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与方法

  • 新疆盐生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李从娟;王世杰;谢贻军;孙永强;叶艳丽;张恒;

    综述了新疆盐生植物资源及其价值,介绍了新疆8种主要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目前新疆盐生植物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盐生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

    2017年23期 v.45;No.56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左云;刘畅;方炎明;

    综述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大分子、亲缘地理学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指出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2017年23期 v.45;No.56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以十堰烟区为例

    魏小慧;鲁建明;王义伟;杨继龙;李明刚;刘耀;黄凯;张婷;

    [目的]探讨十堰烤烟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和年度变化趋势。[方法]对十堰2010—2016年烤烟3个部位(B2F,C3F,X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十堰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6.43%,较不稳定;总糖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15%,比较稳定。十堰烟叶的烟碱、总氮、氯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总糖和钾年度间的差异显著。烟叶的烟碱、总氮、钾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总糖和氯部位间差异显著。十堰烤烟总氮、烟碱、钾含量相对适宜,氯含量相对偏低,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进一步协调烟叶糖碱比、钾氯比是十堰烟区下一步提升烟叶内在品质的主攻方向。

    2017年23期 v.45;No.564 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棉花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比拉力·尼亚孜;早热木·努如拉;王凤娇;玛依拉;努斯热提·吾斯曼;

    [目的]比较不同棉花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特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2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13份新疆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参试棉花品种(系)在哈密棉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表现。[结果]棉花品种(系)尼科3号、44-23、库1506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表现高于其他品种(系)。[结论]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尼科3号、44-23、库1506这3个适合哈密棉区种植的品种(系),可进一步试种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2017年23期 v.45;No.56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铵硝配比与水分条件对水稻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吴海梅;陈晓远;张宇鹏;吴富杰;

    [目的]探究不同NH_4~+/NO_3~-比例时水稻在水分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丰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水培条件下,分别设置3个不同NH_4~+/NO_3~-比例(0/100,50/50,100/0)和2个水分条件(+PEG,-PEG),研究水稻苗期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不管何种NH_4~+/NO_3~-比例和水分条件,水稻苗期的根冠比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水分胁迫条件下,NH_4~+/NO_3~-比例为0/100处理的根冠比变化最大,NH_4~+/NO_3~-比例为100/0处理的水势整体达到最低值,NH_4~+/NO_3~-比例为50/50处理的水势和木质部液流的pH相对稳定变化。非水分胁迫条件下,NH_4~+/NO_3~-比例为50/50处理的水稻幼苗生长最好,其次是NH_4~+/NO_3~-比例为0/100处理,NH_4~+/NO_3~-比例为100/0处理相比之下略差于另外2组。[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水势和木质部液流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14-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目的]研究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的影响,优化高产栽培技术。[方法]研究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通优粳1号在不同基本苗、施N量和多效唑化控条件下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和产量变化,探明其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密肥控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施N量、基本苗、多效唑施用量,增加基本苗和施N量有利于增加茎蘖和成穗密度,增加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基本苗和施N量过高,能降低成穗率和经济系数,延长生育期。适宜基本苗和施N量可协调茎蘖密度与成穗率之间的关系,保持灌浆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在基本苗为55.2×10~4个/hm~2、施N量为339.2 kg/hm~2、多效唑用量为97.9 g/hm~2时产量潜力最大,为12 606.0 kg/hm~2。[结论]产量>11 250 kg/hm~2的最佳农艺措施为基本苗52.6×10~4~60.1×10~4个/hm~2、施N量328.0~356.1 kg/hm~2、多效唑用量87.6~104.6 g/hm~2。

    2017年23期 v.45;No.56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热河谷烟区垄高对土壤水分·烟株生长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邓小波;赵友根;郭群召;范晓林;崔娟;

    [目的]明确金沙江干热河谷烟区适宜的起垄高度。[方法]开展不同起垄高度对比试验,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烟株根系干重、烟株生育期、烟株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指标。[结果]平地移栽技术利于土壤水分保持,促进烟株根系健壮生长,烟苗移栽后恢复性生长快,能按时进入旺长期,旺长时间长,大田烟株长势良好,打顶后烟叶能正常成熟采烤,烤后烟叶经济指标高。[结论]该研究为干热河谷烟区烤烟进行科学移栽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灭菌方法对蟹味菇培养料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杨红澎;班立桐;黄亮;王玉;王旭峰;杨华;

    [目的]筛选适合蟹味菇培养料的灭菌方法。[方法]分析3种灭菌方式(常压灭菌、普通高压灭菌、阶梯式高压菌灭)对蟹味菇培养料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阶梯式高压灭菌培养料中氨基酸总含量最高(27.87%),而常压灭菌的氨基酸总含量最低(21.41%)。3种灭菌方式处理后的培养料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次高。[结论]阶梯式高压灭菌在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栽培中是一种比较好的灭菌方法。

    2017年23期 v.45;No.564 25-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秋葵苗期的盐胁迫反应及耐盐阈值分析

    刘雅辉;杨雅华;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

    [目的]对黄秋葵苗期的盐胁迫反应及耐盐阈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盐分质量分数的滨海原土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黄秋葵幼苗期耐盐鉴定指标和耐盐阈值。[结果]盐胁迫下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根长、地上和地下干物质量均受到影响,其中株高和茎粗明显下降,而叶片数所受影响最小;从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0.4%开始,随着盐胁迫的增加,黄秋葵幼苗的干物质量大幅下降;确定了黄秋葵苗期耐盐鉴定指标为地上干物质重,耐盐阈值为0.491%。[结论]黄秋葵耐盐性较强,适宜在轻、中度盐碱区种植。

    2017年23期 v.45;No.564 27-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低温胁迫对“琉球红”杜鹃生理特性的影响

    明萌;何静雯;卢丹;谢晓鸿;吴月燕;

    [目的]研究"琉球红"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琉球红"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琉球红"杜鹃叶片中3种保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在0、-3和-6℃(T_1、T_2和T_3)低温条件下,处理1、2、3、4、5、6 d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琉球红"杜鹃叶片保护酶CAT、POD和SOD活性先升高,且在低温胁迫4 d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酶活性达到最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在低温胁迫6 d时达到最低,且杜鹃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情况与对照变化较为明显。试验证明"琉球红"杜鹃在-6℃低温胁迫3 d内保持着正常的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3 d后,包括外部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均发生较明显变化。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增强了"琉球红"杜鹃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但是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植物细胞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试验表明,"琉球红"杜鹃能耐受的较低温度为-3℃。[结论]该研究可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琉球红"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

    2017年23期 v.45;No.564 29-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山西旱地豇豆品种鉴选比较

    姜春霞;刘恩科;张伟;韩彦龙;刘化涛;张冬梅;

    [目的]选择适合山西旱地种植的豇豆品种。[方法]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5个豇豆品种的株高、茎粗、复叶数、分枝数、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品豇1号、中豇1号植株较其他品种矮,分枝数较多,籽粒产量优于其他品种,分别较5个品种平均产量提高29.84%、21.70%,商品性高,适合山西旱地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品豇1号、中豇1号品种在山西旱地条件下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兔眼蓝莓果实品质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探析

    彭丽;李宇芳;罗运潮;曹旺;谢小林;

    兔眼蓝莓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产区和云贵高原产区大面积栽培,以7个兔眼蓝莓品种在浙江宁波产区和贵州麻江产区的品质表现,探析其果实品质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存在的可能性关系。结果表明:2个产区的兔眼蓝莓品质主要受年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2017年23期 v.45;No.564 35-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腐熟小麦秸秆复合育苗基质对辣椒穴盘育苗的影响

    任兰天;刘庆;唐飞;梅艳艳;宋长刚;张从军;

    [目的]探索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效果。[方法]将腐熟的小麦秸秆、珍珠岩和蛭石按不同比例混配成小麦秸秆育苗基质,研究其在辣椒穴盘育苗上的效果。[结果]将60%~90%的小麦秸秆和珍珠岩、蛭石进行复配,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电导率及pH均满足基质行业要求。70%小麦秸秆+15%蛭石+15%珍珠岩处理容重为0.227 g/cm~3,总孔隙度为93.7%,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壮苗指数为0.132,根冠比为0.493,叶绿素含量为2.85 mg/g,效果显著优于商业基质,根系活力分别较纯秸秆和对照高28.87%和4.16%。[结论]70%小麦秸秆复合育苗基质更适合于辣椒幼苗生长发育,育苗可以达到壮苗标准,其可作为辣椒育苗基质使用。

    2017年23期 v.45;No.564 37-3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夏秋设施番茄嫁接试验研究

    黎兰献;赵伟伟;赵定杰;程鹏飞;殷明;李建华;

    [目的]筛选适合番茄嫁接的砧木。[方法]比较3个砧木品种嫁接番茄苗及自根苗在抗病性、亲和性、长势、产量、主要果实性状等方面的优势。[结果]番茄嫁接苗较自根苗在抗青枯病能力及产量上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自根苗青枯病平均发病率为91.33%,嫁接苗青枯病平均发病率0~0.67%,嫁接苗产量较自根苗产量极显著增加403.06%~673.39%。头王台木与接穗嫁接亲和性及共生亲和性较好,其嫁接苗嫁接成活率较高,抗青枯病能力强,坐果率、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等经济性状优良,适宜作为番茄嫁接砧木进一步示范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嫁接番茄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40-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水产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以苕溪流域为例

    许明珠;王浙明;张华岳;徐志荣;叶红玉;

    对国家、省、市县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苕溪流域内现行法规、标准和政策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流域内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尚存在行业管理部门环保职责不明、执法监管模式不完善、现行法规体系强制力不够、缺乏养殖尾水排放控制要求等系列问题,从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实施养殖业技术改造和提升科技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2017年23期 v.45;No.56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贡湖湾生态修复区沉水植物群落对蓝藻的消纳作用

    张艳晴;潘辉;毕雪娟;

    [目的]探讨沉水植物对蓝藻密度及水质的影响。[方法]在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等比例缩放中尺度模型,研究沉水植物群落对蓝藻的消纳作用、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时间,同时研究了沉水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沉水植物群落能够在15 d消纳高浓度蓝藻,并使水体水质由Ⅴ类净化到Ⅱ类;在逆境胁迫下不同沉水植物酶的活性表现出差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高出很多。[结论]该研究可为贡湖湾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46-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曝气-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曾冠军;马满英;

    [目的]研究曝气与生态浮床组合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黄花鸢尾和花叶菖蒲组合作为生态浮床,将生态浮床和曝气-生态浮床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14%和40.98%;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17%和53.28%。在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中,增加曝气能够对景观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提高10%左右。[结论]曝气-生态浮床能够很好地去除景观水体中TN、TP,是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2017年23期 v.45;No.56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淋洗剂对镉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

    周芙蓉;钟礼春;杨寿南;

    [目的]探讨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方法]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CA+CaCl_2、CA+FeCl_3及CA+CaCl_2+FeCl_3组合试剂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几种试剂在组合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均要高于单一试剂淋洗的去除率,且CA+FeCl_3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6.31%~89.61%。从淋洗前后的镉有效态含量来看,CA+FeCl_3(3∶1)中镉有效态含量最高,达1.794μg/L。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经淋洗剂淋洗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镉大部分被淋洗出来,其所占比例大大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比例增加,土壤中活性态镉减少,生物毒性大大降低。[结论]CA+FeCl_3(3∶1)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9.61%。

    2017年23期 v.45;No.56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苍南沿浦湾浅海渔业水域水质状况

    范正利;

    [目的]评价苍南沿浦湾浅海渔业水域水质。[方法]以温州苍南县沿浦湾监测水质参数为指标,利用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法(CCMEWQI)综合评价2013—2016年浅海养殖区水质状况及对渔业养殖的潜在影响。[结果]虽然该区域水质判定为良并可满足渔业生产,但是从定量综合水质指数(WQI)值来看却是接近中等水平,并呈下发展的趋势,渔业水质环境非常脆弱;监测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主要的污染物质会潜在造成生态富营养化,甚至暴发赤潮的风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何勇;林承勇;李柏桥;向薇薇;王茂理;黄波;

    介绍了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包括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畜禽养殖量大、粪污有效处理率低;农田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还有差距。从综合配套治理技术尚不成熟,防治管理制度缺乏,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未形成良性循环几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成因。最后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包括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农药减控工程,治理农药残留污染;实施化肥减量工程,加快土壤改良修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实施畜禽养殖提升工程,建立畜牧生态产业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重点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

    2017年23期 v.45;No.56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菠萝皮浸提液对Pb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

    权雪洁;李雨心;

    [目的]筛选一种安全、无毒的土壤重金属淋洗液。[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菠萝皮水浸提液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淋洗效果,探讨淋洗时间、淋洗次数、液固比对Pb的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淋洗时间的延长,菠萝皮对Pb的淋洗率逐渐增大,在4.0 h时达到最大值;固液比对Pb的去除率影响很大,随着固液比的增大,淋洗率明显提高;适当增加淋洗次数,也能提高Pb的去除率。[结论]淋洗时间为4.0 h,液固比为1∶30,淋洗3次时,菠萝皮对Pb的去除率最大可以达到57.5%。

    2017年23期 v.45;No.564 60-6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雨水花园路面径流污染控制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于丁一;曲鹏慧;董泽强;闫晓含;景元蕾;石平;

    以沈阳市为例,从道路绿带与雨水花园技术相结合建设的角度,综合考虑污染物去除效果、材料易获取程度等因素,研究了填料层对TP、TN、COD、SS 4种污染物的去除试验。通过AHP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出使用高炉渣与活性炭作为街道绿化雨水花园填料层材料时最为经济有效的结论,并综合分析相关研究结果,总结雨水花园的构造条件与运行条件对路面径流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污染物控制的沈阳市路旁雨水花园合理建设模式。

    2017年23期 v.45;No.564 62-6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分析

    王健健;秦九林;

    [目的]估算贵州省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分析其2005—2014年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参照《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方法,对2005—2014年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2005—2014年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89 495.78万t,其中,能源部门排放量为75 083.60万t,占总排放量83.90%,是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贡献源;其次为森林碳汇(20 859.40万t),占总排放量的23.31%;农业生产排放量最小,仅占0.43%。2005—2014年六盘水市人均和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呈持续增加,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均增长18.1%,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均增长17.1%,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均降低9.6%。[结论]2005—2014年六盘水市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较大,需采取相关措施。

    2017年23期 v.45;No.564 66-6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 微波处理对杏鲍菇品质的影响

    贾烨;刘春雷;李丹;林燕秋;

    [目的]研究微波处理后杏鲍菇品质指标的变化,为杏鲍菇的杀菌、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不同方法测定微波处理后杏鲍菇的失重率、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杏鲍菇品质的变化。[结果]微波功率为280W,微波处理时间为0.5 min,粉碎目数为60目处理条件下,杏鲍菇品质变化最小,最适宜杏鲍菇的保存。[结论]研究可为杏鲍菇生产及深加工工业提供参考。

    2017年23期 v.45;No.56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见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赵平娟;岳晖;

    [目的]测定并分析常见蔬菜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方法]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济南市14种不同种类的336个老百姓餐桌上常见蔬菜抗坏血酸(以下简称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不同种类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较大差别。其中,尖椒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 200.00 mg/kg;茄子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63.80 mg/kg。[结论]了解这些常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对人们合理补充维生素C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23期 v.45;No.56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检查情况分析

    吴文华;王丽娜;王贺;杨金堂;

    研究安徽省近年来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检查情况,为检查员开展许可检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管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以2014—2016年75份安徽省保健食品许可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缺陷项目共有291次,设计与设施缺陷项目共有199次,品质管理缺陷项目共有157次,原料缺陷项目共有148次,人员管理、卫生管理、储存与运输缺陷项目共有120次。保健食品产品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许可检查总体通过率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议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管理,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检查员提升现场检查水平。

    2017年23期 v.45;No.564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雪茄烟叶加湿堆积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

    谭绍安;田煜利;刘学兵;乔保明;刘小斌;向忠世;李胜民;

    [目的]研究发酵方式对雪茄烟叶综合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雪茄烟发酵品质,增加烟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加湿堆积发酵的方法,探讨了热蒸汽加湿、冷水雾化加湿和散叶堆积、把烟堆积与摊片装箱对雪茄烟叶发酵成本及用时、烟堆温度、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雪茄烟叶的热蒸汽加湿·散叶堆积发酵法可有效提高发酵起始温度10.2℃,有效缩短发酵时间,同时发酵后烟叶质量和颜色均匀性提升明显,烟叶评吸满意度高,香气质与香气量进一步显露,青杂气和刺激性下降,显著地彰显了雪茄烟叶的风格特征。[结论]热蒸汽加湿·散叶堆积为来凤雪茄烟叶理想发酵方式。

    2017年23期 v.45;No.564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化猪血浆蛋白制备铁螯合肽的酶解工艺

    殷俊峰;张福生;朱峰;郭俊;范翠玲;朱梅;朱林;赵敏;

    [目的]优化响应面法对猪血浆蛋白酶解制备铁螯合多肽的工艺。[方法]应用响应面法对猪血浆蛋白酶解制备铁螯合多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pH、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水解度为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响应面法优化猪血浆蛋白制备蛋白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7.7,温度46.3℃,水解时间7.4 h;在此条件下,蛋白的水解度为35.52%,水解物螯合率为79.41%。[结论]该工艺可为猪血浆蛋白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2017年23期 v.45;No.564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启蒙酸菜腌制过程中乳酸及亚硝酸盐消长规律研究

    邹波;杨梅花;赵令江;杨睿;王柯雅;

    [目的]探究启蒙酸菜腌制过程中乳酸生成及亚硝酸盐消长变化规律。[方法]在启蒙酸菜腌制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其乳酸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酸菜中的乳酸、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采用酸碱滴定法、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结果]在整个33 d的发酵过程中,乳酸于腌制的前10 d生成速度较快,含量达到0.73%,占最终含酸量的65.20%,随后速度逐渐变缓。当发酵至第27天时乳酸含量达到最高1.12%,该酸度最适合大众口味。亚硝酸盐消长情况:从第1天起至第12天止,亚硝酸盐的生成曲线基本呈较大角度的斜线上升;12~15 d时曲线夹角变小,亚硝酸盐生成速度稍稍变缓;第15天时出现"亚硝峰",亚硝酸盐含量达到158.40 mg/kg;从第16天起曲线开始回落而且下降速度很快,尤其是曲线回落的前7 d,当回落14 d后(第30天时)亚硝酸盐含量可以降低到18.70 mg/kg,小于20.00 mg/kg的国家标准,符合食用标准。[结论]研究可为确立该特色酸菜的科学生产工艺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2017年23期 v.45;No.564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封鳊鱼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

    鲍俊杰;陈小雷;周蓓蓓;胡王;

    [目的]有效延长封鳊鱼的货架期。[方法]采用传统腌制的方法制作封鳊鱼,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测定鳊鱼脂肪在储存过程中羰基值(COV)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确定其添加效果。同时,利用ASLT法对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货架期,在4℃下延长了30 d,在10℃下延长了30 d,在25℃下延长了30~45 d。利用ASLT法预测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在储存温度22℃和湿度50%条件下的货架期为82~104 d。[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延长封鳊鱼的货架期提供新途径。

    2017年23期 v.45;No.564 91-9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光照强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

    王长平;程广东;周清波;韦春波;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第9~11周,将150只海兰白羽蛋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养在光照强度为5和15 lx的鸡舍。观察试验鸡只的啄羽行为,同时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部位,并对皮肤损伤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皮肤(37.54%)、背部皮肤(20.64%)和头部皮肤(16.91%)。育成期蛋鸡的皮肤损伤评分总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在蛋鸡生产中减少啄羽行为提供参考。

    2017年23期 v.45;No.564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犬肾细胞MDCK研究进展

    万玉林;陶世宇;武发菊;柴立丽;安芳兰;杨进才;刘学荣;

    综述了MDCK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方式,旨在为今后MDCK细胞的培养及流感病毒细胞介质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济宁青山羊的兴衰与发展前景

    张艳艳;匡世军;

    总结了济宁青山羊的种质特点及兴衰史,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2017年23期 v.45;No.564 99-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青海省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研究

    武治华;牛继平;

    [目的]研究青海省贵德县耕层土壤的养分状况。[方法]以青海省贵德县耕层土壤(0~20㎝)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养分,分析了养分之间的相关性,耕层土壤养分相互关系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结果]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呈极显著相关;全氮与碱解氮呈极显著相关;贵德县常牧镇、尕让乡的N/P_2O_5≥4的样本数分别为71、53,占总样本数的57.26%、54.08%;河西镇、拉瓦西镇的N/P_2O_5≥4的样本数相对较多,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7.58%、48.00%,在这些乡镇应注意磷肥的施用,使氮磷平衡,发挥氮磷肥的协调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贵德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23期 v.45;No.564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WEPP模型在紫色土区域适用性研究

    朱韵峤;

    利用紫色土区域某水保站1984—2017年7次典型降雨资料,应用WEPP(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地面坡度的紫色土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提出了模型评价方法,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WEPP模型及其内置参数在我国紫色土范围内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WEPP模型对于紫色土区域水蚀模拟基本可行,产流量的预测比侵蚀量的预测更为合理,低坡度条件下的模拟结果优于高坡度条件。对于侵蚀量的模拟不够理想,高坡度条件下反而模拟较好。对于不同坡度下的侵蚀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动力因子,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幂函数递增关系。

    2017年23期 v.45;No.564 106-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剑麻“3414”施肥效应研究

    黄标;赵家流;夏李虹;黄璐妍;郭成财;李江平;杨荣;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对剑麻生产的影响。[方法]在麻园开展"3414"试验,分析肥料使用后,土壤供肥能力、植株对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结果]在一定的施用量范围内,随着N施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而达到一定的极限时,产量反而降低;P、K的施用量对产量产生效果的趋势是相同的,其规律不明显,可能是土壤P、K含量已充足。试验检测发现,叶片镁含量缺乏,施镁肥可显著促进产量的提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精准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肥料的效益。

    2017年23期 v.45;No.564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用生物

  •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头花蓼多酚含量

    江楠;李潇彬;顾曼琦;廖莉玲;

    [目的]建立头花蓼中多酚含量的比色测定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对测定头花蓼中多酚含量的比色条件(包括检测波长、Na_2CO_3用量、Folin-Ciocalteu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吸光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当FC试剂用量为2.5 mL,12%Na_2CO_3用量为7 mL时,在35℃下反应40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多酚的含量与760 nm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为0.380%。[结论]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好,能够用于头花蓼提取液多酚含量的测定。

    2017年23期 v.45;No.564 114-115+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坝区林下复合种植白芨效果研究

    邹昌新;赵晓玲;向富治;周丹;蒋隆林;田静波;颜芳;

    [目的]研究白芨人工栽培效果,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方法]对白芨在厚朴林下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密度的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林分郁闭度在0.4~0.6的林下种植白芨,单位面积产量比郁闭度0.4以下、0.6以上的分别增长5.4%、6.8%;白芨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的单位面积产量比种植密度20 cm×20 cm、25 cm×25 cm、35 cm×35 cm的分别增长16.1%、12.0%、13.1%;白芨在10—11月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月—次年1月、次年2—3月种植的分别增长5.6%、21.3%;白芨在栽培期间施用农家肥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施用化肥、复合肥的分别增长31.7%、18.4%;种植白芨中耕除草4次/a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3次/a中耕除草的分别增长240.1%、137.0%、43.9%。[结论]林下种植白芨,林分郁闭度为0.4~0.6时,出苗率高、生长势好、产量高;白芨于10—11月种植,种植密度以30 cm×30 cm效果最佳。同时白芨在栽培期间每年中耕除草4次,并结合施用农家肥,能促进白芨块茎发育和生长,大幅度提高白芨产量。

    2017年23期 v.45;No.564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大肠杆菌Nissle 1917菌株荚膜多糖合成基因kfiA的功能研究

    安翠英;周贤轩;

    [目的]分析益生菌EcN的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簇,寻找致病性大肠杆菌K5菌株的肝素前体多糖替代来源。[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基因回补、1H核磁共振(NMR)检测等技术手段,研究了kfiA基因在EcN荚膜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功能。[结果]利用λ-red重组系统成功构建了kfiA突变株,利用NMR检测发现kfiA缺失突变株的荚膜多糖特征峰消失,又通过染色体重组技术,把kfiA基因插入了EcN突变株的基因组中,核磁共振检测重新发现了荚膜多糖特征峰。[结论]kfiA基因是EcN菌株荚膜多糖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基因,参与了荚膜多糖合成。λ-red重组系统与染色体重组技术同样适用于EcN菌株,可为后续的菌株改造提供参考。

    2017年23期 v.45;No.564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TaqMan定量PCR检测水稻中外源基因含量

    史庆玲;徐立新;闫瑾;肖琳琳;

    [目的]采用TaqMan定量PCR技术检测水稻中外源基因含量。[方法]采用TaqMan定量PCR技术以编码磷脂酶D基因PLD为内标准基因,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外源TT51-1的含量。利用DNA梯度稀释法分别求内标准基因PLD和TT51-1的C_t值与拷贝数对数值的标准曲线方程,并将得到的C_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取样品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结果]内标准基因PLD标准曲线方程为y=-3.403x+39.939,R~2=0.993;TT51-1基因标准曲线方程为y=-3.35x+37.37,R~2=0.991,转基因含量为1.21%,不确定度为0.45。[结论]TaqMan定量PCR技术可以用于确定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含量。

    2017年23期 v.45;No.564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卞兴;徐茂义;田朋飞;

    小细胞肺癌代表了肺癌中最恶性的类型,是一类预后差并且治疗方案有限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不到7%,近年来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化学疗法加上放射疗法。利用基因组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癌基因驱动着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鉴于此,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耐药的分子机制需要更深层次的了解,以便为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提供有效的靶标。探讨了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以及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为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提供可靠线索。

    2017年23期 v.45;No.564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农药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徐金丽;王秀国;徐光军;郑晓;孙惠青;李义强;

    [目的]研究砜嘧磺隆在烟草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方法]建立了利用HPLC-MS/MS技术检测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所建检测方法测定了GAP试验获得的烟草和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结果]在0.005~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土壤和鲜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1%~95.8%、90.0%~9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4%、3.6%~7.3%,定量限均为0.005 mg/kg。在0.010~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干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回收率为87.1%~90.1%,相对标准偏差为2.0%~8.9%,定量限为0.010 mg/kg。砜嘧磺隆在鲜烟叶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005~0.041 mg/kg,在土壤中为<0.005~0.510 mg/kg,砜嘧磺隆在土壤中消解较快,理论半衰期为1.4~2.9 d;施药后70 d,烤后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定量限。[结论]采用20%砜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烟草田杂草,于烟草移栽期喷雾施药1次,制剂用药量为90~105 g/hm~2(有效成分18~21 g a.i./hm~2),安全间隔期为70 d。

    2017年23期 v.45;No.564 128-13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黔南州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技术应用

    雷庭;陆新莉;苟正贵;张庆珠;罗斐;

    阐述了贵州省黔南州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技术的应用情况,并评价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对桃蚜的防治效果、农药的使用成本、放蜂的成本、农户的认可程度等方面。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对蚜传病毒病的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7年23期 v.45;No.564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黄翔;

    基于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选取适合湖南省森林特征的指标体系,以湖南省2015年度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数据为基础,评估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9 052.3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的价值为4 726.30亿元,固土保肥价值为716.94亿元,固碳释氧价值为2 896.32亿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为182.01亿元,净化大气价值为479.16亿元,森林游憩价值为51.62亿元。

    2017年23期 v.45;No.56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东招虎山珍稀濒危树种分布特点及保护对策

    刘鵾;吴府胜;仝伯强;赵永军;葛磊;井琪;张峰;

    根据《山东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名录》及种质资源调查信息,选取招虎山具有代表性的8个珍稀濒危树种作为分析对象,在查阅相关资料及提前寻访的基础上,调查珍稀濒危树种的分布地点、伴生植物、种群数量、海拔高度、立地条件及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结果表明,8个珍稀濒危树种存在单株、零星及片状等多种分布类型,伴生植物以赤松、落叶松、栎类、胡枝子、大花溲疏、水榆花楸等为主。海拔约300 m的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所选取树种在坡地中部均有野生分布,尤其是该部位阳坡适生树种更为广泛。人为活动影响较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景点、游览线路及村落等地,各珍稀濒危树种野生分布地点处于沟谷及坡地下部的受影响较为显著,处于山脊及坡地上部的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2017年23期 v.45;No.564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覆膜对杨树苗期土壤水热变化及成活率的影响

    黄雅茹;赵英铭;马迎宾;高君亮;吕永军;董雪;刘禹廷;

    [目的]研究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防护林树种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采用覆膜造林措施,研究单侧覆膜、两侧覆膜和不覆膜(CK)对杨树苗期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覆膜方式土壤含水率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侧覆膜、单侧覆膜、CK,浇水后15 d,在0~10、10~20、20~30、30~40、40~50、50~60 cm层两侧覆膜土壤含水率分别比CK提高43.6%、34.6%、32.9%、25.8%、18.0%、7.1%。土壤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侧覆膜、单侧覆膜、CK,两侧覆膜在5、10、15、20 cm层分别比CK提高0.9、0.8、1.1、0.8℃。杨树成活率与保存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侧覆膜、单侧覆膜、CK,杨树胸径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侧覆膜、单侧覆膜、CK;新稍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侧覆膜、单侧覆膜、CK。[结论]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建议造林采用覆膜的措施。

    2017年23期 v.45;No.564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业产权市场经营路径探讨——以洪江市为例

    黄建强;廖秋芳;

    以洪江市推进"林业产权市场化经营"改革为背景,以问题导向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湖南洪江市林业产权市场化经营实践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洪江市林业产权市场化经营改革路径的可行性。以市场化为主线,从配套政策和完善管理模式及相关服务配套,培育和壮大林业经营主体,建立林业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制度设计及综合评价。基于研究结果,在国家立法和政策上对推进林业产权市场经营提供了相关建议。

    2017年23期 v.45;No.564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莫子山体育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吴婧舒;林凤明;

    以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别叙述了方案的总体规划设计、功能分区、植物规划设计、道路规划设计和水体规划设计5个方面,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期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公园。

    2017年23期 v.45;No.56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域性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以遵义新蒲湿地公园为例

    韩悦庆;

    以遵义新蒲湿地公园为例,从自然、生态、历史与文化角度解读湿地公园营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思路。根据贵州的气候特点与特有地形、地貌,提倡可大力建设与推广中、小型湿地,探索形成一套特有的地域性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2017年23期 v.45;No.564 151-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基于3种干旱指标的天水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刘亮;吴婷芳;胡利平;柳玉茹;安小瑞;

    利用1971—2011年天水地区河谷、渭北、关山区3个代表点的气象站资料,以湿润度指数(M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降水距平百分率(Pa)3种干旱监测指标及等级划分为基础,对天水各气候区的春、夏、秋3个主要作物生长时段干旱气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春季(3—5月)出现干旱灾害的气候风险最大,各气候区10年中有6~8年出现干旱,中旱以上干旱河谷区10年中有4~5年、渭北区有5~6年、关山区有2~4年出现;夏季(6—8月)干旱风险次之,各气候区10年中有6~7年出现干旱,中旱以上干旱河谷区10年中有2~4年、渭北区有2~3年、关山区有2~4年出现;秋季(9—10月)各等级干旱气候风险出现均较小。各季干旱风险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

    2017年23期 v.45;No.564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青海共和盆地贵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赵久渊;聂永喜;买永瑞;王嘉玺;赵恒和;

    利用贵南气象站196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气温的年、季、月平均值以及气候倾向率,分析了近55年来贵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点及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55年贵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增温,且上升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月气温也均呈增温趋势。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低云量对气温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水汽压和相对湿度。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1990、1993、1970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

    2017年23期 v.45;No.564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宝鸡市陇县冰雹气候特征和新型预警指标研究

    孟妙志;张向荣;王仲文;巨欢颜;任欢;

    利用1980—2016年陇县的冰雹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37年来陇县冰雹时空特征;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风暴发展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上游风暴对陇县风暴的指标性和大小冰雹的回波特征、区别。结果表明,陇县冰雹频次5.2次/a,其中直径>2 cm的大冰雹频次为1.1次/a,冰雹主要集中在6、7、8月,最多发生于14∶00—17∶00;陇县冰雹主要在北部,上游交界的乡镇形成东西向带状多雹区;陇县冰雹均自上游组合反射率因子(CR)≥45 dBz风暴移入陇县发展,自西北路华亭移来占主体,单体移入陇县时间为18~100 min;风暴CR≥60 dBz、出现旁瓣回波和三体散射对应有大冰雹,风暴CR≥55 dBz、出现旁瓣回波对应有小冰雹;关注上游CR≥45 dBz风暴动向,可提前预警陇县冰雹。雷达冰雹指数(HI)、风暴追踪信息(STI)产品可参考发布预警。

    2017年23期 v.45;No.564 165-168+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则强降水过程分析

    刘胜胜;奚凤;伏阳虎;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和FY2E云图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2016年7月28日改则发生的强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水汽、热力和动力条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尔克什湖附近的低压槽底部冷空气下渗到改则地区形成弱的高原槽是此次强降水产生的影响系统;此次降水时间短,雨量大;包括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在内的物理量在强降水发生后才出现有利条件。对流云团B靠近测站时,降水已经开始,云团还在改则上空维持其强度时,强降水已经结束;改则站的降水发生时并不是云顶亮温最低时,更像是由于产生了降水而造成的TBB下降。

    2017年23期 v.45;No.564 169-17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新疆地区太阳辐射时空变化分析

    左晨;侯玉龙;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日射站1960—2005年的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低云量和水汽压等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太阳总辐射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各月的总辐射计算公式,根据回归误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检验,确定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月太阳总辐射气候学推算公式,进而计算全区各站点逐月太阳总辐射通量,分析新疆地区四季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太阳总辐射7月达到最大值,而太阳总辐射最小值一致出现在12月份;各季节的太阳总辐射以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新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和各季节太阳总辐射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日照时数减少,低云量增大引起的。新疆地区四季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

    2017年23期 v.45;No.564 17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及其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曹云飞;杨明;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各项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我国东部地区108个测站逐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网格资料,分析了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特征,并通过SVD方法分析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均具有准2年的周期。副高的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降水分布空间型有显著影响,第1对空间分布型的方差贡献达56%,可知副高北抬是导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呈"-+-"的主要原因。

    2017年23期 v.45;No.564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北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时空特征分析

    陈笑笑;孙必云;华维;

    利用西北地区136个气象台站1960—2004年逐月0 cm地表温度资料,采用主成分、旋转主成分和小波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来西北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表现为明显的升高趋势,且升温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高温区和低温区交错分布,陕西、甘肃、新疆东北部和新疆南部为高温区,青海和新疆北部为低温区。经验正交分解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第1特征向量表现了西北全区地温一致偏高或偏低的变化特征,第2和第3特征向量分别表现出东西及中部与东、西部相反的差异。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后发现,地表温度存在5个空间异常区,即西北东部、西北北部、西北中部、新疆南部和新疆中部,其中西北东部区、西北中部区和新疆中部区表现为高—低—高的过程,西北北部区和新疆南部区则为一致的增加趋势。各异常区年平均地表温度均存在8~16年或16~32年的长周期,西北北部区还存在4~8年的短周期。

    2017年23期 v.45;No.564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宣城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汪大林;熊长军;张文字;张华;

    利用1981—2010年宣城地区逐日气象资料,对宣城地区各县市的气温、光照、降水等主要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再结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确定各个测站各月份的气候舒适度等级。结果表明,宣城地区全年气温适宜,光照丰富,降水充足,气候宜人。宣城各县市最佳旅游季节为秋季和春季,最佳旅游的月份为5、6和9月。

    2017年23期 v.45;No.564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尹超;陆琼;夏莲;

    在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尚在试点工作中的背景下,通过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法规政策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总结程序上存在的法律、市场、监管、收益分配等各方面阻碍。在深入探究了南海、芜湖、重庆、广东等几大入市模式特点与经验的基础上,着手于改良农民集体主体制度、完善相关法律体制、规范交易程序、解决其与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及农村征地范围的矛盾冲突,制定合理的利益共享分配机制等多方面,进而提出有效政策建议。

    2017年23期 v.45;No.564 190-19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耕地质量等别动态监测研究——以湖南省炎陵县为例

    程柱;谭永生;

    以炎陵县为例,对区域内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内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为耕地整治措施完善、农用地分等成果全面更新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23期 v.45;No.564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基于物联网的生物质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周宇航;马晓君;马佳宇;梁秋艳;王丽丽;郭欣悦;

    针对农作物秸秆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生物质锅炉控制系统,实现秸秆充分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生物质燃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燃料投入精准化、自动化。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的环境自动对温度进行调控,设定好标准值和报警值之后,不再需要人工操作,系统完成自动控制过程,使温度始终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了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2017年23期 v.45;No.564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生产存储策略研究

    程小川;李成松;宋海草;曹卫彬;马信春;

    为了得到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在某产品一个生产周期内的生产存储策略,在考虑农机生产销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备货期及阶段性产能调整的多元非线性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分析与简化,得到了2种产能安排策略下的生产存储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2种情况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模型最优解,最后,运用S-M法对原材料订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阶段性的产能调整策略能获得最优成本,备货期的长度是确定整个周期内生产存储策略的关键因素。

    2017年23期 v.45;No.564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地埋式喷灌系统建设研究

    王淑彩;何连宇;汤英;仝炳伟;

    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设备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以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内建设的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苜蓿种植示范区为例,从现场勘测、施工方案设计、现场放线与土方开挖、管道铺设安装、压力测试、喷头安装与管沟回填、检查井与泄水井建设、首部过滤系统安装、水源动力系统建设等方面总结归纳了该系统的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为现有喷灌系统新建与改建及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2017年23期 v.45;No.564 204-205+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灌区典型地块小麦灌溉用水量监测试验与分析

    宋润峰;韩启霞;

    柴达木盆地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是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2014年柴达木盆地用水总量为9.8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占85.6%,节约用水潜力较大。根据柴达木盆地德令哈灌区典型地块小麦灌溉用水量的监测试验,发现小麦种植灌溉用水量远低于该地区相关统计数据,渠道渗漏和管理粗放是传统小麦种植用水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渠道衬砌率和强化灌溉管理等方式来提高用水效率。

    2017年23期 v.45;No.564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4种常用气象作图软件在绘制站点雨量图中的应用

    陈渤黎;

    使用ArcGIS、Surfer、GrADS、NCL 4种气象常用的作图软件进行了站点雨量图绘制,介绍了其较为详细的操作步骤、部分源程序及所得的图像,并对每种软件在绘制站点雨量图时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软件在绘图中各有优势,使用者可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推荐使用NCL和Surfer软件来绘制站点雨量图,这2种软件在站点数据的插值和图像的绘制中相对更为便捷,绘制的图形也极为美观。

    2017年23期 v.45;No.564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湾店村蘑菇大棚小气候观测及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

    樊奇;

    为提高湾店村防灾减灾水平,研制了一套蘑菇大棚小气候观测及气象服务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蘑菇大棚小气候观测及气象预警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建设方案进行了阐述。

    2017年23期 v.45;No.564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农业管理

  • 西部山区现代农业园发展模式研究——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

    吴钦;彭浩;胡茂;

    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分析了西部山区现代农业园发展现状,总结出"广元模式"的创新发展道路,进一步分析了广元市现代农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园区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分配机制、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7年23期 v.45;No.564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

    焦晋鹏;

    在深入分析影响三江平原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因素的基础上,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化服务、粮食流通及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2017年23期 v.45;No.564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大转型”背景下温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思路探究

    沈杨;何跃;李上献;晋翠翠;陈国胜;

    分析了温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三大转型"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理清"三大转型"和休闲农业的关系,了解目前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三大转型"给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和机遇,研究其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三大转型"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还需要做到改进城乡交通环境、了解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注重发展乡村特色和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为完善温州市休闲农业产业类型和优化休闲农业产业结构指出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2017年23期 v.45;No.564 225-22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设探讨——以山西省农科院为例

    王和平;刘彩虹;王卉;刘志玲;田保九;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2017年23期 v.45;No.564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福祉研究

    陈睿;赵瑞;张苏;

    根据江苏省海安县开屏村的50份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农民集中居住前后的福祉变化。结果表明: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但打破了农民以前自产自足的生活模式,农民普遍对食品安全存在担忧;由于政府部门前期没有对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在后期的基础设施加强建设中给农民带来很大困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据此,政府部门需要从农民角度出发,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基础实施的扩建。

    2017年23期 v.45;No.564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地貌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评价及比较研究——基于绵阳市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的调查数据

    邓楠楠;王德平;朱琳敏;

    立足农民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比较平原、丘陵、山区农民对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满意程度,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际进展和农民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对进一步推进绵阳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年23期 v.45;No.564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冉冰鑫;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效应方面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从促进技术进步的途径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利于我国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设,并能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2017年23期 v.45;No.564 237-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种植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基于四川甘阿地区的调研

    郅正鸿;魏顺泽;

    在对川西北民族地区35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产中环节的前向一体化、产中环节一体化、产中环节的后向一体化3个角度分不同的业务链进行现实考察,总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中主要是哪些环节存在怎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合作社应严把农资质量关,统一采购农资;注重生产所需土质、水源,规范田间生产操作流程。

    2017年23期 v.45;No.564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采后生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刘翠华;任小林;唐爱均;吕燕荣;周会玲;何玲;

    在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专业采后生理实验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实验教材、实验内容、检测技术与手段等方面探讨了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举措。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结果分析与总结的能力,使该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2017年23期 v.45;No.564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需求调查研究

    赵轶洁;潘淑敏;孟宪学;

    准确理解学生对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方式的需求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与基础。编制《农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需求调查问卷》,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级全体硕士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科研究生对教学内容需求呈现多样化与学科化特点,对教学形式的需求呈现互动化、多元化、多模态等新趋势。面对新形势下公共英语教学的机遇与挑战,公共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言专长,实现英语+专业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017年23期 v.45;No.564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张颜;李好;李智;

    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思路和举措: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创建开放交流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健全的课程考核方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7年23期 v.45;No.564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设施农业工程图学多模块分段融合教学模式设计

    刘曙光;王承国;南松剑;张梅;李林;马云飞;

    介绍了设施农业工程设计类课程体系特点、设施农业工程图学课程开设情况,分析目前设施农业工程图学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与要求、设计要求方面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发展及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多模块分段融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阐述多模块分段融合教学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及设计内容,实现每一模块紧紧结合每门专业课程的各章节,贯穿于设计类课程体系始终,与相应的专业课同步一体化教学,改善设计主体各组成结构的教学应用环境,夯实了设计基础,提高了设计发展空间,作用辐射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使设施农业工程图学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适应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

    2017年23期 v.45;No.564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史·其他

  • 传统文化保护与农村发展相结合的路径探析

    凌金华;

    分析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意义,认为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总结了当下农村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如农村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文化保护机制不完善。提出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当下农村发展相结合的对策措施,强调规划管理机制,实现共享发展目标;拓宽融资渠道,抓好保护开发工程;创立文化品牌,搭建文化传承平台;融合旅游业态,挖掘传统文化魅力;落实创新理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17年23期 v.45;No.564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公益诉讼中损害赔偿金制度探析

    万珂菲;

    分析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激增、涉案范围扩大的背景,总结了我国目前的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赔偿金归属不明、赔偿计算标准不清、监督使用管理缺失等问题,认为应当以明确赔偿金的归属和赔偿计算标准以及完善监督管理机制3个方面为重点,构建我国的环境损害赔偿金制度。

    2017年23期 v.45;No.564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数字

    <正>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文中避免出现"去年""今年"等写法。小于1的小数点前的零不能省略,如0.245 6不能写成.245 6。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含4位数),从小数点向左右每3位空半格,不用","隔开。如18 072.235 71。尾数多的数字(5位以上)和小数点后位数多的小数,

    2017年23期 v.45;No.564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缩略语

    <正>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如名词术语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ATP(三磷酸腺苷)、ABA(脱落酸)、ADP(二磷酸腺苷)、CK(对照)、CV(变异系数)、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性)、IAA(吲哚乙酸)、LD(致死剂量)、NAR(净同化率)、PMC(花粉母细胞)、LAI(叶面积指数)、LSD(最小显著差)、RGR(相对生长率),单位名缩略语IRRI(国际水稻研究所)、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对于文中有些需要临时写成缩写的词(如表及图中由于篇幅关系以及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

    2017年23期 v.45;No.56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讨论

    <正>着重于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方面,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复在结果中已评述过的资料,也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随意扩大范围,讨论与文中无多大关联的内容。

    2017年23期 v.45;No.564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工作单位

    <正>在圆括号内书写作者的工作单位(用全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若为外国的工作单位,则加国名。多个作者不同工作单位时,在名字的右上角分别加注"1""2",和地址前注"1.""2."。

    2017年23期 v.45;No.564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标点符号

    <正>标点符号按照GB/T 15834—2011执行,每个标点占1格(破折号占2格)。外文中的标点符号按照外文的规范和习惯。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百分号等并列时,其间用",",不用顿号"、"。注意破折号"——"、一字线"—"(浪纹线"~")和短横线"-"的不同用法。破折号又称两字线或双连划,占2个字身位置;一字线占1个字身位置,短横线又称半字线或对开划,

    2017年23期 v.45;No.564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提示

    <正>《安徽农业科学》是全国为数不多各大数据库同时收录的农业刊物之一。面向全国,融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林业、蚕桑、烟草、茶叶、畜牧兽医、水产及其他农业相关科学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

    2017年23期 v.45;No.564 18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引言

    <正>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一般文字不宜太长,不需做详尽的文献综述。在最后引出文章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省略。

    2017年23期 v.45;No.564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题名

    <正>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报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字数不超过20字。英文与中文应相吻合。英文题名词首字母大写,连词及冠词除外。

    2017年23期 v.45;No.564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名词解释

    <正>扩展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的。扩展H指数: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的论文中,至少有h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2017年23期 v.45;No.564 248+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