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最大交叉熵的图像分割方法

    叶志伟;张金平;赖旭东;

    在论述了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最大交叉熵阈值的确定中,提出了相应的算法并用于图像分割。结果表明,在设定了合适的粒子群算法参数条件下,粒子群算法不仅可以实现正确地图像分割,而且大大提高了分割速度。

    2007年23期 7037-7038+7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HACCP体系在红小豆标准化生产中的应用

    张洪生;姚圆;谭莉梅;王情;徐友信;刘慧涛;刘金铜;

    简要介绍了红小豆的生产和贸易状况,并探讨了HACCP体系在红小豆标准化生产中的应用。

    2007年23期 7039-7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菌种的细菌抑菌剂研究

    卢晓丽;温鲁;汪敬健;黄悦;

    [目的]为了研究采用抑菌剂以抑制菌种中的细菌污染。[方法]在PDA斜面培养基上,用抗生素和化学抑菌剂对食用菌与细菌的混合菌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在药剂筛选中,双氧水各浓度无细菌萌发;青霉素钠、乙醇可抑制细菌萌发。在浓度筛选中,双氧水4%(实际2%)、5%(实际2.5%)浓度可完全抑制细菌,5%(实际2.5%)浓度则同时抑制真菌。在适宜菌种试验中,不同的真菌菌种对双氧水的耐受力不同,平菇耐受力较强,蛹虫草的耐受力也较强,而猴头的耐受力较弱。[结论]多数抗生素和化学抑菌剂对细菌的抑制能力很弱,而对真菌抑制能力很强,只有双氧水在浓度适宜时能有效抑制细菌而不影响真菌生长;双氧水的有效浓度与菌液浓度有关,菌液浓度越大,双氧水的有效浓度也越大;不同种类食用菌对双氧水的耐受力有差异,平菇耐受力较高,蛹虫草次之,猴头的耐受力较低;使用双氧水抑制细菌污染的食用菌菌种,扩接后菌丝生长情况与对照基本无差异。

    2007年23期 7042-7043+7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糖铁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王宝琴;徐泽平;刘雪红;

    对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铁含量的测定方法、理化性质与结构、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多糖种类和结构对多糖铁有效性的影响、多糖铁结构的确证及其安全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2007年23期 7044-7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阈值分割的苗期杂草识别算法

    胡波;张艳诚;黄玲;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阈值分割的苗期杂草识别算法。首先通过2个阈值分割得到2幅分割图像,再结合形态学操作融合2幅分割图像后进行识别得到作物图像;参考现有除草剂喷洒方案将作物图像分为6行8列的子区域,根据每个子区域是否有作物像素点决定是否喷洒除草剂。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上实现了苗期杂草的防治,并节省了45%左右的除草剂。

    2007年23期 7059-7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从江椪柑中的微量锌

    蒋天智;吴铭强;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组合,得到最佳仪器工作条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锌。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0 ̄2.000μ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99 89,特征浓度为0.019(μg/ml)/1%,检出限为0.05μg/ml,标准偏差SD为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3%,回收率为99.3%。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2007年23期 7075+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补钙制品中的钙含量

    加建斌;

    [目的]为了准确测定补钙制品中的钙含量。[方法]建立了高锰酸钾容量滴定法测定补钙制品中钙含量的方法。[结果]该法是在含有EDTA的pH值为3.5 ̄4.5的氨性溶液中,先用草酸盐选择性地沉淀钙离子。沉淀物经过滤、洗涤后,用稀硫酸将所得草酸钙沉淀物溶解,然后在75 ̄85℃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0%(n=5),回收率(R)在96.30% ̄101.12%。[结论]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补钙制品中的钙含量,简单、快捷,准确、干扰小。

    2007年23期 7076-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纳米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涛;江波;沐万孟;

    主要阐述了与食品工业相关的纳米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2007年23期 7078-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谱拆分研究O,O-二甲基-1-(4-甲氧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

    胡建华;姚华珍;周珊珊;刘维屏;

    采用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固定相类型、流动相中不同醇改性剂和不同异丙醇含量以及温度对O,O-二甲基-1-(4-甲氧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拆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讨论了它的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在25℃的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氨基甲酸酯)(Chiralpak AD-H)手性柱中,以正已烷∶异丙醇体积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时,对映体可得到基线分离。

    2007年23期 7080-7081+7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的铅

    符蓉;杨立中;贺玉龙;彭福勇;刘兴艳;

    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原子吸收法(AAS)测定饲料中的铅的最优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四川省部分地区不同种类饲料中的铅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配合饲料铅含量为2.01~2.68μg/g,浓缩饲料铅含量为3.12~3.54μg/g,预混饲料铅含量为7.95~8.45μg/g,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铅限量标准。

    2007年23期 7082-7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计量属性的国际协调状况探析

    周霞;

    通过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农业项目的出台背景和历史及其计量属性的争议及选择,探讨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计量属性的国际协调状况。

    2007年23期 7086-7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聚木糖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姬小明;吕全建;赵铭钦;

    对低聚木糖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其特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2007年23期 7088-7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仙人掌多糖提取工艺参数

    高宛莉;柴春月;杜瑞卿;

    选取仙人掌多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132 min、温度为74℃、水体积为276 ml的条件下,仙人掌多糖提取产量最高,最大提取产量预测值为89.77μg/ml,实际提取值89.48μg/ml,二者基本相符。利用优化工艺参数提取仙人掌多糖时,具有最大的提取产量。

    2007年23期 7090-7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农杆菌介导Ds转座因子的黄瓜遗传转化

    刘爱荣;陈双臣;

    以黄瓜品种"中农15"子叶外植体为试料,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构建的激活表达标签pDsBar导入黄瓜,获得转基因黄瓜群体,对转化群体进行GFP基因活性及分子检测。结果表明,GFP已经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以Bar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表明,阳性率为72.3%;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26.0%为1个插入位点,51.0%为2个插入位点,T-DNA在基因组中的平均拷贝数为2.2个。

    2007年23期 7047-7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叶绿体的遗传工程应用研究

    徐振彪;宋林霞;

    介绍了叶绿体遗传转化的优点,从作为生物反应器及应用于遗传育种两方面介绍了叶绿体的遗传转化应用,并对其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2007年23期 7085+7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豆豉纤溶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陆云华;张新;

    根据已发表的豆豉纤溶酶基因DNA序列(GeneBank AY720895.2),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以筛选的来自豆豉的产纤溶酶的芽孢杆菌的总DNA为模板,扩增出了豆豉纤溶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经Genetool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长1 089 bp,编码363个氨基酸,与已发表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豆豉纤溶酶基因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与所发表的序列有98%的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已发表的芽孢杆菌豆豉纤溶酶同源性为100%。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上,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2007年23期 7104+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蓝型油菜BnKCR2基因cDNA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王慧;王茂华;刘绵学;杨毅;李旭锋;

    [目的]为了克隆甘蓝型油菜的BnKCR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以期得到高芥酸含量的油菜。[方法]根据GenBank中甘蓝型油菜3-酮酯酰-CoA还原酶(BnKCR2)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蜀杂九号油菜叶片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将产物与T-A克隆载体pMD18-T连接,通过中间载体pMD18-T和pBluescript将BnKCR2分别正向、反向导入pBI121质粒载体,构建BnKCR2基因的正向和反向表达质粒。[结果]通过甘蓝型油菜总RNA的RT-PCR扩增,成功克隆到一个960 bp的BnKCR2基因;重组质粒pMD18-BnKCR2测序结果与NCBI中甘蓝型油菜cDNA(AY196197)序列的相似性达99%;而蛋白质序列仅有1个氨基酸之差,且蛋白质天然构象未改变,BnKCR2是反向连接克隆。[结论]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为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BnKCR2基因导入油菜奠定了基础。

    2007年23期 7105-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香蕉条斑病毒CP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邱世明;庄军;刘志昕;

    依据锌指结构在BSVCP上的可能位置合成了2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长约640 bp的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质粒pET28 b(+)连接,构建了含BSVCP区基因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28b-BSVCP;克隆测序以确定其阅读编码框的正确性,然后用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并诱导表达;经IPTG诱导后,出现一特异的约30 kDa融合蛋白质表达条带。

    2007年23期 7108-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快速提取玉米DNA方法的研究

    曾桂萍;戴保威;余显权;

    [目的]为了探索一种快速、简便,能够用于SSR分析的玉米DNA提取法。[方法]采用改进的常规DNA提取法和DNA快速提取法提取玉米种子胚和黄化苗叶片中的DNA,进行SSR分析,通过琼脂糖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SR产物进行检测。[结果]用常规法提取时,用氯仿∶异戊醇(24∶1)抽提1次就可获得质量好和浓度高的DNA;无须抽提,直接吸取上清液,可得到高浓度的DNA,也能满足SSR分析的需要;同样的提取法,SDS的提取效果比CTAB好。对快速提取法进行分析表明,相同的提取液和提取方法,采用种子胚提取的DNA浓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叶片DNA。[结论]该研究为SSR在玉米种质及纯度鉴定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2007年23期 7110-7111+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新基因克隆策略和技术进展

    梁锦锋;于红卫;叶国平;

    对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的基因克隆、基于同源序列的候选基因法、基因图位克隆、基因转座子标签技术和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等植物新基因克隆策略和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2007年23期 7112-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HIV-1慢病毒载体的发展及其生物安全性

    孙岩;陈胜;王蒙;刘红林;

    对HIV-1慢病毒载体的演变和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慢病毒载体在生物安全性上的改进进行了综述。

    2007年23期 7115-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CV2·ORF2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王宪文;谢青梅;曹永长;于康震;毕英佐;

    [目的]为了研究PCV2-ORF2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方法]用PCR方法扩增PCV2 ORF2基因3′端片段,PCR产物经酶切后与经同样处理过的pET32a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并测序后,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重组菌液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OR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3 ku;在37℃、1 mmol/L浓度下,诱导时间为6 h时表达量最大,占细菌总蛋白的23.62%。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将包涵体溶解后过Ni-NTA柱纯化可得到较为纯净的目的蛋白。[结论]该研究为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等疾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2007年23期 7117-7118+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对连锁杂合基因在分离重组中的熵变规律

    陈奇;李大林;符保龙;黄忆;

    用离散线性系统建立同一连锁群2对杂合基因自交群体分离重组中的熵变模型。结果表明,各代的熵与交换率有关;单基因杂合型的比例在F1到F2有一个增长过程,以后逐代递减,最终趋于0;群体最终留下的4种纯合基因型的比例与交换率有关;自交群体的逐代熵变规律与随机交配群体的不一致,自交群体最大变异发生在F3而不是F2。

    2007年23期 7119-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豫北地区园林植物的季相特征及造景研究

    郭晖;张建强;

    以豫北地区50种常见的阔叶落叶树木为观察对象,从植物的开花节律、发叶节律、叶色变化节律、果色变化节律等出发,对各时期园林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各季节景观的配置原则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007年23期 7049-7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马鞭草科9种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朱栗琼;招礼军;陶世红;彭琼;

    在生物数码显微镜下观察了马鞭草科6属9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所有植物上、下表皮均有腺毛;表皮细胞的垂周壁有平直和波状弯曲2种类型,其中假连翘属上、下表皮和马缨丹属上表皮的垂周壁较为平直,赪桐属、牡荆属、冬红属、豆腐柴属植物都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该科植物气孔器以无规则为主,且气孔器由横列型、平列型向无规则型方向进化;三对节表皮毛和气孔器类型的独特性表明该种植物在赪桐属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属间的分类意义不明显,但在属内种间的分类上具有一定价值。

    2007年23期 7057-7058+7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营养液对3种观叶植物的水培效应

    黎勇;张轩波;蔡晓丽;李存英;

    [目的]筛选出效果最佳、价格低廉的营养液配方。[方法]在传统组培配方的基础上,精减配制3种水培营养液。选择袖珍椰子、吊兰、吉祥草3种观叶植物,采用水培技术,观察比较3种水培营养液对3种观叶植物的生长影响。[结果]3种观叶植物在不同的营养液中生长情况不一样,每种观叶植物均有一种最适宜其生长的营养液。营养液C中的吉祥草、吊兰均生长良好;营养液A中的袖珍椰子生长良好,吊兰在营养液A中生长较差,吉祥草在营养液B中生长较差。[结论]在营养液浓度的适当范围内,含有矿质营养元素Fe螯合态的营养液较利于植物的吸收,有利于观叶植物的生长。

    2007年23期 7065-7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胜尧;李会彬;杨建肖;边秀举;刘国勇;彭阿凤;

    [目的]为了研究美国研制生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Proxy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为试验材料,盆栽试验设低浓度Proxy、中浓度Proxy、高浓度Proxy和清水(CK)4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Proxy在我国北方气候条件下对草坪草株高、草屑量和生长格局的影响。[结果]中、高浓度Proxy处理显著降低了草地早熟禾的株高和草屑量,而对高羊茅株高和草屑量影响不显著。中、高浓度Proxy处理使草地早熟禾的生长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抑制垂直生长、加速横向生长、叶片变短增厚等,草坪质量明显改善,而低浓度处理效果不明显。Proxy各浓度处理对高羊茅生长格局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我国北方草坪草生长的合理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3期 7138-7139+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赵泽英;彭志良;王海;李裕荣;李莉婕;胡明文;

    [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施肥技术方案: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4.55、112.95、502.95 kg/hm2,产量可达115 719.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制定番茄专家系统的施肥决策提供了依据。

    2007年23期 7140-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调亏灌溉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莉飞;邹志荣;

    [目的]寻找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为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6年对温室黄瓜在不同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灌溉下限(45%~75%)组合处理,测定不同灌溉情况下植株的部分生理指标、产量、果实品质及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温室黄瓜初花期土壤水分含量为60% ̄90%田间持水量,结果期土壤水分含量保持65%~90%田间持水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最为理想,该处理果实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9.94%、31.34%、3.14%、5.47%,且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9.75%,保持60%~90%田间持水量节水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高18.84%,但果实品质明显不如65%~90%田间持水量。[结论]不同时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增强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结果期的适度干旱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灌水量,且产量并无显著减少。

    2007年23期 7142-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杭徽高速石质边坡复绿植物配置设计方案研究

    张丹娜;周小洁;周巍;

    从浙江省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复绿植物配置现状出发,介绍了杭徽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复绿配置设计原则和方案,指出应用草、灌、藤本植物种类,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配置形式,可营建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石质边坡植物群落。

    2007年23期 7145-7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斤柿栽培技术

    杨卫军;

    从果园选址、园地对环境的要求、品种选择、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安阳地区生产日本斤柿的技术规程。

    2007年23期 7147+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南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

    黎明;王祝年;

    概述了近年来海南的蕨类分布新记录、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等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2007年23期 7148-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安康学院校园草坪植物调查研究

    沈大刚;

    介绍了安康学院校园草坪类型和草坪植物形态特征、习性,并对安康学院校园草坪植物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23期 7150+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榴籽中2个木脂素的分离与鉴定

    闵勇;刘卫;姚立华;张丽;杨金;古昆;邱明华;

    [目的]为了开发石榴籽的药用价值,分析研究其药用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结构解析和波谱数据确定其组成。[结果]化合物1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氯仿,有20个碳,包括12个C,4个CH,2个CH2,2个CH3O,推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2O6,化合物骨架为二倍体双四氢呋喃类木质素。化合物2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氯仿,有20个碳,包括7个C,8个CH,3个CH2,2个CH3O,可推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2O6,其确定为二芳基丁内脂型木脂素。[结论]确定2个化合物分别为连翘脂素和罗汉松脂素,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7年23期 7151-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金寨县森林资源状况调查及分析

    谢勇;

    根据金寨县1999和2004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该县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策。

    2007年23期 7153-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山地与平地土壤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肖啸;张立彬;陈述庭;高燕;张吉军;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与平地板栗品质的差异。[方法]以东陵明珠板栗为试材,比较了山地与平地上板栗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氮(N)、磷(P)、钾(K)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板栗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山地板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地板栗,但果实淀粉糊化温度高于平地;在山地中,板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与土壤全P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平地板栗的含水量与土壤全P含量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对板栗下山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2007年23期 7155-7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气体吸收剂对鲜切莴苣褐变抑制效果的研究

    陈道群;

    用气体吸收剂对鲜切莴苣进行低温贮藏保鲜试验,测定了莴苣的色泽变化以及感官评定指标并进行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脱氧剂、乙烯脱除剂、二氧化碳脱除剂等气体吸收剂对鲜切莴苣贮藏中的褐变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延长鲜切莴苣的贮藏期。

    2007年23期 7157-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南方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研究进展

    林丽秀;白史且;张新全;张玉;

    主要对苜蓿在南方引种适应性的研究作了概述,着重指出了紫花苜蓿在中国南方种植面临的高温、高湿、酸性土壤以及病虫害等问题,并为苜蓿南方引种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23期 7159-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蔷薇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

    王昌腾;

    蔷薇科植物在浙江省分布有28属159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乔木、小乔木、灌木有40种之多,大多数花、果色泽艳丽,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有利于丰富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并促进对蔷薇科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

    2007年23期 7162+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居住小区绿化现状的研究

    李艳霞;李青雨;陈晓德;张淑琴;李加海;范文武;

    通过分析重庆市畔溪名都、华立北泉、云景华庭、北温泉九号、雨台花园、状元府第、红雨花园、缙水楼台、双柏花园、盛世家园、龙湖、水天花园、中安翡翠湖、锦绣山庄等19个住宅区绿化现状、景观现状、功能要求、人文环境,对住宅小区绿化及植物造景现状作一浅析,并提出一些居住区绿化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23期 7163-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许东;王雪英;

    综述了彩叶植物、地被植物、攀缘植物、水生植物等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2007年23期 7166-7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4种观赏树木光合特性研究

    张喜焕;陈翠果;李永进;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榆叶梅、紫薇、金银木和珍珠梅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4个观赏树种的日光合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强光、高温和低湿是引起"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榆叶梅、紫薇、金银木和珍珠梅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295μmol(/m2.s)、1210μmol(/m2.s)、961μmol(/m2.s),、878μmol(/m2.s)。紫薇、榆叶梅、金银木、珍珠梅光补偿点分别为86μmol(/m.2s)、47μmol(/m2.s)、23μmol(/m2.s)、21μmol(/m2.s)。说明榆叶梅、紫薇属于阳性树种,在园林绿化配置时应处于群落的上层;金银木和珍珠梅属于耐阴性树种,在园林绿化配置时应处于群落的下层。

    2007年23期 7168+7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三避”技术在永福县罗汉果栽培中的应用

    秦永松;林贵美;牟海飞;潘永杰;李邦;

    阐述了"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在罗汉果种植中的应用发展及意义,并提出了目前"三避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多年的栽培种植试验证明,采用"三避"技术种植罗汉果,其苗的成活率、产量、质量及商品性状都有明显地提高,近几年,"三避"技术在广西永福县广泛推广,罗汉果农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广西珍贵特产罗汉果种植业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2007年23期 7169+7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杜鹃花的繁育研究进展

    张艳红;

    总结了目前我国杜鹃花繁殖、栽培、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我国杜鹃花繁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2007年23期 7170-7171+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水飞蓟在我国的栽培研究进展

    张红瑞;王文全;

    就水飞蓟在我国近年来栽培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并提出以后栽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展望。

    2007年23期 7208-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园林石峰的品鉴与文人绘画思想

    高丽丽;柯孔亮;

    从介绍园林石峰的历史发展出发,探讨了文人思想、绘画理念对选取、布置、欣赏园林石峰的影响。

    2007年23期 7343-7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颠茄草害虫瘤缘蝽的初步研究

    尹健;熊建伟;陈利军;陈俊华;

    [目的]为科学防治颠茄草害虫瘤缘蝽提供依据。[方法]在颠茄草生长季节定期、定点调查瘤缘蝽的发生规律,喷施无公害药剂观察防治效果。[结果]瘤缘蝽在信阳一年发生2代,4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颠茄草,人工捕杀、摘除卵块或喷施3%农家盼可以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结论]3%农家盼是一种较理想的瘤缘蝽杀虫剂。

    2007年23期 7052-7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合肥地区南方根结线虫入侵对番茄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孙翠平;吴慧平;杨传广;徐晓莉;

    [目的]为合肥地区的番茄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西粉3号番茄在试验基地进行基质栽培试验,从青枯病发病率的差异和相对电导率的差异的角度,探讨根结线虫的入侵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并对合肥地区侵染番茄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当南方根结线虫与青枯菌同时入侵番茄时,青枯病的发病率在70%~100%;而没有根结线虫入侵,青枯病的发病率仅为30%。[结论]合肥地区侵染番茄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在生产上,有根结线虫存在的田块,在进行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时,应考虑到根结线虫的防治。

    2007年23期 7196-7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赵英俄;祝明亮;秦西云;陈正斌;

    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7年23期 7198-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转双抗三倍体毛白杨对舞毒蛾幼虫中肠解毒酶的影响

    鲁绍伟;袁胜亮;周国娜;李明;马建昭;朱新玉;

    [目的]为转基因植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Bt基因和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喂4~5龄舞毒蛾幼虫,对其中肠几种重要解毒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幼虫中肠酯酶的比活力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24 h后达到高峰,而在48 h后,比活力明显下降;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是一直在升高。取食抗虫杨Pb1、Pb33和Pb47叶片48 h后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的比活力分别为取食CK幼虫酯酶比活力的62.9%、70.7%和74.5%;24 h后的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分别比取食CK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下降了25.7%、27.7%和17.9%。[结论]导致幼虫中肠解毒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转基因叶片毒杀害虫的作用机制之一。

    2007年23期 7200-7201+7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二化螟越冬幼虫内部器官研究

    朱芳枝;朱骏;郭平珍;杨红云;

    选择越冬二化螟幼虫进行生理解剖,着重研究它的内部器官的位置和构造,观测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脂肪体及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007年23期 7202-7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邓树轩;程安春;汪铭书;曹平;

    综述了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7年23期 7205-7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制剂绿液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蒋立娅;

    研究了生物制剂绿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烟青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黄曲霉菌5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绿液对几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2.18 mg/L;其次是苹果炭疽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EC50分别为3.97和7.39 mg/L;而对黄曲霉菌和烟青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472.79和982.06 mg/L。

    2007年23期 7210+7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滨州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调查与分析

    李金枝;田方文;

    [目的]为苜蓿蚜虫生态调控提供依据。[方法]2004 ̄2006年对山东省滨州市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对优势天敌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滨州苜蓿蚜天敌有38种,主要有蚜茧蜂、瓢虫、食蚜蝇、食蚜蝽、草蛉、蜘蛛6大类,其中以燕蚜茧蜂、烟蚜茧蜂、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龟纹瓢虫、星豹蛛等为优势种。[结论]建议准确掌握天敌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殖的条件,使天敌迅速发展;在大片的紫花苜蓿田中,适当种植冬小麦、油菜、半春玉米等,避免作物单一化;搞好天敌预测预报工作,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2007年23期 7211-7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估产方法研究

    闫利平;陈红;陶卫江;

    [目的]为了达到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估产方法研究的目的。[方法]以邢台市为例,利用SPOT-5卫星2.5 m分辨率全色影像与10 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得到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以此对农作物估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估产结果与地面实测结果相比,其检验结果可信。[结论]该研究为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007年23期 7054-7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GIS支持下的县域农用地分等研究

    刘好萍;肖鹤亮;芦贱生;

    以上高县农用地分等为例,根据农用地分等的依据和原则,利用GIS技术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并概述了农用地分等技术流程,评价单元的划分、分等单元质量分值的计算和成果图输出等几项关键步骤。

    2007年23期 7069-7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砂岩型铀矿遥感航测信息集成模型研究

    梁春利;谢迎春;梁俊;董玉森;

    针对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几个主要决定条件:盆地内部构造、储矿目的层、水文条件和矿化条件,应用遥感数据和航测(航放和航磁)数据集成,通过目标影像特征的归纳总结,分析影像特征的形成机制,提取与成矿有关的相关信息,建立了4种信息集成模型。

    2007年23期 7073-7074+7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校园绿化灌溉中计算机的应用

    胡慧;邓安远;

    分析了改进校园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和计算机应用于校园灌溉的可能性,并介绍了九江学院智能化灌溉系统。

    2007年23期 7371-7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农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研究

    张春元;

    通过对信息农业和现代农业内涵的剖析,认为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都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前提,以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因此,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07年23期 7373-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九江学院花卉数据库和网上查询系统

    刘文才;袁媛;

    通过对九江学院花卉资料的分析、整理,运用计算机软件建立了九江学院花卉数据库,提供了查询、打印花卉资料的功能,并以此数据库和ASP技术为基础,开发了网上花卉信息查询系统,为美化九江学院提供了信息支持。

    2007年23期 7375-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林高校图书馆与新型农民教育

    王雯;郭虹;

    探讨了农林高校图书馆如何拓展其教育职能,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这一问题。提出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学历教育、远程教育、文化科技下乡、农业信息服务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几个方面,构建农林高校图书馆多层次立体化的新型农民教育模式。

    2007年23期 737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研究

    周燕;薛景华;时贇;张彤;王卫东;

    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提出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要强化服务功能,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拓宽转移渠道,培育就业新载体,合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良好氛围。

    2007年23期 7062-7064+7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探讨

    姚琴;许峰;

    在介绍国内外农业保险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探索了适合浙江省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2007年23期 728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李莉;

    介绍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从农业投入不足,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业科技化水平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方面论述了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7年23期 7306+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农业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鸿;

    阐述了现化农业的含义及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要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2007年23期 7321-7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李芒环;

    阐述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007年23期 7357-7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对宜昌茶业品牌整合的思考

    蔡烈伟;曾令相;陈开梅;高爱红;

    在总结分析宜昌茶业品牌整合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要引导品牌整合,企业要积极壮大经济实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强化质量体系建设,突出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宜昌茶业品牌整合效益的建议。

    2007年23期 7359-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销前景的SWOT分析

    匡远凤;

    根据企业营销理论中的SWOT(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分析框架,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所面临的营销总体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使龙头企业能够有的放矢地、系统地推动自身营销工作的创新。

    2007年23期 7361-7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农业产业化在镇域经济中的作用——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李建奇;

    针对菏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观念更新慢,人口素质低,产业化规模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解放思想,选准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强化科技服务,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产业凝聚力,转变政府职能等相应对策,以促进菏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菏泽市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007年23期 7363+7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加快山东省蔬菜出口发展的策略研究

    郑焕芹;王金河;

    分析了制约山东省蔬菜出口的国际、国内环境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山东省蔬菜出口发展的相关策略。

    2007年23期 7364-7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

    李明顺;

    从加强科学管理,维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推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标准化;加强工农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

    2007年23期 736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

    李源生;

    阐述了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

    2007年23期 7369-7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猪链球菌LJ株的分离与鉴定

    赵瑞宏;潘孝成;

    [目的]为了进行猪链球菌LJ株的分离与鉴定试验。[方法]利用鲜血琼脂培养基,通过厌氧培养对自然发病的病死猪肝脏组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致病性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链球菌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低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结论]分离的猪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药性;该研究为猪链球菌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2007年23期 7068+7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方中药制剂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

    杨明凡;张锋;唐湛伟;苗舜尧;

    [目的]为了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方法]选择没有免疫接种过IB疫苗的30日龄健康公鸡150只,设计4组试验: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组于攻毒前5 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第3组于攻击强毒后2 d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制剂;第4组为攻毒后不给药作为对照组;另设1组鸡只用于安全试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防治效果。[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用于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3期 7172+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7种日本锦鲤疾病的诊治方法

    陈万光;蔡冰;

    [目的]探讨几种日本锦鲤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锦鲤7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试验中日本锦鲤常见的7种疾病均得到了很好的诊治。[结论]该研究为日本锦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2007年23期 7173-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波槐杂交一代产肉性能及羊肉品质研究

    张桂枝;李新正;靳双星;

    [目的]为了研究波槐F1羊(BH F1)的产肉性能及羊肉品质。[方法]随机选择相同放牧条件下8 ̄10月龄10只BHF1和10只同龄河南槐山羊(HH)进行屠宰,对其体尺指标及肉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H F1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均极显著高于同龄HH(P<0.01);BH F1的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HH(P<0.05或P<0.01),胴体品质有明显地改善;BH F1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HH(P<0.05),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HH(P<0.01);而在熟肉率、失水率、pH值、剪切力、肌纤维直径等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风味品尝,不能辨别二者区别。

    2007年23期 7175+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奶牛乳腺炎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赵香汝;李寸欣;张煜;

    [目的]探索奶牛乳腺炎病因及其防制措施。[方法]分析奶牛乳腺的免疫学机制,总结乳腺炎发病的原因,并提出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结果]奶牛乳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学机制。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采取加强卫生管理、实行干奶期治疗、疫苗免疫、选育高抗乳腺炎病的奶牛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3期 7176-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村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方法研究

    肖仁荣;张永容;蒋含菊;陶剑铭;李庆川;汪国领;徐晓芬;向祖明;

    [目的]为了制定在农村散养条件下猪口蹄疫控制的疫苗免疫策略。[方法]研究猪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母源抗体、口蹄疫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猪瘟与口蹄疫免疫干扰。[结果]结果表明,仔猪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能保护15日龄内仔猪,而亚I抗体不能保护仔猪。2 ml免疫剂量组的O型和亚I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1ml免疫剂量组,1次免疫接种不能形成免疫反应的抗体平台期,抗体效价迅速下降;2次免疫接种后60 d达到峰值,O型和I型抗体滴度维持长达60 d以上;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相互不发生干扰。[结论]结合农村散养实际情况,为提高免疫保护力,建议实行30日龄同时首免口蹄疫和猪瘟,间隔28 d进行二免,每次免疫剂量口蹄疫为2 ml/头,猪瘟为2头份/头。

    2007年23期 7181-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

    刘畅;牛桂玲;

    [目的]为了进行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的试验。[方法]从25个怀疑发生鸡传染性鼻炎的鸡场病料中分离到11株副鸡嗜血杆菌,经血清型鉴定A型8株,C型3株,对该鸡场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防治试验。[结果]用分离株研制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用于该病的预防和用分离株筛选的敏感药物用于治疗,效果均良好;用敏感药物给发病鸡饮水配合研制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给发病鸡紧急免疫接种,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效果更佳。[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措施提供了试验依据。

    2007年23期 7184-7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夏秋季三河牛放牧采食量的测定

    田树飞;金曙光;董文俊;闫景赟;

    [目的]为了测定在放牧条件下三河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从而为调制三河牛饲料配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16头处于泌乳前中期健康成年三河牛为试验材料,以每头牛5个羊单位设计样地,测定夏秋季三河牛的放牧采食量。[结果]在呼伦贝尔草原以羊草为主的牧地上,三河牛放牧采食量为16.5 kg/d风干物质,变动范围为16.3~16.8 kg/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三河牛夏秋季放牧采食量提供了参考。

    2007年23期 7186+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治疗新开产母鸡憋蛋猝死症的临床效果

    关现军;靳玉芬;

    [目的]为了进行中草药治疗新开产母鸡憋蛋猝死症临床效果的研究,寻找治疗新开产母鸡憋蛋猝死症的方法。[方法]根据传统兽医学益气活血和清热解毒的原则,分别组配"活解益母散"和"清解活血散",对临床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结果表明,两种中药方剂比较,在降低死亡率和改善蛋壳质量及显效时间方面,活解益母散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清解活血散。[结论]该研究为治疗新开产母鸡憋蛋猝死症提供了借鉴。

    2007年23期 7187-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

  • 闭锁型育苗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侯艳锋;曲英华;

    闭锁型育苗系统是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地培育优质、整齐种苗的植物工厂。它是育苗技术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式,是种苗生产的高级阶段。对闭锁型育苗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闭锁型育苗系统的环境控制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2007年23期 7071-7072+7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郑发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7年23期 7381-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植物生理生化

  • 玉米须黄酮及单体低成本生产的技术支持

    赵静;王霞;高丽娟;张丽华;

    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生产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纯化成本高,在比较了传统提纯方法和最近出现的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移动床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纯化玉米须黄酮单体的分离技术。

    2007年23期 7092+7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野生与种植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比较

    伍晓春;邹盛勤;

    [目的]为了测定并比较不同年限野生及种植的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含量,为杏香兔耳风药材的栽培及采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含量的可行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及种植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生长年限和种植方式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影响。人工种植杏香兔耳风的总黄酮含量较高,比野生杏香兔耳风高20% ̄50%。1年生种植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最高,达5.92%。[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杏香兔耳风药材质量的方法。

    2007年23期 7093-7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4-己基间苯二酚复合防褐剂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乔方;王继栋;黄晓钰;余海虎;

    [目的]为4-己基间苯二酚(4-HR)在食品贮藏与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性依据。[方法]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了4-HR与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的交互防褐作用。[结果]4-HR对抑制马铃薯PPO活性有极显著作用,其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和氯化钠,氯化钠抑制作用不明显。各因子对马铃薯PPO活力抑制效果最佳的用量分别为:4-HR 0.019%、柠檬酸0.57%、抗坏血酸0.027%,而氯化钠的水平变化对多酚氧化酶活力几乎没有影响。[结论]4-HR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与4-HR的交互作用明显。

    2007年23期 7095-7097+7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酶联免疫(ELISA)分析晋麦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

    李莉;田士林;

    [目的]为了研究低温处理和外施脱落酸(ABA)对晋麦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为引进和推广小麦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低温处理和外施脱落酸,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晋麦47叶片中内源ABA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外源ABA处理的晋麦47叶片的ABA含量比对照增加3.16 ug/g;低温处理的晋麦47叶片的AB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105 ug/g。[结论]通过对两种处理的比较可发现,外施ABA对晋麦47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比低温处理更为明显。

    2007年23期 7098-7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高寒盐生植物叶片中脯氨酸(Pro)和脱落酸(ABA)含量的研究

    马永贵;王生财;

    对生长于青海湖畔盐碱湿地上的2种植物,即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叶片中脯氨酸(Pro)和脱落酸(AB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二裂委陵菜和鹅绒委陵菜叶片中Pro和AB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变化与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2007年23期 7100-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种类含氮化合物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冯阳阳;褚悦;杜为民;洪荒;

    用含氮化合物处理番茄匀浆,在番茄采后提取前处理阶段,进一步提高番茄红素的合成量,安全有效地降低番茄红素的生产成本,并对含氮化合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含氮化合物硫酸铵处理的条件是:添加硫酸铵20 mg/g、TBHQ0.3 mg/g于番茄匀浆中,25℃下恒温处理60 min;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提高了46.2%。

    2007年23期 7102-7103+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艺

  •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衡墩营;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纪凤高;

    [目的]为了研究淮麦23的特征特性、产量与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淮麦23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总结出适用于淮麦23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淮麦2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多抗、馒头专用小麦新品种。2003 ̄2005年度的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586.10 kg/hm2,比对照产量略增;2005 ̄2006年度生产试验的平均产为7803.00 kg/hm2,比对照淮麦18增加3.92%。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早中茬口种植。淮麦23基本苗应控制在195万 ̄240万/hm2,有利于群体的合理构建。[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3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3期 7122+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苟作旺;杨文雄;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能。[方法]依据2004~2005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运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HSC),对陇春24和其他21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 ̄2005年小麦区域试验中相同地点的4个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区域试验中,陇春24平均产量为8624.40 kg/hm2,较对照高原602增产6.65%;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627.35 kg/hm2,较对照增产11.65%。HSC分析表明,陇春24、91043的高稳系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8515,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7845,高稳系数与标准差间的相关系数为0.4806。[结论]陇春24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在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适应性较好。

    2007年23期 7123-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英;李邦发;韩海波;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0(CK)、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发芽势和发芽率、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烯效唑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20 mg/L烯效唑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长最长(达11.17 cm);用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根冠比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6.0%、100.0%和80.4%,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8.7%、11.1%和6.3%,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12.5%、21.88%和9.38%,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6.09%、32.61%和19.57%。20和4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增加55.5%和22.2%,50%和39.9%,而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则比对照低。[结论]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2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2007年23期 7125-7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和酚酸的比较研究

    张俊英;王敬国;许永利;

    采用室内砂培方法,对3个大豆品种的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浓缩,对比其有机酸和酚酸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号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有机酸种类丰富,含量高;抗病品种绥农10号和抗线2号根系分泌物中主要有机酸种类单一,含量低。随着生育期的变化,感病品种合丰25号的有机酸总量在花期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绥农10号的有机酸变化趋势与之相似;抗线2号在花期达到最高,苗期最低。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号在苗期根系分泌物中发现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两种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在鼓粒期最高,其次是苗期和花期,成熟期最低。两个抗病大豆品种成熟期前的根系分泌物中仅检测到对羟基苯甲酸,其含量以花期或鼓粒期最高,苗期和成熟期最低。

    2007年23期 7127-7129+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志平;张磊;李成;

    通过对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和现状的剖析,提出发展安徽省大豆产业所应采取的对策。

    2007年23期 7130-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特早熟品种互麦1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熊增先;

    介绍了特早熟互麦15号的特征、特性和在本地区栽培技术要点。

    2007年23期 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

    吴昊;何天祥;郑传刚;

    [目的]为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对5个秋大豆品种,每隔10 d测定其叶面积,茎、叶及荚果的干物重,研究了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对4个品种进行秋大豆不同品种和不同播种期两因素试验,在生育期间观察生育规律、成熟期考察经济性状。[结果]秋大豆LAR在开花期以前略有增大,开花以后直到成熟逐渐缩小。秋大豆干物质积累,开花前较少,鼓粒期迅速,均在58.3%以上,尤其是89-1为85%。7月30日以前播种的品种(除六蓝子外)均可正常成熟,8月19日播种的均成熟不佳,浙春1号和贡豆89-1在各处理的产量最高。[结论]秋大豆各品种均以鼓粒期积累的干物质最多,达总积累的一半以上。秋大豆宜在7月30日以前播种,宜选用浙春1号和贡豆89-1等早熟丰产品种。

    2007年23期 7133-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豫东麦茬旱稻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熊坤;孙杰;阎世忠;王海燕;

    阐述了降水、温度、日照等气象要素对豫东麦茬旱稻各个生育期的影响,并介绍了豫东地区麦茬旱稻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23期 7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影响青海1号老芒麦产量的气候因子分析

    丁生祥;

    [目的]为了明确影响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为青海老芒麦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00~2004年的田间试验,在抽穗至开花期测定2龄牧草的产量,通过点聚图与线性回归法分析青海老芒麦草产量与3个气候因子(降水、日照和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在3个气候因子中,降水的变化趋势与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而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对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各月降水量的变异系数远高于气温和日照,说明与其它气候因子相比,降水是很不稳定的气候因子。降水量和牧草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0792+3401.4 x。[结论]降水是影响青海老芒麦牧草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

    2007年23期 7137+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蚯蚓粪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许永利;张俊英;李富平;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蚯蚓粪在作为育苗基质、生物有机肥料、土传病害的抑制和养殖场的脱臭剂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蚯蚓粪研究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7年23期 7179-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论述了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等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指出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生态效应差异显著,有时表现为负效应。

    2007年23期 7221-7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分析——以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李敏;

    以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灌排方案的选择和水资源供需分析对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水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采用引黄河水灌溉为主,排涝沟蓄水为辅的灌溉方式,明沟排水的排水方式,保证了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2007年23期 7224-7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钟岭水库冬·春季浮游植物组成变化及营养状况

    史加达;马亦兵;刘平平;柴夏;刘从玉;李秋华;

    对比分析了大钟岭水库冬、春季(2006年12月和2007年4月)的水样。结果显示:大钟岭水库共有浮游植物55种(属),其中多甲藻(Peridinium sp.)在冬、春季节均为水库的优势藻类;浮游植物丰度在10.00万~35.82万cells/L,春季浮游植物的丰度以及富营养化指数都高于冬季;多样性和均匀度都相对较高。从理化指标判断大钟岭水库属于中-富营养状态,从浮游植物丰度来判断属于贫-中型营养水库,但水库富营养程度在加剧。

    2007年23期 7226-7227+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嘉陵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对三峡水库的影响

    李松;张晟;刘景红;吕平毓;李崇明;胡勇;

    对嘉陵江不同断面营养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为1.11 ̄4.18 mg/L,年均值2.16 mg/L;TP为0.03 ̄0.67 mg/L,年均值0.14 mg/L。不同形态N、P营养盐浓度存在季节性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NO3-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的80% ̄90%,三态无机N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中;流量与TN、TP年输出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n=12)、0.996 3**(n=12),说明水体氮、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对嘉陵江全年营养盐输出作了初步估算,对比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口营养盐排放量,表明嘉陵江全年TN、TP通量分别达到三峡库区67个主要城市污水口排放量的33.2、27.9倍。

    2007年23期 7228-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张学玲;朱德海;蔡海生;曹俊林;夏丛生;余能培;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吸收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思考"的基本理念,从统筹区域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等方面创新土地利用观念,把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联系在一起,旨在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2007年23期 7231-723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张静峰;

    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同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2007年23期 7233-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秋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特征研究

    宋艳华;齐尚红;

    [目的]为日光温室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日光温室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温室内空气湿度、地面温度最大值都出现在14: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6:00前后。秋季温室内外地面温度存在6.8℃温差。光照南侧比北侧高960 lx;中间比东、西侧的高2230 lx、1560 lx;上层比中层、下层分别高73、720 lx。夜间空气湿度在90%以上,午后在80%以上。[结论]温室内空气湿度、地面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曲线;地面温度水平分布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规律;温室内光照度日变化曲线类型是倒"V"型,而空间分布为南强北弱,上强下弱的规律。温室内空气湿度比较高,尤其是在夜间空气湿度更高。

    2007年23期 7235-7236+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近30年来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覃德华;毕晓丽;葛剑平;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1970、1990、2000年三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该区域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70 ̄1990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变化是很明显的,常绿林面积增加4254 hm2,混交林面积减少3854.76hm2,落叶林面积减少542.97 hm2,灌丛面积增加5170.5 hm2,草地面积减少3987 hm2,耕地减少1261.98 hm2。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度和转移矩阵进行分析表明,水体没有明显变化,荒地由无到有,耕地表现为单向式转变,而其他类型表现为双向式转变;从动态监测结果来看,耕地主要向常绿林和灌丛转变;落叶林表现为与常绿林、混交林及灌丛之间的双向变化;常绿林表现为混交林、灌丛及草地之间的双向变化;混交林表现为与落叶林、常绿林及灌丛之间的双向变化;灌丛表现为与常绿林、混交林及落叶林之间的双向变化;草地表现为与灌丛及常绿林之间的双向变化。

    2007年23期 7237-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气象事业发展研究

    张秀荷;郭洪杰;杨茂林;马凤娟;

    根据气象服务的基本原理,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需求,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与气象服务的关系,指出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23期 7240+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吉业;

    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2007年23期 7241-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白景锋;

    分析了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评估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想,设计了6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3类旅游产品,并讨论了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

    2007年23期 7243-7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植生袋生态防护的设计与施工研究

    江贤圣;

    通过在汤(口)屯(溪)高速公路中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植生袋防护设计及施工工艺,并从控制原材料质量、做好试验段、确保植生袋稳定、搞好施工安全工作等方面论述了植生袋生态防护施工控制的重点。

    2007年23期 7245+7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发展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建议

    高太平;

    介绍了河南旅游经济发展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河南旅游经济发展应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

    2007年23期 7246-7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与应用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田凤雅;

    土地集约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临沂市为研究区域,从农用地分等成果入手,界定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提出用产能潜力系数和效益潜力系数相乘计算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007年23期 7248-7249+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研究

    牛翔;赵惠燕;

    以河南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保护区湿地的现状、生态和外部扰动的分析和评价,依据生态学原理和保护生物学原理,提出了今后的管理对策和管理模式。

    2007年23期 7250-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查玉兵;陈美;王晓芳;刘丽丽;

    综述了近年来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固相萃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等前处理技术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2007年23期 7252-7253+7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

    徐海英;

    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宿迁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研究,针对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的对策。

    2007年23期 7254-7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董秀茹;王秋兵;

    在传统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从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相对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3方面,对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7年23期 7257+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刘松岩;熊彦辉;

    [目的]探索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方法]分析不同水产养殖类型对于水域环境污染的影响状况,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结果]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应采取生态学和环境工程技术等综合方法对水域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2007年23期 7258-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96.8”河北洪涝灾害探析

    李丙辉;

    探讨了当时和今后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指出了今后的气象工作应努力的方向。

    2007年23期 7260+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邓琳;

    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特点,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性,阐明了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7年23期 7261+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安康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唐志丁;

    从安康市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出发,介绍了安康市主要森林旅游景点,分析了安康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7年23期 7304-7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松涛水库水质现状评价及污染变化趋势分析

    邓仁昌;谢善何;陈盛;

    根据松涛水库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松涛水库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2000~2004年该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松涛水库水质现状整体尚好;水质历年变化不显著,无恶化迹象。

    2007年23期 7379-7380+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烟草·药用植物

  • 半夏种植技术

    马维平;寇艳玲;易生富;黄连超;

    从选地与整地、浇水与施肥及覆地膜、摘花蕾、防倒伏、祛病虫等几个关键环节介绍了半夏种植技术。

    2007年23期 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毕节地区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陈雪;袁有波;朱维华;朱贵川;罗贞宝;

    通过对2004年贵州省毕节地区275个烟叶样品的测定分析,研究了毕节地区不同部位、不同颜色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毕节地区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为适中,铜、锌、锰、铁和镁、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9、40.51、225.96、444.72 mg/kg和0.46%、2.95%,铜、锌、钙含量处于适中水平,锰、铁含量处于较高或高水平,镁含量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烟叶中铜和锌含量呈上升趋势,铁、锰、钙的含量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对于同一部位烟叶而言,桔色烟叶锰的含量高于柠色烟叶,而不同色组烟叶铜、锌、铁、钙和镁的含量大致相当。

    2007年23期 7190-7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洋参叶肉原生质体的游离与培养

    高利;

    [目的]为了探讨西洋参叶肉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以5年生西洋参为材料,研究了纤维素酶的种类,酶的浓度和渗透压对西洋参叶肉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西洋参叶肉原生质体在KM8P、MS基本培养基中的分裂情况。[结果]在混合酶液其他组分相同的情况下,日本产R-10纤维素酶的游离效果最好。酶浓度为4%时,3 h后大部分叶片都被解离成原生质体。幼嫩叶片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为4.8×105个/g。KM8P培养基适合于西洋参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较高的2,4-D浓度可以促进分裂。[结论]用混合酶系统处理,能够获得大量(4.8×105个/g)有活性的原生质体。游离原生质体的酶浓度以1%~2%为宜。KM8P+2,4-D(2.0 mg/L)+6-BA(2.0 mg/L)+KT(0.7 mg/L)培养基适宜培养西洋参叶肉原生质体。

    2007年23期 7194-7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施钾对棉花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计峰;褚贵新;杨长江;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钾肥,并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4年以新陆早13号品种为试材,在灰漠土上进行施钾(N300P150K150)和不施钾对照(N300P150K0)的大田试验,研究施钾对棉花上下叶片全钾和全氮含量、功能叶片SPAD值、棉花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施钾处理在棉花播种20、40和60 d后均提高了棉花叶片中全钾的含量,对棉花下位叶在3个时期分别提高了0.14%、0.32%和0.11%;在播种40和60 d时,施钾处理中棉花叶片的全氮含量下降;施钾处理比对照处理的SPAD值略高;施钾较对照明显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棉花单铃重、籽指以及单铃皮棉重。[结论]施钾处理可以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成熟期叶片、茎杆和蕾中钾素含量,同时各器官中氮素含量也明显提高。

    2007年23期 7213-7214+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研究

    李永友;吕和平;宛晓萍;周兵;孙茂虎;方先和;陈周前;

    [目的]探索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的早籼稻超高产栽培N、P、K肥料效应,解决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精确定量施肥技术问题。[方法]在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实施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3414)试验,拟合建立产量3元1次和1元2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各养分肥料利用率的3元2次和1元2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各养分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与产量水平间的1元2次回归方程等19套函数模型,并对3种常见施肥量推荐方法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土壤的最佳产量为9279.6 kg/hm2,对应的N、P2O5、K2O施量分别为159.4、72.8、165.6 kg/hm2,当季养分利用率为49.3%、16.5%和30.3%。[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建立该类土壤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2007年23期 7215-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接种堆肥和自然堆肥微生物区系变化的比较

    徐大勇;黄为一;

    [目的]为了明确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变化,为堆肥工艺的优化和人工接种腐熟菌群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技术研究了人工接种堆肥、自然堆肥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结果]传统培养方法显示两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均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变化,堆肥整个过程中细菌数量占优势;人工接种NMF菌群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总体数量,丰富了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促进了堆肥菌群演替,堆肥腐熟时间缩短;接种NMF菌群能够提高堆肥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堆肥反硝化作用,有利于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同时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结论]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演变对于了解堆肥进程、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23期 7219-7220+7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贮藏加工

  • 低温贮藏对兰州百合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李云飞;王玉圳;

    [目的]为明确鳞茎的发育规律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百合(Liliumdavidii var. unicolor Hort.)为材料,经(6±0.5℃)低温贮藏67和101 d后种植,在其花蕾伸出顶端2 ̄3 cm时摘花蕾,以后定期检测在鳞茎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结果]母鳞茎和新鳞茎经低温贮藏101 d处理的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均高于贮藏67 d处理的。两种贮藏时间处理下,母鳞茎和新鳞茎的淀粉含量都持续上升。总可溶性糖含量在母鳞茎中升高,在67 d处理新鳞茎中下降,101 d处理的先升后降。67、101 d处理的母鳞茎和新鳞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可溶性糖的基本一致,鳞茎淀粉酶活性都下降。[结论]贮藏处理的鳞茎内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淀粉含量增加,延长贮藏时间有利于鳞茎中淀粉的形成与积累。

    2007年23期 7262-7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纸型蕨菜加工工艺的研究

    刘月英;周志平;关中波;

    [目的]为了研究纸型蕨菜加工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方法]以蕨菜为原料,从添加剂的选择、用量和干燥条件等方面对其纸型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及甘油用量对纸型蕨菜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0.2%大豆分离蛋白、0.2%海藻酸钠、0.3%羧甲基纤维素钠、5%淀粉、1.5%甘油、1.5%食盐,在60℃干燥70 min后再在80℃干燥15 min加工出的纸型蕨菜易成型,品质较好。[结论]纸型蕨菜的成功研制,丰富了纸型蔬菜的品种,为蕨菜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7年23期 7264-7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黑豆山楂乳生产工艺研究

    侯彦喜;邢建华;

    对黑豆山楂乳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可行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同时,对黑豆的浸泡、磨浆、真空脱气、均质、杀菌等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

    2007年23期 7266+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江苏省城市规模效益时空比较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

    陆枭麟;

    在总结城市规模效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然后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城市规模效益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后的灰色关联综合比较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1 ̄2005年的城市规模效益与城市规模进行相关分析,并讨论了5年内城市规模效益与城市规模时空演变关系,为城市达到最佳规模效益提供参考。

    2007年23期 7267-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为例

    葛深渭;

    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6种基本模式,并对基本模式的成功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欠发达山区发展不适用上述基本模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以新思路创新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

    2007年23期 7271-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夏如波;

    从教师素质难提高、积极性难激发、主动性难调动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幼教师资面临的困境,并从创设宽松环境、实现教师可持续成长等方面提出了幼教师资发展的出路。

    2007年23期 7275-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收途径探讨

    王宇露;黄中伟;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增加工资性收入,其主要来源是乡镇企业和城市企业务工的收入。讨论了影响农民务工收入的因素,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途径。

    2007年23期 727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

    李志刚;蒲瑞琛;周琳;

    探讨了河西地区城市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影响,并运用一系列城市与经济理论提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以指导河西走廊城市化实践。

    2007年23期 7279-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生态住宅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张迪;张春娟;

    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从农村住宅建设研究历史及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生态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提出了农村生态住宅建设的发展对策。

    2007年23期 7282-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民社会网络在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中的应用

    白永福;鲁绍伟;孙淑娟;王琳;

    以社会网络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农民功能性社会网络和社会构建性社会网络在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中的作用;并认为,社会网络在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合作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农民社会网络发展生态造林,带动项目区科技文化知识的提高。

    2007年23期 7284-7285+7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

    徐秋艳;

    从广义城市化内涵出发,构建了融人口、经济和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于一体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新疆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得分,进而整理出新疆三大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得分,以找出其优势和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07年23期 7286-7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选择生态系统核心服务功能标准探讨

    刘向华;

    借助经济学知识进行相关研究,提出并界定了生态系统核心服务功能的内涵,说明了选择核心功能的标准,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准确的经济评价奠定了基础。

    2007年23期 7289-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以江西省赣州市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为例

    刘建胜;谢林海;

    以分析江西省赣州市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为基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探寻强化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2007年23期 7291-7292+7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研究

    陶帅;李根;

    基于对江苏省宿迁市近年来实施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的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旨在维护参保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制度运行绩效、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概述了样本的基本情况,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因素予以筛选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因素来自农民、政府和医院三方,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民对自身身体状况的风险认知,同时政府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立法、实施过程、风险监管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服务水平等也显著地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意愿。为此,作为统筹解决农民全局问题的政府,必须协调农民自身、作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政府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三者的关系,加快针对农民合作医疗问题的立法进程,加强取信于民的能力,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推动我国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解决。

    2007年23期 7293-7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行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经验检验”管窥

    许仲举;罗拥华;

    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考量,有助于去获取具有真理性的知识,行为经济学正是起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检验。为此,以行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经验检验"为问题平台,从行为经济学对理论与"经验检验"之间关系的定位出发,进而探讨行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经验检验",最终获得"经验检验"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殊意义。

    2007年23期 7297-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保险发展中的财政需求与政府作用

    崔欣欣;王致萍;

    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对农业保险实行财政补贴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案,并指出了政府补贴推进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7年23期 729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地方医学院校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路径选择——以沈阳医学院为例

    张青峰;孙英梅;

    从沈阳市康平县及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原因,提出适应农村需求,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是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措施,也是地方医学院校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7年23期 7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罗阳富;

    论述了"三农"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三农"报道边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三农"报道边缘化的对策。

    2007年23期 7302-7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为例

    张义勇;李艳萍;于海成;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园林行业用人需求,结合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办学和教学实际,总结和提出了以主动适应园林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轴心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技能培养和考核方案,实施顶岗就业实习,提高综合素质"的五位一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2007年23期 7307-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李少斌;黄世谋;

    加强农村远程教育是党中央基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其目标是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抓好农村远程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学习效果,完善资金保障体系,以确保教育的实效性和目的性。

    2007年23期 7309+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双因素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张邦辉;彭洪洋;

    介绍了我国当前农民激励、保健因素方面的现状,并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双因素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2007年23期 731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挑战·原因及对策研究

    文丰安;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面临许多挑战,认真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7年23期 7312-7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的探析

    尹合伶;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路和方法。

    2007年23期 7314-7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南昌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龙春英;杨林;李晓花;

    分析了南昌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了南昌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2007年23期 7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

    杜国平;杨李红;

    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西城市化发展现状,并对江西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江西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地区不平衡、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经济非农化等问题。同时在分析了江西城市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7年23期 7318-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驻马店市大中专学校森林校园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张存立;

    根据目前城市绿化趋向,结合驻马店大中专学校现实绿化中存在行道树生长太慢,树冠不扩张,树叶小而稀,楼房四周没有种速生乔木树种,楼顶、楼体外墙壁和校园围墙基本没有进行垂直绿化,校园四周没有设置防护林带等问题,以该市面积最大的黄淮学院为例,提出了该市大中专学校森林校园建设意见。

    2007年23期 7323-7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肉行业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意愿研究——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徐萌;陈超;展进涛;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江苏省猪肉屠宰加工行业相关企业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模型,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HACCP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意愿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决策者支持、公司规模、政府行为、国内市场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5个主成分,其中政府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2007年23期 7325-7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长三角区域融合与公共管理变革

    骆勇;吴玑超;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长三角区域公共管理开始逐渐呈现出变革的态势,在区域融合过程中,原有的公共管理方式面临着危机,从客观上也要求其必须进行变革。

    2007年23期 7328-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籍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薛艳宇;

    主要从研究生入学机会、学习过程、毕业后走向三个方面来描述并分析了农村籍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2007年23期 7330-7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政府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陈运娟;郭林林;

    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体系的构建、外部环境的营造、物流运作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政府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试图探索政府如何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2007年23期 7332+7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和谐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朱德超;许晓琼;

    阐述了心理和谐的内涵,概括了农民心理和谐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论述了影响农民心理和谐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农民和谐心理的路径。

    2007年23期 7333-7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探讨——以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新农村建设为例

    王永啟;马才学;谢林;

    论述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忽视村民主体地位而无法发挥村民主动参与性的典型表现,并以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新农村建设为例,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民积极性,才能得以顺利推行。

    2007年23期 7335+7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石家庄产业结构分析

    李翠格;王健;赵宙;黄华芳;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石家庄地区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石家庄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

    2007年23期 7336-7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万州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仁安;

    就重庆市万州区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把万州建成渝东北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的相关对策。

    2007年23期 7338-7339+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地流转问题新思考

    李鑫;王建平;

    分析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农地流转的重要性及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地流转问题,提出了促进甘肃省农地合理有序流转的措施。

    2007年23期 7340-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财政支持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

    严厚雁;王致萍;

    农业中介组织的地位和发展现状要求政府加强财政支持的力度。分析了财政支持的政策取向、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2007年23期 7342+7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研究

    李文旗;

    通过计算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分析了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特点;用关联维数分析了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总结了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

    2007年23期 7345-734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市城市贫困问题探析

    韩素卿;刘晓梅;

    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关贫困问题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贫困的主要特征、社会外在客观性致贫因素和主观性致贫因素,提出了石家庄市城市反贫困对策。

    2007年23期 7347-7348+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郭保生;金红;闫东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针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内涵认识不足,在制定新农村总体规划时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政府部门要组建好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精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年23期 7349-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构建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初探

    王燕;姚建;周宗斌;

    分析了传统消费模式及其影响,并结合我国目前现代化消费的误区,提出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相应措施。

    2007年23期 7351+7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小城镇建设财政窘境看农村土地问题

    赵鑫;刘平;曾灿;

    通过对小城镇发展中政府债务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分析,揭示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额资金需求面前,小城镇政府通过正常财政途径可以获得的财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披着合法外衣的土地征用和交易成为小城镇政府赖以解决燃眉之急的唯一选择。这是小城镇出现的用地无序扩张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要解决土地资源问题,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和保障问题,必须通过解决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政矛盾来予以彻底解决。同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2007年23期 7352-7354+7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草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赵铭钦;姬小明;韩富根;殷全玉;

    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从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烟草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并提出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2007年23期 7355+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权交易第三方环境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

    林龙;

    分析了水权交易对第三方环境利益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第三方环境利益保护机制的方案。

    2007年23期 7356+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