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连翘乙醇提取物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刘世旺;徐艳霞;郑永良;

    研究连翘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连翘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的变化来研究连翘的抑菌作用特点。结果发现0.01 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0.10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连翘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菌作用。

    2007年24期 7383-7384+7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种植方式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表达的影响

    秦志列;孙辉;张风廷;赵昌平;王志敏;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的稳定表达是实现其成功利用的关键。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2个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时期的推迟、播种密度的降低、行间距的增加,自交结实率呈升高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播种时期对自交结实的影响最大,播种时期与播种密度、播种行间距间均存在显著的互作。年度间、株间、株内穗间、穗内小穗间、小穗内小花间均存在自交结实的差异,其中不同蘖位间自交结实粒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主茎>第1分蘖>第2分蘖>第3分蘖,第5~10小穗自交结实多于其他部位。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S366的育性可表现出由0%~70%的连续变化,而BS210的育性则在11%~42%。

    2007年24期 7385-7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胃舒平片剂中铝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加建斌;

    研究了胃舒平片剂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消解后,先在pH值为7~8时,用稀NaOH溶液将Al3+沉淀为Al(OH)3,再加入KCl,反应中生成的游离KOH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加标回收率(R)在96.8%~100.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操作方便、测定快捷,其准确度和精密度与标准法一致。

    2007年24期 7388+7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无机氢化物的Pka与拓扑指数HR的相关关系

    金建华;

    从分子的键参数拓扑指数一般形式出发,定义了一个新的键参数拓扑指数HR,用于预测无机氢化物酸性强度,得到了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2007年24期 7389-7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简单的橙皮甙测定方法

    严赞开;

    报道了一种新的橙皮甙测定方法。它是基于在硫酸介质中,橙皮甙与氢离子形成配离子,其特征吸收峰波长为500 nm,从而实现了橙皮甙的快速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 0~0.400 0 g/L,检出下限为0.002 1 g/L。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橙皮甙的质量检测。

    2007年24期 7391+7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小生境遗传算法

    谭永红;

    根据关联规则挖掘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遗传算法搜索过早收敛的缺陷,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高效地解决关联规则挖掘问题。

    2007年24期 7392-7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赤霉素的剂型及其应用研究

    霍树春;李建科;李锋;赵燕;

    作为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业。但因其不稳定的特殊结构,使得赤霉素的剂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就当前国内外赤霉素的主要剂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2007年24期 7394-7395+7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方传代;

    为了研究金银花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条件为: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体积比为25∶75),流速1.0 ml/min,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绿原酸在0.64~6.40μg范围内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以6种不同浓度(0%~95%)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对绿原酸的提取率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30%乙醇溶液的绿原酸提取率最高,且杂质峰的数量明显减小。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回收率、精密度高的优点,可作为金银花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2007年24期 7396-7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植物生理

  • 铜对苋菜生长及成熟叶和扩展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柯世省;杨敏文;

    研究铜处理苋菜幼苗生长受阻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苋菜播种后25 d,将铜(CuSO4)加入营养液中分2 d浇灌土壤,最后使加入土壤中的铜浓度分别为0(对照)和2 mmol/kg(铜处理)。苋菜叶片对铜处理的响应取决于它们的发育阶段,扩展叶的叶面积减小,而成熟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这两类叶中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均明显升高;成熟叶净光合速率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几乎不变,气孔限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最大光化学效率不变表明光合作用受铜处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暗反应过程;铜处理下苋菜成熟叶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很可能是叶片源-库关系改变的结果,而不是铜对光合作用的直接毒害。

    2007年24期 7398-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转BADH、mtlD基因旱稻耐盐性比较

    王智华;尹凤川;张凌云;徐德芳;

    为了获得变异材料,培育耐盐水稻,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盐渍耕地。将转入BADH和mtlD基因的5个旱稻新品系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上种植,通过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转基因旱稻的耐盐性差异,选出耐盐能力强的品系并确定其耐盐范围。在含盐量(0.30±0.05)%土壤种植旱稻,2号品系较对照增产最少,为60 kg/hm2;5号品系较对照增产最多,为420 kg/hm2。在含盐量(0.50±0.05)%土壤种植旱稻,供试品系较对照增产270~1 440 kg/hm2,5号品系增产最多,为33.3%。在含盐量(0.80±0.05)%土壤种植旱稻,各品系较对照增产7.5%~52.7%;3号品系增产最少,为210 kg/hm2;5号品系增产最多,达1 470 kg/hm2。在不同含盐量地块各供试品系在产量及农艺性状上均有较大差异,其中99-49、9-5两品系耐盐渍能力较强,适宜耐盐范围为(0.50±0.05)%。

    2007年24期 7401-7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球形红细菌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镉积累的影响

    郭凌;张肇铭;张峰;芦冬涛;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菌悬液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镉积累的影响。运用三因素交叉分组随机设计,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球形红细菌菌悬液对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培养液Cd2+浓度的影响,以及球形红细菌菌悬液与Cd2+复合处理对小麦幼苗茎叶和根系镉积累量的影响。培养液中Cd2+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小麦幼苗生长初期降低幅度较大;茎叶和根系镉积累量既随培养液Cd2+浓度增加而增加,也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7~10天镉积累量的增长幅度最大,且根系镉积累量>茎叶镉积累量;施用球形红细菌菌悬液后培养液Cd2+浓度以及小麦幼苗茎叶和根系中镉积累量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9%~49.9%、12.3%~58.1%和8.3%~53.9%。该研究为光合细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7年24期 7403-7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蔬酶促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乔方;黄晓钰;余海虎;

    从多酚氧化酶的结构及其催化反应机制出发,综述了抑制酶促褐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2007年24期 7406-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小麦材料抗旱性比较

    李莉;田士林;

    为了选择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选用陕合6号、郑引1号、小偃22三个小麦品种,室内砂培,当小麦抽生第3个叶片时,自然脱水法测定其离体叶片保水力并用连续升温电导法测定细胞膜透性,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性强弱。自然脱水测定结果是:陕合6号、小偃22、郑引1号的含水量分别下降了350.91%、467.8%和441.53%。陕合、小偃、郑引电导率测定的拐点温度分别为65、55和60℃。三者抗逆性大小为:陕合6号>郑引1号>小偃22。陕合6号的抗旱性最好。

    2007年24期 7409+7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大规模筛选表达序列标签(ESTs)方法的改进

    刘伟;邵菁;庞宏;张锡然;曹祥荣;

    介绍一种改进的大规模ESTs筛选的方法。以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所构建的毛冠鹿大脑cDNA文库为研究材料,基于该文库噬菌体可自发转化为质粒的特点,直接把噬菌体文库转化为质粒文库。随机选取平板中转化后的质粒cDNA文库克隆,振荡培养后运用菌液电泳的方法代替传统的PCR筛选法,对重组克隆进行筛选。改进的菌液电泳法可以准确鉴定出重组的质粒,并估计出插入片段的大小。该方法能更好地保持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所构建文库的完整性,是一种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规模表达序列标签筛选的有效方法。

    2007年24期 7410-7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邢宇俊;季勤;张云峰;杨清;

    目前,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获得了许多转基因植株,由于甘薯本身的特性致使部分甘薯的遗传转化受到限制,但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甘薯品种选择不同的受体、条件,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也获得了成功。综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机理及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甘薯效率的诸多因素,如:植物基因型、转化受体、菌液浓度、选择标记等,以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甘薯品种的进展。

    2007年24期 7412-7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卡瓦胡椒及胡椒的AFLP分子标记探讨

    施江;辛莉;杨彦;郑学勤;

    为了探讨卡瓦胡椒与胡椒及胡椒属其他野生种的亲缘关系。以6份卡瓦胡椒2、1份栽培胡椒和野生胡椒、1份不同属的草胡椒28份种质为试材,提取叶片DNA,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带型好、多态性和分辨率高的引物进行AFLP扩增,并运用MVSP3.13f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的4对引物共扩增出191个条带,其中189个具有多态性,占98.6%。AFL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2处将28份种质分为6个类型,6份卡瓦胡椒聚成一类,说明卡瓦胡椒为胡椒科胡椒属,但与胡椒及其近缘野生种间亲缘关系有一定的距离。该研究为选择卡瓦胡椒嫁接用砧木、卡瓦胡椒的分子鉴定和构建卡瓦胡椒指纹图谱提供了依据。

    2007年24期 7415-7417+7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真核生物启动子预测相关数据库资源概述

    刘玉瑛;张江丽;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深入研究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和表达模式的关键。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启动子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对目前常用的真核生物启动子预测相关数据库和软件资源作了简单介绍。

    2007年24期 7418-7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牙鲆Mx基因在毕氏酵母中的表达

    许褆森;

    以牙鲆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得到其Mx基因的cDNA序列,构建pPIC9K-Mx表达载体,并在毕氏酵母中实现了牙鲆Mx蛋白的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牙鲆Mx蛋白的抗病毒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24期 7420-7421+7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白玉;

    对RFLP、RAPD、AFLPS、SRI、SSR等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及其他几种新兴的标记技术(SNP、EST等)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来鉴定品种具有客观、准确、快速的特点,且可鉴定形态上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鉴别的品种。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品种鉴定技术领域的主流和发展趋势。

    2007年24期 7422-7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4 ] |[阅读次数:0 ]
  • 浅析RNAi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朱德艳;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研究基因治疗、基因功能、生物品种改良等方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作为基因抑制的一种有力工具,与其他的方法相比,RNAi的操作过程更简单,成功率更高。通过RNAi可以实现对特定的mRNA的选择性降解,进而抑制其翻译过程。对RNAi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2007年24期 7425-7426+7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具有溶磷能力的相思根瘤菌16S rDNA序列分析

    张希涛;康丽华;马海宾;江业根;

    为了测定具有溶磷能力的相思根瘤菌的16S rDNA序列。在TY培养基上将菌株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以提取的总DNA为模板,采用双向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目的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采用PHYLIP软件中DNADIST程序分析各菌株间的相似性,采用Clustal X和Treeconw软件获得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状图。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G7-3、G31-1-5、G31-1-10位于根瘤菌属(Rhizobium)分支中;F7-2-11位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分支;DH001、LH001、LL007酸、Y木1F、3-2-6位于Mesorhizobium分支中;H1-1-1属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该研究初步确定了具有溶磷能力的相思根瘤菌菌株的发育学地位。

    2007年24期 7427-7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艺

  • 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和穗部性状研究

    连艳鲜;何金环;

    为玉米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在同样的施肥和管理条件下,研究产量不同的16个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三要素和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总结出高产玉米杂交种应具有的穗部特征。在产量达到高产要求的5个玉米杂交种中,4个产量较高杂交种的穗粒数都在500粒/穗左右,属中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只有豫玉22为大穗型杂交种(穗粒数为580粒/穗),而穗粒数在450粒/穗以下的中小穗型杂交种没有一个产量超过11 250 kg/hm2。高产玉米杂交种具有单位面积粒数和千粒重均高的双重优势;在穗部性状中,穗行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相对于大穗型品种,中大穗玉米杂交种更易获得高产,而小穗型品种则难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2007年24期 7430-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秦岭—淮河以北平原区灌溉农业节水增产新技术

    李宝萍;杜明侠;石岩;

    为改善秦岭—淮河以北平原水资源短缺、农业发展缓慢的局面,采用多功能灌溉和灌水方法,开发利用土壤水与人工制造小气候等农业灌溉新技术,以达到适应气候资源、改革种植结构、节水增产、进一步发展农业的目的,并通过理论研究建立了田间示范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7年24期 7432-7433+7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晚粳稻镇稻10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张继本;景德道;林添资;刁立平;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

    镇稻10号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理化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连续3年镇江市优质米品尝综合评分2年第2位,1年第1位,明显优于武育粳3号和日本越光大米。介绍了镇稻10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24期 7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杂交中籼新组合的比较试验研究

    许保权;

    为了筛选适合安徽省寿县地区种植的中籼组合,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设汕优63为对照,对引进的12个中籼组合(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其产量、生育性状和株高、穗长、穗粒结构、有效穗、成穗率、抗病性、抗倒性和落粒性等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还对品种综合评述,筛选适合寿县地区种植、符合市场需要的新组合(品种)。9个品种比对照产量高,3个品种比对照产量低,其中辐优138、籼杂优0403、丰优18和籼杂优0501 4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0%以上。所有参试组合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抗倒性和落粒性。丰优18、籼杂优0403、籼杂优0501、两优827适宜在本生态地区种植,而隆安0402、金23A/R源5可在寿县示范种植。该研究为杂交中籼组合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24期 7435+7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苏啤3号基本苗对群个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吴建中;商兆堂;吉振华;周国权;杨成兵;宋文芹;王玉楼;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密度的基本苗对苏啤3号群个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设120万1、80万2、40万3、00万和360万/hm25个播种密度基本苗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基本苗与不同生育时期总苗数、单株分蘖(成穗)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和粒叶比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随基本苗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的总苗数和有效穗数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次生根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单穗粒数、千粒重等不断减少,叶龄、株高变化不明显。个体与群体有相互补充作用,当个体弱而群体强或群体强而个体弱时,都可能取得理想产量。综合考虑,基本苗为270万/hm2时,对江苏里下河地区的啤麦生产最有利。

    2007年24期 7436-7440+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张守臣;高正辉;袁超;谷晓翔;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人们户外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道路绿化关键是植物配置优劣,其效果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阐述了城市道路植物配置应遵循城市道路绿地的规划原则和生态学原理,充分挖掘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市民创造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环境。

    2007年24期 7441-7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 ]
  • 浅析英国自然风景园植物造景

    李艳;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布朗为代表的庄园园林和以钱伯斯为代表的图画式园林。这个时期植物造景上崇尚疏林草地、树丛、牧场式田园风光。对于目前久居城市的现代人,自然式风景园林已成为重返自然的捷径,为目前自然式公园、风景林、游园等的营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07年24期 7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安利波;白振海;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城市环境日益为人们重视,绿化美化环境成为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而提高环境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搞好园林绿化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是发挥植物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重要环节。

    2007年24期 7444-7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初报

    禹明甫;祁峰;李敬;

    为了明确栽植密度对杏李"恐龙蛋"早期产量和生产的影响。设置行株距分别为2 m×2 m3、m×1.5 m3、m×2 m4、m×1.5 m4、m×2 m于2001~2006年进行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苗木定植后第2~3年行株距2 m×2 m和3 m×1.5 m处理单位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定值后第4~5年就出现树冠内膛郁闭的问题,红点病等病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单位产量明显低于3 m×2 m4、m×1.5 m和4 m×2 m处理。在定植后第6年,行株距4 m×2 m和3 m×2 m处理单位年产量和6年累计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杏李红点病等病情指数较低。合理密度可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是杏李恐龙蛋连年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株距4 m×2 m和3 m×2m是杏李恐龙蛋比较适宜的密度栽植模式。

    2007年24期 7446-7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绿地系统服务水平测算

    贾雁飞;

    在绿地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绿地系统服务水平的测算框架:绿地生态元标准面积、标准绿地生态场、最短通达性、直接连通度。

    2007年24期 7448+7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月季切花瓶插保鲜液组合配方研究

    秦涛;

    为了研究不同保鲜液组合配方对月季切花瓶插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红衣主教"月季切花为供试材料,选用蔗糖、8-HQ、柠檬酸、异抗坏血酸(Vc)、Al2(SO4)3或K2SO4作为瓶插保鲜液的基本成分,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月季切花保鲜液的组合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8-HQ、柠檬酸、异抗坏血酸、Al2(SO4)3或K2SO45种化学药剂作为月季瓶插保鲜液是可行的,对月季切花的保鲜均有极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以1.8%蔗糖+60 mg/L 8-HQ+440 mg/L柠檬酸+100 mg/L Al2(SO4)3+80 mg/L Vc和1.8%蔗糖+100 mg/L 8-HQ+280 mg/L柠檬酸+0.12%K2SO4+80 mg/L Vc为最佳配方组合。为筛选出经济、实用、无害且操作性强的月季切花瓶插保鲜液组合配方奠定了基础。

    2007年24期 7449+7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对粤北山区4株香菇菌株的初步研究

    郑秋桦;

    探讨来自粤北不同地方香菇菌株的共性与差异,并研究香菇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拮抗试验明确了各菌株之间的拮抗关系;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C/N、pH、维生素、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对香菇菌株生长的影响。4株香菇菌株都来自粤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表现出拮抗关系,表明4株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香菇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或蔗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或黄豆粉,碳氮比为10~30∶1,初始pH值控制在5左右;在培养菌丝体时要注意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最适温度为25℃,在培养基中添加VB1或者Vc均可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60%最佳。4株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并且野生菌株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2007年24期 7450-7451+7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议绿色奥运给承德种苗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张义勇;田月梅;马显才;

    分析了承德种苗业面临的机遇,提出了承德种苗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2007年24期 7452-7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的研究

    孟志卿;

    为选育月季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月季抗黑斑病品种月亮花、日晖和感病品种洛神、金石竹、茶香为材料,研究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与月季抗黑斑病的关系。正常叶片中,抗病品种的3种酶活性均比感病品种高,同一品种嫩叶的酶活性高于老叶。月季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茶香的上升幅度大于其他感病品种。与老叶相比,感病后病叶的SOD、POD、PPO分别上升49.83%,280.00%和700.00%。月季抗黑斑病与正常叶片中SOD、POD、PPO的活性呈正相关。

    2007年24期 7454-7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河南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谭运德;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在山区和农村,加快林业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结合河南林业发展实际,阐述了林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发展基础、自然条件、林地资源、产业优势、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了林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从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2007年24期 7456-7457+7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金敏华;

    从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重要性及作用,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内容几方面来探讨现代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

    2007年24期 7458+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盐生植物海蓬子的利用价值与开发前景

    吴雅静;

    介绍了新兴保健蔬菜海蓬子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及在食品、饲料等行业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开发前景。

    2007年24期 7459-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百合杂交种子无菌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向地英;陈思;王丽霞;

    为了研究适合于种子无菌播种的培养基。以卷丹×红旗士的杂交种子为材料,采用MS添加NAA 0.01~0.02 mg/L和6-BA 1.0~1.5 mg/L的4种培养基,研究了百合杂交种子无菌播种技术。在4种培养基中,培养基MS+NAA 0.01 mg/L+6-BA 1.0 mg/L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3.3%,小鳞茎的分化率也最高,为83.3%,子叶和真叶生长较健壮,生长速度最快。其余3种培养基的发芽率分别为27.0%、32.9%、40.0%。培养基MS+NAA 0.01 mg/L+6-BA 1.0 mg/L为百合杂交种子无菌播种育苗的最适培养基,且不需另外的生根培养基。因此,该技术简化了试验过程,提高了培养效率。

    2007年24期 7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月季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杨留成;李鸿雁;杨艳丽;李敬;

    为了解决现代月季品种硬枝扦插成活率偏低的问题。于2005~2006年用30多个现代月季1年生新品种的硬枝为插条,分别用1002、00和500 mg/L的IBA溶液浸泡插穗下端5或10 h,扦插于塑料拱棚中。以500 mg/L IBA浸泡插条基部5 h或100 mg/L IBA浸泡10h处理后,生根率为88.6%~90.0%,单株生根10.4~11.6条,扦插苗成活率为89%~90%;随着插条直径的增粗,生根率和每个插条的生根数及扦插苗的成活率提高;扦插苗当年生长健壮,五一节前后现蕾并逐渐开花。IBA溶液可显著促进现代月季硬枝插条的生根和成活。IBA的适宜浓度和浸泡时间是:以100 mg/L溶液浸泡10 h或500 mg/L浸泡5 h。

    2007年24期 7462+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城市景观管理初探

    艾友明;

    现代城市景观管理的形式多样,内涵广泛,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工具与管理目的4要素。它不单单是技术课题,更是一个社会课题,不仅需要城市管理主体认真规范与执行,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

    2007年24期 7463-7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石轲;刘红玉;王翠晓;

    在对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不同尺度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及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发展。

    2007年24期 7465-7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羧甲基壳聚糖促进次适温下小白菜种子的萌发

    孙海燕;罗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在次适温下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采用0、0.05%、0.10%、0.20%和0.40%5个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小白菜种子,在次室温下(15±1)℃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可提高次室温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以0.10%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0.43%和18.42%,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47.58%、30%和91.86%,芽长和根长分别提高30.41%和15.04%,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促进次适温下小白菜种子萌发的最佳羧甲基壳聚糖浸种浓度为0.10%。该研究为羧甲基壳聚糖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24期 7468+7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黄河三角洲优势饲用植物及其利用——盐地碱蓬·地肤

    邓琳;

    盐地碱蓬和地肤是适合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条件下生长的2种耐盐性植物,就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论述了其在饲用及人类生活中的经济价值,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利用和保护。

    2007年24期 7469-7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肉鸡氨基酸消化率及肠系膜静脉血清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邹仕庚;谭会泽;王修启;左建军;张常明;董泽敏;冯定远;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和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设4个重复,饲喂营养水平相同的日粮,分别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重的2只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样。采用Cr2O3作外源指示剂,测定16和30日龄时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肠系膜静脉采血,用HPLC测定163、04、4和58日龄血清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6和30日龄时,AA肉鸡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有高于岭南黄肉鸡的趋势(Met、Cys除外),但差异不显著(P>0.05)。AA肉鸡肠系膜静脉血清氨基酸总量在16日龄时显著高于岭南黄肉鸡(P<0.05),30日龄时两种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4日龄时AA肉鸡显著低于岭南黄肉鸡(P<0.05),58日龄时AA肉鸡显著高于岭南黄肉鸡(P<0.05)。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肠系膜静脉血清中氨基酸总含量从16~58日龄随时间都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2007年24期 7471-7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消化法培养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富国文;武海军;靳亚平;

    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用2 g/L胶原酶和0.5 g/L胰蛋白酶相结合的消化法培养山羊乳腺上皮细胞,2~3 d细胞铺满单层,形态如铺路石。所得细胞再经0.5 g/L胰蛋白酶/0.2 g/L EDTA纯化3~4次,得到比较纯净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细胞鉴定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细胞角蛋白染色呈阳性,阳性率大于90%,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性。消化法适用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2007年24期 7474-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流行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刘海军;刘可越;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农村中小规模猪场2006及2007年初发生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淘汰率的猪病,使农村广大的中小规模养猪场损失惨重。此症主要是由猪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感病毒等继发其他病原菌共同作用引发的。农村中小规模猪场无名高热综合症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少生物安全、没有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人及畜禽的带菌感染、消毒不严、死猪及污物处理不当、免疫不合理等。根据此原因,从猪场选址、加强生物安全、推荐自繁自养及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增强剂的应用、药物保健等方面提出预防措施。

    2007年24期 7476-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鸡抗鸭副黏病毒病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成连贵;齐雷;

    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鸭副黏病毒病的途径。分离出1株鸭副黏病毒,经鉴定并命名为鸭PMV DY-1株,并以此毒株作为免疫毒株,应用非鸡新城疫免疫健康鸡群作为免疫蛋源,制备鸡抗鸭副黏病毒病高免卵黄抗体,经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试验应用。结果表明,研究获得的高免卵黄抗体应用效果良好,安全、高效,是目前紧急预防治疗鸭副黏病毒病较有效、较经济的方法之一。

    2007年24期 7478-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艾维茵肉种母鸡骨骼、肌肉、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张美莉;魏忠义;

    研究艾维茵肉种母鸡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选用3周龄艾维茵父母代母鸡72只,按照品种手册进行常规饲养管理。分别于第5、79、、11、131、51、71、92、12、3、252、8周龄随机选取6只进行屠宰解剖,测定骨骼、肌肉、脂肪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生长发育均符合Logistic模型,拟合度在0.95以上;25周龄前骨骼、肌肉、脂肪的生长发育不平衡,首先发育的是骨骼,其次是肌肉,最后是脂肪,28周龄后各组织的发育基本趋于平衡。

    2007年24期 7480-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珠江水系黑脊倒刺鱼巴的食性研究

    李红敬;

    对珠江黑脊倒刺鱼巴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脊倒刺鱼巴主要以藻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为食,其出现率分别为97.03%、33.09%和35.32%,浮游植物个体数百分比(88.93%)最大,底栖动物的重量百分比(86.38%)最大。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春季的摄食强度较大。

    2007年24期 7482-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武海军;富国文;靳亚平;

    寻求简便经济的方法分离纯化犊牛睾丸支持细胞,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支持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次第消化分离犊牛睾丸支持细胞,5 h后换液,24 h后用Tris-HCl处理除去精原细胞,实现进一步纯化。用Feulgen染色法鉴定支持细胞,用SABC染色法检测支持细胞上Fas-L的表达。结果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Feulgen染色后明显可见支持细胞核内的双极小体。SABC染色法检测支持细胞为阳性。建立了培养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方法,Feulgen染色和Fas-L检测是鉴定支持细胞的有效方法。

    2007年24期 7484-7485+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酶解血粉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利用效果的研究

    郄文莉;

    采用单因子试验,选择18头体重(7.44±0.53)kg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试验为28 d,在正式试验的第22~28天进行代谢试验。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酶解血粉处理组仔猪的ADG、ADFI、G/F低于未酶解血粉和血浆蛋白粉处理组;酶解血粉处理组仔猪的NPU、氮表观生物学价值、氮消化率低于未酶解血粉和血浆蛋白粉处理组。

    2007年24期 7486-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中的免疫抑制

    郑全芳;杨志刚;孙红祥;

    从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等方面探讨PCV2在适当条件下可能引起患有PMWS的仔猪免疫系统缺陷。并对PCV2在引起PMWS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概述。

    2007年24期 7489-7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肉兔球虫病的诊治

    王明成;廖诗英;杨玉荣;

    通过对兔球虫病的症状分析、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为兔球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2007年24期 7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铜在河南华溪蟹主要组织器官中的积累

    张婷;王茜;王兰;

    于2005年3~6月,以暴露方式,研究了铜(Cu2+)在河南华溪蟹(Sinopotamon honanense)肌肉和性腺中的积累与分布情况。4个Cu2+处理组浓度依次为5.12、16.18、51.13和161.56 mg/L。分别于处理后的24、721、20和168 h,取材、消化、测定Cu2+的含量。结果显示,铜在组织器官中的积累具有组织选择性。铜在肌肉中的积累趋势明显。同一时间,铜的积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同一浓度,铜的积累基本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铜在性腺中的积累趋势基本表现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2007年24期 7492-7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复方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王慧真;张永英;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将20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在Ⅰ、Ⅱ和Ⅲ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5%的中药复方,Ⅳ组只加基础日粮(作为对照),进行30 d的饲养试验,测定各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死淘率,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Ⅰ、Ⅱ、Ⅲ组平均每只净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3%、14.5%和11.5%,Ⅱ、Ⅲ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各组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Ⅱ组(53.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各组死淘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Ⅱ、Ⅲ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可促进817商品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净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以添加0.2%中药复方的效果最佳。

    2007年24期 7494+7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水泡性口炎的发病机理与防制

    张煜;苏建青;褚秀玲;成军;高丰;

    水泡性口炎(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引起马、牛和猪等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水泡性口炎不但能感染动物,而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病机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从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水泡性口炎进行综述。

    2007年24期 7495-7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环境温度对水产养殖定量化影响的研究

    郭秀云;王胜;吴必文;石磊;

    分析了环境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为生产实践借鉴。分别对自然池塘溶解氧以及人工增氧情况下的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进行观测,研究了水温与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及氨氮量的关系。并分别以尼罗罗非鱼、中华鳖和文种金鱼为养殖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繁殖机能的影响。水温与溶氧量关系符合等比级曲线模型,水温与氨氮总量整体上呈负相关。不同水产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水温不仅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状况,还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2007年24期 7498-7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犬瘟热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及可能的治疗措施

    王讯;赵玲;

    犬瘟热是目前危害犬只最为严重的致死性传染病,晚期常出现神经症状,很难治愈。对犬瘟热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作一综述,并结合病理机制就治疗神经型犬瘟热提出几种可能的治疗措施。

    2007年24期 7500-7501+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烟草·蚕桑

  •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研究

    叶南;陈元胜;

    目前,组织细胞培养是中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综述了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优点,并对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007年24期 7502+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半夏优质高产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刘晓燕;蒋燕;翟玉铃;连群;

    为鉴定和评价毕节地区生产上所用半夏栽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和品种的特性特征,为品种区域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区组设计,对尖叶多杆(大个)、河镇1号、尖叶高杆半夏、圆叶短杆黑叶半夏、威宁野生半夏(CK)、海镇2号、黑石头镇黑石村半夏7个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圆叶短杆黑叶半夏单位鲜产居第一,为7 966.5 kg/hm2,较对照增产334.6%,商品半夏比率和单粒重均远高于对照。其次黑石头镇黑石村半夏单位鲜产为7 320.0 kg/hm2,较对照增产299.3%,商品半夏比率为73.12%,但单粒重较低仅为1.2 g,仅高于对照,比其他低。建议圆叶短杆黑叶半夏作主推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黑石头镇黑石村半夏为次要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2007年24期 7503+7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党参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赵庆芳;郭鹏辉;

    [目的]为了探讨党参植株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化感作用,建立高效的党参间作、混作、套种模式以及党参化感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党参地上或地下部分水浸液(水浸液浓度分为0.20、0.150、.100、.05 g/ml四个梯度)对小麦、黄瓜、萝卜、白菜和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党参植株水浸液对不同作物幼苗根长、生长和干重表现为抑制作用,其RI的均值全为负值。在所进行的8个实验组中,RI的平均值均为负值;在统计的80项数据中,有72项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占90%。[结论]党参植株水浸液对五种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党参植株地下部分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大于地上部分。

    2007年24期 7511-7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资源与环境

  • 浙江省城镇空间集聚现象研究

    闫文晓;

    选择了15个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浙江省城镇分成4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呈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综合各类型的城镇集聚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与大城市的邻近关系,将浙江省城镇划分为4个区域,并针对各区域的特点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2007年24期 7504-7505+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南通市区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分析

    崔开俊;石诗源;

    以MAPINFO、AUTOCAD和EXCEL等软件,采用空间叠置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南通市区建设用地扩展过程、结构及强度等进行了分析;并划分出中心区、主城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析了"四区"建设用地的特征。得出结论:南通市区土地利用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仍表现出粗放的经营方式;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与工业用地的结构不合理,需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特征;从主城区到外围区方向,土地利用强度呈递减态势。最后,对南通市区用地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24期 7506-7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浅谈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航庆加;

    综述了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范围与内容,对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使用等提出了建议。

    2007年24期 7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绵阳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刘鹏;董廷旭;邓小菲;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之一。发展城市绿地,不仅可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通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可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以绵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绵阳市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二者相关显著。此外,还建立了绵阳市城市经济增长与各驱动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模型对绵阳市2005~2010年城市经济增长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需求做了初步预测。

    2007年24期 7535-7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佛山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陈旋;张健;杨在贵;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有助于分析以往生态城市实践的得失,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该研究在分析现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小城市的特点,构建了针对佛山市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对佛山市2002和2003年的城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佛山市城市生态化程度较高,但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发展不平衡,环境和经济子系统是佛山市创建生态城市的优势,而社会子系统则有待加强。根据评价结果,对佛山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加大发展旅游产业,增加文化教育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2007年24期 7537-7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从GDP和生态足迹关联角度研究生态足迹结构——以福建长汀县为例

    马璇;宗跃光;刘志强;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2000~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并尝试从资源利用效益角度分析生态足迹与GDP的关系,以此弥补仅从生态足迹大小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片面性。通过计算与分析,得出长汀县近年来生态赤字逐年增加。但是和其他地区相比较,虽然长汀县的生态赤字较小,但万元GDP足迹偏高,这说明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大,这与长汀县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密切相关。

    2007年24期 7540-7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城市系统节点的设计与构想——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为例

    赵红杰;孙桂平;龙丽民;

    探讨了网络城市系统中节点的重要作用,提出从首位度、通达度、商品交换、通讯信息化四方面入手构建网络城市系统节点的设计思路。并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三级节点体系,以期对未来网络城市系统的合理性构建有所裨益。

    2007年24期 7543-7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及防灾减灾措施

    海香;李强;徐刚;

    在系统分析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孕灾因子、承灾体的基础上,结合泉州海岸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期对泉州海岸带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07年24期 7546-7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何芳军;张建华;索赟;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水资源平衡分析的要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探讨。

    2007年24期 7548+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济宁市嘉祥县节约集约用地问题

    陈丽丽;东野光亮;唐秀美;张雯雯;徐秋明;孙善龙;

    按照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嘉祥县积极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推进嘉祥县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进一步发展。

    2007年24期 7549-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工企业带动型建设下的青山绿水

    余方达;

    农村作为城市的后花园,承担接受城市经济、工业企业产业转移的作用。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以及在建设进程中对青山绿水造成的破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大跃进时期人类"人定胜天"的论调给予了评伦,期待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多地尊重自然,尊重农民意愿,给人类留下一片蓝天碧水。

    2007年24期 7551-7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本农田质量保护机制探讨

    臧妻斌;王宇;李明秋;

    分析了我国基本农田产权制度的现状;指出了合法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促使农户不断对基本农田实施保护性的投资;认为构建我国基本农田质量保护机制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创新,要明晰基本农田产权,积极探索基本农田租赁制度,建立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的利益激励机制。

    2007年24期 7553-7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硝化抑制剂乙炔的应用研究进展

    左秀锦;曹建明;林海涛;张玉凤;

    主要论述了乙炔作为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介绍了乙炔的硝化、反硝化抑制作用,对温室气体(N2O等)排放的抑制作用及与其他抑制剂的协同作用;对乙炔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可行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指出了其市场化应用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

    2007年24期 7556-7558+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问题

    王爱武;

    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007年24期 7561+7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李运生;

    阐述了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意义,综述了国际、国内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格局,并提出了当地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2007年24期 7562-7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3S技术的数字环保

    李莉;

    简述了"数字环保"的概念、3S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遥感技术、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007年24期 7564-7566+7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60)Co-γ辐射诱变对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林元山;陈桂光;梁智群;王定军;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对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以康氏木霉AS3.2774为出发菌株,通过0.6~1.8 Gy辐照剂量的60 Co-γ辐射诱变康氏木霉,经平板培养和固体发酵培养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处理对康氏木霉孢子存活率、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发酵能力和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在0.9~1.1 Gy,康氏木霉孢子致死率达到70.0%~80.0%,辐照剂量大于1.5 Gy时,存活率接近0。辐照处理的孢子经刚果红平板初筛、固体发酵复筛、遗传稳定性试验,获得4株正突变菌株。突变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平均数与出发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菌株Ly-23产纤维素酶的能力平均达0.356 I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8%。该研究为从康氏木霉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奠定了基础。

    2007年24期 7567-7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杨海泉;张健;杨在贵;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将环境影响评价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现实意义。然后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着重研究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尝试通过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从而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采用不同的评价程序、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等提供依据。最后,针对目前规划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007年24期 7569-7570+7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城市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朱宏飞;李定龙;朱传为;

    城市需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水市场与水价以及节水技术措施等多种因素有关,科学准确地计算城市需水量是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有效手段。简述了城市供水与需水平衡应遵循的原则。将城市需水主要分为农业需水、城市生活需水、城市工业需水、城市生态环境需水4部分。分别提出了计算不同类型需水量的条件,并总结分析了城市需水量的主要计算方法。

    2007年24期 7571-7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阳农业大学桑蚕教学实习基地杂草种子库储量研究

    冯梅;林英;苗青;孙权;赵琳琳;曲波;

    通过目前最常用的杂草种子库研究方法——诱萌法、淘洗法,运用生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沈阳农业大学桑蚕教学实习基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和多样性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是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体,在杂草群落中属于优势种。桑蚕基地共有23种杂草分别隶属于13科23属,以大麻科草和马齿苋科马齿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总数的18.7%和12.1%。

    2007年24期 7574-7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建筑单体代谢过程研究

    赵艳华;胡聃;徐文修;

    以某城镇的建筑单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代谢理论与方法对建筑物施工阶段进行代谢过程跟踪研究。通过系统调查建筑施工阶段物质流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体系的建筑材料消耗量,建立了单体建筑的代谢模型,并剖析了建筑物施工阶段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2007年24期 7576-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

    张春丽;刘继斌;佟连军;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是当前对湿地资源的滥开发及不合理开发,使得湿地资源破坏极为严重。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的生态旅游开发及其产业发展正好迎合了湿地开发的需求。通过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和潜力,提出了适合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2007年24期 7579-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李炜臻;白庆中;

    简要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及目前的处理工艺;分析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特性和分离机理;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总结了各种与纳滤膜分离技术有关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并且对国内目前的几种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了经济可行性评价,认为在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纳滤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7年24期 7582-7583+7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长江南京段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杜鹤娟;

    以长江南京段向南北延伸3 km的缓冲带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9861、9962、000年Landsat 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3个时期湿地资源变化数据。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由90.218 hm2减少到79.366 hm2,年均减少0.775 hm2。经过驱动因子分析得出,造成沿江湿地面积锐减主要是人口数量增长以及工程建设的影响,此外还包括沿江各乡镇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最后得出结论:湿地保护要与城镇化发展和谐共存,制定合理的湿地保护规划,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分级分区保护与利用。

    2007年24期 7584-7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株降酚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研究

    王垚;曹德菊;

    为了优化组合降酚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以从合肥钢厂焦化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得到1株高效降酚假单胞菌为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探讨蔗糖浓度、溶菌酶浓度E、DTA浓度和酶解时间对该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优条件:蔗糖浓度20%,溶菌酶浓度0.5 mg/ml,EDTA浓度0.2%,酶解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它的菌株形成率为75.3%,再生率为7.8%。影响降酚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形成率的因素顺序为蔗糖浓度>溶菌酶浓度>作用时间>EDTA浓度。

    2007年24期 7588+7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易志刚;

    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治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对面源污染的成因、表现、基本特点、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探讨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对策。

    2007年24期 7589-7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市商品住宅价格趋势预测及其分析

    徐波;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商品住宅是房地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房地产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兰州市商品住宅的市场价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兰州市商品住宅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利用数学模型对其趋势做出预测,并进行了分析。

    2007年24期 7591-7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杨正亮;郑雪斌;冯贵颖;

    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机理、研究进展和在不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优点;阐明了微生物絮凝剂今后研究的4个主要方向。

    2007年24期 7593-7594+7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东莞市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廖业佳;

    根据对东莞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总结其植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特点,提出植物多样性保护要加强社区宣传、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建议。

    2007年24期 7595-7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主成分分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黄友均;许建;黎泽伦;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19项指标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思路和过程,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对合肥"十五"期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研究。最终选取3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计算得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结合定性方法,对合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讨论得到:"十五"期间,合肥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逐年上升,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人均耕地面积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对合肥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负面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可持续发展的布局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验证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可行性。

    2007年24期 7597-7598+7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淮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问题研究

    陈兆开;

    在阐述淮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007年24期 7599-7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江西省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

    虞紫燕;孙琛;

    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资料为论据,从区域分布、联结关系、带动农户能力3个方面对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有合同式联结方式和股份式联结方式,其中合同式联结方式又包括保护型、服务型及返利型,并结合案例和数据对各联结方式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目前存在的农户违约率高、企业对政府依赖程度高、农户和企业地位不平等3个问题。对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出了对策。

    2007年24期 7508-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韩锁昌;王兵;侯军岐;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37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农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效率与其他上市公司大致相同。并且对这些企业进行分类,得出农、林、牧、渔以及综合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率,描述各自的特点,深入分析其深层次原因。

    2007年24期 7685-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征地制度研究

    职青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被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多。而我国目前征地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法律规定不完备,征地规模过大,补偿标准过低等。借鉴国外经验,改革征地制度,保护耕地,已经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7年24期 7687-7688+7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李霞;

    介绍了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其必要性,简要阐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一些策略。

    2007年24期 7689-7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清末以来东北地区移民垦殖与环境变迁

    于春英;

    东北地区自清末以来,随着开禁放荒,移民大量涌入,土地垦殖迅速加快,使区域经济得以开发,同时,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开垦的盲目性,使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2007年24期 7691-7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周娅莎;朱满德;刘超;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很多,综合了众多学者在体系建立和运用具体指标进行评价的文献,在其中挑选指标重新组合为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2007年24期 7694-7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模糊环境下的农业生产计划模型

    李春萍;刘晓俊;

    庄稼规划问题常被认为是一个线性优化问题。但在许多实际情况中,由于未来天气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利润系数一般是不确定的值。因此,带有常系数的线性优化模型不能准确地描述决策环境。基于可信性理论,提出一个庄稼规划模糊模型,并给出一个数值例子以表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07年24期 7697-7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订单农业的现状和法制化规范的途径

    胡少华;杨昌斌;

    发展订单农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订单农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制约束机制,违约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订单农业中的法律约束机制,建立实行订单农业法律约束机制的有效平台,是订单农业走出窘境的最佳途径。

    2007年24期 7699-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凤阳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地方经济的提升

    张言彩;

    分析了劳务输出对凤阳县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加快县级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2007年24期 7701+7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宋天松;淳悦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应对目前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偏高、服务业落后等挑战,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加强重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2007年24期 7702-7703+7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生产的反环境属性与农业循环经济

    张录强;王衍喜;甄惠丽;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反环境属性,尤其是现代"化石农业"的反环境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日益严重的食品质量和农业环境安全问题,直接威胁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模仿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科学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克服农业生产的反环境属性,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24期 7704-7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城乡网络化与陕西关中“一线两带”区城乡协调发展

    杨艳萍;赵凯;

    城乡差距较大是陕西关中"一线两带"区城乡发展的现状。缩小城乡差距,必须改变原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出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是陕西"一线两带"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可选模式。

    2007年24期 7706-7707+7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将JIT理念引入云南省农业经济产业化模式初探

    蔡鹤亭;朱立;

    从分析云南省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中最低库存管理(JIT)理念的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构想,实现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定位目标,推动云南省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2007年24期 7708-7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

    詹和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对农地流转的发展状况、动因、限制因素及效果等问题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方向。

    2007年24期 7710-7711+7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8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条件分析

    朱志军;张华;韩贞禄;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在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它有助于保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制定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之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所辖区域的经济基础条件进行大规模调查、分析。

    2007年24期 7712-7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的研究

    田兆丰;裘季燕;刘伟成;李永丹;刘德文;

    对40科1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草药及十几种大型真菌抽提物进行了抗植物病毒筛选的研究,发现有多种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或黄瓜花叶病毒(CMV)有钝化作用,其中藜科植物S.L抽提液对TMV及CMV兼有钝化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部分有参考价值的植物和大型真菌材料的抗病毒筛选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2007年24期 7514-7515+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灌云县水稻灰飞虱暴发原因分析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乔乃中;唐玉林;

    分析了灌云县水稻灰飞虱暴发原因,提出了灰飞虱综合治理措施。

    2007年24期 7516+7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黄山市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鲍周明;

    2006年黄山市稻飞虱大发生,通过了解稻飞虱发生特点、发生概况和防治技术措施,为以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经验。

    2007年24期 7517+7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青海柴达木盆地麦田化学除草剂筛选与杂草综合控制

    王顺寿;张俭录;陈志国;任钢;刘永安;

    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长期以来粗放耕作,造成春小麦田以野燕麦、藜等杂草为主的农田杂草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春小麦产量和品质。通过化学除草剂单剂和复配剂筛选,结合化学除草剂施用方法的改进,配合农艺措施,达到综合控制该地区麦田杂草的目的。

    2007年24期 7518-7519+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

    顾海莎;

    综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发展及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07年24期 7520-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番茄病害的药效试验

    尹立红;刘桂英;

    筛选出低毒、低残留、高防效的杀菌剂,以替代低效杀菌剂或与长期使用的杀菌剂轮换使用。选择了大生M-45、扑海因与代森锰锌对大棚番茄病害做了防效对比试验。3种杀菌剂在防治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的效果方面,大生M-45>扑海因>代森锰锌;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方面扑海因>大生M-45>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的防效低,分别为22.1%和51.8%,对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81.5%和75.8%。大生M-45和扑海因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时,可用来替代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在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时,虽防效低于大生M-45和扑海因,但由于价格便宜,又有较高的防效,故在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时可选择大生M-45或扑海因与代森锰锌轮换使用。

    2007年24期 7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木霉生防耐药因子的诱导及其生化特性研究

    袁素贤;阚国仕;陈红漫;

    为了研究以含药(施佳乐)培养基筛选和诱导生防木霉菌株T-21产生耐药性生防蛋白因子———几丁质酶的效果。利用含药(施佳乐)培养基筛选诱导生防木霉菌株T-21产生几丁质酶,通过DEAE 32纤维素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并分析温度和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以及耐药酶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生防木霉菌株T-21对化学农药施佳乐具有一定的抗性,浓度达1 000μg/ml时生长及产孢情况良好。通过分离纯化的几丁质酶,其分子量为45 kD,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0,对灰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生防木霉菌株T-21产生的几丁质酶,可与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以增强田间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进而减少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及残留。

    2007年24期 7523-7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麦蛾茧蜂在3种寄主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李晶津;邵岩岩;钱海涛;董辉;丛斌;张海燕;

    在(26±1)℃,相对湿度50%~55%,光周期L14∶D10的条件下,以米蛾、大蜡螟和玉米螟幼虫为寄主,研究了寄主对麦蛾茧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寄主对麦蛾茧蜂的雌雄比没有影响。但麦蛾茧蜂在3种寄主上的产卵数量、发育历期、雌蜂寿命、卵的成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麦蛾茧蜂在米蛾和大蜡螟上可以大量繁殖,而在玉米螟上产卵数最少(185粒),雌蜂寿命最短(11 d),卵的成活率最低(12%),不适合麦蛾茧蜂生长发育的需要。

    2007年24期 7525-7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土壤肥料

  • 湖州市区水田土壤养分的变化分析

    朱建方;王仪春;邱利江;裘建平;

    [目的]为了摸清湖州市区水田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指导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年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半微量凯氏法和等离子体光谱法等检测了湖州市区318个水田土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pH值,并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湖州市区水田土壤有机质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普遍缺磷,严重缺钾。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5 g/kg1、.9 g/kg、14.6 mg/kg和78.3 mg/kg。[结论]与1984年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持平,有效磷大幅提高,速效钾有所增加,土壤酸化现象明显。

    2007年24期 7527-7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方秋玉米氮磷钾肥效试验及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探讨

    周晓舟;梁萍;唐创业;

    为了提出南方赤红壤秋植玉米在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施肥量建议,在采用"3414"部分实施方案的氮磷钾肥效试验中设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和全肥区5个处理。全肥区产量(6 653.10 kg/hm2)与无磷区产量(6 042.00 kg/hm2)差异不显著;两者与无钾区产量(5 472.60 kg/hm2)差异显著;无肥区产量(2 034.75 kg/hm2)与无氮区(1 458.45 kg/hm2)的差异也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氮、磷、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21.92%9、0.81%和82.28%。试验土壤的氮、磷、钾供应量分别为37.50、51.90和117.15 kg/hm2。秋玉米对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8.70%、4.87%和9.36%。施肥应以土壤肥力状况为基础,以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特性为中心,通过土壤测试、配方设计和肥料合理施用,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2007年24期 7529-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水肥耦合技术在辽宁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张广涛;汪可欣;王丽学;王宇;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从辽宁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当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水肥耦合技术研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加强水肥耦合技术研究对辽宁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7年24期 7531+7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水分蒸发特性

    鲁绍伟;杨新兵;聂森;鲁少波;王玉华;刘凤芹;

    为了研究华北土石山区阴坡油松林、阴坡裸地和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土壤水分蒸发特性。降水量与水面蒸发由Campbell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测得。利用PVC管自制的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直接钉入林地土壤,取原状土,放在原位,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土壤蒸发规律。试验地多年的蒸发变化趋于一致,4~6月蒸发量大且变化不大,7~10月蒸发量明显下降。5月的日平均蒸发量最大,7月出现低谷,9月出现第2个高峰,10月降低。降雨量的变化与蒸发量相反。土壤蒸发总体规律是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阴坡油松林,林外>林内,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林外无枯落物>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林外有枯落物>阴坡油松林林内无枯落物>阴坡油松林林内有枯落物。

    2007年24期 7532-7533+7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

    陈兴平;

    介绍了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狭义与广义内涵、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产品质量管理近年来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当前应重点落实的措施。

    2007年24期 7559-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梁子湖地区渔业物流模式的探讨

    夏佐铎;金江;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梁子湖优越的地理位置、独具特色的水产品资源和悠久的渔业文化是形成现代渔业物流的重要基础。在分析梁子湖地区渔业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梁子湖渔业物流模式,即:建立梁子湖渔业物流中心,划分干水产品和鲜水产品两大类型,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实行不同的物流方式。

    2007年24期 7612-7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耿德英;

    教育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发展地位,这一点已经被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证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教育如何,是事关我国经济能否高速发展的大事,当务之急是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实到农村。该试从农业生产的现状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述有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农村教育的方法。

    2007年24期 7614-7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李倩;

    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全疆的经济起着引领作用。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2007年24期 7617+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杨静雅;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定位不明晰,另一方面也是由医疗服务自身特殊的性质决定的。通过对制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有利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深入推广的发展对策。

    2007年24期 7618-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探讨

    姬万里;

    土地制度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深化,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也在变化,当土地制度在释放其效用潜能达到一定程度后,种种弊病也开始显现。

    2007年24期 7620+7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环境政治的生态和谐发展刍议

    佘艳敏;成力;

    我国环境政治的首要使命在于推动现代环境价值观的普及和实践,其发展趋势是基于生态法则和生态伦理的生态政治和谐。环境政治发展的民主政治根基、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防护与治理三方面的平衡原则,是促进我国环境政治和谐发展的政治策略。

    2007年24期 7621-7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新形势下农林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探析

    刘海英;张振华;

    为了有效解决目前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结合我国农林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林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对策。

    2007年24期 7623+7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李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简述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措施,介绍了几种目前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

    2007年24期 7624-7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农村公共财政职能定位的探讨

    张献国;

    农村公共财政的定位应从农村市场失效范围和程度、农村财政承受能力及农村公共品受益范围和层次来综合考量。从总体上看,农村公共财政具有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和协调发展等职能,但各级农村财政应各有侧重和合理分工。

    2007年24期 7626+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及立法完善探究

    史平臣;

    植物新品种侵权现象与植物新品种权制度法律普及不够和立法存在不足有很大关系。认识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应重点从品种权保护范围、侵权认定、法律责任以及侵权救济进行准确把握。同时,立法中还存在保护链条不完备、侵权行政管辖级别太高、法定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加以完善。

    2007年24期 7627-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浅论我国农村公共危机管理

    梁亚樨;谢东;

    我国农村危机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对农村危机,必须因地制宜。在预警工作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各村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形成预警网络,同时提高乡镇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施行预见管理;展开模拟灾情急救演练,提高村民自救能力;在善后工作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007年24期 7630+7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策略

    许安涛;

    农村中学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物理积极性不高。要使农村中学生学好物理,必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2007年24期 7631-7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我国现行地籍管理

    徐冬妮;

    地籍管理是一切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国家土地市场健康运转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我国地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地籍管理的建议。

    2007年24期 7633+7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论“三农”职业教育

    赵延安;姚树萍;

    "三农"职业教育并不是农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简单地叠加,应立足于为实现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在"三农"职业教育中,发挥大学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成果密集、信息资源充沛的优势,形成以农民为本位的"三农"职业教育网络。

    2007年24期 7634-7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太行山道路”对河北省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周燕;时赟;谢佳奇;

    "太行山道路"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太行山道路"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创立的"太行山道路"的研究,发现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对口扶贫"、"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项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07年24期 7636-7637+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烟台苹果物流供应链的构建

    陈运娟;丁新旗;

    山东烟台是全国有名的苹果产地,烟台苹果素来以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但果农的整体收入水平却并不尽如人意。将通过对烟台苹果流通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2007年24期 7638-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淮安新农村文化发展思路的探讨

    杨其珍;聂凌鸿;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文化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发展农村文化的新思路、新对策,推动淮安市文化大市建设步伐,构建和谐淮安、和谐新农村。

    2007年24期 7640+7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石家庄生态文化建设为例

    郭会平;李艳芳;张素珍;

    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社会共识。石家庄市在生态县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如何从思想认识、生活理念、道德水平等意识层面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成为当务之急。从对石家庄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调查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其解决策略,为石家庄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2007年24期 7641-7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红侠;戴开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支持和保证。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思路和对策。

    2007年24期 7643-7645+7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

    唐芳;

    在分析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径,提出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2007年24期 7646-7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荆州古城墙的发展与保护利用

    吴峻;罗红安;鲁长亮;

    荆州古城是1982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古城墙被考古界、史学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城墙是固定不变的,限定了城市的范围,使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也影响到城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交通的顺畅等。文物古迹应该保护,不能拆除。多开城门,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城墙内外的联系,增加古城的辐射能力应该成为目前荆州古城解决城墙圈固影响的较有效的方法。

    2007年24期 7649-7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探索

    刘凤芹;鲁绍伟;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进行科研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高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论述了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新时期下搞好实验室建设管理的设想与措施。

    2007年24期 7651+7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浅议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刘雪雁;尹锋;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土地,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又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患。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与市民一样拥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是当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7年24期 7652-7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当代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对接路径探析

    何植民;王珂;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城市就业困难,形成"人才闲置";另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匮乏,形成人才"洼地"。为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何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实现当代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7年24期 7654-7655+7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齐小保;王小红;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我国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特点是涉及学科众多,内容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整个课程学习以实验教学贯穿始终。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食品卫士,在参照相近学科专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该门课程中微生物学部分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通过这些教学改革与尝试,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007年24期 7656-7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姚琴;许建;

    随着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分散农业风险的农业保险却在不断萎缩。通过分析中国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上、经营模式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24期 7658+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韦生彬;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相比更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24期 7659-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蚂蚁岛乡休闲渔业发展中妇女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

    汪泉;

    蚂蚁岛乡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休闲渔业。渔业妇女在参与休闲渔业的过程中,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家庭经济收入有所增加。渔业妇女与休闲渔业的互动发展,有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积极意义,对于渔业妇女自身的发展、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渔业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2007年24期 7661-7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欠发达地区群众健身活动的因素

    丁瑞娟;文斌;

    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健身活动现状调查,并对欠发达地区群众健身活动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主客观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群众健身活动的建议。

    2007年24期 7663+7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中的冲突及对策浅析

    王芳;周庆生;郑雪莉;齐杰;

    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存在的环保观念、管理体制、资源利用、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扶持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从保护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007年24期 7664-7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青少年赌博问题分析及对策

    周建伟;

    赌博陋习成风已久,且有向农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在一些地区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该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2007年24期 7666+7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白文林;尹荣焕;杨桂芹;罗光彬;张守纯;

    针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现行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现状,探讨了我国高等动物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材建设和开展双语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动物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2007年24期 7667-7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罗兰芬;林震;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把农民培训放工作的重要位置,从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入手,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技能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007年24期 7669+7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政府法律责任

    唐萍萍;李蓉;张硕新;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新农村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履行其应有的法律责任。主要论述了政府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责任。

    2007年24期 7670-7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周恩来经济建设的和谐思想

    文敏;李小芳;

    和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事物不断改善发展的过程。周恩来经济建设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包含经济结构配备适当合理、国民经济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均衡发展、辩证处理经济工作中各种重大关系,做到协调发展。周恩来经济建设方面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经济和谐化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007年24期 7672-7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专利侵权纠纷科技属性及其程序性救济

    王伟;

    科技属性是专利的重要属性之一,该属性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巨大。以专利侵权纠纷所具有的科技属性为切入点,结合美国专利侵权纠纷程序的相关内容,论述专利的科技属性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并提出若干程序设计建议。

    2007年24期 7674-7675+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群体特征与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探讨

    张静;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成员类型及学校培养方式和目标的差异,使得研究生群体具有一些异于本科生的特质,这些特质正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据。但现实教育过程中并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所以导致了道德教育的低效,针对这些现状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征,提出几点改善研究生道德教育策略的建议。

    2007年24期 7676-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思考

    刘占山;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合于农民参加高等学历教育的有效学习形式,通过考试制度创新、完善助学体系、加强组织和引导等措施大力开展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进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今后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2007年24期 7679+7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综述

    何志文;唐文金;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产生、发展,特别是国内外研究的动态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以期对我国进一步促进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2007年24期 7680+7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对当前农业生态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陈凤曾;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该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进行农业生态经济建设;改善管理体制,抓实农业生态经济建设项目;提高科技研究效率,发挥科技在农业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经济建设规范与标准。

    2007年24期 7681-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中国果品加工之乡的若干借鉴

    赵秀娟;李修彬;区胜祥;

    阐述了中国果品加工之乡——新兴县发展果品加工业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以期为我国果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007年24期 7683-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贮藏与加工

  •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卢家暄;连宾;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是一项新型食品杀菌技术,其杀菌过程虽温度低,但能有效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同时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是目前非热处理食品杀菌技术中效果最佳、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综述了高压脉冲电场灭菌的原理,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系统的设计,并对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趋势。

    2007年24期 7601-7603+7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苯甲酸荧光法研究牛血酶解液锌螯合物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符秀敏;王世平;张晓娜;

    研究牛血酶解液锌螯合物通过苯甲酸荧光法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为提高动物血液蛋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抗氧化活性新物质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苯甲酸荧光光度法,确定使用该方法时苯甲酸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研究H2O2用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和牛血酶解液锌螯合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当苯甲酸浓度为0.6 mmol/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荧光强度最大;当H2O2浓度在10~50 mmol/L时,H2O2浓度与产物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牛血酶解液锌螯合物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0.8%(RSD=2.6%),比同浓度Vc溶液的清除效果好。苯甲酸荧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不受水解液中血红素的干扰,可广泛用于水溶性有色抗氧化物质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检测。

    2007年24期 7604-7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共轭亚油酸生成条件试验研究

    陆永霞;王武;李佳佳;潘见;

    用嗜酸乳杆菌在MRS培养基中转化亚油酸(LA)生成共轭亚油酸(CLA)。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在MRS培养基中(pH值4.0),38℃下,添加0.025%(V/V)LA诱导亚油酸异构酶产生,接种1.5%(V/V)、LA浓度1.8%(V/V)的条件下,CLA的总产量较大。

    2007年24期 7607-7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工艺处理对决明茶饮风味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王鹏;

    为了筛选出决明茶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决明茶的科学炮制提供参考。通过利用恒温电热鼓风干燥箱处理决明子,探讨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工艺处理对决明子茶饮风味及水浸黄酮含量的影响。经170℃处理759、0 min的决明子,冲泡前香味较浓。未粉碎冲泡,3 min即呈现棕色和深棕色,口感香,10 min后品尝口感更香。经160℃处理759、01、05 min和170℃处理607、59、0 min的样品,粉碎后冲泡立即呈现浓咖啡色,且香气浓郁。经160℃处理105 min、170℃处理751、05 min和180℃处理75 min的决明子,未粉碎冲泡时,黄酮含量分别为1.108 81、.138 11、.012 61、.544 0 mg/g。经160℃处理607、59、0 min和170℃处理901、05 min和180℃处理105 min的决明子,粉碎冲泡时,黄酮含量分别为1.795 12、.029 5、1.987 71、.544 01、.598 5、1.736 6 mg/g。使用未粉碎的决明子时,170℃处理75 min的工艺为最佳,使用粉碎决明时,160℃处理759、0 min的工艺为最佳。

    2007年24期 7609+7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如皋火腿酯类物质氧化和水解分析

    潘丽红;周光宏;徐幸莲;彭增起;

    为了研究如皋火腿中的酯类物质。选取7条4.5~5.0 kg如皋火腿为试材,用常规方法测定其理化指标(水分、盐分和pH值),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从提取脂质中分离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并测定其共轭二烯值与羰基值。在如皋火腿股二头肌和皮下脂肪中含盐量为11.60%和1.07%,水分为40.21%和3.65%,pH值为5.71和6.02,游离脂肪酸含量为49.65%和26.11%,除pH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如皋火腿中含有丰富的游离脂肪酸,在皮下脂肪中油酸的含量最多,股二头肌中亚油酸的含量最多。火腿中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酸,皮下脂肪有反式的油酸,股二头肌中有反式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股二头肌的氧化明显高于皮下脂肪,可能与酶活力、氧化方式有关。

    2007年24期 7610-7611+7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浅谈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技术和发展

    马思红;

    面向对象数据库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使得数据库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是数据库技术中巨大的进步。概述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征、优势及其重要技术,并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展望。

    2007年24期 7714-7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王倩;宋锋;

    在阐述农业信息化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2007年24期 7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

  • 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液位测量装置的设计

    陈炜峰;张维旺;

    采用CYZ302型液位式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数码管来设计硬件,设计了一种液位测量装置。实验分析显示,该设计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同时,该系统也可以用于除水之外其他液体的液位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满足一般的液位测量要求。

    2007年24期 7718-7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水利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郑发平;

    水利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从水利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重点论述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对水利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2007年24期 7721+7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大伙房水库主溢洪道加固原因分析及方案确定

    佟晓娜;周庆东;魏长勇;王婷;

    大伙房水库主溢洪道加固是大伙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着重从堰上水面线和水工结构两大方面对主溢洪道加固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介绍了主溢洪道控制段、泄槽底板和泄槽边墙的加固方案。加固方案的确定有效地缩短了工期,节省资金,加固后主溢洪道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该加固方案对以后此类型溢洪道的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7年24期 7722-7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海藻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李桂芹;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型双糖,能在生物细胞中合成,具有保护生物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活性免遭破坏的功能;是一种非特异性保护剂,在生物反应中可作激活剂和稳定剂。

    2007年24期 7724-7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兰考县新农村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中RTK技术的应用

    周建郑;赵杰;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先对农村的地形现状进行统一的测量、绘图。测量人员在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操作规程参加生产实践,将GPS-RTK技术运用于测量工程实际中,生产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数字地图,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007年24期 7726-7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