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咖啡幼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王娅玲;李维峰;王永林;苏志龙;

    [目的]为了研究镉对咖啡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小粒种咖啡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方法,在镉胁迫处理60 d后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当镉浓度在0~80 mg/L范围内,咖啡幼苗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CAT、POD、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镉胁迫下咖啡幼苗的膜系统受到过氧化损伤。

    2015年12期 v.43;No.48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株产碱性磷酸酶菌株的鉴定及酶的纯化

    舒彦芳;马小花;杜诗熠;任敏;

    [目标]筛选分离自硝尔库勒盐湖产碱性磷酸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方法]利用微孔板法,筛选碱性磷酸酶产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利用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得到电泳纯的酶16S rRNA序列分析等实验,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我国硝尔库勒盐湖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碱性磷酸酶酶的菌株tarim4,经过多项分类鉴定显示它是与Natrinema pellirubrum不同的新菌株。[结论]多项分类结果鉴定,菌株为Natrinema pellirubrum tarim 4。该菌株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2015年12期 v.43;No.48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芦荟苷对亚慢性AFB1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干预作用

    魏良鑫;崔燕;钱和;

    [目的]研究芦荟苷对AFB1诱发大鼠免疫抑制的预防作用,为芦荟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连续5周灌胃200μg/kg BW AFB1建立大鼠亚慢性AFB1免疫损伤模型,通过不同剂量(10和30 mg/kg BW)的芦荟苷进行干预,分析大鼠的体重变化、脏器指数、脾脏抗氧化能力、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研究芦荟苷对AFB1诱发大鼠免疫损伤的化学预防作用。[结果]芦荟苷干预有效缓解了长期AFB1暴露引起的体重增长缓慢和免疫器官萎缩。AFB1模型组脾脏MDA水平显著上升,而CAT、GSH、GSH-PX和SOD水平显著下降。芦荟苷干预能够显著抑制AFB1引起的脾脏氧化应激损伤。AFB1暴露没有显著改变血清中Ig A、Ig G和Ig M含量。AFB1显著提高了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和IFN-γ的表达量,而芦荟苷能不同程度降低4种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炎症反应的发生。[结论]芦荟苷对AFB1暴露所致的大鼠免疫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2015年12期 v.43;No.481 10-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具有脱氮除硫能力的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与活性研究

    黎志深;王志来;黄素娟;贾源宾;周长林;

    [目的]从污水处理厂旁的土壤中富集和筛选鉴定出具有脱氮除硫能力的菌株,并研究温度、p H、金属离子对其脱氮除硫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测序,测定硝态氮和硫酸根浓度。[结果]筛选鉴定出1株硝态氮降解率93.9%、硫酸根生成率74.9%的假单胞菌JD4,其脱氮除硫最适温度为30℃,p H 7.0~7.5。[结论]该菌种能在以硝酸盐为氮源、碳酸氢盐为碳源、硫化物为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中生长,具有成为生物脱氮剂的潜力。

    2015年12期 v.43;No.48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化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的条件

    阮关强;沈燕;韦荣编;宋茹;

    [目的]利用美拉德反应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与葡萄糖反应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前期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条件中葡萄糖添加量、反应初始p 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当葡萄糖添加量为3%,反应液初始p H为9.0,加热时间为100 min,加热温度为120℃,在此条件下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美拉德反应能够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的抑菌活性。

    2015年12期 v.43;No.48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稳定同位素15N示踪法在我国烤烟研究中的应用

    李海江;陈廷贵;宋少堂;郭桥燕;宋观博;王红军;王正平;宋学立;赵凤霞;

    综述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烟草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叶片烟碱含量和不同栽培管理措施下氮素利用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15N同位素示踪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目前15N同位素示踪在烤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15年12期 v.43;No.48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调查研究

    邓华源;李海生;李济明;蔡惠娟;钟碧玲;

    [目的]调查广州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的蕨类植物资源。[方法]采用样方法和路线调查法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共记录蕨类植物31种,隶属于16科20属。区系分析表明,科的分布类型有3个,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占总科数的68.75%。属的分布类型有4个,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占总属数的55%。根据生长基质的不同,黄山鲁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可分为陆生蕨类、石生蕨类和藤本蕨类3种生态类型。按蕨类植物的应用价值,可分为药用、观赏、食用蕨类植物等。[结论]该研究可为黄山鲁森林公园蕨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2015年12期 v.43;No.48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文定青;姚全胜;王松标;魏永赞;石胜友;王一承;梁清志;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对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从数量遗传学、基因表达差异分析、DNA甲基化分析和核质互作、小RNA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并对今后植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近年来科学家在植物杂种优势机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个全面、详尽的了解,并进一步促进植物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

    2015年12期 v.43;No.481 28-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海洋中药珍珠原材料的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彭舟;赵玉勤;王斌;曲有乐;

    共收集8个不同地区的17个珍珠样品原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设备分析收集样品的红外光谱(IR),通过对测试样品原始红外光谱(IR)的多点基线矫正、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选取合适的珍珠测试样品,采用平均值法建立选取珍珠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所有样品的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珍珠样品红外光谱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比较相似度均大于0.97。对不同产地的珍珠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聚为不同类群。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相吻合。因此,该方法所建立的红外指纹图谱可用于不同产地珍珠的鉴别。

    2015年12期 v.43;No.48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普洱茶浓缩提取物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

    宋曙辉;赵霖;曾海玲;邹海明;李珍;王文琪;

    [目的]观察普洱茶浓缩提取物对生长中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生长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普洱茶浓缩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270、540和1 080 mg/kg体重灌胃,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6周后结束试验,观察体重变化、血常规、血生化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剂量试验组大鼠终体重、肥胖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大鼠脂肪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脑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血小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大鼠血清中瘦素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大鼠甘油三酯、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而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洱茶浓缩提取物可以有效控制大鼠体重增加,抑制大鼠腹部脂肪积累,升高血清瘦素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从而进一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015年12期 v.43;No.481 387-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D-果糖的酶法制备及其结晶条件的研究

    李闯;王超;胡雪芹;张洪斌;

    [目的]提高由酶法制备的果糖在水-乙醇体系下的结晶收率。[方法]利用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制备右旋糖酐,剩余的废液经纯化精制后得到可以进行结晶操作的果糖溶液,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果糖在水-乙醇结晶体系的结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晶方法为冷却降温结晶。最后对结晶产品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中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检测。[结果]在水-乙醇比例为1∶4的体系下果糖的纯度在90%以上,母液的白利度为85 Brix°,固形物总质量10%的晶种用量,养晶9 h的条件下的结晶收率最大,达到60.51%,检测证实结晶产物为果糖。[结论]该方法对提高果糖在水-乙醇体系下的结晶收率及其酶法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年12期 v.43;No.481 3-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麦基因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敖游;

    综述了DNA甲基化分子机制,小麦在胁迫作用、物理化学因素、外源基因导入时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以及小麦中甲基化转移酶的研究。

    2015年12期 v.43;No.48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北沙参不定根诱导及悬浮培养研究

    苗晓燕;王琳;

    [目的]探究NAA、IBA及蔗糖对北沙参不定根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北沙参叶片、茎段及愈伤组织3种不同途径诱导不定根,再分别考查IBA、NAA及蔗糖对其不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以上3种途径均可获得不定根,其中尤以愈伤组织经在MS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后,诱导的不定根作为较理想的途径;同时蔗糖浓度对不定根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当蔗糖浓度达到40 mg/L时,明显促进不定根的增殖,鲜物重达到4.48 g;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北沙参不定根的增殖也具有重要影响,当MS培养基中添加4 mg/L IBA,不定根生长迅速,生物量(鲜物重)达到最大值5.93 g;当在含有适宜浓度蔗糖和IBA的培养基中再添加NAA,且当NAA浓度达到0.8 mg/L时,不定根鲜物重达7.44 g,说明适宜浓度NAA和IBA结合使用更有利于北沙参不定根的快速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扩繁北沙参不定根进而使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其次生代谢产物——香豆素奠定基础。

    2015年12期 v.43;No.48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树莓离体培养及脱毒技术研究

    田新华;翁海龙;曹焱;郭树平;

    [目的]研究一套完整的黄树莓苗木脱毒培养技术体系。[方法]以引进黄树莓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优化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GA30.5 mg/L+NAA 0.05 mg/L,增殖倍数可达6.83;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生根速度快,分支多;移栽基质针叶∶树皮∶草腐菌菌糠为1∶1∶1培养的容器苗长势好,茎杆粗壮,移栽成活率达89.6%。同时结合热处理方式进行组培苗的茎尖脱毒培养,确定继代苗、生根苗热处理的极限温度分别为37.2℃和40.8℃,维持时间13和15 d脱毒效果较好,二次微茎尖脱毒采用腋芽效果较好,成苗率较高,为55.5%。[结论]建立了黄树莓脱毒培养技术体系,为无毒苗木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12期 v.43;No.481 54-5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条件的研究

    刘茹;曹玲丽;刘霞;舒晓燕;侯大斌;

    [目的]筛选柴胡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条件。[方法]选择饱满的"川北柴1号"种子,经25、100、200 g/L Na Cl O分别消毒处理5、10、30 min,接种于MS培养基中,考察其污染率及存活率。[结果]柴胡种子作为外植体组织培养最佳消毒条件是100 g/L Na Cl O处理30 min,污染率仅为6.7%,存活率为86.7%。[结论]为柴胡进一步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57-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益母草多糖工艺

    陈庆奇;郑少燕;张丹雁;

    [目的]优化益母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定超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固液比作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3因素3水平Box-Behnken设计试验,建立益母草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优化条件。[结果]益母草多糖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5.5℃、提取时间20.5 min、固液比1∶24(m/v,g/ml),益母草多糖的提取率为(7.10±0.13)%。[结论]此方法具有快捷、高效等优点,为益母草多糖的综合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015年12期 v.43;No.48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药用石斛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察

    李永清;叶炜;江金兰;

    对引进的石斛资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测定了株高、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同时对其花部特征及花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石斛品种间各种性状存在显著差异。

    2015年12期 v.43;No.481 39-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山西道地药材连翘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吴潇;刘阳;张咪咪;师慧丽;杨忠义;

    [目的]试验选取山西道地药材连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育研究。[方法]以连翘含有2个腋芽的嫩茎茎段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比较,最终利用方差分析筛选出最适宜连翘快速繁育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连翘的最佳组织培养体系为初代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3 mg/L+蔗糖25 g/L)、增殖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1mg/L+蔗糖35 g/L)、生根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生根率可达93.3%,生根的平均根长最长,达9.7mm,适合大规模繁殖。[结论]该研究为连翘的大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12期 v.43;No.481 41-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菌渣复合基质栽培川贝母配方试验

    唐敏;

    [目的]比较3种菌渣复合基质对川贝母的生长情况,根据生理指标,筛选出较优配方。[方法]采用不同菌渣与基础基质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设置10%、20%、30%和50%共4个梯度处理,探讨其对川贝母幼苗形态和生长指标的影响,利用SPSS 16.0软件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差异法对不同混合基质对川贝母的生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有机质、水解N以及P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处理C组(菌渣∶腐殖土=3∶7),即含菌渣30%配方,川贝母的生长状况各项指标均最好。[结论]有机质、水解N以及P的适量增加均对川贝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且在此次试验中的最佳配方为C(菌渣∶腐殖土=3∶7)。

    2015年12期 v.43;No.481 43-4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苍术酮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

    郭楠楠;

    [目的]研究苍术酮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用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苍术酮在3个时间段进行诱导,CCK-8法检测苍术酮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的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苍术酮诱导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苍术酮能够诱导Hep G2的凋亡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苍术酮可通过抑制HepG2细胞生长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2015年12期 v.43;No.48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践踏胁迫对匍匐翦股颖生理特性的影响

    姬承东;陈平;周芸芸;

    [目的]探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践踏胁迫对匍匐翦股颖果岭草坪草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3份匍匐剪股颖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这7个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践踏胁迫下供试草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酶活性等指标在践踏强度、草种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粤选1号匍匐剪股颖各指标的变化幅度最小,表现出了较强的耐践踏性。[结论]供试草种耐践踏性依次为粤选1号>新品系2号>Penncross。

    2015年12期 v.43;No.48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品种‘新科19’花期调节制种技术的研究

    周联东;王文洁;刘经纬;孙佩;王蕊;

    花期相遇良好是确保制种成功的关建,通过进行玉米杂交种‘新科19’双亲的播期试验及雌、雄穗分化观察,掌握了2个自交系的穗分化及吐丝、散粉规律,明确了‘新科19’正交制种播期调节内在原因及花期预测的叶龄指标。

    2015年12期 v.43;No.48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杨酸对草莓幼苗抗热性的影响

    苏建波;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草莓幼苗抗热性的影响,为水杨酸作为抗旱剂在草莓生产方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0.5、1.0、2.0、4.0、8.0 mmol/L)在草莓缓苗以后,选取相同生长部位、大小相近的草莓叶片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水杨酸能有效提高草莓的抗热性,在40℃的高温下,与CK处理组比较,水杨酸处理能有效提高叶绿素含量,减少组织水分散失,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小质膜透性。[结论]以2.0 mmo L/L的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2015年12期 v.43;No.48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

    俞天胜;苗雨;李培玲;李玉峰;

    [目的]筛选出一批珍贵的优异资源并研究其利用情况。[方法]对收集于新疆的673份大麦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成熟期、株高、千粒重)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等方面进行鉴定评价,并与国外大麦资源进行比较。[结果]二棱大麦与多棱大麦及裸大麦相比具有穗层整齐、成熟后不易脱落、便于收获以及抗倒伏能力强、便于田间管理等特点;从我国大麦千粒重统计来看,高海拔、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千粒重明显偏高,而低海拔、低纬度的平原地区千粒重偏低;且二棱大麦高于多棱大麦。[结论]利用日本和我国北方品种杂交育出的品种大部分成熟期都提早3~10 d;大麦蛋白质含量与产地的地理位置及气象条件有关,灌浆期的气温与日照长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2015年12期 v.43;No.481 66-6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晒烟品种农艺性状及烟叶质量鉴定

    雷丽萍;柴家荣;

    [目的]综合鉴定引进云南晒烟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及烟叶质量,为品种的选育及利用奠定科学依据。[方法]以示范种植品种云晒1号为对照,结合田间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对11个供试品种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和内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Virginia309、朝刀烟农艺性状较好,产量、产值超过对照,烟叶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氮/碱比值适宜,钾/氯比值较高,成分协调性较优;Virginia331产量、产值略低于对照,但农艺性状好,烟叶外观质量较优,化学成分氮/碱比值适宜,钾/氯比值较高,成分协调性较优;Virginia310、大幅烟、泉烟、黄粮枇杷柳、毛烟1号虽然产量、产值超过或接近对照,但农艺性状较差,烟叶外观质量较差或稍次,化学成分协调性欠佳;Virginia932、惠水摆金烟、太康晒烟农艺性状较好,烟叶外观质量尚好或稍次,化学成分协调性尚佳,但产量、产值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在各供试晒烟品种中,综合性状以Virginia309、朝刀烟表现较优,其次是Virginia331,其他品种表现较差。

    2015年12期 v.43;No.481 68-7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乌兰察布及周边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陈建保;闫振贵;刘海英;段伟伟;苑智华;张祚恬;郝伯为;韩亚琦;赵玉娟;

    2011~2014年对乌兰察布周边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利用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查,认为该地区不同类型马铃薯种植机构马铃薯脱毒种薯利用率和种植的种薯级别逐年提高。不同马铃薯种植机构逐渐形成符合该种植机构类型应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形成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的梯次,为今后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合理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5年12期 v.43;No.481 72-7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类诱抗剂对色素万寿菊生长影响的研究

    杨林;朱莉;李建国;时祥云;

    [目的]研究2类诱抗剂对色素万寿菊生长的影响。[方法]引用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2类诱抗剂,分别以不同浓度喷施色素万寿菊,研究其对色素万寿菊生育期、长势及花期、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喷施2类诱抗剂对色素万寿菊生长有一定的延缓早衰效果,有利于生育期延长;喷施氨基寡糖素对早期发生的病毒病诱抗效果比较明显,而这2类诱抗剂对黑斑病诱抗效果并不明显;2类诱抗剂对色素万寿菊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色素万寿菊规范化栽培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74-7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氮肥水平对‘龙粳31’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柏雪静;苍真名;焦峰;张丁;翟瑞常;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龙粳31’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0、60、120、180、210kg/hm25种施氮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从分蘖到收获,水稻全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逐渐增加,并且在最大施肥量下获得最大的干物质产量;茎、叶的积累分配比例减少的同时穗的积累分配比例增加,但高氮处理前期干物质积累过大不利于成熟期收获器官干物质的积累。[结论]从提高‘龙粳31’产量的角度出发,施氮量不超过180 kg/hm2为宜。

    2015年12期 v.43;No.481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喷施不同纳米硅肥对红苋菜增产效果研究

    裴福云;董超文;段继贤;黄培钊;陈占全;王德汉;

    [目的]研究不同纳米硅肥对红苋菜增产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硅藻土和纳米膨润土为硅肥,叶面喷施于盆栽红苋菜植株,测定红苋菜的增产效果。[结果]喷施上述3种纳米硅肥(Si O2浓度0.09%)后,苋菜鲜重和干重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20%、20.37%、31.49%。硅肥提高苋菜的产量,在矿石材料纳米硅藻土、纳米膨润土中存在Ca、Mg、Fe等中微量元素,对苋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茎粗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硅肥增强了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结论]该研究中,Si、Fe与材料的纳米结构多因素协同作用促进了苋菜生长,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2015年12期 v.43;No.48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一株高效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筛选

    孙杉杉;朱瑞艳;杜迎辉;徐志文;

    [目的]为筛选出一株更加高效促生的花生根瘤菌。[方法]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4个花生种植地区的20个土样中分离出20株野生型花生根瘤菌。[结果]与现有生产使用的花生根瘤菌144相比,高效固氮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菌单株结瘤数提高27.4%,单株干重提高8.7%,单株全氮含量提高6.5%,单株产量提高30.45%。[结论]经过16s鉴定及盆栽试验比较,最终筛选出一株高效固氮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菌。

    2015年12期 v.43;No.481 79-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紫色土田施用有机肥对烟株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的影响

    文国宇;陈杰;文志强;何振峰;王军;

    [目的]为烤烟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广东南雄紫色土烟田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烟株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含量的影响。[结果]600 kg/hm2有机肥可在不同程度提高大田期烟株根际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脲酶活性,以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为显著;烟株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也随有机肥种类的不同而在烟株大田期呈不同的变化,但其与烟株根际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脲酶活性极显著相关;以生物有机肥处理烟株根际土壤速效氮含量变化最符合生产优质烟叶烟株的吸氮规律,且显著提高成熟期烟株根系活力,提高烟叶的田间耐熟性。[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延缓烟株衰老、确保烟叶的田间耐熟性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2015年12期 v.43;No.48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袁强;魏云敏;

    [目的]为揭示兴安落叶松林下不同强度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强度火烧迹地0~15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动态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强度火烧样地和对照样地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范围为235.14~520.13 mg/kg,占总有机碳含量的0.26%~1.86%。对照样地与轻度、中度和重度火烧样地中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86.08~513.25、252.47~567.38、278.63~520.13和235.14~497.89 mg/kg,说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强而逐渐降低。不同强度火烧迹地中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 H呈负线性相关,与土壤温度、全氮和总有机碳含量呈正线性相关。[结论]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2015年12期 v.43;No.481 85-8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在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菌剂对GH3真菌家族β-葡萄糖苷水解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林敏;李洪涛;许修宏;李思琦;

    添加外源菌剂能够有效加快牛粪堆肥中纤维素的降解。在牛粪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菌剂,与同一条件下的自然堆肥做对比,研究菌剂对堆肥中GH3真菌家族β-葡萄糖苷水解酶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组堆肥能更快地进入高温期且持续20 d高温(自然堆肥为14 d),β-葡萄糖苷水解酶活性高于自然堆肥组。此外,菌剂组GH3家族微生物多样性要略低于自然堆肥组。设计用于扩增配糖水解酶3家族(GH3)标记基因的通用简并引物,利用PCR-DGGE方法,并且将检测结果测序来研究两种堆肥处理中GH家族菌群变化情况。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共检测出7条不同时期的优势菌条带。通过BLAST对比测序,可知在堆肥不同时期中GH3家族优势菌种分别为木霉属和曲霉属。

    2015年12期 v.43;No.48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酸性土壤施石灰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唐明;向金友;袁茜;谢冰;程智敏;蔡毅;黄胜;杨苹;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施石灰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宜宾市酸性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K326为供试烤烟品种,结合大田试验与室内试验,研究石灰对土壤p H、有机质、微生物数量及烟草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土壤p H、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32.7%~115.8%和32.9%~73.3%,真菌数量降低25.0%~51.9%,烟株生长发育增强,烟叶产质量、可用性提高。[结论]在宜宾烟区p H 5.06左右的土壤,石灰施用量以1 500 kg/hm2为宜。

    2015年12期 v.43;No.48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小白菜品种对铬和硝酸盐积累的差异

    徐奇恩;姚珂;邵玮珊;钱瑶旋;郭天荣;

    [目的]为筛选适于安全种植于轻度铬(Cr)污染土壤中的小白菜品种。[方法]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比较100 mg/kg Cr处理下34个小白菜品种单株鲜重、地上部Cr积累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差异。[结果]种植于铬污染土壤中的小白菜单株鲜重、地上部Cr积累量和硝酸盐含量品种间差异较大。单株鲜重品种间变化范围为1.30~5.22 g,14个品种鲜重高于3.00 g;地上部Cr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6~3.55 mg/kg,14个品种Cr含量未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GB 2762-2005);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4.01~9.63 mg/g,受试的34个小白菜品种全部超过硝酸盐的限量标准(GBl8406.1-2001)。[结论]综合考虑Cr积累量、硝酸盐含量及鲜重,即地上部Cr积累量和硝酸盐含量较低,而鲜重相对较大,推荐"春绿一号甜白菜"、"夏莳青梗"、"福京杂交一代"、"矮脚葵扇黑叶甜白菜"、"特矮白冠"、"新育上海青"、"揭农四号青白菜"、"香港特选奶白菜"、"黄秧白"、"上海鸡毛菜"等10个品种适宜在轻度铬污染土壤或具有潜在受污染风险的区域应用。

    2015年12期 v.43;No.48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氮素营养对猕猴桃营养功能特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魏斌;李友明;翟广生;黄伟军;李娜;权小容;

    [目的]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区域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就不同施氮水平对猕猴桃营养功能特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与无氮区相比,施氮处理对猕猴桃的春梢长度、相对生长率、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果实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施氮梯度与猕猴桃树春梢的平均长度、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干物质含量和茎叶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果实产量则呈先增后减的的二次函数关系,而与相对生长率无显著相关性。各功能特征与猕猴桃果实产量间亦呈现不同的相互关系:果实产量分别与春梢长度、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相对生长率和茎叶比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适量施氮可促进猕猴桃茎、叶等营养器官发育,但过量施氮导致果树营养生长过盛,抑制其生殖生长,从而导致果实产量的下降。

    2015年12期 v.43;No.48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 ]
  • 不同缓控释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杜成喜;司学样;

    [目的]结合当前缓控释肥应用现状,研究不同类型的缓控释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类型缓控释肥的应用效果。[结果]不同类型缓控释肥与普通施肥相比都能提高小麦产量3%~6%,节本增效在600~1 000元/hm2,以添加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的经济效益最高。[结论]该研究为周口市大面积在小麦上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提供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浩;范稚莲;莫良玉;

    [目的]探讨3种氨基酸微肥(Ⅰ、Ⅱ和Ⅲ)对糯玉米的作用。[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氨基酸微肥,研究对玉米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相比,氨基酸微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比对照高13.43%以上,其中氨基酸微肥(Ⅲ)产量最高,为31 900.45 kg/hm2,高于对照23.04%,其次为氨基酸微肥Ⅰ29 411.76 kg/hm2和氨基酸微肥Ⅱ29 502.26 kg/hm2,最低是对照25927.60 kg/hm2。氨基酸微肥处理的可溶性还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氨基酸微肥Ⅲ处理的玉米品质最佳,显著高于氨基酸微肥Ⅰ和Ⅱ处理。[结论]氨基酸微肥Ⅲ对玉米生长影响最大,不仅提高产量,而且改善玉米品质,是一种理想的叶面肥。

    2015年12期 v.43;No.481 104-10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水稻品种资源对稻飞虱的抗性鉴定

    陈云风;黎世龄;罗筱平;李志育;

    结合苗期筛选、成株期感虫、成熟期危害情况对几个新育成的水稻品种(系)进行稻飞虱抗性测定,综合评价各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有多个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可以为抗性育种研究所利用。大部分品种苗期与成株期、成熟期抗性表现较一致;部分品种的抗性表现出随苗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个别品种在苗期与成株期表现感虫,但对植株危害轻,成熟期也无明显影响。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水稻品种不同生理时期对稻飞虱的抗性是变化的,且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

    2015年12期 v.43;No.481 106-10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柑橘大实蝇在云阳的发生危害与预测

    冉峰;彭敏;

    [目的]宏观预测柑橘大实蝇在云阳山区、丘陵不同果园的羽化动态。[方法]采用野外羽化试验、果园多点定位诱测以及室内饲养观察,并进行预测模型拟合与果园诱测检验。[结果]野外试验羽化始期所需有效积温为459.22℃·d;将近10年的频变温度与成虫羽化出土始期拟合预测模型为:y=126.858 9-0.078 1x,预测柑橘大实蝇羽化始期与野外各诱测点羽化始期的离差为-0.5~4.5 d。[结论]采用该模型预测预报大面积果园不同海拔柑橘大实蝇羽化动态,离差在允许值范围,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2015年12期 v.43;No.481 108-11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莲草直胸跳甲茎外化蛹条件的优化

    金启安;金涛;林玉英;温海波;唐真正;

    [目的]优化莲草直胸跳甲茎外化蛹条件,为发挥莲草直胸跳甲在防治喜旱莲子草中的控制效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化蛹率和羽化率对莲草直胸跳甲的茎外化蛹基质(湿润砂壤土、花泥、琼脂)进行了筛选。[结果]莲草直胸跳甲在花泥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茎秆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砂壤土和琼脂等基质,表明花泥可作为该虫的适宜的茎外化蛹基质;以花泥作为化蛹基质,密度在30~40头/盒(约2 700 cm3)可保证较高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论]研究结果为莲草直胸跳甲人工饲养的条件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2015年12期 v.43;No.481 111-11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种取代苯对花翅摇蚊毒性和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牛芳;谢菲;张健;吴韶平;李小鹏;王志英;曹传旺;

    [目的]明确取代苯类污染物对水生昆虫毒性及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运用药液培养法和酶活性测定法分析了对氯苯酚和对苯二胺对花翅摇蚊4龄幼虫毒性及细胞色素P450酶活体和离体活性的影响效应。[结果]对氯苯酚和对苯二胺对花翅摇蚊4龄幼虫的24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8.65和78.43 mg/L。对氯苯酚对花翅摇蚊4龄幼虫体内P450酶活性作用主要表现为随作用时间增加抑制作用减小;而对苯二胺则主要表现为随作用浓度增加诱导作用增强。对氯苯酚和对苯二胺对花翅摇蚊4龄幼虫离体P450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6.15和594.43 mg/L。[结论]花翅摇蚊细胞色素P450可作为监测对氯苯酚和对苯二胺水体污染的参考生物化学标志物。

    2015年12期 v.43;No.48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稻曲病早期症状鉴别及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抗病性鉴定

    张爱芳;陈雨;杨雪;高同春;王文相;

    [目的]了解在自然发病情况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侵入机制提供参考。[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水稻孕穗期的幼穗花器,研究稻曲病菌的侵染过程,并对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该菌是在抽穗前8 d左右从上下颖壳间的缝隙中侵入的。该菌随机到达各种花器上,但到达花药的几率最大。然后菌丝上下扩展,当到达花丝的上部或/和柱头上时就会生长得更快,因为那里营养更多。该菌不侵入子房,是因为子房的细胞小而排列紧密,病菌无法穿透。该菌是授粉前侵入花器的,说明水稻雄性不育系也可发病,可以进行抗病性鉴定。[结论]试验结果为水稻生产上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尹华刚;

    [目的]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化学药剂。[方法]以水稻品种"冈优606"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87.15%和81.15%;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防效较好;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69.22%,防效最差。[结论]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选用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可以采用药剂复配或轮换用药技术。

    2015年12期 v.43;No.481 120+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影响酶抑制率法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准确性因素的研究

    王文丰;王艳树;马涛;王琴;汤新金;

    [目的]了解酶抑制率法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准确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抑制率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研究测定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方法等对蔬菜上残留农药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测定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方法等对蔬菜上残留农药提取效率的影响有很大差别,25℃时15 min左右提取较充分,超声波能够提高提取效率。酶活性和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大,37℃左右测定结果较好。[结论]为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2015年12期 v.43;No.481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向日葵列当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赵刚;段维;侯东生;陈寅初;杨涛;

    介绍了向日葵列当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分布、危害及防治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5年12期 v.43;No.481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的捕食作用

    任凤山;张安盛;庄乾营;邢光耀;

    [目的]探讨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的捕食作用,为应用龟纹瓢虫防控棕榈蓟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试验研究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龟纹瓢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量逐渐增加,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龟纹瓢虫2龄若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上限分别为41.2、69.9头/d。[结论]龟纹瓢虫幼虫对棕榈蓟马有较强的捕食效能。

    2015年12期 v.43;No.481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的吸收光谱检测

    陈丹萍;王乐新;高天祎;

    [目的]探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在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对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吸光度与丙森锌农药含量的关系。[结果]向菠菜汁和油菜汁中逐量添加丙森锌药液之后,2种蔬菜汁的特征吸收峰都有偏移现象,证明2种蔬菜汁都和丙森锌药液发生了相互作用。对油菜汁在269 nm波长处和菠菜汁在265 nm波长处的吸光强度值与丙森锌药液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2种蔬菜汁的预测模型,拟合系数均达到0.99以上,拟合误差均小于0.000 3,预测准确率高于89%,该预测模型验证了利用吸收光谱测定蔬菜中丙森锌药液残留量的准确性。[结论]试验结果为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130-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青狮潭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蒋冬生;蒋莲艳;唐红莲;龙九付;唐洪文;阳树松;

    通过对青狮潭保护区4种林分类型典型样地中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量进行测定,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类型林分样地中水青冈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荷木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杉木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毛竹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4种林型地表凋落物层持水量有极显著差异,持水量最高的是水青冈林分,最低是毛竹林分。该研究表明水青冈林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而毛竹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

    2015年12期 v.43;No.48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中密度阻燃纤维板处理方法和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张高攀;韩道勇;赵一禅;郭明辉;

    该研究主要从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处理方法和阻燃剂2方面,阐述我国研究人员在该领域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中密度阻燃纤维板的发展前景。

    2015年12期 v.43;No.481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FDS在原木火灾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薛伟;耿志伟;

    文章从FDS软件的应用出发,归纳FDS在原木火灾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原木火灾数值模拟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原木火灾发展规律研究的开展以及FDS在原木火灾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为原木火灾理论的丰富、先进消防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四川天全县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杨梅;高健;杨再平;

    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对天全县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定该区域分布有鸟类18目、60科、327种,包括留鸟155种,夏候鸟77种,冬候鸟39种,旅鸟51种,迷鸟5种。其中,中国特有鸟类16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

    2015年12期 v.43;No.481 139-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热休克蛋白在鱼类生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全杰;徐钢春;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对鱼类生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鱼类产量与影响鱼类繁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对热休克蛋白在鱼类生殖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从鱼类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热休克蛋白的作用机理、热休克蛋白在生殖中的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热休克蛋白在鱼类生殖中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鱼类人工繁殖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水养殖鱼类种苗生产提供可控性强的工艺流程。

    2015年12期 v.43;No.48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动物低氧适应的相关研究进展

    张绍军;李济中;孔小艳;严达伟;

    氧在生命体能量代谢和稳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机体正常发育和生长不可缺少的生命要素。然而,地球上动物的生存环境有时会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如在高海拔地区、地下、水中等环境。许多世居动物对低氧适应并不太依赖于器官功能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细胞代谢的调整和许多耐低氧因子诱导从分子水平上来适应低氧环境。对不同环境动物对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5年12期 v.43;No.481 148-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人与野猪冲突现状及防控研究进展

    张鸣天;刘丙万;

    近年来,人与野猪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人与野猪冲突现状及影响人与野猪冲突的因素和野猪危害的防控方法,进而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控人与野猪冲突提供参考。

    2015年12期 v.43;No.48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野生盘羊·家羊及其杂交F1代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乌兰;郑文新;高维明;阿布力孜·阿布力米提;宫平;吕雪峰;魏佩玲;丁新民;朱玉玲;

    [目的]了解盘羊及其杂交后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对新疆野生盘羊、绵羊及其杂交F1代的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盘羊及与其绵羊的杂交F1代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绵羊,而其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盘羊的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和钠含量高于绵羊与杂交F1代,差异极显著(P<0.01),而杂交F1代与绵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1代白细胞和粒细胞数目极显著高于野生盘羊(P<0.01),显著高于绵羊(P<0.05)。杂交F1代的血小板数目高于盘羊和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F1代的钙含量低于盘羊与绵羊,差异显著(P<0.05)。盘羊的中间细胞、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氯含量显著低于绵羊和杂交F1代,而杂交F1代与绵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绵羊、盘羊及其杂交F1代的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葡萄糖、镁、磷和钾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盘羊的杂交繁育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154-156+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貂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徐云飞;王赠超;邹玲;李文立;任慧英;

    [目的]调查水貂细菌病的病原种类及其耐药性,以更好地预防水貂细菌病。[方法]从山东某水貂场采集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和生化试验等方法对细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鉴定为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哈夫尼菌、志贺氏菌、成团泛菌、耶尔森菌和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对头孢西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均敏感,对其他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水貂发生细菌病后,应尽可能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避免盲目用药。

    2015年12期 v.43;No.481 3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农业气象

  • 贵州烤烟气象服务精细化行业化发展的展望

    唐延婧;廖波;宋丹;杜正静;

    对贵州烤烟气象服务工作中涉及的气象灾害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回顾贵州省烤烟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重点探讨当前烤烟生产和气象科技发展形势下未来烤烟气象服务精细化行业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对烤烟生产构成威胁的气象灾害繁多,且有区域性、阶段性特点;但目前的烤烟气服务存在灾害性天气服务及时性和针对性不足、烤烟气象预报以面代点不够精细、服务形式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的缺陷。未来烤烟气象服务发展呈现了精细化、行业化的趋势;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可用于烤烟气象灾害保障服务工作的气象手段和技术,为烤烟气象灾害监测提供了广阔空间;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不仅更为丰富,准确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更精细和丰富的烤烟气象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省级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构建自上而下各级联动的服务体系;最终通过建立基于省级气象综合数据库、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烤烟气象灾害致灾指标以及WEBGIS的烤烟气象服务系统,实现烤烟气象服务业务的行业化、集约化。

    2015年12期 v.43;No.48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鲁西南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黄玉芳;席晓彤;王玮;赵熙;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7日鲁西南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高空急流轴右后方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以及江淮气旋顶端;充沛的水汽条件、相对湿度从地面到300 h Pa均达到饱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了强降水;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和地面气旋配合较好;大气散度、涡度和垂直速度中心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次暴雨主要是由层状混合性云系造成的。

    2015年12期 v.43;No.481 162-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清水河流域大花水水电站洪水临界面雨量分析

    吉廷艳;王红丽;秦杰;胡跃文;夏小玲;

    利用2008~2012年贵州清水河流域大花水水电站逐日入库流量、库水位和面雨量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计算,针对电站300和500 m3/s 2个关键入库流量,研究给出了该电站流域洪水临界面雨量指标。结果表明,大花水水电站库容水位涨落与入库流量密切相关,入库流量>300 m3/s时,水位上涨明显;电站入库流量分别与前1 d流量、前1 d面雨量和前10 d累积面雨量的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12、0.426和0.500;临界面雨量指标表明,前日入库流量相对较小时,需要较大的面雨量才有可能形成300或500 m3/s流量洪水,而前日入库流量相对较大时,仅需要相对较小的面雨量就有可能形成300或500 m3/s流量洪水。

    2015年12期 v.43;No.48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远距离台风暴雨研究综述

    胡楠;张婷婷;袁志学;屠文芬;

    归纳了近几十年来对此类暴雨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气候特征,主要从中纬系统的相互作用、地形作用、重力惯性波、中尺度系统综述了其形成的机理。

    2015年12期 v.43;No.481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市PM10、PM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李彩霞;朱国强;李浩;李学敏;肖盛;翟云波;

    2014年6月1日~7月2日在黄土岭、马坡岭采样点采集PM10、PM2.5样本,研究PM10、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气压和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土岭、马坡岭PM10平均日均浓度分别为108.37、91.00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25.00%、18.75%;PM2.5平均日均浓度分别为73.48、65.09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1.25%、34.38%。长沙市PM2.5污染比PM10严重。6月12~16日PM10、PM2.5污染最严重,出现了灰霾天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M10、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气压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弱负相关。

    2015年12期 v.43;No.481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简介及研究进展

    王欢元;韩霁昌;杜宜春;张海欧;童伟;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已经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综合整治。主要介绍该技术的提出背景、简要技术内容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160-16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动植物组合对衡水湖水体净化作用研究

    白丽荣;郑博颖;芦站根;

    [目的]比较不同动植物组合对衡水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以空心菜、木耳菜两种植物和鲫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动植物组合及单一植物对衡水湖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空心菜+鲫鱼组合对衡水湖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最好,试验进行15 d时,空心菜+鲫鱼组合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8%、42.86%;木耳菜+鲫鱼组合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8%、37.14%;两组单一植物组净化效果相对较差,空心菜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48%、28.57%;木耳菜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84%、20.0%。[结论]该研究为衡水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36-237+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潜江兴隆灌区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孙继成;袁著安;关故章;何家海;

    介绍了清洁生产在"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中的内涵意义,指出了潜江市兴隆灌区在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宣传与农业环保技术研究,增加资金投入,实施农业生态环保项目,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美丽田园"等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38-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3种原料中温干发酵和动力学研究

    吉喜燕;林卫东;张无敌;田光亮;尹芳;刘士清;赵兴玲;柳静;杨红;王昌梅;

    [目的]研究3种原料中温干发酵及其动力学。[方法]以造纸厂污泥、菌渣、污水厂污泥为原料,在(35±0.2)℃条件下进行干发酵试验,采用全混合式批量发酵的方法。[结果]造纸厂污泥的产气潜力为111 ml/g(TS)、135 ml/g(VS),菌渣的产气潜力为131 ml/g(TS)、205 ml/g(VS),污水厂污泥的产气潜力为98 ml/g(TS)、108 ml/g(VS)。菌渣、造纸厂污泥、污水厂污泥3种原料的整个厌氧干发酵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相关原理,与修正后的Gompertz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8 8和0.997 7。[结论]造纸厂污泥和菌渣比污水厂污泥更适合作为厌氧干发酵的原料。改进后的Gompertz方程相较于Logistic方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3种原料干发酵降解的规律。

    2015年12期 v.43;No.481 240-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1972~2011年博斯腾湖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张一琼;海米提·依米提;魏彬;马蓉;洪波;魏阳;

    利用3S技术对1972~2011年博斯腾湖面积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博斯腾湖面积经历了1972~1989年的减少期,1990~2002年的增加期和2003~2011年的减少期,湖泊面积整体趋于减小,平均绝对变化速率为17.00 km2/a,减幅为-1.14%。湖泊面积最大值(1 186.43 km2)和最小值(902.07 km2)分别出现在2002年10月和1989年3月;博斯腾湖面积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影响博斯腾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入湖水量(R=0.73);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湖区的扰动性已经逐步开始超过自然因素,其中以2000年左右最为剧烈。

    2015年12期 v.43;No.481 245-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一株产漆酶菌株的分离及对造纸废水的处理研究

    慎镛健;徐昌;李颖;李秀媛;

    [目的]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产漆酶细菌菌株。[方法]利用含0.2 mmol/L Cu2+的LB富集培养基,从造纸厂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WG35的细菌,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WG35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用菌株WG35所产漆酶处理造纸黑液,处理3 d后造纸黑液BOD/COD比值可达0.85,可生化性较好。[结论]该研究为细菌漆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畜禽粪便制有机肥工艺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系统能值分析

    孙育峰;张鹏飞;陈博;蔡文超;胡建军;

    种养结合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选取以畜禽粪便制有机肥为中心环节的种养结合模式(模式Ⅱ)和单一养牛模式(模式Ⅰ),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两种农业模式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式Ⅱ的能值自给率高于模式Ⅰ,说明能值的投入降低;模式Ⅰ的废弃物利用率0,模式Ⅱ为0.15,表明模式Ⅱ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模式Ⅱ的净能值产出率比模式Ⅰ提高了11%,反映出模式Ⅱ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较高的优势;对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式Ⅱ较模式Ⅰ提高了32%。因此,模式Ⅱ的环境压力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为此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地表水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孙仓;金福杰;

    [目的]建立地表水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对试样酸度、基体改进剂、光谱宽带等测定条件进行了确定,对主要升温程序进行了探讨优化,并对工作曲线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样品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在以0.2%硝酸为定容介质、仪器狭缝宽度为0.2 nm、灰化温度1 100℃保持5 s、原子化温度2 300℃保持5 s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0μg/L;方法检出限为0.95μg/L;精密度为2.05%~2.5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5%~103.0%。[结论]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适于清洁地表水中镍的测定,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12期 v.43;No.481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分析

    邓佩如;关欣;李巧云;

    基于长沙市地质背景条件,对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能面临的地下水、岩土体、断裂构造及地面坍塌等地质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长沙市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和有益参考。

    2015年12期 v.43;No.481 25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浅层地下水蓄水工程水质研究

    林涛;周文龙;罗士琴;江波;贺卫;

    通过2008年至今的水文地质资料收集、水质长期监测以及泉点饮用水的取样,探明了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的浅层地下水赋存情况。同时对花江示范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进行了分析,使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花江示范区内的采石场与化肥施用是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原因,对水利设施进行改良对于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期 v.43;No.481 26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典型流域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陈向东;蒙宏卫;田小平;刘兵;葛阳;贾如浩;

    根据和田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气候条件,研究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从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切合实际的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插式真空管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

    常伟;李明;王云峰;罗熙;洪永瑞;

    提出一种高效的内插式全玻璃真空管空气集热器,其内插铝制导流管以增强换热,测试了该集热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集热器在多云天气下的平均效率为49.5%,晴朗天气下平均效率则为63.7%;集热器瞬时效率随入口工质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集热器纵向放置时的平均效率比横向放置时高6.3%。整体来说,此内插式真空管空气集热器的性能良好,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2015年12期 v.43;No.481 269-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农户自然灾害风险态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李建兰;田敏;史潇芳;

    农户的自然灾害风险态度对其风险认知以及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有很大影响。鉴定了农户自然灾害风险态度的内涵,对农户自然灾害风险态度测量方法、金融风险等领域的风险态度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目前农户自然灾害风险态度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农户自然灾害风险态度测度研究提供参考,为有效控制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74-276+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温州市龙湾区乡村旅游再开发对策探析

    张武;

    为解决温州市龙湾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点多杂乱、档次低、产品原始低下,季节性差异明显,底蕴文化缺乏挖掘,生态环境关注欠缺等问题,探讨龙湾区乡村旅游再开发主要对策,强化政府管理,加快旅游开发进程,做深乡村传统文化底蕴,创新提升品牌形象,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创建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龙湾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派盆景技艺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卜复鸣;胡建新;

    历史上的苏州盆景曾是传统"苏式生活"的表现形态之一,市场化、商品化程度极高,其既是传统,又是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更是一种文化景观。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空间的改变,苏派盆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建立苏派盆景产业园区,即融盆景生产、销售、技艺传承、盆景植物繁育等于一体的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以实施苏派盆景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济南市城市下凹式绿地建设研究

    赵莹;周士勇;耿灵生;

    下凹式绿地作为一种简单的雨水利用技术,可有效缓解济南市城市地下水位下降、水涝频发、雨水资源流失等问题。在总结现有下凹式绿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简便计算方法计算了济南市下凹式绿地调蓄径流的设计深度和调蓄效果,探讨了城市下凹式绿地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对策,为今后制定或完善绿地建设相关规范等提供参考。

    2015年12期 v.43;No.481 182-183+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异化模型的应用——以江苏环太湖国际旅游区规划为例

    宋立;肖平;

    以江苏环太湖国际旅游区规划为实验对象,重点探讨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异化过程,即从要素磁场分化开始,经由同质景观间的引力异化,导致同类景观片区间的引力空间异化,最终推导出另一种"同质相斥、异质相吸"的新型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结构。

    2015年12期 v.43;No.481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宏村厅堂家具与传统文化研究

    孙淼;谷岩;

    宏村住宅内的家具从明清两代流传至今,为研究明清时期的农村家具提供了完好的资料。通过总结宏村万堂家具的相关特点,认为其反映出当地人的价值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剖析了宏村万堂家具与儒家文化对徽商文化的关系,为我国古家具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2015年12期 v.43;No.481 187-18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天山北麓腋球顶冰花分布区的生境破碎化现状评价

    张驰;王丹丹;郭丽;赵维奇;王绍明;张霞;

    [目的]对天山北麓腋球顶冰花分布区的破碎化现状进行评价。[方法]实地调查研究,进行GPS定位,从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指数,斑块破碎化指数的角度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9个斑块可划分为5种斑块类型。工业用地在该研究区域占有较高的面积比例,所占面积比例最小的是荒地。根据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破碎化指数,得到破碎化程度大小顺序基本一致。[结论]对腋球顶冰花分布区的破碎化程度进行划分如下,破碎化程度最大的是荒地,其次是防护林地、居民用地、工业用地,最小的是农用地。

    2015年12期 v.43;No.481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银川市道路绿地抑菌效果测定与分析

    贺金贵;李康对;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银川市北京路、贺兰山路两条主干道路绿地抑菌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道路绿地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均在24%以上;不同植物配置类型的道路绿地抑菌效果不同,其中北京路会展中心路段绿地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0%。

    2015年12期 v.43;No.481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半夏膨化品与生品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程芬;王盛民;杨长花;王青;

    [目的]探讨膨化炮制对半夏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半夏生品及膨化品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试验测出,半夏生品的多糖含量为12.88%,经膨化炮制后,半夏多糖含量升高,为14.55%。[结论]膨化法可显著提高半夏多糖的含量。

    2015年12期 v.43;No.481 195-19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滇红品质的工艺创新研究

    自浩;钱和;王立新;

    [目的]提高滇红的品质并指导实际生产。[方法]以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滇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滇红的萎凋工艺进行改变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对萎凋工艺进行晒青、摇青、抖青的单因素和组合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通过晒青、摇青和抖青组合的萎凋工艺可使滇红具有天然花香、滋味更醇厚,茶汤更红浓明亮的特点,并且增加了滇红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有效提高了云南滇红的综合品质。[结论]新工艺能显著提升滇红品质,适合云南大叶种的滇红加工生产和推广应用。

    2015年12期 v.43;No.481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婷;

    [目的]为加强秸秆的利用效率,拓宽秸秆的利用空间,从根本上探究玉米秸秆的发酵过程。[方法]试验以3种不同处理腐熟秸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玉米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鸡粪或酵母作为发酵辅料,可显著增加玉米秸秆的容重,改变秸秆的孔隙度。处理2和处理3在物理性质和EC、p H及缓冲容量上差异不显著。添加发酵辅料后N、P、K、C的成分比例发生变化,但处理2和处理3在发酵到第35天,表现出相同的效果。[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入酵母和鸡粪对玉米秸秆发酵具有相同理化性质,酵母有利于玉米秸秆的发酵腐熟。

    2015年12期 v.43;No.481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目标产物结构分析

    徐鑫;刘娅;杨丽;

    [目的]筛选并鉴定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时分析其目标产物结构。[方法]运用油平板法、排油圈法等方法对从葡萄中筛选出的72株菌株进行初筛与复筛,初步筛选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菌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通过薄层层析试验、红外光谱分析等鉴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类型。[结果]从72株葡萄内生菌中分离筛选得到9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其中菌株C2J6发酵液排油圈为最大,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2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通过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C2J6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脂肽类表面活性物质。[结论]试验可为研究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与应用打下基础。

    2015年12期 v.43;No.481 203-20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处理甜菜加工副产物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生物膜群落多样性研究

    梅晓雪;吴迪;王明波;

    [目的]分析处理甜菜加工副产物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阳极生物膜群落多样性。[方法]以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甜菜渣作为底物,以MFC为研究装置,考察其产电性能,并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MFC中形成阳极群落结构差异,探讨其运行的可行性、稳定性。[结果]不同甜菜渣预处理方式对MFC电能输出有影响,以碱处理和未处理的甜菜渣产生的电压高于酸处理。16S rRNA基因的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3个样品中共有14个门,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门。由聚类分析可知,酸处理与未处理和碱处理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微生物群落中存在多种产酸菌(Paludibacter、Petrimonas以及Spirochaeta等)和产电菌(主要为Geobacter属),它们之间存在种群互养关系。产酸菌能够发酵可溶性糖或者降解纤维素产生有机酸,产电菌可以利用这些有机酸直接产电。[结论]研究证实,甜菜渣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阳极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而阳极群落结构的不同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的输出。

    2015年12期 v.43;No.481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赣南脐橙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近红外检测

    刘德力;周衍华;赵文星;刘燕德;

    [目的]得到一种快速检测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定量估计模型。[方法]选取88片赣南脐橙叶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2个指标。通过6种不同预处理方法(SG/MSC/1st D/2nd D/SNV/Baseline)在全波段4 000~12 000 cm-1范围内建立了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PLS、PCR和LS-SVM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试验得出,在预测叶片含水量的模型中,PLS、PCR和LS-SVM预测效果整体相差不大,其最优的预测模型是使用PLS建模,其中RP=0.985,RMSEP=0.023。在预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模型中,3种方法预测效果相差不大,最优预测模型是MSC-LS-VSM,其中RP=0.933,RMSEP=0.23。[结论]研究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赣南脐橙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检测具有可行性。

    2015年12期 v.43;No.481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葡萄酒理化指标质量评价数学模型

    叶思平;陈海光;梁凯豪;

    葡萄酒质量是从葡萄酒的外观、香气和口感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往一般是通过评酒员来对葡萄酒的质量进行评估。通过研究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包括花色苷、总酚和单宁等,对葡萄酒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了消除不同理化指标的量纲对葡萄酒质量评价值的影响,先要对葡萄酒的各个理化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并根据离差最大化原理,建立葡萄酒质量的非线性规划(NLP)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理化指标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葡萄酒的质量。

    2015年12期 v.43;No.481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白酒品质及酒龄检测现状

    张振;李臻锋;范尊国;徐晚秀;李静;

    我国白酒的品质及酒龄检测是控制白酒质量的重要手段。总结了白酒品质检测与酒龄鉴定的几类方法,探讨了感官鉴定与常规仪器检测存在的问题,而近几年逐渐兴起的电子鼻跟电子舌技术则综合了感官鉴定跟常规仪器检测的优点,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2015年12期 v.43;No.481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苹果表面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

    杨磊;宋欣;李艳聪;单慧勇;

    为了减少机械损伤,果实的收获、贮藏和加工机械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果实的摩擦性质。以苹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摩擦系数测定试验台对苹果表面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分别得到了其与有机玻璃和牛皮纸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该试验可为苹果的收获、贮藏及加工装备的设计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20-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草莓保鲜专利技术发展

    常皓;赵宏强;

    草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极易腐烂,草莓的保鲜始终是社会研究的热点、难点。草莓相关保鲜技术非常丰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草莓进行保鲜处理。近年来,从专利申请量来看,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对草莓保鲜技术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对草莓保鲜技术进行了概述总结,并对其专利技术发展进行了梳理。

    2015年12期 v.43;No.481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交试验优化全子叶腐竹生产工艺

    王建光;霍建冶;成玉梁;钱和;

    [目的]优化全子叶腐竹生产工艺。[方法]通过超微粉碎的方法来制作全子叶腐竹,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豆水比、煮浆时间、p H、均质压力和揭膜温度对全子叶腐竹色差、得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试验确定出全子叶腐竹最佳工艺条件为豆水比1∶8、煮浆时间15 min、p H 8.0、均质压力50 MPa和揭膜温度85℃。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使生产的全子叶腐竹得率达到60.03%,亮度65.23,拉伸强度2.26 MPa,延伸率12.01%。对此腐竹进行品质分析,各项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结论]研究可为豆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

    2015年12期 v.43;No.481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工艺的研究

    薛博;李新华;王虹玲;

    [目的]分析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姜黄素作为载药体,研究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吸附量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三聚磷酸钠用量和浸泡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阴离子微球吸附姜黄素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获得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最佳条件为:乳化剂用量0.599 g,交联剂的用量为3.001ml,三聚磷酸钠用量为0.8 g,浸泡时间为8.5 h,姜黄素吸附量预测值为2.332 mg/g,验证值为2.367 mg/g,与预测值的相差0.035 mg/g。[结论]研究可为阴离子淀粉微球的载药性能和开发利用以及淀粉的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30-23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袋泡清火排毒凉茶的研制及冲泡条件优化

    范露;范玮;

    [目的]以中草药药材开发袋泡清火排毒凉茶。[方法]以菊花、甘草、决明子、陈皮、枸杞、淡竹叶、红花7种中草药为原料研制清火排毒凉茶,研究了药材粒度、风味及冲泡条件。[结果]7种药材粒度为20~60目时水浸出物较多,采用定量为22 g/m2的滤纸包装凉茶,按照料水比1∶125 g/ml加入100℃水冲泡10 min,凉茶感官品质最佳。袋泡凉茶的水分为8.5%,总灰分为3.0%,水浸出物为37.4%,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结论]研究可为中草药的开发利用以及袋泡凉茶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33-23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厦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农业规模化经营探析

    陈东秀;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农业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需要。该研究基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历史及现状,重点分析了厦门市农地流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遥感与GIS的铜陵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唐炎;马丽;

    基于Landsat TM的2000、2005、2010年3期影像,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对安徽省铜陵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铜陵县耕地面积减少了4 883.29 hm2,其中2000~2005年、2005~2010年耕地动态度分别为-2.31%和-1.64%,减速下降;居民地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 077.60和672.40 hm2,2000~2005、2005~2010年居民地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动态度分别为5.80%、2.83%和13.41%、2.32%,增速放缓;研究时段内铜陵县耕地主要向居民地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转换,耕地、林地以及水域相互转换较为频繁;铜陵县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在2000、2005、2010年分别为254.46、258.31、260.34,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铜陵县土地利用朝着集约化、高效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280-28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地价模型对基准地价成果补充的研究——以诸城市为例

    李克;聂宜民;夏斐;滕磊;邢耀文;杨玉鑫;

    根据数字地价模型的相关理论,以Arc GIS软件为辅助分析工具,以诸城市为研究区,研究地价模型构建的方法,在土地定级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地价模型,并针对其结果与分等定级的结果对比论证,从而探索了数字地价模型对基准地价成果的补充作用与价值。

    2015年12期 v.43;No.481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县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分析

    朱正杰;杨婉;郑晖;

    以湖北省县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96个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运用系统聚类法对评价结果分级。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县、市、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差距较小,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为均衡;湖北省县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形成中部高、东西部两侧略低的格局,主要原因是受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农户的耕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以汉中市为例

    王劲刚;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研究区域,选择武侯镇、勉阳镇等5个乡镇为典型乡镇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并选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以及种植业年均纯收入等因素作为研究因子,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耕地利用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总人口、种植业年均纯收入与农户耕地耕作意愿具有显著性关系,即农户因素对耕地利用具有显著性影响;农业与非农业的经济收益对比对农地的要素投入有重大影响。

    2015年12期 v.43;No.481 290-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苏广实;

    利用广西都安县1977年航片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运用信息熵、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都安县1977~2005年28年来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05年28年间都安县土地利用系统演变过程表现为无序度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有序度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和北部为信息熵高值区,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低值区。28年来,坡耕地、裸岩地、建设用地、灌丛地与绝对均匀线距离较近,基尼系数较小,在各乡镇的分布较分散;疏林地、有林地、草地、沟谷耕地与绝对均匀线距离较远,基尼系数较大,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乡镇。从动态变化特征看,草地、沟谷耕地和灌丛地呈现远离绝对均匀线、基尼系数渐增的变化趋势;而坡耕地、裸岩地、疏林地、有林地和建设用地呈现靠近绝对均匀线、基尼系数逐渐减少的趋势;草地、灌丛地、疏林地、有林地和沟谷耕地在各用地类型中变化幅度较大,是决定都安县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用地类型。

    2015年12期 v.43;No.481 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空间格局分析

    宋洪磊;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能源消费资料,采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对铜陵县2000~2013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了估算,并结合TM影像,采用地统计分析,对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0年4.08万t增长到2013年的223.09万t,增加了219.01万t。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13年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增长了219.17万t,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高达92.26%;林地的碳吸收量维持在1.20万~1.24万t,对碳汇作用的贡献率达到60.52%。3在时空格局分布上,2000~2010年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指数在不断变大;碳排放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有极大的相关性,从城镇向外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

    2015年12期 v.43;No.481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城郊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镇为例

    龚玲;潘志华;朱丽;尹娟;

    开展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调查,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的可能性,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文献调查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GIS技术对春和镇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结构及其空间布局特征、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研究区内居民的守土意识浓厚、攀比心理、建筑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农村居民点出现一户多宅、人均面积超出国家标准、闲置等诸多情况。针对结果提出对研究区内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新农村小区等对策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08-30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S理论的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机制分析

    朱艳婷;赵源;

    基于土地系统的复杂适应特征,从CAS理论的角度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演化机制进行分析,从系统层、子系统层、主体层多个层次分析了各个主体在影响土地系统脆弱性的产生及演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果表明,在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演化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起到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其会使土地系统脆弱性呈现出2个演化方向;而政府通过积极管理,采取合适的调控措施,将有利于促进土地系统脆弱性向良性方向发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310-31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基于SWOT分析的翁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林珍铭;蔡湘文;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翁源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构建了翁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SWOT矩阵战略模式,提出翁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5年12期 v.43;No.481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上海观赏水族市场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

    刘颖;李丽;孙大川;

    上海观赏水族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进一步了解其发展现状,笔者于2014年7月对上海水族市场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上海水族市场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为中小型规模,小型低档鱼较多,淡水鱼种类远高于海水鱼,观赏水草种类较少,价位适中等特点;水族市场存在泛而不精、品质不佳、竞争无序、买卖双方知识和技术不足等问题。观赏水族业的兴起能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上海有望成为国际化观赏鱼交流、中转和集散中心。

    2015年12期 v.43;No.481 34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蔬菜“社区直配”模式的效益调查与思考

    张贵友;刘星月;

    "社区直配"模式能够促进蔬菜供应链优化,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增加生产者的收益。该研究以合肥市小蚂蚁市民菜园公司为对象,采用调查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蔬菜"社区直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验证了交易成本理论。为此,政府要加大对蔬菜"社区直配"的扶持与监督,生产者之间要加强横向联合,大力培养营销人才。

    2015年12期 v.43;No.481 352-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博弈分析

    姜名姗;胡艳英;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我国食用菌出口。该研究在分析我国食用菌食用菌产品出口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博弈分析框架,并结合博弈模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5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胡一鸣;

    以皖北和沿淮部分县市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城乡互动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城的城乡互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阜阳、宿州、亳州和界首市城乡互动水平较高,其次是蒙城、利辛、五河、临泉、太和、阜南县,涡阳、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固镇、太和、颍上、凤阳、寿县、霍邱的城乡互动发展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城镇带动乡村——"点—轴"模式和乡村反哺城镇——人口流动推拉模式2种城乡互动发展模式,以更好地推动皖北和沿淮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357-35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舟山群岛新区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李月琴;袁鹏翔;刘超杰;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舟山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舟山发展大宗商品经济的必经之路。作为我国第四大岛,如何秉承浙江"贸易兴省"战略,发展舟山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走出一条有形市场(商业贸易)和无形市场(电子商务)互相促进发展的市场经济之路,成为舟山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所在。该研究基于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介绍了舟山大宗农产品的分类与特点,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舟山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舟山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2015年12期 v.43;No.481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腾冲县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与实践——基于“短板效应”和优势互补合作机制

    黄维金;舒相才;李立屯;余加存;

    基于"短板效应",分析了腾冲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短板",从优势互补的角度,提出腾冲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寻求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会营销的企业合作,走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之路。基于这一策略,介绍了腾冲国有林场合作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践。

    2015年12期 v.43;No.481 36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徽小微企业贷款供求不匹配的成因及对策

    陈曲;

    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安徽省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特征,但依旧面临融资困境。该研究从安徽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以贷款供求不匹配为切入点,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就如何缓解贷款供求不匹配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6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战略

    孙璐;翟涛;范亚东;

    黑龙江省野生小浆果资源丰富,开发这些资源,使其变成经济优势,是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该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强化基地建设、增加产业科技含量、推进产业群体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实施精品战略和建立现代物流营销网络等6个方面,提出小浆果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385-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导论性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的思考——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

    尹琳琳;张科贵;

    针对专业导论课的主要教学意义,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摸索实践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取得的效果对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方式做出思考,以期对专业导论课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2015年12期 v.43;No.481 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涉农高校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朱晓闻;

    分析农业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导师指导作用;重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发挥校友力量,完善就业网络的建议,旨在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

    2015年12期 v.43;No.481 315-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校园生物资源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凌玉弦;沈叶明;周雪瑞;李才生;冯然;张秋月;

    在调查研究校园生物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校园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学教学的有益途径,旨在挖掘校园生物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开展富有特色的生物学教学。

    2015年12期 v.43;No.481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李月梅;张芳;王莉;

    从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和考试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实验教学得到加强、考试考核方式得到完善。

    2015年12期 v.43;No.481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风景园林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金煜;王刚;张智;司劝劝;马艳丽;

    论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总结风景园林专业"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系统模块构成,并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明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和"产学研"一体化具有的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

    2015年12期 v.43;No.481 321-32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食品营养公选课的重要性

    杨娟;吴翠玲;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优势,论述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重要性,旨在探索出一套适合全国大学普及并推广的营养知识传播模式。

    2015年12期 v.43;No.481 323-325+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农业推广工作中的方法研究

    常静雯;闵泽平;

    通过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认识,分析了农业推广者针对不同地区应用的各种推广方法。为了能达到一定的推广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26-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社会群体演化博弈研究进展

    王珺;李燕凌;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管理应当包括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群体的管理。从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和社会群体参与的演化博弈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探讨社会群体参与的政府主导的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多元共治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城镇建筑排水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策略研究

    杨莉琼;

    提出了循环利用建筑排水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通过合理布局排水管网,实现不同类型废水、污水资源的分流和收集;将收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发电和城市绿化;将收集的卫生间冲便有机废水经加工处理后用于发展生态农业,从而达到改善环境、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目的。

    2015年12期 v.43;No.481 33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扶贫对策探讨

    张农;韩世文;张虎;

    以原州区杨忠堡村为代表,对科技扶贫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分析,并结合实例总结了相关对策。

    2015年12期 v.43;No.481 334-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审批角度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农民参与问题及对策

    林文努;

    环境影响评价是提前预防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引起生态破坏的重要法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公众参与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环保领域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行以及预防环境纠纷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城镇地区,环评公众参与制度实施已经比较规范和成熟,但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环保意识较低,文化水平不高,环评公众参与的实施还比较滞后。虽然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但目前农民仍然占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有着很大影响。在农民公众参与这么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信息不对称、参与权滥用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笔者站在农民的视角,并结合多年来环评审批经验,提出了细化实施细则,完善农民参与环评方式,建立公共项目公开审议制度等措施,以提高农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效力。

    2015年12期 v.43;No.481 336-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市场化进程下的农业推广研究

    陆叶;耿相魁;

    分析了农村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和方式,根据我国农村市场化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不足之处和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1];深入研究我国在加入WTO后,农村市场化建设对农业推广所产生正面、负面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在这一特定的国际形势下该如何推进我国农村市场化的策略和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38-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信息传播渠道对消费者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代表

    朱晓东;牟颖凤;秦子雯;

    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建立规范的转基因市场体系。而信息传播渠道对消费者了解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对此,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的认知程度,问卷的分析主要运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结论: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为听说过但不了解或者了解一点,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或广播,而可信度最高的传播渠道是食品监管机制或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而且不同信息传播渠道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从信息传播渠道及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的角度对政府正确宣传转基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40-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城市生活垃圾利用机制分析

    韩帅奇;隋可心;孙琳;李铭珍;

    以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处理为中心,通过介绍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概念,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其他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在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运用,详细论述了平衡计分法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的4个模块如何应用到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中。

    2015年12期 v.43;No.481 34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合作社发展难的综合分析和建议

    李红铁;

    分析了当前农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几个难题,主要有找不准发展方向、乱用国家补贴资金、合作方式偏重于大户利益、缺乏能力使农民成立的合作社处于停顿状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2015年12期 v.43;No.481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棉花打顶机自动测距控制系统的设计

    孙杰;张学军;史增录;鄢金山;丁永前;李杨;

    针对棉花打顶农艺的要求和棉花打顶试验装置切割器响应时机不合适等问题,在超声波测高棉花打顶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的自动测距控制系统。利用轴向固定于行走轮上的增量式编码器测量脉冲数,根据正向脉冲计算打顶试验装置的前进距离控制切割器调整高度。同时,设计出可调响应距离的控制程序,以及结合棉花种植农艺设计出最佳的行走轮直径。该控制系统能有效解决能耗大、控制电机损耗严重等问题,提高打顶效率,打顶效果更好,可靠性更高。

    2015年12期 v.43;No.481 369-370+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作物系数模型的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估算

    闫昕;刘钰;张宝忠;魏征;

    双作物系数模型是依据FAO56双作物系数法来模拟土壤水量平衡的计算方法,可以模拟每日田间尺度上的土壤水量平衡,预测作物腾发量,制定灌水规划和进行环境研究。该文在位于西北干旱区的盈科灌区制种玉米田开展了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和实际耗水量等试验观测,通过调整基本作物系数,率定和验证了SIMDual Kc模型。由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盈科灌区8个典型试验田的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62%~77%之间。由于在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为80%~90%,因此必须加强盈科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和提高灌水技术水平。

    2015年12期 v.43;No.481 371-373+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辽宁省人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胡丹;

    根据实际需要,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Delphi和数据库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开发出了辽宁省人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实践表明:使用该系统可有效地减少造林工程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造林信息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造林工程管理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

    2015年12期 v.43;No.481 374-375+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行政区划与卫星影像的地区级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开发与应用

    马利强;何国庆;顾洪瑞;张志勇;

    研究设计了县级采样、地区级建库建模统一服务平台、分县维护分级应用的功能架构,以GIS为纽带将行政区图与卫星影像地图灵活组合展示,支持网上在线更新和离线查询结合,建成了具备数据管理、测土配方、土壤养分专题图等多种功能的地区级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界面操作简单、交互性好,特别是在地图模式进行测土查询时,通过行政区图和卫星影像图的结合,可以非常快速方便地定位要查询的目标地块土壤养分,指导后续施肥工作,大大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2015年12期 v.43;No.481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技术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

    范郁尔;许文玲;

    为获得食用菌生长所需最佳环境,提高菌菇品质,分析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食用菌生产测控系统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与没有相应智能控制系统的菇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分析、控制性能可靠,可根据室外气温、风向和相对湿度,根据杏鲍菇不同的生长阶段控制菇房温度、湿度、CO2浓度,较人工操作更加稳定,提高菌菇生长标准化水平,提高劳动生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管理用工和降低能耗。

    2015年12期 v.43;No.481 37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声发射技术在温室花卉水协迫检测上的应用

    余浩;时玲;李皓;关明美;李振;

    介绍了温室花卉水胁迫声发射机理和水胁迫声发射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温室花卉水胁迫声发射检测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温室花卉上应用的发展趋势。

    2015年12期 v.43;No.481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因子

    <正>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占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是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反映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作用的指标,可测度当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学术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计算公式为:

    2015年12期 v.43;No.481 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省工作站在我院成立

    <正>3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签署了出版战略合作协议,由此,中闻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省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设在《安徽农业科学》杂志社。

    2015年12期 v.43;No.481 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