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蝴蝶兰组培苗生产中褐变现象的发生及其调控

    张和;徐虹;王波;

    蝴蝶兰是目前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现阶段,蝴蝶兰的种苗繁殖多采用组织培养来进行,但由于受褐变、菌类污染和玻璃化现象三大难题的困扰,尤其是褐变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蝴蝶兰的规模化生产。该研究对蝴蝶兰组培苗褐变现象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作了有益的探索,以期对蝴蝶兰种苗生产有所帮助。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57-13458+13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分布及根冠特性的研究

    丰焕平;谭秀山;毕建杰;

    [目的]为了探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根系在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分布及根冠特性,为科学灌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池栽方法设水分过量、水分适宜、轻度干旱和严重干旱4个处理。在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期进行定量灌溉,再分别取不同层次的土壤进行根系的获取,深度为0~10、10~20、20~30 cm,并同步测定地上部干重,计算根冠比。[结果]4个水分梯度下2个冬小麦的根系分布和根冠比存在差异,在0~10 cm土壤中根干重占80%以上,10~20 cm根干重占10%以上,20~30 cm根干重占5%左右;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大穗型品种山农21根冠比呈升高趋势,小穗型品种山农20除成熟期外其余生育期也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华北地区,小麦全生育期需求有效土壤水分为460 mm以上,而平均降水量仅为150 mm左右的前提下,灌2次水基本可以满足冬小麦全生育期水分需求。因此,适当地减少灌溉次数,小麦产量并不一定下降。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65-13467+13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祁天花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

    檀文龙;姚东云;刘海平;王月华;张静;

    祁天花粉是临床常用中药。它含有皂苷、天花粉蛋白、瓜氨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在抗肿瘤、治疗糖尿病、降血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药材饮片与山药、防己、白芷非常相似,易混淆,会给初学者带来困难。结合10年来指导学生认药实践经验,从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中药鉴别的角度介绍易混淆中药的鉴别。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68-13469+13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秋水仙碱处理对冬珊瑚种子发芽的影响

    禹华芳;周静;汤艳;谢忠军;

    [目的]为了研究冬珊瑚多倍体诱导时种子发芽率的变化。[方法]用秋水仙碱诱变冬珊瑚种子。[结果]在诱变处理过程中,0.2%浓度秋水仙碱处理后的冬珊瑚种子发芽率基本不受影响;0.6%浓度处理后对其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6%浓度且24 h处理后其种子的发芽率为0;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0.4%浓度处理的发芽率逐渐增加,以处理24 h最佳。[结论]秋水仙碱诱变处理冬珊瑚种子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70-13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基于多元功能的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张占贞;

    依据农业的多元功能和低碳农业的本质特征,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休闲功能4个方面建立基于多元功能的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在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59-13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过程模型的森林流域的实际蒸散发研究

    杨金明;范文义;

    蒸散发是陆地水文收支平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水资源评价和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决定性关联因素。利用TerrainLab过程模型对大兴安岭地区一个流域进行了蒸散发量分析,得到了研究区2008年每日及全年的蒸散发量,分析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蒸散强度。模型输入数据有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土地覆盖类型、LAI(Leaf Area Index)和气象数据等。流域年总蒸散发量为255.02 mm,占全年总降雨量(599.68 mm)的42.5%,其中6~8月的蒸散发占全年总蒸散发量的73%。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对蒸散发的贡献率分别为97.4%、0.4%和1.7%,其他土地覆盖类型总的贡献率为0.5%。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74-13677+13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兵团农田残膜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技术分析

    马少辉;杨莹;

    通过调查,介绍了新疆兵团农田残膜污染现状,以及残膜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的途径,对其中的农艺控制途径中需要用到的几种主要农田残膜回收机型的性能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当前残膜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78-13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煤矿可采性风险评价

    王艳伟;陈鲁;童珏;王亚军;

    以宁夏宁东矿区为研究区,将层次分析法与GIS相接合,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影响煤层可采性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GIS建立各影响指标空间结构模型,提取各影响指标并进行权重赋值,确定各影响指标的空间拓扑关系,然后根据各影响指标的空间拓扑关系对权重值进行组合分析,最后得到研究区煤层可采性安全评价综合分区图,以满足宁夏规划的火电基地和煤化工项目对优质环保型煤炭资源的需求,做好煤炭开发过程中灾害预测和防治工作,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82-13683+13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S和GIS的盘县矿区生态环境评价

    高建国;王大州;

    矿产资源开采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重要的限制因素,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客观全面评价是进行生态恢复治理的基础。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矿区作为研究区,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建立矿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盘县矿区的生态系统状况。结果显示,盘县矿区生态环境优、良、中、差、劣的面积分别为28.51、2 003.79、1 807.78、239.99、4.56 km2,占盘县总国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70%、49.06%、44.26%、5.88%、0.11%。盘县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但由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亟待治理和恢复。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84-1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面积流速仪在明渠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蒙海涛;鲁金凤;刘佳泓;陈曼丁;赵吉睿;

    结合前人对矩形断面明渠流速分布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应用大量的试验数据,建立明渠流量测定的代表断面、代表垂线和代表水深,可以提高实际明渠流量测定精度,简化明渠流量测定工作量。结果表明:实际流量监测中,量断面最好选择在渠宽4倍的距离以上,如果不满足条件,渠越宽,需要的相对流程越短;越窄,相对流程越长。监测水深时,在y=0.4 h处作为监测点,在水流波动较大的水中,也可以选择应用0.2 h、0.6 h和0.8 h三点法,但不建议选择0.2 h和0.8 h的两点法。监测垂线的选择为:在≤3.0 m的明渠上,一般取3条垂线就可以代表平均值,第1条垂线选择应距离渠壁大于10 cm,在0.1+(0.5 b-0.1m)/2~0.5 b范围内平均设置另外两条垂线。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87-13688+1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底泥返盐规律的人工湖控盐技术研究

    邓小文;袁雪竹;陈红;张晓惠;

    调查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清净湖及其周边水域的盐度背景值,计算得出了常规水生生物的耐盐限值,提出清净湖生态系统重建的方案,即先"蓄水"后"水循环"方案。设计水槽试验,研究水体底泥盐分的溶出规律,得出在蓄水状态下,清净湖底泥向水体返盐的规律,从而得出引进水源的盐度参数,最后根据清净湖周边水源的盐度背景以及清净湖生态系统重建的需要得到具体的控盐方案参数。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89-13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保定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覃国荣;于泊蕖;吕明泉;何丹;

    [目的]基于保定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严重超标的现状,开展此次污染调查分析。[方法]利用保定市6个监测点2013年8月19~11月30日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保定市大气中的PM10质量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M10质量浓度在44~720μg/m3,均值在225μg/m3,达标率为44.1%,总体污染水平较高。监测期间,8月空气质量最佳,9月次之,11月空气质量最差;各监测点PM10质量浓度略有差异,表现为:市监测站>胶片厂>接待中心>华电二区>地表水厂>游泳馆。PM2.5/PM10在22.0%~80.6%,均值在54.4%,PM2.5/PM10数值高,空气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大。PM2.5和PM10呈正相关,相关方程为:PM2.5=0.674 46×PM10-22.760 75(R2=0.957 2)表明两者有相同或相近的污染源。[结论]该研究可为保定市控制细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交通能源政策的制订及环保措施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92-13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探讨

    叶涛;

    铁路工程穿越空间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地貌类型的水土流失差异较大,因此有针对性地防治铁路工程所经不同地形地貌区的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铁路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依据在建合福铁路安徽段工程施工实际,采用资料收集法与对比法,构建了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与措施体系,对比了平原缓丘区与低山丘陵区目前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投资额,得出低山丘陵区应为合福铁路安徽段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的结论,为类似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94-1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生态资本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李昂轩;

    结合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地租论、财务管理论、供求价值论、成本价值论和非市场价值论等理论,基于对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论述了目前适用于农业生态资本价值评价的市场价值法(market value method,MVM)、费用支出法(expenditure method,EM)、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 method,OCM)、影子价格法(shadow price method,SPM)、补偿价值法(compensation value method,CVM)、总经济价值法(total economic value method,TEVM)、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rent or expected income capitalization method)、净价格法(net price method,NPM)和替代市场价值法(alternative market value method,AMVM)、条件价值法或意愿调查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和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 approach,EAA)方法的研究成果,以阐明农业生态资本价值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定量评估农业生态资本价值,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农业生态与环境,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农业生态损害的补偿与赔偿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97-13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丘北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高效节水建设规划

    张斌;王春彦;

    连续4年的干旱暴露出云南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其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以丘北县为例,介绍了当地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坚持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下,探讨了丘北县高效节水措施及规划,为高原山地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01-13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环湖河流对青海湖颗粒有机质的贡献

    杨月琴;李守淳;易现峰;

    [目的]基于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揭示环湖河流对青海湖颗粒有机质的贡献。[方法]通过测定青海湖湖体以及主要入湖河流颗粒有机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分析各入湖河流对青海湖颗粒有机质的贡献。[结果]研究表明,布哈河中颗粒有机质的δ13C值为(-11.54±4.16)‰,高于倒淌河、泉吉河、沙柳河和青海湖湖体。布哈河中颗粒有机质的δ15N值为(6.80±3.88)‰,高于倒淌河、泉吉河和沙柳河,但略低于青海湖湖体。通过IsoSource软件分析得出,布哈河颗粒有机质向青海湖的输入具有较高的发生频次,而其他3条河流颗粒有机质的输入较弱。进一步计算得出,布哈河、倒淌河、泉吉河以及沙柳河颗粒有机质对青海湖的贡献率分别为50.4%、14.1%、15.2%和19.3%,以布哈河的贡献最大。[结论]研究可为湖体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03-1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干旱区典型露天煤矿区重金属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以神华准能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

    王贵;段丽丽;张庆辉;

    重金属污染事件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备受关注,污染检测与防治刻不容缓。以黑岱沟矿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重金属Cu、Cr、Pb、Zn和Cd含量特征,并进行土壤环境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Pb和Cd含量较低,没有明显污染;而Cu和Zn含量高于所有参考值,显示一定程度的污染。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06-13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石家庄市城区地下水硬度升高机理分析

    王欣宝;谷明旭;王新友;

    通过研究石家庄市城区地下水硬度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和多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硬度升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水文地球化学影响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初步总结出石家庄市城区地下水硬度升高主要包括土壤、包气带的成分、岩性、结构、厚度等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过量开采地下水等人类活动两个方面的因素,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水硬度升高的矿物溶解、离子交换等3种模式,为石家庄市浅层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地质科学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09-13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监测降雨技术变革对土壤侵蚀研究的影响

    刘洪鹄;

    雨滴对土壤颗粒有很大的打击力,薄层水流会冲刷土壤中的细小颗粒。自20世纪30年代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报以来,确定降雨和径流是水土流失预报的主要因子之一。然而,由于受降雨监测设备的限制,以前只使用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参数通过数学表达式来计算降雨和径流动能,不能直接监测反映降雨动能的指标。详细叙述了降雨监测设备的发展历程,降雨监测设备由天池盆、圆罂演变化为测雨器、雨量筒、自记雨量计、视频雨滴谱系统和激光雨滴谱仪,指出其监测指标从雨量演变成降雨强度和速度等,雨滴的速度以及动能等指标能充分反映雨滴的土壤侵蚀动力,可直接应用于土壤侵蚀物理模型中。另外,视频雨滴谱系统和激光雨滴谱仪具有监测指标齐全、精度高以及性能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价格昂贵等缺点,这正是它们需改进的地方。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12-13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宁夏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

    马春梅;罗桂林;马建军;

    随着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宁夏地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水资源总量与发展需求之间以及饮用水、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生态用水之间存在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在资源型缺水问题没有根本性转变的同时,由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矛盾日益凸现,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综述了目前宁夏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与管理现状以及在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宁夏饮用水源地的相关保护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15-13716+13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太湖流域骨干河道生态系统限制因子分析

    曹卉;

    诸多指标与河道生态系统相关而且彼此相关,找出其中对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限制性意义的因子显得尤为重要。因子分析是在表达大部分信息的前提下,利用几个归纳性的综合指标取代原有多个变量的统计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新孟河水生态系统中发挥限制性作用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和检验后的结果表明:悬浮物和水动力条件2项指标可以对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关注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影响,且与生物多样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17-13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坡度与降雨强度对草坪雨水径流的影响

    邓洁;龙志宇;申明达;

    利用草坪等软性地面拦蓄雨水径流近年来成为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连续2年的小区试验表明,在华中城市永州地区,建植2年、坡度为i=0.2以下的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adlensis cv.Tifdwarf)草坪其产流临界降雨量为9.6~10.5mm,随着建植时间的增长该值有上升的趋势;坡度对草坪绿地径流效率影响显著,径流效率随着草坪坡度升高而增加,且不同坡度草坪间的径流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径流效率与降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坡度越大,径流效率增长越大。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20+13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牛布鲁氏菌不同种强毒株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的比较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张嘉保;

    [目的]比较牛的不同种类布鲁氏菌的菌株膜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采用丙酮干粉方法,提取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的全蛋白,具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获取二维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 TM2D Platinum6.0-TOF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质酶切,准备样品进行质谱分析,通过MALDI.0软件在不同的肽质量指纹质谱搜索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技术进行蛋白质识别。[结果]应用固相pH梯度图获得良好的重复性2-DE凝胶,观察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 2-DE图谱,其蛋白质的表达模式非常相似,使用ImageMaster TM2D4.0软件自动识别蛋白质点,检测布鲁氏菌16 M蛋白的蛋白质点856,疫苗株M5的蛋白质点793。在数据库中选择有意义的蛋白质23种进行选择质谱鉴定。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是由质谱鉴定得到的,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方面,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结论]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蛋白质功能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64+1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桑黄液体培养胞外酶产生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许谦;

    [目的]采用适当的培养基液体培养药用真菌桑黄,每天固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7种胞外酶酶活,以了解不同酶的变化规律,从而推测桑黄对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利用的能力。[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采用不同酶的显色反应对各种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液体培养过程中,桑黄不同胞外酶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酶活峰值分别出现在第8、9、10、9天,漆酶、愈创木酚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0、10、11天。[结论]桑黄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高峰不同。利用不同营养物质的先后顺序分别为淀粉、半纤维素、果胶、纤维素及木质素。这对桑黄培养基成分、含量的确定及酶的获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72-13473+1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羟基红花黄色素A条件的优化

    唐红;陈仕学;向娟;杨詹詹;

    [目的]为了考察HPD200A大孔树脂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分离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温浸法提取,选用ZTC1+1澄清剂进行初步除杂,采取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方法筛选HPD200A型大孔树脂最佳条件,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薄层色谱定性分析。[结果]最佳洗脱剂浓度为浓度50%乙醇,上样液pH为5,洗脱流速为1 ml/min,径高比为1∶7,柱体积为2%。[结论]筛选出的分离条件能够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可作为实验室制备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参考方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74-13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尖尾藻的繁殖研究

    李雪梅;安鑫龙;殷蕊;

    [目的]为了研究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的繁殖方式。[方法]室内显微观察海洋尖尾藻的繁殖过程。结合国外研究成果,总结其繁殖方式。[结果]海洋尖尾藻的营养繁殖方式为细胞横二分裂,无性繁殖方式为产生暂时性孢囊,有性繁殖方式为同宗同配生殖。[结论]海洋尖尾藻多样性的繁殖方式由自身生物学特征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这是它作为模式海洋浮游生物的重要基础。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77+13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西金花茶叶水提物HPLC指纹图谱研究

    蒋艳芳;莫建光;苏琳;覃祖前;

    [目的]建立广西金花茶叶水提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批金花茶样品。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5μm(4.6×300 mm),流动相为乙腈和浓度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结果]10批金花茶样品得到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都在0.9以上,标示20个共有峰,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结论]该方法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为金花茶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78-1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镉胁迫对凤仙花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

    王慧;王蕊;赵宏伟;王玉俊;李冬;申晓慧;姜成;

    [目的]为了研究凤仙花对重金属镉的抗性。[方法]采用水培法和盆栽法,对凤仙花种子和幼苗进行培养,并且用不同浓度Cd溶液进行处理,对凤仙花萌发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Cd胁迫对凤仙花发芽势的影响大于对发芽率的影响,但凤仙花对Cd胁迫仍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Cd处理为40 mg/L时,发芽率仍可达到87.25%。[结论]Cd胁迫对凤仙花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但总的来看凤仙花对重金属Cd的抗性较强。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81-13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布鲁氏菌新型疫苗的构建表达和免疫原性检测研究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张嘉保;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新型疫苗的构建表达和免疫原性检测。[方法]该研究所选的L7/L12核蛋白为公认的T细胞保护性抗原。它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通过试验,验证17.3 kDa蛋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翻译起始因子3蛋白进行抗原预测。[结果]从布鲁氏菌中提取其全基因组DNA,测序正确后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经诱导表达出相应的重组蛋白,WB鉴定后纯化待用;同时,编码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经WB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重组蛋白混合弗氏佐剂免疫动物,同时DNA疫苗以PUMVC1-mGM-CSF重组质粒为佐剂(各100μg/只)肌肉免疫动物;每15 d免疫1次,加强免疫3次后检测免疫应答指标,并且进行组间比较。采取ELISA法检测到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WB也证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基因工程疫苗,在国内尚属首次。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型技术和ELISPOT法评价布鲁氏菌疫苗的细胞免疫指标,将促进我国兽用疫苗及相关产品的实验室质控标准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83-13485+13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苯胺黑药降解菌降解条件优化及降解酶特性的研究

    宋卫锋;武纯;林丽婷;倪俊;汪卫;

    从SBR反应器中分离出一株能高效降解苯胺黑药的菌株AFF0039,并且提取该菌株产生的苯胺黑药降解酶,对降解酶的特性及AFF0039菌株降解苯胺黑药条件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降解酶为诱导酶,温度在25~40℃时,降解酶的热稳定性高,酶活保留率在65%以上;当pH在4.3~7时,降解酶的酸碱稳定性高,酶活保留率在85%以上。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AFF0039降解苯胺黑药最佳条件为时间30 h,温度35℃,pH 6,此时苯胺黑药降解率达到98.61%;同时,菌株AFF0039产生降解酶的最佳条件为时间12h,温度40℃,pH 5,此时降解酶的活力达到最大值49.01μg/(h·ml)。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86-13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分解菌对棉花秸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乌斯满·依米提;买尔哈巴·艾合买提;热孜弯古·雪合热提;

    [目的]采取纤维素分解菌添加法,研究纤维素分解菌对棉花秸秆纤维素的分解效果。[方法]通过瓶装法进行棉花秸秆青贮饲料,采用干物质(DM)测定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确定纤维素分解菌对棉花秸秆纤维素的分解能力。[结果]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后,降低青贮玉米秸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各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5.1%~30.5%,差异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了4.9%~19.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处理⑦(3∶1)和处理⑨(3∶3)降低幅度最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半纤维素(HC)含量的变化幅度比其他成分大,其中处理⑨(3∶3)的降低幅度达50%,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89-13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高产双高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6号示范与推广

    周延争;杨旭;赵恩海;付贵阳;周静;黄新阳;赵云;李继存;

    为加速高产双高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6号的成果转化,于2009~2012年进行了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研究,主要开展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品种中试示范及高产攻关、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等工作。项目完成后达到了品种成熟、配套技术成熟、技术成果成熟和应用前景广阔等效果,示范与转化面积13.175万hm2,创社会效益13 219.86万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92-1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香型优质水稻品种国香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丁龙;韩仁长;余洪根;赵辉;黄冠;

    国香11号是由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绵阳市农业科学院用优质香型不育系绵香8A和恢复系9939配组育成的优质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17。介绍国香11号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8 d左右,株高适中,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有效穗255万穗/hm2左右,穗大粒多,穗长27.5 cm,穗平均着粒数180粒左右,结实率80%,千粒重32.0 g;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大田种植一般产量9 750 kg/hm2,高产可达12 000 kg/hm2。从秧田整地、催芽播种、秧田管理、大田移栽、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95+1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全州县柑橘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区划

    赵祖华;华琦孜;李陶桂;范方福;陈宙国;

    柑橘是全州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根据气候合理地种植柑橘,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可以有效提高全州县果农的收入。根据柑橘气候生态特性,在分析柑橘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全州县气候资源及地形数据,采用GIS技术及小网格气候资源分析方法,对全州县柑橘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按照区划的结果,将全州县柑橘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为全州县柑橘种植区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96-1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桂职1号品比试验研究

    李云腾;刘永华;黄秀兰;古能平;覃概;周海平;王海华;潘龙波;姚明谨;何才贵;

    [目的]为桂职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福鼎大白(华茶1号)为母本、上林安塘种为父本杂交后代(F1代)群体中选育所得的无性繁殖系,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桂职1号。2010~2013年采用随机排列对比法设计品比试验,对该品系的植株性状、成活率、发芽密度、春季芽萌发期、鲜叶产量、制茶品质、生化成分和抗性等进行鉴定比较。[结果]桂职1号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CK)提早10 d以上,产量与品质都超过福鼎大白。春茶和秋茶占全年总产量近60%;制成绿茶外形紧结显翠,夏茶没有其他品种茶的苦涩味,非常适合制成绿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比福鼎大白低,氨基酸含量虽比福鼎大白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香气和滋味比福鼎大白好;抗逆性、抗病虫害都强于福鼎大白。[结论]桂职1号在广西多点种植表现良好,值得大面积推广。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498-13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蓝薹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

    潘玖琴;高兵;胡俏强;李英;陈舜权;戴惠学;

    [目的]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西蓝薹新品种,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秋季在南京市蔬菜科技园进行9个西蓝薹新组合(西1、西2、西3、西4、西5、西6、西7、西8和西9)品比试验。[结果]西1和西9的植株较矮、开展度偏小,适宜密植,分枝性较强、薹粗适宜,产量分别为17 505、21 255 kg/hm2,侧薹的色泽和商品性较好,符合市场需求。[结论]西1和西9综合表现较优,但其食用品质等性状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鉴定。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00-1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谷子新品种豫谷21的选育

    宋中强;刘金荣;王素英;闫宏山;刘海萍;王淑君;

    豫谷21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在河南安阳对"冀谷19×SK325"进行有性杂交,利用动态育种技术,在海南、安阳交替系选,经3年4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拿扑净除草剂夏谷新品种,2013年12月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2、2013年国家华北谷子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4 929、4 644 kg/hm2。该品种株高125.23 cm,生育期90 d,综合抗逆性强,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复播种植。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02+1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鹿红卫;王昌亮;卢瑞乾;李建军;李保峰;吴勇;章慧玉;苏玉杰;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叶绿素含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选取3个夏玉米品种浚单29、浚单509、浚单3136作为参试品种,通过设置5.25万~9.00万株/hm26个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单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应减小,但减幅较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个参试品种的最适种植密度分别为6.75万~7.50万株/hm2、6.25万~6.75万株/hm2、7.50万~8.25万株/hm2;玉米叶绿素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还不够明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03-1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低纬高原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蒋先林;杨鲁生;丁云双;刘宾照;黄吉美;

    根据低纬高原地区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特点,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和研究探索,从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种薯生产等方面,总结并提出了适宜该类地区推广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其中,茎尖剥离从热处理、取材和消毒、剥离和接种、培养4个方面进行分析;组培苗生产从培养基制备、培养基及硫酸纸灭菌、无菌接种、组织培养4个方面进行分析;原原种生产从苗床准备、脱毒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4个方面进行分析;种薯生产从选地整地、种薯准备、科学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5个方面进行分析。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06-1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萧县小麦产量9000kg/hm2生长生育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升明;

    根据萧县的自然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水平,从产量指标、群体动态生育指标、土壤指标、施肥指标、需水与供水指标和光热指标方面阐述小麦9 000 kg/hm2优质高产的生育指标标准。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搞好种子处理(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和药剂拌种)、足墒播种、精细整地、平衡施肥、科学播种以提高播种质量(掌握适宜播期、适宜的播量和播种深度)、田间管理技术[科学运筹水分、冬前管理(冬前和越冬期管理、中耕松土、化学除草)、春季管理(化学除草、化控降秆防倒伏、追施返青和拔节肥、防治病虫)、中后期管理(防虫治病、叶面喷肥)、适时收获]等方面。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10-13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薰衣草引种栽培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

    杨建章;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香料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是提取香料的主要植物。首先介绍薰衣草的由来并分析其经济价值,认为薰衣草精油品质高,气味纯正,芳香持久,不但具有药用价值和家庭保健、香熏美容功能,更是旅游观赏、美化环境的佳品,具有城市绿化、香化的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分析薰衣草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探讨豫西山区栾川种植薰衣草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应性,认为栾川气候温润,夏不太热,冬不太冷,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气候、地理条件非常适宜薰衣草生长。2010年在栾川县石庙镇观星村进行薰衣草引种栽培试验,经过3年的反复种植试验,引种栽培基本成功。通过引种栽培试验,从薰衣草生长对温度、水分、日照和土壤的依赖性、开花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播种和扦插繁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田间管理技术、气象灾害的应对防治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几个方面研究出一套实用的薰衣草优质高产生产管理技术,可为熏衣草以后在豫西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技术。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13-13515+13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豫东烟区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毛家伟;张锦中;张翔;徐敏;王锦桥;朱殿峰;刘建波;孙兴广;

    [目的]为探讨豫东烟区生物炭的合理利用方法。[方法]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炭能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各项农艺性状指标,降低病毒病和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经济性状看,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以处理3(常规施肥+3 000 kg/hm2生物炭)产量、产值最高,处理5[常规施肥(其中氮用量减少10%)+3 000 kg/hm2生物炭]上等烟比例、均价最高。[结论]在豫东烟区,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可施用生物炭3 000 kg/hm2;从病害及上等烟比例及均价考虑,在施用生物炭的同时,可以适当减少氮的用量。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16-13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江淮地区莲藕—水芹轮作栽培模式

    严从生;刘茂;田红梅;江海坤;方凌;张其安;

    莲藕单一种植时易出现连作障碍,常引起僵藕,产量和品质下降,另外土地利用率低。开展莲藕—水芹一年两茬高效轮作模式集成研究,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该轮作模式主要包括茬口安排和栽培要点两个方面。其中,茬口安排为:莲藕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始收,8月中旬采收完毕,及时清园、灌水、施有机肥、翻耕耙平土地,于9月中旬开始种植水芹,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莲藕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科学管理(追肥、水位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水芹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催芽和育苗、排种(排种前准备、排种、软化栽培)、田间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其他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18+13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泰优99在重庆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金良;谢戎;吴厚谦;王伯初;李杰;刘丽;张甲;

    [目的]为泰优99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介绍泰优99的特征特性、在重庆的种植表现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高产潜力及应用价值。[结果]泰优99是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D62A与自育恢复系134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迟熟超高产新组合。泰优99是重庆市直辖后连续2年区试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以上的第1个超高产优质组合品种。2007年参加长江上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59.1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6%(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产量9 661.9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6%(极显著);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410.5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52%,增产点率80.8%;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98.5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8%。泰优99稻米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提出了泰优99高产栽培措施: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大田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优质高产。[结论]泰优99在重庆市种植表现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强,制种产量高,抗倒伏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19-13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蔗除草光降解地膜的应用推广效果及效益研究

    黄健;黄瑶珠;陈东城;高旭华;

    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了甘蔗除草光降解地膜的研究意义、应用推广效果及效益,认为甘蔗除草光降解地膜的除草效果稳定并且能够缓解普通地膜使用所带来的残膜"白色污染"。2011~2013年甘蔗除草光降解地膜累计推广面积10.25万hm2,增产原料蔗153.8万t,蔗农增收6.87亿元,糖厂增收2.60亿元,国家增收利税0.59亿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21-13522+1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绿色食品突围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郑瑞云;郑玉美;

    为了规范绿色食品突围桃生产技术,使果农在生产绿色食品突围桃的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产品达到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型食品的标准,该规程在无公害突围桃生产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开展试验、示范,同时,还广泛听取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相关科技人员和种植突围桃果农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提高、完善而成。实用效果良好,生产的产品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标准,还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收入。深受果农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23-13524+1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沿阶草新品系区域试验研究

    范国华;谢彩云;莫志萍;

    [目的]为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新品种培育及其合理栽培、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2009~2011年对沿阶草新品系、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在江苏南京、广东增城、贵州独山及贵州贵阳4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区域性试验,主要对农艺性状、观赏性、抗性及营养体繁殖速度进行鉴定比较和分析评价。[结果]沿阶草新品系在4个试点种植均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快,青绿期长,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从栽植至种子成熟整个生育时期一直保持绿色;在4个地区花色、瓣型、观叶期及果型等性状表现一致,品种一致性高;花期在独山和贵阳偏晚,在南京和增城沿海城市地区偏早。在自然生长状况下,沿阶草新品系第1年分蘖率及营养体繁殖速度都明显高于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这可为后期管理带来便利。[结论]沿阶草新品系在4个试点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全年青绿;新品系与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相比,耐阴性及抗性强,观赏性及繁殖率高,是景观绿化优良品系。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25-13526+1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江黎明;薛瑞长;尹贻强;

    以济宁3种类型的小麦主推品种济宁16(大穗型)、泰农18(中间型)、济麦22(多穗型)为材料,各类型品种分别设置3个种植密度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不同;高种植密度下才能使大穗型品种有较高的产量,此时其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形成较佳组合,且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对产量贡献较大;中种植密度下才能使多穗型品种与中间型品种有较高的产量,此时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贡献较大。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27+1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适宜济宁地区救灾补种的夏大豆品种筛选

    黄新阳;李继存;赵云;周延争;李素真;

    对来源于东北、华北地区的不同熟期的10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不同来源的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生育期和产量表现,以筛选出适合济宁地区救灾补种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适宜济宁地区种植的救灾大豆品种为冀豆12、邯豆5号、山宁15、鲁宁1号。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28-13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申晓慧;

    结合国内外对苜蓿(Medicage sativa L.)抗寒性研究成果,从苜蓿抗寒性生理指标性能、根茎类型、秋眠性、抗寒育种等方面对紫花苜蓿抗寒性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30+1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邵阳主烟区土壤和烟叶中微量元素研究

    徐雪芹;李小兰;陈志燕;曾德芬;蒋宏霖;

    [目的]为提导烟区烟叶生产、保持土壤-烟草系统中养分平衡、改善烟株田间生长的营养环境以及提高烟叶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邵阳3个主烟区土壤和对应烟叶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烟叶中铜、锰、锌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邵阳三烟区土壤铜、铁含量丰富,有8.54%土壤缺锰,有10.38%的土壤严重缺锌;烟叶中铜含量偏高,铁含量偏低,锌含量适中。[结论]在烤烟生产上,要因地制宜,注意增施锌肥,控制铜肥,喷施锰肥。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31-1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苦瓜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的研究

    梁金明;梁文立;陈桂贤;梁永东;

    [目的]为探讨中山市苦瓜最高施肥量与产量、最佳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达到节肥增产优质、高效、环保目的。[方法]开展测土配方施肥"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中山市苦瓜最佳施肥配方为施N 262.5 kg/hm2、P2O576.5 kg/hm2、K2O 157.5 kg/hm2,得出最佳施肥配比为1.00∶0.29∶0.58。[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科学地进行苦瓜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33-1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红星农场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的建立

    赵林;范文义;

    以Browse/Server架构为基础,SuperMap IS.NET为平台,利用MVC框架与AJAX无刷新技术,基于WebGIS之上,设计实现了红星农场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理论,在已完成的测土配方施肥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地图基本操作、专题图分析、作物种植情况分析、历年数据分析、地图量算、地图鹰眼、空间查询、测土配方施肥八大功能和模块进行了介绍。根据红星农场具体需求及农场具体情况,论述系统功能实现的基本方法,并举例系统的实际应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36-1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氮肥形态与小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关系的研究

    孟瑞娟;

    [目的]为了探究合理搭配氮肥形态和用量,在保证蔬菜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肥形态对小油菜中酸盐含量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小油菜中硝酸盐含量。[结果]在同一氮肥水平下复合肥硝酸铵(硝酸铵是硝铵态氮肥或称之为硝态氮肥,不是复合肥)较铵态氮肥碳酸氢铵和酰胺态氮肥尿素产量高,硝酸盐积累少。[结论]在保证合理的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合理搭配不同形态的氮肥有利于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41-13543+1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土壤养分速测仪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梁宏玲;袁辉;

    [目的]为评估河南益农牌YN-4000型多功能土壤养分速测仪在科研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速测法和常规法分别测定不同地块土样的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采取速测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的值都要低于常规法测定值。而有效磷的测定值有高有低,其中2/3土样速测法的测定值比常规法要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速测法和常规法测试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而有效磷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速测法的精密度不高,并且测试结果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以水解性氮显著(P<0.05),其平均变异系数达23.93%。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44-13545+1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马二登;李军营;马俊红;杨增丽;李天福;

    [目的]为探讨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云南典型植烟土壤条件下(紫色土、红壤和水稻土)3种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100%无机肥、80%无机肥和60%无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水稻土在农艺性状和初烤烟叶产量、产值表现上较优于另2种土壤,而红壤和紫色土中上部初烤烟叶化学品质好于水稻土;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在紫色土和红壤条件下,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不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量、产值的形成。在水稻土条件下,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促进了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形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协调烟叶烟碱含量和提高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效应越明显。[结论]土壤类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无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配以有机肥施用对初烤烟叶品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如何协调好有机无机配施在保障烟叶产量和改善烟叶品质两者之间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46-1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水稻机插秧栽培肥料研究

    冯方;李龙先;

    [目的]为了探索水稻机插秧栽培方式最佳施肥处理。[方法]通过设计3个施肥处理进行试验对比,探索最佳施肥处理,用以指导今后大田水稻施肥。[结果]机插秧水稻施三元复合肥600.0 kg/hm2、尿素652.5 kg/hm2。[结论]在促花肥中,适当增加三元复合肥的施肥处理,穗粒结构最合理,产量最高。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50-1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壤利用改良途径——以关岭自治县板贵乡木工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汪雪莎;

    以关岭自治县板贵乡木工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分析土壤利用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结合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工程特点,优化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工程内容,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52-1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肥在水稻大田抗高温热害的效果

    疏飞琴;

    生物肥料是作物用肥的发展方向。通过2个示范点的苗情对照以及产量、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肥具有增强水稻抗高温热害的能力。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56+13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山市屯溪区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研究

    邓新文;凌彬青;

    基于在黄山市屯溪区实施的"测土配方"项目,对屯溪区主要养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结果对屯溪区的农业合理施肥、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57-13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冼伟;赵凯宾;宋健泉;邓小桃;

    [目的]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大量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方法]以优质铁皮石斛蒴果为试材,对铁皮石斛从种子无菌萌发、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植株生根诱导、组培苗移栽等各组织培养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试验建立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和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其中种子无菌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KT 0.3 mg/L+NAA 0.1 mg/L,原球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1.0 mg/L+NAA 0.2 mg/L,原球茎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NAA 1.0 mg/L+1.0 g/L活性炭,生根壮苗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1.0 g/L活性炭+10%香蕉泥,移栽苗最适基质为松树皮+小石块为9∶1。[结论]研究可为铁皮石斛组培苗的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59-13560+1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魏丽芳;于桂芬;冯国宝;杨亚平;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自然繁殖率低,野生资源稀缺,近些年对其人工快繁技术研究进展较快。从外植体、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生根与壮苗、移栽等方面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种苗培养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大田移栽技术研究相对薄弱,移栽后的种苗成活率较低;对于种苗培养过程中药用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较少。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加强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与原球茎增殖分化相关性研究,缩短种苗培养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大田移栽技术基础研究,提高移栽成活率;加强组织培养过程中种苗药用有效成分积累规律以及与培养条件关系研究,提高种苗药用有效成分含量。该研究可为铁皮石斛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61-1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开县段木香产业链条特征及发展对策

    刘洪;刘晓燕;

    对三峡库区开县段中药材木香产业现状及其链条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开县段木香产业链的运行结构,并结合三峡库区开县段木香产业环境基础,探究了开县木香产业发展道路,旨在为木香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64-1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灾害防御

  •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及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

    黄卫;李仕龙;玉子应;农德坚;陆成福;廖金政;陈超君;李子玲;

    [目的]探讨20%康宽悬浮剂、30%度锐悬浮剂、20%速杀特3种新型杀虫剂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及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宜广西蔗区的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新型药剂,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叶面喷施方法,进行了20%康宽150 ml/hm2、30%度锐150 ml/hm2、20%速杀特1 500 ml/hm23种新型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结果]施用3种杀虫剂后第23天的枯心苗率防治效果为41.43%~48.57%;第183天的螟害节率、螟害株率、死尾株率防治效果分别为21.49%~24.47%、7.48%~9.14%、8.72%~11.05%;甘蔗收获时的有效茎数比对照增加了6.19%~8.18%,甘蔗蔗糖分提高了0.68~1.00个百分点。3种杀虫剂处理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和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结论]3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以防治枯心苗率的效果最好;3种杀虫剂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均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的新药之选。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66-13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淮北地区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分析

    孙家峰;

    淮北地区二点委夜蛾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或以老熟幼虫作茧越冬,4月上旬始见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5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5月下旬~7月上旬为1代成虫发生期;7月上旬~8月上旬为2代成虫发生期;8月中旬~10月中旬为3代成虫发生期。卵单粒散产,主要产在麦秸、麦糠覆盖物上。1代二点委夜蛾主要在麦田发生;2代为害夏玉米苗,为主害代;3、4代幼虫田间发生量少,为害较轻。幼虫在田间分部不均匀,主要取食玉米苗茎基部,喜隐湿环境兼营腐生生活。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68+13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0种植物组织浸提物对沙田柚黑星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沈霞;

    以苦楝、枇杷叶、白头翁、麻黄根、鸡血藤、金樱子、猫爪草、龙葵、银杏叶和荜拔10种植物组织的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浸提液为材料,研究它们对沙田柚黑星病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初步探索10种植物组织浸出物对沙田柚黑星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组织的浸提液对沙田柚黑星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银杏叶、龙葵、猫爪草、荜拔等4种植物提取物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质量浓度为0.012 g/ml的银杏叶石油醚浸提液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达91.36%。因此,银杏叶可作为防止沙田柚黑星病的杀菌性植物资源。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69-13571+13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桑天牛成虫生物学特性及林间动态

    骆启权;苏远达;

    通过对安徽合肥地区杨树林桑天牛成虫的林间动态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桑天牛成虫的林间发生动态及成虫期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桑天牛成虫出现期在6月下旬,高峰期在7月上旬,雌雄性比1.08∶1.00。桑天牛成虫个体数量占4种天牛(桑天牛、光肩星天牛、星天牛、云斑白条天牛)总个体数量的96.3%。成虫一生均需补充营养,补充营养最喜食植物为构树,平均补充营养量(取食面积)1 200 mm2;雌雄成虫一生均可交配,前18 d交配次数较多,后逐渐减少,且上午交配多于下午;雌虫平均咬产卵刻槽数33.4个,平均产卵量24.5粒,幼虫孵化率100%;成虫寿命平均雌32.3 d,雄33.3 d。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72-13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林业

  • 南丰森林资源流转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朱剑敏;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能够同时提高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资源的生产效率,又可以完善当地森林资源产权的流转制度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综述了江西省南丰县森林资源流转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当地森林资源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规范其森林资源流转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75-1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旱条件下不同春伐时期对春季桑树发芽及生长的影响

    王永红;张仕花;李刚;朱红玉;

    在草坝地区冬春干旱或初夏干旱环境条件下,通过对早生桑品种农桑14号采取不同时期进行春伐的试验调查,发现推迟伐条对桑树潜伏芽发芽日期有一定的推迟作用,对春节桑树的单株产量、平均条长、单位条长产叶量、单位质量叶片数等经济性状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说明,在冬春或初夏干旱季节,雨水透地时间来得晚的年份,比正常年份适当推迟春伐时间(即在1月20日)对春季桑树生长更为有利。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77-13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昆嵛山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刘丹;亓文英;高广臣;王晓云;

    通过对昆嵛山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专项调查,查明了昆嵛山现有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9科23属28种1变种,其中昆嵛山植物区系新纪录2种1变种,并在此调查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建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79-13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黄河下游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唐卫平;赵黎明;杨朝兴;

    在分析河南黄河下游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森林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南黄河下游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围绕黄河下游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依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构筑"四区三带"生态网络要求,结合以往实践探索,研究提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培育森林、保护湿地、治理沙地、林下经济、机制创新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82-13583+1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绵羊生殖激素及其在非繁殖季节的应用

    孙晓萍;刘建斌;杨博辉;郭婷婷;岳耀敬;

    阐述了绵羊生殖激素的作用以及不同繁殖阶段的代谢规律,并分析了外源生殖激素对绵羊繁殖性能的诱导作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84-1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斑块化生境中松鼠的秋冬季活动距离研究

    哈丽亚;戎可;

    在斑块化的原始红松林中,对松鼠(Scicurus vulgaris)进行无线电跟踪,研究其秋冬季日活动距离。结果表明,红松林斑块中的松鼠的秋季日活动距离远小于分布于红松林外的松鼠;不同生境斑块中的松鼠的冬季日活动距离基本相同。所以,不同季节下,松鼠对破碎化生境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87-13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南岭天蚕气象条件及饲养技术研究

    吕校华;刘云华;陈水扬;戴劲;

    南岭天蚕是以栎树叶为食的珍稀绢丝昆虫,由于天蚕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养殖,受到气候和饲料因素的影响,其幼虫生长发育不齐,作茧和化蛹也不齐,因此在制种期成虫羽化时间差异大。2008~2009年在湖南省绥宁县开展天蚕农业气候生态及饲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天蚕生长的适合温度是随着蚕龄而变化的,饲养时要先在室内再放室外。冷空气活动,特别是寒潮的影响以及暴雨的侵入给天蚕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影响,使天蚕的成活率大大降低。天蚕生长的适宜海拔高度大约在500~800 m。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90+13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吸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齐云霞;夏伦志;吴东;陈丽园;

    综述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吸附的研究进展,并从黄曲霉毒素B1的分子结构和蒙脱石的结构特点出发从分子水平上介绍了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吸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06-13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长春市居住区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研究

    王庆芬;

    通过对长春市若干个居住区中彩叶植物资源的种类、生长状况及园林应用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总结长春市居住区彩叶植物有50种、21科,按照彩叶植物的不同种类分析彩叶植物的造景形式和应用状况,并对长春市居住区彩叶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91-13592+1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公园可持续性营建方法研究

    赵兢;罗言云;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园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公园案例和公园改造案例的研究,提出城市公园可持续规划设计的参考依据,结合"有机更新"、生态型城市公园设计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实际应用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城市公园可持续性营建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对今后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更好地促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93-1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乡村环境景观规划对策分析

    卜卫东;王海滢;

    结合参加新农村规划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乡村环境景观规划的特点。认为乡村环境景观规划的技术与对策是在做好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尊重主体、传承文脉的理念,并要借鉴成功的乡村环境景观发展模式。目的是为乡村环境景观规划提供借鉴,进而为实现城乡景观相融打开思路。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96-13597+13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一期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孙晓彦;李岩岩;李蕾;

    阐述了沈阳市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一期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总体布局等,以期为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598-13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桃花校园建设实践研究

    顾建中;王燕;朱发仁;

    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桃花校园建设实践为主题,介绍了桃花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以及景观设计思路。突出"仙女迎宾"、"蓠垣春色"、"鸟语花香"、"桃仙荟萃"、"车驰花舞"、"滨湖花柳"、"桃花迷宫"、"桃墙花壁"、"桃花流水"、"桃李芬芳"十大校园核心桃花景观建设,以期为桃花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00-13601+13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国际生态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王景平;

    分析了黄河国际生态城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提出了其生态旅游资源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绿色环球21"认证为标准的开发对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02+13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主要藤本植物的生态学习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甘义进;毛毳;张贵志;廖宁;

    概述了藤本植物的类型、生长与生态特性,总结了藤本植物应用的因地制宜、科学性与艺术性、文化性原则。认为藤本植物主要应用于墙体、立交桥、构架、地面与阳台,通常采取的形式主要为垂挂式、凉廊式、蔓靠式和附壁式。最后归纳了主要藤本植物的种植要点,以期对我国低碳城市、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03-13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近20年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朱晓鹏;李鹏;许姗姗;祈冉;苏日娜;

    以和林格尔县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对植被覆盖展开相关研究分析,获取如下结论:①研究区以低覆盖度植被占主导地位,整体上植被生态系统较脆弱;②各景观类型差异性较小,但各类型间存在微弱增大的现象;中覆盖度植被破碎化程度最高,整体上各覆盖类型由破碎化、零散化趋于规则化、整体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10-13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2013年济阳县夏玉米减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张有菊;

    2013年济阳县夏玉米减产较多,主要从气象角度分析减产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降水偏多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光照不足是夏玉米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12-13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上海虹桥机场雷暴观测的统计分析

    阎凤霞;许建明;王峰云;

    利用上海虹桥机场1986~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虹桥机场雷暴日数、雷暴时数和雷暴持续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8年虹桥机场的雷暴日数和雷暴时数呈现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年左右是转折点;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65.95%)和春季(23.36%),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差异,夏季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到上半夜,而春季雷暴主要出现在夜间,这与不同季节雷暴的促发机制有关。利用雷暴持续时间度量雷暴强度,发现持续时间为0~1和1~2 h的雷暴发生频数最多,不同强度的雷暴均集中在夏季发生,统计时段内最长的一次雷暴过程持续时间达12.5 h。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14-13616+13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南2010年9月5~7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程锦霞;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9月5~7日河南省出现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切断低压和南支槽稳定维持造成了连续降水;中低空的低槽、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空急流起了一定作用;高空辐散抽吸作用,与低空较强辐合的叠加,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加强,为暴雨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中低层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的重叠,能较好地对应暴雨落区;较弱的动力条件下,热力对流引起的暴雨面积较小;强烈的动力作用引起的暴雨面积大、强度大、分布集中;中低空的水汽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中层西南气流输送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低空偏南、东南和偏东气流输送的水汽来源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17-13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人工增雨影响因子性能探讨

    卢培玉;

    国内外大量人工增雨试验证明,增雨作业效果已得到科学验证,人工增雨在我国已趋于业务化。分析了人工增雨作业催化剂性能特点;探讨了人工增雨常用催化剂Ag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工增雨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及人工增雨炮弹和火箭弹碎片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人工增雨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催化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上游增雨不会减少下游的雨量,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人工增雨手段,开发空中水资源,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23-1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漯河46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的影响

    程锦霞;

    利用漯河、临颍、舞阳3站1962~2007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相关系数和一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温变化趋势和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及以漯河站为代表的市区、以临颍站和舞阳站为代表的野外之间差异的演变趋势特征,通过t检验法检验其显著性。结果表明,3站的年平均气温变化与时间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大多数月份与时间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少数月份与时间演变呈显著的反相关,主要分布在夏季;多数月份与时间演变呈显著的正相关,冬季尤为突出;漯河的变暖幅度大于临颍和舞阳;而变冷的幅度小于临颍和舞阳。气温变化主要因素是气候自身变化,城市化影响是次要因素,但也是显著的不可忽视的,在预报与服务中必须考虑。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26-13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礼县2013年气候概况及其影响

    王礼芳;

    利用礼县气象局历年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概述了礼县2013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并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礼县平均气温偏高,总降水量偏多,年总日照时数略偏多、蒸发量略偏少,春季第1场透雨偏迟,晚霜冻结束接近常年,出现冰雹、暴洪、泥石流灾害较重;冬干春旱、4月上旬降温降雪天气、4月下旬冰雹、7~8月局地地方出现暴洪等给当地人民造成很大影响。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29-13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王楠;井宇;

    对近几年陕西省98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研究陕西省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时强降水阈值各地不同,≥10 mm/h较适宜于全省短时强降水界定;陕西省短时强降水多以零散分布、阵发性为主,且其对暴雨日具有较大贡献;陕北、陕南短时强降水频次多且强度大,关中地区则相反;秦岭以北地区多在夜晚和早晨出现短时强降水,而秦岭以南地区短时强降水日变化较小。地形和低空急流的日变化对陕西省短时强降水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31-13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两次影响低纬高原西行台风降水成因对比分析

    金少华;周泓;李桂华;艾永智;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FY-2卫星TBB资料和NCEP 1°×1°每6 h再分析等资料,对1002号台风"康森"和1003号台风"灿都"进入低纬高原后引发云南强降水天气的成因及其在陆上维持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行台风"康森"和"灿都"生成源地不同、登陆地点不同,2个台风登陆后自身均携带水汽,"康森"进入云南之前还有来自孟加拉湾西南急流卷入,水汽强辐合区出现在台风低压西侧和孟加拉湾西南急流区,强降雨落区与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一致;2次台风登陆前后低压东侧低空均有较强的南风急流,对台风低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孟加拉湾西南急流卷入有利于"康森"台风低压加强和维持;低纬高原的高能环境、地形动力抬升作用和台风低压温湿特征对称结构,是"康森"和"灿都"能深入低纬高原经久而衰的重要原因。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35-1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帅英;崔晓东;冯晨静;娄伟丽;

    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依托榜样的引导作用。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42-1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实验室开放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苏桂花;

    结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的实践过程,分析了高职院校传统实验室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的理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创建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其实行效果。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45-1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林院校“绿色实验室”建设浅析

    孙长霞;骆瑞清;陈建军;

    与传统实验手段相比,绿色实验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是未来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绿色实验室"的概念和意义,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实验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实验室"的建设原则,并提出了强化意识、严格管理、优化实验内容、推广微型实验、模拟仿真实验等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48+1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姚立健;雷良育;赵相君;

    在分析国内外高等农业工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高等农机教育存在学科地位得不到确定、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不高以及专业教育水平层次较低等问题。提出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机行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农机应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改革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提升教育者自身能力素质等建议。通过构建以面向市场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为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创新条件为途径,探索培养农业机械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49-1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临沧市设置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的必要性研究

    安福全;于龙凤;

    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关系入手,结合临沧市地域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内容,重点从地理位置、生物资源利用、社会及企事业人才需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在临沧市设置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52-13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学生管理角度探讨农业院校“中国梦”的实践问题

    梁爽;

    在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基于十八大精神,结合时代特色与高等教育的使命,以及农业院校践行"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内容,立足于学生管理角度,从思想意识、基层实践、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院校"中国梦"的实践问题。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54-13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教育研究

    张纯;范广杰;

    介绍了充分认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包括培养群体扩大化和年轻化、培养目标高移化、培养教育行政化。从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终身学习观念教育、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教育内容、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几方面,阐述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56-13657+13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教学平台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郭晓恒;严峰;胡颖;魏灿英;雨田;

    基于构建主义,利用网络平台改变目前单线性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调动学生的课余学习积极性,利用周边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环境优势,设计网络教学素材库建设方案,结合课堂教学,建构教学素材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合理应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有益尝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58-13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赣南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研究

    陈首珠;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赣南农村的义务教育还存在不足,在此分析了赣南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教育质量不高和发展不均衡两大突出难题,并根据赣南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从相关政策、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硬件设备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学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的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60-13661+13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实施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王斌;陈荫;欧阳小琨;曲有乐;邓尚贵;

    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从精选案例、把握案例给出时间、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形式、注重课堂引导几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最后讨论了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62-13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模块式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张建萍;

    以塔里木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模块式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突出了该教学法的"模块式"特色思维方式,认为它是在多种教学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更加完善和全面的一种教学方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64-13665+13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校园网的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谭冠林;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校园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农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相对滞后,本文在分析教学资源库功能与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与主要内容,提出了基于校园网的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模式和方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66-13667+13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林高职院校准家庭农场主培养机制研究

    陈学林;

    介绍了家庭农场的定义,结合时代现状,指出目前家庭农场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就开展高职准家庭农场主培养的现实意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农林高职院校高职"准家庭农场主"培养机制的构建做了比较充分的阐述。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68-13669+13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涉农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探析

    汶录凤;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涉农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以期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公平。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70-13671+13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化教学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成效

    于志会;

    项目教学法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此以农业院校教育方针和政策为理论依据,结合园林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结果表明,该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不仅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绘图及表现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增强了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引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72-13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 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频器对致香物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李俊鹏;赵高坤;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频器对烟叶内致香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采用异步电机变频技术的循环风机进行操控,设立1个对照和3个处理,分别对其在烟叶变黄及定色期的风机转速进行控制,从而对烤房耗能及烟叶内致香物质进行调控。[结果]通过对叶间风速、垂直温差与能耗的研究及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测定,最终得出密集烤房变频器改造后电耗明显降低,烤后烟叶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结论]研究可为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频器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21-13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纤维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何钢;文俊;王佳珺;

    将植物纤维应用到卷烟工业生产中,对改善卷烟感官品质、降焦减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式卷烟的一大特色,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纤维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今后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25-13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相关措施建议

    冯光;

    食品检验资质认定是国家对可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食品检验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强制性管理工作。针对食品检资质认定的特殊要求,结合基层食品检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为提升食品检验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的质量,食品检验机构可采取积极组织人员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评审工作的前期准备、现场配合和评审后整改工作等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27-13728+13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烟叶烘烤过程中烘烤工艺对新植二烯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

    韩翔雨;赵高坤;

    [目的]探讨不同的烘烤工艺下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从烘烤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烘烤工艺控制,对烤后烟叶中新植二烯进行分析检测,找出烟叶内的新植二烯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充分分解充分合成、部分分解充分合成、充分分解部分合成这3种烘烤工艺,可以分别提高烟叶中新植二烯的积累量。[结论]试验可为进一步研究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29-13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亚麻纤维脱胶酶系及脱胶工艺研究进展

    廖上峰;刘鹏飞;潘超;杜仁鹏;赵丹;

    亚麻纤维的提纯过程称为脱胶,即保留亚麻韧皮部可纺纤维,去除果胶、半纤维素等胶质组分。在简介亚麻纤维及其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概述脱胶酶系组分及作用机理,系统地总结了常用脱胶工艺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亚麻纤维脱胶工艺的改进方向。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32-13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鲍壳形态结构及蛋白质组分研究

    黄文文;洪碧红;孙继鹏;谭然;陈宇;陈永强;易瑞灶;

    [目的]研究鲍壳的形态结构、蛋白质含量及组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鲍壳横断面的形态结构,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鲍壳的蛋白质含量,采用离子色谱仪技术分析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组分。[结果]电镜下观察鲍壳横断面为交叉层状结构,片层之间有蛋白质相连接,鲍壳蛋白质含量高达22%。氨基酸分析表明,鲍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组分。[结论]试验验证了鲍壳的微观结构,探讨了其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鲍壳的药理学作用可能与鲍壳的蛋白质含量有关。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34-13735+1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保鲜处理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罗显扬;张正秋;屠幼英;吴媛媛;

    [目的]研究名优绿茶在不同的保鲜贮藏条件下,主要相关生化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筛选出最佳的保鲜贮藏技术参数。[方法]采用6种不同的包装材料,在不同的贮藏温度、除氧和有氧条件下对名优绿茶进行保鲜处理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低温贮藏有利于保持茶叶的感官品质。利乐包和铝箔包中茶样含水量分别为7.12%与7.31%;锡箔/聚乙烯袋(5℃)中茶样氨基酸含量降幅最小,为4.11%;利乐包中茶样的V C保持效果最好,降幅为45.70%;锡箔/聚乙烯袋除氧包装+铁罐包装中茶样的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最高,分别仅下降2.65%、13.04%和14.92%,而硬纸筒中茶样的儿茶素降幅达26.41%;利乐包对名优绿茶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结论]研究可为名优绿茶的包装和保存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36-1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西藏光核桃果实的品质分析

    刘丽;孟凡娟;

    [目的]分析光核桃果实的基本品质特征,筛选较优的品种。[方法]选取光核桃不同产地批次成熟的果实,利用生物学试验方法对其可溶性糖、有机酸、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从而确定光核桃果实的基本品质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研究得出,光核桃批次11905-9矿质元素含量较高,但是含糖量高、有机酸多,口感不佳;批次11905-7、批次11929-11含糖量和有机酸含量都较高,但是矿质元素含量偏低,营养价值不高,口感较好;其余大多数批次口感和矿质元素基本比较趋于一般水平。[结论]研究可为更好地培育和开发利用光核桃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40-13741+1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松辽风味菜类食品丙烯酰胺成因分析

    冯小兰;

    对157道松辽风味菜肴中可能形成丙烯酰胺的菜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丙烯酰胺的菜共有26道,占16.6%。烹调方法以油炸、煎、熏烤形成者居多,使用的配料以淀粉、面粉、面包渣等为主。提示在烹调过程中多避免高温下加工烹调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免产生丙烯酰胺,同时还需在松辽风味菜肴烹制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出安全的烹调方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42-1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个山药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袁辉;梁宏玲;

    [目的]分析比较3种常见山药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品质特点。[方法]以3个市场常见的山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其主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研究发现,3个山药品种的主要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细毛山药灰分、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2.57%、0.42%、0.07%,铁棍山药3种成分含量依次为2.45%、0.16%和0.05%,鸡皮山药3种成分含量最低,分别为1.68%、0.21%、0.03%。细毛山药的相关成分含量与鸡皮山药差异明显;鸡皮山药含水量最高,为82.24%;铁棍山药氨基酸含量最多,为0.456%。综合考虑,认为细毛山药品质相比铁棍山药和鸡皮山药较好。[结论]研究可为开发保健类山药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44+1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喷雾干燥法加工樱桃固体饮料的研究

    韩冬屏;陈岗;吴振;

    [目的]优化喷雾干燥法加工樱桃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生产出风味独特的樱桃固体饮料。[方法]试验以新鲜樱桃为原料,在一定的喷雾干燥条件下,通过添加蔗糖粉、阿拉伯胶、麦芽糊精等辅料,生产樱桃固体饮料。确定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樱桃固体饮料的配方,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喷雾干燥樱桃固体饮料配方参数。[结果]试验表明,添加5.7%的蔗糖粉、15.26%的麦芽糊精和0.097 4%的阿拉伯胶后在进风温度190℃、进料流量400 ml/h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所制得的樱桃固体饮料溶解性较好、柔滑细腻、酸甜可口。[结论]研究可为樱桃的进一步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45-1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紫萝卜色拉卫生质量控制的研究

    马健生;

    [目的]研究紫萝卜色拉在制作与冷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与卫生质量变化。[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并拟定紫萝卜色拉基础配方,在不改变成品口感的前提下,统计减菌率,确定改进工艺的新配方;对色拉进行4℃冷藏,序时观察菌群变化,拟定产品保质期。[结果]紫萝卜色拉成品细菌菌落总数达3.1×103cfu/g,其中43%来自紫萝卜,23%来自酸黄瓜;经热烫后的改进配方细菌菌落总数为2.5×102cfu/g,减菌率达90%,效果明显。[结论]通过对色拉原料预灭菌、成品冷藏及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可有效控制其细菌数,延长保质期,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49-13751+1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歧杆菌培养及冻干菌粉制备工艺研究

    张帆;胡铁锋;郑李彬;李红强;张瑾;

    [目的]优化双歧杆菌培养及冻干菌粉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测定生长曲线、酸度曲线、冻干菌粉含水量,筛选冻干保护剂等研究双歧杆菌培养体系及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结果]试验得出,双歧杆菌在牛奶还原培养基中培养30 h,pH约为4.5时,发酵液活菌数含量最高。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加入单一保护剂100 g/L葡萄糖处理后,活菌率达到35.01%;加入复合保护剂(甘油+葡萄糖+海藻糖)后,活菌率可达72.09%。双歧杆菌真空冷冻干燥后,菌粉含水率约为3%(质量分数),冻干效果良好,益于保藏。[结论]试验可为深入研究双歧杆菌活菌粉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52-1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果蔬中抗坏血酸的几种测定方法

    李春霞;李艳;

    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综述了常用的几种检测果蔬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对每种测定方法的实验原理及具体用到的材料和操作方法分别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分析了各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可以根据试验的需要进行选择。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56-13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美白对虾中铅·镉含量的测定与健康风险评价

    刘丽;徐永福;刘伶俐;陈湘艺;洪波;万译文;

    [目的]建立南美白对虾中铅、镉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初步评价其健康风险。[方法]运用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南美白对虾中铅、镉的含量,并采用健康风险指数(RI)的方法对湖南澧县居民食用南美白对虾中铅、镉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湖南澧县6个养殖基地的南美白对虾中铅含量为0.034 7~0.081 2 mg/kg,镉含量为0.008 4~0.043 8 mg/kg,远远低于国家无公害水产品的限量要求(≤0.5 mg/kg),其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南美白对虾中铅、镉的含量;从健康风险指数来看,湖南澧县的南美白对虾中铅、镉对人体健康风险水平较低。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58-13759+13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单个农户-单个食品企业合作博弈初探——以2人讨价还价问题求解为基础

    郄海拓;

    合作博弈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农户也逐步摆脱了闭塞和落后的形象,积极参与到市场中争取自己的利益,农户与食品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本质上是对于利益的分配。该研究基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解决两人讨价还价问题的思路,以单个农户与单个食品企业为研究主体,进行了合作博弈研究,以解两人讨价还价问题的思路为例进行分析和求解,结合图示解释不同情境下的求解方式。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60-13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烟叶基地单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分析

    俞杏珍;秦铁伟;张忠新;

    分析了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建设的涵义与目标。以兴山县榛子乡烟叶片区为例,简介了其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提高基地单元建设水平的具体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63-13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新疆乌什县为例

    胡青江;秦放鸣;

    以乌什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来深入剖析边境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65-13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协同论”方法体系的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

    苑大超;

    解析了"协同论"方法体系的内涵,结合对高校内部的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管理机制3个子系统关系的分析,将"协同论"方法体系引入到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认为在"协同论"方法体系的指导下,高校可实现3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67-13768+13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张淑敏;张宝雷;

    根据1990~2011年山东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以及城镇化率的数据,采用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山东省近20年来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及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山东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有协整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但城镇化不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并分析了相关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69-13771+13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李文杰;

    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及驱动因素,揭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及金融需求,从中总结了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金融支持对策,以期为建立与高新科技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72-13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粮食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

    闫琰;王志丹;刘卓;

    首先从粮食消费总量、结构、品种和消费区域差别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消费的现状,并分析了引起这些现象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粮食消费可能的发展趋势,并预测了我国未来粮食的消费量和消费峰值。最后针对我国粮食消费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对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75-13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论大中小城市和新市镇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

    姚永康;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几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不竭的巨大动力和潜力所在。本文在梳理学界对新型城镇化的不同观点以及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协调均衡大中小城市和新市镇的结构关系的思路,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以及新市镇提供相同的发展机会,坚持有序发展特大城市、优先发展大城市、重点关注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中心小城镇(新市镇)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政策,使得不同城市(镇)的居民在医疗、养老、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缩小待遇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广泛均等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78-13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盐都区粮食规模化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张连成;戴凌云;吴建中;

    通过对粮食规模化生产大户的典型调查,摸清了目前粮食规模化生产大户的产量水平、生产效益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如何促进规模化粮食生产大户平衡健康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对策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83+13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土地科学

  • 基于耕地变化与粮食产量关系视角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

    洪磊;

    通过计算1996~2008年全国及各省的粮耕弹性系数,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生产之间关系以及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996~2004年多数年份粮耕弹性系数大于零,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基本同方向变化;2004年后粮耕弹性系数均小于零,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逆向变动,耕地质量或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对粮食生产带来的正面效应超过了耕地面积总量减少带来的负面效应;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空间格局大体由东至西逐渐减弱。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改变强调数量为主的耕地占补平衡观念,保护重心应从耕地的"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改造",允许耕地资源的跨省域"占补平衡"。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84-13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倪珍;闫修民;张兵;刘晶;吴东辉;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受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动物群落变化能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做出响应,有指示环境变化的作用。对我国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开垦过程、土地利用恢复以及同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的土地利用强度、生境退化程度和恢复程度引起的覆被变化条件下,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从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变化角度,通过对自地下生物系统理论的构建,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87-13788+13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暂行办法实施分析

    佟宝辉;张忠庆;

    分析论证了实施吉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暂行办法的意义和必要性,指出该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弥补了吉林省经济发展急需用地指标的不足,实现了地方行政区域间土地和资金的相互流通,对提高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暂行办法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89-13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丰顺县低丘缓坡资源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刘远君;

    在土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当前制约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提出了低丘缓坡资源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旨在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合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91-13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绥化市土地利用效益动态评价研究

    贾凤梅;徐宁泽;赵淑娟;郑丽颖;

    以2007~2011年黑龙江省和绥化市统计年鉴的调查数据源为依据,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选取经济、生态和社会等3个方面16个指标进行评价,对绥化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绥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经济效益增长显著,但是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自2009年呈现出下降趋势。针对绥化市土地利用效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94-13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科学

  • 土壤水分监测的WSNs节能供电系统研究

    卢启福;庄思;

    为了解决应用于土壤水分监测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由于特殊的物理构造致耗能大的问题,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长时间稳定监测的能力,研究设计了传感器节点节能供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供电通断控制装置和太阳能充电系统两部分组成,旨在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单个节点特别是耗能较大的TDR-3土壤水分传感器的长时间稳定的供电。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简单有效,能够较长期稳定地为传感器节点进行供电。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796-13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调查分析——以西昌学院为例

    张亚君;

    就农业高校西昌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馆的现状,并通过调查该图书馆在2008~2012年馆藏纸质图书借阅数量、借还总量、图书利用率等情况,分析探讨了5年来该馆读者对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并就如何提高纸质图书资源利用提出相应对策。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00-13801+13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近10年来我国火龙果文献统计分析

    王桂荣;沈建勋;应建平;蒋根水;蔡红阳;潘玮瑄;沃林峰;

    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火龙果的文献,对我国近10年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火龙果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及所在单位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目前我国火龙果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02-13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引证指标的变化看我国海洋类期刊的发展

    张晓琨;陈靖;

    根据2007~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分析了我国18种中文海洋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及平均引文数在4年中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海洋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都有所提高,并且平均影响因子及平均引文数高于所有期刊的同年平均值;平均他引率与所有期刊的同年平均值相当;平均总被引频次略低于所有期刊的同年平均值;而平均来源文献量远低于所有期刊的同年平均值。另外还介绍了我国4种英文海洋类期刊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引证指标的分析与比较,反映目前我国海洋类期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期刊质量的提升。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04-13806+13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耕深检测装置的设计

    阿依灯·托列什;沙伊拉·哈丸;李博;

    针对微耕机使用者无法直接监测耕深大小的问题,设计一种通过检测外加可活动支架与旋耕刀安装支架夹角的装置,推算对应耕深大小,并通过显示模块将实时数据传送给使用者,从而便于使用者实时监测微耕机的作业效果,有效提高翻耕作业的质量。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07-13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

  • 楚雄市失地农民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浅析

    母赛花;杨阳;赵梅;

    我国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失地农民日益增多。本文对楚雄市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指出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从提供就业培训、建立多元化征地补偿形式、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现阶段解决楚雄市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09-13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社区医疗服务浅析

    宋登敏;杜蓉;陈雪莲;

    农村社区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形式,对缓解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的定位、功能及发展现状出发,探讨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我国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的主要措施。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12-13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

    杨世建;

    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产量高的生产者得到国家更多的补贴,因而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粮食主产区政府主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确保国家有限的农业补贴资金更好地发挥功效,应从转换农业补贴理念、整合农业补贴内容、完善补贴发放程序、拓展补贴资金监管渠道等方面着手,对给付主体、受偿对象、补贴标准、范围、形式和实施方式以及监管等进行全面改革,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14-13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湖南省“两型”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

    陈卓;范永忠;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背景下,提出"两型"农业是符合"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农业。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湖南省"两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南省"两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模式与实现路径。强调利用湖南省"两型四化"的发展契机,通过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综合技术应用,发展精细化、集约化、高产化、生态化农业。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17-13819+13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

    张秉宇;孙猛;

    结合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指导原则,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机构设置、学科结构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现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应重点关注与思考的环节,以期为辽宁省优秀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提供正确的指导。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20-13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湖州市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王利华;许树辉;

    对湖州市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走访了二区三县的农业局、农办以及部分乡村、农业企业,听取了不同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并结合前人研究,提出了湖州兴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①循环农业和养老、休闲服务业应是湖州市农业未来发展的重点。②应该重新认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资本下乡问题。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推联盟的完善是湖州市农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④应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使湖州不仅成为美丽乡村品牌的创立者,更成为标准的制订者。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22-13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中国兽医学报》性质及学科分类

    李杨;朱安;张志转;朱永和;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兽医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兽医学报》2010年刊登的论文全为学术性,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89.38%,生物学类文献超过该学科"20%区域"文献数均值,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畜牧与动物医学类及生物学类专业学术期刊。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正>GB/T 7714-2005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PACS-L: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Houston,Tex: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1995-05-17].http://info.lib.uh.edu/pacsl.html.[2]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History of OCLC[EB/OL].[2000-02-08].http://www.oclc.org/ahout/history/default.htm.

    2013年35期 v.41;No.432 1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