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多菌灵与三唑酮混合制剂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熊艳;王梅;段劲生;孙明娜;张勇;高同春;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6%多.酮悬浮剂中多菌灵和三唑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变异系数、标准偏差、平均回收率、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84%,0.000 699、0.000 301,98.45%、99.06%,0.999 9、0.998 7。

    2007年28期 8767+8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帕尔默干旱指数的研究

    沈良芳;高荣斌;吕军;李勇;李捷;张强;

    利用江苏省59个站点1961~2004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建立适用于江苏全省的动态旱涝监测指标——帕尔默干旱指数。由于受时间因子的影响,帕尔默干旱指数能反映动态干旱的累积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夏季帕尔默干旱指数与年的指数趋势变化最为一致,且旱涝具有连续性,一般持续时间都在2年以上;夏季帕尔默干旱指数以14~15年的周期振荡为主,根据其异常响应的敏感区将江苏省划分为江淮区、苏南区以及淮北区3个区域。

    2007年28期 8768-8770+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马铃薯与胡萝卜套作栽培措施的多目标模糊优化分析

    龚军;曹国璠;赵利辉;穆志国;贾正亮;

    以马铃薯与胡萝卜套作最佳栽培措施组合为研究目的。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马铃薯产量、胡萝卜产量和单位面积产值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经过多目标模糊优化,选出套作栽培条件下的最佳综合栽培措施方案为:马铃薯播种密度在2.85万株/hm2、胡萝卜播种密度为105万株/hm2、胡萝卜播种期在8月16号左右、施磷量为112.5 kg/hm2、施钾方式为基肥60%+现蕾期40%。

    2007年28期 8771-8772+8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动力学预测及建议

    陈成忠;林振山;孙娴;

    在各种假设条件下,分析山东省1985~2004年粮食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若干粮食产量动力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提出若干解决方案,并分别给出不同方案下粮食产量的预测值。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应对国家和地区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2007年28期 8773-8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南信阳新鲜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胡肄珍;宁万光;陈利军;史洪中;林继红;陈建红;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河南信阳新鲜的金银花中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到4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40个,鉴出率占挥发油总量的93.164%。河南信阳新鲜金银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Z,E)-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42.506%)、[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8.380%)、芳樟醇(6.548%)等。

    2007年28期 8776+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桑椹红色素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季更生;曹阳;朱婵;孙银苹;

    从桑椹红色素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7年28期 8777-8778+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白头翁皂苷及次生物的研究

    王伟;李红捷;鱼红闪;金凤燮;

    中药材白头翁中所含皂苷主要为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酯苷,其含量约为8.57%。白头翁粗皂苷可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白头翁皂苷B4的收得率约为60.33%。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经酸水解后可得到白头翁皂苷元,即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而白头翁皂苷B4经碱水解后可得到含两个糖基的白头翁皂苷A,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

    2007年28期 8779-8780+8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冯雪;潘英华;张振华;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作物的蒸发蒸腾量,分别构建ET1(气象因子)、ET2(气象因子与播种天数)、ET3(气象因子、播种天数和含水率)3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称重法得到的实际值E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构建的ET3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是一种最优的计算作物蒸发蒸腾量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007年28期 8781-8782+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农村人口的仿真模拟预测

    刘汝良;贾仁安;董秋仙;

    在宋健人口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预测出江西省农村人口在未来25年的结构变化。

    2007年28期 8783-8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山楂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徐固华;王欣;李炳诗;

    [目的]解决由于山楂红色素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山楂制品的感观的问题。[方法]对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探索,报道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光照时的变化,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有机酸、无机酸、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从山楂中提取食用色素,用0.1%HCl-95%乙醇为浸取液,采用液泛法可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山楂红色素在酸性介质中颜色纯正,50℃以下稳定;食品添加剂中的Ca2+、Mg2+及柠檬酸、糖类等对山楂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2007年28期 8785-8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仲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许华;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杜仲叶和皮中的绿原酸,并建立了HPLC-PAD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杜仲皮。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评价含绿原酸成分的药材质量。

    2007年28期 8787-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雪莲果中的铅·镉

    彭靖茹;甘志勇;梁立娟;

    [目的]测定雪莲果中重金属的含量,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雪莲果中的铅、镉。其中以磷酸二氢铵为基体改进剂,可提高灰化温度,消除基体干扰。[结果]新鲜的雪莲果中铅、镉的含量低于国家关于食品污染的限量。[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符合分析要求。

    2007年28期 8789-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杨荣光;戴忠民;王洪明;于静;李培和;李振清;吴泽金;

    介绍了直、支链淀粉的生物合成及淀粉合成的关键酶,综述了植物淀粉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研究方向的发展作了进一步展望。

    2007年28期 8791-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植物酯酶光纤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农药

    栾崇林;金兴良;马文石;汪军;

    [目的]探究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效果。[方法]采用研究溶胶凝胶法包埋植物酯酶的方法,制备有机磷传感膜,将该传感膜与光纤等器件耦合成有机磷光纤生物传感器,观测该传感器的稳定性及灵敏度。[结果]将该传感器用于检测7种有机磷农药观察发现,有机磷农药浓度在0.010~10.000μg/ml浓度范围内,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8%~96.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常见无机阴阳离子对测定无显著干扰。[结论]该传感器可应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残检测。

    2007年28期 8794-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蕨麻中人体必需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刘晓颖;丁毅;谢继锋;沈宇;

    [目的]为了测定蕨麻中人体必需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为开发蕨麻保健品与饮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蕨麻中人体必需金属元素(Ca、Cu、Fe、K、Mg、Mn、Na、Zn)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可同时测定蕨麻中的Ca、Cu、Fe、K、Mg、Mn、Na、Zn等多种金属元素。[结论]该研究为藏药蕨麻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28期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林淦;周建平;刘华俊;王高芳;黄升谋;

    综述了玉米花粉和花药组织培养、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以及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

    2007年28期 8797-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娜中的铬

    徐爱列;

    [目的]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铬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ICP-AES分别测定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结果]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6.9%~102.6%之间,RSD为1.27%~3.38%。[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是测定植物体中铬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可行方法。

    2007年28期 8799-8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艾中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及简要作用分析

    刘临;袁琳;付美兰;金文兴;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艾的根、茎、叶中Ca、Mg、Cu、Fe、Zn、Pb、Cr、Mn、Cd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艾含有很多和人体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免疫功能。

    2007年28期 8801-8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果蔬中灰霉菌的快速检测

    孙秀兰;杨婷婷;哈尹昕;

    介绍了灰霉菌侵染葡萄的方式、果实采后的防治方法以及灰霉菌的传统检测法、快速检测法,并将以ELISA法为主的快速检测法与传统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LISA法灵敏度高、干扰小、安全性高、污染少,而且操作简便、快捷。

    2007年28期 8803-8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G418抗性为选择标记的金龟子绿僵菌原生质体转化的研究

    王晓玲;蒋伶活;张泽华;

    [目的]提高绿僵菌的生防效果。[方法]利用PEG方法,将含有G418抗性标记的质粒pSM334转化绿僵菌原生质体,并在高于绿僵菌敏感的G418浓度下筛选转化子。[结果]转化率达15~23个/μg质粒。将转化子在非选择压力下连续培养5代,其抗性稳定不变。稳定性试验表明,所获得的转化子可通过有丝分裂稳定传代。[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绿僵菌的生防效果提供了依据。

    2007年28期 8865-8866+8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阈值的彩色农业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李景福;赵进辉;

    根据彩色农业图像的特点,以蔗苗为研究对象对OHTA颜色模型的三分量图进行分割试验,发现I3分量图的分割效果比I1、I2分量图的分割效果要好,更加适合干蔗苗图像分割。在I3分量图中,比较了3种阈值分割方法效果,试验结果发现Ostu法与直方图双峰法分割结果更为接近,比迭代法分割效果更好。

    2007年28期 8869-8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利用电子舌识别炒青绿茶的等级

    王新宇;陈全胜;

    [目的]为了运用电子舌技术检测茶叶的品质。[方法]以4个等级的炒青为研究对象,应用法国-αASTREE电子舌检测装置并辅以模式识别对茶叶的质量进行评估,利用反向神经网络(BP-ANN)建立了判别模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一些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当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来建立模型时,模型对不同等级的茶叶识别率均达到100%。[结论]电子舌技术简单快速、成本低廉,能对茶叶加工、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实现快速分级,在茶叶质量的评价上具有很大潜力。

    2007年28期 8872-8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一株核酸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林元山;杜万清;李茂;梁智群;

    以0.5%RNA为筛选培养基的惟一碳源和惟一氮源,对目标微生物施以环境选择压力,从浏阳河地区土壤中筛选一株核酸酶活力较高产生菌株LM-7。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青霉属、二轮不对称青霉类、桔青霉系。结果表明:菌株LM-7在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的条件下,以改良的察氏培养基液体发酵2.5 d,发酵液的核酸酶P1活力达283 U/ml。

    2007年28期 8886-8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植物生理·生化

  • 薏苡分蘖期叶绿素·POD活性及MDA含量比较

    王凯;刘海涛;舒志明;

    [目的]探究水分对分蘖期不同薏苡品种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防雨棚盆栽试验,模拟水分胁迫,测定薏苡分蘖期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水分降低对分蘖期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的影响具有波动性,然而在土壤含最大毛管持水量的70%水分时,POD活性以及植株的生长情况均表现得比较显著,而MDA含量随水分的减少而递增。[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薏苡高产、优质、可控提供了条件,为GAP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2007年28期 8805-8806+8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Cr6+胁迫下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及DNA损伤效应的研究

    黑淑梅;

    [目的]阐明Cr6+影响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毒理机制。[方法]研究5~100 mg/LCr6+胁迫72 h对3 d和10 d龄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及DNA损伤效应。[结果]5~100 mg/LCr6+均表现出降低两苗龄幼苗苗高、地上部分鲜重、干重的效应;3 d龄幼苗比10 d龄幼苗对Cr6+胁迫更敏感;Cr6+导致小麦幼苗叶片DNA含量显著降低,3 d龄幼苗叶片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大于10 d龄幼苗;5~100mg/LCr6+均引起3 d和10 d龄幼苗地上部分DNA的增色效应值高于对照值。[结论]Cr6+造成的DNA损伤可能是影响不同龄期小麦幼苗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7年28期 8807-8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Ca2+对NaCl胁迫下两个黄瓜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高江林;李海平;

    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两个黄瓜品种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茎高、根长及根鲜重的效应。结果表明,NaCl对黄瓜种子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NaCl对黄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也增强。在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对NaCl胁迫的效应不同。低浓度的外源Ca2+对NaCl胁迫有一定的缓解效应,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茎高、根长及根鲜重都有所提高;高浓度的外源Ca2+对黄瓜发芽起抑制作用。

    2007年28期 8809-8810+8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七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

    王定康;孙桂芳;郭志明;吴娅;李学杰;

    [目的]克服三七育种工作带来的困难,解决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三七品种。[方法]以盆栽三七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对自然生长的三七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了解三七花粉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结果]结果表明,三七初花期花粉萌发率较高,在恒温25℃条件下,0.6%琼脂+10.0%蔗糖+0.1%硼酸的培养基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温(4℃)条件下可进行短期的花粉贮藏,延长花粉的寿命。[结论]该研究为三七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人工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8期 8811-8812+8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活性与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纪秀娥;胡炳义;杜红阳;刘怀攀;

    [目的]探讨线粒体膜上结合态多胺与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Zea maysL.)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为材料,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Spd)含量的关系。[结果]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农大108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掖单13,而农大108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亚精胺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外源Spd处理,明显促进了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掖单13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显著抑制了农大108在胁迫条件下膜上非共价结合Spd的增加,同时促进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明显降低了农大108幼苗的抗性。[结论]线粒体膜上的非共价结合的Spd可能通过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来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2007年28期 8813-8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柿果软化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与Cx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研究

    王英超;张桂霞;赵汐琼;李天俊;

    [目的]为了探索柿果在采后软化过程中α-淀粉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国内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研究材料,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与α-淀粉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α-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Cx纤维素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当柿果硬度小于2.00 kg/cm2时,α-淀粉酶活性最大[为3.214 mg/(g.min)],Cx纤维素酶活力达最小值(0.314 U/mg),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为0.927μg/mg)。[结论]该研究为柿子采后的保鲜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28期 8815-8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泡桐无性系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崔令军;王保平;孙向阳;王玉魁;孟伟;张香凝;戴凌峰;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仪,研究了11种泡桐无性系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下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11种泡桐无性系对强光的适应性都较强,属于强阳性树种;11种泡桐无性系的光合特性各有不同,并可分为4类,不同类表现出不同的光合特性。

    2007年28期 8874-8875+8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一种快速·有效分离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的方法——DW-ACP-PCR技术

    王葵娣;郑服丛;

    DW-ACP-PCR(DNAWalking-Annealing control primer-PCR)是一种分离已知DNA序列的侧翼未知序列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3个嵌套的特异引物分别和ACPC复性控制引物组合,进行3步连续的PCR反应,所有反应可以在1 d内完成。ACP的特殊结构能有效地控制非特异扩增。用DW-ACP-PCR技术扩增7个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均获得了特异目标片段。

    2007年28期 8817-8818+8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艺

  • 优质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58的选育与应用

    杨隆维;袁利群;许敏;向极钎;王光建;龙家顺;

    [目的]抗稻瘟病育种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育种工作者的主攻目标,介绍优质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58的选育与应用。[方法]介绍恩恢5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组合表现及制种技术要点。[结果]恩恢58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强优恢复系明恢63作母本,抗稻瘟病恢复系密阳4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米质优、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足、花时较集中和株叶型好等特点。组合表现优异。制种要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壮秧;确定好父母本行比,科学管理肥水。[结论]恩恢58为抗稻瘟病品种,推广价值高,已成为湖北省水稻主推水稻品种之一。

    2007年28期 8819-8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泸州和黔江稻区稻瘟病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金良;刘科;王培华;王贵学;倪先林;张现伟;

    1996~2000年从泸州、黔江稻区不同品种上采集稻瘟病标样,分离出646个单孢菌株,经7个全国稻瘟病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99个小种,泸州、黔江稻区,其中ZB群出现频率分别为67.42%、66.50%,为优势种群,次要种群不同,两稻区重要小种存在差异。泸州、黔江稻区分别从533、8个品种中监测出现ZB群占整个品种分别为92.40%8、6.84%。

    2007年28期 8821-8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II优7号的选育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II优7号是用不育系II-32A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自育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泸恢17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水平和广适的稳产性能,米质较好,耐寒耐热能力强,熟期适宜。1998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稻50个主导品种之一和28个重点推广的超级稻组合之一。

    2007年28期 8823-8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SN0606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N0606平均株高87.0 cm,平均穗长10.5 cm,小穗数23个,穗粒数56;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0.78Ⅰ+20.61Ⅱ,SN0606可能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2007年28期 8825+8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麦长势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商兆堂;吴建中;蒋名淑;李进勇;于清平;王书琴;

    [目的]研究扬麦14号新品种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腹地种植时长势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定了5个基本苗处理,分别为120万1、80万2、40万3、00万3、60万/hm2,研究小麦长势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小麦长势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不同生育阶段的不同长势指标对其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结论]各个生育阶段的田间管理工作都不能放松,要加强长势调控力度,使其向着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

    2007年28期 8826-8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强兴明;

    [目的]探讨适应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方法]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他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提供了依据。

    2007年28期 8830-8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豫东平原夏芝麻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研究

    张化远;岳学友;杨铭;侯乐新;

    在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2003~2005年在商丘市睢阳区李楼村连续3年8.5 hm2以上获得平均1 495.6、1 516.8、1 528.5 kg/hm2的产量,说明在豫东平原夏芝麻增产潜力很大。重点阐述了利用豫芝8号实现1 500 kg/hm2的形态生理指标、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

    2007年28期 8832-8833+8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地区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高产的关键技术

    张俊平;刘社平;俞凤芳;

    北京位于我国一年两熟制的北部边缘,为了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研究了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简称麦玉玉间套作)模式的高产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种植模式,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加强田间管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种间互补优势,减少种间竞争,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

    2007年28期 8834+8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卡那霉素对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张丽;买合木提;玉永雄;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叶片在诱导愈伤组织阶段、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对卡那霉素的敏感程度。[方法]确定卡那霉素对紫花苜蓿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并在形成愈伤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紫花苜蓿叶片诱导愈伤与分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分化阶段的敏感程度比诱导愈伤阶段高;分化阶段选择压力要控制在25 mg/L以下;延迟加入卡那霉素或在分化阶段降低卡那霉素浓度是对筛选转化苗的可取办法。[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紫花苜蓿奠定了基础。

    2007年28期 8835-8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禾本科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贾宏汝;黄群策;

    综述了目前在禾本科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7年28期 8837-8839+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

    罗彦长;吴爽;杜士云;王守海;王德正;李成荃;

    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早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2007年28期 8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不同猪苓菌核分离营养菌丝的研究

    陈永刚;邓百万;陈文强;彭浩;刘开辉;魏巍;刘飞;

    [目的]为了明确猪苓的种质资源,为其大面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秦巴山区3种猪苓营养菌丝。[结果]结果表明,在温度25~28℃、pH值自然的条件下,用CPDA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培养,不同猪苓菌核均能分离出营养菌丝。[结论]综合不同猪苓菌核分离营养菌丝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菌丝密度和生长势等因素,发现CPDA培养基较适合作为分离培养基。

    2007年28期 8840-8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辣椒新品种驻椒14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姜俊;杨家荣;魏银初;胡应北;徐玉平;

    从河南地方品种中牟124牛角椒中选出优良自交系驻03作母本,从内蒙古外引茄门甜椒经多代自交纯化选出自交系驻07作父本,经杂交配制,获得一代杂种驻椒14。驻椒14表现早熟,从定植到始收45 d左右,果面深绿色,粗牛角形,皮较薄,果面光滑,辣味浓,商品性好,平均单果质量80 g,对病毒病、疫病的抗性优于对照,平均产量约46 500 kg/hm2。该品种已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推广种植。

    2007年28期 8842-8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密度配伍后对豇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曾长立;刘丽;陈禅友;

    [目的]研究多个因素对豇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五因子二次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肥、丰产素、萘乙酸与防落素以及密度相配合对豇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这5个因素均明显影响豇豆的产量;氮素、丰产素、萘乙酸和防落素对豇豆维生素C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有明显影响;氮素、萘乙酸以及丰产素则明显影响豇豆粗蛋白质含量;氮肥、丰产素和防落素则是影响还原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非常复杂。通过综合选优后,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方案为:纯氮16.5 g/m2,丰产素225.0 mg/L,萘乙酸17.4 mg/L,防落素5.9 mg/L,密度10.44株/m2。[结论]该研究为制定豇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8期 8844-8846+8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西瓜幼苗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

    徐道娜;薛志强;李世栋;张显;

    [目的]获得西瓜多倍体,并提高西瓜多倍体的诱变率。[方法]对3个二倍体西瓜种质进行秋水仙素滴苗、不同苗态摘心、低温等综合处理诱变多倍体。[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各个单因素进行试验,初步确定了正交试验的3个水平。秋水仙素浓度为0.2%~0.4%,处理低温分别为12、15、18℃,苗态处理为1叶,2叶,3叶1心摘心处理,处理时间为4~6 d时,提高西瓜多倍体的诱变率效果较好。[结论]对西瓜幼苗进行摘心处理诱变能显著提高多倍体的诱变率。

    2007年28期 8847-8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浓度培养液对春芋水培的影响

    王增池;孔德平;梁凤琴;王建广;赵忠祥;

    对适宜营养液稀释4倍、6倍、8倍、10倍进行春芋水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稀释4倍的营养液配方最适合春芋的生长,各项生长指标都达到最佳。

    2007年28期 8850+8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优质多抗黄瓤小西瓜“丽兰”的选育

    董双庆;董言香;江海坤;严从生;王明霞;

    丽兰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6年育成的优质多抗黄瓤小西瓜新组合。其熟性极早,全生育期81~83 d,果实发育期27~28 d。单瓜重2.5 kg左右,爬地栽培产量约52 500 kg/hm2,春大棚长季节栽培可达67 500~75 000 kg/hm2。植株生长势强,抗枯萎病、疫病、炭疽病。早春保护地栽培极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中心含糖量12.5%~13%,中边糖梯度小,品质及口感极好。

    2007年28期 8851-8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火炬树用于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白振海;

    介绍了火炬树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情况及用途,指出了用于绿化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策。

    2007年28期 8853+8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梨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左芬;赵思东;邱族周;

    在调查梨园林中造景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花、叶、实的园林美学价值,总结在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及规律,分析梨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现代的园林应用形式。

    2007年28期 8854-8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屋顶绿化的现状及思考

    李雁冰;林思祖;陈本学;曹光球;

    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绿化方式。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屋顶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屋顶绿化的建议,以期为屋顶绿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2007年28期 8856-8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 ]
  • 碗莲品种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的研究

    管志涛;刘艺平;孔德政;

    [目的]探究荷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荷花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对23个碗莲品种的9个数值性状和11个质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借助DP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碗莲的分类中,花瓣数、花色、体型大小、亲缘关系等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和传统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符合。[结论]该方法可在研究栽培植物起源中充分加以利用。

    2007年28期 8858+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叶用银杏品种·无性系配合选择研究

    戴余军;江德安;

    [目的]为银杏叶用品种选择在产量和质量水平上提出初步标准。[方法]采用31个银杏雌性品种(品系)和4个雄株类型的单株无性系,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叶产量性状及其与叶产量的相关性,叶黄酮、内酯含量。[结果]各品种间在平均叶厚、叶面积、单叶鲜重、叶黄酮和内酯含量在0.05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品种的叶面积、叶重、叶黄酮、内酯含量分别是较弱品种的2.04、2.47、2.45、2.01倍;雌雄株间叶产量性状、黄酮、内酯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品系)或类型间叶产量性状、黄酮、内酯含量均存在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结论]初步提出了叶用银杏品种选择的项目和标准,并筛选出了安陆1号等优良叶用品种;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28期 8859-8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西方园林理念对中国园林发展的影响

    戴启培;

    简要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和整个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演变,总结了当今流行的设计理念,分析了设计理念对当今中国园林的影响,重点倡导当今园林设计形式与功能、洋为中用、注重地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2007年28期 8861-8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速生杨丰产培育技术

    徐军亮;

    从品种出发,阐述了速生杨育苗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杨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7年28期 8888-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生物柴油原料林黄连木的造林技术研究

    祝学范;

    黄连木是安徽到处可见的乡土树种,多混生在各类次生林中,具有一定的用材价值,又是经济林,其种子出油率高,是理想的生物质能源林。介绍了黄连木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和安徽省黄连木的资源分布及发展规划,提出了黄连木的造林技术要点,最后对安徽省发展黄连木的前景进行展望。

    2007年28期 8890-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春季低温对紫叶小檗和朝鲜黄杨苗木生长的影响

    向地英;李淑瑜;王彬;张钢;许建锋;

    [目的]研究春季低温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紫叶小檗和朝鲜黄杨扦插苗为试材,于春季芽膨胀期和展叶初期2个阶段设置了0、-2、-6℃3个温度水平,分别持续1、3、6 h处理,以自然条件为对照,研究冷冻温度与低温持续时间对苗木的成活率、植株生长量、根茎叶的干物质含量以及根冠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保定地区脱锻炼期间温度降至-2~0℃时,不需要防寒措施,两种苗木便可安全度过霜期;但降到-6℃,则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结论]该研究为北方地区在春季遭遇晚霜等冻害的情况下,确定和采取防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7年28期 8892-8893+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烟草·蚕桑

  • 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花器形态的比较

    金鑫;许明子;刘伟;刘宪虎;李美善;

    [目的]进一步了解栽培高山红景天花器的形态结构。[方法]对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的花器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是多型的性别类型,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雌雄同株是雄花、两性花同株类型,即一个植株的不同茎上着生雄花和两性花两种花序,两性花的花序中也有不同比例的雄花和两性花;高山红景天雌蕊心皮数目4为基本型,雄蕊花药数目8为基本型,两性花的雌蕊心皮和雄蕊花药数目都比单性花少的变异类型多。[结论]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进行高山红景天性别分化机理、性别利用、生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007年28期 8867-8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菊科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陈超君;黄敏;王锐;尹小红;

    为揭示广西菊科药用植物区系的特点,对该区系的基本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

    2007年28期 8912-8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贵州的地质土壤环境与烤烟生产

    李卫红;

    分析贵州省的地质土壤环境,并探讨适宜种植烤烟的地貌地质背景。

    2007年28期 8914-8915+8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毕节地区烟叶致香物质研究

    袁有波;陈雪;朱贵川;丁福章;

    [目的]进一步明确毕节烟叶质量特点。[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8个县(市)参试点中、上部烟叶的重要致香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毕节烟叶共检测到33种致香物质,其中酮类13种、醛类4种、醇类4种、酸类3种、酯类2种、杂环类6种、烃类1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糠醛、糠醇、茄酮、二氢大马酮、苯甲醇、巨豆三烯酮B和十六酸等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新植二烯含量占香气物质总量的75%以上;中部叶和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相当,中部叶(C3F)含量518.35~638.30μg/g,上部叶(B2F)含量481.83~672.59μg/g;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呈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培育特色烟叶和提高烟叶质量提供了理论参数。

    2007年28期 8916-8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预测与防治软件系统的开发

    蔡银杰;曹钧尧;崔苏;周小林;杨献娟;冒锦富;

    通过对单栋、联栋大棚栽培番茄的灰霉病发生与番茄生育期、环境温度、湿度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成功运用VB技术开发了番茄灰霉病预测与防治软件系统。

    2007年28期 8876-8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浅谈GIS在农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潘元庆;谷志云;李保贤;陈伟强;李天阁;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功能和特征以及GIS的发展过程、应用领域,讨论了GIS在农业资源调查与管理、农业区划、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农业灾害预防、农作物估产及精确农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阐述了GIS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及在推广应用中的限制因素,并对GIS在农业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7年28期 9086-9087+9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地理格网方法的秦皇岛市生态区划

    张静;尹君;张贵军;商哲;

    以秦皇岛市为例,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应市域生态区划的命名系统和指标体系。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因素、人类活动、生态系统特征及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4个生态地区和15个生态小区,并尝试运用地理格网分析技术,定性、定量建立一种空间属性和非空间属性结合的综合生态区划方法。

    2007年28期 9088-9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王春菊;汤小华;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根据国内外对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福建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和重要性等级。在ArcGIS9.0软件的支持下,完成了评价指标数据提取和集成,并按照重要性等级标准进行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2007年28期 9090-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左雄;

    对有关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中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以期拓展认识、推进研究。

    2007年28期 9092-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模糊聚类技术在甘蔗种植户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廖燕玲;

    利用数据挖掘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获取具有不同种植行为特征的甘蔗种植户群组。这有助于制糖企业对各群组作深入分析及制定相应的关怀策略。

    2007年28期 9098-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

    余刚;罗军;薛瑞;权松安;王伟;周占琴;绳贺军;王荣;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群体的遗传特性,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253只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两个突变位点(G→A和T→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A型和CC型个体的周岁重差异在0.05水平显著,AA型和BB型个体的体斜长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其AA型与BB型、CC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差异均在0.05水平显著,其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不存在差异;此外,断奶重、周岁重、胸围和眼肌面积4项指标均表现为AA>BB>CC,出生重表现为AA>CC>BB。[结论]H-FABP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和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2007年28期 8880-8881+8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饲料添加剂的促毛生长机理

    窦全林;陈刚;

    综述了几种能促进羊毛生长的饲料添加剂,并对其促毛生长机理作了简要探讨。

    2007年28期 8894-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吴静;张彦明;杨银萍;

    [目的]寻找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新途径。[方法]选择常用7味中草药煎剂及5种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从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所分离的5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结果表明:野菊花、黄连、大青叶、复方Ⅰ及复方Ⅴ对这5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结论]该研究为研制防治奶牛乳腺炎中草药制剂的科学组方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8期 8896-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犊牛脐疝的诊断和治疗

    杨前锋;毕志杰;靳艳丰;张光霞;

    [目的]探索犊牛脐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从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措施等方面,总结出犊牛脐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犊牛脐疝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局限性半球形肿胀;鉴别诊断较容易,但注意与脐部组织增生、淋巴外渗、蜂窝织炎、脓肿的区别;治疗措施可分为非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结论]犊牛发生脐疝要及时治疗,该研究成果值得在兽医临床中推广应用。

    2007年28期 8898-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猪圆环病毒II型ORF2基因克隆及其在E.coli中的融合表达

    陶海静;

    [目的]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ORF2的基因克隆及其在E.coli中的融合表达。[方法]参照猪圆环病毒2型ORF2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猪Ⅱ型圆环病毒河南株ORF2的部分基因。将其同IL-2的全基因一起连接PBV220载体并转化到E.coliJM109。阳性菌用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结果表明,ORF2基因同IL-2的全基因在E.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4 kD,可以被猪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该研究为PCV2的检测和疫苗的研制以及综合防制奠定了基础。

    2007年28期 8900-8901+8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长葛株gE全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王岩;杨明凡;崔保安;张素梅;陈红英;

    [目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减少该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方法]参考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河南长葛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出一条1 550 bp的特异性条带,并克隆至pGEM-T载体上。经PCR扩增、酶切鉴定,得到含gE基因重组质粒,并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和其他部分疱疹病毒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8%;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25.6%、23.9%、28.3%、26.1%。[结论]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差异甚小,gE基因比较保守,但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较低。该研究为gE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2007年28期 8902-8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灭活蜂胶菌对种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

    王国栋;欧阳素贞;靳国旺;

    河南某种鸡场饲养4.5万只种鸡,发生大肠杆菌病。从68只病死鸡脏器中分离到27株大肠杆菌,对其中1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鉴定和分型,结果表明:90.9%大肠杆菌为O78,9.1%大肠杆菌为O74。将O78、O74制成灭活蜂胶苗,免疫该场青年鸡,发现使用安全、效果好,免疫后的180 d保护率仍达到100%。免疫过的鸡群因大肠杆菌病的死亡率低于1%~5%,产蛋率平均高5%~10%。

    2007年28期 8905-8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鸡OVR基因PCR-RFLP检测及其与产蛋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邓呈逊;

    [目的]提高鸡的产蛋性能和育种效率。[方法]利用一个已知的鸡OVR基因PCR-RFLP位点,对乌骨鸡、土乌鸡、青脚麻鸡3个群体进行鸡OVR基因PCR-RFLP位点多态性检测,并且分析该RFLPS与一定时期内产蛋数和产蛋总重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上述群体中均存在RFLPS;不同基因型间的产蛋数、产蛋总重差异不明显。[结论]RFLP广泛存在于不同类型鸡的群体中。但该研究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因此需扩大样本,延长观察时间,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2007年28期 8907+8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牛血清白蛋白在锁阳RAPD分析中的作用

    周玉碧;叶润蓉;卢学峰;刘洋;彭敏;

    [目的]为了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在RAPD分析技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锁阳RAPD分析中添加BSA,观察其对RAPD扩增的改善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在锁阳RAPD分析过程中,添加BSA可显著改善锁阳的PCR扩增效果,并降低Taq酶的用量,BSA最佳使用浓度为2μg/μl。[结论]添加BSA以改善植物RAPD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该研究为BSA在RAPD分析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2007年28期 8908-8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仲大蒜复方添加剂对草鱼免疫力的影响

    罗庆华;贺建华;刘清波;胡超英;

    [目的]探究杜仲提取物与大蒜素复方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鱼类免疫力的影响,为该复方制剂作为抗病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在渔业生产中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含0.08%杜仲提取物、0.08%大蒜素、0.04%、0.08%、0.12%杜仲大蒜复方制剂的饲料添加剂的饲料饲养草鱼50 d后,测定各组草鱼的生长速度及荧光假单胞菌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并测定草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血清中的凝集抗体效价。[结果]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大蒜素和复方制剂均能明显提高草鱼的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抗细菌感染能力,促进草鱼的生长;适量添加杜仲大蒜复方制剂对于提高草鱼的免疫力较单方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研制微量高效的鱼类用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奠定了基础。

    2007年28期 8910-8911+8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2007年“3.4”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王文祥;申媚先;温跃勇;刘爱东;张献荣;武月贵;

    从高、低空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配合、地面冷锋移速及相应天气实况和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为提高暴雪预报准确率提供了可靠的预报依据。

    2007年28期 8882-8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重庆主城大气降尘特点研究

    姜伟;张卫东;蒋昌潭;徐思源;

    对2005~2006年重庆主城大气降尘的监测结果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2006年重庆主城的降尘变化趋势及分布特点,并对各道路和工地工期内降尘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2007年28期 8884-8885+8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草地植物竞争的研究进展

    田宏;刘洋;蔡化;张鹤山;王凤;

    对当前草地植物竞争的研究方法、模型和竞争系数进行了简要说明,对影响草地植物竞争的因素如温度、养分、水分、光照、刈割和植物构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2007年28期 8945-8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生态修复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王政;

    以辽宁省某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为对象,介绍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指出在我国依靠生态修复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2007年28期 8948-8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烟气脱硫石膏农业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姜瑜;

    简述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石膏的生产过程、性质和工业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烟气脱硫石膏对酸性和碱性土壤的改良研究现状,并展望脱硫石膏农业资源化利用研究的前景。

    2007年28期 8950-8951+9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远离城镇小尺度下的农田景观变化分析——以北涝沟村为例

    张衍广;林振山;李茂玲;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实际研究资料,对远离城镇的北涝沟村农田景观特征和生态变化做了必要的分析。

    2007年28期 8952-8953+8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蔡朝晖;胡仁火;李亚男;陈玉娟;

    在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九宫山植被在垂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带状分布特点,植物类型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最后,结合九宫山的旅游风景区特点,对其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2007年28期 8954-8955+9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民勤绿洲荒漠化动态评价

    赵生龙;张建东;

    以项目区的5期TM影像为数据源,研究了民勤绿洲1991至2005年的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的荒漠化不但表现为荒漠化程度的快速加深,而且表现为荒漠化面积的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绿洲荒漠化综合防治策略。

    2007年28期 8956-8957+9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省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李瑞华;陈秋计;樊良新;颜祝庆;

    以河南省耕地利用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反映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的指标体系,分区域评价了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较低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和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度是当前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抑制因素;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和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应是今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

    2007年28期 8958-8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搅拌对沼气发酵的影响

    苏宜虎;陈晓东;马洪儒;

    分析了搅拌对污泥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结壳形成的原因,指出农村沼气发酵的最佳方式为两步发酵法。

    2007年28期 8961-8962+9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 ]
  • 南京玄武湖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冯冰冰;王国祥;杨文斌;

    结合近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玄武湖可能存在的外源和内源污染。结果表明,入湖沟渠污染是玄武湖的主要外源污染,也是加重湖泊内源污染的诱发因素。因此,控制外源污染,改进截流措施,保证入湖水水质对今后的治理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2007年28期 8963-8964+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乔德波;牛明芬;徐丽;赵明梅;袁雅姝;张玉龙;

    综述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技术措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以及对土壤中烃类解吸、扩散、促进微生物细胞吸收的机理。

    2007年28期 8965-8967+8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

    王从彦;郭二辉;胡颖;田朝阳;

    通过对河南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共32科、54属8、5种,并且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评价;筛选出特色彩叶植物,其中常绿类4种、春色叶及新叶有色类4种、双色叶类6种、多色叶类5种,以乌桕、黄连木、叶槭、枫香等为代表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计20科、25属、43种;最后,对河南野生林彩叶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7年28期 8968-8969+9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居住环境问题的研究II——节能型钢结构住宅的探讨

    王羡农;

    节能型钢结构住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农村住宅建设落后现状、钢结构住宅的优点,介绍了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提出了开发钢结构住宅应注意的问题。

    2007年28期 8970-8971+9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及保护

    杨红超;

    经调查,发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1目3科3属)、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5科8属)。区系特点以广布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种类与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近年来,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建议。

    2007年28期 8972-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制研究——以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为例

    曾灿;刘平;赵鑫;

    在株洲市清水塘地区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体制、地理分布格局、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4个方面分别对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老工业基地如何解决其自身矛盾,减轻环境污染,在新时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2007年28期 8974-8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河阳乡村旅游开发初探

    麻桃红;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其多维价值入手,结合河阳村的丰富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系统地提出了河阳村乡村旅游开发的构想及具体举措,希冀能为河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2007年28期 8977-8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探讨

    李景红;仝纪龙;袁九毅;

    在分析移民安置工程基础上,论证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并对其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容量调查与分析、可持续发展评价、移民社会适应性调整评价等几个重点部分进行探讨。

    2007年28期 8981-8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游憩空间分类编码研究

    郭顺通;郭风华;

    根据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现状,在已有游憩空间分类基础上,首次从城乡一体化以及游憩空间功能的角度,通过多元分类编码法对公共游憩空间进行分类编码,为游憩空间管理和研究提供基础。

    2007年28期 8983-8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水泥生产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排放分析

    陈超;胡聃;文秋霞;张大康;

    以我国目前采用的立窑和新型干法窑两大主要生产工艺为基础,利用国内外通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思想和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05年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物能代谢和环境负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生产1 t通用水泥需要的直接物质投入是1.73 t,间接物质投入(生态包袱)是2.97 t;吨水泥综合能耗是4.42 GJ,其中立窑水泥综合标准煤耗达到170.07 kg/t,是新型干法窑的1.33倍;另外,生产工艺改进引起的CO2和粉尘减排不能平衡由水泥产量增加导致的污染排放增长,水泥行业节能降耗潜力巨大,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2007年28期 8986-8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初探

    彭璐;韦松林;

    分析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涵与主要特征,探讨了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原则以及矛盾与对策,突出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2007年28期 8990-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村镇住宅太阳能技术应用研究

    冯薇;刘春生;

    从我国太阳能的资源及应用技术现状等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现阶段村镇住宅建筑中可利用的太阳能技术,并对不同的应用形式作了必要的分析。

    2007年28期 8992-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度空间分异研究

    喻庆国;曹顺伟;邓喜庆;卢双珍;

    为了探索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植被分布、坡度的相关关系,基于数字地形图,使用ArcView和ERDAS软件制作了数字高程模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使用ArcMap软件提取了植被类型沿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和险坡6个坡度级的分布图层和植被类型按13个海拔带沿6个坡度级分布的图层,并结合植被图制作了植被类型按6个坡度级分布的三维立体植被图。并且,用EXCEL软件统计了9个自然植被类型沿6个坡度级的分布面积和按13个海拔带沿6个坡度级的分布面积,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了坡度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9个自然植被类型在6个坡度级均有分布;6个坡度级中除Ⅰ坡度级优势类型是水域外,其他坡度级的优势植被类型均是季风常绿阔叶林;坡度对季节雨林和暖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影响较大,对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和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的分布影响较小,对暖热性针叶林和热性竹林的分布无影响。最后,确定了9个自然植被类型的适生坡度级。

    2007年28期 8994-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夏小林;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引导同类工程向生态和谐方向发展。

    2007年28期 8997-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苔藓植物资源应用价值及展望

    刘莹;刘永英;牛俊英;张安世;夏虹;许会才;王育水;

    分析了苔藓植物资源在医药、农业、园林、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价值,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28期 9000-9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曾向阳;陈勇;

    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衡量标准及评价方法,并采用模糊聚类法进行了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区,并针对不同的潜力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28期 9002-9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固城湖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毛春梅;张文锦;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固城湖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固城湖富营养化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城湖目前已经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是造成湖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遏制固城湖富营养化趋势,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对策。

    2007年28期 9005-9006+9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农林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胡迅;蒋新元;朱媛媛;

    介绍利用农林加工废弃物生产生物质能源、生物质环境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质基化学品以及生物质生物利用的概况。

    2007年28期 9007-9009+9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皖西大别山林区黑翅土白蚁工程治理的关键技术

    徐光余;杨爱农;徐文;张玉厚;陈可明;马骏飞;陈世光;

    根据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实施工程治理技术获得成功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该技术治理的林区,已取得良好防效,不仅有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且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7年28期 8919-8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驻马店市杨树食叶害虫成灾原因及对策

    张存立;

    对驻马店市杨树食叶害虫爆发成灾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根据爆发成灾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2007年28期 8921+8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土壤处理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尹淑丽;

    阐述了国内外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情况,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007年28期 8922-8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水稻烂秧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要点

    赵德华;许海霞;王孝兵;沈宝祥;周小丽;储海平;

    水稻烂秧病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生产。根据水稻烂秧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原因,提出防治烂秧病的技术要点。

    2007年28期 8925+8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

    刘源岗;龙瑞敏;

    从形态学检测、化学生化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3个方面,对现行的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2007年28期 8926-8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几种防治烟草病毒病药剂的药效研究

    王凤龙;吴元华;

    [目的]寻找防治病毒病的最佳药剂,减少病毒病造成的损失。[方法]对市场上几种常见抗病毒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病毒特、病毒必克、净土灵、嘧肽霉素、东旺杀毒、康壮素、金叶宝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5.3%、40.3%、39.4%、29.0%、26.7%、25.3%和25.1%。[结论]康壮素、嘧肽霉素和东旺杀毒等抗病毒剂对烟草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毒特、病毒必克、净土灵和金叶宝等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较差,但对烟草病毒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007年28期 8929+8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链霉素抗性筛选井冈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牛莉娜;葛翠凤;葛绍荣;

    对井冈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J-6(Streptomyce shygroscopicusvar. Jingganggensis Yen)进行UV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在含有菌株孢子最小抑制浓度的链霉素培养基平板上,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获得大量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筛选到突变株UN-80,在摇瓶发酵条件下,井冈霉素化学效价达15 943μg/ml,比出发菌株SJ-6提高了84.4%。该菌株连续培养5代,其化学效价基本稳定,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2007年28期 8930-8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夏大豆荚而不实研究

    汪洋;张慎举;侯乐新;

    [目的]制定夏大豆荚而不实的预防措施。[方法]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试验。[结果]在黄淮平原夏大豆生态类型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及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单株空荚发生率相对减少7.7%~45.6%,大豆相应增产9.4%~21.1%;既有效减少荚而不实又显著增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十烷醇7、84-1和ABT生根粉5号,其适宜的使用浓度分别为0.52、005、mg/kg;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发生的生理生态效应为:根瘤数量增加14.7~27.0个/株,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66.2%~89.3%,固氮酶活性增强29.0%~39.9%,根瘤固氮(N)量提高4.1~5.9μg/(株.h);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鲜重)提高0.37~0.86μg/g,光合速率(CO2)提高3.7~7.8μg/(dm2.h);株高、茎粗、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性状明显改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有效解决夏大豆荚而不实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2007年28期 8933-8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湖北宣恩不同海拔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分析与综合评价

    焦敬华;刘春奎;许自成;毕庆文;王海明;

    [目的]评价不同海拔土壤的综合肥力,并揭示土壤养分含量与海拔的关系。[方法]对湖北宣恩烟叶产区不同海拔的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含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该产区的土壤养分总体适宜优质烟叶生产,其中,高海拔地区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丰富,但磷素普遍缺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在高海拔与中、低海拔间的差异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而其他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大小为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且在高海拔与低海拔间的差异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而高海拔与中海拔、中、低海拔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对该地区烟叶的生产及区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该区烤烟种植区划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007年28期 8936-8937+8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东海县耕地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宋永斌;李丹;陆其通;周梅;王维屯;孙廪召;刘巧;

    [目的]为了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高度建立土壤的培肥途径和措施。[方法]依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了东海县第2次土壤普查以来肥料投入构成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比1981年上升了7.93 g/kg,平均每年上升0.317 g/kg;土壤全氮上升了0.366 g/kg,年均上升0.014 6 g/kg;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7 mg/kg,年均上升0.30 mg/kg;1981~2006年间,土壤容重由1.41 g/cm3上升为1.49 g/cm3,耕层厚度由17.0 cm下降为11.6 cm,土壤通气孔隙度由37.1%上升为39.7%。速效钾在1981~1991年间共下降41.6 mg/kg,年平均下降4.16 mg/kg,1991年后明显回升,到2006年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109.6 mg/kg,年平均增加2.35 mg/kg。[结论]提出了稳定增加有机肥投入量;搞好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推广间隔耕翻、深耕技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培肥地力的对策。

    2007年28期 8938-8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湖州市桑园土壤肥力及重金属含量检测与分析

    王淑英;

    [目的]为了因地制宜地指导低产桑园改造和测土配方施肥,实现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对湖州市的42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分别为16.671、.13 g/kg;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高,分别达到37.951、27.97 mg/kg;有效钙、镁、硫、硅等中量元素及有效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有效硼、钼含量较低。部分桑园土壤存在酸化趋势和重金属汞含量超标。[结论]该研究为湖州市的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2007年28期 8940-8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蒜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徐向阳;黄和平;王巍;李胜芳;何举章;张文弟;

    2002~2005年连续3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蒜苗、蒜苔和蒜头3年平均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钾肥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经济收益增加5 143~6 60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5.9~10.9∶1。当前生产水平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 300 kg/hm2,P2O590 kg/hm2,K2O 300 kg/hm2左右。

    2007年28期 8942-8943+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集约化蔬菜种植区化肥·农药施用情况——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孙丽梅;唐剑锋;

    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区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了大面积的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寿光市化肥施用种类以复合肥为主,占总量的95.2%,化肥施用水平较高,用量达5 368.4 kg/hm2(纯量),氮、磷投入偏高而钾不足;施用的农药种类主要为杀虫剂、杀菌剂,全年农药投入量(商品量)为137.5 kg/hm2,其中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别占24.4%和75.6%。

    2007年28期 8944+9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贮藏与加工

  • 梅菜低盐化生产工艺研究

    张奇志;

    以惠州梅菜为研究材料,探讨梅菜低盐化的合适工艺。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合适的脱盐方式和脱盐终点,并辅以合适的调味配方,包装材料及杀菌工艺等全套低盐化技术,产品的口味和保存均能满足消费和商品流通的低盐要求。

    2007年28期 9010-9011+9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压对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性能的影响

    刘坚;江波;李艳红;张涛;沐万孟;

    研究超高压(100~600 MPa)对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和Tris-HCl缓冲体系中,超高压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鹰嘴豆分离蛋白的起泡能力。在磷酸盐缓冲体系和Tris-HCl缓冲体系pH范围内(pH值为6.0~8.0),升高处理压力(大于300MPa)和延长保压时间(大于5 min)都会使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能力显著提高。在起泡能力提高的同时,磷酸盐缓冲体系中CPI泡沫稳定性下降,而在Tris-HCl缓冲体系中泡沫稳定性提高。

    2007年28期 9012-9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

    胡良龙;胡志超;王海鸥;计福来;

    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学科对象及其研究性质、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概述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建设现状、学科分类及学科的发展特点。根据现阶段国内发展需求,指出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适应全球发展的新变化,就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及其技术发展进行探讨与思考,并提出相应措施。

    2007年28期 9014-9015+9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抚州市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对策与技术研究

    冯雪风;金卫根;

    针对抚州丰富的农业资源,提出合理利用天然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提升品牌,开发特色蔬菜,蔬菜旅游等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具体对策,并指出了具体的产业化技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28期 9016-9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力量之源——抓好以农民为本的民心工程

    张磊;魏文迪;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农民的力量,走群众路线。广大农民群众中所蕴涵的巨大潜能,正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所在,要发掘出潜能,利用好动力,关键在于赢得民心,抓好以农民为本的民心工程建设。

    2007年28期 9018-9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卢昌军;

    针对湖北水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7年28期 9021-9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简析土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

    李全庆;

    分析了土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与特征,阐释了设立土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明确设立土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

    2007年28期 9024-9025+9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政府收入分配政策能力建设

    杨丹;肖陆军;

    从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入手,提出了切实提升政府收入分配政策能力的路径选择。

    2007年28期 9026-9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彭赟;

    分析了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007年28期 9029-9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

    胡玲;李先锋;

    从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战略意义入手,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相关措施。

    2007年28期 9031-9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虚拟农业技术及其应用

    李思辉;焦忠武;王亮;张孝飞;刘平川;

    从虚拟现实入手,提出虚拟农业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虚拟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并对虚拟农业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2007年28期 9034-9035+9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郭涛;

    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2007年28期 9036-9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所有权概念探讨

    马春元;

    在对比各国对所有权的不同界定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重新阐释了所有权的概念。

    2007年28期 9038-9039+9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公众参与环保的问题及对策

    刘衍君;曹建荣;王倩;

    从《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出发,分析了农村公众参与环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的措施,以期加快农村公众参与环保的进程。

    2007年28期 9040-9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信阳市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对策

    李新生;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等,对信阳市所属10个区县进行调查研究。在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信阳市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特征,并提出信阳市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在其他地区的实施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7年28期 9042-9043+9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对“基地+项目”——一种适合农科专业的特色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

    陈兰;盛志亮;

    介绍了"基地+项目"合作教育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提出了与之相应的3种形式,指出发展该模式的意义。

    2007年28期 9044-9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陶西文;

    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28期 9047-9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博弈分析

    阮班强;杨立社;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认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治理结构主要指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制度安排。进一步将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博弈以及不同层次政府、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层次农民的博弈纳入分析框架,得出结论: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设计要满足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三方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2007年28期 9049-9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农业自然资源的禀赋与农业发展——以新疆为例

    余国新;

    利用新疆84个县市的农牧渔业总产值与农业自然资源量要素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越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新疆县市农牧渔业总产值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

    2007年28期 9052-9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杨旺舟;武友德;宋成舜;

    采用偏离—份额模型,以2000~2005年为考察期,对湖北省17个市(州)农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力及其对农业产值增长效用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2007年28期 9054-9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研究

    王勇;

    综述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对农业结构历史变化的驱动作用。相对来说,气候、环境等自然生态因素是自然经济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商品经济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当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下,农业生态价值必然会成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导原则。

    2007年28期 9057-9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绿色食品市场开发及其营销对策探讨

    胡启涛;

    从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在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树立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意识、构建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体系、注重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对策。

    2007年28期 9060-9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李春平;

    介绍了山东省区域特色农业的现状,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应注重的关系以及应大力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理论方面的建议、措施。

    2007年28期 9062+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支持和发展

    刘秀杰;张雨;

    介绍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支持的方向,指出了农业产业化对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农村信用社长效金融支农的构建措施。

    2007年28期 9063+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化途径分析

    张雁萍;

    在调查安顺市中药材种植业、制药企业等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多种因素,围绕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产业化经营,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实现传统中药材产业向现代中药材产业转化,提出了8条解决措施。

    2007年28期 9064-9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陕南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成党伟;余谦;

    以陕南安康的蚕桑产业基地为例,分析陕南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陕南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2007年28期 9070-9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贫困地区绿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白河县为例

    陈爱平;

    针对典型区域绿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例,提出了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路。

    2007年28期 9072-9073+9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秦岭北坡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齐杰;王芳;

    运用SWOT分析法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的开发现状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进一步认识到秦岭北坡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7年28期 9074-9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途径

    何文玉;黄大学;

    在分析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有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最后针对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7年28期 9076-9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徐州市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仇方道;张娜;佟连军;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建国以来徐州市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从主要影响因素来看,徐州市粮食生产可分为1949~1984年单产提高与机械化共同推进阶段,1984~1999年农业资金投入和水利化共同推进阶段,1999~2005年粮播面积与粮食单产共同推进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要素的"集体效应"是粮食产量提高的关键,并认为适度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投入等是徐州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

    2007年28期 9079-9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叶水英;张德山;

    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提出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2007年28期 9082-9083+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丁笑生;段红英;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途径。

    2007年28期 9084-9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农林院校研究生优秀生源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张静;杨春雷;布都会;邵侃;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研究生生源方面存在的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学科专业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林院校研究生优秀生源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2007年28期 9095-9097+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博弈论在中国房地产业税制优化中的应用

    张海峰;

    采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国房地产业税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政府在对现行房地产业税制度改革设计中需把握的一些主要问题。

    2007年28期 9100-9101+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建设与沿桥经济发展的关系

    徐占春;代祥;

    通过分析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建立的社会条件以及经济带的发展历程,研究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优势特征,探讨了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和依据。

    2007年28期 9102-9104+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athML在基于WEB的数学辅助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陈桦;麻风梅;

    从数学辅助教学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结合Web开发的特点,确立了三层B/S体系结构,并对MathML在数学文档的呈现、编辑及转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系统模型,以期满足数学辅助教学的要求。

    2007年28期 9105-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遗传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胡甘;

    从遗传学教学大纲修订、多媒体辅助对教学改革及自主性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分析了遗传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和成效。

    2007年28期 9108-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缄默知识与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重建

    王宜鹏;

    教师缄默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鉴此,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培训应该走出传统培训模式的束缚,在理念上应实现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变,在内容上应强调教师缄默知识的建构,在模式上应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强调教师的反思与体验。

    2007年28期 9111-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