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与方法

  •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宋相金;何文;彭友贵;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均为优良等级,综合评价得分为84.4,等级为优,说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发建议。

    2017年26期 v.45;No.56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环境UV-B辐射增强对叶用杜仲林叶片光合作用与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付金颖;杨超;李德文;唐中华;郭晓瑞;祖元刚;

    [目的]探讨环境紫外(UV-B)辐射对叶用杜仲叶片光合作用和活性物质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为叶用杜仲林的生态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紫外(UV-B)辐射强度处理[CK:+0;T1:+1.40 kJ/(m~2·d);T2:+2.81 kJ/(m~2·d)]下,以5年生杜仲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次生代谢产物及自由基含量差异及相关性。[结果]UV-B辐射强度增加显著降低杜仲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a/b,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T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1.15±0.049)mg/g],T2处理的类胡萝卜含量最高[(0.036 0±0.001 6)mg/g];UV-B辐射强度增加显著降低杜仲叶片部分次生代谢产物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和绿原酸含量,且最大变化值之间分别相差20.74、61.23、16.16和13.63倍,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部分次生代谢产物京尼平、黄酮、总酚和单宁含量,且T1处理的京尼平、黄酮、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1.21、1.11、1.34和1.37倍,总酚与单宁含量以T2处理最高,分别为(1.290 0±0.023 0)和(17.30±1.44)μg/g;UV-B辐射增强显著增加了MDA、H_2O_2和O_2·~-含量,且T1处理的MDA含量与O_2·~-含量较CK处理组分别高39.46%、70.48%;T2处理的H_2O_2含量较CK处理组高43.51%。[结论]UV-B辐射显著影响杜仲叶片光合参数及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等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环境UV-B辐射强度以提高叶用杜仲林的经济效益。

    2017年26期 v.45;No.56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大孔树脂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

    郝瑞林;谭午芳;董倩倩;范建凤;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柱层析法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条件并对纯化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比较了AB-8、D101、SP825、NKA-9、XAD-16和HPD100这6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吸附和洗脱性能,优化了AB-8树脂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工艺,HPLC对比分析纯化产物与粗提物。[结果]AB-8大孔树脂对红芸豆种皮花色苷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最佳上样流速为3.0 BV/h。最佳洗脱条件为pH 1.0、100%乙醇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4.5 BV/h,得到的花色苷纯度达86.05%。HPLC检测结果表明纯化效果明显。[结论]AB-8大孔树脂可有效分离红芸豆种皮花色苷。

    2017年26期 v.45;No.56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根瘤农杆菌生产琥珀酰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郑素娅;弋伊;王金霞;牛延宁;贾彩凤;金明飞;常忠义;高红亮;

    [目的]优化根瘤农杆菌产琥珀酰多糖的发酵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根瘤农杆菌产琥珀酰多糖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最终得到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蔗糖70 g/L,酵母粉6 g/L,CaCO_310 g/L,MgSO_41.5 g/L,KH_2PO_40.025 g/L,发酵时间4 d,种子接种量2.5%,培养基初始pH 7.2,发酵温度30℃,摇瓶转速250 r/min。在上述最优方案下,根瘤农杆菌琥珀酰多糖产量达18.550 g/L,比其初始条件下产量(8.010 g/L)明显提高。[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根瘤农杆菌生产琥珀酰多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7年26期 v.45;No.567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镉·硒单一及联合作用对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黄白飞;辛俊亮;向琳霞;宋杞;魏帆;朱诗雅;刘安;伏浩;

    [目的]探讨Cd、Se单一处理及复合处理对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测量不同Cd、Se处理后根的生长速度及微核率。[结果]Cd(1.0200.0 mg/L)对大蒜根有毒害作用,抑制了根的生长,同时诱发细胞微核的形成,浓度越大毒害程度越大。Cd、Se联合合处理时,Se在低浓度(<0.5 mg/L)下,联合处理的微核率小于单一Cd处理;但是Se浓度超过0.5 mg/L后,反而加剧了Cd对大蒜根尖的危害。[结论]低浓度Se能缓解Cd的毒性作用,高浓度Se加强Cd的毒性作用。

    2017年26期 v.45;No.56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香料烟中4种农残降解效果的研究

    梅丽宝;刘超;黄家卫;张绍龙;邱碧丽;段丽娜;杨廷彬;李宏峨;

    [目的]研究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香料烟中多菌灵、吡虫啉、氯氟氰菊酯、三唑酮4种农药的降解效果。[方法]在香料烟上分别喷施添加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农药,同时喷施未添加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农药做对照,研究其第1、5、10、15天对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研究的4种农药均有降解作用,降解效率在9%81%,降解周期为115 d,降解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多菌灵、吡虫啉、三唑酮、氯氟氰菊酯。[结论]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研究的4种农药降解效果明显,该项试验研究可为其在香料烟种植的农残控制中运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26期 v.45;No.567 21-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黄腐酸钾定位施肥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树林;马立刚;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路小芳;

    [目的]为提高棉花产量、品质,研究黄腐酸钾的最佳用量。[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定位试验,设置6个处理,CK:不施肥,F:单施化肥750 kg/hm~2,F+H1: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75 kg/hm~2,F+H2: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150 kg/hm~2,F+H3: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300 kg/hm~2,F+H4: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450 kg/hm~2,定位4年后测定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化肥与黄腐酸钾配施能促进棉花后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随着黄腐酸钾用量增加秋桃数与秋桃比例呈增加趋势;单株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呈随黄腐酸钾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个配施黄腐酸钾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籽棉产量分别提高3.3%、5.4%、5.2%与9.0%;配施黄腐酸钾提高了棉花纤维品质,尤其是对纺纱均匀性指数有显著提升作用。[结论]化肥配合施用黄腐酸钾450 kg/hm~2,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纤维品质。

    2017年26期 v.45;No.567 23-2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氮肥施用对信麦9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周国勤;谢旭东;李宇峰;李玉翠;李刚;尹志刚;王磊;陈真真;

    [目的]研究豫南稻茬小麦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及其适宜播种方式。[方法]以信麦9号为材料,研究信麦9号在条播和撒播2种播种方式下,不同氮肥(0、150和225 kg/hm~2)施用量对信麦9号植株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主要是通过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提高穗粒数来实现的,而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信麦9号的株高、穗长及其每穗小穗数,降低不孕小穗数;其中不孕小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更大。增施氮肥显著降低了植株主茎叶龄,增加了单株次生根条数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改善了信麦9号的茎蘖动态变化。撒播与条播相比,撒播在适氮环境下产量较高,条播在高氮环境下产量较高。[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改善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对豫南稻茬麦区信麦9号的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7年26期 v.45;No.56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盐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时丕彪;李亚芳;耿安红;王军;王春云;彭亚民;顾闽峰;费月跃;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藜麦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初始发芽时间和萌发高峰均随之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及幼苗鲜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相对盐害率逐渐升高。1.0%的NaCl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根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当NaCl浓度高于2.0%时,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及幼苗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而相对盐害率显著高于对照;3.0%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结论]藜麦能在01.0%的盐浓度范围内生长良好,是一种高耐盐作物。该研究结果可为藜麦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和耐盐作物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2017年26期 v.45;No.567 29-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间相关分析

    王满;李雪君;张东峰;平文丽;孙计平;孙焕;

    [目的]对不同烤烟品种的常规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含量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9个烤烟品种化学成分、香气成分进行测定,评价感官质量。并对各烤烟品种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钾含量与苯丙胺类和类西柏烷类呈显著正相关,总糖含量与苯丙胺类呈显著负相关,氯含量与苯丙胺类呈显著正相关;评吸质量与总糖、还原糖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和氯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协调好糖组分含量、含氮化合物及钾氯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评吸质量。

    2017年26期 v.45;No.567 32-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氮磷钾用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

    宋玉川;

    [目的]明确德宏烟区中等肥力土壤下,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梁河县勐养镇芒轩村进行了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施肥量的小区对比试验。[结果]随着施氮量和氮磷钾比例的增加,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成分协调性趋于较好,红花大金元生育期、烟叶外观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但产量、产值、均价与之呈正相关,其中A3B2处理产量、产值、均价最高,但是化学成分较不协调。[结论]以纯氮用量105 kg/hm2指导红花大金元施肥,不仅提高烟叶的产质量,还可提高效益。

    2017年26期 v.45;No.567 35-3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叶面积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

    陈婷婷;贺晟阳;赵宇;张同科;孙姣辉;罗红兵;罗水清;

    [目的]探索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生长过程中叶面积的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方法]在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2种胞质类型的甜玉米为种植材料,分析2种胞质效应甜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变化,授粉后不同时间青苞、净穗及鲜百粒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叶面积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吐丝期分别达到最大叶面积值,整个变化过程均呈"S"型曲线;综合正常胞质和不育胞质甜玉米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里青苞、净穗、鲜百粒重等的变化,确定湘农甜玉2号在秋季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4 d、C型湘农甜玉2号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0 d,此外,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鲜百粒重在授粉后各时间差异均不显著,它们均可独立运用于甜玉米制种和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种植和利用及适时采收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26期 v.45;No.56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镁量对烤烟K326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吕世保;王戈;白羽祥;韦俊;张金峰;谭小兵;

    [目的]探索姚安县优质烟叶生产最佳镁肥施用量。[方法]研究镁的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镁肥4个不同施用量:不施镁肥(T_1)和施用150 kg/hm~2(T2)、300 kg/hm~2(T3)、450 kg/hm~2(T_4),并对各处理烤烟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不施镁肥处理相比,随施镁量的增加,株高、叶长、叶宽和茎围随之增加;在0~450 kg/hm~2施镁范围内,施镁对烤烟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的效应,其中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均以450 kg/hm~2处理最高,其与T_1、T_2、T_3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以450 kg/hm~2处理最接近优质烟叶的含量范围且其各成分协调性也最好。[结论]烤烟生产过程中,可施用适量的镁肥,以提高烤烟的产质量。

    2017年26期 v.45;No.56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粤优938在缅甸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崔必波;李亚芳;耿安红;时丕彪;王军;钱兵;严辉民;蒋银涛;孙扣忠;

    [目的]研究粤优938在缅甸的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对粤优938进行不同密度的栽插试验与肥料用量和运筹试验。[结果]粤优938在缅甸生育期明显缩短,为保证产量,以每穴栽插4苗带蘖壮秧,栽插密度控制在20万穴/hm~2为宜;采用复合肥80%为基肥、20%为分蘖肥+尿素80%为分蘖肥、20%为促花肥的肥料运筹方法,基肥于插秧前施用,分蘖肥于插秧后4、10 d分2次均匀施用,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左右时施用为好。[结论]根据缅甸稻谷收购价格低而肥料成本高的实际,在缅甸进行粤优938高效栽培时,肥料施用量以复合肥+尿素商品用量300 kg+450 kg/hm~2为好。

    2017年26期 v.45;No.56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周得宝;王娟;王五洲;吴兰云;徐茂林;李明兵;周言虎;窦乐;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14个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与10个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的主次关系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结果]有76.9%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秃尖长、株高、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穗位高、百粒重、倒伏倒折率、出籽率、穗粗。[结论]在育种实践中应尽可能选择秃尖短、株高中等偏上、穗行数较多和穗长较长的品系。

    2017年26期 v.45;No.567 48-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水培条件下pH对大蒜生长趋势的影响

    朱惠敏;梁丽影;

    [目的]研究水培大蒜在不同pH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SOD活性变化。[方法]土壤溶液的pH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梯度的pH水溶液水培大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其SOD活性进行测定。试验采用丙酮沉淀法分离纯化SOD沉淀,用NBT光还原法测定其活性。[结果]水培大蒜在pH为6.0时长势最好。在pH 4.55.5的生长环境下,大蒜的SOD活性相对稳定,但伴随着逐渐生长,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酸性环境下,SOD活性相对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蒜的水培提供指导。

    2017年26期 v.45;No.567 52-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城市建成区发展屋顶农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高统政;丛沛桐;

    通过对国内外屋顶农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了在城市中发展屋顶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现阶段建设屋顶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屋顶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26期 v.45;No.56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园林绿地固碳能力分析与研究进展

    许信旺;方金生;张永兰;

    阐述了园林绿地植物的固碳能力,包括固碳能力测定方法,不同植物及不同形式植物配置的固碳能力,以及园林绿地植物固碳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季节、大气污染物、绿地面积。探讨了园林绿地土壤碳汇,包括土壤碳储量测定方法、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植被类型、绿地类型、人为干扰、绿地建造时间。针对园林绿地碳循环研究的薄弱环节,从园林绿地系统碳循环机制,构建园林绿地碳循环模型,园林绿地碳库的稳定性维持机制,土壤碳循环过程与土壤水环境的耦合关系等方面,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7年26期 v.45;No.567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蚌埠城区张公湖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及保护对策

    姚海军;

    通过对2011—2015年张公湖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张公湖总磷、总氮超标严重,水体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根据张公湖污染物类型分析,生活污水、小型畜禽养殖、垃圾乱扔河道以及部分小企业的污水排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污染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污染物浓度,从而提高水体质量,改善张公湖的整体环境。

    2017年26期 v.45;No.56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凤阳县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

    李雪凌;朱梅;刘佳;雷鸣;黄梦楠;

    基于凤阳县水情和经济发展需要,分析了凤阳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明了农业节水的方向、布局,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节水保障制度,对凤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年26期 v.45;No.56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楠;汪安平;

    [目的]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方法]根据2006—2015年江苏省相关统计数据,研究江苏省的生态足迹总量动态变化、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结果]2006—2015年江苏省总生态足迹以年均3 547.882万hm~2/a的速度增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6年的5.90 hm~2上涨为2015年的9.67 hm~2。不同类型土地生态足迹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江苏省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自2012年下降明显。[结论]整体看来,江苏省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2017年26期 v.45;No.56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敏感因子的界首市泉河用地评价

    赵晓敏;顾韩;郭杨;黄莹;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以2014年界首泉河及周边5个乡镇的遥感影像及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确定流域用地敏感因子,利用RS技术和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敏感性分析,对界首市泉河区域的土地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属于中敏感区,面积占62.6%,高敏感区与低敏感区各占6.7%和18.4%,不敏感区面积占12.3%。

    2017年26期 v.45;No.56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2013年江苏省能源消费足迹计算与分析

    黄佳雯;李姚蕊;李静;刘宝丽;杨婉静;朱瑞;张同铸;姚红;

    提出能源消费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计算了2000—2013年江苏省能源消费足迹,并分析了江苏省能源消费现状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能源消费足迹呈现增长趋势,且经济越发达地区,其能源消费足迹也越大。能源消费足迹的计算结果反映了江苏省能源消费足迹的总量与构成,也分析了不同地区能源消费足迹的时空差异。江苏省能源消费足迹总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并且能源消费足迹存在南北差异。

    2017年26期 v.45;No.567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江平原富锦湿地公园恢复初期土壤种子库特征

    付宏臣;刘波;李宇;袁宇翔;田雪;姜明;

    [目的]了解三江平原富锦湿地公园恢复初期种子库物种组成和规模。[方法]采用温室萌发法对比分析了三江平原恢复初期湿地和开垦湿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共萌发物种14种,其中,恢复湿地13种,开垦湿地8种,主要是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香蒲(Typha sp.)、春蓼(Polygonum persicaria)、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等物种,缺乏薹草(Carex spp.)和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等该地区典型沼生植物;恢复湿地单位面积萌发幼苗数量(389株/m~2)是开垦湿地(166株/m2)的2.3倍。地上植被常见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水葱(Scirpus validus)和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等水生植物。[结论]在以恢复薹草湿地等浅水沼泽或湿草甸为目的时,应采用播种、移栽等方式补充种源,同时加强植被监测和水位管理,以促进目标植被的恢复。

    2017年26期 v.45;No.56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S505与饶河(昌江)源头水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及保护对策

    刘力章;王晓林;

    以S505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提出了对该源头水保护区的相关保护措施和对策:对弃土方案和沥青混凝土供应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不设取土场,取消了1处弃土场、2处拌合站及1处施工营地(均位于饶河源头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区),从而避免对该源头水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公路不在源头水保护区设取弃土场、施工营地、拌合站等,预制场设在拟改建公路红线范围内。

    2017年26期 v.45;No.567 82-8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 乳制品安全意识的实证调查研究

    段艳红;文博;王选年;刘英英;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乳制品的安全意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了乳制品安全意识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新乡学院大学生对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比较关注,安全意识较高。

    2017年26期 v.45;No.567 84-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QuEChERS/HPLC-MS/M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17种农药残留

    郭保宝;石志格;刘胜男;张国庆;韩四海;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果蔬中同时测定1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用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样品,以无水硫酸镁(MgSO_4)作为脱水剂,经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混合净化剂净化,C_(18)色谱柱分离,高分辨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选用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17种农药在1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分别对黄瓜、苹果进行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1.0、2.0、5.0μg/kg),17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60.2%117.7%,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2.8%。检出限(S/N≥3)为0.2μg/kg,定量限(S/N≥10)为1.0μ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精确,能够同时准确测定果蔬样品中17种农药残留。

    2017年26期 v.45;No.567 87-9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健康型烘焙制品的研究进展

    卜坚珍;于立梅;曾晓房;张鹰;白卫东;

    烘焙制品主要由米面、酵母、油脂、水、糖和蛋等原辅料制得。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健康的新型烘焙食品关注度越来越高,使之逐渐成为流行的饮食时尚。深入分析了新型的健康性烘焙制品的加工现状,在食品加工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人体的生理功效,旨在烘焙出更营养、健康、安全、美味的食品,为烘焙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2017年26期 v.45;No.56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分光光度法测定藜麦中总皂苷的含量

    熊成文;李晓伟;徐得娟;贾燕花;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藜麦中总皂苷的分光光度法,研究藜麦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香草醛-高氯酸分光光度法,以藜麦皂苷A为对照品,检测波长482 nm,样品提取采用6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2次,回收乙醇后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结果]藜麦中总皂苷浓度在0.021 12~0.063 3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12.169C-0.071 4,相关系数0.999 9。[结论]建立了超声波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藜麦中总皂苷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藜麦加工工艺的评价。

    2017年26期 v.45;No.567 96-9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麦芽糖化工艺的优化及其对发酵的影响

    梁若楠;李洲;何松贵;周世水;

    [目的]优化麦芽的糖化工艺条件,探究麦芽的水解作用规律,获得发酵优良的麦汁。[方法]以还原糖、总糖、α-氨基氮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指标,探究麦芽蛋白质休止温度、糖化的温度、时间、初始pH等工艺参数对麦芽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结果]糖化温度是影响麦芽淀粉水解的主要因素;蛋白质休止温度、时间及初始pH是影响麦芽蛋白质水解的主要因素。麦芽糖化工艺优化结果:50℃蛋白质休止1 h,65℃糖化40 min,72℃糖化20 min,初始pH为5.0。该工艺制备的麦汁15℃发酵的酒精度达6.2%,实际发酵度达75.3%。[结论]该研究可为不同类型啤酒酿造制备特定的麦汁提供生产依据。

    2017年26期 v.45;No.567 99-1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闪蒸技术对美乐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曹芳玲;康登昭;刘宗芳;

    [目的]对比分析闪蒸技术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优化传统浸渍发酵工艺。[方法]以贺兰山东麓产区优质美乐葡萄为原料,采用闪蒸技术和传统浸渍2种工艺酿造干红葡萄酒,计划酒度为14%,酵母选用安琪CECA;传统浸渍工艺发酵温度2530℃,闪蒸技术工艺纯汁发酵温度1520℃。[结果]美乐葡萄适宜采收期在试验年份9月17日,含糖量260 g/L以上;闪蒸技术工艺可以提高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含量,加强酚类物质溶解,葡萄酒色度和总酚含量明显高于传统工艺酒;感官评价分值高于传统浸渍工艺;采用闪蒸技术工艺酿造的该款美乐葡萄酒颜色加深,葡萄酒整体质量有所改善。[结论]闪蒸技术工艺优于传统浸渍工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017年26期 v.45;No.56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饲料科学

  • 塞尼卡病毒A VP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杨彩娟;温肖会;任裕其;冼望强;刘暖华;谢乐新;

    [目的]研究塞尼卡病毒A VP1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广东省2个猪场的病料中扩增出塞尼卡病毒A阳性样品,并对其VP1基因进行了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2个塞尼卡病毒A VP1基因与Gen Bank公布的巴西、美国、中国等毒株的同源性为92%99%,与2002年美国分离株SVV-001的同源性分别为92.8%和92.7%,与我国分离株CH-02-2015、CH-03-2015、CH-04-2015的同源性最高达99.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毒株VP1基因组存在散在突变点,表明毒株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塞尼卡病毒A的深入研究和猪水疱样症状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2017年26期 v.45;No.567 106-10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美玲;

    按照《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2—1994标准测定豆粕中粗蛋白的含量,通过计算测量过程中的系统因素和随机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最终来评定豆粕中粗蛋白测定的不确定度。

    2017年26期 v.45;No.567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MPR-IB基因多态性与湖羊产羔性能的关系

    杨媛;翁恺麒;李拥军;顾祝荣;郭海燕;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多态性与湖羊产羔性能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酶切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对湖羊BMPR-IB基因型进行鉴定,并分析BMPR-IB基因型与湖羊产羔数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3种基因型,并将其分别定义为AA、AG、GG。测序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与G相比发生了1处碱基突变(A746G)。BMPR-IB基因在湖羊中存在多态性(AA、AG和GG);湖羊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032,G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968。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06、0.053和0.941。AA、AG和GG基因型湖羊的平均产羔数分别为1.25、1.81和1.96。[结论]BMPR-IB基因可能是湖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可用于对湖羊产羔数的选择。

    2017年26期 v.45;No.56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土壤·肥料

  • 延吉市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王天娇;朱卫红;吴婷婷;

    [目的]研究延吉市农田土壤肥力状况,为延吉市农田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82个农田土壤样品,其中玉米农田57个,水稻农田25个,对其进行土壤肥力相关的化学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的农田土壤肥力进行分级研究,并给予综合评价。[结果]延吉市农田土壤肥力指标可归为4个主要成分的82个评价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玉米样点IFI值的得分在-1.643 21.732 0,水稻样点IFI值的得分在-1.673 11.712 9。[结论]该方法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田区土壤的肥力标准概况以及能对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及丰缺度作出相对正确的评价。

    2017年26期 v.45;No.567 116-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自制环保酵素改善土壤肥力试验研究

    佟玉洁;

    [目的]环保酵素由鲜蔬果厨余垃圾发酵而成,它具有很多活性酶和微生物菌群。探讨其改善土壤肥力的效应。[方法]试验土样为学校花圃土,用自制环保酵素稀释液浇灌花盆土土壤,测定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变化,并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评价环保酵素改善土壤肥力水平。[结果]随着浇灌时间的延长,环保酵素可以逐渐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而且土样中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随环保酵素的稀释比变化,稀释比越大,增加的越多。经过28 d的浇灌,在环保酵素和水体积比为1∶800时,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27.46和49.33 g/kg,土壤养分均达到一级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餐厨垃圾的利用和土壤改良提供指导。

    2017年26期 v.45;No.56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腐熟牛粪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番茄产量的影响

    宋以玲;于建;肖承泽;陈士更;李玉环;苏秀荣;丁方军;

    [目的]研究加菌发酵牛粪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普通牛粪、高温灭菌牛粪和加菌牛粪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微生物量以及番茄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与普通牛粪相比,加菌牛粪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数,提高了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番茄产量和含糖量,其中土壤中碱解氮、全氮、有效钾、有效磷分别显著提高了8.47%、15.66%、6.22%和11.60%,而灭菌牛粪对番茄生长和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与普通牛粪相似。[结论]加菌腐熟牛粪具有改土、提质、增产效果,因此作为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7年26期 v.45;No.56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药用生物

  • 灰树花的生理功能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杨冰峰;陶清泉;常学东;田张艳;梁晓明;

    主要对灰树花的化学成分、生理功能、栽培技术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灰树花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26期 v.45;No.567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滇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宝;李玛;邱斌;苏钛;李云;陈明玮;

    [目的]研究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的温度条件(15、20、25℃)对滇重楼种子进行培养,观测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20℃恒温条件下,培养55 d后,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萌发率为98.89%,根的生长情况也最好;15和25℃条件下培养的种子,萌发率低,萌发不整齐,根生长缓慢。[结论]20℃恒温是滇重楼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

    2017年26期 v.45;No.56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6种蟹类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

    王娜泠;胡则辉;卞光明;王跃斌;胡成硕;柴学军;

    [目的]研究蟹类DNA条形码技术。[方法]利用PCR技术对浙江沿海6种常见蟹类(n=34)mt DNA COI基因进行扩增,最终获得688 bp基因片段。[结果]7个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样品中检测出5个单倍型,5个锐齿蟳(Charybdis acuta)样品中检测出5个单倍型,锈斑蟳(C.feriatus)、日本蟳(C.japonica)、绵蟹(Dromia dehaani)、三疣梭子蟹(P.trituberculatus)样品中检测出单倍型数分别为3、2、2、1;6种蟹类COI基因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3%、18.2%、36.2%和20.3%,A+T含量为58.5%64.1%;种内变异较小,遗传距离处于0.0000.004,种间遗传距离为0.1430.235;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揭示相同物种个体首先聚类,不存在不同物种个体交叉聚类。[结论]COI-L1490/H2198通用引物在蟹类条形码研究中具有普遍适用性,mt DNA COI基因能够作为6种蟹类有效鉴别的DNA条形码,且区分度高、支持形态学分类结果。

    2017年26期 v.45;No.567 131-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2016年分宜县二化螟发生较重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龚秋生;钟振华;刘亮;

    分析了2016年分宜县部分乡(村)二化螟发生较重的原因,主要包括耕作制度及品种布局的变化、冬闲田翻耕不全面、防治次数相对较少、害虫抗药性增强和农药使用水平的不同;提出了耕沤稻田,秧田送嫁药,第一、第二代和二晚后期(第三、四代)二化螟不同代次的防治对策,以及合理选用农药和综合运用绿色防控的理念。

    2017年26期 v.45;No.56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林业

  • 核桃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新;徐丽;张力思;张士刚;魏海蓉;刘庆忠;

    [目的]研究核桃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方法]以53份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国家核桃种质资源圃的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横径、纵径、侧径、干果重、仁重、出仁率、壳厚等主要数量性状。[结果]53个核桃家系坚果重为7.95320.719 g,果仁重为4.854 9.866 g,出仁率为39.15%71.57%,横径为27.72539.463 mm,纵径为31.83548.223 mm,侧径为31.15741.435 mm,壳厚为0.5641.794 mm。其中,果仁重、干果重、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19%、18.51%、22.13%。[结论]调查的核桃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果仁重、单果重和壳厚可作为核桃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7年26期 v.45;No.567 136-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广西不同产地岗松的生物量和得油率研究

    秦荣秀;周丽珠;赖沛荣;曾永明;

    [目的]筛选广西生物量高、含油率高的岗松品种。[方法]2016年10月,通过对广西11个产地岗松的生物量和得油率进行测定。[结果]钦州地区的岗松绝干得油率最高,为1.49%,生物量较高的岗松也是在钦州等沿海地区。岗松优良单株的选择不仅取决于生物量和得油率,还要考虑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岗松的选优及推广种植提供借鉴。

    2017年26期 v.45;No.567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椰壳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及其机理研究

    刘雪梅;檀俊利;林明涛;陈玉平;方羽;

    利用热解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的椰壳活性炭并对其热解活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活化温度为900℃,保温5 h,升温速率为10℃/min时,可以制备比表面积为1 047.65 m~2/g的椰壳活性炭,其中总孔容为0.51 cm~3/g,微孔孔容为0.44 cm~3/g。该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 302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5 mg/g。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活化气体或化学试剂的情况下,热解活化制备高吸附性能椰壳活性炭的机理可能是由于热解活化过程中,热解释放气体,造成一部分孔隙;高温下未炭化物芳构化形成石墨微晶,键断裂时释放部分气体;这些气体作为活化剂对椰壳原料进行了自活化,生成一定孔隙;在密闭的情况下,热解产生气体,使得反应器内产生微压力,对孔隙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2017年26期 v.45;No.567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广西白木型和红木型香椿种苗特性及差异性研究

    朱济友;华林;刘瑜洁;何韦均;覃国铭;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香椿种子及幼苗差异性。[方法]以广西两大香椿类型的种子与实生苗为材料,对当年采摘的香椿种子进行质检和播种试验。[结果]白木类型香椿的鲜果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大于红木类型,白木类型的含水率、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均小于红木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2种类型香椿的种子含水率均呈现出低—高—低的趋势;二者之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叶长与叶宽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2种型香椿种苗生长特性、种子品质及生命力不同,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类型香椿的特性进行储藏以保持其活力。

    2017年26期 v.45;No.567 144-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景观·农村旅游

  • 基于海绵城市下的绿地调整——以上海市共康绿地为例

    顾汤华;

    以共康绿地的海绵化调整改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共康绿地的现状和调整改造需求,阐述了海绵设施的实施路径,以及海绵单项技术的落地,并对调整改造后的海绵绿地地表径流、径流污染物去除进行了模拟研究,对土壤蓄水能力、绿地景观等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共康绿地作为上海海绵绿地建设的首次实践和应用,对上海海绵绿地建设具有广泛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2017年26期 v.45;No.56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合肥市包河区为例

    阮怀静;

    以包河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例,分析了包河区生态园林化城市建设成效。将包河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亮点总结为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大幅提升绿化品质,保护利用乡土树种资源,推进自然生态修复,切实巩固造林成果。认为包河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绿化品位不高、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空间不足、城市规划不一。针对存在问题,建议丰富绿化树种、加快"多规合一"进程、实行异地绿化恢复、拓展老城区绿化空间。

    2017年26期 v.45;No.567 150-15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浙西南山区民宿庭院景观建设模式研究

    吴俊峰;严少君;

    阐述民宿庭院建设的意义与原则,庭院景观建设的内容,并通过对浙西南山区民宿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由此得出浙西南民宿建设过程中不同民宿类型与之相适应的庭院建设模式。

    2017年26期 v.45;No.567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近36年胶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綦东菊;

    利用山东省胶州市气象局1981—2016年气温、降水、日照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6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胶州市平均温度大体上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78℃/10 a;一年中,最热月份为7月份,月平均温度是25.7℃,最冷月份是1月,月平均温度为-1.7℃,气温年较差为27.4℃。近36年胶州市降水量整体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9.664 mm/10 a;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存在较为显著的干、湿季之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的15.2%、59.8%、20.0%、5.0%。近36年胶州市日照时数呈不断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21.130 h/10 a。

    2017年26期 v.45;No.567 155-15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风险因素与传统风险因素间关系初探——以中国县级单元人口城市化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为例

    孔锋;吕丽莉;王一飞;林霖;辛源;

    以中国为例,选取近20年中的3个截面数据即采用1991、2000、2009年中国县级人口数据(含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总人口),通过计算人口城市化率,做出3个年份中国县级城市化率图,并将其与中国灾害区划或某种特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度图、易损度图和风险图如旱灾、暴雨等叠加进行,分析人口变动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揭示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灾害效应大小,从而可以为中国自然灾害链的区域规律指导下的灾害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为研究新的风险因素和传统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把防范各种风险及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即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2017年26期 v.45;No.567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地科学

  • 湖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易浪;任志远;崔宇;

    以湖南省13个参评地级市为样本,参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来综合分析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结合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并分析各参评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和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南省东北高西南低,且北部地区整体优于南部地区;评价单元的地理区位、经济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导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各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制约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应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来实现各区域人口、经济和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2017年26期 v.45;No.567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与分析

    史原轲;陈小明;

    通过分析驻马店市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匹配程度,初步分析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指数、分指数、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整体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017年26期 v.45;No.567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先流转后整理”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模式运行分析——以龙岩市上杭县丰济村项目区为例

    林志华;施伟平;赖建辉;张妙仙;林桢源;陈军;

    介绍了龙岩市"先流转后整理"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模式建设背景、运作模式,并以上杭庐丰丰济村项目区为例,评价其运行效益,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龙岩山区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土地整理建设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2017年26期 v.45;No.567 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机械

  • 一种无人值守型潮汐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吴军辉;郑永;黄荣蓉;陈杰;司慧萍;林开颜;

    研究潮汐现象对沿海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海洋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设计一套在实验室环境中可自动模拟潮汐现象的系统是这种研究的基础需求。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了模拟潮汐系统,提出了一种上下双水箱模拟潮汐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结构、硬件组成及与软件设计。目前,该模拟潮汐系统已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实验中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

    2017年26期 v.45;No.567 176-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Free Search算法推求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庞红伟;王斌;朱士江;

    建立适宜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核心内容,但基于最小二乘法与残差平方和最小原则的传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方法存在精度不高、难以兼顾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等问题。为此,引入源于动物群体迁移行为的自由搜索(Free Search,FS)算法,以残差平方和、绝对残差绝对值和、相对残差绝对值和作为拟合准则,将FS单个动物每步探查行走时的位置向量作为一组参数值,利用FS算法的动物群体迁移行为直接拟合水位流量关系,从而推求最优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S率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参数十分简便,寻优一次即可得到满意结果,且与目标规划法和遗传算法相比,拟合精度总体有所提升。

    2017年26期 v.45;No.567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滁州市农业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尚晓三;

    调查滁州市农业灌溉现状,涉及灌区、水利工程、农业种植结构和灌溉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和节水水平,指出农业灌溉管理以及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滁州市农业灌溉发展要求,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农业灌溉发展方向和对策,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滁州市农业灌溉发展提供参考,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

    2017年26期 v.45;No.567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农业信息科学

  • 基于“互联网+”的温州市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构建方法

    陈凌云;

    以温州市为例,以农产品为载体,分析了目前温州市农产品营销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方法。

    2017年26期 v.45;No.567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创新

    宋祖豪;

    分析了我国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认为涉农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大对维系企业网络营销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更注重产品质量,更注重与顾客的互动与售后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各种优势,抓住特定群体开展精准营销,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互联网品牌。企业还应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自身造血能力,建设一支适应互联网营销的人才队伍。

    2017年26期 v.45;No.567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FID和二维码的猪肉制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构建

    胡敏;刘波平;舒令花;杨运平;裘锋;王蕾;戴欢;

    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为基础,记录生猪在养殖、屠宰、加工、包装、检验、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运用RFID和二维码技术,搭建自下而上的猪肉制品生产活动数据库,以实现猪肉制品的全链条溯源。

    2017年26期 v.45;No.567 191-19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土壤数据库的构建研究进展

    欧阳黄鹂;王栋;王水;陶景忠;王长明;

    介绍了土壤信息系统的原理、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土壤数据库县市级、区域级和国家级的研究进展及数据库构建的方式,总结了我国土壤数据库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土壤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土壤数据库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17年26期 v.45;No.567 194-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探讨

    于世锋;杨雍;孙红艳;

    围绕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互联网+"背景下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7年26期 v.45;No.567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农业管理

  • 精准扶贫中全过程“公众参与”路径探索

    沙本才;李国治;许超;李正跃;

    从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方面开展全过程"公众参与"扶贫路径探索,对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和提高精准扶贫成效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7年26期 v.45;No.567 201-20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南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与对策

    沈桂富;

    结合南阳市实际,深入分析了南阳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和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农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系统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按照"四优四化"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信息化应用,实行集约化管理,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保障措施方面,主张健全组织保障,转变思想观念,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2017年26期 v.45;No.567 203-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与发展分析

    魏国平;罗真;汪本忠;李冬莉;陈明书;刘广亮;贾永峰;宋丽萍;

    通过分析政府主导的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企业化运作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这3种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融合的举措,对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2017年26期 v.45;No.567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关于呼伦贝尔驻村扶贫工作的思考与规划——以鄂伦春自治旗桥南村为例

    朱宾宾;孙双红;于治国;康清林;王增明;

    通过驻村帮扶工作,认真分析鄂伦春自治旗桥南村的贫困成因,按照驻村帮扶的工作思路、目标与工作重点,分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强调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林产品产业,积极配置养殖业,活化乡村旅游业,进而从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驻村帮扶方案。

    2017年26期 v.45;No.567 209-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绵阳市城郊型观光农业园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

    以绵阳市游仙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的规划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绵阳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其他地域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2017年26期 v.45;No.567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绵阳市产业扶贫推动新农村建设案例研究

    何忠元;邓楠楠;何春华;唐永金;

    阐述了绵阳市产业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现状,以及现阶段绵阳市产业扶贫的具体做法与成效,以此表明扶贫与新村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再对养殖业、种植业、种植与休闲农业结合的混合型农业3个案例进行分析与对比,得出农业不同行业在以产业扶贫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确实可行且成效显著的结论,旨在对我国农村工作与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26期 v.45;No.567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定量综合评价

    詹浩;龚琦;张晓芳;周奇;

    构建了一套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2005—2014年武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2014年武汉市与国内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主要省会城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经济子系统是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因子,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对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有限;2014年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指数在国内不同地区13个城市中排名第7位,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力亟待加强。

    2017年26期 v.45;No.567 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

    苏会荣;吴正伟;庞冰;吴开芬;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管理体系混乱、推广人员素质偏差且经费不足等问题。另外,介绍了美国"三位一体"农业推广体系、日本"区域分担方式"农业推广体系、荷兰"非政府性质"农业推广体系、以色列"一主多元"节约型农业推广体系。借鉴国外经验,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的启示,主张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推广体系的领导和支持,加强农业推广主题和内容多样化建设,加大对农业推广的财政投入,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协调互作。

    2017年26期 v.45;No.567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汉台区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薛宝全;

    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为例,就如何放活土地经营权问题进行了调研,主要是对汉台区辖区内土地流转情况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与涉及土地流转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等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陕西省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参考。

    2017年26期 v.45;No.567 227-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问题及对策

    袁士芳;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是适应我国新农村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在介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更好地发展。

    2017年26期 v.45;No.567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的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

    丁丽萍;刘艳芬;缪志春;

    从闽台合作交流史与成效入手,概述了新形势下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闽台茶产业合作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深化两岸合作交流方向的思路和对策。

    2017年26期 v.45;No.567 232-23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

    蔡文春;沈兴菊;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眼点,结合农业生产属性,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从生产条件、投入水平、产出水平3个方面对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从时空两维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农业生产条件波动中提升,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及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空间上四川省21个地级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性显著。提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三产有效融合、适度规模化经营等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2017年26期 v.45;No.567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李逸云;丁沁娴;

    基于对苏州市486户失地农民的调研,分析他们失地后的就业和生活现状及其面临困境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与生活困境的实践路径。

    2017年26期 v.45;No.567 24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教育

  • 基于CDIO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曾晓房;刘晓静;于立梅;

    基于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的国内高校培养情况,借鉴CDIO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发展情况,从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模式、提升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来构建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改善了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效果。

    2017年26期 v.45;No.567 24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徐耀辉;

    涉农项目管理权限下放,实行项目分级管理的背景下,以海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管理为例,介绍了基本做法,剖析了存在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展开思考,并提出了对策。

    2017年26期 v.45;No.567 244-245+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将POE调研方法引入风景园林教学的可实施途径探索与实践

    张妤;曹福存;黄磊昌;李睿煊;冯嗣禹;李想;

    根据风景园林行业发展需求与当下风景园林经验式教学现状,将POE研究理论及调研方法引入风景园林教学,从改革目标、可实施途径、教学实践等方面探索侧重课程过程、关注市场与大众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专业人才,满足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2017年26期 v.45;No.567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院校开放共享理念下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

    许新新;张英;

    针对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学科建设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实验用房面积严重不足,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浮于表面,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待遇低、环境差、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资金投入不足,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消防器材单一,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工作安全风险高,实验耗材无序等方面。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提出了农业院校开放共享理念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2017年26期 v.45;No.567 250-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工程索道数字化教材教学效果分析

    沈嵘枫;许浩;

    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及工程索道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以森林工程实验班为实践对象,进行工程索道课程数字化教材教学试点。运用结构模型软件AMOS,调查数字化教材教学情况下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数字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但是数字化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不断完善。

    2017年26期 v.45;No.567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BL-LBL教学法在畜产食品工艺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王毕妮;朱彩平;张富新;邵玉宇;

    通过分析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在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引入PBL-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改革应用,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考核评定,旨在为今后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以适应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7年26期 v.45;No.567 255-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教学改革

    纪洋;

    针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2017年26期 v.45;No.567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提示

    <正>来稿请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不要使用国家已废除了的单位。如面积用hm~2(公顷)、m~2(平方米),不用亩、尺2等;质量用t(吨)、kg(千克)、mg(毫克),不再用担等;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mg/kg、mg/L或μL/L。

    2017年26期 v.45;No.567 5+7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讨论

    <正>着重于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方面,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复在结果中已评述过的资料,也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随意扩大范围,讨论与文中无多大关联的内容。

    2017年26期 v.45;No.56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题名

    <正>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报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字数不超过20字。英文与中文应相吻合。英文题名词首字母大写,连词及冠词除外。

    2017年26期 v.45;No.567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作者

    <正>论文署名一般不超过5个。中国人姓名的英文名采用汉语拼音拼写,姓氏字母与名字的首字母分别大写;外国人姓名、名字缩写可不加缩写点。

    2017年26期 v.45;No.567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数字

    <正>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文中避免出现"去年""今年"等写法。小于1的小数点前的零不能省略,如0.2456不能写成.2456。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含4位数),从小数点向左右每3位空半格,不用","隔开。如18 072.235 71。尾数多的数字(5位以上)和小数点后位数多的小数,宜采用×10n(n为正负整数)的写法。数字应正确地写出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存在误差。

    2017年26期 v.45;No.567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引言

    <正>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一般文字不宜太长,不需做详尽的文献综述。在最后引出文章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省略。

    2017年26期 v.45;No.567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结果

    <正>利用图、表及文字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务求精练通顺。不需在文字上重复图或表中所具有的数据,只需强调或阐述其重要发现及趋势。

    2017年26期 v.45;No.567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文内标题

    <正>文章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20字,标题内尽量不用标点符号。标题顶格书写,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级,分别以1;1.1;1.1.1;1.1.1.1方式表示。

    2017年26期 v.45;No.567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工作单位

    <正>在圆括号内书写作者的工作单位(用全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若为外国的工作单位,则加国名。多个作者不同工作单位时,在名字的右上角分别加注"1""2",和地址前注"1.""2."。

    2017年26期 v.45;No.567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缩略语

    <正>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如名词术语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ATP(三磷酸腺苷)、ABA(脱落酸)、ADP(二磷酸腺苷)、CK(对照)、CV(变异系数)、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性)、IAA(吲哚乙酸)、LD(致死剂量)、NAR(净同化率)、PMC(花粉母细胞)、LAI(叶面积指数)、LSD(最小显著差)、RGR(相对生长率),单位名缩略语IRRI(国际水稻研究所)、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对于文中有些需要临时写成缩写的词(如表及图中由于篇幅关系以及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

    2017年26期 v.45;No.567 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