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I1和GPA1在拟南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李延红;

    比较了gpa1-2a、bi1-1、cGα、WsL、er 5种基因型的拟南芥以及abi1-1和gpa1-2a、bi1-1和cGα的杂种纯合体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型的Ws发育最为迅速,abi1-1发育则最缓慢;杂种纯合体的发育介于亲本之间,在莲座叶片数上接近于父本,而在莲座半径上接近于母本。

    2006年18期 4507+4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麦种根对氯嘧磺隆的敏感性研究

    吴雪平;任锋利;田雪亮;

    以小麦为试验材验材料,测定了氯嘧磺隆对小麦种根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嘧磺隆48和72 h对小麦种根的EC50分别为45.65和10.99 mg/L。

    2006年18期 4508+4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抗旱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常红军;刘兰霞;

    论述了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钙、ABA和Lea蛋白与植物抗旱性关系以及植物抗旱的分子机理。

    2006年18期 4509-4510+4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数理统计在农业科学和生产中的应用

    张军贤;

    讨论了数理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数理统计学在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数理统计学在农业科学和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2006年18期 4511-4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彭曼—蒙特斯公式在参考作物需水量中的应用研究

    张丹;张广涛;王丽学;胡冰;孙毅;吴琼;

    介绍了作物需水量计算的几种方法,采用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浑蒲灌区水稻的需水量,结果比以往直接算法更为精确,为灌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2006年18期 4513-4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金太阳杏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研究

    包东娥;刘遵春;宋林森;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起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鲜重与体积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 9+0.352 8x-0.007x2+5×10-5x3,R2=0.989;y=-2.751 8+0.303 3x-0.005 2x2+3.4×10-5x3,R2=0.990;y=-2.506 8+0.276 7x-0.004 8x2+3.2×10-6x3,R2=0.988;y=-22.756+1.978 4x-0.351x2+0.000 3x3,R2=0.991;y=-15.344+1.193 2x-0.01x2+8.8×10-5x3,R2=0.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 2×0.880 5x),R2=0.995。

    2006年18期 4515+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油菜施肥数学模型

    翟均平;郑元红;

    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得出金沙县油菜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最优施肥方案为N肥10.7 kg/hm2、P肥7.5 kg/hm2、K肥6.0 kg/hm2,N∶P∶K配比为1∶0.7∶0.6,油菜平均产量可达2 250 kg/hm2以上。

    2006年18期 4516-4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湖北公安县柑橘果实品质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

    陈在新;王宜雄;李金秋;周红军;肖德元;

    对公安县新近引进栽培的12个主要柚类品种和9个杂柑品种进行品质测定,并依据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可食率、含水量、Vc等6个主要品质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柚类品种以沙田柚、永嘉早香柚红肉溪蜜柚、福建溪蜜柚表现较优,杂柑品种中以山下红、不知火、南香和秋辉表现较优。建议对柑橘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时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2006年18期 4518-4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EM原露处理秸秆的研究

    李培庆;马庆明;李国旺;

    对玉米秸、稻秸、小麦秸室内EM原露发酵处理后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EM原露在提高秸秆资源营养价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EM原露菌群利用非蛋白氮(尿素)方面作用不明显。

    2006年18期 4520-4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河南太行山南方红豆杉种子催芽研究

    李孝伟;孟丽;王鸿升;

    应用变温层积和激素处理,探讨打破太行山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间与红豆杉的裂口数呈正相关;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低温处理并非是种子裂口的必要条件。

    2006年18期 4522+4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MnSO4水溶液浸种对金合欢种子发芽的影响

    邵平悠;高梅峰;高焕章;

    研究了不同浓度MnSO4水溶液、不同浸种时间处理金合欢种子,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45 mg/L MnSO4水溶液浸种48 h发芽效果最佳(发芽率100%)。

    2006年18期 4523-4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宁夏种源胡芦巴薯蓣皂甙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代红军;梁新华;党东;

    以永宁、中宁、盐池、固原地区种植的宁夏种源胡芦巴为材料,研究了皂甙素含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中的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日照时数与皂甙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06年18期 4525-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数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王林生;宋忠利;李毓珍;马晓玉;

    QTL分析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从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QTL定位原理、作图群体、方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2006年18期 4527-4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提莫菲维小麦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刘畅;杨足君;肖燕;李光蓉;任正隆;

    以提莫菲维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设计的小麦种子醇溶蛋白的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插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产物长度为1 002 bp,包含一个完整的284个氨基酸的编码区,基因库登录号为DQ861428。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为-αgliadin基因家系成员。利用-αgliadin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建立系统树,分析表明该序列与栽培小麦供体物种一粒小麦的-αgliadin基因聚在一大类中,因而被定位在提莫菲维小麦的A染色体组上。

    2006年18期 4530-4531+4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HPLC测定不同蜜源中10-HDA的含量

    罗莉萍;邹盛勤;余无双;

    建立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不同蜜源新鲜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10-HD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Nucleodur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55∶45∶2,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2 nm,柱温25℃。10-HDA在1.384~12.4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适用于评价蜂王浆及其产品的质量。

    2006年18期 4532-4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莱克多巴胺的毒性及其残留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海棠;王自良;王艳荣;李学武;张改平;

    综述了莱克多巴胺(RCT)的化学结构、理化特性、构效关系、毒性作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残留及其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06年18期 4534-4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大蒜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研究

    张丽霞;张国强;

    以大蒜为原料,经酸性溶液提取、盐析、脱盐、洗脱、凝胶过滤等步骤分离得到蛋白酶抑制剂AS-1。对该抑制剂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抑制剂AS-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3 000、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可溶于水的弱酸性蛋白质。

    2006年18期 4537-4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水稻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张振海;

    以35个水稻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宽等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存在正相关,而株高、剑叶长、穗长、每穗粒数、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性状与水稻品质性状间存在负相关;有效穗数与糙米率等成对性状间的显性效应相关。

    2006年18期 4539-4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宜香229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游天智;陈华;

    介绍了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宜香229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6年18期 4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术

    王得焕;田世忠;严有花;

    介绍了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06年18期 4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范家军;刘礼明;李峰;张玉林;

    对扬辐麦2号播期、播量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六安市裕安区扬辐麦2号适宜播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配套播量120~135 kg/hm2,有利于扬辐麦2号增产潜力的发挥。

    2006年18期 4544-4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

    王秀芹;刘希桂;曲建平;高建强;王洪刚;

    从转基因技术、农杆菌介导的受体以及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和玉米转基因的现状等方面,综述了在玉米中农杆菌介导转基因的进展。

    2006年18期 4546-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早熟玉米穗分化的研究

    李凤云;孙本普;李秀云;

    对早熟品种鲁原单4号玉米雌雄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并研究其不同穗分化时期追肥浇水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雌穗与雄穗分化时期有相关性,雌、雄穗分化时期和展开叶、可见叶等外部形态有对应性;夏直播玉米,以雄穗分节期追肥浇水产量最高,其叶龄指数为35。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夏直播玉米肥水运筹提供参考。

    2006年18期 4549-4550+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连玉21号玉米杂交种选育研究

    唐中彦;

    连玉21号是大连市种子管理站于1998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2006年18期 4551+4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油研10号在长江上·中·下游的高产稳产性研究

    韩宏仕;

    采用高稳系数法,对油研10号在长江上、中、下游区试中的产量表现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农作物品种高产稳产性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油研10号在长江上、中、下游均表现出较好的高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可以在长江上、中、下游的冬油菜区大力推广。

    2006年18期 4552-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杨东辉;冯世龙;

    进行了不同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田螺正常生活适宜的水体pH值为5.5~7.5,最适pH值为6.0~7.0。pH值为6.5处理的生长率最高,pH值升高或下降,其生长率均下降,且存活率也下降。

    2006年18期 4554+4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3种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栽培的影响

    赵凤良;王尚堃;雷新梅;

    研究结果表明:用废菌糠作双孢菇覆土材料,必须加以处理并与消过毒的普通菜田土配合使用,废菌糠与普通菜田土配合比例以80/20为最好,不能完全使用废菌糠;草炭土作覆土材料,应与壤土配合使用,可节省草炭土材料降低成本,在覆土厚度为3.3 cm情况下,草炭土与壤土体积比例以75/25较为适宜;粘壤土作覆土材料,在覆土厚度为4 cm情况下,粘壤土添加谷壳量以9 kg/m3最为适宜。

    2006年18期 4555-4557+4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维生素C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百俊;魏翠英;卫秀英;杨东平;

    采用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大白菜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大白菜品质和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以70 mg/L维生素C处理效果最好,使大白菜叶片长、宽分别增加16.3%和15.0%,叶绿素含量增加14.8%,球叶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增加21.6%和15.8%,单株重和产量提高19.1%。

    2006年18期 4558+4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日本南瓜坐果率的栽培措施

    李莉;田士林;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提高日本南瓜坐果率的栽培管理方法。

    2006年18期 4559+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

    孙其宝;王伦;俞飞飞;孙俊;陆丽娟;

    综述了葡萄避雨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葡萄避雨栽培的发展建议。

    2006年18期 4560-4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荸荠品种比较试验

    俞安良;

    对绍兴荠(对照)、桂林马蹄、团风荠、武汉荠、宣州大红袍5个荸荠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宣州大红袍高产、粒大、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当地种植。

    2006年18期 4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吲哚丁酸(IBA)和不同基质对石蒜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王燕;许锋;杨永成;

    石蒜是我国重要的秋冬季观赏植物,但其自然繁殖率低、速度慢。为提高石蒜鳞片扦插繁殖效率,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和不同基质对石蒜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对于石蒜鳞片扦插繁殖有促进作用,以100 mg/kgIBA处理的繁殖效果最佳;腐殖土对石蒜繁殖有重要作用,将沙和腐殖土按照1∶2混合作为石蒜鳞片扦插的基质效果更好。

    2006年18期 4563-4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激素和复合添加物对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田英翠;杨柳青;

    以大花蕙兰开花植株茎尖和试管苗茎段或叶切段为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并获得再生植株,筛选出原球茎诱导培养基:KC+5mg/L BA+0.5(或1.0)mg/L NAA+0.5%~1%蔗糖;原球茎增殖培养基:KC+5 mg/L BA+0.1(或0.5)mg/LNAA+0.2%蛋白胨;分化及育苗培养基:KC+0.1 mg/L NAA+10%香蕉匀汁+0.1%活性炭。

    2006年18期 456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郁金香引种栽培研究

    胡新颖;雷家军;杨永刚;

    从荷兰引进4个郁金香品种,调查并比较了各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和种球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品种LargeCopper的种球最矮,茎上柔毛最长;品种Toronto的种球膜质鳞片为桔红色,无光泽,叶片上有红褐色条纹,种球最高、最重,内外轮花瓣长最长,花径、花高、雌蕊高、花药长和花丝长均最大,但内、外轮花瓣最窄;品种Pink Impression植株最高,叶片长而宽。供试4个品种郁金香均在4月上旬萌芽,1周后展叶,4月末现蕾,5月上旬开花。花期一般为10 d,品种Toronto的花期最短,仅为1周;品种Apricot Beauty花期最长,可达2周。4个品种在现蕾前后到盛花期生长迅速。品种Apricot Beauty的种球繁殖系数最高,达4.91。品种Pink Impression的一级子球产量较高,为31.1%。

    2006年18期 4568-4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豫南山地发展美国大扁桃可行性研究

    田士林;郑芳;李莉;

    从发展大扁桃优势和豫南山区现状、气候条件以及试种大扁桃经济效益等方面来分析豫南山区种植美国大扁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豫南山区发展大扁桃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并且是提高土地附加值、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2006年18期 4571+4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虎刺梅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

    李修岭;相洪丽;

    以虎刺梅不同部位为试验材料,不同浓度6-BA、NAA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6-BA 0.5 mg/L+NAA 1.0 mg/L的激素组合对花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团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6-BA 3.0 mg/L+NAA 0.2 mg/L;再生苗在附加6-BA 2.5 mg/L+NA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效果较好。

    2006年18期 4572-4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竹石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吕慧;段渊古;

    该文所论述的山石与竹的搭配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典的配置手法。自古至今,无论是造园还是诗词绘画都有很多竹石搭配的记载。为什么竹石搭配的造园手法会受到文人画家以及造园家的如此青睐?这种搭配手法是从古典园林流传下来的,如何将这种搭配手法有机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该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将这种经典配置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下去。

    2006年18期 4574-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论槐树家族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唐桂梅;姜卫兵;

    对槐树家族主要种类和变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观赏特性进行了归纳评价,并全面总结了槐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用途,系统阐述了槐树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2006年18期 4577-4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风水理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文华景苑别墅区为例

    程朝霞;段渊古;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来营造具有特色的居住环境,并以文华景苑别墅区为例,从选址、朝向、道路、绿地系统4个方面来阐述风水理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2006年18期 4580-4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观光农业建园条件分析

    匡丽红;秦华;

    最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兴建各类观光农业园。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开发建设观光农业,它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考虑其开发建设的可行性。该文从区位条件、立地条件、资源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4个方面对观光农业建园的条件进行了阐述。

    2006年18期 4583-4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图书馆建筑中的绿化问题

    李京;

    介绍了现代图书馆建筑绿化的一些设计方法,以及图书馆建筑与绿化的关系处理,并提出了图书馆建筑绿化的日常管理方式等。

    2006年18期 4585+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童丽丽;汤庚国;许晓岗;

    从城市森林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群落的动态研究、群落树种的选择与人工群落配置模式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中国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6年18期 4586-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丽水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陈兵红;

    简述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和发展概况,并且结合丽水市实际,剖析了丽水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必要性和理念,提出了丽水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具体途径。

    2006年18期 4590-4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南阳黄牛可持续发展探讨

    梁子安;鲁云风;文祯中;原国辉;

    针对目前南阳黄牛数量日趋减少、品种严重衰退、许多宝贵基因丢失以及长期近交为主的繁殖方式造成南阳黄牛品种单一化程度高、抗逆性降低等现状,提出南阳黄牛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006年18期 4592-4593+4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流式细胞仪在猪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初探

    曾有权;陆阳清;牛金涛;黎江;蓝海恩;潘天彪;张明;蒙冰;卢克焕;

    在国内首次报道使用流式细胞仪对猪进行性别控制研究。猪精液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X、Y精子分离,分离精子经过数小时保存后,用于陆川母猪输卵管授精,最后产出健康仔猪。试验结果表明:①第1次(2005-10-14)精子分离的纯度为:X88%、Y83%;活力为X35%、Y21%。第2次(2006-01-13)纯度为:X70%,Y68%;活力为:X52%,Y36%。②该试验中母猪受孕率为25%,未受孕者仍然可在生产条件下继续繁殖。③受孕母猪(1头)产出健康仔猪5头,出生成活率100%,大小均匀,活力良好,哺乳期(28 d断奶)平均日增重与生产群极为接近(151.43 g1、48.93 g),但产活仔数低(生产群为8.4头/窝)。④仔猪雌性率为60%。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该实验室现有条件下,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母猪通过输卵管受精可以产出健康仔猪;精子分离对仔猪哺乳期生长无明显影响;对性别比例有一定调控作用。

    2006年18期 4594-4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一起罕见仔猪低血糖病的诊治

    梁仕岩;

    通过一起严重发生的仔猪低血糖病介绍了诊治技术。

    2006年18期 4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制剂提高肉鸡细胞免疫力的研究

    姜金庆;杨国有;许艳凤;王香云;

    采用E-玫瑰花环(ERFC)形成试验的方法,探索中草药制剂对鸡是否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将中草药白头翁、黄连、板兰根、大青叶、甘草、马齿苋、黄芪、蒲公英、山楂、干姜等按一定比例制成粉剂,将受试动物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从1日龄开始,3个试验组分别按0.5%、1%、1.5%的比例将中草药制剂加到日粮中进行饲喂,对照组不加任何添加剂,按常规方法进行饲养,35d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玫瑰花环(ERFC)试验。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的细胞免疫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2006年18期 4598-4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山地果园散养生态鸡技术要点

    赵静;李海燕;唐伟斌;

    总结了山地果园环境下高效益散养柴鸡的关键技术。

    2006年18期 4600-4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鹅细小病毒蛋白研究进展

    余祖华;丁轲;程相朝;张春杰;李银聚;吴庭才;

    鹅细小病毒有5种蛋白,包括2种非结构蛋白和3种结构蛋白,该文简述了这5种蛋白的性质、特点、功能,并综述了鹅细小病毒蛋白体外表达研究进展。

    2006年18期 4602-4603+4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池塘集约化养殖红白鲫的研究

    陈万光;郭国强;

    论述了池塘精养红白鲫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2006年18期 4604+4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配合饲料高密度培育一龄胭脂鱼种的研究

    万全;赖年悦;刘映彬;沈保平;孙文贤;陈中华;王旭;

    研究了投喂配合饲料,在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胭脂鱼鱼种的技术,结果表明:胭脂鱼成活率90.06%,饵料系数2.086 0。并且得出脂胭鱼全长、体重关系式Y=0.044X2.604 5(R2=0.804 3)。

    2006年18期 4605-4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无公害黄鳝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

    常先苗;

    从网箱制作、设置、水源选择、鳝种放养、投喂,疾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黄鳝的标准化养殖技术。

    2006年18期 4607+4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鳝血清胆固醇含量与体长关系的研究

    张廷华;曾凡坤;李念;陈亮;田晓花;

    对32尾不同体长黄鳝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鳝的体长(x)与血清胆固醇含量(y)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关系,即y=6.059x+2.164,相关系数r=0.628 6。

    2006年18期 4608-4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秦玉丽;吴良钱;李睿;

    从水体选择、网箱设置、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扼要介绍了黄颡鱼的水库网箱养殖技术和池塘网箱养殖技术。

    2006年18期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中黑盲蝽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余昊;黄晓杏;

    系统调查三叶草草坪,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黑盲蝽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黑盲蝽种群在三叶草坪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中黑盲蝽本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法提出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2006年18期 4611-4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淡娇异蝽的初步研究

    方泰泉;

    淡娇异蝽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此虫在金寨县栗园广泛分布,但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甚至爆发成灾。以若虫、成虫刺吸汁液为生,致使新梢停止生长,嫩叶卷曲或枯萎,受害严重植株,不仅新梢、花芽不能形成,而且枝梢或全树枯死,造成板栗大幅度减产或绝收。

    2006年18期 4613+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仔猪猪瘟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鉴别与治疗

    易本驰;张汀;田冬梅;

    气候突然变化会造成仔猪应激,引发大肠杆菌在体内增殖,使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与猪瘟混合感染;借助实验室化验、检测可作出鉴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控制病情。

    2006年18期 4614-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SP.NET的农情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卫国;姜海燕;丁银芳;

    介绍了基于ASP.NET技术农情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及开发过程。系统以.NET为技术平台,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开发语言为Visual C#.NET,实现包括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社会情况、土地利用、植被信息等的管理与维护功能,可为农业生产管理与决策提供定量化的共享信息平台。

    2006年18期 4616-4617+4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ODIS杭州地区植被变化分析

    马志勇;张慧;张军海;

    对2000年10月和2005年10月杭州地区的MODIS数据应用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时间序列借助“等密度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析近6年来杭州地区植被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植被有大幅度增加,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2006年18期 4618-4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断奶仔猪铁过负荷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王天有;钟华;赵恒章;王相如;尚伟杰;

    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铁过负荷断奶仔猪的淋巴结、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猪饲料中添加过量的补铁剂可造成猪的铁过负荷,过剩的铁以铁血黄素的形式,广泛沉积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和肝窦及脾窦的内皮细胞,从而使这些细胞呈现Perlps染色阳性。

    2006年18期 4620-4621+4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次深对流长寿命冰雹过程分析

    陈晓红;彭延昌;余金龙;张娇;翟菁;

    2005年6月14日夜到15日凌晨受1个生命史达4 h之久超级单体影响,安徽东部出现罕见的冰雹天气过程。该文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MM5、地面遥测和高空天气图等资料分析,试图揭示该次冰雹过程的天气特征。结果表明:该次大范围风雹强对流天气系统是在东北低涡下,高空前倾槽与地面辐合线有利的大环流背景下,一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影响所致。

    2006年18期 4622-4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钟华;王天有;倪国保;

    采用血液涂片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继发链球菌病。同时,介绍了该病的治疗方案。

    2006年18期 4625-4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蔬菜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陈永凡;

    介绍了连云港市蔬菜烟粉虱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2006年18期 4627+4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库拉索芦荟凝胶液的提取工艺研究

    刘士平;薛艳红;

    以美国库拉索芦荟为原料,分别采用鲜榨汁法、冷榨汁法、超声波破碎法和酶法提取芦荟凝胶液,并分析了凝胶液的活性成分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采取不同提取工艺获得的凝胶液功效成分差异明显。酶法提取获得的凝胶液出汁率高,多糖、蛋白质、有机酸及过氧化物酶含量较高,是制备高档芦荟凝胶液的最佳选择;而超声波破碎法所获得的芦荟凝胶液稳定性最好。另外,还探讨了芦荟综合利用的相关工艺,提出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应采取相应的提取工艺。

    2006年18期 4628-4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

    刘洪进;李秋生;朱汉清;

    介绍了防治粳稻武育粳3号发生的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006年18期 4630+4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沙河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和主导功能分析

    陈艳梅;戴茜;

    根据河北省沙河市自然要素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的空间分异和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将沙河市域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和8个生态功能亚区,然后确定各个生态亚区的主导功能及今后的建设、保护、发展方向。

    2006年18期 4631-4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遗传效应的分析

    廖和荣;赵宗胜;李岩;孙杰;焦丽萍;余春梅;李大全;

    通过对鸡、鹌鹑、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42个表型性状值和9种限制性内切酶的mtDNA-RFLP图谱进行分析,探讨了家禽远缘杂交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胸宽、胸深等12个性状具有超亲优势,肌纤维直径等25个性状及mtDNA都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2006年18期 4634-4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指示生物蚯蚓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作用

    李典友;程仁法;

    介绍了蚯蚓作为指示生物应用于环境监测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并且从2个方面介绍蚯蚓在环境指示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生物监测存在的不足。

    2006年18期 4637-4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饲料污染对绿色畜产品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魏刚才;李军民;李国旺;郑爱武;姜金庆;

    论述了饲料污染对绿色畜产品的影响,并从饲料管理、饲料生产和饲料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

    2006年18期 4639-4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松毛虫作为新饲料蛋白资源的开发及其前景

    刘高强;王晓玲;魏美才;

    综述了松毛虫饲用研究的进展,并对其作为新饲料蛋白资源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2006年18期 4642-4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线虫的研究和防治

    刘青娥;曹鹏飞;

    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了植物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等3个方面。植物线虫多为线形;生活史较简单,包括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传播主要依赖流水、风、农具等媒介;具有主动侵染的特点。植物线虫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子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给农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目前对植物线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2种手段。

    2006年18期 4644-4645+4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黄粉虫饲养条件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

    杜开书;柴立英;

    介绍了黄粉虫饲养条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开发应用前景。

    2006年18期 4646-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西宁种植山莨菪中矿物质元素分布特征

    李天才;陈桂琛;樊青玲;周国英;

    采集2年生和3年生人工种植山莨菪在不同生长期的植物全植株,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测试其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2年生与3年生种植山莨菪的根、茎、叶等组织器官中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各异,3年生种植山莨菪各组织器官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略高于2年生同一生长期相应组织器官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即随种植山莨菪生物量的增加其对矿物质元素的需求量表现为略有增加的趋势。

    2006年18期 4648-4649+4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鄂西北十堰山区中草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德智;姚强;刘华;汪建敏;张健;

    在鄂西北十堰山区中草药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鄂西北十堰山区中草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理顺管理体制、科技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2006年18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茯苓菌丝原生质体最佳条件研究

    程水明;周导华;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茯苓原先质体制备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茯苓原体质体制备最适条件为酶解温度41℃,酶液浓度2.0%,酶解pH值5.5~6.0,酶解时间3 h。

    2006年18期 4651+4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因子与烤烟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关系研究

    张永安;王瑞强;杨述元;周冀衡;

    研究生态因子与烤烟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年有效积温、年日均温、种植期均温和无霜期对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都有促进作用,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与其存在二次抛物线关系;芳香族氨基酸类物质与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条件间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与海拔、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间相关关系显著;酚类降解产物与海拔高度存在着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美拉德反应产物与温度条件的关系密切;西柏烷类物质在高海拔、中等水分和较高温度条件下更有利于其合成积累,光照强弱对其影响不大;新植二烯在时照时射、和煦的天气条件下容易降解和积累。

    2006年18期 4652-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8 ] |[阅读次数:0 ]
  • 陕桑系列品种叶质的比较

    彭云武;楚渠;胡必利;

    桑品种的引进推广关系到养蚕成绩的好坏。通过生物鉴定方式对陕桑系列桑品种进行养蚕对比。结果表明,陕桑305、陕桑402的成绩优于其他品种。

    2006年18期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秦巴山区野桑蚕的利用研究

    楚渠;彭云武;胡必利;郝利军;

    对利用秦巴山区野桑蚕资源与家蚕进行转育作了研究,培育出金黄色茧、黄色茧、肉色茧、竹青色茧和黄色茧限性皮斑、限性蛾体色蚕品种。

    2006年18期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山区无性系茶园幼年期管理技术

    陈庆昌;

    总结了岳西山区对无性系茶园幼年期管理的实践经验。

    2006年18期 4657+4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

    孟飞;徐福寿;张莉丽;

    研究了9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佳乐、速克灵、万霉灵对叶片防治持效性好;秀安、嘧霉胺、农利灵、凯润对叶片防治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好;凯润、万霉灵、速克灵、好速净、秀安、施佳乐、农利灵对果实防治效果好;凯润对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均好。

    2006年18期 4658+4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壳寡糖类物质对烟草TMV的抑制及防御酶系的影响

    马镝;吴元华;赵秀香;

    在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前几天,用自制的壳寡糖溶液处理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烟草品种NC89(Nicotiana tobaccumcvNC89),测定其在烟草上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引起的寄主体内防御酶系变化。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后,在心叶烟上对TMV的病斑抑制率在第10天达最高,为79.10%;在烟草品种NC89上对TMV的防效在第10天达最高,为32.41%。同时,壳寡糖处理可导致烟草品种NC89叶片的PAL、POD、PPO、SOD活性不同程度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表明壳寡糖类物质可以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提高烟草的免疫能力。

    2006年18期 4659-4660+4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18%克Y特灵防治烟草脉坏死病的研究

    赵秀香;贾玉才;吴元华;

    开展18%克Y特灵防治烟草脉坏死病的药效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18%克Y特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脉坏死病的预防效果为73.2%,治疗效果为66.5%,均高于对照药剂1.5%植病灵和20%病毒A的防效。田间小区药剂对比试验用18%克Y特灵可湿性粉剂4005、006、00倍液喷雾,对烟草脉坏死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1%7、2.4%和64.9%。该药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对烟草无药害,毒性级别为低毒,可作为一种新型农药使用。

    2006年18期 4661-4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激素型除草剂对小麦种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崔乘幸;吴雪平;任锋利;

    以小麦为试材,测定了2,4-D和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4-D 72 h处理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为492.53 mg/kg;2,4-D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与鲜重间的抑制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二甲四氯72 h处理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为798.28 mg/kg;同时其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与鲜重间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2006年18期 4663-4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褐化发生因素的研究

    王宏伟;史振声;邢志远;

    以5个不同基因型玉米为材料,对影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褐化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同的材料发生褐化的程度不同。参试材料以沈农糯玉米和白糯1号褐化率较低;培养基添加20 g/L甘露醇后褐化率由高于30%降到10%以下;培养温度为24~25℃时,幼胚褐化率最低。

    2006年18期 4665-4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10%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效果

    王庆福;陈建全;李海燕;杨秀永;刘桂霞;

    采用10%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剂防治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DDAC(C8~C10)水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0%DDAC(C8~C10)水剂1 000倍液6、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8%、88.04%;10%DDAC(C8~C10)水剂6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标准对照药剂69%安克锰锌WP 600倍液的防治效果(90.02%)无明显差异。

    2006年18期 4667+4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维菌素类杀虫抗生素对八斑球腹蛛的毒力研究

    肖永红;秦路荣;陈定光;

    研究了4种以阿维菌素为有效成分的抗生素类杀虫剂爱诺虫清1号、爱诺虫清3号、减担子、饿死虫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八斑球腹蛛的致死力,结果表明:4种生物杀虫剂处理的八斑球腹蛛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69、7.74、3.59和3.72 d,均低于对照存活时间21.61 d;对照的死亡率与处理时间呈直线正相关,而各处理的死亡率经对数转换后与药后时间也呈直线正相关;处理间差异达到0.05水平显著。这说明阿维菌素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八斑球腹蛛具有一定的毒性。

    2006年18期 4668-4669+4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分胁迫下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特性

    贾文庆;陈韵;刘会超;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和NaCl+KCl两种盐分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Cl+KCl胁迫下种子的发芽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鲜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与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2006年18期 4670-4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赤霉素和萘乙酸不同配比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协同作用

    毛善国;徐建明;李冬梅;

    研究了赤霉素和萘乙酸不同配比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GA3与NAA以1∶1配比在浓度为10 mg/L处理时对根系的促进作用最佳,13 d后根的长度、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13.68%6、7.36%和98.08%;GA3与NAA以2∶1配比在浓度为50mg/L处理时对幼苗的地上部分促进效应最显著,13 d后苗的高度、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6.00%、18.39%和24.44%。

    2006年18期 4672-4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3种蛋白酶制备的鱼粉水解物的生根抑制活性的研究

    张运佳;杨剑;浦跃武;

    以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为水解酶制备出鱼粉多肽,用培养皿生物分析法检测不同鱼粉水解物在0,0.5~1、1.5~22、.5 mg/ml)浓度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种子萌发根系生长抑制活性.所有的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分析处理.结果表明:3种鱼粉水解物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均有抑制活性,且随着水解物浓度增加根系生长的抑制活性增强;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制备的鱼粉水解物的根系抑制活性要明显高于风味蛋白酶制备的鱼粉水解物。

    2006年18期 4674-4675+4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发展及新式吸嘴的设计

    刘建民;杜文亮;裴跃;

    草地蝗虫吸捕机采用直吸式吸嘴,吸捕率低。在对原直吸式吸嘴、特别是在对吹吸气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蝗虫在吸捕时的跳跃躲避特性以及对蝗虫悬浮速度的试验测定,设计了吹吸式吸嘴。并对吹吸式吸嘴与直吸式吸嘴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吹吸式吸嘴可将吸口气流速度从原来直吸的20 m/s降低为14 m/s,可减轻后续设备的负荷;与具有相同吸口气流速度的直吸式吸嘴相比,吸吸式吸嘴轴向、径向吸捕距离分别延长0.5~1倍,负压吸捕区增大1~2倍,能够对更大范围的蝗虫进行有效吸捕,提高吸捕率。

    2006年18期 4676-4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盐碱对芦笋胁迫效应的分析

    张玉霞;张立军;王艳树;谭巍巍;牛飞霞;

    对1年生芦笋进行NaCl、Na2CO3和混和盐胁迫处理,检测不同盐碱对芦笋的伤害程度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中性盐对芦笋伤害不明显,且低浓度的中性盐有利于芦笋生长;碱性盐对芦笋伤害严重,且随着浓度增大伤害程度加重;混合盐对芦笋的伤害介于中性盐和碱性盐之间。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趋势表明,中性盐能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碱性盐则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

    2006年18期 4678-4679+4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盐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崔辉梅;陈曾;

    研究了不同盐(NaCl)浓度处理对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白菜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均呈总体下降趋势,幼根生长受盐胁迫抑制明显;碧玉大白菜各项指标与其他品种间具有0.05水平显著差异,在0.6%盐浓度下碧玉大白菜表现较好。

    2006年18期 4680-4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药适期及防治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杭德龙;夏必文;杨学文;焦兆文;孙茂应;翟示清;岳葆春;

    研究不同施药适期及防治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以盛花初期与盛花中期各喷药1次防效最好,盛花中期与终花期各喷药1次和盛花中期喷药1次防效次之。油菜盛花初期的生物学特征为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主茎开花数占主茎总花蕾数15%~20%、一次分枝开花率20%~30%;盛花中期生物学特征为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25%~35%、主茎开花数占主茎总花蕾数70%以上。

    2006年18期 4683+4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甘蓝蚜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闫彦萍;王海荣;韩巨才;

    采用点滴法研究了山西省3个地区甘蓝蚜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朔州地区甘蓝蚜种群对常用药剂表现为较低的抗性水平,而晋中地区和长治地区的甘蓝蚜种群对常用药剂都达到了较高的抗性水平。

    2006年18期 4684-4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淮地区烟粉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张艳秋;刘伟;胡长效;胡方可;

    从烟粉虱发生危害特点、田间消长规律、生存环境、施用药剂、田园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黄淮地区烟粉虱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的药剂防治烟粉虱的方法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006年18期 4686-4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杀虫剂1%苦皮藤素微乳剂的研制

    陈军;张莉;孔凡彬;范辑玉;

    介绍了1%苦皮藤素微乳剂的配方制备方法,确立了较佳的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了温度、水质和贮存时间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制剂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该农药制剂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社会效益显著。

    2006年18期 4688-4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60)Co-γ射线对孔雀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周振春;强继业;朱程青;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孔雀草种子,研究射线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和辐射剂量呈负相关;芽长和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而根长和辐射剂量呈微相关。

    2006年18期 4691-4692+4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寒地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严有花;

    总结了寒地保护地尤其是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2006年18期 4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皖南烟田施白云石粉调节土壤酸度研究

    赵第锟;王世济;刘小平;崔权仁;武家美;

    通过皖南烟田白云石粉不同用量试验,动态监测土壤的pH值,结果表明:随着白云石粉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也增加;各处理的土壤pH值在施入白云石粉60 d之前增加速度较快,在施入白云石粉60 d之后在一定范围内起波状变化;施用白云石粉1 500 kg/hm2,土壤pH值即可从4.2调节到5.5以上的理想水平,而且在施用60 d后保持得比较稳定。

    2006年18期 4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土壤吸附克百威的热力学研究

    谢国红;王丙丽;闫海生;孔凡彬;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平衡振荡法在2882、98和308 K温度下对克百威在土壤中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百威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吸附克百威的热力学特征研究发现,克百威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克百威在土壤吸附的推动力是氢键力,无配位基交换、化学键等强的作用力。

    2006年18期 4695-4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麦作期间土壤及有机肥供氮量的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孙春梅;陈宗明;杨彩云;

    结果表明,在一般条件下麦作期间黄潮土土壤供氮约为60 kg/hm2,一般有机肥含氮量为0.2%~0.25%,可提供当季小麦利用的氮素仅有15 kg/hm2左右;若要生产6 000 kg/hm2小麦,其氮素吸收量一般为150 kg/hm2左右,由化肥提供的氮素约为75 kg/hm2,按化肥氮素利用率30%~50%计算,化学氮素施用量一般应为150~225 kg/hm2。

    2006年18期 4697+4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壤类型对纳米TiO2的吸附性研究

    刘汝英;潘淑颖;孙长春;徐保民;齐君;

    研究了5种类型土壤对纳米TiO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TiO2的吸附能力有较大差异;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砂姜黑土>潮褐土>棕壤>褐土>潮土。

    2006年18期 4698-4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油菜硼镁肥效应研究

    刘英;李孝勇;王允青;马金星;武际;

    研究了油菜硼镁肥效应,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硼镁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150 kg/hm2硼镁肥油菜增产效果明显。

    2006年18期 4700+4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锌营养对烟草生长及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晔;吴元华;赵秀香;高芬;

    研究了不同锌营养水平下烟草外渗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相关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1 mg/L处理后烟株长势较好,并且其外渗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处理浓度对烟草自身抗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06年18期 4701-4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红壤旱地玉米施用硫肥的效果

    刘小三;叶川;章彪雄;余喜初;

    研究了红壤旱地玉米施用硫肥的肥效,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促进红壤旱地玉米有效结穗率和千粒重的提高,增产幅度为8.41%~23.36%。

    2006年18期 4703+4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麦喷施植物营养液的研究

    刘志超;胡凤灵;王红涛;

    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小麦喷施植物营养液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华硕828能使小麦有效灌浆期延长,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提高,小麦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能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喷施华硕989虽能增产,但增收效益甚微;喷施华硕行大运虽能使小麦增产,但不能增收。

    2006年18期 4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面喷肥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

    研究了叶面喷施对强筋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土壤质地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养分对强筋小麦的成穗数影响不明显;在成穗数、产量方面,壤土>轻壤土;壤土叶面喷施0.1%MnSO4、0.05%(NH4)2MoO20、.3%KH2PO4、2%CO(NH2)2和轻壤土叶面喷施0.3%KH2PO4、0.05%(NH4)2MoO2、0.2%ZnSO4、2%CO(NH2)2能提高强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

    2006年18期 4705+4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的产量效应

    武际;叶舒娅;王文军;朱宏斌;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硫酸钾镁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产量增加7.5%~13.2%。同时,施用硫酸钾镁肥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的利润比对照增加482~755元/hm2。

    2006年18期 4706-4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人为活动对野生大豆种群的影响

    高红明;柏伟荣;包志峰;黎品秀;

    分析了长江北岸润扬大桥附近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不同的3种生境内植物群落组成、群落特征、野生大豆种群特征等。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对群落组成、群落特征、野生大豆种群特征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群落高度、芦苇密度与野生大豆密度、野生大豆高度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野生大豆密度与群落高度、芦苇密度之间存在0.05水平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野生大豆高度与群落高度、芦苇密度间均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群落高度和芦苇密度明显影响野生大豆种群特征。

    2006年18期 4708-4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泰兴市耕地质量监测

    殷文;马晓燕;赵万平;徐霞;鞠建勇;

    多年土壤监测结果表明,泰兴市耕地质量呈下降或隐性下降的趋势。所以,应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推广“深浅光免”间隙耕作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逐步提高耕地土壤质量。

    2006年18期 4710-4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甜味植物研究进展

    张桂玲;温四民;

    介绍了罗汉果、甘草、甜茶、多穗柯、索马甜、甜菊的甜味有效成分及其医疗作用和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6年18期 4712-4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重庆段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研究

    龚玲;钟成华;邓春光;胡霞;

    调查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沿岸城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7个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库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效果较好,只有少数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由于收集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库区水环境存在较大隐患;进水负荷超过设计能力范围时,处理效果明显降低。

    2006年18期 4714-4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生态修复对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探讨

    周春火;刘士余;

    指出生态修复是成效显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之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依靠大自然力量和依靠人工治理的关系,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大面积封育保护的关系,封与育、用的关系,以及生态、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006年18期 4716-4717+4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法制问题研究

    崔彩贤;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区域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粗放、破坏的耕作模式以及落后的经营管理,使西部广大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该文从法制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2006年18期 4718-4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及堆肥化技术展望

    汪建飞;于群英;陈世勇;段立珍;

    该文分析了露天焚烧作物秸秆和自然排放畜禽粪便的环境危害,指出堆肥化处理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举措。同时,探讨了当前堆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06年18期 4720-4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8 ] |[阅读次数:0 ]
  • 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范冬英;

    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形势,论述了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困境,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2006年18期 4723-4724+4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初探

    左元庆;

    在简析重庆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的对策。

    2006年18期 4725-4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抗菌肽的来源及分类

    梁永利;

    该文综述了天然抗菌肽的来源及分类,展望了抗菌肽的应用前景。

    2006年18期 4728-4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满明俊;罗剑朝;

    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原理,以效益费用分析法为基础,结合陕西省退耕还林规划和各退耕还林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总价值达1 123.6亿元,水源涵养和维持大气是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部分,陕北和陕南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受益区。

    2006年18期 4735-4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种子植物新记录

    许桂芳;孟丽;李孝伟;王鸿升;刘荷芬;

    该文报道了河南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11种,分属7个科8个属。

    2006年18期 4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沂蒙山区多用途木瓜植物资源研究

    王嘉祥;

    介绍了沂州木瓜的类型和多种用途。

    2006年18期 4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赖氨酸抑菌特性研究

    秦芸桦;周涛;

    研究了聚赖氨酸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聚赖氨酸的抑菌谱很广,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都不高于25 mg/L,而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到200 mg/L;热处理后聚赖氨酸抑菌效果基本没有变化;在pH7时聚赖氨酸抑菌效果好,抑菌时间比较长,在pH5时聚赖氨酸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最快,但保持时间不长;聚赖氨酸与0.1%醋酸的复合抑菌效果最好,与0.1%甘氨酸的复合抑菌效果次之,与0.1%乳酸的复合抑菌效果不太理想。

    2006年18期 4740-4741+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冻干蜂胶粉的研究

    沈咏舟;沈乐平;程雯;

    将提纯蜂胶与不同组分的赋型剂相配合,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了蜂胶冻干粉。该产品具有易加工、粉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畜牧业等领域。

    2006年18期 4742+4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蜜汁苦瓜真空渗糖工艺研究

    高晗;孔瑾;张浩;路玲霞;

    从4个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蜜汁苦瓜的真空渗糖工艺。结果表明:真空渗糖最佳条件为真空度-0.085 MPa,真空维持时间30min,充气破除真空时间2.5 min,糖液温度85℃。

    2006年18期 4743-4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垂盆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蒋新龙;蒋益花;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垂盆草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1∶10(g/mL)的50%乙醇水溶液,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效率较好,而且最佳工艺条件下黄酮产率为1.265 2%。

    2006年18期 4745-4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香菇柄中多糖的加压提取工艺研究

    王谦;李志;李晓阳;卢婕;王璞;

    研究了加压提取香菇柄中多糖的效果,结果表明:与热水恒温浸提法相比加压浸提法可明显提高浸提率;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1∶20,浸提次数为2次,压力为0.1 MPa,浸提时间为1 h,在该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可达93%。

    2006年18期 4747+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保责任分析

    于海;

    从农业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出发,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的原因,提出了强化政府环保责任的对策措施。

    2006年18期 4748-4749+4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张国新;王秀萍;鲁雪林;王文成;

    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3种农业发展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2006年18期 4750-4751+4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陈德清;

    分析了建设节约型农业的重要性,指出建设节约型农业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提出了推进建设节约型农业的主要途径是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切实抓好农业装备节能工作、大力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加强乡镇企业节约生产工作等。

    2006年18期 4752-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辽宁省土地整理工作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袁吉;张宁宁;

    土地整理是提高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为了全面地认识土地整理,对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根据有关文献,对土地整理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并对辽宁省现行土地整理运作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依据。

    2006年18期 4754-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当前我国农业院校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魏凤娟;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院校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

    2006年18期 4757-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的启示

    黄琳;张祚;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城乡土地利用矛盾突出。作为一种城乡结构的设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尝试从中获取一些改变我国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的有益启示。

    2006年18期 4759-4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对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巴克;

    根据农业科研院所的特点,阐明了农业科研院所文化的丰富内涵,论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探索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提出了看法。

    2006年18期 4761-4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WTO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李乐平;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作为WTO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措施”,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指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保护和支持。而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位,农业保险起不到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在WTO背景下加快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已是当务之急。

    2006年18期 4763-4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收益管理的供电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马文斌;唐德善;

    对供电企业运用收益管理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分析供电企业现有价格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电企业在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所应实施的基于收益管理思想的价格策略、供电企业集成收益管理的结构模型与定价模型。

    2006年18期 4765-4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乡村社会是国家根柢

    田富强;池芳春;田富利;

    农业不只是一种产业,乡村也不仅仅只是乡村,它代表生态平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家庭组织及社会结构紧密联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中国数千年以农立国,文化积淀多源于此。乡村保存了国家民族之元气,为固守生命本真的关键节点,其远离枝节性的所谓发展与发达,成为数千年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和人力资源种子库。乡村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繁荣贡献了税赋、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论文融入作者的切肤感触,着眼对于普通乡村历史作用的分析思考。

    2006年18期 4767-4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城市土地定级的统计问题研究

    刘利;周学武;唐旭;

    土地定级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质量和使用效益及其在土地空间上的分布差异状况进行评定,并用等级序列表示其差异或优劣程度的过程。该文从城市土地定级的流程入手,深入分析定级过程中存在的统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2006年18期 4770-4771+4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黄华;

    指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我国综合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我国综合农业生产能力的途径。

    2006年18期 4772-4773+4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改善我国农村消费环境的若干措施

    李世军;

    针对当前农村消费市场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消费环境的若干措施。

    2006年18期 4774-4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祝美云;赵晓芳;

    阐述了我国面粉加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中小型面粉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与解决途径。

    2006年18期 4777-4778+4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韦廷柒;黄诗保;

    指出各级政府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尽快建立起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功能齐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6年18期 4779-4780+4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战略联盟与信任机制建立研究

    张京卫;张兆同;

    指出我国大多数企业实力都比较弱,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途径就是与其他企业组建战略联盟,而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是相互信任,所以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对战略联盟的成功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就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建立做了一些探讨。

    2006年18期 4781-4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集雨利用技术浅析

    王连卿;

    集雨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切合实际的新型节水措施,对农村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农村集雨技术,探讨了适合锦州市发展的农村集雨利用技术。

    2006年18期 4783-4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对策

    胡非凡;吴志华;

    分析了广东省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发展粮食物流的建议。

    2006年18期 4785-4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研究

    宋峥嵘;

    分析了永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永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2006年18期 4787-4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沼气现状及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何顺民;朱维林;吴礼友;蒋尚云;

    分析了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

    2006年18期 4789-4790+4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发展循环型农业运作方式的研究

    杨洁;刘家顺;

    在阐述了循环型农业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具体运作方式。

    2006年18期 4791-4792+4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再创新分析

    向丽;

    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原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本身的缺陷而不能适应新型农民的需要,而产生了合作经济组织再创新的制度需求。然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再创新却受到了滞后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变量的限制,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并提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再创新的制度供给与制度均衡的策略与方法。

    2006年18期 4793-4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体验经济下对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的新思考

    贾会棉;路剑;

    保定市农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这些因素为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论述观光农业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北省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然后指出了保定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体验经济下保定市发展观光农业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2006年18期 4796-4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苏北经济欠发达原因分析

    杨宇;郑垂勇;

    为了阐述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真正机理,文章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苏北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性:苏北受到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陷入落后状态,经济的落后造成区域非正式制度的保守,非正式制度的保守又使苏北不能有效利用发展机遇,加重了经济的落后状态,经济发展陷入路径依赖。改革开放后,苏北进行了3次解锁路径的尝试,孕育耿车模式、模仿苏南模式和外向型经济模式,因为非正式制度及其他条件的不同,这些尝试并没取得预期的效果,苏北经济发展依然处于欠发达状态。最后,提出了当前情况下发展苏北经济的2项措施:培育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资本,形成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行动。

    2006年18期 4798-4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对加快发展西部县域经济的思考

    赵锦域;王青;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体系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现阶段,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

    2006年18期 4801-4802+4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蒙城县21世纪农业持续发展探讨及展望

    刘琨;

    探讨了蒙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6年18期 4803-4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信息化中多媒体远程教育平台

    胡桂珍;廖革元;

    研究了基于Internet网的多媒体远程教育平台,提出了一种平台组建方案。

    2006年18期 4805-4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卫星遥感监护地球环境

    李秀;

    介绍了卫星遥感在环境监护方面发挥的作用。

    2006年18期 4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手机短信平台与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探讨

    迟秀全;

    论述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手机短信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为农民在互联网上搭建基于手机短信的C2B电子商务平台的构想。

    2006年18期 4808+4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面包体积的通径分析

    张国权;王格格;欧阳韶晖;罗勤贵;魏益民;王新中;

    对陕西关中51个小麦品种(品系)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与面包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与面包体积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吸水率与面包体积不存在相关性。通径分析表明,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沉淀值、蛋白质含量对面包体积的直接作用依次减弱,沉淀值、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吸水率、蛋白质含量对面包体积的综合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其中沉淀值为面包体积的主要决策变量。

    2006年18期 4809-4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的理论研究

    邵延平;

    利用投资组合的方法减少风险,提出含交易费用的最优投资组合模型。精心选择股票组合,求出协方差矩阵,以及在不同期望收益率条件下最小的投资组合方差和投资组合系数。

    2006年18期 4812-4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堵塞现象及成因探讨

    邵坚;程林;刘俊;

    对造成人工快速尖滤系统(CRI系统)堵塞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有机悬浮物由于截留和吸附作用而在浅表层渗滤介质中的积累是造成CRI系统堵塞的最主要成因。

    2006年18期 4814-4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对网络环境下中国农村地区图书出版发行的思考

    戈迎春;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中国农村地区图书出版发行的现状与走向问题。

    2006年18期 4817-4818+4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中西部农村农民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峰;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农民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试图揭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体育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中西部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为我国制订相关的农村体育政策,指导中西部农村农民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依据。

    2006年18期 4819-4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