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力建;
通过对现行农业科研投入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分析,从开源、节流与挖潜3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科研投入的有关设想。
2006年06期 1043-1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丽华;郭德金;
根据数学模型理论,采用相应参数、统计数的公式变换,制定比较标准,实现试验前比较试验设计,评价试验设计优劣。
2006年06期 1045-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钊;何曰光;杜琨;
通过时间、压力、温度及CO2流量对杏仁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2006年06期 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向阳;范彩玲;王翠;王会会;
以南阳灰麦、蓝麦、普通紫麦和硬质紫麦为材料,用微波压力快速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和国标法对照测定。结果表明:浓度直读法的回收率为90.6%~98.4%,RSD为2.8%~3.6%(n=6),线性范围为0.400~4 000 mg/L,检出限为0.391 mg/L。
2006年06期 1048-1049+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洪国;马容明;
研究了GA3处理对菊花花期、小花数、开花和衰老过程中水分、细胞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能促进菊花提前开花5d,延长花期7d,增加小花数20.4%。GA3处理能提高菊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的水分含量,降低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的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达到延长花期的目的。
2006年06期 1050-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陈春刚;韩芬霞;
在酸性条件下,研究了反应温度、柠檬酸的浓度以及不同有机酸对壳聚糖降解速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壳聚糖的降解速度增大,但超过70℃时趋于稳定;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壳聚糖的降解速度也增加,但增加程度减小;草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苹果酸对壳聚糖的降解速度为草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苹果酸。
2006年06期 1052+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郭彦;张文会;杨洪双;曲文强;
选用中花11号和265号水稻品种进行发芽和苗期耐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种子发芽的时间推迟、发芽过程延长、发芽率降低;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抑制幼苗生长,与根系相比对苗生长的影响更大;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265号水稻品种苗期生理生化指标有影响,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直线性上升,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2006年06期 1053-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王良吉;李楠;商鲁宁;刘春松;
系统介绍了安徽省优质小麦的栽培措施及其分类指标。
2006年06期 1055-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春华;
论述了机械化技术与高新技术组合在小麦栽培上的应用,并探讨了组合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
2006年06期 1057-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东方;李世清;张胜利;蒋爱凤;李生秀;
研究了冬小麦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氮素的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地上部分氮素累积量不同,其中生长前期和后期基因型间差异显著,而在中期(拔节、开花期)差异不明显;施氮处理时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量明显有拔节期和灌浆~成熟期2个高峰期,而不施氮处理时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差异较大;在根系氮素累积量上,在苗期,尤其是返青期,基因型间的大幅度变化是基因型与施氮共同作用的结果;氮转移量、氮转移效率、转移氮对籽粒的贡献率、氮收获指数等,在氮处理间及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即不同基因型在不同时期对氮素同化、运转和累积具有遗传多样性。
2006年06期 1060-1062+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荣;陈若礼;张存岭;马杰;
分析了濉溪多年小麦产量和相应的旬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年份光温水消长与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气候的要求基本吻合,光热资源能够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降水略显不足。小麦播种~分蘖期气象方面的限制因子是降水量;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的限制因子是温度;灌浆~成熟期日照时数、温度、降水量对产量均有较大影响。气候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气象灾害多而频繁,从而引起小麦产量的显著波动。为此提出生产上要立足当地气候特点,趋利避害、防灾减灾,通过优化小麦种性布局、培肥土壤和规范化栽培等途径,保障小麦高产稳产。
2006年06期 1063-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崇彬;李民;刘彩兰;王烨;孔令均;许勇;王征;孔爱民;商琳;
研究采用“选用抗病虫品种,配方施肥,深耕改土,合理轮作,利用天敌”等10项无公害生产措施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结果表明:无公害农产品产量略有增加,而且节省开支约400元/hm2,加上无公害“绿色产品”高出普通产品价格10%~20%,平均增加效益782.7元/hm2,经济效益提高24.4%,实现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该项研究成果值得普及推广。
2006年06期 1067-1068+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俞琼;徐根娣;刘鹏;
阐述了近几年来对茄子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危害的3种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2006年06期 1069+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强继业;费金喜;陈云飞;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蟹爪兰后,测定叶片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含量。结果表明:在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60Gy时达到最大;蛋白质含量则变化不一,但在20Gy时有一最大值;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均在60Gy时含量最大;可溶性糖含量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b呈负相关,所以60~70Gy剂量处理蟹爪兰较为适宜。
2006年06期 1070-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田士林;李莉;
通过对一串红花前15 d修剪和花前10 d修剪、不修剪处理的分枝数量、花型、株型等观察,发现提前15 d修剪的一串红分枝最多,约4~6个/株,花序形成最多(与分枝数量一致),株型紧凑;提前10 d修剪的效果较前一种差;不修剪的对照组观赏效果最差。
2006年06期 1072+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琳;
以樱桃当年生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樱桃增殖、生根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增殖成苗的培养基是MS+6-BA1.0mg/L+白砂糖30g/L+琼脂7g/L,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NAA0.6 mg/L+白砂糖20g/L+琼脂7 g/L。
2006年06期 1073+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倩;束庆龙;占昌炳;张欢;
对油茶胚轴嫁接时期与培育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胚轴嫁接最佳时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成活率高达95%以上;苗床提前深施基肥可大大提高嫁接苗的生长量。
2006年06期 1074+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单长卷;徐新娟;
从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3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黄土高原刺槐水分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6年06期 1075-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英翠;
通过对攀缘植物的攀缘习性及适于边坡绿化的攀缘植物的描述,探讨其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原则及形式,提出了目前我国边坡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2006年06期 1077-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凤云;田春雨;梁伟玲;
在分析承德市绿化树种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承德市绿化树种的规划原则,提出了承德市绿化树种的骨干树种为油松、侧柏、银杏、月季、山杏等。
2006年06期 1079-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谢海松;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城市的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倡城市立体绿化,是解决城市绿化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矛盾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城市建筑墙面、阳台、屋顶、庭廊、坡面、桥体、河道等的合理立体绿化,必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6年06期 1081-1082+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李业国;高峰;周光宏;骆桂兰;陈银基;
选择6月龄左右阉割的良种瘦肉型商品猪72头,测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采用SAS8.2软件建立预测良种猪胴体瘦肉率不同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6.158-0.096 7 x1-0.232 4 x4-0.323 x7+0.2 x10能较好的拟合良种猪的胴体瘦肉率,6~7肋膘厚(x4)、腰荐膘厚(x7)、M厚度(x10)被选为瘦肉型良种商品猪分级时需要测量的3个指标。
2006年06期 1083-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荣;
介绍了PMWS的病原——猪圆环病毒,并提出了诊断手段和防治措施。
2006年06期 1086+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成;史远刚;马甫行;李毓华;宣小龙;田维;朱利民;
为探讨奶牛连续超数排卵的效果,对28头荷斯坦奶牛以不同的FSH剂量(400、380、360 mg),以30 d为间隔连续超排3次。结果表明,每组中各次间头均可用胚数差异不明显;400 mgFSH组与380 mgFSH组头均可用胚数差异不明显,但与360 mgFSH组存在差异,380 mg FSH组与360 mg FSH组存在差异;以400 mg和380 mg FSH进行连续3次超数排卵,都可取得满意效果,但以400 mgFSH为最佳连续超排剂量。
2006年06期 1087-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姚勤;
研究高温期间牛舍内干球温度(DBT)、湿球温度(WBT)对奶牛呼吸数(RR)、直肠温度(RT)、平均皮肤温度(mTs)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DBT、WBT和RR、RT、mT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BT与RR之间为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4.15。WBT与RR之间为二次曲线关系,WBT以23℃为界分段,回归系数分别为1.1、6.5。DBT、WBT和RT之间均呈强度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4、0.22。DBT、WBT和mTs之间为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09、0.17。与DBT相比,WBT对RR、RT的影响更大;WBT对mTs的影响和DBT接近。
2006年06期 1089-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艳荣;吕文发;王自良;秦贵信;
选择21月龄左右(体重300 kg左右)的西杂牛和夏杂牛各20头,平均分为2组,以干玉米秸秆为基础粗料,配置了精粗比例分别为505∶0、653∶5的2种饲粮。经过3个月的短期肥育,研究了不同杂种牛的肥育效果以及牛的遗传基础及饲粮类型在肥育及屠宰性能上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夏杂牛的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大于西杂牛;各项屠宰指标以及各分割肉块及其占胴体的比例,在50%精料组夏杂大于西杂,在65%精料组西杂大于夏杂,在杂交组合与饲粮类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作效应。
2006年06期 1091+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袁波;莫怡琴;
通过对绿尾大蚕蛾进行连续2代人工饲养试验和观察,发现该虫喜食的饲料为幼嫩、新鲜的枫叶和樟树叶。
2006年06期 1092-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玉玲;
调查结果显示:分布于商丘地区的蚂蚁有6亚科,27属,48种,优势种为铺道蚁、粗面收获蚁、黄足短猛蚁和日本弓背蚁,且不同生境、不同地域内的蚂蚁种类和分布都有差异。
2006年06期 1094-1095+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程超;明庆磊;耿兴平;
测定了乌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共25项,并推算出4项。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了影响乌鳢全血粘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2006年06期 1096-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许建新;刘恩生;
根据太湖1973~2002年的鱼类分类产量统计资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太湖主要鱼类产量变化对银鱼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产量间的最优化回归模型为W=225.084 3+1.486 0 W3+0.087 7 W7(W为银鱼产量,W3为鲌鱼产量,W7为其他鱼类产量,n=30,R=0.868 0,P<0.000 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鲌鱼对银鱼产量变化影响最大,其次是“其他鱼类,”其通径系数分别为:Py.3=0.890 8,P<0.000 1,Py.7=0.388 7,P=0.000 6。而鲚鱼、鲤鲫鱼、鲢鳙鱼、青草鱼产量变化对银鱼的影响不显著。
2006年06期 1098-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伟华;韩占江;魏新军;张浩;陈洺阳;吴峥;
介绍了磺胺类药物的毒性及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着重叙述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其在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2006年06期 1101+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周早弘;
简要论述了栀子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要点等,为栀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06期 1102-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熊筱娟;高应东;邹盛勤;
综述了江西黄毛楤木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2006年06期 1104-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晏丽;李文芳;李夏艳;
根据新形势下张家界药材生产特点,介绍了20种花卉类药用植物及其药效,并提出了开发花卉类药用植物资源的措施。
2006年06期 1107-1108+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裘雪梅;刘仁荣;刘建涛;
综述了广昌白莲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2006年06期 1109-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胡安霞;张岭;李龙;林向彪;
系统阐述了影响宣木瓜生育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宣木瓜生育的危害,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选择建设良好的生态园区、合理安排种植方式和密度、提高管理水平等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
2006年06期 11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嘉祥;
总结了北方茶园的园地选择、栽植密度、栽培管理及综合防冻等技术措施。
2006年06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宣小龙;史远刚;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水提物中分离中药连翘成分,并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Rf值,经和标样连翘酯苷A对照发现,两者的Rf值基本相近,据此初步判断是连翘酯A。
2006年06期 1114+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伟华;韩占江;陈晓静;
以普洱茶为研究材料,以水为溶剂,选取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它们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5,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为1 h,浸提次数1次。
2006年06期 1115-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彭昌亚;李永飞;任枫;王正刚;毛忠贵;
采用不同溶剂对绿茶中叶绿素进行萃取,发现DMF对叶绿素的萃取效果最佳,而丙酮、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效果也不错。
2006年06期 1117+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李冬杰;魏景芳;许宁;张进献;
研究了不同种类植物生长物质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变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4!D、NAA和IBA)、细胞分裂素(6!BA和KT)、GA3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减轻或抑制褐化作用,其中以2 mg/L2,4!D+0.2 mg/LKT+0.5 mg/LGA3效果最好。
2006年06期 1118+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占洲;李怀方;
烟草原生质体是植物病毒研究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原生质材料,它对植物病毒的研究起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介绍了它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一般应用程序,综述了它在植物病毒的侵染、复制、病毒与寄主互作、转基因抗病毒、病毒抑制物等各方面研究中的应用。
2006年06期 1119-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安林;乐国伟;施用晖;岳鹏;
研究了抗氧化剂硫辛酸(LA)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高脂日粮可导致大鼠氧化应激,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日粮中补充LA和NAC可显著增加血清和组织T!AOC、SOD活性、GSH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LA、NAC能极显著降低高脂日粮引起的大鼠肝脏线粒体DNA氧化损伤,LA的效果优于NAC。
2006年06期 1123+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焦德志;李波;吕建伟;李莉;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双亚6号”亚麻种子为材料,对亚麻不同外植体、不同植物激素及不同浓度组合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以B5培养基加入4 mg/LIAA、2 mg/LKT和200 mg/LLH诱导子叶和下胚轴形成的愈伤组织最好,诱导率可达100%;通过细胞学观察发现,该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最多,并可诱导产生再生植株。
2006年06期 1124-1125+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范泽民;朱玉灵;邢凤武;
通过3年来对奉化芋艿的观察,介绍了奉化芋艿在安徽种植所表现出的特征特性和发育规律。
2006年06期 1126-1127+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昌春;胡本进;翟田俊;汤兆勇;方明刚;陈常普;
双黑绛蚧是目前发现的危害栗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简要阐述其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双黑绛蚧在安徽省栗树上的分布地区、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2006年06期 1128-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韧;汪希强;
烟草螟在徐州地区家庭贮粮中发生严重,1年发生2代,成虫污染墙壁,幼虫吐丝缀合粮粒成巢。研究表明,对成、幼虫采用人工捕杀、冷冻杀虫等方法防治效果较好。
2006年06期 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家保;任杰;阮龙;魏胜林;吴跃进;余增亮;
对油菜田、小麦田以及相邻空地的空气负离子监测,研究了冬季油菜和小麦对空气负离子的贡献。结果表明:油菜和小麦能增加周边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且在幼苗期表现明显;油菜和小麦虽属不同的科,但对环境中空气负离子产生的贡献无明显差异。
2006年06期 1131-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文;
2004年以来系统调查、研究了棉铃病害,结果表明:危害较严重的棉铃病害有炭疽病和黑果病;病原菌附着在棉种、土壤或土壤植物残体上越冬,翌年通过雨水或风等方式,将病菌飞溅或飘落到棉铃引起铃病;选用多抗良种,减少菌源,避病育苗,轮作、间作套种和精心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最佳控病方法。
2006年06期 113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元红;胡娟;王勃;申玲;
简单介绍了毕节地区主要绿肥种子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用以指导绿肥生产。
2006年06期 1135-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波;董召荣;姚孝友;何方;吴楠;
采用叠加分析法,分析了大别桐柏山区1995~2000年TM遥感影像,获取土壤侵蚀数据。结果表明,大别桐柏山区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2000年研究区域土壤中度以上侵蚀较1995年减少,轻度侵蚀明显增加,且98.50%轻度水蚀由1995年微度水蚀转化而来;耕地和林地水土流失是该区域的流失类型,微度和轻度侵蚀占侵蚀面积的95.29%。
2006年06期 1137-1138+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自放;郝绪春;高泽民;郑仁军;郭厚杰;
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小麦安全,用量以1 050~1 500 g/hm2为宜。
2006年06期 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毅;
沂沭河两岸是栽植杞柳的主产区,甜菜夜蛾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损失巨大。主要介绍了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危害特点、诱发因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2006年06期 1140+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志宏;邓振山;李延清;
综述了雪花莲凝集素的结构、特性、杀虫机理以及在转基因蔬菜中抗虫性和应用前景。
2006年06期 1141-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士杰;
几种常用药剂对比试验表明,喷用5%锐劲特SC750 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最佳,且持效期长;在早稻4(2)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可替代甲胺磷使用。
2006年06期 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舒静;丁克坚;吴慧平;孙翠平;程国华;王志雄;唐国来;
从上海郊区的西甜瓜种植棚取样,包括4个区6种土壤类型,即黄泥、青紫泥、青黄泥、黄小粉土、潮沙泥和沟干泥。结果表明,仅在青黄泥、青紫泥和黄小粉土中发现植物寄生性线虫,其中滑刃线虫在3种土壤中都有分布,且所占比例较高;对植物危害性较大的螺旋线虫和根结线虫,只在黄小粉土中有分布,所占总线虫量的比例都低于2%;青黄泥、黄泥和潮沙泥中线虫数较少,黄小粉土中线虫数相对较高;线虫的季节性波动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4~6和5~7月,且后一个高峰期比前一个要高;作物换茬轮作方式不仅可大幅降低线虫量,而且可抑制高峰期的出现;高温对线虫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含水量低有利于线虫生长。
2006年06期 114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邱江;高联义;王建旻;张弛;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轻重程度主要与传毒媒介灰飞虱的虫量及带毒率、水稻品种的感病性以及栽培方式呈正相关,通过剖析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探明采取抗病品种,优化栽培方式,科学合理用药,推行全程控制是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有效措施。
2006年06期 114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罗嗣金;
对2005年宁国市六(4)代稻飞虱大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防治技术。
2006年06期 1148+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江彤;陈伟;
以4种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为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20株炭疽菌进行了免疫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抗血清可分别与15个同种胶孢炭疽菌抗原中的大多数发生阳性反应,而只能与少部分不同种炭疽菌的抗原发生阳性反应。这说明同种的胶孢炭疽菌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不同种的炭疽菌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2006年06期 1149-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海清;陈凯;徐关印;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对2003年从华北北部203份材料中选育出来的抗病性、丰产性好的48份材料再次进行成株期和苗期抗白粉病鉴定。鉴定结果:成株期免疫材料有24份,高抗材料9份,中抗材料6份。苗期无免疫材料,有高抗材料31份,中抗材料10份。
2006年06期 1151+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伟锋;常迺滔;程晖;
对克93-756、辽春13和沈免85等8个小麦品种在苗期与抽穗期受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侵染后的潜育期、病斑大小和病斑单位面积产孢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0.01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受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侵染后的潜育期、病斑大小和病斑单位面积产孢量都表现极显著差异;苗期与抽穗期之间的病斑长度和病斑单位面积的产孢量也都表现极显著差异,而病斑宽度和潜育期没有明显差异。
2006年06期 1152-1153+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香萍;王福莲;王文凯;
在高海拔地区对甘蓝田昆虫采用不同防治措施,研究了天敌变化及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性信息素防治,天敌数量及种类均明显多于化学防治田,田间主要害虫蚜虫和小菜蛾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化防田,蚜虫被捕食率也高于常规化防田。应用信息素防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
2006年06期 1154+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汤婕;岳永德;汤锋;花日茂;
研究了青菜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并以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2006年06期 115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跃飞;王友定;
介绍了上海地区高羊茅草坪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2006年06期 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志华;王新民;马瑞霞;白静;王鹏;
阐述了草坪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预防和防治措施。
2006年06期 1158-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运兵;徐小娃;王进梅;余昊;
对河南省草坪杂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河南草坪计有杂草59种。同时对各种草坪杂草,按生态功能或自然系统或草坪种类进行了分门别类,明确了不同类别的生态作用和为害特性。根据杂草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的为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确定了白三叶草坪、高羊茅草坪、酢浆草草坪等4种草坪上杂草的优势种,为草坪草害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006年06期 1160+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桂义;孙慕芳;
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生产无公害茶叶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各种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同时发挥各种物理防治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AA级茶园,应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一般无公害茶园也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以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006年06期 116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霍云凤;娄国强;王振河;
通过对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 tichumgloeosporioides)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分析,明确了在苹果炭疽病菌的致病过程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漆酶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各类酶的动态变化显示,首先起作用的是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漆酶,参与了病害的扩展;病健处各类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各类酶在病健处的酶活最大,是引起病斑扩展的主要因素。苹果病果中漆酶的存在,说明在苹果组织中含有的芳香族化合物、芳香酸衍生物及抗坏血酸等底物能够诱导炭疽病菌产生漆酶、漆酶对这些物质的氧化加速了苹果组织的腐败。
2006年06期 1163-1164+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张金虎;马书尚;梁俊;赵政阳;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苹果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功夫、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农药残留物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柱净化,添加浓度分别为0.5、1.0、2.0 mg/kg,回收率在78.16%~104.26%,最低检出限在0.012 1~0.028 4 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3.2%~7.1%。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完全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2006年06期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雅楠;杨宇;吕国忠;谷祖敏;
研究了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150mg/L重铬酸钾,既有利于放线菌的生长,又能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土样在28℃或室温风干10~20d后,制成10%土壤悬浮液,40~50℃、pH7条件下,加6%酵母膏(或6%蛋白胨)和0.05%SD(S5mmol/L磷酸缓冲液),振荡10~20min,灭菌水稀释成1%后,与含250mg/L重铬酸钾的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最有利于放线菌的分离。
2006年06期 1167-1168+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9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向东山;翟琨;
烤烟生长后期土壤氮素供应不同将导致烤烟上部叶品质差异,试验表明,不同处理的上部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差异显著,提前起高垄深移栽盖膜处理上部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最接近优质烤烟标准。
2006年06期 1169-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忠平;张玉龙;孟庆龙;田义;王耀生;张辉;
研究了连续7年以不同灌溉方法进行灌溉的保护地土壤磷、钾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结果表明:3种灌溉方法下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0~20 cm层全磷含量达到最大值;速效磷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与全磷相似。不同灌溉方法下土壤全钾含量19.013~19.990 g/kg,底层全钾含量明显高于表层;3种灌溉方法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倒置的“S”形分布,0~20 cm层速效钾含量最高。
2006年06期 1171-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大文;陈謇;施海萍;王驰;张微微;
探讨了浙江省温岭市200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06年06期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肖远东;黄锦勇;欧阳少林;赖发英;曾小钦;
研究了萍乡地区土壤氟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萍乡地区主要通过燃烧土壤,释放出大量氟化氢气体,从而污染大气和农作物。
2006年06期 1175+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德辉;张玉华;陈长铭;李群;
研究了有机液肥施用对茄果类蔬菜辣椒、番茄的植物学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液肥可增加番茄和辣椒的光合效能;有机液肥根施+叶面喷施可显著提高辣椒和番茄产量,增产幅度在10%以上;,而且还能改善产品外观品质,提高其商品性;有机液肥能促使蔬菜早结果、结大果,提高早期产量。
2006年06期 1176-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商世能;
通过集凯纳米兰花肥与花宝的对比试验及不同浓度试验得出,集凯纳米兰花肥促进芽、根生长的效果好于花宝,且以500倍液处理的施用效果最佳。
2006年06期 1178+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恒旭;王文成;胡永华;王志坤;赵波;付巧玲;宁福政;胡俊成;盛奇;
在对杞县大蒜产区的土壤及大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大蒜营养元素的生物化学特征、大蒜中营养元素含量与对应土壤全量元素含量及元素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大蒜对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等问题,表明杞县大蒜产区土壤元素环境质量较好,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元素含量具正相关性,可利用全量元素含量求解元素有效态含量;大蒜喜S、富Se,易开发为富Se食品。
2006年06期 1179-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兰云;徐茂林;周得宝;夏明;
氮肥基施能显著促进强筋小麦分蘖生长,增大群体结构;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总小穗数;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增加可育小穗数,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氮肥基施:拔节期追施=73∶的处理产量最高;基施氮肥少于总氮量的1/2时,小麦产量就会下降,且与70%以上氮肥基施的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氮肥对强筋小麦品质有明显影响,氮基肥∶孕穗肥=73∶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比氮全部基施高34.37%;其次是氮素基肥∶越冬肥∶拔节肥=43∶3∶和基肥∶拔节肥=46∶的处理,这2个处理在2002~2004年平均蛋白质含量都比全基肥高出10%。
2006年06期 1182-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义德;周银平;陈来宝;金丛岭;王代林;肖幼;周虹;
在分析淠史杭灌区水资源总体现状和灌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水改造潜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灌区综合节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2006年06期 1184-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龙丽民;赵红杰;武建双;
探讨了白洋淀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白洋淀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进行了“源”分析。
2006年06期 1188-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姗姗;
我国水资源短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并引发诸多社会与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给予必要的支持,二要靠各地的自觉行动,三要加大执法成本和执法力度。
2006年06期 1190-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芦晓峰;李波;王铁良;
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沈阳市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与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承载力数学模型,并利用研究区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人口载量和经济载量。
2006年06期 1192-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静;秦天才;张友德;
观察了盾叶薯蓣小孢子发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盾叶薯蓣雄蕊6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多为四面体形,偶为交叉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花粉粒。在盾叶薯蓣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形成及花药壁发育过程中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
2006年06期 1195-1197+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明亮;
消费结构升级、闲暇时间、旅游动机和休闲场所构成了现代休闲旅游的4大要素。在分析这些要素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洛阳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和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006年06期 1198-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
生态足迹是目前国际上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在分析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构建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通过对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的计算来定量描述旅游者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状况,为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06年06期 120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叶小青;
分析了浙江遂昌长海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介绍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探讨了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2006年06期 1203+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晶;李江风;
结合广西省资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采用粮食需求法、部门预测法和灰色预测法等几种方法进行耕地需求预测的方法研究。预测的结果不仅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同时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需要,该研究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06年06期 1204-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朱伟兴;刁统山;葛广军;
介绍了畜禽养殖场气味的来源、组成,分析了检测气味浓度的不同方法,讨论了控制有害气味的相关技术,指出了气味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为我国治理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2006年06期 1207-1208+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林青松;张和禹;张璐;
采摘过程采用小包装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桑椹间挤压破损,采后5 ̄6℃冷藏能保鲜3 ̄4d;常温下3%丙酸钠溶液浸果2min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5 ̄6℃0.5%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钠浸果2min,保鲜时间可长达5~6d。保鲜过程中糖酸变化不显著,且不影响保鲜后的桑椹口感。
2006年06期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唐汝友;黄秀山;刘振本;赵存花;张永涛;张贵国;
在传统配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枸杞、芦笋、牛蒡,制成配料不同、风味各异、具有保健功能的八宝豆豉;而且还研制成功低盐发酵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2006年06期 121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秦恩华;唐巧玉;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食用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中进行富硒研究的概况。
2006年06期 1212-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国;高亚玲;
介绍了能同时用于加密和数字签名的RSA加密算法及其优点,并在其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在银行业中的应用模型。
2006年06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海青;吴宏林;唐树芝;
经济秩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模式,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都需要这种行为模式,也只有在这种模式里才能够正常进行。经济秩序赋予了各经济主体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增强了各经济主体对其及其他主体行为的预期能力。经济主体行为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确定性在以经济秩序为载体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
2006年06期 1216-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雪松;徐守松;
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方面分析生态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构建因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方法。
2006年06期 1219-1220+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林慧文;朱海洋;
民间金融的发展是民间资本扩张与趋利的内在冲动的结果。民间资本为实现资本增值,中小企业为得到资金支持,两者结合成为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
2006年06期 1221-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乙丹;樊志民;王庆锋;
一项经济制度的运行往往遵循着“制度创新→制度均衡→制度僵滞→制度创新”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变迁规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从自由购销到统购统销、从议购议销到粮食的市场化改革,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周期性的变迁是我国粮食流通制度的基本特征。
2006年06期 1224-1225+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吕爱清;陈路扬;杜国平;邱爱保;
选取机械动力x1、灌溉面积x2、种植面积x3、化肥用量x4、劳动力x5等5个粮食生产要素,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粮食生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因子(投入因子)主要由变量x1、x2、x3和x4决定,第2主因子(资源因子)由变量x5决定。对江西省11个市粮食生产能力进行排序,其优先序为:宜春>赣州>上饶>吉安>南昌>抚州>九江>萍乡>景德镇>新余>鹰潭。
2006年06期 1226-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永乐;
除受人口因素、制度因素、自然因素等影响外,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因此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人口的转移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并促使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将会对城市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推动作用。
2006年06期 1228-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磊;
从理论和国外发展经验2方面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具体分析了上海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后针对上海发展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2006年06期 1231-123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子春;姬志刚;赵永刚;
着重探讨了“十五”期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基本特点,他们的教育、培训与业余生活现状和问题,以及他们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提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需要精神文明也为城市输出着精神文明。
2006年06期 1234-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灵红;鹿红娟;
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现状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其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对策。
2006年06期 1236-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陈颖;陈彤;屠梅曾;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议,并分析了其实践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目前的法律环境,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对策建议。
2006年06期 1238-1239+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海楠;秦向东;
从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6年06期 1240-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庆华;
由于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高风险和多障碍,导致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市场呈现萎缩态势。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逐步建立起以商业经营为主,政策支持为辅的战略定位和探索合适的多形式发展的战略模式。
2006年06期 1243-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蓓;张天西;
分析了农业保险发展萎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即由政府主导,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完善的农村服务体系,以及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
2006年06期 1245-1246+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西华;
透过禽流感事件,探讨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有关对策。
2006年06期 1247-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金柱;朱鸿杰;
分析了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论证发展有机农业是实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2006年06期 1249-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敬;石继权;
通过对沿海苏浙沪等长三角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达小康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的浅析,提出滁州东向发展战略上结构调整承东接西、农产品销售东进四出。
2006年06期 1251-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振伟;李江风;龚健;
针对南阳市自身条件,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南阳市土地利用的要求,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
2006年06期 1253-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顺;王毅捷;
引用层次分析法理念,通过建立行业选择模型、行业选择因素判断模型,对不同行业成功因素进行匹配度分类,以此为依据建立两两比较矩阵,运算出各因素的权重。该方法尽可能消除主观因素对最终决策的影响力,把行业选择决策的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定性问题,以定量的方式解决。
2006年06期 1255-1256+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松;汪建明;
介绍了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概述了我国企业在开展食品出口贸易时所遇到的技术性壁垒的形式和应对措施。
2006年06期 1257+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丽霞;委玉奇;赵娟;
从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国内外企业创新的历史经验入手,分析了技术同化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业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同化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讨论了如何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进程。
2006年06期 1258-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小平;
从阐述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入手,论述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促进农业高效、快速发展进行了探讨。
2006年06期 1260-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琳;
利用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研究区的绿地信息系统,采用RS和GIS技术发现绿地变化区域,用GPS和全站仪精确测定变化区域的边界,并将变化的矢量和属性信息输入GIS,实现绿地信息的实时自动更新。结果表明:利用多学科的技术,可以丰富3S技术的内容,使其更好地满足绿地管理的需要。
2006年06期 1263-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桦;任喜伟;
对当前动态网站开发的3种工具ASP、PHPJ、SP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于JSP的系统开发工具,并对系统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做了阐述,最后分析、设计、完成系统。
2006年06期 1265-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秀芳;
概述了网格形成的背景、定义、构成及其与因特网的区别,重点阐述了网格技术在农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2006年06期 1268+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鲁;马靓;
食经文献是饮食文化的一种文字表现形式。就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传统的烹饪理论知识,对中国古代食经文献进行系统认识与研究。
2006年06期 1269-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姚明明;
综合史料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古代蚕业的科技文化交流,并分析了其原因。
2006年06期 1273-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会娥;
初级加工是指从粮食原料到食品原料的加工,从粮食加工工具创新、粮食加工技术及其流传、调味品及其加工三大部分论述了原始社会饮食的初级加工技术(过程)。在介绍加工工具之形状、功用、流传的同时,简析了其中凝结的科技原理和现实及历史意义。这些文明中有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穿越了人类历史,直至今天还发挥着作用;有的,为后代的发明、改造提供了智慧源泉和物质毛坯。
2006年06期 1275-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