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与方法

  • 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田中度嗜热放线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

    尹明远;张格杰;何建清;燕飞;

    [目的]探明羊八井地热田放线菌的数量、种类组成、拮抗活性和酶活性。[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羊八井地热田底泥和水样放线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研究样品中度嗜热放线菌的多样性,并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抑菌、酶活性及温度耐受试验。[结果]从羊八井温泉底泥和水样中分离到21株中度嗜热放线菌,分布于放线菌门放线菌纲3个亚目3个科3个属,即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21株中度嗜热放线菌中,14.2%的菌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52.3%的菌株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28.6%的菌株具有硝酸盐还原活性,33.3%的菌株可产生硫化氢,只有1株菌对大肠杆菌(E.coil)有抑菌活性,21株中度嗜热放线菌最适生长温度为45~55℃,超过65℃都不能生长。[结论]羊八井地热田放线菌多样性较丰富,产酶特性良好,为开发利用地热环境放线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2016年12期 v.44;No.51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脂肪酶活为指标快速筛选吉他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刘守强;赵中;王雪洁;刘果;周淑梅;

    [目的]筛选吉他霉素高产菌株。[方法]以1株北里链霉菌Zn14-05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与NTG复合诱变处理,通过以脂肪酶活力为初筛指标和摇瓶复筛筛选吉他霉素高产菌株。[结果]摇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10%;传代试验结果表明其遗传性能稳定。[结论]以高脂肪酶活性为初筛指标选育吉他霉素高产突变株,缩短了选育周期,减少了初筛工作量,提高了选育效率。

    2016年12期 v.44;No.517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广佛同城化核心区热环境效应与动态变化

    钟培鸣;

    [目的]探讨政府同城化政策引导下,广佛同城化核心区域热环境变化的特征。[方法]以广州和佛山两市的同城化为背景,基于2000、2005、2009和2014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运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反演了广佛同城化核心区的地表温度来表征城市热环境,并通过热场强度指数对地表温度进行标准化处理来观察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广佛同城化核心区自21世纪以来热岛范围明显缩减,热岛中心从广州向佛山转移,低温和常温范围逐渐扩大;广州和佛山地温差异明显,近15 a来佛山的次高温区面积占优、广州的"低温谷"扩大显示出广佛处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结论]研究结果为广佛同城化核心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2016年12期 v.44;No.517 10-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氧化铟锡为导电基体材料构建新型全固态铵离子选择电极及其应用

    李先兵;刘可可;诸立康;郑贤金;谢刘军;汪开化;叶健;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铵离子的方法。[方法]以氧化铟锡为导电基体材料构建新型的全固态铵离子选择电极,并研究其应用效果。[结果]该电极检测铵离子的线性范围在1×10-4~1×10-1mol/L,响应斜率为(43.8±0.1)m V/dec,检测下限为3.27×10-5mol/L。[结论]该电极响应时间较快,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水及废水中铵的测定。

    2016年12期 v.44;No.51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城市绿地中乌鸫的分布及其特点

    王玲;尹五元;

    [目的]探讨乌鸫对城市化的适应情况。[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对广州城市绿地中乌鸫(Turdus merula)的分布和一些行为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乌鸫在森林绿地中的分布数量要少于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和湿地中的分布数量;乌鸫经常栖息的树种也有一定的规律,栖息在小叶榕(Ficus concinna)上面的次数远远多于竹柏(Podocarpus nagi)和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等。[结论]该研究可为广州市鸟类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18-1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生境紫茎泽兰构件生长及其对环境的行为响应

    刘钊;李伟;周伟;

    [目的]探究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构件生长对不同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方法]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紫茎泽兰入侵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落叶阔叶林、林区公路边和林区空旷地等4种生境类型中共设置样方120个,测量紫茎泽兰优势植株构件数据和环境因子分析不同生境紫茎泽兰的生长状况差异性和环境因子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紫茎泽兰构件生长变量主成分因子和环境变量主成分因子的关系。[结果]不同生境紫茎泽兰优势植株构件生长均差异显著(P<0.01)。在华山松林中,紫茎泽兰植株相对弱小,各枝级数分配不均,这与华山松林内的弱光照条件、高海拔的气候特征及较大的草本层盖度密切相关。林区空旷地和林区公路边的植株各枝级的分枝密度和分枝强度均较其他2种生境的大,且各枝级数分配较均匀,这与生境的强光照条件有关。落叶阔叶林中的紫茎泽兰植株粗壮茂盛,但各枝级数分配不匀,这与该生境较高的土壤肥力和夏季林内光照不足有关。[结论]环境变化是影响紫茎泽兰构件生长的关键,紫茎泽兰构件生长对环境条件变化有不同的响应。建议对保护区不同生境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以防止紫茎泽兰的入侵或降低其入侵的危害。

    2016年12期 v.44;No.51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玉米秸秆炭与炭化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牛明芬;刘欢;张玉兰;周建宇;

    [目的]筛选出最适宜炭化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生物炭。[方法]以玉米秸秆为生物质炭制作原料,对比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50、450、550℃)和时间(1.5、2.0、2.5 h)制备的玉米秸秆炭的p H、电导率等特性及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及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玉米秸秆炭有机质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62.23%(350℃)>48.52%(450℃)>35.78%(550℃)];在350℃炭化温度下p H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450和550℃炭化温度下p H基本保持在10左右;电导率随炭化温度和炭化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炭化温度350℃对玉米秸秆炭电导率的影响相对较大。玉米秸秆炭中速效钾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全氮和碱解氮则相反,速效磷含量较高,表现出574.53 mg/kg(450℃)>493.75 mg/kg(350℃)>283.98 mg/kg(550℃)的变化趋势。[结论]350℃(2.5 h)和450℃(2.0 h)制备的玉米秸秆炭的农业利用预期效应较好,农业价值较高。

    2016年12期 v.44;No.51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放牧草原群落主要物种不同物候期的生态特性

    梁心如;李慧卿;翟晓宇;李天良;霍光伟;

    [目的]了解不同物候期兰旗庙地区主要植物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新巴尔虎右旗境内克鲁伦河流域的中温型草原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兰旗庙优质牧场、兰旗庙家庭牧场、兰旗庙公共牧场3个不同样地主要物种不同物候期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在不同物候期草原群落主要物种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趋势为返青期各项指标相对稳定,经历了抽穗期和开花期的变化后,于果熟期又趋于稳定。[结论]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合理地管理草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不同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王靖渊;屠乃美;何康;侯方舟;付小红;杨旭初;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烤后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活性炭、菜枯、油茶籽粕(液态)、紫云英(鲜样)4种不同形态的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施,开展田间试验。[结果]打顶后烤烟的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其中又以生物炭处理优于菜枯处理,紫云英、油茶籽粕和对照处理次之;产量表现为菜枯处理>紫云英处理>生物炭处理>油茶籽粕处理>对照处理;菜枯处理对提高烤烟理化性状的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紫云英处理,活性炭处理的烟碱和氯含量偏低,油茶籽粕易受南方潮湿多雨的天气影响,效果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植烟地区有机肥料的施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016年12期 v.44;No.517 7-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审小豆品种吉红8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包淑英;王明海;徐宁;林志;王桂芳;郭中校;

    吉红8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选育的小豆新品种。该品种以适应性强、株型紧凑的自选材料小豆178为母本,以丰产性、稳产性优良的小豆507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2014年参加国家小豆品种(春播)区域试验,2015年经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5028。该研究介绍了吉红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6年12期 v.44;No.517 33-3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早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09”的选育

    汤洁;戴兴临;涂玉琴;涂伟凤;王丽钦;张弢;张南峰;

    [目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早熟油菜,避免或减轻江西3熟期油菜产区油菜生育后期的高温逼熟或干热风等灾害的危害,为三熟制早稻等后茬作物及早腾地,保证后茬作物的高产、稳产并确保我国粮油安全供给。[方法]恢复系和不育系主要通过系统选育,综合性状和适应性主要通过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赣油杂1009"在江西省早熟组各点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开花较早,终花早,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能和增产潜力,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结论]早熟性育种重点是进行花期选择,油菜初花和终花期的迟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菜成熟期的早晚,可以作为生育期选择的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6个糯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性评价

    武德功;杜军利;邢素芝;余海兵;尹金刚;

    [目的]筛选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抗性的糯玉米品种。[方法]采用蚜情指数法和大量蚜虫侵染法对6个糯玉米(Zea mays L.sinensis Kulesh)品种分别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苗期评价结果为6个糯玉米品种的抗性植株百分率为30%~70%,抗性级别显示中糯1号、丰糯1号、苏玉糯2号为抗(R),品糯28、凤糯2146为中抗(MR),苏玉糯5号为感(S);6个糯玉米品种在大喇叭口期的抗性级别均为感(S)。[结论]糯玉米在苗期对蚜虫的抗性较高,在大喇叭口期对蚜虫的抗性较低。

    2016年12期 v.44;No.51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对“长农3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齐霞;李中青;郭二虎;祁丽婷;王瑞;王敏;孙万荣;任先忠;

    [目的]探明适合江西省长治地区春播种植谷子新品种"长农39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3个播期(主区)、3个密度(裂区)和3个施肥量(再裂区)的3因素裂—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播期对产量、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对株高、茎粗、穗长、穗粗无显著影响;密度对产量、株高有显著影响,对茎粗、穗长、穗粗、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对产量、茎粗、穗长有显著影响,对株高、穗粗、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穗粒重、穗重、千粒重、茎粗、穗长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株高、穗粗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长治地区春播种植"长农39号"谷子时,以播期为5月15日,密度为45.0万株/hm2,施肥量为农家肥3万kg/hm2+硝酸磷300kg/hm2较好。

    2016年12期 v.44;No.517 41-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北方地区常种黄瓜种质经济性状的初步评价

    张志;贺东;王琪琪;

    [目的]了解我国黄瓜经济性状,为黄瓜大批量生产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在对山东、安徽、天津、北京、黑龙江、吉林等省市的黄瓜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对其中表现较好的13份优良种质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评价。[结果]我国黄瓜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结论]品种"荷兰M16"、"欧克斯"、"锦绿三号"的综合性状优异,可作为重点选育或推广的对象。

    2016年12期 v.44;No.51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育秧基质在机插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柯鹏飞;吴晨阳;吴小文;潘志军;张晓红;周兵;吕和平;

    [目的]探讨育秧基质在机插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上农粳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育秧基质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形成要素的影响。[结果]1/2基质+1/2营养土处理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上与全营养土处理和全育秧基质处理相差不大,在实际产量上,呈现1/2基质+1/2营养土处理>全育秧基质处理>全营养土处理的趋势;秧苗期针对1/2基质+1/2营养土处理采取多效唑化控,可以显著控制该处理的植株高度,达到该地区毯状机插较为理想的栽插植株高度(17.7cm),同时还可以增加植株根系长度,提高植株栽插质量。全营养土处理在控制秧苗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上效果最佳。[结论]毯状机插双季晚稻育秧时,采取一半基质一半营养土制成混合育秧基质效果最优,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还可有效减少育秧成本,可作为当地双季晚稻毯状机插秧推广的模式。

    2016年12期 v.44;No.517 47-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极端低温天气对双棚越冬栽培火龙果的冻害影响

    刘涛;杨丽娜;姚哉军;应建平;沈建勋;王桂荣;沃林峰;

    [目的]通过对连栋大棚双膜覆盖下火龙果的冻害调查,分析了极端低温天气对双棚越冬栽培火龙果的冻害影响。[方法]在低温霜冻天气条件下,分析双膜覆盖和加热线加热对火龙果连栋大棚的增温效果,调查棚内不同方位、不同发育阶段火龙果枝条的冻害情况。[结果]使用双膜覆盖和电热丝加热后,明显提高了火龙果的内棚温度,日平均温度提高了4.5~8.5℃,温度<0℃的持续时间平均降低了8.4h。无论是边垄还是内垄的火龙果枝条,同一发育阶段、不同区段之间,其冻害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前段、中段、后段。在边垄生长的火龙果枝条,同一区段、不同发育阶段之间,其冻害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幼枝、嫩枝、嫩稍枝,而成熟枝未发生冻害;在内垄生长的火龙果枝条,只有距离内棚小门近的前段、中段未成熟枝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余枝条均未发生冻害。此外,除幼枝外,同一发育程度的内垄火龙果枝条冻害率明显小于边垄。[结论]通过双膜覆盖和加热线加热能有效地提高棚内温度;应适当增大内棚与外棚基部间距,有效缓解边垄火龙果冻害情况;在入冬前,可采取一些栽培管理措施,培养更多发育充实的成熟枝条,以提高火龙果植株对低温灾害的抵御能力。

    2016年12期 v.44;No.51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耕作模式对山东省郯城县夏玉米土壤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孟凡胜;

    [目的]探索山东省郯城县夏玉米最佳耕作模式,改善郯城县夏玉米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增加夏玉米产量。[方法]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展农田深松效果研究,对比分析铁茬播种、旋耕、深翻和深松4种技术模式对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深松耕作模式能够增加土壤疏松度,与铁茬播种模式相比,其土壤容重降低了0.07~0.21 g/cm3;与铁茬、旋耕播种模式相比,其质量含水量增加了0.08~0.14 mg/mg;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其他耕作模式最大相差34.9~82.0 g;此外,该模式还可增加夏玉米穗位叶面积,促进籽粒灌浆,较其他处理耕作模式可增产5.3%~5.9%,增产效果显著。[结论]深松耕作模式并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农艺性状以及土壤蓄水、土壤容重等均有积极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6年12期 v.44;No.517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稻品种筛选

    沈其文;甘小泽;樊丹;范修远;黄志谋;施仕胜;

    [目的]筛选重金属稻米低积累及稻草高富集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取早中晚主栽水稻品种18个,同时在重金属污染的2个土壤背景条件下做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采样和检测各品种稻米和稻草中As、Cd、Pb含量,分析不同品种稻米和稻草重金属吸收量的差异及分配。[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同一土壤背景中重金属吸收量差异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背景中重金属吸收规律不完全一致;同一品种在同一背景中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有差异,且有的不超标,有的超标;除少数品种稻草对个别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小于稻米外,其他均是稻草大于稻米。[结论]早稻中9优547、中稻新两优223和晚稻宜优207可在土壤取样区域推广应用。

    2016年12期 v.44;No.517 59-6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陈绕生;孙凤建;杨家伟;吴松;

    [目的]探寻低成本、优质、高效的水稻栽培方式,简化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以"武育粳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免耕抛秧、免耕直播是较好的栽培方式,与其他栽培方式相比,产量及效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免耕技术、机械化和直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6年12期 v.44;No.517 62-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蒙城县西南部水资源配置研究

    张文平;韩玉杰;

    以安徽省蒙城县西南区三义镇、篱笆镇、楚村镇、乐土镇、小辛集乡5个乡镇为研究对向,根据区域内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地表水资源的特点,结合用户需求,预测了2020年生活需水量和农田灌溉需水量,并制订了2020年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配置方案。

    2016年12期 v.44;No.517 56-5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竺山湖主要入湖口水质及富营养状态评价

    汪锋;钱庄;张周;张雅晶;缪恒锋;

    [目的]以竺山湖主要入湖口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方法]对3条入湖口水质开展了连续3年的监测,监测结果参照GB 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只有沙塘港入湖口BOD5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00,3条入湖口水质NH4+-N和BOD5月均值超标范围分别为30.56%~41.67%和25.00%~52.78%,TP均未见超标。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均为0.70~1.00。殷村港入湖口和太滆运河入湖口水质优于沙塘港入河口水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营养状态指数为63.6~64.8,属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TN、TP和SD营养状态指数较高,Chl-a和CODMn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由于3条入湖河流汇集了大量的N、P,从而导致TN和TP的营养状态指数较高,对Chl-a和CODMn浓度控制得相对较好,从而在入湖口表现出这两项指标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结论]造成竺山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外源贡献来自于入湖河流的TP和TN输入,应加大对入湖河流N、P污染物的削减治理。

    2016年12期 v.44;No.51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姚航;张杏锋;吴炽珊;

    为了进一步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辅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优缺点及其研究现状等,并对其发展前景、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6年12期 v.44;No.51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洱海水体TN·TP净化模拟

    高杰;赵继东;杜庆治;龙华;

    [目的]探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洱海水体演化的可行性。[方法]以洱海水体为例,根据入湖河流的径流量和入湖口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入湖河流模型;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洱海水体的演化模型,模拟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能力。[结果]春末到秋初,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能力较强;秋末到春初,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能力较弱;对洱海水体TN、TP的全年净化总量分别为1 158.76、287.73 t,净化效率分别为79.94%和93.63%。[结论]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效果良好,且对洱海自身的水质改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2016年12期 v.44;No.51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ODIS的2000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特征

    顾长梅;张运;钱贞兵;徐升;黄晨;

    [目的]研究2000~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特征,为巢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利用2000~2013年长时间序列MODIS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着重分析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巢湖蓝藻水华总体暴发频率较高,以小面积水华为主,大面积水华暴发具有偶然性。2010年起,蓝藻水华暴发频次和程度有增加趋势,其中2010年水华暴发程度最严重。2000~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发生区域呈扩大趋势,发生时间呈延长趋势。4月就开始出现且伴有大面积水华暴发,7、8、10月是蓝藻暴发主要月份,9月份次之,11月明显减少;蓝藻水华先在西北湖区产生,逐渐向东部和中部蔓延,在高峰期覆盖至整个湖心区域,其中湖区南部、东南和东北沿岸是最后新增的水华区域。[结论]2000~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总体暴发频率较高,发生时间呈延长趋势,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

    2016年12期 v.44;No.517 75-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混凝沉淀-SBBR技术处理酱菜废水的工程设计

    罗晓栋;姚创;李诗瑶;黄力彦;谭艳来;吴艳;岳建雄;严明;尹发平;

    采用混凝沉淀-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酱菜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工艺适合低盐度酱菜废水处理,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800.0~1 200.0 mg/L,NH4-N为20.0~40.0 mg/L,TP为4.0~7.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浓度为64.0~88.0mg/L,NH4-N浓度为2.0~4.0 mg/L,TP浓度为0.3~0.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2016年12期 v.44;No.51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七重茬土壤中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和鉴定

    龙赛波;张晓东;王志远;赵静;

    [目的]从三七重茬土壤中富集筛选解磷菌。[方法]分别于有机磷平板培养测定解磷圈大小,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14 d,测定其溶磷量。[结果]从3株解磷菌中筛选到了1株具有较好解磷效果的菌株P9,菌株P9的菌落直径最小,解磷圈直径最大,接触酶、淀粉水解、硝酸盐还原、葡萄糖产酸、肌醇产酸均为阳性,吲哚试验呈阴性。[结论]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 DNA测序表明,P9为欧文氏杆菌(Erwinia tasmaniensis)。

    2016年12期 v.44;No.517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郑新梅;钟桂芬;谢轶嵩;

    [目的]分析南京市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该市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南京市25年(1990~2014年)工业"三废"(废水、废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为计量数据基础,分析了南京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南京市工业废气符合倒"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拐点即将到来,GDP与工业废气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将打破;南京市工业废水符合正"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随着GDP的增长,仍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南京市一般固体废弃物则呈现出"N"型曲线,越过第2个转折点后,水环境压力还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大。[结论]未来工业固废和目前处于高位的工业废气将是南京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重点。

    2016年12期 v.44;No.517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ICP-AES和ICP-MS法测定不同环境样品中重金属镉的比较

    李敏;胡艳丽;庞春燕;李晓曼;蔡伊莎;

    [目的]比较ICP-AES和ICP-MS法测定重金属镉的优缺点,明确这2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方法]对环境样品预处理后,分别采用ICP-AES和ICP-MS法测定镉含量,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ICP-AES和ICP-MS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精密度均优于3.0%,回收率为96.0%~103.6%,且对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证书值要求,测定结果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ICP-MS检出限更低,但仪器成本高,普及率低,主要应用在痕量及超痕量分析;ICP-AES在基层实验室的普及率更高。[结论]对于镉的常规分析优先选用ICP-AES,对于土壤样品,ICP-MS具有明显的测定优势。

    2016年12期 v.44;No.517 87-8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对策

    张卓;郑德凤;

    基于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针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及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污染严重、干旱化趋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流域调水、提高省间虚拟水的贸易量、建立污水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解决措施与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16年12期 v.44;No.517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HS-SPME-GC-MS鉴定4种植物油煎炸薯条挥发性风味成分

    官秋林;赵晨伟;唐年初;

    [目的]研究鉴定4种植物油在煎炸薯条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对棕榈油、油茶子油、玉米油、亚麻子油4种植物油煎炸薯条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试验一共鉴定出9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是醛、醇、酮以及相应的酯,还有一些烃类和其他杂环类化合物。分析表明,同一种油在煎炸前后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较小,而不同种类的油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差明显,说明油的品种对风味物质的影响较大,煎炸对植物油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影响不大;煎炸32 h的棕榈油、油茶子油、玉米油的风味成分的主要贡献者是醛类和烃类杂环类,分别占比83.06%、80.71%、74.64%;煎炸32 h的亚麻子油主要风味物质的贡献者是醛类和醇类,占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81.49%。[结论]研究可为通过风味物质的改变判断植物油的煎炸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89-9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甜橙果肉型酸奶的研制

    李变变;

    [目的]将甜橙和牛奶相结合研制出新型营养复合型酸奶。[方法]以甜橙和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对甜橙果肉酸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甜橙果肉酸奶质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发酵时间、甜橙果肉、白砂糖、CMC;甜橙果肉酸奶的最佳配方为:甜橙果肉10%,白砂糖8%,稳定剂(CMC)0.3%,发酵时间4 h。[结论]按该试验工艺生产出的酸奶温和可口,润滑稠厚,有益健康,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016年12期 v.44;No.517 94-9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温敞口溶解-ICP-MS测定植物样中的汞

    彭磊;张沐;

    [目的]探讨在低温敞口条件下更高效地检测植物样品中的汞。[方法]首先在低温敞口环境下溶解植物样品,然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其中的汞元素,对比分析几种组合溶剂分解样品后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表明,HNO3和K2Cr2O7组合分解植物样品检测效果最佳,植物样中汞的检出限可达到0.1 n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回收率在92%~107%。[结论]该试验建立的方法完全可满足实验室检测要求,且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植物样中汞元素,灵敏度和检出限与原子荧光光谱相当,记忆效应不明显,还可实现自动进样。

    2016年12期 v.44;No.517 96-9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烫处理对山楂鲜果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代守鑫;

    [目的]分析山楂鲜果在热烫处理中的营养成分变化。[方法]通过改变糖液温度对山楂鲜果进行不同条件的热烫处理,研究各处理山楂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试验表明,随着热烫温度的升高及贮藏时间的延长,山楂色素含量呈降低趋势。同一处理温度下贮藏前期(3~10 h)色素含量下降迅速,后期下降较平缓;有机酸和VC含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细胞膜渗透率逐渐增大;总色值呈减小趋势。在同一热烫处理温度下,山楂果实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失重率逐渐增大;不同热烫处理温度对山楂果实的失重率影响明显,热烫处理温度越高,果实失重率越高。[结论]研究可为提高山楂加工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高架库模式的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技术研究

    尹旭;陈清;徐其敏;王际洲;杨凯;窦家宇;王苏红;马建勋;

    [目的]研究不同的配方打叶过程成品片烟烟叶内在质量均匀性的变化规律,为利用高架库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福建产区多个产地等级的烟叶为试验原料,选择烟叶烟碱含量为参数,将50%原料作为试验组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另外50%作为对照组,不做控制,通过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分析评价2种方法片烟烟碱含量的波动情况。[结果]试验组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使成品片烟烟碱含量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至0.07%和2.53%;对照组利用高架库随机投料,成品片烟烟碱含量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至0.10%和3.6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品片烟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0.03和1.07个百分点。[结论]打叶复烤过程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可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提升成品片烟内在质量的均匀性。

    2016年12期 v.44;No.51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宁波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

    史彦龙;潘琪;施雅丰;

    以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政府监管为基础,以宁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宁波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总指数(68.67)比较低,居民对添加剂的使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卫生状况、执法力度、政府政策和媒体曝光的满意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监管部门应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完善宁波市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大执法力度,推行"互联网+"信息化监管新模式,重点监管食品的质量状况;将群众监督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共同打造"互联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2016年12期 v.44;No.517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运用多维价值理论评价引种黄金果猕猴桃果实品质

    吴亚楠;刘婷;刘惠民;

    [目的]研究引种黄金果猕猴桃的果实品质差异,为黄金果猕猴桃的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黄金果猕猴桃果实的单果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等指标作为评价目标,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黄金果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明显,供试品种编号15的果实VC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编号5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编号19的果实单果重最大,总糖含量最高,糖酸比最大。合成合理满意度最高的是19号品种,最低的是11号品种。[结论]引种的黄金果猕猴桃中19号品质最好,适宜推广。

    2016年12期 v.44;No.517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分级挑选对云南上等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陈长清;刘晓晖;吕乔;陈必春;畅晓渊;

    [目的]分析分级挑选对烟叶等级合格率和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原料保障水平及满足卷烟配方需求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分级挑选的云南上等烟叶与未分级挑选的云南上等烟叶在等级合格率、化学成分、中性香味成分、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显示,经过分级挑选的云南上等烟叶在等级合格率、化学成分、中性香味成分、感官质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分级挑选对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6年12期 v.44;No.51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猪ESD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研究

    李伟伟;朱紫祥;曹伟军;杨帆;李丹;张克山;刘湘涛;郑海学;

    [目的]探究猪ESD蛋白的抗病毒功能,通过构建猪ESD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是否能够抑制口蹄疫病毒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方法]从PK-15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 DNA,PCR扩增出猪的ESD基因,构建到pc DNATM3.1/Myc-His A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ESD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抗病毒功能。[结果]获得了猪ESD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能够正常表达。FMDV感染PK-15细胞后,ESD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过表达ESD蛋白显著抑制FMDV的复制;下调表达ESD蛋白显著促进FMDV的复制。[结论]猪ESD蛋白能够抑制FMDV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

    2016年12期 v.44;No.517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毛状根的研究

    朱秀蕾;李萍;

    [目的]建立高效的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生根再生体系。[方法]以适合安徽省栽培的草莓优良品种丰香为试材,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植物细胞,观察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离体叶片产生毛状根的效果。[结果]发根农杆菌R1601培养成功;Carb有效除菌浓度为500 mg/L;当发根农杆菌R1601的菌液OD600=0.6时,草莓叶片毛状根的诱导率最高,而高于或低于该密度,诱导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建立了发根农杆菌诱导草莓毛状根再生体系,为草莓利用发根农杆菌进行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2016年12期 v.44;No.517 121-12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菌株0206产PHA的发酵条件优化

    朱九滨;李爽芹;梁宝东;李湘利;

    [目的]优化菌株0206产PHA株的发酵条件。[方法]以菌株0206为试验菌株,对碳源、氮源、培养基p H和培养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高产PHA的菌株0206,通过生理生化鉴定,菌株0206为芽孢杆菌属,菌株0206产PHA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0 g/L,硫酸铵10 g/L,氯化钠2 g/L,培养基p H 7.0,培养时间48 h。[结论]优化了菌株0206产PHA的发酵条件,为PHA的发酵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v.44;No.517 123-12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弗氏链霉菌tylF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闫明亮;

    [目的]研究弗氏链霉菌tylF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巢式PCR技术和RACE技术从弗氏链霉菌B-62169菌株中克隆获得tyl F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经Vector NTI 11.0软件拼接获得tyl F基因全长c DNA序列长度为1 245 bp,并带有19 bp长的Poly(A)尾巴,包含927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一个含30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yl F基因编码的酶是大菌素-O-甲基转移酶,参与分子功能中甲基转移酶活性和生物学途径中甲基化过程。对tyl F基因全长c DNA序列进行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证实该基因编码Tyl F蛋白,并具有223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域。[结论]该研究为阐明泰乐菌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甲基化反应机理,更进一步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提供生物信息学数据支持。

    2016年12期 v.44;No.517 126-129+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FGF18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和调控作用

    翟凤;吴美玉;程继亮;黄金枝;李校堃;姜潮;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控一系列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脑的发育、肢体和躯干的形成、骨骼生长发育和胚胎发育等。就FGF18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时期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肢体及不对称发育等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和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鼠Klf4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孟书燕;郭杰;高庚渠;刘改霞;马威;

    [目的]对小鼠Klf4基因重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方法]利用双酶切从重组质粒p MXs-Klf4上回收小鼠Klf4基因片段,克隆入p ET-41a(+)载体后转化BL21大肠杆菌,用IPTG诱导表达,探讨诱导表达最佳浓度和时间,最后采用SDS-PAGE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分析。[结果]重组质粒Klf4-p ET-41a(+)在IPTG诱导下可表达与预期相符的约为51 ku的KLF4蛋白;经IPTG刺激后重组蛋白表达增多,以0.8 mmol/L IPTG诱导6 h为佳;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大肠杆菌BL21中。[结论]小鼠Klf4基因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2016年12期 v.44;No.51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用生物

  • 不同采收期对川半夏产量和品质的动态变化影响

    杨玉霞;曹柳;陈雪飞;胡平;夏燕莉;周先建;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川半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川半夏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7月9日~11月6日每15 d采收一次,共设9个不同采收时期,测定各采收期川半夏块茎主要产量性状和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结果]各采收期的川半夏各产量性状及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存在差异,9月22日采收的川半夏单株总块茎数、大中块茎粒数最多,净产量、增殖率和折干率最高,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亦较高。[结论]川半夏最佳采收期为9月下旬。

    2016年12期 v.44;No.517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火炭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王呈文;余文森;

    [目的]研究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室温浸提法对火炭母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考察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OH·)、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与VC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及p H和温度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92.5%。提取物对DPPH·、OH·、ABTS+·、O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8、90.8、110.8、277.1μg/m L,清除能力均比VC强,且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弱酸弱碱性。[结论]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及良好的稳定性。

    2016年12期 v.44;No.517 139-14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粉体的发展历史概述

    杨泽锐;彭丽华;邓雯;成金乐;

    鉴于中药粉体入药的重要性,主要从中药生药粉和中药浸膏粉的历史演变、中药粉体出现并流传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中药粉体入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v.44;No.517 141-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白土苓栽培技术

    魏红国;雷振宏;王玉龙;关扎根;高维政;陈芳;

    为了提高白土苓的栽培水平、规范种植技术,通过多年对白土苓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开展的研究和探索,从白土苓的植物学特征、形态学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方面对白土苓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为肖菝葜属植物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黎绍波;戚仁德;汪海洋;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珍稀物种、规范种植行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霍米斛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繁殖、大棚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霍米斛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2016年12期 v.44;No.517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小鼠口服五氯柳胺的急性毒性研究

    张吉丽;李冰;司鸿飞;周绪正;程富胜;张继瑜;

    [目的]为初步评价五氯柳胺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预试验采用递增法确定给药的剂量范围和正式试验分组。正式试验采用简化寇氏法,灌胃给药,观察7 d,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体征变化,统计死亡率和死亡时间,计算LD50值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小鼠口服五氯柳胺的LD50为1.130 g/kg,95%置信区间为0.940~1.359 g/kg。[结论]按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剂量分级,五氯柳胺为低毒化学物。

    2016年12期 v.44;No.517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克氏原螯虾养殖效益调查及经济潜力分析

    汪翔;何吉祥;宋光同;崔凯;

    2015年对安徽省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经济效益为30 000元/hm2、混养经济效益为19 500元/hm2。制约该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商品虾规格、上市时间、销售模式和虾苗繁育技术。通过推广秋繁新技术和分类销售,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经济效益提高了20.16%。

    2016年12期 v.44;No.517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5个饲草品种在阿克苏地区的引种试验

    刘荣森;

    [目的]为农牧民提供适合当地果园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解决当前畜牧业生产中优质饲草料严重短缺的问题。[方法]2014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了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结果]引种的15个饲草品种中菊苣、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幼苗易成活,产草量和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较好,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适应性强。[结论]菊苷、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可作为今后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饲草品种。

    2016年12期 v.44;No.517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气温研究进展

    方晓;蔡冰;郑石;

    系统地回顾了以往对于我国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高、低温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年平均和冬季平均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演变趋势、我国全年和冬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对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

    2016年12期 v.44;No.517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2015年9月12日山东半岛北部强降水过程分析

    邹斌;孙艺;

    利用常规天气图、多普勒等效雷达、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2015年9月1~2日发生在山东半岛北部附近的强降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500 h Pa低压中心,700、850 h Pa受明显的切变线影响,低压中心周围的风速差较大,产生强烈的气旋性辐合区;半岛北部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上升运动将低层不稳定性向上输送,使对流不稳定性层次增厚,有了形成强降水的动力机制;半岛北部附近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区,有充足的水汽输送;以上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是造成强降水的关键。对流不稳定能量不断累积增强,为此次强降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雷达强降水回波也不断生成;特殊的沿海地形影响对这次强降水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同时也造成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

    2016年12期 v.44;No.517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652014年我国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佟金鹤;

    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中的385个台站1965~2014年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OPTICS等方法,对近50 a我国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整体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我国整体升温,华南以及华中地区南部、西南地区北部升温较弱;东北,华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升温较强,且最低气温升高程度普遍高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全国范围内降水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东北、华中地区降水变化区域性差异较大,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程度不大,以增加为主。近50 a来东北、华北地区在1985~1994年增温最快,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西南部在1995~2004年增温最快;而2005~2014年我国大部分台站呈现变冷趋势。降水方面,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降水明显变化主要发生在4~10月,对西南地区降水减少贡献最大的是6、8月;华北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7~8月;华东地区降水增加月份是1、3、7和8月,减少程度较大的月份是4、5和9月。

    2016年12期 v.44;No.517 229-23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NOAA-AVHRR多通道卫星资料在辽东半岛地区大雾监测中的应用

    王囝囝;邹善勇;刘晓初;

    基于NOAA-AVHRR多通道资料,统计分析了白天和夜间可见光通道、中红外通道及热红外通道下晴空地表、雾区、云区等地物的通道光谱特征,总结了白天和夜间雾区识别的一些指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一定的图形处理方法对雾区进行自动识别。最后对2014年4月8日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试验,雾区识别的结果与地面观测结果比较一致,表明该方法对识别雾区有一定作用,但对夜间的轻雾不能进行有效识别。

    2016年12期 v.44;No.517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候变化对宿州农业的影响

    王琳佳;许永姿;

    利用1982~2014年宿州市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和M-K突变检验法对近33 a来宿州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应对途经。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宿州市气温上升明显,但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年降水分布极为不均衡,大部分降水集中在雨季。气候变化给宿州农业带来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生长的脆弱性和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加剧,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土壤、水分和病虫害的影响间接影响宿州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和损失增大。应该顺应变化,培育优良品种,积极调整农业种植格局;加强农业气候灾害防控,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12期 v.44;No.517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黔东南山区2次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龙先菊;顾欣;邓学军;梁平;谢俊英;袁芳菊;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16个县市地面自动站及区域站观测资料等,对比分析了2014年7月3日夜间~4日白天与2015年6月17日夜间~18日白天黔东南州的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由于西太平洋高压稳定少动,对高空槽、中低层江淮低涡切变、梅雨锋西段的移动造成阻挡,致使切变系统在贵州长时间停滞而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2次过程黔东南均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南气流影响,700~850 h Pa的切变线几乎重合,中高纬度均有冷平流和高空槽的共同影响;水汽、能量、动力等方面均具备降大暴雨条件,暴雨中心均出现在黔东南的西部地区,暴雨集中时段均出现在夜间。第2次过程的直接经济损失没有第1次过程大,但2015年因滑坡泥石流掩埋死亡2人事故;第2次过程暴雨的量级比第1次过程的范围更大、强度更强。

    2016年12期 v.44;No.517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安市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及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王文娟;刘立群;王晓彬;彭永泰;

    利用吉安市1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06~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吉安市的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6~2010年吉安市84个区域性大雾(≥3站)过程实况资料,对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揭示了地形与大雾的关系。通过普查相关气象因子,筛选出与大雾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吉安市大雾能见度预报方程。通过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22次区域性大雾(≥3站)过程进行预报效果检验,报对19次,空报0次,漏报3次,预报准确率86.4%,检验效果较理想,体现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6年12期 v.44;No.517 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农”气象服务与专项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余小平;胡怀坚;周俊;李素娥;陈国锋;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经过近5 a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三农"气象服务与专项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隐患,指出基层认识缺失、人才短缺、科技支撑和设备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是制约"三农"气象服务和专项建设发展的"瓶颈"。重点对"三农"服务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剖析,根据未来"三农"气象服务及专项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培育人才,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合作,着力提升科技含量;扩大信息资源,提高受众欢迎度;转变服务观念,加强保障力度;与时俱进,创新信息载体和服务平台;建立为农服务长效发展新机制;搞好效益评估,体现服务价值等建议。

    2016年12期 v.44;No.517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内蒙古河套农业经济区玉米根系土和植株中有害·有益元素富集特征

    马挨荣;

    [目的]评价河套农业经济区玉米有害、有益元素生态效益。[方法]采集内蒙古河套农业经济区玉米根系土籽实和茎叶样品,分析了有毒有害及有益元素含量。[结果]主要有害元素在玉米籽实和茎叶中均占很小比例,大部分为低富集元素;大多数有益元素是低富集,只有N属于强富集元素。研究区种植玉米的根系土中As、Pb、Cd、Hg、Cr、Cu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符合绿色标准土壤,产地环境条件优秀。[结论]研究区内的玉米为绿色食品,适宜人畜食用。

    2016年12期 v.44;No.517 157-158+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芪药渣生物有机肥在油菜上的肥效试验

    周林山;李伟东;郑立军;李海渤;

    [目的]验证黄芪药渣生物有机肥的肥效。[方法]以供试甘蓝型油菜为供试品种,共设7个处理,研究黄芪药渣生物有机肥对油菜长势、油菜薹产量、菜籽产量、菜籽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黄芪药渣生物有机肥对油菜长势、产量、Vc含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在油菜种植中肥效达到了无机肥或市售生物有机肥的水平,同时该有机肥利于提高油菜籽品质。[结论]黄芪药渣生物有机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加以利用及推广。

    2016年12期 v.44;No.517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容重对红壤土水平一维入渗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

    贺卫华;梁欣欣;陆飞;

    [目的]研究水平一维入渗条件下,容重对红壤土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容重的红壤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水平入渗试验。[结果]相同时间内容重越大,水分运移的速度越慢,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累积入渗量越小;在湿润锋之上,相同容重的土壤含水量差别不大,在相同的入渗距离,土壤容重越大,含水量越小。[结论]建立了红壤土一维水平入渗条件下容重与湿润锋关系模型,改进了一维水平入渗条件下的Philip模型。

    2016年12期 v.44;No.517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巯基改性膨润土制备的功能型肥料对土壤中Cd·Pb的修复效果

    李媛媛;朱凰榕;陈亚刚;赵秋香;

    [目的]为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巯基改性膨土制备功能型肥料,研究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污染的修复作用。[结果]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各功能型肥料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针对土壤中不同程度的Cd污染,选择功能型钾肥或功能型氮、磷、钾肥混施,可取得较好的钝化效果;针对土壤中不同程度的Pb污染,选择功能型磷肥可取得较好的钝化效果;针对土壤中Cd/Pb复合污染,选择功能型氮、磷、钾肥混施可取得最佳的钝化效果。功能型肥料对Cd、Pb的钝化作用主要是将土壤中重金属由活性态转化为较稳定的形态。[结论]功能型肥料具有一定的肥效,能够为土壤提供养分,同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污染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2016年12期 v.44;No.517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6个大白菜品种干烧心病苗期鉴定

    张鹤;路翠玲;刘国栋;刘卫红;

    [目的]探讨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病规律。[方法]以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5个大白菜品种和北京新三号为材料,采用大白菜干烧心病苗期鉴定法研究干烧心病的发病规律。[结果]干烧心的病情指数大体上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但在缺钙培养45 d后都相继达到高感状态,在55 d后病害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郑白65在缺钙处理下最耐病,郑白四号耐病性最差,对钙的缺失极为敏感,缓冲能力差。郑白80在缺钙处理前期表现出较好的缓冲能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后期发病迅速,其他品种也表现出不同的耐病性和敏感性,但几乎在同一时间段达到稳定的发病时期。[结论]研究结果为干烧心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2016年12期 v.44;No.517 162-16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陈广艳;周彦民;贺清秀;

    [目的]探讨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种农药中,新班击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效最好,达60.5%,高招的相对防效次之,为53.5%,曹达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0.2%和18.6%;4种药剂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8.68%、41.94%、39.21%和33.64%。[结论]新班击和高招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增产幅度较高。

    2016年12期 v.44;No.517 16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于秀杰;葛芳;

    介绍了鞘翅目(天牛科、吉丁虫科、象鼻虫科、小蠹虫)、鳞翅目(螟蛾科、木蠹蛾科、透翅蛾科)以及白蚁等各类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人工物理防治、种群控制法、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

    2016年12期 v.44;No.517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桂西南尾巨桉中龄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卢开成;张明慧;李春宁;何斌;

    [目的]评价桂西南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生态效益。[方法]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宁明县4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的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尾巨桉不同器官碳含量范围为454.80~478.50 g/kg,各器官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材、树叶、干皮、树枝、树根。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分别为463.50、442.70和453.40 g/kg。0~80 cm厚土层碳含量为8.89 g/kg,其中表土层(0~20 cm厚)的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层。尾巨桉中龄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56.27 t/hm2,其中乔木层为46.02t/hm2,占29.44%;灌木层为0.86 t/hm2,占0.55%;草本层为0.74 t/hm2,占0.47%;凋落物层为3.30 t/hm2,占2.11%;土壤层为105.35t/hm2,占67.42%。尾巨桉人工乔木层林年净生产力为24.30 t/(hm2·a),年净固碳量为11.50 t/(hm2·a),折合CO2量为42.17t/(hm2·a)。[结论]桂西南尾巨桉人工林具有较强的碳吸存能力。

    2016年12期 v.44;No.517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种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胡玉燕;

    [目的]调查闽北丘陵地区不同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方法]以2种不同的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米槠混交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灌木层、层间层、草本层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果]杉木米槠混交林灌木层植被共41种,层间层12种,草本层10种;杉木纯林灌木层有21种,层间层6种,草本层12种。[结论]杉木米槠混交林多样性指数高于杉木纯林,发展针阔混交林套种模式有利于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12期 v.44;No.517 174-17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环束高度对龙榛育苗的影响

    逄宏扬;李红莉;龙作义;李雪;杨燕超;

    [目的]探讨不同环束高度对龙榛育苗的影响,为培育优质壮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龙榛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环束高度对根蘖育苗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同环束高度对龙榛育苗的生根率、合格苗率及苗木生长有着明显影响,以环束高度为地面以上2 cm处理时根系和苗木生长指标最优;不同龙榛品种对环束高度处理也表现出差异,以龙榛4号表现最优。[结论]不同龙榛品种育苗适宜的环束高度为地面以上2 cm处。

    2016年12期 v.44;No.517 178-179+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东山地区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碳氮储量

    蔡昕航;荣俊冬;陈礼光;何天友;陈凌艳;施成坤;郑郁善;

    [目的]研究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碳氮储量。[方法]以福建东山沿海地区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地不同土层采用剖面法调查和测量各土层全碳、全氮含量,并进行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同一树种全氮、全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不同林地土壤碳储量均集中在0~30 cm厚土层中;4种林地土壤碳氮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木麻黄、桉树、湿地松、竹子。[结论]木麻黄相比其他3个树种在沿海沙地具有更好的碳氮储存能力。

    2016年12期 v.44;No.517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刺梨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张玉艳;方利英;樊卫东;苏贵安;李秀荣;

    [目的]探讨刺梨扦插繁育技术,扩大刺梨人工栽植面积。[方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入土深度和扦插方式对扦插成活率、发枝数、苗高的影响。[结果]以ABT生根剂600 mg/kg处理成活率达83.3%,平均发枝数4条,苗高26.8 cm;扦插入土深度5~6 cm处理成活率76.5%,发枝数(3条)和苗高(28.3 cm)均高于入土深度7~8、3~4 cm处理;60°斜插成活率77.8%。[结论]以ABT生根剂600mg/kg、扦插入土深度5~6 cm、60°斜插促根效果好,成活率较高。

    2016年12期 v.44;No.517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松嫩平原农田和防护林土壤肥力差异

    武燕;王琼;仲召亮;裴忠雪;王文杰;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肥力的变化讨论防护林的建设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松嫩平原农田和杨树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松嫩平原设置6个采样点,选取72对农田和防护林的配对样地,测定0~2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结果]杨树防护林营建后,明水和肇州防护林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农田(P<0.05),富裕和肇东防护林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农田显著升高(P<0.05);整体数据分析显示,防护林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63.1%(P<0.05)。[结论]松嫩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后,通过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改善了土壤肥力。

    2016年12期 v.44;No.517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木本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曹艳春;司志国;赵振利;

    从植物的形态结构、基础物质、活性氧代谢和内源激素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影响木本植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重点,为抗旱性木本植物应用于生产以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木本植物的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192-19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雷竹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杨贺菲;唐剑波;胥闻博;赵静;龚丽娜;

    [目的]研究雷竹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提出最佳施肥方案,指导雷竹林平衡施肥。[方法]采用土壤养分测试、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江西万年丰盛公司雷竹林土壤养分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诊断。[结果]土壤对P和Cu具有较强的吸附固定能力,而对K、Zn和S的吸附固定能力较弱;盆栽试验中雷竹林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a、P、Zn、N、S、Cu;雷竹林土壤中有效Fe、S和B含量普遍丰富,生物盆栽试验中3种供试土壤缺Ca、P、Zn,分别使高粱减产65.4个百分点、34.6个百分点、18.8个百分点。[结论]万年县雷竹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Ca、P、Zn,亏缺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a、P、Zn,而N、B、Cu、S可能为潜在限制因子。

    2016年12期 v.44;No.517 195-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成县刺叶栎研究初报

    杨兴宏;

    对甘肃省成县刺叶栎的生长环境、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刺叶栎在成县的分布较广,大多分布在阳坡的中坡和上坡,以土层较薄山脊分布较多。但种群数量不多,幼树数量不足,种群结构在短期内比较稳定,但容易衰退,必须加以重视。对天然刺叶栎资源的保护措施主要是疏伐其他建群树种,增加透光,促使刺叶栎结实和加快更新;在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必须解决人工引种繁殖的技术,不能以破坏天然刺叶栎资源为代价。

    2016年12期 v.44;No.517 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蒋亮晶;严海明;骆碧玲;杜丹;王秀徽;彭珺;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设计了基于Browser/Server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和信用评级,面向公众公开展示其信用评级状况;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对该平台的实现与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形成有效的公开监管窗口,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环境,提高各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从而营造企业规范生产、诚信经营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6年12期 v.44;No.517 183-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数据的郑州城市活动空间特征研究

    刘鹏;殷青军;

    借助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提供的基于位置服务,获取微博签到大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郑州市区活动空间可视化,分析郑州市群体活动空间的总体特征,比较基于活动频次与基于人口规模空间的等级体系,讨论郑州市城市活动空间的极化原因,发现城市活动空间依然对人口等级存在依赖性,地理距离的作用仍然是导致空间极化的最主要原因。

    2016年12期 v.44;No.517 28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长沙市养老院植物景观现状调查及分析

    黄宇;彭尽晖;

    为了调查长沙市养老院植物景观现状,笔者从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岳麓区、雨花区、天心区中各选1家养老院作为调查对象,重点调查了各选点养老院植物的科属种类、生活类型、观赏特征、季相特征等,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归类统计,以分析植物景观在长沙市各养老院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长沙市养老院植物景观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水景,忽视垂直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配置的相关建议,如增加植物种类,合理运用乡土植物,以垂直绿化丰富立体景观,合理配置并注重植物后期养护。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长沙市养老院植物景观,并以此为城市养老院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v.44;No.517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绿道效益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姜媛媛;赵家敏;吴华清;

    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广州市截至2012年底,累计建成绿道2 174 km,覆盖面积3 600 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成为城市绿道建设的典范。在广州市绿道效益评估方面,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数理模型结合SPSS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定性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针对广州市绿道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发现广州市绿道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中存在三大问题:(1)绿道层次和使用率低;(2)生态功能薄弱;(3)有些路段选线不合理。笔者就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转变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观念;生态学专家参与绿道的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绿道。该研究旨在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完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可借鉴的建议。

    2016年12期 v.44;No.517 205-208+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淤泥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

    赖春林;李妍彦;

    笔者通过对淤泥湖湿地展开一系列深入调研和考察,分析规划项目资源,对淤泥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及管理5个方面进行评分,评价得出该湿地公园建设条件等级属"优秀"。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基于保护国家级团头鲂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的需要,加大对淤泥湖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实现当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产业项目的发展。

    2016年12期 v.44;No.517 209-21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变化监测及其保健价值开发

    曹梦露;程南洋;

    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等植物挥发物的变化特征及其旅游产品开发是健康休闲研究的热点。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的长期跟踪监测表明: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集中在Ⅴ级、Ⅳ级,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客流量呈负向相关,适宜的光照和湿度有利于负氧负离子的产生,植物资源密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正向相关,而植物资源的种类与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增加植被面积,改善资源质量,提高空气湿度,采用适当的空气离子化等方式,有利于增加森林公园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提高森林公园旅游吸引力及休闲保健功能。

    2016年12期 v.44;No.517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南京市郊为例

    张亦弛;龚劭齐;赵涔淅;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逐步提高,休闲农业产业相应地开始进入规模化过程。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对休闲农场土地与空间适宜性的研究至关重要。笔者以南京市为例,结合环城游憩带理论,总结了南京市郊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从空间效应、社会效应、交通要素、农业资源和政府政策方面分析了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2016年12期 v.44;No.517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年轻群体在公共绿地中的活动参与度调查——以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公园为例

    蔡伟勇;罗震伟;

    公共绿地作为开放空间,公众可以共享自然环境及社会资源。而当下公共绿地中不同群体的参与度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年轻群体参与度低。笔者以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公共绿地中年轻群体活动参与度为研究对象,从年轻群体的低参与度、活动意愿及管理者角度等方面,分析了年轻群体低参与度的原因,认为原因主要是年轻群体缺乏业余时间、绿地可达距离较远、活动内容缺乏等。在调查基础上,从活动载体、信息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公共绿地管理者转变服务理念、开拓有益活动、建立信息平台、优化空间资源,以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2016年12期 v.44;No.517 220-22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葡萄酒庄园规划设计探究——以吐鲁番葡萄酒庄园为例

    周彦彦;朱军;

    通过对国内外葡萄酒庄园和吐鲁番地区葡萄酒庄园的调查研究,对葡萄酒庄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总结。为了探讨风格迥异的园区的健康发展问题,笔者阐述了景观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纪念品特色、音乐特色、旅游方式、旅游内容等,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布局、历史、地域文化、民族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植物种植以及在疆内和国内知名的旅游景点,对庄园各个功能进行阐述。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挖掘,从而提取其中的内涵,为将来葡萄酒庄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2016年12期 v.44;No.517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19992012年若羌绿洲耕地变化研究

    阿不力提甫·吾甫尔;吐尔逊·哈斯木;

    根据1999~2012年若羌县人口、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若羌绿洲耕地变化情况及驱动力。结果表明:若羌县耕地变化显著,耕地面积经历了减少—迅速增长—慢速减少的变化过程;各地耕地相对变化率分布的空间格局不一,若羌镇、吾塔木乡耕地的相对变化率为小于1,铁干里克乡、瓦石峡乡耕地的相对变化率为大于1,瓦石峡乡的最高,为2.77;从时段上看,2002~2008年驱动力综合得分增长较为缓慢,2009~2012年驱动力综合得分增加迅速,表明影响若羌县耕地变化的综合因子的驱动力在逐渐加强。

    2016年12期 v.44;No.517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

    黄禹俊彦;尹娟;唐赛东;

    运用文献查阅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通过查阅玉溪市耕地与非农用地利用现状及之间的相互转换情况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所获取的详细耕地流转情况,了解玉溪市耕地与非农用地的利用现状,耕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速度、规模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是导致玉溪市城市规模扩展与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驱动力;玉溪市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突显。提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占补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2016年12期 v.44;No.517 263-26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及土地规模经营意愿调查研究——以辽宁省东港市为例

    盖璐娇;

    运用入户调查法,对辽宁省东港市4个镇90户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现状和土地规模经营意愿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仍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土地细碎化严重,农户对土地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制约了土地流转,土地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及信息传播不畅通都阻碍了农户经营土地规模的扩大;多数农户有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其中经济利益吸引和家庭劳动力有剩余是农户希望扩大土地规模的主要原因,而租赁价格会直接影响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土地规模经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需要积极加强土地政策宣传和引导,推动农村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2016年12期 v.44;No.517 266-267+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调整研究——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例

    万齐锦;安放舟;

    结合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实际,采用综合定级方法,划分土地级别界线;以收益还原法分析计算租赁样本,确定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以剩余法分析房屋交易样本,计算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在收集相关的成本费用、利息、利润及增值收益等资料的基础上,以成本逼近法计算确定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结果表明:土地级别基本上是从城市中心的一级地向外逐步降低过渡到三级;距离城市中心越远,各类用地地价的差别就越小。此次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各级别及用途土地都较2009年评估的基准地价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基准地价提高均超过50%。

    2016年12期 v.44;No.517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以东港市为例

    高爱东;丛明珠;葛石冰;张峰松;顾杨;

    根据东港市2011年耕地质量成果和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全面掌握2012和2013年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利用GIS的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将东港市耕地质量成果更新到2013年。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方法,提高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可以保持耕地质量数据的现势性,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2016年12期 v.44;No.517 2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农业管理

  •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现状与建议

    程亚丽;

    结合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现状,论述在《生态补偿条例》尚未颁布的条件下,应该充分认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制构建中的问题,在遵循责权利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公平和多方共同参与的原则之下,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及其配套体系能够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跨区域生态资源的合理和公平使用,有效贯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2016年12期 v.44;No.517 260-262+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政府职能角度下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大庆市大同区为例

    宋艳超;王德勇;闵凯;

    为研究如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来促进设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大庆市大同区为例,根据大同区设施农业现状,运用SWOT方法进行设施农业发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大同区设施农业发展中政府职能(主导职能、宣传职能、协调职能、监督职能和保障职能)的角色定位和调控作用,进一步阐明了政府职能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政府职能作用角度出发,提出3项原则和6条对策,从而达到促进大同区设施农业稳步发展的目的。

    2016年12期 v.44;No.517 281-28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支付意愿的研究

    崔冀娜;崔锐;张浩;

    为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付意愿,基于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7个变量和消费者个人特征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质量、信息安全、售后服务、便利高效4个变量与消费者支付意愿有正向显著关系,支付风险与消费者支付意愿有负向显著关系,网站设计和低价享受对消费者支付意愿并没有很强的影响;个人特征因素中受教育程度与月收入对支付意愿有影响,性别与年龄对支付意愿没有明显影响。

    2016年12期 v.44;No.517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HP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水平评价

    郭丽峰;陈小丽;王树国;

    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20个评价因子,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构造判断矩阵,对新疆兵团14个师的城镇化水平做出了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新疆兵团城镇化评价模型,对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通过SAS软件,得到新疆兵团14个师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排名,从而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16年12期 v.44;No.517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及对武汉市的启示

    张晓芳;马喜;龚琦;李茜;詹浩;

    基于对宁波、杭州和苏州3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实地考察,归纳总结出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发展定位清晰、财政大力支持、管理权责明晰、分类指导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市实际,提出了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及大力发展精品园的具体措施。

    2016年12期 v.44;No.517 294-295+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俊宁;丰锋;李洪波;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笔者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先实验后理论再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注重实验教学环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利于学生建立独特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2016年12期 v.44;No.517 29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多种教学法在提高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中的应用

    任曼;车传燕;靳二辉;金光明;李升和;

    动物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形态学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形态不易描述等特点,造成了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枯燥、呆板和乏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笔者所在教研室尝试通过融合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应用学科前沿、交叉融合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年12期 v.44;No.517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薛伟;王德栋;

    培养创新应用型森林工程专业的卓越农林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笔者通过对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森林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实践教学的创新和突破。根据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通过践行完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

    2016年12期 v.44;No.517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泰州市农民培训实效的提升策略

    潘迎辉;黄康伦;武二忠;钱明;李航;

    随着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的深入,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已经进入了重质量轻数量的时代。2015年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型农民培育程度逐年提升,但是细观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与实际生产脱钩,师生素质亟待提高,学院选择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该研究从培训经费、培训资源、培训内容等方面多管齐下,力求在结合泰州市农民培训实际的基础上,着力化解农民培训问题。

    2016年12期 v.44;No.517 304-30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危机与对策

    张蕴薇;

    通过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梳理和思考,发现在学校定位、生源稳定、农科特色等方面存在弊端和危机,可能会降低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针对这些问题,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如完善国家农业教育网络,扶持农业特色专业招生,开拓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等,以期为我国农业教育发展、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v.44;No.517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照渠;徐森富;赵国富;牟惠康;

    笔者针对浙江省园艺的行业背景及高职园艺技术学生的生源特点,论证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详细介绍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实践,总结出课余加强型、以工代学型、创业创新型、顶岗实习型4种主要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个性化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能力。

    2016年12期 v.44;No.517 309-3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德宏州盈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荣龙;刘通;魏富德;宁旺云;

    从农业结构特点、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机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盈江县农业机械化现状,针对农业机械基础条件落后、发展区域性限制、农机与农艺融合欠佳、乡镇农机推广服务管理混乱、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有效推进盈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

    2016年12期 v.44;No.517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安徽农业科学》征稿启事

    <正>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认定为首批A类学术期刊1期刊信息刊名: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周期:旬刊;语种:中文;开本:A4创刊时间:1961年

    2016年12期 v.44;No.517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