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叶植物居间分生组织的研究进展

  • 单子叶植物居间分生组织的研究进展

    刘江伟;丁雨龙;董丽娜;

    对单子叶植物居间分生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并且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49-10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磷素对茶叶品质影响的探讨

    李源华;

    通过福安市近年来磷素营养对茶叶品质影响相关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和阐述:1磷素是茶树各器官必不可少的物质组成部分;2磷素在茶树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磷素对茶叶品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简单分析,体现磷素在茶叶中的重要性,指明磷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52-10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丁建海;张俊芳;丁凤娇;

    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得到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结构新颖,活性显著。对植物内生真菌所产生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综述,为寻找和发现天然产物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57-10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谢苗;蓝海;

    综述了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UPLC及色谱联用分析法等新技术在天然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以期望为天然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59-10062+10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红外光谱在分析制样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文吉昌;王加凤;

    [目的]为了选用合适的制样方法。[方法]介绍了样品的常规制样方法——固体样品的KBr压片和KCl压片法以及液体样品的可拆液体池法,并且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对于压片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制样方法:以空白KBr压片作片基,通过浸渍法制样。[结果]对于固体样品,将其溶解于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渍法制样;对于高沸点液体样品,将样品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稀释,采用浸渍法制样,即把空白KBr压片在稀释后的溶液中浸渍后在红外灯下挥发掉有机溶剂后制样。[结论]通过与常规压片法对比,这种改进的制样方法所得的谱图能达到定性分析的要求,且弥补常规压片法的不足。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63-10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林木组织内生真菌研究及应用进展

    战妍;王鹤鸣;周欣;孙建广;尹静;詹亚光;

    对林木组织内生真菌的普遍性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并且对内生真菌生物学作用以及与林木组织的互作机制进行综述,总结了林木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应用进展,为植物内生真菌更加深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66-10069+10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应用灰色关联度评价不同物料堆肥腐熟度的研究

    弓凤莲;汪强;李培培;

    [目的]采用多个指标评价堆肥的腐熟度,必须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方法]参考国内外堆肥腐熟度评价方法,制定出一套由5个评价指标(发芽率、C/N降解率等)和4个腐熟等级(完全腐熟,较好腐熟,基本腐熟和未腐熟)的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标准,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性地判别4种不同物料配比堆肥的腐熟度。[结果]A配方堆肥与较好腐熟的关联度最大r=0.735;B配方堆肥与较好腐熟的关联度最大r=0.675,C配方堆肥与基本腐熟的关联度最大r=0.713,D配方堆肥与完全腐熟的关联度最大r=0.704。[结论]4种堆肥样品分别判定为较好腐熟、较好腐熟、基本腐熟和完全腐熟。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54-10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研究进展综述

    王晓男;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且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相关的土壤环境管理措施,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预防管理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70-10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新中粳苏粳815氮肥用量和分蘖期施用方式的研究

    刘中秀;高山峰;徐春之;刘新红;王文;

    [目的]摸索苏粳815适宜的施肥量和分蘖期施肥方式,为苏粳815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2个田间试验,即氮肥施肥量试验和分蘖期不同平衡肥试验。[结果]苏粳815产量最高的纯氮施用量是270 kg/hm2。平衡肥施用提高了分蘖成穗数,但降低了每穗粒数,最终影响产量的形成。[结论]人工移栽苏粳815高产栽培适宜施氮量为270 kg/hm2,分蘖肥一次施足,不需施用平衡肥。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72-10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阳江市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及政策建议

    邝光星;梁启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技术也不断地提高与更新。"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技术中的一项先进技术,目前被提出次数也越来越多。节水、节肥、节省人力是该技术最突出的三大特点。为了解该技术在不发达城市的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在阳江市范围内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发展现状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确实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节水、节肥、节省人力和效益增收的好处,但是该技术应用在当地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也指出该技术在该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74-10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萧县耕地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及评价

    段惠芹;孟召鹏;

    对萧县耕地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硫(S)、硼(B)、铜(Cu)、铁(Fe)、锰(Mn)和锌(Zn)含量及丰缺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萧县土壤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铁含量较丰富,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锰和的有效锌含量较低;约12.7%的土壤缺硫,16.8%的土壤缺硼。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76-10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肥料在农林业上的应用

    杨鹤同;徐超;赵桂华;席刚俊;史俊;

    微生物肥料是一类环境友好型的新型肥料,也是江苏省生物农业的研究和支持重点。在分析了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微生物肥料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78-10080+10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 ]
  • 2012~2013年雪里蕻“2+X”田间肥效试验技术

    阚毓高;陈长云;桑建华;张锋;

    [目的]为掌握雪里蕻作物氮肥需求量。[方法]在肥东县店埠镇赵岗村,按照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安排的试验方案进行比较试验。通过田间调查和实产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对雪里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株绿叶数、单产都相应增加,开展度先增后减。当施氮量大于优化氮区施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投比减少;而当施氮量低于优化氮区施氮量,随着施氮量减少,产投比减少,优化氮区产投比最高,达30∶1。[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改进肥料配方设计、构建作物施肥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81-10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凤;丁克强;刘廷凤;

    阐述土壤中重金属的一般化学形态分布,并且重点讨论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因素,如重金属总量及来源、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及铁锰氧化物等,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治理修复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83-10084+10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复垦地土壤汞元素的研究

    刘金成;侯佳渝;谢薇;陈旭;

    [目的]为了研究天津市南部地区复垦地土壤汞元素的含量特征,促进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方法]建立了8个工作区,配套采集复垦地、残留建设用地、周边农用地的耕层土壤及土壤剖面,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复垦地土壤汞元素普遍低于周边农用地。农用地汞元素含量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复垦地土壤剖面含量规律性不强,与周边农用地土壤剖面差异很大。[结论]应减少污水灌溉,使用重金属含量低的肥料,防止复垦地土壤汞元素的累积。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85+10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麦-玉米一体化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邢永锋;王洪庆;张相武;郭庆;刘德祯;方思霞;胡喜莲;李新平;

    [目的]探究小麦/玉米一体化条件下,周年氮肥用量及分配比例关系下,冬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方法]以周麦22为材料,小麦/玉米两熟制周年氮肥用量设300、450、600 kg/hm23个水平,小麦、玉米间的氮肥分配设4∶6、5∶5、6∶4 3个比例。[结果]随全年氮肥施用量及氮肥由玉米向小麦分配率的增加,群体生理指标呈现增加趋势,而产量呈先增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冬小麦与夏玉米全年施氮肥(尿素)600 kg/hm2及5∶5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冬小麦及全年高产。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94-10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曹丹;金孝芳;

    从茶树外植体的选取、表面灭菌、培养基的确定及生长调节物质的确定等方面对茶树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展茶树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86-10087+1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红掌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牛瑞鹤;王晶;郑必平;祁伟;陈驰;谈建中;

    [目的]优化红掌组培苗的生根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愈伤组织诱导获得的无菌试管苗为外植体,采用4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探讨NAA、IBA、蔗糖和活性炭等因素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IBA 0.5 mg/L、活性炭0.7 g/L和蔗糖30 g/L(即A1B4C4D4组合)条件下,诱导生根效果较好;生长素IBA诱导生根的效果优于NAA;极值分析表明影响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因素为IBA>活性炭>NAA>蔗糖,4因素对红掌生根均有影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结论]红掌生根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A3B4C3D4,即添加NAA 0.2 mg/L、IBA 0.5 mg/L、活性炭0.5 g/L和蔗糖30 g/L的MS培养基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最为有利。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88-10090+1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利用POD同工酶鉴定金银花品种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

    丁锐;

    [目的]对6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的POD同工酶进行研究,以揭示金银花POD同工酶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6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分析。[结果]它们的POD酶谱条带数在4~18,其中大毛花的酶谱带数最多,达18条,红腺忍冬最少,为4条,a2和b6可以作为这6种金银花栽培品种共有的固有酶带。九丰一号(3年)与大毛花的相似度指数较高(62.4),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其次是山银花和盘叶忍冬(57.4),再次是九丰一号和红腺忍冬(49.3)。九丰一号(3年)和红腺忍冬的相似度指数最低(6.4),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远。[结论]为金银花品种育种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91-10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RNA的提取方法

    巩养仓;张兴平;邢朝柱;王洪;吴建勇;郭立平;彭凡嘉;

    [目的]获得高质量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RNA。[方法]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黄化苗为研究对象,对棉花线粒体RNA的提取方法进行探讨。[结果]采取先分离出棉花线粒体再提取RNA的方法,最终获得了质量较好的线粒体RNA(mtRNA)。[结论]成功获得了质量较高的mtRNA。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97-10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烤烟集约化育苗生产适应性研究

    刘明宏;陈叶君;任建华;蒋卫;饶兴义;冯小芽;沈子霞;

    [目的]探讨烤烟集约化育苗所育烟苗的生产适应性。[方法]通过对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素质统计分析、3种不同栽培技术的不同栽培试验、营养生长结束后田间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对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的生产适应性进行探索研究。[结果]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较常规漂浮育苗所育烟苗弱。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的最佳移栽技术。采用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能够适应烤烟生产。小苗、弱苗适宜采用膜下井窖式移栽。[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099-1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苦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朱体超;孙学映;陈光蓉;张莉;

    [目的]探讨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种植密度(43.2万、52.5万、75.0万、97.5万、106.8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281.8、375.0、600.0、825.0、918.2 kg/hm2)对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苦荞产量影响显著,都表现为低水平下呈正效应,高水平下呈负效应,并且互作效应显著。获得产量高于2 100 kg/hm2的合理取值区间为:种植密度84.50万~102.97万株/hm2,施肥320.33~505.05 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Y=2 208.63+122.53X1-114.33X2-200.91X21-205.58X22-184.85X1X2的拟合程度较好,对苦荞生产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苦荞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02-1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平菇栽培技术改进与创新

    龚凤萍;张应香;段庆虎;竹玮;韩玉玲;尹川川;易红岩;

    主要对近年来河南省平菇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方面做简要介绍,主要包括平菇栽培原料开发利用、原料处理技术、栽培技术等方面改进与创新相关内容。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05-10106+1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优质高产新品种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徐晓杰;张庆;朱邦辉;徐洁芬;徐玉峰;

    [目的]探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总结2012、2013年试验的基础上,从提出高产技术指标、实施具体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3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武运粳30号是2014年江苏省新审定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穗型大、米饭食味品质优等特点。在麦茬或油菜茬中等偏上地力上,培育壮秧,高质量移栽;施纯氮292.5 kg/hm2左右,基蘖肥∶穗肥=5∶5;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个叶位够苗,茎蘖数达到穗数的70%~80%时及时自然断水搁田,把拔节期高峰苗控制在345万~375万株/hm2,使茎蘖成穗率达75%以上。[结论]武运粳30号是一个极具产量潜力的大穗型早熟晚粳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和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从生育期来看,也同时适合安徽皖南和沿江地区种植。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07-1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方玉3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季志强;方华;张学敏;盖颜欣;桑利民;杨青林;

    方玉3号是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方华研究员于2002年杂交组配的极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200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41号),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41),是原冀承单3号种植区域的更新换代品种。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09-10110+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蕹菜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启存;冯晓宇;黄卫;蔡丽娟;王宇希;许宝青;戴瑜来;

    综述水蕹菜浮床的生长特性、应用效果及其优化技术进展,初步探讨其在富营养化水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1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6个烤烟品种在安康烟区的综合表现

    李淑娥;刘开平;杨居健;

    以烤烟品种K326、云烟87为对照,对6个烤烟新品种(系)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安烟1号和毕纳1号的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14-10118+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播期密度对小麦“长航一号”产量的影响

    段长林;慕芳;曹群虎;鱼小春;李志强;

    [目的]探寻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的最佳播期和种植密度。[方法]通过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研究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在渭北旱塬地区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处理下的产量,构建播期和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目标产量在6 300~6 750 kg/hm2,最佳播期范围为9月20日至10月1日,最适种植密度为282万~375万/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推广"长航一号"以及使其能在渭北旱塬达到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19-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推广早稻-再生稻模式的成效及高产栽培技术

    孙琇华;陈向阳;许奕;朱新春;

    再生稻生产既是柯城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增产技术,又是改善柯城区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愈显突出。培育再生稻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稳粮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科学灌溉、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合理留桩等方面介绍了早稻-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21-10122+1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董云飞;宋云飞;刘艳;段梅芳;陆顺生;曾林;常瑞姗;单艳;杨国田;

    [目的]为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地增长。[方法]对2009~2013年玉米生产主要科技增粮项目实施进行分析。[结果]玉米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归纳总结了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23-10124+10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杂交水稻稀播条件下机插取秧量研究

    许有尊;吴文革;汪新国;周永进;陈刚;胡琪峰;余友玲;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稻机插适宜取秧量,为完善杂交中籼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提高机插水稻产量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在"机插平衡栽培理念"的稀播条件下,通过调节取秧量来构建不同的群体基本苗起点(1、2、3、4、5苗/穴),研究不同取秧量对杂交中籼稻机插秧栽插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群体基本苗起点在1~3苗/穴时,随着取秧量的加大,整体栽插质量逐渐提高,群体颖花量逐渐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当取秧量超过每穴3苗时,群体起点过大,不利于高产群体的构建,反而易导致减产。[结论]在安徽江淮一季稻区,杂交中籼稻机插以纵、横向取秧量为10.0 mm×10.8 mm或12.0 mm×14.0 mm的组合,即每穴2~3苗较为适宜。在此取秧量的条件下,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在稳定库容充实度的情况下形成较大的库容量,最终获得产量。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55-1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消食类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沈跃跃;李春艳;陈亚君;刘亚淳;张雨;赵仕林;

    [目的]测定消食类中草药中Fe、Mn、Zn、Cu 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硝酸+高氯酸(4+1)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几种中草药中Fe、Mn、Zn、Cu 4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RSD<1.99%,回收率在95.32%~104.00%,结果满意。[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新药和药物用量提供了微量元素含量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25-1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西沙诺尼果汁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陈建国;李雪;李金霞;梁寒峭;谭望桥;程池;

    [目的]测定我国西沙诺尼果汁总多酚的含量。[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了我国西沙诺尼果汁多酚的含量,并与大溪地诺尼果汁进行了比较。[结果]西沙诺尼果汁多酚含量范围为104.07~121.39 mg/100ml,平均值为114.12 mg/100ml,大溪地诺尼果汁多酚含量范围为96.24~134.65 mg/100ml。西沙诺尼果汁多酚含量与大溪地诺尼果汁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为我国西沙诺尼果汁的保健功效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27-1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樟芝的药理作用及其培植方式的研究进展

    陈清法;赵宗杰;谢海涛;张向阳;王鹏亭;

    樟芝富含多种生物成分,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药用真菌。在此介绍了樟芝的药理作用及其培植方式的最新的研究进展。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29-10130+1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霍山石斛含片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研究

    陈锋;郑海磊;倪林英;李滨;

    [目的]研究复方霍山石斛含片是否具有清咽功能。[方法]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文件清咽功能动物试验要求,采用大鼠棉球植入、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廓肿胀3种试验方法。具体将80只健康雄性大鼠、40只健康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2个大组,每个大组按低、中、高和空白对照4个剂量组[0.27、0.53、1.60、0 g/(kg·bw·d)],连续灌胃32 d后分别对不同剂量组进行棉球植入试验(肉芽肿的形成及测定)、足趾肿胀试验及测定、耳肿胀试验及测定。[结果]1.60 g/(kg·bw·d)组肉芽肿净量低于0 g/(kg·bw·d)组;0.53、1.60 g/(kg·bw·d)组1、2、4 h足趾肿胀率均低于0 g/(kg·bw·d)组,1.60 g/(kg·bw·d)组6 h足趾肿胀率低于0g/(kg·bw·d)组;1.60 g/(kg·bw·d)组耳廓肿胀率低于0 g/(kg·bw·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霍山石斛含片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具有清咽功能。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31-1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万载龙牙百合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润根;罗霞;曾巧灵;

    [目的]探讨万载龙牙百合开花、传粉等生物学特性。[方法]以万载龙牙百合为试材,对其种球重量与开花数量、花期关系,以及开花动态、开花期间花粉生活力和传粉媒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种球重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花朵数呈正相关;单花花期8~9 d,花粉在整个花期均具有活力;中片品系与柳片品系现蕾-开花时间差异显著;研究地的龙牙百合的访花昆虫主要是菜粉蝶、蜜蜂、蝇类和蚂蚁等,龙牙百合以虫媒传粉为主。[结论]该研究为龙牙百合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34-10135+1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红岩;莫勇生;周兴;孙文波;

    [目的]论述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方法]从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培养基及激素选择、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了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结果]芽或茎尖是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合适的外植体;不同植物种类或不同品种对激素的要求不同,目前所采用的培养基主要为MS、B5、Miller培养基,不同诱导阶段所采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也不尽相同;组培苗移栽主要注意基质、移栽温度和湿度、移栽季节及水肥等方面。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有解决外植体污染难题,提高外植体诱导成功率;提高芽苗生根率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等。[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栽培红芽大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36-1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铜藻多糖水提法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顾丽霞;刘丽佳;何淑婷;薛露;姜露;杨玲;闻正顺;

    [目的]研究铜藻多糖的水提法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铜藻多糖,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并对铜藻多糖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该多糖水提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时间3 h、温度60℃,在此条件下,铜藻多糖的提取率为4.9%;铜藻多糖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其超氧阴离子(O-2)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分别为48.1%、38.8%、34.2%。[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铜藻多糖的提取工艺,提取的活性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试验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为铜藻多糖的后续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39-10141+10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化甘麦大枣汤的提取工艺

    候深东;方毅承;王静;曲有乐;

    [目的]优化甘麦大枣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选择溶媒用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提取温度4个影响中药提取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该研究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79∶1、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预测黄酮提取率最大,为0.108 5%。[结论]该研究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所确定的工艺条件可以指导甘麦大枣汤的提取。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42-10145+1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武夷山高生熊虫属(缓步动物门:高生熊虫科)新纪录种

    范瑞娜;孙西寨;

    记述了我国缓步动物1种新纪录种皮氏高生熊虫(Hypsibius pedrottii Bertolani,Manicardi&Gibertoni,1987)。该种属于真缓步纲(Class Eutardigrada Richters,1926)、并爪目(Order Parachela Schuster,Nelson Grigarick&Christenberry,1980)、高生熊虫科(Family Hypsibidae Pilato,1969)、高生熊虫属(Genus Hypsibius Ehrenberg,1848)。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46+1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gY抗体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张静静;李明辉;

    卵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是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体内的主要抗体,与哺乳动物IgG功能类似,一般从被抗原免疫的母鸡卵黄中提取。与IgG相比,IgY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在制备针对多种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免疫检测、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对IgY在免疫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47-1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及其在山南地区的选育与利用

    唐骏;格桑加措;郑黎明;

    西藏山南地区是藏鸡的中心产区,藏鸡饲养已成为当地农牧区发展畜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是群众饮食消费和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饲养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极低、外来品种盲目杂交、轻视选育等原因,造成纯种藏鸡数量逐年减少,群体生产性能良莠不齐,其优质特异性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调查藏鸡饲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提出应开展科学保种选育,充分发挥藏鸡在高原地区的饲养优势。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50-10151+1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lncRNA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朱金龙;李转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它们不编码蛋白,而是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种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对lncRNA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lncRNA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52-10154+1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饥饿方式对鱼类补偿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盘文静;

    鱼类在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过程中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饥饿或营养不良,在恢复正常的摄食或投喂后能出现补偿生长现象。综述了多种鱼类在不同饥饿处理后产生的补偿生长效果,可为实际生产中制定节约有效的投喂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62-1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瘦肉型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日粮蛋白质主要必需氨基酸配比试验

    张瑞文;

    试验选用体重30 kg和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各48头,各阶段随机分为4组(生长猪试1、2、3、4组,育肥猪试5、6、7、8组),每组12头,分别喂给蛋白模型1、2、3、4、5、6、7、8日粮。结果表明,生长猪以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4.08%、7.33%、14.47%;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最低,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低0.40%、11.70%、8.46%,能量转化效率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2.5%、10.06%、6.62%,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Ⅱ、Ⅲ、Ⅳ组高10.25%、9.80%、10.25%;育肥猪以试验Ⅶ组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Ⅴ、Ⅵ、Ⅶ组高6.69%、9.23%、8.32%;料重比以试验Ⅴ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低8.55%、3.89%、4.71%;DE转化效率以试验Ⅴ组最高,比试验Ⅵ、Ⅶ、Ⅷ组分别高7.68%、3.15%、3.71%,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高8.95%、4.02%、4.02%。综合考虑,生长猪日粮蛋白质模型以日粮2、育肥猪以日粮5较为理想。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65-1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中国美利奴羊产羔率的研究

    冯瑞林;郭健;裴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杨博辉;

    [目的]检验绵山羊双羔素的免疫效果,提高中国美利奴羊的繁殖率,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乃斯种羊场和新疆生产兵团76团分别免疫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羊841只和军垦型羊3 502只。[结果]新疆型试验组产羔率为143.68%,对照组产羔率为125.10%,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18.58%;军垦型试验组产羔率为120.27%,对照组产羔率为105.05%,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15.22%。[结论]绵山羊双羔素可以提高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和军垦型羊的产羔率。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68-10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

    文豪;阳爱国;邓永强;郭莉;侯巍;陈冬;

    分析了四川省动物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因素,并回顾了包虫病防控现状,最后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71-1017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

    李娣;李旭文;牛志春;王霞;厉以强;

    2013年5月和9月对江苏省太湖13个点位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太湖13个点位共获得63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类24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12种、原生动物15种;浮游动物密度为408头/L,原生动物的砂壳虫(Difflugia sp.)为优势种,占38.7%。太湖浮游动物密度与多样性秋季均优于春季。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73-10174+10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五峰县马里兰烟赤星病防治技术研究

    刘刚;张国平;刘圣高;钱祖坤;袁跃斌;周绍桢;文光红;

    [目的]探讨适宜湖北省五峰烟区马里兰烟赤星病防治方法。[方法]从不同海拔、抗性品种、移栽方式、药剂施用几个方面研究了马里兰烟赤星病的防治技术。[结果]低山烟区赤星病害发病率较低。在抗病性接种鉴定中,五峰1号、Md872、Md609均表现为中抗烟草赤星病。膜下移栽和井窖式移栽的赤星病病情指数较对照常规大田移栽分别降低8.81和8.98。在参试药剂中,塞菌铜600倍、甲基托布津750倍对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98.41%和98.58%;农用链霉素2 000倍和菌核净600倍的防治效果略差,分别为96.48%和97.32%。[结论]为马里兰烟赤星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59-1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尺蠖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夏英三;万连步;

    描述了茶尺蠖4种虫态,介绍了茶尺蠖在山东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同时针对山东茶尺蠖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茶尺蠖包括成虫、卵、幼虫、蛹4种虫态;茶尺蠖在山东省每年发生3~4代,9月下旬后以蛹在茶树基部附近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蛹羽化,以2、3代发生较重;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75-10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陈恩祥;周艳琳;陈新来;李宝林;马刚;王丽梅;唐文娟;

    [目的]了解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规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30%乙酰甲胺磷乳油在辣椒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中的初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施药剂量越大,初始沉积量越高;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1 000倍液和500倍液2种施药量的降解速率基本相似,半衰期分别为1.6和1.7 d;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最大残留量(MRL值)推荐值为1 mg/kg,1 000倍液和500倍液茎叶喷雾后,农药残留量降解到该值时所需时间分别为1.5和2.3 d,符合蔬菜质量安全标准。[结论]为乙酰甲胺磷在甘肃河西走廊及相似地区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77-10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复凝聚法制备球孢白僵菌微胶囊

    李姗;王志英;

    [目的]研究复凝聚法制备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微胶囊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明胶浓度、阿拉伯胶浓度、芯壁比、pH、反应温度和转速对微胶囊包埋效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径测微仪对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形态及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复凝聚法制备球孢白僵菌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浓度1.5%、阿拉伯胶浓度0.5%、芯壁比1.0∶1.5、复凝聚反应pH 3.8、搅拌速度450 r/min,在该条件下可制得包埋率达78.32%、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在44.16μm左右、流动性好的球型固体微胶囊。[结论]该研究制备的微胶囊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为真菌杀虫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79-10182+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黄山花楸果实水浸提液的萌发抑制作用

    徐向东;董丽莉;卢晓燕;潘健;

    [目的]探讨黄山花楸种子休眠与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关系。[方法]研究黄山花楸果皮、果肉和种子的不同浓度水浸提液(0.01、0.03、0.06和0.10 g/ml)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果肉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和种子活力指数的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子次之。[结论]黄山花楸果实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成分,抑制物质活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果肉、果皮、种子。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83-1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禹永树;

    通过查阅生态公益林的相关文献,总结了生态公益林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体系、普及知识、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对策。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85-10186+10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核桃品种资源与种植区划

    欧茂华;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贵州核桃的品种资源进行了类型划分,对其分布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贵州核桃的种植区划。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87-10189+1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邓坦;邓照东;杨齐;

    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得出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并提出了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90-10191+1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理地带性规律的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生态评估与发展对策

    杨帆;戴尔阜;刘荣珍;

    在综合评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理地带性规律与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针对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的有效对策。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92-1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中卫市中央大道景观带文化序列景观设计探析

    刘卫斌;陈祺;杨斌;

    以中卫市中央大道景观带设计为例,立足沙漠边缘的实际,紧扣"沙文化"主题,探索滨河城市干道的地域文化与绿色生态景观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城市干道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197-10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山天池景区旅游美学价值探析

    文斌;张小雷;杨兆萍;刘旭玲;

    从旅游美学价值的角度着手,利用游客对天池旅游美学价值认可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从一手资料得到的相关信息,对天山天池景区的旅游美学价值逐类探索和赏析,以期促进景区更深层次的旅游开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01-1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北方滨水乡镇空间规划研究——以浓江乡为例

    房德威;陈科平;于滨;

    以浓江乡为例,根据"乡原规划"理论,在保持生态本底的规划理念指导下,分析北方地区滨水乡镇发展要素。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契机,以地域条件为导向,探索北方地区滨水乡镇空间规划的方法。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04-1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绿道可达性与使用者活动调查研究

    刘婧;牛宏;秦华;

    以太原汾河湿地公园为例,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接近度计算、行为测绘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绿道可达性与使用者活动程度的相互关系。最终得出结论:绿道可达性会直接影响绿道的使用程度。希望能给日后绿道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07-10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夏固萍;

    定期评价城市规划有利于后继规划的改进和有效实施。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建立了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土地混合使用、交通结构、绿化覆盖率等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既为审视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空间提供了依据,又为城市规划修编增加低碳城市空间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以促使形成低碳城市空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10-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大孔自压微灌的灌水均匀度研究

    王昌贤;王裕先;吴桂林;杨强;何锦峰;王超;朱静;

    以云南保(山)腾(冲)高速公路为例,开展中央绿化带大孔自压微灌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首先提出了中央绿化带示范段的灌溉目标和系统设计,构建大孔微灌管的水力学模型并编制Matlab计算程序,对不同管材选择、管径大小、孔径大小以及孔距等要素进行试算,以判定灌溉系统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设定的灌溉系统均匀度参数要求,最后对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变孔径大孔自压微灌技术,可在满足防堵塞性能的基础上,保证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溉质量和灌溉保证率。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13-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整合型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王迪;吴建勇;李雯雯;朱洁冰;

    从多元价值角度阐述了整合型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必要性。同时,采用文化因子分层分析法,对于淮安市沿里运河城区内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层分析,并以空间和时间条件分析入手,整合式地构建淮安市里运河遗产廊道,从而有效地论证了整合型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可行性。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16-10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的构建

    吴曼颖;杨亮;刘卫国;

    基于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岸建设中的意义,以及关于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至今缺失的现状,从观赏性能、工程性能、安全性能3个方面构建了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以期为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建立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18-10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社区与乡村旅游共同发展研究

    陈丹微;马丽卿;

    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社区与乡村旅游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进行了福利经济学与社区、乡村旅游的耦合分析,最后从研究讨论的社区村民与乡村旅游者两大主体出发,给出了社区与乡村旅游共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21-10222+1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盘锦市西安镇休闲农业开发研究

    纪瑞琪;周凤杰;鲁小波;

    以盘锦市西安镇为例,通过对其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问题分析,提出该区域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4种模式: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特色产业展示观光、资源依赖型观光休闲,并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23-1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无锡“印象剑桥”别墅群植物配置分析

    宣利利;李根;陈进;李鑫;

    以无锡"印象剑桥"为例,探讨了别墅群建造过程中,通过合理配置植物,运用乡土树种,使"印象剑桥"别墅群建造过程中植物配置体现科学性、生态性、艺术性、经济性原则,形成由入口广场、道路、河道、庭院等组成的各有特色又有机结合为一整体的别墅区景观。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28-10229+10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宿根花卉在巴彦淖尔市绿地中的应用调查

    李旭红;尹嘉敏;郑喜清;邸娜;

    对巴彦淖尔市发展宿根花卉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市区公共绿地宿根花卉种类、栽培情况、应用形式等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当地发展宿根花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30-10231+10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广西“农事村办”服务机制研究

    秦延春;许忠裕;李璐;莫晓玉;刘小楷;刘开莉;

    广西结合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创造性地探索实践出了"农事村办"服务机制,转变了政府服务职能,开创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全新模式,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时代性,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26-10227+10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开发模式研究

    蒲树和;孟晓艳;

    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在科研开发过程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精力与经费不足,科研开发两头难以兼顾;产权制度缺陷可能导致农业科研院所背上沉重的包袱;缺乏与企业合作,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普遍。提出了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开发模式的建议:优先考虑技术成果直接转让模式,其次推崇合作开发—技术入股模式,最后要慎用创办企业—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28-10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如东县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发展研究

    陈名蔚;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受信息科技影响越来越大,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运而生。通过研究如东县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发展情况,分析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在价值。从如东县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背景、该项工作对如东县农业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四方面进行逐项研究。该项工作的发展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增加政府公信力和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有极重要作用,发展该项工作能提高人民积极参政议政的激情,极大发挥人民的创造力,有效促进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31-1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烤烟散叶专业化分级收购模式的优势·问题和建议

    肖和友;邓建功;简政;刘有平;周锂;汤云峰;

    从烤烟散叶收购模式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便更好、更广地推广烤烟散叶专业化分级收购模式。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35-10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再认识

    孔磊;

    对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意义、当今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作了重新辨析和回答,并对解决好当今中国"三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37-10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运用法治逻辑推动环境审判体制改革

    徐煜尧;

    环境审判体制改革是在法治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实现环境司法专门化,推动环境正义,在法治正当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一场环境司法改革。改革的逻辑起点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保障人权,但实践中存在的良性违法现象带来的问题却是深刻的,长此以往,必不利于法治权威的维护。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维护法治的权威是法治建设的主题,对改革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对于环境审判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地运用法治逻辑的优势,以科学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环境审判体制改革,维护司法的权威,强化司法的公信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39-1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林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朱文玉;李仿;

    分析了我国林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从基础建设、立法、制度建设、产业扶持、人员培养等多角度为林业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出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知识产权及其附属服务行业的长足发展。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43-10344+10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践

    王亚琴;肖建富;

    结合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年来的建设与管理实践,主要对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做一总结,以期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45-10346+10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气候变化对盘锦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分析

    辛明月;任智勇;王斌飞;张美玲;陈龙;苗静;王楠楠;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盘锦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盘锦大洼气象站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及生育期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育期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变化平缓;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与全生育期的变化相似;平均气温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导致全生育期和营养生长期缩短,却使生殖生长期延长。[结论]气候变化致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但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变化不同。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32-1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夏季异常高温干旱的力子天气学分析

    姜海泉;刘行军;吴萍;陈蕾;

    2013年7月2日~8月16日,株洲出现了长达46 d的连续高温天气,其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35.0℃持续日数等高温特征量均破历史纪录。从物理机制和力子天气学原理分析这次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物理机制包括辐射增温、下沉增温、增温效率、散热功能、额外热源、累积效应等;力子天气学机制,异常高温天气直接的力子天气学原因是西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子对目标区域长期稳定的控制,而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南亚大尺度反气旋环流子和西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机制;南亚大尺度反气旋环流子的异动提前7 d预示高温天气即将出现,主体在西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子对目标区控制的消失提前2 d预示高温天气即将结束。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34-10236+1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湘西州汛期降水规律及成因初探

    吴志科;王心中;向丽华;卿湘涛;

    利用湘西州1960~2013年北部龙山县、中部保靖县、南部吉首市的汛期降水资料,使用线性分析、距平曲线、滑动平均、小波分析、F检验分析了其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年湘西州年均汛期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湘西州汛期降水量变化存在15年振荡现象,在15年的振荡周期内,又有5年和3年的交替振荡的周期变化趋势;涝年州内北、中、南部降水量差异明显。ENSO事件对湘西州汛期降水有重要影响,厄尔尼诺年容易导致湘西州降雨偏多偏涝;南方涛动指数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湘西州汛期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湘西州汛期的涝年或旱年,500 hPa大气环流的表现有明显差异。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37-10238+1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海拔高度橡胶林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

    洪群艳;周双喜;李志;

    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片区内,设置了不同海拔高度的气象观测站,经过连续3年的主要气象要素对比观测,分析了气温和降水量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气温、降雨量存在差异,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递减,勐养路5号存在逆温;不同站点的日变化、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林内年均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4和1月;各站点干季、雨季分明,降水集中在5~10月,降雨量的月变化呈双峰分布,最多雨量出现在8月;干季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全年逐月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39-1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华市1961~2011年梅雨特征量的统计分析

    应瑶;冯利华;赵锃爽;王学烨;姚丹蕾;钟建利;张行才;

    利用金华市1961~2011年的年降水量和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梅雨特征量(梅雨起讫日期、梅雨期长度、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梅雨汛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最后探讨了各梅雨特征量对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的响应。结果表明,金华市梅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大致存在22年的周期;厄尔尼诺年,金华市出梅偏迟,梅雨期长度偏长,梅雨量偏多,梅雨强度偏强;拉尼娜年,金华市梅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42-10244+10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开展姜州现代农业园区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思考

    李平兰;罗佳;杨雯;

    会东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姜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纳入凉山州重点发展的园区之一。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影响非常大,在此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变和更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观念和内涵,进一步拓展和细化气象服务项目,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适合的气象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在现代农业园区开通直通式气象服务的具体举措。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45-10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及对策

    刘爱荣;王锡久;刘仲兰;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48-10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都区近50年来降水特征浅析

    卢莹;常利;韩滨;张渊;

    根据1961~2010年江都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Mann-Kendall(M-K)检验和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江都区近50年来的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江都区年平均降水量1 001.8 mm,年际差异较大,年内分布不均,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近50年来年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略呈增加趋势;但秋季(9~11月)降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尤其是近10年来减少趋势显著,这一趋势的突变发生在1991年;相反冬季(12月~次年2月)降水量呈现出明显增多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增多趋势十分显著,冬季降水的突变发生在1987年。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50-1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近50年盘锦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任智勇;辛明月;王斌飞;牛琳琳;孙琳琳;赵一俊;赵楠;陈龙;

    利用盘锦2站1960~2009年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回归分析、累积距平、变异系数、M-K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盘锦地区夏季降水和旱、涝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盘山站的降水量倾向率为-9.9 mm/10a,大洼站的降水量倾向率为-8.5 mm/10a。2站1980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降水偏少,中间时段降水偏多。20世纪60~90年代中期,盘山站夏季降水日数偏多,90年代中期之后降水日数偏少;大洼站70年代初~90年代初夏季降水日数变化较小,之前为偏多年,之后为减少年。近50年盘锦地区降水的变化是一种持续的变化,不存在突变变化。大洼站7月份降水量的年际变率较大,年际降水较不稳定,不利于降水量的预测;大洼站夏季降水日数相对于盘山站较不稳定,较不易预报。近50年盘山站共有13个旱年和14个涝年,大洼站共有15个旱年和8个涝年。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54-10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4年干旱对商丘冬小麦产量影响分析

    张艳玲;

    利用商丘2014年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气温资料和冬小麦3个作物地段的产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干旱对冬小麦密度影响较大,拔节至抽穗期干旱会使冬小麦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减少、粒重下降。因此建议在水源不足或灌溉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干旱时可偏重于孕穗抽穗期灌溉,既节约用水又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34-10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盐城市滩涂资源开发的现状·效果与问题

    王楠;

    滩涂资源作为后备土地资源,对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同地区的滩涂特性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介绍了盐城市沿海滩涂的自然资源状况,分析了盐城沿海地区的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盐城市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57-10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环芳烃在水生环境食物链中的研究进展

    梁慧姣;刘小龙;白莉;胡健;王中良;

    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食物链和自然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对水生环境食物链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及转化过程进行系统地总结有助于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基于此,对水生环境食物链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多环芳烃在水生环境食物链中的分布及来源,重点总结了影响多环芳烃在食物链中富集和转化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目前多环芳烃在食物链中的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了水生系统食物链中多环芳烃研究的不足。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61-10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秦皇岛滨海地区主要盐生能源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徐迎碧;王颖;巩如英;

    采用文献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滨海地区野生盐生能源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挖掘盐生能源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出能源价值高、经济价值好、可开发利用的主要野生盐生植物15科37属44种,分析了秦皇岛市滨海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并提出盐生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途径,最后针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全面实施生物质能源工程,采用生物措施治理盐碱地提供新途径。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66-10268+10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与存在问题研究

    陈明波;汪玉璋;杨晓东;陈静;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是一项提供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源工程。以电能和石油液化气2种替代能源为参照,采用成本效益法对300 m3沼气工程项目进行了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财务净现值>0,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机会成本,投资回收期<9年,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对该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69-10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漆树籽残渣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研究

    杨顺平;陈玉保;肖庆超;张无敌;尹芳;赵兴玲;赵永彦;高燕妮;王昌梅;杨红;

    [目的]研究漆树籽残渣发酵产沼气的可行性与潜力。[方法]以漆树籽残渣为原料,在中温30℃下,采用全混合批量发酵工艺,测定漆树籽残渣发酵过程中的TS产气潜力、VS产气潜力、日产气量、产气速率、pH等指标。[结果]第3天发酵体系酸化,但在微生物调节下,第7天体系pH恢复至7.0,正常产气。经60 d发酵,漆树籽残渣产沼气潜力为594.29 ml/g(TS)或615.84 ml/g(VS)。[结论]研究表明漆树籽残渣是一种很好的沼气发酵原料。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72-10273+10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园区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研究

    赵春;毕玉波;

    综述了目前我国生态园区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特别对园区中常见的餐厨垃圾和果枝修剪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生态园区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途径与发展方向,提出小容量反应器堆肥系统是处理不同固体废弃物的适当途径。可为我国生态园区有机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74-10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水岸适宜保土固沙植物选择及其应用方式

    聂谷华;赵军凯;

    植物具有拦截降水、蓄含水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达到保土固沙的作用,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江河湖泊地区的生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综述了目前保土固沙效果较好的植物类型及其应用方式,以期为今后水岸建设或治理的植物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77-10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海高原荒漠化问题现状·成因及改善措施

    任又成;吕梦卿;张志斌;

    对青海高原的荒漠化现状作了详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青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荒漠化成因,并对荒漠化问题的主要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79-10280+1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浙江采石遗迹的开发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研究

    颜丽美;王学烨;吕惠进;叶玮;杨秋彬;吴江洁;刘超凡;

    采石遗迹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采石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它见证着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浙江作为石材大省,自古开采以来,曾经历了多次兴盛和衰退,至今已发现多处采石遗迹遍布在全省各地,而整个兴衰过程又与浙江特有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密不可分。因此,结合浙江省地质地貌、交通、水系及历史地理背景,探讨了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类活动与采石活动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81-1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洞庭湖生态与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欧阳红;杜亚军;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千百年来洪水为患。1949年以来湖体加速萎缩,水、旱灾频发,生态与环境出现种种新问题。对洞庭湖环境与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宏观湖体萎缩、湖区气候持续变暖、新的江湖关系显现的复杂脆弱性、洞庭湖区日益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缺乏权威法规的制约是造成洞庭湖生态与环境恶化的新老因子。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84-10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山地区石漠化成因、危害及防治

    王晓洋;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和石漠化严重省份之一,文山州是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州。通过对石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文山州及云南地区石漠化预防和治理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88-10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常山胡柚果皮果渣提取物泡腾片制备工艺研究

    张真真;冯郑珂;林敏;任思婕;白冰冰;韦玮;潘家荣;张永勇;

    [目的]优选常山胡柚果皮果渣提取物制备泡腾片的最佳条件。[方法]以乙醇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后的提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酸碱分开制粒的方法通过药辅比、颗粒大小、温度和压力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结果]采用酸碱分开制粒方式,其中酸源由常山胡柚果皮果渣提取物粉末5%、柠檬酸27.7%、糊精20%混合,以无水乙醇2.25%作为粘合剂,24目制粒得到;碱源由常山胡柚果皮果渣提取物粉末5%、碳酸钠17.3%、糊精20%混合,以无水乙醇2.25%作为粘合剂,24目制粒得到。40℃恒温干燥后,混合酸碱制粒,加入0.5%的PEG-4000,充分混合,6 MPa压力压片,得常山胡柚果皮果渣提取物泡腾片。[结论]该方法制作的泡腾片,压片无粘冲,泡腾效果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91-10293+10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显齿蛇葡萄果实的开发利用

    陈雁梅;于华忠;刘同方;王亭;

    对显齿蛇葡萄的植物学特征、研究现状、果实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其果实植物油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显齿蛇葡萄果实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进行展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94-10295+10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磷酸盐对酿酒酵母SY101生长的影响

    王晓芳;崔丽虹;丁丽;陈松;

    [目的]研究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磷酸盐(〔Emim〕DEP)对酿酒酵母SY101生长的影响。[方法]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Emim〕DEP浓度下液体培养基中对数生长期酵母细胞的形态及出芽情况,用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数值绘制出酵母菌24 h生长曲线。[结果]试验发现,〔Emim〕DEP对酿酒酵母SY101生长有抑制性,随着〔Emim〕DEP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当〔Emim〕DEP浓度高于3 g/L时,酵母菌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浓度高于10 g/L时,酵母菌的出芽率明显下降。通过平板培养测得〔Emim〕DEP对酵母菌的半有效浓度EC50值为6.67 g/L。[结论]研究可为由离子液体从农林废弃物中制备纳米纤维素后的残渣发酵燃料酒精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99-1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碱解玉米芯制备阿魏酸和对香豆酸

    夏文静;李飞;常钰;蒋雅静;沈燕;

    [目的]利用碱解农林废弃物制备阿魏酸和对香豆酸。[方法]对4种农林废弃物(花生壳、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芯)进行比较,发现玉米芯最适合用于提取阿魏酸和对香豆酸。考察不同氢氧化钠浓度、固液比(玉米芯/碱液)、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玉米芯中阿魏酸和对香豆酸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提取玉米芯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0.5 mol/L,固液比(玉米芯/碱液)为1∶30 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5 h。在此条件下,阿魏酸的提取量最高为14.05 mg/g,对香豆酸的提取量为21.12 mg/g。[结论]研究可为提高玉米芯的附加值利用提供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02-10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收获玉米黄曲霉毒素B1抽样检验及安全性评估

    吴瑞阁;李丰玉;张克玲;

    [目的]了解黄曲霉毒素对南阳地区玉米的污染情况,初步评价玉米的安全性。[方法]从南阳市不同区域采集新收获的玉米样品40个,应用HPLC检测技术对玉米进行黄曲霉毒素B1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为80%,根据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符合食用标准的玉米占37.5%,不符合食用和饲用的占45.0%。[结论]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广泛,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玉米流向进行安全性监控工作。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06+10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贮藏温度下克新1号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化研究

    王希卓;孙海亭;孙洁;朱旭;张凯;沈瑾;蔡学斌;

    [目的]研究4种不同温度下贮藏克新1号马铃薯的品质变化,获得不同用途下克新1号较为合适的贮藏温度和时间。[方法]对不同温度(1、4、10和16℃)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贮藏期间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发芽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试验发现,与10和16℃贮藏相比,1和4℃贮藏条件下,克新1号马铃薯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1℃贮藏无冷害现象;16℃贮藏下30 d马铃薯开始发芽,相对其他贮藏温度,发芽数量和芽长显著增加,水分含量下降最明显;在1和4℃温度条件下可贮藏120 d以上,马铃薯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因此1~4℃可作为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最佳贮藏温度。[结论]研究可为马铃薯产后贮藏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07-10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蛋白质营养价值与加工修饰研究进展

    刘慧;

    蛋白质在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由于人们食物安全意识的提高及人口老化的需要,食物研究人员探讨了蛋白质替代品及蛋白质优化利用,以增加它们的生物利用率和消化率。由于蛋白质受pH、离子强度、温度、压力影响,可相应地采取手段改进其结构和功能。修饰的蛋白质被认为是有附加值的食品原料,即特种蛋白采用酶反应、水解、热处理、酸化、超滤制备。综述了以前的研究,展示蛋白质营养价值与修饰方法。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13-10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益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蒋上志;郭凝;郭斐;唐春江;彭海波;刘华;

    对益阳市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特征、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宣传培训、责任落实、源头管理、品牌建设和执法监管5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16-10317+10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李豪豪;李威;赵世民;江凯;李照民;刘萌萌;朱桃月;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烟草中化学成分含量而在烟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的主要应用对象,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针对烟草分析的主要建模方法,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18-10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一次性砍烤对K326品种上部6片烟叶品质的影响

    伍优;侯军;芶剑渝;刘明竞;何楷;黄纯杨;彭长志;谭子笛;

    [目的]提高K326品种上部6片烟叶的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收益。[方法]通过利用2种不同的烟叶采烤方法,即一次性成熟采收、挂竿烘烤法(处理A)和一次性带茎割收,挂竿烘烤法(处理B),以相互对比烤后烟综合效益优劣的方式来进行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烟叶一次性成熟采收、挂竿烘烤法烤后烟,烟叶成熟度高、色彩橘黄、光泽度强、色度强、油分多、身份中等和叶片结构疏松,为优质烟品质,上等烟比例达到55.2%,较常规高27.3个百分点,均价为16.8元/kg,较常规高2.6元/kg,1 kg烤后烟收益较常规高2.47元,每炉上部叶烤后烟收益比常规采烤多1 509元。[结论]一次性砍烤法较一次性常规采烤法优势明显,能显著提高K326品种上部6片烟叶的烘烤质量,能有效提高烟农烘烤烟叶的综合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22-1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昆虫作为可食用资源的相关研究

    侯启瑞;武国华;陈涛;吴萍;李龙;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是人类可开发利用的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世界许多国家都有食用昆虫的习俗,因此,研究昆虫是否能作为一类适合人类食用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食用昆虫益处多,同时也比较安全。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24-10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模拟胃液条件下假蒟叶提取物抑制亚硝化反应的研究

    周斯仪;袁颖雅;黄晓桦;谌素华;廖森泰;徐玉娟;邹宇晓;钟赛意;

    [目的]研究不同溶剂的假蒟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方法]在模拟胃液条件下,测定假蒟叶提取物亚硝酸盐清除率及亚硝胺合成阻断率。[结果]不同溶剂的假蒟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亚硝化反应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亚硝酸盐清除能力较强,其IC50值为0.425mg/ml,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的能力相对较低,其IC50值为4.064 mg/ml。[结论]假蒟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亚硝化反应抑制活性且主要通过清除底物亚硝酸盐来实现。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26-10327+10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张帅;李淑杰;解小雨;于丽丽;何有富;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维持耕地资源总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分析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土地敏感性和土壤质量,构建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规划数据,运用GIS技术,测算松原市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区。结果显示,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58 257 hm2,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4.40%。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96-10298+10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阳山县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高卫贞;贾正雷;景美清;

    以广东省阳山县作为研究区,结合实地调研,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因子权重,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对研究区的耕地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获得评价结果,得出阳山县耕地质量状况等级图。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11-10312+10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全域立体开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方法

    杨木壮;黄顺婷;

    通过对国土空间内涵的解读,构建城乡空间、海陆空间和地上地下空间的规划体系与方法,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对策建议。开展基于全域立体开发、突出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47-10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论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郭明浩;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更多的农民走向城镇,农民的就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限制宅基地流转造成了土地资源和农民财产的浪费,加剧了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发挥宅基地保障性功能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发挥宅基地的经营性功能。在合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前提下,充分相信农民的"经济人理性",引入土地发展权的概念,理顺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必将水到渠成。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52-10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土地流转后我国欠发达地区规模化种植研究

    余志;

    规模化种植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该研究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切入点,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当前规模化种植中的不足之处,并综合大量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的研究,对欠发达地区规模化种植提出了几点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56-10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益分析

    于丽丽;李淑杰;张帅;何有富;王光灿;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构建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投入的水平特征表现为:投入低效,内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低下;空间特征表现为:空间分异情况并不明显,但总体来说西北部地区大于东南部地区;建设用地投入效益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效益(3.072 1)、社会效益(2.909 5)、生态环境效益(2.532 2),反映吉林省重经济、轻生态的错误发展观念。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58-10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矿开采地表拟破坏土地面积预测方法及应用

    张俊芳;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为案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经计算确定煤矿的最大水平变形值、最大曲率值、最大倾斜值、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值Ucm、及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值;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危险移动边界及最大下沉值边界;根据地表移动边界绘制下沉等值线,并将下沉等值线图与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便得到矿区预测破坏土地的范围,由此计算出破坏土地面积。该方法与矿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矿区土地复垦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61-10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县域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以袁州区为例

    张清;赵曜;

    以袁州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未利用地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做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值,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叠加分析,得出未利用地适宜性等级,为确定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64-10365+10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研究

    刘淑俊;张玉璞;

    土地流转是指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困境。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助推器,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可以有出租、互换、转让、国家征收等多种多样的流转形式,这些土地流转形式不但促进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更使得农村经济增长模式更加灵活多变。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66-10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几种新型检测技术

    赵芸;方献平;柳爱春;张乐;刘超;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问题一直都是老百姓日益关注的焦点话题。综述目前几类较为新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探索不同检测手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各类技术方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69-10370+10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吴强;左艳丽;赵小丽;袁春霞;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目前的农业信息系统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存储处理和系统功能,农民通过安卓手机等智能终端访问系统功能,数据的传输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电信提供商网络实现。系统数据采集完整准确,确保时效性;系统运行稳定,负载均衡;系统功能符合农民需求,易于使用。该系统已经在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智能温室控制中得到应用,后续将进一步向周边农户推广。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71-10372+10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影响因子科技期刊分析——以生物学领域SCI期刊为例

    李楠;

    基于JCR 2012年数据,选择由我国主办且在生物学领域内影响因子位于前7名的科技期刊进行分析,分别统计了这7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创刊年、出版商、2008~2012年5年内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出版周期、载文量、篇均面数、栏目设置、参考文献数等以及重要办刊策略的调整,为我国创办高水平的国际期刊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73-10376+10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林病虫害远程诊治系统的研究

    胡林;周国民;邱耘;樊景超;

    介绍远程病虫害诊断的重要性,探讨远程病虫害诊断系统的基本组成。通过对支持系统的3大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以知识挖掘为手段的病虫害诊断模型子系统,以知识编辑为关键技术的病虫害知识库构建子系统,并以SDD搜索关键技术,构建了智能病虫害检索子系统;以3大技术为核心,并广泛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以知识为中心的,集语音、视频及无线通讯技术的远程病虫害诊治系统。系统基于WEB运行,可以提供不间断服务。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林重大病虫害的诊治决策水平及病虫害的调控水平和效果。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77-10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ag of Words的干果图像分类研究

    施明登;周鹏;白铁成;

    针对干果图像信息量大、分类精度低和耗时多的特点,提出利用Bag of Words模型提取图片的代表特征,并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指导特征矩阵分类。结果表明,图像分类精度能达到80%,分类处理时间约为2 s。通过增加学习样本来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将Bag of Words应用于干果图像识别和分类是可行的。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81-10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线网桥技术在扬水灌区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朱小明;桂玉忠;尚金卫;刘秀娟;

    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承担着灌区4.438万hm2灌溉任务,基层站(所)大都地处偏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处于信息时代,部分基层干部职工却享受不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引进无线网桥技术大大解决了职工上网问题,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84-10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化德县七号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王海燕;云青山;陶赛西雅拉图;苏金华;

    以遥感技术对化德县七号乡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利用GIS技术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解译与分析,对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1995~2004年该乡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七号乡土地利用以草地和林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居民、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很小;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主要特点是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在增加,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在减少,交通建设用地增加,而未能利用的土地面积在减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87-10388+10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urfer绘图软件在葫芦岛市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周春晓;赵宇涵;张博;于亚薇;辛清阳;井川;

    介绍了葫芦岛市气象局基于Surfer绘图软件开发的等值线绘制程序,主要包括程序的设计原理及各项功能模块。论述了程序在决策服务材料撰写、气象网站、气象微博、微信中的应用,并且指出了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89-10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的双极Slope One算法的农业信息推荐模型研究

    张启宇;宋瑶;陈英义;封文杰;

    为了在海量信息中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个性化在线推荐系统是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Slope One算法因简单高效被许多在线推荐系统使用。对Slope One算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特点,提出了农业信息推荐模型。该模型按资源类别把用户评分矩阵划分为评分子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杰卡德统一算子距离相似度算法建立用户类别近邻用户,采用改进的双极Slope One算法和Item user average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未访问资源进行评分预测,有效降低计算量,并提高了评分预测精度,既适合稠密数据集,又适合稀疏数据集。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94-10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基于CNKI的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与述评

    刘乾凝;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整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是解决城乡差距,保障农民平等国民权益、提高基本可行能力,推进社会人本和谐发展的根本环节。该研究融合城乡一体化、农村公共品供求机制进行文献研究,对当前国内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探讨研究中的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91-10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鹏;

    红河州实施美丽家园建设,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内需、改善民生、构建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美丽家园"建设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在美丽家园建设中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397-10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前我国“空心村”问题及对策研究

    潘霜;马丽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的社会经济发生巨大改变。近年来,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非农经济发展,农村出现了村庄"中心衰落,外围增长"的"空心村"现象。"空心村"既导致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浪费,又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该研究分析了"空心村"出现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带来的社会问题等,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00-10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探讨

    程丹;常伟;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结合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果,仍存在农民认识不充分、参保意愿不高、法规体系不完善、财政补贴方式不科学、抵御巨灾能力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信贷保险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巨灾基金、发展再保险、明确监管责任等方面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难题。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02-10404+10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城镇化中的产城互动关系研究

    杨蔚宁;张海姣;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在于中小城镇的自我壮大与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以及产业联动发展,产业集聚是企业空间集聚的经济模式。该研究在总结有关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城镇化的本质与产业集聚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城镇化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产业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两者相互促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05-10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

    丁春丽;

    中小企业是青海省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一直得不到有效突破,严重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丰裕的民间资金又在寻找投资渠道,供需双方目标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运行效果不理想。当前需要借助青海省金融改革发展的契机,搭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09-10410+10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动物解剖及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唐丽江;尹洛蓉;

    针对动物解剖及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实训指导书侧重于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学生实训成绩评定过于笼统等,从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体系几方面,探讨了动物解剖及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11-10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林高校专职心理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曹颖;张磊;依磊;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我国农林高校专职心理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包括基本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职业素质、个性素质5个维度。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13-10415+10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结合”教学法在高等农业院校耕作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志强;梁威威;辛泽毓;贾琳;熊淑萍;马新明;

    耕作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农业人才至关重要。阐述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系统授课与专题报告""三结合"教学法的实施目标、主要做法及实践效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16-10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

    郑慧俊;龚仲幸;

    介绍了高职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情况,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制订树木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容器苗管理、树木出圃、树木修剪5个新项目,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18-10419+10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蛋白质及酶工程课程改革与探索

    胡敏;曲丽娜;张奕婷;卞立红;李洪丽;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讲述、实践教学、考试考核几方面,对蛋白质及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20-10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创业培训成效调查研究

    郭淼;王传凯;

    通过对每期参训学员的培训成效进行实地跟踪服务和调查,分析了学员对接受创业培训的看法、创业培训的成效和影响当前农民农业创业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持续有效地开展农民创业培训、职业农民培训及学员跟踪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22-1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自主学习农业昆虫学的探索与实践

    金大勇;吕龙石;范丽清;

    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农业昆虫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指导自主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改善自主学习条件,并结合教材建设、试题库建设及网络辅助教学建设等,构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与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农业昆虫学的热情,获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25-10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地图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王志杰;

    面向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地图学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等实际问题,建立了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组成的地图学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该实践教学体系,论述了地图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并总结了提高地图学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教学效果显示,该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27-10428+10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优化研究

    张新中;孙文夏;邓自发;

    针对新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如何优化《海洋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海洋生态学》的本科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海洋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29-10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论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借鉴

    楼兰;

    南通因天然独特的地理条件,海洋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之相比,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则起步较晚。南通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发端、改革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目前,南通市沿海地区已基本形成了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文艺产业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成为引领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得益于政府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对新海洋产业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南通在海洋文化产业格局等方面还有待调整。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31-10433+10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新农村健身服务的发展方向

    张博;杨嘉;

    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新农村健身服务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健身服务对新农村的发展起到了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打造出了文明的乡风,但由于相关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的不足,以及缺少专业健身人才的指导,致使新农村健身业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建议政府可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公共体育投入机制,注重培养新农村健身服务指导人才,多丰富新农村体育健身项目,才能让体育文化发展与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37-10438+10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不同小麦播种机械的性能比较

    王海燕;

    [目的]筛选适合当地的小麦播种机械。[方法]选择了两种新播种机械与当地一直沿用的传统条播机械进行试验对比,以小麦冬前苗情、春季苗情和小麦千粒重、单产为指标,对不同播种机械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种宽幅精播机械都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其中山东郓城生产的2BJK-6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效果最佳;该宽幅精量播种机用种少且种子分散均匀,出苗齐、苗匀、苗壮;麦苗植株个体生长空间大,分蘖较好,苗体健壮,根系发达,因此生长后期单位总穗数多,千粒重增加,产量高。[结论]在山东菏泽地区适宜推广应用山东郓城生产的2BJK-6型小麦播种机。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39-10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正>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按照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公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执行,每个标点占一格(破折号占两格)。外文中的标点符号按照外文的规范和习惯。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百分号等并列时,其间用",",不用顿号"、"。注意破折号"——"、范围号"—"和连字符"-"的不同用法。破折号又称两字线或双连划,占两个字身位置;范围号又称一字线或全身划,占一个字身位置,连字符又称半字线或对开划,占半个字身位置。破折号可作文中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引言

    <正>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一般文字不宜太长,不需作详尽的文献综述。在最后引出文章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省略。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致读者

    <正>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注与支持下,《安徽农业科学》杂志走过了53个春秋,并已成长为农业类刊物的龙头期刊。据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数据,2012年《安徽农业科学》的总被引频次24771,继续在450种农业科学期刊中排第1位:影响因子0.629,在地方农业科学期刊中居于前列。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联联袂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3-2014)

    2014年29期 v.42;No.462 10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