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奚小艳;黄小涛;罗格平;周华坤;姚步青;马真;
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草地牧草生产力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一直是草原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明确认识该问题对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经针对该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适度放牧可促进草地牧草生产力"的认识依然存有争论,对放牧对草地牧草生产力影响这一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的机理认识。综述了国内外对该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模型模拟结合观测实验数据进行放牧对草地牧草生产力影响的深入机理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1年12期 v.49;No.67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琪;栾春晶;李修平;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寒地水稻因具有良好的口感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冷害是对寒地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危害之一。我国北方稻区芽期、苗期和孕穗期遭遇低温环境常导致发芽率低、幼苗生根少、叶片枯黄和结实率降低。培育寒地水稻是使寒地水稻抵御寒冷地区低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从水稻芽期、苗期和孕穗期的耐冷性鉴定、耐冷性基因定位2个方面综述耐冷研究的相关进展,为寒地水稻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2021年12期 v.49;No.673 5-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朴;梁玉婷;康凯丽;
从湿地植物修复水体能力,湿地植物在水体修复中应用形式以及影响植物修复效果等方面对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植物修复工作进行了展望。植物材料对氮磷吸收能力不同,筛选净化能力好的植物是植物修复工作的基础。植物修复富营养化的形式主要是浮床、浮岛、湿地等,在此基础上配合水生动物、微生物净化水体的案例越来越多。基于植物对富营养化修复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筛选氮磷去除能力强的湿生植物,首先要考虑本地区存在的优势物种,具有抗寒抗冻且不易感染病虫害的植物;根据不同水体环境和类型构建多种形态组合的湿地或浮床,在湿地和浮床构建中引入新技术也是一种趋势;另外开展模型预测等多学科研究有待加强。
2021年12期 v.49;No.67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颜;那杰;
MYC转录因子属于植物bHLH类转录因子家族,为该家族中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综述了不同植物分离克隆的MYC转录因子的结构与特性,分析了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反应、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激素信号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MYC转录因子在不同植物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中改造应用,提高非生物胁迫耐受性以及药用活性成分的产量等研究提供参考。
2021年12期 v.49;No.673 13-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康棣;李昌林;李昌素;孙蕊蕊;李莹;姚改芳;
黄精(Polygonatum Mill)隶属于百合目百合科黄精属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效果,属于药食同源类保健品。黄精中含有多种有益的营养成分,如甾体皂苷、三萜皂苷、高异黄酮、多糖和凝集素。综述了黄精的功能成分,分析黄精在抗衰老、抗疲劳、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黄精在人类健康中的广泛应用。
2021年12期 v.49;No.67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灵敏;张瑀茜;程凯乐;梅泽宇;张悦薇;高山;
为探究不同品种下种植密度对油菜地上部营养器官内营养元素的影响,以华油杂62和饲油2号品种油菜为对象,在生育期取其地上部营养器官,测定B、Ca、Cu、Fe、K、Mg、Mn、Mo、P、S、Zn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内(30万~90万株/hm~2),通过改变密度最大可增加华油杂62品种内各元素含量33.21%、16.00%、27.45%、68.58%、27.27%、32.86%、25.51%、54.73%、43.94%、31.82%和25.54%;可增加饲油2号品种内各元素含量7.26%、23.22%、49.01%、22.19%、34.48%、31.83%、23.36%、41.65%、96.13%、12.06%、45.47%;密度对华油杂62和饲油2号品种B、Cu、Fe、K、Mg、Mn、P、Zn等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华油杂62品种最优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饲油2号的最优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
2021年12期 v.49;No.67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尤方芳;董昆乐;王炜;孙向阳;高净净;
立足豫西烟区汝阳县烟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近年汝阳烟叶发展规模、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基础保障3个方面面临的挑战。结合丘陵山区实际,围绕如何加快汝阳烟叶高质量发展进程制定有效措施。一是从建设"万担乡,千亩村"、打造烟-薯轮作产业融合模式、提升烟叶生产基础建设水平着手优化烤烟产业布局;二是从旱作栽培技术、内在质量提升和绿色防控技术着手促进生产技术融合;三是从烟叶均质化生产着手加强原料保障,进而巩固汝阳烟叶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烟区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2021年12期 v.49;No.673 24-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志强;唐琳;袁玉婷;次仁白珍;王晋雄;尼玛次仁;赵彩霞;李施蒙;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种植的春油菜新品种,以山油2号和藏油3号为对照,对参加2019—2020年全区区域性试验的8个春油菜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和1147。
2021年12期 v.49;No.67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蕊;付家锋;刘康;柳家友;吴伟华;闫海霞;李腾;姚晓丹;
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漯玉16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其叶面积、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漯玉16的株高、穗位高和棒三叶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茎粗先减少后略有增加。穗长逐渐变短,穗粗减小,秃尖长和空秆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降低。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均有推后,生育期延长。综上所述,玉米新品种漯玉16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高和穗位适中,产量最高。
2021年12期 v.49;No.673 31-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斯妤;陈东元;王璠;吴庭观;曾明;邱家洪;刘伟;
采用外红里黑复合袋处理、浅黄色单层袋处理、深黄色单层袋处理、红色单层袋处理4种果袋对"金艳"猕猴桃进行套袋处理,探究不同颜色、类型的果袋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常温下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能有效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商品果率,但果实采摘期和软熟期的内在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仅红色单层袋处理的果实表现优于对照,表现出高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浓郁的风味、较黄的果肉以及超长的贮藏期(90 d)等特点,因此建议将红色单层袋应用于"金艳"猕猴桃的实际生产中。
2021年12期 v.49;No.67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军民;孙玉;蔡志林;蒋建军;黄荣华;
[目的]探明江苏省高砂土地区及相近生态条件下洋葱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8种栽培密度、6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洋葱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紫阳洋葱产量、株高、假茎粗、一级鳞茎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紫阳洋葱在江苏省高砂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41万~47万穴/hm~2;施硫基高钾复合肥(N∶P_2O_5∶K_2O=17∶6∶25)1 350.0~1 575.0 kg/hm~2。
2021年12期 v.49;No.673 38-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常婧;张利萍;姜冬;潘丕克;
以丹东地区主要栽培的7份软枣猕猴桃资源为试材,采用田间自然收集枝条和一次采集枝条放于人工控制低温(4℃)2种不同方式进行需冷量计算,研究其在不同方法下的需冷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方式对萌芽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在室内人工低温条件下软枣猕猴桃的需冷量在480~912 H,在自然条件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下软枣猕猴桃的需冷量分别为246~491、545~1 744、363~480.5 C.U,且人工条件下龙成2号和丹凤一号的需冷量均低于自然条件下,而海佳和见丰魁绿高于自然条件下。
2021年12期 v.49;No.673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阮俊峰;李祥云;江胜滔;周银珠;
利用组织分离法、研磨法、印迹法3种分离方法对双孢蘑菇内生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内生细菌7株、内生真菌1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纯化,并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AB-21菌株对青霉病原菌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进而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观察显示,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G+),杆状,有芽孢;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与病原库中芽孢杆菌属相符,同源率为95%;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的扩增、测序,结果经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比对,与库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相似度达100%。初步确定内生细菌AB-2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2021年12期 v.49;No.673 43-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宇豪;尹燕;张幸媛;崔红红;丁红映;杨佳怡;张微;甘斌;秦玉芝;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秋作高温干旱天气条件的马铃薯品种,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对7个马铃薯品种在秋作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块茎品质和储藏性能等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高温干旱天气的适应性差异主要由种薯耐高温干旱的差异性决定。7个参试品种平均出苗率74.72%,高于对照55.72%,出苗率超过90.00%的品种有华薯13号、华薯5号和华薯2号。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2019年湖南秋作马铃薯病毒病发生严重,其中华薯5号和华薯2号早疫病、晚疫病抗性强,产量稳定,华薯5号产量达32 786.85 kg/hm~2;10CH24和华薯1号种薯高温干旱耐受性较强,植株早疫病、晚疫病抗性强,产量稳定;综合评价机械耐受性强的品种有10CH24、费乌瑞它和华薯5号。其中10CH24薯形整齐,机械损伤后表皮完整、块茎渗透率较低,储藏期间呼吸强度变化小,贮藏品质佳。
2021年12期 v.49;No.67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李丽;张宗锦;闫芳芳;潘兴兵;冯文龙;辜运富;
通过以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原生演替年限的冬瓜杨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冬瓜杨凋落物及其根部的C、N、P含量和化学计量变化特征,探究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演替年限的冬瓜杨C、N、P含量及其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冬瓜杨C含量的变化趋势整体上升,N含量变化不规律但总体呈上升趋势,P含量则随着演替年限上升而下降;凋落物C∶N值是7.83~75.90,根部C∶N值是29.85~264.76;凋落物C∶P值是17.30~403.53,根部C∶P值为41.40~598.01;凋落物N∶P值为2.27~6.53,根部N∶P值为1.41~3.33。综上,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冬瓜杨凋落物和根部化学计量学变化明显,其值总体呈增高趋势,N素是该区域植被生长的一个限制因子。
2021年12期 v.49;No.673 52-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小英;王静;殷海善;
采用类型划分结合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吕梁山生态功能区24县的耕地利用与抛荒情况。结果表明,在吕梁山南部,基本不存在耕地抛荒问题;在吕梁山中部,主要表现为红枣经济林的抛荒;在吕梁山北部,耕地抛荒比较普遍,耕地利用的限制因子主要为海拔高带来的热量资源不足和坡耕地带来的机械耕作困难;究其原因,耕地抛荒、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是边际耕地的3种可替代利用状态,物质服务成本实现、人工成本实现、平均利润实现是耕地抛荒、老年人自给农业、年轻人农场农业的决策临界点。在吕梁山中部和北部,在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和农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很低的区域,宜增加退耕还林指标,核减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把耕地抛荒发展为生态服务价值高的生态林地。
2021年12期 v.49;No.67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阮素玲;李敏;陆荣茂;肖国强;张翔;陆振;
于2019年5月、8月、12月和2020年3月对南麂海域的环境(海水和沉积物)进行调查,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麂海域海水水质除无机氮(DIN)外,其余参数基本能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南麂海域海水水质除2019年12月各层A值较其他略高外,其他监测时间水质状况较好。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处于贫营养水平(NQI<2)。表层沉积物除铜(Cu)和铬(Cr)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环境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E■<30,RI<100)。
2021年12期 v.49;No.67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国英;宋晓瑜;马金莲;丁耀全;颉斌斌;
提高居民福祉对于生态脆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体系,探究2018年青海湖流域居民对人类福祉的认知,对比分析2011—2018年该流域人类福祉的变化。结果表明,2018年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综合分值为0.531 8;生产资料满意度和生活条件是影响该流域人类福祉的主要因素;2018年人类福祉分值较2011年增长0.077 8,人类福祉变化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特征、牧场情况、日常生活燃料、肉类蔬菜类满意度、水源来源、家庭关系满意度等方面。
2021年12期 v.49;No.673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运禄;张明善;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结合社会经济调查,参考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构建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定量分析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85.93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32 695.86元/hm~2,是其直接开发经济价值的24倍。其中,物质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的具体表现为消费性直接使用价值的合计为31.41亿元,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6.46%;调蓄洪水价值、大气调节价值、水分调节价值的具体表现为非消费性直接使用价值的合计为265.61亿元,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54.66%。由于样本区域的扩大和计算方法的优化,其上述计算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定量分析的角度,通过数据计算而获得的结果可以看出,保护若尔盖高原湿地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直接开发的经济价值高。因此,必须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好若尔盖高原湿地资源。
2021年12期 v.49;No.673 70-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正阳;黄松茂;何琳剑;张铭枭;赵玉娇;彭军;孔令富;
为了解新建元江县跨江大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新建元江县跨江大桥段位于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水生生物调查。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采用实地捕捞、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进行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江段河水水质处于地表水标准Ⅳ类,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量较高。4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水生藻类6门48种,以绿藻、蓝藻、硅藻为主,其中硅藻种类最多,绿藻生物量最大。采集浮游动物4大类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枝角类生物量最大。采集到底栖动物3门11种,其中软体动物种数最多,节肢动物门次之。采集到的水生维管束植物9种。鱼类共调查到20种,以鲤形目最多,鲇形目次之。此次调查结果可为评价大桥施工期和运营期对保护区水生生物的影响提供依据,并协助制定科学有效的水生态保护补偿措施。
2021年12期 v.49;No.673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向东;吴文君;蔡为民;李文静;程振扬;刘丹丹;许金俊;李金贵;陶建平;
采用鸡体试验法,利用相对卵囊产量(ROP)、病变记分减少率(RLS)、最适抗球虫百分数(POAA)和抗球虫指数(ACI)4项指标,测定了2株分离自如东县养殖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地克珠利和盐霉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对地克珠利无耐药性或轻度耐药,对盐霉素均完全耐药。建议如东县养鸡场停用盐霉素,将地克珠利列入抗鸡球虫病药物方案中。
2021年12期 v.49;No.67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柳毅;王成华;薛海明;刘宇嘉;
为科学评判不同鸟类的鸟撞风险,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带法对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5种,隶属13目27科,其中夏候鸟25种、留鸟20种、旅鸟8种、冬候鸟2种。选取鸟类的遇见频度、集群规模、年网捕数量、体重、生活习性、鸟击历史等风险因素进行鸟击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严重危险的鸟类有家鸽、喜鹊、麻雀、普通楼燕、家燕、凤头百灵和红隼7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银川河东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2021年12期 v.49;No.673 84-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陆德才;许振邦;李琪;张浩;黄羿鑫;王旭;
基于安徽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的资源调查情况,系统整理了该保护区的天蛾科名录,并进行了区系分析。共记录了天蛾科昆虫22种,隶属3亚科4族16属,其中长喙天蛾亚科14种,占总种数的63%;目天蛾亚科6种,占总种数的27%;天蛾亚科2种,占总种数的10%。其中,发现安徽省新纪录种3种,即喜马锤天蛾(Neogurelca himachala(Butler, 1876)),灰纹长喙天蛾(Macroglossum neotroglodytus Kitching&Cadiou, 2000)和灰天蛾(Griseosphinx preechari Cadiou&Kitching, 1990)。
2021年12期 v.49;No.673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二豪;赵润东;禄亚洲;
以绿僵菌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信息素基因(MaMAT1)敲除和回复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MaMAT1基因敲除和回复菌株,并对ΔMaMAT1菌株孢子萌发率、产孢量、抗湿热、抗紫外及毒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WT菌株相比,ΔMaMAT1菌株的萌发率、抗湿热和抗紫外能力无显著差异,但其产孢量、毒力显著降低。
2021年12期 v.49;No.673 94-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文芳;徐升胜;龙雯虹;
从NCBI数据库在线网站搜集了赤霉素受体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了所获基因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的98个GID1基因拥有共同的根系,进化为Group A、Group B、 Group C和Group D 4组。Group A GID1基因在单子叶植物纲中没有GID1a、GID1b、GID1c分类现象,在双子叶植物纲中基因有简单的Group B GID1b,Group C GID1a,且GID1c聚类现象;Group D由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及苔藓植物门小立苔藓植物的基因组成;GID1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复制突变,所有GID1基因具有相同的保守区域,可利用基因之间的保守性来克隆未知基因;102条序列归属于91种植物,尚有更多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GID1基因有待克隆。
2021年12期 v.49;No.673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国豪;蔡孔瑜;田艳;陈桂芳;蒲勇;蒲永兰;肖波;
通过拆除硬质铺装和原石板树池,更换根系土壤等复壮保护措施,对重庆市铜梁区龙都路2号院内2株黄葛古树进行复壮保护。为评价古树复壮效果,以光合作用速率、新生梢生长量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并结合树体外部形态变化为评价指标,于2018—2020年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株古树生长势有明显改善。复壮后,2株黄葛古树CO_2日同化量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增幅在72.58%~141.87%;2株古树新生梢枝条长度、叶片数量、干物质量、叶面积以及SPAD均显著增加。在跟踪调查期间,叶片未出现提前落叶、枝条干枯等现象,树体生长势趋于正常水平。根际土壤改良是直接有效的古树复壮保护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古树生产效能,提高叶片光合速率、SPAD和新梢生长量等表征生长能力指标,这些指标可对古树复壮效果作出指示性评价。
2021年12期 v.49;No.673 103-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余华;顾敏敏;
[目的]为深入研究金叶冬青的耐涝性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以2年生金叶冬青扦插苗为试材,盆栽模拟淹水胁迫,对金叶冬青叶片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淹水对金叶冬青的叶色和生理生化指标有较大影响,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金叶冬青叶片颜色变暗;叶绿素含量处于平缓—略增加的状态;叶片的初始荧光(F_o)明显下降,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均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结论]金叶冬青对淹水的适应能力较强。
2021年12期 v.49;No.67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辉;崔雅芳;张雨辰;苏治维;牟宁宁;郭金辉;崔潆心;
[目的]测定9种地被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与植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为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观察和测定委陵菜、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崂峪苔草、紫花地丁、麦冬、野牛草、蛇莓和马蔺9种地被植物的存活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质膜透性5项抗旱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其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9种参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SOD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D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对9种参试植物的质膜透性均产生影响,但各植物的表现不同。[结论]9种地被植物的综合抗旱性表现为麦冬>崂峪苔草>马蔺=蛇莓>野牛草>紫花地丁>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委陵菜。
2021年12期 v.49;No.67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楼璐;何云核;
[目的]掌握宁波主要园林树种的抗风能力。[方法]调查9号、18号台风过后宁波主城区园林树种的受害情况,筛选出8个种植范围较广且较为典型的园林树种进行相关试验分析。测定8个树种枝条的木材纤维特性、木材力学性质、抗风性能,分析木材性质与抗风值的相关性,综合评价抗风性。[结果]抗风值与枝条纤维长宽比(相关系数0.843)、枝条弯曲弹性模量(相关系数0.779)存在强正相关。8个树种中,以柚、木犀、樟、水杉的抗风能力较好,广玉兰、构树、意杨的枝条抗风能力较差。[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宁波市区园林树种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1年12期 v.49;No.673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欣雨;陈家乐;焦敏;蒋蒙;周伟奇;
[目的]通过调查西安三环路内居民区植被分布特征,为同类城市绿地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地理网格法对西安市三环路内的78个居民点进行了调查。在总体和区域尺度上,对植物种类、优势科属、应用频度、树种配置及树种丰富度等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树种丰富度8.78、多样性5.11、均匀度0.71、单调度0.06。树种聚集性明显,整体林龄较小,乔-灌-草群落占明显优势。乡土/外地、常绿/落叶、观赏/非观赏配置分别为1∶0.38、1∶3.84和1∶0.49。一至三环区从中心往外树种丰富度和数量逐渐增加,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树木胸径呈降低趋势。[结论]建议应考虑树种的多样性及协调性,加强整个城市的树种配置,重视对一二环居民区配套绿化的更新,加大对三环区小树的管理和养护,发挥其改善环境的潜力。
2021年12期 v.49;No.673 121-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钟象景;郭韵;刘彩琴;梁继霞;曹洪麟;
[目的]研究博罗红豆的光合生理特征。[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博罗红豆及其所在群落优势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博罗红豆的光合生理日变化主要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0:00,达(16.48±0.30)μmol/(m~2·s);10:00之后净光合速率有所降低。与群落的优势种相比,博罗红豆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更大,有更强的光合能力。[结论]光合作用能力不是博罗红豆种群的限制因素。
2021年12期 v.49;No.673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小娟;孙毅宁;刘杰;
为研究郑州市国槐的生长及健康状况,对郑州市8个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国槐的株高、胸径、冠幅、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国槐以大、中植株为主,平均树高9.7 m,平均胸径24.6 cm,平均冠幅9.1 m;株高主要集中在7.5~13.5 m,胸径集中在13.5~35.5 cm,冠幅集中在4.0~11.0 m,调查区域内国槐的健康等级大多为Ⅲ级;株高、胸径、冠幅较大的国槐植株健康状况明显优于较小植株。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国槐在郑州市生长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郑州市行道树选择及栽培养护提供参考。
2021年12期 v.49;No.673 129-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范菡珏;
以宜兴市芳桥街道作为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当地乡村旅游资源情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两山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模式,以期为构建"两山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2021年12期 v.49;No.673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奥东;卢林芝;
在进行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和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产品表现形式,提高茶旅游纪念品科技含量;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丰富旅游纪念品文化内涵;立足于市场需求,满足旅游者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功效性,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四个方面的开发策略。
2021年12期 v.49;No.673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房琳;王甜甜;
对大连仙浴湾周边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以SO+WO为主的组合策略,提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乡村旅游体系,与景区联动,打造"浴场+海岛村"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营造目的地情感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保护主景区生态资源,促进仙浴湾周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2021年12期 v.49;No.673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会燕;
近年来全域旅游兴起,传统村落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当地村民作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表现出较低的参与热情。为了探究出村民旅游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基于MOA模型,研究并设计相关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概念框架,利用SPSS18.0和Amos21.0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村民的旅游参与度受动机、机会、自身能力三大潜在因素影响。
2021年12期 v.49;No.673 143-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丹;尚春明;杨进;张仙保;潘子旺;刘燕;郑于莉;
以根结线虫病样、番茄品种及组合为试材,采集包头市根结线虫暴发地一个根结线虫病样,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对24个番茄品种及组合进行Mi-1基因扩增筛选。结果表明,感染内蒙古包头市番茄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筛选出3个纯合抗根结线虫番茄组合。抗感品种及组合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抗病基因的番茄组合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了570和160 bp特异性片段,为防治当地番茄根结线虫及培育抗病品种积累材料。
2021年12期 v.49;No.673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菁瑛;黄颖桢;刘保财;赵云青;黄冬寿;张武君;陈景耀;
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黑斑病)三大类,分别阐述其症状与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太子参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为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2021年12期 v.49;No.673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姜彩鸽;宋双;李茜;李颖菊;张怡;
为引进和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的新型农药品种,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不同品种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及田间最佳施药量。结果表明,孢子囊萌发测定法和叶盘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50%氟啶胺EC_(50)最低,分别为0.74和0.31 mg/mL,毒性最高;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EC_(50)分别为0.91和0.37mg/mL。与25%吡唑醚菌酯EC_(50)差异显著。从田间防效看,50%氟啶胺药效持续性更长更好,末次药后14 d防效高达93.86%;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这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一致。综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50%氟啶胺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最佳,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依据该试验得出了符合宁夏地区葡萄霜霉病的3种药剂田间防控推荐施用量。
2021年12期 v.49;No.673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凯文;时佩佩;熊瑞恒;裴昌林;陈兰金;
通过选择市场上效果较好的包衣剂以及新推出的包衣剂,探究药剂包衣对直播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咪·福美双处理可有效提高水稻出苗率、苗期根冠比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壮秧生长整齐,最终形成大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获得高产,即包衣剂处理可有效提高产量。
2021年12期 v.49;No.673 160-16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缪新伟;朱国美;凌武海;赵怀瑾;查明方;
探讨了适合稻虾共作条件下水稻二化螟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主要采取冬前虾田深灌灭二化螟、推迟水稻播期避二化螟、种植香根草诱集二化螟、种植显花植物保护天敌、杀虫灯诱杀二化螟、性诱设备诱杀二化螟、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等技术措施,使虾田水稻生产中二化螟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达到减少农药使用又能控制虫害的要求,同时也保护稻田小龙虾质量安全。
2021年12期 v.49;No.673 163-16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宁;王祥;林思诚;卜蜜源;陈全武;刘卫宏;
在室内研究了5种螳螂捕食黄野螟幼虫及人工饲养的情况。结果表明,广斧螳成虫对黄野螟3~4龄幼虫的日捕食量最大,最高可达6头/只,与其他4种螳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黄野螟幼虫密度的增大,螳螂的捕食量会显著增大,但达20头/盒时,捕食量不再出现显著增大;综合比较日捕食量、产卵鞘量、卵期、初孵若虫量、成活率等指标,筛选出广斧螳为黄野螟的优势天敌昆虫。
2021年12期 v.49;No.673 165-16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绍伟;林凤;徐正国;李斌;裴为华;李忠奎;李红丽;王岩;
为了研究生物菌剂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在烟田施用不同微生物组合菌剂,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分析不同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变化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菌剂可以使土壤pH提高0.44,复合菌剂能增加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施用菌剂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较大。鞘氨醇单孢菌属和节杆菌属含量在施用菌剂的处理土壤中最高,可提高土壤氮素转化和作物的抗病性。有机质、速效钾、pH和含水率与土壤细菌极显著相关,碱解氮和有效磷为显著相关,可通过调节这些因子改变土壤细菌群落,进而改变土壤微环境,增强作物的抗病性。
2021年12期 v.49;No.673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郝浩浩;李亚飞;张翔;程培军;李亮;司贤宗;索炎炎;许晓敬;
[目的]探索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烟株品质提高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同有机肥配比对烟株生长发育、化学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氮水平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5个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根茎叶干物质积累、叶片SPAD值、光合作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在常规氮用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25%化肥后,烟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分别增加8.41%和3.11%,净光合速率增加25.34%,烤后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分别下降28.72%和21.63%,产量产值分别增加13.63%和19.96%。经过相关性分析,烟株根茎叶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总氮、烟碱、钾含量和产量产值与栽后45 d烟叶SPAD值和光合作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作用效果与烟株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2021年12期 v.49;No.673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佳怡;樊娅萍;李东林;王倡宪;
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以蛭石为基质培育"津研4号"黄瓜幼苗,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并浇灌Hoagland营养液。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升高,该AM真菌与"津研4号"可以形成共生体,但二者的亲和力较低,28 d苗龄时菌根侵染率仅为26.5%。接种G.mosseae的黄瓜幼苗根系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幼苗质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2021年12期 v.49;No.673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靳挺;武玉学;包哲隈;马泽锋;张昂;袁晨宇;吴志革;
[目的]利用绿鳍马面鲀鱼皮为原料制备明胶,探究鱼皮明胶制备的影响因素,获取最优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NaOH处理时间、乙酸处理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明胶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筛选绿鳍马面鲀鱼皮明胶制备最优工艺条件。[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得出绿鳍马面鲀鱼皮明胶制备工艺的最优组合为NaOH处理时间1.0 h,乙酸处理时间3 h,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绿鳍马面鲀鱼皮明胶的得率达15.74%。[结论]该研究可为鱼皮等下脚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12期 v.49;No.673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聂烁;吴佳怡;程乃雪;闻正顺;王文策;
[目的]制备辣木叶粗多糖并研究其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华南地区辣木叶为原料,水提醇沉法、Sevage法、过氧化氢(H_2O_2)法提取辣木叶粗多糖,水解衍生化分析单糖组成,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等指标评价辣木叶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该试验所制备的辣木叶粗多糖提取率为7.16%,测得纯度为84.33%。辣木叶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各占56.88%、14.44%、10.54%、9.45%和4.13%。另外,试验表明辣木叶粗多糖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活性较好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辣木叶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12期 v.49;No.673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姗姗;杨艾华;王微微;王俣棋;范红结;王小敏;
为解决细菌在不同食品表面以及食品工业环境中形成生物膜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中药材火炭母提取物为对象,对不同供试菌株进行抑制细菌及抑制细菌生物膜试验,探讨其抑菌性能。结果表明:火炭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91、1.95、15.63、15.63 mg/mL;在亚抑菌浓度下,火炭母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其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分别为0.98和0.49 mg/mL。
2021年12期 v.49;No.673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大学;骆小方;任邦春;潘峰;
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从六味地黄丸中提取没食子酸,考察溶剂比例(甲醇∶0.1%乙酸)、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超声辅助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比例(甲醇∶0.1%乙酸)2∶8、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没食子酸在1.6~19.2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n=3)。超声辅助萃取法与浸渍提取法相比,提取没食子酸含量增加了17.14%~23.62%。
2021年12期 v.49;No.673 190-19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程雷平;张劲;严志景;邵名伟;
为研究ZJ17型卷烟机梗签剔除工艺参数对烟支中梗签含量的影响,在卷烟机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挡板高度、正压吹风、针辊电机频率对卷烟机剔除量、烟支中梗签含量及剔除物中含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卷烟机剔除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正压吹风、挡板高度和针辊电机频率。其中,正压吹风和挡板高度对卷烟机剔除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烟支中梗签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挡板高度、正压吹风和针辊电机频率。其中,挡板高度对烟支中梗签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剔除物中含丝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正压吹风、挡板高度和针辊电机频率。其中,挡板高度和正压吹风对剔除物中含丝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挡板高度的上升,卷烟机剔除量呈上升趋势,烟支中梗签含量呈下降趋势,剔除物中含丝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正压吹风的增强,卷烟机剔除量呈下降趋势,烟支中梗签含量呈上升趋势,剔除物中含丝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及经济指标,确定ZJ17型卷烟机生产"黄山(A)"牌号卷烟最佳梗签剔除工艺参数组合为挡板高度109 mm,正压吹风0.9 kPa,针辊电机频率44 Hz。
2021年12期 v.49;No.673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倪和朋;王晓斌;陶寅莹;邓杨超;朱华成;蔡学文;杨文虎;马俊;
[目的]研究保润包装对卷烟物理保湿和防潮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模拟储存及开包抽吸过程中保润包装和常规包装卷烟在不同极端环境下烟丝水分的变化,用水分变化率来评价卷烟的物理保润性能。[结果]在储存(小盒未拆开)时,保润包装和常规包装卷烟的保湿、防潮能力无明显差异;在开包抽吸(拆开小盒)时,保润包装卷烟的保湿、防潮能力显著高于常规包装;无论小盒是否拆开,储存前期卷烟水分的变化均快于储存后期,且水分散失率整体大于水分吸收率。[结论]采用保润包装可以显著提高小盒拆开后卷烟的物理保润性能。
2021年12期 v.49;No.673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军杰;陈思;张小军;严忠雍;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水产品地西泮农药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先后经1%氨水-乙腈和1%乙酸-乙腈进行提取,PSA∶C_(18)∶无水MgSO_4=1∶0.5∶3为吸附剂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C_(18)柱(2.1 mm×100 mm, 1.7μm)分离,0.1%甲酸5 mmol/L乙酸铵∶甲醇(90∶10)为初始流动相,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添加样品的回收率为92.5%~95.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7.3%,检出限为1.0μ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均能满足水产品中地西泮的快速分析测定。
2021年12期 v.49;No.673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杨文娟;仙米斯娅·塔依甫;冯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瓜中吡虫啉等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粉碎匀浆,乙腈提取,经C_(18)粉和PSA粉净化处理,取上清液待测。[结果]6种农药分离效果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2.7%~107.4%;RSD为1.0%~5.6%,决定系数均不小于0.995 7。[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南瓜中吡虫啉等6种农药残留,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
2021年12期 v.49;No.673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魏小华;石浚哲;
[目的]修正《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921—2017)中关于测定23种有机氯的错误。[方法]采用ASE快速溶剂萃取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通过双柱气相色谱(ECD)法对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监测,并用外标法定量,建立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的双柱气相色谱(ECD)分析方法。[结果]该方法土壤取样量为5.0 g, 23种有机氯农药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决定系数(R~2)在0.998以上,两柱检出限分别为0.11~0.66μg/kg(DB-5柱)和0.09~0.53μg/kg(DB-1701柱),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7%~4.92%(DB-5柱)和0.52%~4.94%(DB-1701柱),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除狄氏剂和o,p′-DDD回收率偏低外,其他目标物为70%~120%。[结论]该方法简单高效,适合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分析测定。
2021年12期 v.49;No.673 204-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伟;
不同来源的茶叶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和浸泡后,采用ICP-OES法测定茶叶中1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有害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214~5.578μg/L,定量限为0.000 714~18.593μg/L,回收率为87.96%~103.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4.58%。说明该方法满足试验要求,通过采用ICP-OES能有效测定各种微量元素和金属元素,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试验对8种不同产源地不同加工方式茶叶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发现不同茶叶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不同的含量,从而为茶叶品质的鉴定提供可靠标准。
2021年12期 v.49;No.673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梁梅英;粟世华;刘圣锋;吴昌智;郭攀;赵海雄;
2016—2019年对水稻开展不同灌溉方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和水稻产量。结果表明:结合不同灌溉方式下灌水量、排水量、灌水次数、水分利用率以及水稻产量等指标,可知间歇灌溉应用效果更好。间歇灌溉方式下早稻和晚稻的灌水量分别为(201.5±34.8)和(240.9±42.1)mm,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35和1.38 kg/m~3,产量分别为(6 189.0±373.5)和(6 409.0±682.5)kg/hm~2。间歇灌溉结合70%化学肥料+30%菌肥的配比下,水稻产量更高。该研究结果可为水稻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12期 v.49;No.673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烁玲;胡煜;王卫星;孙道宗;
[目的]研究茶树根系的生长规律。[方法]设计了基于CI-600的茶树根系生长监测试验,采用微根管法监测茶树根系形态的生长数据,花花草草监测仪检测土壤水分,希玛手持式温湿度计记录环境温度,并结合Office Excel和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寻找茶树根系生长的最佳土壤水分含量和环境温度条件。[结果]茶树的根数量、根长度、根面积和根体积均与15%~35%的土壤水分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茶树的根数量、根长度、根面积和根体积增长最有利的环境温度在20~27℃。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时,茶树的根数量、根长度、根面积、根体积与环境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时,茶树的根数量、根长度、根面积、根体积与环境温度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均很好,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结论]该研究为茶树的温室培育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2021年12期 v.49;No.673 216-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思洁;张红;
通过对40年来豫南Y村的农民建房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建房标准由能够"遮风避雨"向追求"舒适美观"转变;建房动机由"内部需求型"向"内外混合型"转变;建房意愿由"安土重迁"向"被动建房"转变,这些是现代性因素对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不断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农民在不断建房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所遵循的生活逻辑。
2021年12期 v.49;No.673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莫凡;
农垦事业发展是农垦品牌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塑造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是企业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贝尔模型,验证该模型对农业企业品牌的适用性,以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尔模型适用于农业企业品牌形象研究;企业形象、使用者形象、产品或服务形象均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其中企业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使用者形象。消费者个人特征对购买农产品企业品牌的影响不大。开发品牌个性和企业形象定位应更值得农业企业关注。树立正确的品牌建设意识,进一步挖掘农垦文化,提升品牌的格调和档次,从消费者购买意愿出发,深化品牌内在价值,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将"广东农垦"品牌打造成中国农垦的国家名片。
2021年12期 v.49;No.673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余亚红;徐士元;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大众化,再借助"网络红人""网络明星"等以及各个社交平台的优势,网络直播带货成为一种热门的营销方式。同时,疫情的冲击也致使农产品的网络直播营销快速走进大众视野。直播带货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产品质量、供应服务等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农产品的网络直播营销进行经销定位,分析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的特殊属性。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的方法深入剖析网络直播助力农产品营销的现状,最后归纳总结并提出现阶段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的优化建议。
2021年12期 v.49;No.673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吕娜;
施用有机肥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北京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利用北京地区200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接受过有机肥技术指导、是否加入合作社、农户对过量施用化肥危害环境的认知、是否担忧粮食安全性的认知以及当地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程度等是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显著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关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我国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加强农户绿色农业相关技术的系统培训和技术指导;二是发挥合作社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广大农户积极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健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政策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2021年12期 v.49;No.673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汪本学;李梦佳;
基于对浙江省永康市典型"淘宝村"的实地调研,应用GEM波特模型以及AHP层次分析法,探究了对农村电商集聚效应产生影响的普遍动力机制,总结出一个包含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企业发展四要素的淘宝村形成因素的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淘宝村"基本发展模式为"农户+电商平台+家庭作坊+现代物流",但"淘宝村"产业基础不同,会使其动力机制差异明显。
2021年12期 v.49;No.673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飞;马卫峰;陈随清;兰金旭;张小波;王慧;
通过深入分析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的特征,从省级需求的角度对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省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在WPF框架下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汇总统计、查询检索和专题制图等业务功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全省中药资源成果的一体化管理,为省级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保障。
2021年12期 v.49;No.673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丛;孙智虎;梁治华;张锦水;
2019年11月3日发射的GF-7号卫星是我国的第二颗亚米级、多角度民用商业卫星,其在农作物面积分布精细化识别方面潜力有待评估。依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9.23%,通过遥感手段准确识别冬小麦分布情况,是作物长势和作物估产等后续遥感产品准确评估的保证,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支撑向量机和随机森林2种机器学习算法,分析高分七号亚米级光谱特征及其纹理特征对冬小麦的精细化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基于影像光谱特征,SVM分类器取得了最优的分类精度,其中冬小麦识别精度为93.96%,总体精度为91.01%,Kappa系数为0.763 2,面积精度为91.46%。
2021年12期 v.49;No.673 244-247+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9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姚健;樊志民;
明清两朝陕西茶大致经历从汉中茶、泾阳茶到紫阳茶的阶段,每一阶段茶对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制茶技艺各有特点。明清时期陕西茶品牌嬗变是由茶马贸易制度的演变、人口迁徙融合、内在文化濡化等因素造成的,陕西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有利于促使制茶技艺简化,有利于陕西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2021年12期 v.49;No.673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俊芳;沈国辉;
农业科研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随着党和政府对农业科研的重视,各级财政对农业科研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科研的规模和强度空前提升,由此农业科研副产品的产出数量和种类也日益繁多,已经成为农业科技产出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项内容。在分析农业科研副产品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审计实践和科研副产品的特点,对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进一步提出加强科研副产品管理的对策,为促进农业科研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021年12期 v.49;No.673 253-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泽鑫;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特色小镇逐渐兴起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特色小镇的发展更是热火朝天。但随着发展方向和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大,特色小镇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与当地特色更好地融合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通过对特色小镇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参考特色小镇的政策优势及经济影响,归纳总结出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并针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升级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1年12期 v.49;No.673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唐琼;
梳理了电商直播行业建设在后疫情时代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扶贫农产品营销手段,在带动农产品等相关产品销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加强组织保障,发挥政府作用等建议,重点围绕组织培训、利用官媒、制定细则、加强物流等方面开展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电商直播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产业扶贫,助推实现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思路借鉴。
2021年12期 v.49;No.673 259-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寅;张君法;
2020年是我国打赢新时代全面脱贫攻坚、践实乡村战略之振兴及全面建成新时代小康社会之年,我国新时代现代化共建之路与乡村繁荣振兴密不可分。新时代矛盾的不平衡表现在乡村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要积极结合我国乡村真情实况,以中国共产党统筹实施乡村振兴之战略方针意见,融克坚脱贫与乡村振兴为紧密续联、互通相促的统一,明目标之定位,找方法之正途,架起横向之梁,对标战略原则,丰创实情内涵,将纵向之柱筑牢,建立新时代下我国乡村战略推动发展下的"四梁八柱",固牢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坚实新拼图,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2021年12期 v.49;No.673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伟;王凡;
以皖南山区黄山市为例对精致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从3个方面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从5个方面系统探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山区精致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1年12期 v.49;No.673 264-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晓丹;郭昊;
村民委员会是《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为农村的常设机构,承担了农村绝大部分的公共服务工作。当下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涉及村民、村委会和行政机关三方利益的案例,并不是所有起诉村委会自治行为的行政案件都能被受理,村委会依委托行使权力时并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适格被告,对此学术界也存在一定争议。若把村委会的权力来源看作每个村民权利的让渡,则该权力之于本村村民即属于公权力的范畴,因此为保障村民权利的救济权,适时将其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内确有必要。
2021年12期 v.49;No.673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银梅;张新军;杨顺强;张永至;王世敏;阚东扬;程立君;
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地方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昭通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结合地方高原特色农业,利用新农科理念,培养行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经过2年的实践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对近年来学校在新农科发展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
2021年12期 v.49;No.673 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晓勇;陈一凡;李建国;刘月琴;王德贺;段春辉;安胜英;纪守坤;陈辉;
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贯彻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畜牧学概论适用于高等院校非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使用,是一门涵盖畜牧生产全产业链的综合性课程。梳理了该课程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挖掘了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个思政育人主线,六大思政模块,多个思政元素"的思政框架体系,旨在为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有机结合提供思路。
2021年12期 v.49;No.673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升锐;蒋家月;李叶云;
茶树育种学是茶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作为茶树育种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茶树育种学实验在实用型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育种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的内容、组织模式、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旨在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1年12期 v.49;No.673 278-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凌宏伟;
新时代下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延伸,因此在教育方面要注意进行创新。高职生主要是学习技术方面的内容,而本科生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因此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对新时代下的农林类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进行研究,找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2021年12期 v.49;No.673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