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隆辉;舒世超;赵良磊;王文恩;
[目的]研究多花木蓝幼苗的耐盐性,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对盆栽多花木蓝幼苗定时定量浇灌,每3 d,采集各处理的叶片进行生理指标测定,直到出现盐害症状为止。[结果]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盐溶液浓度的上升和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多花木蓝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从盐胁迫第9天开始,浓度大于150 mmol/L的NaCl溶液对所测生理指标的影响最大。
2016年34期 v.44;No.53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林闯;孙玉东;赵建锋;王玮玮;徐兵划;汪国莲;
[目的]探讨多效唑在辣椒育苗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不同浓度(50、100、200 mg/kg)的多效唑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多效唑能够有效减少辣椒育苗中徒长现象的发生,辣椒幼苗的株高有显著降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100 mg/kg多效唑处理辣椒幼苗的株高降低了14.8%,茎粗增加了10.6%,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27.5%,壮苗指数提高了50.0%,干重、鲜重差异不明显。[结论]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多效唑在辣椒育苗中应用以100 mg/kg浓度为宜。
2016年34期 v.44;No.539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云飞;丁珊;姜忠旭;刘荣;王远玲;王巧;
[目的]研究宽幅精量播种对小麦形态特征、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示范方式,以苏麦188为材料,设2个处理,不重复,随机取样。[结果]宽幅精量播种处理播种深度一致、播量均衡;出苗快、整齐、苗数均匀;通风透光好,有利于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提高秸秆坚实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能提高有效穗数实现增产。[结论]宽幅精量播种可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与产量,但农机农艺配套技术需进一步研究。
2016年34期 v.44;No.53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梅影;杨志平;戴星照;胡晓;汪金小;
[目的]研究白木通种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采集自然状态下的白木通成熟果实,通过人工洗净、烘箱烘干、器皿培养等方法,测试白木通果实形态、果实平均种子数、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等生物学特性。[结果]白木通果实中平均种子数为123粒,千粒重为112.74 g,含水量为29.2%,生活力为92.7%,发芽势为67.0%,千粒重对其发芽势、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白木通种子在中温(25℃)状态下发芽率最高(91.3%)。[结论]研究得到了白木通种子质量检测结果,白木通种子萌发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
2016年34期 v.44;No.539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弓长;蔡虎铭;钱程;刘广富;
[目的]验证不同配方增效尿素在玉米上的肥效。[方法]以不施肥和普通尿素为对照,将添加不同增效剂配方的增效尿素1、增效尿素2对玉米进行追肥试验(共施肥4次,每次施肥量为225 kg/hm~2),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尿素均可显著改善玉米生物学性状,株高增加19~20 cm,茎粗增加0.09~0.16 cm,穗长增加1.6~5.2 cm,秃尖和颗粒不饱满玉米个数显著减少,其中以增效尿素1处理效果最佳。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不同尿素处理玉米穗粒数降低,但颗粒更饱满,百粒重和鲜重均显著增加,不同尿素处理后增产6.49%~17.19%。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尿素均可显著增加玉米氮素吸收量,且氮素表观利用率增加30.30%~54.19%。[结论]增效尿素在玉米及其他作物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6年34期 v.44;No.53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芳;李志刚;李旭新;于德彬;
大豆是典型的自花授粉农作物,天然异交结实率不到1%。大豆雄性不育利用为大豆杂交育种开启了一扇大门,有效地挖掘了大豆的生产潜力,为大豆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大豆雄性不育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现在已挖掘出来的大豆雄性不育材料中,多数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的,少数是由细胞质控制的。我国在选育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方面是遥遥领先的。综述了大豆雄性不育的分类和利用杂种优势上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利用大豆杂种优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大豆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前景。
2016年34期 v.44;No.53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相东;毕彩虹;谭建平;孔晓君;
[目的]探讨栗茶间作与覆草对茶园生长环境和茶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栗茶间作、覆草试验,调查相应的环境气候、土壤情况,观察茶树芽叶生长状况,比较茶样相关品质成分。[结果]栗茶间作降低了风速和光照强度,提高了环境温度、湿度;覆草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有效N、P、K的含量,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冬季地温;栗茶间作、覆草均增加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降低了酚/氨比。[结论]栗茶间作、覆草可以有效地调节茶树生长环境,改善土壤状况,调节茶叶酚/氨比,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
2016年34期 v.44;No.539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熊翔宇;肖晓春;雷雪芳;张超;崔伏生;陈文洪;杨茗;冯胜;沈忠仪;雷敖;
[目的]利用水稻多倍体自交回复创制优良二倍体育种材料。[方法]同源多倍体自交回复后代中出现二倍体植株,在其分离后代中,通过系统选择,选择其中稳定的优良二倍体材料与三系、两系不育系进行广泛测交配组,对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水稻进行考种。[结果]Y58S/10-C242、Y58S/10-C256、C815S/12-C156、C815S/13-C96的杂种一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结论]多倍体自交回复后代中的优良二倍体植株可为杂交稻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
2016年34期 v.44;No.539 2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大海;郭永良;杨勇;高凯;任培中;臧传勇;李洪波;丛琦;李焕波;管恩森;
[目的]筛选出适合潍坊烟区适宜肥力水平的烤烟新品种。[方法]2015年在诸城进行6个品种烤烟的不同肥力水平对比试验,对CT141、豫烟6号、豫烟11号、湘烟3号、NC-YATAS6和NC55(CK)6个品种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CT141中肥力、NC-YATAS6高肥力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结论]该研究为新品种在潍坊市的推广应用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34期 v.44;No.539 29-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启财;黄文洁;赖宣;
[目的]分析6种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成分组成。[方法]以凤凰高山茶蜜兰香、芝兰香、夜来香、黄枝香、玉兰香和杏仁香单丛茶成茶为试材,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组分。[结果]6种香型单丛茶的香气主要成分分别为蜜兰香单丛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二十四烷、3,7-二甲基-1-溴-2,6-辛二烯、顺(反)-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芝兰香单丛是吲哚、丁位壬内酯、芳樟醇、二十四烷、二十八烷;夜来香单丛是丁位壬内酯、2,6,10,15-四甲基十七烷、二十四烷、正十七烷基环己烷、植物醇;黄枝香单丛是对二甲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3-十三烷基环己烷、正十七烷基环己烷、1-二十一烷基环戊烷;玉兰香单丛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丁位壬内酯、咖啡因、邻二甲苯;杏仁香单丛是芳樟醇、香叶醇、吲哚、丁位壬内酯、咖啡因。[结论]从6种香型单丛茶的香气主要成分数据可知,各单丛香型均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2016年34期 v.44;No.539 32-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东;
[目的]优化茶树菇挂面的配方,为新品种挂面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面条品质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茶树菇粉、食盐及水的添加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优化茶树菇挂面的工艺配方。[结果]茶树菇粉的添加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食盐量和加水量。当面粉使用量为180 g,茶树菇粉的添加量为10 g、食盐添加量为3 g、水的添加量为35 m L时,制作出的茶树菇面条综合得分最高,口感最好,味道适宜。[结论]在面条配方中添加茶树菇具有可行性,可作为茶树菇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2016年34期 v.44;No.53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裴小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健康问题。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猴头菇多糖具有降血压、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对猴头菇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着重阐述,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猴头菇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猴头菇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34期 v.44;No.53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之林;
[目的]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参核桃乳饮料。[方法]以人参、核桃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和稳定性研究,对人参核桃乳饮料的风味配制、乳化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结果]人参水提取液的最佳添加量为20%,蔗糖添加量为6%;复合乳化剂选用单甘脂∶蔗糖酯(1∶2),其综合添加量为0.3%,酪蛋白酸钠添加量为0.4%,稳定剂为卡拉胶,添加量为0.1%;按此参数配制所得的核桃乳产品比较细腻,香气淳厚,风味怡人,稳定性好。[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参核桃乳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43-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宁芳;
[目的]测定青海不同产区马铃薯中的微量元素,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产品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青海不同产区马铃薯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Cu、Zn、Fe、Mn、Ca、K、Mg等微量元素,其中Ca、K、Mg含量较高,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马铃薯中微量元素Cu、Zn、Fe、Mn、Ca、K、Mg的回收率在97.00%~99.70%,相对标准偏差在1.17%~2.75%。[结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马铃薯中的微量元素误差较小,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较好。不同产区马铃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这可能与马铃薯的生长土壤环境等因素有关。
2016年34期 v.44;No.53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颖;胡东青;宋欣欣;程果;魏乃林;周长桥;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国际上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是对食品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进行安全控制。运用HACCP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分析速冻猪肉加工工艺中潜在的危害及控制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HACCP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将速冻猪肉产品可能出现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确保速冻猪肉的生产安全。
2016年34期 v.44;No.53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飞;王恒先;戴秋萍;
在各种食品污染中,物理性污染是来源广、难控制、投诉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并可能导致生物性和化学性危害。为帮助水产品加工企业有效控制物理性污染,减少顾客投诉和经济损失,提升企业形象,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通过对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的调研,分析了从各种原辅材料采购、加工到成品出厂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的物理污染物及来源,提出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
2016年34期 v.44;No.539 52-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祖新;刘煜;李羽翡;仝伟建;杨晓楠;
[目的]采用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GUM法对实验室菊粉菌落总数的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来进行测定和结果判定,结合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后采用合成的方法来计算和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结果]菊粉菌落总数为1.5×104CFU/g,扩展不确定度为0.4×104。[结论]此方法可用于对菊粉样品的菌落总数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适用于复现检测条件下菊粉及其他粉状食品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评定。
2016年34期 v.44;No.53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涛;梁静宇;张文雅;韩蔓蔓;王俊雄;任道金;
[目的]研究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估算宜昌居民的氟离子摄入量。[方法]利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及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的氟含量,分析冲泡过程中氟离子溶解特性。[结果]2014年1月6日湖北宜昌自来水的氟含量为(0.112±0.009)mg/L,为氟含量偏低的自来水。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氟含量分别为(113±6)、(170±7)、(190±7)、(255±8)和(246±8)mg/kg,加标回收率在94.1%~104.6%,宜昌黑茶氟含量符合砖茶氟含量国家标准(300 mg/kg)。5个批次宜昌黑茶洗茶2次后再冲泡,茶水中氟离子浓度在(0.107±0.008)~(0.939±0.031)mg/L,符合饮用水氟含量国标。[结论]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偏低,供试5个批次的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氟来源。
2016年34期 v.44;No.53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盖琼辉;王春林;
[目的]研究甘露子的营养成分及其利用价值。[方法]测定了甘露子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铁、维生素A和维生素C 6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菠菜、红薯、花椰菜、辣椒、黄瓜、马铃薯、大白菜、番茄8种常见蔬菜进行比较。[结果]与8种常见蔬菜相比,甘露子膳食纤维与钙含量最高,蛋白质与铁含量仅低于菠菜,维生素A与维生素C含量最低,按照平均营养值估算法得出,甘露子平均营养值最大。[结论]甘露子与其他8种常见蔬菜相比较,营养价值最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016年34期 v.44;No.53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月囡;李铁纯;李书倩;
[目的]优化南果梨果冻制作工艺,开发利用南果梨资源。[方法]以南果梨为主要原料,以卡拉胶、琼脂和黄原胶为主要胶体,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卡拉胶、琼脂和黄原胶的最佳配比、添加量、南果梨的护色及南果梨果冻的制作工艺配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南果梨果冻最佳配方为混合胶(卡拉胶∶琼脂∶黄原胶)比例4∶3∶3、用量0.80%,柠檬酸用量0.20%,白砂糖用量15%,南果梨汁用量25%,柠檬酸钠用量0.15%,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南果梨果冻色泽均匀,酸甜适中,具有淡淡的南果梨香,风味独特。[结论]研究可为研制兼具营养与保健的南果梨果冻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34期 v.44;No.53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益黄;傅源锋;王辉创;林必吉;
烟棒是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之一,需要解棒后才可以使用。传统锤式破碎机解棒,会造成额外造碎,产生较多的细小组分和粉尘。针对现有锤式破碎机解棒缺点,设计出了一种新型解棒设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安装过程,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2016年34期 v.44;No.539 67-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洪祥;庄志雄;郭松斌;陈笃建;
[目的]优化烟叶的醇化时间。[方法]研究了翠碧1号复烤后烟叶B2F在自然醇化条件下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但变化程度略有差异;烟叶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与总植物碱、水溶性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的烟气特性和感官质量总分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然醇化12个月后,烟叶的烟气特性和感官质量总分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工业企业建立科学的烟叶原料仓储、养护机制,提高卷烟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严红光;程江华;姚平伟;郝位清;
[目的]研究蓝莓叶红茶中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以蓝莓秋梢嫩叶为材料加工红茶,比较分析剪碎、揉捻、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烫漂工艺对蓝莓叶红茶中多酚、黄酮、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剪碎程度越小,揉捻的时间越长,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越多。发酵温度相同但发酵时间延长,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减少。发酵时间不变但发酵温度升高,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减少。[结论]剪碎程度、揉捻时间、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可使蓝莓叶红茶的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发生变化并影响品质。
2016年34期 v.44;No.539 73-7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那伟;赵新颖;高星爱;王鑫;祝延立;
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对2000—2014年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由1 927.94万t增长到2 445.25万t,经历了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和缓慢上升3个阶段,目前吉林省正处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上升阶段,减排压力较大;22000—2014年吉林省温室气体中CH_4的排放贡献率为41.41%,N_2O的排放贡献率为58.69%;32000—2014年农用地N_2O是吉林省温室气体第一排放源,年均所占比重为46.32%,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动物肠道CH_4、动物粪便管理N_2O和稻田CH_4,所占比重分别为29.83%、14.11%、10.41%。最后,依据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结构特征,从农业生产角度提出了减排措施。
2016年34期 v.44;No.539 76-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剑波;章雪明;张琰;黄芳;
[目的]建立水中丙烯腈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小体积直接进样,用DB-FFAP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0%,加标回收率为95.7%~101.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03 mg/L。[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地表水中丙烯腈的测定。
2016年34期 v.44;No.539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书敏;徐凤花;张蕴琦;吴优;代欢;
[目的]为加速玉米秸秆的降解,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筛选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并使其大量扩繁,为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将富集培养的18组菌系以玉米秸秆为限制性因素,在30℃摇床驯化至18代酶活稳定,筛选出4组酶活较高的菌系,对优良菌系进行培养基碳氮源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产酶培养基碳氮源优化。[结果]18代时,菌系3、6、12、16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力分别为56.35、50.44、49.99、82.40 U/m L,菌系16的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碳源、氮源最佳比例为秸秆12.21 g/L、麸皮14.53 g/L、豆粕12.97 g/L时,酶活力最大为229.68 U/m L,各因素对CMC酶活力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粕、秸秆、麸皮,且秸秆与麸皮交互项对CMC酶活力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筛选出的菌系16能加速玉米秸秆的降解,在优化的产酶培养基中酶活力较高。
2016年34期 v.44;No.539 82-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程念亮;李云婷;孙峰;张大伟;徐文帅;王欣;邱启鸿;董欣;孟凡;李红霞;
针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介绍了北京市大气二次污染物PM_(2.5)监测、模拟和评估关键技术,旨在为国内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模拟评估、预报预警,以及重污染应急、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重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
2016年34期 v.44;No.539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明军;
在分析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丹巴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016年34期 v.44;No.539 90-9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得天;石惠娴;裴晓梅;孟祥真;朱洪光;
针对植物工厂生物质废弃物的特点,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参考传统预处理和厌氧发酵系统常用工艺,制订了植物工厂废弃物厌氧消化循环利用系统,创造性地将单乙醇胺法脱硫用于沼气脱硫上,对系统进行了完善。从该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沼气、沼液和沼渣(三沼)利用等方面,从植物工厂生物质废弃物厌氧消化循环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工厂生物质废弃物厌氧消化循环利用三沼可行,但受植物工厂规模的限制,不同规模的植物工厂生物质厌氧消化沼气产量不同,小型植物工厂废弃物厌氧发酵后沼气不适合用于供热、发电,仅适合小规模使用(如沼气灯、沼气灶等),大型植物工厂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供热和发电。
2016年34期 v.44;No.539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淑贞;李昊;高明;崔钶;
借助考核指标与辅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核查方法,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验区域内样本水功能区数据的规范性与逻辑性,判断监测数据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2016年34期 v.44;No.53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俏;刘馨桧;李逵;雷朝亮;朱芬;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innaeus),俗称黑水虻,幼虫腐食性,生物量大,生长周期较短,在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的黑水虻可用于提取抗菌肽、提炼生物柴油、加工成昆虫蛋白或提取几丁质和壳聚糖。对以黑水虻为原料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黑水虻养殖经济效益更大化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34期 v.44;No.539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顾静;李想;李娜;江畅;
为对江苏省雾霾的治理提出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的雾霾影响因素和空气质量指标(AQI)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产业占比、面积和人均机动车拥有量与雾霾污染均呈负相关。最后提出江苏省第二产业占比小和占地面积小的城市应更加注重雾霾污染的防治,江苏省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小的城市应更加重视制定和执行限制机动车排放的相关规定,江苏省13个地级市应更加注重雾霾防治的经验交流,进行多城市联合治理雾霾。
2016年34期 v.44;No.539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丽丽;包景岭;张维;高郁杰;李燃;常文韬;温娟;孙静;
以2014年天津市十大涉农区县规模化畜禽养殖量数据为基础,核算出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典型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以粪尿处理工艺与排放去向为控减方向,设定了3种控减情景,深度挖掘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4年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COD排放量为29 795.20 t,氨氮排放量为1 805.71 t。通过大力推进商品有机肥生产、实现畜禽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应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等控减措施,能够实现近12 424.50 t COD和1 044.24 t氨氮的削减量,污染减排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天津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110-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令仪;徐梦洁;李小曼;刘勤;
以苏南小镇为依托,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改进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改进法综合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作用情况,分析结果更为客观,且污染分布的区分度较高,兼有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的优点,更适用于小尺度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2016年34期 v.44;No.539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贾安;黄涛;常丽萍;
[目的]建立提取、分析油菜花粉中所含挥发油成分的方法。[方法]通过4种方法提取油菜花粉挥发性成分,分别为用蒸馏水作溶剂采用甲法(适合密度<1的挥发油)、乙法(适合密度>1的挥发油)对油菜花粉挥发油进行提取,提取后的残渣再用无水乙醚进行二次提取并浓缩,最后一种方法则用环已烷直接对油菜花粉挥发油进行提取并浓缩,最后得到4个样品,通过气质联用方法对以上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甲法、无水乙醚及环已烷所提成分相对较多,且均为直链烷烃,如C27H56、C28H58。其中无水乙醚与环已烷所提取的浸膏得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55%、8.63%。[结论]环已烷提取挥发油的效果最好。油菜花粉中所含挥发油均为直链烷烃。
2016年34期 v.44;No.539 119-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兴萍;杨薇红;凡军民;蒋洁云;
[目的]考察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差异。[结果]灵芝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5.07%;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达24.26%;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1.21%。不同产地之间灵芝粗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地是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之一。
2016年34期 v.44;No.539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兴国;王伯诚;赖小芳;周全;
[目的]观察乌天麻和红天麻在台州当地的开花习性。[方法]以乌天麻和红天麻作为研究对象,考查2种天麻在台州地区进行有性繁殖期间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并开展了人工繁种试验。[结果]红天麻种子和红×乌杂交天麻种子在当地繁育效果显著优于乌天麻种子及乌×红杂交天麻种子,其中以红天麻种子的种麻产量最高,可达6.97 kg/m~2。[结论]该研究为在台州当地推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123-12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颜峻;胡柳芝;王文彬;谢中国;邓爱华;
[目的]优化鳢肠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用量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鳢肠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溶剂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80℃、溶剂用量25倍,此条件下鳢肠总黄酮平均提取率达71.01%。[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为鳢肠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125-12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华;何美军;穆森;张宇;郭坤元;
系统阐述了贝母属植物生物碱分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生长环境对生物碱累积的影响,并从规范化种植技术、加强贝母属植物生理生态基础研究、喷施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对提高生物碱含量的途径进行了叙述,以期为贝母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128-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天真;徐云;张琪;顾沛澍;
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分析启东市2011—2014年的土壤表墒、底墒与同时期的气象因子(降水量、温度、湿度、日照、风)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土壤墒情的关键气象因子,并结合经验公式法建立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启东市土壤墒情的气象因子主要是降水量、日照和气温,由此建立的预报模型预报未来30 d内土壤墒情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检验效果理想,说明利用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未来30 d内土壤墒情,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2016年34期 v.44;No.539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廷东;段玮;方夏馨;卡蓉燕;
利用昆明市探空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对2010—2014年昆明地区19次典型降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冰雹云发展初期的雷达判识指标进行研究,对原有的冰雹云发展阶段雷达判识指标进行更新、细化、完善,总结得出基于雷达资料的人工防雹作业判识新指标,并利用2015年发生的冰雹天气过程检验了指标。结果表明,昆明防雹作业指标为组合反射率回波强度达45dBZ、强回波H_(45dBZ)中心强度跃增≥5dBZ、回波顶高≥8 km、强回波中心顶高﹥6 km。利用强回波H_(45dBZ)中心顶高﹥6 km和强中心强度跃增≥5dBZ能很好地识别冰雹云,但提前预警时间太短,预警作用有限。
2016年34期 v.44;No.539 177-18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莹;白华;
利用T639的高空温度预报结果,分析丹东地区4个站点不同月份850和925 h Pa温度与最低、最高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最低气温与850 h Pa温度的相关性好于925 h Pa温度,南部地区的相关性好于北部地区;最高气温与925 h Pa温度的相关性明显好于850 h Pa温度,北部地区的相关性明显好于南部地区。相关系数的季节差异比较明显,干冷季节(秋冬季)的相关性明显好于暖湿季节(春夏季)。
2016年34期 v.44;No.539 181-182+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庆娥;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自动站数据和大气环境监测等资料,从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维持机制等方面,对2015年12月23—25日河南濮阳一次严重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雾霾期间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中低空下沉气流的存在有助于近地层弱风条件和稳定层结的建立,中低层弱的冷暖平流的交替出现以及持续稳定的地面均压场分布,为此次严重雾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在持续较低气压和较小地面风速的大背景下,PM_(2.5)浓度稳定升高,以及入夜后气温降低而相对湿度增大的地面气象条件,是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边界层逆温的长时间存在是这次严重雾霾天气得以维持近60 h的重要原因,雾顶高度与逆温层顶的高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雾霾天气形成、发展、维持、消散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受地形阻挡作用,冷空气在东移南下过程中,分股扩散南下,造成华北平原气压梯度小;能见度下降和持续性污染与PM_(2.5)和PM_(10)浓度增长有关,较高的PM_(2.5)、PM_(10)值的同时出现和长时间维持是导致严重雾霾天气的又一原因。
2016年34期 v.44;No.539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德燕;邵方泽;叶晶晶;
基于德国Geomer公司开发的FloodArea水动力淹没模型,结合气象、水文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对2015年7月24日天长市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淹没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淹没情况与实际淹没在时间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为天长市暴雨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188-19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小峰;刘元珺;徐娟娟;何豫秦;王云鹏;彭菊蓉;杨睿敏;
根据2001—2015年秦巴山区由西南低涡导致的强降水个例,采用统计方法、天气学方法、数值模拟等,对影响秦巴山区西南低涡过程进行统计,找出西南低涡的移动、发展与汉中强降水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对2011年8月3—5日陕南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背景下秦巴山区的强降水主要出现在6—9月,占暴雨总发生次数的17%,陕南南部是西南低涡影响频次最高的区域;数值模拟表明,暴雨是在西南低涡及低空西南急流的直接作用下发生发展,低涡和急流的维持为降水中心的低层辐合及与之伴随的上升气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正涡度的作用使西南低涡有增强作用。
2016年34期 v.44;No.539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聂园英;李庆;魏建美;卢慧;万余花;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中坚农户型、家庭农场型、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型、农民合作社型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型等多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不同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对农业各功能效率的作用有强弱之分,农业功能分区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有差异,各地区应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高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等决定的农业功能定位,选择适合本地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
2016年34期 v.44;No.539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江本利;朱加保;於春;王红娟;龚传胜;刘方志;程福如;闫晓明;
分析了安徽省石台县优质薏苡资源——七井薏苡的应用前景及制约因素,从政策引导、科技投入、精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七井薏苡产业发展策略,该薏苡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诗敏;朱培武;
基于我国食品认证体系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食品认证体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和借鉴美国、欧盟与日本的食品认证体制的先进性,为我国食品认证工作提出恰当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食品认证体制的完善。
2016年34期 v.44;No.539 204-205+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华东;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包含9个指标的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4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个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的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47、0.18、-1.08、0.43。各城市应当充分借鉴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的经验,结合自身的资源及地区优势,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2016年34期 v.44;No.539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晓涵;井立义;
在对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行业发展单一、管理人才匮乏、金融服务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及建议,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珂;徐世艳;杜鹃;侯倩倩;赵泽民;王佳江;
对目前农业现代化评价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汇总,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等,剖析了具体实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如具体指标差异较大、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相关数据搜集较为困难、评价指标的导向性不突出等,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规范化处理不同板块内容的具体指标、开展基层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增加可持续发展等导向性指标的权重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2016年34期 v.44;No.539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弓晓锋;曾国;刘振涛;干天容;
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创业及服务的模式有多种,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关键的一环。在大数据、大扶贫战略环境下,只有创新服务模式,找准帮扶对象,科技特派员才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创新创业。基于此,该文提出"团队协作扶贫创新模式",以期有效助力精准脱贫。
2016年34期 v.44;No.539 215-21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缪雄;
结合职业农民职业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分析影响职业农民个体培训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基于此,从政府与职业农民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16年34期 v.44;No.539 217-219+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长青;成俊;李煜;
概述了东台市创新农业园区发展思路,从培育特色产业、突出科技示范、强化公共服务、实行政策扶持等几方面入手,总结了东台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为其他地区农业园区发展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220-22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姗;侯国林;杨剑;
从产业构成及功能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3和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差异较大,不平衡状况比较严重;各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年际变化较少,但长时段会有所变化。2010—2014年综合排名上升的城市有盐城、南通;下降的有扬州、镇江和连云港;其他城市排名大致不变。
2016年34期 v.44;No.539 222-22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鞠康;王松婷;王星星;
为了更好地培养地方特色经济产业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结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国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中欣;何建荣;伍玉鹏;赵慧;唐铁军;唐仁华;
结合农业院校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建设改进方案,主张通过加强认识实习指导团队建设、优化认识实习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建立环境专业的科学思维与面向农业环保应用需求相结合的认识实习体系,形成多元化、引导式、自主型特点的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培养优秀的农业院校环保创新人才。
2016年34期 v.44;No.539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昌泉;李钱峰;于恒秀;刘巧泉;
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与该模式下的师生角色特点,认为这一教学模式是在当下大学课堂教学急需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随着遗传学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增加,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因此从教学组织、课堂评价、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对分课堂"在遗传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认为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讨论并重,主张教师上课讲授和课堂学生讨论各占一半时间,相应的学习评价由传统的固定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讲授时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得以改善。
2016年34期 v.44;No.539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肖海峻;田璐;杨新建;王伟青;李凌燕;施鹏飞;
综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基本概念、北京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并对来自亦庄、通州和顺义的10家生物医药公司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设置的岗位、岗位职责、核心技能等方面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016年34期 v.44;No.539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滨松;黄莉;杨洪一;张杰;张国珍;张国财;
基于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对其生物系的教学科研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历史、生源、生物系的教学科研与师资力量、对外的合作交流、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模式方面介绍了生物系的现状,并探讨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生物系教学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启发,旨在为国内教育提供参考。
2016年34期 v.44;No.539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宇衡;刘翠平;余洋;毕朝位;青玲;
针对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机制在内的植物保护研究方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以期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合格植保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34期 v.44;No.539 251-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强;高一滴;刘晓颖;
针对烟草专业本科生的特点,以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为基本原则,分别分析和列举了兴趣激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知识点串联教学法、典型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教学法6种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相关教学法可以促进烟草专业本科生更好地掌握烟草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烟草化学成分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同时增强了烟草专业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2016年34期 v.44;No.539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传领;王素巍;张英;
指出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共性问题,以及医学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新问题。以内蒙古医科大学植物生理实验改革措施为例,从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即在实际实验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验材料替换、开展比较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实验考核方式等措施来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试图为医学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提供可靠的改革方向。
2016年34期 v.44;No.539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敏晶;谭成玉;孔亮;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是大连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随着现代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对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从案例教学模式设计、案例教学内容规划及案例教学模式实施体会等方面分别探讨了课程组教师针对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并对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2016年34期 v.44;No.539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