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概率与数理统计在农业·卫生中的应用

    刘淑芳;

    概率与数理统计不同于其他数学学科。它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该理论在许多领域和学科上都被广泛的应用,在医药卫生和农业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941-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高照全;戴雷;

    我国有机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7年我国有机农业面积已达358.6万hm2,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有机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目前国内消费已超过7.5亿美元。有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合本地的有机生产技术,在有机认证上不规范。另外,农民素质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到位等也制约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2013年03期 v.41;No.400 94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干旱逆境胁迫研究综述

    张会;

    干旱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严重的影响,也是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逆境胁迫可导致各种代谢无序进行。该研究论述了干旱对植物生物膜系统、光合作用和渗透调节的影响,并阐明了干旱主要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2013年03期 v.41;No.400 945-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金银花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肖敏;谭红军;李晓华;康活泼;

    [目的]对金银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金银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集金银花叶,干燥,粉碎,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金银花叶挥发油中检测出29个化合物,确认26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为有机酸和有机酸酯。金银花叶挥发油与金银花挥发油有许多相同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它们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基础。[结论]金银花叶挥发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13年03期 v.41;No.400 947+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盐胁迫对柳枝稷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赵春;

    [目的]为柳枝稷在滨海盐渍土上的种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和混合盐溶液处理,研究柳枝稷种子在发芽阶段对盐胁迫的反应和胚根、胚芽比的变化。[结果]当单盐和混合盐盐浓度低于3 g/L时,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不受影响,相对盐害率为0;单盐与混合盐溶液对种子的胁迫随盐处理浓度增高,种子发芽率逐渐下降。盐浓度对种子的发芽进程有明显滞后的影响。柳枝稷胚芽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表现出的反应不同,高盐胁迫对抑制胚根生长的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柳枝稷种子发芽、苗期耐盐性鉴定提供参考数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95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生物技术

  • 天冬酰胺合成酶的特性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程维舜;任俭;施先锋;曾红霞;李煜华;杜念华;孙玉宏;

    文中综述了天冬酰胺合成酶的分类、催化机理和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并对植物天冬酰胺合成酶的生理和抗病抗逆功能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3年03期 v.41;No.400 948-950+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0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禾本科植物HKT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高欣娜;傅晓艺;史占良;李孟军;

    HKT基因家族在维持植物K+、Na+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对禾本科植物HKT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3年03期 v.41;No.400 951-953+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盐穗木根际土壤中耐盐菌B6的分离与鉴定

    王多兵;任伟;张富春;樊永红;

    [目的]从新疆五家渠市耐盐碱植物盐穗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兼性耐盐菌B6,并对其分别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鉴定。[方法]采用真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B6菌株的16S rDNA,使用NCBI-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同源性检索,使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B6菌能在0~20%NaCl的条件下生长,为有芽孢的杆状菌;B6的16S rD-NA长度为1 446 bp,与多种地衣芽孢杆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结论]系统发育树表明B6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可判断B6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

    2013年03期 v.41;No.400 957-960+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呋喃唑酮代谢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半抗原偶联比的测定

    曾磊;周常义;苏国成;

    [目的]合成呋喃唑酮代谢物人工抗原,并测定该半抗原偶联比。[方法]通过混合酸酐法将羧基化改造的小分子抗原AOZ与HSA偶联后,运用紫外光谱分析判断合成的结果,并计算小分子抗原与蛋白的偶联比率。[结果]该试验成功合成了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对其进行羧基化改造后与载体蛋白HSA成功偶联,偶联比经测定为4∶1。[结论]利用紫外光谱分析测定小分子抗原偶联比率的方法简便,可靠性强。

    2013年03期 v.41;No.400 961-962+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激素对普陀水仙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苗增良;邓一兵;李鹏;李亚菲;崔大练;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对普陀水仙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普陀水仙为材料,在以清水为对照的基础上,分别研究6-BA和2,4-D 2种激素胁迫对其茎、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6-BA和2,4-D浓度的增大,普陀水仙叶中的SOD活性逐渐增大,POD活性逐渐减小,而茎中的SOD活性逐渐减小,POD活性逐渐增大;随6-BA和2,4-D浓度的增大,茎、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MDA含量的变化则呈波动曲线变化;茎、叶中脯氨酸含量随激素浓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当激素浓度为3 mg/L时达最大值;在6-BA和2,4-D的胁迫下,普陀水仙叶片电导率均呈增高趋势,茎电导率在6-BA胁迫下随激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2,4-D胁迫下随激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进行普陀水仙大规模生产时,使用低浓度的6-BA和2,4-D。

    2013年03期 v.41;No.400 963-966+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角碱蓬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鞠会艳;项剑;

    [目的]克隆角碱蓬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cNHX1),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以用400 mmol/L NaCl处理的角碱蓬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ScNHX1,并通过酶切、连接方法将ScNHX1连接至pCAMBIA1302载体中。[结果]试验成功克隆得到ScNHX1,测序得出该基因片段大小为1 617 bp,并成功构建了含该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CAMBIA-ScNHX1。[结论]该研究为耐盐转基因植株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2013年03期 v.41;No.400 967-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叶紫薇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刘少彬;陈绍红;赵云涛;刘铀;

    [目的]为深入研究大叶紫薇总黄酮的生理功能,对其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对大叶紫薇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不同季节对大叶紫薇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夜比1∶40、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70℃、浸提0.5 h。正交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40、60℃浸提1.5 h、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71%;3~11月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1.2、49.3、50.4、54.0、65.8、66.1、68.9、70.7和77.0 mg/g,其中11月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40、60℃下浸提1.5 h;11月黄酮的含量最高,为77.0 mg/g。

    2013年03期 v.41;No.400 970-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二十八份新创小麦种质HMW-GS分析及品质研究

    谢飒英;谢三刚;宋昱;任文斌;朱倩;张建诚;

    [目的]对新创小麦种质进行HMW-GS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试验利用SDS-PAGE法对28份新创小麦进行HMW-GS分析,并对其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沉降值进行测定。[结果]试验选出了8个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品种,分别为06予25、06予24、06予22、08-015、08-016、08-202、08-12、09-180,并发现这8个品种在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沉降值3个方面均达到了优质种质的标准。[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小麦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种质基础。

    2013年03期 v.41;No.400 973-974+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种不同栽培类型白芷同工酶分析

    曹厚强;易思荣;黄娅;韩凤;肖忠;韦中强;全健;

    [目的]对3种不同栽培类型的白芷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通过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选育的3种不同类型(表型)的白芷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过氧化物酶共得到15条谱带,其中7条是3个类型白芷的共有特征谱带;酯酶同工酶中得到12条谱带,其中6条是共有的特征谱带;聚类分析表明,3种不同类型的白芷间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为白芷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靠且快速的生理生化选择指标。

    2013年03期 v.41;No.400 975-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合成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杨素玲;刘桂君;孟佑婷;包放;尚宏忠;

    纳米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细菌、酵母、真菌和放线菌合成纳米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合成纳米银的微生物种类、合成方法、合成机制等进行了评述,并对纳米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3年03期 v.41;No.400 977-980+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研究进展

    彭焕文;杨雁;尹传龙;李艳利;张昊星;

    文中主要阐述了CART(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基因结构、CART蛋白结构和功能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3年03期 v.41;No.400 981-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两种方法测定油菜种子品质指标的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陈俊锟;何萍;徐春;朱文秀;

    [目的]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测定油菜种子品质指标的可行性。[方法]用NIR测定油菜种子中各品质指标,并将其与化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化学方法比较,NIR测定油菜种子中芥酸、硫苷、含油量、油酸、水分测定值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相对误差分别为2.03%、2.51%、0.89%、1.06%和2.50%;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99 9、0.999 6、0.997 7、0.999 2和0.966 4。[结论]NIR可以应用于油菜品质指标的测定,能为油菜育种提供相对准确的数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985-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大豆种子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赵洪祥;刘淑琴;段元才;殷春红;徐秀杰;周文杰;边少锋;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大豆(Glycine max L.)种子对其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为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处理1应用剂量1.0A×1次,处理2应用剂量1.0A×2次,处理3应用剂量1.0A×3次,处理4应用剂量1.0A×4次,处理5应用剂量1.0A×5次,处理6应用剂量1.0A×6次,处理7为对照(CK)。[结果]等离子体处理的大豆种子能明显提高苗期的根系数,并提高开花率、结荚率;各处理比对照增产23.0~315.0 kg/hm2,增幅达0.9%~12.6%,增值74.8~1 126.0元/hm2。处理2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增幅、增值最高,分别为315.0 kg/hm2、12.6%、1 126.0元/hm2。[结论]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的最佳次数为2次,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这可为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3年03期 v.41;No.400 98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麦杂交组合鲁麦22/扬麦9号F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分析

    于学奎;王慧;黄建华;郑文寅;

    [目的]阐明小麦杂交育种中LOX活性的组合类型、杂交后代F2群体的遗传分布等。[方法]选用小麦杂交组合"鲁麦22/扬麦9号"F2代284个单株进行LOX活性分析,研究其F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的次数分布。[结果]"鲁麦22/扬麦9号"组合中,F2代LOX活性低于4.00 n(kat)/g的有14株,占4.93%,高于20.00 n(kat)/g的有12株,占4.12%,这些单株可用于筛选LOX活性较高和较低品系的育种材料。[结论]该研究可为高、低LOX活性的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和早代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989-990+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垄沟集雨栽培技术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李彬;王秋雨;赵沛义;赵举;张三粉;郎松岩;

    [目的]为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垄沟集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马铃薯不同垄膜宽度集雨效率比较试验,在进行土壤水分检测的基础上,观察测定出苗保苗率及增产效果,研究垄膜沟植技术的综合生产效益。[结果]马铃薯垄膜沟植技术下出苗率较平作、平作覆膜技术高,出苗提前,其中,30~60 cm垄膜宽度处理下表现较明显。增产效果最好的处理为40~50 cm垄膜宽度,增产幅度为23.2%~33.0%。[结论]垄膜沟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壤根层含水量,提高马铃薯抗旱性和产量。

    2013年03期 v.41;No.400 991-992+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增温保温苗床对烤烟壮苗效果研究

    罗斐;莫江;蹇国友;钱熙;杨承;

    [目的]研究不同增温保温苗床对烤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覆盖保温、覆盖+酿热方式处理,以常规苗池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对烟苗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及数据的记录,评估各处理的增温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覆盖方式保温全育苗期有少量增温,具有一定的增温效果,可以增加苗床有效积温;相对于对照组,覆盖+酿热方式增温保温处理在育苗前期增温效果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增温效果降低但仍然保有相当的增温效果;通过对烟苗整体素质的记录整理可知,覆盖+酿热方式烟苗生长较快,烟苗较大,壮苗率较高,但如果生长过快,在育苗后期无法对其生长进行控制将会导致烟苗徒长,最终烟苗生长过大;覆盖方式保温烟苗较对照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壮苗效果没有覆盖+酿热方式增温保温处理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科学育苗技术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993-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根区局部灌溉对烤烟不同部位烟叶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颖之;周冀衡;王易;范幸龙;黄璇;

    [目的]研究根区局部灌溉对烤烟不同部位烟叶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我国烟田节水灌溉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对烤烟根区实行分区域灌溉,将盆栽土分为3层,对每层分别进行灌溉,在水分分布不平均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还苗期至团棵期烟株理化性状及其根系分布情况。[结果]在表层土灌溉处理下烟株根系活力处于最高,但底层土灌溉处理下烟株长势和产量最大,这主要由于干旱胁迫对烟株长势起到一定作用,且底层灌溉很好地避免了微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结论]局部灌溉有利于烟株生长,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2013年03期 v.41;No.400 997-99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生育中后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

    杨丽娟;蒋志凯;付亮;盛坤;张栩;赵宗武;

    [目的]探索提高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稳产性的途径,明确大田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小麦的影响。[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为试验材料,用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棚增温的方法,研究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对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自开花前至灌浆中期,随着高温处理时期的推迟,小麦籽粒灌浆时间缩短,千粒重显著降低。开花前高温明显导致产量降低,灌浆前中期一定程度的高温有利于产量提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后期高温逆境条件下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999-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海拔烟区覆膜天数对土壤温度及烟株生长的影响

    杨承;莫江;蹇国友;赵大伟;宋街明;安雪琴;宋大江;

    [目的]研究铜仁地区不同海拔烟区覆膜天数对土壤温度及烟株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海拔高度为主因子,盖膜及揭膜时期为副因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铜仁地区德江县600(龙泉)、800(川岩)、1 000 m(高山)海拔烟区地膜烟不同盖膜天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在海拔600和800 m烟区最佳揭膜时间为35 d左右,即栽后35 d揭膜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海拔1 000 m地区最佳揭膜时间为移栽后50 d左右,烟叶产量和产值上升,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铜仁地区不同海拔烟区推广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01-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鄂烟3号亲本烟碱转化遗传稳定性研究

    蔡联合;邓宾玲;杨军;刘淑梅;

    [目的]为了繁育低烟碱转化的鄂烟3号,提升晾制后烟叶质量。[方法]通过测定低烟碱转化鄂烟3号亲本子代的烟碱转化率,研究改良鄂烟3号亲本烟碱转化遗传的稳定性。[结果]鄂烟3号的父母本,无论是高转化株或非转化株,烟碱转化遗传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低烟碱转化鄂烟3号品种繁育的过程中需要逐一地进行化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亲本烟株;而鄂烟3号的保持系烟碱转化遗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育种过程中不需要逐一地进行化学检测。[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降烟碱含量较低的烟叶及提高卷烟的安全性奠定基础。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06-1007+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日引1号杏鲍菇栽培袋规格与装料量研究

    柯丽娜;张金文;张志鸿;袁滨;赖志斌;赖碧梅;

    [目的]研究日引1号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L.Riyin No.1)适宜的栽培袋规格和装料量。[方法]对日引1号杏鲍菇3个规格的栽培袋口径(对折径:A1,17.0 cm;A2,17.5 cm;A3,18.0 cm)及33个不同的湿料装料量(从800 g到1 300 g,每隔50 g 1个处理)进行袋栽试验。[结果]日引1号杏鲍菇栽培袋口径为17.5 cm,装袋量为1 250 g时,产量和效益最佳,平均每袋总产量433.5 g,生物学效率99.09%,平均每袋商品菇产量350 g,商品菇转化率77.78%,利润达到了最大值1.21元/袋,利润率达到64.21%。[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日引1号杏鲍菇配套、实用、简便的集成技术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08-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1年外引烤烟品种适应性研究

    张汉球;

    [目的]评价外引烟草品种在我国的适应性、抗病性、经济效能、质量特点和工业利用价值等。[方法]对6个外引烟草品种PVH1452、PVH2110、PVH2299、PVH2306、RGH04、NC71及K326(对照)进行小区试验。[结果]PVH2299的主要经济指标最高,综合表现好;RGH04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第2,综合表现较好;PVH1452、PVH2110、PVH2306、NC71的产量、产值、均价都比对照K326高,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结论]建议对6个外引烟草品种进行进一步试验研究或示范种植。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12-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冬油菜翻压量对安康地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马哲;邓昌斌;

    [目的]研究不同冬油菜翻压量对安康地区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冬油菜绿肥翻压量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产量、产值,烤烟农艺性状、外观品质以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翻压适量的绿肥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尤其是叶片的开片,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及烤后烟叶的产量,改善烟叶的化学品质。当100%绿肥翻压量处理时,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最高,烟叶中的钾含量以及烟碱含量明显增加,其化学成分协调性与对照处理相当。[结论]翻压绿肥量以100%处理为宜。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15-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

    严玲;张正海;季陆鹰;葛胜;郭静;杨武广;朱伟;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1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北海市春季甜玉米品种评价研究

    朱斌;顾业连;

    [目的]为评选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北海市栽培的的玉米(Zea mays L.)品种,解决北海市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退化的问题,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法]对14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CD002综合表现最好,金中玉、兆珍2号、HST7-02综合表现较好,以上4个品种适合北海市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新品种的鉴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带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20-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壤和光照条件对红蓝石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鹏翀;鲍淳松;江燕;周虹;冯玉;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和光照条件对红蓝石蒜(Lycoris haywardii)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红蓝石蒜栽培的最适土壤和光照条件,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土壤[沙土,沙土∶泥炭土3∶1(上层30 cm为沙土,下层10 cm为泥炭土)和园土︰泥炭混合土(5∶4)]和光照[遮阴93%、70%和0%3个梯度]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和光照条件对红蓝石蒜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和鳞茎湿重等生长量及光响应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土壤和光照条件下,红蓝石蒜的生物量及光响应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养分越高、光照越充足,单丛叶片数量越多,而对于叶片长度和鳞茎湿重,一定的土壤养分对其有促进作用,遮阴对叶片长度有促进作用,而充分的光照有利于鳞茎湿重的增加;土壤养分越高使得红蓝石蒜拥有越高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点(LSP),而适量的土壤养分提高了表观量子效率(NAQY)和光补偿点(LCP);而遮阴处理使得其NAQY升高,但Pmax、LSP和LCP降低。土壤和光照的交互作用也都存在显著差异(单丛平均叶片长度除外),且光照的影响较土壤要大。[结论]红蓝石蒜在生长期属于耐阳植物,为了提高其产量,应保证适量的土壤养分和充足的光照。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23-1024+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超级稻徽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家喜;杨联松;陈文彬;钱征;白一松;

    通过示范试验,揭示超级稻徽两优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示范片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11 515.5kg/hm2,在周边其他品种大多倒伏的情况下,该品种无一块田出现倾斜现象,比周边其他品种增产1 500.0 kg/hm2以上,为下一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25+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藏药光果莸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瑞珂;杨扬;林鹏程;

    [目的]分析研究光果莸不同器官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光果莸挥发油,通过气质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保留指数鉴定出光果莸不同器官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有42(叶)、21(枝)和29种(根)。含量最高的分别是β-蒎烯(32.19%)、古巴烯(21.09%)和反松香芹醇(15.66%)。[结论]光果莸3种不同器官的挥发油在成分构成上比较相似,但在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26-1027+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军山南麓自然生态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现状调查

    胡琳;

    通过调查统计得知,南通军山南麓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00多种,隶属于60科。数量多、分布广,开发潜力巨大。文章讨论了军山南麓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现状,并根据当前的形势提出了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的对策和研发建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28-1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攀茎耳草中总黄酮含量

    何可群;李相兴;杨琼;卢文芸;

    [目的]测定攀茎耳草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攀茎耳草中的总黄酮,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0.011~0.110 mg/ml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8.015X+0.020,相关系数R2=0.999 4;攀茎耳草中总黄酮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609%,精密度试验RSD为1.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攀茎耳草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32-1033+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短葶飞蓬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董志渊;李林玉;王馨;杨斌;杨丽英;李绍平;

    [目的]研究短葶飞蓬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方法]比较种子数目、培养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采用TTC染色测定种子活力。[结果]测得种子出苗率为15.37%,与培养第6天的种子发芽数目比例接近;100和700粒种子发芽试验的重复间发芽率差异较大,300和500粒种子发芽试验的发芽率差异较小;经TTC染色后,短葶飞蓬种子呈现不同类型,可将全部着色和下部着色的种子认定为具有活力的种子,其比例为15.00%,该数值与发芽势和出苗率接近,试验误差较小。[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初步测定短葶飞蓬的种子活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34-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哈萨克民药包尔胡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叶静;库兰·阿布里哈衣尔;阿斯亚·拜山伯;

    [目的]建立哈药包尔胡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浓度70%乙醇作为超声提取溶剂提取包尔胡特中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包尔胡特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标准溶液浓度在8~40mg/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721 4X+0.000 6(R=0.999 8),平均回收率(枝、叶、果实)分别为100.3%、99.2%和100.0%,RSD分别为1.58%、1.87%和1.70%。测得包尔胡特枝、叶和果实部位中黄酮含量分别为1.10%、2.42%和11.4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包尔胡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36-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苞鞘石斛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态变化研究

    陈娜;方炎明;程磊;

    [目的]对大苞鞘石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MS+0.5~1.0 mg/L 6-BA+0.1 mg/L NAA为培养基,进行大苞鞘石斛种子的萌发试验,并通过光电镜观察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种子的萌发试验表明,大苞鞘石斛种子的萌发经历了由淡黄色转为淡绿色、胚开始膨大、胚胀破种皮、形成绿色圆球茎、产生第1叶原基、呈现明显的根端和形成小叶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光电镜观察发现,大苞鞘石斛的种子中间有一个小圆球形的胚;种皮有加厚的环纹。种胚发生过程有2种形式:①直接途径。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并进一步分化成试管苗;②间接途径。种子萌发形成低比例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原球茎或直接分化形成芽。成熟的原球茎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即膨大的生长点和伸长的胚根。[结论]试验对大苞鞘石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大苞鞘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38-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交让木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苏香萍;汪洋;霍丽丽;涂璇;

    [目的]分离交让木中的内生真菌,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先采用尖端菌丝挑取法分离纯化交让木的内生真菌,然后依据《微生物分类学》和形态观察初步鉴定其内生真菌,最后用牛津杯法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交让木的茎和叶组织部位分离得到8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为半知亚菌门得丝核菌属1种,头孢霉属2种,木霉属1种,青霉属2种,及接合菌纲的毛霉属1种,根霉属1种。其中JR0203菌株代谢产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交让木内生真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41-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川芎镉含量与栽培土壤pH及活性态Cd含量关系初探

    徐琴;李彬;李青苗;陈幸;杨江;

    [目的]初步探讨川芎中镉含量与栽培土壤pH及活性态Cd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振荡提取、超声提取和原子吸收法对不同pH川芎栽培土壤各形态镉进行提取和测定,并测定对应川芎药材中的镉含量。[结果]pH值为4.9~5.76的土壤中,离子态镉占镉总含量的52.09%;pH值为7.21~7.53的土壤中,离子态镉占镉总含量的24.11%。两者对应的川芎药材镉含量pH值较大者镉含量相对较低。[结论]土壤的pH值越小,即酸性越大,土壤中离子态镉所占的百分比越高,川芎植物含镉量越大。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44-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五味子甲素·乙素及丙素对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侯微;魏忠宝;高薇;王英平;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乙素及丙素对人皮肤细胞衰老作用的影响,为开发北五味子抗皮肤衰老产品奠定基础。[方法]通过H2O2造成HaCat细胞氧化损伤衰老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HaCa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浓度50μmol/L的H2O2对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浓度100和200μmol/L组有明显抑制作用。H2O2组细胞的存活率为(71.667±0.862)%。浓度100和200μmol/L五味子甲素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6.400±0.656)%和(82.367±0.666)%;浓度100和200μmol/L五味子乙素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6.300±0.721)%和(88.900±0.985)%;浓度100和200μmol/L五味子丙素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6.767±0.551)%和(88.067±0.873)%。[结论]五味子甲素、乙素及丙素对H2O2造成细胞的氧化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五味子乙素和丙素的效果较好。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47-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山野菜及其营养成分研究

    童红梅;

    [目的]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山野菜及其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开发的建议。[方法]采用实地走访与资料结合的方法调查崆峒可食用山野菜资源,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崆峒山的可开发山野菜种类有33科73种,由于天然生态环境使山野菜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极为为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结论]崆峒山是具有多样性的山野菜资源宝库,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50-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牡丹皮本草学考证

    张秀云;

    查阅古文献记载,对牡丹皮进行名称、产地、原植物、药性以及功效与主治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牡丹皮以"牡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所载尽管名称各异,但其产地、原植物特征及其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与现代牡丹皮基本相符。古本草中记载的"牡丹"即现在的中药"牡丹皮"。古文献记载其产地、原植物、药性及功效主治与现代基本一致。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52-1053+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广昌旱地紫色土深翻改良技术探讨

    张文梅;胡必胜;徐月东;李小军;邓懿;周治宝;

    广昌紫色土植烟旱地常年连作,烟叶易发生一种当地烟农称之为"矮子病"的病害,主要表现出生长停滞,植株严重矮化,叶片短而小,轻者叶黄易早花,重者中下部叶片变黄、枯萎死亡。此外,旱地烟叶上赤星病、野火病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为降低病害的发生,2011年对紫色土植烟旱地进行深翻土壤改良。结果表明,土壤深翻不仅可以降低"矮子病"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花叶病、赤星病、野火病等病害的发生。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54+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形态氮配施对烤烟碳氮代谢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郭晓惠;金亚波;韦建玉;王军;

    以K326烤烟品种为材料,通过生育期烟株的碳氮代谢主要相关酶活性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含量动态变化,从氮素形态调控的角度对烤烟产量和烟株碳氮代谢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烤烟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硝铵比的增加,烤后烟叶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而烟碱、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但是对全氮含量没有影响;硝态氮和铵态氮配合施用有利于烤烟产量和产值的提高。适当的硝铵比可以有效调节烟株碳氮代谢及其产物,有利于生长前期烟株维持较高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水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保持较高的氮代谢,降低生长前期烟株淀粉酶的活性,提高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而在烟叶生理成熟期能够适时提高淀粉酶活性,即促进前期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后期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在该试验条件下,以75%~50%硝态氮+25%~50%铵态氮的施用比例最佳。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55-1057+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土壤中DDT的微生物修复研究

    潘淑颖;马光辉;常勇;胥慧真;马玉洪;

    [目的]为了解土壤中有机氯类农药DDT降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方法]采取从土壤中分离培养土著微生物的办法,筛选出耐受DDT的菌株,进行强化培养。在提供共代谢底物的条件下,研究它们与白腐真菌对土壤中DDT的降解效果。[结果]在DDT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加入有机质作为共代谢底物,可以使它们的降解效果大幅提高,而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鞘氨醇杆菌属细菌(Sphingobacterium sp.)DB02,即使不加入有机质作为共代谢底物,对DDT仍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结论]与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土著微生物相比,白腐真菌对土壤中的DDT有更加显著的降解效果。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58-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土壤氮和磷的分布及其土地利用效应

    郭红丽;陈家栋;姜红梅;龚来存;彭桂兰;卜兆宏;

    [目的]为预测南京市未来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城乡土地的综合利用规划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各地土壤的采样、氮磷的全量和速效态含量分析,运用ArcView、ArcMap等软件绘制了南京市土壤肥力分布图;将南京市划分为林地、水田、旱地、旱作坡地和城镇交通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土壤肥力差异和成因。[结果]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46 g/kg、113.50 mg/kg、0.69 g/kg和26.64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52.10%、61.79%、54.35%和155.20%。南京市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分布状况基本一致,浦口、江宁等地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长江两岸地区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较高。[结论]土壤施肥情况和管理模式对土壤肥力变化起决定作用,林地受人为干扰最小,旱作坡地有效磷丰富。沿江地区的磷面源污染值得关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61-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保护地蔬菜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

    于涛;叶鑫;张海楼;

    [目的]为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保护地土壤,提高蔬菜品质。[方法]以秸秆添加工程菌为试验材料,在沈阳附近的保护地进行试验。[结果]施用添加工程菌的秸秆不仅能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而且能抑制辣椒对铜、镉的吸收,有效降低土壤可溶态、交换态和表面结合态重金属含量。[结论]简便、实用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65-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茄子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徐广辉;居立海;高凤云;石平;何佳君;贝启国;王冬青;

    [目的]为了确定茄子的最佳施用氮肥量和最佳运筹方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运筹方式对茄子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茄子产量和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330 kg/hm2时,茄子的产量反而下降,硝酸盐含量则以更大幅度增加。氮肥分次优化施用处理产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和氮肥全部用于追肥处理,硝酸盐含量则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农民习惯施肥和氮肥全部用于追肥处理。[结论]当地茄子最佳施氮量为330 kg/hm2,最佳运筹方式为分次优化施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67-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追施氮肥对夏播菜用油菜营养生长及菜用品质的影响

    徐洪志;曾川;黄涌;伊淑丽;程绪生;

    [目的]为了探讨夏季生产菜用油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追施氮肥对夏播菜用油菜营养生长、菜用品质的影响。[结果]在重庆市万州区的低海拔地区夏季种植菜油两用品种德新油59,在底肥施用复合肥750 kg/hm2,5叶期和6叶期分2次共追施尿素225 kg/hm2时,鲜苔产量可达6 634.80 kg/hm2,粗蛋白含量269.01 g/kg,维生素C 488.02 mg/kg,粗纤维13.58%,水分91.45%。[结论]夏播生产菜用油菜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69-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土壤调理剂在烟田酸化改良中的应用效果

    舒照鹤;冯成恩;孔伟;尹虎成;

    [目的]为寻求烟区烟田土壤酸化治理的改良方法。[方法]2010~2012年,湖北省鹤峰县在烟叶生产上共累计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767 hm2。在烟田酸化地块烟田起垄时,垄沟施750、1 125 kg/hm2土壤调理剂。[结果]在烟田酸化土壤地块施土壤调理剂750~1 125 kg/hm2,能有效推迟烟叶土传病害的发病时间10~15 d,小区试验有效率达95%,大面积示范施用土壤调理剂平均有效率为68.2%。[结论]该研究为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71-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仟禾福水溶肥料在烤烟烟叶生产的应用

    许春平;贾可;郑坚强;毛多斌;

    [目的]为了探讨仟禾福水溶肥料对烤烟种植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小区试验,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喷施时期,对烟株的大田农艺性状、烤后烟叶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该叶面肥可以改善烤烟大田农艺性状,对平衡含水率、叶质重、叶厚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增加香气总量有明显的作用。[结论]喷施仟禾福水溶肥料是提高烤烟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74-1075+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油茶种植上的应用前景

    黄敦元;彭飞;余江帆;兰萍;谷平;何波;翟学昌;

    作为一种新兴的肥料,生物菌肥料通过内含生物菌的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活化氮、磷、钾和某些元素,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的抗病作用,对农林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结合生物菌肥在农林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研究现状,提出生物菌肥在油茶种植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76-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太湖流域某典型农业区不同形态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阮从海;杨彦;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中5种重金属(Cu、Cd、Zn、Fe、Cr)含量,评价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方法]以太湖流域某农业区为研究区域,采集土壤样品15组、蔬菜样品17组,检测土壤样品和蔬菜样品中5种重金属含量。通过研究蔬菜中不同形态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表-中-底层土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Cr(底层未超标)、Cu和Cd污染,其中Cd含量严重超标,超标率达97.8%,Zn含量比Ⅱ类土壤标准限值低,Fe含量远远低于中国土壤背景值、世界土壤中值。Cr、Cu、Cd和Z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垂直迁移。土壤Cr、Cu、Fe、Zn以残渣态为主,而Cd以离子交换态存在,蔬菜Zn、Fe、Cr以氯化钠态为主存在,Cu、Cd以乙醇态为主存在。5类蔬菜中,Cr(葱蒜类除外)和Cd含量均严重超标,5类蔬菜对土壤Cr、Cd存在生物富集,对WS-Cd、WS-Cr,EXC-Cd、EXC-Cr有明显的富集。[结论]该研究为农业活动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的研究以及防治耕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相关标准和管理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79-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对甜菜种植的影响

    刘师敏;李培贵;张振希;张清源;李培富;

    [目的]为资源化利用脱硫废弃物和改良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盐碱地上施用脱硫废弃物并且开展种植甜菜比较试验,研究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甜菜生长量、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未施用脱硫废弃物的盐碱地相比,施用脱硫废弃物后盐碱地土壤的pH、全盐量和碱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降低3.19%、28.32%、23.05%;在施用脱硫废弃物的盐碱地上种植甜菜后,甜菜的出苗率、苗高、块根长、块根粗和块根鲜重分别提高33.19%、17.84%、8.95%、14.38%、56.84%。[结论]脱硫废弃物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更有利于甜菜生长。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85-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7Be在灰色黄土正常新成土土壤颗粒中的分布

    丁晋利;郑粉莉;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粒级土壤吸附7Be的能力。[方法]通过对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分析,分析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7Be的分布。[结果]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7Be的分布不同。[结论]7Be含量在不同粒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为黏粒>粉砂粒>砂粒。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88+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苹果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吴燕;牛艳;姜瑞;赵子丹;马晓莉;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苹果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的方法。[方法]苹果及土壤试样经乙腈提取、加氯化钠盐析分层、分取一定体积的有机相浓缩、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测定其戊唑醇含量。[结果]戊唑醇在0.05~5.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 9,检出限为10.0μg/k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9%~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1.4%~9.4%。[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苹果和土壤中戊唑醇农药残留分析。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89-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

    陆成彬;范金平;印娟;王朝顺;褚正虎;

    [目的]研究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影响关系,为抗赤霉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进行了以苏麦3号×安农2号和望水白×安农8455 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多年的农艺性状与抗赤霉病扩展和侵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年度间,小麦赤霉病侵染和扩展的病小穗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穗下节间长度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的年份较少;与小穗数在多数情况下无显著性相关。赤霉病侵染的病小穗率与小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相关显著性不稳定。[结论]小麦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影响因试验材料、方法及环境而不尽相同。小麦赤霉病遗传和表现复杂,在育种过程中可将适中的株高、小穗密度和穗长等作为初选性状,实现综合性状协调,提高抗赤霉病育种效率。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91-1092+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杂交稻·粳稻混栽区二化螟发生及测报技术规范应用

    赵阳;王德江;吴庭友;张春云;张桥;秦吉洋;

    根据仪征市10多年来的调查数据和相关试验结果,分析了二化螟在单季稻区以及杂交稻、粳稻混栽情况下的发生规律,并据此探索了相对应的测报技术规范。结果表明,二化螟的为害特点是1、2代主要为害杂交稻,第3代为害粳稻,粳稻是当地3代过渡世代的桥梁田。依据全国和江苏省测报办法,明确每一代测报定性关键调查项目、方法和要求,形成了适合仪征市的二化螟测报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93-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蚕天鹅中灭线磷和乙基谷硫磷检测方法研究

    王龙根;陈家宏;寇祥明;王守红;

    [目的]建立一种蚕天鹅中灭线磷和乙基谷硫磷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加温振荡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GC-FPD)方法对蚕天鹅中灭线磷和乙基谷硫磷残留进行了快速检测。[结果]灭线磷和乙基谷硫磷在0.02~0.8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7和0.999 6,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2 mg/kg;加标回收率为85%~105%,相对标准偏差为6.4%~11.9%。[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回收率好、重现性较好,完全能满足检测要求。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96-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草青枯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田间药效研究

    蒋承耿;刘琼;陈鹏;

    [目的]筛选烟草青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法研究了几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40%硫酸链霉素SP室内抑菌效果较好,EC50为65.39 mg/L,其次是3%中生菌素WP,EC50为361.51 mg/L;36%三氯异氰尿酸WP和0.1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FG的EC50分别为426.40和708.09 mg/L。20%噻唑锌SC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30 d的平均防效达70.08%,3%中生菌素WP和72%农用链霉素SP防效分别为66.95%和61.42%;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为贵州六盘水市烟草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098-1099+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2010~2012年广西宜州市甘蔗螟虫性诱测报

    杨柳恋;韦贵剑;梁景文;覃正生;黄永东;侯青光;罗积维;陆文娟;黄规军;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螟蛾诱捕量。[结果]宜州市蔗区条螟占总诱蛾量的71.6%,二点螟占24.5%,黄螟占3.9%,2010~2012年螟虫始见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4月上旬,盛蛾期出现在4和6月,2次盛蛾期中二点螟较条螟分别早7和20 d,2012年诱蛾量较2010、2011年明显突出。[结论]宜州市蔗区主要受条螟为害,二点螟次之,黄螟零星发现,条螟、二点螟交叉为害,性诱剂对发生于前期的第1、2代螟蛾测报效果明显,防治应于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重点喷药,2012年宜州蔗区条螟、二点螟暴发性突出,螟害严重。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0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惠东大星山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评价

    冯雪;陈丕茂;李辉权;洪洁漳;

    为了对惠东人工鱼礁的投放进行评估以及观察对渔业资源的生物聚集效果,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1年6月对惠东大星山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拖网和刺网的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采用生物资源密度指数(D)、Margalef种类丰度指数(R)、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Pileou均匀度指数(J')来研究水域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资源密度。拖网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游泳生物种类数、总资源密度、种类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有明显的增加,分别为投礁前的1.321倍、2.070倍、1.012倍、1.084倍。刺网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游泳生物种类数、总资源密度、种类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投礁前的2.571倍、7.976倍、2.399倍、2.667倍。投礁后礁区鱼蟹类成为主要的优势类群。这表明鱼礁投放后,对鱼类等的诱集效果显著,群落结构明显优化,礁区水域环境,明显改善。惠东大星山礁区的人工鱼礁增殖体系已基本形成。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03-1106+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蜱及蜱传病的研究进展

    刘琪;王伟利;孟庆峰;

    对蜱的种属、生物学特性和传播疾病及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针对蜱及常见蜱传病的特性,有助于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消灭蜱所带来的危害。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07-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常绿岩垂草饲料营养价值研究

    蒋宣斌;彭秀;耿养会;周小舟;陈道静;

    [目的]分析常绿岩垂草和过江藤的饲料营养价值。[方法]剪取过江藤和常绿岩垂草的地上茎叶,测定其营养指标,并与常用饲草进行比较,分析其作为饲草的开发价值。[结果]与过江藤相比,常绿岩垂草具有明显的速生与丰产能力。常绿岩垂草的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赖氨酸、维生素C、Ca、Fe含量明显高于过江藤,粗蛋白和全P含量明显低于过江藤。与常用饲草黑麦草、紫花苜蓿、谷草、玉米秸杆相比,常绿岩垂草具有较高的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和较低的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结论]常绿岩垂草具有较高的饲料开发价值。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10-1111+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江汉土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孙齐英;

    [目的]探讨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江汉土鸡雏鸡免疫器官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挑选100只江汉土鸡雏鸡,随机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5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超微粉添加剂,研究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免疫器官组织的影响。[结果]2、4组雏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4、5组的脾脏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4.1%、29.6%、26.3%和16.2%,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的T、B淋巴细胞相对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免疫器官细胞紧密,基本无损伤细胞及核固缩现象。[结论]中草药超微粉添加剂能够明显刺激免疫器官的生长,并改善其免疫功能。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12-1113+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嘌呤核苷类核成熟抑制剂对延边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柳海星;尹多;李钟淑;高见红;方南洙;

    [目的]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及其后续发育能力。[方法]以延边奶山羊为试验对象,活体采卵所获得的卵母细胞为材料,利用核成熟抑制剂HX和IBMX分别进行体外成熟培养,研究嘌呤核苷类核成熟抑制剂对延边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所有浓度HX和IBMX均可有效维持卵母细胞停留在GV期且呈剂量依赖性逐渐升高。最适宜延边奶山羊卵母细胞成熟的HX和IB-MX添加浓度分别为2和0.2 mmol/L。[结论]该研究可为延边奶山羊的转基因和体细胞克隆试验等提供稳定的成熟卵母细胞来源。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14-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例老龄犬子宫蓄脓的手术治疗

    许琴;李佳佳;李建瑛;张东辉;马娜;董翔;是文辉;卢开柏;许永华;

    [目的]对1例子宫蓄脓的老龄犬进行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子宫卵巢完全切除术,对1例子宫蓄脓的老龄犬进行治疗。[结果]老龄犬进行手术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术前要考虑犬只的生理状态和血压及血糖含量,术中注意监护,术后注意保温及给与抗生素治疗并防止犬只撕咬伤口。[结论]子宫切除术可作为犬子宫蓄脓的治疗方法之一。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17-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刘卫国;陆裕;

    在分析动物疫病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20+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三硝基甲苯对斑马鱼组织ATP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活性的影响

    谢松;付兴亮;曲瑾;王佳;卢胜涛;柳峰松;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对斑马鱼(Danio rerio)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TNT的毒性效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 mg/L)的TNT对斑马鱼肝和鳃中ATP酶、头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肝中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结果]肝和腮组织中的ATP酶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肝中GSH的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头中LDH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酶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随不同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变化缓慢。[结论]用斑马鱼肝和腮组织中酶活性作为毒理学指标能较好地评价TNT的毒性效应。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21-112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广西猪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蹇慧;刘芳;覃永长;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猪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耐药现状及致病力情况。[方法]从广西不同地区11个规模猪场采集99份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菌体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生化鉴定,对分离菌进行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最后对分离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从99份病料里分离到21株沙门菌,分离率21%。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氨曲南、左氟沙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等产生较高的耐药性。致病性试验表明9株分离菌株可导致小白鼠死亡,致死率为43%。[结论]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及较强的致病性。该研究为该地区有效控制沙门菌病的发生以及兽医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23-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盐藻粉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马吉锋;常明阳;黎玉琼;薛伟;梁小军;

    [目的]为盐藻粉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4.5、9和13.5 g/d盐藻粉,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8%、5.24%和6.59%,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乳脂率、乳蛋白、乳糖、非脂乳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7%、29.4%和33.5%。[结论]添加盐藻粉有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改善乳品质量的趋势。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26-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犬脊髓造影用双北的效果评价

    郁辉;叶玲玲;

    [目的]为临床诊断犬脊椎疾病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方法]通过对犬用双北进行脊髓造影的方法,探讨双北对犬脊髓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双北脊髓造影的影像效果、延时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以0.45 ml/kg双北对犬脊髓造影时X光片的效果最佳,此时X线平片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而拍照最佳时间为10~20 min。双北造影后在动物机体内的消失速度均与其造影浓度有关。[结论]0.45 ml/kg双北造影时的影像效果能满足临床诊断犬脊椎疾病的需要。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28-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增江光倒刺鲃幼鱼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范振索;李强;王飞全;吴健勇;马俊声;许峻玮;易祖盛;

    [目的]为光倒刺鲃选育指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7月在广州市增江流域采集128尾光倒刺鲃幼鱼,测量其体长、头长、眼径、头高、体高、眼间距、尾柄高和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各性状对光倒刺鲃幼鱼体重的影响。[结果]光倒刺鲃幼鱼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相关,体长与体重匀速生长。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对光倒刺鲃幼鱼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所选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复回归系数为0.934 8,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运用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剔除回归方程中对体重影响不显著的性状,建立了以体重为依变量、以体长和体高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47.234+0.585x1+0.310x4(R2=0.934 8)。[结论]该研究可为光倒刺鲃的选育奠定基础。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31-113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孵化期间朗德鹅种蛋失重及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岳碧娥;赵洁;

    [目的]提高朗德鹅的孵化成绩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不同蛋重朗德鹅进行分级孵化,分析朗德鹅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Ⅳ组(178~191 g)朗德鹅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且其早期死胚率最低。[结论]雏鹅胚蛋相对失重随着胚龄的增长而增加,而雏鹅初生重随着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平均初生重占蛋重的比例为70.13%。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3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菊苣残渣生物饲料添加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王宁宁;王勇;周霖;闫从阳;

    [目的]研制1种新型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并探讨其对蛋鸡养殖的实际功效。[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作为试验菌株,以菊苣残渣为发酵原料,研制1种新型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并探讨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在饲料中添加新型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后,蛋鸡产蛋率提高2.3%,料蛋比降低13.9%,平均蛋重提高1.4%,蛋黄黄度明显提高15.5%。当该新型的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1%时,蛋黄的粗蛋白含量也有显著提高。[结论]用菊苣研制成的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可用于蛋鸡生产中。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35-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沼气杀灭病原体效果研究进展

    曾广宇;

    通过对各种沼气工程对不同杀灭病原体的效果进行概述,充分肯定了沼气工程在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规模化养殖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粪便,减少污染,预防疾病。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37-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体中铝对雄性小鼠的遗传损伤作用

    张金凤;张克峰;武道吉;张维建;

    [目的]探讨氯化铝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铝腹腔染毒对小鼠睾丸脏器系数、精子数目、存活率、活动率、畸形率及精母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小鼠睾丸脏器系数、精子数量明显降低,小鼠精子存活率及活动能力也逐渐降低;精子畸形率和精母细胞的微核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各染毒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氯化铝可影响雄性小鼠的生长发育,干扰精子的发生和成熟,损伤小鼠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结论]氯化铝对雄性小鼠的生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损伤作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40-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分析

    刘凯;朱丽敏;蔡丽娟;王宇希;谢楠;沈理;

    [目的]探讨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同源性及其含量。[方法]采集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与25种商品二抗共同抚育,进行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分析。[结果]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可与兔抗鸡IgM、兔抗猪IgG、兔抗鸡IgG、兔抗大鼠IgM、兔抗猴IgG和羊抗人IgG等6种二抗发生免疫印迹反应。利用鸡IgG、鸡IgM、猪IgG、大鼠IgM、猴IgG和人IgG的ELISA试剂盒测定了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华鳖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为28.5~215.4μg/L,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为24.5~201.5μg/L。[结论]该研究能够丰富中华鳖、杂交鳢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研究,对中华鳖、杂交鳢的健康养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42-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

    王茜;边靖;

    [目的]掌握渤海地区梭鱼种群的种质资源状况。[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从45个随机引物中选出20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进行群体分析。其中,梭鱼自然群体共检出了204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6.7%;养殖群体中共检出了217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13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59.9%。[结论]目前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人工养殖还未对其造成明显的影响。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45-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太湖猪的利用现状与保护研究

    李妍;

    在对太湖猪保护利用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太湖猪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太湖猪保种与改良对策。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48-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止泻草药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预防的影响

    梁应林;

    [目的]探索止泻草药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明显抑菌效果的5个止泻草药配方:"多叶+天"、"多茎+天"、"多茎"、拳参、地榆,同时设置对照(抗生素)和对照(空白),采用模糊评分法研究不同止泻草药配方对仔猪净增重、增重率、料肉比、饲料成本和腹泻频率的影响。[结果]"多叶+天"配方能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成本,增重效果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拳参能增进仔猪食欲,食用后仔猪健康状态最好。多叶+天、多茎+天和地榆在仔猪饲养中的效果较好。"多叶+天"、"多茎+天"和拳参可实现仔猪的无抗饲养。[结论]止泻草药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腹泻预防能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52-1153+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化隆县家畜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研究

    康明;李英;石文辉;席进桂花;

    [目的]摸清化隆县牦牛和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膈肌压片镜检法,对青海省化隆县6个乡(镇)的牦牛和绵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化隆县牦牛和绵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0%和93.3%,感染寄生强度分别为11和41个/g肉样。化隆县牦牛和绵羊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住肉孢子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54-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某奶牛场荷斯坦牛繁殖性能及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

    赵建英;

    通过对江苏省某奶牛场895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第1~6胎共1 967次的首次配种月龄、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产犊泌乳月龄等繁殖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繁殖性能与部分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胎次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和干奶天数(P<0.01),显著影响妊娠期和305 d校正产奶量(P<0.05)。随着胎次的增加,受胎情期数、干奶天数逐渐增加,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泌乳天数逐渐下降。产犊季节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305 d校正产奶量、泌乳天数(P<0.01),显著影响产犊间隔(P<0.05),对干奶天数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春季产犊受胎情期数最高,冬季产犊的奶牛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夏天产犊妊娠期最短。受胎情期数与首次配种月龄、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泌乳月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首次配种月龄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57-1159+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林下食用菌栽培菌种的筛选

    谢佳利;龙丹;王慧超;戴玄;陈今朝;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60-1161+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发展特色林果业对克州经济的影响

    玛伊热姆古丽·依明;孜比布拉·司马义;周玄德;

    特色林果业在克州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特色林果业依靠自治区、自治州政策扶持,通过科学技术支撑,龙头企业参与,使得林果品质与产量大幅度提高,特色林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克州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62-1163+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落羽杉优良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

    胡兴宜;林成军;郑杰;张玲;

    落羽杉作为优良的造林树种,具有建筑用材、生态防护、景观绿化等多种功能,其成材用途广泛。通过对落羽杉适应性、抗逆性、速生性、观赏性及木材特性的综合分析,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落羽杉综合利用途径和潜在利用价值,为确定森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方向提供参考,并根据培育目的和市场行情,选择最佳利用途径。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64-1165+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千年桐花粉萌发条件筛选及储存研究

    梁文汇;何应会;

    [目的]为千年桐花粉萌发及储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探讨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Cl2以及pH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设计4种花粉储存的方法,研究不同方法的储存效果。[结果]在花粉萌发培养基里添加15%~20%的蔗糖、20~30mg/L的硼酸及0.05%~0.10%的CaCl2,并把pH调整到6.0~6.5有利于千年桐花粉萌发;-20℃冷冻干燥贮藏是较好的储存方法,保存10 d后的萌发率仍有25.36%。[结论]该试验解决了千年桐花粉离体萌发和储存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66-1167+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都市观光畜牧业景区设置研究

    李雪娇;曹琼;张亚一;颜育良;陆庆;黄锋;莫放;

    从观光畜牧园景观规划入手,以深圳光明农科大观园为例,分析观光畜牧业的规划原则和要点,为都市畜牧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68-1169+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关中地区园林花卉的季相特征及其造景研究——以杨凌农科城为例

    杨艳;田治国;

    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杨凌为例,通过对其现有园林花卉的季相变化观测,揭示了其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种类和季相特征,分析了其配置中现有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今后陕西关中地区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花卉的景观配置和美化环境提供了物候学上的依据和园林设计上的理论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70-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北高校校园绿化调查问卷设计及探析

    何璐;陈阳;董鸿昆;刘东;韩胜伟;

    以"西安高校校园绿化调查问卷"为例,重点阐述调查问卷设计遵循的原则技巧及思路,以客观科学地评价高校校园绿化。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73-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节约型生态园林在丽水地区的应用分析

    张文婷;刘瑞瑜;楼丽莎;

    阐述了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内涵,分析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在丽水地区的应用,综合提出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丽水市进一步打造"中国生态第一市"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77-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凭祥市政广场景观设计

    穆丹;梁英辉;唐珍;

    总结了城市广场的特色,认为市政广场是展现地域文化与魅力的重要城市空间,是城市的"会客厅"和"标志"。以凭祥市政广场为例,分析了景观设计的目标与构思,以及广场的总体布局与分区设计,认为凭祥市政广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以及人性化需求,力求在发挥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地域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且充满城市文化魅力与艺术品位的广场景观。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81-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4年青岛世园会”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研究

    王立华;杨莹;程莹;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山体修复与绿化营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背景山体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现状。总结了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方法。旨在通过山体复绿技术与绿化景观措施来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画面。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84-1186+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武汉花卉旅游发展规划对策研究

    黄婧;罗晶;

    总结了花卉旅游的内涵与概况,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其花卉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契机,指出其发展花卉旅游的优势,进而针对其花卉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武汉市花卉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花卉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87-1188+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发展的模式、特征及升级研究

    耿红莉;

    阐述了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的主要模式,指出不同模式的优点和主要问题,归纳了近年来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发展的特征,并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的升级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89-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绿化体系生态模式探讨

    郭小强;张倩;刘志国;刘锦玲;多立安;

    在现场勘查、文献收集、调研以及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对绿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完善措施,旨在为海河教育园区未来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增强绿地在维护校园环境生态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塑造人文环境与营造景观等多方面的作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92-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王玉山;陶娟;赵进红;王晓英;周光锋;冯殿齐;

    概述了我国古树名木的研究现状,包括古树年龄测定、衰老机理、复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96-1198+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植被重建对策研究

    满良;郭小强;刘志国;刘锦玲;多立安;

    以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为切入点,运用生态学和植被学理论,在调查分析天津海河教育园现有植被重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构建功能稳定、景观独特、生态高效的绿化体系的建议。研究表明,以滨海地区乡土盐生植物为主,突出夏绿阔叶林特征,应是重建园区环境异质性绿化景观的主基调。该研究不仅为园区绿化体系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盐渍化土壤绿化体系的重建提供借鉴。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99-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牛大力多糖含量的测定

    黄江燕;唐专辉;李典鹏;温艳蓉;朱艺萍;莫静;罗轩;

    [目的]测定牛大力多糖含量,为牛大力抗疲劳活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牛大力醇提物中水溶性成分多糖的含量。[结果]该试验方法在1~9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稳定性和精密度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3.4%,测得牛大力多糖含量为62.3%。[结论]牛大力多糖作为抗疲劳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2013年03期 v.41;No.400 1180+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

    杨盛美;李晓霞;夏丽飞;陈玫;唐一春;

    红茶是世界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茶类,红茶的品质与化学成分紧密相关。综述了国内外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红茶品质化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13-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1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赭曲霉素毒素A在咖啡中的产生及其对咖啡生产的影响研究

    武瑞瑞;王万东;王雪松;程金焕;李贵平;李荣福;

    赭曲霉素毒素A(OTA)是一种分布较广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其他植物性食品及相关产品和动物性食品中。研究表明,OTA对人和动物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和肾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OTA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文献上看,国外对咖啡中赭曲霉素毒素A含量测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较少。就咖啡中赭曲霉素毒素A的产毒菌株、产生时期以及咖啡加工过程中影响赭曲霉素毒素A含量的因素进行综述。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29-1231+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王媛;殷红;陈小波;荣华;廖国周;谷大海;樊月圆;葛长荣;贾俊静;徐志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癌症、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是目前全球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攻克的目标和研究热点。而开发利用天然药物及天然抗氧化剂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食品科学及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近年来茶多酚的保健功能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阐述了茶多酚抗氧化作用机理、特性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为充分发挥茶多酚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32-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3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微量元素铁

    何凤芹;李拥军;梁雪琪;田政巍;梁金明;

    [目的]测定蔬菜中的微量元素铁,为指导人们合理的饮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混合酸等作消解试剂加热消解处理蔬菜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铁的含量。[结果]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蔬菜中铁含量的有效方法。线性范围为0~5.00 mg/L,2个标准样品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8.7%和99.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线性稳定,能满足蔬菜中铁含量的测定要求,效果满意。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3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草莓保鲜方法的比较研究

    徐放;赵鹏宇;吴小虎;王冕;艾启俊;

    [目的]满足市场对草莓保鲜技术的需要。[方法]研究比较了热处理,微波处理以及膜处理等新的保鲜方法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3种方法单独处理时,40°C 5 min热水处理,1 s低火微波处理及1.0%的复合膜处理的草莓保鲜效果最好。将3种方法结合处理草莓后,草莓常温保存可在5~7 d依然保持较好的新鲜度。[结论]热处理、微波处理、涂膜处理对延长草莓保鲜期均有一定作用,将3种方法结合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更佳。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37-1239+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密集式烤房应用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杨雪彪;焦天雷;

    密集烤房的推广应用,使烟叶烘烤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此外,还能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缩短烘烤时间,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烘烤成本等。笔者通过对云南部分密集烤房及烟叶烘烤进行的调研,针对烤房建盖以及烘烤过程中发生一些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或建议,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期获得更好的效益。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40-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烟草薄片生产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贾强;吕品;卢伦;

    为探寻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分析了烟草薄片废水的主要污染指标,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多的7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各工艺针对不同水质的废水均有成功的案例。总结了不同工艺对烟草废水处理的成功之处,同时提出我国烟草薄片废水的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展望,为新型高效处理工艺的研发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43-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烟叶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吴清辉;

    [目的]研究烟叶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和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含量。[结果]试验表明,烟叶主流烟气中苯酚的释放量与其总氮、烟碱和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研究可为卷烟工业企业低危害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46-1247+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白市驿板鸭的研究现状

    林楠;李生伟;唐荣勤;张晋;秦福生;

    白市驿板鸭是我国传统特色产品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综述了影响板鸭质量的关键生产因素、板鸭的保鲜技术以及腌制方法对板鸭含盐量的影响,为以后企业研究和生产板鸭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48-1249+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散装卤制鸭翅尖中乳酸菌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赵国娇;王宏勋;宋志强;

    [目的]探讨散装卤制鸭翅尖中乳酸菌的生长规律。[方法]采用Gompertz模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散装卤制鸭翅尖中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利用平方根模型构建乳酸菌的二级模型,并应用计算准确因子(Af)和偏差因子(Bf)验证建立的生长模型。[结果]试验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不同温度下乳酸菌的生长情况(R2>0.98);数学检验参数Af、Bf接近1.0,均在接受范围。平方根模型描述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的关系,得到乳酸菌的生长预测二级模型。[结论]该模型可预测5~25℃范围内乳酸菌的变化情况,为散装卤制鸭翅尖腐败微生物的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50-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茶叶香气质量的电子鼻检测条件筛选研究

    敖存;龚淑英;张俊;余继忠;郑旭霞;

    通过比较不同茶样量、茶水比、水浴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茶叶的香气特点,确定了茶粉法、喷雾法和叶底法的方法参数。以茶汤法为对照,对这3种条件下的茶叶香气进行电子鼻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茶粉法条件下(过28目筛的茶粉0.5 g于10 ml钳口瓶中,茶水比1∶1.5,35℃温浴15 min),电子鼻不同传感器的响应值较高,重复性较好,并能够良好地反映感官评审结果,较好地区分不同等级龙井茶香气质量差异,明显好于其他3种方法。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53-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A/A/O+MBR组合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的研究

    王苏南;黄评;刘锋;

    [目的]充分利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的脱氮除磷作用和MBR膜生物反应器(MBR)的高效截留与微生物富集作用,提高系统处理废水的能力和保证出水水质。[方法]在中试规模下采用A/A/O+MBR组合工艺处理某豆制品厂废水,同时考察膜生物反应器对出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A/A/O+MBR组合工艺对该豆制品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60 d的监测结果显示,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出水平均COD、氨氮、TP分别为20.80、0.40、0.23 mg/L。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级标准。其中膜分离技术对COD、氨氮和TP的强化去除率分别为23.25%、0.85%和4.13%。[结论]研究可为生产中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57-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选研究

    兰才;

    [目的]研究桑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桑叶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桑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桑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乙醇用量40 ml,超声时间45 min。[结论]试验优选的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应用于生产。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60+1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康砖茶渥堆过程中优势真菌的分离鉴定

    郑云华;

    [目的]为康砖茶的品质提高和工艺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康砖茶渥堆过程中优势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进行形态及ITS序列鉴定。[结果]依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同源性,发现四川康砖茶渥堆过程中存在优势真菌有2种霉菌和2种酵母,即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Penicillium sp.)以及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假丝酵母(Candida sp.)。[结论]研究可为康砖茶渥堆功效及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61-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香蕉皮中总多烯类物质研究

    沈德凤;何少敏;张永晨;

    [目的]研究香蕉皮中总多烯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浸提法从香蕉皮中提取多烯类物质,以两性霉素B为对照品,通过化学鉴别方法、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法对所提取的多烯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乙醇浸提法是提取香蕉皮多烯类物质的合适方法,鉴别方法效果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为香蕉皮总多烯的提取及鉴别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65-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清甜型香料西瓜酮的合成研究及在烟草中的应用

    陈汉清;卢红兵;杨华武;黄建国;

    综述了西瓜酮合成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以4-甲基邻苯二酚和1,3-二氯丙酮一步法合成西瓜酮的工艺。与其他方法相比,该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得率高。同时,探讨了西瓜酮在烟草中的应用及其对卷烟烟气的改善作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67-1268+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小麦中呕吐毒素的ELISA和HPLC法检测

    杨丹妮;汪海峰;

    [目的]考察自主研制的呕吐毒素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小麦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样品经提取后直接过滤即可用于ELISA检测,过滤后再过免疫亲和柱的样液同时经HPLC和ELISA检测。[结果]提取后的样品直接过滤后进行ELISA检测的回收率较高,在7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7%~10.6%;而过柱后经HPLC法和ELISA法检测,在加标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两者回收率相当,分别为49.8%和49.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5.6%。[结论]采用呕吐毒素试剂盒检测小麦样品的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捷,适合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69-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物质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控制

    王秀元;蔣玲波;王萍亚;赵华;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已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其中,腌制水产品的安全性问题颇具争议,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研究表明,腌制水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及其衍生产物N-亚硝胺,是引起各种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N-亚硝胺的结构及性质,分析关于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的作用机理与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降低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生成量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公民对腌制食品的安全防范意识。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71-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枇杷皮色素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孙丹中;薛才宝;陈国军;吴马帅;毕淑峰;

    [目的]研究枇杷皮色素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金属离子螯合作用为指标评价枇杷皮色素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枇杷皮色素提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与样品量呈量效关系。色素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的IC50分别为253.69、81.23、273.42μl。[结论]枇杷皮色素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具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色素进行开发利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73-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烤烟品种CB-1化学成分变异分析

    张国建;

    [目的]研究烤烟品种CB-1化学成分指标与种植区域、等级的关系。[方法]以上杭、宁化、长汀、尤溪、武夷山5个CB-1主产区2009、2010年烟叶样品为材料,对9个主要化学指标进行地区、等级差异比较,并与烤烟品种F1-35、云85、云87、红大和K326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CB-1是烤烟优质品种,化学成分与地域有关,上杭、宁化、长汀三地较为接近,而与尤溪、武夷山差异较大;烤烟各部位间除氯含量外,均存在显著差异,B2F与C3F、X2F等级差异较大;CB-1与其他品种相比,钾含量差异最大,总体与云85较为接近,与红大、F1-35差异最大。[结论]研究可为CB-1烟叶原料的合理利用,提高其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75-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鱿鱼内脏酶解液美拉德反应致香成分GC-MS分析

    田爱民;罗日明;周小敏;秦乾安;杨博;马永钧;

    [目的]充分开发利用鱿鱼加工副产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总共检测出53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5.082%、酮类1.511%、羧酸类5.545%、酯类16.036%、噻吩类28.035%、噻唑类30.749%、其他化合物13.042%。[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的优点,适于分析热反应鱿鱼风味香精的组成。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78-1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山葡萄酒澄清工艺优化

    杨淑艳;

    [目的]为山葡萄酒酿造提供最佳澄清工艺。[方法]采用蛋白澄清、蜂蜜澄清、冷冻澄清、离心澄清、皂土澄清等方法对山葡萄酒进行澄清试验,筛选最佳澄清工艺。[结果]当蛋清添加量为0.1%时,透光率达到最大值;蜂蜜添加量为2%,效果佳且节约成本;最佳冷冻时间为4 h;最佳离心时间为10 min;皂土最佳添加量为0.16%。试验确定山葡萄酒的最佳澄清方法为皂土澄清法,该澄清方法澄清效果为透光率94.2%。[结论]研究可为山葡萄酒的澄清提供有效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81-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种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薛成虎;王瑞斌;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性成分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SD)和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UESD)从柑橘皮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比较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SD法共分离出30个色谱峰,鉴定出21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是邻苯二甲酸(51.93%);UESD法共分离出45个色谱峰,鉴定出38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8.07%,主要是D-苎烯(25.90%)等。[结论]2种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油主要共有成分为有机酸和烷烃类化合物,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SD法提取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83-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11种有机酸含量

    杨东伟;李晓静;王芬;李永库;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葡萄酒中草酸、乙酸、丙烯酸、琥珀酸、丙二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酸、苹果酸和乳酸11种有机酸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市售的4种葡萄酒中11种有机酸的含量。试验采用HypersilC18柱(5μm,250 mm×4.6 mm i.d.)分离,以甲醇-0.5%磷酸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以保留时间和特征光谱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1种有机酸组分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2~0.999 5,11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5.5%~99.5%(相对标准偏差为1.2%~4.3%),检测限为0.4~2.5 m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也适用于其他复杂体系中草酸等11种有机酸的成分分析。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86-1287+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紫甘薯的功能性质及产品开发研究

    何胜生;

    详细介绍了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紫色甘薯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紫甘薯加工的发展,简述了紫色甘薯脆片、紫色甘薯软糖、紫色地瓜干等紫甘薯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88-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木瓜蛋白酶提取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

    王春;周莉;周天;邱素淡;陈名海;李文姬;

    [目的]优化酶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充分利用鱼类产品加工副产物。[方法]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的方法,优化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并分析所得胶原蛋白的性质。[结果]试验表明,木瓜蛋白酶提取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为2.5‰,50℃下酶解时间为5 h。[结论]试验所提取的胶原蛋白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保水性和起泡稳定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91-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湿地自净能力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以沿山河河水回用工程为例

    杨东涛;谢丽萍;朱圣滨;钱琅瑛;温祖有;高昶;

    [目的]有效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方法]充分利用西溪湿地的水体净化能力,分析论证了处理回用沿山河河水用于城市绿化和地面用水的可行性。[结果]与直接利用自来水相比,沿山河河水经湿地净化后,再加以处理回用更加经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也是值得推广的水资源有效利用措施。[结论]沿山河河水经湿地净化,用于城市绿化和地面用水是可行的。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02-1203+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株耐冷低温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李慧峰;黄津辉;周绪申;林超;罗阳;

    [目的]初步研究两株耐冷低温菌对污水CODCr的降解效果。[方法]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分离获得了两株对污水具有降解能力的耐冷细菌,并对筛选出的单菌株在6℃条件下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两株耐冷菌初步鉴定为K 36睾丸酮假单胞菌,K 38居泉沙雷氏菌。单个菌株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去除率存在差异,菌株K 36去除率为23%,菌株K 38的降解率为53%。生长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活性。[结论]K 36和K 38存在在污水治理中应用的潜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04-1206+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健康风险评估在污染场地土地再利用中的案例探讨

    柳伟;叶路生;罗海霞;陈文清;

    以某市铬渣污染场地为例,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中的方法与参数对铬渣污染场地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并探讨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在土地再利用中的应用。以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提出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下相对应的处置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等,为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07-1208+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濮阳市2012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李汉浸;高翀;

    [目的]分析2012年濮阳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实地调查,分析了2012年度濮阳市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总体上概括了小麦发育期内的有利、不利气象条件,探讨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2011年10~11月份气温偏高,越冬期推迟,冬前分蘖多,小麦苗情发育较充分;越冬后,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较快,对小麦高产、稳产有一定贡献。2012年小麦播种—成熟前期,日照偏少,降水分布不均,气温波动较大。[结论]2012年濮阳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因素对全市冬小麦各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和产量贡献有利有弊,从总体气象因素来看利大于弊。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垂柳幼苗对锶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刘建琴;陈珂;

    [目的]探讨垂柳幼苗对锶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方法]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锶(Sr2+)胁迫对垂柳幼苗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锶胁迫下,低浓度Sr2+对垂柳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脯氨酸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柳树在锶污染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机理奠定了基础。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99-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低碳农业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王川;施六林;宣云;

    在介绍低碳农业的特点及其与国内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应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探讨了安徽地区秸秆机械还田的应用模式。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陕西榆林一次大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王云;赵红兰;刘裕锋;李晓利;张建康;

    [目的]分析陕西北部榆林市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和ncep1°×1°再分析产品,从环流形势、中尺度系统、水汽和动力条件等方面,对2011年7月1~3日陕西北部榆林市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副高在福建形成高中心,其外围西南气流持续存在,提供了暴雨区长久的水汽输送;高原槽东移,提供了暴雨区的动力场;东北路回流冷空气与低空急流辐合是暴雨的触发机制;暴雨区与中尺度低压密切相关,暴雨出现在中尺度低压前部的低空急流中;高空槽云系和低空急流云系叠加增强,生成暴雨云团,云顶亮温TBB<-90℃。[结论]该研究为今后暴雨的预报提高了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16-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桂东南“6.23”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胡勇林;林宝亭;陆秋霖;苏尉宣;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6月21~24日广西东南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涡和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在广西中部是此次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因素。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充分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层结的能量场在强降水发生前已形成,强降水发生过程中,强辐合明显,短时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分析红外云图和TBB均可以很好反映了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出现的强降水时段。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20-1222+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1974~2004年东北三省夏季气温时空演变规律

    王艺聪;李庚新;吴燕华;王淑晴;

    [目的]基于地统计分析,研究1974~2004年东北三省夏季气温时空演变规律。[方法]采取气候倾向率与地统计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东北三省1974~2004年夏季平均气温时空演变规律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东北三省夏季气温多年平均分布总体上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减的趋势;东北三省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以辽宁省增幅最大;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要显著高于其他年份,气候较为异常;东北三省地区增温速度的整体趋势是自吉林省东南部向其他地区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有助于认识东北三省气温时空结构和变化特征。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23-1225+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荆门市干旱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鲁霞;王东仙;崔恒立;

    利用荆门市3个气象站1961~2010年和4个水文站点1962~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荆门市降水量的年、月际变化规律。运用连续无雨日数的干旱统计方法,研究荆门市干旱气候特征,并以2011和2012年冬春夏连旱为例,分析干旱对全市农业的影响。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26-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我国用水户协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完善建议

    邵龙;张忠潮;

    分析了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相关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障碍,除了技术或资金,制度的缺陷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即明确农民用水协会的法人地位、深化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弱化农民用水协会的行政色彩等。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93-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宁夏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常红;

    介绍了宁夏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系统功能、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系统设置了6个模块,采用3层B/S结构,并实现了安全性和性能提高。该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95-1296+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有效途径的研究

    崔玉玺;张联社;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征地补偿制度缺陷、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能力低下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可持续生计方法分析,帮助农民增加生计资产积累,充分发挥政策、机构的正能量,以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引入可持续生计理念、完善征地补偿方法、关注失地农民再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97-1298+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烟叶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的烤烟产量预测

    王小彦;霍沁建;梁永江;唐远驹;

    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遵义市烟叶产量,调整县域间计划量,在烟叶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利用烤烟种植区划成果,选定不同生态区进行烟叶产量预测。3年预测结果表明:预测遵义市烟叶产量与实际收购数量仅相差59.5万kg,相对误差为0.64%,基本接近收购量。较好的预测效果与精度,为烟叶计划调整和生产后期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299-1300+1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古代吐鲁番坎儿井水利工程技术方法探讨

    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热依汗·依不拉依木;

    坎儿井在新疆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也是绿洲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多年来,专家学者从历史文化、起源与技术传播、生态环境、经济价值、社会环境、自然地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对坎儿井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少,坎儿井建造过程中的勘探测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该文对古代吐鲁番坎儿井的定向与挖掘工具及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中的高差测量方法等水利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该项目选择吐鲁番为研究区域,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手段分析研究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技术,并探讨了我国水利工程科技发展史、坎儿井的起源及技术传播过程,认为坎儿井是一个因地制宜的绿洲系统工程,具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01-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图像处理技术在农机测试中的应用

    昌晶;李云武;何志义;牛海东;

    图像处理技术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用已扩展到农业领域的诸多方面。该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基本特点,概述了图像处理技术在农机测试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农机测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05-1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大棚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郭阳雪;孔祥洪;宋连伟;陈功;王蕊丽;

    大棚温度控制是蔬菜栽培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为了节约人力与成本,设计了一款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对于农作物在白天夜晚的不同生长环境,能够实现实时测量和记录大棚内的温度,经单片机处理后将数据显示在上位机上,并且当监测参数值超过设定界限时可以通过短信向种植户报警,及时通知管理人员,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即实现了对温度的远程控制。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08-1310+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农业教育

  •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养模式研究

    周启刚;张晓媛;陈倩;陈丹;王福海;杨霏;

    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知识-能力-素质"阶梯型培养模式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结构,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且提出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专业培养模式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1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张丹凤;孙太凡;王亚飞;冯世德;高金玲;

    对目前高等农业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14-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于淑慧;周鑫斌;常红;周永祥;

    针对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构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培养模式,建立了合理构建导师制度,分析了合理拓宽实践渠道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必要性。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16-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实践结合教学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陈珍;鲍思伟;

    总结了植物生理学的学科内容与特点,指出其重在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机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强调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因而引入了实践结合教学法的内涵,并详细分析了其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具体渗透。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18-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校企合作模式下作物育种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程昕昕;何克勤;

    学生企业实习既是专业知识升华的过程,又是专业技能提升的过程。以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科技学院企业冠名特色班——"隆平种子班"为研究基点,探讨在校企联合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学内容、深度合作育人模式下,以企业实习实训为抓手,实施专业核心课程作物育种技术的教学改革与体系优化,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实践能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20-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薛玉剑;王明友;

    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实际,针对花卉学课程的特点,对花卉学课程的实验内容、实习、教学方法、考核机制和质量监控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2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教育信息化条件下问题性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应用

    葛蔚;唐超;孙阳;

    探讨了将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构建的问题性教学模式适应教育信息化的5个方面内容,即构建电子化信息,为教师提供指导;利用既有信息资源,创立问题情境;整理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进行导航;应用互动平台,对自主假设进行验证;变革考试模式,检验学习效果。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物化学问题性教育模式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24-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4+1”工学交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邓建平;肖君泽;

    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厂"为依托,进行了园艺技术专业"4+1"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4+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局面,成效显著。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26-1327+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韦文添;

    以平菇生产为例,探索模拟实际生产的综合性教学模式,确定设计与实施方案,完善了考核模式,总结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28-1329+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纤维化学成分分析实验》问题剖析及解决对策

    张利萍;高慧;周亮;

    植物纤维化学成分分析实验主要包括纤维原料的灰分、抽提物、木质素、综纤维素、纤维素、а纤维素和聚戊糖含量的测定。分别剖析各部分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对策。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30-1331+1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王凌;郭爱玲;齐小保;

    从认知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优生导师制培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阐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得到提升,科研产出增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加强。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32-1333+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依托青藏高原特色食品资源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王树林;曹效海;孙万成;罗毅皓;李明艳;

    在系统研究食品工艺学课程内容改革思路的前提下,本着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实践技能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特色食品工艺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路、课程改革内容、原则及具体的做法。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34-1335+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建构主义视觉下的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叶定剑;张逸阳;李琦;

    界定了建构主义、农村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双重建构不协调下的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36-1337+1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园艺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陈夫贵;吕国胜;

    测量学是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测量是进行园艺工程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针对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园艺工程对测量工作的特殊要求,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对园艺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和考核制度3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认为园艺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应该结合园艺专业特点,内容上适应园艺专业要求,授课形式具有时代特色;实践实习内容应更加合理化,组织形式应也要加以改革;考核制度应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总之,园艺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授课内容、实验实习和考核制度都应以其在园艺专业中应用为出发点,加以改革。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38-1339+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饲料添加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振华;任莉;尹福泉;

    就饲料添加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应用,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教改实践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40-1341+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元有机结合模式下应用型院校微生物学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李梅;陈永强;潘子强;李清春;王忠全;

    针对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类人才需求现状和不同层次学生个人发展要求,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通过精选课内基础实验,增设应用型实验,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校企融合,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课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多元有机结合模式,在课内和课外同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微生物学实践能力。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42-1344+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谢春琼;达布希拉图;徐智;肖靖秀;汤利;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宗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有特色"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几个方面,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45-1346+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媒体教学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李晓艳;

    针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内容多,信息量大,学时少,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等问题,在论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必要性的同时,对多媒体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艺术性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47-1348+1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新途径——以河南省为例

    崔培英;

    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以"平均人""伦理人""服务人""理性人""感应人"这5种角色为着力点,视觉化、形象化幼儿教师角色,探寻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新途径。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49-1350+1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三维花开过程动态模拟技术研究与实现

    张铭;

    以12个月12种不同的花为原型,利用贝塞尔曲面为花朵设计模型,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模拟花开过程,然后利用OpenGL技术和Visual C++编程工具实现了12种花卉的开放过程展现。结果表明,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能很好地实现花开过程的仿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51-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海南香蕉合作社存在问题的及发展策略

    黄慧德;张万桢;

    介绍了海南香蕉合作社的发展概况,指出海南香蕉合作社存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员素质有待提高、香蕉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扩大香蕉合作社规模、提升香蕉产品质量、强化香蕉合作社管理、加强社员培训、完善合作社信贷制度的发展策略。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54-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述评

    周贤君;李立清;

    从新农合公平性的现状、影响新农合公平性的因素、促进新农合公平性的建议等3个方面综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指出了当前对于公平性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的衡量、分解与分析工具,亟待今后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56-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程丹;薛莎莎;郭丽娟;李富忠;

    论述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劳动力、土地、产品、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耦合关系,提出了正确处理诸要素的互动关系,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对土地确权颁证,使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产学研完美结合。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59-1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9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青岛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策研究

    王晓文;李树超;

    介绍了青岛市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三大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岛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对第一产业,要转变思想,保证耕地面积,优化粮经比例,提高农业竞争力;对第二产业,要推进产业转型,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促进多元化经营;对第三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改革教育行业,提升办学质量。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62-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观光旅游: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绝佳的品牌传播方式

    卿硕;

    分析了观光旅游对于农产品品牌传播的必要性、可行性,指出了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实施观光旅游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实施观光旅游的实施要点。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65-1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咸新区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刘勤燕;

    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西咸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西咸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现实条件,对西咸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和具体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指出西咸新区都市农业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67-1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普洱市烟叶种植的比较效益分析

    刘丹;段宁东;董毅明;杨明;

    基于普洱市的2007~2010年的千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普洱市种植烟叶与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以及普洱市种烟户与非种烟户的收入支出情况。结果表明,普洱市农户种植烟叶相对粮食作物具有比较优势,能改善农户的经济状况。针对普洱新烟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云南省烟草行业开发普洱市优质卷烟原料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72-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以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探析——以广州市萝岗区墩头基社区为例

    郭维;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新型农村社区中公共品供给的特点以及以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并以广州市萝岗区墩头基社区作为案例,论证了新型农村社区中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76-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焦点小组讨论方法用于我国橄榄油消费偏好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许佳;

    介绍了我国橄榄油市场的概况,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橄榄油研究方面的文献,认为当前国内采用的问卷调研方式存在缺陷,而焦点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也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出应用焦点小组方法对我国的橄榄油消费偏好进行研究的思路。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80-1381+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张田英;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弱势,指出陕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陕南发展循环经济的SO战略。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82-1383+1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鲜农产品产销地批发价格波动的传导研究

    张艳平;赵安平;

    以北京和山东两地果蔬批发市场为例,以大白菜和苹果的市场批发价格为对象,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我国农产品产销两地市场的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产销地批发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价格传递关系,互为Granger因果。销地批发市场价格对产地批发市场价格的冲击比产地批发市场价格对销地批发市场价格的更大,也就是销地果蔬的批发价格在价格传递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由此可以判断出,产销两地的批发价格传导属于"需求拉动型",因此针对农产品下游价格的宏观调控应该比对农产品上游价格的调控更有效。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84-1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对重庆开县明水村8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蒋修念;罗谨;

    以重庆开县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收入高的家庭发生流转的比例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发生土地流转影响不大;农户对发生土地流转的时间意愿很短;农户发生土地流转后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外出打工和子女赡养;大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发生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确定土地流转关系的方式主要是口头协议;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本社和本村内。提出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针对性建议:发挥农民的法律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权力意识;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行服务性和责任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8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遥感的绿洲动态变化研究——以艾比湖绿洲为例

    古丽克孜·阿不地腊合曼;郑江华;帕力孜旦·吾不力;玛依拉·麦麦提艾力;

    采用艾比湖的1990、2001与2009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资料,运用ENVI4.5和ArcGIS进行制图分析得到了艾比湖区域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定量研究了艾比湖区域1990~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地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结果表明,1990~2009年,艾比湖绿洲分布特征有明显变化,面积也有显著的扩张,在转入和转出过程中,绿洲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密切,水体面积在转换矩阵中基本上保持稳定趋势;从转入贡献率看,占优势的为绿洲,而转出贡献率中占优势的是未利用地。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93-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分析——以遂平县褚堂乡等2个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舒笑天;李永乐;

    以遂平县褚堂乡等2个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灌排方式的选择和水资源供需分析,对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水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能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2013年03期 v.41;No.400 1397-1398+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文化的缺失及构建

    孙玉娟;周蕊;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基础性的精神内涵。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文化观念淡化,孝文化教育边缘化,孝道实践趋向弱化。因此,在农村加强孝文化的宣传教育、用法律手段约束孝行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积极作用。

    2013年03期 v.41;No.400 1402-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性别年龄差异分析(三)

    张耀荔;谢广营;陈静;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小型B2C和C2C网络购物物流服务及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进行了分析。利用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因子分别考察它们的整体满意度情况、不同性别间满意度差异、不同年龄间满意度差异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条件下满意度的具体差异,并利用所得统计数据进行SPSS 13.0软件中的均值方差统计分析并逐项说明,以期为提高网络购物物流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41;No.400 1405-1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当前国内关于生态社会研究的文献综述

    邓永芳;胡文娟;

    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我国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学术界给予"生态社会"以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该文在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生态社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特征、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构建"生态社会"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

    2013年03期 v.41;No.400 1409-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农药》性质及学科分类

    吕凯;李杨;朱安;张志转;朱永和;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现代农药》进行分类。结果发现,《现代农药》2010年刊登的论文全为学术性,植物保护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75%,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植物保护类专业学术期刊。

    2013年03期 v.41;No.400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