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县平;
鞭毛是许多细菌用于推动自身运动的细胞器。运动能够帮助细菌趋向有利环境或躲避有害环境。鞭毛还在细菌底物吸附、生物膜形成和病原侵染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鞭毛对细菌的生存和与其他细菌的竞争至关重要。鞭毛的表达需要超过40个基因的参与,其合成和工作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所以其基因的表达和组装是受到严格调控的。对鞭毛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认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用仿生学制造机械马达等。该研究将重点关注于鞭毛系统的表达调控。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15-13217+13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武燊;束良佐;祝鹏飞;郭加汛;朱克亚;曹双;
综述了交替根区灌溉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节水效应。交替根区灌溉能够产生根源信号,从而调节气孔开度,降低蒸腾速率,而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小;它能够促进根系的补偿性生长,增强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传导能力;通过减少灌溉面积,减少了土壤蒸发,降低了水分的深层渗漏损失。同时,综述了交替根区灌溉在多种大田作物、蔬菜以及果树作物上的研究与应用效果,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18-13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贺启刚;文果;胡良国;刘伟;
[目的]为筛选抗寒优异材料、选育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外引进的狗牙根品种Tifway材料为对照,研究连续9 d的低温(5℃/-5℃,昼夜)胁迫下Sau02011、Sau9934、Sau9928和Sau9926四份野生狗牙根选系代谢、生化、理化等指标的响应。[结果]在低温胁迫下,野生狗牙根选系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而保护酶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狗牙根材料对低温胁迫表现出积极的响应,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狗牙根材料也受到一定的伤害。[结论]Sau02011和Sau9926在低温胁迫下叶绿素损伤较小,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而保护酶SOD活性较大。它们是极具抗寒潜力的优良狗牙根选系。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23-13225+1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兆杰;王静;隋涛;宋晓华;刘玉敏;崔凤杰;杨丽君;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2种菌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数据库及FT-IT分类鉴定方法。[方法]应用FT-IR技术对2种葡萄球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应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光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2种葡萄球菌的标准FT-IR光谱数据库,用于FT-IR技术对2种可疑目标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建立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分析模型,可成功地区分2种葡萄球菌。[结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结果重现性好,是一种区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有效方法。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26-1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建红;黄岛平;黄艳;
[目的]测定广西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采集云芝35份和全国不同地区采集云芝15份云芝中的多糖组成。[方法]对多糖水解物进行HPLC测定。根据单糖对照品、样品色谱峰,确定其单糖的组成。[结果]云芝多糖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纯品云芝多糖(80%以上)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木糖的摩尔比为5.93∶2.20∶0.90∶1.26∶0.81∶0.43。[结论]广西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采集云芝多糖组成基本相同。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28-13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桂芳;何涛;
[目的]分析叶片解剖结构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达坂山地区(海拔4 000m)的苞叶雪莲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苞叶雪莲为异面叶;角质层较厚;表皮细胞为单层,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气孔不下陷;栅栏组织较发达,通常由2~3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存在大量的细胞间隙。[结论]这些特征是高山地区各种生态因子长期胁迫的结果,是苞叶雪莲对特殊生态环境的一种适应。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60-13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兆英;
[目的]克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相关受体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华蜜蜂的GnRH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产物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序列分析显示,GnRH相关受体的cDNA序列全长1 177 bp,开放阅读框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个跨膜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6 kD和9.54。聚类分析显示该蛋白质与其他已知昆虫的GnRHRⅡ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位杂交显示GnRH相关受体基因在中华蜜蜂的脑、精巢、脂肪体以及肠道等组织均有表达。[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GnRH相关受体为昆虫提供了生殖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分子纽带,其在协调昆虫的生殖活动和环境状况的关系中执行了一定的功能。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31-13233+1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颖;孟宪梅;
碱性脂肪酶是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酶制剂,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该研究综述了碱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分子结构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重点介绍了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进展。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34-13235+1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秀立;杨芳;钱又宇;练发良;
[目的]研究明日叶的组织培养技术。[方法]以明日叶种子为材料进行无菌萌发,筛选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时的最佳激素配比。[结果]明日叶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01 mg/L TDZ+0.1 mg/L NAA,试管苗增殖系数为4.4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生根率可达90%。[结论]为明日叶的工业扩大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36-13237+1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懿;石彩娟;王万军;
作为植物中最重要的生长素外输载体,PIN家族在各种植物中都拥有众多成员。对水稻基因组的BLAST搜索获得了12个PIN家族成员,分析发现:水稻PIN基因不均衡地分布在基因组染色体上;其内含子、外显子结构类似;PIN蛋白质拥有典型的载体蛋白序列特征,即亲/疏水性反复变化,存在多次跨膜结构域;几乎所有PIN蛋白都有一个NPNXY的内化结构域和7个功能未知的基序;PIN在早期即分化为两组成员,主要区别在于中间亲水环的部分缺失;并且在后来发生了支系特异的复制事件,从而形成了众多旁系同源基因。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38-1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娟娟;吴斌;何冰芳;
[目的]系统研究Bacillus subtilis LC-9所产β-1,3-1,4-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探讨其在催化应用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B.subtilis LC-9发酵液中的β-1,3-1,4-葡聚糖酶进行纯化,用SDS-PAGE检测其纯度,研究纯酶的酶学性质及该酶对β-葡聚糖和地衣多糖的降解特性,并采用TLC法检测其水解液中糖的成分。[结果]从自行筛选的糖苷酶产生菌B.subtilis LC-9的发酵液中经两步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β-1,3-1,4-葡聚糖酶,其比活力达3 502 U/mg,表观分子量为28 kDa;酶的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6.5和45℃,且在45℃下稳定;该酶催化地衣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4.13 mg/ml和1 238μmol/min/mg,催化大麦β-葡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3.84 mg/ml和1 427μmol/min/mg;该酶降解大麦β-葡聚糖产生寡聚糖,最终产物主要为三糖和四糖,而降解地衣多糖终产物主要为三糖。[结论]从Bacillus subtilis LC-9发酵液中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β-1,3-1,4-葡聚糖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是专一性的β-1,3-1,4-葡聚糖酶,有望用于啤酒、饲料等领域。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43-1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左利娟;赵爽;王德芳;
[目的]筛选‘蓝月亮’荆芥的最佳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带腋芽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荆芥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试验以0.1%HgCl2对荆芥消毒5 min为宜;以MS+0.8 mg/L 6-BA+0.05 mg/L NAA为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以1/2MS+0.5 mg/L IBA为丛生芽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可为‘蓝月亮’荆芥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47-13248+1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萌;孙丽;相元萍;李素美;
[目的]建立红掌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方法]以红掌幼嫩叶柄为材料,筛选红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时的最佳激素配比。[结果]红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2,4-D,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0.0%;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2 mg/L 2,4-D+1.5 mg/L KT,此时分化率可达96.7%;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IBA,此时生根率可达86.7%。[结论]为红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49-13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春莉;张芳;顾德峰;李金英;
[目的]研究2个鸢尾新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的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方法]以2个德国鸢尾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NAA浓度及接种丛生芽数量对其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2个鸢尾新品种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不定芽接种时其试管苗数量至少为3株/丛。[结论]为2个鸢尾新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51-1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绍兴;张扬;张云峰;田景梅;赖思晨;李玥;
种群内与生物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必然会导致新酶、新代谢产物的形成,从而使生物体具有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新物质对生物体及细胞的生存或有利,或不利。该研究从选择进化的角度论述了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所产酶产物的生物分子活性是决定该基因能否保存的必要条件。同时指出,鉴于产物的生物分子性质可分为3个基本类型,而且选择压力对每种类型的选择存在差异性,从而使生物体具有化学多样性,并进一步形成代谢的多样性。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54-1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向丽;李蓉;周铁军;叶迎春;王光西;
[目的]研究五倍子鞣质对生物被膜型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方法]在生物被膜形成的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48 h,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膜型白假丝酵母的抑制率;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成熟生物被膜24、48、72 h,再用MTT法检测抑制率;光镜直接观察生物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形态结构变化;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死亡方式。[结果]五倍子鞣质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具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鞣质导致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细胞变形,形态结构改变,但未见确切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芽管和假菌丝形成。[结论]五倍子鞣质对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白假丝酵母均具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非凋亡途径导致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死亡。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62-13264+13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齐麟;向志明;张彤;
文中对病原体诱导宿主的免疫学过程以及基因疫苗作用的免疫学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65-1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赖晓芳;沈善瑞;王炜军;徐凤彩;
[目的]分析萝卜具有溶菌酶活性组分CBPs的分子结构,以期为其作用机制和在萝卜中的生理功能提供资料。[方法]利用亲和层析法及CM-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CBPs,测定其氨基酸组成、糖基和溶菌酶活性中心残基。[结果]从萝卜中得到了2个具溶菌酶活性且无糖基的组分:CBP1和CBP2,它们间氨基酸组成差异不大;Asp/Glu和His专一性化学修饰剂单独作用后,CBP1和CBP2相对溶菌酶活力均大幅度降低,预先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则下降的幅度减小。[结论]萝卜中有2个具溶菌酶活性的非糖蛋白组分,其溶菌酶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均可能含有Asp/Glu和His。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67-13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焦爱霞;陈惠查;郭巧云;陈能刚;阮仁超;
激素、基因、外部条件均可诱导早衰发生,而水稻早衰是影响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研究综述了通过调控代谢、改变外界因素和运用转基因技术在延缓水稻植株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探明抑制早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保证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保障。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70-1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果果;李国怀;
[目的]研究桃砧木GF677(Prunus amygdalus×Prunus persica)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保存技术。[方法]以桃砧木GF677试管苗为材料,研究激素含量、基本培养基、AgNO3、暗培养时间、碳源等因素对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保存的影响。[结果]选取继代时间为28 d左右的试管苗幼嫩叶片,暗培养21 d后转移至光培养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较佳的培养基配方为LP基本培养基+TDZ 1.0 mg/L+6-BA 0.6 mg/L+2,4-D 0.2 mg/L+AgNO30.5 mg/L,添加山梨醇20.0 g/L,琼脂6.0 g/L;选取继代时间为21 d左右的愈伤组织暗培养保存,保存较佳的培养基配方为LP基本培养基+6-BA 0.5 mg/L+2,4-D 0.5 mg/L+CH 0.2 g/L,添加蔗糖30.0 g/L,琼脂6.0 g/L。[结论]为桃砧木GF677的遗传转化和无性系变异筛选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83-13285+1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亚慧;吴宏亮;康建宏;许强;杨金娟;姚姗;尹冠华;
[目的]研究砂田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从而通过制定合理的栽培制度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进行取样,并进行了微生物区系的分析。[结果]西瓜(Citrulluslanatus)与绿豆(Vigna radiata)、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油葵(Helianthus annuus)、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芝麻(Sesamum indicum)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西瓜连作。[结论]轮作能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最终改善了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其中以西瓜→南瓜效果最好。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73-13275+1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琰琰;韩延;谢帮金;齐飞;王利兵;冯小虎;荣冠;张友武;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红壤旱地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移栽时间。[方法]2011年对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产的烟叶的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崇仁县红壤旱地栽培烤烟的最适宜移栽期为3月10~15日,此时移栽的烤烟,烟叶外观品质较好,同时产量、产值都较高,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面积生产示范及特色优质烤烟生产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76-1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安石;潘英文;李正民;王健;林明光;
[目的]为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产业化育苗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粉冠军"组培苗为试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类型肥料的7种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进行产业化育苗生产成本较低,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量最大;栽种5个月后统计,成活率达96.5%,平均株高达8.12 cm,叶片面积达10.9 cm2,SPAD平均值达66.5。[结论]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最有利于红掌组培幼苗生长发育。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79-1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联松;白一松;钱征;陈文彬;郑立平;周守年;
[目的]制定两系杂交中籼徽两优6号(Oryza sativa L.)的高产制种操作规程,为制种单位提供参考。[方法]对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的前期准备、育秧技术、大田管理、花期预测及调节、去杂及收获工作进行了规范。[结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种基地的选择、制种基地应满足的气象条件、播种期的确定。育秧技术包括苗床的选择、苗床整理、种子准备、播种量、适宜的播差期、秧苗素质及秧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大田管理包括大田准备、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除。花期预测及调节包括正确使用激素和花粉镜检。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要严格去杂并及时收获、晾晒。[结论]该研究可为徽两优6号的广泛应用奠定制种基础。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86-1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晨东;
[目的]为合理选择杂交亲本,高效利用烤烟的杂种优势。[方法]按GriffingⅣ双列杂交方式对10个烤烟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测定及分析。[结果]供试品种株高、叶数、叶长、节距、产量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有50%的杂交种F1在产量、产值和均价上超过高值亲本。[结论]控制烤烟主要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加性为主,但一些性状也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使用不同的杂交亲本可以获得不同的杂种优势表现,在烤烟重要的经济性状上获得较高比例的具超亲优势的杂交种。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88-13290+1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卞仁江;孙秀邦;杨向梅;孙大力;张桂英;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奈曼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不利的影响提供决策和服务依据。[方法]在奈曼旗玉米气象产量计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玉米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和蒸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奈曼玉米气象产量变化范围主要在-750~750 kg/hm2,气候条件的减产效应比增产效应更加明显。奈曼旗玉米生长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高温和干旱;日照和蒸发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间接归结为降水或温度对奈曼旗玉米产量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奈曼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气象学指导。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91-1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义强;范坚强;包可翔;郑湖南;陈少滨;崔振伟;张恩仁;齐凌峰;
[目的]探明移栽期及施氮量对津巴布韦引进品种KRK26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方法]以3种移栽时间和2种施氮量为变量,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KRK26烟叶香型、甜感等风格特色和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细腻度、刺激性、劲头、余味等感官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中,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香型呈现由"浓香"向"浓透清"转变的趋势,烟叶甜感呈现由"焦甜"向"焦带清"转变的趋势;烟叶样品的香气质变好,杂气变轻,烟气更加细腻,刺激性减小,余味更舒适,感官质量综合得分增高。试验中,N1处理的香气量得分高于N2处理,感官质量综合得分略高于N2处理;施氮量处理对烟叶香型、甜感、香气质、杂气、细腻度、浓度和刺激性的影响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移栽期处理在香气质、杂气、细腻度、刺激性、余味和感官质量综合得分上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在香气量、劲头和浓度上的差异不显著;N1和N2处理在香气量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7<0.01),在香气质、杂气、细腻度、浓度、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感官质量综合得分上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调节移栽期可明显改变KRK26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试验中以112.5 kg/hm2处理施氮较为适宜。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94-1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邹诗恩;田仁进;
[目的]为兴烟一号(Nicotiana glauca L.)在黔西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打顶(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与留叶数(20、25、30、35片/株)对兴烟一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株高显著增加,茎围和节距则变小;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株高显著增加,节距显著变大,叶片稍变大。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和产值增加,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呈现低-高-低的趋势;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产量显著增加,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以初花期打顶的较好。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先增后减;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钾氯比降低,两糖差以初花期打顶的较好。[结论]兴烟一号宜选择初花期打顶,留叶30或35片/株,此时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烟叶经济性状好。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297-13299+1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封美琦;张亚红;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后墙张挂不同材料对温室内乳瓜(Carica papaya)生长状况及品质的影响,为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温室后墙张挂黑膜及反光幕,以空白墙为对照,随机分布,3次重复。[结果]在乳瓜不同的生长期,反光幕、黑膜、空白裸墙处理间植株的株高、底部茎粗、叶绿素含量、叶片动态等均显示反光幕及黑膜处理下植株生长好,但各处理之间总体差异不显著;在植株节间长上,张挂黑膜极显著高于反光幕及空白裸墙处理,反光幕与空白裸墙之间差异不显著。无论在温室的哪个区域,反光幕对应的乳瓜单果重总是明显高于黑膜和空白裸墙,反光幕及黑膜的张挂增加了乳瓜果实的纵横径。在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及黑膜后,提高了乳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尤其在总糖及维生素C含量上最显著:张挂黑膜对应果实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张挂反光幕,张挂反光幕又极显著高于空白裸墙;张挂黑膜对应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张挂反光幕及空白裸墙,反光幕与空白裸墙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后墙张挂反光幕以及黑膜,对植株生长指标影响不显著,在果实品质上极显著。张挂黑膜能增加室内温度,反光幕能增强室内光照,都能使此区域果实品质明显优于空白裸墙区域,这为生产上提高乳瓜品质特性提供了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00-13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翔龙;郭党;李小东;李建刚;韩卫红;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洛单248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群体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为提高其单产和总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5个种植密度分别为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4次重复。[结果]在6.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群体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具有"前快、中稳、后衰慢"的特点,且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叶片光合的进行,后期干物重增长最为迅速;通过产量分析得出,洛单248在豫西获得理论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64 306.3株/hm2。[结论]洛单248在豫西种植的最佳密度为6.00万株/hm2。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04-1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慧菊;蔡双元;陈勇;晏丽慧;张忠林;海梅荣;
[目的]研究湿润育秧过程中不同移栽秧龄对滇杂35(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索滇杂35移栽的最佳秧龄,为其合理栽培及其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湿润育秧不同移栽秧龄(30、35、40、45、50、55、60 d)对滇杂35的秧苗素质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秧龄的增加,滇杂35苗期白根减少,大田期分蘖增长渐缓,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适当的秧龄移栽有利于滇杂35的生长发育,以40~45 d的移栽秧龄为最佳,其分蘖能力最强,生育期适中,结实率较高,且无早穗现象,能够获得高产。秧龄过小(30~35 d)或过大(50~60 d)都不利于生长发育,不利于产量提高。[结论]在昆明,湿润育秧移栽时,滇杂35的最佳秧龄为40~45 d。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07-13308+1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费中平;彭易柱;王多伽;堵光莹;沈景林;孟杨;张晶;何娟;唐鸿宇;张梦晗;汤鑫;
[目的]研究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对蕨菜(Pterid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更好地了解蕨菜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进而为蕨菜的引种驯化、种植栽培、种质保存及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2007年8、9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红蓝光源控制系统和CO2控制系统,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蕨菜进行不同梯度的光照强度[0、50、100、200、300、400、500、600、800μmol/(m2.s)]和固定CO2浓度[100、200μmol/mol]的模拟控制试验。[结果]在模拟试验条件下,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达到光合饱和点之前,蕨菜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上升而增加,且光合补偿点和光合饱和点均较低,分别为50和400μmol/(m2.s),表现为典型的阴生植物特征。[结论]生产实践中,当白天光照过强时,应注意适当遮阴,防止因光照过强对蕨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09-13310+1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目的]研究修剪和施肥交互作用对低质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4种修剪方法分别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2种肥料分别为氨基酸肥和塔式生物肥,分析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结果]轻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重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叶咖啡碱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低产低效茶园茶叶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11-1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萍;张永成;田丰;
阐述了国内外马铃薯蚕豆间套作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薯豆间作在光合效应、土壤结构及肥力的改善与恢复等方面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效益评价。马铃薯蚕豆间套作可以充分利用光、水、热、肥等条件,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间套作可以改变小气候,使群落环境得到改善,还可提高土壤光能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1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丁凡;余金龙;刘丽芳;余韩开宗;
[目的]筛选适宜川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品种。[方法]对引进的8个甘薯品种(南薯007、泉薯9号、渝5-12-57、川12-17、浙薯23、E01-09、宁23-1、浙薯70)进行栽培试验,以南薯88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宁23-1、浙薯70鲜薯产量比南薯88分别增产4.91%和1.72%,浙薯70、川12-17淀粉产量比南薯88分别增产24.46%、24.10%,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宁23-1、浙薯70、川12-17综合性状均较优良,可以在今后的生产中进行大面积推广与种植。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15-13316+1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伍壮生;廖道龙;肖日新;符坚;
[目的]探索海南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分别就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11月14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为35.16 kg,折合产量为19 330.20 kg/hm2,商品薯率为92.75%。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最好,小区平均产量20.53 kg,折合产量23 108.10 kg/hm2,商品薯率为97.08%。栽培方式以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最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小区平均产量20.31 kg,折合产量为22 333.50 kg/hm2,商品薯率达到94.43%。[结论]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其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分别为11月14日、7.5万株/hm2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17-13318+1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阮金云;陈鲲;李娇;龙芬华;易多宗;杨发成;蓝海;
[目的]探讨没食子和五倍子对牛切牙脱矿与再矿化的动力学影响。[方法]运用恒pH研究法,比较天然药物没食子和五倍子的防龋效果,并探讨没食子和五倍子对牛切牙的作用机制。[结果]脱矿速率曲线表明,空白组的脱矿能力最强,没食子组次之,五倍子组的最弱;再矿化速率曲线表明,五倍子组的再矿化能力最强,没食子组次之,空白组的最弱。[结论]五倍子和没食子对牙齿具有保护作用,但没食子的效果较五倍子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19-13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殿奎;秦佳梅;刘洋;郭晓雨;田义新;
[目的]比较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为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法提取平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并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 3%,紫茎紫叶和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 7%和0.183 0%。[结论]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明显差异。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21+13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艳焱;徐剑;张永萍;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苗药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磷酸水溶液(V/V,28∶72),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总生物碱、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9.8%;RSD分别为2.71%和0.40%。[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22-13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慧;张钦德;
综述了铁线莲属药用植物在各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并对山东省铁线莲属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为该属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24-1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丁元生;罗志臣;
[目的]对KF/K2CO3/γ-Al2O3催化合成反式阿魏酸进行研究。[方法]以香兰素和丙二酸为原料,KF/K2CO3/γ-Al2O3为催化剂,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催化合成反式阿魏酸,考察反应时间、香兰素与丙二酸物质的量之比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式阿魏酸收率的影响。[结果]催化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兰素7.6 g(0.05 mol),n(香兰素)∶n(丙二酸)=1∶1.20,KF/K2CO3/γ-Al2O31.00 g,乙酸正丁酯25 ml,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65%以上,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6次,收率依然超过60%。[结论]KF/K2CO3/γ-Al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28-13329+13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显波;査兰松;吴明开;敖茂宏;
为了推进流苏石斛产业发展,该文对流苏石斛的种质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用功能及繁育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30-13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冯自立;李旭午;刘金生;李新生;李稳宏;
盾叶薯蓣甾体皂苷包含水溶性皂苷和脂溶性皂苷2大类,其中水溶性盾叶薯蓣皂苷是传统中医药临床药理的重要活性基础,但没有进行系统性地研究。该文对近年来水溶性盾叶薯蓣皂苷的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甾体皂苷类新药研发及皂素工业生产中对水溶性盾叶薯蓣皂苷回收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34-13337+1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兵;黄志其;韦建华;卢汝梅;
[目的]建立草龙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草龙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草龙药材中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05%磷酸(5∶95,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草龙药材中没食子酸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在0.40~2.40μg/ml范围内,没食子酸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为2.28%(n=6)。[结论]建立的草龙药材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为草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38-1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高华;彭兴华;陈智新;陈业高;
综述了石斛属及其亲缘属(石豆兰属、石仙桃属、贝母兰属和金石斛属)的197个药用植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9,10-二氢菲、联苄、衍生物、萜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等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在镇痛、抗氧化、抗癌和抑制NO生成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该文对国内外有关石斛属及其亲缘属植物的化学分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40-1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志新;翟金玲;金亚征;闫凤岐;
[目的]研究栽植方式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对铁皮石斛移栽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栽植方式和施浇营养液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铁皮石斛穴植时,其移栽成活率和生长量均与散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有无椰丝缠绕则对其生长没有明显差异;EC在0.6左右时,兰花专用肥及MS营养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和生长量,以京绿怡园的效果最佳。[结论]该方法考察了栽植方式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为石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经验与技术支持。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45-1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汤晓辛;黄至欢;王向平;张潮;
对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3种银莲花属植物的访花者进行比较,并对不同颜色展毛银莲花的访问者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湿地银莲花与草玉梅的访花者种类较多,而展毛银莲花的则相对较少。访问者不同对花色展毛银莲花的访问次数没有明显差异,颜色不同和访问者不同对访问频次没有明显影响。应对展毛银莲花的花色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创造条件。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47+1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永忠;王津慧;白俊;童丽;李莲;徐达宇;孙树青;
对甘西鼠尾草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灌溉、中耕锄草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综述,并对产量产值和种植效益进行系统分析,为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48+1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昂;巩江;赵兵;李文婧;陈国权;姚默;王妍晶;刘文哲;倪士峰;
[目的]研究刺柏茎枝粉末的显微特征。[方法]将刺柏茎枝粉末用浓度1%番红花红T染色,装片,树胶封片,用显微镜多次观察并拍摄,对刺柏茎枝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并选用Image-Pro Plus 6软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测量。[结果]刺柏茎枝粉末的纤维纹孔明显,有交错的纹理,直径22~55μm,少有分隔纤维;晶纤维易见,含晶细胞2~5个,沿纤维方向排列,方晶长22~30μm;韧皮纤维两端狭长,胞腔明显,直径42~54μm;木纤维直径48~72μm,壁连珠状加厚,纹孔不明显;有的木栓细胞胞腔内含棕色物;孔纹管胞相邻细胞的具缘孔纹成对出现,纹孔明显,直径13~32μm;网纹管胞破裂,多个相连,纹孔排列整齐,孔径23~34μm。[结论]该方法研究了刺柏茎枝粉末的显微特征,可为刺柏的鉴别提供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49+13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东升;龙九妹;
[目的]研究烟青虫幼虫的可塑性行为,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行为试验双选法和切除味觉感受器研究了不同取食经历烟青虫5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的味觉可塑性行为。[结果]正常人工饲料饲养幼虫对取食抑制素十分敏感,切除了侧栓锥感受器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的反应与正常幼虫相似,切除了中栓锥感受器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不敏感。而用含有低浓度取食抑制素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不敏感。[结论]中栓锥感受器中含有对取食抑制素敏感的味觉神经元,不同取食经历的烟青虫幼虫对取食抑制素具有行为可塑性。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50-1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虹;夏春兰;
对湖南古丈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运用Margalef指数(d)、Menhinick指数(ds)、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了该地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目前,高望界共发现直翅目蝗虫类昆虫5科13属18种。在种级水平上,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斑腿蝗科>锥头蝗科>斑翅蝗科=蚱科=剑角蝗科。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科为斑腿蝗科(1.091),最低的科为锥头蝗科(0.295)。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3.206)、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1.969)和均匀度Pielou指数(5.391)在不同方面体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多样性状况。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52-13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佳;谢吉民;陈敏;姜德立;
[目的]探讨界面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微胶囊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pH、催化剂、酸化时间、乳化剂、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微胶囊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微胶囊的包封率、缓释性能及除草效果。[结果]在先后以氯化铵和盐酸作酸性催化剂、酸化时间4 h、终点pH 3.0、固化温度60℃、固化时间2 h、搅拌速度2 000 r/min、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作乳化剂的条件下,可制得包封率为92.9%、缓释效果良好、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在1~10μm、流动性好的球型固体微胶囊。[结论]该微胶囊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为除草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54-1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冉隆珣;玉香甩;毛加梅;李良静;汪云刚;曾铁桥;罗云祥;
对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的病虫害开展了普查和系统调查,并对3种茶园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病虫害组成和分布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昆虫分布趋势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昆虫数量为常规管理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天敌所占数量百分比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常规管理茶园。在云南茶区可用黄色粘虫纸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茶蚜和其他叶蝉;针对不同茶园主要病虫害,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爱禾0.3%印楝素、云菊、绿颖、武夷菌素和硫悬浮剂等生物农药。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58-1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清平;马丽莉;唐洁;黄灏;姚开;
[目的]筛选一株赤霉酸(GA3)降解菌并探讨其适宜的降解条件。[方法]利用仅含赤霉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盐培养基,对前期驯化得到的对GA3具有较强耐受性的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强降解GA3能力的菌株G-6;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菌株G-6降解GA3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其适宜的降解条件。[结果]在培养时间为120 h、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7.0、接种量(菌悬液OD600=1.000)为5.0%(V/V)、培养基中赤霉酸浓度为200 mg/L、摇床转速为140 r/min、250 ml锥形瓶培养基装量为40 ml的条件下,GA3降解率达到60.62%。[结论]为深入探讨GA3的生物降解途径提供了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60-13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瑜;杨明文;亚平;何元胜;彭桂清;张道祥;李红梅;
[目的]研究化学信息素控制烟草斜纹夜蛾的田间最适放置密度。[方法]分别按25.8 m×25.8 m(15.0个/hm2)、31.6 m×31.6m(22.5个/hm2)和36.5 m×36.5 m(30.0个/hm2)各放置16个诱捕器(4行×4排),同时设不低于2 hm2的空白对照,3次重复。[结果]在忽略风向的影响下,随单个诱捕器控制面积的增加,诱蛾量有所增加,但3种不同密度处理间诱蛾量差异不显著;3种放置密度均可有效控制烟田斜纹夜蛾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田间自然天敌,降低防治成本。[结论]化学信息素控制烟草斜纹夜蛾的诱捕器放置密度以31.6 m×31.6 m(22.5个/hm2)为宜。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63-1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孔学;陈贯虹;高永超;郑立稳;王加宁;
[目的]探讨辣椒碱及其类似物正壬酸香草酰胺的杀虫活性。[方法]以香草醛和正壬酸为起始原料,经胺化还原反应、N-酰化反应制备了正壬酸香草酰胺,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EI-MS和1H NMR验证,并对辣椒碱和正壬酸香草酰胺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辣椒碱和正壬香草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innaeus)]3龄幼虫和蚕豆蚜(Aphis craccivora)3日龄若蚜均无明显的杀虫活性。[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辣椒碱的生物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67-1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凌云;王国强;柯丽丽;黄明勇;
[目的]为脱盐后混合基质的培肥及日后科学、有效地对植物进行养护提供依据。[方法]将吹填土、海砂、电石渣按0.55∶0.40∶0.05体积比混合并脱盐后的混合基质进行盆栽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过磷酸钙、牛粪、污泥不同用量对高羊茅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生物量的关系,建立生物量与三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污泥是影响生物量的第一位因素,因素间交互效应不明显;通过模拟寻优,高羊茅目标生物量在6.40 kg/m2以上时,过磷酸钙、牛粪、污泥用量分别为21.17~29.64、43.97~76.29、159.11~188.13 g/kg。[结论]吹填土混合基质优化施肥方案,可显著提高高羊茅的生物量。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70-13371+13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亚利;袁玲;黄建国;
[目的]为探讨烤烟根残体在烤烟连作障碍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根残体浸提液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烤烟根残体浸提液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有激活作用,培养25 d后以添加45%处理的作用最明显,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根残体水浸提和培养时间均影响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脲酶活性明显增强,蔗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3种磷酸酶活性均降低;随着根残体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脲酶活性增加越明显,土壤蔗糖酶活性降低越显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根残体影响土壤中主要酶活性,间接促进或降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72-13374+1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成;
以丰都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流失方程,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并分析研究区土壤侵蚀与主要影响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丰都县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以轻度为主,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均有发生,但所占百分比不大。同时,在数量、空间分布及土地利用方式上对不同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析。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75-1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冬燕;李怀果;
[目的]研究金属铅对赤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赤豆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铅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当Pb2+浓度低于200 mg/L时,Pb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赤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而高浓度的Pb2+对赤豆萌发有抑制作用;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赤豆种子的根长、苗长、根重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高浓度Pb2+对赤豆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结论]低浓度铅可促进赤豆种子的萌发,同时铅对赤豆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78-13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明惠;李昌满;
采用грисс试剂比色法,研究了VC对灰棕紫泥土亚硝酸还原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VC的加入降低了V0、Km和Vmax值,表明VC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类型表现为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但低浓度VC会减弱亚硝酸还原酶与底物亲和力,而加快产物与酶的分离。由于VC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土壤具有良好作用,作为安全、有效的反硝化抑制剂使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81-13382+1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文婷;赵思琪;马莉丽;刘垚;李忠秋;
Distance作为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11年夏季,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调查,对比了传统的固定距离样线法、固定半径样点法与Distance计算结果的差异。通过对样点法和样线法在鸟类多样性、有效半径、鸟的密度等方面的比较可知,样线法能得到较多的鸟种,同时在调查鸟类密度方面也很实用。样线法与样点法调查的鸟类体长相近。另外,固定距离样线法与固定半径样点法距离/半径的选取可以以鸟的体型作为参考因素,体型越大的鸟半径的取值可随之增大。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83-13384+1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梁小军;李颖康;王建东;马吉锋;李艳艳;常国新;
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TMR饲喂、305 d产奶量为(13 695.71±983.22)kg且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成年母牛测定其血气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气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健康状况的参考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而且在泌乳期状态下的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高,属于亚健康状态;处于干奶状态的妊娠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未见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低,属于健康状态。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85-13387+13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林丽华;粟丽;朱长波;张汉华;
[目的]为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探讨连续阴雨天气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浮游植物和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连阴雨天气对围隔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优势种都有影响,使各围隔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在7月20日降至最低,优势种从蓝藻转变为绿藻。连续阴雨天气使半数围隔在7月10日左右出现了死虾情况;7月10日至7月23日各围隔pH、溶解氧均有所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有所上升,这些环境因子的突变不利于对虾的生长。[结论]连阴雨天气通过影响浮游植物和水体温度、pH、氨氮、亚硝氮等理化因子,引起的养殖水体环境波动,从而导致对虾病害的发生。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88-13391+13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颖康;马吉锋;梁小军;贾振东;沈志鹏;
为了开发和利用滩羊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宁夏滩羊肉的品牌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用电子鼻对滩羊、小尾寒羊和山羊的背最长肌、后腿肌肉和胸部肌肉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传感器贡献率分析(Loadings)、线性分析(LDA)3种方法进行区别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可明显区分3个品种羊的胸部肌肉和背最长肌,而胸部肌肉PCA分析区分率达到了1.0,表明胸部肌肉可以实现完全区分。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92-13396+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柳志余;
[目的]为珍珠鸡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初生重相近的珍珠鸡180只随机分为散养、地面平养和立体笼养3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珍珠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散养相比,地面平养和立体笼养可提高珍珠鸡生长性能,但效果不显著。散养珍珠鸡腹脂率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而胸肌肉色显著高于其他2组,腿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结论]各种饲养方式各有利弊,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97-13398+13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单胜道;王志荣;宋成芳;
以沼液为肥料,研究其对珍珠存活率、珍珠食物浓度及珍珠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养殖珍珠,使得珍珠蚌的死亡率下降7%;养殖水域中有益藻类和轮虫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轮虫的浓度为原来的556倍;珍珠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产量提高了6%,圆珠产出率提高1.5%,优质珠率提高8%,光泽度A+B级的珍珠比例增加7%。因此,沼液养殖珍珠是沼液有效利用的一种途径,同时还可减少其排放带来的水环境问题。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399-13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强;黄岛平;陈建红;林葵;黄艳;陈秋虹;李扬华;
[目的]测定广西北部湾方格星虫的氨基酸,进行营养价值分析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广西北部湾方格星虫的氨基酸含量,利用荧光法测定色氨酸含量,并根据FAO/WHO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进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共测定18种氨基酸,总量为(73.93±2.80)%;鲜味氨基酸为(30.60±1.05)%,占氨基酸总量的41.39%;必需氨基酸为(26.22±1.01)%,占氨基酸总量的35.47%;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12±1.4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67.05%,符合FAO/WHO标准。[结论]广西北部湾方格星虫营养价值较高、品质优良,具有较高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01-13402+13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雷艳芳;王仪明;甘欣;魏臻武;
分析了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后淀粉和蛋白在奶牛体内的消化情况,并比较了蒸汽压片玉米和玉米粉的经济价值,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的消化率、降低奶牛养殖成本提供了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03+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俊凯;李延军;贾立军;
[目的]诊断吉林省延边州某养猪场发病原因。[方法]对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了观察,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抗体检测,提取病猪的组织与血液DNA进行PCR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弓形虫病混合感染。采取血呼平和速复欣拌料给药,并结合附红血注射液肌注给药的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猪场类似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04-1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炳君;
[目的]通过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羊胎盘提取液的免疫活性及最佳活性浓度。[方法]设置3个浓度梯度采用E玫瑰花环法测定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和绵羊红细胞最佳浓度组合。在最佳浓度组合下,将45℃水浴45 min脱受体的淋巴细胞与未脱受体的淋巴细胞分别进行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羊胎盘提取液免疫活性;并将羊胎盘提取液浓度设4个梯度,测定免疫活性最高的羊胎盘提取液的浓度。结果表明,羊胎盘提取液有免疫活性,而且原液细胞浓度10-2/ml时免疫活性最高。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06-13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恩棉;
[目的]探索控制捷拉邦囊螺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从受精卵产出至孵化出膜,观察捷拉邦囊螺胚胎早期发育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捷拉邦囊螺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7个时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匍匐幼虫期和仔螺形成期。仔螺形成后从卵膜中孵化。捷拉邦囊螺属于典型的包囊幼虫发育类型。[结论]该研究可丰富腹足纲贝类的发育生物学资料。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10-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晓楠;龚云飞;奚茜;李沐洁;张晓峰;方结红;陈宗伦;王唯芬;张明洲;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合成恩诺沙星的人工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SDS-PAGE电泳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免疫原(ENR-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恩诺沙星的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恩诺沙星成功地偶联到载体蛋白上。通过动物免疫,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最高效价达到1∶100 000,说明人工抗原成功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结论]恩诺沙星的人工抗原合成路线简单易行,可为进一步建立恩诺沙星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15-13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刚;朱水芬;杨卫;杨继芬;杨文;
[目的]通过对引进的几个桑品种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云南省主要桑树品种对原蚕饲育成绩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桑品种在相同饲育条件下分别饲养原蚕,测定调查龄期经过、蛹期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死笼率、单蛾产卵数、单蛾良卵数、良卵率等指标。[结果]蚕期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显著差异;但死笼率盛东1号较高,育71-1较低的倾向。春期用育71-1的桑叶饲育原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均高于对照,茧层率略高于对照。[结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农桑14号、湖桑32号、盛东1号;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湖桑32号、育71-1、农桑14号、盛东1号。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18-1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智明;李华春;
[目的]为蓝舌病病毒的长期保存奠定基础。[方法]在70、-20、4和20℃下保存蓝舌病病毒1个月后,测定其毒价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蓝舌病病毒毒价的影响。[结果]在室温和4℃下保存1个月后蓝舌病病毒毒价保持不变。在-70℃下保存1个月后蓝舌病病毒毒价从原来的5.5降至4.2。在-20℃下保存1个月蓝舌病病毒毒价变化最大,从原来的5.5降至2.8。[结论]长期保存时,应将蓝舌病病毒在-20℃下保存。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21-13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姜仕仁;饶华俊;陈泽杰;梁蒙蒙;李玲玲;
[目的]研究声波对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影响,探寻适用于小球藻生长最佳频率。[方法]通过在不同频率的声波条件下对小球藻进行7 d的培养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研究不同频率的声波对小球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声波对小球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400 Hz的声波作用效果最好。[结论]一定范围频率的声波可以有效促进小球藻的繁殖。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23-1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广谱;华丽霞;
竹是一种很好的木材替代品,但原竹家具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木质家具。在分析了原竹家具的发展历史、工艺特点以及发展瓶颈后,提出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原竹家具设计相融合的设计方法,并用成功设计案例进行佐证,以期进一步开发,利用原竹家具,并提升原竹家具的经济价值。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27-13428+1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忠红;厉月桥;任向阳;李冬云;杜建霞;
[目的]为探明北京西山山区辽东栎天然群体结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筛选出在果实丰产、优质等方面表现优良的类型。[方法]对12块标准地中134株辽东栎植株结实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辽东栎果实表型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个体间变异幅度均高于个体内,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辽东栎天然群体被划分为散生小果型、散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簇生小果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6种类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植株单位面积结实量分别为32.86和34.65 g/m2,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平均果径分别为16.37、15.56 cm,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辽东栎天然群体内果实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变异,簇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可作为丰产、易收集优良种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29-13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建学;谢贵水;王纪坤;兰国玉;吴志祥;杨川;
[目的]了解不同品系与不同径围橡胶树树干的呼吸情况。[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CO2分析系统进行为期1年的原位监测,对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同一径围(50±1 cm)不同品系(热研7-33-97、PR107、热研7-20-59)和同一品系(热研7-33-97)不同径围(50±1、60±1、70±1、80±1、90±1、100±1 cm)的树干呼吸进行测定。[结果]3个品系与6个径围的树干呼吸都呈现出一致的单峰季节性变化趋势,在生长季的呼吸速率显著高于非生长季,最大树干呼吸速率出现在8月份,最小树干呼吸速率出现在1月份。PR107(2.19μmol/m2s)的树干年均呼吸速率与热研7-20-59(1.91μmol/m2s)存在极显著差异,热研7-33-97(2.06μmol/m2s)与这2个品系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径围也是影响橡胶树树干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100±1)cm的年均呼吸速率最大(3.36μmol/m2s),其他依次为90±1 cm(3.07μmol/m2s)、80±1 cm(2.7μmol/m2s)、70±1 cm(2.51μmol/m2s)、60±1 cm(2.38μmol/m2s)、50±1 cm(2.06μmol/m2s)。[结论]同一径围不同品系的树干呼吸有差异,同一品系不同径围的树干呼吸随着径围的增大,其呼吸速率也相应地增加。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33-1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管利民;吴志祥;周兆德;谢贵水;杨川;
该研究通过对海南西部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剖面进行有机碳含量实测,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4种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20~14.36 g/kg;橡胶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碳含量随土壤层的增深而逐渐减少,除33 a胶林0~60cm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他同一林龄橡胶人工林不同土壤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在同一土壤层间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集中于0~30 cm土壤层;5、10、19和33 a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76.85、74.48、81.74和85.31 t/hm2。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凋落物量累积与分解、林龄大小和胶林经营管理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蓄积的主导因子。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37-1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玫;陈志力;廖宝文;
[目的]研究秋茄等5种华南沿海常见湿地植物对人工含盐污水的生理响应,以期初步筛选可应用于华南沿海湿地修复的植物种类。[方法]在玻璃网室中盆栽拉关木等5种湿地植物幼苗,分别用1倍(NW)、5倍(FW)和10倍(TW)浓度的人工含盐污水进行定期浇灌。通过对受试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研究不同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生理适应能力。[结果]①秋茄和拉关木对水体污染物的耐受能力最强,在10倍浓度(盐度20‰)的污水中能正常生长;②芦苇和短叶茳芏的耐盐抗污染能力最低,仅能在1倍浓度污水(盐度10‰)中正常生长;③桐花树表现居中,适宜在1倍和5倍浓度污水中生长(盐度为10‰~20‰);④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5种植物的抗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性大小依次为秋茄>拉关木>桐花树>芦苇>短叶茳芏。[结论]秋茄和拉关木可作为华南沿海湿地修复的备选植物材料。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41-13443+1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敏;苏初旺;黄景达;王泽坤;陈义;
通过安排1次正交试验和1次单因素试验,分析砂光参数对云杉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带粒度对云杉木材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进给速度和砂光量的影响不显著;第1次砂光用砂带粒度150目,进给速度7 m/min,砂光量0.6 mm,可获得最小的表面粗糙度,其最终表面粗糙度Ra为2.51μm;把上述理论优方案中的进给速度改为9 m/min,可提高生产效率,获得工程优化方案,其表面粗糙度Ra为2.59μm。第2次单因素试验用砂带粒度240目,进给速度9 m/min,砂光量0.2 mm,可获得工程优化方案,其最终表面粗糙度Ra为2.31μm。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44-1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诗涛;张俊芳;钟云芳;陈秋波;于旭东;王祝年;晏小霞;
[目的]探讨巢蕨属植物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对鸟巢蕨植物叶片的营养成分和巢基高位土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从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园林园艺价值等方面介绍了鸟巢蕨的综合利用价值。[结果]鸟巢蕨不但具有丰富森林物种多样性、增加雨林结构层次、为某些无脊椎动物和其他植物提供栖息地或共生生境、调节森林水分与养分循环、丰富雨林景观等生态价值,还具有食用、药用、绿化、净化和美化环境等资源价值,以及充当生态与环境监测、研究模式植物的研究价值。[结论]保护和合理开发鸟巢蕨具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巢蕨类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潜力,做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46-1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万林;马存世;张有佳;曾新德;王承勋;李威龙;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围栏封育效果进行定期观测调查,对围栏封育后植物种类、盖度和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成分单纯且分布不均匀。通过1~3a的围栏封育,该区内植物总种数稳定,不同群落的种数增加,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冠幅明显提高,促进了干旱荒漠区退化植被的自然修复和顺向演替,用少量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达到比较好的保育效果。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49-13450+13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福春;韦泳丽;杨振德;翟明普;王美英;
[目的]探讨富含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肥添加赤霉素和氯化胆碱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合制剂对尾叶桉幼苗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8种药剂组合对盆栽尾叶桉幼苗进行试验,研究其对尾叶桉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药剂组合对尾叶桉幼苗的生理影响效果不同。从总体上看,养生肽0.1 ml+氯化胆碱30 mg+赤霉素10 mg和氯化胆碱30mg+赤霉素10 mg的处理能明显提高尾叶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结论]赤霉素和氯化胆碱对尾叶桉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进一步促进桉树生长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51-13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文才;
[目的]研究浙江楠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珍贵用材树种浙江楠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容器高度、缓释肥施入量、基质配比等因子对浙江楠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容器规格、不同基肥施入量、不同基质配比对浙江楠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结论]以10 cm长的容器、基质配比为泥炭∶珍珠岩∶砻糠=6∶2∶2、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APEX18-6-12缓释肥3 kg组合,生产成本低、苗木质量好。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54-13455+13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卢辰宇;郭东罡;张婕;上官铁梁;刘卫华;侯博;王治明;李润强;
通过4 hm2样地调查的数据资料,采用随机分布多度模型和聚集分布多度模型,在对山西灵空山海拔1 500~1 800 m的油松—辽东栎林物种多度及其水平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估计优度评价了2个模型预测分布多度的适宜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像元的30种木本植物中有20种的多度依次增加且所占的水平空间也依次扩展,有10种不表现为上述关系。②随着像元面积的扩大,遇到多度序列中面积小于上一个种时,多度—面积曲线呈现较大波动;剔除波动节点的物种时,多度—面积曲线的波动趋于平缓。对于同一个物种来说,像元面积越大,其物种所占面积也越大。③估计优度评价结果显示聚集分布多度模型用于预测多度—面积关系优于随机分布多度模型。④无论是随机分布多度模型还是聚集分布多度模型均依赖于m的取值,即物种在固定像元下所占像元数。对于分散程度较高的物种,采用2种模型进行预测时结果较精确,反之预测结果误差越大;在样地总面积一定时,像元面积越小,预测结果越精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56-13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荣芝;张丽珍;张焱;孙永章;刘鹏;
在对河北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恢复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生态区的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措施,推介了相应的适生植物物种及植被群落类型。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60-13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国敏;陶瑞峰;
解读了盆景与园林同源相生的涵义,认为盆景是把园林景观结合起来的艺术产物,园林是盆景的模本,而盆景又是园林的小样。探讨了盆景与园林的美学思想,解析了盆景和园林的形式美原则,并从主题与立意,布局与构图,变化与统一,主次与均衡,点题与题咏方面,总结了盆景与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63-1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杜春艳;张丁轩;付梅臣;张建军;张中亚;孟燕;郭卫斌;
以河北省固安县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划分为1~5 km不等的网格进行研究,运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各网格内景观格局指数;并运用SPSS11.0对各类景观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运用加权模型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然后,通过探讨研究区景观指数与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认为2 km网格的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与现状最符合,最后采用GIS空间统计学中的自相关方法和半方差分析,对研究区2 km网格的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中部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高,其同种类型的土地连片性可能性更大,便于土地整理;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低值区明显聚集在西北部的东湾乡、固安镇等,在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低值区应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尽量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地利用格局的破碎度和分离度,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度,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66-13469+13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文梅;
北洛河流域自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实践证明植被恢复不是简单的种树种草,必须要根据生态学原则合理种植,既要有技术支撑,还必须考虑到退耕后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粮食与能源的问题,并要保证农民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最后指出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靠国家政策的支撑。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70-13471+13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斌;林育敏;龚琦;郭红喜;马喜;邱钰;
以麻城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对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该区30年来农村新建住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新建房屋主要为改善居住条件,并以二、三层楼房为主;新建房屋房间的实际使用率不高,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并且新建房负债情况较为严重。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72-13474+1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卉;魏胜林;唐剑;曹虎;
分析了我国古代干栏式架空和近代骑楼式架空的形式与应用,提出了对现代城镇住宅小区架空层空间的景观设计与应用的一些思考,旨在为这类空间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75-13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代荫;何锦峰;刘元帅;王海燕;侯俊丽;朱静;
将层次分析法用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评价,以社会经济发展、集镇建成区环境和乡镇辖区生态环境3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国胜乡评价指标体系,对国胜乡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国胜乡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重点在于社会经济发展,集镇建成区环境未达标指数较多,需加强建设,以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78-1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莫世江;任金铜;
选择七星关区生态功能区划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客观揭示境内由分水岭到河谷的山地景观垂直分异特征,获得按流域系统构建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方案:一级区,赤水河区和六冲河区;二级区,赤水河上游亚区和马洛河下游亚区,六冲河上游七星关河段亚区和白浦河亚区。利用流域系统清晰的等级结构,客观描述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级序特征和空间逻辑关系;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为同类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81-13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妍;
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原则,在保证最小程度破坏当地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研究,从水生植物配置的角度,总结出平天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选择的依据和适当建议,以期为公园水生植物的选择提供思路。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84-13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聂玉青;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规划设计的介绍,探讨现代农业园的规划意义,以及如何集休闲、观光、旅游、生产、生态、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生态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90-13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焕平;张占峰;汪青春;
[目的]分析1961~2010年西宁0.8、1.6和3.2 m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61~2010年西宁0.8、1.6和3.2 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西宁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西宁0.8、1.6、3.2 m平均地温均表现为弱的升温趋势,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比较,深层地温的增幅明显偏小;0.8和1.6 m平均地温以夏季增温最明显,3.2 m秋、冬季增温明显;0.8 m平均地温在20世纪80年代最高,60年代最低;1.6 m平均地温80年代春、秋、冬季平均地温较多年平均值偏高,3.2 m平均地温在20世纪80年代四季地温明显偏高;0.8 m年平均地温在1991年出现了异常偏暖,3.2 m在1987~1992、1994、2007、2009年均出现异常偏暖现象,1.6 m土层上无异常年份出现;四季偏暖年份大部分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其中,3.2 m共出现4次异常偏暖年份,0.8 m平均地温出现了5次异常偏暖年份,1.6 m平均地温出现了5年异常偏暖。[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西宁气候变化的事实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93-13494+13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凤梅;王乃昂;王式功;
以西秦岭及周边地区12个气象站点的1951~2010年气温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5年滑动平均、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分析西秦岭及周边地区1951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距平、年平均最高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小波变换分析其长期变化特性,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秦岭及周边地区近60年升温速率为0.18℃/10a,低于同期全国0.22℃/10a的速率,但升温趋势明显,尤其是年平均最低气温,其升温趋势系数达0.55,且通过信度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EOF分解发现,年平均气温距平场和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场的的第1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均在90%左右,在整个区域上均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均为正值或均为负值,即在整个区域气温变化格局一致,但年平均最高气温呈反向分布;年平均气温距平及年平均最高气温的第2模态表现出正负相间的分布,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第2模态以天水-岷县-若尔盖为界西北、东南呈反向分布,同时3个要素的低值中心均在宝鸡附近。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年平均最低气温有6年的准周期振荡,在1990年以前振荡最突出,1990年之后以36年的长期振荡为主。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495-1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爱珍;许嘉玲;黄琳;王超球;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方法]采用南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9431)新旧站址2000年1~12月同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等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南宁新旧站各气象要素的差异;并从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新站址本站气压、气温均低于旧址,相对湿度、风速均高于旧址;降水量、日照差异大,变化无规律。气象要素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旧站址海拔高度、观测环境、站址地形及测站下垫面性质不同等原因造成,且海拔高度及观测环境的不同引起气象要素的差异尤为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南宁国家基本观测气象站的资料序列延续和均一性订正提供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02-1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伟光;
利用线性回归和距平分析方法,分析了周口市近40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6℃/10a,对小麦、玉米生长影响是利大于弊;日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9.89 h/10a,日照减少对小麦、玉米关键生长时期有不利影响;降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年、月降水量年际之间变幅较大,易造成旱、涝灾害的发生。针对以上变化,初步提出小麦、玉米生产的区域性应对措施。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05-13507+13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彦虎;顾宁;刘静;金伟平;
利用石嘴山市历年枸杞产量资料和气温、日照等常规气象资料,通过因子筛选,研究了气象因子与产量的关系,分析了各因子的生物学意义,构建了石嘴山市枸杞产量气象预报统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相关气象因子分析,结合惠农区各地土质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对枸杞生长与产量形成过程中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加以分析,为农民种植枸杞提供帮助,为相关部门开展产量预测服务,为当地政府种植、收购与销售决策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08-13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饶冉;
从极端微生物的适应机制和应用方面,分别对嗜热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压菌6种极端微生物进行总结。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12-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浏;陈雁;周扣洪;张幸;黄冬芹;
[目的]对江苏沿海农田改造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方法]以射阳沿海农田改造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与监测、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法,构建了沿海农田改造的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物资源、土壤、植被、水环境4个子系统,共12个指标。[结果]江苏沿海农田改造对土壤、生物资源、植被、水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准则层土壤、生物资源、植被、水环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614、0.219、0.118、0.049,土壤指标所占权重最大,说明农田改造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12个指标中,核心的指标依次为土地垦殖率(权重0.389)、种群密度(权重0.164)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权重0.088)。因此,在以后此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突出上述主要特征因子的识别与评价、监测等内容。[结论]该研究为江苏沿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16-13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明洋;孟飞;张玉茜;
根据南四湖水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利用WebGIS作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结合SuperMap IS.net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特点,采用B/S 3层分布式体系结构,提出了南四湖水生态环境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功能结构和构建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了开发,并采用SuperMap的大型空间数据库引擎SDX+,实现了空间信息查询、水文和水质信息查询与统计、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等诸多功能,并充分体现系统分析的可视化特点。该系统的研究开发对湖泊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域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并为南四湖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直观、通用、快捷、可靠的管理工具。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19-13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钟义;程欢;彭晓春;白中炎;董家华;陈志良;李泰儒;洪鸿加;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22-13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启存;徐玉裕;许宝青;蔡丽娟;刘凯;沈理;戴瑜来;
[目的]了解贴沙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2009年,按月对贴沙河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2种,以硅藻门、绿藻门种类为主,分别占41.46%、35.37%;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为0.40×104~2.33×106ind./L,以2月最低,7月最高,年均值为7.80×105ind./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超过2。[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贴沙河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为水源区水质生物监测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26-13528+1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孝敏;刘叶瑞;谢伟雪;杨一栋;
以甘肃省典型气象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 700~6 350 MJ/m2,年太阳总辐射和直射的地理分布特征为由西至东、由北至南递减;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为1 631~3 391 h,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与年太阳总辐射分布趋势相一致。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太阳能热利用。最后,分析了至"十二五"末甘肃省太阳能热利用潜力和节能减排效益。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29-13530+1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苏青青;胡志华;罗玉红;高婷;赵小蓉;
[目的]研究原位覆盖层厚度对污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方法]通过底泥氮磷释放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原位覆盖层厚度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采用的天然覆土覆盖层可以有效地控制总氮和总磷的释放,覆土厚度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不大。模拟期间,覆盖系统对底泥氮磷释放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7%和77%。[结论]该研究为地表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污染物的释放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31-13532+1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袁红梅;伊文涛;闫春燕;
[目的]研究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方法]将粉末活性炭(PAC)与交联壳聚糖(C-CTS)复配,制成一种复合吸附剂用于吸附染料亚甲基蓝,并进行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结果]制备复合吸附剂的最佳条件:壳聚糖/活性炭的复配比为1∶3,交联剂戊二醛(50%)的加入量是5 ml/g(壳聚糖),温度是70℃,交联时间是2 h;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为50℃,吸附剂的投入量为0.5 g/100 ml(20 mg/L亚甲基蓝溶液),吸附时间为2 h。此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以NaOH对吸附剂再生的效果良好。对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结论]该研究可为含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33-13535+1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胡伟;
[目的]研究基于生态保护及后续生态修复的新型环保疏浚关键问题。[方法]针对目前环保疏浚重点集中在底泥污染物去除,对疏浚后水生态修复重建工作关注不够的问题,分析筛选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生存、生长控制因子,并提出生态疏浚方式。[结果]在分析疏浚目的、效果及影响等基础上,从生态保护及利于后续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筛选出水深和基质两类因子为底泥环保疏浚的优控因子,提出可结合底泥清淤重塑水下地形的新型疏浚方式。[结论]该研究为后续生态修复构建所需合适的水深及基底等条件提供解决方案。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36-13537+13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科瑞;刘芳;
[目的]分析百色市右江区冬春季大气PM10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方法]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采集百色市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研究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特征。[结果]百色市城区冬季PM10平均浓度为163.45μg/m3,春季PM10平均浓度为148.59μg/m3,略低于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大小次序为SO24->Cl->NO3->NH4+>K+>Na+>Mg2+>F-,其中SO24-、NO3-和Cl-分别占水溶性组分质量的52.4%、18.2%和12.6%。PM10呈较强酸性,可能是高含量的SO24-所致。NO3-和SO24-的当量比值为0.73,表明固定源是大气N、S污染重要来源。NH4+和SO24-的当量比值为0.75,表明PM10中的NH4+主要以NH4HSO4形式存在。海盐对大气颗粒物中离子来源的贡献很小。[结论]可吸入颗粒物成为百色市大气首要污染物之一。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38-13539+13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雪梅;蒋剑春;孙康;徐凡;许玉;
[目的]研究椰壳热解及动力学。[方法]在不同热解速率(5、10、20 K/min)下对椰壳原料进行热重分析,并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椰壳热解可分为水分损失阶段、热裂解阶段、热缩聚阶段3个阶段。椰壳热解阶段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表示,随着热解速率增加,热解第1阶段活化能增加,第2阶段活化能降低。[结论]该研究为生物质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40-1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发阔;邵晓龙;孙贻超;刘红磊;袁敏;谢华生;李莉;于丹;刘旭;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水葫芦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态修复应用。[方法]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水槽中投放不同数量的水葫芦,研究水葫芦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态修复应用效果。[结果]在无底泥模拟试验中,不投放水葫芦的对照系统中叶绿素最大浓度为434.6 mg/m3,而投放1、4棵水葫芦的系统中叶绿素浓度最大浓度分别降为285.0和119.0 mg/m3。在有底泥模拟试验中,与无水葫芦的对照组相比,投放4棵水葫芦(覆盖率为51%)的系统中叶绿素浓度削减了58%。可见,水葫芦可以显著抑制富营养化藻类的生长,但存在一定的种植密度阈值(覆盖率达51%),种植密度过小则抑藻效果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43-1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虹;宋博文;
Aermod是导则推荐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存在综合分析和空间呈现功能薄弱的问题。ArcGIS具有较强的空间叠置功能,可弥补Aermod的这一缺陷。将Aermod和ArcGIS综合应用于某工业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利用ArcGIS对Aermod大气模拟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空间叠加,最终将研究区域分为A、B、C 3类区,从大气环境的角度对这3类区域的规划布局提出了建议。最后,对Aermod和ArcGIS在优化区域布局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46-13548+13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峰;吴丁丁;刘琴;宋航;兰先秋;
[目的]研究蔗渣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条件。[方法]在溶剂-酸-水混合体系中对蔗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蒸煮分离,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得到最佳的分离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法预测最佳的分离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v/v)69.63%、酸浓度(v/v)6.41%、反应时间4 h,此条件下模型预测的半纤维素水解率为98.07%、纤维素存留率为92.49%、木质素去除率为66.72%,验证试验半纤维素水解率为99.00%、纤维素存留率为92.08%、木质素去除率为67.06%,接近理论值。[结论]研究结果可较好地用于蔗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49-1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费永红;李福乐;唐志鹏;吴永平;黄春凤;蒋中伟;王殿君;
[目的]为研究"辐照+低温冷藏"处理对龙眼鲜果贮藏期及其对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达到延长龙眼果实贮藏期并调节市场的目的。[方法]试验采用0、0.1、0.2、0.3、0.4、0.5、0.6 kGy共7个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并将其置于3~4℃低温冷藏,研究辐照处理后低温冷藏对龙眼贮藏期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后,贮藏期可达41 d,并能有效地降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并提高好果率。其中,以0.4 kGy剂量辐照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失重率降低了49.10%,好果率提高了19.93%。[结论]0.4 kGy低剂量辐照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可作为龙眼果实贮藏保鲜的一种推荐方法。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52-13554+13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任秋壮;袁春龙;
[目的]优化葡萄籽油的精炼工艺,找出相对提取率较高的提取方法。[方法]为获得优质精油,将葡萄籽毛油经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工艺精炼,通过正交试验对葡萄籽毛油精炼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毛油精炼的最佳脱酸方案为碱液浓度18%,碱炼初温44℃,超碱用量0.3%;最佳脱胶方案为水化温度77℃,水化加水量为4倍毛油磷脂含量,水化作用时间为9h;选择白土脱色的最佳脱色方案为2次脱色工艺,第1次加入白土量为4%,温度为90℃,脱色时间为30 min,第2次加入白土量为3%,温度为85℃,脱色时间为15 min,2次的真空度均为0.1 MPa;脱臭的最佳方案:真空度0.08 MPa,控制温度180℃,控制时间90 min。[结论]该研究为葡萄籽油的提取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55-13556+13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成栋;姜栋;兰风岗;刘锋;马三剑;
[目的]研究乳化剂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为工程项目的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乳化剂废水,并探讨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中试稳定运行71 d,在进水COD浓度(最高10 924 mg/L,最低2 880 mg/L,平均5 751 mg/L)波动较大的情况下,UASB的出水COD去除效率维持在70%以上,SBR的出水COD去除率在60%以上,出水能够达标排放。[结论]该组合工艺对乳化剂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57-13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玮;陈延;饶景萍;
[目的]探讨1-MCP对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机制,为控制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枣为试材,以未经处理的冬枣为对照,测定在冷藏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后冬枣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MDA含量及ACS、ACO、SOD、CAT、POD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定,1-MCP在贮藏前期有效抑制了冬枣ACS活性,在贮藏后期有效抑制了冬枣ACO活性,处理果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1-MCP处理有效地减少了MDA的积累,与对照比较,虽然1-MCP处理未改变SOD、CAT和POD的变化趋势,但却显著提高了它们的活性。[结论]1-MCP能有效降低非跃变型果实冬枣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衰老进程,并对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产生抑制。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61-1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冰;李慧敏;刘秀华;李宏军;
[目的]准确测定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组成及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低温挤压膨化脱胚玉米辅料啤酒麦汁中的可发酵糖组成及含量。[结果]麦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三糖的含量分别是3.8、7.4、4.2、53.8和10.6 g/L。5种糖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7 6~0.990 7,相对标准偏差为1.27%~3.26%,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测定脱胚玉米辅料啤酒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组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64-13565+13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葛宗昌;孟宪刚;
[目的]制备出适合西北酸菜发酵的复合直投式发酵剂。[方法]前期筛选出3个菌株:产酸速率快的东方醋酸杆菌AC5,降解亚硝酸盐高的干酪乳杆菌L5,醇香味适中的东方伊萨酵母Y7。对这3种菌分别进行高密度培养研究,确定菌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确定增殖培养基的成分是马铃薯汁、番茄汁、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盐。通过正交试验和培养条件优化得出,AC5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40 g/L、番茄汁含量80 g/L、葡萄糖含量20 g/L、胰蛋白胨含量10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5.5、30℃、150r/min下培养24 h活菌数达到3.42×108cfu/ml;L5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40 g/L、番茄汁含量60 g/L、葡萄糖含量5 g/L、胰蛋白胨含量15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6.5、30℃、120 r/min下培养24 h活菌数可达到1.93×109cfu/ml;Y7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60 g/L、番茄汁含量60 g/L、葡萄糖含量20 g/L、胰蛋白胨含量20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6.0、35℃、150 r/min下培养24h活菌数可达到2.74×108cfu/ml。[结论]该研究使单位体积的活菌数有很大提高,为制备西北酸菜直投式发酵剂提供了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66-13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晓丽;吴克刚;柴向华;于泓鹏;陈林;
[目的]为香辛料精油作为食品防霉保鲜熏蒸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肉桂精油,并通过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等体外抑菌试验,研究肉桂精油对4株粮食储藏中常见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肉桂精油对供试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优于双乙酸钠,且气态抑制作用比固相抑菌作用强;将肉桂精油应用于大米的储藏,在温度为30℃,RH 83%条件下,储藏空间内精油浓度在150 mg/L以上时大米没有发生表观霉变现象,精油浓度在175 mg/L以上时可完全抑制霉菌孢子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香辛料精油开发为天然的粮食熏蒸剂和食品气态防腐剂奠定了基础。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70-13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媛;胡小兰;赖闻玲;
[目的]深入研究赣南脐橙皮渣提取物的抑菌性能,开辟脐橙皮渣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方法]采用滤纸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赣南脐橙皮渣的水、无水乙醇和乙醚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食品常见腐败菌的抑菌性能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赣南脐橙皮渣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菌、酵母和霉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乙醚提取物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赣南脐橙皮渣可开发为天然、安全、高效的食品防腐剂。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73-13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桂静;耿大伟;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工艺对甘薯膳食纤维的提取效果。[方法]试验采用筛法、酶法及酶碱法提取甘薯膳食纤维,优化并比较这3种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结果]酶法提取甘薯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能达到薯渣质量的38%。对所得膳食纤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显示,酶法工艺得到的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吸油性及膨胀性均较好。[结论]酶法适宜于甘薯膳食纤维的提取。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76-13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树梅;
[目的]筛选出有利于提高雄蚕蛾酒质量并应用于工厂化生产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法]针对雄蚕蛾酒加工过程中酒液腥臭异味,蛾毛等杂质不易去除,雄蚕蛾萃取优化技术的筛选及后期澄清透明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处理设计。[结果]雄蚕蛾去腥脱臭及脱毛的适宜条件为干燥温度65℃,干燥时间5 h;雄蚕蛾酒萃取优化条件为白酒∶雄蚕蛾∶枸杞∶桑葚∶中药材=5∶1∶0.1∶0.03∶0.01(质量比);萃取温度28℃,萃取时间30 d。同时筛选出吸附性强的天然澄清剂壳聚糖,且壳聚糖与活性碳复合使用,会使酒液变澄清透明,存放半年无沉淀出现,解决了雄蚕蛾酒长期放置引起的细微沉淀现象。[结论]该研究为工厂化雄蚕蛾酒的深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79-13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秋菊;高丽娟;张丽华;石树旺;
[目的]比较并筛选出适用于白藜芦醇在线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试验对比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花生根白藜芦醇的异同。[结果]从线性相关性看,R(UV)=0.999 6,R(HPLC)=0.999 8,2种方法都有良好的线性度,都适用于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检测;从精密度[RSD(HPLC)=1.87%,RSD(UV)=2.52%]和回收率[HPLC 98.8%~101.2%,RSD为1.25%;UV法97.8%~103.5%,RSD为2.25%]看,HPLC法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从平均测得结果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0.699 1%、RSD=2.52%(n=4),HPLC法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0.690 4%,RSD=1.87%(n=4),2种方法结果相近。[结论]本着在线监测和仪器的普适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有优势,更适用于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检测。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81-13582+13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晟明;裘璐;张一;梁妍;杨俊;肖开致;郝小燕;
[目的]评价蜜源生物液改良后的红星二锅头酒的品质。[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改良前后酒样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改良后的酒样在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方面均优于原酒样。[结论]蜜源生物液可改良红星二锅头酒的品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83-13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峰;李颖;蒋原;薛峰;朱海;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C18键合磁珠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检测蜂王浆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方法。[方法]MCX固相萃取小柱联合C18磁珠对蜂王浆进行前处理,用HPLC-串联质谱仪对净化后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5~80μg/kg,相关系数0.993 1。添加水平为5、10、20μg/kg时各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3%~104%,RSD值均不大于11.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合自动化设备,可实现蜂王浆样品中磺胺二甲嘧啶测定前处理的自动化。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86-13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和智君;王保兴;张强;田丽梅;
[目的]掌握初烤烟化学特性的优劣。[方法]分析检测213个烤烟样本的18项化学指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不同来源的烤烟样品化学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获得不同烤烟品种化学特性效果测度值,通过感官评价方法验证,表明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获得的初烤烟化学特性测度值可表征烟叶化学特性。[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原料在卷烟配方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88-13591+13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玲;周斌星;郭威;柴洁;李扬;
主要对近年来关于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和生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茶多糖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92-13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煜波;姜爱丽;胡文忠;刘程惠;徐国凯;
探讨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特需品的黑茶的加工工艺及其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黑茶渥堆过程中利用特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独特品质与色泽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民族独特的茶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数字化保护和科学发展提供数据和资料。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95-13597+13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黄惠贞;梁晖;刘秀彩;
[目的]测定水基胶中的苯系物。[方法]分别对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溶剂、顶空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进行比较选择,并采用气质联用法/SIM测定水基胶中的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结果]N,N-二甲基甲酰胺为最佳溶剂,顶空条件为最佳前处理手段,且其最佳平衡温度80℃,最佳平衡时间15 min;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96%~105.19%,RSD为1.082%~2.082%,定量限为0.003~0.016 mg/kg。[结论]顶空-气质联用法前处理简单、污染小,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598-13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蔚慧;杨林华;赵芳;杨力;
[目的]了解李子果实香气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分别对6种李子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萃取得到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85种香气物质,其中6种李子果实共有成分40种。严格控制样品的恒温时间、温度及解吸附的时间,因此试验中的重复性较好。对澳李13的5次精密度试验得到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归一化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在0.03%~0.54%和5.85%~18.08%,重复性完全可以满足供试样品的定性和定量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李子果业发展、果品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601-1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贾君;童斌;
[目的]对红曲霉JF-02液体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起始pH、培养时间、不同农副产品、氮源对发酵液中红曲霉色素含量的影响,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红曲霉菌种产色素最优培养基组成为大米粉200 g/L、番薯粉30 g/L、葡萄糖10 g/L、谷氨酸钠15 g/L、硫酸锌0.1%,硫酸镁0.1%;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0℃,起始pH 6.0,发酵时间72 h。但是24-L发酵罐培养时,培养时间延长到84 h。[结论]该研究可为红曲色素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605-13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宇;任四海;薛剑波;唐经祥;刘挺;陈汉发;岳东林;徐洪宇;
[目的]为烟农准确把握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黄程度做指导。[方法]针对烤烟品种红大与云烟85的烘烤特性,对不同部位的烟叶在变黄期设置不同的变黄标准,对烤后烟叶的品质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2个品种烤后烟叶的质量变化有所不同。在外观质量上,红大逐步改善,云烟85先提高后降低;在化学成分上,红大3个部位的表现基本一致,总氮含量逐步降低,还原糖含量逐渐提高,其他指标影响不大,云烟85下部叶总氮、糖含量表现与红大相似,中上部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大;在评吸质量上,2个品种评吸指标的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中、上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有提高的趋势,余味逐步改善,杂气、刺激性略有增加,但部分评吸指标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满足卷烟工业对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及烤后烟叶的提质增香提供参考。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608-13610+13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岩;李明哲;刘伟;车晓囡;张目华;
质量管理(QC)七大工具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就食品企业而言,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是最基本的工作。在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体系)中,通过对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所有危害开展危害分析、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监测系统等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与此同时,由于害虫对食品安全和适宜食用性构成了主要威胁,因此害虫控制也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需关注的管理点。针对这一管理点应用质量管理(QC)七大工具的方法,将害虫控制更加科学化,管理更有目的性,加强虫害控制效果,确保食品安全。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611-13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郝丽玲;王周平;徐永;李汉臣;马淑凤;
[目的]优化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方法]以干荷叶为主要原料,先制取荷叶提取液,然后再调配荷叶功能茶饮料,再添加稳定剂以提高产品品质。以荷叶提取液、白砂糖、柠檬酸、膳食纤维为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在此基础上添加稳定剂制成成品。[结果]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荷叶提取液30%(V/V)、白砂糖6%、柠檬酸0.05%、膳食纤维0.5%、精制卡拉胶0.05%,制成的荷叶功能茶饮料有淡荷叶香味,口感清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结论]该研究为荷叶功能茶饮料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613-1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瑞胜;别怀周;张明;
乳酸菌细菌素可抑制或杀死食品中的病原菌和腐败菌,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对乳酸菌细菌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可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就I类和Ⅱ类细菌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
2012年27期 v.40;No.388 13616-13617+13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