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能源结构的Logistic模型及其预测

    徐健;赵柳榕;王济干;

    为合理、科学地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了能源结构的Logistic模型。由统计检验估计法,对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系数及煤的需求最大缺口量进行了预测估计,并考虑了在能源结构中,油气的消费变化对煤炭消费的影响。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定量地分析了未来20年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能源对策。

    2008年31期 v.36 13477-13478+13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96 ]
  • 基于效用函数的农户灌溉耗水量分析

    周克;

    使用水分生产函数及效用函数的拟可加性定理,证明在按灌溉面积计价的方式下,农户倾向于选择灌溉更多的水,这就使水价失去了价格的杠杆作用,无法使水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2008年31期 v.36 13479+1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3 ]
  • 模糊模式识别在最佳井位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徐辉;

    为解决农村缺水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不足问题,根据当地地下水开采区地质环境的模糊性,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确定地下水最佳勘探点(井位)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环境下,该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并通过实例说明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完善地下水资源勘探方法与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2008年31期 v.36 13480-13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5 ]
  • 香根草净油主要化学成分检测

    文媛;王飞生;赵鹏飞;曹红梅;冯子元;

    以清远产的香根草根系为原料,采用有机物浸提法提取香根草净油并进行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含量在1%以上的化合物33个,占总化合物数量的66.00%;得谱图51张,用计算机检索谱库能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有21个,占有质谱图数量的41.18%。

    2008年31期 v.36 13482-13484+13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6 ]
  • 酶法水解螺旋藻蛋白研究

    王辰;刘芳;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对螺旋藻蛋白的水解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温度、酶浓度、pH值、水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利用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25层析测定螺旋藻多肽分子量。[结果]木瓜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最适宜工艺参数为:温度55℃,酶与底物比0.4%,时间3 h,pH值6.0。[结论]当水解度为82.6%时,2个螺旋藻多肽洗脱峰的分子量分别为2 992和231 Da。

    2008年31期 v.36 13485-13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9 ]
  • 环状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应用

    陈军;王娜;张姣勤;李子雨;艾志录;

    综述了环状低聚异麦芽糖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医药、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8年31期 v.36 13488-13489+1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0 ]
  • 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黄族豪;刘迺发;

    主要分析扩散、环境因子和渐渗杂交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以及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8年31期 v.36 13490-13491+13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14 ]
  •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机体的影响

    李鹏;尹雅玲;张玉林;梁金英;朱茉莉;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机体胆碱酯酶抑制、内毒素侵入、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慢性有机磷中毒引起机体对氧磷酶抑制、过氧化反应和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临床上,有机磷中毒会造成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损伤。综述了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机体的影响。

    2008年31期 v.36 13492-13493+1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20 ]
  • 酵母SOD高产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周建琴;

    利用25株酵母进行产SOD的筛选,得到1株高产SOD菌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适宜的培养基组成、pH值、发酵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碳氮比为6∶1,发酵时间为18 h,pH值为5.0。

    2008年31期 v.36 13494-13495+1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0 ]
  • 霉变玉米分离真菌YMF-7产物中毒素成分的识别

    韩小贤;王显伦;黄晓睿;

    [目的]研究霉变玉米分离的真菌YMF-7代谢产物中的毒性成分。[方法]利用海虾毒性指标,采用Sephadex LH-20、硅胶和HPLC等柱色谱技术对YMF-7毒性菌株发酵物进行毒性追踪分离。[结果]共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化合物1为Gliotoxin(6),化合物2为Gliocladin(7)。经海虾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海虾的LC50值为0.34μg/ml,化合物2对海虾的LC50值为2.10μg/ml。[结论]该2种化合物为YMF-7发酵物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2008年31期 v.36 13496-1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6 ]
  • 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特性研究

    刘霞;金巧;胡丹;乐萍;

    [目的]研究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特性。[方法]分别从小单孢菌227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分别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所产抗菌活性物质是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的多组分物质。用乙醚萃取脂溶性物质的萃取效果分别优于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正乙烷。对小单孢菌227菌丝体乙醇提取液与离心上清液抑菌能力比较结果表明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属胞外产物。[结论]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抑菌效果。

    2008年31期 v.36 13498-13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6 ]
  • 微波消解FAAS法测定原生态金秋梨中的微量元素锰

    蒋天智;刘少友;石凤湘;

    [目的]测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生态"苗疆"牌台江金秋梨微量元素锰的含量。[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微量元素锰。[结果]"苗疆"牌金秋梨锰元素含量为0.8 mg/kg,方法的特征浓度为0.003 3μg/ml,检出限为0.001 1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36%,加标回收率为98%~101%,适用于金秋梨微量元素锰的测定。[结论]"苗疆"牌金秋梨微量元素锰的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2008年31期 v.36 13500-13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5 ]
  • 峨参胶囊的提取和成型工艺研究

    冯华;耿耘;马超英;魏靖明;

    [目的]对峨参胶囊的提取和成型工艺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峨参已知化学成分,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峨参醇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峨参脂溶性成分薄层色谱试验;对装胶囊前的颗粒进行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试验的质量检查;对所制胶囊剂按照《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规定,进行质量检查。[结果]醇提的最佳工艺为4倍量60%的乙醇提取1.5 h,提取3次;装胶囊的颗粒和胶囊剂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以峨参为主料的保健食品打下基础。

    2008年31期 v.36 13502-13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6 ]
  • KGM/ALG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

    蒋鹏;陈立贵;袁新强;付蕾;

    [目的]获得新型的、生物可降解的凝胶材料。[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利用CaCl2交联制备了KGM/ALG复合凝胶,研究魔芋葡甘聚糖和海藻酸钠的比例、Ca2+浓度、环境pH值对复合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KGM/ALG复合凝胶在溶胀初期溶胀比增加很快,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比增长变缓,最后达到平衡。随着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增加,当魔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比例大于2.5∶1.5(W/W)时,复合凝胶的强度降低。当Ca2+浓度从1.0 mol/L增加到3.0 mol/L时,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由5.7降至3.6。当环境pH值为7.4时,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最大。[结论]KGM/ALG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CaCl2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2008年31期 v.36 13504-1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35 ]
  • 微囊藻毒素及其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丁笑生;

    综述了微囊藻毒素(MC)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MC对肾脏的毒性作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

    2008年31期 v.36 13506-1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9 ]
  •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特性的研究

    王素兰;于鲁冀;

    [目的]研究光合制氢过程中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繁殖与环境条件,为大规模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光合产氢菌群在不同温度、接种量、光照强度、pH值等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光合产氢菌群比较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30℃,光照强度大于1 000 lx,pH值7左右,接种量10%。[结论]光照强度、温度和pH值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大,接种量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小。恒光照是保证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重要条件。

    2008年31期 v.36 13508-13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2 ]

农业生物技术

  • 兰花种子的原球茎诱导及其生长分化研究

    古碧珠;刘柏涛;何嘉碧;梁红;

    [目的]从培养基方面优化兰花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方法]将石斛兰和秋花独蒜兰的干种子培养于MS、B5、KC液体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形成,再将原球茎培养于MS、KC及B5固体培养基中,研究原球茎分化苗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石斛兰和秋花独蒜兰种子在B5液体培养基中诱导产生的原球茎最多,萌发率分别为3.1%、7.3%。秋花独蒜兰原球茎在KC固体培养基上的成活率最高,为71.9%,且幼苗生长发育状况最好,原球茎直径为(5.8±0.3)mm;石斛兰原球茎在B5固体培养基上的成活率最高,为65.0%,在KC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原球茎直径为(3.8±0.6)mm。[结论]根据不同的组培快繁目标,可在兰花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2008年31期 v.36 13511-13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42 ]
  •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刘晓庆;沈源;蔡小宁;浦惠明;戴其根;

    [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化获得预期优良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提供借鉴。[方法]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培养条件以及各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油菜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中,7 d苗龄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频率可达35.83%;经3 d预培养处理的油菜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可提高至57.78%,油菜品种史力丰下胚轴的芽分化率较高,达35.00%,其次是N481-1,而N370-1的芽分化率最低;其最高分化率的激素组合为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达38.89%。史力丰品种6~8 d无菌种子实生苗的下胚轴在预培养基MS+2,4-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上预培养3 d,在最适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中培养,再生频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模式。

    2008年31期 v.36 13547-13548+13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10 ]
  • 长蕊万寿竹野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培养研究

    蒋天仪;石大兴;王波;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源激素为6-BA 1.0 mg/L+2,4-D 0.01 mg/L+NAA 0.1 mg/L+IBA 1.0 mg/L的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启动率达到85.20%。1/2 MS添加外源激素NAA 1.0 mg/L+AC 5 g/L的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生根率达到96.13%。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6-BA 0.5mg/L+KT 1.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丛芽增殖系数达到6.1。[结论]建立了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可有效地启动培养,诱导生根和丛生芽。

    2008年31期 v.36 13549+1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9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杜梨种胚休眠解除的影响

    吴翠云;刘丽;王新建;阿依买木;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梨种胚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低温处理20 d的杜梨种胚为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以培养基中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对照,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梨种胚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6-BA和赤霉素均有助于杜梨种胚的休眠解除,提高种胚萌发率。当培养基中添加6-BA时,在培养的第24天和第36天种胚萌发率、苗高和根长分别较对照提高18.2%和21.39%、0.86和0.16 cm、0.94和1.65 cm;当培养基中添加赤霉素时,在培养的第24天和第36天种胚萌发率、苗高和根长分别较对照提高16.86%和21.46%0、.70和0.16 cm0、.94和1.39 cm。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吲哚乙酸和活性炭效果更好。[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杜梨种胚的休眠解除。

    2008年31期 v.36 13550-1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9 ]
  • 重组蛋白包涵体的研究进展

    李军;刘美杰;李勇;窦忠英;

    在介绍包涵体形成原因、特性及利弊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包涵体的复性前准备、主要复性方法及提高复性效率的有效措施。

    2008年31期 v.36 13552-1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24 ]
  • 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法比较

    高建忠;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PCR法及细菌培养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在常规PCR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并采用该法与常规PCR及传统细菌培养法3种方法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2.5 cfu/ml,达到了只需13个细菌就可得到阳性结果的灵敏度,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且检测速度快,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比传统细菌培养法和常规PCR法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由于在密封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产物与环境间的交叉污染。[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是3种方法中最为快速敏感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法。

    2008年31期 v.36 13555-13556+13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8 ]
  • 蚓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姜琼;易增兴;陈武;

    [目的]实现蚓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以含蚓激酶基因的质粒pMD18-Tf3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了蚓激酶基因Tfc,并进行测序,之后将蚓激酶基因Tfc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用LB培养基于30℃培养24 h后,然后调温至42℃继续培养2 h诱导蚓激酶基因表达,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利用纤维平板法检验蚓激酶的活性。[结果]测序发现该基因全长729 bp,共编码243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EU167735。SDS-PAGE电泳表明诱导表达后菌体总蛋白在28 kD处有一特异性条带,而含空质粒pBV220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后无该条带,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无纤维蛋白酶活性。[结论]该研究为创新蚓激酶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557-13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5 ]
  • 4种镰刀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张宝俊;李志岗;张家榕;王建明;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镰刀菌等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S、DS、高盐沉淀和SDS-CTAB 4种方法提取8个镰刀菌菌株的基因组DNA,并对其进行质量测定及PCR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结果]4种提取方法均可提取到基因组DNA,其抽提质量优劣依次为SDS、SDS-CTAB法、高盐沉淀法和CTAB法。其中采用SDS法可成功提取到所有供试菌株基因组DNA,而且DNA浓度和纯度均较高,RNA及其他杂质污染少。而高盐沉淀法和CTAB法提取到的基因组DNA不够完整或浓度较低。[结论]SDS法更适合于镰刀菌等丝状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008年31期 v.36 13559-13560+1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8 ]
  • 福寿螺3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徐建荣;韩晓磊;郁建锋;黄佳;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江苏苏州、福建漳州、广东珠海3个不同地理群体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对福寿螺3个群体60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33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位点为31个。江苏、福建和广东3个福寿螺群体的Shannon′s指数分别为0.353 6、0.424 70、.279 6,由此分析,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福寿螺UPGMA聚类图显示,广东群体和福建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再与江苏群体聚类。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相同水平上,且遗传多样性高低依次为福建群体>江苏群体>广东群体。[结论]3个地区福寿螺群体产生一定的遗传分化,表明福寿螺具有广适性的遗传特性。

    2008年31期 v.36 13561-1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4 ]
  • 犬黑皮质素受体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王光川;巴彩凤;苏荣健;张轶博;赵微;宋慧娟;武洁;

    [目的]构建带myc和His标签的犬黑皮质素受体4真核表达载体并在MDCK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以犬MC4R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编码区,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酶切、测序鉴定成功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重组体pcDNA3.1-myc-His/A-cMC4R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FuGENE HD介导转染技术将重组体导入MDCK细胞;转染后继续培养72 h,提取细胞内总RNA,RT-PCR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构建带标签的pcDNA3.1-myc-His/A-cMC4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相似性为99%。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目的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犬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MC4R,重组体能在MDCK细胞中表达。

    2008年31期 v.36 13564-13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9 ]
  • 数字差异显示法在猪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分析上的应用

    杨小淦;卢晟盛;刘红波;任子利;吕培茹;张明;陆阳清;卢克焕;

    借助于NIH生物信息中心Unigene里的数字差异显示软件平台,分析了猪植入前后早期胚胎发育9个EST文库的105 227个ESTs,筛选出了104个差异表达ESTs,对已知功能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类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功能和过程。同时,这些差异表达ESTs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和体内发育的囊胚基因表达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表达ESTs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猪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基因呈振荡模式表达,其中线粒体和核糖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囊胚中的表达丰度要明显高于其他阶段。表达数字差异显示的结果能为猪早期胚胎发育机理的研究提供线索。

    2008年31期 v.36 13681-13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0 ]

药用植物·烟草·茶桑

  • 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观察

    安文和;齐春杰;张晶;曹振岭;

    [目的]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在显微镜下,欧洲千里光的根加粗生长,为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维管射线,木质部发达,无食用和药用价值;茎为初生结构,有明显的棱状凸起,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束、髓,髓位于茎的中心,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髓射线从茎中心至皮层,可知欧洲千里光嫩茎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叶为两面叶,由上、下表皮和叶肉组成,在叶肉中有羽状网脉,具有药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欧洲千里光的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514-13515+13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吉林省乌头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高文韬;王旭东;黄云峰;刘生冬;陈玉宝;郭彦林;宗翔;王壮;王新波;

    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乌头属植物资源有14种1亚种5变种。对其分布、生境及利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今后开发建议。

    2008年31期 v.36 13668-13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61 ]
  • 绞股蓝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刘鑫燕;魏金美;周蓉;

    [目的]比较2种绞股蓝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2种绞股蓝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对提取物中总黄酮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提取方案为无水乙醇于90℃回流提取2 h。据初步鉴定,绞股蓝提取物中含有黄酮以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无论是Ⅰ型绞股蓝还是Ⅱ型绞股蓝,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溶剂提取物,且Ⅰ型绞股蓝中无水乙醇提取物清除能力较强,在浓度为0.6 mg/ml时反应30 min,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1.20%。无水乙醇、浓度75%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野生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性稍高于人工栽培的绞股蓝,但2种绞股蓝抗氧化效果差异并不大,说明南通地区的土壤等环境适合绞股蓝的生长。

    2008年31期 v.36 13670-13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43 ]
  • 墨旱莲叶水提取物止血活性初探

    刘世旺;徐艳霞;徐霞玲;王二杏;

    [目的]探讨墨旱莲叶水提取物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为中草药在止血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墨旱莲提取物溶液与抗凝兔血混合,测定凝血时间。[结果]墨旱莲叶提取物为0.5%的最适浓度时具有最强促凝血活性,凝血时间为16 s,凝血时间缩短率为99.6%。[结论]墨旱莲叶水提取物有显著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008年31期 v.36 13673-1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85 ]
  • 超声辅助提取红花总黄酮的研究

    颜辉;边旭云;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选择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从中选取3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红花总黄酮在波长5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R2=0.996 6)。对提取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温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结论]最佳工艺参数是温度65℃,超声波功率120 W,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率1.02%,RSD为1.39%,工艺稳定可靠。

    2008年31期 v.36 13675-13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9 ]
  • 冬凌草适宜产区区划研究

    王新民;谢彩香;陈士林;姚辉;韩建萍;

    调查了冬凌草主产区太行山区冬凌草的立地因子,对冬凌草的分布、生长的自然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伴生植物种类进行了介绍。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以河南济源王屋山为分析基点,选取温度、海拔、土壤、降水量等影响冬凌草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对冬凌草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以及主产区河南省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凌草在我国16个省份都可以分布,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在全国8个省市的适宜区分布面积理论值可达56 002.7 km2,以山西和河南省分布范围最大,面积均达到13 000 km2以上,而在河南省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的适宜区域集中在沿太行山、王屋山走向分布,这和历代冬凌草主产地的相关资料记载以及实际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

    2008年31期 v.36 13677-1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1 ]
  • 鲤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玉芬;张秀军;张文丽;李明;赵杰;亢喜刚;

    [目的]分离、鉴定鲤鱼嗜水气单胞菌。[方法]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研究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优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经鉴定,确认为嗜水气单胞菌。无菌滤液试验表明,鲤鱼细菌性败血症不是由病毒引起的。腹腔注射分离菌菌悬液的鱼在7 d内全部死亡,人工感染试验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且再次感染后又可分离到该菌株。分离提纯的致病菌株产生了β-溶血环,经蛋白酶试验为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同源性为98%。[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

    2008年31期 v.36 13689-13690+1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06 ]
  • 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及含量分析

    舒明勇;

    [目的]研究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薯蓣皂苷元提取率,选取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发现石油醚作提取溶剂、粉碎粒度为60目、固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10 min、提取温度为100℃,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提取时间10 min。[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微波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提取率达1.837%。

    2008年31期 v.36 13694-1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50 ]
  • 香菇药用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玉军;孔浩;王清路;

    香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真菌之一,其含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对香菇多糖抗肿瘤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香菇中的其他成分如水溶性香菇胞外多糖、香菇发酵液、香菇蛋白、香菇水提取液、香菇嘌呤和核酸等抗肿瘤作用做了分析。

    2008年31期 v.36 13697-13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40 ]
  •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郑湖南;

    [目的]探讨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方法]在感官评吸确认的基础上对我国主体浓香型、浓透清、清香型代表烤烟进行常规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的检测和多重比较。[结果]清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丰富性上较为充分,其次为浓透清烟叶,浓香型烟叶最低;浓香型烟叶中与改善烟气柔和性有关的化学成分较为适合,其次为清香型烟叶,浓透清烟叶最弱;浓香型烟叶具有低糖、低碱、高烟碱比值、高有机酸、低脂肪酸、低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特性,浓透清烟叶具有低有机酸、高脂肪酸、低类西柏烷降解物质等特性,清香型烟叶具有高微碱/总碱比、中等脂肪酸、高酚类降解物质等特性。[结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都有明显的差异。

    2008年31期 v.36 13700-13702+13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222 ]
  • 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影响的研究

    胡贤春;王盈峰;

    [目的]了解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温度55℃、pH值4.8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以纤维素酶浓度、茶水比和浸提时间为因素、苦丁茶内含物浸出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合适的苦丁茶浸提方法。[结果]随着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上升,纤维素含量下降,0.30%为最佳纤维素酶浓度。随着茶水比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黄酮含量减少,茶水比1∶40时浸提效果较佳。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黄酮的含量受浸提时间的影响不大。[结论]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30%,茶水比为1∶40,浸提时间为40 min时,苦丁茶的浸提效果较佳。

    2008年31期 v.36 13703+13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0 ]
  • 冲泡时间对信阳毛尖茶汤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王广铭;孙慕芳;刘会玲;

    [目的]找出较为合理的冲泡信阳毛尖的时间,最大程度地挥发信阳毛尖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自然冲泡法分别冲泡信阳毛尖13、、57、9、min,测定茶汤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研究冲泡时间对信阳毛尖茶汤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含量上升,1~3 min时增加较快,5~9 min时增加较为缓慢。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茶多酚含量增加,1~3 min时增加速度最快。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氨基酸含量增加,1~3 min时增加速度最快。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咖啡碱总量增加。[结论]信阳毛尖冲泡5 min较为适合,茶汤中的化学成分较协调。

    2008年31期 v.36 13704-13705+13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3 ]
  • 雌蛾冷藏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

    刘俊凤;杜周和;朱洪顺;肖金树;张剑飞;刘彬斌;

    [目的]研究雌蛾冷藏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中系1303、日系1302家蚕在交配前于51、0、15℃下分别冷藏122、43、6、48h,交配产卵后计算产卵蛾率、单蛾遗腹卵率和不良卵率。[结果]中系1303雌蛾的平均产卵蛾率以冷藏12 h较高,平均单蛾遗腹卵率以冷藏364、8 h较高;日系1302雌蛾的平均产卵蛾率以冷藏12 h较高,平均单蛾遗腹卵率以冷藏48 h较高。5℃下冷藏12 h的1303雌蛾的单蛾遗腹卵率平均值最低,1302雌蛾的平均单蛾遗腹卵率受冷藏时间的影响,以冷藏12 h的最低。1303、1302冷藏雌蛾的平均单蛾良卵率有随冷藏温度的降低、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5℃冷藏12~24 h的家蚕雌蛾的产卵性能较好,且1303较1302耐冷藏。

    2008年31期 v.36 13706-1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0 ]

动物科学

  • 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染色体核型分析

    邹佩贞;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蛙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蛙的核型为2n=26=16m+8Sm+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蛙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蛙、黑斑蛙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蛙、黑斑蛙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蛙、黑斑蛙核型差异的原因。

    2008年31期 v.36 13516-13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2 ]
  • 干扰素对新城疫灭活苗抗体滴度的影响

    王艳;王新卫;周欣;王淑贤;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新城疫(ND)灭活苗抗体滴度的影响。[方法]将20只20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C和D(CK)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0.5 ml/羽,同时给雏鸡注射高(4单位)、中(2单位)和低(1单位)剂量的干扰素,对照组不加,检测雏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结果]结果表明,免疫7d后,高、中和低剂量组抗体水平一致,并开始上升,3组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4 d后中剂量组水平稍高,与其他3组均差异显著,呈现一定的剂量差异;21 d后3组都升高,但中剂量组抗体水平最高,对照组与其他3组均有显著差异;在免疫28 d后4个组的抗体水平均下降,但中剂量组抗体水平仍最高。[结论]干扰素可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以中剂量添加效果最好。

    2008年31期 v.36 13639-13640+1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5 ]
  • 蛋用鹌鹑栗羽系的选育

    申杰;杜金平;皮劲松;文金明;潘爱銮;梁振华;蒲跃进;

    [目的]提高栗羽鹌鹑的生产性能。[方法]以引进的栗羽鹌鹑为基础,组建选育基础群和家系繁殖-世代观测群,对公鹌鹑进行家系选择,对母鹌鹑进行综合选择。测定不同世代鹌鹑的生活力、生长发育、产蛋性能、蛋品质量、料蛋比等指标。[结果]与0世代基础群相比,6世代核心群开产日龄由47.10 d提前到45.87 d;开产体重由135.50 g/只下降到128.79 g/只;20周产蛋数由68.60枚/只提高到86.63枚/只;平均蛋重二者基本一致,为10.90 g/枚。按6世代核心群产蛋情况计算,栗羽鹌鹑在46日龄开产至140日龄的94 d内可产蛋86.63枚/只,平均产蛋率在92%以上。[结论]采用家系选育提高了栗羽鹌鹑的产蛋量。

    2008年31期 v.36 13641-13642+1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7 ]
  • 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的应用研究

    李云格;

    [目的]研究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的效果。[方法]以锯屑做垫料为对照,以蚯蚓粪垫料为处理,记录不同处理肉鸡初始体重3、0日龄体重、末体重、采食量、死亡鸡只数,计算生产性能和料重比,同时测定畜舍内NH3浓度和垫料中的球虫卵囊数量。[结果]蚯蚓粪组的NH3浓度极显著低于锯屑组,同时,畜舍内相对湿度明显降低。蚯蚓粪组球虫卵数量低于锯屑组,有利于控制60日龄前鸡的球虫病。肉鸡垫料中的球虫卵在30日龄前随日龄逐渐升高,30日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70日龄降到最低。0~70日龄,蚯蚓粪组可提高日增重6.74%,采食量1.72%,成活率2.94%,降低料重比4.58%。[结论]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的效果好于锯屑。

    2008年31期 v.36 13643-1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24 ]
  • 猪无名高热症流行情况调查

    杨克礼;徐涤平;梁望旺;刘泽文;段正赢;熊忠良;汪宏才;

    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症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阐述了其病理变化,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2008年31期 v.36 13646-1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2 ]
  • 小鼠口服青蒿琥酯纳米乳的急性毒性研究

    胡宏伟;周绪正;李剑勇;张继瑜;

    [目的]研究3种不同配方青蒿琥酯(Artesunate,AS)纳米乳的急性毒性,筛选出安全性最好的配方。[方法]采用小鼠灌胃给药,观察14 d内小鼠的活动情况及死亡情况,记录小鼠的死亡数。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各配方AS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可信限。[结果]AS1、AS2纳米乳的LD50分别为7.76和7.56 g/kg;可信限为6.90~8.68和6.42~8.87。AS3纳米乳的LD0为15 g/kg。[结论]在国内首次成功制备的3种不同配方AS纳米乳,均属于实际无毒范围,AS3纳米乳较之AS1、AS2更安全。

    2008年31期 v.36 13648-13649+1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1 ]
  • 壮阳促孕散对肾阳虚大鼠垂体-性腺轴分泌激素的影响

    徐红艳;鞠玉琳;

    [目的]研究中药壮阳促孕散对肾阳虚大鼠垂体-性腺轴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氢化可的松造大鼠肾阳虚模型,造模7 d,造模同时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13 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结果]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出现明显的阳虚证表现,血清中T下降,LH、FSH升高,给药后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血清中T升高,LH、FSH下降。[结论]中药壮阳促孕散可调节肾阳虚大鼠血清中LHF、SH和T的分泌。

    2008年31期 v.36 13650+13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5 ]
  • 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孙蕾;李琳;王军;

    [目的]为开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连翘、黄连、丹参、大黄、大青叶、益母草、当归、红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进行单味中药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配成3个复方,确定复方的抑菌效果。[结果]连翘、黄连、大黄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直径都超过了15.0 mm,其次是红花、大青叶和丹参。复方1、复方2、复方3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复方1(连翘、大黄、益母草、红花按一定比例组成)对3种致病菌极度敏感,平均抑菌直径为22.3 mm,其他2个复方对3种致病菌高度敏感。[结论]选用复方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可行的。

    2008年31期 v.36 13651-1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8 ]
  • 畜禽免疫增强剂中复合多糖的提取及免疫活性研究

    廉宜君;谷新利;李炳奇;肖芙蓉;

    [目的]为中药有效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中药方剂中复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进行免疫脏器指数的检测、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形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检测,探讨中药复合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影响。[结果]中药方剂中复合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60℃,料液比1∶40,超声处理30 min。中药复合多糖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增强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的形成并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结论]该中药复合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有免疫兴奋作用。

    2008年31期 v.36 13653-13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1 ]
  • 方正银鲫饲料中利用棉粕减少豆粕用量的研究

    顾夕章;李国富;吴江;高启平;孔芳;

    [目的]为水产配合饲料配方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用0、12.9%、25.8%和38.7%的棉粕作为减少饲料中豆粕用量的蛋白源,同时添加相应量的赖氨酸,配制4组饲料,用其分别喂养方正银鲫鱼种,进行12周(90 d)的饲养试验。[结果]结果表明,D组鱼体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情况都明显差于其他各组(P<0.05),25.8%棉粕组具有明显的替代优势;38.7%棉粕组鱼体的肝胰指数和谷丙转氨酶均高于其他各组,这表明饲料中棉粕的使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鱼体肝功能的异常。[结论]25.8%棉粕组饲料能够改善方正银鲫鱼种的生产性能。

    2008年31期 v.36 13656-13657+13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0 ]
  • 花鱼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李均祥;

    [目的]为了解和确定韶关地区花鱼骨的分类地位及演化关系。[方法]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技术,制备花鱼骨的染色体。[结果]花鱼骨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6 m+14 sm+16 st+4 t,NF=80。[结论]韶关花鱼骨在染色体系统演化上没有明显的数目和形态变化。

    2008年31期 v.36 13658-13659+13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8 ]
  • 3种蛏类水提液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赵艳景;胡虹;王颖;

    [目的]研究竹蛏、缢蛏、刀蛏的水提液体外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Fenton体系测定3种蛏类水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3种蛏类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DPPH体系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大小进行测定。[结果]3种蛏类水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为竹蛏>缢蛏>刀蛏;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为竹蛏>缢蛏>刀蛏;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为竹蛏>缢蛏>刀蛏。[结论]竹蛏、缢蛏的组织水提液抗氧化作用较强。

    2008年31期 v.36 13660-13661+13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7 ]
  • 敌百虫和吡虫啉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复合毒性

    刘慧君;郭聪;刘鉴樟;乔巧;

    [目的]为了评价吡虫啉和敌百虫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毒性。[方法]以中华蟾蜍蝌蚪为指示生物,研究吡虫啉、敌百虫以及这2种农药混合作用下的急性毒性。[结果]在吡虫啉安全浓度下,敌百虫对中华蟾蜍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6;在敌百虫安全浓度下,吡虫啉对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4。[结论]环境中低浓度的吡虫啉、敌百虫虽然不会对中华蟾蜍蝌蚪产生毒害作用,但会大大增强敌百虫、吡虫啉对蝌蚪的毒性。

    2008年31期 v.36 13662-13663+13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7 ]
  • 马尾藻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调节作用

    何颖;陈忠伟;高建峰;胡庭俊;刘伟;赵武;胡帅;赵武;关忠谊;李斌;梁家幸;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比例(0、0.10%、0.15%和0.20%)马尾藻多糖的虾饲料喂养对虾14 d,测定虾血淋巴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计算攻毒感染后不同处理对虾存活率。[结果]含马尾藻多糖0.20%的虾饲料能极显著提高溶菌酶和酚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攻毒虾存活率,溶菌酶和酚氧化物酶含量分别达到(0.209±0.076)(、258.800±203.080)U/ml;含马尾藻多糖0.15%的虾饲料能极显著提高酚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和攻毒虾存活率,酚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达到(321.267±218.406)和(0.453±0.190)U/ml。[结论]马尾藻多糖能显著增强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功能,其加入量为0.20%时效果最好。

    2008年31期 v.36 13664-13665+1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53 ]
  • 克氏原螯虾不同发育阶段卵巢中EST同工酶比较

    崔雪;张引;黄孝湘;徐东生;吕邦玉;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卵巢成熟过程EST的变化。[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卵黄形成期和成熟期卵巢中酯酶同工酶(EST)的表达情况。[结果]所研究的两个阶段卵巢中EST同工酶的表达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区。其中Ⅰ区和Ⅱ区卵黄形成期EST表达较强,酶带明显比成熟期浓,尤其是Ⅰ区,卵黄形成期EST同工酶的表达最强。相反,在Ⅲ区,成熟期EST酶带明显比卵黄形成区浓。[结论]在克氏原螯虾卵子成熟过程中,EST基因的表达存在时间差异性。

    2008年31期 v.36 13666-13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7 ]

植物生理·生化

  • 高温胁迫对荞麦生理特征的影响

    田学军;陶宏征;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荞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距茎尖第3节叶片为材料,用40℃和44℃水浴模拟高温胁迫2 h,22℃处理为对照。测定离体叶片电导率、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幼苗下胚轴长度。[结果]荞麦离体叶片经40℃和44℃高温胁迫2 h后,电导率、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胁迫温度越高,差别越大。荞麦离体叶片高温胁迫2 h转移到22℃培养室内培养48 h,对照、40℃组和44℃组幼苗的下胚轴长度达到极显著差异,长度分别为(2.2±0.7)(、0.9±0.4)和(0.6±0.2)cm。[结论]高温胁迫对荞麦生理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更多的膜脂被过氧化,根系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2008年31期 v.36 13519-13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2 ]
  • CaCl_2对越冬期一品红观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伍仕林;

    [目的]研究CaCl2对一品红抗冷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浇灌的方式,设3个浓度梯度,测定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土壤浇灌CaCl2可以增加低温期间一品红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比值,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CaCl2可以提高一品红耐冷性,试验以1 000 mg/L浓度较好。

    2008年31期 v.36 13525-1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5 ]
  • 铁肥品种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庞占军;赵志军;高彦魁;薛进军;

    [目的]筛选适合矫正缺铁失绿症苹果树的铁肥品种。[方法]采用断根输液法,对缺铁失绿症的苹果树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Fe-Citric acid、EDTA-Fe和自制的Fe-N3种铁肥,研究不同铁肥品种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断根输液法施用铁肥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从而获得较好的复绿效果。5.99×10-3mol/L N-Fe处理的苹果树复绿效果明显,且没有肥害。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最多的是5.99×10-3、4.00×10-3mol/LFe-N和1.20×10-3mol/LEDTA-Fe处理。5.99×10-3、4.00×10-3mol/LFe-N处理的叶片活性铁含量增加最多,5.99×10-3mol/LFe-N处理的叶片全铁含量增加最多。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最多的是5.99×10-3mol/LFe-N和3.60×10-3mol/LFe-Citric acid处理。[结论]Fe-N是适合根系输液的矫正缺铁失绿症苹果树的铁肥品种。

    2008年31期 v.36 13529-13530+1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08 ]
  • 外源ZLI对水稻萌芽和生长的影响

    杨海艳;罗中泽;摆二旺保;邱璐;杨申明;

    [目的]研究外源ZLI浸种对水稻生长的生理效应。[方法]以楚恢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ZLI浸种对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外源ZLI浸种均可增加水稻种子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种子的电导率和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10-5g/L ZLI处理的效果最好。外源ZLI浸种后,种子电导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5g/L ZLI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06、0.59和0.65 g/L;ZLI处理浓度为10-5g/L时淀粉酶活力最大,比对照高38.5 mg/(min.g)。ZLI处理浓度为10-6g/L时淀粉酶活力最小,比对照低15.9 mg/(min.g)。[结论]外源ZLI浸种可以提高水稻的生理功能,以10-5g/L ZLI处理的效果最好。

    2008年31期 v.36 13531-1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9 ]
  • 玄参光合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万怀龙;罗明华;胡进耀;吴庆贵;李丹;

    [目的]研究玄参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性,为玄参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不同时段、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玄参的光响应曲线为一单峰曲线,玄参光饱和点为1 62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16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午休"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玄参为阳生植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玄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2008年31期 v.36 13533-1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5 ]
  • 干旱对苹果属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李春霞;曹慧;

    [目的]研究干旱对苹果属植物砧木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抗旱能力较强的八棱海棠和抗旱性较弱的平邑甜茶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培养幼苗,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这2种幼苗根系进行处理。[结果]在干旱胁迫下,2个苹果属植物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的Yield、ETR、Fv/Fm、qP均下降,且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降低越明显,F0上升,qN先上升后下降,但八棱海棠F0上升幅度比平邑甜茶小,而qN上升幅度比平邑甜茶大,说明八棱海棠PSⅡ抵御干旱的能力比平邑甜茶强。[结论]干旱胁迫不仅直接引发苹果属植物光合结构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光合电子的传递。

    2008年31期 v.36 13536-1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99 ]
  • 镉·汞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

    张海芸;王立新;杨珍;杜晓新;杜兰芳;

    [目的]缓解重金属离子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单一汞胁迫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单一镉胁迫最小。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单一镉胁迫,其次是镉、汞复合胁迫,单一汞胁迫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单一汞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67.00%,镉、汞复合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91.32%;单一汞胁迫的酶带迁移率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结论]汞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大于镉胁迫,镉、汞复合胁迫的毒害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2008年31期 v.36 13539-1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1 ]
  • 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龚新明;崔彦红;关军锋;李雪梅;张继澍;

    [目的]研究黄冠梨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黄冠梨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反应pH值、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和抑制剂条件下的PPO活性。[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50℃以上PPO活力明显受抑制;最适pH值为6.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31 7 mol/L;以绿原酸作为底物时,Km=0.018 9 mol/L;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0.2~1.0 mmol/L),所用抑制剂的抑制能力从强至弱排列为L-Cys>Vc>Na2S2O3>NaHSO3>EDTA-Na2。较高浓度的CaCl2、NaCl也可对黄冠梨果皮PPO产生抑制作用。Cu2+能提高黄冠梨果皮PPO活性。[结论]绿原酸在黄冠梨果皮酶促褐变中的作用值得重视;采取调节pH值、热烫、添加安全抑制剂可以明显控制该PPO活性。

    2008年31期 v.36 13541-1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9 ]
  • 2种微藻间的化感作用

    浦寅芳;孙颖颖;阎斌伦;

    [目的]研究球等鞭金藻和纤细角毛藻间的化感作用。[方法]利用交叉培养和添加胞外滤液萃取物2种方法,确定2种微藻间的化感作用。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两种微藻细胞及胞外滤液萃取物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球等鞭金藻滤液对纤细角毛藻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仅当滤液浓度为100%时表现抑制作用。纤细角毛藻滤液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滤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球等鞭金藻(或纤细角毛藻)胞外滤液萃取物对纤细角毛藻(或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近似于其胞外滤液对纤细角毛藻(或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这暗示着2种微藻培养液中的化感物质可以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结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笔者认为球等鞭金藻对纤细角毛藻的化感作用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物共同作用引起;而纤细角毛藻对球等鞭金藻的化感作用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引起。

    2008年31期 v.36 13544-1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8 ]

农业机械与电子工程

  • 小型沙生灌木收割机通过性及对沙地影响的试验研究

    陈忠加;俞国胜;

    介绍了所设计的小型自行式沙生灌木收割机的总体结构,用以解决科尔沁沙地灌木收割问题。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该机器的通过性能研究,将机器反复通过前后对沙土坚实度的影响作为割灌机在沙地通过性能的评价指标,得出该割灌机的牵引力系数与滑转率的关系曲线。试验表明,该割灌机在沙地有较好的通过性能,能满足灌木收割的需要;反复通过同一车辙后,沙土坚实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即不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2008年31期 v.36 13521-13522+1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1 ]
  • 纤维打包机机电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

    郑勇;王金丽;

    为了提高纤维打包机的工作效率,对原电控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控制系统,采用双速电机,实现了对不同工作行程速度的控制,同时提供手动与自动两种控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打包工作效率提高了19.4%,且操作方便安全,减少了能量损耗。

    2008年31期 v.36 13913-13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的方法研究

    欧钊荣;谭宗琨;杨鑫;钟仕全;

    从反演的原理与流程、耦合模型分类规则等方面阐述了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LST)的方法和流程,并介绍了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工具开发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LST系统软件的方法。

    2008年31期 v.36 13915-13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农艺

  • 北方广适型超级稻品种吉粳10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侯立刚;赵国臣;刘亮;隋朋举;郭希明;

    [目的]为吉粳102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5个因子(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播种密度和每穴苗数)及每个因子的5个水平对吉粳102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吉粳102的作用表现为:施氮量>施磷量>密度>每穴苗数>施钾量。5个栽培因素与产量均呈明显的抛物线关系。施氮量对产量的效应最为明显。施氮量与每穴苗数呈负的交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吉粳102的最高产量10 896 kg/hm2。当吉粳102产量达到10 500 kg/hm2时,要求施氮量为132~167 kg/hm2,施磷量为87~113 kg/hm2,施钾量为51~98 kg/hm2,移栽密度为30 cm×(13.9~19.4)cm,每穴苗数为2~4棵。[结论]建立了吉粳102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2008年31期 v.36 13523-13524+1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6 ]
  •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胡春明;景德道;盛生兰;刁立平;林添资;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巫章平;

    [目的]为水稻生产中合理利用镇稻10号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05年度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0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4~2005年区域试验、2005~2006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0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008.258、655.008、319.1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27%、3.59%、5.37%;高稳系数分别为90.56%、86.33%和70.41%,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53%、8.33%、26.50%,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57.14%、71.43%、75.00%,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0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2008年31期 v.36 13568+1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1 ]
  • Ⅱ优1511高产结构分析和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金开美;马铮;扶定;徐士库;

    [目的]为杂交稻Ⅱ优1511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Ⅱ优1511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数据为材料,分析Ⅱ优1511的高产结构。[结果]Ⅱ优1511的平均产量为8 620 kg/hm2,最高产量达9 930 kg/hm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最稳定,变异系数为5.14%;有效穗数变动幅度较大,变异系数达10.51%。Ⅱ优1511的产量构成因素间表现为负相关,各产量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表现为千粒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通径分析表明用产量三因素估测水稻产量,可靠程度达76.46%。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千粒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论]Ⅱ优1511的千粒重最为稳定。要充分挖掘Ⅱ优1511的生产潜力,关键在于保证有效穗数。

    2008年31期 v.36 13569-1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2 ]
  •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白鸣祺;高永刚;王芳;

    [目的]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水稻种植区,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最显著;松嫩平原西部热量资源丰富的齐齐哈尔、大庆和哈尔滨西部以及伊春地区北部的局部温凉区域,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次之;仅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泰来县、泰康县和肇源县3县交界的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局部区域,微呈减少趋势。[结论]黑龙江省水稻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10年平均值为6.37%,气温增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8年31期 v.36 13571-13573+13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95 ]
  • 小麦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研究

    黄海霞;张真;吴金芝;

    [目的]研究小麦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及其褐变的控制方法,为提高小麦品质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对洛阳地区5个品种小麦籽粒PPO的催化特性、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抑制剂对PPO的褐变抑制作用。[结果]小麦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0;柠檬酸、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等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PPO的活性,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大PPO活性降低越明显。[结论]可通过调节合适的温度、pH值和添加一定浓度的抑制剂有效地防止PPO褐变的发生。

    2008年31期 v.36 13574-13575+1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17 ]
  • 不同苜蓿品种刈割时期与产草量·粗蛋白含量的关系

    华利民;汪仁;安景文;邢月华;解占军;刘艳;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2008年31期 v.36 13576-13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00 ]
  • 紫花苜蓿返青期气象条件研究

    刘玉华;史纪安;韩清芳;贾志宽;

    [目的]研究苜蓿返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7个苜蓿品种的返青期,收集相应的气象资料。[结果]苜蓿返青与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5℃的日期更接近。苜蓿返青要求≥0℃的积温达到134.36℃.d,≥5℃的积温达89.64℃.d或有效积温达30.78℃.d。苜蓿返青期与上年度降水量呈正相关。返青前当年降水量多,返青日期晚,但返青速度快;返青前降水量少,返青日期早,但返青速度慢。年份间同一品种的返青期相差不大,而年份内不同品种的返青期差异最大为12 d,不同苜蓿品种返青顺序为:超级13R,路宝、美国杂交熊、牧歌401和超级阿波罗,新疆大叶和巨人201。[结论]苜蓿返青的温度指标为≥5℃初日。年度内不同苜蓿品种返青期差异明显。

    2008年31期 v.36 13578-13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42 ]
  • 苜蓿提取液抑菌活性研究

    卢小康;蒲万霞;张咏梅;李宝兰;曹致忠;刘英;

    [目的]研究苜蓿提取液对4种常见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血平板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674和1.347mg/m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2.695 mg/ml。[结论]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一般。

    2008年31期 v.36 13581-13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0 ]
  • 杂交棉新品种(系)的比较研究

    唐敏;蔡素珍;吐拉克孜·麦麦提;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方法]以棉花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研究新陆中29、鲁棉28、科1等13个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结果]海陆杂交棉科1前期长势明显优于常规棉和陆陆杂交棉;陆陆杂交棉苗期长势弱于常规棉,但其现蕾、开花的节位较低;杂交棉的现蕾量明显多于常规棉。鲁棉28、科14、038、吉田4号、中40和3号对黄萎病的耐性较强,新陆中29和天杂1号抗病性较差。在供试品种中,吉田4号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9.1%和27.7%;其次是豫杂37号,比对照高11.0%和20.3%。[结论]陆陆杂交棉更适宜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栽培。

    2008年31期 v.36 13583-13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5 ]
  • 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研究

    王军;毛建昌;关新元;陈云;樊庆鲁;

    [目的]为棉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叶型棉花品种新陆早10号和大叶型棉花品种新陆早12号为材料,以低产棉(1 500~1 650 kg皮棉/hm2)为对照,研究高产棉(2 475~2 550 kg皮棉/hm2)群体的冠层结构特征。[结果]皮棉产量达到2 550 kg/hm2的棉花其群体的冠层结构因品种而异,小叶型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在盛铃期为3.92~4.04,盛铃期至吐絮期保持在3.11~3.39;全生育期平均叶倾角(MFIA)在40.76°~42.56°,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TR)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D)在盛铃期分别为0.120~0.130和0.129~0.153,在吐絮期分别为0.156~0.180和0.175~0.197。大叶型品种的LAI在盛铃期为4.14~4.38,盛铃期至吐絮期保持在3.32~3.54;全生育期平均MLA在49.17~53.31,TR和TD在盛铃期分别为0.113~0.117和0.139~0.171,在吐絮期分别为0.135~0.171和0.169~0.237。[结论]棉花品种不同,实现2 550 kg皮棉/hm2所要求的冠层结构不同。

    2008年31期 v.36 13585-13587+13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1 ]
  • 不同连作方式对大豆生物固氮的影响

    乔云发;韩晓增;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方式对大豆生物固氮的影响。[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中设置正茬(大豆-小麦-玉米-大豆)、重茬(小麦-小麦-大豆-大豆)和迎茬(小麦-大豆-小麦-大豆)3种连作方式,研究不同连作方式对大豆根瘤形成和固氮量的影响。[结果]结荚期和鼓粒期正茬大豆体内含氮量较重茬、迎茬多。3种连作方式的大豆根系形成根瘤的数量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迎茬、重茬的大豆根瘤数分别较正茬减少1.3~1.4、13.4~20.5个/株。大豆通过共生固氮作用固定的氮素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重茬、迎茬大豆固氮量分别比正茬降低18.4%、6.5%。大豆产量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结论]大豆体内含氮量、根瘤数、固氮量和产量都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

    2008年31期 v.36 13588-13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优质油菜新品系比较试验与经济性状综合分析

    曹流俭;邢君;陈浩;

    [目的]为安徽省优质油菜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以皖油14为对照,研究06-P230、6-P24、06-崇8、06-崇11、06-崇42、06-崇47、ND8804共7个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系在安徽地区的适应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06-崇8的产量最高,平均为3 350 kg/hm2,比对照增产12.29%。06-崇420、6-P24、ND8804、06-崇11分别比对照增产9.12%、7.07%、6.89%、1.67%。06-P24的有效角果数最多,为538.6个。ND8804的每角粒数最多,为24.0粒,其次是06-崇42。06-崇8和06-P24的熟期早,分别比对照早2.00、1.33 d。06-崇8的菌核病发病率最低,为11.88%。ND8804的抗倒性强。[结论]06-崇8、06-崇420、6-P24和ND8804新品系的经济性状协调,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性较强,可进一步参加省区域试验。

    2008年31期 v.36 13590-13591+13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8 ]
  • 不同年份间断夜处理对甘蔗开花影响的差异

    张垂明;吴其卫;符城;刘少谋;杨业后;陈勇生;邓海华;

    [目的]探讨断夜处理持续天数对延迟早花亲本开花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断夜处理持续天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间断夜152、6 d处理的的甘蔗开花高峰期均比上一年相同处理的推迟10 d左右;一些品系各处理下的终花期和开花持续期均随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但在抽穗率降低程度和延迟开花天数方面,各参试品系2007年对断夜天数的不同反应与2006年表现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目前甘蔗种质创新和杂交花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592-1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8 ]
  • 春季连阴雨对夏收作物产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吴洪颜;高苹;茆海云;邓华军;

    利用江苏省徐州市1960~2006的气象资料和夏粮产量资料,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春季连阴雨的累计雨日、累计雨量以及连阴雨发生的次数对夏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累计雨日、雨量以及连阴雨发生次数均与夏粮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累计雨日对夏粮相对气象产量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累计雨量与连阴雨发生次数对夏粮相对气象产量的影响以间接效应为主。最后,通过总决定系数的计算,得出春季连阴雨对夏粮相对气象产量的影响程度达到40.59%。

    2008年31期 v.36 13596-13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5 ]

资源与环境

  • 包头市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

    张庆辉;王贵;

    [目的]评价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的环境质量。[方法]对包头市北郊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按照"梅花型"取样,测定包头市郊区菜地、马铃薯地、小麦地、玉米地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含量,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7,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0,说明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环境质量属于清洁级,种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均没有安全风险。[结论]该研究为包头市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影响和农用土地资源与环境适宜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2008年31期 v.36 13527-13528+1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04 ]
  • 辽宁省盘锦市近40年气温特征分析

    员影;

    利用盘锦地区1961~2000年气温资料,分析了盘锦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揭示出盘锦地区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增温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温比较突出,同时也分析出盘锦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2008年31期 v.36 13687-13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6 ]
  • 七台河地区近30年秋季气温变化情况分析

    王建华;

    通过对七台河地区勃利县气象站1971~2000年秋季91、0月份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揭示出该地区秋季气温变化规律特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气象预报工作。

    2008年31期 v.36 13758-13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一种新型生态制剂对蓝藻细胞的絮凝及藻毒素的降解

    李培栋;陶杰;戴志东;管娴月;戴传超;

    [目的]考察生态制剂蓝藻净对蓝藻的絮凝作用、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方法]向含有蓝藻的湖水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生态制剂蓝藻净,检测蓝藻的沉淀量、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及影响水质的各项指标。[结果]湖水中加入1%~10%的蓝藻净后,24 h内80%以上的蓝藻沉淀,其中加入5%的效果最好。加入5%与10%的蓝藻净都能降解微囊藻毒素,其中加入10%蓝藻净的3d内可降解完水中和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加入1%葡萄糖的处理,3 d内可降解完水中和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加入5%蓝藻净后,水的色度、浊度、铵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COD、凯氏N、总N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蓝藻净可以用于清除暴发的蓝藻,降解微囊藻毒素及净化水质。

    2008年31期 v.36 13760-13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9 ]
  • 层积云和高层云中大云滴浓度和谱宽的对比分析

    李金玉;王旭;

    利用1980年6月26日~7月29日新安江流域上空飞机探测资料,对层积云和高层云中大云滴浓度和谱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高层云的大云滴比层积云多,层积云大云滴浓度云底部最大,云中部最小,云顶部较大。高层云的大云滴浓度从云底部到中上部分布均匀,云顶部较小。高层云的大云滴谱比层积云的谱宽得多,两者峰值直径均为80μm。

    2008年31期 v.36 13763+13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 近15年来厦门市酸雨状况分析

    郑礼新;张少丽;陈玲玲;石顺吉;

    根据厦门市气象台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资料,分析总结了近15年来厦门市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统计了酸雨逐月变化情况。结果认为厦门市属于重酸雨区,降水酸度及酸雨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点。

    2008年31期 v.36 13764-13765+13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7 ]
  • 岩溶地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设计初探——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周文霞;郭旭辉;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喀斯特岩溶地区的地形特点和面临的经济形势,设计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技术路线,提出适合喀斯特岩溶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的构想。

    2008年31期 v.36 13766-13767+13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2 ]
  • 江淮地形对一次梅雨锋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易军;寿绍文;王玉昆;

    利用WRF-V2.1模式对2007年7月8日至9日一次江淮地区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及地形敏感性试验。研究表明,大别山地形对这次降水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在迎风坡,地形强迫暖湿气流气旋性辐合上升,降水量增加,至山顶气流辐合上升运动减弱,反气旋性辐散增强,降水量减少;而在背风坡,下坡风和绕山气流影响大气垂直运动,引起降水量变化;同时,地形激发中尺度波动,造成降水阵性分布。

    2008年31期 v.36 13768-13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0 ]
  • 耕地资源综合价值量化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为例

    沈娜;蒋冬梅;诸培新;

    首先从农民和社会两个视角分析耕地资源的效用,依据价值源于效用的经济学观点,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接着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替代法和比较分析法量化了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最后,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栖霞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为3 244 663.38元/hm2,其中,社会和生态价值达2 912 216.57元/hm2,占总价值的89.75%。可见,由于人们主观认识和农地市场客观缺陷,当前近90%的耕地价值没能显化。

    2008年31期 v.36 13771-13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63 ]
  • 一次东北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董伟;王丽娜;

    利用Micaps系统的实况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及物理诊断分析方法,对2007年3月3~6日东北地区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气旋东移北上强烈发展和500 hPa南北2支高空槽合并是造成该次强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700 hPa偏南低空急流为东北地区产生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低空辐合、高空辐散配置形势的强烈抽吸作用以及低空急流和切变线的耦合作用为暴雪提供了强有利的上升动力条件;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与暖湿空气的交绥作用,使得系统强烈发展,触发了强降雪的发生。

    2008年31期 v.36 13774-1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1 ]
  • 2008年初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分析

    谢五三;吴必文;田红;

    运用安徽省81个气象台站1951~2008年逐日气温、降水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分析了2008年初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并与历史大雪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初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是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积雪最深、范围最大、灾情最重的一次雪灾,其中雨雪期间的连续低温日数、日平均最高气温、冰冻日数等要素达到历史极值。

    2008年31期 v.36 13777-13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9 ]
  • 辽西朝阳地区风资源特点

    隋景跃;张国林;

    对朝阳地区风能资源要素的分析表明,朝阳中部和建平北部风资源较丰富,有效风速多集中在2~6月,该区域春季风资源具有开发价值;风能地形效应显著,但年际不稳定,此地区开发风能资源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2008年31期 v.36 13781-13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2 ]
  • 基于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分析

    朱敏;夏福华;杜池坡;孙翠芳;刘琴芳;

    利用温室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资料和同期室外气象资料,对影响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的气温明显高于室外,温室日平均气温呈单波峰形变化;12月和翌年1月的相对湿度较高,应注意通风,避免温室蔬菜发生病虫害;1、2和3月的总辐射辐照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2:00,而12月份的辐照度最高值出现在13:00;温室内0和5 cm浅层地温变化较大,5 cm地温变化小于地表温度变化;20和40 cm深层地温基本维持稳定,而且均高于上层地温,说明深层土壤有一定的蓄热作用。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分析了温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温室内小气候环境因子,指导温室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783-13786+1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94 ]
  • 河北省沿海赤潮研究20年

    安鑫龙;齐遵利;李雪梅;张秀文;

    赤潮是河北省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在秦皇岛以及沧州的黄骅/岐口附近海域频繁发生,发生期集中在高温季节。近20年来,河北省海域约发生赤潮40余起,其中发生面积较大及危害较严重的为4起;赤潮生物种类约55种,除了属于原生动物的红色中缢虫外,其他都属于浮游藻类,其中种类较多的为硅藻和甲藻,夜光藻等为河北省海域常见赤潮原因生物种。

    2008年31期 v.36 13787-13788+13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88 ]
  • 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韶关市为例

    罗继文;夏斌;黄羿;张毅;

    对韶关市近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产业的发展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因,交通用地需求增加是改变韶关市近10年土地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同时,交通用地的增加直接拉动了韶关市经济的增长。

    2008年31期 v.36 13789-13791+13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2 ]
  • 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雷正玉;白涛;江建国;罗崇德;周建华;

    武汉市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556种,隶属于120科371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11属14种,被子植物116科360属542种。可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包括热带性质的属132属,温带性质的属177属,中国特有分布6属。区系分析表明,植物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古老性强,种类丰富,并含有较丰富的热带成分。

    2008年31期 v.36 13792-13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6 ]
  •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杨朝东;张霞;向家云;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种类、群落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路线法,调查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约16科2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优势种群为狗尾草、刺苋、芝麻和狗牙根,优势植物群落为狗尾草草丛、狗尾草+刺苋草丛、芝麻草丛、狗牙根草丛,主要分布在水位156~150 m消落带。这些1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为须根系或直根系,分别分布在地下20和40 cm左右土壤中,对库区消落带表层水土保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物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795-13796+13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232 ]
  • 山西省2007年夏季生态质量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范永玲;段门喜;王志伟;裴克莉;刘秀英;

    分析山西省2007年6~8月的生态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各项指数比2006年同期略高,生物多样性一般,生态质量属一般水平。2007年夏季灾情较重是影响山西综合生态指数提高的主要原因。

    2008年31期 v.36 13800+1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0 ]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学意义——以土地利用为例

    蔡佳亮;殷贺;黄艺;

    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土地不仅给农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生产资料,而且能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因此,对土地进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关键所在和必行之路。论述了土地利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运用的生态学原理及其意义。

    2008年31期 v.36 13801-13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5 ]
  • 机械通风对鸡舍内NH_3浓度影响的研究

    王晓宁;王世鹏;毛罕平;

    [目的]为科学养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风机开启与关闭状态下分析鸡舍内不同位置垂直方向上和不同高度水平方向上NH3浓度的变化,并定点监测NH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在整个鸡舍空间内,风机通风降低NH3浓度的量占风机关闭时浓度的比重最大值为69.3%,最小值为30.6%,而在定点位置处连续监测到的NH3浓度差占风机关闭时浓度比重的最大值为56.5%。[结论]机械通风可有效地降低鸡舍内NH3的浓度。

    2008年31期 v.36 13804-13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2 ]
  • 灰色聚类评价在典型热带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葛成军;焦鹏;彭丽成;俞花美;

    [目的]明确利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典型热带水体水质的可行性。[方法]在海南松涛水库库区设置8个采样点(S1~S8),监测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等水质指标,利用灰色系统方法评价该水库的水质。[结果]监测点S1、S2、S3、S4、S5、S6为灰类Ⅱ,属二级水质;监测点S7、S8为灰类Ⅲ,属三级水质,说明松涛水库水质整体较好,大多数水质指标能达到Ⅱ类标准,基本满足松涛水库的Ⅱ类水质目标要求,但水库局部水体出现总磷等多点浓度超标。[结论]灰色聚类方法评价水体水质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高、结果客观合理等优点,是适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较好的方法。

    2008年31期 v.36 13806-13807+1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0 ]
  • 城市人工湖富营养化评价及污染控制的研究

    韩智勇;刘丹;李启彬;

    以成都镜湖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灰色系统评价法对镜湖水质富营养化进行评价,2种方法一致得出镜湖绝大部分监测点和整体水平均处在60~70的富营养级上。同时根据人工湖典型的内、外污染源分析,提出了减少污染源,增加湖水置换量,投加铁、铝盐和杀藻剂,修建喷泉,恢复水生植物和人工合理调节水生动物等人工湖富营养化污染控制措施,为城市人工湖富营养化评价及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808-13810+13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2 ]
  • 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于世龙;韩玉林;付佳佳;黄苏珍;

    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成因、危害及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水体修复的机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2008年31期 v.36 13811-13813+13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243 ]
  • 土壤生态毒理诊断方法的研究

    陈波;林建国;陈清;

    介绍了在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生态诊断的各种方法,包括土壤生态毒理诊断植物法、土壤生态毒理诊断动物法、土壤生态毒理诊断微生物方法及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分子诊断方法,并对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展望。

    2008年31期 v.36 13814-13816+13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7 ]
  • 基于可拓融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虎晓红;时雷;王培崇;段其国;

    提出了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可拓融合模型,探讨了可拓集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土壤环境的污染等级,实现了对土壤环境信息的定性与定量的集成描述。运用该方法对某地区土壤污染进行了等级评判,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8年31期 v.36 13817-13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7 ]
  • 黑龙江生态省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孟昭虹;高玉娟;

    测试了黑龙江生态省主要城市土壤中汞(Hg)、镉(Cd)、铅(Pb)、铬(Cr)、铜(Cu)和锌(Zn)的含量,并研究了其分布特征,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黑龙江生态省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标准值的二级标准(6.5<pH值<7.5)为背景值,土壤表层6种重金属Cd在土壤中的积累较大,Pb和Cr在土壤中的积累最小。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有1/3的样点达到中等污染程度,其他均为轻微污染,6种土壤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低等程度,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黑龙江生态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总体为轻微级。

    2008年31期 v.36 13819-13821+13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251 ]
  • 新余市土壤汞污染现状分析

    熊明辉;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研究区,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辖区不同位置土壤中的总汞(THg)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余市土壤的重金属Hg平均含量为0.065 9 mg/kg,各样点汞含量变化范围为0.013 6~0.171 7 mg/kg,表明调查区土壤Hg含量尚未达到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水平;4个样点区中,均值大小排列次序为:分宜县>渝水区>高新开发区>仙女湖区。不同土壤类型汞含量范围为0.024 9~0.119 2 mg/kg,汞含量大小为:石灰土>山地黄壤>潮土>水稻土>红壤>红色石灰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汞含量大小为:工矿区(0.128 5 mg/kg)>宜林地>水稻田>荒地>菜地>旱地(0.028 4 mg/kg)。由于没有很显著的污染源,其值不高,污染较轻微,其污染和控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8年31期 v.36 13822-13823+13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7 ]
  • 苏中地区农村土壤环境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对策——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顾馨梅;吴志娟;

    分析了苏中地区农村土壤环境下滑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农村土壤环境的对策: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建设,为农村环保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发挥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发展生态农业,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土肥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土地修复技术研发与运用;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

    2008年31期 v.36 13824-13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1 ]
  • 苄嘧磺隆对白菜的安全性研究

    王幻蓝;娄国强;贾慧琼;宋彦红;王长英;张红英;

    [目的]为苄嘧磺隆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水培法,研究苄嘧磺隆对白菜的安全性。[方法]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白菜芽长的安全性大于根长,LC10值分别为0.112 0和0.066 3μg/ml。其对白菜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的含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随药剂浓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不同浓度之间增加的幅度不同。[结论]田间使用苄嘧磺隆采用茎叶处理法,并且选择最佳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以免对后茬白菜产生药害。

    2008年31期 v.36 13827-13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7 ]
  • 混合微生物对氰戊菊酯的降解作用

    林淦;李玉清;黄升谋;

    [目的]研究混合微生物对氰戊菊酯的降解作用。[方法]以氰戊菊酯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富集驯化培养获得对该污染物降解效果较好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用该微生物作为降解菌源,研究其对氰戊菊酯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该混合培养微生物中氰戊菊酯降解菌在初始pH值为5.5~7.5条件下生长均较好,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在25~45℃条件下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3℃;该混合微生物生长适应时间为84 h,此时氰戊菊酯去除率可以达到55%。[结论]混合培养物能利用氰戊菊酯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且对氰戊菊酯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2008年31期 v.36 13829-13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浮萍混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效果

    黄辉;

    [目的]为养猪场废水的达标处理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将供试废水加到水生植物处理装置中,再加入处理稀释养猪场废水后的健康浮萍及水花生,于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连续培养1周,监测COD、NH4+-N、TP和pH值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废水COD、NH4+-N和TP浓度均持续降低,总去除率分别为75.7%、47.6%和83.0%,最终出水浓度分别为336.51、95.2和7.2 mg/L,处理系统运行良好。[结论]利用浮萍混养体系处理养猪场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8年31期 v.36 13831-13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7 ]
  • 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徐多义;

    通过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考查,选择15个影响因素作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神经网络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模拟结果。

    2008年31期 v.36 13833-13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3 ]
  • 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继;韦方强;于苏俊;谢贤健;

    论述了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今后泥石流对岩性敏感性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2008年31期 v.36 13835-13837+1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8 ]
  • 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性的定量判别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侯雅楠;仝纪龙;袁九毅;陈振华;

    从能耗、水耗、废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等角度分别考虑,采用了能耗强度、水耗强度、万元工业产值废水量、污染物排放强度4个指标,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联分析指标体系,对兰州市西固区1993年与2004年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内,该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经济环境关联指标均有所下降,但燃料结构仍以燃料煤、燃料油为主,且二氧化硫、烃类、挥发酚等个别污染物排放量仍有所增加。

    2008年31期 v.36 13838-1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3 ]

园艺·园林·林业

  • 丛枝菌根真菌对有机基质性状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陈双臣;刘爱荣;孙三杰;

    [目的]为番茄实际生产中应用丛枝菌根真菌(AM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有机基质和普通土壤均设接种AMF菌系GM、GV和不接菌3个处理,在番茄植株生长过程中分8个时期测量相关指标,研究AMF对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有机基质中接种GM的植株生长势强于接种GV的植株和未接种植株;而在土壤基质中接种GV的植株生长较好。接种AMF对番茄的根冠比和干物质生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有机基质中促进效果要优于在普通土壤中,接种GM要好于接种GV;干鲜比和总鲜重均表现出相同趋势。接种同种AMF,相同处理的离子浓度表现为Cl-<CO32-<SO42-<HCO3-。接种AMF侵染率有机基质高于普通土壤基质,不接种AMF的处理均未有侵染。[结论]接种AMF促进了有机基质中番茄的生长和物质的形成。

    2008年31期 v.36 13598-13599+1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1 ]
  • 标准差权重法在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评价上的应用分析

    龚元圣;王晓春;陈贤;

    [目的]为番茄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樱桃番茄品系为试材,在果实完熟期测定果实外观品质(单果重和果色)、营养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水分含量)和耐贮性(常温下贮藏21 d的变质率),以指标的标准差计算指标权重进行各番茄品系的综合评定。[结果]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品系YH02-6的商品性相对较优,以其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较优;品系YH02-9、YH02-1和YH02-7的商品性较好,其中,YH02-9也是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较好,而YH02-1和YH02-7以其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品系YH02-11、YH02-5和YH02-8果实的商品性一般。[结论]标准差权重法用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其方法简便易行,有较好的适用性。

    2008年31期 v.36 13600-13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34 ]
  • 土壤调理剂对大棚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旭;张源;胥国华;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对大棚西葫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设3个处理,分别为0(CK)、15(A1)2、5 g/株(A2),在生长期间调查植株的座果数、株高、叶绿素含量等生物学性状,始收时统计始收期、始花期,分析测定各处理西葫芦果实的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比较处理对西葫芦果实品质的影响,调查化瓜率、病果率、白粉病发病率、病毒病发病率、死株率等。[结果]结果表明,增施土壤调理剂使植株抗逆性增强、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大棚内增施土壤调理剂使西葫芦株高增加24.4%,根系活力增加36.3%,叶面积增加25.8%,产量增加35.5%,Vc增加20.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比较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可知:土壤调理剂用量在25 g/株表现最佳。

    2008年31期 v.36 13603-1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77 ]
  • 节瓜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研究

    黎炎;李文嘉;王益奎;陈振东;吴永官;

    [目的]研究节瓜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为节瓜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正反交组合后代为试材,研究节瓜在果皮蜡粉、果皮颜色、果长、果重和肉厚5个果实性状上的遗传倾向。[结果]节瓜的果皮蜡粉和果皮颜色2个性状在F1均偏向有蜡粉的亲本和深绿色的亲本;节瓜的果长、果重和肉厚3个性状有超过高亲和低于低亲的分离,但杂种后代的平均值明显大于亲中值,表现广泛的连续性偏态分布和趋大的变异。[结论]节瓜的果皮蜡粉和果皮颜色两个性状各受一对核基因控制,节瓜的果长、果重和肉厚的遗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

    2008年31期 v.36 13605-13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3 ]
  • 不同生长期和采收间隔期草芽营养价值的比较

    李建建;李河;李彦章;赵文明;

    [目的]为合理确定采收时间,提高草芽产量及营养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分析草芽根状茎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采收间隔期下的含水量、淀粉、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等的含量。[结果]草芽鲜嫩根状茎中含水量达90%以上,且随生长期的延长而下降;淀粉含量在21~25叶时含量最高,达4.98%;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在16~20片叶时最高,分别为0.455%与0.186%;而有机酸的含量较低,低于0.030%,各生长期差异不大。在不同采收间隔期下,间隔10 d的草芽根状茎中蛋白质、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455%0、.020%与0.185%,而淀粉含量随采收间隔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结论]在生产中以16~20片叶的根状茎间隔10 d采收最为适宜,所采收的草芽根状茎营养价值最高。

    2008年31期 v.36 13607+13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7 ]
  • 铜鼓嶂产10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的含量

    曾宪锋;邱贺媛;李静;黄佳聪;

    [目的]研究铜鼓嶂主要野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为人们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采自广东省梅州市铜鼓嶂山区的10种野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10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为62.02~1 548.97 mg/kg(鲜重),平均为324.90 mg/kg(鲜重);亚硝酸盐含量为0.10~0.235 mg/kg,平均0.15mg/kg;Vc含量为11.14~50.65 mg/100 g(鲜重),平均29.60 mg/100 g(鲜重)。[结论]10种野菜中的苦斋菜、三白草、加拿大蓬、车前、鼠鞠草、紫萁、牛尾菜、苣荬菜、积雪草9种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甜菜子属于四级蔬菜,不允许食用。

    2008年31期 v.36 13608-13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0 ]
  • 桃果实的糖酸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潘自舒;逯昀;赵佩;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桃糖酸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材料,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结果]普通桃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果实迅速膨大期下降;油桃和蟠桃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速长生育期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之后上升,但发育后期蟠桃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普通桃有机酸含量在硬核后期和果实迅速膨大前期下降。油桃有机酸含量先下降,又大幅度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中期无明显变化,之后一直下降。蟠桃有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裂果油桃有机酸含量高于正常果。[结论]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桃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2008年31期 v.36 13610-13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05 ]
  • 硝酸钾和石灰氮打破苹果和葡萄自然休眠的试验研究

    侯义龙;

    [目的]打破苹果、葡萄的自然休眠。[方法]用浓度为1%、3%、5%、7%和9%的硝酸钾涂抹苹果品种嘎拉的休眠芽,用浓度为2倍液(石灰氮与水的重量比为1∶2,下同)5、倍液和8倍液的石灰氮涂抹葡萄品种巨峰的休眠芽,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钾、石灰氮打破果树自然休眠的效果。[结果]2006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7%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分别为72.00%和69.33%;2007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为78.33%。2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巨峰休眠芽的效果最好。[结论]浓度为5%和7%的硝酸钾打破苹果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葡萄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

    2008年31期 v.36 13612+13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3 ]
  • 草莓花粉生活力对杂交座果率的影响

    高秀岩;刘帅;满丽婷;赵晓丹;

    [目的]考察草莓花粉生活力与贮存时间、贮存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其对杂交座果的影响。[方法]以草莓品种丰香、幸香、图得拉、弗吉尼亚、红脸颊为试材,用花粉发芽试验法、碘-碘化钾染色测定法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法测定草莓花粉生活力并进行比较。[结果]花粉发芽试验法花粉粒萌发清晰,是最适合测定草莓花粉生活力的方法。草莓花粉生活力随品种不同而不同,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具体表现为冷藏(0~2℃)贮存高于常温(25℃)贮存。[结论]草莓杂交座果率随花粉生活力的下降而降低,且杂交后畸形果的数量相应增加。

    2008年31期 v.36 13613-13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5 ]
  • 中国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韩秀梅;吴亚维;李金强;蔡永强;

    对我国部分省区分布的野生果树进行了统计,对我国野生果树的利用途径和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我国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2008年31期 v.36 13615-13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98 ]
  • 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盛花期预报模式的研究

    云文丽;乌达巴拉;

    [目的]建立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盛花期的预测模型,为其花期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965~2007年紫丁香物候观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紫丁香盛花期预测模型。[结果]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紫丁香盛花期的4个气象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为:Y=6.674-0.571X2-1.208X8-0.264X15+0.419X17(Y为盛花期距4月20日天数,X2、X8为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温度,X15、X17为3月中旬、4月上旬日照时数)。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1965~2007年紫丁香盛花期进行回测,准确率较高。[结论]影响紫丁香盛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温度和3月中旬、4月上旬日照时数。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的盛花期。

    2008年31期 v.36 13618-13619+13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4 ]
  • 凤眼莲植株碳·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葛绪广;王国祥;李振国;王文林;潘国权;

    [目的]为凤眼莲的利用与控制提供试验参考。[方法]在有凤眼莲生长的自然水体中,通过调查与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跟踪监测研究凤眼莲植株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初期,植株有机碳的含量迅速升高,到2004年9月底达到最大值,此后呈现下降趋势;全磷、全氮均呈"升-降-升"的趋势,分别于2005年1月初和4月初达到峰值,其中1月初分别为1.08%、4.57%,4月初分别为1.04%、4.55%,3月出现低谷。[结论]在氮磷元素的积累过程中,凤眼莲植株氮元素的含量上升缓慢,而磷元素的含量上升快。

    2008年31期 v.36 13620-13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78 ]
  • 珙桐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研究

    彭红丽;苏智先;王静;苗利军;

    [目的]揭示珙桐濒危的原因和机制,为珙桐花粉保存和杂交育种工作及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珙桐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得出,培养基内蔗糖、硼酸、琼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吲哚乙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温度20~25℃时,珙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同时,花粉萌发也要求合适的湿度条件,湿度太低花粉萌发率低,湿度太大花粉管易吸水破裂。[结论]珙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因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的改变而不同,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不仅需要一个适宜的组分浓度,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培养条件。

    2008年31期 v.36 13622-1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7 ]
  • 全缘叶栾树种子脂肪分析

    孙宝腾;王文房;罗天宝;鄢爱萍;丽艳;李恩香;

    [目的]分析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及其油中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抽提器提取全缘叶栾树种子油,计算种子含油量;种子油脂肪酸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成分。[结果]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达54.04%。种子油中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26%,主要包括油酸(31.07%)、二十碳烯酸(35.07%)和芥酸(9.12%)。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种子油中不含营养价值更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不易消化的芥酸和花生酸。[结论]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能否作为食用油,还需进行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2008年31期 v.36 13626-13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1 ]
  • 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对火干扰响应的研究

    方彦;

    研究了对照样地和火干扰样地马尾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对照样地内所有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结果表明,火干扰样地内物种和植物个体数目均高出对照样地,火干扰样地各层和所有植物的均匀度值(J)显著提高,树冠层、灌木层、草本层的J值分别由0.710、.83、0.55提高到0.810、.89、0.72。火干扰样地比相似林分光照增强,温度升高,可溶性养分增多,适合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入侵,尤其是阳性植物,火干扰样地中的灌木层马尾松个体数量增加,说明低强度地表火可以增加马尾松林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马尾松林的更新。

    2008年31期 v.36 13629-13631+1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2 ]
  • 松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高景斌;冈村政则;

    综述了国内外在松树抗病育种的材料选拔与方法、抗性标准评估、抗性机理以及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展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尤其总结了松材线虫病抗病育种研究的状况。

    2008年31期 v.36 13632-1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3 ]
  • 宽叶水柏枝材构造及微纤丝角研究

    冯利群;马蓓;侯玲艳;

    [目的]分析生长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宽叶水柏枝材的构造及微纤丝角。[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定量分析、显微图像分析等测试技术和分析手段,针对灌木材的识别与利用,首次对宽叶水柏枝材的构造和微纤丝角进行研究,取得了构造照片、组织比量和微纤丝角等指标。[结果]宽叶水柏枝为半环孔材,导管叠生,单穿孔。木纤维长度平均值为617.14μm,属短纤维树种。枝材组织比量:木纤维、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分别为52.60%1、3.02%、23.96%、10.42%。射线组织异型单列及多列,轴向薄壁组织轮界状及环管束状;微纤丝角平均为7.6°,径向变化趋势为从髓心至树皮逐渐减小。[结论]该研究为宽叶水柏枝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2008年31期 v.36 13636-1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9 ]

农业信息

  • 基于GIS的潍坊市洪涝灾害评估系统

    何永健;邱新法;路明月;陈磊;王潇宇;

    运用GIS理念,将GIS强大管理、显示、分析功能运用到洪涝灾害评估系统,以ArcGIS为空间数据开发平台,以Oracle为数据库,以Delphi等为基础开发工具开发了潍坊市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2008年31期 v.36 13685-1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3 ]
  • 基于SYBASE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气象雨量数据库

    李明皓;刘金霞;赵薇;

    介绍了对气象雨量报按规定格式建立公报和报告库,然后对报文按照电码格式进行检测、纠错后再进行要素译码并建成要素库的技术方法。要素库可以单一气象要素为单位,向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2008年31期 v.36 13904-13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区县级土地征用与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左兵;袁玮;孟兆鑫;张虎;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实例,以实现信息录入、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以及报表自动生成和专题图制作等功能为系统既定目标,实用性、标准化、模块化、兼容性和可扩充性为设计原则,运用ESRI Arcview 3.2+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的软件组合实现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为区县级国土管理部门的土地征用与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2008年31期 v.36 13908-13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1 ]
  •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白万平;

    在探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背景,采用层次法,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信息化保障机制、信息化效果和信息化特色5个方面构建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标准。

    2008年31期 v.36 13910-13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38 ]

土壤肥料

  • 污泥好氧堆肥的试验研究

    李清秀;张雁秋;

    [目的]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农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好氧堆肥装置,将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与稻草按体积比1∶11、∶2、1∶3、1∶4进行混合堆肥,观察堆肥过程中堆肥箱内的温度、含水率、钾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评价堆肥腐熟度。[结果]污泥与稻草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堆肥时,堆肥箱内的温度上升较快,含水率的下降幅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快,钾含量较高,铜含量增加最少,锌含量降低最明显,堆肥腐熟度较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腐熟度要求,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结论]城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具有农用性,当污泥与稻草体积比为1∶2时,堆肥的效果较好。

    2008年31期 v.36 13691-13693+1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3 ]
  • 一次深施肥对玉米供肥规律的影响

    包红静;安景文;解占军;汪仁;张俊奇;张艳君;

    [目的]探索一次深施肥对玉米供肥规律的影响。[方法]设置肥料施用量相同的2个处理(常规施肥和一次深施肥),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取样,测定叶片、茎+雄穗、雌穗、籽粒的鲜重、干重及植株N、P2O5、K2O含量。[结果]一次深施肥的玉米比常规施肥增产521.5 kg/hm2,提高了5.76%。一次深施肥促进玉米在生育中后期对氮、磷的吸收。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氮、磷主要集中在叶片中;在玉米成熟期,钾的分布比例为茎秆>叶片>籽粒,施肥方法对钾的分布有影响而对氮、磷的分布则无影响。常规施肥钾在叶、茎、粒中的分布比例约为3∶6∶2;一次深施肥分布比例为2∶2∶1。[结论]一次深施肥可促进玉米在生育中后期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玉米产量。

    2008年31期 v.36 13710-13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6 ]
  • 肥料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司辉;孙敬国;闫铁军;叶建美;涂书新;

    综述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有机肥料对烟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合理施肥是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及提高烟草地力的重要手段。

    2008年31期 v.36 13713-13715+13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50 ]
  • 供氮水平对烤烟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钾素含量的影响

    彭丽丽;韩富根;许自成;王威;宋鹏飞;孙大为;

    [目的]为生产优质低害的烟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供氮水平(0、22.5、45.0、67.5和90.0 kg/hm2)对烤烟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钾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上部烟叶的硝酸盐含量和中部烟叶的亚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施氮量达到45.0 kg/hm2后下降;中部烟叶的硝酸盐含量和上、下部烟叶的亚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施氮量90.0 kg/hm2时其含量会大幅度升高;施氮量为45.0 kg/hm2的下部烟叶硝酸盐含量最高,上、中、下部烟叶钾含量也最高。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钾含量因部位不同而各异,但其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氮用量为67.5 kg/hm2时有利于降低中、下部烟叶硝酸盐含量和各部位烟叶亚硝酸盐含量。

    2008年31期 v.36 13716-13717+13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5 ]
  • 氮磷肥不同配比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春龙;贺阳冬;陈华;史伟;杨林;

    [目的]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的氮磷肥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冬小麦的株高和穗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处理N2P4获得了最大的千粒重和实际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7.4%和67.9%,初步定为最优组合,其他处理N3P1、N3P2、N2P3、N2P2、N2P1和N1P3也较优。[结论]该研究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718-13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1 ]
  • 吉林省传统养殖鸡粪和工厂化养殖鸡粪中Zn·Cu·Fe·Mn含量比较

    赵成爱;赵兰坡;朴顺姬;

    [目的]比较了吉林省传统养殖鸡粪和工厂化养殖鸡粪中微量元素Zn、Cu、Fe、Mn的含量,为各类作物施入吉林省有机肥鸡粪提供了参考数据。[方法]采集了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传统养殖鸡粪和工厂化养殖鸡粪各9个样品,将鸡粪样品风干、烘干处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Zn、CuF、e、Mn含量。[结果]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2种不同喂养方式下鸡粪中的微量元素Zn、Cu、Fe、Mn含量均有差异。工厂化养殖鸡粪中Zn、Cu、Mn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传统养殖鸡粪3.32、.1、1.6倍,而传统养殖鸡粪中的Fe含量平均值高出工厂化养殖鸡粪中1.2倍,但2种鸡粪中铁含量都较高。[结论]鸡粪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鸡饲料配比有关,工厂化养殖鸡粪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时,应根据鸡粪的成分含量及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量和施入鸡粪后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影响状况合理确定肥土比。

    2008年31期 v.36 13720-13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0 ]
  • 渭北旱塬不同树龄果园土壤营养状况演化趋势

    胥继东;王益权;刘军;鲁晓玲;李建波;

    [目的]为了探明果园土壤质量的演化趋势,探讨果树可持续生产的理论基础。[方法]对渭北旱塬不同树龄果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磷以及钙的剖面分布特征和变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研究得出,果园土壤深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8~15龄果树的果园土壤有机质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园龄土壤在40 cm以上土层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尽管有所增加,但氮和磷的供给能力仍在中下等水平;即使在富钙的石灰性土壤果园里,其土壤上层交换性钙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而60 cm以下土壤交换性钙明显递减,土壤剖面有酸化趋势。[结论]渭北地区果园养分管理的关键问题在于施肥深度欠佳,旱塬地区土壤墒情欠缺的情况下,必须适度深施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2008年31期 v.36 13722-13724+13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80 ]
  • 绿肥种植对石灰土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喜;曹建华;程阳;丁俊峰;黄芬;万珊;韦红群;何媛媛;

    [目的]探讨绿肥对石灰土的增肥效应。[方法]取桂林毛村常年种植过紫云英绿肥的冬闲田和自然抛荒农田中的石灰土,测定石灰土的脲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结果]绿肥种植大大提高了石灰土N、P、K的有效态、全氮含量及脲酶活性,但对全磷、全钾的增加不明显。石灰土脲酶活性与石灰土氮磷钾全量、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相关。石灰土脲酶活性呈垂直分布规律,从耕作层到犁底层下降明显,从犁底层到底土层下降缓慢。石灰土肥力在垂直方向上呈明显的递减规律。石灰土速效钾对脲酶活性的直接作用有较强的负效应,但其间接作用使其与脲酶活性在表观上显示正相关关系。[结论]脲酶活性是表征石灰土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2008年31期 v.36 13725-13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45 ]
  • 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李莉;李东升;赵晓松;

    [目的]研究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方法]以吉林省东北山区的5个主要人参产区(抚松、长白、集安、靖宇、敦化)的林下土壤、老参地土壤和人参栽培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利用形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结果]结果表明,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不同人参产地的微生物总数普遍降低,其中栽参土中细菌总数降低了48.6%~63.7%,老参地降低了57.1%~82.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放线菌的数量分别降低了60.0%~75.3%和42.1%~77.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真菌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参土真菌总数是新林土的1.6~3.9倍,老参地是新林土的2.8~6.3倍。3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有不同的季节性规律。[结论]为克服人参连作障碍,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人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科学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729-13730+1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3 ]
  • 海南橡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

    耿建梅;温德才;杨琴;秦绪辉;

    [目的]了解植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促进橡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集海南具有代表性的橡胶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微生物数量特征。[结果]橡胶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均呈细菌>放线菌>真菌的顺序分布,细菌所占比例大多在90.00%以上,甚至还有高达99.80%。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均以砂页岩母质土壤中最多,但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中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所占总菌数的比例相近。种植RRIM600橡胶树土壤中的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都比种植PR107的多,尤其细菌数是PR107的2倍多,但各自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所占总菌数的比例相近。由于土壤养分差异较大,即使植胶时间一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也很大。

    2008年31期 v.36 13731-13732+13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2 ]
  • 闽侯郊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碳的影响

    李守中;徐文程;许鹏程;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方法]根据利用方式不同,将试验区土壤划分为林地、菜地、地瓜地、茉莉地、果地、甘蔗地6种利用类型,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结果表明: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同总有机碳变化相比,微生物碳和水溶性碳的变化更明显;而微生物碳与水溶性碳相比,后者的变化更明显。[结论]微生物碳和水溶性碳可以作为反映土壤有机质质量的灵敏指标。

    2008年31期 v.36 13733-13734+13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7 ]
  • 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库去向的影响

    张春霞;谢佰承;贾松伟;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土壤侵蚀是导致陆地碳库衰减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陆地碳汇与海洋碳汇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物理和人为因素对侵蚀区域土壤有机碳迁移蓄积过程的影响,尤其关注了侵蚀过程碳的重新再分配,这一点是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循环对碳源/汇贡献及准确评估碳收支的关键。针对土壤有机碳循环的特点,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8年31期 v.36 13735-13736+1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28 ]
  • 垃圾堆肥对矿区复垦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尹连庆;程晓东;

    [目的]研究垃圾堆肥对矿区复垦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设4个垃圾堆肥处理,在试验区内种植苜蓿,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结论]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75 t/hm2的处理,土壤养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4.08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20.42、2.55和13.21 mg/kg,pH值降低1.14,经LSR检验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和极显著。[结论]提高垃圾堆肥的质量,必须要发展有机无机复合肥。

    2008年31期 v.36 13737-13738+13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梅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林培松;谢细香;罗锦红;

    采用区域调查和定位试验方法,系统研究梅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林地中,表层土壤砂粒含量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低;黏粒含量大小为马尾松林地<人工桉树林地<灌木林地<天然常绿阔叶林地。表层土壤容重和比重马尾松林地为最大,灌木林地次之,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小;孔隙度与自然含水量则为天然常绿阔叶林地>人工桉树林地>灌木林地>马尾松林地。在土层垂直方向上,阔叶林地的物理性质变化差异较大,针叶林相对较小。

    2008年31期 v.36 13739-13740+1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0 ]
  • 紫色土中Cu~(2+)、Zn~(2+)吸附特征研究

    丁武泉;

    [目的]了解紫色土对铜、锌的吸附特点。[方法]采用振荡平衡的方法研究了铜、锌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3种紫色土中的吸附特征,并同时比较了不同环境条件对2种离子在3种紫色土中的吸附影响。[结果]研究得出,一定pH值条件下,在同种土壤上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是Cu2+>Zn2+;3种紫色土在一定pH值条件下对同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强度依次是石灰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与其表面电荷密度的大小相一致;Cu2+在3种紫色土表面以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的方式共存,其专性吸附的比例分别约为石灰性紫色土40%、中性紫色土25%、酸性紫色土20%;而Zn2+在土壤表面上绝大多数发生电性吸附。[结论]这2种重金属在紫色土中的吸附特征对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有重要意义。

    2008年31期 v.36 13741-1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43 ]
  • 土壤水文过程与溶质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向龙;余钟波;崔广柏;

    总结和概括了土壤水与溶质、能量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土壤水与溶质、土壤热耦合运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发展,分析了当前水土系统理论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难点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在大气-植被-土壤系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在土水系统中研究水文质耦合理论,提出构建分布式耦合模型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8年31期 v.36 13743-1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4 ]

植物保护

  • 江苏沿海地区入侵害虫和病原生物的现状分析

    王兰萍;耿荣庆;刘忠权;于延球;

    结合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入侵害虫和病原生物的现状,并且提出防治措施,为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2008年31期 v.36 13748+1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0 ]
  • 草莓抗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陈迪新;张绍铃;

    综述了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对草莓生产的危害、主要防治措施,重点论述了育种技术对草莓病毒病及蚜虫防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早期的传统育种技术以及近期结合传统杂交育种进行的抗蚜虫和相关病毒病的生物技术育种。最后,对草莓抗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8年31期 v.36 13749-13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9 ]
  • 马齿苋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的研究

    梁永锋;刘立红;刘世巍;

    [目的]为开发以马齿苋为原料的新型植物性杀虫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利用冷浸法从马齿苋干粉中制备提取物,测定其对小菜蛾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结果]马齿苋干粉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毒杀和拒食活性,处理24 h后,马齿苋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最高;处理48 h后,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最高。处理后48 h各提取物毒杀活性较24 h均有提高趋势。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以石油醚提取物的拒食率最高,各提取物的拒食活性较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有下降的趋势。[结论]马齿苋干粉极性大的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极性小的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

    2008年31期 v.36 13753-1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7 ]
  • 节蓼不同提取液对白背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

    刘利;刘春雷;顾地周;车喜全;赵玉敏;

    [目的]明确节蓼提取液对白背飞虱的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节蓼全草的不同提取液对白背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143 2和6.897 3 mg/ml,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244、8 h的拒食浓度(AFC50)分别为8.827 49、.269 8 mg/ml。[结论]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乙酸乙酯浸提液对白背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不显著。

    2008年31期 v.36 13756-13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6 ]

贮藏与加工

  • 不同保鲜剂对栀子花保鲜的影响

    夏晶晖;李振东;

    [目的]筛选适用于栀子花保鲜的保鲜剂。[方法]以白色的大花栀子为材料,分别用100、150、200、300 mg/L的8-HQ和1.0%、1.5%、3.0%、5.0%的蔗糖及15.0%、30.0%、45.0%、60.0%的蛇床子配制保鲜液,测定栀子花的鲜重,研究不同保鲜剂对栀子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200 mg/L 8-HQ处理的栀子花的重量变化比其他浓度的8-HQ处理都小,说明其采后衰老较慢。1.0%蔗糖处理的栀子花的重量变化比其他浓度的蔗糖处理都小,说明其对栀子花的保鲜效果较好。15.0%蛇床子处理的栀子花的重量变化较小,说明其采后衰老较慢。蛇床子对栀子花的保鲜效果没有8-HQ和蔗糖对栀子花的保鲜效果好。[结论]200 mg/L 8-HQ、1.0%蔗糖、15.0%蛇床子3个处理对栀子花的保鲜效果较好。

    2008年31期 v.36 13842-1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9 ]
  • 葫芦茶提取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彭琼;孙艳娟;杨振德;卢海利;

    [目的]开发安全的水果保鲜剂,研究葫芦茶提取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方法]按葫芦茶∶水1∶20的比例制备葫芦茶提取液原溶液和稀释5倍的稀释液,对草莓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葫芦茶稀释液对草莓的呼吸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处理3 d后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对照(P<0.05)。葫芦茶提取液处理可以明显延缓草莓可滴定酸下降的速度,葫芦茶提取液处理后6 d草莓可滴定酸下降20%左右,而对照下降30.6%。[结论]葫芦茶提取液能明显改善草莓感观品质,具有保鲜效果。

    2008年31期 v.36 13844-1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8 ]
  • 速溶绿豆酸奶制作工艺的研究

    王玉荣;周家萍;班昭;蒿露;吴勃;王昌禄;

    [目的]研究速溶绿豆酸奶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方法]以优质绿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去皮磨浆、糖化、过滤、乳酸菌发酵、调配均质和真空冷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速溶绿豆酸奶粉。[结果]速溶绿豆酸奶乳酸菌含量≥108cfu/g,酸度80°T,蛋白质含量25%~30%,水分≤5.0%,脂肪0.3%~1.0%。复溶后产品稳定,不分层,无沉淀。品尝评定认为,该产品具有绿豆乳香味和乳酸发酵风味,口感细腻,无异味,香气浓郁、酸甜爽口。[结论]速溶绿豆酸奶复溶性好,含有一定量的乳酸菌活菌,具有绿豆和乳酸菌的双重保健作用;冷冻干燥工艺提高了该产品的保质期,且食用方便。

    2008年31期 v.36 13846+1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0 ]
  • 核桃山楂乳生产工艺研究

    侯彦喜;邢建华;

    [目的]研究核桃山楂乳的生产工艺。[方法]以核桃和山楂为主要原料制作核桃山楂乳,对核桃仁的去皮条件、山楂的最佳浸提条件、饮料的真空脱气、均质工艺和超高温瞬间杀菌工艺进行分析。[结果]核桃仁的最适去皮条件为:70~80℃下用浓度为0.5%的NaOH溶液浸泡10~15 min。软化后加入0.003%的果胶酶和0.002%的液化酶,42~48℃下保持5 h,可促进山楂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溶出。真空度为-0.5~-0.6 MPa时,真空脱气的效果好。均质压力为(30±2)MPa时,可达到良好的均质乳化效果。根据产品的性质,试验确定了超高温瞬间杀菌的工艺参数为135℃5、s。[结论]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核桃山楂乳具有组织细腻、口感纯正等特点,且能常温保存12个月。

    2008年31期 v.36 13847-1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4 ]
  • 水蛭冷冻干燥过程优化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立

    韩志;谢晶;

    [目的]为水蛭的深加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宽水蛭(Hirudo breviformis)为试验材料,在试验用冷冻干燥机上对其进行干燥,选择加工水蛭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冻结时间5.2 h、冻结终点温度-27℃、冷阱温度-70~-45℃、真空度4~30 Pa、水蛭冻干最终温度30℃、含水量低于5%、干燥时间16.0 h时,冻干产品的含水量为2.19%。真空冷冻干燥的水蛭保持了原有的色泽和形状。[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抑制热敏物质的变质,为水蛭的深加工提供可靠依据。

    2008年31期 v.36 13849-13850+13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5 ]
  • 鳗鱼骨矿物质脱除工艺的研究

    刘海琴;赵利;刘建涛;苏伟;谢伟平;

    [目的]研究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温度、盐酸浓度、换液频率、搅拌与否为因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矿物质钙的溶出速率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鳗鱼骨矿物质脱除的影响,确定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结果]鳗鱼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用盐酸溶液脱除其中的矿物质,可提高胶原蛋白质量。料液比为1∶8(g/ml)时,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可充分溶出。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的溶出量增加。鳗鱼骨矿物质的最佳脱除工艺为:盐酸浓度0.5 mol/L,料液比1∶8(g/ml),温度15℃,静置,每1 h换液1次,共换3次。[结论]脱除矿物质后,鳗鱼骨的灰分含量由41.22%降低至0.03%,蛋白质含量由40.54%提高至81.47%。

    2008年31期 v.36 13851-13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9 ]
  • 高压脉冲电场对梨汁中微生物的灭菌效果分析

    刘翠;平雪良;杨瑞金;赵伟;

    应用PEF代替传统的热杀菌,考察电场强度及脉冲时间对鲜榨梨汁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酿酒酵母和李斯特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酿酒酵母和李斯特菌的残活率都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和脉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对脉冲电场对梨汁中微生物影响的灵敏度分析显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还对高压脉冲电场同场处理室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构想。

    2008年31期 v.36 13854-1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3 ]

管理科学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对策

    贾小龙;

    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制定《植物品种保护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现阶段育种创新需要的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

    2008年31期 v.36 13857-13858+13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7 ]
  • 农村体育和谐发展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王冬冬;李泽群;曹庆荣;

    从系统论角度,运用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等方法对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影响因子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层次阐述,认为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系统总体运行效果,是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系统各影响因子相互协调程度,以及该系统的发展潜力和人为调控和谐发展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2008年31期 v.36 13859-13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1 ]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唐立新;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可持续性仍然面临挑战。回顾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2008年31期 v.36 13862-13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5 ]
  •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施晓琳;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命题,也是永远的难题,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和核心,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缺失,应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别过大,社会保障项目及内部的设置,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等方面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

    2008年31期 v.36 13864-13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2 ]
  • 衡阳农村物流运作平台构建研究

    肖黎;谭忠真;皮修平;

    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有无与完善与否,在农村物流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介绍了衡阳农村物流的基本概况,探讨了衡阳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缺位及不完善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构建原则、构建策略、评价标准等方面就如何构建衡阳农村物流运作平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8年31期 v.36 13867-13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6 ]
  • 农民非农化就业与市民化转变的障碍分析

    何学松;

    从制度障碍、经济障碍、社会障碍以及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民非农化就业与市民化转变的障碍因素。

    2008年31期 v.36 13870-13871+13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我国农村离散状况分析

    陈锦晓;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转型时期,离散性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离散所带来的正负价值同时并存,这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对我国农村的离散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2008年31期 v.36 13872-13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9 ]
  • 农业风险管理创新——天气衍生产品

    刘朝辉;王慧敏;胡新辉;

    通过期望效用定价方法,推导了天气指数衍生产品的定价,对我国开展天气衍生产品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作用。

    2008年31期 v.36 13875-13876+13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0 ]
  • 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现状的实地研究——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调研数据的分析

    张勇;窦存芳;

    农村外出人口城乡流动就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8年31期 v.36 13877-13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2 ]
  • 品牌塑造下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分析

    沈正舜;

    分析农产品品牌推广的重要性,并在分析影响农产品品牌推广的决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在品牌塑造下农产品品牌推广的策略。

    2008年31期 v.36 13880-13881+13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95 ]
  • 环境保护过程中社会性别的建构

    朱建春;李荣华;付少平;

    基于社会性别中性别与发展的理论视角,阐述环境保护过程中社会性别的构建,以及参与环保这个途径对于女性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8年31期 v.36 13882-13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6 ]

农业经济

  • 我国农业功能拓展的多重约束与历史机遇研究

    杨培源;

    分析了农业功能拓展的原因,论述了我国农业多功能的定位和发挥受多重制约条件的限制而存在多方面的失调和扭曲,指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我国农业功能拓展出现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2008年31期 v.36 13885-13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贵州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

    母萍萍;

    在介绍贵州省农业功能区划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选取12个影响因素作为贵州省农业综合分区的主要依据,34个指标来表征贵州省农业的各种功能,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对各功能指标进行空间聚类分析,把贵州省分为黔中城郊综合农业功能区、黔北生态旅游农业功能区、黔东北自然保护功能区、黔东南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黔南观光旅游农业功能区、黔西高原农业生产功能区6大农业功能区,并分析提出了各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8年31期 v.36 13887-13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3 ]
  •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障碍及对策

    秦世波;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应立足落实科技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的建设内容,以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在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构建的基本思路。

    2008年31期 v.36 13890-13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25 ]
  •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贠鸿琬;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定定量与定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运用中应关注的问题是:指标标准的合理性、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合理评价。

    2008年31期 v.36 13892-13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3 ]
  • 地区差异对我国劳动力省际迁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晨;汪应宏;彭山桂;温秀琴;

    以地区差距为切入点,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利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定量分析了迁出地、迁入地的各项社会经济特征对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中国劳动力由内陆向东南沿海迁移的现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等结论。

    2008年31期 v.36 13895-13897+13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2 ]
  • 宿州农业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对策

    李静;汤建中;

    农业产业化是区域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通过对安徽宿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的分析,寻找发展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2008年31期 v.36 13898-13899+13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4 ]
  • 太仓市中心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孟秀红;

    通过调研太仓市3个中心镇,研究它们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后认为:3个中心镇总体实力偏弱,发展不平衡;支撑作用和规模效应不强,示范带头作用减弱;城镇发展无序,软硬环境都跟不上发展要求;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8年31期 v.36 13900-13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