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阿魏菇药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为兰;陈开旭;单文娟;马正海;张富春;郑秀芬;

    阿魏菇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名贵珍稀食用菌,其生物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降血脂血压、抗心血管疾病、调节机体免疫等功效。该文将从以上方面对阿魏菇的药理功能作用作一综述。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27-8828+8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青海高原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研究

    喇晓琴;申志新;卢学峰;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对青海高原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湿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15科24属,具有较明显的温带性质。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2个分布类型:世界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无其他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2个分布类型及变型:世界分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型还含有北温带分布、环极分布、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等3个变型,无其他分布型分布。据统计,59种水生植物有32种挺水植物、18种沉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3种漂浮植物。这些种类组成14种挺水植物群落、8种沉水植物群落、4种浮叶植物群落和3种漂浮植物群落,群落多样性比较多样。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29-8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碳纳米管吸附特性的分子模拟研究

    吴文胜;李志伟;郝向英;

    碳纳米管是一种重要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质。碳纳米管的吸附特性一直是碳纳米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碳纳米管特性的分子模拟研究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是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另一种是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该研究对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碳纳米管吸附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这2种分子模拟,展望了分子模拟研究方法在碳纳米管吸附特性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32-8836+8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氮磷钾缺乏对菊芋苗期糖分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王丽慧;

    [目的]为了掌握糖分积累动态的变化。[方法]以青芋2号菊芋为试验材料,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法,研究菊芋苗期茎叶糖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在氮磷钾缺乏处理下,菊芋苗期叶片、茎部果聚糖含量均增加,高于对照;叶片中蔗糖含量均高于对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结论]氮、磷、钾缺乏处理对菊芋苗期茎、叶片果聚糖含量的影响是一致的。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37-8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睡布袋播种育苗技术

    宋正达;陈梅香;顾永华;耿蕾;

    由于我国与原产地的环境的差异,引进睡布袋种子发芽率极低。在南京地区,通过引进生长良好的雌雄二株睡布袋进行授粉。在成功收获种子的基础上,进行播种、育苗试验。通过不同小气候的环境营造,提供一套适合南京地区睡布袋生长的播种、育苗技术。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40+8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2种苏仙岭植物叶片中UV-B吸收化合物的比较

    黄红英;綦鹏;唐巧燕;卞杰松;

    采用紫外光谱扫描法,测定了12种苏仙岭不同生活型的亚热带植物叶片中的UV-B吸收化合物。结果表明,叶片能积累UV-B吸收化合物,抵御UV-B辐射损伤作用,其中UV-B吸收化合物含量顺序为乔木>灌木>草本。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41-8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孙忠青;

    生活着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形成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潜能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植物学上发展了一项新的技术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43-8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绿茶对亚硝酸钠引起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拮抗作用

    祁琪;冯瑾;李雅轩;

    [目的]研究绿茶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以及对由亚硝酸钠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形成的拮抗作用。[方法]以蚕豆根尖为材料,利用微核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绿茶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作用。[结果]低浓度的绿茶可显著降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以及由于亚硝酸钠所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而高浓度的绿茶对微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结论]饮茶以低浓度为宜。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45-8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五星黄鸡BMP15基因多态性分析

    王巧;刘锦梅;张廷荣;李桢;

    [目的]分析五星黄鸡的BMP15基因多态性。[方法]以217只五星黄鸡L系母鸡为材料,采用全测序方法检测BMP15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300日龄产蛋数的相关性。[结果]在BMP15基因2个外显子中共检测到13个SNPs,在外显子1中检测到4个,其中C34T突变使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在外显子2中检测到9个,其中G540A突变使甘氨酸变为丝氨酸,其他位点为无义突变。G540A位点AA基因型比GA基因型产蛋数平均多16.7枚,差异显著(P<0.05);其余位点不同基因型产蛋数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五星黄鸡高产蛋数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47-8849+8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铁皮石斛兰种子萌发及其原球茎的快繁培养条件研究

    宋顺;许奕;林妃;黄东梅;李羽佳;李艳霞;李敬阳;

    [目的]对铁皮石斛兰种子萌发及其原球茎的快繁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铁皮石斛种子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及光照对铁皮石斛兰种子非共生萌发及后续分化的影响。[结果]铁皮石斛种子在光照条件下1/2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91.63%,且萌发时间最短;在1/2MS+0.2 mg/L NAA+0.5 mg/L 6-BA培养基中,原球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实现今后铁皮石斛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50-8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系统土壤酶活性的演变特征

    吴祥云;王翠;张婷婷;王丽丽;

    [目的]为了给辽西低山缓丘区营建高效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大扁杏、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测定,对土壤酶活性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在植物生长期,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系统土壤酶活性土壤表层高于下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山脊"状变化且7月活性最高;蔗糖酶活性在6月较低,7~8月升高,9月开始逐渐降低。大扁杏林农复合系统脲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而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呈直线增长,在9月活性最高。[结论]3种土壤酶活性间具有相关性,其中大扁杏×花生林农复合系统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关系最密切,在大扁杏×玉米、南国梨×花生、南国梨×玉米林农复合系统脲酶与蔗糖酶活性关系都十分显著,具有一致的正效应。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53-8854+8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两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桂君;许振文;蒋秋花;张蕾;武梦娟;

    [目的]土壤盐碱化会对作物的生长和种子的萌发等产生相应的作用,探究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生物效应可以为盐碱化土壤的有效利用以及作物的合理播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盐碱土和黑土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模拟5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环境。利用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小麦和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小麦和高粱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活力指数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当土壤盐碱化程度较低时,小麦和高粱的萌发率和萌发活力指数高于对照;而随着盐碱程度的升高,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在小麦和高粱幼苗生长过程中,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其生物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轻度盐碱化环境中,幼苗的生物量比对照高。[结论]盐碱度对小麦和高粱的发芽率、萌发活力指数、生物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小麦和高粱种子能在低盐、低碱的环境下生长,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和高粱的生长发育。但是,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化环境下它们的萌发和生长均受到抑制。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57-8859+8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氮肥处理下花生根瘤菌的应用效果

    杨庆锋;杜迎辉;赵伟杰;

    [目的]为考察氮肥对花生根瘤菌应用效果的影响,探讨花生合理的氮肥与根瘤菌的组合处理。[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花生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花生根瘤菌和化肥两者的混合施用比单独施用化肥根瘤数增加54.37%~65.87%,产量增加6.75%~34.35%。[结论]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花生根瘤菌和化肥两者的混合施用对花生生长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60-8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地柑橘园土壤硒分布的影响

    唐崟;张宝军;

    [目的]探讨水土保持措施对低丘坡地红壤硒的保持效果。[方法]通过野外观测采样和室内测定,分析了不同水保小区的土壤总硒水平,找出不同水保措施改良土壤硒保育效果的差异,同时找出土壤硒的最佳水土保持措施。[结果]各种措施保育土壤硒效果顺序为:标准水平梯田+梯壁百喜草+前埂后沟>标准水平梯田+梯壁百喜草>纵坡间种(套种黄豆和萝卜)>柑橘净植>横坡间种(套种黄豆和萝卜)>标准水平梯田+梯壁清耕>百喜草带状覆盖(果树-草)>百喜草全园覆盖(果树-草)>百喜草全园覆盖>全园裸露。[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方山区果业开发中采取科学的水保措施、有效保护土壤硒提供可靠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62-8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浙北单季晚稻区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徐锡虎;黄芳;沈轶舒;

    [目的]研究建立单季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方法]设9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计27个小区。[结果]施用氮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较大,与水稻孕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该地区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氮肥(折纯氮)为187.5~195.0 kg/hm2。钾肥用量与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但与叶面积指数、公顷颖花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地区推荐用量为K2O纯量67.5~90.0 kg/hm2。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65-8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猪苓栽培技术研究

    胡平;方清茂;夏燕莉;杨玉霞;郭俊霞;

    由于猪苓的用途不断拓展,野生猪苓的资源濒临枯竭,造成猪苓供需矛盾尖锐。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缓解猪苓供需矛盾,该文根据猪苓生长适宜条件,摸索猪苓栽培技术,为猪苓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55-8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苦瓜葛根片的辅助降血糖功能试验研究

    李伟佳;蒋丽;黄远英;殷光玲;

    [目的]评价苦瓜葛根片的辅助降血糖的功能。[方法]分别以0.50、1.00和3.00 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和30倍)剂量的苦瓜葛根片连续给小鼠灌胃30 d,检验其对高血糖小鼠和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组喂养的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下降百分率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5);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实测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都没有明显影响(P>0.05);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值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苦瓜葛根片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67-8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天麻种植工艺及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探讨

    区焕财;李宏涛;甘梦阳;夏宇;张汝坤;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天麻的特性、云南天麻的种植概况、种植特点及工艺流程,根据天麻的种植工艺特性,分析了目前天麻种植存在的问题,针对天麻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天麻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69-8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

    李长虹;张璐璐;张子意;陶思兴;张信;毕淑峰;

    [目的]研究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叶挥发油,以总还原力、亚硝酸钠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总还原力的吸光度为0.5时,挥发油体积为332.08μl;对亚硝酸钠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挥发油的体积分别为85.85和99.33μl;样品量均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呈量效关系。[结论]薄荷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72-8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杯藤叶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陶文琴;高雅;杨清林;崔楚颖;谭海娟;

    [目的]对金杯藤叶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及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方法]用浓度85%乙醇作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获得总提物,随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用纸片扩散法和微孔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总提物及各萃取相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用系统预试法初步测定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金杯藤叶总提物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而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无抗菌作用;其中石油醚相和水相对3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活性。金杯藤叶可能含有糖类、多糖及苷类、皂苷、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甾体及三萜类和强心苷类等成分。[结论]金杯藤叶的总提物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特异性抗菌活性,且有效成分存在于石油醚相和水相。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74-8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藏药材吉子思保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兰科加;童丽;王津慧;徐达宇;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藏药材吉子思保种子的萌发情况。[方法]选用吉子思保野生种和驯化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野生种及驯化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考察不同处理方法的催芽作用。[结果]驯化后的吉子思保种子的饱满程度、发芽率优于野生种子。驯化吉子思保种子在15℃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77.67%;赤霉素液浸种对种子的催芽时间优于清水对照组;低温积层4个月对种子的催芽作用最优。[结论]采用驯化吉子思保种子,利用赤霉素液浸种,低温积层4个月,开展吉子思保种植有助于推动藏药产业化生产,满足市场对藏药的需求。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77+8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疯树新害虫——黑额光叶甲

    吴跃开;李晓虹;欧国腾;

    [目的]介绍重要能源树种麻疯树新发现的重要害虫——黑额光叶甲[Physosmaragdina nigrifrons(Hope)]。[方法]通过2013年5月2次对贵州省罗甸县境内麻疯树林分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黑额光叶甲的识别特征及其对麻疯树的为害状况进行了介绍。[结果]黑额光叶甲在罗甸地区麻疯树林分上的为害株率达38%(n=100),主要以成虫取食刚萌发伸展的幼嫩新叶进行为害;介绍了该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并据其确定了该虫的分类地位;最后介绍了该虫的分布及寄主。[结论]为该害虫的有效控制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82-8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汉中市烟草漂浮育苗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李朝红;

    通过几年来对汉中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探索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保证汉中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85-8887+8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淡紫拟青霉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高倩;裴玲燕;汪强;刘青娥;

    [目的]优化淡紫拟青霉产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淡紫拟青霉菌产几丁质酶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淡紫拟青霉菌在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12%、初始pH6.0,培养温度28℃及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4 d,发酵液中的几丁质酶活性达到最高,为0.115 U/ml。[结论]为几丁质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88-8890+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

    罗剑鸣;

    [目的]对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包括FPD检测器和ECD检测器2种方法)对蔬菜试样中有机磷、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蔬菜样品中41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6.29%~102.96%,变异系数为2.11%~8.0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比原方法更加高效、简便,溶剂使用量更少,更符合现代检测环保无害的要求。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91-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研究

    钟春城;

    通过调查不同海拔高度危害山银花植株的胡萝卜微管蚜、白粉病、尺蠖发生程度,探讨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海拔高度内,白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长,4~5月生长在海拔430 m地带的山银花植株白粉病发生严重。胡萝卜微管蚜在所调查的各个海拔高度均有分布,1~3月在海拔290~350 m之间发生较重,4月在海拔320~430 m之间发生较重;5~6月发生逐渐减轻。在夏梢期,山银花尺蠖对叶片的危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轻。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与其所处的海拔高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该项调查研究为探索不同海拔高度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奠定了基础。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93-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6%多·酮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卢杰;沈运河;宁早霞;

    [目的]探究36%多·酮悬浮剂对小麦田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6%多·酮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当36%多·酮悬浮剂施药量为2 250 ml/hm2时,药后7、14 d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的防效均最佳,同时使油菜产量提高了32.00%。[结论]为36%多·酮悬浮剂的进一步开发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96-8897+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阿特拉津和西玛津的方法研究

    周民锋;尹燕敏;顾海东;秦宏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阿特拉津和西玛津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对水中阿特拉津和西玛津进行同时快速检测,对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检出限进行研究。[结果]2种化合物在0.02~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均为0.011μg/L,实际水样在2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0%~115.0%。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1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合于生活饮用水源中阿特拉津和西玛津的同时快速检测。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98-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几种药剂对落叶松叶蜂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周英韬;景天忠;王志英;尹士河;

    [目的]比较几种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对落叶松叶蜂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生物测定确定了4种药剂对落叶松叶蜂幼虫的毒力,并利用苦参烟碱烟剂、苦烟碱、高渗苯氧威和阿维菌素进行了林间防治。[结果]2%苦烟碱乳油、3%高渗苯氧威和1.2%阿维菌素微胶囊水悬浮剂1 500倍液对落叶松叶蜂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1%、95.57%和97.30%,均优于5%吡虫啉乳油1 000倍和1 500倍液。林间防治结果表明,3%高渗苯氧威和1.2%阿维菌素微胶囊水悬浮剂1 500倍液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2.31%和93.28%,烟剂对幼虫的控制效果达96%以上。1.2%阿维菌素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水悬浮剂地面喷雾法对落叶松叶蜂出土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26%和96.12%,而二者混合喷雾的防治效果达94.62%。[结论]为落叶松叶蜂种群数量的生物调控提供了参考。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00-8901+8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斑叶紫背竹芋炭疽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肖飞;

    2004年3月,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实习基地的斑叶紫背竹芋植株发生了一种较严重的新病害。经对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并与有关相近种比较,将病原菌鉴定为一种炭疽菌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02-8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氧化乐果对紫背浮萍生长及酶活性的毒性作用

    宋志慧;刘冰;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乐果对水生浮萍植物的毒性作用。[方法]以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hiza)为试验生物,研究了不同浓度(0、0.1、1.0、5.0、10.0、15.0、20.0 mg/L)的氧化乐果对其生长发育及叶绿素含量、叶绿体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氧化乐果对紫背浮萍叶片生长量的半数抑制浓度(8 d-IC50)为4.67 mg/L;随试验液中氧化乐果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抑制效应,叶绿体活性表现为诱导-抑制效应;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表现为诱导作用。[结论]为及时发现并排除氧化乐果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04-8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星天牛发生情况和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黄彬;金为民;

    研究了星天牛发生情况与7个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气象因子对星天牛虫害中度发生规模有一定影响,其中6月日照时数、6月相对湿度对星天牛虫害中度发生规模有反向的预测作用,1月温度、6月平均气温、5月降水量、6月降水量、5月日照时数对星天牛虫害中度发生规模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07+9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桉树红叶枯梢病诊断及防治

    田艳;陈桂芳;杨远亮;陈松;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桉树红叶枯梢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通过症状观察、保湿培养、显微镜检验、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检测对永川红旗林场危害严重的桉树红叶枯梢病进行诊断。[结果]该病是因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硼引起,简要提出了该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结论]为桉树红叶枯梢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08+8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基于电性距离矢量预测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生物活性研究

    冯惠;李靖;冯长君;

    基于电性距离矢量理论,计算20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子的拓扑指数(m k),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四元和三元数学模型,并采用逐一法交互检验(R2cv)、F、A IC、F IT、tα/2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2个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及预测能力,pK D和pK A模型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55和0.988,R2cv依次为0.929和0.980;根据pK D的QSAR模型建议重氮乙烷新烟碱类分子可能的杀虫机理;在影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化合物作用于果蝇nAChRs的亲和力中-N-、-O基团起到主要及正向作用,而在影响哺乳动物α4β2亚型受体的亲和力中-C-、>C-更重要且为负向作用。

    2013年21期 v.41;No.418 8878-8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驼背鲈室内池塘育苗技术研究

    王鲁;严峰;陈国华;骆剑;吴廷昌;邱勇;

    [目的]改进驼背鲈的育苗方法。[方法]选择3龄以上的驼背鲈亲鱼进行海水网箱养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释放激素(LRH-A3)混合悬浊液进行催产。通过向育苗池中定时定量加入高级虾片和EM菌的方法进行驼背鲈的育苗。[结果]驼背鲈仔鱼在水泥池水温22~26℃、盐度28%~32%、pH 7.9~8.7的条件下,经30 d培育,平均鱼体全长达3.3 cm,仔鱼变态发育成幼鱼。[结论]驼背鲈可在室内池塘通过亲鱼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EM菌+高级虾片方法是经济有效的驼背鲈育苗方法。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09-8910+8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猫的效果研究

    付连军;尹柏双;呼显生;骆艳秋;

    [目的]为临床上猫的麻醉用药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6只家猫,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0.05 ml/kg舒泰和0.05 ml/kg犬眠宝对猫进行复合麻醉,2.1 min后猫进入麻醉期,麻醉时间可维持118.5 min,给药后150 min猫全部苏醒。[结论]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猫效果显著,可适用于临床上猫的麻醉。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11-8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动物内脏中金属元素含量

    李珮斯;苏永祺;郭新东;谢文缄;袁洁;温力力;陈朝坚;戴航;胡晓露;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动物内脏中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结合微波消解及ORS-ICP-MS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动物内脏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结果]在优化条件下,12种元素在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8~0.219μg/L。当动物内脏样品中的添加水平为0.01~3 500μg/g时,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2.9%~104.1%。[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检测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动物内脏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14-8915+8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丹江陕西段春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张军燕;张建军;沈红保;余斌;任敬;陈媛媛;

    2012年4~5月对丹江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种类为3门17种(属),密度为10~160ind/L,平均密度为100 ind/L。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0.001 6~17.5 mg/L,平均生物量为9.023 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16-8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臂猿的鸣叫行为研究进展

    彭超;李奇;宋晴川;

    长臂猿(Hylobetidae)是现生猿类中体型最小的类群,现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由于栖息地被破坏,长臂猿的数量急剧减少。对长臂猿的鸣叫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长臂猿鸣叫的时间、结构和声谱特征以及鸣叫的主要功能和假说,总结了影响鸣叫的因素,并对今后长臂猿鸣叫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18-8919+8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土杂受体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0~12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研究

    薛仰全;余四九;王兴中;

    [目的]探索土杂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体重和体尺指标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对初生、6月龄、12月龄土杂受体牛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0~12月龄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体重和体尺指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符合牛的一般生长规律。依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和管围(X4)为自变量,以体重(Y)为因变量,采用"进入法"建立四元线性回归模型。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四元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0.983和0.922,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0.966和0.849。0~12月龄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的体重与体尺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良好。[结论]0~12月龄土杂受体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生长良好,适应酒泉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20-8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区水产养殖系统

    D.E.Brune;G.Schwartz;A.G.Eversole;J.A.Collier;T.E.Schwedler;张拥军;

    对分区水产养殖系统技术(PAS)研究,有望大幅度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鱼量,同时降低90%的单位产量耗水量,可在无法进行传统水产养殖的区域建立PAS系统。PAS系统的开放池不养鱼,只用作废水处理单元,深度0.6 m。开放池沿长度方向设多个挡板,保持水流循环。鱼养殖在约1.2 m深的水道内,由水泥墙分区,水道末端用网阻拦。池塘边设控制房,持续监控含氧量、pH、温度等参数,叶轮搅拌装置对水质进行调控。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23-8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组狂犬病毒疫苗研究

    罗雯;

    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消灭了狂犬病,但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人死于狂犬病。接种狂犬病疫苗是目前防治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措施。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复制缺陷型重组狂犬病毒被认为是更为安全有效的候选疫苗,可在控制和消除狂犬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对复制缺陷型狂犬病毒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26+8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饲粮中添加啤酒花渣对肉仔鸡肝和肾功能的影响

    冯玉升;魏时来;

    [目的]探讨啤酒花渣的饲用价值。[方法]各试验组肉仔鸡饲粮中分别添加0、4%、8%、12%、16%和20%啤酒花渣,研究啤酒花渣对肉仔鸡肝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各试验组肉仔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肝脏和肾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胆碱酯酶(CHE)、醛缩酶(ALD)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啤酒花渣对肉仔鸡肝和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27-8928+8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不同灌水下限对沙培芦笋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裴红霞;杨海玲;赵云霞;颜秀娟;高晶霞;秦小军;

    [目的]确定合理的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灌水控制指标。[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灌水下限(80%~85%fc、65%~70%fc、45%~50%fc),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沙培芦笋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灌水下限对芦笋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45%~50%fc灌水下限条件下植株生长发育良好,根数多,主根长;一定范围内,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明显增加,说明较高的灌水下限可能一定程度上对芦笋形成了胁迫,芦笋可通过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由此带来的伤害。因此,选择土壤相对含水率45%~50%fc作为沙培芦笋的灌水下限指标。[结论]不同灌水下限是影响芦笋生长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可为沙培芦笋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29-8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矮化砧木在青海地产软儿梨树上的应用

    顾文毅;刘小利;

    [目的]从根本上改变青海省梨树栽培的落后局面,解决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的问题。[方法]从辽宁、山西引进梨矮化砧木19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兴城果树研究所引进S2(中矮1号)、PDR54(中矮2号)、和S5接穗,从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引进K系矮化砧木接穗16种,分别为K1、K2、K3、K4、K7、K8、K9、K11、K12、K13、K14、K15、K16、K21、K28、K31],进行嫁接试验,筛选优良软儿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矮化密植砧木。[结果]19种矮化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生长表现良好,能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安全越冬的品种为中矮1号,其嫁接软儿梨后,矮化程度为72.3%,保持了其作为半矮化砧木的矮化潜力。[结果]该研究可填补青海省梨树矮化密植栽培的空白,开创了青海省果树栽培的新局面。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32-8933+8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选育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陈丽萌;王为;陈建平;

    阐述了新品种苏棉29的选育过程及基本性状。该品种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到4 185和1 737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 176 kg/hm2,皮棉产量达1 745 kg/hm2。该品种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Ⅲ级以上标准,并具有高抗棉铃虫,兼抗枯黄萎病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同时,该高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苏棉29已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34-8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水剂与尿素对3个木薯品种耐旱性的影响评价

    陆小静;苏明;刘子凡;闫庆祥;许瑞丽;黄洁;

    [目的]探讨品种、保水剂、尿素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耐旱性的影响,为优化其节水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其获得持续的稳产高产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木薯品种、保水剂、尿素和干旱胁迫进行4因子3水平的正交设计,再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出27个试验处理的模糊综合评判值。[结果]在无干旱胁迫时,华南11号木薯在施用保水剂0.2 g/盆、尿素0.6g/盆时表现最好;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华南11号木薯在施用保水剂0.2 g/盆、尿素0 g/盆时表现较好;在中度干旱胁迫时,华南8号在施用保水剂0.2 g/盆、尿素0.6 g/盆时表现较好。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氮含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为0.730),其次是茎粗、相对电导率、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这表明株高与尿素的施用相关性较高。综上所述,在干旱情况下,华南11号与华南205的表现略优于华南8号。[结论]保水剂对华南11号的影响最大,对华南205的影响较大,对华南8号的影响最小;尿素的施用,仅能稍微提高木薯的抗旱性。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36-8940+8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哈茨木霉TC对辣椒促生效果的研究

    胡琼;

    [目的]明确哈茨木霉(Trichoderma spp.)TC菌剂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inn.)的促生效果。[方法]应用哈茨木霉TC菌剂对辣椒种子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且在移栽时施用不同重量比例的木霉菌剂处理。[结果]二种种子处理方法均能增强辣椒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降低倒伏率,其中以拌种处理的效果最明显。移栽时施用一定比例(木霉∶土为1∶10)的木霉菌剂,对辣椒后期株高和叶片面积的促进作用最好,且能提前开花、挂果。[结论]木霉对辣椒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41+8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种皮软化时间和浸种时间对鹤望兰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龚永尉;王远丽;李艳琼;

    [目的]寻找最佳的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 Banks)种子种皮软化时间和浸种时间。[方法]98%H2SO4软化鹤望兰种子种皮3、5、8、10 min,以清水为对照,软化后种子分别在清水中浸种3、4、5 d,之后进行发芽试验测定鹤望兰种子发芽率。[结果]最佳处理为98%H2SO4软化种皮8 min、浸种3 d,发芽率达到60%,优于其他处理30%以上。[结论]该研究可为扩大鹤望兰种子繁殖提供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42-8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茶树菇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研究

    肖兰;宁杰;

    [目的]为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的栽培和科研提供母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从新鲜茶树菇子实体的3个不同部位挑取组织,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组织分离培养,选择出其中生长最旺盛部位的组织;再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出最宜培养基;最后用选择出的生长最旺盛部位组织和最宜培养基进行世代转接培养。[结果]菌盖与菌柄连接处的组织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长势最好,PDA培养基较其他培养基最适合茶树菇的生长,经过筛选培养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非常纯化的茶树菇菌丝体。[结论]该研究可作为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实验项目;基于该研究还可通过液态深层发酵培养法来生产茶树菇菌丝及其代谢产物,进一步制备一些新型的功能性复合调味品,顺应调味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44-8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产早熟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李丽丽;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

    [目的]探讨淮麦27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淮麦27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结果]淮麦27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多抗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7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46+8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杨升辉;邱家训;徐长帅;李洪杰;唐汝友;王素阁;李强;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间作种植模式下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方法]以郑单958和鲁黄1号为供试品种,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玉米单作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间作,尤以吐丝后为甚,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前和开花后单作均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量单作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率玉米间作较单作高出0.59%,大豆间作较单作高出4.74%。对干物质积累过程用Logistic方程模拟,可知玉米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达到显著水平,大豆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总和为1.30;从产量和产值来看,间作产量总和为10.97 t/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0.64%和326.85%。间作的产值总和为25 796.23元/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出12.67%和104.68%。[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47-8949+8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福建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生态补偿估算

    汪新;刘花台;王燕云;

    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以及生态恢复成本法对福建省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开发的生态补偿费用进行了估算,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为上限、生态恢复成本为下限,经发展阶段系数、林地补偿系数、贴现率调整,得到生态补偿费用的下限为4 987.50万元/a,上限为56 760.25万元/a,指出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博弈确定最终的生态补偿标准。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50-8952+8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古树名木的现状与保护对策——以平阳县山门镇为例

    陈盛专;

    通过对平阳县山门镇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镇共有古树名木67株,树种分布最多的是枫香,有41株,其次是樟树和竹柏,分别有7株和6株。在调查的基础上,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分布情况、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资源数据库,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及对策。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53+9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克拉玛依市居住区15种主要园林树木生理生态特性与生态效益研究

    刘霞;刘杰;

    [目的]通过对不同树种各项生理生态指标进行研究,为绿地种植规划、树种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拉玛依市居住区15种主要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用LAI-2000灌层分析仪和英国汉莎CIRAS-2 6400型pp system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研究了叶面积指数、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在此测定基础上对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乔木树种中的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馒头柳,以及灌木树种榆叶梅、紫丁香不仅单株绿量较大,而且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也相对较高。[结论]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馒头柳、榆叶梅、紫丁香等园林树木应是生态绿化建设中的首选树种。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54-8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中西部防护林时空动态监测研究

    李冰;刘闯;孙秀恒;祝奎;邵兵;

    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980年MSS、1990年TM、2000年ETM以及2007年ETM 4期Landsat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在Erdas和ArcGIS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土默特左旗土地利用图(1∶10万)及林地解译标志,通过目视解译提取该区林地信息并对土默特左旗近30年的有林地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土默特左旗林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1980~1990年相对变化最为剧烈,减少了2.2个百分点。②研究区域土默特左旗的林地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林地面积整体呈现减少趋势,灌木林的林地面积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最后总结了土默特左旗林地面积的变化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又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该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及人们对林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其主要原因。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57-8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樟子松球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蔡卫佳;郭天玮;季孔庶;高崇华;李维向;宋利平;

    [目的]观察研究樟子松大小孢子叶球分化的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内蒙古樟子松雌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小孢子叶原基于7月20日左右形成,8月中旬形成小孢子囊,经过冬季休眠,于第2年4月中下旬开始减数分裂,5月7日左右花粉粒成熟;大孢子叶球原基于8月5日左右形成,随后加速分裂,在8月中旬形成芽鳞原基及中轴,第2年5月上旬,苞鳞原基分化,5月20日左右大孢子叶球原基趋于完善,胚珠形成。[结论]确定了各个分化时期的时间,为樟子松花期调控提供帮助。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61-8962+8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华北落叶松林平均木—优势木树高模型的研究

    王璞;马履一;段劼;贾忠奎;

    [目的]便于进行林分平均木、优势木数据转换,获取林分优势木信息。[方法]通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取的5个林龄,共178块临时样地的数据,对华北落叶松平均木和优势木树高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建立起平均木—优势木树高模型:DomH=2.162+0.98AvgH。通过模型可知,华木落叶松林林分优势木高要比林分平均木高高出近2 m。[结论]该模型便于在只取得了林分平均木高的情况下,换算得到林分优势木高。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63-8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滇杨叶片不同失水状态下挥发物成分分析

    李祥;蒋兴川;胡保文;戴勋;邱洪勇;董文霞;

    [目的]研究滇杨叶片在3种水分状态下挥发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为明确杨树挥发物调控蛾类行为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并鉴定了滇杨新鲜、萎蔫和干枯3种状态下的叶片挥发物成分。[结果]从滇杨叶片挥发物中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中新鲜叶片23种成分,萎蔫叶片28种成分,干枯叶片仅鉴定出6种成分。从新鲜叶片和萎蔫叶片提取到的挥发物中,醛类物质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0.24%和42.47%,其次是醇类物质;烯烃类物质释放量较少,但成分种类最多。[结论]在滇杨挥发物成分中,己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2-羟基苯甲醛、反-罗勒烯、芳樟醇氧化物、丁香酚、反-β-石竹烯、反,反-α-法尼烯等化合物可能是萎蔫杨树枝叶调控蛾类行为的关键性物质。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65-8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西北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陈睿;陈栋;陈怀录;

    在对城镇耗散结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城镇系统时空演化的实质规律与作用机制。基于耗散结构基本原理,针对西北地区城镇发展现状问题,从城镇自我发展路径选择,动力机制和城镇地位作用以及与周边关系等内、外两方面提出了西北城镇发展的基本策略,即内要优化控制内部要素,提升软实力,内涵式、集约化发展;外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要素流动。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69-8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肃河西走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规划及节能措施研究

    杨莉琼;

    根据甘肃河西走廊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提出建设农村小康绿色住宅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及建筑节能、节地措施。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73-8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景观农业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王忠义;李雁;聂紫瑾;张一帆;

    针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和目前景观农业建设过程中概念模糊、缺乏理性阐述等问题,从景观农业的内涵等方面入手,试图阐明景观农业的几个理论概念。将景观农业划分成大田生产型景观、观光型景观、沟域经济型景观和景致社区乐4个类型,并根据其农业文化外溢化、"三福"开泰、增值空间大、观赏余兴长和前瞻性强的特点,分析了景观农业策划中值得关注的5个理性问题,并提出了实际景观策划过程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76-8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景观格局分析与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齐杨;何立环;董贵华;刘海江;于洋;

    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以及景观格局研究的尺度问题,并以元胞自动机模型为重点,讨论了城市景观变化定量模拟,以期为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79-8981+8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东野生姜目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

    缪明志;木楠;李仕裕;蔡巧贤;

    通过对广东省野生姜目观赏植物的资源研究,对13种野生姜目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论述了野生姜目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对其园林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广东省的野生姜目观赏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82-8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霍格沃兹农业乐园规划探析

    赵静;裘莉娟;张丽;樊静;胡晓辉;

    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霍格沃兹农业乐园的规划设计来探讨创意农业的创意途径,认为将农业与时尚事物结合进行创意,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创意模式。霍格沃兹农业乐园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为主题,以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中世纪景观风格为表现形式,形成一个包含观光性、可参与性、趣味性和具有"惊、险、奇、特"特征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新奇、魔幻的农业生态主题公园。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85-8986+8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亚疍家文化保存模式探讨

    何化利;邓敏;朱桂金;张苻梅;

    通过对三亚疍家人的居住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村落布局及其文化传承现状的实地考察,借鉴美丽乡村建设的范式,将三亚疍家文化的保存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采取修建疍家海上历史博物馆、疍家传统风格建筑、疍家美食街、渔家乐、海上文化广场等具体措施,构建一个"生活、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特色鲜明的三亚美丽渔村,实现疍家文化的价值构建及其可持续传播。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87-8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调查研究

    李琴;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的形式、植物应用、坡面材质、土壤、种植槽、辅助攀援设施、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现状调查,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研究山地城市立体绿化提供借鉴。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89-8991+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留园冠云峰庭院空间造园要素的量化特征及其意境研究

    刘海燕;Chongyang Zhang;魏胜林;王红;

    以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冠云峰庭院为研究对象,以造园要素的量化特征及其意境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了我国古典庭院的造园艺术与手法特点。着重研究了冠云峰庭院建筑、峰石、水体的平立面布局在尺度上的量化数据及其特征;花木的总体布局特征;冠云峰庭院造园要素营造的实景与空间意境的联系;人与冠云峰庭院空间景境营造的关系。试图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传统庭院空间造园要素的营造手法及其量化特征;也提示观赏者在观赏具体庭院空间时,应从"切入点—路径—出口"的思考角度,来理解古代造园家营造具体空间的真正目的。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借鉴园林遗产精髓,并将其融入我国现代园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之中,逐渐形成真正蕴涵传统园林血脉的现代园林理论与方法体系。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92-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网师园照明设计探析

    闵淇;王杰青;杨德凭;

    以网师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照明方式、不同造园要素的照明方法、照明灯具的选择等几方面对其照明设计技巧进行了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以做进一步探索,使古典园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2013年21期 v.41;No.418 8997-9000+9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宁公共园林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探析

    江汇;

    结合南宁地区民族文化的应用实例,从文化元素资源的表现形式入手进行探讨,分析南宁公共园林中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的成功之处,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希望能对南宁民族文化景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01-9003+9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前景观设计中的审美特征分析

    吕荃;

    结合当前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探讨我国当代景观设计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体现的各种特征,这些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化"的语境背景下,我国当下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在审美取向上呈现出与西方现代景观的趋同,另一方面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仍在延续并不断被重新阐释;景观设计的审美原型逐步从第一自然和第三自然向第二自然和第四自然拓展;景观设计中审美编码的理性与非理性趋向的并存与共进;重视景观的社会功能和从社会视角出发的设计价值观。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04-9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低温沼液中纤维素降解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刘振华;段开红;田瑞华;万永青;

    [目的]分离与纯化低温沼液中纤维素降解菌。[方法]从湿地、马粪、河流污泥、牛粪、沼液等样品中,分离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对此进行了刚果红透明圈直径、相对酶活性、滤纸酶活力(FPA)、协同作用和生理生化试验,筛选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结果]具有降解纤维能力的16株菌株中,菌株XB-1、XB-7、XB-15的酶活力相对较高,其透明圈直径分别为24、22、19 mm,滤纸酶活力分别为29.73、29.10、28.75μg/(ml·min)。3株菌的协同作用较好。生理生化试验表明,XB-1菌株为过氧化氢和油脂水解阳性,XB-7菌株为淀粉水解阳性,XB-15菌株为明胶液化和淀粉水解阳性。[结论]该研究为低温沼液中纤维素的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08-9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土柱试验中充填介质对纵向弥散系数的影响研究

    石健;张彦;邹开云;杨存满;高尚;

    通过室内一维土柱淋滤试验,选择NaCl为示踪剂,研究示踪剂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行为,探讨不同介质由于自身特性对纵向弥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的增多会引起弥散系数的降低,由细砂的2×10-3cm2/s降低到掺土样品的3×10-4~4×10-4cm2/s左右,且弥散系数会随着容重的减小而减小,由1.25×10-2cm2/s减小为3.87×10-4cm2/s。另外,有机质含量也会影响柱内有机污染物的弥散,表现为有机质含量高的柱内弥散稍大于有机质含量低时柱内的弥散。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11-9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皖北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徐振宇;周燕林;

    安徽皖北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农村环境质量差、农田塌陷等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从促进转型、区域协调治污、强化管理、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14-9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季节性Kendall检验在天津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趋势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张庆强;

    介绍了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并以天津地表水功能区为实例,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作为表征水环境污染状态评价指数,对2000~2009年天津地表水功能区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境内11个主要水功能区多数水质状况趋于好转,极少数趋于恶化。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16-9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浪底库区主要断面藻类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张宁;张世敏;王玥劼;郭正;

    通过对小浪底库区主要监测断面的藻类数量进行调查,揭示藻类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库区水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小浪底库区中央地带藻类在数量上符合其客观生长规律,库区边缘区域藻类生长受较多因素影响,其数量随时间呈现跳跃式变化,出库断面藻类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光照。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18+9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佛坪站迁站前后气候资料对比分析及均一性检验

    孟茹;杨利霞;田耀平;孟凯;

    统计分析佛坪县气象站迁站前30年和后11年的主要气象要素差异及特征,建立参考序列,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佛坪站气温资料序列进行了均一化检验。结果表明,佛坪新旧站址的地理位置差异、海拔高度落差大是造成佛坪站气候资料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气温、风向、风速、气压等对台站的迁移比较敏感,大风、霜冻日数受台站地理位置的变化影响较大;迁站后,佛坪平均气温新址较旧址偏高0.75℃。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19-9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971~2012年南阳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陈建新;闫瑛;祝晓红;郭源;

    利用南阳市气象站1971~2012年的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研究了42年来南阳市日照时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42年来南阳市20世纪70、90年代平均日照时数高于42年年平均值;80年代、2000年以后平均日照时数低于42年年平均值。南阳市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夏、秋、冬季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春季日照时数呈微弱的增长趋势;日照月变化趋势为1~4月逐渐增多,5月达全年最高值,9~12月一直为下降趋势;从气候变化趋势来看,1、2、5~12月月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3、4月月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近42年南阳年日照时数变化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震荡,分别是6~8、26~28和35~36年的尺度;自1971年以来,南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根据UF和UB曲线交点的位置,确定南阳市年日照时数21世纪的减少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具体是从2001年开始。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23-9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ODE)降水预报检验

    王雪莲;解以扬;李英华;陈敏;仲跻芹;

    通过对2009年7月23日一次降水过程的BJ-RUC预报进行检验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对象的检验评估诊断方法(MODE)。从检验的各种指标来看,对于这次降水的预报,22日20:00、23日08:00、11:00 3个时次的BJ-RUC预报的强度均偏弱,但23日08:00较好地预报了降水落区。MODE检验评估方法可以从降水落区位置、形态、走向等方面给出客观比较,且可以反映预报对实况的强度差异,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模式降水预报的性能,更接近预报员的主观判断思维。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27-9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北方地区农田实行退耕还(林、草)、免耕或休耕制度对沙尘(暴)天气和农田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戴全章;

    通过对土地深耕、休耕、免耕和退耕还(林、草)的调查、对比和研究,得出休耕和免耕及退耕既不影响农田总体经济效益又可极大地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对改善气候条件、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30-9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沧州市近4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许丽景;李海川;

    利用沧州市气象站1971~2010年期间小型蒸发皿(口径20 cm)蒸发量资料,对近40年沧州市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沧州蒸发量变化较大,在年内呈波状分布,蒸发量最大的为6月,最小的为1月;近40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蒸发量最大为2 273.3 mm,出现在1972年,最小为1 681.4 mm,出现在1990年,年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相差591.9 mm;近40年一年四季中夏季蒸发量最大,变化幅度也最大,春季次之,冬季蒸发量及变化幅度最小;不同季节蒸发量变化趋势不同,蒸发量下降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夏季无明显变化,而冬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沧州近40年蒸发量年代际变化呈波状变化,整体下降趋势;年代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为各年代最高值,平均蒸发量为1 958.6 mm,高出近40年平均值39.7 mm,21世纪以来蒸发量为1 880.9 mm,为各年代最低值,比平均值低38.0 mm。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32-9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地市级气象预报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黄先成;

    在对地市级气象预报员的知识结构、品德、能力、业务素质和业绩等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和管理学理论,采取统筹分类、量化定级等方法,系统地设计出一套预报员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评价指标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组成,共分3个级别,含3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35-9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宁市区番茄温棚的气象效应研究

    赵隆香;祁如英;王文清;

    [目的]研究西宁市区番茄温棚的气象效应。[方法]利用2012年4月~2013年3月对温棚德福番茄开花—果实采摘发育期的观测资料和同期温棚内外的气温、地温、湿度的观测资料,对青海省西宁市区番茄温棚的气象条件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西宁市区番茄温棚气象效应显著,气温、地温、湿度日变化效应依次为1、11、4月,7月最小,季节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比温棚外冬季气温提高13.9~25.9℃、湿度提高13%~40%、地温提高16.1~22.8℃,夏季气温提高4.9~7.6℃、湿度提高0%~11%、地温提高1.8~8.8℃;年变化比温棚外气温提高2.0~21.4℃、地温提高5.1~34.3℃、湿度提高2%~54%。[结论]该研究为西宁市区特色设施农业的大面积推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38-9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藏高原草甸和湿地下垫面陆面特征比较分析

    张海宏;李凤霞;周秉荣;肖宏斌;

    利用青藏高原玛多草甸和玉树隆宝湿地的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2种不同下垫面的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湿度和地表反照率的逐月日变化特征,并计算了2个地区各月地表反照率。结果表明,玛多草甸和玉树隆宝湿地净辐射通量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夏季,草甸下垫面感热通量日变化高于湿地下垫面;冬季,草甸和湿地2种下垫面的感热通量日变化相差不大;2种下垫面潜热通量均为夏季高、冬季低。各月湿地下垫面潜热通量高于草甸下垫面,各月份湿地下垫面土壤湿度高于草甸下垫面;在一年当中,湿地下垫面10 cm深处土壤湿度变化幅度很大,草甸下垫面10 cm深处土壤湿度在一年当中变化幅度很小。2种下垫面地表反照率冬季高、夏季低,草甸和湿地2种下垫面年平均地表反照率分别为0.27和0.25。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42-9044+9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农业教育

  • 一堂兽医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课的教学实习

    闫敏鑫;张玉敏;黄明明;王婷;任慧英;

    介绍了硕士研究生在一堂完整的兽医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实习中,如何准备、组织及开展实验,并对教学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所获得的经验心得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研究生参加本科生实验课的教学实习是一项双赢的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26+9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学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卫亚红;杨淑慎;陈红英;贾志华;史鹏;陈卫民;

    为提升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对现有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从微生物学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特色两方面加以总结,立足学科前沿,加强双语教学,尝试采用学生课堂报告的单元模块教学方式,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作出贡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30-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范海荣;吴素霞;谢新宇;常连生;张电学;

    为了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与地貌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的矛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等几方面,对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45-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水产养殖专业微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许丹;吕利群;杨金龙;

    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微生物学教学的特点,分析了水产专业微生物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水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了完善水产专业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教学的措施,即改革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主动性,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及理论理解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49-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3-2-3”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作物栽培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田伟;刘艳侠;张珈毓;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作物栽培课程特色,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分段培养、逐步提高的"3-2-3"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克服了作物栽培实践教学仅在某一环节上展开的缺陷,将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综合创新能力。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51-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科类院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多佳;李晴;李杰;李剑红;

    对新形势下农业类院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的改革几方面,对农科类院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5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期望与现实层面的高职与中职差异分析

    沈素香;郑兴国;

    从培养目标、投入与产出、毕业生能力角度,搜集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进行比较,探讨了如何保持高职教育的优势。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56-9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红;钱海涛;董辉;鲁莹;

    根据普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及教学实习环节、改革考试制度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59-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休闲农业课程体系构建

    蒲亚锋;陈红武;裘丽娟;弋顺超;

    分析了休闲农业课程体系构建依据及目标,形成休闲农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完成休闲农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休闲农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特色与创新经验心得。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61-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改革实践与成效

    赵亮;

    介绍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及思路,阐述了实习内容及途径。实践证明,野外综合实习对提升教师综合指导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生态文明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63-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社会需求的重点高校食品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

    徐伟丽;姜华;宋微;单毓娟;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了产生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借鉴,提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建议和对策,旨在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65-9166+9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探讨

    曹菲菲;原弘;张瑾华;郑新生;

    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使该课程更好地适应农学专业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67-9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王晓杜;邵春艳;吴永平;杨梦华;申会刚;宋厚辉;

    就兽医临床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教学、多媒体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建立各种动物疫病的通用教学规范等新的教学方法,探讨了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教师的现场评价、用人(实习)单位的评价3个不同层次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希望对我国农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70-9171+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递进式模型的高等农业教育服务质量评价

    马志宏;杨丰宇;宫明;闫倩云;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质量,对全国九大地区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相关的教育品质划分为学科专业品质、教育服务品质、环境品质、管理服务品质、保障服务品质、品牌品质及人才培养品质7项指标。通过建立递进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种品质重要性为:人才培养品质>品牌服务品质>教育服务品质>环境品质>保障服务品质>管理服务品质>学科专业品质;学生期望的教育服务品质大于感知的,表明高等农业院校一些教学条件不足,仍需加大投入。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72-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探讨

    杨绍娟;孟令强;王鲁燕;刘军凯;孙德伟;尹建波;毕春燕;肖华;武玉亮;

    采用绿色思维模式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处置"三废"、管理原则和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促进了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革,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了大幅提升。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75+9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农副产品废弃物中氨基酸检测分析与研究

    赵永锋;余巍;刘军义;

    通过对农副产品废弃物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探讨了各种废弃物中的氨基酸组成,并探索了利用荸荠渣作为营养基质,通过检测培育乳酸菌前后的氨基酸含量,确定其利用价值。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45-9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3种富集方法比较研究

    李佩洪;唐伟;龚霞;吴银明;张红粒;

    [目的]研究比较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3种富集方法。[方法]采用冷冻丙酮法、尿素包合法、硝酸银络合法3种方法对花椒籽油中的α-亚麻酸的富集进行研究,通过对α-亚麻酸含量、工艺过程、设备要求、成本几个方面比较3种富集方法的优劣。[结果]试验表明,3种方法都能提高花椒籽混合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含量,其中硝酸银络合法富集率最高,但产品中有重金属残留,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冷冻丙酮法和尿素包合法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成本很低,但富集率偏低,无法满足行业所需的高纯度α-亚麻酸生产。[结论]3种方法各有利弊,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富集方法及工艺过程还需进一步研究。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47+9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工工艺对酸乳品质的影响

    骆桂兰;陈军;张建烨;

    酸奶以其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其制作工序繁杂,某些环节控制不当,将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主要针对酸奶生产过程中均质、热处理、菌种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等加工工艺引起的酸乳凝结性差、口感差、污染等常见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简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48-9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脱臭馏出物中酶法合成脂肪酸甲酯及提取植物甾醇的研究

    肖勇生;张良;包珍;巫小波;李琎杰;

    [目的]探讨用固定化脂肪酶从脱臭馏出物中生产脂肪酸甲酯并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方法]以江西特产山茶油精炼过程中的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酶法合成脂肪酸甲酯及提取植物甾醇,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参数。[结果]试验表明,固定化脂肪酶添加量8%,甲醇添加量10%,在反应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150 r/min条件下反应16 h,酯化率可达93%。且经过酯化反应,将反应液经过冷析和重结晶后,植物甾醇的提取率可达89%,纯度达到90%以上。[结论]该研究得出的合成脂肪酸甲酯及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方法,可对山茶油精炼过程中的废液进行重新利用,增加了附加值,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51-9052+9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针菇杏鲍菇复合菇罐头的开发工艺研究

    王翠娟;

    [目的]探讨并优化金针菇杏鲍菇复合罐头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新鲜金针菇、杏鲍菇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金针菇杏鲍菇复合菇罐头的开发工艺,包括预煮工艺、杀菌工艺、调酸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汤汁的最佳配方。[结果]试验表明,金针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3~5 min,杏鲍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9 min。罐头的杀菌条件为:127℃、13 min最佳。罐头汤汁的最佳比例为:食盐2.0%,柠檬酸0.05%,V C0.03%。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复合菇罐头,口感鲜嫩、质脆,与新鲜金针菇、杏鲍菇无异。[结论]研究可为金针菇、杏鲍菇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罐头产业的发展。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53-9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有机食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尹世久;许佩佩;陈默;

    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有机食品有别于常规食品在价格供求弹性上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有机食品价格形成机制,并运用实例数据进行了检验,解释了有机食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据此提出了稳定我国有机食品市场、促进有机食品行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56-9057+9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茶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张贤忠;刘铁兵;郭小青;尹新哲;

    [目的]了解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方法]研究了Folin-酚检测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基本原理、试剂的制备及配制,以绿茶的嫩叶粉、老叶粉和茶叶提取物为检测样品,选用Folin-酚的检测方法对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Folin-酚法测定茶叶中蛋白质含量的线性方程为y=0.637 6x+0.043 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绿茶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嫩叶粉9 234.8 mg/kg、老叶粉4 125.6 mg/kg、茶叶提取物26 508.8 mg/kg。[结论]研究表明,Folin-酚法测定茶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科学、方法成熟,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以进行有效的应用。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58-9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护色液对蒜米防绿变效果的研究

    张艳明;胡传银;

    [目的]研究复合保鲜护色液对蒜米护色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保鲜蒜米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二氧化氯3种保鲜护色液对蒜米护色效果的影响,以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复合保鲜护色液浓度及复合配比。[结果]试验得出,将蒜米浸泡在0.12%的抗坏血酸、0.040%的L-半胱氨酸、150 mg/kg的二氧化氯复合杀菌护色中10 min,之后沥水装入真空袋中抽真空,包装后的蒜米放在-1~-2℃的冷库储藏,护色效果最好。[结论]研究可为保鲜蒜米的护色储存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60+9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评估

    牛红红;孟繁磊;魏春雁;蔡玉红;

    [目的]评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GB/T 13194-1991用气相色谱法对水中硝基苯的含量进行测定,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其测定的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了测量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估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测量结果的包含区间。[结果]试验得出,标准溶液配置过程是影响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仪器重复测定带来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结论]研究得出的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影响的主要因素,在测定时应该予以重视。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61-9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功效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殷美华;陈孝权;赵亚华;刘敏;

    γ-氨基丁酸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降血压、抗焦虑、治疗哮喘、治疗癫痫、调节激素分泌等作用。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性质、保健功效、含量测定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63-9064+9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竹叶中挥发性成分

    陈晓燕;韩卓;孙汉巨;

    [目的]研究测定竹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方法测定竹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NIST谱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测定,应用相对峰面积法计算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竹叶中分离得到色谱峰53种,主要以醇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且这些化合物中一般含有不饱和键。[结论]应用顶空-气质联用技术能够比较全面、便捷地确定竹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可为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65-9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防控途径对策

    李兆伟;都南香;

    阐述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与对策。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68-9069+9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绍兴市售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陈燃;段会会;陈慧来;金丹;胡春霞;

    [目的]从绍兴市售酸奶中分离并鉴定乳酸菌,研究乳酸菌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利用MRS培养基通过稀释法分离酸奶样品中的乳酸菌并进行菌落计数,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反应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15种绍兴市售酸奶样品中共分离出31株菌,生化反应鉴定为嗜酸乳杆菌(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7株)、嗜热链球菌(11株)和双歧杆菌(7株);活菌计数结果显示,4份样品(26.7%)中乳酸菌计数低于国家标准,11份样品(73.3%)中活菌计数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31株乳酸菌对4种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且90.3%的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能耐受2~3种抗生素。[结论]绍兴市售酸奶中乳酸菌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对酸奶产品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安全评价已势在必行。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70-9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啤酒辅料抗氧化性研究

    刘明;王劲松;易庆平;

    [目的]根据辅料的抗氧化性大小来选择生产啤酒的最优辅料。[方法]研究5种啤酒辅料小麦、大麦、小碎米、大碎米、玉米粉抗氧化性大小,用超临界CO2法萃取辅料的油脂,然后测其碘值,通过其碘值与粗脂肪含量的比值来判断辅料抗氧化性大小,从而选择最优辅料。[结果]试验证明,啤酒辅料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小碎米>玉米粉>大碎米>大麦芽>小麦芽,超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所测粗脂肪含量接近。[结论]以玉米粉和小碎米做啤酒的辅料,能提高啤酒的抗氧化能力和啤酒风味稳定性。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72-9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材料采购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战略地位研究

    王海鹏;王绍辉;

    选取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这一小方向,运用协同论、文献分析法等对原材料采购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战略地位进行研究,分析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原材料采购的战略地位及现状,提出提高原材料采购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的措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原材料采购的重视程度,使其认识到原材料采购在保证原材料供应、企业流动资金、产品生产成本、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对指导企业改善其原材料采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74-9077+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食品加工企业进货质量管理研究

    魏国辰;王海鹏;

    为了提高食品加工企业的进货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对引起食品加工企业进货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引起企业质量问题的原因归结为4个方面:原材料中的天然毒素;种植、养殖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货验收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然后针对引起食品加工企业进货质量问题的4个方面的原因提出改善食品加工企业进货质量管理的8条对策,并通过图表说明了各条对策所解决的问题,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改善进货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78-9081+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地价的关系研究

    王青;

    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地价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对土地的经济价值及其空间分布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地价作为土地经济价值的体现形式,对土地利用规划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地价具有一致性,可以说"规划即地价"。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城鎮地价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统一,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82-9083+9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曹文彬;代启亮;李玉华;高贵全;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归纳近期GIS、BP人工神经网络和景观生态评价等方法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相关观点并进行评析;建议加强基于GIS平台的各种人工智能方法的开发和整合,重视土地景观生态在规划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深化生态评价的方法研究。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84-9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邓瑞;

    煤矿资源的开发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给矿区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该研究以安徽省淮南煤矿为例,根据该煤矿区的土地塌陷及复垦情况,从立法、资金、组织管理体制和技术4个方面分析煤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复垦对策。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87-9088+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土地财政的风险分析及改革建议

    李洋宇;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土地出让金的过度膨胀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该研究系统地对土地财政的可能风险进行了探索,分析表明土地财政风险主要包括财政、经济、社会和法律4个方面:土地财政的波动性以及在地方政府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政府的财政风险;土地出让收益的高涨导致房地产业过度繁荣,干扰市场经济运行,构成地区的经济风险;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征地纠纷频发,影响地区的社会稳定;土地交易中不规范运作引发寻租行为,诱发土地违法行为,构成地方法律与道德风险。因此,亟需进行土地财政的优化改革以规避风险,实现土地财政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89-9090+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rkov模型的长沙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范双云;邓楚雄;胡倞;陈志刚;

    以长沙市中心区为例,采用RS和GIS技术对1991、1998、2004年3期TM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未来一段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格局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建设用地增加90.00%,林地增加9.25%,水域减小19.16%,耕地减小25.89%,未利用地减小0.91%。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91-9092+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莒南县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评估

    孙翠蓉;

    基于莒南县农业主要产业生产态势,分析了莒南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指目前党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制定了更多的支农政策,为农村的发展增强后劲;挑战是指莒南县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技术装备还不够完善,这些不利的因素会制约莒南农业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莒南农业经济态势的分析,找出莒南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增强优势项目,避开短板,促使莒南农业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对策与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93-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林业产业研究

    丁贺;

    基于1998~2011年我国林业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和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林业第二产业与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动态关联分析显示,林业产业总产值和各产业产值都在显著增加,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一、三"的产业格局。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可知,我国林业产业不断的趋向合理完善,2013年总产值将达41 329.208 3亿元,但2013~2018年仍将保持着"二、一、三"的产业格局。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95-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化水平与就业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吕晓蓉;吴敏;

    根据1990~2010年湖北省人口、经济、就业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城市化的多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利用Excel对就业相关的多个指标计算提炼出6个有用指标;利用SPSS对城市化水平与就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Grapher绘制关系图,得到城市化进程对劳动力产业构成和城乡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总的就业率和失业率都相应增高;1990~2010年湖北省城镇就业人数增多,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多,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波动不显著。

    2013年21期 v.41;No.418 9098-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

    江然;

    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1995~2011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1年浙江省农业TFP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5%;浙江省农业TFP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的,年均增长率为4.8%;各市农业TFP增长差异明显,其中丽水市农业TFP增长最快,杭州市农业TFP增长最慢;浙东北的农业TFP增速低于浙西南,其中浙西南农业技术进步快于浙东北,而浙东北的农业技术效率高于浙西南。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01-9103+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河三角洲“五位一体”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石章雄;

    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发展迅速,但是存在产业雷同、集聚度不高、特色不鲜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高端管理人才匮乏、成果转化能力弱、各市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作为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突破口,特色产业集群在现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研究从界定特色产业集群内涵入手,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特色产业集群的问题与不足,从园区经济、园区政策、园区文化科技、园区管理、园区生态5个角度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04+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4P”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研究

    张骏铃;郑玉香;

    采用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来分析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05-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山区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研究——以安徽霍山县为例

    饶俊;

    介绍了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分析了霍山县发展桑枝食用菌的必要性,指出充分利用霍山县现有的丰富桑枝资源发展食用菌,是促进蚕桑业经济循环、延长行业产业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霍山县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桑枝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环境好,龙头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强大,具有发展桑枝食用菌的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促进山区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可采取大力发展蚕桑业、加强农民培训、加大生产投资等措施。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07-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河子垦区人口增长预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郑辉军;马玉香;赵奎;张正旺;徐宗英;崇娜;

    运用马尔萨斯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对石河子垦区2012~203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到2020年石河子垦区人口达到62.247 6万,到2030年人口达到65.443 6万,随着人口的发展,石河子垦区矿产资源将面临轻微的短缺,水资源将面临严重短缺。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模型的青岛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薛雨;崔茂森;黄晓慧;

    青岛被称为"品牌之都"。当前青岛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出现了一批知名农产品。该研究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青岛市农产品品牌创建的自身优势和劣势,及市场外部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战略措施。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14-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政府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评价

    李争;杨俊;

    运用VEC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业政府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化肥、农膜及农药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政府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户农地投入具有协整性,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能够引起农户农地投入的增加,当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健全,农户会相应地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17-9118+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及种植结构研究

    霍灵光;

    介绍了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概况,基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率上与全国相比并无显著优势,但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同全国相比具有规模优势。针对这一结论,对优化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未来粮食增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19-9120+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县域金融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孙灵文;丁华;周永晖;崔英英;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金融实力、发展县域经济,基于既往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立足金融生态学和区域金融竞争力理论,以金融生态为研究对象,从竞争力角度尝试提出县域金融生态竞争力概念。基于静、动态,即现实和可持续发展2个角度,从省域层面构建县域金融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后续的金融生态竞争力持续评价与全面分析及省际金融竞争力评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21-9123+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程序分析

    叶志娟;刘辉;

    制定扶贫开发规划是国家扶贫政策与贫困区域实际紧密结合的过程。扶贫开发规划编制流程包括前期的调研分析、规划讨论稿起草、规划的评价论证、规划修改完善等步骤。梳理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流程,对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工作规范化、科学性有重要意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24-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碳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云南省元江县为例

    石浦南;罗明灿;

    低碳乡村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生态发展模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构建了一个具有3个层次、20个指标的低碳乡村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元江县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距离函数模型法,对元江县乡村低碳化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为低碳乡村评价提供参考。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26-9127+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政府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研究

    宋捷;李恩慧;

    在分析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政府责任的要求的基础上,对政府责任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既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变革政府考绩指标等。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28-9129+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不同收获期玉米秸秆剪切力学性能的研究

    郭颖杰;胡晓丽;刘庆福;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的物理力学性能,可为研制低能耗、高效率的秸秆收获及加工设备提供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参数,减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方法]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了不同收获期玉米秸秆的剪切力性能,并分析刀具的刃角、剪切速度、取样位置等因素对剪切力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试验指标(最大剪切力)的影响按大小次序是取样位置→收获期→刀刃角→剪切速度。刀刃角越小,剪切力越小,越省力;剪切力随着剪切速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根部秸秆剪切力稍微大于中部,上部秸秆的剪切力明显小于其他2个部位。[结论]随着玉米收获期的延迟,秸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对应的剪切力增大,作为饲料适口性变差,所以应该在玉米成熟后尽早收获秸秆并进行加工处理。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33-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水稻直播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许恩龙;夏孝勤;施祺琪;邓仕俊;

    水稻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直播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介绍我国水稻直播机历史与现状,比较各种机型机械性能与栽植技术特点,以水稻直播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农艺学角度探讨了发展水稻机直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及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36-9137+9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渔业机械标准适用性研究

    王君;何雅萍;王玮;

    目前我国渔业机械主要有捕捞机械、养殖机械、加工机械、饲料机械、绳网机械5大部分。通过对这5大部分的渔业机械标准的调查发现,我国渔业机械标准在使用中存在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制修订不及时、养殖机械类标准体系不完全等问题。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38-9139+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甘肃省永登中草药鉴定及资源信息库设计初探

    赵国杰;陈学林;李永霞;张金飞;牛世全;

    [目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之际,设计并开发一个完善的中草药管理系统对药材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为主导设计软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建立.Jet数据库,开发出中草药鉴定及资源信息库。[结果]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按中草药的药材名称、药材异名、性状、功能、服用禁忌、采集加工和资源利用等信息进行单项检索,还可以通过多项信息组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也可以先按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鉴定后,浏览药物的各类属性。[结论]该系统能为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决策等提供高效服务。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40-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研究

    倪四秀;

    学科化信息服务是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知识化、专业化信息服务的新领域。在深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新要求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学科化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学科馆员专业素质,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增强学科用户信息获取能力,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学科化信息服务动态跟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43-9144+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海洋强国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认同研究

    尤晓敏;瞿群臻;

    海洋文化认同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了解我国海洋文化认同的现状,有意识地强化海洋文化认同度,对海洋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学者的文化认同测量工具,从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化4个维度对我国海洋文化认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别从主要的3个方面提出增强海洋文化认同的对策措施。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76-9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动物检疫》性质及学科分类

    陈娟;李杨;朱安;张志转;朱永和;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动物检疫》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动物检疫》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84.45%,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畜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学术期刊。

    2013年21期 v.41;No.418 9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