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刚;任毅鹏;马成仓;多立安;满良;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高效提取海底淤泥中微生物DNA的最佳方法,为开展海底淤泥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析了不同DNA提取液浓度和不同的腐植酸去除方法对淤泥中微生物DNA提取的产率、纯度的影响,探讨天津市海底淤泥中微生物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海底淤泥用焦磷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浸提剂提取腐植酸后,再用蒸馏水洗去浸提液,用4 ml DNA提取液提取,所得DNA的产率及纯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试验结果为海底淤泥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32-11933+1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游;谭亚林;王晓玲;柯智玲;黄大军;谭学林;
该研究从分析化学角度,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柱前衍生化法以及柱后衍生化方法,总结了柱前衍生化法、柱后衍生化法及其不同衍生试剂的优缺点,为氨基酸分析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39-11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戚传娇;郭传龙;孙利利;邓永利;陈丽梅;
文中对植物14-3-3基因的种类、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42-1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岳华;黄勇;翟玲;张雅慧;
文中就真核生物核糖体和mRNA翻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46-11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晓萍;郭建军;钟青;罗成;
快速、高效替换目的基因是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该试验利用Red重组系统结合基因工程技术替换基因工程菌苗中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同时留下半乳糖筛选标记基因,结果在Red重组系统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半乳糖筛选标记基因对氯霉素抗性基因的置换,同时菌苗的其他表型特征未发生任何改变。该方法的建立将为具有新遗传特性的工程菌株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49-11950+11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媛;李岚;
[目的]构建拟南芥At4g1250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野生型Col-0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出At4g12500基因编码序列,用BamHⅠ和XhoⅠ对目的片段进行双酶切后,与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的pET-28a质粒连接,以得到原核表达载体。[结果]该试验成功地构建了pET28a-At4g12500原核表达载体,并已转化至E.coil BL21(DE3)表达菌株中。[结论]为后续At4g12500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奠定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51-11952+1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小峰;葛保健;
转录因子FoxA1通过与染色体结合释放出DNA结合位点对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进行调控。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组织中FoxA1表达上调,参与肿瘤生长调控,揭示FoxA1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获得FoxA1基因和蛋白序列的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质以及与其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FoxA1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53-11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7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炳涵;丰景;杨万年;华玮;
[目的]研究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的遗传转化过程。[方法]选取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为材料,以萌发后5~7 d的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侵染法,建立该品种油菜的转基因方法,分别在卡那霉素和Basta除草剂的条件下筛选再生植株,并用PCR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筛选出的再生植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试验筛选到了阳性植株(T0),并于T1代植株中鉴定到了PCR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为我国油菜转基因技术的完善提供了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57-1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2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武丽娜;
[目的]探讨几种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光合细菌增殖培养的促生长因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α-萘乙酸和赤霉素以及混合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混合植物激素。吲哚乙酸、α-萘乙酸和赤霉素促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1和0.5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殖培养基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来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是可行的。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61-11962+1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7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洲;张军锋;陈建;赖娅娜;
[目的]结合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探讨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分析免疫组化图像的使用规范。[方法]选用合适方法对免疫组化图像进行分割与灰度转换处理,再采用软件测量与分析免疫组化图像,同时与Image-Pro Plus、ImageJ专业软件分析结果比较。[结果]该方法操作便捷,数据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值得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推广使用。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63-1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锦福;雷艳;李鹏业;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粗柄羊肚菌生长的生态条件及适宜的菌种分离方法。[方法]将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组织分离方法相结合,以污染率和菌丝长势为指标,比较不同分离方法的优劣。[结果]子实体发生温度约为15℃,土壤呈碱性;土壤中菌丝长势纤细,未有肉眼可见菌索、菌根等结构,采用组织分离和基质分离的方法成功率低,污染率高。[结论]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发生的限制因素是温度,菌丝特化的子囊菌宜采用孢子分离的方法获取菌种。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66-11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昌;黄丛林;张秀海;吴忠义;
叶绿体转基因工程与核转基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包括: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基因的原核表达形式,无位置效应和基因沉默现象,环境安全性好。目前已经有许多作物品种通过叶绿体基因工程获得了抗除草剂、抗虫、抗病、耐盐耐旱的特性。叶绿体转基因植物是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理想系统。但是叶绿体转基因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转化效率低、单子叶植物再生系统的确立与筛选以及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获得。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68-11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4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祖坤;文光红;赵传良;刘圣高;
[目的]为马里兰烟新品种五峰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五峰1号是利用马里兰烟609(Md609)系统选育的马里兰烟新品种,介绍其选育经过,分析其特征特性。[结果]该品种株式筒形,株高较高,叶片长椭圆形,有效叶较多,大田生育期适中;生长势强,产量适宜,产值较高;抗黑胫病和根黑腐病,中抗赤星病,易感花叶病毒病、空茎病,较耐旱,适应范围较广。原烟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颜色红黄,光泽明亮,外观质量好。总糖、还原糖含量低,总氮、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高,氯离子含量低,化学成分协调,香型风格显著,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燃烧性强,工业利用价值高。[结论]五峰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湖北宜昌地区种植。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72-11973+11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少锋;孟云;孙建设;邵建柱;王红宁;许宝峰;
[目的]比较分析矮砧和乔砧密植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树冠层特性,为苹果矮砧密植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以7年生矮砧和乔砧密植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利用Hemi-View冠层测定和分析系统,分析了2种树体近树干处﹑树冠1/4处﹑株间和行间的冠型参数。乔砧园砧木为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矮砧园八棱海棠为基砧,矮化中间砧选择SH优系(SH40)。[结果]在树干处﹑树冠1/4处和株间,矮砧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大于乔砧树体,高出幅度分别为6.6%、11.0%和46.8%;而可视天空度矮砧小于乔砧,各项光立地系数以及冠层下的各辐射强度均是矮砧低于乔砧树。而在行间,矮砧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小于乔砧树,二者分别为1.05和1.53,可视天空度矮砧树大于乔砧树,各项光立地系数和冠层下的辐射均是矮砧树体高于乔砧树体。[结论]发展苹果密植栽培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砧穗组合,短枝富士/SH40/八棱海棠是苹果密植栽培的理想选择之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74-11976+1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宫晶;傅兆麟;孙丽娜;余薇;何丽香;
为了探索有芒小麦穗间芒长与粒重的关系,选取66个小麦品种,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芒长,芒黄速率与穗粒数、穗重以及千粒重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长与穗粒数、穗重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芒黄速率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穗重、千粒重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77-1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滕康开;
[目的]主要研究播种量与追氮量互作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播种量与追氮量的最优组合。[方法]试验设播种量和追氮量2个因素,施入的氮肥为尿素(N 46%),播种量分3个水平(60、120、180kg/hm2),追氮量分4个水平(0、56、112、168 kg/hm2),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追氮量相同时,播量增大,茎蘖数越多,叶面积指数越大,干物质积累越大。播量相同时,追氮量对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追氮量168 kg/hm2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应播量的其他3个基追比例处理;不同播量条件下,追氮量对小麦各群体结构指标影响规律不一致,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另外,播量、追氮量对小麦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播量、追氮量对小麦面粉品质有一定影响。播量18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时最有利于产量提高;播量12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的籽粒品质协调且最优。[结论]播量、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显著,且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80-11983+12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邓骛远;
[目的]研究宜宾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对2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宜宾茶树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Zea mays L.)和蚕豆(Vicia faba Linn.)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茶树的化感作用和受体植物种类、供体植物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关。化感效应总趋势为玉米>蚕豆,叶>根>茎。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 g/ml的根、茎、叶浸提液对2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茶树根、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蚕豆而言,仅茶树茎对其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根、叶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远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表明茶树的化感作用主要是延迟(玉米和蚕豆)或缩短(蚕豆)种子萌发时间。[结论]茶园附近不宜种植玉米和蚕豆。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84-11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钧祥;郭旦怀;邵小东;
[目的]基于空间场景相似性的评价将烤烟(Nicotiana glauca L.)种植适宜区的土壤、坡度、交通、水利、日照以及社会经济等条件在地理信息中进行建模,构建烤烟种植的空间场景,通过与优良烤烟区的比较分析确定新的烤烟种植适宜区。[方法]选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石屏县的龙朋镇和哨冲镇进行对比分析,共选取了30个自然条件因子,共分9类。[结果]9类因子及其权重排列顺序为ω土壤>ω日照>ω海拔>ω坡度>ω水利>ω交通>ω烘烤设施>ω历年种植、规划>ω其他,该地区种植烤烟的地理条件相似度为0.894 3,说明两个地区的烤烟种植条件基本上是相似的。将非自然条件因素考虑进去,如把单位面积烟田的农户数量、单个农户的耕地数量、农户劳动力人口数、农户子女上学人数、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烤烟种植的积极性、当地烤烟辅导员的工作等因素考虑进去再进行分析,各因子权重排序为ω单位面积烟田的农户数量>ω单个农户的耕地数量>ω农户烤烟种植的积极性>ω农户的受教育程度>ω农户劳动力人口数>ω当地烤烟辅导员的工作>ω农户子女上学人数,该地区种植烤烟的地理条件的相似度为0.703 1,说明影响该地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主要是非自然条件。[结论]基于空间场景相似性评价的烤烟种植适宜区分析,能够分析两个空间场景种植条件的相似性并对其作出评价,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影响烤烟生产的因素及其对烤烟生产所起的作用。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87-11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佳;李嫱;崔虎亮;侯建伟;
[目的]用腐熟玉米秸秆改良的土壤栽培早熟禾(Poa annua L.),研究其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和1个对照(CK),T1为腐熟玉米秸秆∶园土1∶2,T2为腐熟玉米秸秆∶园土1∶3,T3为腐熟玉米秸秆∶园土1∶4,CK为草炭:园土1∶3。生长量指标包括株高、叶片宽度及日均生长量,生理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结果]秸秆型基质上种植的早熟禾的植株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这说明腐熟玉米秸秆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T2>处理T1>处理T3。[结论]腐熟玉米秸秆与园土以1∶4进行配比最为合理,其植株的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均与对照接近,且略优于对照,草坪质量更佳,且能减少建坪成本,又不会增加后期草坪管理工作的负担,符合大量生产的实际要求。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91-11992+12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廷波;赵继献;
[目的]为了研究氮肥及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优质杂交油菜株型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进行不同施氮量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的试验。[结果]叶面喷施多效唑能降低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增加根径粗、一次和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抽薹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施纯氮量300 kg/hm2喷施多效唑比施纯氮量225kg/hm2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施纯氮量300 kg/hm2抽薹期喷施多效唑(N20A2)比喷施清水(N20A0)一次分枝数增加2.08~2.21个,二次分枝数增加1.80~2.1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50.30~102.50角,角粒数增加1.11~1.21粒。[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量300 kg/hm2并于抽薹期喷施浓度为200 mg/kg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株型及产量性状最好。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93-11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莲萍;张莲珠;李庆杰;袁媛;赵全成;
[目的]建立侧柏叶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总黄酮中的总黄酮含量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002 08~0.020 8 mg/ml范围内槲皮苷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0%,RSD为1.98%(n=6);在0.13~1.3μg范围内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6%,RSD为1.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96-11997+12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7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淑;魏亚琴;索志荣;
[目的]考察柴胡提取物中总皂苷的最佳测定方法。[方法]以总皂苷吸光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柴胡总皂苷的测定方法。[结果]总皂苷的最佳测定方法为:供试品溶液0.2 ml,加入0.4%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0.1 ml在70℃反应10 min,放冷后至室温后,加入4 ml磷酸在50℃下反应20 min。[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适用于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2012年24期 v.40;No.385 11998-11999+12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2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修红;胡锦蓉;苑蘅;王军;
[目的]研究蕨麻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抑菌和体外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依次提取蕨麻块根,获得对应的4种提取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研究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并使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蕨麻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并具明显的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375μg/ml。[结论]蕨麻中存在抑菌和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成分,其中乙醇提取物活性最明显。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00-12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8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覃文慧;冯旭;李耀华;牛晋英;郭蕊;
[目的]研究广西山胶木鲜、干品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鲜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1.01%,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22.83%)、β-罗勒烯(7.19%)、植醇(6.90%)、β-蒎烯(6.79%)、α-蒎烯(5.97%)和石竹烯氧化物(5.95%)等;从干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3.22%)、β-罗勒烯(7.78%)、二环大根香叶烯(7.24%)、α-石竹烯(5.89%)和α蒎烯(5.42%)等;两者共有成分有30种。[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山胶木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03-12004+12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洪亮;贺方兴;孙立波;曾靖;
[目的]研究拳参-413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拳参-413在含Ca+或无Ca+的Krebs液孵育条件下对去甲肾上腺素(NA)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考察拳参-413舒张血管作用的时间依赖性,并观察拳参-413对浓度40和80 mmol/L的KCl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拳参-413能舒张NA引起的血管收缩,且呈浓度依赖性;拳参-413(100μmol/L)在30 min达到最大舒张效应;无Ca+组拳参-413抑制NA所致血管平滑肌收缩效应大于含Ca+组;拳参-413对浓度40和80 mmol/L的KCl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均有抑制作用,且两者量效曲线明显上移。[结论]拳参-413可舒张血管平滑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促进NO合成释放,开放钙激活的钾通道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有关。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05-12006+1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远艳;田建平;张吉贞;
[目的]测定华南忍冬的花(山银花)及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华南忍冬的花及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研究,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条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山银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30(g/ml,W/V,下同;乙醇浓度为70%。海南产华南忍冬花及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55%和3.459%。[结论]华南忍冬花及叶中总黄酮含量较丰富,对华南忍冬资源综合利用价值较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07-12008+12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彦芹;姚霞珍;邢震;刘灏;
[目的]研究西藏长鞭红景天的炼苗及移栽技术。[方法]在长鞭红景天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使用高浓度青霉素钠处理组培苗,抑菌能力强,无严重污染现象,未污染苗株数最多;在4种对比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5∶5,W/W)的栽培基质最有利于长鞭红景天的生长,成活率可达65%;移栽预处理过程中对组培苗洗根后的成活率高于未洗根的;对栽培基质消毒后,移栽苗的成活率高于未消毒的。[结论]长鞭红景天组培苗需要2个月左右才生根,且苗长势较弱,部分苗为徒长苗。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09-12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欣;梁中焕;娄丽秋;张丽萍;
[目的]提取和纯化白术多糖,并探讨多糖中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醇沉分级、脱蛋白和Sephadex G-75制备柱从中药白术中提取分离得到cPAM、zPAM和PAM 3种多糖,并对这3种多糖进行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3种白术多糖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5μg/ml的zPA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为5和10μg/ml的PA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白术多糖的纯化程度与脾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关系;纯化程度高的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白术粗多糖中的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11-12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9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黄秀香;
[目的]研究复合酶超声波法提取半边莲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16(45)正交试验考察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和乙醇浓度等5个因素对半边莲中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为24 mg,果胶酶用量为45 mg,酶解时间为30 min,pH值为5.4,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生物碱的含量为0.860%。[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半边莲生物碱的提取。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14-12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楚红英;李瑜;李华北;袁琦;
[目的]研究苦菜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总黄酮含量随生长月份、部位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提取总黄酮的最佳试验方案。[结果]所选取的3个提取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0(g/ml,W/V,下同),提取时间为2 h。苦菜中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关系为花>叶>茎>根;4月份苦菜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试验为合理开发利用苦菜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17-1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4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璐;邹永梅;封恬;刘晴晴;
对南京清凉山公园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初步统计清凉山公园地区有药用植物41种,隶属于30科;并对其中的枸杞等11种药食同源植物进行了简要阐述,为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20-12021+1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忠宝;刘丽华;李大成;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紫苏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造成紫苏叶片低温伤害的时间。[方法]将紫苏叶分别低温处理0、12、24、36、48和60 h,并测定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考察2~5℃低温对紫苏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紫苏叶片低温伤害的时间。[结果]低温处理48 h能明显减少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而且低温处理60 h的叶绿素含量减少非常明显;低温处理48 h能明显减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论]低温处理超过48 h,紫苏就会受到伤害;低温处理时间达到60 h时,紫苏受到的伤害程度加重。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22+12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苏晓田;孟凡丽;王雅华;
[目的]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茎叶多糖含量的因素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茎叶多糖的含量,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测定的条件。[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茎叶多糖含量的最佳测定波长为485 nm;苯酚-硫酸法的最佳显色条件为A1B2C1,即:浓度6%苯酚的体积为1.0 ml,浓硫酸的体积为6.0 ml,反应时间为25 min;粗多糖含量在10~70μg/ml之间与吸光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3 2X-0.085 7,相关系数R为0.999 6;试验方法的回收率为100.36%,RSD为1.26%,显色液在120min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人参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23-1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过七根;
综述了旱莲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资源丰富的旱莲草的进一步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26-1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6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吕霞;胡明通;于盱;
综述了近20年来黄杨属植物中生物碱、黄酮、甾醇、香豆素、木脂素和酸类化合物等7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黄杨的抑制酶活性、抗HIV病毒、抗菌及抗肿瘤等新的药理作用,为我国丰富的黄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28-12030+1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7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焦聪;阚国仕;陈红曼;任大明;
从构件水平研究紫花地丁种群各构件数量特征和营养构件生物量分配格局之间相关性及生殖分配格局与营养构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生殖分配与叶生物量分配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和植株总生物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31-1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华;余发新;王碧琴;刘腾云;
[目的]研究金边瑞香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方法]采用I-KI法、TTC法和固体培养基法测定金边瑞香花粉的活力,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结果]金边瑞香从初花期至盛花期,I-KI法未对花粉内部染色,使用TTC法花粉未变红色,离体培养法未见有花粉管萌发,均表明花粉不具生活力。柱头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的,且柱头变色,表明金边瑞香柱头可授性较低。[结论]金边瑞香花粉无活力,柱头可授性低。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35+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蕾;孙玉荣;于钊;杨洁;
以盐池县退化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未围封和围封不同年限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围封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地增加;随着土壤脲酶活性的增加,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随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也增加;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微生物总量相关不显著(P>0.05)。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36-1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芶剑渝;何楷;吴峰;杨相;白森;徐增汉;李章海;
[目的]研究施钼对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云烟85进行喷施钼肥处理。[结果]喷施钼肥对烟叶的糖、烟碱、氯等含量有明显影响,增糖降碱作用显著;喷施钼肥可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和含钼量,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喷施钼肥能提高中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油分和色泽。[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合理施钼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39-12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和丽娟;Keiko Koulos;Gilles Colinetg;Bockl;李永梅;
通过对元阳县箐口流域的土壤调查,对其土壤进行分类。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照WRB,箐口流域土壤类型主要是暗色土、疏松岩性土、水耕滞水人为土和水耕潜育人为土、低活性强酸土;箐口流域土壤为强酸和酸性土,有机碳含量较高,土壤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10 cmol/kg,但缺乏交换性盐基离子,从而导致较低的盐基饱和度,土壤处于不饱和状态。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41-12043+12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英;郭熙盛;王允青;唐杉;曹卫东;尹德柱;郑进国;
[目的]为培肥土壤、提高紫云英产量、恢复和发展安徽绿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筛选与当地紫云英品种匹配的根瘤菌。[结果]施用根瘤菌有利于紫云英生长,增加结瘤率。根瘤菌与植株进行共生固氮,幼苗生长健壮,可确保紫云英安全越冬。根瘤菌能促进紫云英营养生长,对产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结论]4号菌剂的应用效果优于1号菌剂。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46-12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利兵;李琰琰;齐飞;韩延;冯小虎;盛立冉;
[目的]为筛选出最适合抚州烟区生态条件的叶面肥。[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对3种新型叶面肥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喷施"憨烟一笑"叶面肥可以增强烟叶的抗逆性,提高烟叶产量,同时可以增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结论]喷施"憨烟一笑"叶面肥可以提高烟叶品质,增强烟叶的可用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48-12050+12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志国;李会彬;李志辉;边秀举;王丽宏;赵玉靖;罗平;
[目的]对普通农用复合肥与3种草坪专用肥在高尔夫球场草地早熟禾草坪上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各处理草坪草外观质量、草坪草生长速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指标,评价各种肥料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草坪专用肥对提高和维持高尔夫球场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农用复合肥。草坪专用肥的施用能够提供更加均匀和持续的养分供应,使草坪草的生长更加平稳和持久,从而延长草坪绿色期和功能期。[结论]草坪专用肥1号施用后的草坪质量和草坪草生长反应优于其他处理。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51-12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磊;王向涛;魏学红;
通过对西藏安多典型退化草地围栏,研究围栏对植被特征、地下生物量、地下种子库以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围栏封育后草地植物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植被优势种差异较为显著。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经过围栏草地0~10 cm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测定表明,围栏实验地种子总数明显高于围栏外,且增加的种子数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72-12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8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陆祥;范桂金;陈伟;何志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1、0.1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48和72 h后,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并通过RT-PCR检测成骨细胞BMP-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 As2O3组可见部分成骨细胞变圆变小,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膜皱褶、凹陷;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数目众多和分裂相明显;0.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间连接紧密。10μmol/LAs2O3组大鼠成骨细胞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低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组As2O3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高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0.1μmol/L As2O2组72 h OD值与48 h OD值无显著差异(P>0.05),且OD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表明,10μmol/L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低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与48 h无显著差异(P>0.05),且BMP-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P>0.05);0.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s2O3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BMP-2 mRNA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75-12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艺芝;孙青松;彭鹏;王学林;刘明远;
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地理分布、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重点概括了国内海鱼体内异尖属线虫的感染、种类分布和国内尚未出现病例报道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异尖线虫病的防控对中国水产养殖业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防控异尖线虫病奠定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79-12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6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徐刚;高继业;郎静宇;唐妤;李阁;李继祥;
[目的]克服传统方法制备黏附素抗原的缺点。[方法]应用PCR对猪源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黏附素F4、F5和F6的质粒中扩增出faeG、fanC和fasG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并与pET 3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表达菌株BL21(DE3),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血凝抑制试验表明,鼠抗血清能抑制标准的ETEC强毒株凝集红细胞,抑制效价在1∶128以上。这说明克隆表达的猪源ETEC黏附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抗体制剂奠定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82-12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光富;
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超导性能和杀菌消毒活性,纳米银已成为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纳米材料,商品化产品几乎无处不在。纳米银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增加了其向环境释放的机会,同时增加了人体暴露的机会。综述了近年来在纳米银毒理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85-12086+12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红利;苏炳银;杨茂;黄四洲;
器官左右不对称模式发生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该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已经提出解释左右不对称模式发生的几种模型,对其中重要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87-12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庆利;宋光同;汪翔;陈静;丁凤琴;
[目的]研究稻田鳖、鱼、虾混养技术模式,克服高密度单养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疾病频发、风味下降等问题。[方法]选择3块水源、排灌设施等条件良好的稻田作为试验田,进行鳖、鱼、虾混养试验,分析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果]经过10个月饲养,共收获商品鳖6 904.3 kg、商品虾1 428 kg、商品鱼3 744 kg、收割稻谷24 625 kg,其中日本鳖、青虾饵料系数分别为1.8、1.6,实现总产值81.3万元,纯利润43.2万元,平均利润127 065元/hm2,投入产出比1∶2.13。[结论]该混养模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值得在安徽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90-12091+1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卜翠萍;施保国;徐建明;胡晨曦;赵祥祥;
经过调查与鉴定,发现淮安市油菜田中访花昆虫包括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螳螂目等8目、32科的58种昆虫,其中主要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小蜜蜂、菜粉蝶、黑带食蚜蝇(成虫)。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92-1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1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吕雪峰;叶小芳;郑文新;陶卫东;王乐;叶尔兰;
[目的]探索新疆山羊毛绒性状和皮肤毛囊的发育规律,[方法]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取毛样和体侧部皮肤,检测毛样绒细度、长度、净绒率。皮肤切片后采用sacpic法染色,观察毛囊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新疆山羊绒平均细度约为15.16μm,长度为46.6mm,净绒率为28.8%;毛囊活性、深度、密度均以9月份为最高,3月份最低,说明9月为新疆山羊毛囊的兴盛期,3月份为静止期。[结论]从绒细度、长度来看,新疆山羊属于绒山羊中的优秀品种,而且初、次级毛囊密度高,在后期选育对于提高生产性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094-1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海青;梁俊;
[目的]为获得低毒廉价的抗菌活性良好的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粗野鹿角珊瑚生物碱对溶珊瑚弧菌、塔氏弧菌、鲨鱼弧菌的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果]粗野鹿角珊瑚生物碱对3种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近。[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粗野鹿角珊瑚生物碱的结构及修饰提供参考,为开发新的渔药提供新思路。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03-1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佳伟;高士争;李冰;赵素梅;
脂肪细胞不仅是储存脂质的场所,而且具有分泌功能。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统称为脂肪细胞分泌因子。脂肪细胞分泌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参与自身或其他组织的代谢。针对目前已确定的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从基因结构、定位、功能及对代谢的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全面地了解脂肪细胞的功能提供参考。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05-12107+1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韩勇;夏先林;王德凤;粟朝芝;李丽娜;陈武;
[目的]探索有效的紫花苕绿肥节能制干技术。[方法]采用直接晒干、直接烘干、晒-烘结合、挤压后烘干4种方法对光叶紫花苕鲜草进行制干处理,并比较其制干效果。[结果]直接晒干不耗能,但得到的干草呈黄色,草味差,营养损失大,其中CP和EE损失率分别为12.96%和19.82%。直接烘干得到的干草呈绿色,草味浓,营养基本无损失,干草品质好,但耗能大。晒—烘结合法得到的干草绿黄色、草味稍淡,营养成分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但烘干电耗减少55.6%,差异极显著(P<0.01)。挤压后烘干法节约电耗66.7%,养分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制得的干草品质好,但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设备运转的能耗。示范应用试验表明,晒—烘结合法不增加劳动量,干草损失少,节煤60.4%。[结论]晒-烘结合法是制作绿肥干草较为理想的节能制干法,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08-12109+1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柯君;
巨噬细胞在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肿瘤发生初期,来自健康组织的巨噬细胞活化后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在肿瘤恶化阶段。来自瘤体内部的巨噬细胞却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细菌细胞壁成分和细胞因子可以活化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以高效、专一地杀伤肿瘤细胞,包括对药物有抗性的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却很少,这是免疫调节剂的优势所在。因此,充分研究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中的具体作用,对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克服TAM的消极作用,开发高效低毒的药物很有必要。对巨噬细胞活化的因素与机理、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10-1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6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国璧;
通过对引入青海省的部分优良牛羊种畜进行调查,摸清青海省引进的部分优良种畜的分布区域、品种数量及利用程度等。基于对青海省引进部分优良种畜的利用现状的调查,针对性提出青海省优良种畜的推广应用与发展思路。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60-12261+1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蕾;石福岳;秦立志;潘雨来;吴信生;
[目的]揭示8个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荧光-多重PCR技术,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8对微卫星引物,对苏系长毛兔、皖系长毛兔、美系獭兔、新西兰白兔、福建黄兔、闽西南黑兔、九疑山兔和比利时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8个兔品种在18个微卫星座位上的基因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8个兔品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18 5~0.548 9。福建黄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为0.548 9;苏系长毛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低,为0.418 5。平均遗传杂合度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说明福建黄兔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根据各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将8个兔品种分为3大类:苏系长毛兔、皖系长毛兔、美系獭兔、九疑山兔和闽西南黑兔聚为第1类群,新西兰白兔和福建黄兔聚为第2类群,比利时兔为第3类群。[结论]该研究可为家兔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62-1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舒国勇;钟有萍;晏理华;
将≥20.0℃的初终日间隔日数、活动积温、降水、日照等作为铜仁优质烤烟种植气候精细区划的主要指标,根据1971~2010年全市10个气象站长序列气象资料和2005~2010年168个区域自动站的温度、降水等资料,把优质烤烟种植分为4个精细区:I区为最适宜区,完全具备优质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温、水、光等配置很好,是铜仁高糖低一中碱清香型烟叶生产区;Ⅱ区为适宜区,具备优质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温、水、光等配置较好,只是温度略有富余,是高糖中碱清香型烟叶的主要生产区;Ⅲ区为次适宜区,基本具备优质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温、水、光等配置良好,只是温度较高,是中糖中碱清香型烟叶的主要生产区;Ⅳ区为欠适宜区,气候条件较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21-12123+12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永宏;
在研究巴中地区近31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气温变化、水分特征、光照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得出巴中市的农业发展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以服务于巴中市农业发展。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24-1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丽娜;千怀遂;张静芬;
[目的]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木荷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区域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基于气候-植被相关的Kira模型和Holdridge模型以及生态适宜度理论,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木荷的气候适宜度模型;选取亚热带地区1960~2005年26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并采用空间插值的技术,对亚热带地区木荷的温度、降水、可能蒸散率适宜度进行分析;引用汤剑平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况特别报告(SRES)的未来情景模拟结果,研究IPCCA2情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未来气候情景下木荷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并对未来木荷的气候适宜度进行分类。[结果]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湖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浙江的东部沿海木荷的气候适宜度较强;广西的中部,贵州的东部,江西、福州的中部适合木荷的生长;贡山-维西-丽江-元江-会泽-雷波-峨眉-内江-南充-巴中-钟祥-枣阳-信阳-六安-滁州-高邮-台东以北的亚热带地区,木荷的生长适宜度仍然较低;云南、四川的西部的气候适宜度变化较大。[结论]木荷的未来气候适宜度变化受温度、可能蒸散率的影响较大,未来气候适宜度由湖南向西、向北递减;在时间上,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气候适宜性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27-12131+1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葛平;赵斌;吴献花;刘忠霖;吴斌;高婷;
[目的]研究柴河流域大气降尘总量和可燃物总量随时间的年内变化规律。[方法]以滇池南部柴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该流域居民点、化工区、砂石生产区、水源地4种典型区域测定大气降尘量和降尘可燃物量,探讨该流域大气降尘污染状况及其年内变化规律。[结果]居民点、化工区、砂石生产区及水源地4个区域中,砂石生产区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最高,水源地最低,而化工区和居民点降尘量低于砂石生产区,高于水源地;在所选取的4个区域中,一年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最高值出现在旱季,最低值出现在雨季,其他月份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气象条件对降尘含量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砂石生产区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呈极显著相关,水源地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呈显著相关,居民点和化工区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均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柴河流域大气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32-12133+1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有训;王周青;汪小逸;应月琴;潘荣山;
利用1981~2010年安徽宣城单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美国NCEP/NCAR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对宣城春烟最佳移栽期的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春烟最佳移栽期出现前压、温曲线交替波动变化,一般气温降到极小值的第2天出现最佳移栽期,气温继续波动性上升,气压反位相变化;少数情况最佳移栽期出现以后温压曲线交替波动变化。最佳移栽期对应的500 hPa日平均温、压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带状分布,副高北界在20°N附近;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除Ⅲ类、Ⅴ类有明显的槽脊活动以外,其余均不明显;Ⅴ类测站上空有暖温度平流,其余均无温度平流影响。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34-1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营;冯莉;宋玲玲;王新华;
采用锡林浩特褐煤为原料,利用活化法提取腐植酸,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钡离子交换法测定原煤和腐植酸含氧官能团的含量,探讨了褐煤、腐植酸与提取腐植酸后褐煤(残余煤)的基本结构单元和含氧官能团含量的变化。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46-12147+1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0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崔建升;齐彩亚;刘小静;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荧光对HgCl2生物毒性响应规律。[方法]以铜绿微囊藻为材料,以铜绿微囊藻在其最佳发射和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为测量指标,初步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荧光强度值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有不同的影响,低浓度(0.002~0.004 mg/L)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表现为藻液的荧光值变小;0.010~0.400mg/L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藻液荧光值变大,且随着HgCl2浓度增高这种抑制作用也随之变大。可见HgCl2对铜绿微囊藻的荧光变化效果呈显著的浓度-毒性正相关关系(R2=0.963 5)。[结论]该研究为快速测定水质毒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48-1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红霞;李耀仓;肖铮;
[目的]研究环保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以天然生物制品壳聚糖(CTS)、硫酸铁(Fe2(SO4)3)以及聚合氯化铝(PAC)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环保型絮凝剂,并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以污水COD、浊度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复合絮凝剂配方、絮凝剂用量、水体pH变化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CTS/PAC和CTS/Fe2(SO4)3复合絮凝剂对污水COD和浊度去除率比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有较大提高;CTS/PAC最佳体积配比为1.0∶5.0,每500 ml水复合絮凝剂CTS/PAC最小投加量为4.0 ml,对水体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在pH=7.2时效果最佳,分别为78.5%、98.4%,比单独使用PAC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36.5%,对于浊度的去除率提高21.5%。[结论]CTS/PAC是一种理想复合絮凝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51-1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唐承佳;陈振楼;王东启;
[目的]研究蓝藻腐烂含硫衍生污染物的释放规律。[方法]基于蓝藻水华引发的饮用水异味问题,建立含硫衍生污染物测试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以采集的蓝藻水样与蓝藻进行实验室封闭腐烂模拟,连续进行10 d蓝藻腐烂的异味物质(主要是含硫衍生物)的质谱分析和释放量检测,并对腥臭味含硫衍生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样、实验室蓝藻腐烂水样和藻样中Scan方式扫描均检测出β-环柠檬醛、吲哚、甲基吲哚、苯酚、甲基苯酚和硫醇硫醚类等蓝藻代谢产物或次生代谢产物。含硫衍生污染物在腐烂过程中的释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蓝藻腐烂分解过程中β-柠檬醛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蓝藻腐烂水样中二甲基三硫的最大释放量出现在第7或第8天,二甲基二硫在第4天出现最大释放量,二甲基硫在蓝藻腐烂时释放在第8或第9天出现最大值。实际水样中的二甲基三硫的最大浓度为2 344.79 ng/L,远远超过嗅阈值。[结论]2007年5月底贡湖湾的污水团是大量蓝藻堆积腐烂所致。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54-1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瑛;曾磊;赵贵章;
[目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方法]从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已构建的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植被生态脆弱度,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结果]苏贝淖流域植被脆弱性划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等脆弱、低度脆弱4个等级;极度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附近的湖盆滩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小于1.0 m,该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低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四周的梁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10.0~40.0 m,植被生长与地下水埋深关系不明显;地下水位对植被生态的影响最为敏感,是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58-1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4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士良;郭书哲;李飞;吴楠;毕德东;陈丽敏;
对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与研究,重点论述该省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介绍野生蔬菜的利用价值,并阐述合理开发利用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的有效途径,为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61-1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秀丽;郑晓梅;王树谦;
以北方某市为例,从水利工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4个方面采用不同的节水措施开展节水研究。通过示范区节水灌溉试验和SWAT模型情景分析,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北方地区,平水年农业综合灌溉定额可从现状年的3 015m3/hm2减少至2 625 m3/hm2,枯水年农业综合灌溉定额可从现状年的3 300 m3/hm2减少至2 895 m3/hm2。较现状年,平水年可节水13%,枯水年可节水12%,可有效缓解农业缺水问题。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64-12165+1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岚昕;
介绍了溪流倒木这一生态因素与河流生态健康的关系以及倒木的监测方法,并分析了倒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66-1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俊伟;何争光;曹文平;李蕾;闫晓乐;贾胜勇;
[目的]采用竹丝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难降解且低C/N污水。[方法]利用连续流小试装置,以人工模拟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竹丝为生物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难降解且低C/N污水,研究污水中CODCr、TN、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当进水C/N基本控制在2左右时,CODCr、T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7%、23.6%和34.5%。竹丝填料能在低C/N且难降解污水中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其优良的表面特性和成分组成是其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素污染物的主要成因。[结论]该研究为难降解且低C/N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68-12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昆明;王丹;范燕燕;周晓见;靳翠丽;缪莉;
[目的]研究Fe/C共掺的TiO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对环境激素辛基酚的降解。[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出铁碳掺杂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以4-叔辛基酚为测试分子研究该类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Fe掺杂量、催化剂用量、pH、光照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干扰离子存在情况下的催化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Fe/C掺杂量为0.6%时,在25℃、pH=9.0、300 W汞灯照射、催化剂用量为1.0 g/L的条件下,经过100 min的降解可以使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辛基酚水溶液浓度降至0.02 mg/L;反应体系pH的升高和光强的增加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效率,污水中常见的K+、Na+和Ca2+等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无影响。[结论]Fe/C共掺的TiO2光催化剂在处理含有环境激素的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71-1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6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通;惠秀娟;唐凤德;薛爽;
[目的]探讨城市生活污泥在沙化林地利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室内淋溶模拟试验,研究施用污泥对风沙土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施加污泥模拟淋溶后,风沙土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在各土层含量显著增加,且0~20 cm土层增幅明显大于20~40、40~60 cm土层;各重金属(Cu、Cr、Pb、Zn)含量在0~20 cm土层增加显著,40~60 cm土层增幅较小。施用污泥淋溶后,风沙土内梅罗指数(0.67)虽低于国家林地土壤质量标准(0.70),短期内未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但若长期施用污泥,应注意各重金属特别是Cd的累积效应所带来的潜在危害。[结论]城市污泥在沙化林地的短期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74-1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蓬;王海荣;
为了探讨荒漠化过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了解荒漠化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选择河北坝上地区为调查区,按照荒漠化的不同程度设置样地,系统调查了轻度、中度、严重和极严重荒漠化土地表层(0~20 cm)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减少与荒漠化具有退化方向的一致性和退化过程同步性等特点。另外,针对土壤养分的这一变化特征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77-12178+1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姚剑亭;丁洪明;徐洁;
[目的]利用生态沟渠塘减少农田径流排放负荷。[方法]以苏州市相城区宅基村生态沟渠塘N、P拦截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有排水沟渠修缮1 834 m3、新开挖生态主沟渠6 800 m2和人工净化生态塘6 000 m2等工程建设,计算工程实控面积内的径流排放负荷。[结果]33.3 hm2农田TN、TP年径流排放净负荷分别为2 552.22和95.00 kg,沟渠径流年截留负荷TN、TP分别为1 225.07、50.35 kg,生态塘减少年径流排放负荷TN、TP分别为1 327.15、44.65 kg,出水浓度TN 6.32≤15、TP 0.25≤0.5,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结论]该研究为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79-1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叶彬;顾卫;刘守江;吕娟;
[目的]分析滨海盐渍土人工种植罗布麻的可行性及前景。[方法]分析了我国北方滨海地区耐盐植物罗布麻的生长环境与分布特征,并结合当前滨海盐渍土改良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将罗布麻的耐盐性和资源性特征与盐渍土的改良利用相结合的思路。[结果]通过在滨海盐渍土上引种、驯化与人工种植当地物种罗布麻,一方面实现濒危野生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另一方面达到盐渍土改良的目的,而罗布麻自身的优良特性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论]该方案的实施可为滨海盐渍土区野生罗布麻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因地制宜发挥2种资源的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82-12183+1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静;袁敏;孙贻超;邵晓龙;唐美珍;李婷婷;王艳娜;王栋;孙士顺;胡盼盼;梁晓庆;
为探索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中耐冷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对北方某人工湿地底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驯化,筛选出生长速率及降解效率最高的耐冷菌菌株,对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对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北方人工湿地底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耐冷菌菌株E,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当温度为8℃时,该菌株对模拟污水中的COD、总磷和氨氮的降解率分别达62.92%、56.42%和50.63%;对菌株E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分析,经鉴定菌株E为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a);该菌株最佳的生长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温度16℃、pH 6.0~8.0、盐度为1%、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显示出菌株E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为提高北方滨海盐碱地区人工湿地冬季污水处理效率提供了耐冷菌资源。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84-1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於进;杨胜翔;王丹璐;姜云超;
以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榆中县夏关营村农业灌溉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污水灌区与井水灌区灌溉用水成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玉米长势和产量,分析了榆中县生活污水灌溉农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氨氮、COD、总磷含量远高于井水。长期用生活污水灌溉的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比井水灌溉土壤分别提高了106.4%和6.4%,速效磷含量减少了7.9%,污灌对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污水灌区土壤容重小,含水率高,盐分含量小于0.1 g/kg,污灌在有效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并未引起盐渍化。污水灌区玉米的长势优于井水灌区,污水灌区玉米干重比井水灌区高7.4%,有效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干旱区生活污水灌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88-1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燕红;
近代社会中,化学的飞速发展不但为人类不断地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同时也给人类长久的生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危难。在此将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对环境友好溶剂及无溶剂的筛选判定和合成进行探讨,以便可以充分开发使用环境友好溶剂及无溶剂,促进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91-12192+1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郎鹏;袁龙义;薛兴华;
多年来,围垦、砍伐等长期过度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种子库完整性和河漫滩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在此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种子库在地表植被演替动态中的作用、演替实质以及河漫滩种子库的保护生物学意义,并提出了深入开展河漫滩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意义。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93-1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梅;唐运来;
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危机,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微藻作为生物质能原料有很多优势,但制约微藻生物质能源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是微藻的油脂含量。选育高油脂含量的微藻株系是目前微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此综述了微藻作为生物质能原料的优势和基于生物质能原料生产的微藻选育的研究进展。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96-12198+12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2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申旭红;肖飞鹏;肖进中;
[目的]研究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其生态危害。[方法]选取了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3个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海域,综述了其海底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比较总结重金属的分布规律与经济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总体来说,受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我国近海海域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在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3个海域的沉积物中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Cd、Cr、Zn、Cu和Pb污染,其中,在渤海湾和珠江口其As污染也不容忽视。沉积物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有害重金属随着食物链的传递最终进入人体内,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限制重金属排放的政策和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199-12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袁睿佳;
针对滇池流域不对称环状、阶梯状地貌格局特征分析了湖滨区、台地区和山地区3个圈层的非点源污染物分布与输送特点;进一步揭示出流域内的非点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不合理施肥、农业废弃物与乡镇企业的管理不当、水土流失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02-12203+1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正;张媛;李诚志;
选取了新疆天山北坡军塘湖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布设4个2 m×2 m试验样方,在2011年3月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地区积雪进行了积雪反射光谱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积雪在近红外区后反射率急剧下降,在1 350 nm附近积雪反射率近似呈直线下降;1 020、1 250、1 470和2 000 nm附近是积雪反射率吸收峰,在1 470和2 000 nm附近积雪的反射率几乎为0;太阳高度角引起的积雪反射率变化主要在近红外区;积雪反射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在融雪期,随着测量面深度的增加,积雪的反射率有减小的趋势。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08-12211+1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恩德;崔崴;刘艳萍;李锦荣;
[目的]研究草地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过程模拟试验。[方法]通过放水冲刷模拟试验对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草原土壤侵蚀特性进行系列分析,研究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机理。[结果]变坡径流平均流速随径流量和坡度的增大呈波动趋势增加;坡面径流平均输沙率和平均剪切力均随流量的增加波动增加,随坡度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形式变化,临界坡度值出现在25°左右,流量对输沙率的影响大于坡度因素的作用;坡面径流平均输沙率与平均剪切力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我国草原区土壤侵蚀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12-12213+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慧君;李波;吴琳;
[目的]探寻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F6固体发酵降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研究发酵温度、基质含水率、通气状况、接种量及基质初始pH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这5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玉米秸秆固体发酵的最适条件为31.6℃下调节基质含水率61.7%,pH6.0,接种5.0 ml液体菌种,6层纱布封口。经验证,该条件下玉米秸秆的降解率可达46.38%。[结论]绿色木霉F6固体发酵降解玉米秸秆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经济高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04-1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汤锋;易雪蓉;江军山;杨武;
[目的]研究菊粉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为替代市场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试验确定了添加不同抗氧化剂(0.1%菊粉+猪油、0.1%TBHQ+猪油、0.05%菊粉+0.05%VC+猪油)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抗氧化效果小于菊粉,而菊粉的抗氧化效果比VC和菊粉协同作用稍差。[结论]菊粉对油脂有一定抗氧化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食用油抗氧化剂。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14-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5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文;姚庆群;陈松笔;李开绵;
木薯是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是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的主要口粮。由于其采后易腐烂(2~3 d)导致木薯块根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木薯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块根采后生理的研究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对木薯块根采后贮藏的生理特性以及影响因素和主要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木薯块根采后处理技术和木薯选育种提供参考。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16-12218+1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永浩;裴晓惠;王春霞;齐建勋;张佳程;吴春林;郝艳宾;
核桃蛋白肽一般以核桃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综述了核桃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方法,酶解法制备核桃蛋白肽和提高核桃蛋白肽得率的辅助手段,以及多肽脱苦的方法,对核桃蛋白肽制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制备及其脱苦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19-12221+1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8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理;吴晖;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糙米中氯硝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采用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2)萃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HP-FFAP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GC-NCI-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测定,外标法定量。并对提取溶剂、萃取温度、不同冲洗体积、静态萃取时间和循环次数等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当添加水平为1、2、10、20、100μg/kg时,方法回收率为93.6%~102.8%,相对标准偏差为2.2%~6.2%,检出限是1μg/kg。采用保留时间和选择监视离子丰度比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加速溶剂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技术净化糙米中氯硝胺减少了分析时间和溶剂消耗。[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GC-NC-MS的选择离子监测的测定方法测定糙米中氯硝胺残留量,有效地减少基质杂质对分析灵敏度和方法检出限的影响,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22-1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向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鲜食品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与冷藏商品密切相关的冷链物流发展非常迅速。针对食品冷链物流的特殊性,运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起一个食品冷链物流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食品冷链物流公司进行评价研究。同时,利用JSP技术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备的食品冷链物流综合评价系统。最后,通过实例对系统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系统在食品冷链物流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25-1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程程;张强;裴振洪;刘同军;祁庆生;王加宁;
[目的]得到更高的COD去除率以指导柠檬酸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主要可控因素酸化时间、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以及厌氧进水COD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COD去除率优化。[结果]酸化时间与其他2个因素基本没有交互作用,厌氧停留时间和厌氧进水COD浓度对COD去除率有显著影响,而且有交互作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化时间1.53 h,厌氧水力停留时间3.52 h,厌氧进水COD浓度2 698 mg/L,预测最大COD去除率为93.31%,验证试验实际测得去除率为93.23%。[结论]用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酸废水厌氧处理过程,可得到较好的优化结果。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29-12231+1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1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娜;姜绍通;李兴江;李硕;
[目的]提高小麦麸皮纤维糖化率,使小麦麸皮得到高效利用。[方法]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还原糖浓度和水解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稀酸浓度、温度、时间、底物浓度对小麦麸皮纤维酸水解糖化的影响。[结果]温度对酸水解制备还原糖影响非常显著,酸浓度对水解影响明显,时间和底物浓度对小麦麸皮酸水解的影响不明显。小麦麸皮酸水解糖化工艺最佳条件为温度100℃,酸浓度1.5%,时间3.0 h,底物浓度0.067 g/ml;该条件下,小麦麸皮纤维酸水解后还原糖浓度达到38.137 mg/ml,水解率为51.485%。[结论]该研究提高了小麦麸皮纤维酸水解制糖能力,可为小麦麸皮的工业加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32-1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林有;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为宽叶荨麻叶绿素的提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浸提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的最佳浸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并辅以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提取效率的比较。[结果]以80%丙酮为浸提溶剂的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温度56℃、浸提时间7 h。影响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浸提法的比较,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具有速率快、效率高的优点。[结论]料液比是影响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超声波提取法可明显提高宽叶荨麻叶绿素的提取效率。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35-12236+1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黎斌;黄国平;耿云霄;罗蕾;
[目的]研究分析饮用水的综合毒性,对慢性毒性物质进行监测。[方法]应用发光细菌法,选用了81.9%低毒性测试模式,通过模拟试验,建立了生活饮用水的生物毒理性基线、研究了甲醛和六价铬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及发光菌试验影响因素,测定样品前排除浊度和色度的影响。[结果]通过建立生物毒理性基线说明发光菌适用于监控水质突发性污染,发光细菌对甲醛和六价铬具有敏感效应,当体系pH在6~8、余氯浓度小于0.2 mg/L时,发光细菌发光度基本稳定。[结论]通过对发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实现对化学毒性物质水平快速、准确地监测。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37-1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海成;杨圣岽;侯聚敏;徐艳阳;李欣欣;王昕;
[目的]对变性淀粉在雪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工艺配方。[方法]考察了变性淀粉的型号和用量、单甘酯用量及CMC与明胶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以变性淀粉为主要原料生产雪糕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变性淀粉型号DC-35,变性淀粉用量为6%,单甘酯用量为0.2%,CMC用量为0.3%,明胶用量为0.2%,即CMC∶明胶为3∶2。此条件下得到的雪糕产品组织状态均匀一致,口感细腻柔和,风味良好。[结论]该研究拓展了雪糕的种类,增加了雪糕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40-12241+12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7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莉;
淀粉基聚合物的开发利用很大程度地减轻了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反应挤出技术在改变产品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方面极具优势,综述了反应挤出技术在淀粉基接枝共聚物和纳米复合材料等多相复合体系中的发展应用。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42-12243+1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柴向华;唐忠盛;王胜利;吴克刚;潘显宗;
[目的]研究各种蛋白酶水解提取香菇可溶性含氮化合物,优化筛选胰蛋白酶酶解条件。[方法]采用各种食品级蛋白酶对香菇进行酶解,选取较优蛋白酶酶解条件,并结合螺杆挤压预处理提取香菇可溶性氮。[结果]胰蛋白酶提取香菇可溶性含氮化合物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11 g/ml,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50℃,酶量0.5%。在最优酶解条件结合螺杆挤压物理方法,可使香菇可溶性氮释放率及氨基态氮含量提高94.94%、82.94%。[结论]研究可为食用菌鲜味物质的提取利用提供参考。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44-12246+1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则睿;阴耕云;芦燕玲;李亮星;施红林;
[目的]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联用技术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高良姜中分离鉴定了7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油精、α-萜品烯基乙酸酯、香榧醇、异长叶烯和喇叭烯等,相对含量分别为38.54%、6.55%、7.74%、3.64%和3.93%。[结论]同时蒸馏萃取法提供的高良姜挥发物信息比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加热法提供的信息更丰富,结合这3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完善的高良姜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47-1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范丽霞;
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并采用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多种形式的实验室开放式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微生物实验人才。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70+1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雨;
针对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特点,以园林茶室建筑设计为例,通过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了学生设计能力;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促进了学习资源的共享等。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71-12272+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世林;刘雨逍;
针对农林院校研究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语篇结构性差、逻辑性不强等问题,从语篇布局的角度,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以及丹尼斯的主位推进模式为依据,研究如何运用主位、述位理论来改进篇章布局结构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以主位结构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两段语篇内所呈现的主位推进模式,来探讨主位结构分析在研究生阶段英语写作中的实际作用,以及对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73-1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顺枝;邓剑锋;田长恩;王小兰;胡位荣;
采用碱裂解法提取大肠杆菌的质粒DNA,检测提取到的DNA浓度和纯度,并以提取的DNA作为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采用搜索性正交设计试验法探求PCR反应体系中4个因素(dNTPs、DNA模板、引物和Taq酶)在5个水平上的最适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细调性正交试验筛选PCR反应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5 ng/μl,dNTPs 0.25 mmol/L,引物0.6μmol/L,Taq酶1.5 U/μl,Mg2+浓度1.5 mmol/L时,PCR的效果最好。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76-12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姚安庆;王真;陈柏寒;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项目设计、事实观察、问题分析、动手操作、论文撰写、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提出了全程研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并着重阐述了植物保护专业核心实验课程整合及其"全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79-12280+12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克梅;日孜旺古丽·苏皮;王丽丽;韩剑;
介绍了新疆农业大学对种子病害及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进行的改革与实践,重点包括: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全面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编写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种子病害及防治课程教材;加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建立更全面、更公正、更合理的课程考核制度。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81-12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桂康;
根据动物生物学实验的教育现状,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实践中,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84-1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成科;吕光俊;
针对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主要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实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地点、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开放,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格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87-12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雅楠;祁金玉;孙守慧;高国平;王月;
为了适应社会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对森林昆虫学课程实习进行了改革。从进一步明确实习目的出发,对实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有机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划分,并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90-12291+1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阳;王洋;袁先铃;刘清斌;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专业课学时相对减少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292-1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玉彬;
以云南省玉溪市30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为资料,研究了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子,分别为宏观环境因子、个人特征因子、个人生活的客观条件因子、个人生活的主观感受因子、收入因子、健康状况因子和子女教育因子。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07-12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4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陶爱祥;
选取农牧渔业总产值作为衡量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指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衡量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和农牧渔业专利授权数量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科研人员数量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关联性不够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对策。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09-12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茂森;
对特色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化的协同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化是品牌化的基础,产业化为品牌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影响力和品牌内涵;而产业化应当以品牌战略为指导,用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化的内涵和加速产业化进程。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特色农业在发展中应该坚持产业化和品牌化是同一过程、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11-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贞;
由于环境过度利用、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使我国面临发展社会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尤其是大力完善生态补偿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笔者从阐述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入手,实证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建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14-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0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清芝;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科技供给和需求方面面临的问题,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农业科技供给模式,即以政府为主体,农业科技研究单位和农民合作社为两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一体两翼"农业科技供给模式有效实施的对策,即深化对现有农技推广部门的改革,鼓励农业科技研究单位参与农业推广、强化合作社系统的服务功能等。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17-12318+1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顾勇;蒋胜;夏春;王栋;王飞;张明金;
对泸州当前烟农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烟农队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即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实施烟农分类管理、建立职业烟农队伍、推广烟叶机械作业、建立烟农培训制定、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19-12320+1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元帅;何锦峰;代荫;侯俊丽;王海燕;朱静;
构建了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及综合指数法对渔门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渔门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但其城镇化滞后,中心城镇的带动能力不足、环境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较弱、支撑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较弱等因素同时制约着渔门镇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最后根据渔门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其下一步建设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21-1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桂英;
通过选择S旗3个不同类型的草原移民点研究生态移民政策对移民的影响,分析了移民在新的环境下的生计方式选择及其适应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移民降低风险的策略,即移民但不禁牧、进入二三产业、重返牧业等。最后指出,国家与牧民是站在不同立场看待生态移民项目的,国家看重的是生态,牧民看重的则是生活。实现生态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由之路。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25-1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8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钱倩;黄晓春;李争艳;钱坤;
根据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的理论,以农业科研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业科研单位的知识构成以及知识间的互相转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农业科研单位知识共享体系模型,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实现知识共享、建设知识共享体系提出了建设思路和建设意见。
2012年24期 v.40;No.385 12330-1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