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农业大学学报与农业科学总论类期刊作者单位分布的比较

    张志转;施倩倩;朱永和;

    将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3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分成农业大学学报和农业科学总论2类期刊,比较二者的作者单位分布情况。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24+9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新农村建筑的绿色采光设计

    李晓红;郎小霞;

    笔者就新农村建筑的绿色采光设计提出多项设计方法,倡导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避免不必要的人工照明,通过适宜可行的技术降低施工成本,为新农村建筑营造绿色低碳的光环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65-9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多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构建

    黄昆;吕蕾;余国忠;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出发,阐述IS实验室的功能结构,分析GIS实验室的硬件构建"4个中心",说明软件配置"4个支持",探讨GIS实验室的管理措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67-9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我国小麦白粉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王元立;刘艳苏;张建军;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数据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年度载文量、核心作者群、合作度、主要产出单位及区域、期刊分布等方面对小麦白粉病研究文献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而揭示近20年来我国对小麦白粉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70-9371+9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9 ]
  • 国内外主要生态学会主办重要期刊计量指标的分析

    李凤芹;

    以全球主要生态学会出版发行的13种重要期刊为对象,对其2004~2007年的发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和被引半衰期等主要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中外期刊存在的差距,并探讨中国生态学类期刊影响低的主要原因,以期为生态学研究者和我国期刊出版者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72-9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储粮害虫图像识别

    张建华;朱春华;

    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用遗传算法自动选择最优的核函数参数,利用该SVM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新型算法对储粮害虫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确定的SVM对储粮害虫具有较优的识别率,其整体性能优良。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33-8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0 ]
  • 三七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技术

    刘飞;邱武跃;刘刚;

    [目的]寻找简便快捷的中药材品质分级方法。[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5种不同等级的三七(Radix notoginseng)和三七花进行测定。[结果]三七和三七花的光谱在1 800~700 cm-1范围差别明显;在特定吸光度比值上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吸光度比A1 242/A2 928、A1 080/A2 928、A1 020/A2 928三七比三七花大,而A1 643/A2 928、A1 416/A2 928、A1 372/A2 928三七比三七花小。不同等级三七的红外光谱峰形和峰位基本相同,但在特征吸收峰上的吸光度比值上存在着差别。不同头数的三七,其吸光度比A1 640/A2 928、A1 240/A2 928、A1 080/A2 928、A1 022/A2 928、A928/A2 928表现出的规律为20头>40头>60头>80头>100头。[结论]各样品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上吸光度比的差异,说明它们中所含主要物质基本相同,但主要物质含量有差异。红外光谱法在鉴别中药材方面具有方便、快速、无损的特点,有望成为三七等级以及产地鉴别的标准方法。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35-8836+8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0 ]
  • 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根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

    杨艳杰;程红娜;

    [目的]寻求体外检测羟基自由基的简单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根提取物溶液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用Vc进行对照试验。[结果]猕猴桃根提取物溶液和Vc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具有很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清除羟基自由基的研究。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37+8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聚球藻、盐藻荧光特性研究

    蔡尽忠;庄峙厦;谢增鸿;王小如;

    [目的]研究聚球藻和盐藻的荧光特性,确定其在特征激发、发射波长下藻浓度和荧光强度的关系,寻找一种确定藻类浓度的简便方法。[方法]以岛津RF53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检测聚球藻和盐藻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并获得它们的荧光强度与以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藻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聚球藻和盐藻的激发、发射光谱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它们特征的激发、发射波长下,其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通过测定藻类的荧光强度就可推算出特定藻类的浓度,且该方法比血球计数板计算藻类的浓度更为便捷。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38-8839+8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一株新属水平厌氧发酵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匡小珠;邱艳玲;师晓爽;朱玉伟;

    [目的]分离农业废弃物秸秆厌氧降解过程中重要糖类发酵性细菌,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系统分类鉴定。[方法]利用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从江西水田稻草堆腐物中分离到一株厌氧细菌NM7,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菌株NM7为中温厌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能发酵多种单糖和二糖产丙酸、乙酸和少量丁酸,无氢气产生。菌株基因组DNA G+C含量为39 mol%,16S rRNA基因序列与Paludibacter propionicigenes WB4T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91.6%。[结论]综合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NM7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s)紫单胞菌科(Porphyrom onadaceae)新型菌株,代表一个新属分支,命名为Saccharibrevi-bacter Jiangxiensis,模式菌株为Saccharibrevibacter Jiangxiensis NM7T。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40-8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陈亚平;王白娟;刘鲁峰;彭谦;赖泳红;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44-8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 ]
  • 放线菌扫描电镜样品简便快速的制备方法

    黄大林;徐雅娟;袁桂峰;陈森洲;

    [目的]研究放线菌扫描电镜样品简便快速的制备方法。[方法]以细黄链霉菌为样品,采用简便快速扫描电镜插片法制样,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保持了菌株真实原貌特征,获得很好的试验照片。[结论]放线菌用插片法制样是一种可靠、简便、快速的方法。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49-8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91 ]
  • 我国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付伟;马小军;唐其;兰金旭;

    目前我国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不育材料遗传性状的观察、分子标记与定位、基因表达、调控及克隆、转基因、生产应用和常规育种等。对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括,并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展望。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51-8853+8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8 ]
  • 高粱·玉米核及细胞器基因核苷酸替代率与选择压力关系分析

    唐萍;彭程;

    [目的]探讨选择压力与核苷酸替代率的关系。[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高粱、玉米中部分核基因、细胞器基因的同义替代率、非同义替代率以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一些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关功能基因在核与叶绿体中所受的纯化选择压力相近,在线粒体中则较低。高粱、玉米核同源基因间及核中不同功能基因间核苷酸替代的差异主要由非同义替代的差异造成。[结论]选择压力影响不同功能基因、不同物种的分子进化速率,而核与细胞器基因间进化速率的差异与选择压力间并无直接联系。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54-8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农业教育

  • 2个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改进

    字淑慧;向红;陈疏影;李俊;梁艳丽;于红曼;

    [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思辩和创新能力。[方法]对2个常规实验"植物组织膜伤害程度的测定"和"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的材料、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在有限的学时内将2个独立开设的实验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推进了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47-8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分布式农村远程学习中心设计研究

    吴兴勇;黄荣华;吴文斗;陆自强;赵家松;

    详细阐述了分布式农村远程学习中心的框架设计、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体制。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39-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农业生物技术

  • 诺丽叶片DNA的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吴田;蓝增全;李青红;

    [目的]提取诺丽(Morinda citrifoliaLinn.)叶片DNA,并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3份采自海南、4份采自美国的诺丽种质的叶片为材料,对其DNA提取和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改进的CTAB 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诺丽叶片基因组DNA。用14条不同的ISSR引物对所提取的诺丽基因组DNA进行了ISSR分子标记分析,其中7条引物在诺丽DNA中可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结论]建立了诺丽叶片基因组DNA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和ISSR标记体系,可为ISSR分析应用于诺丽遗传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59-8860+8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0 ]
  • 芦笋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李新江;建德锋;陈刚;

    [目的]提高芦笋的产量。[方法]以不同阶段的芦笋花蕾为外植体,筛选花粉的最佳生长阶段(即最佳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芦笋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蕾为最佳试材,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KT 0.1 mg/L+NAA 0.20 mg/L。[结论]该试验结果为芦笋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61-8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几种橡胶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尹一伊;王玲;廖文彬;彭明;

    [目的]比较4种提取橡胶叶基因组DNA方法,为后续研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DNA提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TIANGEN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法、E.Z.N.A.TMHigh Performance(HP)Plant DNA Kit提取法、CTAB法、改良的CTAB法提取橡胶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方法所提取DNA的纯度和浓度,并通过电泳和酶切检测。[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橡胶基因组DNA纯度最高,质量最好;采用其他方法所得的基因组DNA均有不同程度的多糖多酚以及蛋白的污染。[结论]采用改良的CTAB法所提取的橡胶基因组DNA因其完整性好、浓度高、纯度高可用于对DNA质量要求高的试验中。若是后续研究对DNA质量要求不高,则可以选择试剂盒,省时省力。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63-8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7 ]
  • 葡萄砧木组培快繁研究

    刘晓芹;冯美;王振平;平吉成;

    [目的]建立葡萄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方法]以3个葡萄砧木品种3309、101-14 mg、trup的单芽茎段为材料,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预培养,探讨外植体来源、取材季节、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等关键因素对葡萄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预培养后取材的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死率分别为20.00%~28.33%和10.00%~13.33%,室外直接取材的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死率分别为56.67%~81.67%和20.00%~25.00%;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最有利于葡萄外植体萌发,各品种腋芽的萌发率均达到60%~72%;春季取材的外植体萌芽率较高,且萌发所需时间较短;3个品种的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0.05 mg/L 6-BA+0.2 mg/L IBA,最适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 IBA和1/2MS+0.2 mg/L IBA。[结论]该研究对促进葡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66-8868+8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3 ]
  •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段英姿;客绍英;马艳芝;张胜珍;马作东;

    [目的]探讨四倍体菘蓝组培苗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CTAB法1、CTAB法2、SDS法1、SDS法2和碱裂解法对四倍体菘蓝组培苗DNA进行提取试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了5种DNA提取方法对四倍体菘蓝组培苗的提取效果。[结果]CTAB法2提取DNA的OD260/OD230值为2.311,OD260/OD280值为1.774,DNA纯度最大,浓度最大,提取率最高,PCR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所得DNA的质量最好。[结论]CTAB法2是提取四倍体菘蓝组培苗基因组DNA最有效的方法。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69-8870+8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矮溲疏组培快繁中的茎芽增殖与生根培养研究

    柴慈江;赵桐琳;史燕山;骆建霞;卢兴霞;

    [目的]探讨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技术。[方法]分别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的大量元素浓度(1/4MS、1/2MS和MS)、IBA浓度(0~0.8 mg/L)和蔗糖浓度(5、10、15和30 g/L)对矮溲疏试管苗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大量元素浓度为1/2MS处理的茎芽增殖系数可达3.9,与MS处理差异不明显,但在0.05水平显著高于1/4MS处理;0~0.8 mg/L IBA对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无明显作用;蔗糖浓度为5 g/L处理的茎芽增殖系数为3.8,与10和30 g/L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在0.05水平显著高于15 g/L处理。上述处理的试管苗生根率均为100%。以土取代琼脂作培养基支撑物进行矮溲疏试管苗的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100%,根茎比大于琼脂支撑培养对照,根毛也长于对照。[结论]该研究为矮溲疏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71-8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9 ]
  • 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研究

    王冬旭;苏小玲;张金凤;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74-8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9 ]
  • 不同激素配比对重瓣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

    宗宪春;宗灿华;刘静;司徒琳莉;任如意;佟亚辉;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重瓣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最佳,不定芽生根以1/2 MS+NAA 0.1 mg/L或1/2MS+IBA 0.1 mg/L最佳,产生的根较粗,数量较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重瓣矮牵牛的快速繁殖、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遗传转化建立了基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77-8878+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8 ]
  •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

    张婷;吕明治;董妍玲;范睿;

    [目的]建立油茶SRAP-PCR的反应体系,并筛选合适的引物。[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油茶基因组DNA,DNA扩增时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果采用电泳法和成像系统进行分离和记录。[结果]在3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浓度分别是Mg2+1.5 mmol/L、模板DNA90ng、引物0.21μmol/L、dNTPs 110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反应程序中第2次最适退火温度为49℃。随后,在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结论]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及筛选的引物为SRAP分子标记在油茶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82-8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5 ]
  • 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粉发育及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

    韦鹏霄;邓发启;岑秀芬;王先裕;张例;贺贵柏;黄朝科;韦德斌;

    [目的]探讨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相关性,筛选出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细胞学鉴定和花药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2个温敏核不育系T7、T8和普通杂交种王蔬、红日2个品种,进行了花蕾外观形态分类、花粉发育时期鉴定与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番茄花蕾外观形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关系为:花蕾长0.2~0.3 cm=花粉孢子期,花蕾长0.4~0.5 cm=花粉单核早期,花蕾长0.6~0.7 cm=花粉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花蕾长0.8~0.9 cm=花粉二核期、三核期,花蕾长≥1.0 cm=花粉三核期、成熟期;T7、T8、王蔬、红日的花药培养均以花粉发育在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为最佳时期,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分别为11.8%、13.7%、19.6%和18.1%。[结论]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的相关性;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26-8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0 ]

景观

  • 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造景特色

    张竞;宁惠娟;邵锋;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植物配植方式及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了太子湾公园植物造景的3个特点,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79-8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2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3 ]
  • 县域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金湖县为例

    罗雅丽;张常新;

    综述了县域村镇空间结构的内涵,指出村镇空间结构节点、通道、域面和流这4种要素的空间排列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相应的村镇空间结构。概述了县域村镇相关理论进展,指出目前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地域或城市空间,对县域特别是微观村镇空间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区域空间结构的4种理论模式及其特征,结合4种要素构建了村镇结构要素分析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金湖县为例进行了村镇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金湖县村镇空间结构目前仍处于极核式发展阶段,村镇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网络通络通道未成体系,县域经济呈现规模不经济;金湖县城镇之间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程度较弱;该研究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模式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29-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4 ]
  • 西双版纳景洪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段晓梅;刘伟;

    介绍了景洪市的地理区位、气候及城区概况。在分析景洪市植被系统组成、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外来物种、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规划了7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内容,包括: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建设森林公园,开展科学普及工程建设;设立野生生物禁猎(采)区和连接廊道;加强野象谷公园的建设,并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动物园;加强城市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防止入侵种危害。提出了"确定模拟自然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形成城市植物生态系统;确定城市园林植物的物种基数,达到保护与发展物种多样性的目标;应用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规划,形成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引种驯化新的园林植物和培育新的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4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应用对策,以及"城市周边乡村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发展;保护物种和综合治理栖息地;充分利用迁地保护方法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33-9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弇山园“全景”建筑观与“生态”造景意识研究

    高刘巍;

    明代学人王世贞,历来是众多学者趋之若鹜的研究对象,其文学、史学、书画及戏曲等领域的成就以往学者均有述及。但是,其在园林方面的成就较为少见。弇山园作为王氏园林成就的物质载体,值得做深入探讨。弇山园是明代文人士大夫私园的典型代表,具有"城市山林"的美誉。该园无论是园林构建,包括山水景观、建筑景观以及动植物景观,还是园林思想与理论,都颇具特色,值得斟酌。笔者通过分析《弇山园记》,对弇山园的"全景"建筑观与"生态"造景意识进行了详细阐述,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空白,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36-9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农艺与园艺

  • 再生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吕泽林;钟顺清;杨航;

    [目的]研究再生稻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分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该技术体系比常规栽培增产29.83%,2.88 hm2高产试验田连续3年单产超过3.0 t/hm2,平均单产3.21t/hm2,2007~2009年在自贡市累计示范推广3.18万hm3,增产22.98%。[结论]该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86-8888+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85 ]
  • 不同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周青;陈新红;王纪忠;绍飞;李广海;王其传;

    [目的]研究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以镇稻99为材料,采用自然土、营养土和有机育秧基质进行秧盘育秧,研究育秧基质氮素的释放情况以及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培肥度最高的有机基质处理秧苗生长速度快、植株高大;培肥度适宜的营养土处理秧苗健壮、根系性状好。育秧基质有效氮素的释放和供应强度均随其培肥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结论]营养土和有机基质育秧符合水稻机插秧苗的壮苗要求,有机基质育秧应适当控制秧苗的生长并及时栽插。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89-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93 ]
  • 有机肥和无机肥与土壤调节剂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蒋刚;李经勇;周凤云;王培华;唐永群;樊仕勇;李超明;曾宪琪;

    [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92-8893+8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4 ]
  •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与重要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金黎明;李力;文泽会;荣义华;

    以按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制的20个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作为材料,选取基本符合遗传率为正值、且与皮棉产量遗传相关在0.05水平显著、与环境相关不明显的20个性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3个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由经济性状与农艺性状建立的方程最佳,为Y3=20.139 55+1.990 587X1-3.056 062X6+1.864 624X19。用该方程预测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产量时,纤维长度为第1重要性状,其次为单株铃数和下部果枝成铃分布率。因此,高产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应单株及其下部果枝成铃数多、纤维长度适当。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94-8896+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钙浸种对磷胁迫下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单树花;王青;赵二清;景小楠;路莎莎;

    [目的]探究钙浸种对植物耐低磷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种子(京-9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钙浸种后小麦幼苗在磷胁迫下其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不同变化情况。[结果]经20 mmol/L的氯化钙浸种后,磷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SOD、POD、CAT活性相对同组对照均显著升高;其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相对同组对照均显著降低。[结论]20 mmol/L的氯化钙浸种可能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低磷胁迫能力。

    2010年17期 v.38;No.306 8897-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9 ]
  • 小麦抗穗发芽品种资源的筛选

    赵斌;万映秀;王瑞;张平治;

    [目的]利用已报道的抗穗发芽共显性STS标记Vp1B3,筛选适宜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方法]对57份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品种(系)及地方品种于2007年测定种子萌发指数(GI),并用标记Vp1B3对选取的品种做PCR扩增。[结果]标记Vp1B3扩增出抗性条带845、569 bp和感穗发芽条带652 bp 3种类型的片段,其频率分别为7.0%、26.3%和66.7%,且3种基因型品种之间的GI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验证了标记Vp1B3能对不同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进行有效筛选;筛选出2份GI值<20%的白粒抗穗发芽小麦品种,丰产3号和万县白麦子,可作为穗发芽抗性育种中的有用资源。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00-8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3 ]
  • 花药-花粉培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肖菁;刘志勇;宋羽;

    介绍了小麦花药-花粉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操作步骤,分析了影响绿苗分化率的因素。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03-8904+8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0 ]
  • 青稞幼苗对Cu~(2+)胁迫的生理响应

    李清;谭春华;王春艳;向利红;杨汉波;段辉国;

    [目的]了解重金属Cu2+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为青稞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稞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相对含水量(RWC)、叶绿体色素、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200 mg/L Cu2+胁迫下的青稞幼苗叶片RWC、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MDA、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结论]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的生理伤害。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05-8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9 ]
  • 不同栽培及发育期对大豆根系RNA提取效果的影响

    张洋;王丕武;姚丹;张卓;

    [目的]探讨从不同栽培条件下大豆不同发育期根系中提取RNA的最佳效果以及水浸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吉农18为材料,分别采用沙质和土质栽培大豆至不同发育时期,根系取样,并采用RNAiso Reagent试剂盒提取根系总RNA,用2%的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样品的完整性及纯度。[结果]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大豆根部同一发育期在沙质栽培条件下提取总RNA的效果优于土质栽培,水浸处理后的样品优于处理前。[结论]水浸处理后所提取的大豆根系RNA质量较高,能满足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的要求。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08-8909+8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5 ]
  • 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目的]为提高大豆新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选择效率提供帮助,为区域性大豆品种更新和筛选及高产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春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豆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1.64%,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3%;产量与单株粒数、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呈正相关,与生育天数、结荚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4.356 7%。[结论]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荚高、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大豆产量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密切相关;产量的构成主要性状有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结荚高、株高、单株粒重、每荚粒数。在选择大豆品种时应注意产量高和生育期、株高适中的品种,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的综合性选择。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10-8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44 ]
  • 深圳市3种灌木单株蒸散量及作物系数的研究

    许正刚;韩烈保;史正军;王齐;

    [目的]测定深圳市3种常见灌木在不同灌水梯度下的蒸散量,并确定其作物系数,为深圳市园林灌木的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试验,4种灌水梯度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5%~30%、60%~45%、75%~60%和90%~75%。利用称重法测定4种灌水梯度下3种灌木的实际蒸散量,同时利用Makkink方法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确定3种灌木的作物系数。[结果]3种灌木的蒸散量均随灌水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多,蒸散量就多。金叶假连翘和龙船花的蒸散量曲线呈现单峰型,变叶木的蒸散量曲线呈现双峰型。3种灌木的蒸散量排列顺序为:金叶假连翘>变叶木>龙船花。变叶木、金叶假连翘、龙船花作物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7~1.82、0.95~2.17、0.90~1.58。[结论]确定3种灌木在不同月份和不同灌水梯度下的蒸散量和作物系数。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13-8914+8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柿果软化过程中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

    张桂霞;王英超;王瑞;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及蛋白酶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蛋白酶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蛋白酶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柿果软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15-8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2 ]
  • 沙棘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周洁;张立军;

    [目的]研究内源激素在沙棘组培苗生根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沙棘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ZR、ABA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发生深刻变化。根原基启动时期,IAA含量达到峰值,根原基形成之后其含量降到较低水平;GA3、ZR和ABA在根原基启动时含量均降低,而后都有回升。[结论]高的IAA水平,低的GA3、ZR、ABA水平有利于沙棘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17-8918+8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7 ]
  • 用于菊花品种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技术研究

    朱明丽;张译云;戴思兰;

    根尖压片技术是研究植物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一种重要方法。以2个大菊品种的根尖为材料,以典型中期分裂相的数目、中期染色体的分散程度、聚缩程度和中期染色体的清晰性为衡量制片效果优劣的标准,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药剂、取材时间、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长短以及解离时间条件下的制片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当根长至1 cm时,在9:00~10:00取根,用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在4℃条件下预处理4 h,然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2~24 h,用1 mol/L的HCl60℃下解离10 min,能够得到数量较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形态清晰以及染色体长度适中的中期分裂相。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19-8922+8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2 ]
  • 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张亮;曹丛华;任荣珠;王尽文;屈文;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剂、重金属以及紫外线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作为提取液时,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大叶黄杨叶绿素的光稳定性较差;在pH值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除Cu2+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提高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均使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紫外线可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结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丙酮(体积比为1∶2)混合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提取液应在避光、中性、远离重金属离子条件下保存。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23-8925+8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4 ]
  • 绿橙吊瓶输液施肥浓度与其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周娜娜;

    [目的]确定绿橙吊瓶输液施肥的最佳浓度。[方法]以6龄绿橙结果树为试验材料,采用吊瓶输液技术分别对其施入不同浓度(1、2、3、4、5、6 g/L)的配比肥料(N∶P∶K=3∶1∶2),研究肥料浓度与绿橙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并考查不同施肥浓度对绿橙主干和茎粗增长的影响。[结果]吊瓶输液施肥浓度与绿橙果实产量存在显著相关(R2=0.765),施肥浓度为3.45 g/L时绿橙果实产量最高(70.35kg/株),且植株长势较好;施肥浓度为5 g/L时最有利于绿橙茎粗生长,但其主干的高度增长随施肥浓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施肥浓度为3.00 g/L时较有利于果树生长和生产。[结论]6龄绿橙结果树较适宜的吊瓶输液施肥浓度为3.00~3.45g/L。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30+8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施肥对盆栽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志先;刘芳;黄寿先;黄国鑫;莫家兴;张皓磊;

    [目的]为杂交鹅掌楸幼苗寻求最佳的施肥配方,为科学造林和指导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杂交鹅掌楸苗期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具有相关性,不同处理间的杂交鹅掌楸的生物量有显著差异,苗期生长较好的杂交鹅掌楸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比例为1∶0.2∶4。[结论]其最佳的施肥配方是每株施用氮(N)2.64 g、磷(P2O5)1.08 g和钾(K2O)3.55 g,即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9∶1.345,在该条件下,苗高为59.22 cm。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31-8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火鹤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顾丽嫱;李春香;高凤菊;董艳山;胡博涵;

    [目的]明确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火鹤的缓解效应。[方法]以火鹤幼苗为材料,用0.05、0.10 g/L的壳聚糖喷雾诱导后,再用10mg/L的镉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结果]在镉胁迫下,壳聚糖可有效提高火鹤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结论]0.05 g/L的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火鹤的缓解作用好于0.10 g/L的壳聚糖。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34-8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9 ]
  • 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周利兵;

    [目的]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Cu、Zn、Fe、Mn、Co、Se等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青海高原地木耳中的微量元素。[结果]Fe与Co、Se相关极显著,Mn与Zn相关极显著。Fe的第1主成分值最大,说明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Fe的影响最大。海西州地木耳中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西宁市。海西州和海北州地区地木耳中微量元素较丰富,且海西州地木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西宁市。第1公共因子F1在指标Fe、Co、Se上有较大的载荷,第2公共因子F2在指标Cu、Zn、Mn上有较大的载荷。[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开发青海高原地木耳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36-8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小叶蚊母与其他地被植物的园林性状比较分析

    方红;章晓航;

    通过对小叶蚊母与华东地区最常见的火棘、龟甲冬青等8种地被植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小叶蚊母作为地被植物,具有优良的园林性状,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病虫害少。特别是该植物枝条婆娑,树高增长慢,片植群落冠面不易乱,耐阴性强,是最优良的林下地被植物之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38-8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 大树古树移植与养护促活综合管理措施

    吴玉华;杜宇峰;蒙志辉;陈凯;梁卫萍;申晓萍;刘柳姣;陈建玲;

    在阐述大树移植成活的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大树移植技术,具体包括:从大树起挖前切根培养须根;起挖时带土球、修剪、裹干;定植时,对树穴土壤进行改良与消毒,在树干切口刷涂膜剂;移植后,搭建遮阳棚,灌浇生根剂促根,进行树体吊针输液等措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54-9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9 ]

经济作物与药用植物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因

    薛萍;

    [目的]建立HPLC法快速测定茶叶中的咖啡因。[方法]色谱柱Zorbax-C8(4.6 mm×250.0 mm,5.0μm);流动相为0.04 mol/L柠檬酸水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90∶16∶4;流速为1.00 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咖啡因在20~100μg/ml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8.9%~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茶叶和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42-8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5 ]
  • 国内外不同卷烟中水溶性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的差异分析

    王鹏;朱立军;尚军;吕祥敏;戴亚;施丰成;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国内卷烟中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卷烟,而总氮含量明显低于国外卷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最高,国外混合型最低,不同类型卷烟中的大小顺序为:国内烤烟型>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外混合型卷烟;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总氮、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低;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总植物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但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国内烤烟型中的1类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总氮含量最低;在不同价位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大小顺序为:1类>2类>3类>4类。[结论]为研究国内外不同卷烟特点和烟叶原料在工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44-8945+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不同产地九眼独活挥发油成分分析

    蒲兰香;唐天君;袁小红;侯大斌;王博;

    [目的]明确四川省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Aralia cordataThunb.)根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成分。[结果]分别从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根中鉴定出了59、36种成分,分别占其精油总量的57.150%、45.867%。青川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α-没药醇(4.093%)、海松醛(18.857%)、sclarene(6.750%)、松香酸(3.900%)、13β-methyl-13-vinyl-7-en-3-one-podocarp(4.238%)等;茂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α-没药醇(2.502%)、海松醛(10.732%)、[1R-(1R*,3E,)]-3,7-dien-12-ol,4,8,12,15,15-pentamethyl-bicyclo[9.3.1]pentadeca(10.209%)、海松酸(12.305%)等。[结论]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不同地区九眼独活商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标准。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46-8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5 ]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南五加皮挥发性成分

    罗亚男;陶晨;王道平;任竹君;邱江匀;姜艳萍;

    [目的]检测南五加皮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南五加茎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得到酮类、醛类、酚类等不常见挥发性成分,在红毛五加皮、香加皮挥发油中未见,其中含量最多的是5羟-甲基-糠醛,相对含量为58.076%,其余各成分含量均未超过4.000%。[结果]为南五加皮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49-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1 ]
  • GC-MS分析小紫金牛挥发性化学成分

    林秋凤;岑颖洲;伍秋明;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 Benth)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紫金牛的挥发性成分,再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小紫金牛中共鉴定出了56种成分,占样品总量的84.1%,其主要成分是烯烃、酮、醇、酯和酸类物质等。[结论]该研究为认识小紫金牛的化学成分与其药效之间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小紫金牛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51-8952+8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苦楝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王祥培;吴林菁;吴红梅;李雨生;许士娜;

    [目的]分析苦楝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苦楝子挥发油,用气相色谱(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72个色谱峰,鉴定出6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76%。[结论]苦楝子挥发油中,己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是其主要成分,其中己酸占总挥发油量的19.560%。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53-8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3 ]
  • 叶面喷施硼·钼及稀土微肥对五味子成花及产量的影响

    彭威;张友民;

    [目的]利用硼、钼及稀土微肥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进行成花调节,并分析其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9个不同浓度的微肥试验处理,分别为:硼肥低(2 000 mg/L)、中(4 000 mg/L)和高浓度处理(6 000 mg/L),钼肥低(1 000 mg/L)、中(3 000 mg/L)和高浓度处理(5 000 mg/L),稀土低(100 mg/L)、中(300 mg/L)和高浓度处理(600 mg/L),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结果]稀土高浓度处理在提高总花数方面为最佳,比CK增长53.02%,但并不能有效调节雌雄花比例;硼肥中浓度处理在提高五味子雌花数和单株产量上最佳,雌花数比CK增加了151.76%,单株产量比CK增加了65.43%;与CK相比,钼肥能提供五味子总花数、雌花数和单株产量,但增量与硼肥与稀土相比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提高五味子雌花率和产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55-8956+8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1 ]
  • 黔产薄荷不同营养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

    田林锋;胡继伟;秦樊鑫;黄先飞;刘峰;章吉萍;

    [目的]研究5种常见重金属(Pb、Cd、As、Hg和Cu)在黔产薄荷(Mentha haplocalyx)不同营养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探讨影响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的因素,为薄荷入药器官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As、Hg、Pb在黔产薄荷中表现出的规律为叶>根>茎,Cu在黔产薄荷中表现出的规律为根>叶>茎,而Cd在黔薄荷中表现出的规律为根>茎>叶。黔薄荷叶中Cu和Pb的相关系数r=-0.952(P<0.05);药材GAP基地土壤中As和Pb的相关系数r=0.987(P<0.05)。[结论]薄荷不同器官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其中叶中的含量相对于其他器官较低,且重金属的含量在限定范围内,为入药首选;营养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生长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相关性不大。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57-8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5 ]
  • 不同提取方法对苦苣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刘占文;赵小亮;

    [目的]筛选苦苣菜多糖提取方法。[方法]设计超声波、微波、超声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水溶提取法进行比较;以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评价测定方法。[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苦苣菜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率最高,为23.16%,其次是微波、水浴和超声波,提取率分别为22.33%、20.98%和19.54%。[结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效果最好,即准确称取苦苣菜干粉5.0 g,加入100 ml蒸馏水混匀后,置于超声-微波仪中提取。超声功率50 W,频率50 kHz,微波频率2 450 MHz;80℃条件下提取30 min,过滤收集滤液,残渣重复提取1次,合并滤液,200 ml定容,测定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选用蒽酮-硫酸比色法,葡萄糖浓度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比色波滤为620 nm,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值为0.22%(n=5)。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60-8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6 ]
  • 桔梗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刘晓清;郑友兰;蔡景竹;马春英;

    [目的]确定去皮以及不同干燥温度对桔梗中总多糖的影响,从而为建立桔梗产地初加工的最佳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桔梗采用水提醇沉进行精制,采用苯酚-硫酸试剂显色,测定样品中桔梗多糖的含量。[结果]桔梗皮中多糖含量和带皮样品中多糖含量相差不大,均低于去皮后多糖的含量。去皮后桔梗干燥迅速,在50℃下烘干总多糖含量最高。[结论]桔梗去皮加工较不去皮加工总多糖含量高6.1%;同时去皮后桔梗容易干燥,故以去皮加工为好。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62-8963+8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7 ]
  • 7种菊科药用植物的RAPD分析

    樊晓霞;颜松;唐静仪;茆灿泉;李迪强;王万军;

    [目的]利用RAPD技术研究7种菊科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从50条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扩增DNA片段数据用UPGMA聚类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10条引物共扩增出337条带,多态性带337条。聚类结果显示,RAPD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族内属间与传统分类系统一致。[结论]该研究可为菊科药用植物的鉴别提供参考,并为针对性地进行菊科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64-8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5 ]
  • 一株克服地黄连作障碍有益菌的鉴定及其LuxAB基因标记

    谭亚男;马汇泉;温学森;刘舒;

    [目的]研究对克服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连作障碍有益的43号菌的性质及其对地黄连作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利用细菌16S rDNA的保守序列进行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等特征对筛选得到的能够克服地黄连作障碍的43号菌进行鉴定;利用LuxAB发光酶基因对其进行标记,经抗性平板筛选,滴加葵醛在暗室进行检测,看是否得到了重组菌株;比较标记前后菌株对培养基中加入生地提取液的组培苗的作用效果。[结果]鉴定结果表明,43号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检测结果表明,得到重组菌株,命名为C-43。经过比较,标记前后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基本没有变化,确定C-43对克服地黄连作障碍仍然有益。[结论]经过标记后的恶臭假单胞菌C-43号菌可用于后续的大田研究。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67-8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5 ]
  • 人参发根的诱导及其分子检测

    郜玉钢;孙卓;臧埔;王南;赵春琳;李璠瑛;张连学;

    [目的]探讨发根农杆菌诱导人参发根分子机理。[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感染3年生人参根外植体,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人参发根,并对其进行分子检测,考察rolB和rolC基因是否转化并整合到人参基因组中。[结果]成功获得了人参发根,该发根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得到了很好的继代;从人参发根DNA中检测到rolB和rolC基因,与已发表发根农杆菌质粒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结论]发根农杆菌质粒的rolB和rolC基因已转化并整合到人参基因组中,是人参发根产生的分子机理。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70-8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广西道地药材山豆根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唐美琼;韦范;李林轩;黄永才;覃柳燕;缪剑华;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高质量道地药材山豆根DNA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结果]应用该法可有效地去除多糖等干扰物质;得到的DNA纯度高、完整性好,可以被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MseI完全酶切,经AFLP分析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条带。[结论]该方法是一种适于山豆根叶片总DNA提取的较理想的快速途径,得到的DNA可以进一步用于分子生物学操作。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73-8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中药材桔梗规范化栽培部分关键技术研究

    郑树生;宋春梅;

    [目的]基于GAP认证,研制北方中药材桔梗[Platycodon grandi florum(Jacq.)A.]规范化种植技术,为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桔梗生长发育规律确定其最佳采收期;并筛选桔梗立枯病和叶斑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结果]9月中旬是桔梗最佳收获期,此时气候冷凉干燥,便于桔梗的后处理。配合施用75.0%巨邦超微可湿性粉剂0.7 g/L和50.0%多菌灵可湿性超微粉1.4 g/L防治立枯病和叶斑病,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桔梗优质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75-8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1 ]
  • 香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邢莎莎;陈超;

    综述了香椿中挥发油、黄酮、多酚类及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近年来发现香椿提取物抗氧化、抗癌、降血糖、抗凝血、免疫增强、抑菌等新的药理活性,为我国丰富香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78-8979+8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02 ]
  • 多效唑浸种对决明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朱霞;胡勇;王晓丽;陈诗;

    [目的]研究多效唑(PP333)对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P333对决明子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PP333浸种可延缓决明子种子萌发,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但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简易活力指数。PP333浸种还能增加决明子幼苗茎粗,促进植株矮化,促进侧根生长,明显提高幼苗的抗倒伏能力。综合考虑,决明子种子用100mg/L PP333浸种24 h,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决明子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80-8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8 ]
  • 火麻仁种质抗性试验研究

    吴发明;李敏;王兵;俸世洪;王道清;

    [目的]鉴定不同产地火麻仁种质抗逆性强弱,为火麻仁药材栽培引种提供科学的选择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控温的方法,测定了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21份火麻仁种质资源的抗旱、抗寒和耐涝的性能;采用大田种植,调查观测的方法测定火麻仁种质抗叶面跳甲的性能。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火麻仁种质资源抗性恢复指数RI值和虫口密度,综合评价了21份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耐涝性、抗寒性和叶面跳甲抗性,并采用加权评分法对21份火麻仁种质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被测21份材料中,各产地火麻仁抗逆性综合评分为49.85~84.10,评分前3位的分别是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靖边和云南楚雄禄丰产火麻仁,评分最低者为贵州贵阳息烽。[结论]各产地火麻仁种质的抗逆性各不相同,在引种栽培时应根据栽培地域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栽培。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82-8983+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研究

    张亮;林鹏程;李虎业;马学华;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提取物的最佳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业化高效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作为考察指标,通过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6种商品化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上样液的吸附流速、pH值及浓度,洗脱液的浓度、流速等纯化条件。[结果]采用HPD-400作为吸附树脂,50%乙醇作为洗脱液,pH值为3的红花提取液,上样吸附流速为6 BV/h,洗脱流速为8~10 BV/h时纯化效果较好,在该条件下HSYA的收率为73.8%,纯度为35.7%。[结论]大孔吸附树脂法优化纯化条件后,提高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纯化效果,这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业化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84-8985+8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5 ]
  • 虎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林玉桓;李晶;

    [目的]筛选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方法]对中药虎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虎杖水提物浓度为50 mg(生药)/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达68.5%,IC50约为37 mg/ml。虎杖水提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33 mg/L。采用层析分离得到了虎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初步鉴定为多糖物质。[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发现高效、安全的降低餐后血糖新药物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86-8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0 ]
  • 大叶胡颓子茎的抗菌活性研究

    赵智博;张雨辰;卢奕丽;刘建萍;

    [目的]研究大叶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 Thunb.)茎的抗菌活性。[方法]用乙醇对大叶胡颓子茎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大叶胡颓子茎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氏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3.332~6.667 mg(生药)/ml。随着pH值的变化大叶胡颓子茎提取物的抗菌效果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大叶胡颓子今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89-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翅果油树总生物碱的抑菌作用

    张家铭;穆楠;睢玉祥;孙晓春;闫桂琴;

    [目的]为将翅果油树总生物碱作为植物源农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超声辅助法从翅果油树叶片中提取总生物碱,经系统分离获得5种生物碱组分,并测试各生物碱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5种翅果油树生物碱组分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苹果树腐烂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其中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抑菌作用最强,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4和0.8 mg/ml;当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实际作用浓度为3.2 mg/ml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2.7%和93.4%。翅果油树生物碱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高温处理不会降低其抑菌活性;酸化处理会降低其抑菌活性,而在经过酸化处理的抑菌液中,生物碱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翅果油树中提取的总生物碱有希望开发成广谱性植物源杀菌剂。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92-8994+9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0 ]
  • 石榴皮多酚的提取及抑菌作用

    王玲;焦士蓉;雷梦林;唐远谋;唐鹏程;谌晓洪;

    [目的]优化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粗提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石榴皮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石榴皮多酚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筛目数为60~80目,提取功率为385 W,料液比为1∶25(W/V),提取时间为120 s,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石榴皮多酚得率最高达21.4%。石榴皮多酚粗提物浓度在0.96 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5、1.10、0.95 cm,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80、1.60、0.40g/ml。[结论]该研究为从石榴皮中提取天然药物并为寻找天然抑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95-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70 ]
  • 杜仲叶挥发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巩江;倪士峰;路锋;骆蓉芳;刘翠;王仲孚;李文华;

    [目的]研究杜仲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杜仲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18%。其中,含量在3%以上的组分有:叶醇(19.61%)、3四-氢呋喃甲醇(57.02%)、植醇(6.37%)。[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杜仲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8998-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0 ]
  • 基于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法的肿节风粗黄酮纯化研究

    周斌;李雁霞;李忠贵;曾宪仪;朱才庆;余华;魏东芝;

    [目的]筛选适用于肿节风(Sarcandra glabra)粗黄酮类物质纯化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比较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肿节风总黄酮的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用不同梯度浓度的乙醇洗脱HPD-600大孔吸附树脂,并计算总黄酮回收率和纯度。[结果]HPD-600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率为86.56%,纯度可达68.7%。[结论]HPD-600树脂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肿节风粗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00-9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 重组酪醇糖基转移酶表达条件的优化与纯化

    胡耀辉;朱蕾;于寒松;

    [目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红景天苷的方法。[方法]试验借助SDS-PAGE方法对重组目的基因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诱导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参数对重组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结果]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5 h,IPTG浓度0.6 mmol/L,诱导温度37℃;用镍柱亲和层析对该含有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9%以上的目的蛋白。[结论]该项研究为重组糖基转移酶的纯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02-9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黄山浮溪河流域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王慧忠;汪美英;刘恒霞;

    [目的]调查研究黄山浮溪河流域的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情况。[方法]通过对安徽黄山浮溪河流域的蕨类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结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医药中有关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少数民族医药中蕨类资源利用情况,对该流域药用蕨类资源中鳞毛蕨科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同时讨论了黄山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结果]黄山浮溪河流域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植物有12种,隶属于3个属。[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保证其药源供应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资料。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05-9006+9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6 ]
  • 超临界CO_2萃取麻疯树不同部位中挥发性化学物质成分的研究

    和丽萍;郎南军;冯武;余珍;马惠芬;郑科;彭明俊;孔继君;袁瑞玲;赵琳;苏一;向振勇;

    [目的]比较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异同,为进一步了解麻疯树各部位化学物质成分及研究麻疯树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了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所得萃取物为深黄色或淡黄色液体,产率为叶0.53%、树皮0.56%、种子0.7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结果]从麻疯树叶、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检测出26、26、1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66.88%、36.44%、88.31%。化合物类型以酮、酯、脂肪类、萜类化合物、甾醇类、有机酸类、烷烃等化合物为主。麻疯树叶、皮及种子中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24-9126+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2 ]
  • 四种悬钩子属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康琴;葛建;孙骏威;林芳;李明揆;李贞;孙峰;林伟;

    [目的]比较4种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茅莓、蓬蘽、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得4种药用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茅莓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8.71%,叶为1.65%,茎为1.58%;高粱泡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3.33%,叶为1.23%,茎为0.86%;蓬蘽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59%,叶为1.41%,茎为1.01%;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64%,叶为1.18%,茎为0.86%。[结论]不同植物其总皂苷含量依次为茅莓>高粱泡>蓬蘽>红腺悬钩子;4种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依次为根>叶>茎。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31-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6 ]
  • 赤爮属药用研究概况

    陈星宇;巩江;倪士峰;路锋;侯恩太;李文华;孙芳云;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赤爮属植物的产地、品种、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更进一步的研究赤爮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资料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63-9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 磁石的药用研究概况

    吴锦斌;巩江;倪士峰;仝瑛;骆蓉芳;侯恩太;田苗;

    对磁石成分、工艺、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概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75-9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1 ]
  • 峨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杨超;唐静雯;涂显琴;耿耘;马超英;

    峨参是峨眉山道地中药材,作用广泛。概述了峨参的药效及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峨参的杀虫、抗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哮喘、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以及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77-9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8 ]

动物与饲料科学

  • 蒲公英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介质及SOD含量的影响

    刘利本;平家奇;李佳佳;刘妍;王韵篪;张雪梅;

    [目的]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炎症介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LPS滴鼻建立小鼠ALI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蒲公英剂量(2.5、5.0、10.0 mg/kg)组和地塞米松(0.5 mg/kg)组。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检测肺泡支气管灌洗液中INF-γ、NO、PGE2含量。[结果]蒲公英水提物可增强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SOD的释放,降低BALF中炎症介质INF-γ、NO、PGE2的含量。[结论]为蒲公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07+9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8 ]
  • SPF产蛋鸡IB HI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的相关性试验

    景小冬;章振华;李林;张建伟;姜北宇;

    [目的]探讨SPF产蛋鸡IB HI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SPF产蛋鸡随机分成A1、A2、B1及B2 4组,A1组用H120活疫苗免疫,A2组先用H120活疫苗免疫后再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加强免疫,B1组为不免疫攻毒对照组,B2组为正常对照组。在免疫前后对试验鸡定期采血,测定IB HI抗体。当鸡群产蛋达高峰时,A1、A2及B1组试验鸡用IBVM41株强毒攻击,观察各试验组鸡临床表现,记录鸡只产蛋情况。[结果]H120活疫苗免疫后第30天,HI抗体滴度达4.45log2;用三联苗加强免疫后第30天HI抗体滴度达7.35 log2;攻毒前A1、A2、B1及B2组试验鸡IB HI抗体滴度分别为4.24 log2、7.4log2、2.1 log2和2.1 log2;攻毒后,A1组个别试验鸡出现了短暂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11.7%;B1组试验鸡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30.9%,并出现较多的软壳蛋、无壳蛋及畸形蛋等;而A2组和B2组试验鸡的产蛋始终均保持正常。将攻毒后不同IB HI抗体滴度的SPF产蛋鸡的产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证明,当鸡只的IB HI抗体滴度≥6 log2时,攻毒对产蛋率没有影响;抗体滴度为5 log2时,产蛋下降6%;抗体滴度为4 log2时,产蛋下降11.3%;抗体滴度≤3 log2时,产蛋下降29.6%。[结论]产蛋鸡的IB HI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力有很大关系。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08-9010+9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

    郝子悦;刘忠慧;

    [目的]探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NCSU-23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培养时间(36、40、44和48 h)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44 h后,成熟率最高,为81.4%;猪卵母细胞在成熟培养液培养22h后,再在无激素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2 h时,成熟率最高;添加性腺激素的组成熟率显著高于不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添加性腺激素能显著提高猪卵母细胞成熟率。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11-9012+9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马冬雪;姚瑶;胡奕;赵宝华;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是重要的猪肠道传染病,能引起肠上皮细胞特征性的A/E损伤,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简要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及其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13-9015+9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0 ]
  • 蓝耳康A对仔猪PRRS疫苗免疫效果和主要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李雪华;刘俊伟;郭延峰;崔金忠;

    [目的]研究蓝耳康A对仔猪疫苗免疫效果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为今后绿色免疫增强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长大二元仔猪50头,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Ⅰ组),试验组(Ⅱ组),25头/组。在25日龄时肌肉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蜂胶灭活疫苗(2 ml/头)。用蓝耳康A拌料(10 ml/kg),饲喂试验组仔猪,7 d后,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效价,E-玫瑰花环试验测定细胞免疫水平,并计算增重效果。[结果]蓝耳康A能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效价4个滴度,E-玫瑰花环形成率平均提高7%,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5.68%。[结论]仔猪饲料中添加蓝耳康A能明显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仔猪的日增重,以及提高其生产性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16-9017+9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9 ]
  • 吉林地方特色肉牛发情周期内生殖激素变化规律研究

    李成娇;王宏娟;朱晓玲;李纯锦;杨正涛;张乃生;张嘉保;周虚;

    [目的]研究吉林地方特色肉牛发情周期体内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国产特色肉牛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地区优质的草原红牛和延边黄牛,以及西门塔尔为试验对象,对发情周期内3个品种牛的血清与尿样中的孕酮、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素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发情第21天已孕与未孕肉牛的孕酮和雌二醇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促黄体素含量在发情当天与其他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检测肉牛发情早期血液中孕酮含量对发情鉴定及早期妊娠的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18-9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8 ]
  •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赵虎;张鹏;吴兴龙;李相运;

    [目的]研究Rho激酶特异抑制剂Y-27632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取小鼠早期胚胎2细-胞,经体外培养1~2 d后,进行细胞计数、受体移植,观测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细胞数目和胚胎着床效率的影响。[结果]早期胚胎经Y-27632处理后,胚胎发育延迟,囊胚出腔脱带时间推后,试验组胚胎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同期胚胎相比细胞数目增加,差异显著(P<0.05),着床效率相当。[结论]Rho激酶特异抑制剂Y-27632对小鼠早期胚胎细胞数目增加和延迟着床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21-9022+9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0 ]
  • 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孙齐英;

    [目的]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0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添加有100 g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9 d。[结果]B组的4%标准乳量、矫正体重后的产乳量、牛奶中的非脂乳固体和灰分高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的第14、28和42 d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LYM)、淋巴细胞百分含量(LYM%)和IgG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奶牛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免疫功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26-9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91 ]
  • 奶牛隐性乳房炎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

    肖颖;谷维娜;钱明明;刘磊;赵宝华;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和特异性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多重PCR从基因水平上对70份临床疑似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多重PCR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阳性样品数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82.5%;传统生化方法检测阳性样品数为53份,阳性检出率为75.5%,两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2%。[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多重PCR检测方法。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29-9031+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7 ]
  •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獭兔产皮性能的影响

    孙全文;

    [目的]探讨3种不同饲料添加剂水平的饲粮对獭兔产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0日龄健康美系獭兔60只,按性别对等原则分成Ⅰ、Ⅱ和Ⅲ3组,试验期为100 d。试验Ⅰ组为基础饲粮加营养型物质组;Ⅱ组为基础饲粮加营养型物质和中草药添加剂组;Ⅲ组为基础饲粮加营养型物质和中草药添加剂以及酶制剂组。试验期结束屠宰,测定獭兔的皮张面积、皮张厚度、被毛密度、被毛细度以及粗毛率等产皮性能。[结果]试验Ⅲ组产皮性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相比产皮性能各项指标略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营养型物质中草药添加剂和酶制剂对獭兔产皮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32-9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0 ]
  • 蜜蜂主要疾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田素润;

    蜜蜂主要传染性疾病对蜜蜂的生存和繁衍危害严重,直接影响蜂业的发展和养蜂者的经济收入。蜂农掌握蜂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做到准确诊断,规范用药,合理治疗。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34-9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中药材西藏山溪鲵再考证

    漆朝晖;龚大洁;吴洪超;候峰;

    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又名衫木鱼、羌活鱼、娃娃鱼、山辣子和接骨丹,隶属有尾目(Urodela)小鲵科(Hynobi-idae)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是一种适应于高原或高山的冷溪性有尾两栖动物,为我国珍稀的经济两栖动物,有重要的药用及科研价值。历代药籍中山溪鲵属动物大多作为中药材记载,多以羌活鱼为药材名。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39-9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酚氧化酶活性及表达差异研究

    吴必顺;韩宏岩;王大永;宋宜娟;马洪利;许维岸;

    [目的]研究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酚氧化酶(PO)的活性及其酶原(PPO)mRNA表达量差异。[方法]用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黄粉虫末龄幼虫、蛹和成虫。24 h后测定血淋巴的PO活性,并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PPO的表达量。[结果]PO活性表现出随龄期推进活性加强的趋势,即成虫的活性最高,蛹次之,末龄幼虫最低。没有经过处理时,蛹期几乎没有PPO基因的表达。经细菌处理后,PPO表达量增加,但末龄幼虫最低。[结论]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血淋巴PO活性以及表达量存在差异,具有发育时期相关性。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41-9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4 ]
  • 棕点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董杨;冯永勤;梁盛;刘璐;

    [目的]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探索棕点石斑鱼大水体育苗技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并培育出健壮苗种,缓解当前棕点石斑鱼养殖苗种匮乏问题。[方法]先利用微生物在池中建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然后进行棕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培育。[结果]2007和2008年2年中共进行5批育苗试验,共购买棕点石斑鱼受精卵5 kg,其中每批购受精卵量均为1 kg,平均孵化率为91.5%,5批共孵出仔鱼593.5万尾。5批孵化的仔鱼育苗均取得成功,共培育出体长2.0~3.5 cm的鱼苗82.3万尾,仔鱼平均育苗成活率为13.9%。[结论]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仔、稚鱼培育能有效提高鱼卵的孵化率、育苗的成活率和减少互相残食,因此该育苗技术是可行的。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43-9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海蜇养殖与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伯虎;李八方;许志恒;高昕;赵雪;蔡扬鹏;

    中国海蜇渔业和食品医药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笔者对常见海蜇产品的加工技术以及海蜇生物活性成分的开发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海蜇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45-9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3 ]
  • 柳江市区段底栖动物的生态研究

    程谦伟;孟陆丽;易弋;许金蓉;

    采用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物种对柳江的水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相似水体研究结果比较,并辅以生物指数分析,对调查水域进行了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水体明显受到污染,水质可初步划定为富营养型。提出了对该水域环境管理和改善水质的措施和建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48-9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2 ]
  • 西北部分地区草样中微生物多样性及乳酸菌种群的研究

    谈重芳;王晶晶;李宗伟;常胜合;秦广雍;王雁萍;蔡义民;

    [目的]为牧草青贮饲料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分析西北地区牧草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从中分离鉴定了11株乳酸菌,并研究了这些乳酸菌的结构和特性。[结果]分离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和兼性厌氧菌。所分离得到的菌株中同型发酵占78%。根据所分离的乳酸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这些乳酸菌可被分为3组(A,B和C)。经表型分类鉴定,A组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B组为球菌(Leuconostocaceae),C组为球菌(Lactococcus)。[结论]分离鉴定了西北地区牧草附着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为牧草青贮饲料的制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51-9053+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农业灾害防御

  • 大蓑蛾的为害及防治方法研究

    张连合;

    [目的]研究大蓑蛾的为害症状及与其他种类间的识别,并探讨对其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调查大蓑蛾在田间的为害症状并与其他常见蓑蛾进行比较;分析大蓑蛾不同防治方法的特点,并总结几类常见蓑蛾的防治措施。[结果]大蓑蛾寄主广泛,主要以幼虫为害;白囊蓑蛾与茶褐蓑蛾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茶丛光秃。喜集中为害;茶小蓑蛾幼虫咀食叶片,使之斑驳破烂。大蓑蛾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为辅;白囊蓑蛾与茶褐蓑蛾在发现虫囊时应及时摘除,集中烧毁。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昆虫。另外可以施用化学药剂;茶小蓑蛾防治适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结论]该研究可为蓑蛾类昆虫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23-9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5 ]
  • 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动态分布研究

    张亮;鹿秀云;李社增;李宝庆;郭庆港;马平;董金皋;

    [目的]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方法监测棉花黄萎菌在较抗棉花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较感棉花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体内的传导情况。[结果]棉花黄萎菌可以有效侵入抗、感棉花品种的根部,但病原菌很少再向抗病品种海7124的上部茎和叶部传导,而感病品种鄂荆1号向上传导的菌量很大。[结论]初步确定海7124的抗病特性表现为不抗侵入但可有效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的传导,感病品种鄂荆1号既不抗侵入也不抗传导。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54-9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9 ]
  •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席敦芹;

    [目的]筛选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最佳药剂。[方法]比较4种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第2次喷药后14 d,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效最高,达95.31%;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为93.34%;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最差,仅为47.24%。[结论]建议在生产上轮换使用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防治黄瓜霜霉病。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57+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5 ]
  • 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张鑫;陈国华;陈芳清;乐超银;

    由于魔芋产业的扩大,软腐病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加之化学合成农药的危害加大,生物防治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58-9059+9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1 ]
  • 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江英志;谢桂勉;

    综述了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仪器分析法、酶抑制法和酶免疫分析法在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60-9061+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6 ]
  • 农药中间体-氯乙酸生产中废盐酸的回收利用研究

    李忠军;刘斌熙;陈云波;林盛承;许育新;纪志勤;蔡震龙;黎彧;

    [目的]研究农药中间体-氯乙酸生产中废盐酸的回收方法。[方法]首先,配制K2SO4标准溶液,测其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测定废HCl溶液中初始SO42+的浓度;最后,采用BaCl为沉淀剂去除SO42+,测定其处理后溶液的SO42+浓度。[结果]用BaCl作为沉淀剂可将废HCl中绝大部分的SO42+沉淀出来,提纯后盐酸中SO42+含量为24.8μg/ml。[结论]用BaCl提纯废HCl的工艺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62-9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资源与环境

  • 2008年初珠三角地区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成因初探

    何伟芬;唐洁;彭端;何华庆;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等,初步分析2008年1月13日~2月2日珠三角地区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罕见天气过程是发生在严重的"拉尼娜"事件背景下,欧亚地区异常型大气环流稳定维持,冷空气堆积明显,冷高压中心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中低纬南支槽活跃,850 hPa锋区强盛,华南中低层逆温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对珠三角地区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环流形势预报起到了很好的指示作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64-9066+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 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

    李长坡;李青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城市边缘区或城镇密集区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基于功能区的思想,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探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对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67-9069+9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91 ]
  • 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蒋小平;

    以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对河南省2008年生态子系统承载力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及分析,并提出增强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针对性策略。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70-9071+9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北京冬小麦生长期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叶彩华;栾庆祖;高燕虎;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的影响。[方法]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的初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终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冬前积温、冬季负积温等作为小麦不同生长期农业热量资源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冬小麦种植区近50年的热量资源变化特点、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从冬前壮苗对冬前积温要求的平均状况来说,北京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24~29日;返青期有提前趋势,停止生长期有推迟趋势;以冬季负积温作为越冬冻害标准来看,若低温发生期间无雪覆盖或冬前小麦抗寒锻炼不充分,近50年可能造成冻害的年份频率高达54%,但1988年以来气候变暖明显,冬季负积温不易发生冻害年的频率高达77%。[结论]分析北京冬小麦在热量资源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突变特征,为合理利用气候变暖条件下农业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72-9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7 ]
  • 一次雹暴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吴彬;陈钟荣;张晶晶;纪雷;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模拟了2007年7月25日发生在南京市六合县的一次强雹暴过程,分析了风暴的气流场、雷达回波结构、涡度场和含水量等宏观微物理的分布及其演变。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的雷达回波强度及回波顶高与雷达观测资料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表明,在雹云强盛时期,近地面层是以辐散气流为主,中上层是以辐合上升气流为主,气流在顶端转变方向,形成辐散出流;模拟的高含水量中心,对应着雷达回波图上的强回波中心,出现在上升气流最大区附近,动力场与物质场配合得较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77-9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衡阳市空气质量变化研究

    刘衡林;易诚;陈津端;

    在衡阳市区设置7个监测点,对市区内SO2、NO2、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等进行长期监测,并通过统计分析及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2001~2005年期间,衡阳市城区大气污染SO2、NO2、降尘及硫酸化速率均有不明显下降,但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明显。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83-9084+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9 ]
  • 沈阳东陵区农业降水满意程度及旱涝评价

    董晓明;刁军;刘凤芝;贺明慧;

    应用积分湿度指标(I值)和湿润指数(K)评价沈阳东陵区自然降水对农业需水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50%以上的年份农作物全生育期内自然降水量的满意程度达100%,87.9%的年份自然降水量的满意程度为80%,12.1%的年份自然降水量不满意。春季重旱年份占24.1%,缺水量约40 mm;夏季中涝程度以上年份占8.6%,降水量盈余约100 mm;秋季降水变率较大,旱、涝均有发生,重旱以上年份占13.8%,中涝以上年份占5.1%,缺水量约16 mm。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85-9086+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阿拉尔垦区玉米种植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牛建龙;

    依据阿拉尔垦区1961~2005年的降水量、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分别对该垦区光合、光温、光温水、光温土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垦区光温生产潜力为现实生产力的225.68%,光温资源丰富;光温水生产潜力为现实生产力的21.55%,水分是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因子;光温土生产潜力为现实生产力的108.30%,土壤肥力是限制玉米高产的关键因子。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87-9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水稻黑暗条件下超声强化耐受硝基苯能力研究

    刘娟;王越;徐倩;

    [目的]模拟自然黑暗条件下常规水稻对不同浓度硝基苯的耐受能力,寻找解决松花江源水中硝基苯污染对农田中水稻灌溉的影响。[方法]进行常规水育种发芽,土培后观察水稻生长状态;选用不同浓度的硝基苯试剂进行水稻育种发芽耐受性试验,并对硝基苯含量进行高效液相检测;采用物理超声降解技术结合水生生物降解技术,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最佳生物降解条件。[结果]水稻在11.910、1.191 mg/L硝基苯溶液中长势良好,与对照组在根长、茎长上不存在差异,且在超声条件下水稻对硝基苯的最大耐受力为1 191 mg/L。超声强化降解的最佳条件为:1 191.000 mg/L硝基苯溶液,时间20 min,功率100%。[结论]水稻对一定浓度硝基苯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生物降解能力。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89-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铜对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效应研究

    周建利;黄芬肖;卫泽斌;吴启堂;丘锦荣;秦巧燕;

    [目的]研究Cu污染对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效应。[方法]在不同浓度Cu(0、100、200、400 mg/L)胁迫下,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和苋菜(Amaranthus tricolour)进行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蔬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生物量及Cu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Cu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100和200 mg/LCu胁迫对蔬菜苗长具有显著影响,萝卜对过量Cu毒害的耐性强于小白菜和苋菜;各处理3种蔬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Cu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萝卜可食部位Cu含量低于小白菜和苋菜。3种蔬菜对土壤中Cu的富集指数表现为苋菜>小白菜>萝卜。[结论]在遭受Cu污染的农田中,种植萝卜比种植小白菜和苋菜更有利于减少Cu进入食物链。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92-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WRF数值预报模式气象资料的同化处理与对比分析

    潘江勇;李发明;荆大为;

    应用WRF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同化模块(WRFDA)对常规观测资料和青岛市气象台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进行同化试验。以山东半岛2009年7月8日夜间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为例。首先,以7月8日00:00(文中所有时间均为国际时间)NCEP再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对00:00的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同化,积分36 h;其次,将上述试验积分12 h后对7月8日12:00的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循环同化试验,并积分24 h。将以上同化后得到的初始场结果和数值预报场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规观测数据的同化对初始场各层的风、温度、水汽等要素均有影响,但对雨水混合比影响较小;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同化,使初始场的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增加,高层水汽减少,并且使中低层雨水混合比增大;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初始场各层的风均有明显影响。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初始场的调整比常规观测资料大一个量级以上,同时同化上述2种数据后显示,风、水汽、雨水混合比结果明显趋近于单独同化雷达数据的结果。以00:00为初始场同时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并积分36 h的结果,对较大范围的强降水落区的修正效果最好:同化前降水中心位置和降水量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相差较大;同化后降水中心和降水量都与实况比较接近,但模式没有模拟出青岛地区小范围的暴雨天气。同化12:00雷达资料后,模式模拟的青岛地区的降水落区与降水量均与实况接近。试验结果说明,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对中尺度环流形势有较好的改善,能较好地模拟出大范围的降水落区,但对小尺度的系统模拟效果较差;同化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模拟效果较好,但仅适用于短时临近预报;而循环同化可以将两者的优点相结合,综合利用2种资料能改善模拟效果,增加预报结论的可靠性。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98-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9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16 ]
  • 基于MODIS数据的蔗区旱情监测与评价——以广西崇左市为例

    王君华;莫伟华;钟仕全;丁美花;孙涵;

    以广西甘蔗主产区的崇左市蔗区为研究区,基于MOD IS数据,采用植被温度指数模型对2004~2008年研究区发生的秋季甘蔗旱情进行遥感监测,并利用旱情综合评价指数对研究区进行旱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8年5年中,研究区2004和2006年干旱最严重,旱情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35.4和24.4;2005、2008及2007年干旱较轻,旱情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1、0.2和0.8。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03-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 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分析及旅游开发探讨

    袁尧清;文红;

    采用DLY-3F型森林大气测量仪,对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针叶林中空气负离子年平均浓度要高于阔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首先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逐渐升高,随后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动态水附近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静态水;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冬季最低,而日变化的高峰值出现在7:00~9:00和22:00~24:00;下雨后负离子浓度和CI地下雨前明显升高;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是空气相对湿度。该区空气负离子含量整体较高,空气质量达到清洁程度。针对空气负离子可作为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的重要资源的现实情况,提出进一步开发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建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06-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7 ]
  • 不同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炎;王丹;

    [目的]为正确使用TDR法和FDR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铝盒烘干法为标准,通过对TDR法和FDR法进行校验,明确它们的优缺点及土壤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3条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横坐标在3.0~23.0时,θT比θF更接近真实值(θv);横坐标在18.0~23.0时,θT与θv基本一致;横坐标大于23.0时,θv、θT和θF之间的差距甚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了2、3、4和8点,FDR的测定结果与θv的差距都很大;TDR的测定结果与θv的差距都很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FDR的曲线在最下面,与θv的曲线始终保持一段距离,它们之间只有2个交点;TDR和θv的曲线都在上面,它们距离很小,有7个交点,说明TDR的测定准确度比FDR的高。[结论]用TDR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准确、方便、快捷。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0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91 ]
  • 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春荣;肖文军;

    综述了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生态学在植物入侵下的研究前景。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13-9115+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41 ]
  • 上海市外环绿地闵行段土壤动物和土壤有害动物的群落特征

    方芳芳;由文辉;

    为了解上海市外环绿地(闵行段)土壤动物和土壤有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于2009年7月对闵行段外环线内外两侧的2样带中6样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凋落物层和真土层土壤动物共5 120只,隶属于6门12纲20目,共38个类群。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其中凋落物层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长角虫兆科,真土层为线虫纲。栾树群落的密度-类群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6样地中最高,外环线内侧杉树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土壤有害动物密度在样地外环线内侧的樟树群落中最高,总密度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16-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徐柳园;李洪波;

    在回顾生态足迹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2方面把握生态足迹发展的总体脉络。结合当前生态足迹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后续应在研究尺度更微观、改进计算方法和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等方面开展工作。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20-9123+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87 ]
  • 外来物种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入侵及其影响

    江艳;曾珍英;张自斌;

    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研究表明,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基本上都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引入的,而其他野生动物或者自然能量(如风力、流水)则不能或者很少能够将这些入侵植物和动物引入。文章还就外来物种入侵程度与各种因素的影响关系做了分析。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27-9128+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4 ]
  • 天然草地植被固定CO_2释放O_2功能评价——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为例

    杨慧清;

    植被在固定CO2释放O2和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反馈和调节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体现出生态服务价值。根据海西地区草地生态监测和资源调查及相关资料,计算各种草地类型的净初级生长量,进而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估算其固定CO2和释放O2的物质量及其价值量。结果表明:海西地区天然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长量为8 526.22万t,固定CO21.39亿t,释放O21.02亿t。根据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估算出海西地区天然草地植被年固定CO2的价值为284.54亿元。利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估算出年释放O2的价值为385.18亿元。海西地区天然草地植被固定CO2释放O2的物质量和价值量中,高寒草甸类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山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山地干草原和高寒干草原,高寒荒漠类草原面积最小贡献率最低。该研究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系统脆弱且空气稀薄的柴达木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29-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6 ]
  • 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银川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陈丽宇;

    介绍了银川市概况以及其耕地、粮食和人口变化特征,探讨了人均耕地、粮食阀值的确定,建立了人口、耕地、粮食预测GM(1,1)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银川市2009~2020年耕地、粮食总产量、总人口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坚持耕地使用集约化、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31-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6 ]
  • 基于DEA模型的土地储备风险防范研究

    董晓明;汪应宏;许继苹;张锋;韩其栋;

    以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对不同城市之间的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进行比较,以"相对绩效"评价为切入点,通过评定不同城市土地储备投入和产出指标数据,确定造成土地储备风险的因素,最后提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有效控制风险发生的建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34-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4 ]
  • 湖北省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对比研究

    徐新创;程东来;刘成武;

    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其中,1988~2003年是耕地面积减少时期,2004~2007年是耕地增加时期;1998~2002年是建设用地缓慢增长时期,2003~2007年是建设用地增加时期。基于1988~2007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SPSS软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各驱动力因子对耕地面积变化呈负向驱动作用,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呈正向驱动作用,且各驱动力因子对耕地、建设用地驱动作用强弱差异明显;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以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是构成影响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3个主分量,但3个主分量对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程度不同,且作用方向相反,其他一些因子驱动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因子对建设用地驱动作用一般强于对耕地的作用。提出湖北省应从促进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加强规划政策约束以及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上考虑,对土资源实行合理配置,科学合理使用,以期保证耕地安全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37-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8 ]
  • 广东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探讨

    杨杰;任绍敏;

    结合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定试点工作,从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思路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评估技术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以期对即将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提供指导。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41-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55 ]
  • 谷氨酸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及固定化吸附Cr(Ⅵ)研究

    万俊杰;邓毛程;梁耀开;

    [目的]探索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吸附Cr(Ⅵ)的效果。[方法]研究了葡萄糖、谷氨酸浓缩液、KH2PO4、pH和温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絮凝剂的组成,同时研究了利用固定法吸附Cr(Ⅵ)的效果。[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20 g/L、谷氨酸浓缩液30 ml/L、KH2PO42.0 g/L、pH值7、温度3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主要由γ-PGA和多糖组成。固定后的絮凝剂最大Cr(Ⅵ)吸附容量为4.2 mg/g,最佳Cr(Ⅵ)吸附pH值为4。[结论]利用谷氨酸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出有效吸附(Cr(Ⅵ))的絮凝剂。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44-9145+9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不同磷源对海洋卡盾藻生长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庞勇;李斌;吕颂辉;

    [目的]研究不同磷源对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生长和藻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影响。[方法]磷源分别为无机磷(NaH2PO4.2H2O)及有机磷源葡萄糖-6-磷酸(G-6-P)、甘油磷酸钠(G-P)、三磷酸腺苷(ATP)和卵磷脂(LEC)。[结果]海洋卡盾藻可以有效利用NaH2PO4.2H2O,对G-6-P、G-P、ATP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但不能有效利用LEC。以NaH2PO4.2H2O、G-6-P、G-P和ATP为磷源培养的海洋卡盾藻的APA分别从起始的5.86 pmol/(cell.h)下降至第6天的1.25、1.12、1.58和1.72 pmol/(cell.h),而后分别迅速上升至7.35、4.14、3.55和6.25 pmol/(cell.h)。[结论]该研究可为深入研究海洋卡盾的藻营养生理提供指导。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46-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4 ]
  • 有机化合物对有害藻类的控制技术研究

    颜蓉;姬红利;方炎明;吴永红;杨林章;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华、赤潮频繁爆发,藻类问题逐显突出,控藻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合成有机物和天然有机物2部分综述了有机化合物控藻技术的研究进展,且就有机化合物对有害藻类控制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结合我国丰富的陆生植物资源,尤其是中草药资源,开发合理的控藻制剂将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49-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7 ]
  • 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分析

    潘腾飞;齐树亭;武洪庆;高长虹;

    阐述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空气扩散作用、水体呼吸作用和底质呼吸作用。分析透明度与池塘上下层水体溶解氧水平的关系以及空气扩散进入水体的影响因素。水体呼吸作用即水体中浮游生物、细菌呼吸消耗氧气是溶解氧消耗的主要去向。详细分析池塘底泥层次以及底泥对池塘中溶解氧浓度和水质的影响。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55-9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129 ]
  • 模拟降雨条件下万泉河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源强研究

    俞跃;宋玉梅;唐文浩;

    采用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方式,研究了海南岛万泉河流域土壤中N、P、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产流系数越大,携带走的污染物越多,所产生的污染程度越大;TN的流失表现为雨强越大,增幅越大,当雨强为中雨、大雨时PN所占TN的比例为44.43%和44.09%,当雨强为暴雨时PN占TN比例则跃升至77.83%;养分流失速率呈现有机质>TN>TP的特征;PP随地表径流搬运迁移为TP主要的流失形态,且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而DP的流失特征为不随雨强变化而变化;土壤质地、坡度、植物覆盖率对土壤养分流失速率的影响显著。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58-9160+9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4 ]
  •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刘婧;黎忠;张太平;王丽影;胡和平;

    [目的]为科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参考。[方法]将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连续4个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BOD5、NH4+-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92.8%、80.1%、83.6%和91.0%,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1级A标准,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在50%以上。[结论]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可用于处理广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63-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80 ]
  • 三级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研究

    谢宇轩;陈鸿汉;康爱彬;

    将传统人工快渗系统与改良的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对高氨氮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均比传统人工快渗系统分别提高了3.14%、4.47%和20.7%,并可以有效地缓解系统堵塞现象发生。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65-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改性造纸黑液木质素AOL及其降解产物的谱学研究

    朱兆华;王德汉;廖宗文;

    为了解改性造纸黑液木质素及其降解产物的结构特征,对从造纸黑液中分离出并通过化学改性(氨氧化导入氮素)而制成氨氧化木质素(AOL)和未改性的碱木素(ALG)分别制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造纸黑液木质素在改性过程中部分苯环被打破,并在分子结构上接上了氮素,接上的氮素主要以酰胺态存在,而其他结构仍然与未改性的ALG相同。取等量的AOL和ALG分别与等量的土壤样品混合,在保持一定湿度和30℃下恒温培养1个月,用丙酮浸提,制样,进行GC-MS分析,发现有酚、醌类物质及含氮化合物的存在。这些物质的存在可以解释AOL作为控释氮肥的肥效以及作为尿素增效剂所具有的增效作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68-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0 ]
  • 河北省2个赤潮藻新记录种——微小原甲藻和反曲原甲藻

    安鑫龙;李雪梅;

    [目的]记述河北省赤潮藻新记录种。[方法]室内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甲藻门原甲藻属2新记录种—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Pavillard)Schiller和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 sigmoides Bohm。描述标本保存在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有害藻华藻种库。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1 ]
  • 卤代苯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其毒性的QSAR研究

    李玉梅;孙凯;任智勇;

    [目的]探明卤代苯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为化学品环境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慢性毒性。选用价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结果]测得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的MATC值,毒性范围为4.31(氯苯)~5.25(1,2,4三-氯苯)。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主要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有关。取代基对毒性的贡献表现为:Br>C l>NH2>OH。取代基数目越多,化合物毒性越强。[结论]方程-lgMATC=1.1906XVPC-0.3723XVP+4.611能够很好的描述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72-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0 ]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规划修编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王振毅;陈进发;徐剑波;

    以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应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和"我国平均状态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单价表"等研究成果,并通过地类转换,估算出乳源瑶族自治县2005年和2020年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同时结合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方案,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乳源瑶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规划修编方案具有积极正面作用,规划到2020年乳源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38.07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 184万元。此评价方法直观、实用、可行,能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75-9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8 ]
  • 山东省泰安市资源环境对国民经济的绿色修正

    许慧;徐玉新;

    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耗减以及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退化从国民经济总值中扣除,对泰安市2006年的GDP进行了绿色修正核算,从而为泰安市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数据。核算结果表明:2006年泰安市环境生态成本58.22亿元,占GDP的5.75%,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有5.75%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属"虚增值",绿色GDP为953.98亿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82-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正交试验研究

    王全金;李忠卫;李丽;

    [目的]为提高湿地除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美人蕉和风车草构建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试验系统开展除氮正交试验研究,确定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流程、水力负荷、pH值、COD等因素对除氮效果的影响。[结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流程、水力负荷、pH值、COD等对除氮效果均具有影响,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流程>水力负荷>pH值>COD,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流程>水力负荷>COD>pH值;当流程为1 100 mm,水力负荷为181.25 mm/d,pH值为7~8,COD为170 mg/L时,除氮效果最好,美人蕉、风车草湿地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5.90%和55.49%,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0.69%和65.80%。[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的最佳运行工况。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11-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 抚顺市农业光能资源及其利用

    李金义;银燕;祝新宇;迟贵富;

    计算了抚顺地区1957~2006年历年的太阳能总辐射量,分析了其季节分布、地理和年际变化规律。对1957~2006年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地区太阳总辐射能抚顺县最多,新宾县最少;抚顺地区温暖季节太阳总辐射占全年的72%;太阳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有19年周期;农作物产量与光能利用率呈正比。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58-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太湖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初探

    钱祎;车金水;刘振华;宋启军;

    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技术(LLE-GC-MS)测定太湖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太湖水源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烃类、有机酸类、甾醇类等。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61-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8 ]
  • Ag沉积TiO_2光催化降解腐植酸研究

    陈德强;张代明;韦昭平;

    [目的]为饮用水中腐植酸的去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光还原法对纳米TiO2进行Ag沉积,研究改性TiO2/UV体系对腐殖酸的光降解效率,并探讨TiO2用量及腐植酸初始浓度对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适量Ag沉积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Ag沉积量为0.8wt%时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大;焙烧温度为400℃时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增加TiO2用量可提高腐植酸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腐植酸初始浓度的增大,其光降解效率降低,光降解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和Langmuir吸附常数K分别为0.173 5 mg/(L.min)和0.421 5 L/mg。[结论]适量的Ag沉积可提高TiO2光催化降解腐植酸的活性。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79-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7 ]
  • 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乔洁;褚卓栋;周志国;

    不同植被恢复后对侵蚀裸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是当今被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强度、土壤酶活性、土壤群落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综述土壤微生物在侵蚀裸地土壤质量恢复中的作用,并就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82-9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5 ]

贮藏与加工

  • 响应面法优化茯苓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陶跃中;姜辉;舒志愚;杨生玉;

    [目的]优化茯苓深层发酵菌丝体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料比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水料比与茯苓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茯苓多糖水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3 h,提取温度73.8℃,水料比29.8∶1;多糖得率理论值达到2.45%,实际得率可达2.57%。[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可信,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2010年17期 v.38;No.306 9095-9097+9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大豆蛋白与大豆肽对淀粉糊性能的影响

    孙旸;孙春玉;陈光;

    [目的]研究添加大豆肽和大豆蛋白对淀粉糊化、凝沉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研究淀粉糊化和凝沉过程中大豆肽和大豆蛋白对淀粉糊黏度、抗剪切性能和凝沉性的影响。[结果]添加1.00%大蛋白使淀粉糊最高黏度升高30.72%,而添加1.00%的大豆肽使其最高黏度下降26.63%。添加1.00%的大豆肽使崩解值上升55.10%,而添加1.00%大豆蛋白使其崩解值升高77.78%。添加1.00%的大豆肽使回生值上升16.32%,而添加1.00%的大豆肽使其回生值下降82.28%。[结论]大豆蛋白使淀粉糊的最高黏度上升,大豆肽使淀粉糊的最高黏度下降;二者均使淀粉糊的抗剪切能力降低;大豆蛋白有助于淀粉凝胶的形成,大豆肽极强地阻碍了淀粉凝胶的形成。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61-9162+9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2 ]
  • 不同原料及生长因子对冠突散囊菌固体培养特性的影响

    曹聪;刘素纯;达海韬;石月;

    [目的]为茯砖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特征、生长条件、对营养成分的利用及发花过程中茯砖茶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大部分冠突散囊菌菌株在CZG、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其生长适温为25~35℃,最适生长pH值为5。有机氮对菌落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无机态氮、酰胺态氮、氨态氮有利于孢子荫发;有关碳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一致。冠突散囊菌可提高茯砖茶的含氮量,减少其可可碱和茶碱的含量,增加脱镁叶绿酸酯a、b及叶黄素、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论]有关冠突散囊菌的生理特性、功能特性及其与茯砖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78-9179+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96 ]
  • 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张桂霞;王英超;付春;

    [目的]探索草莓果实成熟软化机理。[方法]以盆栽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草莓成熟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草莓果实的成熟,果肉硬度逐渐下降,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蛋白质含量也呈先降后升趋势。[结论]草莓果实的成熟软化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80-9181+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4 ]
  • 2种液剂对栀子花的干燥效果研究

    傅平;沈永梅;夏晶晖;

    分别采用6%、8%、10%的酒精和30%、50%的甘油对栀子花进行干燥处理,筛选适宜栀子花干燥的药剂及其浓度。结果表明,30%甘油对栀子花的干燥效果最好,该处理花朵不变形、不变色、有韧性、观赏效果最佳。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85+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井然;冯雷;陈丽梅;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也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了目前用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检测的诸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86-9187+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11 ]
  • 铁盐加工溏心皮蛋研究

    阎华;

    [目的]验证使用铁盐加工皮蛋的效果,为研究稳定可靠的含铁皮蛋加工工艺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分别用浓度0.2%、0.4%、0.6%的FeSO4.7H2O和FeCl3.6H2O配制成6组料液,浸泡鲜鸭蛋,在浸泡的第18和32天监测皮蛋的成熟情况;皮蛋成熟出缸后,直接用小塑料袋包裹存放在密闭容器中,90 d后检查品质情况。[结果]浓度0.6%氯化铁料液加工皮蛋的效果最好;浓度0.6%硫酸亚铁、0.2%氯化铁、0.4%氯化铁料液加工皮蛋的效果稍差;浓度0.2%、0.4%硫酸亚铁加工不出合格的皮蛋产品。[结论]铁盐也能够用来加工皮蛋,用三价铁盐加工的效果好于二价铁盐,并且料液添加铁盐的最佳量为0.6%。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88-9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宁波市大米及面制食品·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中铝含量的调查

    杜楠雅;黄丽金;阮莹莹;袁勇军;

    检测了宁波市大米及面制食品、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中的铝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宁波市大米及面制食品、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6.84%、5.97%和34.69%,其潜在的毒性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90-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调配型五味子药酒工艺研究

    马永全;于新;张晓毅;刘福瑜;

    [目的]以五味子为主要原料、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研制调配型五味子药酒。[方法]以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提取工艺,通过调配得到五味子药酒。[结果]五味子乙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8,提取时间3 h,提取3次,五味子乙素提取率达4.93%。五味子低、高度药酒的影响因素顺序均为柠檬酸添加量、蜂蜜用量、蔗糖用量。其中,低度五味子药酒的最佳配方为:按体积添加5.0%的蔗糖、0.2%的柠檬酸、0.2%的蜂蜜;高度五味子药酒的最佳配方为:按体积添加5.0%的蔗糖、0.2%的柠檬酸、0.4%的蜂蜜。[结论]按此最优工艺得到的五味子药酒甜酸适口、风味较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93-9194+9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0 ]
  • 多肽对青花梨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王长江;唐志鹏;李明富;农志荣;杜中军;

    [目的]利用多肽能够促进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将其施用在青花梨上,用以改善青花梨品质并提高耐贮性。[方法]以青花梨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多肽结合地面施用石灰对青花梨进行处理。[结果]多肽处理B(每株施石灰1 kg+1 000倍多肽叶面喷施)和处理A(每株施石灰1 kg+800倍多肽叶面喷施)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5.9%和13.6%;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7.4%和8.7%;果实硬度分别增加了16.0%和9.6%。贮藏至第9天,多肽处理B和处理A与对照相比,好果率分别提高了30%和27%。[结论]施用多肽对于改善青花梨的果实品质和贮藏特性有明显效果,对于青花梨的生产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95-9196+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4 ]
  • 鲢鱼肉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保水性的研究

    占剑峰;刘小涛;

    [目的]研究鲢鱼肉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的保水性,为鱼糜类产品的生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鲢鱼肉为试材,通过不同提取条件以及复合磷酸盐的添加量,比较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保水性的变化。[结果]NaCl溶液的浓度、溶液的pH值、提取时间对保水性有明显的影响,最佳提取条件为NaCl浓度0.5 mol/L、pH值6.0、提取时间24 h;复合磷酸盐的含量对保水性有明显影响,最佳使用量分别为磷酸氢二钠0.40 g/kg,磷酸三钠1.67 g/kg,六偏磷酸钠0.33 g/kg。[结论]鱼糜类产品的保水性取决于提取液的浓度、pH值、提取时间以及复合磷酸盐的用量及种类。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97-9198+9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3种啤酒酵母细胞壁中β-(1,3)-D葡-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

    蔺红苹;陈春红;杨淞;

    [目的]为提取β-(1,3)-D葡-聚糖寻求一种好的方法。[方法]以啤酒酵母为原料,分别用碱法、酸碱法和酶碱法对酵母细胞壁中的β-葡聚糖进行提取。[结果]与碱法、酸碱法相比,酶碱法效果最好,提取的多糖含量达73.67%,而碱法和酸碱法提取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9.87%和59.63%;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产品蛋白质含量酶碱法最少,为8.16%,而碱法和酸碱法分别为15.28%和12.43%,杂质蛋白质含量远远超过了酶碱法。[目的]酶解法提取酵母细胞壁中的β-葡聚糖效果较好。

    2010年17期 v.38;No.306 9199-9200+9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9 ]
  • 超临界CO_2杀灭芽孢工艺条件的优化

    周先汉;张安;曾庆梅;程丽梅;宋俊骅;李琪玲;

    [目的]对超临界CO2杀灭芽孢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为冷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为试验对象,研究压力、温度、时间及处理次数等因素在超临界处理中对芽孢杀灭效果的影响。[结果]当处理的工艺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35℃,时间30 min,处理2次时,芽孢杀灭对数为3.48。通过SEM观察,经过超临界处理的芽孢形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压力造成的机械损伤是造成芽孢死亡的主要因素。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01-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 大叶白麻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滕旭;史俊友;王洪伦;索有瑞;刘永军;

    [目的]优化青海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Woodson.]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样品目数、超声功率、溶剂pH值对大叶白麻叶总黄酮超声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大叶白麻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大叶白麻叶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5(W/V),提取次数3次,样品目数20目,超声功率100 W,溶剂pH值9,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叶白麻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04-9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桑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李莉;颜杰;张承红;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以期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及最佳水平范围后,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微波提取功率为400 W,提取液为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10(W/V),提取时间为12 min,在此条件下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07%。[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08-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70 ]
  • 灵芝孢子油的研究进展

    胡瞬;易有金;熊兴耀;钟英丽;童志丹;王秀;温尤;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灵芝孢子油组成、提取、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14-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83 ]
  • 微波辐射稻壳灰制纳米SiO_2

    舒新兴;蔡新安;李硕;刘长春;于璨;余忠定;

    [目的]研究稻壳灰制备纳米SiO2的方法,为稻壳灰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采用稻壳灰为原料制备出硅酸钠。而后,又以这种硅酸钠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纳米SiO2。[结果]研究了焙烧温度、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及溶液pH值对纳米SiO2粒径的影响。硅酸的聚合速度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关系,而聚合速度直接影响到硅酸的分子量,进而影响SiO2的粒径,溶液pH值在5~6最好;焙烧温度对SiO2的粒径及形貌有较大影响,温度高了,团聚多,形貌不好;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需达到一定值才可防止粒子团聚。结果表明:在PEG添加量为≥0.15 g时,经过600℃焙烧后,可制备近似球形的纳米SiO2。[结论]利用微波辐射提取稻壳灰中的SiO2,通过化学沉淀法可制备近似球形的纳米SiO2。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有利于稻谷壳灰的综合利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16-9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 利用a凝集素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CALB及工业化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

    宋燕;张宇;李伟;杨博;

    [目的]探索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更加经济、简便的固定化方法。[方法]根据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成熟多肽序列,人工合成calb基因。将其克隆到质粒pYD1中的AGA2基因下游,获得的重组质粒pYD1-CALB,转化S.cerevisiaeEBY100菌株,并利用酿酒酵母工业化培养基发酵。[结果]成功构建表面展示CALB的酵母工程菌株;重组菌株连续传代10次表达酶活力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遗传学稳定性;经工业化培养基发酵优化后,25℃发酵48 h,CALB水解活力可达4.25 U/ml,冻干粉活力可达147.82 U/g干细胞。[结论]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具有可行性,且工业化培养基的使用降低了发酵成本。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18-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3 ]
  • 杜仲翅果中桃叶珊瑚甙提取工艺研究

    马龙;周先汉;孙兰萍;许晖;

    [目的]研究溶剂浸提法提取杜仲翅果中桃叶珊瑚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杜仲翅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翅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等因素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杜仲翅果中桃叶珊瑚甙提取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处理时间>液料比,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20 ml/g,在该条件下提取一次桃叶珊瑚甙提取率5.41%。[结论]溶剂浸提法能够较好地提取杜仲翅果桃叶珊瑚甙,设备要求简单,投入较低,易于操作。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22-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4 ]

农业机械与工程

  • 基于EMD和SVM的农用柴油机故障诊断研究

    吕建新;吴虎胜;王茂生;吴庐山;

    针对农用柴油机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和在现实条件下难以获得大量故障样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气阀机构不同工况下的去噪缸盖振动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各内禀模态函数与去噪信号的互信息值以确定主IMF分量,并求其包含时间信息的能量熵以定量描述信号不同时频段的能量分布,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特征向量以判断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但不同转速时需重新采样以保证充足的诊断精度。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25-9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1 ]
  • 旁通率对高温除湿干燥节能效果影响的研究

    刘鑫钰;高建民;刘冬;王天龙;

    [目的]确定木材除湿干燥各阶段的最佳旁通率,降低除湿比能耗。[方法]以杨木为试验材料,采用GGS-2/1除湿干燥机进行干燥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旁通率下的除湿率和除湿比能耗研究旁通率对高温除湿干燥节能效果的影响。[结果]杨木含水率在60%~25%阶段开启除湿机可达到节能效果。随着湿空气相对湿度减小,最小除湿比能耗对应的最佳旁通率增大。在干燥第一阶段,相对湿度为79%时,最佳旁通率为0.3,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0.63 kW.h/kg;在干燥第二阶段,相对湿度为71%时,最佳旁通率为1,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1.33 kW.h/kg;在干燥第三阶段,相对湿度为60%时,最佳旁通率为1.82,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1.82 kW.h/kg。在选用的试验工况下,当旁通率达到最佳时,节能率为34%~58%。[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木材干燥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29-9230+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原理样机的研制

    刘志平;孙涵;胡萌琦;林宗桂;马瑞升;王君华;

    针对目前农业气象观测面临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农业气象自动观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研制了集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一体化,以及可拓展性强的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原理样机;实现了高清晰嵌入式数码相机的农作物图像的自动采集、编码与实时传输;从原理上实现了应用图像、音频信息进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自然物候的自动观测;与常规观测方法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观测内容,提高观测与服务时效,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野外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相对减少人力投入,减少人为主观观测误差。该观测技术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有望改进和提升我国的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从而有效增强现代农业气象的业务与服务能力。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87-9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5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蒋巷镇休闲农业经营风险控制研究

    金茨萍;傅克平;熊国经;

    以江西省南昌市蒋巷镇的休闲农业经营为例,研究了它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改造环境,降低自然风险;优化组织结构,降低体制风险;发展主导产业下的休闲农业经营,降低单一经营风险;注意经营细节,减小经营风险。并针对农业风险控制和休闲活动经营风险控制进行讨论,探讨了引入更为专业的风险管理理念的可行性。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33-9234+9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小农生产模式对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的影响——石门县为例

    胡志丹;王奎武;柏鑫;谭杰;

    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小农概念的界定,指出由于现存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存在生产零碎化和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的特征不相符,有必要消除现有模式存在的不利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从自然地理状况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介绍了湖南省石门县柑橘生产的现状。探讨了小农生产模式对石门县柑橘生产的影响:一是小农生产的盲目性是导致柑橘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二是小农生产模式对新技术的接纳具有局限性;三是小农生产模式对地理商标运作的制约;四是小农生产模式的存在制约着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积极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鼓励农村土地的流转;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转变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能;四是健全农业金融信贷机制。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39-9240+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8 ]
  •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和献中;王世金;

    在阐述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及其作用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及其路径选择,以期有利于我国农业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迈进,使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联,开创循环经济统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41-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5 ]
  •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评

    郭平;孙文生;

    根据农村数据的可得性,立足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选取1个1级指标、4个2级指标、20个3级指标建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将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各地区循环经济水平测评发现: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综合得分最高;邢台市、邯郸市、廊坊市、沧州市和保定市综合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衡水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综合得分处于低水平。同时,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邯郸市、保定市、秦皇岛市、邢台市、廊坊市、沧州市和衡水市为第1类,石家庄市、唐山市为第2类,张家口市、承德市为第3类,这反映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循环经济状况取决于地理上的接近和地貌特点的近似性。提出了增加政府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投入、从产业政策视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相邻地区农村循环经济市场建设、实行强制性公众参与的相关建议,以期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44-9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 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基于虚拟组织模式的探讨

    陈念红;曹暕;

    基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提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是农业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并实现商业化取得新的市场增值的过程。介绍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二是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三是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四是具有公共属性。分析了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即技术限制、资金限制和人才限制。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3种模式。其中,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模式由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一些缺陷,一般不宜为农业企业创新所采用;合作创新模式由于可以凭借外援,实现优势互补和成果共享,被农业创新企业广泛应用。着重叙述了合作创新模式中的虚拟组织,指出其可以弥补农业企业创新过程中技术、资金和人才障碍,广受农业创新企业青睐。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48-9249+9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72 ]
  • 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黄家章;李思经;

    阐述了农业科技传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内涵和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传播的对策。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50-9251+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66 ]
  •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研究进展

    高阔;甘筱青;

    对有关农产品绿色供应链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绩效评价、实施的关键因素等,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不足。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52-9253+9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6 ]
  • 基于SPR技术的农产品物流安全管理的研究

    魏建光;崔岩;赵媛媛;樊沙沙;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爆发、国际农产品贸易屡屡受阻,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政府形象,对农产品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构成威胁,直接损害农产品供给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造成公众的消费的心理恐慌。将SPR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物流安全管理中,设计出一种光学SPR生物分析仪,对农产品中残留的农、兽药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展望了SPR技术在进行农产品物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54-925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影响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

    姜慧慧;徐立青;

    从农户特征、农户的认知、经济效益、政府服务及规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学者对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的研究情况。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地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12个村种植小麦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意愿相关的因素有农户是否担心自产农产品的安全、农户对安全农产品的收益认知、农业参与者年龄、农户对安全农产品概念认知以及农户对政府培训的态度等;研究结论和文献综述中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或者类似。基于提高农户生产安全农产的积极性、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水平、提高农户收入等政策建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56-9259+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39 ]
  • 农村公共产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邱凤鸣;

    为了深入剖析农村公共产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乡村财务管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安徽、河南等地的一些县域乡镇公共产品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县乡2级公共产品财务管理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财务管理的对策。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60-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4 ]
  • 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促进增收可行性对策

    谷德平;王丽钦;危春平;

    研究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几个主要单因素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等多因素联动创新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可行性的对策。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63-9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7 ]
  • 新形势下河南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问题研究

    王文霞;

    综述了河南省农民家庭收入概况,探讨了制约河南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提高的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提高河南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河南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66-9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甘雄;

    在介绍人力资源开发内函的基础上,探讨了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湖北农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69-9270+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0 ]
  • 农民创业的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河南省200个创业农民的调查分析

    陈军民;

    简述了农民创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创业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创业农民的素质比较高,头脑灵活,追求发展;创业企业平均规模比较大,经济效果好,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的创业效益;普遍存在资金瓶颈、发展规划不够细致和管理跟不上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现农民教育常规化、鼓励组建创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帮助农民制定创业计划书等对策。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71-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6 ]
  • 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思考——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严丽娟;谭捷;

    以贵州省民族自治县为例,在对该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运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民族地区具体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发挥本地民族医药资源作用的建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75-9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董玉萍;

    介绍了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3种类型,分析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探讨了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78-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71 ]
  • 大众媒介对我国农村文化生活的影响

    向思;左停;

    总结和评述了当前大众媒介与我国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贵州K村的实地经验提出应当从农民的视角入手,自下而上地开展大众媒介对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影响的研究。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81-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71 ]
  •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解析

    邱继勤;邱道持;

    揭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的产生机理,阐明了地票交易模式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地票落地的用途管制、空间管制的特殊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规范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的建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84-9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71 ]
  • 地方民间艺术在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中的新发展

    陈慧昭;

    探讨了地方民间艺术在农村文化中的功能,对民间艺术在不同时期农村文化中的功能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提供参考。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90-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北京市经济水平统计分析

    郝春旭;杨莉菲;温亚利;

    依据1995~2007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选取相关经济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高速、持续、稳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产值均逐年递增,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迅猛;年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北京市经济水平情况影响最大,第二产业总产值是北京市经济环境中的增长能力因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北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资源匮乏、城市规模发展过快、城市污染严重、缺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一系列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加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科技前沿和产业链的高端等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北京经济发展,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95-9297+9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豫北地区为例

    徐现峰;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依据河南豫北地区4市的体育人口相关数据,分析了河南省豫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探讨了影响河南省豫北地区农村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了强化农村居民体育健康意识、加强与北地区农村体育环境建设、提倡地域消费平民化等促进河南省豫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以期为带动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98-9300+9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3 ]
  •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参与能力

    牛玉兵;

    从农民参与能力的基本构成出发,考察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参与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01-9302+9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7 ]
  • 武陵山区资源整合与战略性产业的培育

    黄小俊;王亚飞;

    从武陵山区地域特性入手,在综合分析该区域资源禀赋和地域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武陵山区产业发展战略及其保障体系,并提出了淡化行政区域、构建武陵山区战略产业布局的政府协同发展机制。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03-9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

    朱颖;吕洁华;

    国有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客观存在着协调发展的能力,其主旨是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协调发展,而产业模式的选择涉及到经济发展潜力能否充分展现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国有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06-9307+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7 ]
  •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分析

    孙丽萍;

    采用泰尔指数及分解方法定量测定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将总体差异分解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间的差异和三大地带内各省之间的差异,通过研究表明,地带之间的差异和东部省内差异对总差异影响较显著,是总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部各省之间农村经济发展较东部均衡,对总差异的影响相对不明显。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重点关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农村的发展差距。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08-9309+9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银川平原城市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臧卫强;段汉明;刘菊梅;

    从产业转换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银川平原8个城市发展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替,是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下发展的,其中农业发展是初始动力,工业化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银川平原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10-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农业信息

  • 基于支持向量机遥感图像融合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郭立萍;唐家奎;米素娟;张成雯;赵理君;

    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图像融合以及支持向量机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用于遥感图像融合分类的趋势、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35-9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7 ]
  • 基于遥感影像的田坎系数的合理性验证——以韶关乐昌市为例

    王永梅;杨传俊;邓南荣;

    以韶关乐昌市为研究区,针对二次土地调查下发的田坎系数与更新调查田坎系数存在的较大差异。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田坎,进行田坎系数测算,并分别与二次土地调查下发的田坎系数和更新调查田坎系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遥感影像获取的田坎系数与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下发的田坎系数的符合度在96%以上,而与更新调查的田坎系数的符合度仅为50%~30%。因此该研究认为,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田坎系数较符合真实情况,计算出的耕地面积较精确。

    2010年17期 v.38;No.306 9292-9294+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9 ]
  • 珠海市斗门区水产品病害网络诊断与防治系统算法设计

    陈志民;李亭;杨敬锋;彭晓琴;

    通过提取珠海斗门大宗水产品常见病害和常见鱼病的特征,根据关联规则的原理,采用Apriori算法,结合人工提取方法,从收集的病害资料中提取珠海斗门大宗水产品常见病害和常见鱼病的关联规则。以提取的关联规则作为水产病害诊治和预防的依据,进行水产病害诊断与防治,从而减少药物滥用和违规用药现象。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48-9349+9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基于ArcGIS Server的藏北草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宋春桥;柯灵红;刘喆惠;游松财;

    针对藏北草地资源破坏日益严重以及草地生态信息管理困难等问题,基于.NET技术和ArcGIS Server技术构建B/S多层结构WebGIS系统的思想,设计了集信息发布、地图浏览、地理信息查询、统计制表、专题制图以及其他空间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藏北草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公众、科研人员以及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50-9353+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2 ]

林业

  • 兰花楹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基质选择试验

    蒙彩兰;黎明;

    [目的]探讨适合兰花楹培育苗木的轻基质配方,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松皮、锯末、炭化锯末3种基质设置9种配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兰花楹网袋容器育苗试验,对不同轻基质配方的苗高、地径和侧根及生物量等指标进行苗木综合评定。[结果]不同配方之间的苗高、地径、侧根和生物量等均达到显著差异;配方A(沤制松皮75%+沤制锯末25%)、D(沤制松皮75%+炭化锯末25%)、E(沤制松皮50%+炭化锯末50%)、G(沤制松皮70%+沤制锯末20%+炭化锯末10%)的育苗效果排列前4位,其中配方E(沤制松皮50%+炭化锯末50%)的最好,育苗效果最差的为配方C(沤制松皮25%+沤制锯末75%)和配方Ⅰ(沤制松皮20%+沤制锯末50%+炭化锯末30%)。[结论]配方E(沤制松皮50%+炭化锯末50%)最适宜培育兰花楹苗木。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13-9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9 ]
  • 人为干扰对白骨壤生理特征的影响

    谢伟东;陈建华;招礼军;刘珏;莫小香;

    [目的]研究人为干扰对白骨壤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试验测定白骨壤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透率等生理特征指标。[结果]与保护样地相比,在人为干扰下: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差异不显著,水分利用率显著性降低;叶绿素a无显著变化,叶绿素b、a/b和总量显著增加;抗热性影响较小,但其抗寒性显著下降。[结论]人为干扰造成白骨壤的生理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群退化,合理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延缓这一演替过程。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15-9316+9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5 ]
  •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生长规律研究

    大布穷;叶彦辉;赵垦田;

    为了合理保护和培育急尖长苞冷杉珍稀资源,以急尖长苞冷杉解析木资料为基础,借助Logistic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Logistic模型建立的急尖长苞冷杉的树高与胸径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7 0以上;运用有序样品聚类法将胸径和树高2个表现生长过程科学地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实现了胸径和树高二维有序样品的聚类,不仅反映出急尖长苞冷杉生长的综合节奏性,而且为龄组划分提供了依据;生长曲线表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60年左右,在90年时又达最大值,之后,随着树龄的增长略呈波动变化,说明在其生命周期内有2个速生期,分别是在树龄35~65和80~110年,可用于指导间伐抚育期。此外,还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以时间因子为媒介,推导出一个能准确地描述急尖长苞冷杉D-H关系的新模型——Logistic衍生模型。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17-9320+9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花棒人工林植物群落组成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研究

    刘丽丹;

    [目的]探讨沙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演变规律,进一步认识花棒对沙地的改良效果。[方法]于2009年对毛乌苏沙地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花棒林进行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等的调查。[结果]花棒人工林随着沙地植被的演替,植物种数增加,群落结构具有复杂的垂直成层现象,逐渐由多年生的灌木、半灌木结构演变为以草本-半灌木结构为主的植物群落结构。不同发育时期的花棒人工植被对土壤养分的作用不同,在0~30 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35年生群落>19年生群落>7年生群落>3年生群落>流动沙丘,且各养分含量都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花棒人工林随着沙地植被的演替,群落组成趋于丰富,结构趋于复杂。随着改造时间的延长,花棒人工植被对土壤养分的积累作用可逐渐提高。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21-9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2 ]
  • 印度紫檀山地造林技术与苗木的早期生长表现

    史鸿飞;张劲峰;杨德军;马赛宇;

    [目的]大面积推广印度紫檀这一珍贵用材树种。[方法]研究和总结了印度紫檀的山地造林技术要点和苗木的早期表现。[结果]3年生幼林生长表现良好;提高造林措施和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可提高幼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适当的施肥对幼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结论]印度紫檀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适应云南热区的气候与立地条件,但生产周期长,必须走复合经营的道路,以提高林农的营林积极性和林地的综合效益。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24-9325+9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2 ]
  • 木荚红豆树木材密度和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

    彭彪;谢世春;彭东辉;盖新敏;周逢芳;

    [目的]探讨木荚红豆树相关材性随树龄的变化规律并探明其工艺成熟期。[方法]用排水法测定各个小试样的基本密度,在数码显微镜下测定其纤维长度和宽度。[结果]从髓心至42年轮,木荚红豆树木材基本密度从0.48 g/cm3增大到0.56 g/cm3;从45~63年轮,其基本密度略有减小。木荚红豆树木材纤维长度随轮龄的增大而增大,在1~21年轮间增加较快,由888μm增加至1 206μm;在21~42年轮间增加缓慢,由1 206μm增至1 390μm,42年后呈相对稳定状态。木荚红豆木材纤维宽度在21.2~26.5μm波动。木荚红豆树木材纤维长宽比的变化范围为37.51~62.50,纤维长宽比随轮龄的增大而增大,在1~18年轮间增加较快,在18~42年间增加缓慢,42年后呈相对稳定状态。[结论]木荚红豆树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其纤维宽度随轮龄变化较小,其工艺成熟期为42年。

    2010年17期 v.38;No.306 9326-9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