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综述

  • 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阻控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

    刘超;胡钧铭;韦翔华;张俊辉;何冰;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工作实践,分析采矿、冶炼活动对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剖析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特征和风险,探讨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迁移、转运等环境效应及其阻控与修复措施。结果表明:我国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点位较多且生态风险严峻,污染主要源于尾矿风化、采矿废水及大气沉降,农田普遍存在重金属复合叠加污染且程度高低与距离污染源远近相关,对土壤环境、作物安全及人体健康有极高的风险。重金属在农田中的迁移转化易受降水、灌溉、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等多重因素影响,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阻控或修复手段对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进行治理。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和潜伏性强,传统治理手段与风险评价监测方法亟待创新,采取地球化学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精准反演,清晰掌握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强化田块尺度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在因地制宜快速切断污染源的同时,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元技术手段,有助于持久遏制重金属污染的扩散,推进深度治理工作。

    2025年13期 v.53;No.770 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蛹虫草活性成分及药用功效研究进展

    任思竹;宋蕊;尹啸天;陈怡彤;李云龙;解春艳;

    蛹虫草是一种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因其药用效用功效显著,已被广泛认可。以蛹虫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法、比较法、例证法,对其药用成分和生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富含虫草多糖、虫草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脏病及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用功效。近年来,科研人员已从栽培学、分子生物学及保健食品和药品深加工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一些新成果。对蛹虫草的药用成分、功效价值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为其在功能保健食品和药物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13期 v.53;No.770 7-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9K]
    [下载次数:1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艺·园艺

  • 适合甜瓜茬口的水稻品种筛选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张玉;李刚;盛晟;张秋丽;宋安易;张文献;

    “甜瓜+水稻”作为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改善土壤连作障碍,减少肥药投入品使用,且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为了遴选出适合亭林雪瓜茬口的水稻新品种,通过开展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生育期适宜、产量高、品质优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中,光明粳7号表现突出,熟期适中、农艺性状较好、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合进一步示范和推广,为今后本地“瓜+稻”茬口的推广应用提供后备水稻品种。

    2025年13期 v.53;No.77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播期与密度互作对直播棉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丽娟;陈俊英;秦宇坤;王玉萍;

    为明确中早熟品种直播条件下不同播期的最适密度,为油(麦)后棉轻简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赣杂棉0906为试材,于2021—2023年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会使生育期缩短。在不同播期与密度组合中,5月15日播种,密度为6.75万~9.75万株/hm~2时,单位面积成铃数较高;播期与密度互作对单铃重和衣分均没有显著影响;播期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因各年份气候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在该试验的播期范围内,赣杂棉0906只要配合适宜的密度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4月底5月初播种,密度不宜超过6.75万株/hm~2;5月中旬播种,最佳密度为6.75万~9.75万株/hm~2;5月下旬播种,要保证至少有8.25万株/hm~2的收获密度。

    2025年13期 v.53;No.77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直播油菜成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琦;刘静晨;秦缘;张付贵;

    针对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影响油菜出苗和不同播种方式与耕作处理适配性不明确的问题,在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离田2个裂区处理下,系统分析人工撒播、无人机飞播、一体机播种、免耕飞播4种播种模式对油菜成苗密度、越冬期苗情和成熟期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秸秆全量还田还是秸秆离田,一体机播种的幼苗质量均较好。秸秆离田条件下,人工撒播成株密度较大,产量最高;而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免耕飞播的成株率最高,在较低的密度条件下,产量仍最高。

    2025年13期 v.53;No.77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源DCPTA对低温及恢复常温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曹振;洪兆磊;

    为探讨外源物质DCPTA[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对番茄幼苗在低温及恢复常温下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L-403番茄为材料,于4叶1心时对其幼苗分别喷施0、10、30、50 mg/L的DCPTA,并进行5(L)/5(D)℃低温处理,处理2 d后再恢复至25(L)/18(D)℃常温处理,分别测定低温处理第2天及恢复常温第2天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化学量子产率(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以及SOD、POD、CAT等活性。结果发现,喷施10、30、50 mg/L的DCPTA对低温下幼苗叶绿素含量、ΦPSⅡ、CAT活性影响不显著,而10和50 mg/L DCPTA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的F_v/F_m和SOD活性,30和50 mg/L DCPTA显著抑制幼苗POD活性;恢复常温后,10 mg/L DCPTA显著提高了幼苗的POD活性。研究认为,10 mg/L DCPTA可以提高低温下番茄幼苗的F_v/F_m和SOD活性,以及恢复常温后幼苗的POD活性。

    2025年13期 v.53;No.770 24-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免整枝小果型西瓜品种综合评价

    王永朝;许丽婷;朱雪荣;张乐;王敏鸽;

    为筛选适合陕西渭南市免整枝栽培技术管理的小果型西瓜品种,对10个小果型西瓜品种的果实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定植9 750株/hm~2且免整枝条件下参试西瓜品种中意1号的产量为45 819.6 kg/h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00%、10.67%;全美2K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分别为12.8%、11.93%;京阑的单果重最大,为2.65 kg。10个参试西瓜品种生产性能指标综合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意1号、京阑、全美2K、L600、京美2K、超越梦想、小兰、早春红玉、农大蜜3号、超小兰。根据隶属函数值并结合各项指标判断,中意1号、京阑、全美2K表现较好,适合在渭南及相似栽培区域内推广免整枝简约化栽培模式。

    2025年13期 v.53;No.77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套种模式金银花栽培表现及效益分析

    邱首哲;夏文娟;陈明;陈途;郑凡;杨霄;杨硕;刘志新;郑丽;

    [目的]研究猕猴桃果树和金银花药材套种模式下,不同金银花品种的表现及相关效益差异。[方法]选取北花一号、四季金银花、封丘金银花开展单种和套种对比试验,对不同品种金银花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不同模式产量、成分含量和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套种模式下不同品种金银花生长周期提前。套种北花一号大白期花蕾直径增幅19.23%;单种四季金银花二白期花蕾直径增幅27.03%。套种北花一号和封丘金银花、单种四季金银花的产量和成分含量均提高。果药套种相比猕猴桃单种,年均产值增加1.98万元/hm~2,增幅13.87%,毛利增加1.36万元/hm~2,增幅15.10%,毛利率63.78%。[结论]北花一号和封丘金银花可采用套种模式,四季金银花可采用单种模式促进金银花花蕾生长。果药套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相同土地面积单位效益。

    2025年13期 v.53;No.77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环境

  • 四川某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来源分析

    薛佳豪;陈晓明;唐运来;周君;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某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其来源。[方法]采集了38个土壤样品和34份农作物样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土壤主要重金属(Cr、Mn、Cu、Zn、Cd、Pb、Hg、As)的来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中重金属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并分析农作物的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域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复合污染,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和废气排放。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属于重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Mn、Cr、Zn为轻度污染,As、Cu和Hg为无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均值处于重污染—极重污染,Pb均值处于中污染—重污染级别,Hg和Cr均值处于中污染级别,Zn、Cu、Mn处于无污染—轻微污染级别,As处于无污染级别。重金属潜在生态单项指数表明最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为Cd,其生态风险危害程度为极强;Hg处于很强生态风险,Pb处于中等生态风险,其他元素的风险处于轻微污染;研究区农作物中重金属Cd含量有超标风险。[结论]调查区域的农业土壤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需要进行管控和治理修复;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稍有不同,在对不同质地土壤进行评价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

    2025年13期 v.53;No.770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1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州荥阳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垂向变化与结合态特征研究

    裴瑞亮;盛奇;蔡春楠;谷志云;谢玉洁;杨运召;杜保军;

    以郑州荥阳市周边土壤为对象,系统探究Cd、Hg、As、Pb等重金属的垂向分布规律及化学结合态特征。结果表明,受工业及农业活动影响,表层土壤(0~20 cm)中Cd显著富集,其含量分别为深层土壤(>150~200 cm)的2~3倍。结合态分析显示,Cd的可交换态占比高达18%,生物有效性突出,环境风险显著;而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40%),在酸化条件下易活化迁移。

    2025年13期 v.53;No.770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宜都市土地利用功能优化配置研究

    徐芷一;张佳;

    采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识别、分类、统计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计算空间连接性和生态安全性指标,并采用多目标规划(GMOP)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结果表明,2015—2020年宜都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园地、水域、其他商业用地面积增加,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尽管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但其比例仍较高,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园地和水域的增加反映了农业经济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建设用地和其他商业用地的变化则反映了城市扩展和商业发展的需求。形态空间格局分析表明,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核心区面积减少,边缘区和其他区域面积增加,MSPA指数的增加证明了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环境的连通性和稳定性增强。

    2025年13期 v.53;No.770 51-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因子对球形棕囊藻囊体生长的影响

    吴晓雨;徐沈晨;何永奇;许科龙;李宇翔;孙颖颖;

    [目的]探明球形棕囊藻囊体生长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光照强度、温度、接种量、氮和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囊体数量、囊体直径和囊体内藻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球形棕囊藻囊体在8 d时达到生长稳定期,12 d时进入衰亡期。当光照强度、温度、接种量、初始NO_3~-和PO_4~(3-)浓度分别为﹥62.5μmol/(m~2·s)、20~26℃、1%~4%、128~440μmol/L和8~24μmol/L时,囊体能快速生长,具有更高的囊体数量、更大的囊体比生长速率或者更大的囊体直径和囊体内藻细胞数量。[结论]较高的光照强度、温度、接种量和初始NO_3~-浓度,以及一定的初始PO_4~(3-)浓度等环境因子能促进囊体生长,为球形棕囊藻赤潮预警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5年13期 v.53;No.770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密林熊蜂蜂王肠道拮抗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王文龙;陈一卓;王竞茁;刘多;张健;

    [目的]探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与其体内微生物关系。[方法]从密林熊蜂蜂王肠道中分离、筛选并鉴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拮抗菌株,并对其抑菌特性进行研究。依据菌落颜色、大小及形态差异初步筛选,通过多次划线纯化获得纯净无杂菌的培养菌株。采用平板挖孔法和棉棒涂布法筛选拮抗菌株,测定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能力、稳定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筛选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最佳抑制效果的菌株W13,上传GenBank数据库对比确定为Apilactobacillus kunkeei,菌株W13发酵上清液还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表现出明显抑制活性。W13无脂酶、过氧化氢酶、淀粉水解酶的活性,但具有酪素水解活性,V-P反应为阴性,吲哚产生反应为阳性。[结论]该研究成功从密林熊蜂蜂王肠道中分离并鉴定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拮抗菌株W13。菌株W13发酵上清液的广谱抑菌特性和稳定性显示其在生物杀菌剂开发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2025年13期 v.53;No.770 64-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年龄段食蟹猴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潘玺颖;张鹏飞;申果;肖艳宇;黄晓姣;黄中理;花慧源;花冠洋;陆宏正;曾勇;季风;韦祝梅;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1~20岁196只雄性食蟹猴,分为不同年龄段:幼年组(1~4岁)、青年组(5~8岁)、中年组(9~12岁)、老年组(13~16岁)、极老年组(17~20岁)。检测血液生化指标19项,各年龄组间比较分析,同时分析各指标与年龄的关系。[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FBG)、甘油三酯(TG)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年龄呈正相关。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在幼年至青年与年龄呈负相关,青年至极老年与年龄呈正相关。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和血磷(P),在幼年至中年阶段与年龄呈负相关,中年至极老年阶段与年龄呈正相关。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和肌酸激酶(CK)在幼年至青年阶段与年龄呈负相关,青年至极老年阶段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食蟹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3期 v.53;No.77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香稻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和应用

    周桂林;王至严;林慧慧;于智坤;宣艺冉;朱哲逸;吴晴;

    [目的]为有效指导优质香稻分子育种中科学合理选择香稻育种亲本,提高育种效率,并为研究badh2基因单倍型与香味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56份香稻种质资源,根据香味基因badh2的主要功能单倍型,利用对应已报道的4个功能标记,开展香味基因badh2的变异类型检测,以鉴定香稻材料不同类型,并开展育种应用。[结果]在56份供试香稻材料中,利用4个功能标记共鉴定到6种单倍型,其中,badh2-E7和badh2-E2 2种单倍型是主要的功能变异,共占供试材料的80.36%。利用4个功能标记能准确鉴定出91.07%的香稻种质资源,其余材料可能属于badh2其他已报道或新的等位变异类型,或是含有新的香味基因。具有badh2-E7和badh2-E2单倍型的种质资源和相应功能标记可有效应用于香味品种选育和种子纯度检测。[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香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优质香稻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13期 v.53;No.77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草地乡土草种资源调查及应用价值评价

    朱晓花;李燕骄;李三要;刘西苑;刘建桥;陈霁霏;阳慧英;肖怀治;李科勇;

    [目的]掌握南山国家公园内草地生态系统的乡土草种资源本底数据。[方法]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22年对南山国家公园草地生态系统开展3次(4、7和10月)乡土草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南山国家公园草地共分布乡土草类植物34科98属116种,其中禾本科占比最多,达18.10%,其次为菊科(16.38%)、豆科(8.62%)蔷薇科(7.76%)、蓼科(7.76%),5个科共计占比58.62%。在属的分布中,以蓼属最多,占比5.17%,其余各属植物呈零星分布。南山国家公园95属乡土草类种子植物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6个变型。其中,世界分布20属,占比21.05%,泛热带分布20属,占比21.05%,北温带分布19属,占比20.00%,共计占属分布的62.10%。南山国家公园草地4种不同生境中,乔灌草地物种丰富度最高,路旁(牧道、公路)物种丰富度最低,丰富度指数表现为乔灌草地>水边草地>草地>路旁(牧道、公路)。南山国家公园草地乡土草类植物中,有饲用价值的39种,有生态价值的65种,有观赏价值的58种,有能源价值的7种;主要毒害草有14种。[结论]南山国家公园内草地乡土草本植物种类丰富,功能多样,可为开展乡土草种资源创新及应用研究提供充足的素材。

    2025年13期 v.53;No.770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北沿长城防风固沙林带土壤水分·温度及电导率月变化特征研究

    张晨晨;刘喜东;高荣;马雅莉;石孟迪;罗竹梅;秦于倩;艾锋;石长春;

    了解陕北沿长城防风固沙林带土壤(0~200cm)水分、温度及电导率动态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确定影响土壤性质的主要气象要素,于2023年1—12月进行野外定点监测,测定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的波动逐渐减少,特别是在4月,不同土层土壤水分达到峰值,其中1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达7.89%。土壤温度在1月波动最大,且随着时间变化产生明显波动,160cm土层温度波动最小。土壤电导率在4月出现峰值,地表处电导率最高,达3.68μs/cm, 120cm土层深电导率最低,仅1.99μs/cm。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含水率与电导率在3月和5月表现出显著正相关,120和200cm土层土壤温度与电导率间在10月的相关性最显著,不同时间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出现显著的两级分异;土壤含水率、温度及电导率主要受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降雨的影响,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相对较小。

    2025年13期 v.53;No.770 88-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生物碱的积累研究

    崔冬军;高羽;黄诗雨;姚佳;阳峰;李海飞;李国卿;

    [目的]探究陕西石蒜(Lycoris shaanxiensis)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物碱积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加速陕西石蒜鳞茎的膨大和生物碱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陕西石蒜不同膨大阶段的材料,研究了陕西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种球生长量变化、生物碱含量、生物碱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随着鳞茎的膨大,种球的直径、围径和重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且三者之间呈极显著相关。3种重要生物碱成分中,加兰他敏(Gal)含量在S4中最高,达457.31μg/g,力可拉敏(Lycm)和石蒜碱(Lyc)含量在S2中最高,分别为826.61和6 585.32μg/g, 3种生物碱产量均以S4最高。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Gal合成途径关键基因PAL、C4H、OMT的表达水平呈逐步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总体含量不断升高,淀粉合成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的活性不断增强,从而加快淀粉的合成;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也增强,从而加速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结论]揭示了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生物碱代谢的变化规律,碳水化合物含量不断升高,生物碱产量在S4最高,为后续加速陕西石蒜鳞茎的膨大和生物碱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13期 v.53;No.770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群落碳密度随林龄的动态变化

    尤海舟;王超;

    基于冀北山地不同林龄64块油松人工林样地生物量调查,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群落碳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大,器官生物量分配情况差异显著,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显著升高;以单位面积蓄积量V=13 m~3/hm~2为划分依据,建立了生物量分段估计模型,可以提高估计精度;碳计量参数分布合理,且同林龄具有显著相关性,BEF值和BCEF值随林龄增大而减小,R值和WD值相对稳定;群落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为5.640~61.446 t/hm~2,空间分布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各层碳密度均值分别为29.356、0.887和0.522 t/hm~2;群落及乔木层固碳量随林龄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26~30 a固碳量最大,分别为4.669和4.658 t/(hm~2·a),抚育后41~48 a的成熟林仍具有较高碳汇潜力,其他层(林下植被+凋落物层)年固碳量较低,为0.012~0.158 t/(hm~2·a)。

    2025年13期 v.53;No.770 100-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阳市东江源保护区野生夏蜡梅居群的分布现状与保护对策

    傅国栋;金心滨;胡海涛;

    通过对东江源夏蜡梅居群分布现状、生长环境和结实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东江源夏蜡梅居群目前存在着居群生境变化威胁居群自然演替,保护意识薄弱,相关研究不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强化就地保护,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意识,人工育苗造林及开展科学研究等保护和扩大珍稀植物资源的建议。

    2025年13期 v.53;No.77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3种石蒜属植物在贵阳的栽培适应性及观赏性状

    剑可欣;赵厚涛;陈雪梅;唐要文;蒋玉才;

    为提升贵阳绿化质量,丰富园林植物的应用,筛选适宜贵阳栽培和应用的石蒜属植物,从贵阳周边和浙江杭州引种了13种石蒜属植物进行栽培,通过物候及生长指标的观察研究,对其观赏性状进行比较和评价。经过2023和202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引种贵阳栽培的13种石蒜属植物,其抽薹初期主要集中在6月底7月初,其中抽薹率大于50%的为10种;花期一般在7—9月,大多数种类在7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单株花期在6.1~12.2 d;花葶高度变幅为33.75~61.57 cm,茎基直径为0.44~1.25 cm,花径为3.90~9.39 cm,花被片长度为3.01~9.05 cm;花色丰富、花型多样,但受个体变异、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影响;石蒜属植物不易结实,长筒石蒜、忽地笑、武陵石蒜、中国石蒜和换锦花结实。

    2025年13期 v.53;No.770 107-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休闲渔业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瑾瑜;李亚;

    探索休闲渔业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与休闲渔业均衡发展。以湖北省5 312个休闲渔业经营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分析、冷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从空间集聚性、异质性和方向性特征3个维度对湖北省休闲渔业空间分异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4个时间段湖北省休闲渔业趋向于凝聚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的范围由武汉市向周围扩散。在冷热点分析上,热点区基本上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冷点区则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标准差椭圆覆盖面积不断增加,集聚范围不断加强,平均中心4个时段均位于武汉市境内。空间分布上具有“低海拔、邻水、环城、近景、沿路”的特点,空间分异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水平、旅游水平是休闲渔业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府支持因素次之,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025年13期 v.53;No.770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丙硫菌唑·戊唑醇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控制效果研究

    卫甜;杨倩;朱锦磊;吕敏;

    为进一步明确生产上常用的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以扬麦15、扬麦20、扬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用药次数,2023—2024年研究其对小麦白粉病防治和增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扬麦15防治1次和2次2023年病指防效为47.51%和71.37%,2024年病指防效为68.95%和95.09%;扬麦20施用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治1次和2次2023年病指防效分别为58.17%和83.58%,2024年病指防效为90.41%和97.87%,生产上建议扬麦15、扬麦20使用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治白粉病可根据其发生程度使用1~2次;扬麦33为高抗白粉病新品种,在不施用任何药剂时,田间仅个别叶片发病,且程度较轻,生产上建议可施用1次或者不施。相同剂量下喷施2次的效果显著高于喷施1次。同时探究了40%丙硫菌唑·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扬麦33丙硫菌唑防治1次和2次病指防效为49.35%和81.82%,该品种对照发病较轻,仅个别发病,生产上可根据天气情况减少防治1次。进一步了解常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不同喷头对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细喷头对白粉病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5%以上。其次是双喷头和扇形喷头,粗喷雾防治效果最差,生产实践中推荐使用电动喷雾器的细喷头喷施丙硫菌唑·戊唑醇达到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目的,增产效果明显。40%丙硫菌唑·戊唑醇作为防控小麦白粉病的新型药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为该药剂推广应用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13期 v.53;No.770 120-124+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保山市玉米田害虫与天敌种群周年动态及对产量的影响

    赵国安;陈星建;谢显彪;姚云昊;杨园耘;鲁凤书;胡春亮;沈云峰;孟继枝;

    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云南省保山市玉米常年种植区,设置调查期间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玉米田、采用传统化学防治的玉米田,对不同季节玉米田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调查期间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玉米上主要害虫有草地贪夜蛾、玉米蚜、小蠹等共计13种,其中害虫主要种类为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蚜,秋冬季、春夏季和夏秋季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玉米蚜的相对多度分别为18.51%、25.46%和19.08%,81.13%、25.93%和77.89%。草地贪夜蛾和一点缀螟入侵传入云南省保山市辖区以来,玉米田害虫种类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传入的草地贪夜蛾和一点缀螟成为保山市玉米田优势种害虫。周年种植的3季玉米中,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蚜百株虫量为秋冬季>夏秋季>春夏季。一点缀螟主要在夏秋季玉米上发生,而在春夏季玉米和秋冬季玉米上未见发生危害。主要天敌有瓢虫、蠼螋、蜘蛛、寄生蜂类(茧蜂、赤眼蜂、卵蜂、姬蜂)、草蛉、蝽类(花蝽、猎蝽)、绿僵菌、白僵菌、蚂蚁、蜚蠊等10种,其中秋冬季玉米上优势天敌为绿僵菌、白僵菌、蠼螋;春夏季玉米上优势天敌为蠼螋、蜘蛛、蝽类;夏秋季玉米上优势天敌为瓢虫、蠼螋、蝽类。害虫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从玉米产量来看,与采取化学农药防治的玉米田产量相比,不采取防治措施的秋冬季、春夏季和夏秋季玉米田产量分别较采用取化学防治措施的玉米田产量低69.28%、33.49%和28.31%。

    2025年13期 v.53;No.770 125-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猕猴桃软腐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鉴定与防治

    李雨静;庞敏;杜孝田;隋媛;陶玲;黄科;

    [目的]探明猕猴桃采后果实软腐的病原菌,并筛选防效良好的杀菌剂。[方法]通过真菌的纯化、培养、形态与ITS鉴定,并进行回接试验、平板抑制试验及防效试验。[结果]从猕猴桃果皮病斑部位分离出一株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回接试验表明链格孢菌可引发猕猴桃果实软腐;平板抑制试验表明,43%露娜森(21.5%氟吡菌酰胺+21.5%肟菌酯)、翠贝(50%的醚菌酯)、80%乙蒜素(大蒜素同基物)、百菌清(75%的四氯间苯二腈)4种农药的EC_(50)值分别为0.000 177 0、0.005 534 0、0.006 346 0、0.031 785 6μg/mL,43%露娜森的抑菌效果显著,翠贝与80%乙蒜素次之;果实防效试验结果显示,露娜森和乙蒜素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8.89%与85.17%。[结论]选用的4种农药均对猕猴桃A.alternate有抑制效果,并建议在猕猴桃花期至果实发育前期使用露娜森、乙蒜素进行防治,降低真菌病害对发育猕猴桃果实的侵染,减少采后病害。

    2025年13期 v.53;No.770 135-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水稻土养分状况的影响——以遵义市播州区茅坝村为例

    王炜;金红燕;王怀昕;李金凤;兰宣莲;谢瑞;王瑾;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水稻土养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贵州省黄壤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优化施肥(CF+M)及单施有机肥(OPT)4个处理组,对各处理组的11个养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水稻土的养分状况有明显影响,与CK组相比,OPT组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以及碳酸钙的含量增幅最高;CF+M组的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及缓效钾的含量增幅次之;CF组的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及缓效钾的增幅最小;CF组碱解氮的含量最高,OPT组和CF+M组次之。[结论]不同施肥处理下黄壤水稻土养分状况综合得分排序为OPT>CF>CF+M>CK。

    2025年13期 v.53;No.770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河道清淤淤泥为伴侣创制育秧营养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董青君;麻艳威;谢昶琰;张苗;李青;陈川;章安康;

    以河道清淤工程淤泥和市售2种商品育秧基质混配制作成8种不同水稻育秧伴侣基质,研究不同育秧伴侣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开展根冠比、壮苗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分析,筛选出适合淮安本土化的培育适龄毯状苗的最佳淤泥与育秧基质配比。结果表明:20%淤泥+80%基质2配方能够增加水稻的成苗率、叶龄、茎基宽,促进地下部根系的生长,显著提高水稻根系的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增加水稻的根尖数,该配方下水稻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是水稻育秧的最佳基质配方。因此,20%淤泥+80%基质2配方适合作为水稻育秧基质的推荐配方。

    2025年13期 v.53;No.770 144-148+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淮烟区以烟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农田氮足迹解析

    刘力玮;杜玉海;刘洋;宋江龙;赵洪军;王德权;解梦凡;曲远凯;闫慧峰;

    以田园综合体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其在植烟前后农田生态系统氮足迹的变化,为以烤烟为种植结构主体的农田区域实现绿色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山东某地田园综合体,该田园综合体自2019年起,调整种植结构,转变为以烟为主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对当地不同种植系统种植过程的原材料投入、农业管理措施、产量等要素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生命周期法核算2018年和2020年农田生产氮足迹及其组成。结果表明,2020年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为41 548元/hm~2,为2018年的3.2倍。2020年单位面积氮投入量为22.28 t/(hm~2·a),较2018年下降22%;单位面积活性氮损失量为8.04 t/(hm~2·a),较2018年下降6%;单位面积氮足迹和单位产量氮足迹分别下降29%和18%,氮经济效率提高349%;烤烟种植体系单位面积氮投入量为3.68 t/(hm~2·a),是区域平均值的17%,活性氮损失量为1.67 t/(hm~2·a),是区域平均值的21%。农田系统变更为以烤烟为种植主体后,氮投入量减少,活性氮损失量减少,氮足迹显著降低。

    2025年13期 v.53;No.770 149-15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药用生物

  • 佛手提取物在护手霜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

    税红灵;王丽琼;曾建威;杨川鹏;张其坤;朱敏凤;邓济承;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佛手中的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提高佛手附加值,将佛手提取物添加入护手霜中,并对其感官评分和综合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基础工艺配方;选取佛手精油、果胶、黄酮、羊毛脂的添加量作为自变量,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佛手提取物护手霜制作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进行感官、综合性能等质量测定。[结果]佛手护手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佛手精油添加量为10%,佛手果胶添加量为5%,佛手黄酮添加量为3%,羊毛脂添加量为5%;佛手护手霜的最佳乳化条件:油相加水相加热法,乳化温度75℃,乳化时间5 min,搅拌转速500 r/min。[结论]佛手提取物制备佛手护手霜的工艺条件,能充分发挥佛手提取物的保湿、抗氧化等作用,有效改善皮肤粗糙、皲裂等问题,为佛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13期 v.53;No.770 154-15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精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谷仿丽;刘俊杰;李俊;徐晓雨;刘丽莉;

    [目的]优化黄精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制备黄精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以颗粒成型率、休止角、溶解率、吸湿率综合评分为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黄精颗粒最佳成型工艺,并探讨颗粒的解酒作用。[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黄精颗粒成型工艺为:浸膏和辅料比例为1∶4,乳糖与糊精比例为1∶1,润湿剂为体积分数90%乙醇溶液,此工艺制备的黄精颗粒可延长醉酒小鼠的醉酒潜伏期、醉酒时间,与黄精水提物解酒作用一致。[结论]该成型工艺操作简便、科学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13期 v.53;No.770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烟草干燥滚筒筒内结垢问题分析及治理展望

    骆永昌;阙思华;冀文泽;林欣欣;薛方晨;杨金英;邓铠彰;蔡克印;陈士欢;

    为进一步阐明烟草干燥滚筒筒内结垢问题,探讨治理策略,采用数据统计和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2台不同结垢程度的设备干燥脱水能力、热风控制稳定性、料尾延迟特性、蒸汽消耗量差异,考察了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展望了干燥机阻垢分类治理。结果表明:不同结垢程度的干燥机,批间物料流量和工艺热风流量运行区间存在差异,干燥脱水流量差值约20 kg/h;随着壁面结垢严重程度的加剧,工艺热风流量波动和工艺热风温度的扰动增大,料尾延迟时间增加了30 s,蒸汽消耗量增加了65 kg/h。此外,壁面颗粒污垢的附着与积聚,影响了筒壁温度分布均匀性,局部温度极差为8℃;结垢时长与除垢后产品质量阶跃风险存在交互效应,应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和治理成本,采取分类治理、精准施策的阻垢策略。

    2025年13期 v.53;No.770 16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桃红四物汤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研究

    朱启亮;周泉;曹岚岚;林定钗;何子昕;黄秋凌;宁娜;程雪梅;王长虹;党蕾;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特征谱图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APCELL PAK C_(18)(MGII)(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210、230、330、403 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20μL;建立15批桃红四物汤物质基准特征图谱,并同步测定12种成分含量。[结果]15批桃红四物汤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确定16个共有峰,指认出13个色谱峰,12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结论]建立的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特征谱图和12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经典名方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3期 v.53;No.770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庆市52个村庄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荣;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庆市52个村庄352份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深入探究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居民的性别、受教育程度、邻里信任程度、耕地面积、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程度、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程度对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意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居民的性别、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程度通过0.05水平的负显著检验,居民的受教育程度、邻里信任程度、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通过0.05水平的正显著检验,耕地面积、政府支持程度通过0.01水平的正显著检验。

    2025年13期 v.53;No.770 174-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秸秆隔层对土壤温度及向日葵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

    崔超;王海燕;马新悦;王若蒙;付亚男;

    采取田间试验法,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小麦(D1)、玉米(D2)、向日葵(D3)秸秆隔层处理,以无秸秆隔层为对照(CK),探究不同秸秆隔层对土壤温度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方面D1处理为最高,达5 056.28 kg/hm~2,较CK增产14.56%,且各秸秆隔层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构成方面各处理在单盘饱粒重、百粒重和籽仁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D1处理最高,分别为372.68 g、21.75 g和71.13%,结实率CK表现最优,为77.85%;向日葵生长季(6—10月)土壤温度,5、15、25 cm土层土壤温度及向日葵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6—10月月平均土壤温度呈负相关,与5、15、25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月土壤温度间,6月与7月、9月与10月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5、15、25 cm土层温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2025年13期 v.53;No.770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地丘陵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

    郑钧宁;方伟;杨智谋;

    [目的]为黔东南州落实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提供科学参考,为国家抓实抓细耕地用途管制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空间分析法对黔东南州“三区三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摸清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基本情况。[结果]黔东南州永久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数为0.23~0.95。黔东南州可优先建设为高标准农田的永久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州域北部和西北部县(市),与坝区及农业“两区”空间分布高度重合,且田块较为规整,距离道路、聚落、水源点均较近,耕作便利,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显著。除优先建设区外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分布比较分散,地块破碎程度较高,距离道路、聚落、水源点均较远,受地质灾害点影响的可能性增大,被农户自发撂荒的概率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本会明显增加。[结论]黔东南州应从州域层面上统筹做好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工作,重点推进北部和西北部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鼓励和督促其他县(市)优先将分布于坝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并严格落实国家及省级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的管控政策要求,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被非法占用、撂荒等。

    2025年13期 v.53;No.770 181-185+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哈巴河县板蓝根气候精细化区划

    桑哈尔·热合买提汗;张永成;

    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板蓝根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调整优化板蓝根种植布局,促进哈巴河县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利用新疆哈巴河县及周边18个气象站1991—2020年30 a的气象观测资料、新疆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高程DEM数据,结合板蓝根种植生长的气候生态条件,筛选出哈巴河县板蓝根种植气候区化指标,并基于GIS技术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对哈巴河县板蓝根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哈巴河县板蓝根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在县域中部海拔480~<700 m的河谷带状区域内,适宜种植区主要在县域南部海拔450~<480 m的河谷带状区域内和县域北部海拔700~<900 m的河谷带状区域内,次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县域北部海拔900~<1 200 m的丘陵区域和海拔<450 m的平原区内,不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200 m以上的区域。该区划结果与实际种植区有很好的一致性。

    2025年13期 v.53;No.770 186-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基于建设特征视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路径研究

    曹亮;郑涛;

    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途径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征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的重要因素。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的基本逻辑,分析得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存在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市场化融资模式不成熟、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缓慢和融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025年13期 v.53;No.770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来自苏州的历史考察和实践视角

    何兵;颜雅杰;

    通过梳理苏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匹配程度,城乡空间调整、城乡关系互动是影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路径的最重要因素。苏州形成了相对稳定的5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产业经营、股份合作,发展业态、发展形态等实现路径不断与时俱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区位的农村应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差异化的实现路径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5年13期 v.53;No.770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张婕;吕超;王飞飞;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了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动因、挑战及优化路径。通过分析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的历史沿革、资源禀赋、政策环境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过程,揭示了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市场环境、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在特色化发展、品牌建设、产业集群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的成功案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为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13期 v.53;No.770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葛诗晴;孔令成;

    运用超效率SBM-GML指数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11—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同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绿色金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绿色金融对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为正。同时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外开放水平与受灾程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应该加快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严格监管资金流向;拓宽绿色金融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介入;以市场化方式长远擘画绿色金融发展。

    2025年13期 v.53;No.770 207-21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南金融支持与产业兴旺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王俊义;

    金融与产业共生共存,金融赋能产业,产业激活金融,陕南处于秦巴山区,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依赖度高,金融资源的聚集又需要有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研究陕南金融发展与产业兴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激活陕南金融服务力,提升陕南产业竞争力,实现金融-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基于2017—2022年陕南金融与产业发展的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2年陕南金融发展与产业兴旺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且伴随着金融大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二者耦合协调关系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对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分析,产业发展的规模与结构是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制约方面,认为加强第一产业的科技研发,建立产业数字化平台,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金融进入产业提供更充分的数据要素,有利于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陕南经济金融整体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5年13期 v.53;No.770 212-216+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彭航;樊帆;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战略经济带,探究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关系对我国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其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3个子维度均正向显著影响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创新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年13期 v.53;No.770 217-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下载次数:9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主要油料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王志军;马盼盼;朱金成;桑玉伟;焦灰敏;王亮;

    为深入了解新疆油料作物发展现状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系统分析2004—2022年新疆5种主要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籽、向日葵、芝麻和胡麻)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等数据。结果表明,2004—2022年新疆油料作物总面积呈徘徊下降趋势,2008年播种面积最大,达到28.67万hm~2,2021年播种面积最小,仅为11.27万hm~2,2008—2019年连续12年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均在26.67万hm~2左右,自2020年开始,面积急剧下降,2022年又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具体来看,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0.20万~0.47万hm~2,2022年面积猛增至1.33万hm~2,而油菜籽、向日葵、芝麻和胡麻面积均呈下降趋势。新疆油料作物总产量和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种油料作物单产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花生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到4 950 kg/hm~2,年平均增产达4.7%,增产幅度最大,葵花单产在3 450 kg/hm~2以上,其他油料作物单产均在3 000 kg/hm~2以下,就油料作物单产水平和增产潜力而言,新疆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对保障我国油料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棉花轮作、林果间作和麦后复播模式是扩大新疆油料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膜下滴灌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提高油料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为新疆油料作物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2025年13期 v.53;No.770 222-22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县域农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宋晓蕊;李华杰;苏洋;

    农业数字化作为新时代强农、兴农的重要方式,党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业数字化发展。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数字化对新疆影响持续增加。立足新疆实际,梳理新疆农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总结新疆数字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从政府投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3个方面探究提升新疆数字农业的可行性方案。

    2025年13期 v.53;No.770 226-229+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iteSpace的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进展

    梁思聪;宋雨航;马晏铭;曹霖;

    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留存至今的包含农耕技术、农业景观、生态智慧和地方性知识的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为了能够较全面地分析广西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从中国知网(CNKI)筛选了500条相关文献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发文数量、发文机构、发文内容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发表数量呈逐渐递增趋势,其研究过程经历了萌芽起步期、波动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龙脊梯田、恭城月柿、横州茉莉花、苍梧六堡茶、稻作文化等,研究内容和视角渐趋多样化,虽然也存在着研究力量不足、研究零散、不够深入等问题,但未来的研究将会立足既有成果,从更广、更深的层面继续探索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新发展。

    2025年13期 v.53;No.770 230-23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5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撂荒还是“非粮化”?农地流转租金对粮地调减行为的影响研究

    秦建昊;吴学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非粮化”和耕地撂荒2个维度上探讨农地流转租金对粮地调减行为的影响及异质性。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租金上涨对转入主体“非粮化”和转出户耕地撂荒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规模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租金上涨对普通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农地流转租金对转入主体“非粮化”和转出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依然显著,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鉴如此,建议科学构建农地流转定价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食经营效益,强化耕地农业用途管制,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

    2025年13期 v.53;No.770 236-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思路与对策研究

    刘薇;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通过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围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主题,梳理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不同运行方式和各类参与主体,厘清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中存在问题。基于此,搭建新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型,并从优化体制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县域集成、提高服务精准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025年13期 v.53;No.770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脱贫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典型脱贫区域为例

    陈明睿;陈英;

    为分析脱贫地区人口发展现状,探索脱贫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路径,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脱贫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系统。以甘肃省内3个典型脱贫区域为例,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域的人口现状,探讨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与资源环境对人口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生育政策改变、社会观念更新和经济条件改善等因素影响,甘肃省脱贫地区面临人口增长放缓、年龄结构转变和居民教育水平提高等变化;(2)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相辅相成,消费结构正逐步优化;(3)社会服务及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优化,但城乡均衡发展仍面临挑战;(4)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注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要协调人口政策与生育选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对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的认知,实施就业培训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并提供政策支持,以提升甘肃省及类似脱贫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能力。

    2025年13期 v.53;No.770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培育研究

    王海清;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耦合性越发密切,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培育已成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意义,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增强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根据当下释放乡村治理内生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完善乡村治理体制和内生能力培养机制两方面提出相关策略,以助力推进数字乡村治理开展。

    2025年13期 v.53;No.770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现代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陈萍萍;李富宁;

    综述了广西农业在农产品多样性、产业链优化、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成就,指出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在分析现代农业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后,还借鉴了浙江平湖、重庆璧山、广西兴安等地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总结了农业绿色发展的3种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强广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实现绿色转型,提出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加强绿色品牌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策略,以促进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2025年13期 v.53;No.770 25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冷库管理研究

    闫乾正;

    农业冷库是乡村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延伸农产品销售周期,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对农业冷库的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农业冷库管理现状,分析农业冷库管理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农业冷库管理相关知识,提出农业冷库管理的改进措施。以期完善农业冷库管理机制,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促进农业乡村振兴。

    2025年13期 v.53;No.770 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AM/TPB的感知风险认知对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李丹;孟梅;

    农业灾害应急管理是保障农户收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基于TAM/TPB整合模型,依据在乌鲁木齐市调研所得802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功能性风险、情感性风险影响,感知易用性并不显著影响农户意愿。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行为,影响效应为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功能性风险、情感性风险均负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灾害应急管理,相比情感性风险,农户更加在意经济上的得失。主观规范负向影响农户功能性风险、情感性风险;感知有用性仅能有效影响农户功能性风险,感知易用性与二者无明显关联性。建议强化农业灾害应急管理教育和培训、正视感知风险对农户的内在影响。

    2025年13期 v.53;No.770 26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共同富裕背景下定向培养乡村文化服务人才乡土情怀的培育路径

    蒋曼曼;

    共同富裕理念的深入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了定向培养乡村文化服务人才乡土情怀的重要性。通过剖析共同富裕与乡土情怀的内在逻辑联系,明确乡土情怀内涵,并对定向培养乡村文化服务人才的乡土情怀现状进行实证调研,进而从完善培养体系、塑造校园文化品牌、拓展实践平台、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等维度提出培育路径,以提升定向培养乡村文化服务人才的乡土情怀,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13期 v.53;No.770 269-273+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专业实践育人现状及实现路径

    徐平源;欧阳紫榕;彭兰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专业人才培养要在“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加强实践育人。当前农牧专业实践育人存在认识不到位、实践平台匮乏、实践指导力量薄弱等问题。通过强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强化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途径,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相关职业院校推进农牧专业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13期 v.53;No.770 27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域下宿迁学院多维度服务地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张惠敏;于晓晶;李庚飞;贾岱;李琪龙;李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宿迁学院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实施“三联三融”“十大星火计划”,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搭建了决策研究平台、开展了系列课题研究、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通过深入分析2013—2022年宿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情况,发现宿迁市已具备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各项条件。宿迁学院通过强化农学人才培养、发展智库咨询、技术创新攻关、产教融合、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以及志愿服务进村等方式,积极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5年13期 v.53;No.770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技能素养培训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陈杰;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技能素养培训方面的需求与挑战。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嘉兴“失地农民”在经历城镇化转变后面临的再就业现状,并重点分析了他们在技能素养提升方面的需求。研究发现,虽然嘉兴“失地农民”对参与技能培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障碍,比如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信息传递不顺畅、缺乏持续学习动力等。基于此,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技能素养培训模式和监督机制,并构建了“失地农民”技能素养培训评价体系,旨在帮助嘉兴“失地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独立能力。

    2025年13期 v.53;No.770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