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天歌;马翠敏;王锁民;
液泡是细胞内一种可以储存多种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细胞器。为了抵御高盐、干旱和重金属毒害等非生物胁迫,植物可以通过将细胞质中过量积累的Na~+、K~+、Ca~(2+)和其他金属阳离子区域化至液泡中,以此来维持正常的细胞膨压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液泡膜阳离子转运蛋白种类丰富,能够调控细胞中不同无机离子的转运和区域化。鉴于此,对定位于液泡膜的不同阳离子转运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2020年21期 v.48;No.65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滕慧颖;赵瑞;商少璞;何子顺;薛儒;沈永宝;
豆梨(Pyrus calleryana)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集观赏、药用、嫁接砧木为一体。豆梨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最初被美国发掘并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良观赏品种,我国对豆梨观赏资源的研究利用现多以反引种为主。从豆梨的生物学特征和开发利用价值入手,并对良种引进、繁育栽培、抗逆性以及叶色变化机理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年21期 v.48;No.658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吴静妍;葛新新;李海英;窦树军;
蔷薇科果树种类繁多,是果品生产中的极佳选择。组织培养技术有利于果树的种苗繁育、培育新品种及缩短育种时间,从而成为蔷薇科果树快速繁育的有效途径。从影响组织培养成败的几个重要因素(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及时期、灭菌时间的控制、培养基及植物激素的选择),归纳了蔷薇科果树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蔷薇科果树的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谭龙娟;叶金玲;艾建安;
酵母硒是一种优质的有机硒源,与无机硒相比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安全、低毒等特点,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加强免疫力及改善肉质等。综述了酵母硒的主要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畜禽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13-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龙中;黄臣臣;
微生物广泛参与了砷的地球化学循环,对砷的迁移转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微生物修复砷污染具有较大的潜力,也是砷污染防治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微生物作用下砷的地球化学循环和微生物修复机制,重点分析了各类微生物对砷污染的修复潜力,最后对微生物修复砷污染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0年21期 v.48;No.658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海芬;温世杰;陈小平;洪彦彬;鲁清;刘浩;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
花生果柄节点强度是影响花生机械化摘果的重要性状。对国内80个花生品种新鲜和晒干荚果果柄节点强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鲜果柄节点强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80个花生品种新鲜荚果果柄强度变异范围为1.18~8.59 kg;大部分花生品种晾晒6 d后果柄节点强度显著下降;晒干后,不同的品种果柄节点强度差异较大,果柄强度变异范围为1.107~5.307 kg,平均值为3.207 kg。根据检测的数据,筛选出一些果柄节点强度较强、不容易摘果和果柄强度较弱、较容易落果的品种,为下一步筛选与收获机械相融合的品种打下基础。
2020年21期 v.48;No.658 21-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佩;申国民;张继光;张忠锋;薛琳;朱启法;汪文杰;蔡宪杰;曹亚凡;
通过在皖南烟区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烤烟成熟期(移栽后103 d)的农艺性状、养分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和烟叶质量特征,从而指导烤烟的优化栽培。结果表明,固定行距下,不同株距对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和氮、磷、钾元素的积累影响很小。适当密植可以增加叶片中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量,减少茎部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量,增加地上部氮和钾元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减少磷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增加根部磷元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钾的积累量呈增加趋势。适当密植后C3F烟叶中氯的含量增加,总糖含量降低,钾含量呈降低趋势,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B2F烟叶中还原糖、总糖及氯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降低了总植物碱的含量。从烟叶感官质量指标总体来看,行距1.1 m、株距0.45和0.55 m处理的评吸质量较好。
2020年21期 v.48;No.65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董育红;王学芳;田建华;张忠鑫;杨莉;
为了探明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的适宜种植密度,同时保证双低品质和优良抗性,通过田间密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秦优1699产量、品质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单株有效角果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群体总角果数则呈波浪式变化。不同密度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密度对秦优1699的芥酸、硫苷、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在低于37.5万株/hm~2密度时,秦优1699菌核病发病率低、抗倒性强。因此,在该生态条件下,秦优1699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
2020年21期 v.48;No.65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世敏;王同芹;刘兆丽;张世和;白星焕;
选用2014—201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75 000株/hm~2密度的42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秃顶长、百粒重6个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位高、穗长、株高、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秃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穗长、穗位高和穗行数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大,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性状,在选育玉米品种时,要注意对穗长、穗位高和穗行数的选择。
2020年21期 v.48;No.65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陆丽娟;周军永;朱淑芳;刘茂;仇鹏辉;孙其宝;
[目的]改善安徽葡萄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拉长安徽省鲜食葡萄上市供应期。[方法]2015年引进"郑艳无核"葡萄品种,在合肥地区连续3年对其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等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和研究。[结果]经过连续3年的引种观察,郑艳无核在合肥地区的平均穗重208.7 g,平均单粒重1.57 g,最大单粒重1.9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3%。7月中下旬即可上市。[结论]该品种具有极早熟,早果性及丰产性强,具草莓香味,抗病性较强等优点,在合肥地区利用避雨栽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2020年21期 v.48;No.658 33-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桂敏;周永熊;李进昆;苏艳;陆林;李涵;曹华;黎霞;熊俊芬;
[目的]研究栽培基质对盆花的生长效应。[方法]以白色重瓣长寿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长寿花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最佳基质配比为椰糠∶珍珠岩=4∶2,其有机质含量最高,为317.61 g/kg,容重最低,为0.29 g/cm~3,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16.71、175.80和256.90 mg/kg;其长寿花株高、叶片大小、叶片数量、分枝数、花朵直径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无土栽培对盆栽长寿花有较好的栽培效果。
2020年21期 v.48;No.658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扬;凌永胜;林金秀;
以马铃薯新品种"泉云4号"为试验材料,以未添加激素的MS基础培养基为对照,研究在马铃薯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外源激素6-BA和NAA,不同有机添加物番茄、马铃薯、香蕉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和结薯的影响,探求组培苗增殖、结薯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规模化生产组培苗和试管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BA在低浓度时对组培苗的长高、结薯有促进作用,高浓度下有抑制作用,但有利于增加叶片数;NAA在低浓度下有利于组培苗的长高、叶片数的增加,在高浓度下有利于结薯,且2种激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最适于组培苗增殖的激素配比为2.00 mg/L 6-BA+0.01 mg/L NAA,最适于结薯的激素配比为2.00 mg/L 6-BA+1.00 mg/L NAA。最适宜组培苗长高和结薯的添加物均为100 g/L马铃薯;最适宜叶片生长的添加物为200 g/L番茄。对于马铃薯组培苗结薯和叶片数的增加,激素和添加物均可以有效促进,但对于长高,添加物的表现更好。
2020年21期 v.48;No.658 39-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媛蓉;赵凡;张姗姗;红英;吴郁;曾秀丽;
对引进到拉萨的2种欧李材料(科尔沁和洛南)的果实及枝叶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为欧李在高海拔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科尔沁欧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酸、还原糖、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洛南欧李,但抗坏血酸、铁和锌含量相反;2种材料果实的天门冬氨酸和枝叶的谷氨酸在各类氨基酸中均达到最高,科尔沁欧李枝叶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粗蛋白质、钙含量、半纤维素均高于洛南欧李,而洛南欧李枝叶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均高于科尔沁欧李。从2地引进的欧李枝叶中钙含量、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果实,其中枝叶中的钙含量约为果实的100倍。
2020年21期 v.48;No.65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冬刚;王宏栋;骆兰平;尚晓勇;刘文海;韩冰;
草莓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种植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青睐,种植面积连年增加。以大棚草莓为例,探究草莓绿色栽培方式,旨在通过采用天敌治虫和蜂授粉技术,加强光、温、湿、水、肥调控等,破解草莓种植中存在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使用过量、害虫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切实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促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2020年21期 v.48;No.658 47-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闫威姣;吴翠云;郭丽;俞文君;郝庆;
以清水为对照,于骏枣开花期实施5个以赤霉素(GA_3)和6-BA为基础、辅以微肥的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不同处理下开花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外源激素+微肥混合处理对骏枣开花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复合激素+微肥混合配比在促进坐果量、坐果率、枝头宿果数的提高方面显著优于单一型激素+微肥混合配比,尤其以T4处理(20 mg/L GA_3+50 mg/L 6-BA+2 000 mg/L磷酸二氢钾)、T5处理(20 mg/LGA_3+50 mg/L 6-BA+2 000 mg/L硫酸锌+2 000 mg/L硼酸+2 000 mg/L磷酸二氢钾)效果较好,外源激素+微肥混合配比在提高保果率方面效果不明显。在内在品质方面,不同的激素与微肥混合配比处理能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并降低可滴定酸含量,T1处理(20 mg/L GA_3+2 000 mg/L硫酸锌+2 000 mg/L硼酸)、T4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T3处理(20 mg/L GA_3+50 mg/L 6-BA+2 000 mg/L硫酸锌+2 000 mg/L硼酸)、T4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T5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在所有处理中,T5处理的开花坐果情况、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溶性蛋白和糖酸比均表现理想,T1处理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最高。
2020年21期 v.48;No.65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于辉;刘惠青;徐丽;张伟;郝小静;徐和平;
为选育鄂尔多斯地区优良的小果型西瓜自交系,对16份小果型西瓜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和指标测定,比较了各材料在果实发育期、单果重、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抗病性方面的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瓜材料190491单果重、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病性均显示出良好特性,190292在果实发育期、单果重、抗病性方面表现突出,19050为灰色关联分析中综合性状最优。研究发现,材料190491、190292、19050可以作为鄂尔多斯地区小果型西瓜杂交育种中优良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2020年21期 v.48;No.65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兰;王朝顺;李祥;史兰芬;安正云;胡新洲;刘坚坚;沈祥宏;杨进成;
通过花椰菜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种植密度与各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以期探明花椰菜利卡1号在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同等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重要性的排序为产量>开展度>生育期=外叶数>球纵径>球横径>单球重>株高。不同种植密度下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排序为4.95万株/hm~2>4.50万株/hm~2>5.40万株/hm~2>4.05万株/hm~2>3.60万株/hm~2>3.15万株/hm~2>5.85万株/hm~2。
2020年21期 v.48;No.658 56-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姮;张玉荣;李子孟;鲍静姣;严峻;
依据2018年4月对宁波杭州湾新区附近海域的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运用富营养化指数法、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宁波杭州湾新区附近海域水质中除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站位超标率为100%外,其他指标均符合海水水质Ⅱ类标准。沉积物中除Cu的站位超标率为4%,其他指标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所有站位富营养化指数均大于1,该海域处于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系数(RI)均值为44.76,潜在生态危害轻微。
2020年21期 v.48;No.65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3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勇;王丽莎;常敬华;程微;
[目的]研究矿区排土场复垦区和普通种植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区玉米田土壤(K1区)、阜新市太平区下洼子村玉米田土壤(F1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利用基因组测序分析复垦区和对照区真菌多样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复垦区和对照区样本中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并分析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结果]K1区和F1区土壤有效磷、速效钾、pH呈显著性差异,碱解氮和有机质呈非显著性差异;K1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低于F1区,K1区鉴定出19个真菌属,而F1区共鉴定出52个真菌属,真菌的预测功能K1区比F1区少11种;K1区分离鉴定的真菌以青霉属(Penicilli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真菌为主,F1区分离鉴定的真菌以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真菌为主。[结论]该研究为矿区生态修复、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0年21期 v.48;No.658 63-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珍;石转弟;
结合静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法及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静宁县满足要求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 290.50 hm~2,以其他草地为主,分布零散,图斑破碎,规模较小,开发难度大。针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以上特点,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2020年21期 v.48;No.658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8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嘉卓;卢钰博;于潇;崔龙波;
[目的]监测莱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旨在为海洋环境保护及贝类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在2019年5—11月对莱州湾的8个位点进行水质监测,并采用营养指数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环境综合质量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莱州湾水温、盐度和pH分别为12.24~27.04℃、29.05‰~30.72‰和7.52~8.22,适宜贝类的养殖;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6.55~8.31和1.24~2.25 mg/L,均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营养盐含量均在贝类养殖的安全范围内;养殖区内细菌数量均在合理范围之内;营养水平和水质评价总体来说该海域较为清洁,但在个别月份营养水平偏高。[结论]莱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较好,适宜贝类的养殖。
2020年21期 v.48;No.658 76-7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7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樊林京;李丽娟;闫艳伟;乔璐;
分析了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优势,总结了河南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梳理了全省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摸清了全省国土空间承载状况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情况,提出了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河南省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基础研究。
2020年21期 v.48;No.658 80-8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雒林通;马芳;唐德富;包晓娟;
为挖掘益生菌调节下太平鸡回肠SNP位点,将120只太平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益生菌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太平鸡回肠转录组的SNP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NP类型中,转换类型明显高于颠换类型,对照组中转换类型占22.55%~27.45%,颠换类型占11.43%~13.87%;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结果相似,转换类型(22.53%~27.46%)明显高于颠换类型(11.37%~13.94%)。SNP位置分析表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总SNP位点分别为4 684 072和4 647 171个,其中位于内含子和基因间区的SNP位点最多。另外,在SNP功能分析中,同义突变SNP占比最高,在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中分别占7.01%和7.10%;非同义突变SNP在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中占比分别为2.97%和2.98%。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太平鸡的分子标记开发、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辅助育种等提供基础数据。
2020年21期 v.48;No.658 86-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尽文;黄娟;陶卉卉;吴风从;宿凯;屈文;
[目的]探明石臼港近岸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组成和分布情况,分析其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趋势。[方法]于2016年5月(春季)在石臼港区近岸海域用大型浮游生物网拖网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特征;结合历史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演替趋势。[结果]此次调查该海域共采集到鱼卵13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6种,鲱形目(Clupeiformes)3种,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2种,鲻形目(Mugiliformes)、鮋形目(Scorpaeniformes)各1种;所获仔稚鱼2种,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调查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0.30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ind./m~3,鱼卵优势种为绯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仔稚鱼优势种为鮻(Liza haematocheilus)。[结论]与历史资料相比,此次调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变化较大,资源量大幅度下降。
2020年21期 v.48;No.65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吕青兰;薛源;史杨白;刘苗;金锐铭;丁淑燕;陆仲逸;黄鹤忠;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及其杂交鳜(鳜♀×斑鳜■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相的头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后进行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鳜鱼染色体数目皆为2n=48,均未观察到随体、次缢痕或其他特殊标志的染色体。鳜、斑鳜和杂交鳜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8sm+10st+30t(NF=56)、2n=2m+8sm+10st+28t(NF=58)和2n=2sm+12st+34t(NF=50)。该研究鳜和斑鳜的染色体组型与其他水系种群相比有所差异,呈现多态性。首次报道的杂交鳜染色体组型与父母本皆有不同,显示了杂交后代复杂的染色体变异。
2020年21期 v.48;No.658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志敬;杨慧山;葛影影;谭伟军;吴征敏;兰瑞霞;高振华;何国戈;尹福泉;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时间对青贮凤梨渣pH、亚硝酸盐、氨态氮、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含水量65%~75%的新鲜凤梨渣置于体积2.0 L的密封塑料青贮容器中,分别于发酵7、14、21、28、35 d取样,测定其pH、氨态氮、亚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等指标。[结果]青贮凤梨渣的pH均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0.05),青贮21、28和35 d显著高于7和14 d(P<0.05);青贮凤梨渣的亚硝酸盐含量为3.50~11.13 mg/kg;青贮凤梨渣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0.05),青贮28 d时显著高于其他青贮时间(P<0.05);青贮28、35 d时青贮凤梨渣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21 d(P<0.05);青贮凤梨渣的乙酸、丙酸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新鲜凤梨渣(P<0.05),28 d时乙酸、丙酸和乳酸含量均最高,且显著高于7 d(P<0.05),14 d后乳酸、丙酸和乳酸含量逐步稳定(P<0.05);青贮凤梨渣的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0.05),35 d时丁酸含量最低(P<0.05)。[结论]青贮凤梨渣的最佳青贮利用时间为28 d。
2020年21期 v.48;No.65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文英;何永彩;
为了掌握青海省4种食源性动物体内志贺菌的分布情况,针对志贺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nvasive plasmid,ipaH)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志贺菌的PCR检测方法,优化反应体系,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能特异性扩增志贺菌ipaH基因,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未扩增出条带;最低检测限值为1.8 pg/μL。在临床样本检测中,100株疑似菌株的阳性率为62.00%,其中牦牛源75.00%(3/4),鸡源35.29%(12/34),羊源44.44%(8/18),猪源88.64%(39/44);新鲜鸡粪和羊粪的阳性率分别为91.67%(11/12)和90.91%(10/11)。这说明试验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应用于志贺菌的实验室诊断;4种动物体内均不同程度带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不可忽视该菌的致病作用。
2020年21期 v.48;No.65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益波;杜丽英;张凯;宋献艺;程俐芬;曹宁贤;
太行黑山羊是山西省优良地方品种,亟需开展保护、选育及科学利用工作。介绍了山西太行黑山羊品种资源特征、保种概况、保种方案、选育及开发利用措施,以期为该品种的保种、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107-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家僖;薛源;史杨白;金锐铭;王莹莹;陆仲逸;丁淑燕;黄鹤忠;
揭示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F_1[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生化遗传特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斑鳜、翘嘴鳜3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杂交鳜F_1代5个组织(肌肉、肝脏、心脏、肾脏、脑)的3种同工酶(LDH 1.1.1.27、MDH1.1.1.37、EST3.1.1.1)酶谱特征的研究。3种同工酶均存在较稳定的物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征;杂交鳜F_1代同工酶酶谱的组织表达与双亲(斑鳜、翘嘴鳜)之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和特异性,除了斑鳜和翘嘴鳜肾脏中的MDH同工酶谱以外,3个不同鳜种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较明显的种属特异性,肝脏、肾脏中的LDH和EST同工酶谱以及肌肉中的EST同工酶谱均存在显著且稳定种属特异性差异表达,可作为鉴别3种鳜鱼种质特性的重要遗传生化参考指标。该研究结果为鳜鱼的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0年21期 v.48;No.658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婕;徐柳根;邱涛涛;毛涵屹;叶绮文;余萍;周松松;王义华;宋剑波;
膜联蛋白(Annexin)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目前有关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家族的研究较少。对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家族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膜联蛋白家族基因的数量、结构域和进化关系。对蒺藜苜蓿的幼苗分别进行干旱、盐和冷处理,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20个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盐胁迫下,5个基因表达下调,4个基因表达上调;在冷胁迫下,3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MtANX3在各胁迫下均发生了下调。综上所述,非生物胁迫影响了蒺藜苜蓿模联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
2020年21期 v.48;No.65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永辉;林能庆;陈天增;
选择天然营养有效成分和微量成分高且花量大、花多的防城金花茶(A)、凹脉金花茶(B)和越南红顶凹脉金花茶(D)3个品种的优树为杂交亲本,开展杂交亲和性和杂交生长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授粉64个,获得杂交果15个,结果率为23.4%。获种子37个,培育杂交苗15株,经1年培育,苗高均值为16.9 cm、地径为0.19 cm。目前杂交苗正常培育,其生长变异有待进一步观察,通过杂交,获得优质金花茶新品种是可行的。
2020年21期 v.48;No.658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3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则月;赵景奎;张彩云;金蓉;
以扬州市农村微小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取样法对微小广场的树种选择及配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扬州市农村微小广场常用的乔木树种有52种,隶属于26科45属;灌木33种,隶属于22科29属,应用频率最高的乔木、灌木分别是香樟和桂花(100%),红叶石楠(90%);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为1.0∶1.5;季相变化良好,四季皆有景可赏。同时还分析了扬州农村微小广场在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总结扬州市农村微小广场植物景观建设经验,为今后扬州及其他城市的农村微小广场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素华;朱莹莹;韩浩章;王波厂;张丽华;
为了提高黄金香柳嫩枝扦插生根率和扦插生根效果,筛选适宜的生根剂处理浓度。分别用400、600、800、1 000 mg/L NAA处理插穗8 s,以CK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NAA处理对黄金香柳嫩枝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A浓度的增加,生根率、根长、株高及新枝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数和根径随NAA浓度增加不断上升,综合隶属函数评价结果,800 mg/L浓度下扦插效果最好。
2020年21期 v.48;No.658 127-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陈丹;蔚淑英;郭美兰;张荟;
为更好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地、创造可持续植物景观,通过实地调查和调查问卷法,对集宁区6条道路从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应用频度、配置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主要应用植物共有38种,隶属于21科、31属,其中乔木18种、灌木11种、草本花卉9种,出现频度较高的乔灌草分别为青杄、紫丁香、八宝景天。乔灌草种类比为1.89∶1.33∶1,乔灌木的应用高于草本花卉,无藤本植物的应用。在观赏特性方面,观花植物最多,在植物色彩方面,除绿色外,红色系植物最多。调查样地植物应用不够丰富,季相景观不够明显,配置形式雷同,城市道路特色体现不足。针对不足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2020年21期 v.48;No.658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魏海斌;
对循化地区引进的几个早实核桃品种进行了物候观测和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系列核桃品种和北京861品种的萌芽时间较其他品种晚。几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果实横径、出仁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指标均达到国家特级标准;果实壳厚、单果重指标达到林业行业推荐标准优级。香玲核桃品种果实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北京861核桃品种果实性状最差。该研究结果对循化地区核桃栽培过程中的优良品种选择及后期品种选育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020年21期 v.48;No.658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旭光;黄玲璞;王卫南;秦玲;黄霖;杨思霞;廖堂贵;陆仟;
为了研究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朱槿盆栽幼苗为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并对朱槿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保护酶(POD、SOD)活性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复水后有所恢复,但都没有完全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综上,朱槿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好,对干旱胁迫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020年21期 v.48;No.658 137-13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建海;胡庆森;
通过调查林芝市城区及周边绿化现状,走访多个园林建设单位、园林苗圃及花卉公司,总结了该市的园林建设及绿化现状。综合园林绿化实践经验,提出了景观文化与特色乡土植物结合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发展色叶树种、观花树种及多年生宿根花卉,将林芝建设成高海拔的特色城市花园。最后提出林芝市绿化建设对策,可为当地城区绿化及苗木繁育和引进提供重要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140-14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安民;
蚜虫是园林植物重要害虫之一。采集三门峡市园林植物的蚜虫制作简易标本,并用USB显微镜观察记录虫体特征并记录数据。经整理鉴定表明,为害三门峡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有1总科7科30属54种。
2020年21期 v.48;No.658 142-145+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国英;赵继荣;马金莲;简富缋;李镒珺;丁耀全;颉斌斌;
在文旅产业融合视角下,探究传统村落品牌建设已成乡村旅游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甘肃省为例,探讨品牌生态位、品牌生态势、品牌支撑体系和顾客感知价值等主要因素对传统村落品牌建设的影响路径和效果。结果表明:品牌支撑体系对品牌建设的影响效果最大,顾客感知价值对品牌建设有一定影响,品牌生态位对品牌建设的影响微弱,品牌生态势的影响程度不明显。由此,建议在甘肃省传统村落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品牌支撑体系和顾客感知价值。
2020年21期 v.48;No.658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0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宋伟丰;王广金;
探讨了47%三氟羧草醚·灭草松水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7%三氟羧草醚·灭草松水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中高剂量处理下,对杂草的鲜重防效最高可达98.01%,持效期可达30 d左右,并对大豆安全。该试验结果可以为大豆田阔叶杂草的合理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21期 v.48;No.658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清婷;潘竟伟;田太安;申修贤;杨茂发;杨洪;商胜华;于晓飞;
为进一步提高不同诱源对烟田害虫的诱集效果,筛选出对害虫诱集效果好且对天敌影响较小的诱源。将性诱剂和糖醋液结合,与单一诱源诱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其对烟草夜蛾科害虫的诱虫效果,结果表明,糖醋液+性诱剂组合诱虫效果均显著好于糖醋液、性诱剂和食诱剂的诱集效果,且对烟田天敌的影响较小。建议将糖醋液和性诱剂组合的诱源方式开展烟田害虫防控。
2020年21期 v.48;No.658 153-15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明纲;杨贤莉;孙兵;迟立勇;张擘;赵北平;李明贤;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减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常规优质稻品种五优稻四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A为对照,常规施肥;B减施化肥20%配施微生物菌剂;C减施化肥30%配施微生物菌剂;D减施化肥40%配施微生物菌剂。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处理均能降低五优稻四号株高,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就产量而言,相比常规施肥处理,减肥30%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产量最高,为5 574.75 kg/hm~2,略高于对照,减肥40%配施微生物菌剂产量为5 388.75 kg/hm~2,略低于对照,但处理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可见,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化肥减少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化肥减施合理配比微生物菌剂保障作物产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0年21期 v.48;No.658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潘润;杲悦悦;任国宇;任佳慧;李可心;张子豪;袁丽;丁爱芳;
[目的]促进炭基肥的研究和农用。[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炭基肥和复合肥不同施用对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养分状况及3种不同品种蔬菜(奶油小白菜、四季小白菜、小青菜)植株养分、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炭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蔬菜叶片SPAD值、产量、植株全磷和全钾含量。[结论]生物炭基肥可部分替代传统化肥,降低化学肥料的施用量,但不会影响产量;还能促进蔬菜对全磷、全钾养分的吸收利用并保持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功能。
2020年21期 v.48;No.658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小华;吴静;徐宝连;薛法新;
为探索出鲁西南二季作区早春三膜栽培模式下增施CO_2气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CK(不施CO_2)和增施CO_2(液化气燃烧法)2个处理。每隔6 d收获一次,随机收获3株,测定单株马铃薯株高、株幅、叶面积、植株鲜重和干物质率、块茎鲜重和干物质率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增施CO_2量的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和叶面积比CK增长显著;单株块茎增产极显著,平均增幅达43.3%。
2020年21期 v.48;No.658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边巴卓玛;宋国英;
为明确生物菌`肥与化肥混施的适宜施肥用量,以"藏青2000"为材料,设置3个主因子、4个副因子,共计12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产量构成因子成穗数、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45 kg/hm~2生态肥与施氮量63.0~76.5 kg/hm~2、P_2O_5 75 kg/hm~2和K_2O 45 kg/hm~2的养分配施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明显。
2020年21期 v.48;No.658 165-16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玲娟;陆钧平;
以水稻品种"金农香粳126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肥用量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氮素吸收、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225 kgN/hm~2处理水稻高峰苗、株高、有效穗、产量优于其他处理,但各施氮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有机肥+135 kgN/hm~2处理水稻经济效益最高。氮素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随氮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肥+135 kgN/hm~2处理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最高,为35.3%。建议金山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肥茬水稻合理氮用量为135~180 kg/hm~2。
2020年21期 v.48;No.658 169-17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8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姚静;蒋玉梅;
通过研究玫瑰用量对蜂蜜酒品质的影响,分析酿造过程中发酵速率的变化,同时,研究考察蜂蜜酒中总酚和总黄酮等含量差异,以期为蜂蜜发酵玫瑰酒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蜂蜜发酵玫瑰酒的最佳玫瑰添加量为17%,相较于蜂蜜酒,添加玫瑰对发酵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对色泽、总酚和总黄酮的提升效果明显。蜂蜜发酵玫瑰酒的发酵速率为17.67~19.78 g/d;各项颜色指标平均变化趋势:L~*值上升1.2/M,a~*值下降5.42/M,b~*值上升3.88/M;总酚介于3.84~7.79 g/L,总黄酮介于474.06~765.72 mg/L。感官评价显示,添加玫瑰的蜂蜜酒样感官评价结果均高于原蜂蜜酒,蜂蜜发酵玫瑰酒具有独特的玫瑰色,蜜香与玫瑰香协调,香气迷人。因此,添加玫瑰可提高蜂蜜酒的品质。
2020年21期 v.48;No.658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6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蒙舒婷;韦燕燕;唐琼;黄丽;陆日贵;范云燕;
[目的]探究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奶粉中铁、锌、镁、铜、铅5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消解,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法分别测定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2种前处理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铁为0.1~2.0 mg/L,锌为0.05~0.40 mg/L,镁为0.050~0.40 mg/L,铜为0.1~1.0 mg/L,铅为0.001~0.030 m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湿法消解为94.82%~104.02%,微波消解为94.18%~104.98%;6次平均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湿法消解为0.77%~3.05%,微波消解为0.30%~2.14%。[结论]2种前处理方法的检验结果一致。质控样品测定值均在证书范围内,且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适用于奶粉中铁、锌、镁、铜、铅5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2020年21期 v.48;No.658 176-17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魏晴;魏娜;
[目的]对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和半制备型HPLC法及重结晶等技术手段对高良姜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13)C-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进行结构鉴定。通过MTT法测试分离得到化合物对肝癌细胞、胃癌细胞(3株)和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高良姜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ethyl-β-D-glucopyranoside(1)、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glucopyranoside(2)、3,5-di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7-O-β-D-glucopyranoside(3)、uridine(4)、Staphylionoside D(5)、3-methoxy-4-methyl-benzaldehyde(6)、4-(4′-hydroxy-3′-methoxyphenyl)-phenyl-2-butanone(7)、protocatechuic aldehyde(8)、protocatechuic acid(9)。[结论]从山姜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化合物6,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5、7、8、9。MTT结果显示化合物1、2、3和6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2020年21期 v.48;No.658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9K] [下载次数: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艳艳;李莉;袁晓庆;孔方;刘言娟;
[目的]以荷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建立并优化蜗牛酶辅助超声提取荷叶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HCl浓度(%)、料液比(g/mL)、酶解时间(h)、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对荷叶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对荷叶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及验证。[结果]当HCl提取液浓度为1.0%、料液比(g/mL)为1∶40、酶解时间为2.3 h、酶解温度为53℃、酶添加量为1.3%时,荷叶总生物碱的提取效果最佳,平均提取率为1.03%。[结论]蜗牛酶辅助超声提取荷叶中的总生物碱效果较好,该研究能够为荷叶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2020年21期 v.48;No.658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3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用东;李红敏;罗志根;张正红;
[目的]探讨新疆番茄酱储藏期间的色泽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新疆番茄酱储藏期间的番茄红素、色差值、5-羟甲基糠醛(5-HMF)、褐变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储藏温度的升高,5-HMF值、褐变度指标呈上升趋势,而番茄红素含量、色差中的ΔE值、a值、L值指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高温会加速番茄酱储藏期间色泽的变化,导致番茄红素降解和非酶褐变反应,低温储藏更有利于保持番茄酱产品色泽的稳定性及品质。
2020年21期 v.48;No.658 188-19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4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秦志清;林建斌;梁萍;章兆兴;邱曼丽;李学贵;
[目的]为半刺厚唇鱼肌肉脂肪酸营养评价及其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半刺厚唇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半刺厚唇鱼肌肉中共检出2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0种、不饱和脂肪酸(UFA)16种;各脂肪酸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油酸(C18∶1,26.7%),其次分别为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5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占脂肪酸总量(FA)的80%以上;肌肉脂肪酸种类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比达63.9%,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EPA+DHA+AA和必需脂肪酸(EFA)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2.3%、21.6%、10.3%和10.3%。[结论]半刺厚唇鱼是一种脂肪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淡水鱼类。
2020年21期 v.48;No.658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1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翔;秦慧彬;王君杰;乔治军;孙云云;
[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的可行性,以期为黄酒理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变幅较大的150份代表性黄酒样品,利用近红外分析仪进行光谱扫描,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借助近红外定标软件建立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的定标模型。[结果]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的校正模型,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1 1和0.877 1,交叉验证标准误差分别为0.52和3.95。近红外法对于黄酒酒精度和总糖的预测,误差较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结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20年21期 v.48;No.658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2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举;刘红云;陈静;洪功飞;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栀解毒颗粒中绿原酸、黄芩苷、栀子苷3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0~9.5 min,测定绿原酸)、238 nm(9.5~14.0 min,测定栀子苷)、278 nm(14~30 min,测定黄芩苷)。[结果]各待测组分分离度良好;绿原酸、黄芩苷、栀子苷3个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5.01~100.00μg/mL(r=0.999 7)、6.25~100.00μg/mL(r=0.999 5)、10.86~400.00μg/mL (r=0.999 3)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00.0%、99.0%(n=6),RSD分别为0.2%、0.7%、0.4%。[结论]该试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茵栀解毒颗粒的3个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测定。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控制茵栀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2020年21期 v.48;No.658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李平;林晨;张方圆;杨熙;麦小漫;范华均;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花生油和棕榈油的混合油的脂肪酸组成,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二组分食用油混合模型的方法。分别基于混合油样品中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化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全部脂肪酸组成的BP神经网络建立定量模型对花生油中棕榈油的掺杂量进行预报。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率为96.7%,当棕榈油掺杂量≥0.050(V/V)时,相对偏差≤6%,其准确度高,能够实现二组分混合油掺混量的准确预报,为调和油的组成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2020年21期 v.48;No.658 202-204+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宏;仇菊;梁克红;王靖;
[目的]分析对比我国不同产区主要地方品种与进口羊排肉的营养品质与质构差异。[方法]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巴彦淖尔,新疆博尔塔拉、伊犁,甘肃肃北和宁夏盐池,以乌珠穆沁羊、滩羊、哈萨克羊3个地方品种为主,同时对比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羊排,品种分别为澳洲白与无角陶赛特羊。分析羊排的蛋白、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以及质构参数。[结果]羊排蛋白含量为42.7~216.0 g/kg,变异系数为39.98%;脂肪含量为21.7~516.7 g/kg,变异系数高达67.88%;维生素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V_E、烟酸、B_2、叶酸;矿物质元素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硒、钙、磷、钾、铁。[结论]羊排的营养成分受品种、饲养方式、地理环境等综合影响,其中,脂肪、蛋白含量、V_E、硒等成分受影响最大。
2020年21期 v.48;No.658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义志;李瑞娟;张爱娟;王晓玉;齐晓雪;刘同金;于建垒;梁林;左伯军;
[目的]探明代森锌在胡萝卜和豌豆中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方法]进行1年6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代森锌1 800 g a.i./hm~2(推荐最高剂量的1.5倍)施药,于施药后0、1、2、3、5、7、10、14、21、28、35 d采集胡萝卜植株和豌豆荚样品;最终残留试验按代森锌1 800 g a.i./hm~2(推荐最高剂量的1.5倍)和1 200 g a.i./hm~2(推荐最高剂量)施药,喷雾施药3~4次,施药间隔7 d,距末次施药后间隔7、14、21 d采样胡萝卜样品;5、7、10 d采集豌豆荚样品;21、28、35 d采集豌豆样品。[结果]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代森锌在胡萝卜植株和豌豆荚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1~8.5和3.9~4.5 d。胡萝卜中代森锌的最终残留量在0.032 4~1.830 0 mg/kg,豌豆荚中代森锌的最终残留量在<0.055~1.980 mg/kg,豌豆中代森锌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方法定量限(0.055 mg/kg)。[结论]参考我国和欧盟制定的代森锌在农作物中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建议胡萝卜中安全间隔期为7 d,带荚豌豆安全间隔期为10 d,豌豆安全间隔期为21 d。
2020年21期 v.48;No.658 210-212+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凤芹;张定煌;贺鸿志;郭艳峰;张益文;周秀莹;贾晓菲;曾建勇;何国成;李强;苏增强;
[目的]建立土壤和农产品中得克隆物质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EI-MS/MS)的测定方法。[方法]经乙腈或丙酮∶正己烷(1∶9)提取样品,以FL柱净化柱分离,在GC-EI-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得克隆及相关化合物在50~1 000 mg/m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8 0,加标回收率为77.0%~102.1%,相对偏差为2.3%~6.8%。[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满足土壤和农产品中得克隆物质残留分析的要求。
2020年21期 v.48;No.658 213-21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丽;王雨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贫困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为了深入探析突发疫情对贫困农民收入的影响,利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的各项收入数据,对贫困农民收入的现状、结构和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疫情形势下各部分收入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发疫情对贫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影响较大,对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影响较小。针对每一部分的影响,研究提出"一对一"精准帮扶,促进工资性收入增加;发挥产业扶贫优势,保障经营性收入等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各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对方案。
2020年21期 v.48;No.658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5K] [下载次数: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韦晓玲;郑斌;
为了研究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基于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龙胜县")121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类因素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胜县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较高,54.55%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退出宅基地;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人口数、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总收入、对宅基地所在地的公共设施满意情况、对宅基地退出政策了解情况、是否有不能适应城市生活的顾虑、是否有养老及社会保障方面的顾虑,而农民退出宅基地后的顾虑是影响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认为,开展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工作时要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重视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以此促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2020年21期 v.48;No.658 238-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7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红生;吕晶;
新冠肺炎的集中暴发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超大城市的高度密集和功能混合,其关联性和流动性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乡村作为中华民族的避难所,再一次为中国战疫的胜利赢得了时间,拓展了空间。然而,中国乡村正在以平均每天消亡80个的速度退出历史舞台。面对现在的中国乡村窘境,我们该如何挽留正在消失的中国乡村。
2020年21期 v.48;No.658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璟;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持续增收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也会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顺应了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但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就业创业观念淡薄、技能素质偏低、公共就业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城镇化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深化转移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城融合,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方位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020年21期 v.48;No.658 247-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2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张小勇;孙锐;
贵州省黔西南州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民族文化,成功探索出景点带动型、文化引领型、产业拉动型、旧村改造型、城镇辐射型、移民新村型、生态涵养型等具有示范意义的西部高原石漠化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类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黔西南模式",其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产业融合,坚持机制创新。
2020年21期 v.48;No.658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献伟;徐泽君;刘贤;
畜禽良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和关键。为充分发挥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优势,加快我国现代畜禽育种进程,打造畜禽种业高地,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充分调研国内畜禽生物育种现状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提出在河南建设国家畜禽生物育种中心可行性思路,以期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255-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平平;鲁成树;
以安徽省芜湖市作为研究样本,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其显现的问题和成因。总结芜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流转引导不足、流转价格评估体系不健全、流转方式简单、流转效益偏低等问题。对此,提出统筹规划抓好源头,完善流转保障机制,优化流转利益分配制度体系和稳步建设流转交易平台等建议。
2020年21期 v.48;No.658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7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军强;
"大棚房"专项整治是治理农地非农化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效果,但在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政策实践偏移,表现在治理过程"一刀切";治理政策边界模糊;部门政策缺乏协同;政策时效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存在制度性非匹配;运动式治理的短期性和事后性。针对以上政策实践问题,提出以下思考:一是上级政府公共政策的传递与基层政府的政策实践需保持一定弹性;二是提高公共事务治理中的部门政策协同性,促进行政执法合理有效;三是公共政策的制定需兼顾前瞻性、规范性、时效性,稳定相关农业经营主体的心理预期。
2020年21期 v.48;No.658 261-26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康宁;
乡村兴则国家兴,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乡村生态宜居,乡村生态宜居建设需要经济、文化、环境多方面支持,将绿色思维融入乡村建设之中,充分挖掘乡村生态宜居的当代价值,深刻剖析乡村生态宜居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路径指引。必须使用乡村功能分区框定生态宜居范围,树立绿色观念指导乡村生产生活,坚持绿色标准评价乡村社会发展,完善绿色法制保障乡村生态文明。使广大农民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下和美好生活之中享受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态幸福。
2020年21期 v.48;No.658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0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涛;张倩;容韬;杨倩;玉素甫;
通过对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人员现状调查,结合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内容和流程,设计了人工影响天气模块课程。通过在培训中的应用实践,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为后期进一步做好培训提供参考。
2020年21期 v.48;No.658 268-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帆;段俊红;
2019年教育部发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此次扩招从规模、招生方式、招生对象等方面均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应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专业发展理念及培养模式。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2019级扩招学员为例,制定2019级畜牧兽医四类人员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旨在为铜仁地区发展现代山地生态畜牧业奠定基础。
2020年21期 v.48;No.658 27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红利;王莉;刘建霞;张永芳;李凤;韩志平;
从应用型高校对生物学专业的发展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遗传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教改现状及现存问题,并从教学内容的精简与整合、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创新、考核方式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寻找更适合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遗传学教学体系。
2020年21期 v.48;No.658 274-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7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四妹;成文章;苏志龙;潘耕耘;欧鉴基;强继业;
针对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普洱学院园林本科专业构建的"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考核体系"为例,分析这一体系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改革优化后的特点与优势。结果表明,该体系在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切合实际需求、知识内化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0年21期 v.48;No.658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春丽;高爽;张会彦;张子德;
应用研究性学习理念,采用"三步法"教学,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提高3个层次逐级递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方法,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考查为重点的课程考核体系,旨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注意力不集中、知识断层、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
2020年21期 v.48;No.658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