特点等客观条件,深入探讨了适合淮北平原地区发展实际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以期为淮北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有益参考。

    2019年07期 v.47;No.620 215-217+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机器视觉的蔬菜嫁接机自动上苗控制系统设计

    王哲禄;程向娇;尤文生;

    为了实现蔬菜嫁接机自动上苗并能根据嫁接苗参数信息进行筛选配对,提高嫁接苗成活率,首先根据自动上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嫁接苗的农艺分析进行机器视觉采集系统构建,然后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完成上位机界面的制作。研究结果表明,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完成嫁接苗的苗径信息提取,自动上苗控制系统工作速度稳定,可满足设计要求。

    2019年07期 v.47;No.620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山核桃在祥云县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闫生杰;章慧英;徐安伦;

    利用1958—2017年祥云县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以及2007—2017年鹿鸣乡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数据,开展美国山核桃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分析日照、降雨、温度等气象因素对美国山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在17.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3.6℃以上,平均年降雨量567 mm以上,年日照时数2 000~2 409 h,海拔低于1 700 m,缓坡地、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灌溉和交通便利的区域适宜种植推广美国山核桃。

    2019年07期 v.47;No.620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与气象灾害分析

    韩敏;姜希睿;

    在以往火龙果生长气候影响研究基础上,分析建立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元江县气候区划因子进行了基于空间模型的精细推算,借助GIS平台,依据区划指标得出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综合区划,并分析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存在的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区域,最适宜区为元江县河谷、山谷周边海拔在500~800 m的平坝或坡地,可大面积种植高品质火龙果;适宜区为元江县流域沿岸低海拔地区和海拔在800~900 m的坡地;不适宜区为海拔在1 000 m以上的山区,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其余地方为次适宜区,可小面积种植。影响元江县火龙果种植的气象灾害有高温热害、渍害、低温冻害和大风。

    2019年07期 v.47;No.620 225-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青海省有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保国;杨文智;

    分析了青海省有机枸杞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概况、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有机枸杞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的"柴杞"品牌为产业发展思路的发展对策,协同加强集约化管理和科技力量支撑,促使青海有机枸杞产业高端化发展。

    2019年07期 v.47;No.620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楚雄州魔芋产业绿色发展对策

    张燕;李联平;杨发明;秦梅;徐美恩;李建萍;

    简述了魔芋的用途及市场需求,总结了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楚雄州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政府应设立魔芋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良种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强调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认证魔芋地理标志并打造"楚雄魔芋"品牌;研究出台魔芋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现代化魔芋产品交易市场;建立魔芋文化园。

    2019年07期 v.47;No.620 232-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邓楠;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近年来,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推进,林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积极响应政策,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优势,探索林下经济发展之路,同时,利用林下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林下经济在提升林业发展水平、增加林农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研究了新疆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019年07期 v.47;No.620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的遥感监测方法探讨

    唐文澜;王晓燕;汪权方;陈志杰;

    遥感技术是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的一种快速、经济和准确的新技术。论文研究了适宜于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的遥感监测的最佳时相、最佳数据源、影像解译方法等。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面积遥感监测的最佳识别时相位于3月中旬—4月中旬,即油菜的开花期。对于湖北省省域范围油菜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为了既能兼顾经济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精度,建议对于油菜非成片分布的低山丘陵地区,采用10m-ALOS影像自动分类,对于油菜连片分布的平原地区,采用至少有1景成像于油菜开花期的双时TM影像,同时采用"时序差值+自动分类"方法的技术方案。

    2019年07期 v.47;No.620 238-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GB/T 7714—2015执行过程中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农业大学学报类核心期刊为例

    杨弘;

    对于GB/T 7714—2015的准确理解和完美执行,可推动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化进程。基于GB/T 7714—2015中"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要求,采用文献对比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28种农业大学学报类核心期刊2018年第1期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结果表明,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不规范问题主要出现在专著、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电子资源类文献中。我国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一直是编辑加工的痛点,其规范性、准确性不尽如人意。建议期刊管理部门能够继续加大对参考文献新规定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期刊编辑部增强标准意识,作者和编者加强对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重视。

    2019年07期 v.47;No.620 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我国农民采用轮作休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长青;路广鹏;马祎明;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这一制度既可以产出高质量农产品,保障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让耕地休养生息,增加肥力,可持续发展。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耕地轮作休耕势在必行。指出我国农民采用轮作休耕的必要性,提出当前耕地轮作休耕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的对策。

    2019年07期 v.47;No.620 246-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广东与台湾农村后继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向佐春;何亮;

    当前,广东省农村人口流失日益严重。虽然颁布并实行了一系列农村后继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措施,但主要注重农业人口的内部挖潜。而同样面对农村人口流失的台湾地区,则是内部存量的挖潜与外部供给的开发相结合。通过两地相关政策措施比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把"农民"身份转变为一种职业,以稳定职业农民队伍;二是整合现有的农村人才资源,建立乡村人才体系;三是扩大职业农民来源,打通公职人员流向乡村的通道。

    2019年07期 v.47;No.620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蜂业支持政策研究

    李瑞珍;刘朋飞;刘世丽;方兵兵;

    北京市蜂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其实施的蜂业支持政策密不可分。从5个方面对北京市蜂业支持政策进行阐述,通过收集和整理北京市蜂业发展现状相关数据,分析了北京市蜂业支持政策实施后,在蜂群饲养规模、蜜蜂授粉、产业基地建设、蜜蜂良种繁育与保护、风险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2019年07期 v.47;No.620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理性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探讨

    王莉;杨建波;许爱国;申俊鹏;

    当前,农村土地新的经营主体虽已形成,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使用过程中矛盾重重,我国在承包经营权退出也进行了部分试点,但因制度缺陷、标准不足、政策缺失、激励不够等问题依然较多,基于现状,针对退出原则,确定退出条件,构建了理性高效的强化科学支撑、修改调整法规、制订科学标准、完善保障机制的承包地有偿退出体系。

    2019年07期 v.47;No.620 255-256+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现状及挑战

    田尉婧;赵方慧;李大鹏;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通过法律法规制定、追溯网络建立、标准制修订等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总体平稳、逐渐向好的态势,尽管如此,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旧面临着严峻挑战。笔者综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建设,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2019年07期 v.47;No.620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雨课堂”教学模式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黄业伟;向泽敏;

    食品化学作为高等学校食品学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知识点多、记忆与理解难度大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根据现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从使用流程、应用过程、考核体系改革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雨课堂模式下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9年07期 v.47;No.620 261-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包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群利;刘兵;王桂英;张希栋;

    在线课程模式已成为现代教学活动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之一。包装材料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学习运输包装、包装工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机械、包装印刷等课程的必备基础课程。根据包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从课程网站建设、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和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包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2019年07期 v.47;No.620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现代林业需求的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士美;杨金明;

    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青岛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定位学科发展方向为城市林业方向,坚持厚基础原则和城市林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介绍现代林业背景下成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注重结合区域林业实际。在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赛教融合,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就业率和考研率均大幅度提高。

    2019年07期 v.47;No.620 266-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培养应用能力为基础的动物形态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秦睿玲;李忠浩;李春红;李继连;靳书刚;王丽;徐占云;

    动物形态学基础课程群是畜牧兽医各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响应国家应用性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布局,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与实践,旨在为动物形态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动物解剖及组织技术相关人才奠定基础。

    2019年07期 v.47;No.620 268-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类高职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调查分析

    刘洋;周小然;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村生源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学习阶段、家庭支持程度、父母职业、创业培训、创业经历和返乡创业政策了解程度6个因素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较显著。通过个案访谈与案例分析,提出了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社会环境、完善返乡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资金扶持力度3个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推进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参考。

    2019年07期 v.47;No.620 271-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栗志民;申玉春;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是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模式3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复合型高素质海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2019年07期 v.47;No.620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院校非农学专业植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曾丽亚;刘小文;盘俊;

    植物生产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非农学专业植物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低、创新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教材内容、科研动态、教学方法、课程实习、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索,以期培养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019年07期 v.47;No.620 278-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农林院校园艺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园艺专业为例

    高青海;陆晓民;贾双双;钱晶晶;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是目前农林院校园艺专业学生创业、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变这一困境,结合学校专业实际,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考核、实践平台和实践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培养农科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2019年07期 v.47;No.620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徽农业科学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A类学术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半月刊1961年创刊)欢迎订阅欢迎投稿官方网站:www.ahnykx.com投稿邮箱:ahnykx@aaas.org.cn微信公众号:ahnykx联系电话:0551-65160973/65148869邮发代号:26-20定价:人民币30.00元

    2019年07期 v.47;No.6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