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2011—2021年小麦种植产生的碳氮排放量进行计算,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1—202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降低了24.41%,但是小麦1 hm~2产量增加33.99%。在山西省小麦种植中的各类化肥投入中,11年间化肥投入增加了18.55%,肥料类型逐渐由氮肥为主导转变为以复混肥为核心,与2011年相比,2021年氮肥用量下降44.11%,而复混肥用量增加168.90%。山西省小麦生产体系活性氮排放以NH_3挥发排放为主,NH_3挥发量53.34 kg/hm~2,NO~-_3-N淋溶量4.33 kg/hm~2,N_2O排放量0.40 kg/hm~2。此外,2011—2021年山西省每生产1 t小麦由于化肥投入产生的碳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环境代价逐渐降低。为进一步降低小麦化肥施用产生的碳氮足迹,可以研发降低氨挥发技术,开发缓控释肥以及结合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碳氮排放。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薄叶马蓝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薄叶马蓝作为耐阴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薄叶马蓝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搭遮阴棚的方式进行不同遮光处理(全光照、50%遮光处理、70%遮光处理、90%遮光处理),研究不同遮光处理对薄叶马蓝叶面积、株高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薄叶马蓝的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a+b)总体随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与CK差异显著,株高增长量与CK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b总体随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薄叶马蓝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具有较强的耐阴特性。4组薄叶马蓝的斜率与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呈正相关,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光饱和点呈正相关。[结论]薄叶马蓝是一种耐阴地被植物,在全光照下生长最差,在70%的遮光处理下生长最好。
[目的]探究幼龄茶园间作不同豆科绿肥后,茶树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关系以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茶树单作(CK)、茶树-紫云英(CZ)、茶树-箭筈豌豆(CJ)、茶树-白三叶草(CB)、茶树-光叶苕子(CG)、茶树-苕子(CS)和茶树-毛叶苕子(CM)7个处理,测定间作90 d后茶树土壤pH、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6种豆科绿肥间作处理均可以降低土壤pH,6种豆科绿肥均能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且CB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6种豆科绿肥在幼龄茶园间作对茶园土壤的酶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脲酶(URE)与有效磷(AP)呈显著正相关;酸性磷酸酶(ACP)与速效钾(AK)呈显著正相关,与URE呈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AN)与AP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OM)呈极显著正相关;AK与AP、OM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变化具有相互作用。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B>CG>CM>CJ>CZ>CK>CS。[结论]幼龄茶园间作豆科绿肥可以调节土壤pH,改善土壤养分含量,调节土壤酶活性,其中CB在以上方面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优先作为幼龄茶园间作种植的绿肥材料。
[目的]探究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激素浸泡时间和基质种类对显齿蛇葡萄扦插繁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处理组合,提高生根效果。[方法]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生根率、生根数、最长不定根长、平均根长和根干重为评价指标,计算生根效果指数,综合评价生根效果。[结果]激素种类对生根率和生根效果指数的影响最大,激素浓度次之,浸泡时间的影响最小。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对生根率和生根效果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基质类型对生根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200 mg/L NAA浸泡8 h,扦插基质为泥炭土时,显齿蛇葡萄扦插的生根效果最好。
[目的]探究酸性条件下纳米ZnO对普通卷甲虫(Armadilidium vulgare)回避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自然土壤系统中的土壤和普通卷甲虫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土壤pH为4~5和>5~6及纳米ZnO浓度为250、500、750、1 000 mg/kg 2个变量,探究普通卷甲虫的回避行为。[结果]能够引起普通卷甲虫回避行为的试验条件为5
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切实解决肉牛产业养殖的资金需求问题,对于保障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肉牛养殖基地、自治区首批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地区通辽市为例,分析其实施“保险+信贷”制度的突出意义,梳理该制度创新发展变化的过程及主要特征,介绍试点地区实施“保险+信贷”制度的效果。结果表明:促进肉牛产业养殖“保险+信贷”政策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肉牛养殖“保险+信贷”模式的协调机制和顶层设计、形成银保协同创新的制度导向、创新“保险+信贷”金融工具联动模式、创新肉牛养殖“保险+信贷”金融产品、搭建肉牛养殖“保险+信贷”风险担保平台以及建立肉牛产业科技信息共享系统。
[目的]探究外源性钙(CaCl_2)对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PEG-6000浓度梯度(0、50、125、200、250、300 g/L)和4个CaCl_2浓度梯度(0、10、20、30 mmol/L),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析钙与干旱的交互作用。[结果]PEG-6000≥200 g/L时,发芽率显著降低(300 g/L最低);CaCl_2浓度为20~30 mmol/L可使重度干旱组(PEG-6000≥200 g/L)发芽率提升10%~15%,但无干旱时高钙(≥20 mmol/L)抑制发芽。中度干旱(50~125 g/L PEG-6000)下,CaCl_2增加降低发芽势8%~13%;重度干旱(200~300 g/L PEG-6000)下,30 mmol/L CaCl_2使发芽势提高6%~10%。低PEG浓度(0~125 g/L)下,CaCl_2降低发芽指数2.2~4.9;高PEG-6000浓度(200~300 g/L)下,30 mmol/L CaCl_2使发芽指数回升1.5~3.4。[结论]外源钙(20~30 mmol/L)可缓解重度干旱对吊石苣苔种子萌发的抑制,但作用效果依赖干旱程度,为喀斯特逆境栽培提供优化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养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基础,具有发展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其康养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但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及利用不充分等挑战。应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与旅游、农牧业、文化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内蒙古康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胆固醇吸收与外排、胆汁酸代谢、脂质合成与分解、甘油三酯合成与水解、肠道菌群调节等方面系统综述天然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调血脂作用机制,为黄酮类调血脂功能食品与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含黄酮类成分的中药及天然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掌握合流水库水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于2019—2023年对合流水库开展季度调查,监测主要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9—2023年合流水库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至中度富营养状态,总氮(TN)、总磷(TP)浓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呈整体上升趋势。2019—2023年该水库水质指标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和叶绿素a(Chl.a)浓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表现为主汛期高于枯水期。相关性分析表明,Chl.a浓度与TP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高锰酸盐指数(COD_(Mn))、NH_3-N浓度、TN浓度、水温、pH等均无显著相关。合流水库为磷限制性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