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李鹤龄;陈智岗;宗发梁;
猕猴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动物,肠道寄生虫不但影响猕猴的健康和质量,而且干扰试验结果,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猕猴肠道常见寄生虫的种类、流行病学、传播方式、治疗手段以及有效管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为开展猕猴的质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薇;常庆涛;王安;
中国是芋属的起源中心之一,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类、矿质元素、维生素B_1、维生素B_2、花青苷等,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中国在芋种质资源的起源分布、分类保存、生物学、生理生态学、评价标准、种质创新等方面获得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021年14期 v.49;No.67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李小龙;位耀光;吴英昊;赵谦;张岚;贾楠;麻志宏;常晓莲;李志强;杨雅静;滕飞;
鱼菜共生系统是把水产养殖和蔬菜栽培两种不同的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合理、巧妙地设计达到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和谐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系统。鱼菜共生系统具有节约资源、低碳环保、输入少产出高的优势,是达到渔业生产、蔬菜生产经济生态效益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智能化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蔬菜栽培、综合环境测控3个部分,其中综合环境测控部分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对当前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类、蔬菜、环境测控的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今后鱼菜共生生产模式进行了展望。
2021年14期 v.49;No.67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史亚微;王垚;高虹;王帅;宋繁永;李天元;黄玉杰;潘美霖;
随着我国养殖规模快速扩大,畜禽废水大量产生,对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曝气吹脱是处理畜禽废水诸多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在有效降低畜禽废水有机污染物负荷的同时,还可以回收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为肥料。然而,关于吹脱工艺处理畜禽废水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综述。因此,该研究旨在总结吹脱法回收养殖场废水中铵盐的经验以及比较不同工况下的吹脱效率。此外,还比较了包含吹脱技术的几种复合处理系统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主要的影响参数。结果表明,各处理系统可以通过从废水中提取有附加值的化合物及副产品,说明吹脱是脱除养殖废水和沼液中污染负荷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吹脱处理养殖废水和沼液的研究还不够广泛,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2021年14期 v.49;No.675 13-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汪晓菲;
格局与过程关系在景观规划中的理论有两种体系,一是关于景观原理的实质性理论,二是关于景观规划的理论的程序性理论。实质性理论研究演变中包括从"格局-过程-尺度"到"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再到"格局-过程-设计"3种理论范式。程序性理论研究发展中,包括从"经验"到"实证"再到"综合"和"试验"等4种理论范式。目前,景观规划中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处在格局与过程"一对一"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景观是多个生态过程综合作用的影响的结果,研究一个景观格局中的多个生态过程相互影响是未来景观规划理论研究中更应关注的问题。
2021年14期 v.49;No.67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金萍;李雄辉;周春花;欧阳珊;吴小平;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是指有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摄食、排泄等)时脱落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样品(土壤、沉积物、水体等)中直接提取DNA片段后,利用测序技术对生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eDNA技术具有效率高、分辨率高、采样无损伤性等优点。环境DNA技术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生物监测、保护生物学(单(多)种检测、丰度估计)、入侵生物学(早期物种检测、被动监视)和环境监测等。综述了环境DNA技术在软体动物研究中的取样方法、研究进展、优势、局限,以及该方法在软体动物入侵物种防治、濒危物种保护、物种多样性评价和生物量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环境DNA在软体动物资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软体动物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
2021年14期 v.49;No.675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敬东;白海波;马斯霜;惠建;李树华;
盐胁迫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为了探索外源生长素对植物在逆境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了外源IAA对0.1 mol 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0.1 mol NaCl胁迫下IAA对水稻萌发期盐危害的抵消效应。方差分析(ANOVA)和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材料的基因型和IAA浓度均控制0.1 mol NaCl条件下外源IAA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外源IAA对0.1 mol 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能显著提高发芽势;50~100 mg/L IAA能显著,甚至极显著恢复部分材料胚根的伸长生长及胚根数;150 mg/L IAA能显著提高部分材料根叶干重。
2021年14期 v.49;No.67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1K] [下载次数:10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辅燕;徐春霞;陈洪梅;张培高;汪燕芬;姚文华;罗黎明;王晶;
利用7个CIMMYT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1个热带Suwan1优良自交系杂交,产生7个杂交组合,分别种植于云南19个不同的气候环境区域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试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宣威、石林、昭阳、昭通、楚雄、保山、大理、大姚、沧源、文山、墨江、曲靖、陇川、怒江、砚山、广南、普洱、会泽、德宏;各杂交组合在所有试点平均产量表现依次为YR806、YR803、YR801、YR805、对照(CK)、YR802、YR807、YR804,YR806(Suwan1×REC)高产性和稳产性表现最好,说明"Suwan1×REC"为较有利用潜力的杂优模式;所有杂交组合在石林、宣威、文山和砚山4个试验点表现均比对照品种增产;各组合在不同是生态环境区域产量表现差异显著,可根据各个生态区域选择适合的品种。
2021年14期 v.49;No.675 29-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李艳兰;李灶福;禹宗红;申文智;王春贵;李祥;张春帆;胡新洲;刘坚坚;安正云;金红云;杨进成;
为摸索滇中山区不同海拔生态区域食粒豌豆不同播期生育进程、最佳播期及产量表现,采取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播期烟后食粒豌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互间的关系,确定不同播期烟后食粒豌豆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及最佳播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山地食粒豌豆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且生育进程有逐渐变慢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加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烟后山地食粒豌豆最佳播期为9月10—30日;滇中山区烟后种植食粒豌豆的单株生产力、有效株数、有效荚数、全生育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2021年14期 v.49;No.675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张选;翟云龙;陈猛;梁雪齐;陈国栋;吴全忠;
为明确匀播冬小麦根系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为材料,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根干质量密度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新冬22号根长密度、根系表面积、根干质量密度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越冬期123万株/hm~2处理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干质量密度均大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均由高到低依次为156万株/hm~2处理、204万株/hm~2处理、123万株/hm~2处理、278万株/hm~2处理、400万株/hm~2处理。5种不同密度处理下0~60 cm土层根系分布最多,占总根长的95.13%~97.84%,说明匀播冬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随深度的增加根系急剧减少。越冬后,0~40 cm土层的根系增长速率最为显著,拔节后40~100 cm土层根系显著增多。越冬期高密度条件下匀播冬小麦根量较大;拔节至抽穗期根系生长最旺盛,各处理由高到低依次为156万株/hm~2处理、204万株/hm~2处理、123万株/hm~2处理、278万株/hm~2处理、400万株/hm~2处理,匀播条件下新冬22号根系集中分布在0~60 cm土层。
2021年14期 v.49;No.675 39-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戴丽君;周花;李永平;虎德钰;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谷子品种进行渗水地膜穴播种植比较试验,并进行主要性状指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主要性状以穗长、穗重和穗粒重变异系数较大;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重、生育期、穗粗、穗粒重及穗长;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其中第一主成分占36.988%,第二主成分占25.544%,第三主成分占14.760%,合计贡献率达77.29%;主成分标准化特征值说明,第一主成分解释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等性状指标信息,第二主成分反映品种的增产性因子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了品种生态适应性对株高、成熟度等因子信息。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气候和不同生产条件下种植的4个品种可大面积种植。
2021年14期 v.49;No.675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婷;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薄皮甜瓜耐盐性的影响,以生产上常用的薄皮甜瓜永甜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用1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同时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甜菜碱,研究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薄皮甜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5mmol/L甜菜碱显著降低了薄皮甜瓜O_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了脯氨酸含量,有效缓解了脂膜过氧化程度,激活抗氧化酶活性,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增强了薄皮甜瓜抗盐性。
2021年14期 v.49;No.675 48-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4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吕文涛;娄晓鸣;赵雨菲;
对荷兰引进的10个葡萄风信子品种进行露地栽培,对其物候期及观赏性状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10个葡萄风信子品种在苏州地区露地栽培均能正常开花;其中"大微笑""幻想创造""蓝魔法""触雪"等品种适宜在园林中推广与应用。
2021年14期 v.49;No.67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娟;黄继魁;张晋;李一伟;陶伟;陈伯伦;
在全国引进了6个品种及自主选育的3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经过观察、鉴定,结果表明,秦美、贵长猕猴桃品种在当地长势强,果实较大,晚熟,风味酸甜,货架期长,抗逆性较强,而徐香在乐业县长势较弱,不适于引进栽培;红阳、桂乐1号、桂乐2号品种长势较强,果实较小,果甜,货架期短,抗逆性较弱,口感与果色有所不同,可丰富市场需求,但3个品种上市时间较集中,在广西乐业县可适当引进一些成熟期与主栽品种红阳错开的品种,如秦美与贵长,减少品种集中上市。
2021年14期 v.49;No.67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慧霞;路亚南;杨瑞;刘明星;周刚;吕福虎;
以水培"非洲冰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冰菜生长、无机离子含量和盐囊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试验1:分别设定0、0.05、0.15和0.25 mol/L NaCl 4个处理;试验2:设定CK(始终不添加NaCl),和分别在0、7和14 d后添加0.05 mol/L NaCl 4个处理,以日本园试营养液配方为基础培养液,栽培28 d。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冰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减少,无机离子除Na增加外,K、Ca、Mg和P的含量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冰菜高产栽培最适盐浓度为0.05 mol/L,但冰菜地上部鲜重在0.25 mol/L处理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冰菜还可以忍耐更高浓度的盐胁迫。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囊细胞因积累大量的NaCl和水分而变得大而稀疏。此外,处理时间越早,冰菜干、鲜重越大,说明盐胁迫处理越早越好,但处理时间对无机离子的含量影响不显著。
2021年14期 v.49;No.67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海兰;刘丽莹;孙杰;郜尧禹;王德辉;
青藏高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生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气候的相关性,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叠置分析法,建立青藏高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空间分布与气候的联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空间上东西部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异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核密度热点区与深度贫困地区高度吻合,产品数量、种类随着气温和降水自西北向东南变化明显。总体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向东部人类活动密集的低海拔地区聚集,温度适宜、降水充足的高山、峡谷、山地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多、种类全。因此,要实现青藏高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可持续发展,应先掌握不同类别产品的分布规律及生长需要。
2021年14期 v.49;No.67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素珍;
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方式。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已建立各级地质公园8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市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矿山公园4处。在当前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新形势下,认真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北京市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地质公园的长远发展进行探讨。
2021年14期 v.49;No.67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维敏;龙举;
2019年12月对浙江马迹山附近进行水质、沉积物和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质除个别站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外,其他站位及其他评价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保持在良好的水平,各监测指标(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铅、锌、镉)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浮游植物40种,以硅藻门为主,占比77.50%;大型浮游动物30种,以桡足为主,占比50.00%;大型底栖生物8种,以多毛类为主,占比50.00%;潮间带生物12种,以软体动物为主,占比66.67%,种类和生物量较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
2021年14期 v.49;No.675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阳;王欢;唐萍;余晓美;
以环巢湖主要河流2015年1月—2019年6月逐月的水质指数(WQI)为研究对象,运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各河流WQI变化曲线以及WQI变化速度曲线,通过K-means函数型聚类算法对WQI变化曲线及WQI变化速度进行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环巢湖河流水质呈现"两阶段"周期性,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水质区域差异显著,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环巢湖河流水质有所改善,各河流治理工作和实时效果不同,部分河流水质治理效果显著。
2021年14期 v.49;No.67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6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闵皓;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发展与落实,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以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为例,通过现状分析深入研究其河道沿岸区域国土空间管控存在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结合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的原则,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76-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浩鑫;朱桂达;张晓霞;杨若男;谢雨婷;刘小泽;王报贵;
[目的]建立一种由高脂高糖膳食导致小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方法,具体症状为伴有严重血脂异常、肝功能受损和炎症反应。[方法]选用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灌胃高脂高糖肠内营养液,正常组灌胃PBS,试验期间自由摄食基础饲料和水。于第10、12、14、16周分别处死3只小鼠,检测是否达到NAFLD脂变程度;16周后,处死全部小鼠进行常规血脂4项和肝功能检测;观察肝脏的外观,测定肝脏中TG和TC含量;另取肝脏、脾脏和腹部脂肪分别进行HE染色;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结果]随着灌胃时间的增加,模型组肝脏系数、TG、TC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正常组对应指标变化不明显;当灌胃时间达到12周时,模型组肝脏T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14周时,模型组中TG、TC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增加;通过HE染色发现,灌胃16周时模型组肝细胞排序混乱,肝细胞脂肪严重;血液中炎症因子和肝功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说明灌胃高脂高糖肠内营养液16周,模型组内肝脂变严重,肝细胞损伤并出现明显的炎性病变。[结论]该研究建立NAFLD小鼠模型操作简便,检测的指标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且更接近模拟人类该疾病的自然发病规律,为建立深入研究NAFLD发病机制、相关防治措施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2021年14期 v.49;No.675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5K] [下载次数:1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家豪;鲜雪梅;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盐度常作为影响蝌蚪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之一。在实验室温度(23.1±2.0)℃环境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2种生长期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蝌蚪对水体盐度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水质下,处于25期牛蛙蝌蚪及五趾分化期牛蛙蝌蚪的24、48、72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41、5.44、5.50、5.37 g/L及12.56、10.48、7.67、4.09 g/L,安全值分别为1.18和2.19 g/L。在相同条件下,五趾分化期牛蛙蝌蚪比25期牛蛙蝌蚪对盐度的耐受能力更强。建议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将25期牛蛙蝌蚪及五趾分化期牛蛙蝌蚪分池饲养,二者长期生存的安全盐度控制在1.3 g/L以下。
2021年14期 v.49;No.675 85-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曼;孙墨可;田娟;董玉迪;贾云峰;李慧英;牛庆杰;
以向日葵高感列当E的自交系09110-21264162A为母本,与抗病自交系J-09R进行杂交构建F_2群体,分析了向日葵抗列当E的抗性遗传规律,并且采用SSR技术在亲本和F_2代群体中筛选与抗列当基因Or5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F_2群体的抗感比符合3∶1的分离规律,筛选出与抗列当基因Or5连锁的1个分子标记ORS1036。经F_2分离群体验证,该标记的表型鉴定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94%。将该标记对84份自交系进行筛选,获得了15份可能携带Or5基因的抗列当资源,为抗性育种提供宝贵资源。
2021年14期 v.49;No.67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霞;邓子超;董辉;郭韵;吴文华;王丹枫;
对热带北缘低丘台地保护了40年的广东化州卜岭风水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组成种类复杂,1 200 m~2样带内有维管束植物36科54属70种,种子植物属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群落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冠层树冠不连续,DBH≥20 cm的大径级个体约占胸径5 cm以上个体数的16.67%,群落胸高断面积为37.42 m~2/hm~2;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超过50%的种类多度分布较均匀;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落的各层次生物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达到4.00以上,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群落上层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分析表明,除人工种植的外来种窿缘桉属于衰退群落外,其他优势种群大都属进展种群,群落仍处于向地带性森林的进展演替中。
2021年14期 v.49;No.67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莹;陈甘牛;路兆军;马旭升;苗杰;
[目的]建立苦糖果再生体系,保存种质资源。[方法]以苦糖果种子诱导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6-BA、IBA等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条件下,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有很大差异。相同浓度激素条件下,以MS为基本培养基可诱导出苦糖果愈伤组织,最佳配方为MS+6-BA 0.5 mg/L+IBA 1.0 mg/L,诱导率为76.26%,而1/2MS培养基上无愈伤组织出现。经过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培养,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5 mg/L,芽分化率达67.40%。[结论]该研究实现了苦糖果愈伤组织诱导并获得再生植株,初步建立起苦糖果植株再生体系。
2021年14期 v.49;No.67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6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学明;杨永忠;杜鹍鹏;吴天顺;揭凡;王开轩;刘苹;李俊;
[目的]研究湛江市雷林桉树人工林生态价值,讨论人工林生态效益分布趋势。[方法]选定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桉树林作为研究对象,从涵养水源、固定土壤、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效益等指标研究人工林生态效益价值。[结果]2019年雷林桉树人工林涵养、保育土壤、固碳价值、制氧价值、生物多样性、森林康养、各林场林木综合生态经济价值分别为56 524.66万、13 800.11万、1 509.601百万、503.200百万、2 480.429百万、744.614万、498 584.31万元。雷林桉树人工林的生态价值巨大,北坡、纪家与成熟林、近熟林生态价值分别与其的面积、蓄积占比相关,两者在单位上具有相关一致性。生物多样性、固定储碳与制备放氧机制分别与成熟林、幼龄林呈相关一致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01-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蒋宇威;李登秋;
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森林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火灾、泥石流和滑坡3种典型森林干扰类型,利用1984—2016年所有可用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分段谐波模型拟合方法,对干扰发生前后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表征,对不同干扰类型导致的植被生长状况及干扰后恢复过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干扰事件均导致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呈现显著下降,火灾和泥石流导致植被的变化程度分别为22.7%和20.5%,而滑坡则导致植被的下降程度达42.7%。灾后植被均呈现快速恢复,但过程存在一定差异,火灾、泥石流和滑坡对植被所造成的破坏分别需要4、6和5年恢复到灾前植被覆盖水平。时间序列Landsat数据能够较好地表征干扰植被变化过程,可为监测和评估不同干扰事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国容;傅小霞;余铭杰;温志;江奕伟;伍成厚;李坚;谭梓轩;卢意琳;郑育芬;
[目的]研究夏季施肥对三角梅苗木营养生长和叶片SPAD值的影响,为三角梅苗木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叶紫花三角梅1.5年生扦插苗,在夏季采用平衡复合肥进行了水肥[100~1 000倍(m/V)]和干肥(10~40 g/盆)的施肥试验,通过测定植株营养生长指标和叶片SPAD值,探讨不同施肥方法和浓度对三角梅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夏季施平衡复合肥可以显著促进三角梅苗期的新梢生长和冠幅的扩张。水肥100倍、干肥10、40 g/盆的新梢生长量最高,水肥300~700倍次之,水肥1 000倍生长量最低,但与清水对照(CK)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CK与施肥处理的冠幅差异极显著,但各施肥处理之间的植株冠幅差异仅达到显著水平,施肥对苗木株高的影响不显著。叶片的SPAD值为44.5~49.2,CK和施用水肥100~1 000倍叶片SPAD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异不明显,但施用干肥处理的苗木叶片SPAD值降低,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夏季施平衡复合肥可以促进三角梅苗木营养生长,建议采用浓度300~700倍的水肥。
2021年14期 v.49;No.675 110-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晨;涂清芳;贾丹;李瑞瑞;
通过对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绿地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统计该校园植物种类,结果表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植物202种,其中园林绿化植物169种,野生植物33种。同时对校园内绿化植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2021年14期 v.49;No.675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8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富雨;李元会;文嫱;邹德强;王腊梅;刘志斌;贺婷婷;
[目的]检验退耕还林工程改造效果,探讨四川省甘孜州地区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碳汇/源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甘孜州泸定县田坝乡种植的花椒地为研究区域,研究退耕还林3年后不同种植密度下(0.5 m×0.5 m、0.5 m×1.0 m、1.0 m×1.0 m)各土层(0~15、15~30、30~45 cm)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结果]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上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中层次之,下层最低;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之间有差异均高于对照,且0.5 m×0.5 m种植密度下最大。[结论]高密度种植花椒更有利于区域生态恢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源功能,并有利于提升其产业价值。
2021年14期 v.49;No.675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鹏程;
选取杭州植物园裸子植物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观赏特性、植物配置、植物景观设计感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裸子植物区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优缺点。总结了裸子植物区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为园林设计中裸子植物的群落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1年14期 v.49;No.675 122-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欢欢;姜治国;金胶胶;李友志;
研究了插穗采集部位、基质类型和激素3方面因素对神农香菊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部位对神农香菊扦插生根影响不大;基质类型对扦插苗生根数影响明显,对生根率和生根长度的影响较小;河砂∶腐殖土∶蛭石=1∶1∶1适合作为神农香菊的扦插基质;激素处理影响扦插生根效果显著,对生根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生根率、平均根长;处理时间是激素处理影响扦插生根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激素种类;神农香菊扦插最佳激素为IBA,最佳处理时间为10 min。
2021年14期 v.49;No.675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雅芳;李艳辉;牟宁宁;张雨辰;崔潆心;郭金辉;苏治维;
以马蔺、野牛草、草地早熟禾、崂峪苔草、麦冬5种地被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践踏法进行试验处理,以不践踏为对照,测定践踏处理下5种地被植物的SOD、POD活性、MDA、叶绿素含量、叶长、根长、根重7个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与植物耐践踏性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提取,用3个新的综合指标代替原来的7个单项指标。3个综合指标的累计贡献率为98.545%。所选的7个生理指标与耐践踏性的相关性顺序为POD活性>根重>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活性>根长>叶长。采用隶属函数加权法对5种地被植物的耐践踏性进行综合评定,其耐践踏性强弱次序为野牛草>马蔺>麦冬>崂峪苔草>草地早熟禾。
2021年14期 v.49;No.675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美思;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区系组成与分布区类型。[方法]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研究夹竹桃科的历史地理起源及最新的发现;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分析我国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分布区类型。[结果]从属的层次上,夹竹桃科表现出典型的热带性质,具有9个分布区类型6个变型,以热带亚洲分布型为主,共有12属,占总属数的21.1%。[结论]该研究可为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2021年14期 v.49;No.675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3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绪信;
当前全域旅游备受学界和政府推崇,然而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从梳理全域旅游的核心要义入手,总结全域旅游在实践领域中遇到的困境,提出乡村是较之城市更适合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空间,并从乡村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和可采取的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证。
2021年14期 v.49;No.675 134-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6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唐春兰;
分析了泾县茶产业现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建议依托自然资源,深挖历史文化,通过转型和创新发展多业态新模式,着力融合农业、文化和旅游,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结合,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优质茶产业生产体验基地和全域休闲旅游景区。
2021年14期 v.49;No.675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谌江华;姚红燕;汪峰;史骏;任少鹏;陈若霞;
为进一步明确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精准防控方法,以常规粳稻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在单季和连晚种植条件下4个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生育进程、抽穗特性及其与植株"叶枕平"出现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单季种植时植株"叶枕平"始期至齐穗一般需13~16 d,连晚种植需12~15 d,而常规粳稻通常为9~10 d,二者相差3~6 d。不同时期无人机施药预防甬优1540单季稻稻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田5%~15%植株剑叶"叶枕平"时施药对稻曲病的预防效果最佳,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91.7%和93.3%,提早或延后施药的防效均下降。因此认为,预防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最佳用药时期在全田5%~15%植株剑叶"叶枕平"时。
2021年14期 v.49;No.675 140-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杰军;于豪杰;王家嘉;汪霄;吴萍萍;李虹颖;李录久;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砂姜黑土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讨长期秸秆还田适宜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设置0、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共5个玉米干秸秆还田量,小麦收获期考察产量结构性状,测定籽粒产量。[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第一个试验年度产量提高3.50%~7.10%,平均增长4.95%,3 000 kg/hm~2的中等秸秆量处理小麦产量最高。长期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籽粒产量有重要影响。与对照相比,4个年度试验,4个秸秆还田量处理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96%~6.31%、1.87%~5.87%、0.76%~8.70%和2.27%~8.58%,平均增产5.12%、3.63%、4.31%和6.27%,幅度逐渐增大,后2个年度的增产效应达显著水平,显示了稳定的增产效果。[结论]当前生产条件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玉米长期秸秆适宜还田量为4 500 kg/hm~2左右。
2021年14期 v.49;No.675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0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魏龙雪;张洪勇;张书良;路永民;李玉玲;张秀峰;
[目的]研究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下,不同种肥间距(种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裂区设计,4种种肥水平距离(5、10、15、20 cm)为主处理;4种施肥深度(4、8、12、16 cm)为副处理。[结果]不同种肥间距(种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夏玉米出苗率、根系形态和产量因子、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效应,二者交互作用产生显著正效应,保持较高出苗率、根系形态及获得更好产量因子,进而提高产量,作用效应达显著水平。夏玉米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单峰趋势。处理组合中,获得最高产量的为A2B2,夏玉米产量达8 431.97 kg/hm~2。其次为A2B3处理8 426.88kg/hm~2、A2B4处理8 421.27kg/hm~2、A3B2处理8 414.45kg/hm~2。A2B3、A2B4和A3B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水平。A1B1产量最低为7 596.11 kg/hm~2。[结论]获得较高产量的处理为A2B2> A2B3> A2B4> A3B2,这4个处理的夏玉米产量与其他处理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因此,夏玉米异位同播较适宜的种肥间距为种肥水平距离10 cm时,施肥深度8~16 cm;种肥水平距离15 cm时,施肥深度8 cm。
2021年14期 v.49;No.675 146-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巫小宏;娄芳;李卫;戴春泉;李廷钊;
通过对中草药杭白菊有机种植过程中追肥的不同处理(肥料类型、施肥频率),探究其追肥最佳的使用办法。对植株指标、产量、投入产出分析发现,有机种植过程中,增施底肥,后期少量施用自制有机肥,既可满足有机生产规范,又能降低成本,保证产量和品质。
2021年14期 v.49;No.675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磊;王伟;侯玥莹;谢晓阳;周雍;陈飞;刘雨晴;崔炜;王韬;景炳年;
[目的]优化葛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葛叶总黄酮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考察其抗菌活性,并通过测定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葛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液料比48∶1(mL∶g),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90 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量为26.38 mg/g,接近理论值;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葛叶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32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OH~-、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IC_(50)分别为1.78、1.58和0.86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葛叶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52-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4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何维;安天星;余玲;廖柯;陈超;刘迎涛;胡洁;邓婷;尹鑫;苏波;赵志峰;
[目的]从传统的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分离产蛋白酶较高的优势菌株,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研究菌株酶活。[方法]以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分离其中优势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特征菌落鉴定,最后对2株霉菌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2株产蛋白酶较高的优势菌株分别为M-THF-01与M-THF-02;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发现,M-THF-01为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M-THF-02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a)。M-THF-01与M-THF-02中性蛋白酶酶活分别为(83.00±4.25) U/mL和(277.35±6.09)U/mL,酸性蛋白酶分别为(156.36±3.68) U/mL和(405.69±4.18) U/mL,碱性蛋白酶分别为(19.30±2.56) U/mL和(25.37±3.88)U/mL,产纤维素总体酶活分别为(2.51±0.85) U/mL和(3.64±1.31) U/mL。总体来说,M-THF-02产酶活力明显高于M-THF-01。[结论]该研究可为毛霉豆豉纯复合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毛霉豆豉的工业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7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冠松;刘昕然;杨创凤;杨正安;张杰;朱映安;谢俊俊;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文献、野外标本采集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详细调查以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共计141科415属599种(包括变种),被子植物129科384属343种,裸子植物12科31属256种,其中优势科为蔷薇科、菊科和百合科,优势属为菊属、蒲公英属、水仙属和君子兰属;药用部位方面根、根茎类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全草类。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对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62-16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1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盘艳梅;吴海铃;刘啸;吴国勇;柳富杰;
以采用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钠/迷迭香复合涂膜分别对冷却猪肉进行处理,于4℃下进行冷藏保鲜,以猪肉pH、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和感官评价等指标判断猪肉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涂膜能够减缓pH、细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降低感官指标的变差速度,使得冷却猪肉保质期由3 d提高到9 d,说明海藻酸钠/迷迭香复合涂膜可能是猪肉保鲜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2021年14期 v.49;No.675 166-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7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涛;毛岚;张豹林;李生栋;廖勇;解燕;杨树虹;
为明确烟叶采烤环节对烟叶烘烤损失率的影响,查找烘烤损失率成因,对采烤一体化专业化烘烤标准作业与烟农常规采烤作业的烟叶烘烤损失率和用工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采收和分类编装烟对烘烤损失的影响最大,对烘烤损失率的影响分别占烘烤损失的41.59%和35.47%;采收、编装和烘烤3个环节全程按照规范专业化作业用工成本较烟农常规作业模式增加0.31元/kg,但降低烘烤损失3 749.40元/hm~2,专业化用工产出投入比为595.51%。
2021年14期 v.49;No.675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乔妙;朱朋艳;赵云丽;黄艳苹;吴凡;高文分;盛军;袁文娟;王宣军;
[目的]建立一种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EGCG浓度的方法,进而研究其药动学。[方法]选用Agilent SB-C_(18)(4.6 mm×250 mm, 5μm),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ESI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负离子扫描;以香草醛为内标,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EGCG和内标不受基质干扰;定量限分别为10 ng/mL(EGCG)和5 ng/mL(香草醛),血浆样品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11.5%,准确度在92.0%~118.9%,萃取回收率≥92.7%,基质效应为95.3%~115.3%,大鼠腹腔注射20 mg/kg EGCG后的血浆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较长,表观分布容积(Vd)大于总体水体积。[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能满足EGCG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检测要求,并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大鼠血浆中EGCG的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2021年14期 v.49;No.675 172-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4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丹丹;刘健峰;邓成杰;赵兴玲;王昌梅;尹芳;杨斌;张无敌;
为了探究不同蔬菜废弃物的产沼气潜力,以4种不同叶菜类蔬菜废弃物为发酵原料,采用批量式厌氧消化工艺,在恒温(35±1)℃的条件下,对蔬菜废弃物产沼气潜力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白菜、混合蔬菜、油麦菜和生菜作为底物进行厌氧消化,TS产气率分别为658、601、804和1 136 mL/g, VS产气率分别为833、881、1 093和1 544 mL/g,生菜组产气潜力最大,油麦菜组次之,混合白菜组产气潜力最小,可见单一蔬菜的产气潜力要高于混合蔬菜。蔬菜废弃物的有机物含量高,可生物降解,适宜用作厌氧消化原料。
2021年14期 v.49;No.675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敏;张天萌;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评价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指导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两个方面的指标,通过熵权法对甘肃省2005—2017年和2017年甘肃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2005—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较低;2017年甘肃省大部分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差别较大,水资源承载力不平衡。甘肃省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鉴于甘肃省水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提出了继续提高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5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俞建河;王本来;曹秀清;沈涛;
分别于2014、2015和2020年采用有底测坑试验模拟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各淹水天数的涝渍环境,分析不同生育期淹水天数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菜现蕾抽薹期,淹水天数的增加极显著影响株高生长;苗期淹水对前期株高影响较大,但经过后期补偿,差距逐步缩小;开花期淹水前期对株高有影响,但经过补偿影响已不大;开花期后因株高已基本定型,淹水对株高已无影响。开花期淹水天数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现蕾抽薹期,且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LAI逐渐降低。开花期淹水超过2 d、现蕾抽薹期和成熟期淹水超过4 d、苗期淹水超过6 d均会造成油菜显著减产,因此除油菜苗期外,其余生育期均为油菜防淹涝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排水降渍。该研究可为油菜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2021年14期 v.49;No.675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2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程良;李应海;李金泽;
[目的]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水分及黄花菜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该地区的黄花菜灌溉制度。[方法]试验选用甘肃大乌嘴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置了低水(W_1)2 250 m~3/hm~2、中水(W_2)3 000 m~3/hm~2、高水(W_3)3 750 m~3/hm~2,低肥(F_1)450 kg/hm~2、中肥(F_2)675 kg/hm~2、高肥(F_3)900 kg/hm~2,以当地农户滴灌种植方式为对照(CK),共10个组合处理。[结果]农户滴灌种植方式与不同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均在各次灌水后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各层土壤含水率相应增大,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大,为5.54%~28.29%;处理组黄花菜产量总体上高于对照组,黄花菜产量随着灌水量与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论]黄花菜在丰水年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最优的是W_2F_2处理,该处理下黄花菜产量为15 417 kg/hm~2。
2021年14期 v.49;No.675 188-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姬战生;章国稳;黄薇;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位预报的不确定性特征,以京杭运河代表站拱宸桥站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支持向量机的河道水位预报方法。根据拱宸桥站河道水位影响因子,选取京杭运河2008—2013年11场典型洪水过程的1 500组水文数据作为样本,分别构建了固定式、在线增量式和在线剔除式SVM水位预测模型。定性定量比较了不同预见期下3种模型的预测数据,结果表明在线剔除式SVM模型的预报精度要高于其他2种模型。该方法可为研究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位过程实时预报提供参考。
2021年14期 v.49;No.675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高辉松;方伟健;崔银轩;韩钊;薛金林;
针对果园除草尤其是株间除草机械化作业难的问题,设计开发具有割幅可调功能的割草机对于提高果园除草机械化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果园除草机械化作业特点,确定了基于连杆机构的割幅可调割草机方案;建立了割草机调幅机构的理论模型,并对割草机调幅机构作业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割草机调幅机构的优化轨迹,并对机构相关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根据理论计算结果,选择直线形轨道,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直线形轨道的效率随着滑杆的移动从48.389%增至85.975%,能满足设计要求。在预定割幅范围的杂草均能被割除,且运动过程中载荷突变值较小,对材料强度要求较低。该调幅机构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可为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14期 v.49;No.675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秀梅;
[目的]了解不同机械化整地技术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机械化技术模式的推广和开发新型农业机械提供参考。[方法]2017—2019年在安徽省肥东县进行田间试验,比较3种不同机械化整地方式旋耕(处理(1))、深松(处理(2))、深翻(处理(3))对稻田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处理(1)相比,处理(2)和(3)在0~20 cm土层可导致土壤含水率降低9.67%~26.79%,土壤容重增加0.08~0.16 g/cm~3,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透气性有所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3.05%~11.67%;各土层总体表现出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逐渐降低,0~1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处理(1);处理(2)条件下水稻产量2年持续增加,第1、2年分别增产4.91%和9.54%,处理(3)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小,仅在第2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结论]深松可以提高稻田土壤向下的透水性和容重,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影响较小,可连年增加水稻产量。深翻虽然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但是效果较深松处理差,且会降低上层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增加不明显。
2021年14期 v.49;No.675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雪;张永福;
基于新疆14个地州1997、2007、2017年3期截面数据,利用定量和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1997—2017年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模式。1997—2007年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大于2007—2017年,天山以北的地区经济以及劳动力的发展情况总体好于天山以南。(2)1997—2017年农业经济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总量增长了54.48%,但是区域增长差异明显,呈"南高北低"的特征。(3)产劳弹性系数以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同增的增长型为主,2007—2017年有12个地州均为增长型耦合模式,剩下的2个地州以集约型为主,分别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021年14期 v.49;No.675 203-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任志军;
小农户经营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仍然是农业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随着全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推进,小农户直播电商能否作为"互联网+农业"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模式不断创新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小农户直播电商面临着重要发展节点,也存在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用PEST法分析小农户经营直播电商所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问题,并嵌入SWOT态势法,分析小农户播电商所具备优势以及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5K] [下载次数:1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素春;胡梦娜;蒙淑兰;田清艳;
发展富硒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我国富硒土壤资源,改善各地区硒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现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分析富硒产业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对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富硒产业起步较晚,依赖当地硒资源与政府扶持;富硒产品类型多样,但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全,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硒资源分布状况、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品牌和营销意识。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
2021年14期 v.49;No.675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9K] [下载次数:1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邵永同;段丽玲;
党和政府一直将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了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指出了粮食价格波动对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并从实施适度的粮食价格保护、设立粮食价格风险保障基金和采取粮食价格风险对冲策略3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8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魏赟;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5—2018年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用电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牲畜存栏数及农业人口数等的投入量对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为重要。同时,根据Fisher最优分割法,将张掖市甘州区1995—2018年的农业生产发展分为3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
2021年14期 v.49;No.675 220-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7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强;
随着金融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和内部变革需求强烈交织的局面,地区金融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简单的修修补补已难以满足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再次面临关键改革关口。通过深入分析农商银行认识误区,提出全面推动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在地市层面的合并、融合与提升,成立地市级联合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路径,从而增加农村商业银行资本与规模,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地方优势的发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发展。
2021年14期 v.49;No.675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艺伟;戴红君;罗瑞;任妮;
以设施水产传感器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分类、专利布局、研发力量、主题演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设施水产传感器技术领域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波动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中国是该领域最大的技术输出国,但专利质量及影响力却明显较低;设施水产传感器领域重点国家的技术布局覆盖面都较广,但是各有所侧重;设施水产传感器领域专利申请最活跃的群体是企业公司,其次是大学;我国高申请量的申请人很多,但高影响力申请人数量较少;重点申请人之间既存在技术交叉,又各自有独特之处;全球设施水产传感器专利发明之间的专利数量及影响力差距较大,我国设施水产传感器领域高研发量发明人数量较多,但影响力较差;重点发明人之间既存在技术交叉,又各自有独特之处;该领域发明人之间的合作主要是研发团队内部的合作,跨团队合作行为很少;全球在该领域的专利研究大致包含10个主题,分别为温度监测与控制、溶解氧监测与控制、水质监测与控制、养殖池水位控制、箱式养殖装置、饲料存储与投喂、养殖与探鱼技术、养殖水处理与应用、通信技术、信号监测与报警装置;不同发展阶段,设施水产传感器技术领域的专利发展趋势各不相同,总体上呈现出由专利数量少、分布分散向专利数量多、集中分布发展的趋势。
2021年14期 v.49;No.675 228-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修晓龙;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惠农、利农政策,近些年农业产业经济不断在乡村提升,而农业种植结构在农业产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利用遥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解译农业种植现状信息,结合实地调查应用研究,总结了应用该方法进行农业种植现状调查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1年14期 v.49;No.675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伊乐;王海涛;马涛艺;苗圃;
通过2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和发展了适合伊川烟叶生产的"1-7-7S"烟叶采烤分一体化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了生产资源要素,推动了烟叶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工序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明显提高,减工降本增效成效突出,每公顷节约成本2 491.5元;促进了烟叶烘烤质量明显改善,烘烤收益显著增加,上等烟提高10.4百分点,烘烤损失率降低7.98百分点,每公顷增加收益5 447.3元。烟叶采烤分一体化作业,是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大力推进,全面实施。
2021年14期 v.49;No.675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檀律科;胡良龙;刘勤;郑砚砚;王叶萌;
从长远来看,开发智能农业机械是全球的灯塔。近年来,智能农业机械在中国发展迅速。着眼于优化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工程的发展,结合智能农业机械的发展和自身的脱贫特点,协助有针对性地脱贫。
2021年14期 v.49;No.675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姜莘;
近年来受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放开等因素的影响,乡镇外出人口呈现新的流动特征,并对流出地的人口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产生影响。以肥西县M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非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M乡外出人口和留守人口的结构特征,认为外出人口呈现出外出家庭化、与流出地疏远化、务工就近化三大特征,并推动流出地老龄少子化和生活闲暇化。据此,从类型、品质、便捷3个方面分析了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提出设施适老化、改善公共交通、均等化与集约化并重等配置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246-249+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力红;
应用小微权力清单对农村干部监督管理具有创新价值。通过对延庆区农村小微权力监管方式进行专题调研,总结了制度建设和选人标准两个方面的做法与成效,提出了公开内容、运行形式、考核反馈等3个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建立衔接有效的制度体系、规范村级党组织决策的范围和程序、提高党员干部民主决策的引领作用、提升多元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强化乡镇层面的监管职能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童文杰;邓小鹏;李卫;封幸兵;
烟叶生产一直是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按照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二十字"方针要求,云南烟草认真总结近年来烟叶生产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就进一步把云南烟区打造成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典范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2021年14期 v.49;No.675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5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乔新星;李傲瑞;晁旭;张继军;任蕊;胡奎;
目前国内富硒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是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要。陕西安康地区、关中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但也存在资源优势转化不够、富硒资源家底不清、公众认可度低等问题。对陕西省富硒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以富硒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攻坚战。
2021年14期 v.49;No.675 258-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彬;李万里;杨建发;耿福利;李广威;师树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特有的文化优势,突出区域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分析磁州文化的内涵和对磁县乡村振兴的意义,提出针对磁县乡村振兴策略,表明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以期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1年14期 v.49;No.675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阚国坤;
对连云港市浦南镇江浦村农业"旱改水"动因及历程进行分析,通过历史数据资料揭示"旱改水"对江浦村群众生活面貌及村庄经济生活的积极影响,追记这段区域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为新时代"三农"发展积累经验。
2021年14期 v.49;No.675 263-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香银元;涂维亮;
水资源是维持着地球生物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传统农业大水灌溉的生产方式下,水资源利用率严重低下,投入产出失衡,其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民勤县,高质量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尤为重要。通过县域内近几年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中存在的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节水设备维护性不足以及节水与投入产出未同步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调研。并以此提出了一些以节水绿色生态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论证与分析,旨在通过研究县域现代节水农业发展,助推我国荒漠化地区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价值。
2021年14期 v.49;No.675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袁权;刘琼;黄武强;胡赛;梁盼;郝婧;武秀伟;卫小林;吴啸;朱琨;
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在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注重本土人才培养、注重优秀人才引进、注重人才合理使用、注重人才鼓励激励等对策建议,强化人才供给和保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考。
2021年14期 v.49;No.675 269-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8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殷亚杰;聂春雨;张国发;任国领;袁改霞;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高校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实践环节薄弱、评价方式单一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学分管理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2021年14期 v.49;No.675 27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万雪丽;郝青;姜新强;周春玲;刘庆华;
美丽中国建设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剖析了KAQP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确立了基于KAQP理念,从突出特色、优化培养方案,构建适应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进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1年14期 v.49;No.675 274-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加节;罗君谊;陈婷;习欠云;张永亮;
饲料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饲料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基础专业课程。为响应教育部打造"金课"的号召,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1年14期 v.49;No.675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亚楠;李松伟;王雪婧;牛路路;宋朝鹏;
特色涉农专业的开设高校较少、专业性较强,其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初期往往面临专业积淀不足、教学困倦无助、身心疲惫失衡等诸多困境。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对青年教师导师制进行改革探索,将"导师"的内涵拓展为院内导师、行业导师、党团导师、生活导师,并从职业技能维度、职业平衡维度、职业信念维度帮助青年教师实现职业成长和发展,为特色涉农专业的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了借鉴。
2021年14期 v.49;No.675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