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萍;刘金荣;王素英;闫宏山;宋中强;王淑君;宋慧;张杨;邢璐;
豫谷26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抗拿捕净除草剂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组)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5 921.3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2.7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841.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3.35%。2015年1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生育期93 d,株高140.38 cm,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夏播种植。通过对豫谷26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推广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2016年19期 v.44;No.52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战备;郭志刚;郭振营;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探究施用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小麦生长的分蘖、拔节、灌浆这3个关键时期喷施糠氨基嘌呤,小麦的生育期没有变化;对小麦的分蘖数、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均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均表现为正增长。其中,糠氨基嘌呤(0.4%水剂)有效成分浓度4.00、6.67、8.00 mg/kg处理对小麦产量影响显著高于有效成分浓度2.86 mg/kg处理,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处理。[结论]该研究为糠氨基嘌呤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016年19期 v.44;No.524 10-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亮;钮力亚;王奉芝;赵松山;陆莉;王伟伟;
沧麦028是针对黑龙港流域冬麦区的气候特点,以98(083)为母本、沧核03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后代经"两圃平行交换选择法"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多抗、节水、丰产、稳产的特点,遗传背景丰富。该研究详细阐述了沧麦028的选育背景和方法、特征特性、品质和产量表现。
2016年19期 v.44;No.524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瑞霞;张扬;胡颖;徐小龙;李文龙;李喜焕;张彩英;马峥;
承豆9号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承9039-1-8-1-鉴9大×科丰14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2015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甘审豆2015002号。该研究简要介绍了承豆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品质、抗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6年19期 v.44;No.52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小娟;任佐录;朱琳花;何小琴;妙爱玲;王晓华;徐国平;
[目的]探索提高马铃薯品种临署17号杂交结实率的方法。[方法]以L0527-4为父本,以临薯17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以期运用临薯17号的优良性状。[结果]]临薯17号的最佳授粉时间为上午10:00~12:00或下午4:00之后,杂交后第3天,喷施10 mg/L的2,4-D、50 mg/L的赤霉素、20 mg/L的6-BA+50 mg/L赤霉素在马铃薯孕蕾期间,每隔7 d喷洒植株,这3种处理方法均可提高临薯17号的杂交结实率。[结论]杂交后第3天喷施10 mg/L的2,4-D提高临署17号杂交结实率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为其他材料提高杂交结实率提供技术借鉴。
2016年19期 v.44;No.52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景红;李玉国;赵海;姚炎帝;
[目的]探索杂交棉新陆早70号F_1、F_2代纤维品质之间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F_2代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自育早熟杂交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F_1、F_2代不同果枝层位的纤维品质表现。[结果]新陆早70号F_1、F_2代不同果枝层位的棉纤维均以棉株中部4~6层第1果枝节位纤维品质最优。在各个组内、组间F_1、F_2代纤维品质差异表现均不显著。[结论]若仅从纤维品质角度考虑,在大田生产上推广种植新陆早70号的F_2代还是可行的。
2016年19期 v.44;No.52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彦兵;唐小洁;李东升;杜洪艳;
[目的]研究氮素用量、运筹对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氮素用量、运筹对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产量结构、茎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结果]施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11 023.80 kg/hm~2),并能获得较高的出糙率、谷草比和氮肥吸收利用率,过低施氮量处理不能获得高产,过高施氮量处理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显著下降。[结论]钵形毯状秧苗机插连粳7号,在基蘖肥∶穗肥=6.5∶3.5、施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最佳。
2016年19期 v.44;No.524 21-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红霞;王光锋;孙利利;孙志伟;甘良;陈新娟;徐志豪;
[目的]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筛选出育苗效果好、成本低的专用育苗基质。[方法]以椰糠、泥炭、珍珠岩为原料,将3种原料按照不同比例(V/V)混合复配成8种育苗基质,选取康成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方的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以椰糠∶泥炭∶珍珠岩分别为4∶5∶1、3∶6∶1、2∶7∶1及泥炭∶珍珠岩为9∶1的基质配方所培育的番茄幼苗各生理状况较为理想。[结论]以椰糠∶泥炭∶珍珠岩为4∶5∶1、3∶6∶1、2∶7∶1及泥炭∶珍珠岩为9∶1的基质配方育苗效果较好,结合成本,可推荐为番茄育苗的专用有机营养基质。
2016年19期 v.44;No.52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庞红喜;赵兰芝;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不同油菜新品种萌发期耐旱性。[方法]以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对7个不同油菜新品种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鉴定,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长度,分析不同浓度下油菜种子发芽性状。[结果]干旱胁迫下,参试品种在种子萌发期的芽长、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而根长和发芽率随PEG6000浓度的提高先上升后降低。相关分析表明,低浓度PEG6000有促进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高浓度PEG6000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PEG6000浓度增加明显增强,胁迫下的发芽性状可用发芽指数、总长、总鲜重3个指标来表现。[结论]不同品种萌发期耐旱性表现不同,根据综合分析可知,陕油803、油研817最耐旱,中双11抗旱能力较强,湘杂油188耐旱程度中等,中油杂16、陕油16、浙油51为干旱敏感品种。
2016年19期 v.44;No.52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楠楠;孙敬钊;皮本阳;孙智勇;李强;白玉超;李雪玲;黄敏升;郭婷;崔国贤;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常德烟区烟草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平种植密度,3个水平氮肥用量,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期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烤烟单株叶面积、株高、茎围、单叶重和节距的影响显著,对叶片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上部叶和下部叶烟碱含量影响显著,对烤烟上等烟比例、产量和均价的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烟碱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中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含量和总钾含量影响显著。氮肥用量是单株叶面积、株高、单叶重、节距、烟叶总氯含量、烟叶总钾含量、烟叶总氮含量、烤烟产量、烟叶均价和产值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种植密度是茎围、烟叶烟碱含量、烟叶总糖含量、烟叶还原糖含量和上等烟比例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结论]烟叶产量以D3N3(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氮量135 kg/hm~2)处理最高,为2 104.6 kg/hm~2;烟叶产值以D_2N_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52 729.7元/hm~2。
2016年19期 v.44;No.524 124-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王红霞;廉博;
[目的]研究山葡萄嫩茎段愈伤组织离体培养最佳配方。[方法]以山葡萄优良母株新生枝条嫩梢为外植体,观察山葡萄在IAA和NAA不同浓度下芽的分化、继代与生根情况。[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IAA和NAA对山葡萄的芽分化、继代与生根影响显著。芽分化NAA浓度为0.05 mg/L的时候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等,分化出的芽较多。继代IAA浓度为0.10 mg/L的时候效果最好,生长旺盛,繁殖倍数较高。生根NAA浓度为0.10 mg/L的时候效果最好,根粗壮,生根率高。[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山葡萄离体培养奠定基础。
2016年19期 v.44;No.524 263-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忆;钟俊生;郁蔚文;胡景;陈立婧;
2013年对元荡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111种,隶属7门,72属,其中绿藻门为主要类群,35属48种,占浮游植物总物种的43.24%。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2.13 mg/L和842.80×104cells/L,主要优势种有微小平列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bia)、灿烂颤藻(Oscillatoria splendida)、小空心藻(Coelastrum microporum)、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等。蓝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春、夏、秋季,绿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冬季,黄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秋冬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全年均值为1.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全年均值为1.13,藻类综合指数全年均值为6.00,元荡湖水体呈富营养型。
2016年19期 v.44;No.524 30-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宁;
[目的]利用遥感技术估算西藏地区多年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方法]基于MODIS-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2005~2014年西藏地区生长季期间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借助趋势分析法分析了10年间西藏地区植被覆盖度的趋势斜率;通过划分气候区,在控制气候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讨论人类活动对西藏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2005~2014年西藏地区生长季期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33.00%~36.00%,整体表现为稳定的上升趋势;东南地区植被覆盖明显好于西北地区;森林、灌丛、农作物等类型植被覆盖度较高,而草原、草甸、高山植被以及荒漠等植被类型相对较低;2005~2014年西藏地区趋势斜率总体保持稳定,植被覆盖明显减少的部分集中分布于拉萨市与林芝市的交界地带、山南地区的东南部及林芝市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所致。[结论]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西藏地区多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是可行的。
2016年19期 v.44;No.524 33-3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0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宁;杨传玺;杨帅;
基于2004~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分对我国河流环境总体质量及七大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我国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与污染物排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河流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河流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2016年19期 v.44;No.52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1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凡;席运官;刘明庆;田然;肖兴基;
从有机水产的起源、认证制度、养殖状况、市场前景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有机水产养殖业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有机水产养殖业与国外的差距,并对我国有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2016年19期 v.44;No.524 47-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菲;文兰玲;
对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水资源状况及其当前管理政策进行分析,对襄阳段农村水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在借鉴国外农村水环境治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襄阳市当地的环境和资源特点对襄阳市水环境管理提出建议。
2016年19期 v.44;No.52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丹;苏怀;常玉兰;李福姗;张亚楠;赵宏兵;
[目的]判断青萍是否可以作为盘龙江磷污染的指示性生物。[方法]以青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青萍对磷的耐受程度,分实验室培养和野外调查。[结果]实验室培养条件下,青萍可以在磷浓度0.1~15.0 mg/L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野外调查盘龙江各采样点磷浓度(0.07~0.47 mg/L)的青萍分布情况:上游河段没有出现,中游河段有出现,下游河段多度增加。[结论]青萍至少可以指示2类水以上的水质,有青萍出现的水体已经受到磷污染。
2016年19期 v.44;No.52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敏芝;虞佳莉;陈余晨;陈超;朱旭钎;王志颖;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低耗、高效、绿色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以更好地处理中小城镇污水,拓展人工湿地的绿色生态功能。[方法]采用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取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生活污水,在每轮湿地系统中水力停留7 d,考察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中总磷(TP)、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情况,进行湿地基质和植物的筛选。同时,对这几种基质和植物进行搭配组合,筛选出适合处理金华市孝顺镇污水的最佳组合,并进行景观设计研究。[结果]融合景观设计后的湿地系统TP去除率为71.23%,TN去除率为78.08%,COD去除率为71.70%,处理效果较好。[结论]结果表明,从上到下依次为碎石、石灰石、煤渣的基质搭配组合加上美人蕉+茭白的植物搭配组合,进行景观设计后,去污能力最优。
2016年19期 v.44;No.52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恩海;刘圣勇;王长忠;潘嘉信;赵坤正;徐云婷;苏之勇;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方法]以玉米秸秆制备的粒状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吸附性能模拟试验装置,采用静态重量法测试制备的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能力,并研究吸附床结构、吸附床内盛装粒径不同炭粒、活性炭中添加不同量的石墨粉以及改性活性炭等对系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床内盛装同种试样炭料在同一吸附温度下,新型吸附床A(内置膜片式刺孔吸附质管)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未进行结构改进的吸附床B,达到相同吸附量0.22 g/g时,A床吸附提前5 min;床内盛装不同粒径与同一粒径活性炭的对比试验,在同一吸附温度下,其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盛装同一粒径的,达到同一吸附量0.22 g/g时,吸附提前16 min;床内活性炭添加适量石墨粉可增强导热、强化吸附性能,最佳添加量为活性炭总量的20%;改性活性炭试验中,相比对照组经弱酸性溶液浸泡后活性炭可增强吸附性能,达到平衡吸附量87.1%时,吸附提前了3 min。[结论]该研究可为优化吸附床的结构设计和吸附式制冷系统提供参考。
2016年19期 v.44;No.524 6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4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保平;王宁;
介绍了生物修复的特点及分类,从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4个方面,综述了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从探寻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开发生物土壤改良剂和吸附剂,筛选耐重金属的根际微生物及创新应用联合修复技术几方面进行了展望。
2016年19期 v.44;No.524 67-6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王利民;翁伯琦;罗涛;黄东风;栗方亮;罗旭辉;
综述了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并系统介绍山地水土流失对侵蚀区的直接危害和对周边环境的间接威胁,同时深入分析了地形因子、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坡长、降雨量、雨强、植被覆盖度、群落结构、人为经济社会活动和土壤性质是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各种影响因素可直接起到驱动作用,更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起到推动与加剧的作用,其内在机理包括植被与地形,土壤与降雨,降雨与植被,气候与系统,生产与干扰等方面相互关系与作用程度。应进一步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土流失产生新影响的研究,并辅以遥感等现代技术,旨在为土壤侵蚀预报和防控山地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19期 v.44;No.524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云丹桑珠;刘学敏;
以云南迪庆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2010版)展开研究,计算并分析了2005~2014年迪庆州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旨在实证生态足迹模型在高山峡谷区的应用,并为迪庆州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5~2014年迪庆州人均生态足迹呈振荡式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825 3 gha波动上升到2014年的1.251 7 gha;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0.945 8 gha下降到2014年的0.467 8 gha;生态平衡由微弱的生态盈余逐步转向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呈大幅度增长趋势,2014年支撑经济发展需要2.66倍的迪庆生态承载力;碳吸收地在生态足迹结构中由较低占比迅速增长成为生态足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迪庆州生态赤字的主导因素;生态效率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GDP年均增长率。
2016年19期 v.44;No.524 224-230+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林林;毛宇豪;夏春丽;吕佳煜;左进华;高丽朴;王清;
[目的]研究热处理对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青椒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青椒为试材,将其分别放入40、45、50℃的热水中浸泡2 min后沥干,用0.04 mm厚度的PE保鲜袋包装后置于25℃冷库中贮藏,每3 d测定与成熟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45℃热激处理能够维持青椒较高的感官评分和硬度,可有效防止青椒果实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结论]45℃热激处理可较好地延长青椒的货架寿命,对其保鲜效果最佳。
2016年19期 v.44;No.524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妍;李晓璐;郭艳峰;谭贵良;
[目的]研究鱼油乙酯的制备、纯化及其降血脂功效。[方法]以鱼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制备了鱼油乙酯,优化了条件并对其进行纯化,将产品配成饲料进行动物试验,研究其降血脂功效。[结果]试验表明,乙醇-鱼油6∶1(摩尔比),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h,碱催化剂Na OH加入量为油重的0.30%;在此条件下鱼油脂肪酸乙酯得率最高,经分子蒸馏后达95%;硝酸银最佳浓度为75%,提取得到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浓度96%~99%;高含量EPA和DHA鱼油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结论]研究可为鱼油的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6年19期 v.44;No.524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伟;王兴;刘金萍;秦海艳;刘若璇;蔡云虹;汝晓飞;王捍东;
头孢氨苄属于人兽共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介绍了头孢氨苄的性质、危害及国内外主要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偏振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并对头孢氨苄残留分析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6年19期 v.44;No.524 84-86+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叶青;皮小弟;
[目的]了解河源火蒜与普通蒜的香气成分差异。[方法]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HS-GC-MS)对河源独头火蒜和独头蒜的挥发性物质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该试验条件下,共检出独头蒜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有23种,12种为含硫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二烯丙基三硫醚(25.11%)、二烯丙基二硫醚(19.78%)、3,4-二甲基-1,2-二硫环戊烯酮(18.65%)、二氧化硫(5.20%)、3-乙烯基-1,2-二硫环戊烯(2.61%)、烯丙基甲基硫醚(2.31%)、2-乙烯基-1,3-二噻烷(2.07%)、2-恶唑烷硫酮(2.00%)、甲硫基乙腈(1.78%)、硫氰酸乙酯(1.28%),共占总含量81.73%;共检出独头火蒜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也为23种,14种为含硫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二烯丙基三硫醚(38.03%)、二烯丙基二硫醚(22.63%)、3-乙烯基-1,2-二硫环戊烯(7.95%)、3,4-二甲基-1,2-二硫环戊烯酮(7.55%)、二氧化硫(4.08%)、甲硫基乙腈(4.04%)、二烯丙基硫醚(2.99%)、异硫氰甲酸甲酯(2.08%)、硫氰酸乙酯(1.49%)、烯丙基甲基硫醚(1.41%)、硫化丙烯(1.25%)、2-乙烯基-1,3-二噻烷(1.15%),共占总含量95.59%。[结论]河源独头火蒜的挥发性物质的数量和含量比普通独头蒜都高。
2016年19期 v.44;No.524 87-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笑笑;张文斌;杨瑞金;
[目的]提取活性较高的核桃多酚,提高核桃的利用价值。[方法]采用添加0.05 mol/L盐酸的70%乙醇溶液超声辅助的方法处理核桃仁,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含量,并测定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表征抗氧化活性。[结果]4次超声提取(65℃,10 min)的核桃多酚提取液多酚含量为(12.03±0.16)mg/g,核桃仁中的多酚残留量为0.38 mg/g,低于碱处理后的核桃仁多酚残留量。此外,核桃多酚提取物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高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VC和VE。[结论]酸化乙醇超声处理核桃仁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核桃多酚,还为食品工业提供了高活性的天然抗氧化剂。
2016年19期 v.44;No.524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腾;邱万伟;张志伟;饶德超;王则金;
[目的]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嫩度,增强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宰后分割牛肉为材料,用快速冷却、常规冷却、延迟冷却3种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进行处理,于4℃冷库成熟7 d,考察各冷却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经快速冷却处理的分割牛肉由于降温速度快,2 h温度降至4℃左右时,p H高于6.2,出现肌肉冷收缩现象,剪切力最大,在成熟过程中嫩化效果不佳(P>0.05),且对肉色影响不大。常规冷却的牛肉降温速率仍较快,且冷却失重较大。延迟冷却后的牛肉因温度较高,可以促进牛肉进入僵直期,随着成熟的进行牛肉的嫩度不断增大,亮度和红度得到改善,虽然冷却损失较快速冷却的牛肉大,但牛肉的嫩度改善程度最大,牛肉的食用品质最佳。[结论]延迟冷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牛肉嫩度,增强了牛肉食用品质。
2016年19期 v.44;No.524 94-9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程茹;严成;何微;唐周刚;唐玲玲;
[目的]广泛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染料,选用核桃青皮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方法]通过紫外扫描图谱研究了核桃青皮染液的热稳定性,响应面法优化不同染液浓度、碱(碳酸氢钠)浓度、时间、温度下棉织物的染色工艺,以未染色棉织物为对照,总色差为指标,最后应用扫描电镜图谱分析棉织物染色前后形貌变化。[结果]核桃青皮染液在100℃内稳定性良好;模型优化的条件为染液浓度70mg/m L,碱浓度3.91%,时间102 min,温度100℃,此条件下,总色差为35.292,各因素中碱浓度是影响总色差值的最显著因素,染液浓度和碱浓度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扫描电镜图显示棉织物染色前后形貌未发生改变;由于媒染剂的络合作用,预媒染染色色牢度比直接染色普遍高1~2级,色牢度均达4级。[结论]响应面法可有效优化核桃青皮染液的棉织物染色工艺。
2016年19期 v.44;No.524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仲维黔;袁黔华;柳强;王廷清;许灵杰;
[目的]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下部叶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常规挂杆4种装烟方式,研究各装烟方式对下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挂杆烘烤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中等烟比例、烟叶均价均好于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装烟方式。在下部叶烘烤时采用常规挂杆烘烤,中上部叶烘烤时再使用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等装烟方式进行散叶烘烤。[结论]研究可为提高下部烟叶烘烤质量提供参考。
2016年19期 v.44;No.524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亚旭;石璇;李欣遥;佟长青;李伟;
[目的]获得制备牡蛎多糖的最佳分离工艺。[方法]利用超滤膜对牡蛎多糖进行分离,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牡蛎多糖通过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的分子量分布并优化超滤膜分离工艺。[结果]试验表明,选择截留分子量10 kD的超滤膜分离牡蛎多糖,膜通量较好,截留液中牡蛎多糖的分子量为1.2×10~3kD,透过液中的分子量为4.4 kD。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温度,其次是膜分离操作压力,pH影响较弱。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膜的使用寿命等多方因素,超滤膜分离最佳工艺为料液温度30℃、压力0.04 MPa、pH 7.0。[结论]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牡蛎多糖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19期 v.44;No.52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魏文文;叶育石;徐良雄;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姜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姜黄非药用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光色素(2)、3-O-(α-D-半乳糖)-(1″→6')-O-β-D-半乳糖苷–丙三醇(3)、姜糖脂A(4)和noralpindenoside B(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姜黄非药用部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6年19期 v.44;No.524 107-10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斌;曾淼;刘林;傅天华;任朝琴;戴先芝;
党参多糖是党参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学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党参提供了基础。
2016年19期 v.44;No.524 109-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温梓辰;荣雪;郭乃菲;陈点点;王慧妍;胡丹;刘广斌;
[目的]探究反复冻融法对枸杞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解冻温度、冻结时间、冻融次数、冻结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验证反复冻融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影响。[结果]当温度低于45℃时,枸杞多糖的溶出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高于45℃时,枸杞多糖的溶出率却降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枸杞多糖的溶出率逐渐增大,但超过3次以后溶出率提升并不明显;随着冻结时间的增长,枸杞多糖的溶出率逐渐增大,当冻结时间超过3 h后,枸杞多糖溶出率趋于平稳,无明显变化;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枸杞多糖的融出率逐渐增大,当冻结温度低于-24℃后,枸杞多糖融出率趋于平稳,无明显变化。[结论]反复冻融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解冻温度45℃,冻融次数4次,冻结时间3 h,冻结温度-28℃。
2016年19期 v.44;No.52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君;田强;游朗;李玉延;宋力雅;马林;
[目的]研究漏斗形马勃在7种不同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采用7种基础培养基进行试验,通过液体和固体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及菌落直径为指标,确定漏斗形马勃的最佳基础培养基。[结果]最适合漏斗形马勃生长的基础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渣4%、蛋白胨0.3%、蔗糖2%、KH2PO41%、Mg SO40.05%。在28℃和摇床转速150 r/min条件下,液体培养5 d后的菌丝体干重为16.56 g/L。在28℃固体培养7 d,菌丝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6.47和2.27 g/L,菌落直径为4.49 cm。[结论]该研究为漏斗形马勃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2016年19期 v.44;No.52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晓芳;钟幼雄;刘顺春;杨晓滨;周三女;黄云英;
[目的]提高林下栽培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方法]选择光照强度差异较大的5个地块,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林下栽培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林下栽培三叶青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明显提高,块根中总黄酮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结论]建议种植地光照强度在2 000 lx以上,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较高。
2016年19期 v.44;No.524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临;黄浩;
[目的]研究3,5-二羟基甲苯与L-肌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从新鲜蜜梨中提取酪氨酸酶,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3,5-二羟基甲苯、L-肌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3,5-二羟基甲苯与L-肌肽对酪氨酸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L-肌肽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3,5-二羟基甲苯。
2016年19期 v.44;No.524 119-120+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俞云贞;郑彩云;
[目的]研究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甲醇提取,经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7种化合物,分别为蜂斗菜素(Ⅰ)、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Ⅱ)、蒲公英甾醇(Ⅲ)、2-acetyl-5,6-dimetboxybenzofuran(Ⅳ)、8β-metboxyeremophil-7(11)-en-6α,15;8α,12-diolide(Ⅴ)、euparone(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Ⅲ~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6年19期 v.44;No.52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浩然;杨海龙;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对灵芝生长及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并分析灵芝多糖组分的变化。[方法]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铁皮石斛,分析灵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并采用KTA explorer柱层析分析多糖组分。[结果]铁皮石斛可促进灵芝胞外多糖的合成,添加量以10 g/L效果最佳;添加铁皮石斛发酵未改变灵芝多糖的组分。[结论]在灵芝深层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铁皮石斛有助于灵芝多糖的高效生产。
2016年19期 v.44;No.524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静;曹雄;李婷;黄敏佳;梁晓红;张瑞栋;
[目的]探寻适合山西省中部高粱生产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平衡施肥对高粱产量、效益及养分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平衡施肥对高粱产量和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较推荐施肥处理减产6.3%,收入减少376.05元/hm~2。氮肥是影响当地高粱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磷肥和钾肥。平衡施肥有利于高粱植株对养分的均衡吸收,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推荐施肥处理的高粱氮、磷、钾吸收量平均增加了17.52、3.68、32.46 kg/hm~2。225.00 kg/hm~2的氮肥投入量基本能满足当地高粱高产的需求,75.00 kg/hm~2的磷肥投入量高于需求量,而钾肥用量不足。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5.0%、16.3%和55.8%。[结论]从土壤养分收支平衡及肥料利用率方面考虑,应该在推荐施肥处理基础上适当提高钾肥用量,减少磷肥用量,促使施肥方案不断优化,达到高粱的高产、高效目的。
2016年19期 v.44;No.524 128-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刘飞;赵圆峰;胡子豪;郭建文;何亚男;张晓红;
[目的]研究麦收后不同耕作制度和田间管理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方法]运用比较法,研究了麦收后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和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3种处理对小麦秋播墒情的影响。通过烘干法,测定3种模式下农田土壤含水量、储水量、耗水量。[结果]3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的土壤含水量高于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和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略高于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1 m深土壤储水量大于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和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而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的土壤储水量大于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3个模式的耗水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土壤深度为1 m的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
2016年19期 v.44;No.524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莹华;
[目的]研究韶关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以期为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韶关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冶炼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结果]Pb、Cr、Cd、As 4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Cd、As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Cd为重污染,pb、As为中污染,但局部存在重污染,Cr为轻污染。[结论]该冶炼厂周边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总体水平初步评价为中等以上。
2016年19期 v.44;No.524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郝桂喜;郭文昌;王芙蓉;
[目的]对采矿沉陷区缺乏土壤的资源进行充填复垦的情况下,寻求来源丰富、养分含量高、成本低廉的复垦基质与适种植物。[方法]将粉煤灰与污泥(基质1)、粉煤灰与酒糟(基质2)分别以5∶1的质量比混合,粉煤灰与糠醛渣(基质3)以9∶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基质,进行地肤的基质栽培试验。[结果]在基质中镉含量超出二级标准值6~8倍的情况下,地肤中镉含量均未超出饲料卫生标准;经过半年的植物吸收和淋溶后,基质中镉含量降至二级标准值的4~6倍;地肤适合在基质中生长,株高、冠径和生物量均达到了正常土壤中的水平,且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可用于生产优质饲料,也可用于园林绿化。[结论]地肤适宜沉陷地的大面积复垦与推广应用,为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2016年19期 v.44;No.52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蓉蓉;陈梅玲;张瑞秋;柯许彬;张亮;
[目的]研究铝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土壤无机磷的溶解释放。[方法]铝胁迫下,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编号Pt)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编号Ld)为供试菌株,土壤为唯一磷源,采用液体培养试验研究菌丝生长情况,以及对土壤无机磷的活化。[结果]在铝胁迫下,2株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量随着铝离子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0~2.0 mmol/L铝离子浓度下,Pt的生物量均大于Ld,说明Pt的抗铝毒能力强于Ld。此外,p H在铝离子胁迫下显著下降,2株外生菌根真菌不同程度地活化土壤中无机磷。[结论]外生菌根真菌的抗铝和溶磷能力与其分泌的氢离子和有机酸有关。
2016年19期 v.44;No.524 143-14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盈;徐茜;陈志厚;徐辰生;
[目的]探讨邦禾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2015年在邵武市沿山不同海拔区域开展邦禾生物有机肥和常规施肥对照的大田生产示范试验,研究邦禾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邦禾生物有机肥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且顶叶开面效果好,对花叶病、青枯病、赤星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施用邦禾生物有机肥的烤烟经济性状表现较优,可有效地降低烤烟烟碱含量,提高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使内在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但烤烟产量提高不明显。[结论]邦禾生物有机肥可用于烤烟生产,应进一步对邦禾生物有机肥进行不同施用量的梯度试验,为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016年19期 v.44;No.52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苟曦;冯海涛;杨荣;
[目的]调查四川省常用肥料中重金属含量,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四川省常用肥料(过磷酸钙、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有机肥料)中的As、Pb、Cd、Cr、Hg总量进行了调查,参照我国国家标准及农业行业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各类肥料样品中过磷酸钙、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但有机肥料样品中的As、Pb、Cd、Hg出现超标,超标率分别为5.9%、0.9%、4.1%、7.8%。[结论]初步明确了四川省常用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2016年19期 v.44;No.524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耿昭克;
[目的]筛选微波消解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锌含量的最优消解液。[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锌含量,分别用盐酸+硝酸+氢氟酸、盐酸+硝酸+双氧水作为消解液,对土壤样品进行微波消解,通过对比分析试验,优化合适的消解液。[结果]微波消解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锌含量过程中,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消解液,消解较为完全,但是吸光度异常、无规律偏高,导致试验失败;盐酸+硝酸+双氧水消解液,能溶解土壤中大部分锌元素,满足分析要求。[结论]采用盐酸+硝酸+双氧水作为消解液测定土壤锌含量满足分析精度要求。
2016年19期 v.44;No.524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冰雁;朴宇;杨林先;李雄;赵丽;朴哲虎;金日;
[目的]了解吉林省梨树主产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方法]对52个有代表性的梨园土壤p H和矿质养分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个县市梨园土壤的p H范围分别为5.60~6.45、4.93~6.75、5.51~6.46、4.55~6.20、5.16~6.47,有机质含量范围分别为1.58%~3.38%、1.62%~2.68%、1.79%~5.47%、1.73%~3.14%、2.03%~3.74%,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范围分别为80.85~102.01、42.33~101.55、150.19~313.26 mg/kg,交换钙和交换镁、有效锌含量较高,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含量普遍较适宜。[结论]吉林省部分县市土壤酸化较严重,有机质含量较适宜,能保证梨树正常生长,同时应控制钙、镁、锌肥的使用。
2016年19期 v.44;No.524 158-15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笑天;刘金莉;马长恩;李金榜;马骏;吕杰;刘宏;
为了解土壤酶在土壤生态中的作用,并从土壤酶活性的层面为研究烟区土壤生态质量、改良烟区土壤提供依据,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南阳烟区有代表性的13个取样点的4类土壤酶活性及与其他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的综合指标是土壤生态因子中仅次于有机质方面综合指标的重要指标,其作为第2主成分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17.860%;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土壤C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对土壤生态因子有表征作用。
2016年19期 v.44;No.524 257-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晓彤;冯娟;陈保秦;刘靓雯;徐志旺;秦诗倩;
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业为主要推动力的城镇化类型,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其过程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在旅游城镇化的进程中,当地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影响感知强烈并有其独特性。笔者以旅游业快速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武汉市黄陂区为案例,通过对黄陂区居民旅游城镇化感知的调查实证分析旅游城镇化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其经济发展;提升当地的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强化城镇辐射功能,推动村落变化。而其消极影响则体现在不同区位条件的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获益不均且居民的部分旅游收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缺乏长期稳定收入;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乡村环境及景观的破碎化以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2016年19期 v.44;No.524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安;蔡玉蓉;
雷州半岛地区所产珍珠品质最佳,南珠采捕文化在历史流转中逐渐与当地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这一地区独有的南珠文化。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等方法剖析了当前南珠旅游发展现状,探讨发展南珠旅游的制约因素,并从南珠旅游线路设计、南珠旅游产品开发与品牌设计等若干方面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在发展该地区滨海旅游业的同时,使南珠文化发扬光大,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016年19期 v.44;No.524 191-19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科平;熊伟;王浩;
在园林景观系统中,种植池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小品。由于寒区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其种植池的设计应该更有针对性。该研究对当前寒区种植池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通过对种植池的结构构造的改进、使用功能的完善、外饰颜色的搭配和寒区特有设计元素的融入,旨在克服种植池在寒区所面临的不利因素,提升寒区园林景观种植池的品质。
2016年19期 v.44;No.524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然;戴晓锋;李香君;
通过全园普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公园内的木本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公园内共有木本植物109种,隶属于28科62属;根据调查结果,对长春公园木本植物的科属组成、类型组成、观赏特征、来源特点和应用频率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长春公园木本植物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2016年19期 v.44;No.524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成华;何祥亮;王晓辉;
基于小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可以更好地结合研究区实际现状,区划结果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笔者以宁国市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和要求,基于度假区特有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其空间分异等,将度假区划分为14个生态功能小区,并明确了各小区的主要生态功能、环境特征和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为度假区的生态保护决策科学化、管理定量化、资源开发合理化提供依据。
2016年19期 v.44;No.524 210-214+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海凤;祁贵明;郭晓宁;
[方法]利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22个气象站气象资料和1∶50万地理信息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利用GIS技术平台插值运算实现了气象资料的空间连续性分布;通过对适宜枸杞种植气象因子分析,确定了枸杞种植气候区划指标阈值;运用GIS技术对柴达木枸杞种植气候资源进行区划。[结果]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可种植、不可种植4个区,该盆地31.4%的地区适宜种植枸杞,包括都兰西北部,格尔木中北部的大格勒乡、郭勒木德和乌图美仁乡,还有茫崖东北和冷湖南缘少部分地区;在适宜区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扩大枸杞种植面积;在可种植区可适当种植枸杞,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但不可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柴达木盆地南面、北面和西北面属高海拔山脉区,水资源缺少,不适宜种植枸杞。[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科学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枸杞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19期 v.44;No.524 201-20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谭伟才;文映方;李启华;
[目的]分析不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此次暴雨过程中降水模拟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WRF3.4模式,选用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7.18"山东暴雨过程进行敏感性试验,研究不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此次暴雨过程中的降水分布、降水极值出现时间以及BS、ETS评分的影响。[结果]不论是否使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模拟出雨带的基本走向,但不同方案对于降水中心强度及其位置的模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边界层方案得到的模拟降水峰值的出现时间普遍比实际降水落后2~3 h,且其降水峰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YSU方案对降水峰值的模拟效果最好。综合ETS评分和BS评分结果可知,对于降水量较小(<25 mm)的模拟,不使用边界层方案反而效果最好;对于中等降水量级(25~50 mm)的模拟,使用Boulac方案比较合适;对于暴雨或特大暴雨(>50 mm)的模拟,使用YSU方案效果最好。[结论]WRF模式中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效果的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能显著提高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2016年19期 v.44;No.524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震;李志静;汪贵彬;孙秀恒;
截至目前本溪地区的气象预警大喇叭已经覆盖到了村一级,但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业务管理和乡镇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该区域大喇叭的在线情况,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溪市气象局建立了气象预警大喇叭在线率管理平台,使市、县、乡、村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该区域大喇叭的在线情况。该管理平台的软件均由C#开发,需要微软.NET Framework 3.5框架的支持,管理平台的核心是SQL2003数据库,实现功能是由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短信发送4个部分组成。
2016年19期 v.44;No.524 208-20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强;伍琼;李陶;
利用安徽省六安地区6个县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非参数突变分析等方法对稳定通过10、20℃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5年来六安地区稳定通过10和20℃的初日均呈提前趋势,初始日期在全市范围内提前幅度分别为2.2和3.1 d/10 a,气候突变点均出现在1997年;终止日期呈推迟趋势,推迟幅度分别为1.4和0.9 d/10 a,不存在显著的气候突变点。稳定通过10和20℃的持续日数均呈递增趋势,平均增幅分别为3.6和4.0 d/10 a,气候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97、1994年。稳定通过10和20℃的积温均呈递增趋势,平均增幅分别为126.7和116.0(℃·d)/10 a,气候突变点均出现在1994年。
2016年19期 v.44;No.524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润隆;
基于重庆市彭水烟草公司龙射烟站2014~2015年收购记录,通过分析导致C4F收购等级质量存在差异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找到相关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加强C4F的收购质量,提高等级合格率,减少C4F等级收购质量误差,促进烟叶平稳收购提供依据。
2016年19期 v.44;No.524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媛媛;李营;
根据对全国10个省、自治区的城市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调查的2 163份有效问卷数据,发现消费者对当前市场上的食品安全表现出中等偏下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建议,有利于政府、消费者、企业等联手共治促成我国食品安全新常态。
2016年19期 v.44;No.524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临;
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信任视角提出构建和谐的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现实途径,即从真诚与群众交往、提供专业的服务、规范执法制度等方面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
2016年19期 v.44;No.524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韩立雄;
分析了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指出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促进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转变思路创新经营模式、理顺体制机制、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引导其规范运行,为自治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2016年19期 v.44;No.524 238-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娴;周青;
都市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板块。目前,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借鉴农业部课题组构建的监测模型,分析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及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结了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示范区建设、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措施。
2016年19期 v.44;No.524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莹;毛世峰;张勇;
将虚拟水的概念同商品价格进行关联,提出从经济价值角度扩展的虚拟水价值理论。计算黑龙江省9个市县的水稻、玉米、大豆3种农产品的虚拟水价值,得到以下结论:水稻的虚拟水价值最高,玉米的虚拟水价值次之,大豆的虚拟水价值最低。虚拟水价值体现的是水资源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利用效益,因此从虚拟水价值角度研究粮食生产的优化布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6年19期 v.44;No.524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淑新;何红;
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对推动生态移民获取稳定工作、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构建就业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剖析了人力资本、家庭环境、就业市场三大因素对生态移民就业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了生态移民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通过提升文化素质、提高非农就业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加快生态移民人力资本积累;通过改善家庭内部环境与实现外部社会保障全覆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实施积极的生态移民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就业协会、拓展就业领域与范围,有效提升生态移民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
2016年19期 v.44;No.524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莹;
以企业行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企业成本的概念、内涵、类型,并构建博弈论模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企业承担意愿及行为选择,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主动参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建议。
2016年19期 v.44;No.524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正>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文中避免出现"去年"、"今年"等写法。小于1的小数点前的零不能省略,如0.2456不能写成.2456。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含4位数),从小数点向左右每3位空半格,不用","隔开。如18 072.235 71。尾数多的(5位以上)的数字和小数点后位数多
2016年19期 v.44;No.524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着重于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方面,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复在结果中已评述过的资料,也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随意扩大范围,讨论与文中无多大关联的内容。
2016年19期 v.44;No.524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利用图、表及文字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务求精练通顺。不需在文字上重复图或表中所具有的数据,只需强调或阐述其重要发现及趋势。
2016年19期 v.44;No.524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报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字数不超过20字。英文与中文应相吻合。英文题名词首字母大写,连词及冠词除外。
2016年19期 v.44;No.524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文章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30字,标题内尽量不用标点符号。标题顶格书写,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4级,分别以1;1.1;1.1.1;1.1.1.1方式表示。
2016年19期 v.44;No.524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认定为首批A类学术期刊1期刊信息刊名: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周期:旬刊;语种:中文;开本:A4创刊时间:1961年国际刊号:ISSN 0517-6611国内刊号:CN 34-1076/S2数据库收录情况(1)国内: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龙源期刊网等;
2016年19期 v.44;No.524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