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桂林岩溶石山光蜡树响应曲线的研究

    杨红兰;梁士楚;黄雅丽;田华丽;

    [目的]为掌握光蜡树生理生态性。[方法]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光蜡树的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光蜡树在8月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有利于光蜡树对岩溶石山环境的适应;11月光蜡树的光饱和点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光蜡树8月份的羧化效率为0.04,11月的较低仅为0.01。[结论]光蜡树对弱光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机制,且它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强。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05-16506+16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杜永芳;方向红;孙文娟;

    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及其作用机理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着重介绍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分离、固相萃取、传感器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分子印迹技术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07-1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与筛选

    王美珠;曹月坤;陈文艺;姚秀清;李妍妍;

    [目的]为提高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酶活力。[方法]以抚顺近郊堆积腐烂秸秆的土壤为分离源,利用CMC刚果红平板培养基筛选出纤维素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Hc值)较大的菌株Y-07。以Y-07为出发菌株,在最适诱变剂量条件下,对其进行紫外线诱变和亚硝酸诱变。[结果]经过3轮复筛,紫外线诱变后的U10菌株为试验中获得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其酶活最高达到2.499 IU/ml,其活性是Y-07的3.41倍。[结论]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酶活力奠定了基础。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10-16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离子液体2-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分子结构与氢键关系的研究

    温声平;文宠伟;常勇慧;陈兰晴;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已引起广泛关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2-甲基咪唑与四氟硼酸结合能为-1 100.09 kJ/mol,并且采用NBO理论与AIM研究其结构与分子内氢键作用。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13-16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

    马东方;朱建军;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短期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生理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华农5号玉米为模式植物,设置5个盐浓度梯度(50、100、150、200、300 mmol/L),以0 mmol/L浓度处理作为对照,处理24 h之后开始测量各项生理指标,连续测量5 d。[结果]在低浓度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玉米幼苗出现严重的水分亏缺。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幼苗水分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叶绿素含量在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出现明显下降。光系统Ⅱ的明显变化则出现在300 mmol/L盐处理组。[结论]低盐胁迫对玉米水分吸收的影响不大。玉米幼苗对盐的耐受浓度在150mmol/L左右,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幼苗开始出现明显的胁迫特征,各种水分生理指标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光系统Ⅱ耐盐能力较强,对盐的耐受浓度高达200 mmol/L,在盐浓度达到300 mmol/L时才出现明显伤害。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18-16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不同复合基质对‘红颊’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余红;马华升;方献平;来文国;郑桂珍;汪建荣;

    [目的]研究6种不同复合基质对‘红颊’草莓营养生长、物质分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基质栽培下‘红颊’草莓植株的形态指标、植株鲜(干)重、产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结果]不同基质栽培对‘红颊’草莓植株的形态指标影响较小,对植株鲜(干)重的影响较大,且各处理间产量和品质指标差异明显。综合评价,该试验中以泥炭∶砻糠灰∶珍珠岩=3∶1∶1(V/V/V)的复合基质栽培效果最好。[结论]复合基质泥炭∶砻糠灰∶珍珠岩=3∶1∶1适合‘红颊’草莓生长,值得在草莓基质栽培中应用。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15-16517+16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营养限制对Heynigia riparia CE14-2油脂积累的影响

    费小雯;蔡佳佳;邓晓东;

    [目的]研究营养限制对Heynigia riparia CE14-2油脂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从海南热带水域分离得到一藻株为材料,通过18SrDNA同源聚类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将其培养在HSM、SE和BG11 3种系列(缺氮、磷、硫元素的培养基)12种培养基上,检测生长速率和油脂含量。[结果]试验鉴定该藻株为Heynigia riparia CE14-2;Heynigia riparia CE14-2在HSM培养基中生长优于其他培养基,N、P、S缺乏可促使Heynigia riparia CE14-2油脂积累,其中,硫和氮营养缺陷促进油脂积累作用明显,但营养限制使微藻生长减缓,使细胞组分的蛋白质、糖和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在SE-S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或乙酸钠,Heynigia riparia CE14-2的生物量、油脂和叶绿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增加,但葡萄糖的促进作用不如乙酸钠明显。[结论]为微藻的油脂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21-16524+16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EBI2调节抗体依赖型免疫反应中B细胞运动的研究进展

    赵鹏翔;吴亚楠;赵岭;马雪梅;

    EBI2受体为7次跨膜偶联受体,是EBV感染淋巴细胞使表达上调最高的基因之一。文中对EBI2调节抗体依赖型免疫反应中B细胞运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今后EBI2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25-16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豆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

    彭丹;郭峰;任子轩;朱元彬;

    [目的]建立大豆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体系。[方法]以大豆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所用的4种培养基处理中,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结论]为大豆的进一步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28+16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链霉菌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秦芳芳;龚雪萍;赵文超;高红亮;

    文中介绍了基因组重排技术的原理,并着重介绍了其在链霉菌育种方面的常规方法及主要过程,同时提出了解决一些常规问题的方法。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29-16530+16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分子技术在柱花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辛可慧;文亦芾;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柱花草理论和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与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克隆等在柱花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31-16532+16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NF-κB研究进展及其与炎症的关系

    吴亚楠;赵鹏翔;马雪梅;

    文中详细综述了NF-κB信号通路的组成、激活途径及其与人类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33-16535+16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细胞内ROS的种类及其产生部位

    朱素琴;何玲艳;张千千;季本华;

    文中对植物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细胞内ROS的产生途径。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36-16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SSR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改进

    李立群;王培;王小利;郑锦娟;马长珍;

    [目的]改良SSR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提高大规模SSR分子标记分析的工作效率。[方法]在利用SSR标记构建中国春/兰考大粒F2群体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对变性PAGE点样方法进行改进,并对中国春/兰考大粒筛选的122对差异引物进行组合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引物扩增条带特异性强、覆盖范围不大即可采用两次点样法分析;两次点样和单次点样的凝胶扩增条带均清晰可辨;分析相同数量的样品,两次点样法较单次点样法节约了41%的试验时间,节约了50%的试剂用量。[结论]两次点样法简化了试验步骤,节约了试验成本,加速了试验进程,更适用于遗传作图。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41-16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铜绿假单胞菌Z1产鼠李糖脂理化性质的研究

    张祥胜;许德军;

    [目的]为分析前期研究获得的产糖脂铜绿假单胞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应用于石油、食品、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的潜力,从而对该糖脂粗提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Z1发酵产生鼠李糖脂粗提物的CMC,并研究其在不同温度、盐度、酸碱度下表面活性的稳定性,同时与化学表面活性剂SDS进行比较。[结果]Z1产鼠李糖脂在-20℃常压和121℃的高温高压下表面张力均保持在40 mN/m以下,在NaCl浓度达30%情况下,表面张力也保持在37 mN/m以下,但在pH<4及pH>10的情况下,其表面张力均大于40 mN/m,分析可得其对温度、盐度表现极强的耐受性,但对酸碱度的耐受性较弱。[结论]该研究表明,鼠李糖脂表现具有极高的温度和盐度耐受性,且研究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或其发酵获得的糖脂粗提物具有推广应用于石油等领域的潜力。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该糖脂在酸碱度的耐受性方面较弱,需进行改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45-16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铁苋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魏秀娟;向发椿;崔明筠;徐健蓉;

    [目的]确定提取铁苋菜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分别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对传统热水浸提和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传统热水浸提的最优工艺为:加药材40倍量的水,在60℃下提取1.5 h,提取3次后的多糖得率为33.73%。响应面法分析微波提取工艺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微波功率和料液比的共同作用。[结论]微波辅助传统热水浸提提取多糖收率高、成本低、技术简单,是提取铁苋菜多糖的有效方法。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48-16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茶树抗寒选育及机理研究进展

    吕梅;曹仁勇;钱多;葛晋纲;刘海洋;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在茶树抗寒选育、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为茶树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提供相关依据,并为开展茶树的抗寒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52-16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文心兰切花品种的栽培比较研究

    柯海丽;黎维诗;刘冬梅;凌绪柏;

    [目的]选育高产、高抗的文心兰(Oncidium)切花新品种。[方法]从世界各地引进7个切花品种,通过比对试验,研究其生长、产花特性及抗病性。[结果]不同品种间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博大1号抗性最强,综合性状优良,切花高产优质。[结论]博大1号品种最适宜在海口及海南北部地区规模化生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56-16557+16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SNP对涝渍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陈思妍;邹华文;

    [目的]探讨硝普钠盐(SNP)浸种对涝渍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蒸馏水和50μmol/L SNP溶液浸种24 h,正常催芽萌发至胚根2~5 mm,涝渍处理72 h,然后测定水稻种子的出苗率及各项形态指标。[结果]与涝渍对照相比,SNP浸种处理的出苗率增加了36.7%,根长增加了22.5%,株高增加了10.6%,干重增加了41.1%,相对活力指数增加了30.4%。[结论]SNP处理能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出苗率,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种子相对活力指数,对农业生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58-16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橡胶厂废水·污泥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熊代群;李继武;李萃玲;蒋菊生;

    [目的]橡胶厂废水、污泥富含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探索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在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橡胶厂废水、腐熟污泥均具有一定肥效,施用腐熟污泥、灌溉橡胶厂废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的空心菜生长势较好,植株较高,叶色浓绿,叶绿素含量较高,空心菜产量增加了60.9%~132.2%。[结论]该研究可为橡胶厂废水、腐熟污泥在蔬菜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60-16561+16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昌烟区浓香型烤烟新品种筛选研究

    牛宝权;李雪君;李跃峰;王满;张东峰;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许昌烟区种植的浓香型烤烟新品种。[方法]以NC89为对照,对6个烤烟品种CF213、中烟202、秦烟97、豫烟9号、辽烟17、龙江935的生物学性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豫烟9号和龙江935的田间长势强,产量、产值高,抗病性强,外观质量好,可以在许昌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CF213和中烟202的田间抗病性差,尤其抗病毒病能力比对照差,CF213的产量和产值均比对照低;秦烟97与辽烟17的经济性状差,辽烟17抗病性差(感黑胫病)。产量与株高、叶数和径围之间呈极显著中度正相关;株高和径围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叶数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主要为间接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许昌烟区烤烟品种的更新换代及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62-16564+16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淮北小麦主茎干物质积累动态研究

    赵太宇;张存岭;陈若礼;刘超;张东志;

    [目的]研究淮北4个小麦新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动态。[方法]4个小麦新品种分别为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结果]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小麦主茎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主茎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越冬始期前13 d和终花后5 d左右,转折点位于拔节前4 d和终花后11 d,籽粒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终花后13 d左右;穗粒质量曲线转折点为终花后9和18 d,千粒重曲线转折点为终花后7和20 d。[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淮北地区冬小麦干物质增长规律提供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65-16566+16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酵菜籽粕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选育研究

    王雅君;陈力力;廖杰琼;范琳;尹丽敏;

    [目的]为了选育发酵菜籽粕高产纳豆激酶的优良菌株。[方法]出发菌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Z1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后,以菜籽粕作为唯一氮源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并以纳豆激酶为考核指标进行高产菌株的筛选。[结果]通过反复筛选和遗传稳定性试验,获得高产纳豆激酶且遗传稳定的突变株U49,其酶活力比Z1提高了100.34%。[结论]该研究可为利用菜籽粕工业发酵生产纳豆激酶奠定基础,并为新型保健食品和药物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67-16569+16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烤烟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及其产区差异研究

    王娟;周丽娟;李文娟;朱聿振;梁晓琴;邓国宾;

    [目的]全面掌握云南烟区烟叶物理特性差异。[方法]选取云南2010、2011年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上、中部1 058个烟叶样品进行物理特性指标系统分析评价,并探讨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烟叶样品物理特性质量的主要差异。[结果]云南地区烤烟上部烟叶各物理特性值的一般范围是:厚度0.109~0.229 mm,平衡含水率12.35%~16.22%,含梗率21.44%~35.31%,填充值2.43~4.37 cm3/g,叶面密度71.370~125.518 g/m2,抗张强度0.109~0.224 kN/m;中部烟叶一般范围是:厚度0.087~0.197 mm,平衡含水率12.47%~16.46%,含梗率24.93%~36.95%,填充值2.35~4.37 cm3/g,叶面密度52.995~107.127 g/m2,抗张强度0.099~0.205 kN/m。多数物理特性指标在测定的2年间相对稳定。品种差异比较方面,红大、K326、云85都表现出较显著的物理特性差异。不同产区间各物理特性值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正确定位生态区域种植规划下各个烟区烟叶质量特色以及中式卷烟差异化之烟叶原料差异化的特色定位特供数据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70-16572+16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微波辅助提取当归多糖的工艺研究

    李加林;刘霞;刘胜;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水溶性)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寻找更加高效的当归多糖生产途径和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组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考察微波辅助法提取当归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当归多糖的最优条件为:功率50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为1∶15(W/V,g/ml,下同);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达到7.82%。[结论]该工艺适合当归多糖的提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73-16574+16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不同有机无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李琰琰;韩延;齐飞;王利兵;冯小虎;荣冠;张友武;

    [目的]为筛选适合抚州烟区生态条件的有机无机肥料。[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方法,对6种有机无机肥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各种有机无机肥对烟株长势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施用镇江贝斯特有机无机肥、湖南金叶有机无机肥可提高烟叶产量,同时可增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75-16577+16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粤东小流域源头村域土壤磷状况及流失风险

    林世奇;许超;纪浩;刘郁葱;谢佳莹;种云霄;吴启堂;

    [目的]调查小流域中村域土壤磷素状况及流失风险,为土壤磷素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方法]对粤东兴宁县石马河小流域源头石马镇马石村土壤的磷素含量、等温吸附特征及流失潜能(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土壤全磷、速效磷、水溶性磷、生物有效磷、土壤磷溶液中磷和Mehlich 3-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0~1 130、8.82~42.09、1.44~3.68、44.93~667.78、0.27~0.49和6.88~106.91 mg/kg。土壤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很好地拟合(R2=0.651*~0.995**)。土壤磷吸持饱和度平均为18.06%,为容易流失阀值(25%)的72.24%,其中4个土样的DPS已超过容易流失的阀值。[结论]石马河小流域源头村域土壤磷素具有较高的流失风险。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78-16581+16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烟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孟高中;张永辉;徐余勇;王珏;

    [目的]为了筛选有利于提高土壤营养且改善烟叶成分的秸秆覆盖方式。[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春冬小麦)覆盖处理对烟田土壤速效养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秸秆覆盖处理的小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及产质量明显高于对照;以全秸秆覆盖、团棵期倒垄培土处理的效果最好。[结论]在烟叶实际生产中,建议采取全秸秆覆盖,并且在团棵期倒垄培土。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82-16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葫芦河流域土壤化学组成与地形的关系

    卢秀丽;马金辉;

    [目的]为葫芦河流域土壤的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葫芦河流域的土壤分布图、土壤化学组成的各种指标值和DEM为主要数据源,分典型剖面和统计剖面,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葫芦河流域地形对土壤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在研究区内,地形影响降水和气温再分配,导致土壤化学组成各个指标值的差异。同时,找出对土壤化学组成影响最显著的地形参数。[结论]这对于合理施肥具有指导作用,便于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85-16588+16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粪堆肥中添加石灰氮对堆肥发酵的影响

    于俊娥;敖日格乐;

    [目的]为了探讨石灰氮是否适合作为抑菌剂应用于堆肥化处理。[方法]采用静态堆肥系统,借助通风和翻堆等方式进行堆肥试验,测定堆肥过程堆料的物理性质、温度、水分、T-N、NH4+-N/NO3--N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堆肥中添加石灰氮对堆肥发酵的影响。[结果]在堆肥结束时对照大肠杆菌仍有残留,而各处理大肠杆菌迅速达到检出界限以下,但各处理组随着石灰氮添加量的增加堆体堆料氮素损失增多,且堆体达到腐熟所需的时间越长。[结论]在堆肥中添加石灰氮会延长堆肥时间,导致堆料氮素损失增多,但石灰氮作为一种杀菌效果良好的抑菌剂,如何合理地应用于堆肥化处理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89-16591+16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万宁市菠萝土壤养分状况比较研究

    吴浩;习金根;

    [目的]采集海南省万宁市菠萝产区土壤,分析、比较土壤养分。[方法]采用常规分析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结果]pH以酸性为主,平均值为5.43,属于5级微酸性土的采样点占总数的40.00%;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平均值为19.21 g/kg;全氮含量为缺乏水平,平均值为0.89 g/kg;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52.50 mg/kg;有效钾含量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为48.33 mg/kg。[结论]海南不同地区菠萝土壤养分含量对比,pH差异较小,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不同地块间差异大,差异最大的有效磷含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92+16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应用进展

    朱明旭;

    缓/控释肥料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对作物产量、性状、品质以及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是其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料的应用进展。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95-16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复合肥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

    汪爱丽;

    [目的]为新型肥料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钾复合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美盛系列磷钾肥对水稻茎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降低株高,抑制水稻无效茎蘖的发生,改善水稻高产群体结构,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量,防止倒伏。[结论]MESZ和Kmag配合施用对水稻有显著增产效果。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97-16598+16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氮肥水平配施硼肥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何德清;刘辉;

    [目的]研究配施硼肥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水平、优化施肥和常规习惯施肥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设无氮区、70%优化施氮区、优化施氮区、130%优化施氮区、优化施氮无硼区,随机排列。同时,取样测定甘蓝硝酸盐、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甘蓝产量,增产幅度为3.86%~12.98%,以优化施氮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各施肥处理均降低甘蓝的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9%~29.7%,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无氮处理,其次是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对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不一致,均降低了甘蓝的VC含量;仅无氮处理提高甘蓝还原糖含量8.4%;130%优化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缺硼处理分别增加甘蓝氨基酸含量2.7%和8.3%,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甘蓝氨基酸含量。[结论]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甘蓝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各处理对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不一致。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99-16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营养液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

    姜虎生;王爽;王宏燕;

    [目的]为探讨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玉米幼苗,测定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结果]稀释50倍的营养液能够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加快对子叶中贮藏养分的转化和利用;同时,能提高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根系吸收、代谢活力,促进植株构建物质的合成,提高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结论]稀释50倍的营养液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为后期的生长提供优良的条件。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02-16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磷源及用量对冷浸田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王文军;凌国宏;洪国胜;

    [目的]研究不同磷源及用量对冷浸田水稻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探求在冷浸田水稻磷肥适宜用量。[方法]以D优202为材料,在皖南山区冷浸田中开展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2个磷肥品种及3个磷素水平田间试验。[结果]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施钙镁磷肥的增产效果比过磷酸钙好,均以75 kg/hm2P2O5产量最高。冷浸田施磷有利于水稻有效分蘖的形成。过量施磷导致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结论]在研究条件下,冷浸田水稻施磷以75 kg/hm2P2O5为佳,可保证水稻各生育期适宜磷素累积量,增加分蘖数和穗实粒数,提高水稻产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04-16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和烤烟质量的影响

    李建平;李进平;饶雄飞;何波;陈振国;

    [目的]应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为烟株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以达到提高烟叶质量的目的。[方法]在田间设置4个处理,测定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计算土壤总孔隙度,同时测定烟叶叶绿素的合成效率、经济性状、质量性状。[结果]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对改善烟田土壤物理性状有较明显的效果,团粒结构得到改善,透气性增强;对烟叶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改善根际营养状况和发育环境,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以处理B(起垄前在田块表面喷施+垄体喷施)效果最佳;对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处理B最佳,处理A(喷施一次调理剂在垄体)次之;对烟叶感官质量影响较大,各处理明显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A最好,处理B次之。[结论]"免深耕"土壤调理剂的应用可以改善烟田土壤物理性状,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质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07-16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紫云英带籽翻耕的氮肥促腐效应

    王伯诚;赖小芳;陈银龙;项玉英;陈剑;

    [目的]为了解决紫云英带籽翻耕时草秆不易腐烂问题,同时研究与统传紫云英翻耕相比较对土壤培肥水稻增产的效果。[方法]以不施肥、施纯化肥为对照,对传统压绿(紫云英盛花期翻压45 000 kg/hm2)、带籽紫云英翻耕(草秆22 500 kg/hm2翻耕,15 d后加氮肥移栽)、带籽紫云英加氮肥混合翻耕(草秆22 500 kg/hm2加氮肥翻耕,15 d后移栽)利用方式进行试验。[结果]在施入总养分量相同的情况下,紫云英3种翻耕处理方式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生物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当年单季稻增产显著。与传统压绿相比,紫云英带籽翻耕增效1 350元/hm2。[结论]3种利用方式都起到培肥增产的作用,而将作基肥用的氮肥全部与带籽紫云英混在一起翻耕更能起到促腐培肥增产的功效。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10-16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柞蚕微粒子虫侵染菜青虫的研究

    张小燕;王丽君;刘婷;

    [目的]探明柞蚕微粒子虫能否侵染非天然性宿主菜青虫。[方法]通过对纯化的柞蚕微粒子虫进行添食菜青虫,分析了不同浓度下柞蚕微孢子虫对菜青虫的侵染力差异,并采用SYBR Green I染液对菜青虫体液内的柞蚕微孢子虫进行染色,观察其形态。[结果]柞蚕微粒子虫在转宿主情况下能够感染菜青虫,并且在特定浓度下能够在菜青虫体内大量增殖。[结论]为进一步开展柞蚕微粒子虫的非天然性寄生宿主范围以及转宿主后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593-16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徽合肥地区烟粉虱生物型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严丹侃;张海珊;章东方;

    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安徽合肥地区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所采集烟粉虱为Q型,且与云南昆明地区的烟粉虱种群同源性达到99.8%~100%,推测安徽合肥地区Q型烟粉虱很可能为外来入侵害虫,其发源地应该与云南昆明地区Q型烟粉虱一致。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32-16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芽孢杆菌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朱玥妍;刘姣;杜春梅;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多粘芽类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拮抗作用、竞争作用、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等方面;总结了生防芽孢杆菌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并对芽孢杆菌及其制剂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35-16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1 ] |[阅读次数:0 ]
  • 6种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药剂筛选

    刘剑金;王伟;汤首全;张体坤;罗正红;

    [目的]对防治烟草花叶病的部分药剂进行筛选,为生产上选择防治花叶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在普洱市6个县区进行了6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花叶病均有一定效果。在6个县区,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6%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3%、58.3%、57.6%和57.5%。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的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仅55.1%。[结论]在普洱市烟叶生产上进行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可采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6%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交替轮换使用。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39-16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4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药效比较

    王杨;张淑颖;徐源辉;吴远国;

    [目的]探究4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方法]以稻瘟病感病品种湘早籼24号为试验对象,测定了32.5%阿米妙收SC、30%爱苗EC、75%拿敌稳WG、75%稻艳WP 4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75%拿敌稳用量为300g/hm2时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最好。[结论]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42-16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别山区农村防雷的现状与对策

    范小雷;

    通过对山区农村雷电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引起山区雷电灾害的原因,并针对农村的现实条件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政策性建议和技术性措施,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山区农村的雷击事故以及推动今后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44-16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短角幽天牛成虫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

    周书永;陈绘画;项宁宇;

    2006~2011年在浙江省仙居县大北地溪林坦连续调查短角幽天牛,根据调查数据计算成虫种群的多项空间格局指标,然后分析各项指标与密度间的相关性,并从中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K值描述短角幽天牛成虫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结果表明,林间短角幽天牛成虫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度随季节而变化,每年5~6月和9~10月有2个明显的扩散高峰,在一个世代内的聚集趋势为聚集-扩散-聚集。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47-16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植物防制蚊虫的研究进展

    汪秀芳;薛淋淋;许开平;叶碎高;尤爱菊;

    从植物防制蚊虫的历史与演变、植物防制蚊虫的活性成分、影响植物防制蚊虫效果的因素3个方面综述了利用植物防制蚊虫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植物防制蚊虫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防制蚊虫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51-16654+16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南方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方法

    欧阳红军;李国平;何衍彪;

    对我国南方常见地下害虫种类及其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进行了总结,为我国热带地区地下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55-16656+16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线性分析在饲养试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林英庭;张廷荣;郎海芳;陈俏俏;

    分析了线性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举例说明了该方法在饲养试验结果分析中的意义及方法,分析了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高饲养试验结果分析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13-16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养分研究

    许新新;刘书杰;柴沙驼;崔占鸿;王迅;郝力壮;

    [目的]初步掌握三江源区冷暖两季矮生嵩草草场土壤养分的含量。[方法]对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冷暖两季0~5 cm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35.78和236.74 g/kg;5~10 cm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5.39和152.92 g/kg,均高于高肥力(15 g/kg)。冷暖两季0~5 cm、5~10 cm土壤平均pH为6.88、6.72、6.85、6.87。冷暖两季0~5 cm、5~10cm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0.2%。冷季0~5 cm、5~10 cm平均磷含量为0.011 6%和0.009%;暖季0~5 cm、5~10 cm平均磷含量为0.117%和0.111%,冷季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全国水平。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为5.15和6.49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大于24 mg/kg。[结论]三江源区冷暖两季矮生嵩草草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肥沃,弱酸性土壤有利于提高铁的有效性,土壤全氮、有效硫含量丰富,速效磷含量中等。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15-16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动物围术期麻醉死亡的临床研究与防控策略

    张彩丽;鞠艳敏;陈琳;韩芸婷;周振雷;

    对小动物围术期的麻醉死亡、死亡风险评估和影响因素、麻醉死亡的防控策略进行了综述,为兽医临床麻醉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18-16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的引繁与推广

    靳月琴;王乃红;王玉珏;卢建珍;刘力;胡山林;芦成;沈琦;韩红发;

    总结了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在山西省引繁与推广的背景、经济指标、技术路线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饲养新品种的主要技术标准。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21-16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重组溶菌酶对肉鸡营养消化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丁亦男;

    研究人重组溶菌酶对肉鸡营养消化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替代抗生素的可能性及其在肉鸡日粮中添加的最佳剂量。结果表明,添加0.2%人重组溶菌酶的促生长效果最好。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23+16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欧盟鱼病水平测试样品中DNA病毒检测

    徐晔;段宏安;周毅;丁超;

    [目的]通过参加欧盟鱼病水平测试,评价试验室检测能力,加强对检测方法的掌握。[方法]按照水平测试说明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测试的10个样品在病毒分离后用PCR方法检测DNA病毒。[结果]PTⅡ检测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EHNV),PTⅢ为欧洲鮰病毒(European catfish virus,ECV),PTⅧ和PTⅩ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disease vi-rus,KHDV),PTⅨ为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EUS)。[结论]该实验室检出了2011年欧盟鱼病水平测试样品中的4种DNA病毒,与最后公布的测试结果完全一致。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24-16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蚕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董占鹏;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由于生产上专养雄蚕和农业害虫防治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对其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极为迫切。对家蚕的性染色体及其结构特征和性别调控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27-16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红茴香的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史喜兵;刘杰;孙毅宁;

    通过引种试验,认为红茴香有良好的观赏性,抗寒性较强,在郑州地区能够正常生长,但生长较慢,7年平均苗高187 cm,地径平均4.8 cm,播种繁殖出苗率不高,扦插繁殖困难。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57-16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清澜港红树林植被类型数量分类

    徐中亮;杨小波;李东海;黄运峰;农寿千;陈玉凯;

    通过对研究地区的路线调查和样地调查、Cluster Analysis聚类、NMDS排序,分析海南岛清澜港潮间带植被类型及群落的空间分布,研究潮间带植被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Cluster Analysis聚类、NMDS排序的结果显示,可将清澜港地区51个样地划分为1个植被类型组、1个植被类型、2个群系组和7个群系,不同群系在物种组成和立地条件上均有差异;②从排序的结果可以看出群落和环境的关系,NMDS排序轴的第一轴上呈现清澜港植被群落在潮间带上的水平带状分布特征,在排序轴的第二轴上呈现植被群落受潮位控制,在空间上成规律的梯度分布状态。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59-16661+16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持续干旱对云南文山油茶的生长影响研究

    龙伟;姚小华;

    [目的]调查持续干旱对云南文山油茶的生长影响。[方法]调查5个观察点的滇油系列油茶品种在2009~2010年云南旱灾中的表现。[结果]虽然油茶受到持续干旱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伤害,抽梢受到了抑制,但依然保持了稳定的产量,表现出较强的耐旱能力,且经过抚育管理后的油茶林损失小于未经抚育的。[结论]水分对油茶新梢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影响,合理的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树体的抗旱能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62-16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福州市古树名木多样性及其分析评价

    刘晨舒;林大伟;刘剑秋;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踏勘,对福州市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福州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64-16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木材变色菌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

    刘媛;罗建举;邓力;陈健波;任世奇;

    [目的]筛选对木材变色菌生长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化学杀菌剂。[方法]采用抑菌圈法测定9种化学药剂、14种复合配方对5种木材变色菌抑菌能力。[结果]9种药剂中,CBZ和Me-TBZ单独使用对变色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大部分复配药剂提高了抑菌能力。[结论]复配药剂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的药剂。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67-16668+1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永康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

    金攀;应尚蛟;应光明;任立超;严玲玲;成志良;

    通过对永康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生态公益林效益的最大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69-1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连木种子发芽和出苗研究

    王学勇;刘巧哲;李金霞;

    [目的]探讨黄连木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方法]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不同覆土深度进行试验。[结果]黄连木种子吸水性较好,浸种48 h吸水就达到31.4%,接近种子饱和吸水量;经100、2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12 h,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1.6%和28.6%,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去除外种皮后,再用草碳土对种子进行揉搓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种子发芽率可达45.1%;加盖地膜和覆土深度1 cm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结论]该试验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71-16672+1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汉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徐玉梅;侯云萍;袁莲珍;刘际梅;

    [目的]研究罗汉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方法]对影响罗汉松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激素品种、激素浓度等因子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结果]根长、生根数、生根率最好的组合是黄土+NAA(200μg/ml)。[结论]基质为黄土、激素为NAA(萘已酸)、浓度为200μg/ml的处理组合(A2B3C1)生根率、生根数和最长根长均最好。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73-1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2008年12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朱义青;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实时预报业务数据库中的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1°×1°网格点逐6 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12月3~6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是500 hPa鄂霍茨克海附近强大的暖性高压脊阻挡冷空气东移,使冷空气堆积加强,形成横槽并转竖;泰梅尔半岛旋转南下的极涡南掉与转竖的低槽携带的冷空气合并,使冷空气势力增强并取西北路径从黄河流域大举南下,造成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76-16677+16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气象因子对石榴裂果影响的初步研究

    胡园春;

    石榴裂果成为影响石榴品质、产量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试验研究,发现石榴裂果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并找出石榴裂果与气象因子有关的主要因素,利用天气预报与石榴生产栽培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采用树盘覆草、果实套袋、合理修剪等综合配套措施,使石榴裂果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石榴质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78-16679+16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贵港大雾天气的气候学特征

    李祖敏;陈绍河;林雪香;曾海萍;杨品兴;

    利用贵港气象站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港大雾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并讨论了08:00出现的大雾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港站大雾多出现在夜间,09:00左右为大雾消散的高峰期;近50年来年平均大雾日数为2.2 d,一年中大雾主要出现在春季的3和4月;从年代趋势分析,贵港大雾日数在20世纪60~90年代差异较小,但在21世纪后开始快速增长,年代际间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当08:00气温为14~19℃、相对湿度>96%、风速0~2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当天或前一天出现0~0.5mm的降水时更有利于大雾的发生。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80-16681+16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博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王卫东;

    介绍了博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的划分,根据以热量指标为主以干燥度指标为辅的原则将博山区划分为4个农业气候区,其中第4农业气候区又划分为2个亚区,并对各个气候分区的范围、气候资源状况、适宜种植作物及发展方向、面临的气象灾害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粮食作物应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是博山一年两熟制最有保证的地区,靠近城区的乡镇大力发展蔬菜生产;Ⅱ区是博山仅次于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境内热量条件可以满足桃、猕猴桃、苹果等果树的生长,以及旱田西红柿、大白菜的生产和黄烟的种植,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下,重点形成了石马鲜桃,郭庄长茄、北博山黄烟、大白菜、以源泉为主的猕猴桃生产基地;Ⅲ区以旱作物农业为主,热量条件能够满足两年三熟制的要求,粮食作物组合应以春谷子+小麦+早熟玉米为主,重点发展"黑五类"、金银花、桔梗等中药材以及日照绿茶;Ⅳ1区气候寒凉,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要求,因干旱严重,粮食作物应首选谷子作为当家品种,冷凉的气候是种植马玲薯的优势气候条件;Ⅳ2区热量少,坡度大,仅适宜发展林业,树种以油松与紫穗槐或落叶松与椴树混交为好。对于各个不同气候区面临的干旱、干热风、霜冻、冰雹、暴雨等不同的气象灾害,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情况下统筹规划,集约化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才是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82-16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ArcGIS在气象灾害短临监测预警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王荣喆;倾继祖;钱莉;

    尝试利用移动手机短信结合GIS技术开展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有效发挥手机短信快捷便利、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和GIS技术准确定位的作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快速联动机制。武威市气象灾害短临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考虑了区域气象站资料获取、气象灾害阈值检索、气象灾害点在地理信息图上落点和等值线分析因素,以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地理信息作为输入数据,通过设定气象灾害监测阈值进行监测预警;从系统框架模型、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分析流程、数据访问、系统功能6个方面进行设计;利用ArcGIS强大的分析功能与移动通讯相结合,实现了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输出于一体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增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85-16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桂林两次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特征及影响对比分析

    郑贤;唐熠;阳薇;

    利用常规资料、欧洲资料分析了2008和2011年桂林2次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2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不管是在影响时间、持续时间还是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都很相似,但2008年的损失却比2011年严重得多;2008年以冻雨天气为主,2011年以间断性雨夹雪天气为主。进一步研究发现,2次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中低层环流特征不完全一样,2008年中低层持续长时间的偏南低空急流,且存在明显的逆温,而2011年为低空急流且持续时间短。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92-16695+16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多普勒特征分析

    黄远盼;韦继忠;韦春艳;游美玲;

    通过对2012年6月21~25日广西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常规天气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发现,季风槽东移发展、低涡切变辐合稳定维持是产生降水的重要原因。多普勒特征分析表明,中尺度辐合线在桂东北地区南北摆动是造成桂东北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中低层强盛西南风长时间维持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96-16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达强反射率因子及短时强降水的自动监测报警

    李高峰;徐根生;刘沈;

    利用现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用等值线追踪法即时分析反射率因子的强度、面积,实现雷达强反射率因子的自动监测识别,并通过短信方式向有关业务人员报警,使业务人员在第一时间监测强天气,并在第一时间发布预报预警,从而有效地提高短时强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利用永州市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每小时定时自动查询自动站数据中心数据库的每小时雨量,当出现强降水时,用短信方式向有关防汛责任人员报警,使其及时掌握全市降水情况,避灾防灾。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699-16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地形对局地天气系统的影响

    李丹;于增华;单振宇;

    通过对长白山地形的分析,研究它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总结出受长白山影响所产生的地方性天气系统及其对周围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小高压是在长白山系和周围海路状况的影响下形成的,分为环绕长白山的地方性低槽系统和长白山高压系统2种情况;长白山小高压又分为弱环流形势下和有明显锋区下2种类型,2种类型影响下所产生的长白山小高压系统与其产生的天气现象的关系密切。由小系统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也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研究地方性小系统对准确做好每天的短期天气预报、局地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有很大的帮助。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02-16703+1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气候变化对成县冬小麦种植的影响及对策

    许育良;陈剑雄;

    从农业气候生态角度分析了影响成县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对成县小麦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干旱。气候生态因子变化最大的是降水,其次是日照,积温变化最小。就降水而言,冬前变化大于越冬期,返青—抽穗期变化大于后期,形成生育中期出现干旱、后期易受阴雨危害的特征;日照对成县小麦的生育期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后期(返青—成熟期);成县冬前积温有的年份过高,使小麦冬前旺长,造成越冬冻害死亡现象较为严重,后期积温不足影响小麦发育期进程和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建议在选用小麦品种时,一要注重小麦属性,二要注意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好,三要有配套的耕作栽培技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04-16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铜陵市一次典型梅雨期暴雨过程的预报分析

    熊权;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对2011年6月18日发生在安徽省铜陵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东北冷槽与中纬度短波槽结合,冷空气扩散南下与副高西南侧输送来的暖湿气流在沿江交汇的形式下发生的;水汽通量散度对暴雨降水形成与落区分布有较好的表征作用,其他物理量场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实际应用中,梅雨季节,在预报暴雨时要重点关注江淮切变线,看有无低涡、高空冷槽与之配合,强降水区域往往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低空西南气流与东北气流的辐合区、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附近。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07-1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吉林地区屋顶花园式绿色建筑发展构想研究

    刘国敏;陶瑞峰;

    通过对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与运用、创新及发展的构想,以及吉林地区发展屋顶花园的构成要素、构景要素、生态绿化的立体延伸、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分析,为屋顶花园式绿化建筑在吉林地区的推广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11-16712+16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库车县县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李俊;夏爽;李娟;

    以新疆阿克苏新疆库车县为例,对其县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根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提出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以提升新疆库车县旅游在区域内的旅游竞争力,以及区域合作协调能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13-16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江西黎川黎滩河省级湿地公园规划研究

    胡达维;聂海兵;余本锋;

    分析了黎滩河省级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以及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解析了公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性质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分区规划。估算其建设资金,提出了资金筹措方法,进而进行了效益评价。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16-16717+16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若尔盖高寒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研究

    刘长秀;张伟;

    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分析若尔盖高寒湿地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出发,阐述了该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面临的严重威胁和威胁形成的原因。揭示出在当地牧民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传统旅游产业给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从而提出在若尔盖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生态旅游的特征和当地实际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构建社区参与型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完善旅游组织的管理,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人才和科技的支撑,调整产业结构。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18-16721+16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苏州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迁分析

    陈德超;杜景龙;孙超;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迁,深入理解变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满足区域人地协调发展的需要。以苏州环太湖地区为例,采用1986、1998、2003年TM数据,通过解译获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进而对太湖生态保护岸线进行缓冲区分析,计算最大斑块所占面积比例(LPI)、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面积斑块分形指数(FRAC_M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蔓延度指数(CONTAG)7种景观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迁,为区域规划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区内主要的用地类型,其面积比例普遍超过60%,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并且1998年以后增加的幅度变大;景观总体格局遭到破坏,建设用地增加所导致的最大斑块面积比例不断上升,斑块数量减少,斑块密度下降,景观均匀度降低。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58-16760+16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橡实制备燃料乙醇菌种筛选及工艺考察

    赵晓锋;张全;姚秀清;王钟熠;佟明友;

    [目的]筛选适宜的橡实制备燃料乙醇的菌种,并优化该发酵工艺。[方法]以橡实粉为原料,筛选适宜的燃料乙醇发酵菌株,并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酿酒酵母FE-B是一株高效的耐受单宁中温菌株。以橡实粉制备燃料乙醇,当液化温度为95℃,乳液浓度为32%,液化pH为5.8,液化酶用量0.06%,糖化酶用量0.05%,发酵温度为36℃时,可获得较高产率的燃料乙醇。[结论]在纤维乙醇生产技术尚不成熟的前提条件下,为了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利用野生淀粉资源橡实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22-16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榆林市绿色GDP核算研究

    张海瑜;占绍文;冯全;

    以榆林市2006~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估算,核算出了12个区县的绿色GDP值及绿色GDP扣减指数。核算分析显示,自然资源耗减损失是环境代价的主要方面,北六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比较更严重。因此,要加强生态补偿,提升产业结构,找到县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契合点,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25-16729+1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溶解氧对地表饮用水源水质中锰、氨氮、总磷的影响

    张越;要杰;

    [目的]研究溶解氧对地表饮用水源水质中锰、氨氮、总磷的影响。[方法]针对河北省保定市饮用水源地西大洋水库取水口夏季锰和氨氮超标问题,研究了溶解氧对库区水质中锰、氨氮、总磷的影响。[结果]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偏低促使底质中元素的释放是影响地表饮用水源地夏季水体锰和氨氮超标的原因之一。自2003年保定市全面取缔库区的网箱养鱼之后,库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该研究为改善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提供了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30-16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淮河流域贾鲁河栖息地完整性评价分析

    张兵;温腾;盛晟;安树青;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了贾鲁河9个河流断面的栖息地质量状况,分析了栖息地综合指数(HI)与水质理化指标、底栖动物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栖息地质量状况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途径。结果表明,贾鲁河9个河段中,有超过50%的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栖息地质量与水质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底栖动物生物量、B-IBI指数、Goodnight-Whitley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相关(P<0.05);栖息地主要通过河道内生境变化与河滨带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贾鲁河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其中底质类型和城镇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两大因素。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33-16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浮萍净化与资源化利用沼液初步研究

    李妍;席运官;徐欣;

    [目的]初步研究浮萍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可行性。[方法]以紫背浮萍和青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沼液中培养,研究浮萍对沼液中氮、磷和COD的净化去除能力和沼液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背浮萍在稀释1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紫背浮萍在稀释2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COD的净化效果最好。此外,浮萍能够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浮萍净化沼液同时生产鱼类饵料等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39-16740+1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开发区域的累积环境影响及实例分析

    林扬碧;钟同畅;

    在探讨开发区域的累积效应行为与类别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区域活动累积环境影响的响应方式,建立相对应的4种累积环境影响的理论计算模型。最后,以海南省某一开发区作为实例,运用全幕景分析方法,结合区域景观结构分析、海域水动力模型等背景技术,在累积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异、全幕景变化,对开发区域的陆生生态、近岸海域生态进行累积环境影响分析。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41-16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的影响

    陆佳伟;余志耀;许海鹏;赖超;葛少晨;骆林平;张进;单胜道;

    [目的]研究温度对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的影响。[方法]以标准户用沼气池和红泥沼气袋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温度对两个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沼气产生和产气率高低与温度密切相关。临安地区,标准户用沼气池稳定产气的气温阈值约为4.0℃(沼气池内温度在7.0℃以上),而红泥沼气袋稳定产气所需的气温阈值为7.0℃(沼气袋内温度在14.7℃以上)。[结论]该研究为临安地区冬季适时采取保温或增温措施以提高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的产气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45-16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溶胶凝胶法铁基载氧体的制备与反应性能研究

    王首都;王伟;祝捷;胡月;

    采用以金属醇盐和无机盐为前驱物的两种溶胶凝胶法,以Al2O3为惰性载体,制备了Fe2O3质量分数为70%的载氧体Fe2O3/Al2O3。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载氧体主要成分为Fe2O3和Al2O3。X射线荧光光谱(XRF)证明,样品中Fe2O3/Al2O3含量与设计值接近;利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程序升温还原(TPR-H2)测试发现,与商业氧化铁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载氧体反应峰向高温区移动,说明惰性载体Al2O3对反应活性的提高作用有限。利用同步热重分析仪(TGA)对载氧体进行循环周期测试,合成的载氧体较商业载氧体具有较高的传氧能力和还原反应速率,并且在循环周期内保持了良好的反应性能。说明惰性组分Al2O3通过优化载氧体物理结构,提高了反应过程热效应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了Fe2O3晶格氧持续、高效的反应活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48-16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生物合成与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黄玉杰;王加宁;邱维忠;迟建国;

    针对如何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生产成本问题,对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剩余材料作为原料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表明,利用废弃物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不仅能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成本,也为废弃物处理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51-16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非洲菊秸秆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

    杨红;尹芳;张无敌;赵兴玲;许玲;柳静;陈玉保;刘士清;

    [目的]通过试验分析非洲菊秸秆的产沼气潜力。[方法]以非洲菊秸秆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0℃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探讨非洲菊秸秆的产沼气潜力。[结果]非洲菊秸秆发酵易出现酸化,酸化期达15 d;调pH的试验组TS、VS产气潜力分别为468、525 ml/g,明显高于未调pH的试验组,产气量更高,对有机物的利用率也更高。[结论]该研究为非洲菊秸秆提供了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56-16757+1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AT模型的北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

    王兆礼;沈艳;宋立荣;

    [目的]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对北江流域径流的影响。[方法]以北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以流域出口石角站1961~1980年月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用1981~1990年月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验证。设置15种气候变化情景,利用率定好的SWAT模型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北江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SWAT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用于北江流域径流模拟。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将会使蒸发量增大,径流深减小;气温保持不变时,降水量增加会使蒸发量和径流深有所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北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61-16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低温季节2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富营养化城市河水的净化效果试验

    林启存;冯晓宇;许宝青;戴瑜来;徐玉裕;蔡丽娟;张晓红;

    [目的]了解低温季节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城市河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静态水培方法,研究了聚草、圆币草2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富营养化河水的净化效果。[结果]低温季节,聚草、圆币草2种植物均能生存和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和对河水的适应性,其生长效果为聚草组>圆币草组>组合组(聚草+圆币草);与对照组相比,3个植物处理系统对河道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均不显著,但对TN、TP、NH4+-N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其去除效果由大到小排序为聚草组>圆币草组>组合组。[结论]该研究为城市河道低温季节水生植物的修复利用及净化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或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65-16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浙南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曹明兰;王强;李亚东;高良伟;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恢复力3个方面构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浙南海岸生态的健康状况。并提出根据准则层各因素的健康状况,综合诊断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等级的方法,试图弥补只靠一个数值判断健康水平的不足。该方法比传统方法信息损失量少,其结果更加精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68-1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暗河城市雨洪蓄排系统

    林文博;张泽中;徐晨光;

    针对郑州水资源紧缺、城市雨洪资源化程度低、城市绿化与河流生态治理缺乏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和建筑垃圾负担过重等问题,借鉴自然暗河原理,提出人工暗河新技术,给出人工暗河设计方法,开发出集雨水收集、存蓄、利用和生态排放于一体的人工暗河城市雨洪蓄排系统。该系统具有资源性、节能性、实用特性和生态环保等特性,为解决城市雨洪资源化这个水资源领域重大难题提供了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71-1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下渗滤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李晓东;刘冉;晁雷;张巍;赵艺;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自然生态净化与人工工艺相结合的污水净化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简要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概念和工艺类型,概括分析了地下渗滤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75-1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光催化还原硝酸根的研究进展

    缪应纯;王刚;高亚玲;吴仕鹏;

    近年来,随着大量氮素化肥的施用,以及动物粪便、生活污水和含氮工业废水的不合理处理和生活垃圾的堆放,世界各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在不同程度上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光催化脱氮技术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效短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光催化还原硝酸根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各种催化剂、牺牲剂和反应机理,并展望了光催化还原硝酸根的研究前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78-1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RASTIC模型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

    唐立强;赵伟玲;

    首先分析了基于DRASTIC模型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然后探讨了该模型的局限性和缺陷,并评述了改进模型的应用效果,最后对基于DRASTIC模型评价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选用和应用该模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评价成果需实现成果价值最大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82-16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植被网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的研究

    徐一斐;陈盛彬;邓阿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提出了"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并重"的口号,良性而环保的护坡工程技术应运而生。三维植被网生态防护技术能对自然植被遭受破坏的区域进行恢复与保护,并且能快速、长效和强有力地控制水土侵蚀与流失,是土工界长期研究和推广的技术课题。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86-16787+16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长)江(巢)湖水质差异性对改善巢湖水质的调水方式影响研究

    王化可;

    通过对(长)江(巢)湖水质相关关系的分析,定量判定巢湖、长江分月水质差别,确定了以改善巢湖水动力条件为主的生态引水改善巢湖水环境的方式,以及在该方式下的生态调水水利工程控制运用办法。该结论将作为生态调水方案的一部分,为改善巢湖东半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生态调水提供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88-16789+16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伍亮;成水平;

    针对传统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河道整治新理念,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及目标、原则。从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方面,介绍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单项技术,如集中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河堤修复、生态护坡、河道曝气、生态疏浚、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修复、生物膜技术等,并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90-16792+16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战略思考——基于中西部地区为研究视角

    李敏;刘吉超;

    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我国中西部地区为研究视角,围绕"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这一问题,阐明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欠缺造成的严重后果,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36-16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稻米加工过程营养成分流失研究

    张兰;黄忠;黄文琦;蒋瑞芳;龙智翔;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等级与营养元素含量关系,探究稻米合理的加工精度。[方法]根据稻米的加工过程,将稻米加工到不同程度的精度等级,利用现代分析仪器设备测定不同加工等级条件下稻米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评价稻米加工营养成分存失情况。[结果]稻米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但各种营养成分在稻谷中不是均匀分布的,在一系列的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将不同程度地流失,且加工精度越高,损失越大。[结论]研究可为发展多元化的稻米生产加工产业,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提供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93-16794+16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香椿韧性饼干的研制

    李殿鑫;戴远威;姜文联;

    [目的]将香椿和休闲食品结合研制出香椿韧性饼干,满足人们对新型香椿营养食品的要求。[方法]制定韧性饼干的感观品质评定标准及评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普通韧性饼干最佳配方,在此配方基础上,添加香椿粉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香椿粉添加量,然后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最终得出香椿韧性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试验得出普通韧性饼干最佳配方为:面粉100 g(湿面筋含量为26%)、油16 g、糖20 g、水28 g;香椿韧性饼干最佳配方为:面粉100 g(湿面筋含量为26%)、油16 g、糖20 g、水28 g、香椿粉1.4 g;同时配方中还含有:碳酸氢钠0.8 g、碳酸氢氨1.6 g、单甘酯0.2 g、焦亚硫酸钠0.1 g、泡打粉0.6 g。[结论]试验制得的香椿韧性饼干同时具有香椿的丰富营养和韧性饼干的外表美观、入口松脆、有耐嚼力等特点,丰富了我国的休闲食品市场。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95-16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糙米花生牛奶生产配比优化研究

    况伟;刘志伟;张晨;王冰霞;

    [目的]研究生产糙米花生牛奶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配比对糙米花生牛奶感官质量的影响,并对各因素与产品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确定糙米花生牛奶的最佳配比为糙米粉15 g、花生浆300 g、奶粉75 g、蔗糖100 g和水1 000 ml。各因素中,花生浆用量对产品的外观颜色和香味影响显著,糙米用量对产品的澄清度和细滑度影响显著,糖的用量对产品的甜度影响显著。[结论]在花生牛奶中添加糙米粉是可行的。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799-16800+16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开心果中烟酸的含量

    远辉;丁春瑞;郝明明;

    [目的]研究测定新疆开心果中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开心果中水溶性维生素烟酸的含量,试验采用Symmetry 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为分离柱,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66 nm下进行检测。[结果]试验得出,新疆开心果中烟酸的含量为113.1 mg/kg,表明新疆开心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烟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量食用开心果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烟酸。[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为新疆开心果的进一步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01-16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香型烤烟CO2膨胀前后品质的比较研究

    范自众;

    [目的]比较不同香型烤烟CO2膨胀前后品质变化。[方法]开展了3种主要香型烟叶CO2膨胀试验,对各样品烟丝膨胀前后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烟气指标和内在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清香型烟叶经过CO2膨胀,还原糖、挥发酸、焦油和烟碱含量平均降幅最大,香气质、香气量和柔细度改善或保持最佳;浓香型烟叶的平均膨胀效果最明显,总糖、总氮含量平均变化最大,杂气、刺激性、透发性和浓度改善或保持最佳;中间香型烟叶CO2膨胀后总植物碱、氯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变化明显,重量、口数、总粒相物以及CO 4项指标降幅最大,甜度、余味指标有更好提升。[结论]不同香型烤烟各项理化、感官指标受膨胀影响程度有所差别,烤烟香型与CO2膨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03-16805+16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食品安全的各利益方的博弈分析

    陈鑫华;

    在食品市场中,主要存在食品生产商、食品消费者和政府部门等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但是他们处在不对称的关系中。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政府与食品生产商的博弈关系。分析食品消费者和食品企业的关系,食品消费者掌握的信息很少,与食品企业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的地位,但是理论中的4种市场区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研究结果有助于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为自己谋取食品安全方面的利益。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06-16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澄清剂在果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左映平;孙国勇;

    果酒贮藏中的浑浊问题一直是果酒加工的一个难点。首先阐述果酒浑浊的原因,介绍果酒澄清原理,并从果酒澄清处理中添加澄清剂的角度论述果酒澄清技术,同时对果酒澄清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09-16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钟家威;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12-16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参多肽提取工艺研究

    马震雷;郑萍;

    [目的]研究提高海参多肽得率及其活性的工艺。[方法]探讨复配法对海参多肽得率及活性的影响,用谷胱甘肽作标准,采用邻二氮菲法测定其活性指标。[结果]海参多肽在VC0.1%、VE0.2%、卵磷脂2.0%条件下,样品活性比市售产品高50%左右,得率7.12%。[结论]该研究为海参深加工提供了有效思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15-16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玉萍;刘燕群;梁伟红;宋启道;

    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是仅次于粮食的世界第二重要农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鲜果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农产品质量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了我国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18-16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蜜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彭艳发;胡菊英;彭志兵;肖霖;叶辉;彭志雄;

    蜜饯是我国经典、特色且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观念的改变,蜜饯产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针对近年来蜜饯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原料供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人才力量以及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以期为今后蜜饯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22-16824+16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烤烟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以河南烟区为例

    朱亚刚;

    [目的]探讨烤烟钾含量的时间变异性,以期将地统计方法应用于烟草品质化学成分时间分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99和2007年在河南66个采样点采集的C3F烤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烤烟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结果]1999和2007年河南烤烟钾含量的平均值为1.30%和1.48%,2个时期的烤烟钾含量的变异系数相近,均为中等程度变异;1999和2007年烤烟钾含量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分别为4.7%和23.5%,空间相关性均体现为强相关,拟合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284和234 m,呈递减的趋势。2个时期烤烟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类似,均呈西高东低的趋势。[结论]河南烤烟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并且人类活动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在加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25-16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罗平烟区烤烟品种云85烟叶质量现状量化分析研究

    王军;范幸龙;张一杨;李颖之;

    [目的]全面了解曲靖市罗平烟区烤烟品种云85最新烟叶整体质量状况,筛选出云85优质种植区域。[方法]2011年对云南省曲靖市罗平烟区9个烟叶代表性生产乡镇2010~2011 2年种植的云85烤烟品种共计146个中部烟叶样品进行了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综合量化比较分析。[结果]罗平烟区云85烟叶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总体评价得分差异不大,烟叶颜色以桔黄为主,成熟度好,油分较足,身份适中,叶片结构疏松,色度强,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常规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总体含量较为协调;烟叶感官质量总体表现为: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中等,口感较舒适,燃烧性较强,感官特色基本一致。[结论]云南罗平烟区板桥镇综合得分最高,最为适宜建设云85烟叶工业原料基地单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28-16830+16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西瓜皮中的果胶

    李金海;赵军;

    为探究生活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采集毕节当地市售西瓜经去瓤留皮提取其中的果胶。通过试验探索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西瓜皮中果胶的试验过程中的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投料比及pH等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15 min、萃取压力8.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2 L/h、投料比为1∶5 g/ml及pH等于2的条件下,西瓜皮中果胶萃取率最高达12.1%。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31-16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条件的研究

    黄甫;黄利芬;张晗;

    [目的]为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提供工艺参数和科学依据。[方法]用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探讨不同条件对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影响。用端基分析法测定壳寡糖的分子量,研究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壳聚糖分子量的变化。[结果]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最适pH为7.1,最适温度为53℃,最适酶浓度为0.30 g/L。在最适条件下,降解反应进行6 h以上,可以得到平均聚合度为8,平均分子量为1 306的壳寡糖。[结论]菠萝蛋白酶能有效降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34-16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宋俊波;骆云中;

    根据《2011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与聚类分析功能,对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总结了成都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分异特点,即中心—外围的圈层式空间分异结构,探讨了影响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特征的因素,基于统筹城乡的背景提出了成都市3大圈层的发展战略,优化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结构。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40-16842+16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龚健勇;

    运用统计学中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检验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程度与农村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系数为0.93,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土地利用集约产生较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43-16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交易费用的降低与影响因素的确认——以浙江省余姚市、江西省南昌县为例

    干锦清;严金明;夏方舟;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浙江省余姚市、江西省南昌县的个案分析,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对交易费用的影响并确认其影响因素。[方法]在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案实证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确能够降低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当地政府的介入程度、对村级组织管理者的激励、对土地拥有者的保障或激励以及当地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等因素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建立与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降低了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在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更多的影响因素的制约。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45-16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以长沙县为例

    陈怀文;武丽娜;

    阐述了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方法和工作程序,以长沙县为例,分析了其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并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49-16851+16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京冀平原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研究

    李翠珍;孔祥斌;

    从农户对粮食生产能力和价值生产能力偏好的角度对农户进行群体分类,分析不同时期农户土地利用目标演化和农户群体类型演替之间的关系,选择北京大兴、海淀、曲周为典型案例区,对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在位于城市郊区的大兴,产量和利润协调型农户占调研总数43.04%,接近50%的农户已转型为利润需求型;而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小的研究区域曲周四疃,农户类型依然是以产量和利润协调型为主;而城市近郊的海淀,农户类型则呈多元化,由于农地稳定性差而1/3多的农户对耕地的保障功能很看重。②从农户产量需求型→产量和利润需求型→利润协调型的转型中,在种植结构上表现为从以粮食作物为主到逐渐减少其种植面积,而相应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收入结构上表现为种植业收入会逐步增加。③不同类型农户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收益有很大限制作用,且产量和利润协调型农户、利润需求型农户偏好劳动集约高的利用方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52-16855+16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及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分析——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

    许宁;海米提·依米提;魏彬;艾则买提·艾赛提;安外尔·艾则孜;

    根据博州1988~2009年耕地面积与人口、畜牧业等10个社会经济指标,运用GM(1,1)模型预测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多重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988~2009年,博州耕地面积经历了缓慢增长到快速增加的过程,尤其2007~2008年,耕地出现爆发性增长;2008~2016年,博州的耕地面积会保持较平稳的态势,期间可能会出现略有减少或增加的情况,2016年以后,博州耕地面积又将出现缓慢的增长;人口、畜牧业和粮食总产量是对耕地面积影响最大的3个指标,其关联度值分别达到0.994 8、0.993 9、0.990 8,影响最小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关联度值为0.682 2;影响博州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口>畜牧业>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农村用电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其中,人口、农林渔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关系是正相关的,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畜牧业与耕地面积的关系呈负相关。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56-16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矛盾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郭桂玲;

    界定了土地承包流转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土地承包流转矛盾的成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矛盾的对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59-16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黄雪琴;

    以三峡库区丰都县为例,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模型,将丰都县土地资源利用分为3个区:长江河谷经济区、低山丘陵农业区、低中山农林牧业区;并分析了各区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分区土地利用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62-16863+16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征地纠纷研究述评

    谢艳;

    从征地纠纷成因分析、纠纷主体行动研究、纠纷解决机制探讨3个方面对征地纠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征地纠纷成因分析主要存在"结构—制度"和"执行过程"2种分析路径;纠纷主体行动研究则主要从农民的抗争策略、农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展开;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则包含了对现有解决机制局限性的分析、完善解决机制的政策建议等内容。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64-16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耕地资源警情综合评价——以成都市为例

    邓立;廖平;魏晋;吴明瀚;

    构建了反映市域研究范围内耕地不安全状况的警情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1999~2010年成都市耕地资源系统的不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警情评价。通过警情分析得出结论:耕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有效灌溉面积、中低产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是短期内缓解警情的关键因子。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68-16870+16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关键环节的模式探讨

    邓艾;蒋敏;李芹芳;许晓婷;张晓霞;景慧;张娜;胡超;

    采用定性、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综合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内涵出发,针对挂钩涉及的3个关键环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资金筹措、挂钩周转指标管理,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关键环节采用的模式:"迁村并点"、"空心村"改造、高层立体、迁村上山模式以及相关的资金筹措、周转指标管理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区域进行分析研究,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合理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71-1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我国农村环保组织的现状与定位分析

    王经北;杨彦凯;

    以江西赣州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环保组织的现状及其原因,并结合农村特点探讨了农村环保组织成立的必要性及其定位。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74-1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

    刘增进;张瑞;王宁;

    通过分析河南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及工程后期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78-16879+16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研究

    程坚;

    结合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频频遭遇技术壁垒的诸多实例,对国际上动物源性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表现形式、通关过程中技术性贸易措施、动物源性产品SPS通报、我国出口已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今后如何趋利避害,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兽药残留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及扩大生产出口提供了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80-16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张鸿;王自鹏;彭建华;郑林用;

    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三类五级科技平台"的基本能情况,研究了科技平台对全院科技创新转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强化科技平台的统筹推进、强化科技平台运行管理、强化专业技师人才的培养、强化运转经费的稳定支持等方面,对进一步搞好科技平台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84-16885+16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进城务工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为例

    王继夏;任悦;黄尧茜;肖明;

    以宝鸡市凤县为例,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了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凤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86-16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库移民中弱势群体后期扶持研究

    胡宝柱;苏雨艳;郭刘超;王玲;李乾;

    笔者分析研究了水库移民中弱势群体生活、生产现状以及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弱势群体具体帮扶的措施与建议,通过完善水库移民中弱势群体保障体制及需求表达机制、提供专门技能培训、建立村级互助网、发展慈善事业等后扶措施,提高移民特别是其中弱势群体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生产技能,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89-16890+16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对饮水安全水价承受能力的研究

    吴双;储楚;胡阳;张力;孙伯明;

    为准确把握农民饮水安全水价的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饮水安全水价,借鉴国内外条件价值评估法与水费支出系数法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研究区域内农民饮水安全水价经济承受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以江苏省赣榆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计算分析了农民对饮水水价的承受能力及影响因素。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91-16892+16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建设的调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为例

    姚崇;朱佳明;董亮;

    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分析总结了凤县村容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对该县村容建设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发展对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93-16894+16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烟草农业现代化模式研究

    平丽;兰绍华;李如伟;朱敏;

    在对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经验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我国现代烟草农业的理论框架。根据我国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优势和劣势,结合我国传统农业现状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现状和政策机遇,提出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对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95-16898+16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种子企业分销渠道优化与创新——基于温州市场种子企业的调查

    杨再春;林瑜彬;许美良;

    基于对温州市场部分种子企业分销渠道的调查,分析了种子企业分销渠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构建了6种创新模式。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899-16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大学生茶叶消费情况与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

    李家华;卢晓慧;蒋梦瑶;邵宛芳;周剑云;

    以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从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茶叶消费情况、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50%以上的大学生喜欢饮茶,消费茶类以绿茶为主,能够接受的茶叶价格相对较低,重视质量胜过品牌,对新型饮茶方式及茶品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对茶叶品质鉴别等茶叶相关知识相对缺乏。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开拓大学生茶叶消费市场的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03-16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现代化服务模式选择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王迪;周洁;钱中平;

    依据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分析矩阵,即根据区域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约束条件、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突破路径,从而确定该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服务需求及其适宜的供给主体,进而提出发展措施。以常州市为例,分析了该市现代农业5大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与发展政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06-16907+16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创新农业担保体制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湖南省为例

    李航;

    在分析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的案例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瓶颈,认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工具的缺乏和农业担保功能的不足是最根本的发展瓶颈。基于此,从创新农业担保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08-16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石家庄地区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

    常冰;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普遍存在的热平衡失调问题,设计了一款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空气调节系统,并于2010年在石家庄市的老年公寓工程改造中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效果良好,改造后比改造前地埋管换热器初始出水温度提高6℃;最低出水温度提高5℃;地源热泵机组能效比由1.67提高到3.82;冬季运行费用由20元/m2降低至11元/m2;该工程冬季总运行费用由5万元降低至2.75万元。该实例证明该系统结合了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的各自优点,在石家庄地区应用效果明显,并且用于太阳能系统的初投资4.5万元一年后已收回成本,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11-16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的试验研究

    郑炫;贾首星;孟祥金;沈从举;张景;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对翻转双向超深耕犁进行了2年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的试验结果,认为该试验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的作业质量及评定机具性能,能为不断改进提高超深耕犁的性能提供了科学、先进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手段。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18-16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华北滨海地区土地整治中的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研究

    刘风建;尹永红;

    河北省沧州市滨海地区耕地整治潜力大,水资源严重不足,节水灌溉措施成为区域土地整治持续的重要基础。该文以沧州市南大港孔庄子南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种植业资源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滨海地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管道输水工程的设计,从灌溉水源情况、取水工程布置、田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管道布置及保护装置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是滨海地区扩大土地整治规模的重要措施。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21-16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P网络的粮虫分类识别研究

    沈国峰;程筱胜;戴宁;崔海华;

    以粮虫为对象,研究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BP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分类识别的方法。首先对4类常见粮虫进行图像采集、预处理及特征提取,然后将提取到的9个形态学特征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对应的粮虫类别代号作为输出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采用贝叶斯正则化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在粮虫识别算法中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泛化能力优,从而证实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14-16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门户·交互·共享——以GREENR参考数据库为例

    朱兵;胥南燕;张李江;

    GREENR(环境、能源及自然资源参考数据库)是一个新的网络资源,提供新兴绿色技术发展的权威内容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问题、组织和国家门户、交互式地图、Web 2.0工具等阐释了GREENR的检索系统和功能。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24-16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研究

    尹国伟;王文生;孙志国;

    通过翻阅大量与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了该问题的由来、对该问题的已有观点,最后给出了笔者对于该问题的看法:该问题是对农业信息化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表述,而这种表述以及对表述的解读却能够影响看待该问题的视角及解决该问题的思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27-16928+16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果蔬物流外包风险预警研究

    霍红;徐辉;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果蔬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针对果蔬物流外包风险预警进行了应用设计研究。提出构建果蔬物流外包风险预警系统的思路,从环境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合作风险与财务风险的角度设计了果蔬物流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根据设定的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果蔬物流外包风险预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果蔬农产品加工型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进行测量,依据风险等级确定警度,最后采取相应的风险预控对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29-16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论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

    杨平恒;

    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优化教学实践的需要两方面,分析了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认为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有其自身的意蕴,指出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要求在注重地理知识的生成性、价值的实践性、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33-16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土壤肥料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谢春琼;达布希拉图;徐智;郭建芳;李成学;汤利;

    立足于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教研组,结合云南省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从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优化、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对《土壤肥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36-16938+16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高职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毕业顶岗实习的实践研究

    王金福;张永霞;

    针对目前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一头热",实习目标不明确,岗位分散,学生管理难度大等状况,研究力图构建出一套"目标化、三师制"的高职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毕业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39-16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虚拟实验室”在高等院校化学基础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孙长霞;

    分析了高等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数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虚拟实验室"的出现和发展对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进而对"虚拟实验室"在高等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过程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42-16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NIE工程对“三农”报纸发展新思路的启示

    蓝刚;

    通过分析"三农"报纸的生存现状与困扰"三农"报纸发展的问题,就NIE工程与"三农"报纸的结合提出了操作层面的建设性意见。认为"三农"报纸开展NIE工程不能简单地复制国外的经验,而应该针对我国农村实际,扩大其内涵,丰富其外延,将报纸教育人群涵盖农村各个阶层,通过转变发行模式,探索办报新思路,走出一条"三农"报纸新的发展之路。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44-16945+16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院校生物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杨海;雷海玲;王芳宇;

    扩招政策的执行以及有限的政府投入致使地方院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作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举措等方面,对地方院校生物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旨在为地方院校建设生物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参考。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46-16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对接路径分析

    吴业东;

    分析了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以及农业产业与职业教育对接的机理,进而提出对接路径,强调涉农院校应立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在农业产业链提升的过程中进行专业建设、中高职的合理衔接,加快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进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49-16951+16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职业农民培育理论研究述评

    戴孝悌;陈红英;

    综述了国内专家关于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研究成果,认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农民的涵义,培育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存在的障碍因素,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思路、模式、途径、政策,以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启示等方面。认为总体来说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成果较少,有限的研究成果又主要集中在理论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研究,特别是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宏观与微观相比较的研究成果更少,这些将是未来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重点。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52-16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五化”有效教学模式探析

    杨京燕;项缨;徐森富;

    园林设计能力培养是高职园林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主要方向,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漏,难以适应当前的要求。笔者提出"五化"项目驱动法园林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55-16957+16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实践基地的构建模式探讨

    侯永平;陈国林;文桂峰;赖齐贤;

    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的办学目标,从实践基地建设的特点、目标、管理和成效等方面对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实践基地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58-16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陈晓莉;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凉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鲜明、个性的彝族服饰文化。该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凉山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认为凉山彝族的服饰无论从图案、色彩的搭配还是面料的质地选择都融合了大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61-16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苏轼涉药诗探析

    马国华;陈伟庆;

    苏轼在医药方面多有涉猎,具有丰富的医药知识,且在其诗作中多有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苏轼不仅赋诗咏药,还亲身投入到采药、种药、制药、施药等具体实践过程中,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鉴草制药的诗词,并施药予病家,济世救人,以此为乐,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64-16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重庆武陵山片区特产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

    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王树婷;张敏;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66-16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农村体育发展动力机制的理性思考

    徐艳;许明;

    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综合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体育发展状况,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等农村体育发展动力机制的对策,为全省发展农村体育运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以促进安徽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70-16971+1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王松;

    社区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在转型期有建设的土壤与外部环境,同时也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基层工作者作为组织者与协调者,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层工作者对文化概念的难以把握、回应对象的两难选择及运作方式的传统单一,限制了社区文化建设。因此,应坚持多元化、系统性与村民需求原则,从外部性资源引入与内源性资源整合角度发展社区,繁荣社区文化。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72-1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西南农业学报》性质及学科分类

    吕凯;李杨;朱安;张志转;朱永和;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西南农业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刊登的论文全为学术性,涉及农业各个学科,属于农业综合性期刊。在进行期刊评价时,农作物类和园艺类文献超过该学科"20%区域"文献数均值,故同时也归类到农作物类和园艺类专业学术期刊组进行评比。

    2012年34期 v.40;No.395 1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