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期刊公告

快捷通道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774,274

期刊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创刊于1961年,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出版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首批),A4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邮发代号26-20。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设有基础科学·综述、农艺·园艺、资源·环境、动物科学·生物技术、林业科学·休闲农业、植物保护·植物营养、食品科学·药用生物、贮运加工·检测分析、农业工程·农业气象、农业经济·农业信息、农业管理·农业教育等栏目。

办刊宗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解读农业政策,探索农村改革,聚焦农业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突出公益性和学术性,搭建农业科学研究和理论探讨的交流平台,为安徽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服务。

办刊方针 立足安徽  面向全国

            公益优先  以质为本

            紧跟时代  创新发展

办刊目标 力争把《安徽农业科学》办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拥有一流编辑队伍,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内一流学术期刊。

2025年13期
基础科学·综述

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阻控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

刘超;胡钧铭;韦翔华;张俊辉;何冰;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工作实践,分析采矿、冶炼活动对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剖析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特征和风险,探讨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迁移、转运等环境效应及其阻控与修复措施。结果表明:我国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点位较多且生态风险严峻,污染主要源于尾矿风化、采矿废水及大气沉降,农田普遍存在重金属复合叠加污染且程度高低与距离污染源远近相关,对土壤环境、作物安全及人体健康有极高的风险。重金属在农田中的迁移转化易受降水、灌溉、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等多重因素影响,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阻控或修复手段对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进行治理。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和潜伏性强,传统治理手段与风险评价监测方法亟待创新,采取地球化学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精准反演,清晰掌握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强化田块尺度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在因地制宜快速切断污染源的同时,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元技术手段,有助于持久遏制重金属污染的扩散,推进深度治理工作。

2025 年 13 期 v.53 ; 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9cdhj-16); 广西农业科学院优势学科团队项目(桂农科2021YT040)
[下载次数: 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蛹虫草活性成分及药用功效研究进展

任思竹;宋蕊;尹啸天;陈怡彤;李云龙;解春艳;

蛹虫草是一种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因其药用效用功效显著,已被广泛认可。以蛹虫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法、比较法、例证法,对其药用成分和生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富含虫草多糖、虫草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脏病及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用功效。近年来,科研人员已从栽培学、分子生物学及保健食品和药品深加工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一些新成果。对蛹虫草的药用成分、功效价值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为其在功能保健食品和药物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5 年 13 期 v.53 ;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创新团队项目(HBCT-2023090208)
[下载次数: 1,48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农艺·园艺

适合甜瓜茬口的水稻品种筛选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张玉;李刚;盛晟;张秋丽;宋安易;张文献;

“甜瓜+水稻”作为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改善土壤连作障碍,减少肥药投入品使用,且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为了遴选出适合亭林雪瓜茬口的水稻新品种,通过开展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生育期适宜、产量高、品质优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中,光明粳7号表现突出,熟期适中、农艺性状较好、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合进一步示范和推广,为今后本地“瓜+稻”茬口的推广应用提供后备水稻品种。

2025 年 13 期 v.53 ;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设施西甜瓜高品质生产技术研究及集成推广”(沪农科推字[2022]第1-2号)
[下载次数: 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播期与密度互作对直播棉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丽娟;陈俊英;秦宇坤;王玉萍;

为明确中早熟品种直播条件下不同播期的最适密度,为油(麦)后棉轻简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赣杂棉0906为试材,于2021—2023年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会使生育期缩短。在不同播期与密度组合中,5月15日播种,密度为6.75万~9.75万株/hm2时,单位面积成铃数较高;播期与密度互作对单铃重和衣分均没有显著影响;播期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因各年份气候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在该试验的播期范围内,赣杂棉0906只要配合适宜的密度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4月底5月初播种,密度不宜超过6.75万株/hm2;5月中旬播种,最佳密度为6.75万~9.75万株/hm2;5月下旬播种,要保证至少有8.25万株/hm2的收获密度。

2025 年 13 期 v.53 ;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BBFL60005)
[下载次数: 15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直播油菜成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琦;刘静晨;秦缘;张付贵;

针对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影响油菜出苗和不同播种方式与耕作处理适配性不明确的问题,在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离田2个裂区处理下,系统分析人工撒播、无人机飞播、一体机播种、免耕飞播4种播种模式对油菜成苗密度、越冬期苗情和成熟期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秸秆全量还田还是秸秆离田,一体机播种的幼苗质量均较好。秸秆离田条件下,人工撒播成株密度较大,产量最高;而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免耕飞播的成株率最高,在较低的密度条件下,产量仍最高。

2025 年 13 期 v.53 ;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刊社信息

主管: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周期:半月刊  语种:中文
创刊:1961    开本:A4
主编:李泽福
社长:鲍勇
微信公众号:ahnykx
邮箱:ahnykx@aaas.org.cn
电话:0551-65160973
地址:皖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邮编:230031

微信公众号

期刊订阅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