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斌涛;熊大维;
[目的]探讨利用稻草秸秆作为碳源固态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方法]以碱预处理的稻草秸秆作为碳源,确定里氏木霉固态发酵的优化条件,使用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对稻草进行酶解反应。[结果]在采用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固液比1.0∶2.0(g∶mL)、温度28℃、初始pH 5.5、吐温-80浓度为0.2%和发酵时间为96 h时,菌株固态发酵的产酶条件最优。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8.9 U/mL。利用试验所产酶制剂对稻草进行水解,酶解得率为68.2%。[结论]该研究为里氏木霉固态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和酶解稻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20年18期 v.48;No.65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殷浩文;张璐璐;张坤;陈绍红;赵云涛;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内源性蛋白酶和微生物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改变蛋白质的生物特性,导致蛋白质发生降解,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从水产品贮藏过程中内源性蛋白酶与蛋白质降解、水产品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机制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水产品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研究进展,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当前热门的水产品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防控措施,并且对蛋白质降解防控措施进行展望,以期为水产品品质变化机制、防控技术开发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庚;
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柳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关键性进展。总结了近年来柳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核心种质构建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柳树种质资源,开展柳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依巴代提·木合旦尔;伊达娅提·木合旦尔;
云杉属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细胞胚萌发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细胞胚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成熟过程。体细胞胚的成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理因子、糖类、PEG、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时间和各种离子等因素。综述了云杉属树种体细胞胚成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发现只有云杉属树种体细胞胚真正成熟并同步萌发,才可以利用云杉属树种体细胞胚进行工厂化育苗。
2020年18期 v.48;No.655 11-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陆琴;李冬琴;
土壤酶催化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推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土壤酶的来源、存在状态及功能、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概述,强调了土壤酶活性对土地利用方式、耕作管理、施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及重金属污染等的生态指示作用,为更好地利用土壤酶来及时了解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运行状况及采取适当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2020年18期 v.48;No.65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何宇;吕卫光;张娟琴;张海韵;张翰林;李双喜;郑宪清;白娜玲;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高分子聚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保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被生物体完全降解,作为生物絮凝剂、肥料增效剂、保湿剂、药物载体、食品添加剂等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化妆品、环保和食品等众多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γ-聚谷氨酸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提取和应用方面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聚谷氨酸和γ-聚谷氨酸的应用;最后,基于γ-聚谷氨酸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对γ-聚谷氨酸制备中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0年18期 v.48;No.65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薄国栋;杨斌;黄广华;牛春胜;白培波;邰振益;王启业;杜本林;高强;
综述了生物有机肥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烤烟生长发育、抗病性、品质及烟叶重金属的影响,并对当前制约生物有机肥推广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生物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中的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0年18期 v.48;No.65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何乐平;张蕾;
作为细胞第二信使,Ca~(2+)协调着植物对各种生理反应的感知。钙离子传感器向下游传递钙信号并引发级联反应,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的响应等过程。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在Ca~(2+)介导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植物CDPKs/CRKs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旨在为CDPKs/CRK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26-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周永进;孔令聪;许有尊;习敏;杜祥备;孙雪原;季雅岚;吴文革;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温光资源丰富,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保障安徽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该地区稻-麦生产中茬口安排不合理、品种选择不恰当、肥水管理不适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优化集成了"沿江—江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成功示范应用。基于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实践,介绍了该技术模式的栽培调控途径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推动安徽稻麦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安徽粮食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18期 v.48;No.655 31-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振阳;杨修威;张险峰;董玲;刘显君;郑子怡;张林;
为筛选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的机收品种及适宜栽培密度,以16个国内新审定的优良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田间采用裂区设计,设置4个密度水平,研究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密度选择响应。结果表明,鹏诚216、富尔116、C2188、丰禾3019和泉润3467适合作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机收品种种植,鹏城216和丰禾3019适宜栽培密度为8.25万株/hm~2,C2188适宜栽培密度为7.50万株/hm~2,富尔116和泉润3467适宜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其中C2188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为26.7%,可作为机收籽粒品种种植,其余4个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为29.2%~29.5%,可以作为机收果穗品种种植。
2020年18期 v.48;No.65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蕾;严宗山;张想平;李润喜;谢忠清;张自强;牛小霞;徐也;邓超超;周琦;蔡小斌;
为探明不同品种(系)大麦不同穗位粒重和淀粉各组分含量差异,选用不同棱形和糯性的大麦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灌浆前、中和成熟期不同穗位粒重及成熟期不同穗位淀粉各组分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整个灌浆过程中不同品种(系)大麦粒重从大到小依次为中部、基部、顶部,中部粒重显著大于基部和顶部,其中二棱大麦中部与基部和顶部粒重的差异小于六棱大麦;基部与顶部粒重在灌浆初期差异较小,随着灌浆进程推进差异逐渐增大,非糯大麦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均为基部和顶部高于中部,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穗位间没有显著差异,且不同穗位淀粉各组分含量差异均在5%以内;糯大麦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高到低均为基部、中部、顶部,基部与顶部淀粉各组分含量差异大于5%。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量由高到低均为中部、基部、顶部,直链淀粉积累量顶部最低。因此,大麦顶部穗位籽粒粒重、淀粉各组分含量和积累量较低,在以后育种中提高顶部穗位籽粒粒重是高产优质育种的重点目标之一。
2020年18期 v.48;No.65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龙荣;
[目的]筛选出适合顺昌县推广种植的特种稻品种。[方法]选择13个中、晚熟特种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水稻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参试13个特种稻间产量、综合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紫两优737、闽糯6优6号、紫两优311综合表现较好、产量较高;紫两优2809、红两优6号、糯两优黑8、东联红4个品种产量中等;金黑1优1131等6个品种综合表现一般,应继续比较试种。[结论]紫两优737、闽糯6优6号、紫两优311共3个品种可在顺昌县作为特种优质稻推广应用。
2020年18期 v.48;No.65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艳丽;毛东雪;李艳秋;王建峰;王海涛;
为筛选适宜豫东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引进17个小麦品种在郸城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商麦156、涡麦182、轮选146、Gy-13028、泰麦1218的产量分别为9 550.05、9 505.05、9 332.25、9 272.25和9 197.10 kg/hm~2,分别比对照周麦18增产9.47%、8.95%、6.97%、6.28%、5.4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隆平9118的产量为9 054.45 kg/hm~2,比对照增产3.79%,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以上6个小麦品种(系)综合性状好、抗性强、产量高,适宜在豫东地区推广种植。
2020年18期 v.48;No.65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朝水;陈玮婷;陈昌铭;曹奕鸯;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非洲菊新品种"明卉傲阳"组培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方法]以"明卉傲阳"为供试材料,选用泥炭土、蛭石、菇渣、珍珠岩和黄土为育苗基质,研究10种不同基质配比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当基质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黄土=2∶1∶1时,基质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且非洲菊组培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根数、根长、成活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结论]泥炭土∶珍珠岩∶黄土=2∶1∶1为非洲菊新品种"明卉傲阳"最佳育苗基质配方。
2020年18期 v.48;No.65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段静怡;王祯;杜红慧;陶永新;饶火火;杨军;朱坚;
以灰树花菌株Gr0001+3为供试菌株,将菌丝长速、长势、原基分化速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筛选优良基质配方和松紧度。结果表明,基质配方为75%棉籽壳、8%麦麸、15%玉米粉、1%石膏、1%白糖、含水量在65%,且使用对折宽度17 cm的栽培袋在装料量湿重880 g/袋、装料高度16 cm下菌丝的长速、长势、原基分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灰树花菌丝生长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2020年18期 v.48;No.65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云;黄长林;宋小民;黄冬华;陶秀花;李宝光;
通过对江西省各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总结出江西省草花生产现状,并为此提出了相关优化对策,旨在为江西省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世娟;秦垒;曹天光;苏晓静;耿金鹏;
以自交系黄瓜18C-1为辐射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剂量~(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各组分Chla、Chlb、Cv含量在低剂量(6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下调,中、高剂量(80~12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上调,且中、高剂量下Chla含量均高于对照,Chlb含量均低于对照;光合基因rbcL、rbcS、rca、psbA表达量均受抑制,其中rbcL、rbcS、rca基因表达量随辐射剂量增加呈"W"型响应变化,psbA表达量呈"马鞍"型响应变化。综上所述,~(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基因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2020年18期 v.48;No.65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利生;吴晓峰;康杰;
[目的]评价西草净原药对斑马鱼的毒性。[方法]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在不同浓度的西草净中,观察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计算其半致死浓度(LC_(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暴露时间为24、48、72、96 h时的LC_(50)分别为9.984、8.397、7.923、7.923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998 4、0.939 7、0.792 3、0.792 3 mg/L,参照GB/T 31270.12—2014,西草净对斑马鱼属于中毒农药。[结论]西草净对斑马鱼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科学合理的使用,避免进入水体。
2020年18期 v.48;No.655 63-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晓;张永福;
基于2005、2010、2015年Landsat OLI/TM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依托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幅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速度变化模型,辅以CA-MarKov未来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探讨干旱区渭库绿洲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表明:2005—2015年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各地类相互转化中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绝对值变化幅度大,变化速度较快;预测模型精度0.782 9,能有效揭示研究区时空演变趋势,在自然影响因素、气象因素影响下2005—2015年变化趋势与2005—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较一致。
2020年18期 v.48;No.655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5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段雨彤;于海洋;佀冬梅;郭甜甜;安文刚;
[目的]提出并验证一种水中典型多环芳烃类物质蒽的微气泡处理方法。[方法]基于室内试验揭示了所制备微气泡的尺寸、浓度、传质系数和复氧效能等基本特征,通过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的气流量条件下蒽的降解效果及其动力学过程,并采用荧光指示法阐明了蒽去除的羟自由基氧化机理。[结果]微泡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其标准氧体积传质系数比普通曝气高一个数量级。使用空气作为微泡源时,在3 h的试验期间观察到蒽减少93.5%。蒽降解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k随蒽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少,随气体流量增加而增加,通过APF法验证坍塌的空气微泡会产生羟基自由基。[结论]微纳米气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蒽。
2020年18期 v.48;No.655 70-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可;金鹏;匡武;王翔宇;杨文韬;
针对农村红薯淀粉废水COD和氨氮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通过试验寻找一种能够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并适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的高效絮凝剂。结果表明,当一级絮凝池中废水pH调节为9~10,二级絮凝池加入8‰质量分数为0.6%壳聚糖溶液,三级串联絮凝池的搅拌速度分别为120、120、40 r/min,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 h时,通过进出水水质指标对比,COD_(Cr)、氨氮、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45%、25.36%、31.66%,大大降低了后续生化工段的处理负荷,使得整体工艺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并优于《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
2020年18期 v.48;No.65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6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勇;李昕;连昭;谢伟;赵晓亮;王东丽;汤国水;郭建军;
为探究不同微生物-中蒙草药体系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前景,选取武家塔露天煤矿复垦区3种适生中蒙草药及2种微生物菌剂不同组合体系为对象,研究不同体系下中蒙草药株高、根长、茎粗、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以及复垦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3种有效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板蓝根施用混合菌剂其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分别提高100.9%、75.5%和88.1%。防风施用胶质芽孢杆菌菌剂其茎粗增加100.0%,地下干重提高55.6%。黄芩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其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分别提高48.5%、114.0%和43.3%。3种中蒙草药中黄芩对微生物菌剂促生作用响应时间较短。对板蓝根施用混合菌剂,防风施用胶质芽孢杆菌菌剂,黄芩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以获得较好的促生效果。与中蒙草药单独种植比较,碱解氮含量在不同组合体系下均有增加。有效磷含量在胶质芽孢杆菌与板蓝根和防风组合体系下增加明显。有效钾含量在胶质芽孢杆菌和混合菌剂与黄芩组合体系下增加明显。综上所述,微生物-中蒙草药体系在促进中蒙草药生长的同时能够改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可以依据该研究结果选取合适的微生物-中蒙草药体系应用于该矿区土地复垦。
2020年18期 v.48;No.655 80-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叶伟伟;杨晓燕;张龙;郝桂喜;李明珠;黄俊;
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长枝木霉3种菌株按比例进行混合,制备一种有机物料腐熟剂,并对该腐熟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应用此腐熟剂对鸡粪进行好氧发酵腐熟,综合堆肥试验结果显示,接种该腐熟剂的试验处理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有效提高鸡粪堆肥温度,最高温度比对照高16℃,堆肥高温持续11 d,而且后期堆肥温度回落速度比对照慢;堆肥过程中还可以加速堆肥pH的升高,提高了物料的发酵腐熟效率。腐熟30 d后相比对照物料含水率降低了3%,C/N值低了3.4,全氮含量最高达2.42%,种子发芽指数比对照提前10 d达到90%,完全达到腐熟标准。综合各项指标,该有机物料腐熟剂可以加速鸡粪腐熟过程,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缩短堆肥周期。
2020年18期 v.48;No.655 86-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献伟;梁君桐;张子敬;刘贤;李志明;吕世杰;茹宝瑞;徐泽君;王二耀;陈宏;黄永震;
河南省共有5个品种的山羊,包括槐山羊、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太行黑山羊、河南奶山羊。其中槐山羊和伏牛白山羊已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并建立省级保种场。但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下也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山羊品种有退化、品种纯度受威胁、技术人员不足等。就河南山羊选育和杂交改良现状、存在问题展开论述,并探讨其发展方向,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2020年18期 v.48;No.655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凡;丁理法;彭建;陈刘浦;线婷;贝亦江;李锦笑;马文君;丁雪燕;
为探索海水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梭鱼的效果,开展梭鱼3种不同初始规格和放养密度,配套外塘养殖青蛤、泥蚶和缢蛏等贝类及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试验"跑道"梭鱼存活率为89.9%~91.4%,折算产量为8 334.0~13 333.5 kg/hm~2、产值33.3万元~53.25万元/hm~2;外塘收获贝虾产量总计18 600 kg,外塘产值35.4万元/hm~2;扣除成本后,该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在18.6万元/hm~2以上。该试验构建的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圈养梭鱼"结合外塘"精养贝+虾"的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过程水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20年18期 v.48;No.655 92-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特喜铁;李永春;
对海拉尔东山达乌尔黄鼠的贮食对象及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对黄鼠洞的挖掘和黄鼠的饲养试验发现,不同年龄黄鼠的采食量不同,成年鼠日均采食量22.8 g,幼鼠日均采食量15.5 g。黄鼠喜欢冷蒿、黄蒿、糙隐子草、冰草。在黄鼠洞挖掘中发现9个洞,每个洞中储藏的大麻籽46.8 g、枯黄植物5.9 g、冷蒿、黄蒿、糙隐子草、冰草也有发现,说明黄鼠喜食种籽、冷蒿、黄蒿、糙隐子草和冰草。黄鼠的取食对象随着周围环境和生境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其食物贮食的研究需要长期进行。
2020年18期 v.48;No.65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汪聪勇;赵杨杨;陈江凌;田全召;
利用EXCEL函数中的IF函数实现对荷斯坦牛20个体型线性性状(包括体高、胸宽、体深、腰强度、尻角度、尻宽、蹄角度、蹄踵深度、骨质地、后肢侧视、后肢后视、乳房深度、中央悬韧带、前乳房附着、前乳头位置、前乳头长度、后乳房附着高度、后乳房附着宽度、后乳头位置和棱角性)鉴定原始数据快速、简便地转化为对应功能分。根据各性状权重,计算个体体躯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5个部位得分以及个体总分。利用荷斯坦牛体型性状功能分,对牛场牛只选种选配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18期 v.48;No.65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宇翀;戴炜;林家杰;任新晨;
金斑蝶是集工艺制作、生态观赏和喜庆放飞三用蝶种,具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观察统计了不同温度处理下金斑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以及施用不同浓度复合肥的基质上栽培寄主植物马利筋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20℃条件下发育历期最长,为29~38 d;30℃条件下发育历期最短,为12~26 d;25℃条件下发育历期为14~28 d;室外自然条件下的发育历期为13~30 d。马利筋喜欢生长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营养土中,在栽植后可施用300 kg/hm~2的复合肥。金斑蝶生长发育最佳条件为温度25~30℃,湿度70%,寄主植物马利筋需要栽培在肥力浓度为300 kg/hm~2的营养土中。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金斑蝶在四川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依据。
2020年18期 v.48;No.655 101-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成倩;李红;高骏;姚惠娟;易建中;孙凤萍;
江苏某蛋鸡场发生体外寄生虫感染,经临检症状观察及镜检疑似鸡皮刺螨病。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鸡皮刺螨基因组18S rRNA、ITS、28S rRNA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及测序鉴定确诊该体外寄生虫为鸡皮刺螨。对18S rRNA、ITS、2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并给出了治疗和防控建议。
2020年18期 v.48;No.655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力;肖瑶;庞文颖;滕雪;唐仙英;
为了研究Num1和Pil1之间是否存在互作,构建了Pil1超表达菌株,并通过酵母四分体解离技术成功构建得到用于免疫共沉淀试验的超表达Pil1和Num1的菌株。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对Num1与Pil1的互作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并对试验中遇到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结果为研究Pil1是否参与细胞膜上Num1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20年18期 v.48;No.655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荆笛;张钰渤;刘圣聪;刘福君;王秀利;
为分析红鳍东方鲀与杂交鲀(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性腺发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二者的卵巢和精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与筛选共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EGs)4 157个(卵巢组织)和8 260个(精巢组织)。其中卵巢组织样本(O_2vsO_1)中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有1 912个,表达下调的有2 245个;精巢组织样本(T_2vsT_1)中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有4 234个,表达下调的有4 026个。通过GO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在卵巢组织样本中(O_2vsO_1),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归纳为93个功能类别与153条代谢通路;在精巢组织中(T_2vsT_1),差异表达基因可以主要归纳为73个功能类别与154条代谢通路,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和钙信号通路的富集程度最高。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红鳍东方鲀与杂交鲀的转录组信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转录组数据。
2020年18期 v.48;No.65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肖明敏;刘建海;杨逍虎;贾鑫;周玉丽;李威;薛春;呼海林;
以1年生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对照、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研究了生长季连续干旱和水涝对文冠果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处理42 d后,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苗高、冠幅和地径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1.6%、15.9%、和20.1%;水涝胁迫下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8.8%、20.4%和12.1%。干旱胁迫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小了29.9%、27.7%和37.8%;水涝处理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小了37.8%、34.9%和44.4%。干旱、水涝胁迫下根冠比显著提高(P<0.0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1%和33.9%,在水分逆境中增加生物量在根部的分配是文冠果应对水分逆境的一种重要策略。
2020年18期 v.48;No.655 117-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吕蒙蒙;陈宇;林思祖;
以杉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试验法,同时设置5个铝胁迫浓度,探究在不同铝胁迫浓度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加,杉木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也发生了改变。总的来说,杉木叶片的F_o、F_m和F_v均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F_v/F_m、QY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的趋势;F_v/F_o随着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F_o、F_m、F_v、F_v/F_m、F_v/F_o以及QY均在1.0 mmol/L时达到最低值;NPQ均明显高于CK,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与F_v/F_m和QY相一致,且在1.5 mmol/L时达到最高值;Qp均明显高于CK,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铝浓度为1.0 mmol/L时达最高值。
2020年18期 v.48;No.655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饶盈;罗优波;叶建丰;宣子灿;胡亚芬;
香榧是榧树中经过无性繁育的一个栽培品种,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多年来造林多采用嫁接苗,生产实践中尚未有扦插苗,通过对不同季节,选择不同枝段,开展多种浓度生根剂的轻基质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是香榧扦插的最佳时期,带顶芽与不带顶芽的枝段均可用于扦插,生根剂的促生根效果以NAA最佳,其次为ABT6号,再次为IBA,最佳处理为NAA 300 mg/kg浸泡插穗基部20min。此次试验,通过秋季扦插,选用带顶芽的枝段作为插穗,用300 mg/kg的NAA处理20min,3个月后的生根率达73%,6个月的存活率达93%。该研究为香榧扦插苗在生产实践中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0年18期 v.48;No.655 123-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庆标;张雨蒙;陶日志;朱意宝;蓝诗玙;
广西桉树速丰林年供应木材产量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25%,对保障我国木材储备和供应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广西区桉树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和多代连栽,林地土壤理化性质退化严重,土壤缺素、植物营养不均衡和病虫害频发等问题突出,生态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经营程度不高,制约了全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以全区桉树林地估算的木材供应量仅为10.5~12.0 m~3/(hm~2·a),离30.0~45.0 m~3/(hm~2·a)的桉树人工林高产目标相差甚远,增产潜力大。基于桉树文献和广西多个国有林场现行桉树营林方案等资料,结合笔者所在团队的桉树营林实践,系统探析新时期广西桉树人工林高产稳产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生态健康与现代林业可持续经营理念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为广西乃至华南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升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窦雅静;李雁;羊仁秀;
[目的]筛选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 T.C.Chen ex Chun)幼苗最适宜的培育基质配比,从而加快人工种苗繁育进程。[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红壤土、泥炭土、蛭石和椰糠土为基质,分析不同基质配比下降香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结瘤数量。[结果]降香幼苗最适育苗基质为红壤土∶泥炭土∶蛭石∶椰糠土=3∶1∶1∶2;幼苗生长3个月后,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需要适当补充氮肥和磷肥。[结论]该研究可为降香幼苗培育及当地人工林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18期 v.48;No.655 131-1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红江;
通过2013年以来4年时间的文冠果引种栽培试验,对文冠果物候期、观赏型品种选育、病虫害及栽培管理等进行观测、归纳、总结,为文冠果观赏型品种的选育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表明:文冠果适宜在北京地区"五一"期间营造观花乔木树种景观。根据文冠果花的颜色,将文冠果的观赏型初步划分为3个系列,即红花系、白花系、粉花系。根据花瓣的单重性,将文冠果划分为单瓣花和重瓣花两大类型。根据盛花期花瓣的特点,将单瓣花进一步划分为紧凑型、离散型、重叠型。根据花的颜色、花瓣的单重性和特点,进一步划分为10个品系,即单瓣白花紧凑型、单瓣白花分离型、单瓣白花重叠型、单瓣红花紧凑型、单瓣红花分离型、单瓣红花重叠型、单瓣粉花紧凑型、单瓣粉花分离型、单瓣粉花重叠型和重瓣白花紫芯型。
2020年18期 v.48;No.655 135-138+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启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用地孤岛化、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开展城市绿色廊道建设,建立连贯的绿色廊道网络,能起到充分发挥绿地系统整体规模效应的作用,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该研究从绿色廊道的基本概念入手,以枣庄市山亭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提出城市绿色廊道的构建方法,即提出绿色廊道选线模型、确立绿色廊道空间结构,为城市绿色廊道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2020年18期 v.48;No.655 139-14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晓雪;肖学健;刘青;王慧;
介绍了立体农业与休闲农业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对产业园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研究,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尊重科学技术,展望未来思想的指导下,探索盐城市射阳县友爱村的立体休闲农业的更新设计。规划提出:打造一个以立体农业为主,以果林种植和休闲观光为辅的综合型农业产业园的规划理念。产业园以大自然资源为本,以自然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心,结合立体休闲农业模式,依据改革开放的重点和难点极力创造出一个规划合理、特色鲜明、形式创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化解"新三农"问题。
2020年18期 v.48;No.655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希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分析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促进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规模轻质量,开发模式同质化严重;重短期效益,轻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发展;重资源开发,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重管理成本减少,轻专业从业人员招引等方面。通过采取更新理念,因地制宜,突出乡村开发特色;加强宣传,生态优先,倡导乡村绿色旅游;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强化培训,保障人才,提升乡村服务质量等对策来促进榆林市乡村旅游的优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18期 v.48;No.655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刚;郭振营;雷晓天;霍建中;
[目的]以节节麦为靶标,测定甲基二磺隆与丁草胺混配的联合作用类型,初步筛选最佳配比,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各单剂及混配不同配比对节节麦的鲜重防效,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各混配配比的联合毒力作用类型。[结果]甲基二磺隆与丁草胺在试验设计的几个配比下,表现出相加和增效作用。其中甲基二磺隆∶丁草胺为0.8∶50、0.8∶60和0.8∶70时,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试验表明,甲基二磺隆∶丁草胺为0.8∶60,用量912.00 g/hm~2,节节麦株防效达82.05%,鲜重防效达87.20%。[结论]用甲基二磺隆与丁草胺混配防除节节麦,以甲基二磺隆∶丁草胺=0.8∶60为最佳。
2020年18期 v.48;No.655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岭军;张翔;李亮;李琦;索炎炎;程培军;司贤宗;常栋;
[目的]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连作植烟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1 500、3 000、4 500、6 000 kg/hm~2)对烟株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物炭用量可明显改善连作植烟土壤品质,调节植烟土壤pH至适宜水平,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比较,T3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9.72%、2.41%、6.55%和4.65%;施用生物炭还能提高烟株的抗病性,降低根腐病、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常规施肥+生物炭3 000 kg/hm~2处理烟叶品质最佳且经济性状好,较对照产量提高26.14%,产值增加12.69%,中上等烟比例均提高21.08%。[结论]施用生物炭量处理能有效改善烟田土壤特性,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烟叶产质量。
2020年18期 v.48;No.655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邱丹丹;杨秀珍;戴思兰;董南希;李清清;陈嘉琦;韩文佳;刘景絮;张秋玲;
[目的]探讨氮营养水平对小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分枝、冠幅、株高、叶片、开花等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氮施肥方案,以期为小菊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施肥技术参考。[方法]以小菊"东篱秋心"为研究对象,以珍珠岩为栽培基质,设置不同氮水平(40、120、180、240、350 mg/L)进行盆栽试验,记录各处理的株高、冠幅、现蕾期等;并于盛花期对各处理的分枝数、叶片数、主茎粗、花序数等进行调查。[结果]氮水平为40 mg/L时小菊的冠幅、株高、叶片数、主茎粗、各级分枝数、花序数均最小,花期也最短,表现出明显的氮营养缺乏现象;180 mg/L氮水平下小菊正常生长开花,且最早进入初花期、盛花期;240 mg/L氮水平下小菊的冠幅、株高、叶片数、主茎粗、花序数均达到最大,花期也最长;350 mg/L氮水平下小菊叶片数显著减小、花期显著缩短,认为是氮过量现象。此外,小菊的冠幅、株高、叶片数、花序数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240 mg/L氮水平下,小菊总分枝数最大,此时冠幅、株高、叶片数、花序数也均达到最大。[结论]氮水平在180~240 mg/L时,小菊‘东篱秋心’的生长及开花较为适宜,对应的氮施用总量为270~360 mg/株,可作为该品种氮施肥量参考值。
2020年18期 v.48;No.655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丽艳;任善崇;王萍;孙银玲;曹阳;王伟明;
[目的]确定黄芪与大豆共发酵制备一种具有高纤溶活性黄芪豆豉的最优发酵工艺。[方法]以黄芪水提液浸泡大豆作为发酵基质,以淡豆豉来源的4株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株,以纤溶酶活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发酵菌株的筛选、黄芪提取液的浓度和比例以及发酵时间的考察,筛选最优发酵工艺。[结果]黄芪豆豉的最优发酵工艺:黄芪水提液浓度为75 mg/mL,黄芪水提液与大豆的比例为1∶1(mL∶g),最优发酵菌株为DCT-1,于37℃发酵36 h。[结论]黄芪与大豆共发酵制备黄芪豆豉,既提高了豆豉的纤溶酶活性,又兼具黄芪的补气功效,提供了一种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食疗产品。
2020年18期 v.48;No.655 162-16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思凡;李富婷;许赛赛;张博;马玲;
对二倍体马铃薯表观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糊化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加工应用品质作出初步评价。利用乙醇沉淀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进而采用双波长比色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和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淀粉糊化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化特征值崩解值、谷值黏度、糊化时间及温度四者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消减值及最终黏度呈显著相关(P<0.05)。表观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合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与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化特征值可初步判断出淀粉糊的稳定性及凝沉性,便于淀粉的加工利用。该研究通过对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及糊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为马铃薯淀粉加工应用和品质改善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165-1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樊青玲;周日宝;刘湘丹;陈娅;
[目的]建立忽地笑不同器官总RNA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忽地笑鳞茎、叶、花葶和花器官为材料,分别用普通试剂盒法、多糖多酚试剂盒法、Trizol法、SDS法和CTAB法进行不同器官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结果]忽地笑不同器官最佳RNA提取方法不同,仅Trizol法能提取出鳞茎中RNA,普通试剂盒法和CTAB法均能提取出叶和花器官高质量RNA,多糖多酚试剂盒法和CTAB法能提取出花葶高质量RNA。[结论]普通试剂盒法是忽地笑叶和花的最快速、最简便的提取方法;多糖多酚试剂盒法是提取花葶的最佳提取方法;CTAB法能有效去除多糖、多酚,适合忽地笑叶、花葶和花中总RNA提取;试剂盒法和CTAB法均能提取高质量RNA,满足RT-PCR及后续试验的要求。
2020年18期 v.48;No.655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世荣;周天林;史亚玲;
[目的]进一步探究甘肃省华池县药用植物资源和其分布规律,并分析药用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民间采访、标本采集、标本鉴定,并与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华池县目前所拥有的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华池县现有药用植物78科304种,以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优势。该地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主要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分别占31.80%和26.61%。现有7种栽培药用植物,栽培面积约335.5 hm~2。[结论]华池县药用植物资源虽丰富,但大多数品种的蕴藏量不大。因此,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好华池县现有中药资源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2020年18期 v.48;No.655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磊;夏小欢;付杰;
[目的]评价不同萎凋程度对绍兴红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龙井43茶树1芽2叶为原料,采用不同萎凋程度加工红茶,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进行评价。[结果]萎凋程度达到30%时,绍兴红茶条索紧直,断碎率低,香气甜爽,滋味甜醇,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分别为5.23%、18.13%。[结论]用龙井43茶树原料制成的绍兴红茶在萎凋程度30%时品质更好。
2020年18期 v.48;No.655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玮韬;罗海涛;顾程程;徐达;何力;苏加坤;
为实现卷烟特色加香,采用VAE型搭口胶S3033中添加陈皮香精、稳定剂聚乙烯醇(PVA)和乳化剂阿拉伯胶,制备陈皮味搭口胶,分析了不同配方对卷烟搭口胶应用性能的影响,评价了陈皮味搭口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最优配方m(S3033)∶m(陈皮香精)∶m(PVA)∶m(阿拉伯胶)=400∶50∶10∶2。制得的陈皮味搭口胶M4初黏度442 mPa·s,固含量49.96%,平均粒径0.946μm,pH 4.9。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搭口胶M4应用于卷烟中可赋予卷烟明显的嗅香特征,对于提升卷烟香气丰富性,改善卷烟口感有积极效果。相对于S3033,搭口胶M4制得的卷烟主流烟气酸性、中性、碱性香味成分总量分别提升8.78%、10.39%和7.68%。
2020年18期 v.48;No.655 180-18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含静;
[目的]为选择出合适的酿酒酵母酿造具有西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酿酒酵母NJ7、S37和EC1118发酵酿制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酒样的香气成分。[结果]检测出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共70种化合物,主要为高级醇、酯及酸;3种酿酒酵母发酵的酒样香气成分分别检测到64、67、53种,多种成分的含量差异也很大。3种酒样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说明酿酒酵母的种类对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的风味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前期试验筛选的酿酒酵母菌株NJ7和S37,发酵酿制的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香气成分丰富,形成了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的独特风味,具备工业化葡萄酒发酵的应用潜力,可作为西安地区葡萄酒酿制的特征酵母商品化的出发菌。
2020年18期 v.48;No.655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齐宇;贾喆;宋茹;
[目的]以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部位虾青素总量、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相对含量。[方法]分别采用37℃水浴振荡和超声法提取南美白对虾的虾膏、虾壳和虾肉中的虾青素,确定特征吸收波长,分析不同部位和提取方法对虾青素提取效果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相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南美白对虾的虾青素在477 nm均有特征吸收,虾膏中虾青素含量最高,水浴振荡法提取的虾青素总量为(244.92±36.62)μg/g,高于超声提取法的(155.49±7.47μg/g)。虾膏中酯型虾青素相对含量高于游离型虾青素的相对含量,虾壳中游离型和酯型相对含量接近,而虾肉中则是游离型虾青素相对含量高于酯型虾青素。[结论]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虾青素组成不同。
2020年18期 v.48;No.655 188-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苏本玉;刘爽;朱海荣;尹畅;张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溶剂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提取效果,建立肥料中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用HP-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在5~100 mg/L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80.6%~97.1%,精密度(RSD)为0.92%~5.67%;称样量为0.5 g时,方法检出限为10 mg/kg。[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捷,重复性及回收率均能达到检测分析要求,可以应用于肥料及药肥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
2020年18期 v.48;No.655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陈欣;常霞;梁雅辉;张永贤;韩红园;赵天增;张海艳;
采用直接干燥法、灼烧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国家标准方法对怀姜和其他6种具有地域特色生姜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和Se、P、Ca、Mg、K、Fe、Mn、Na、Zn、Cu等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怀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相对丰富且稳定,其中灰分、蛋白质、脂肪、硒、铁、铜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尤其是硒元素,由于博爱县当地富硒土壤和自然环境的特殊作用,使得怀姜中硒含量非常丰富,为0.064~0.077 mg/kg,经常食用怀姜可以为机体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缺硒人群,经常食用怀姜可以达到补硒的效果。
2020年18期 v.48;No.655 194-19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岳冬梅;李树英;王林美;
[目的]评价10个品种柞蚕幼虫的营养价值。[方法]取柞蚕5龄幼虫,依据相关国标方法测定柞蚕幼虫的营养成分。[结果]10种柞蚕幼虫的粗蛋白含量为7.34%~12.53%,均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5.17%~11.47%,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95%~3.92%,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5.13~132.05。10种柞蚕幼虫均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结论]不同柞蚕幼虫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依据不同营养构成及含量,筛选合适的食品源,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营养需求。
2020年18期 v.48;No.655 197-20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东健;张庭锋;李邦国;修伟杰;
针对除草机器人导航系统存在的成本高和实时性亟待改进的问题,在对自动导航机器人进行总体设计和搭建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对RGB和HSI颜色空间进行对比试验,确定视觉导航系统路径提取采用HSI颜色模型。研究了作物与土壤分割方法、导航路径和参数自动检测方法,用Otsu算法对H分量图像进行目标和背景分割,再使用数学形态学、Canny边缘检测、Hough直线检测等操作获取垄间边缘,并计算出导航偏角参数,从而对实现对机器人行走的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的导航系统平均导航误差为3.01°,偏差基本达到应用要求,可实现自动导航。
2020年18期 v.48;No.655 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1K] [下载次数:1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吴礼友;石寅;
通过对池州市贵池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初步探讨农耕文化与现代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并得以提升,阐述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秸秆饲料化新技术的升级;炭基肥、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发电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文化非但没有泯灭,反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2020年18期 v.48;No.655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佩璇;卢国阳;白虎志;方锋;
选取甘肃80个气象站1960—2017年温度、降水、暴雨、冰雹以及沙尘暴最新较长序列资料,对近58年甘肃省主要气候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要素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气温分布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多,西北少,中部有个相对少雨带。暴雨主要出现在陇东南部至陇南东南部,平均不到1 d;冰雹遍布全省各地,与当地的海拔、地形、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冰雹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多,高原、山区多于平川区,气候冷湿的地区多于气候温暖干的地区;沙尘暴河西地区最多。从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来看,1960年以来甘肃省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1997年之后上升幅度更加明显;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河西地区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雨日呈增加趋势,暴雨日数也呈弱增加趋势;冰雹和沙尘暴日数呈显著减少。
2020年18期 v.48;No.655 210-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8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茂举;旷兰;海川;米洪洁;彭馨;
通过对綦江地区的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夏季,綦江属于重庆典型高温区;冬季极端低温多出现在横山、丁山、石壕等高海拔地区;气温令人比较舒适的季节为春季和秋季;相对湿度整年都令人适宜;日照时数在6—9月相对较多;多年年平均风速均小于2.7 m/s,属于比较舒适的人体风速体感;人体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性较明显;每年3—5、9—11月为人体舒适月份,6—8月、12月—次年2月为人体相对不舒适月份;舒适度指数的逐月变化呈明显倒"V"型;舒适日数的逐月变化呈明显的"M"型;舒适日数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春秋季较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其中,春、秋季节的舒适日数占全年的69.62%。
2020年18期 v.48;No.655 220-22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小玲;
提炼生鲜电商商业模式特点,对现有的商业模型理论框架3W2H进行合理修正,加上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及供应链的价值实现过程,使之更符合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构成与运行机制。并应用描述性多案例研究方法解析了不同运作模式、不同规模的生鲜电商商业模式,从中提取影响生鲜电商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给出相应的决策机制。
2020年18期 v.48;No.655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蒋姣;陈姝玥;邢大伟;
园林企业是以绿化为主业务的行业,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扬州22家园林企业,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展开调查,对扬州园林绿化企业发展现状作出客观描述,进而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扬州园林绿化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文杰;丁露雨;李奇峰;陈争光;
提出了应用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的快速鉴别奶牛采食行为的方法,采集了5头牛3个位置共9 000组数据样本,在30 min内采集了1头牛3个位置的1 800组三轴加速度数采食行为数据,经过savitzky-golay平滑和小波降噪处理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奶牛采食行为的三轴X、Y、Z轴上的加速度和三轴加速度和Vector sum自以为网络输入,行为类别作为输出,建立3层LMBP神经网络模型。每头奶牛的每个位置的3个行为各取100组样本数据,共300组样本数据用于建模,20个样本数据共60组样本数据用于预测。该研究所建立的LMBP神经网络模型的迭代次数为5 000次。在3个位置中,其中在奶牛鼻子部位的识别率最好且最稳定,对奶牛的3种行为的识别率平均达到了91.04%、92.89%、98.00%。结果显示,基于三轴加速度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奶牛采食行为鉴别模型可以有效地监测奶牛的采食行为,且经过预处理后的三轴加速度可以提高奶牛采食行为的鉴别效率,为其他动物的采食行为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2020年18期 v.48;No.655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金伦;钱莱;
对青菜病害区域进行识别并将其与正常作物区分隔能够起到保护青菜的作用,及时对相关灾害区域进行处理,能够防止灾害的进一步蔓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青菜灾害区域图像语义分割的方法,通过fine-tune FCN以像素级精度分割出图像中作物灾害区进行识别,并借助地面安置的图像定位标记判断出灾害在地面上的准确位置。由于目前暂无无人机拍摄的公开青菜病害图像数据集,通过专业无人机采集的方式自建青菜病害区域图像数据集以满足检测需要。结果表明,在自建数据集下fine-tune FCN的mIoU为53.2%,对4种病害类型与健康情况的识别像素精度PA为85.2%,定位精确率为96.8%,能基本满足病害区域检测定位需求。同时,对比了文章中提出的网络架构与SDS,RCNN与FCN在性能上的区别,验证了该网络在病害区域的细粒度检测上拥有更好的鲁棒性。
2020年18期 v.48;No.655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8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吕甜甜;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即乡村建设要具有"回归意识",要回归农业、回归农民、回归农村;要具有"教育意识",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乡农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具有"合作意识",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积极合作;要具有"实践意识",要建好乡村基层实践机构、带动乡村基层实践、增强乡村实践成效。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时代启示,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20年18期 v.48;No.655 239-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涂小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活力。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阐述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当前乡村人才的总量、结构出发分析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引培结合"共育乡村人才,破解乡村人才瓶颈,以期对地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浩英;郑景云;
从农垦时代职责、农垦社会功能、农垦发展质量三方面剖析农垦人才精准培育的现实意义,探讨农垦人才精准培育与乡村振兴提质的机制构建,确立农垦人才培育的基本原则。通过树立"精准培育"的思想,从建立农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系、建设农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机制、打造农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三大途径来探索农垦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发展的路径,以期切实提高农垦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有效性。
2020年18期 v.48;No.655 245-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沛;
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属于双向互动的关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呈现出非均衡态势,农村土地流转变得无序和低效。阐述了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互动目标,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推进农村土地节约化流转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城镇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动态平衡提供保障。
2020年18期 v.48;No.655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倪阳;
以良好新闻宣传,争取更多资源,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推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是省级农业科学院宣传工作的题中之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积极组建优秀宣传员队伍,加强宣传阵地管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基调,发挥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作用,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有利舆论发展环境,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社会影响力。
2020年18期 v.48;No.655 251-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二鹏;毛裕东;
以北海市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发现该地区产业扶贫存在缺乏系统指导理论体系,脱贫指标冗杂,弱化了产业扶贫作用,政府主导使市场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产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和风险防控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针对当前形势,分别从宏观、区域和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内外因分析,并提出了补充产业扶贫理论体系,建立"中心—边缘村"产业扶贫发展理论,优化扶贫指标考核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角色,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经营管理,培育现代化商业组织,培育贫困户自主脱贫,巩固利益联结机制等路径。
2020年18期 v.48;No.655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亚敏;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熟完善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还未建立,评估方法及参数的选择也较为落后,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剖析了当前山东省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所面临的困境,从加强土地确权,形成一套政府指导、市场定价的综合完善的价格评估机制,有计划地实施农地基准地价评估,创新评估方法,搭建和优化农地流转价格体系发布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出破解路径,深入推进土地流转的顺利实施。
2020年18期 v.48;No.655 258-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兵红;章小燕;吴芳英;徐骥;
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的既懂专业技能又懂教学培训方法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现场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丽水一直助力农民培训师成长,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建议采取4个方面措施,为丽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农训师人才培养方案,打通农训师发展通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农训师课堂教学能力;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完善农民培训保障体系,为学员持续提供优质服务。
2020年18期 v.48;No.655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吉辉;
高等农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农业的产业属性。高等农业院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必须坚持农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的科技和人才保证。从8所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适应产业转型、办学资源支撑角度分析人才培养现状。从高等农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提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建议,即完善人才招生和培养过程中的制度体系、根据产业需求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020年18期 v.48;No.655 264-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素慧;尉辉;徐金强;蒲琼;刘文宝;
将基于共享课+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入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的教学中观察其教学效果,探索在本课程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从共享课内容的设计制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3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共享课+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尽管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顺应时代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共享课资源结合翻转课堂进行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2020年18期 v.48;No.655 267-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媛;
涉农高职大学生是参加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涉农高职大学生应通过返乡就业创业等多种形式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分析了涉农高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影响涉农高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涉农高职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实施建议及实施途径。
2020年18期 v.48;No.655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峰;张雪茹;
针对食品专业应用创新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分析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培养之间的联系,深入系统探讨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现状与问题,最终从食品企业、高校、大学生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培养食品专业创新型大学生及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供支持。
2020年18期 v.48;No.655 272-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韦文添;陈恩海;
为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发挥课程思政教育功能。以亚热带园艺植物保护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总结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2020年18期 v.48;No.655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冯美;张宁;姚文孔;徐伟荣;
按照植物生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将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入到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式等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设计,旨在为新培养方案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278-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永震;党瑞华;陈宁博;丁晓婷;蓝贤勇;雷初朝;陈宏;
动物遗传学是农业类大学动物遗传与育种专业的关键课程,更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关键课程。在国家推行"高质量"教学的要求下,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成为动物遗传学课程建设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和探索实践。通过介绍动物遗传学"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学方式的选择、具体实施的过程以及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高校动物遗传学"金课"建设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2020年18期 v.48;No.655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