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株型对小麦光合性状及光合环境的影响研究

    郭振升;

    选用豫麦47(紧凑型)、豫麦34(中等紧凑)及山东优麦3号(松散型)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用光合测定仪测光合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用叶面测量仪测叶面积等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小麦的株型对其光合性状及光合环境的影响较大,株型紧凑的竖叶型品种较株型松散的披叶型品种在光照强度、消光率、光合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株型优势。竖叶型品种下部叶片的受光较披叶型好,单位叶面积消光明显低于披叶型品种,可以充分发挥下层叶片的光合潜力,延长功能期,对植株健壮生长有利。因此,在选择高产品种时,株型对搭建高产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2007年10期 2827-2828+2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植物体内MDA不同提取液与显色液反应条件的比较

    刘少霞;陈贵;秦萍;曹冬煦;马冬伍;

    用50 mmol/L磷酸缓冲液pH值7.8、去离子水、5%三氯乙酸3种提取液分别提取小苍兰叶片中的MDA,分别与5%三氯乙酸+0.5%TBA1、mol/L HCl+0.5%TBA、30%乙酸+0.5%TBA 3种显色液进行交差显色试验。结果表明:用去离子水提取植物体内的MDA效果较好,用30%乙酸+0.5%TBA与MDA显色,反应产物在特定波长(532 nm)处有明显吸收峰值。

    2007年10期 2829+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氯氰菊酯农药降解菌株的稳定性研究

    谢宇轩;韩萍;吴传兵;林淦;

    通过氯氰菊酯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中的农药的混合微生物富集驯化培养获得降解氯氰菊酯降解菌。在富集培养基中分别传代51、01、5代,传代温度是30℃,pH值7.0,该混合微生物呈现不同的生长曲线.继代5代的氯氰菊酯农药降解能力为55%,继代10代的氯氰菊酯农药降解能力为52%,继代15代的氯氰菊酯农药降解能力为50%,表明该菌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稳定性。

    2007年10期 2830+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木本植物老根老叶总RNA的提取方法

    周春娥;段红英;齐力旺;

    对于含有大量多糖、酚、酯、萜类等其他二次代谢产物的木本植物的老根和老叶,要从它们的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一般都比较困难。以小叶杨的老根、麻黄的老根、沙冬青的老叶、梭梭老根为材料提取出质量比较好的RNA。

    2007年10期 2831-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微波提取苦荞籽粒总黄酮最佳工艺的研究

    安守强;李瑞国;梁成真;高冬丽;柴岩;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研究了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萃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苦荞籽粒黄酮,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萃取时间对总黄酮含量都有影响,次序为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萃取时间。微波提取苦荞麦黄酮的较优组合为:微波功率360 W、乙醇浓度60%、固液比1∶60、萃取时间4 min。

    2007年10期 2833-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脱色对红葡萄酒中还原糖测定的影响

    李凤;

    为消除红葡萄酒中色素对糖含量分析的影响,采用ZB-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不同条件下的酒样脱色处理,脱色后还原糖含量用直接滴定法测定,同时测定回收率。结果表明,脱色的最适条件为交换柱180 mm×9 mm,流量4.5 ml/min,装填高度18.0 cm;最适条件下测得的还原糖含量与国家标准方法所得结果差异小,回收率达96.82%。该方法可用于红葡萄酒还原糖含量分析,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2007年10期 2835-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15种杀虫剂对3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洪家保;王方晓;徐庆丰;

    选择了15种杀虫剂来测验布氏白僵菌、球孢白僵菌和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杀虫剂对真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愈高,抑制作用越大。总的来看,对球孢白僵菌影响最大,布氏白僵菌次之,绿僵菌影响最小。混配农药绿保1号对3种虫生真菌的影响最小,其次是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另外,不同真菌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亦有较大差异。因此,在田间进行菌药混用防治害虫前,应进行严格的试验。

    2007年10期 2837-2838+2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用煮沸撕取法观察表皮气孔的方法

    刘世鹏;刘长海;曹娟云;刘冲;

    将三年生木枣、骏枣的组培苗叶片采摘后迅速放进煮沸的水中直到叶片由翠绿变成深绿色(1~2分钟),取出后迅速撕取叶片上不同部位的表皮,将叶片表皮染色压平后迅速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此方煮沸撕取法比用胶带粘取法和撕取下表皮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真实性强、不受材料种类的限制、定位性能强等优点,适宜于气孔基本形态和分布状况等定性指标的观察,也适宜于气孔形态学指标的定量研究,同时解决了等面叶及其表面粘有附属物(腊质层、绒毛)的叶片表皮制片难问题。

    2007年10期 2839-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滴定碘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的研究

    王宪生;

    采用无汞盐的滴定碘法测定铁矿石中的含铁量。试样溶解后,在pH值为3~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生成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测定快速,测定结果的RSD<2.5%,可用于学生实验。滴定碘法不使用有毒的HgCl2和K2Cr2O7,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007年10期 2841+2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针菇深层培养获得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研究

    胡斌杰;王方林;赵平;

    研究金针菇深层培养获得胞外多糖及胞内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金针菇深层培养最佳条件为:培养周期8d、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40r/min、接种含量8%、起始pH值自然,获得最大胞外多糖收率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d,获得最大胞内多糖收率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d。

    2007年10期 2842-2843+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几种Q矢量在皖东一次特大暴雨中的比较分析

    贾天山;

    运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皖东一次特大暴雨期间准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1场强降水时段暴雨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强迫作用明显,而梅雨锋系统性的强迫作用不强,并且凝结潜热加热对该时段的暴雨作用明显;第2场强降水时段皖东暴雨是梅雨锋系统性强迫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作用引发的系统性暴雨,凝结潜热加热对该时段的暴雨作用同样明显。分析3种Q矢量湿锋生函数可以看出该次梅雨锋锋生锋消的过程。第1场强降水时段后期凝结潜热加热释放引起了非绝热锋生,进而加大冷暖气团之间水平位温梯度,加强了次级环流,导致第2场强降水的时段锋生明显强于第1场强降水时段,进而促进降水的进一步增强。

    2007年10期 2844-2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昆虫信息数字化模型初步研究

    邵世磊;周国民;

    首先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和XML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昆虫信息数字化模型。模型建立了昆虫群的概念,将昆虫群的所有属性分为几大特征,使用面向对象方法为每个特征建立类,将昆虫特征的属性作为类的属性,并将属性和属性值分开管理,使用XML文档保存昆虫属性信息,使用SCHEMSA文档保存昆虫属性值信息。将昆虫信息做数字化处理保存将有利于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昆虫研究的进展。

    2007年10期 2848-2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研究

    陈兴玲;胡建军;赵楠木;

    基因漂移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重点。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降低外源基因飘移频率的措施,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007年10期 2851-2852+2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混合门限自回归法预测大伙房入库径流量的研究

    刘宝光;刘江;

    对大伙房水库流域内,1990~1996年入库流量、降雨量进行数据分析。针对不同的降雨等级和入库径流量等级,采用混合门限自回归(TARSO)模型,注重水文要素自身演变规律和主要前期影响因子的作用。该模型中,前期降雨量选取6个因子分别为前5~15 d累积降雨量、前第1~4 d和当天降雨量;前期入库量选取4个因子,分别为前期第1~3 d入库量。该模型作为中长期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7年10期 2853-2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标准差因子赋权法在生态评价综合指数中的应用

    刘飞;高宛莉;杜瑞卿;

    以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实例,按照指标体系评价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因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系统服务功能和土壤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采用专家调查赋权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标准差因子赋权法是成功的,能把一些在原生植被区、人工治理区和退化未治理区三区上差异较大的指标突出出来,也能够把研究的三区的指数值明显区别开来。从各层指标值的情况来看,最后三区的指数值和差异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标准差因子赋权法比专家调查赋权法更客观,更精确,更贴近实际。

    2007年10期 2855-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3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的抑制作用

    康敏;任静涛;苏鹏娟;胡纯华;肖春;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1种寄主植物烟草和2种非寄主植物滇杨、桉树叶的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和乙醇)提取物,在0~72 h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中均含有抑制马铃薯块茎蛾产卵的化学物质。烟草的石油醚提取物对雌虫无产卵抑制活性,乙醇提取物在0~24 h表现出显著的产卵抑制活性,而氯仿提取物的产卵抑制活性可持续48 h。滇杨叶的3种溶剂提取物均对马铃薯块茎蛾雌蛾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但石油醚提取物的作用时间仅为24 h,而氯仿与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时间可达48 h。桉树叶的3种溶剂提取物均在24 h内对雌蛾表现出显著的产卵抑制效果,但氯仿提取物在24~48 h内对雌蛾有显著的产卵促进作用。

    2007年10期 2858-2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植物肌动蛋白研究进展

    王卓;张少斌;马镝;马冠宇;

    植物肌动蛋白是植物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它在维持植物细胞正常生长、分化、繁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植物肌动蛋白的保守性、组织表达特异性、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方法。

    2007年10期 2860+2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进展

    于亮;陆莉;

    主要阐述了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的方法、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发展现状。

    2007年10期 2861-2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植物生理·生化

  • 不同贮藏条件对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曹冬煦;刘少霞;秦萍;林英;曹松屹;刘鹏辉;张立军;

    研究了在常温见光、常温避光和低温避光3种不同贮藏条件下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菜帮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叶;贮藏后白菜帮和白菜叶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贮藏前,而硝酸盐含量则高于贮藏前。总的看来,常温见光条件较适于白菜的贮藏。

    2007年10期 2864-2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MMS对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翟晓巧;贾峰;刘飞;范国强;张变莉;

    在白花泡桐种子萌发的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甲酯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记录种子发芽率,测定各处理种苗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因素中,不同时段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GA含量影响极显著;浸泡时间对ABA含量影响显著;而3种因素对种子芽内的IAA含量、ZR含量影响均不显著;GA含量与种子的发芽率成正相关。

    2007年10期 2866-2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干旱胁迫下饲料型刺槐无性系保护酶活性的差异

    李忠喜;朱延林;张江涛;郝绍菊;韩磊;

    以3个饲料型刺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干旱胁迫下保护酶类的活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料型刺槐无性系在干旱胁迫下调动各种保护酶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以保护细胞膜不受活性氧的攻击,但不同的无性系对干旱胁迫有着不同的响应。3个无性系中韩国四倍体主要调动POD酶、匈牙利多倍体主要调动SOD、CAT酶、长叶刺槐主要调动POD、CAT酶。MDA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然后出现下降。

    2007年10期 2868-2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杏鲍菇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暴增海;马桂珍;朱祝;

    综述杏鲍菇生理生化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杏鲍菇生理生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性和某些酶学的研究上,并对生理生化方面的前景进行展望。

    2007年10期 2870+2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袖丽;马友华;张文明;朱林;杨宁;

    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高羊茅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保水剂处理后,草种发芽率平均提高2.04%,幼苗生长增快,单株鲜重增加。干旱条件下适当浓度的保水剂对高羊茅草种出苗及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高羊茅草地上部分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反复干旱胁迫下,保水剂显示较强的抗旱作用,可延长草初期枯萎间隔时间,减少生育期内的浇水量。

    2007年10期 2871-2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外源水杨酸介导Cu2+对蚕豆气孔运动的调控研究

    陈珍;陈彤;

    采用表皮条生物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水杨酸以及它们共同处理时对蚕豆叶片气孔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铜离子对气孔开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铜离子促进气孔关闭,且呈现时间效应;不同浓度(0.01、0.11、mmol/L)的外源水杨酸单独处理时显著抑制蚕豆表皮气孔开放,当浓度达到1 mmol/l时,处理2~3 h后,气孔几乎完全关闭;当0.01 mmol/L外源水杨酸加入到含各种浓度铜离子的缓冲液中时,气孔孔径急剧增大,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缓解作用减弱,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缓解高浓度铜离子对气孔开放的抑制效应。

    2007年10期 2874-2875+2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外源ABA对小麦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

    田士林;李莉;

    对晋麦47进行外源ABA的处理,用酶联免疫固相抗原吸附法测定ABA的含量,研究了外源ABA对内源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外源ABA处理的小麦较未处理的小麦叶片内的ABA含量明显增加。在同样环境下未处理的对照组叶片ABA含量为0.301μg/g;经过处理的小麦叶片ABA含量为3.46μg/g,内源ABA含量增加了3.16μg/g,说明增加外源ABA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内源ABA的含量。

    2007年10期 2876+2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钙离子在向光性和向重性反应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汪月霞;王忠;顾蕴洁;孔妤;张文虎;

    Ca2+作为细胞内、外信号的重要的第二信使,在向性运动的信号转导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着重综述了Ca2+在向光性和向重性运动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通过综述可以推测,Ca2+刺激诱导细胞质Ca2+浓度变化,可能是协调植物对环境反应的通用机制。

    2007年10期 2877-2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东北梅花鹿染色体C带和高分辨G带研究

    赵婉婷;蔡志华;蒋德梅;樊汝权;温兴福;姜计;

    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C分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东北梅花鹿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多态性。采用氨甲喋呤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结合胰酶G显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得到了高分辨G带核型,单倍体染色体显带数目增加至456条。

    2007年10期 2879-2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水稻基因表达的研究

    高志勇;

    了解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器官中的基因表达情况,有助于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机理,进而有助于指导水稻遗传育种。因此,采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对水稻孕穗期不同器官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和研究。

    2007年10期 3007-3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SYBR GreenI实时PCR鉴定检测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

    于莉;熊国华;刘志恒;曹际娟;

    利用特殊性引物,应用SYBR Green I实时PCR技术鉴定检测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结果表明,应用实时PCR技术,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能选择性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可检测到RT73品系特异性靶序列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且通过溶解曲线确定其熔点值为(80.2±0.5)℃,而对其他油菜品系则检测不到荧光信号。SYBR Green I实时PCR能通过溶解曲线有效地区分了特异性产物、非特异性产物以及引物二聚体,是基因鉴定检测的新方法。

    2007年10期 3010-3011+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艺

  • 新品种盐糯12的农艺性状与高产栽培技术

    孙斌;李进永;吴玉涛;陈耀中;

    介绍了盐糯12的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并且研究了其栽培技术。

    2007年10期 2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王淑芬;吴明奎;王金顺;

    对引进的9个中籼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I、I优航2号I、I优416、丰两优4号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较为突出,适宜在黄山地区示范推广。

    2007年10期 2882+2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胡文秀;李中秀;徐宝庆;邹旭;赵燕;胡金和;

    研究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N 225 kg、纯P 135 kg、纯K 180 kg、硼肥15 kg,种植密度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331 kg/hm2。

    2007年10期 2883+2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小麦—绿肥间作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刘均霞;陆引罡;远红伟;崔保伟;

    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绿肥间作、单作小麦、单作绿肥地上生物学产量、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以及绿肥翻压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表明:间作体系中绿肥地上生物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5.88%,间作小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5.63%,增产不显著。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活力和绿肥硝酸还原酶分别较单作增加了57.95%和87.56%,差异达显著水平。绿肥翻压后土壤细菌是翻压前的2.57倍,真菌较翻压前增加了53.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整个间作系统对土地资源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007年10期 2884-2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江汉平原栽培一年三熟鲜食玉米的要点初探

    刘先远;

    分析了一年种植三季鲜食玉米的市场前景及种植效益,提出了该种植模式下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

    2007年10期 2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科棉一号棉花的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缪为文;戴元才;

    介绍了科棉一号棉花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10期 2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S·B”超高产处理新技术在夏播大豆生产上的应用

    杨玉田;

    研究了韩国大豆“S.B”超高产处理新技术在夏播大豆生产上的应用,结果表明:“S.B”技术处理大豆生长发育明显加强,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以千粒重增加最为明显。

    2007年10期 2888+2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青薯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措施

    郭冬花;

    介绍了青薯2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措施。

    2007年10期 2889+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白灵菇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庞书香;张继南;陈红霞;

    主要介绍了白灵菇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重点介绍了其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与空气、酸碱度以及营养条件。根据白灵菇生物学特性,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生物学转化率可达50%以上。

    2007年10期 2890-2891+2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迷你南瓜03-4”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沈吾山;许小江;黄伟忠;褚剑峰;

    “迷你南瓜03-4”是用自交系G18-1作母本,自交系G17-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杂种一代南瓜品种。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果柄处内凹,果皮韧、呈黄色,果面条沟内覆盖面有10条深黄色的纵形条纹,果实表面具有蜡质感;横径10 cm左右,纵径5~7 cm,单瓜重150~200 g。该组合于2006年通过绍兴市科技成果评审。

    2007年10期 2892+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河北太行山食用蕨类植物及栽培技术

    郑云翔;张丽丽;

    研究了河北太行山区野生食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生境、采收期和食用部位,认为该地区野生蕨菜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介绍了蕨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2007年10期 2893-2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光节能温室西甜瓜辣椒高效种植模式

    袁志成;王得焕;

    介绍青海省乐都县高庙地区日光节能温室西甜瓜、辣椒高效栽培新技术。

    2007年10期 2895+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醋糟基质添加不同配合物的蔬菜栽培效果研究

    胡永光;李萍萍;袁俊杰;陈明磊;杨明铭;

    将醋糟发酵后作为基质,与其他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进行番茄栽培效果的比较,同时将醋糟基质配合不同种类的基质进行栽培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纯醋糟由于颗粒粗,通气孔隙大,栽培效果不如菇渣等有机基质,但是醋糟配合菇渣、蛭石等颗粒细小的物质后,栽培效果大大提高,其中醋糟与菇渣1∶1配合,比所有其他各种基质的栽培效果要好。

    2007年10期 2896-2897+3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父母本行比对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产量和纯度的影响

    曾正明;况浩池;罗俊涛;沈留杰;

    以川苦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父母本行比对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出最佳父母本行比。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为1∶(5~6)时,其产量最高,1∶4时其产量次之;父母本行比为1∶(3~4)时,其种子纯度最高;综合考虑制种产量与制种质量,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其最适行比为1∶4。

    2007年10期 2898+2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绿花椰菜多倍体育种研究

    姬丹丹;赵晓明;

    用改良L.D.Cua法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了绿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L.var.italica Plench)多倍体育种。结果显示,在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幼苗对秋水仙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用0.2%秋水仙素处理绿花椰菜幼苗72 h,死亡率低,变异率高,诱导效果好。多倍体绿花椰菜在形态、生理学特征以及染色体数目上有明显的改变。

    2007年10期 2899+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我国主题公园研究初探

    徐静;王万喜;

    叙述主题公园的定义,分析我国主题公园的现状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07年10期 2900-2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市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杨战胜;

    通过对长沙市园林地被植物应用情况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长沙市园林常用的地被植物约40种,分析了长沙市园林中宽阔地域、小面积地域、人工湖及人工溪流旁、坡和角以及林下等4种不同的地被植物的配置应用形式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2007年10期 2902-2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石榴盆景的培育及养护技术

    郑芳;徐春霞;王令菇;阎德祺;

    从石榴品种选择、繁殖措施、桩形培育、养护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石榴盆景的培育及养护技术。

    2007年10期 2904-2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球根海棠“金正日”的离体培养研究

    唐中彦;刘淼;

    通过诱导胚状体建立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了球根海棠“金正日”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外植体经HgCl2溶液表面消毒后,接种到MS+6-BA 0.2 mg/L+NAA 1 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15 d后转接到1/2 MS+6-BA 0.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诱导率90%以上。胚状体在MS+6-BA 0.3 mg/L+NAA 0.03 mg/L培养基上以丛生芽形式增殖,增殖系数达4~8倍。试管苗生根可采用MS+IBA 0.1 mg/L、蔗糖2%培养基。生根率100%。

    2007年10期 2906+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绿叶朱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徐洁兰;徐秋霞;

    以绿叶朱蕉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快繁技术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材料部位、消毒方法以及培养基。结果表明,采用带顶芽茎段,0.05%升汞处理8 min,消毒效果最理想;诱导培养基:MS+5.0 mg/LBA+3.0 g/L花宝1号;增殖培养基:MS+2.0 mg/LBA+NAA 0.1mg/L;生根培养基:MS+NAA 1.0 mg/L。

    2007年10期 2907+2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枣树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张向前;陈宗礼;齐向英;白泽;牛延宏;

    概述了近年来枣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及激素配比、褐化及污染、试管苗炼苗与移栽问题的产生及对策、利用组培技术脱除枣疯病病原体等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在枣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展望,即:应深入研究枣树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胚及胚乳培养、突变体的选育、种质保存和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并尽快应用于枣树的遗传育种工作,实现枣树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2007年10期 2908-2910+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邯郸市绿化树种的现状与规划探讨

    杨凤云;李娜;李永进;

    在分析邯郸市绿化树种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邯郸市绿化树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邯郸市树种规划原则与如何进行绿化树种选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10期 2911+2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公园植物造景探讨——以株洲石峰公园为例

    丁丰华;胡希军;熊伟;

    通过分析株洲市石峰公园的基本情况,阐述现代城市公园植被改造的原则,并结合不同类型游憩地段提出改造措施。

    2007年10期 2987-2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工业园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王岩;闫红伟;

    在回顾已有工业园区景观建设基础上,归纳工业园区的特点,提出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并给出3种适合工业园区生态条件的植物群落配置形式。

    2007年10期 2989+2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从小城镇规划看乡村生态美学——以江西贵溪鸿塘镇为例

    周志仪;江婉平;

    通过对江西省贵溪市鸿塘镇总体规划的实例分析,以小城镇生态规划和宏观与微观的空间视野范畴,探讨乡村生态美学的深层次的含义,即功能的美、空间的美和绿色的美。强调对于乡村生态美学研究的重点是从小城镇生态规划的方向出发。

    2007年10期 2990-2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Kt对柽柳继代培养的影响

    王鹏;李先芳;韦小敏;李利红;

    以诱导培养基培养的柽柳瓶苗为继代培养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平的Kt(0.5、12、和3 mg/L)对柽柳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Kt能较快得到完整的植株,即0.5 mg/L Kt最为理想;讨论了诱导培养基中的激素对继代培养的影响、茎叶与根系生长的相关性和内源激素的作用,为柽柳的工厂化育苗和其它植物的组织培养提供重要参考。

    2007年10期 2994-2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湿地型空间多功能景观的营造初探——以西安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为例

    路培;邹志荣;

    以西安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地湿地资源的现状、特性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型空间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目标,并对预期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2007年10期 2996-2998+3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垂吊矮牵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张瑞越;季勤;白莹;邢宇俊;

    以垂吊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丛生芽形成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3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5~0.1 mg/L。外植体接种40 d左右便可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2007年10期 3003-3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白菜区域种植比较

    金为民;郑敏;

    介绍大白菜不同品种的区域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育期、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性及不同品种的产量种植比较结果。

    2007年10期 3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不同来源大白猪生长曲线的比较研究

    肖炜;云鹏;李光兵;黄国英;路永强;王楚端;

    对70~190日龄的32头英国大白猪1、7头法国大白猪和11头美国大白猪,每隔15 d测定体重和背膘厚,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Bertanlanffy和Gompertz模型均可较好拟合3个品系大白猪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曲线(p<0.000 1),但Logistic模型更加适合这3个品系大白猪;英国、法国和美国大白猪生长肥育猪分别在125日龄(体重为71.40 kg)1、43日龄(体重为84.25 kg)1、37日龄(体重为86.85 kg)时,日增重最大,分别为0.860 4、0.897 3和1.063 9 kg/d。英国大白猪、法国大白猪体重达120 kg左右时的背膘厚分别为11.751、6.87 mm,小于William认为的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22 mm。

    2007年10期 2912-2913+3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奶牛乳房形状与头胎泌乳量相关分析

    高文玉;马巍;

    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黑白花奶牛乳房各项指标与头胎泌乳量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房细致度对第一胎泌乳量影响不显著,但细致型乳房好于粗糙型;乳房质地对第一胎305天泌乳量有着显著的影响,腺体乳房好于肉质乳房。乳房附着形状以盆形乳房最佳,碗形乳房次之,球形乳房最差。盆形乳房与球形乳房泌乳性能差异显著,与碗形乳房差异不显著;碗形乳房与球形乳房差异不显著。乳房宽与头胎泌乳量单相关关系极显著;过四乳头围与头胎产乳量相关显著。通过复相关分析,乳房围、过四乳头围、乳房高三项指标与头胎305天产奶量复相关不显著;乳房宽、过四乳头围、乳房高三项指标与头胎305天产奶量复相关关系显著。

    2007年10期 2914-2915+3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牛精液中药复方稀释液配方筛选研究

    张莺莺;昝林森;耿繁军;魏金销;杜道全;

    在种公牛精液商业稀释液的基础上,按6%、12%、24%和48%的4个水平向稀释液中分别添加4种中药复方提取液,制作0.25 ml细管冻精,解冻(40℃,10 s)后比较分析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性3个指标,以确定较优的中药稀释液配方。结果表明:添加了中药复方提取液的稀释液能更有效的冷冻保存牛精子细胞。其中,复方一和复方二的冷冻效果最佳。复方一在添加量为12%时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及质膜完整率分别为41.50%、40.14%和38.16%(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67%、3.92%和5.50%;复方二在添加量为6%时,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3项指标分别达到41.33%、41.59%和40.00%(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50%5、.37%和7.34%。

    2007年10期 2916-2917+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羊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苗志国;李国旺;常新耀;郭丽萍;

    通过饲养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来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不同剂量对育肥羊的增重效果及其血清中胰岛素、T3、T4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中草药添加剂影响育肥羊增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育肥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达到了0.05水平差异(P<0.05),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到了0.01水平(P<0.01);血清中胰岛素、T3、T4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日增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2007年10期 2918-2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酵母铬对热应激蛋用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程玉芳;

    选用72只35周龄罗曼种公鸡随机平均分成6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0.8、1.0 mg/kg铬量的酵母铬,作为试验II、II、III、V、V组来探讨酵母铬对热应激蛋用种公鸡精液品质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4、0.6、0.8、1.0 mg/kg铬量的酵母铬均不同程度提高公鸡的精液量、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降低公鸡精液的精子畸形率,而对精液的pH值影响不明显;试验各组公鸡血浆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皮质醇、甲状腺素(T4)水平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铬可有效缓解热应激,显著提高夏季蛋用种公鸡的繁殖性能并影响其内分泌机能。

    2007年10期 2920-2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鹅的繁殖育种现状及发展前景

    常志伟;尹华贵;谢和芳;

    介绍了鹅的价值以及我国养鹅业的特点和优势,阐述了我国养鹅的育种繁殖状况,并对今后我国鹅的育种工作提出设想。

    2007年10期 2922-2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家鹅ND4基因多态性与遗传结构研究

    李建华;王继文;

    四川白鹅、狮头鹅、豁眼鹅、伊犁鹅、朗德鹅和莱茵鹅是具有独特种质特性的家鹅品种。该试验利用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具有独特种质特性,在鹅杂交育种中被广泛应用的四川白鹅等6个家鹅品种线粒体ND4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621 bp),共检测到了4种单倍型,4种单倍型的频率分别为0.467、0.033 3、0.467、0.033 3,单倍型多样性为0.582;各品种间的核苷酸分化系数(Nst)在0至1之间;6个家鹅各品种内核苷酸多样性(Pi)很低,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D)很小,遗传相似度高,而且同属于灰雁或鸿雁的家鹅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比分属于灰雁、鸿雁的家鹅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更高。另外,对这6个家鹅品种的遗传结构形成原因和杂交利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2007年10期 2924-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鹌鹑研究进展

    皮劲松;杜金平;申杰;梁振华;潘爱銮;

    综述了鹌鹑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品种资源及利用、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7年10期 2926-2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烟草·蚕桑

  • 黄芩及其提取药渣黄芩苷含量的比较

    冷桂华;

    为了研究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药材提取前后黄芩含量变化,分别以6倍于药材的水提取黄芩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2次,每次1.5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药材和提取药渣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然后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提取后黄芩药渣中黄芩苷的含量是黄芩药材黄芩苷总含量的70.3%,多数黄芩苷遗留在黄芩药渣中。从而得出:水提法不能有效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需优化黄芩提取工艺,减少工业浪费。

    2007年10期 2928+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冷藏对雄蛾交配能力及蚕种质量的影响

    罗尤海;

    试验研究了雄蛾冷藏对其交配能力及蚕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蛾低温冷藏保存,能有效抑制雄蛾兴奋振翅,保持雄蛾体力和新鲜度,防止落地蛾的发生,杜绝品种混杂而造成的雄蛾损失,交配中能有效减少散对次数,减少巡散对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蚕卵不受精卵率,提高蚕种质量。

    2007年10期 2929+3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保护地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的研究

    禹明甫;

    利用定植18 d的温棚蔬菜双丰2号梅豆,选择4个样区分别统计危害叶片,用目测法分成危害叶片的5个等级,对其平均叶面积、虫道面积、光合作用进行测算。研究表明,斑潜蝇对蔬菜梅豆早期的危害等级与产量显著相关,随着危害面积的增加气孔道度减小,气孔趋向关闭,光合速率趋向于零,蒸腾速率有明显变化,第4危害等级时蔬菜梅豆的损失达到96%,基本绝收。

    2007年10期 2930-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板栗栗实蛾无害化防治技术探讨

    娄福贵;房佩刚;张吉福;

    2005~2006年,进行赤眼蜂防治栗实蛾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赤眼蜂防治板栗栗实蛾,平均防治效果达64.23%,平均虫食率降低25.72%,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方法简便、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等特点。实施该技术,每公顷可挽回经济损失1 046.25元。

    2007年10期 2932+3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颍上县褐飞虱特大发生原因浅析

    王贺胜;江洪泾;马骥;胡冠麟;

    从迁入期、峰次、虫量、短翅型成虫始见期、为害损失程度等方面总结2006年安徽省颍上县褐飞虱特大发生的特点,并从气候、褐飞虱抗性、药剂、农民认识等方面分析大发生的原因。

    2007年10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地区土壤线虫类型与西瓜枯萎病的关系研究

    李勋卓;舒静;丁克坚;王志雄;唐国来;

    连续两年在上海地区的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多点系统取样、分离,初步探明该地区作物根围土壤线虫的优势种类及数量变化。调查显示,在21个取样点6种土壤类型中共发现5种植物寄生线虫,分别为丝尾垫刃属的辣椒丝尾垫刃线虫、圆筒形线丝尾垫刃线虫、平滑垫刃属的喜悦平滑垫刃线虫、根结线虫属的南方根结线虫及头线虫属等,其出现频率达61.9%,数量占调查总量的3.7%;土壤线虫数量随季节变化显著,线虫活动主要集中在4~7月份。通过人工接种,证实了植物寄生性线虫数量与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

    2007年10期 2934-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射阳县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戴元才;缪为文;

    阐述了2003~2005年稻纵卷叶螟在江苏射阳县的发生概况及特点,指出成虫迁入量大、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等防治对策。

    2007年10期 2936+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粉剂除草剂颗粒表面改良后防除杂草试验初报

    徐建明;薛朝标;毛善国;李才生;

    研究了粉剂除草剂(14%乙.苄可湿性粉剂)颗粒表面活性改良后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每公顷用改良后除草剂600 g 15 d后的防效达到88.2%、79.7%,与常规除草剂750 g的防效相当;30 d后,其防效仍为89.1%、88.0%,但常规除草剂750 g/hm2的防效明显下降,仅为64.6%和73.7%。因此,除草剂改良后能显著减少使用量、提高防除效果和延长除草有效期。

    2007年10期 2937-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沿淮稻茬麦黄苗原因及对策

    王传富;

    研究了沿淮稻茬麦黄苗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对策

    2007年10期 2939+3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设施栽培美国杏李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杨留成;焦江洪;霍瑞庆;刘国安;李敬;赵丽;

    研究了设施栽培美国杏李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并且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2007年10期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套袋苹果斑点类病害的研究进展

    王继秋;马建华;孙纪霞;栾炳辉;任强;

    从症状类型、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生流行规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套袋苹果斑点类病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并举的综合防治措施。

    2007年10期 2941-2943+3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褐飞虱发生情况·防治现状及可持续治理技术

    王明勇;

    回顾了褐飞虱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当前褐飞虱的防治现状,指出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褐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

    2007年10期 2944-2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嘧肽霉素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

    白建保;宋影;赵秀香;

    研究了嘧肽霉素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共同培养时,抑菌圈直径为47.1 mm;嘧肽霉素作用方式是抑制孢子萌发,使病菌菌丝生长受到限制,原生质聚集,后菌丝畸形,出现大量原生质外渗;该药液作用位点在菌体的细胞膜上,菌体失去侵染力。

    2007年10期 2993+2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火龙果炭疽病药效筛选试验

    韦茜;蔡永强;钟杰;陈家龙;金吉芬;

    选用6种药剂对火龙果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通过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对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药剂中,爱诺链宝和多菌灵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地优于其他4种药剂;克菌对该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病毒灵,与其余4种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贵星、甲托和病毒灵对该病防治效果甚差,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2007年10期 2999-3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化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李建勇;张勇;耿忠义;于贤昌;

    在日光温室采用4种施肥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追施化肥处理的番茄叶片光合速率较不施肥处理普遍提高,在开花座果期,随着施肥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加,盛果期以处理②光合速率最高。叶绿素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大,盛果期番茄根系活力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处理②最高,处理③最低。适量追施化肥,番茄开花期提前,单果重增加。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以处理②为最高。追施化肥可明显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的含量,Vc含量以处理②为最高,过量施肥可使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上升。

    2007年10期 2946-2947+2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红黄泥早稻田的氮磷钾肥料效应

    彭星辉;李定华;谢小阳;

    研究了氮磷钾在红黄泥早稻田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N、P、K施肥比例和用量直接影响早稻产量,特别是N肥施用量。

    2007年10期 2948-2949+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棚栽培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王思萍;

    大棚栽培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土壤中盐分含量高于露地,pH值低于露地,养分含量高于露地,土壤物理性质优于露地;随着大棚栽培年限增加,山东省大棚栽培土壤盐渍化程度逐年加剧;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

    2007年10期 2950-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控释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

    李守芳;郑兴来;

    用不同控释肥料与普通复混肥料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料比当地习惯用的普通复混肥料增产效果显著,其中施用1号控释肥料小麦增产最高,达16.0%,净增收入1 328.5元/hm2。

    2007年10期 2952+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堆肥中的研究进展

    赵明梅;牛明芬;杨雪莲;何随成;

    介绍堆肥的原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重点说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堆肥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实例,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007年10期 2953-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硅素物质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行为的影响

    张云龙;李军;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镉污染水稻土上施用硅素物质对水稻植株不同部位镉含量及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硅素物质降低了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随着硅肥施入量的增加,水稻各部位的镉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镉含量呈现降低趋势,铁锰氧化物态、有机结合态镉含量呈现增加趋势。

    2007年10期 2955-2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萧县皇藏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基本性质分析

    于法展;李保杰;尤海梅;李淑芬;单勇兵;

    对设于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森林植被下6块测试样地的土壤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栓皮栎林下土壤容重、硬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指标相对较大,而青檀林下土壤粘粒组成、孔隙度等指标相对较大;栓皮栎林下土壤呈弱酸性,而青檀林和黄连木、黄檀林下土壤呈碱性;在土壤养分方面,栓皮栎林下土壤水热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

    2007年10期 2957-2958+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退化评价

    徐鹏;赵东;赵勇;樊巍;李岚岚;

    通过对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库区土壤大部分出现中度退化,很少一部分退化为弱退化,一部分为强度退化。乔木恢复阶段中次生栓皮栎林地土壤退化最轻;库区土壤退化类型有贫养分化、贫微生物化、结构劣化、碱化和严重干旱化。3个恢复阶段的土壤退化程度为,乔木恢复阶段<灌丛恢复阶段<草本恢复阶段,其中,人工侧柏林下土壤退化程度较灌丛和魁蒿的重些。

    2007年10期 2959-2961+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缙云山游客活动区黄壤的理化性质研究

    杨义;王林学;秦远好;夏永久;杨剑虹;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主要活动区黄壤的理化性质状况。结果表明,游客对景色区的践踏、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会对土壤造成明显冲击。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践踏程度呈极显著相关。土壤氮、磷、钾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氮、钾水平较高,磷水平较低。全氮、有效氮含量与践踏程度极显著相关,磷、钾受游憩活动冲击影响较复杂。

    2007年10期 2962-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光谱预测土壤总氮含量的研究

    程彬;姜琦刚;湛邵斌;

    利用航天遥感影像,分析了影像光谱值与土壤总氮含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了总氮含量预测模型,并制作了总氮含量分布图。

    2007年10期 3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耕地粮食光温潜力分析——以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为例

    李启宇;

    在分析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对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光温潜力进行测算,计算出粮食作物高产的理论上限,将其与粮食作物的现实产量进行比较,并提出提高耕地粮食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2007年10期 2965-2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淮南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

    包琳琳;许建;

    通过对淮南市2004年消费、生产数据进行生态足迹的分析,得出淮南市生态赤字为12.219 0 hm2/人,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45倍,这表明淮南市是资源输出型城市,对外以输出矿产资源为主,通过消耗本地的自然资源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2004年生态足迹结果说明当前该市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对此,结合淮南市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2007年10期 2967-2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滹沱河湿地岗黄段生态旅游开发

    马育倩;赵旭阳;

    分析了滹沱河湿地岗黄段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介绍了旅游开发的思路和策略,最后指出了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2007年10期 2970-2971+3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入境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

    吴国春;牛伟丽;

    依据入境旅游人数构成细分了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归纳出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2007年10期 2972-2973+3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气候变化对临沂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裴洪芹;杜立树;张可欣;吴君;赵桂涛;

    通过分析临沂气象资料和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发现临沂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明显变暖,冬季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及旬平均气温上升明显,冬小麦生育期>0℃的积温在波动中上升,以5.6℃/年的增长率增长,尤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迅速。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冬前温度高,有利于促进小麦早发壮苗;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于三类苗转化;拔节提前,小麦易遭受春霜冻危害;拔节孕穗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对提高穗数不利;暖冬条件下,病虫害加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冬小麦栽培管理对策。

    2007年10期 2974-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野生大麦种质资源的特色及其利用展望

    周生伟;邵红雨;齐军仓;曹连莆;

    综述了我国野生大麦的分布、种质资源特色,对我国野生大麦种质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10期 2977+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研究——以南阳市为例

    葛利玲;常献伟;潘元庆;余坤;付标;李天阁;

    通过对我国现实耕地状况的研究,分析新形势下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南阳市在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耕地减少情况与耕地减少的原因,找出在新形势下影响耕地保护的正反两方面原因,并以此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

    2007年10期 2978-2980+2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南太行回龙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探讨

    王晓梅;

    河南辉县市回龙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是独特神奇的观赏胜地,也是内涵深厚的“红色”旅游风景线。回龙景区的旅游资源要统筹规划,全方位、高标准开发利用,并且纳入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中。

    2007年10期 2981-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李莉;徐巍;

    阐述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途径及土壤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的发展重点与趋势,提出减少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相关措施。

    2007年10期 2983-2984+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2003年高温干旱对新昌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杨祥珠;娄伟平;

    调查2003年高温干旱对新昌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成灾原因,为抗御以后的高温干旱提供参考。

    2007年10期 2985-2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南农垦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张木兰;余伟;蒋菊生;徐自华;

    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结合海南农垦资源利用情况,尝试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方面建立海南农垦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垦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近些年海南农垦农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有显著地提高。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海南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

    2007年10期 3005-3006+3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南京沿江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

    朱晓华;江南;周连义;

    在3S技术支持下,结合野外调研和大量文献研究,全面调查监测了南京沿江湿地的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深入分析了沿江湿地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对适于南京沿江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进行探讨,为南京市沿江湿地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策略依据。

    2007年10期 3012-3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南平市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

    牛志远;张玉珍;李延风;段勇;

    选取近15年南平市耕地面积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平市近15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1990~2005年期间,南平市耕地变化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各县(市、区)耕地变化空间差异较大;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对耕地占用的巨大需求和比较经济利益对耕地占用的巨大压力。对于耕地数量快速减少区和平稳减少区,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2007年10期 3015-3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恩施山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及防治

    魏世勇;

    调查了恩施山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现状、特征,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氟污染防治措施。

    2007年10期 3018-3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苎溪河微生物调查及综合治理对策

    黄小云;郑克均;周纯玲;

    采用多点取样方法对苎溪河水体中的总菌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测定,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7个水样中5个水样的总菌数都达到105CFU/L,总大肠菌群都达到2万CFU/L,说明苎溪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水污染严重;苎溪河受到了粪便的污染,水中存在大量的肠道病原菌。针对苎溪河水污染十分严峻的情况,提出了减少排污量,优化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加强生态建设等综合治理对策。

    2007年10期 3020-3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退耕还林还草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杨艳芳;罗剑朝;

    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以及各评价指标基本内涵的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确立,参照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列出了能够反映各效益的评价指标,并简要介绍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中常用的综合评分法。

    2007年10期 3022-3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青海锁阳自然资源及应用前景

    熊亚;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是青海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论述了青海锁阳资源、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2007年10期 3024-3026+3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王景伟;王海泽;王绍斌;

    根据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建立评价因子集U,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的4个等级建立评价等级集V,选择降半梯形分布来确定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确立权重系数,构造权重系数矩阵A,将模糊矩阵R和权重矩阵A进行合成,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002~2004年彰武县空气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分别为Ⅰ级、Ⅱ级和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要求。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法较好地解决了质量分级归属问题,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建立权重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结果。

    2007年10期 3027-3028+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浮山主要药用大戟科植物资源及保护

    廖建良;刘志富;廖志文;刘金莲;戴良英;

    针对广东罗浮山主要的药用大戟科植物资源,采用根据不同地形和路线、设置不同的海拔标准进行调查,对确定的品种当场进行拍照和记录,部分不确定的品种进行标本采集和拍照以供鉴定。共调查出19个属28种大戟科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和开发利用情况,并对该地区的药用大戟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2007年10期 3029-3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秦皇岛市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史平平;尹君;张贵君;杨光;

    从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成果,前提假设,计算过程等方面对生态足迹分析进行了介绍,针对秦皇岛市2002年各方面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情况,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市2002年全社会的发展形势是不可持续的。并针对问题,总结出了兼顾生态足迹分析法和秦皇岛市自身发展的几条建议。

    2007年10期 3031-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冈大崎山森林公园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胡章喜;项俊;方元平;孙灿;段舜山;

    在对600余号标本整理及鉴定的基础上,初步统计出黄冈大崎山共有苔藓植物26科46属98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8属10种,藓类植物18科38属88种,其中5种以上的优势科有8种。该区域区系成分以北温带、东亚和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该地区总数的47.4%、14.1%和12.8%,表明黄冈大崎山是热带、亚热带成分向北扩展和北温带成分向南渗透的过渡地带,符合其地理位置。

    2007年10期 3034-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潮州市农业气候区划与评述

    丁丽佳;陈淡芳;潘燕莲;谢松元;刘祖健;卢堉洵;

    运用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通过生产调研、翻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和核实调整,确定潮州市第3次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标准,绘制区划图,并对区划进行分区评述,提出趋利避害措施。

    2007年10期 3036-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中地区紫花苜蓿生物量累积及土壤水分利用规律的研究

    景艳;程积民;王倩;李鹏远;贾红勋;

    以关中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杨陵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年生紫花苜蓿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盛花期刈割时,鲜草产量达到40 970 kg/hm2;紫花苜蓿生长的地上生物量以第1茬最高,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第3茬最小;紫花苜蓿0~2 m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及苜蓿不同发育期的吸收特性相关。

    2007年10期 3039-3040+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叶静茹;连涛佀;

    探讨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技术防治措施和法律规范对策等。

    2007年10期 3041-3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吉林地区蝗虫资源调查

    高文韬;黄云峰;孟庆繁;施莹;刘生冬;刘景巍;

    2003~2005年调查了吉林地区蝗虫资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蝗虫有24种,隶属7科22属,其区系结构以古北区系成分为主。凹须翘尾蝗、隆额网翅蝗为优势种,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

    2007年10期 3043+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阳市春季降尘中氮磷钾及有机碳含量研究

    赵妍;依艳丽;贾振文;刘孝义;

    对2005年春季沈阳市大气降尘样品进行了氮磷钾及有机碳含量的分析,同时与其附近城市土壤及沈阳市周边大田土壤中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气降尘携带了大量氮磷钾及有机碳等养分元素。沈阳市春季降尘氮磷钾及有机碳含量都高于大田土壤含量。同时与附近城市土壤相比,全氮含量略高于城市土壤,全钾含量比附近城市土壤含量低。全磷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有些观测点高于附近城市土壤,有些却低于附近城市土壤。说明降尘中磷和有机碳的来源比较复杂。

    2007年10期 3044-3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对宁夏银川北部中度盐碱地及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雪莲;罗成科;许强;沈振荣;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采用3种施用量(3.0、、4.5、6.0 kg/m2),研究了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宁夏银川北部中度盐碱地的效果及其对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农艺措施下,与对照相比,不同施用量的脱硫物,均可降低土壤的全盐含量和pH值,提高油葵的出苗率,增加油葵的生物量和产量。当施入量为3.0 kg/m2时,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全盐和pH值分别下降了21.4%和5%;出苗率、鲜重、干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67.6%、53.9%、77.8%和72.3%。

    2007年10期 3046-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大学城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崔永跃;王成军;

    介绍了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过滤工艺在大学城中水回用中的运用,分析了实际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并总结了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问题,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10期 3048+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煤的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王兰;

    生物脱硫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介绍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机理,以及研究发展情况,同时指出这些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10期 3052-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基于Quickbird影像的土地利用调查研究

    邢元军;石军南;杨丽丽;吴小格;蔡丽玲;

    以广西天峨县龙滩电站淹没区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IHS变换、主成分变换和Brovey变换等3种影像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利用目视评价和偏差指数等指标对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利用融合后的高分辨率影像对研究对象的遥感调查进行了处理和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变换法的融合效果最佳;用材林、经济林和水田分别占被淹没土地总面积的40.53%、18.35%和18.50%,是主要土地类型。

    2007年10期 3001-3002+3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

    胡斌;李娟;赵同谦;

    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总结出全市范围及六县两区一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景观生态学特征。

    2007年10期 3116-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区域气候综合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刘祥梅;郭志华;王建力;

    基于山东省及周边地区1973~2002年42个气象站点的基本气象数据,计算出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干燥度、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变率等。对气候指标利用“回归分析+残差修正”的方法进行插值,生成1 km×1 km的栅格数据,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气候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气候进行综合评价。

    2007年10期 3118-3119+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冯素伟;陈利;

    简述了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的内涵及演化发展状况,分析了作物栽培专家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与农业的关系,指出了目前该系统在应用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2007年10期 3120-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贮藏与加工

  • 氯化钙对野葛块根采后低温贮藏的影响

    洪森荣;尹明华;

    研究了氯化钙对野葛块根采后低温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氯化钙溶液处理野葛块根后,4℃低温可以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因此,氯化钙处理后再给予适宜的低温处理能使野葛块根保持较高的SOD活性,消除氧自由基,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有利于采后的贮藏。

    2007年10期 3049+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食糖食醋对生食菜肴卫生质量控制的研究

    蒋云升;董杰;潘明;

    对以食醋、食糖为主要调味品加工的糖醋味型的生食蔬菜瓜果类菜肴的杀菌效果进行试验性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原料对杀菌率有不同影响,常用菜肴中食醋用量为2%,其杀菌率为70%左右,而改进工艺配方,食醋用量增加到8%,其杀菌率一般可提高到90%左右。

    2007年10期 3050-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绿豆山楂复合饮料的研制

    方元平;朱孟良;张健;占剑峰;

    以绿豆、山楂为原料制作复合果蔬汁饮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引用正交试验,对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出最佳糖酸比。

    2007年10期 3054-3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中小农业食品企业创新营销的研究——以武汉豆香聚食品有限公司为例

    吴大周;

    以武汉豆香聚食品有限公司为例,从动态营销、市场开发和关系营销3个方面分析了创新营销,以期为中小农业食品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2007年10期 3056+3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分析

    金小琴;

    顺应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要求,结合调查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

    2007年10期 3057-3058+3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图书馆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思考

    余雨;

    从新农村建设信息需求入手,提出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7年10期 3059+3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制创新

    卿洪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全局性的历史任务,需要法制创新。法制创新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具有开拓性的工作。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明晰产权,让土地使用权进入产权市场、金融市场,全面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实行规模经营,升级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村级管理制度的创新,进一步明确村民委员会的职能,突出其对公共事务的服务性质,剥离其对经济管理的企业行为。建立新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防止政企不分、政社不分而越权越位。

    2007年10期 3060-3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如何规范挂牌出让工作

    关巍;

    以辽宁省挂牌操作层面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2007年10期 3062+3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经济法反思与重构

    阳建勋;刘旻生;毛丹;

    阐释了农业保险的含义与特征,提出了现行农业保险模式的主要法律政策,并对现行模式进行经济法反思,指出了重构农业保险模式的经济法原则。

    2007年10期 3063-3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徐咏文;段萍;许祥云;

    农村职业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2007年10期 3065-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示

    钟起万;陈新;

    从分析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入手,结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2007年10期 3068-3069+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民环境意识问题探讨

    宋国彬;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论述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几种途径、方法。

    2007年10期 3070-3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制度创新与农民工市民化

    张伟青;

    制度设置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最主要的深层次制约因素。因此,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创新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工会管理机制,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007年10期 3072-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珊溪水库移民贫困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与应用

    黄莉;余文学;

    分析水库移民贫困的不同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岭回归模型,寻找造成移民贫困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文化技能、环境适应性、经济基础与移民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年龄、思想惰性、受排挤程度与移民经济收入呈负相关。

    2007年10期 3075-3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障碍与出路——以河南省淮阳县为例

    高岩;

    分析河南省淮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2007年10期 3077+3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外包动因研究

    杨凯明;陈忠;

    复杂的价值链会因为纳入了大量的价值活动,减少了交易成本而对价值链效率产生正面效应;但也会因为内部运行费用的增加和单个价值活动效率的降低,对价值链效率带来负面效应。在全球化及信息化的背景下,外包作为一种通过“修剪”价值活动环节来改进价值链结构的方式,会更大程度地消除负面效应,这构成了外包的内在动因。

    2007年10期 3078-3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民间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道德价值分析

    李茂平;

    在介绍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间组织的道德属性,并且分析了民间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道德价值。

    2007年10期 3081-3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探析——从技术壁垒角度

    欧阳有旺;魏信荣;

    分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与标准化体系的关系,论述了可以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7年10期 3083-3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利益分化·冲突与农民工权益保护

    乔俊峰;

    阐述了农村利益分化的形成原因,指出规则不公平、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农民工权益受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措施。

    2007年10期 3086-3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共管理中行政权的扩张分析

    张永刚;

    分析了行政权扩张的表现、原因及危害,并且提出了行政权制约和监督机制。

    2007年10期 3088-3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滨州市“城中村”的成因及改造途径

    陈莉;许卉;

    “城中村”的形成有其制度背景、经济原因和组织根源。它的改造必须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规划引入市场机制以及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充分发挥“城中村”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实现。

    2007年10期 3091-3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绿色农业与标准化生产

    王永发;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发展绿色农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业生产环保评价体系,建立对国际贸易的信息收集、储备及发布系统和预警机制。

    2007年10期 3094-3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防旱抗旱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以四川省为例

    陈昌洪;

    系统分析四川省农业干旱的基本情况和干旱的特点,指出当前防旱抗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对策措施。

    2007年10期 3096-3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

    王君萍;方立峰;王强;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分析方法,求解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农业财政支出是农民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的结论。根据模型结果,农业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第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8元。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文章具体提出了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

    2007年10期 3098-3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张素罗;张广荣;

    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入户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满意率普遍较低,农民对农村社会事业需求强烈且需求偏好明显。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着力点。

    2007年10期 3100-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阻滞力

    孟志辉;

    笔者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入手,分析阻滞力形成的原因,探索从根基上解决这种阻滞的途径和方法。

    2007年10期 3103+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武汉市新洲区水产养殖的调查与思考

    胡艳生;

    阐述了武汉市新洲区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2007年10期 3104-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任咏梅;胡灵红;

    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循环经济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分析我国经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比较可行的建议。

    2007年10期 3106-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徐宏峰;

    实证分析表明,农产品出口是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指出扩大农产品出口存在贸易壁垒、信息服务、政策支持等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寻求解决制约农产品出口问题的方法,是现阶段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选择。

    2007年10期 3109-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欠发达县域依托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探讨——以修水县为例

    熊小刚;李道和;翁贞林;

    从生态角度看,欠发达县域的经济现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从比较优势看,欠发达县域发展绿色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绿色经济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依托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对策。

    2007年10期 3112-3113+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刘溢海;

    将国内外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指出中国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2007年10期 3114-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王兆锋;俞红;

    以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绿色食品的消费意识、消费行为特征以及影响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指出我国城市居民已普遍接受绿色食品消费并愿意承担额外的费用,食品安全已经深入人心;并进一步建立了居民绿色食品购买行为决策模型;最后,就绿色食品的推广普及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10期 312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园林教学设计分析

    吴飞;王代钢;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园林教学的理论基础,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分析设计园林教学的方案。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园林教学的深刻影响和重要作用,认为培养学生有效的知识意义建构、持续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是园林教学的核心目的。

    2007年10期 3126-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危机管理中信息传递研究——基于组织整合的流程分析

    阚世芳;金纬;

    在研究经典信息论和系统论以及对世博会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2010年世博会危机管理信息流程模型。把世博会信息传递系统分为环境系统、感知系统、规范系统、执行系统4个子系统。指出各子系统所代表的世博会组织机构,规定信息流程中各子系统的目标取向,并给出保证世博会危机管理信息有效传递的方法。

    2007年10期 3129-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建立健全数字图书馆成本-收益长效机制

    张雅红;

    数字图书馆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成本在社会(政府、企业)和用户之间依据收益进行分担,其收益也体现其中。在遵循一定成本-收益原则的基础上,需要从资金筹集、市场运行、法规制度、标准化和规模化等方面建立健全数字图书馆成本-收益长效机制,确保数字图书馆成本投入-收益均衡的连续性,促进数字图书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007年10期 3131-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制造业跨国并购的技术获取动因

    王天一;汤石章;

    结合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制造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核心技术的5点优势,即技术获取速度快、并购获得技术水平高、就近利用国外技术要素区位优势、相对成本低以及利于核心技术的整体导入。

    2007年10期 313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理性思考

    金莉;

    分析了新课改条件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必然性,教师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应对方法和建议。

    2007年10期 3135-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软件产权设计的法经济学分析

    胡薇薇;

    以法经济学为研究方法,从产权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寻求信息产品的一般供给规律,为软件创设了公共产权的一般模型,并分析其障碍和趋势,以期为未来的软件产权设计提供有益思考。

    2007年10期 3137-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乐吟吟;

    在欧洲奢侈品消费低糜的情况下,中国奢侈品消费2006年来却逆风而上,迅猛发展,各大奢侈品商纷纷转向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对消费水平、经济发展及国家财政等问题具有重大影响,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10期 3139-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