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安徽农业科学》2001~2007年学科被引情况分析

    张志转;施倩倩;杨川;张尚君;朱永和;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农业科学》2001~2007年发文的学科被引情况,以期找出该刊较受关注的学科,帮助指导栏目选题策划,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20+10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基于形态学的种子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胡永刚;孔敏;

    采集种子在传送带上的动态图像,运用数学形态学算子对图像边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相比,该方法可准确提取种子图像边缘,且具有很强的抗噪能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58-10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一种基于Photoshop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快速测定方法

    崔华威;杨艳丽;黎敬涛;罗文富;苗爱敏;胡振兴;韩小女;

    [目的]提出一种利用Photoshop软件快速测量作物叶片相对病斑面积(RLA)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相机或扫描仪等获取病叶图像后,直接利用Photoshop软件显示病斑及整个叶片的像素,利用像素数计算出图像中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结果]分别通过1组检验试验和重复测量试验来验证该方法,发现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误差小。[结论]与利用其他软件求RLA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且便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60-10762+10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118 ]
  • 阜阳师范学院数字化动物标本馆建设初步研究

    聂传朋;李永民;李焰焰;朱茂英;

    介绍了动物标本馆数字化初步研究的步骤,并对动物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63-10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浅析农业专业英语的特征和翻译技巧

    李银明;石艳;

    论述了农业专业英语的特证,并结合这些特征分析了农业术语翻译的难点,最后提出了正确翻译农业英语的技巧。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29-10830+10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0 ]
  • 基于Web的天津农业科技网信息管理系统

    田云臣;

    介绍了基于web的天津农业科技网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并以增加、浏览功能为例,阐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法。经实际应用,系统能够满足网站信息管理的需要。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31-10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0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灰色系统在我国大豆供需预测中的应用

    廖飞;

    利用灰色系统的指数函数变换原始数列以增加其光滑性,建立模型GM(1,h),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系统状态方程矩阵,并对状态方程的数值解累减还原,得到大豆产量、需求量和进口量预测值。并在其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中国大豆市场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29-10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种子试验的数学模型

    张俊生;

    应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以玉米为例对河南省2001年区试套种组的10个参试组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浚单981居参试组合评价第一,表现稳定,可以在豫北地区和豫东地区推广。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31-1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优化试验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

    刘宁;梁媛媛;程新;

    以科技文献中常见的优化试验为例,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错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33-10334+10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团队的拓扑概念

    朱玉龙;谭林;

    从团队的构成要素入手,概括出团队的分工定位具有目标性、权限性、计划性、定位性。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35+10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8 ]
  • 食品安全体系的抽样理论研究

    李兵;陈国华;杨涤尘;朱宁;

    介绍了多层抽样方法,给出了分层抽样方案的理论无偏估计及试验设计检验的模型和统计量。探讨了膳食暴露模型、污染物分布模型和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最后,提出了抽样设计方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36-10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1 ]
  • 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曾利江;

    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对于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用充分的例证说明,早在古代,我国数学思想就已经为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而服务。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38-10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黄檗植物产小檗碱的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李端;郭利伟;殷红;丰慧根;李延兰;

    [目的]探索黄檗植物产小檗碱的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黄檗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改良的碘化铋钾试剂及薄层层析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对可能产生小檗碱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对培养后提取物采用KBr涂片法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并以氘代甲醇为溶剂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最后进行初步形态学分类。[结果]从黄檗中分离得到13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BBH6可能产生小檗碱;通过扩大培养以及红外光谱检测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最终确定内生真菌BBH6能够产小檗碱;该菌株菌丝发达,分生孢子暗色,多细胞,由横纵隔膜分成砖格状,依据真菌形态分类法,该菌株应归属于真菌门的交链孢霉属。[结论]该研究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40-10341+10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1 ]
  •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丁醇发酵

    林有胜;王旭明;王竞;孙晓红;仇天雷;韩梅琳;

    [目的]寻求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碱浸泡法和氨水浸泡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预处理方法以及温度、酶用量、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得出最佳酶解条件,并利用最佳条件下的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结果]碱法预处理玉米秸秆能有效地提高酶的水解效率。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后的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为:pH值4.5~5.0,温度50℃,底物浓度3.33%,酶用量950 U/g秸秆。利用秸秆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后,溶剂(丁醇、丙酮、乙醇)的产率比值为10.0∶1.5∶1.0,与传统发酵(6∶3∶1)相比,提高了丁醇所占的比值。[结论]该研究为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验提供试验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42-10344+10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12 ]
  • 四氢嘧啶提高中性蛋白酶热稳定性的研究

    魏胜华;赵永利;余俊;方锦;

    [目的]提高中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方法]在中性蛋白酶酶液中添加四氢嘧啶,考察四氢嘧啶对中性蛋白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四氢嘧啶对经热处理的中性蛋白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添加浓度3 mmol/L的四氢嘧啶可以使经过50℃处理的中性蛋白酶剩余的相对酶活提高12.7%;添加浓度5 mmol/L的四氢嘧啶可以使经过60℃处理的中性蛋白酶剩余的相对酶活提高51.8%。[结论]四氢嘧啶是一种有效的中性蛋白酶热保护剂。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45-10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7 ]
  • 三唑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郑玲玲;撒世军;赵莹;牟海津;

    [目的]为三唑磷的微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从某农药厂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三唑磷的菌株TF413,用B 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培养基组成、初始pH值、培养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对菌株降解三唑磷特性的影响。[结果]经鉴定,TF413菌株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其降解三唑磷的最适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100 m l三角瓶中装50 m l培养基,最佳培养基为营养肉汤,接种量对TF413降解三唑磷的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TF413以共代谢的方式降解三唑磷,培养72 h对三唑磷的降解率为70.83%。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47-10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4 ]
  • 微波消解分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硒的含量

    周跃花;杨菊香;王艳;

    [目的]探讨微波消解分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茶叶样品,利用茶叶中的硒(IV)与DAN(2,3-二氨基萘)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特性的4,5-苯并苤硒脑,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优化微波法消解条件。[结果]采用微波化学反应器消解茶叶样品的条件为:0.5 g样品加5.0 ml 5.0%硫酸润湿,加入HNO3∶HClO4(4∶1)10.0 ml,在0.20 kW时消解30 min。最佳测定条件为:pH值1.5~2.0,EDTA-盐酸羟胺混合液用量20.0 ml,0.1%DAN加入量5.0 ml,沸水浴加热5 min,6.0 ml环己烷萃取,于激发波长377 nm、发射波长519 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该方法在硒含量1.0~7.0μg时,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0 9,RSD值为2.5%。[结论]与湿法消解法相比,微波消解方法测定结果可靠,简单快捷。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51-10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9 ]
  • 离子萃取分离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含量

    郭俊凌;寇鹏骐;卿钰;李成亮;郑怡萌;杜晓;

    [目的]建立离子萃取分离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雅安藏茶为样品,用水提法制备茶样浸提液。先在茶样浸提液中加入NaHCO3进行离子化处理,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将没食子酸与儿茶素等干扰成分进行分离,最后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萃余相水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茶样中没食子酸含量为(1.32±0.18)%,相对偏差(RSD)为1.36%,测定值与文献报道相符,5次平行测定值十分接近。该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4%~103.2%,3次重复的RSD值均小于2.5%。[结论]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对仪器要求不高等优点,用于检测茶样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时,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54-10355+10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6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樱桃番茄中微量元素硒

    徐暄;

    以邻苯二胺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樱桃番茄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樱桃番茄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674μg/g,加样回收率为98.3%。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56+10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5 ]
  • 锰-铬天青S-邻菲罗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四元络合物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锰

    赵文秀;董顺福;董宏博;张嫚;

    [目的]探讨采用四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锰含量的效果与特点。[方法]通过铬天青S(CAS)、1,10-邻菲罗啉(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与锰形成四元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锰的含量。[结果]Mn-CAS-phen-CTMAB四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 nm;锰含量在0~1.2μ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4,摩尔吸光系数为ε618=7.4×104L/(mol.cm),方法的检出限为0.062μg/ml;回收率为98.1%~103.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2.6%。[结论]该测定法加大了缓冲溶液的用量,保证了测定体系的pH值,确定最佳显色时间为35 min,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的最佳掩蔽剂为5%KF2.0ml+饱和硫脲1.0 ml。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是一种测定茶叶消化液中微量锰的准确可靠的方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57-10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中V_C含量

    杨玉琼;

    [目的]建立猕猴桃中VC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甲醇-0.5%磷酸(8∶75)为流动相,用Supelco C8柱(25 cm×4.6mm,5μm)进行分离,于波长258 nm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324~5.120μg(r=0.998),回收率为99.87%,RSD为1.8%。[结论]用该方法测定VC含量,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操作性强,适于猕猴桃中Vc含量的质量控制。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59-10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2 ]
  • 气相色谱法检测蜂胶中的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

    王祥云;章虎;罗志强;李文丹;吴俐勤;

    [目的]建立蜂胶中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样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结果]匀浆提取的提取效果远远好于震荡提取的提取效果。石油醚的提取效果比石油醚-丙酮混合液的提取效果好。与丙酮-石油醚(9∶1)和石油醚-乙酸乙酯(95∶5)相比,石油醚-乙酸乙酯(98∶2)的净化效果最理想。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的回收率均在69.0%~96.4%,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27%~7.69%,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残留分析的要求。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的检测限均为0.05 mg/kg。[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控蜂胶中相应药物的残留,提高国产蜂胶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61-1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2 ]
  • 多针电极高压静电场下蒸馏水蒸发的研究

    孙剑锋;李里特;李法德;王颉;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单针电极高压静电场的比较,探讨了两针、三针电极与平板接地电极形成的高压静电场对蒸馏水蒸发的影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63-10364+10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8 ]
  • 南苜蓿根瘤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李乔仙;张斌;戴燕燕;刘晓云;段新慧;薛世明;

    [目的]揭示云南省南苜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自云南楚雄、昆明、德宏和禄丰4个地区的78株南苜蓿根瘤菌进行32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32项性状中,20项性状为全同性状,另12项性状菌株间存在差异。84.6%的菌株能在含30 g/L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其中5株菌能耐50 g/L的NaCl。所有菌株在酸性条件下不生长;在pH值为11以及在4和60℃处理下10 min均能生长;能在含300μg/ml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对卡那霉素耐受性差。聚类分析表明,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除3个菌株不聚群外,其他75株南苜蓿菌株分别聚在4个表观群中,说明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存在着一定的表型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南苜蓿根瘤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接种菌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65-10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8 ]
  •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抗旱机制

    黄升谋;

    论述了干旱对植物的伤害,并从气孔调节、渗透调节、活性氧的清除、膜蛋白的保护、植物激素的调节等方面综述了植物的抗旱机制,同时也对抗旱相关基因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70-10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2 ] |[阅读次数:89 ]
  • 硫甙的生物学特性与多样性研究进展

    李长春;周元青;王志华;

    综述了植物硫甙的结构特点、代谢特征,以及生理学活性和影响硫甙水平的因素,为作物育种和硫甙活性成分的利用提供参考。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73-10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7 ]
  • 谷氨酰胺生理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王书平;刘俊华;

    作为人体以及其他哺乳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游离氨基酸,谷氨酰胺在生物体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谷氨酰胺的结构与性质出发,较系统地阐述了谷氨酰胺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情况。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75-10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07 ]
  • 植物的杂交起源及研究进展

    郑伟;高大海;王留阳;

    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植物的杂交起源,其次介绍了目前和过去鉴定杂交物种所使用的方法,综述了植物杂交所造成的基因渗入、遗传变异和重组、基因流、适应性进化、自然选择和"固化加强"作用及其在形成新物种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78-10381+10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盐生植物耐盐相关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贾晋;赵秀娟;王国泽;季祥;马利兵;王晶妍;

    从渗透胁迫相关的基因、离子胁迫相关的基因和次级胁迫相关的基因几个方面综述了盐生植物耐盐碱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82-10383+1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4 ]
  •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谢莲萍;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在农业上和医疗上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84-10386+10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72 ]
  • 植物科学研究进展

    常宏志;

    近年来,国际植物科学的研究正在飞速发展,中国植物科学家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所取得骄人的成绩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植物科学的各门学科既相互渗透交叉又相互促进,使植物科学走向多层次、高技术、系统化的全新的分子时代。就近年来植物科学某些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87-10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利用改进的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观察垂柳的幼胚

    洪亚平;张亚冰;

    [目的]利用改进的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对垂柳受精后的胚珠进行了整体染色与透明,以观察胚珠内的幼胚形态。[方法]使用稀释的爱氏苏木精染液对垂柳胚珠进行适时染色,然后用生理盐水(或水)冲洗,使用无水乙醇和油镜油的混合液对其进行脱水,用油镜油进行透明、制片。同时,还对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的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在普通(明视野)显微镜下,不仅能够观察到垂柳受精后胚珠的层次结构,还能清楚地观察到胚珠内的幼胚形态。垂柳的鱼雷形幼胚具有2枚子叶,偶尔见到具有3枚子叶的鱼雷形幼胚。[结论]与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相比,使用油镜油作为透明剂,制片方法简单,制片时间短,并且具有比较好的观察效果。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00-1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农业生物技术

  • 大豆转基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涛;蒋春志;赵青松;张孟臣;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转基因方法,分析了大豆遗传转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评价了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性,并且展望了大豆转基因今后的研究方向。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91-10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94 ]
  • D-核糖发酵条件的优化与中试

    张志宏;常景玲;

    [目的]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莽草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发酵生产D-核糖的发酵条件。[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CB.sems-10为出发菌株,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并利用种子罐和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接种量为10%时,D-核糖产率最高;发酵前期的适宜pH值约为7.2,发酵中后期的适宜pH值在偏酸性范围内;37℃下D-核糖的产率最高;摇床转速为170 r/m in时,D-核糖的产率最高。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D-核糖产率的影响依次为:酵母粉>(NH4)2SO4>玉米糖>Mn-SO4>玉米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糖20%+酵母粉0.6%+(NH4)2SO40.5%+MnSO40.05%,最佳pH值为7.2。枯草芽孢杆菌CB.sems-10的适应能力强,转糖率高,其平均D-核糖产率为108.6 mg/L,最高达127.1 mg/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枯草芽孢杆菌CB.sems-10发酵生产D-核糖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98-10399+10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细叶连翘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张进献;张佳琪;李冬杰;魏景芳;

    [目的]研究细叶连翘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技术。[方法]以细叶连翘的茎及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细叶连翘试管苗进行分化与诱导、增殖与生根培养试验,并对试管苗进行炼苗与移栽。[结果]经分化与诱导培养后的无毒茎尖分化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10 d后分化出丛生芽,20 d后苗高3~4 cm,将3~4 cm的丛生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7 d后有不定根形成,20 d后丛生苗生根率达100%,根长2~3 cm的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8%。[结论]获得了细叶连翘茎尖培养的启动培养基(MS+6-BA 0.5 mg/L+IBA 0.2 mg/L)、增殖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2 mg/L)和生根培养基(1/2MS+IBA 0.5 mg/L),建立了细叶连翘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体系。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03+1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2 ]
  • 长春花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陈泉;李建国;

    [目的]建立长春花高效的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体系。[方法]以长春花种子为外植体,分别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和0.1%HgC l2溶液对长春花种子进行消毒,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AA,对脱毒后的长春花试管苗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确定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筛选长春花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是30 m in,种子发芽率达96.7%;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 mg/L 6-BA+0.05 mg/L IBA,外植体的增殖数最多,且长势旺;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0 mg/L IBA+0.10 mg/L NAA,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结论]次氯酸钠是长春花种子最好的消毒剂,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40 mg/L 6-BA+0.05 mg/L IBA和1/2MS+0.10 mg/L IBA+0.10 mg/L NAA。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04-10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几种防褐剂对马铃薯愈伤组织培养褐化现象的抑制效应

    龚晓洁;

    [目的]在马铃薯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外植体褐化现象。外植体表面的酚类物质容易氧化而生成褐色醌类,严重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适当控制培养条件可抑制褐化。[方法]选取硫代硫酸钠(Na2S2O3)、活性炭、维生素C、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5种抗褐剂进行防褐化效果的研究。每种抗褐剂都取不同的浓度进行平行试验。培养基为1/2 MS+0.3%琼脂+1.5%蔗糖+1.0 mg/L NAA+2.0 mg/L 2,4-D,于15℃下暗培养,每周转瓶1次。最后,统计褐化率,比较不同抗褐剂的作用效果。[结果]各种抗褐剂对马铃薯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抗褐效果,其中,2.0 g/L的硫代硫酸钠和8.0 mg/L柠檬酸的防褐效果最好,可以将褐化率降低到15%以下。[结论]对生长的外植体添加一定的防褐剂有助于抑制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褐化现象。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10-10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0 ]
  • 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淮山叶片高质量DNA

    李月仙;黄东益;黄小龙;周鑫;程文杰;罗欣;

    [目的]为淮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淮山嫩叶为试材,用改良CTAB法提取其中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ISSR-PCR扩增对所得DNA的质量和浓度进行检测,考察该方法对DNA的提取效果。[结果]所提取DNA的分子量与λDNA相近,各泳道均出现1条清晰的DNA条带,且条带的完整性较好,无蛋白质和RNA污染,无DNA降解现象;以所提DNA为模板进行ISSR-PCR扩增,可获得稳定的扩增条带。[结论]改良CTAB法简单高效,所得DNA质量较高,RNA消化彻底,DNA无明显降解,进行ISSR分析时,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13-10414+10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7 ]
  • 小麦不同部位DNA提取的比较研究

    杨培浩;姚大年;张文明;周立人;

    [目的]探讨小麦不同取材部位对DNA提取质量和产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小麦的种子、根尖和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小麦3个部位的基因组DNA,用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3个部位的DNA在A260和A280下的吸光值,根据A260/A280的值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并以3个部位提取的DNA为模版进行RAPD扩增。[结果]采用小麦叶片提取DNA的产率最高,种子次之,根尖最低。3个部位提取的DNA纯度均相近,提取叶片获得的DNA浓度最大,为756μg/m l;其次是种子,为233μg/m l;根尖获得的DNA浓度最低,为90μg/m l。小麦不同部位提取的DNA模板对RAPD扩增没有明显影响,DNA浓度都能达到扩增的要求。[结论]小麦3个部位提取的DNA质量均较好,可以进行后续的酶切和PCR扩增等实验。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15-10416+10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9 ]
  • L-苏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解晓鹏;张力;杨晓志;张君胜;邵喜霞;

    [目的]为苏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苏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进行诱变处理并筛选出AHV抗性突变株。[结果]用细菌选择性平板选出产酸菌株266株,用纸层析法从中选出产苏氨酸菌株3株,其产苏氨酸量分别为0.18、0.12和0.08 g/L。在AHV浓度为0、1.5和3.0 g/L的平板上,菌株X1的菌落多且大;在AHV浓度为4.5 g/L的平板上,其菌落少且小;在AHV浓度为6.0和7.5 g/L的平板上仅有几个小菌落。传代试验表明只有菌株UV-3能稳定产酸,产量比出发菌株高55.6%。在AHV浓度为4.5、6.0和7.5 g/L的平板上,菌株UV-3的菌落多且大;在AHV浓度为9.0 g/L的平板上,其菌落少且小;在AHV浓度为10.5 g/L的平板上仅有几个小菌落。[结论]该试验成功选育出了一株稳定、高产并具有AHV抗性的L-苏氨酸产生菌。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17-10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7 ]
  • 一种改进大肠杆菌DH5α转化效率的方法

    杜红旗;李晨阳;田璐;

    [目的]提高大肠杆菌DH5α转化效率。[方法]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将5μl的质粒或连接产物加入含有100μl的感受态0.2 ml PCR管和1.5 ml的离心管中,0.2 ml PCR管设置热休克时间梯度和1.5 ml的离心管热休克时间90 s,对大肠杆菌DH5α转化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0.2 ml PCR管转化效率高于1.5 ml的离心管,且0.2 ml PCR管热休克30 s时最高。[结论]采用此方法提高了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效率。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20+10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3 ]
  • 农杆菌介导紫花苜蓿子叶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曲静;王丕武;杨金慧;

    以5~7 d的紫花苜蓿无菌苗为材料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用RG-2质粒(含VP7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农杆菌(EHA101、EHA105)构建重组质粒,对无菌苗和重组质粒进行共培养,研究菌株类型、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EHA105对紫花苜蓿的转化率达4%,重悬菌液的OD600以0.3~0.5为宜,农杆菌侵染时间以10~12 m in较好;PCR检测结果表明,37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中30株为阳性,说明VP7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21-10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6 ]
  • 大叶栎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梁文汇;谭健晖;黄寿先;梁机;谢素平;刘光金;黄婷;周传明;

    [目的]探讨影响大叶栎ISSR扩增效果的因素,建立大叶栎ISSR扩增的优化体系。[方法]以新嫩的大叶栎叶片为试材,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大叶栎叶片基因组DNA,并将DNA浓度稀释到30 ng/μl,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试DNA模板、PCR缓冲液和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底物dNTP终浓度和引物终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结果]大叶栎的ISSR扩增的最优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中含有DNA模板60 ng、PCR缓冲液10×buffer为2.0μl,底物dNTP终浓度为0.25 mmol/L,引物终浓度为0.3μmol/L,TaqDNA聚合酶为1 U。在该体系下,能够扩增出清晰、多态性高的条带,能够满足大叶栎种群ISSR多样性分析的要求。[结论]建立了大叶栎ISSR扩增的优化体系,为研究广西的大叶栎种群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24-10425+10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4 ]
  • 正交设计优化稻瘟病菌SSR-PCR反应体系

    张崎峰;靳学慧;张亚玲;蔡鑫鑫;王士磊;

    [目的]筛选最佳的稻瘟菌SSR-PCR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设计对稻瘟菌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TaqDNA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并进行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筛选最佳的退火温度。[结果]稻瘟菌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反应总体积为20μl,TaqDNA聚合酶1.0 U,Mg2+2.0 mmol/L,DNA100 ng,dNTP50μmol/L,引物(ms355~356)0.4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8.5℃。在此体系下可从稻瘟菌材料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00 bp左右清晰的目的条带,说明该体系稳定,适用于稻瘟菌基因组DNA的SSR标记。[结论]该研究为稻瘟菌的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26-10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刘成倩;肖长峰;易建中;关平原;吴双林;陈斌;张天庆;

    [目的]克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PRRSV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重组质粒pGEX-4T-1-N。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31(DE3)感受态细胞,经T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PRRSV肺组织所提取的RNA,经RT-PCR扩增,得到一段392 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分析,所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39.866 Da,与预期结果相同。重组菌体超声裂解后,经10%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结论]该研究为重组蛋白的纯化奠定了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29-10430+1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 猪轮状病毒VP4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肖长峰;刘成倩;卢永红;陈斌;吴双林;张天庆;易建中;

    [目的]研究猪的轮状病毒VP4蛋白基因在BL21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以猪肺脏组织中分离的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VP4蛋白的部分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VP4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PGEX-4T-1-VP4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并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可溶性分析。[结果]对猪肺脏组织中分离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获得875 bp的VP4部分基因,重组质粒PGEX-4T-1-VP4经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插入的猪轮状病毒VP4的cDNA编码区序列与已公布的猪GenBank核酸序列比对结果为99.5%;将重组质粒pGEX-4T-1-VP4-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58 kDa融合蛋白带。[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31-10432+10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3 ]
  • 体外微RNA/信使RNA3′非翻译区相互作用报告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周锐;甘露;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一套体外miRNA/mRNA-3′UTR interactions reporter system并鉴定其功能。[方法]分别以质粒pIRES2-EGFP、pGL3-Control为模板PCR扩增EGFP,Luciferase编码序列,并依次在5′,3′添加酶切位点XhoⅠ、HindⅢ,定向克隆到pBlue-script-KS(-)中的多克隆位点中,利用该载体中的多克隆位点序列使用XhoⅠ、NotⅠ酶切获取3′带有一段常用酶切位点的多克隆序列,最后定向克隆到pIRES2-EGFP中,由于取代了前者中的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及EGFP,而其载体骨架为pUC系列且克隆片段下游增加了一段包括HindⅢ、EcoRⅠ、BamHⅠ、XbaⅠ、NoⅠt等常用酶切位点的多克隆位点序列,为miRNA及mRNA-3′UTR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故新构建载体分别取名为pUC-EGFP-MCS,pUC-Luciferase-MCS。构建pUC-EGFP-pre-miRNA1及pUC-Luciferase-HDAC4-3′UTR共转染HEK293-T细胞,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的过表达情况并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以检测所建立系统是否有效。[结果]所构建载体pUC-EGFP-MCS、pUC-Luciferase-MCS经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阳性对照组pUC-EGFP-pre-miRNA1及pUC-Luciferase-HDAC4-3′UTR共转染细胞后miRNA1得到有效表达且相对于对照组,即pUC-EGFP-MCS,pUC-Luciferase-HDAC4-3′UTR,试验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In-vitro miRNA/mRNA-3′UTR interactions reporter system,为体外筛选鉴定miRNA/mRNA-3′UTR interactions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技术平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33-10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农艺

  • 不同栽培措施对扬麦12淀粉糊化参数及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

    黄正来;楚宁霞;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扬麦12淀粉糊化参数及其他性状的影响,为小麦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2为材料,研究行距、密度、全生育期施氮总量、基施氮素比例和拔节肥追施时期5因素对淀粉糊化特性及其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总量对扬麦12淀粉峰值粘度和谷值粘度的影响极显著和显著,其他因素对淀粉峰值粘度和谷值粘度的影响均不显著,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峰值粘度最高,为4 128.08 cp,谷值粘度为2 651.67 cp;施氮总量对扬麦12淀粉沉降值影响极显著,对膨胀势和碱性水保持力影响显著,以施氮量225 kg/hm2时的沉降值最高。[结论]种植密度300万/hm2下施肥水平225kg/hm2时面粉品质最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395-10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优质水稻新品种长白19的选育与利用

    全东兴;周广春;全成哲;

    [目的]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长白19。[方法]介绍长白19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品质优,稳产高产性能好。[结论]长白19值得推广。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37-10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王伍梅;台德卫;杨联松;张效忠;黄贯刘;汤修竹;赵天明;

    [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 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 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 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 kg/hm2,移栽田为185 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39-10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3 ]
  • 增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翠;赵海新;徐希德;黄晓群;马文东;王立楠;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龙粳14、龙粳18、龙粳20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18、20穴/m2)下氮肥用量(150、165、180、195 kg/hm2)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增加N肥用量可提高3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2种密度下,龙粳20的有效穗数最多,龙粳14和龙粳18的有效穗数差异不大;20穴/m2种植密度下,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均高于18穴/m2密度下相应施肥处理;氮肥用量为165 kg/hm2时龙粳14和龙粳18的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龙粳20的产量最高;龙粳14和龙粳18的出米率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而龙粳20的出米率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升高。[结论]施氮量为165~180 kg/hm2时,3个品种的最佳移栽密度为20穴/m2。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41-10442+10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9 ]
  • “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研究

    张祎;赵小庆;张德玲;

    [目的]验证"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小麦品种喷施"美洲星"叶面肥后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穗数变化不大,小麦生育后期喷施"美洲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8个品种平均增产2.4%;不同喷施时期都使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有效穗数变化不大;产量以喷施3次处理最高。[结论]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喷施美洲星复合液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6%左右,在小麦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更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43-10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9 ]
  • 黄淮南片近年国审小麦品种抗病性分析

    冯家春;邓贺明;陈辉;

    [目的]为小麦抗病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淮南片45个国审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的抗性。[结果]对白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2、2、21、20个,对赤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1、4、40个,对纹枯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4、25、16个,对叶锈病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1、1、2、25个,对条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6、8、8、5个,对秆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0、7、12、3个。[结论]供试品种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较差,而对3种锈病的抗性相对较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46-10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4 ]
  • 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目的]探索适宜于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的表土处理技术。[方法]在新疆洛浦县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试验中,设计"免耕直播"、"浅旋耕+免耕播种"和"翻耕+免耕播种"3种表土作业方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出苗率和小麦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免耕直播的表土作业方式基本适合南疆玉米茬地小麦播种,与传统翻耕播种方式相比较,免耕直播的土壤容重较大,但其小麦出苗率接近。小麦产量中,以免耕处理的较高,达6 000.99 kg/hm2,比旋耕处理的增产6.56%,其次是翻耕处理的,旋耕处理的最低。[结论]从河北省引进的"农哈哈"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可在和田地区推广应用;现行的南疆玉米茬地经过配套栽培技术改进后更能适宜于冬小麦免耕播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49-10450+10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1 ]
  • 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郝兰春;王焱;毕建杰;叶宝兴;刘建栋;

    [目的]探索华北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冬小麦济麦20为材料,按平作、平作覆盖秸秆、起垄覆盖地膜3种种植方式,用中子水分仪测定冬小麦田不同土壤深度的水分变化。[结果]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下0~30 cm土壤层田间水分变化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W型变化。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在灌溉后下降幅度是平作>垄膜>秸秆覆盖;冬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顺序是秸秆覆盖>垄覆膜>平作。在冬小麦的全生育期,30~60 cm土壤水分含量均是秸秆覆盖>平作>起垄覆膜,60~90 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秸秆、塑料薄膜覆盖均有良好的保持土壤表层水分作用,30~60 cm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降水及灌溉对土层中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而降水及灌溉水不易影响下层土壤水分(60~90 cm)。为华北地区的农业干旱监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51-10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4 ]
  • 地膜覆盖对鲜食春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余海兵;刘正;王波;程昕昕;王丽华;

    研究了地膜覆盖对鲜食春糯玉米生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改善糯玉米的生境,提高其蛋白质含量,促使糯玉米提前上市,但覆膜后糯玉米支链淀粉的含量有所下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54-10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0 ]
  • 不同装土量对玉米植株·根系·籽粒养分浓度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杨有德;李月芬;赵兰坡;徐倩;孙超;施宪;

    [目的]研究不同装土量对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玉米植株、根系和籽粒中氮、磷含量以及氮磷比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模拟试验。[结果]玉米植株:从苗期到成熟期,氮、磷浓度呈下降趋势;苗期磷浓度有随装土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无论施肥与否,同一时期基本呈现随装土量增加,氮∶磷比值呈下降的趋势,氮供应相对不足。玉米根系:从苗期到成熟期,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装土量的增加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苗期磷浓度较高,装土量不同磷浓度相差不大,抽雄期和成熟期磷浓度均为轻度或重度缺磷;苗期氮∶磷比值皆下降,而抽雄期有上升的趋势。玉米籽粒:施肥玉米随装土量增加氮浓度呈下降趋势;磷浓度差别不大,基本呈现随装土量增加,籽粒磷浓度呈下降的趋势;装土量不同,玉米籽粒中氮∶磷比值也有差异。[结论]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区现行耕作制度下产生的2种不同的剖面构型"波浪型"和"平面型"导致有效土量差异,是导致黑土肥力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56-10460+10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马铃薯新品种合作001

    黄吉美;钟文翠;敖毅;蒋先林;徐春秀;丁云双;

    [目的]介绍马铃薯新品种合作001。[方法]阐述了马铃薯新品种合作00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1999、2000年品比试验,合作00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47 538.0、47 904.0 kg/hm2,分别比对照分别增产27.5%、16.1%;2001、2002年多点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3 139.7、34 705.5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7.0%、25.0%;2003、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5 670.0、36 390.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4.12%、4.16%;2004、2005年示范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0 410.0、36 240.0 kg/hm2,比对照品种米拉分别增产20.5%、22.4%。[结论]合作001是一个适应性广、品质优良、抗性好、增产性高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合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广泛推广。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61-10462+1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冒宇翔;汪凯华;陈惠;王学军;

    [目的]研究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测定多效唑不同施用剂量、同一施药剂量下不同品种小豆、不同时期施药各处理小豆的性状及产量,并对小豆的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得出多效唑对小豆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植株株高,促进分枝,增加节间,提高结荚数;其最佳使用量为1 350 g/hm2,最佳使用期为始蔓期;对早熟直立型品种效果明显优予晚熟蔓生型品种。[结论]多效唑应用在小豆上,能明显改变小豆生长性状,提高产量。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63-10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4 ]
  • 镧和低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的影响

    欧红梅;徐玉品;张自立;

    [目的]研究La3+和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的影响,优化拟南芥抗La3+突变体的筛选条件。[方法]通过人工控制pH值研究低pH值和La3+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主根生长的影响。[结果]拟南芥种子萌发的适宜pH值范围较宽,但过低pH值会推迟种子发芽,降低种子萌发率。随着酸度的增加,主根生长受到抑制。pH=5.5时,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La3+浓度为5 mg/kg及以下时刺激种子萌发,为10 mg/kg及以上时推迟种子萌发,为1 mg/kg时刺激主根生长,为5 mg/kg及以上时显著抑制主根生长。随着La3+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在去P培养基与纯La培养基中,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对La3+的反应趋势基本相同。[结论]过低pH值和不低于5 mg/kg的La3+浓度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有负面影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65-10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2 ]
  • 速生林与生料栽培平菇套种技术研究

    宋秀红;侯桂森;任中兴;王彦春;

    [目的]研究农林生物复合共生循环模式,实现农林产业的生物良性循环。[方法]在人工速生林林下适宜处搭建小拱棚并安装配套设施,在棚中栽培平菇。[结果]当袋子内有黄水出现时,标志着平菇已达生理成熟,进入出菇期管理。在通风条件好的棚室内,垛底高20 cm,宽30 cm,走向与通风换气一致。垛间距1.0~1.1 m,垛高可码放8~10层菌棒。出菇前要用10℃以上温差刺激7~10 d,在4~26℃范围内均可出菇,出菇温度控制在15℃左右为宜。可采用喷雾或地面灌水蒸发等方法将出菇期空气湿度控制在85%。袋内补水可用注水器注水,也可将菌棒放到容器内浸泡24 h。棚室内栽培密度一般以30~35棒/m2为宜。试验栽培平菇的纯收入为121125万~200 700万元/hm2。[结论]通过林菌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完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68-10469+10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摘叶与铺反光膜对赤霞珠葡萄结果部位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李艳春;杜国强;师校欣;李明媛;

    [目的]研究摘叶、铺膜以及摘叶结合铺膜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和性能的影响。[方法]以7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摘除果穗周围叶片、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摘叶3个处理,以常规管理株为对照,分别测定4个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以及光照强度。[结果]摘叶和铺膜处理均可提高葡萄结果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摘叶处理比对照提高28.3%,铺膜处理比对照提高72.6%;铺膜+摘叶处理相对于铺膜或摘叶处理并未表现显著的加和效应,摘叶和铺膜处理对叶片气孔导度有一定影响,以摘叶处理影响较大。不同时期各处理叶片细胞间CO2浓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综合考虑,铺膜效果优于摘叶处理。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70-10471+1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83 ]
  • 绿斑病对伏令夏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大平;

    [目的]为研究绿斑病的病害机理积累资料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0年生的伏令夏橙树为试材,研究绿斑病藻寄生后不同感病程度的伏令夏橙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当果实感病程度为40%和80%时,与健果相比,果皮的亮度、红色值、黄色值显著下降;果皮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果皮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和花青素/叶绿素比值显著减少,果皮呈青黄色。当果实感病程度为5%、40%和80%时,感病果实的单果重略低于健果,其果形指数差异不显著。当果实感病程度达80%时,与健果相比,感病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其固酸比差异显著。[结论]绿斑病对伏令夏橙的果实大小和果形无明显影响,但对伏令夏橙果实的色泽、外观和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72-10473+10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 贵州茂兰保护区兰科植物新记录

    魏鲁明;刘绍飞;余登利;玉屏;

    介绍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23种,分属16属。其中,革叶石豆兰为中国新记录,羽唇兰、坛花兰、异型兰、等萼卷瓣兰、广西舌喙兰、广西鸢尾兰、勐海隔距兰、长足石仙桃、长距虾脊兰为贵州新记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74-10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野蔷薇种子快速催芽技术研究

    张明忠;单丽萍;毕建杰;

    [目的]为了解决野蔷薇种子休眠期长、发芽不整齐、育苗困难等技术难题。[方法]以野蔷薇为试验材料,研究冷藏时间、激素处理、基质选择等因素对野蔷薇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影响野蔷薇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冷藏时间;0.10和0.15 mg/L赤霉素(GA3)处理10 d,种子发芽率均达到70%以上;选用干净河沙作基质催芽效果优于其它材料。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76-10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4 ]
  • 互叶白千层幼苗光合日进程

    莫昭展;梁海清;

    [目的]为改进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株互叶白千层扦插苗上的健康功能叶片作为测定对象,用TPS-1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同步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10:00左右,互叶白千层的净光合速率出现第1个峰值44.00μmol/(m2.s),初步确定其光饱和点为1 900.00μmol/(m2.s)左右。14:00,光合有效辐射达最高值2 000.00μmol/(m2.s)。16:00左右,互叶白千层的净光合速率出现第2个峰值4.05μmol/(m2.s)。16:00,空气CO2浓度降至最低值。11:00,叶片气孔导度达峰值800.00 mmol/(m2.s)。12:00,蒸腾速率达峰值。8:00,水分利用率最高。[结论]互叶白千层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空气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78-10479+1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不同氮素施用量对“邯郸”狗牙根草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

    李志辉;赵玉靖;李会彬;边秀举;王丽宏;范光宇;

    [目的]对河北农业大学筛选出的野生栽培品种"邯郸"狗牙根草坪进行不同氮肥用量研究,以期为该品种在冀中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氮肥施用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高(N29 g/m2)、中(N26 g/m2)、低(N23 g/m2)和对照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 m2。所有小区磷钾肥施用量为P2O54 g/m2和K2O 4 g/m2。在狗牙根生长季节(5~10月),按上述施肥量于每月22日施肥一次,年施肥6次。草坪修剪高度4 cm,修剪频率视草坪生长快慢而定。对草坪进行适量灌溉以保持无干旱胁迫。草坪质量评分按国际NTEP 9分制评分标准[1],草屑积累量测定采用烘干法。[结果]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进行"邯郸"狗牙根草坪栽培,对中高质量要求的狗牙根草坪,以中氮(N26 g/m2)处理的草坪效果较好。[结论]施用氮肥可以有效提高狗牙根草坪的色泽和密度,明显改善草坪质量,延长狗牙根草坪的绿色期;草坪修剪积累的草屑量随施氮量的增加也随之增加。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80-1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8 ]
  • 不同生境中荻草根状茎扩展速率及地上茎生长的研究

    周存宇;杨朝东;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荻草根状茎的生长特性。[方法]对2种不同生境(山地、平原)中荻草根状茎的扩展速率及动态进行研究,同时对荻草地上茎的生长动态、高度和密度进行比较。[结果]山地和平原生境中荻草根状茎的平均扩展速率分别为82.3、125.6cm/a,扩展较快的时段均为水热条件较好的5~8月份;2种生境中荻草地上茎的密度均在8月份达到最大(平均为54.2、76.5株/m2),高度均在11月份达到最大(平均为127.2、168.5 cm)。[结论]平原生境中荻草根状茎的扩展速率和地上茎的生长速率均快于山地生境中。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82-10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6 ]

农业灾害防御

  • 2009年初江苏省干旱过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项瑛;商兆堂;陈钰文;张旭辉;宗鹏程;

    [目的]分析干旱过程可能对小麦产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气候倾向率和潜在蒸散量分析江苏省各站的年降水趋势及干旱相似年份的蒸散情况。[结果]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7日,降水最少的是徐州、连云港、宿迁和淮安市,徐州市部分站点的降水量不足20 mm。1961~2008年,江苏省东北部的降水量逐渐减少,西南部降水略有增长。淮北地区大部分站点的年降水倾向率为负值,其中最显著的地区是邳州和盐城。江苏省历史上灾情严重的5次干旱过程分别出现在1973年10月~1974年1月上旬、1978年3月~1979年6月、1983年12月~1984年4月、1987年12月~1988年7月上旬、1995年10月~1996年3月。2008年11月~2009年2月上中旬,江苏省淮北地区的逐月蒸散量不大。[结论]预计2009年初的干旱过程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较小。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07-10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3 ]
  • 蘑菇培养料废料拮抗菌分离及对棉花苗期枯萎病防病效果的研究

    张军华;

    [目的]验证从蘑菇培养料中分离筛选出的10个生防真菌在棉花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从棉花枯萎病病株和病田土壤中分离出供试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制成生防菌制剂并通过温室盆栽防病试验和大田防病试验研究其防病效果。[结果]在供试菌株中TH和TP的抑菌效果最好,其R值分别为0.382 7和0.398 0。TV和T1-5的R值分别为0.415 1和0.412 7。TK、T1-1和T2-2的R值在0.482 7~0.592 7。棉籽壳和PD液培养生防菌的棉花出苗率分别为98.0%和89.0%,防病效果分别为90.6%和87.2%,棉苗茎粗分别为4.8和4.6 mm;CK1和CK2的棉花出苗率分别为82.5%和78.5%,棉苗茎粗均为3.5 mm。在田间防病试验中菌剂处理的防病效果为70.0%,平均每株棉铃数增加13个,产量提高49.1%。[结论]生防作用显著的7个菌株是TH、TP、TV、T1-5、TK、T1-1和T2-2,其生防菌剂能降低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49-10550+10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石柱黄连白绢病调查及影响因子分析

    银福军;曾伟;瞿显友;马琳;张德利;

    [目的]掌握黄连白绢病的发病条件、危害程度及发病规律,为生产上白绢病毒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一般性走访调查,了解白绢病发生情况,并采取样地田间调查研究的方法,定期统计发病率及危害程度,分析相关影响因子。[结果]黄连白绢病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复杂,生长期、植龄、海拔、耕作制度、坡度、土壤类型及周围生态环境等因素均对黄连白绢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危害重者发病率可达30.0%,并造成减产乃至绝收。[结论]黄连白绢病已成为影响黄连生产的重要病害。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51-10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4 ]
  •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宋晓君;陈青;覃伟权;唐超;金启安;温海波;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 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 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54-10556+10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程松莲;

    [目的]探讨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龟纹瓢虫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龟纹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龟纹瓢虫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猎物密度下,龟纹瓢虫成虫的捕食量大于二龄幼虫。在相同玉米黄呆蓟马密度下,龟纹瓢虫成虫的搜寻效应高于二龄幼虫。龟纹瓢虫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上限分别为73.5头和16.2头。[结论]该研究为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57+10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9 ]
  • 2%高渗吡虫啉防治烟草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巢进;田茂成;黄远斌;

    [目的]研究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防治烟草蚜虫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用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3.75、6.00、7.50 kg/hm2、15%涕灭克颗粒剂15 kg/hm2和空白对照(CK)共5个处理,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距施药期20、27、34、41、48 d蚜量调查时:处理A的防效分别为50.70%、61.20%、77.94%、85.08%、96.00%;处理B的防效分别为59.96%、75.48%、94.34%、100.00%、100.00%;处理C的防效分别为66.60%、81.45%、98.48%、100.00%、100.00%;对照药剂15%涕灭克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61.30%、70.34%、82.91%、66.56%、66.20%。7.5 kg/hm2的防治效果在各个调查时期都高于其他处理。[结论]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的持效性比15%涕灭克颗粒剂长,使用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推荐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的施用量应为6.0~7.5 kg/hm2。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58-10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几种化学除草剂对甜高粱除草效果的比较

    刘丽华;郑桂萍;钱永德;吕艳东;

    [目的]比较几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方法]以甜高粱杂交种"天青一号"为供试作物,防效和株高为指标,通过苗前、苗后大田药效试验,研究几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甜高粱的安全性。[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除草剂莠去津在播后苗前用药量为6.000kg/hm2时防效较好,而在苗后用药量为10.390 kg/hm2时防效为佳,并且苗后比苗前用药的除草效果要好。不同除草剂在苗后同一施药时期防除杂草的效果不同。38%莠去津防效均高于72%乳油2,4-滴丁酯和48%排草丹,总防效达到94.7%,且对杂交甜高粱生长影响最小,苗后1次用药即可取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甜高粱地杂草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60-10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9 ]
  • 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刘国庆;徐刚;刘颖;

    介绍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即从形成洪水灾害的机理出发,首先建立研究区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模型,然后再建立研究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62-10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7 ]
  • 南方初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丁小剑;杨军;唐明晖;李象玉;

    2006年4月11~12日湖南省出现大范围的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K指数、雷达回波、闪电信息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受高空低槽和低空切变线的影响产生的,西南涡、强冷空气对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闪电信息对短时预报及农业灾害的预防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35-10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美国白蛾对几种蔬菜危害风险性评估试验

    刘海光;张新燕;张毅;赵鹏飞;赵晓龙;

    [目的]评估美国白蛾对不同蔬菜危害的风险性,以期应对未来可能突发的美国白蛾疫情对蔬菜的危害。[方法]通过人工利用番茄、茄子、菜豆、芹菜、萝卜、黄瓜、白菜叶片饲养美国白蛾幼虫,以梓树为对照,观察各种蔬菜上的美国白蛾幼虫生长情况、死亡数和化蛹数,进行危害风险性评估。[结果]美国白蛾幼虫不能在茄子、番茄、菜豆叶片上存活;在各蔬菜处理中,美国白蛾幼虫可在白菜和黄瓜叶片上正常化蛹。[结论]美国白蛾对常见蔬菜黄瓜和白菜的潜在危害风险性最大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82-10783+10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经济作物与药用植物

  • 采前灌水对上部烟叶带茎烘烤质量的影响

    靖军领;黄一兰;彭怀俊;王能如;

    [目的]为上部烟叶带茎烘烤配套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上部4~6片叶一次性带茎采烤前提下设置3个灌水处理:A:采收前不灌水(对照);B:采收前3 d灌水;C:采收前6 d灌水,研究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B、C处理鲜烟含水率和烤后单位面积叶重分别较对照高0.36%、0.69%和1.52、2.04 g/m2,烤后烟碱含量分别较对照低0.28%和0.31%;B、C处理烤后烟叶收缩率分别为26.63%和26.50%,均高于对照(25.27%);B处理上等烟比例、均价及糖碱比最高,分别较对照高1.97%、0.55元/kg和0.46。[结论]提前3 d灌水可提高烤后上部烟叶的品质。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84-10485+10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3 ]
  • 加权灰色局势决策在烟草栽培措施评价中的应用

    陈良存;宋彦君;曹祥练;胡功军;徐鑫丽;

    评价烟草栽培措施的优劣十分复杂,各指标参数难以统一。加权灰色局势决策能将多个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较单一性状的分析更为合理。运用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pH值对烟草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pH值在6~8的范围内有利于烟叶的生长,结果与目前实际生产实际符合,说明该方法客观、合理,可以在评价栽培措施时应用。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86-10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信阳毛尖茶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与茶叶质量的关系

    李福荣;周强;史峥贤;王彩丽;

    [目的]探讨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与茶叶质量的关系,为研制茶树菌肥提供参考。[方法]对从信阳市浉河区贤山茶场、浉河港茶场、罗山县城郊茶场采集的土样中的茶树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浉河港茶场土样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多于罗山县茶场和贤山茶场,其茶叶质量最为上乘。浉河港茶场土样中的真菌种类与数量多于罗山县茶场与贤山茶场,其放线菌种类与数量明显较少。罗山县茶场和贤山茶场土样中的细菌都分属于11个属,浉河港茶场土样中的细菌分属于14个属。固氮菌属、氮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出现的频度最高,微球菌属、土壤单胞菌属和拜叶林克氏菌属出现的频度次之,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出现的频度最低。[结论]信阳毛尖的茶叶质量与茶树根际微生物关系密切。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89-10491+10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7 ]
  • GA_3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金兰;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CK)、20、40、60、80 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对不同浓度GA3下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浓度40和60 mg/L GA3处理时,川贝母种子酯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增加2条Rf分别为0.389 3和0.937的新谱带;而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分别增加2条Rf为0.833和0.937的新谱带,且在浓度60 mg/L GA3处理时,图谱中又增加1条Rf为0.771的新谱带。[结论]浓度40 mg/L和60 mg/L GA3对川贝母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作用。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92-10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3 ]
  • 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郭东锋;郭玉海;黄勇;路正营;

    [目的]研究主要矿质元素在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方法]以管花肉苁蓉为材料,对其进行纵向(基部、顶端、中部和下部)和横向处理(从外向内分为6个薄层和芯,6个薄层合成3个处理),样品杀青、称重、粉碎后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矿质元素的横向分布和纵向分布中,Na、K含量最高,其次为P和Ca;除Na外,其他几种元素含量从外层到内层逐渐降低;K含量从顶端到基部逐渐降低,P、Ca、Fe和Mn含量两端高中间低。A l含量基部最高(0.82%),Mg、Zn含量顶端最高,其他部位差别不大。[结论]矿质元素在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不同。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94-10495+10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9 ]
  • 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节律研究初报

    滕建北;万德光;李斌;蔡毅;马青青;

    采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美花石斛茎尖,用品红染色,压片后显微观察,计算茎尖细胞的分裂指数。结果表明,美花石斛茎尖细胞的日分裂高峰为9:00(分裂指数3.3×10-4),月分裂高峰为5月。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96-10497+10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纳米TiO_2光催化剂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董汇泽;杨君丽;鲁云;

    [目的]为藏茵陈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2种藏茵陈种子为材料,用纳米TiO2溶液对其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浸种时间、TiO2浓度及光照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结果]当TiO2浓度为400mg/g时,川西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较对照高16.4%和17.5%,当TiO2浓度为200 mg/g时,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较对照高14.1%和17.2%;浸种9、12 h时,川西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74.4%、79.3%和74.1%、77.7%;浸种12 h时,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56.9%和83.8%;日光照射下,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71.7%、73.2%和81.4%、86.9%。[结论]纳米TiO2浸种可提高藏茵陈种子的萌发能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498-10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5 ]
  • 新疆大果阿魏叶片及其油胶树脂化学成分研究

    赵文彬;谭勇;朱芸;相颖;

    [目的]对大果阿魏的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寻找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的药用替代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从大果阿魏叶挥发油中分离出84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78种化合物;树脂胶挥发油分离出77个成分,鉴定出63种化合物。[结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阿魏挥发油,方法简便、准确,该研究结果对寻找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的代用品及为扩大阿魏药源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00-1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3 ]
  • 中药大黄水浸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崔香;李海青;邓晓梅;

    [目的]为中药大黄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青海大黄为试材,制备不同浓度的大黄水浸液并对其进行荧光扫描;取一定浓度的大黄水浸液,加入不同pH值的HOAc-NaOAc缓冲溶液后对其进行荧光扫描。[结果]随着大黄水浸液浓度的减小,荧光强度逐渐减小,其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缓冲溶液的pH值为2.6~4.2时,荧光强度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缓冲溶液的pH值为4.2~5.8时,荧光强度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当缓冲溶液的pH值为4.8~5.2时,荧光强度几乎不变。中药大黄水浸液的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图中有一个明显的荧光峰,其发射波长位于401.8 nm。[结论]该试验确定了中药大黄水浸液荧光光谱分析法的测定条件,为中药大黄的定性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03-10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7 ]

动物与饲料科学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任艳;

    阐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指出其对肉鸡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鸡肉品质、提高肉种鸡繁殖性能、提高抗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分析了当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05-10506+10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3 ]
  • 禽流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张蓉蓉;罗青平;温国元;杨峻;艾地云;王红琳;罗玲;张琳;邵华斌;

    对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的特殊性和禽流感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病原学、血清学,以及为了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所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07-10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1 ]
  • 我国种鹅的育种现状及展望

    张响英;唐现文;

    我国养鹅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育种水平比较落后,没有形成科学的良种繁育体系。阐述了我国种鹅的育种现状,并展望了我国种鹅的育种前景。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11-1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3 ]
  • 阿坝州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危机状况分析

    张亚君;李建强;陈洪;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查了四川省阿坝州9个地方畜禽品种的遗传资源状况,并按照群体数量遗传学的原理,用群体近交系数的大小以及相应有效群体大小的方法分析评价了畜禽品种资源受威胁的程度。结果表明,9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中三江黄牛,藏鸡近20年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三江黄牛处于"最低威胁"等级,藏鸡处于"潜在威胁"等级,其余物种均处于"安全"等级。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14-10515+10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 EM菌液对乳猪黄痢的防治效果

    路彩霞;李军成;何尚君;

    [目的]研究EM菌液对乳猪黄痢的早期防治效果。[方法]将14头母猪中每2头母猪所产的22头乳猪分为1组(共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乳猪出生后分别灌胃EM原露3、5 ml/头,发生黄痢后灌服EM原露5、10、20 ml/头,对照组乳猪出生后不灌服EM原露,发病后灌服痢菌净;在饲料中掺入20 ml EM原露饲喂母猪,观察所产乳猪的发病情况。[结果]灌胃试验中,试验组乳猪总发病率为6.06%,对照组乳猪发病率为40.91%,发病后灌服5 ml EM原露有1头死亡、灌服10、20 ml EM原露无死亡现象;在饲料中掺入20 ml EM原露饲喂母猪后,所产乳猪3 d内的总发病率为16.92%,对照组发病率为49.62%。[结论]EM菌液可有效防治乳猪早期黄痢。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16-10517+10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3 ]
  • 小肽的营养与应用研究进展

    张文秋;刘德全;

    对小肽的分类、小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18-10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4 ]
  • 高压氧对急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Fas-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姜振;张林;刘鹏程;赵秀斌;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Fas-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骼肌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安静对照组(A)、急性力竭运动组(B)、急性运动高压氧恢复组(C);B组分别进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C组于运动后应用高压氧疗法,应用HE染色与RT-PCR对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与Fas-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Fas-mRNA的表达增多,经高压氧治疗后细胞凋亡数量减少,Fas-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高压氧疗法能抑制Fas-mRNA的表达,减少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促进运动性疲劳与骨骼肌微损伤的恢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20-10521+10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5 ]
  • 中华鳖精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朱道玉;吴红松;

    [目的]研究中华鳖精巢的形成、分化和发育。[方法]以200枚中华鳖受精鳖卵为试验材料,研究1~4龄鳖的生殖腺指数以及精巢的形成、发育和组织学变化,观察其生精细胞及精子的显微结构。[结果]在(32±0.5)℃条件下孵化鳖卵,胚胎发育至第5天形成生殖嵴;第16天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至第24~26天性腺分化结束形成精巢或卵巢;成熟的精巢由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一侧为管壁上皮,另一侧为生发区;各个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发育基本同步,在生精小管内生殖细胞的成熟方式由近基膜处向管腔推进,依次是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最终进入输精小管。[结论]中华鳖精巢的发育可分4个时期,即精原细胞期、精母细胞期、精子细胞期和精子期。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22-10524+10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6 ]
  • 敌百虫和甲醛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李爱景;李学军;乔志刚;娄海永;

    [目的]研究药物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以淇河鲫仔鱼为受试生物,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甲醛和敌百虫对淇河鲫仔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在同一暴露时间,随着甲醛和敌百虫溶液浓度增大,淇河鲫仔鱼的死亡率逐渐上升。敌百虫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63、89.20、75.30 mg/L,安全浓度(SC)为7.53 mg/L;甲醛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5.33、134.04、119.42 mg/L,安全浓度(SC)为11.94 mg/L。[结论]在淇河鲫仔鱼疾病防治中,使用敌百虫较安全,而甲醛要慎用。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25-10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6 ]
  • 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徐泉秀;龙鼎新;陆桦;谢芳;王英姿;邓必阳;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家兔口服5、10和20 mg/kg加替沙星后于0.25、0.50、1.00、2.00、4.00、8.00、12.00和24.00 h分别取静脉血,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代谢动力学参数。家兔口服10 mg/kg加替沙星后于0.25、0.50、1.00、2.00和4.00 h分别测定心、肺、肌肉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加替沙星在0.05~5.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在家兔血液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5、10和20 mg/kg剂量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峰浓度(Cmax)分别为2.28、3.35和7.93μ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36、1.83和1.69 h;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39、0.51和0.42 h;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5.63、6.07和6.81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1.67、33.59和97.07(μg.h)/ml。加替沙星被家兔摄入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中。[结论]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长,组织分布广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30-1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青刺果种粕粉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吕程;蒲中慧;殷中琼;李超;杜永华;

    [目的]探讨青刺果种粕粉提取物对常见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温度、pH值、紫外光等因素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青刺果种粕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青刺果种粕粉提取物对常见致病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浓度低,热稳定性和紫外光稳定性较好,但其抑菌pH值范围不够广,在pH值为4~6的条件下抑菌效果最佳。[结论]青刺果种粕粉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望将其开发成抗菌药物。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33-10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9 ]
  • 大眼鳜垂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谢碧文;黄琪;蒲德永;张耀光;

    [目的]探讨大眼鳜垂体的组织学结构。[方法]以大眼鳜成鱼为试验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对其垂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进行研究。[结果]大眼鳜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腺垂体分为前外侧部、中外侧部和中间部。神经垂体十分发达,尤其是后腺垂体神经部,占垂体后部大部分区域;腺垂体可分辨出7种分泌细胞类型,即前外侧部的催乳激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中外侧部的生长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中间部的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细胞和PAS阳性细胞;中间部后方腹面边缘微血管十分发达。[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弄清大眼鳜的繁殖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36-10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6 ]
  • 应用Dot-IGS快速检测牙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朱壮春;白云;陈阳;张文丽;邢朝斌;吴鹏;白崇洲;李金龙;史相国;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斑点免疫金染色诊断方法。[方法]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以胶体金标记羊抗兔IgG,根据棋盘试验,确定Et免疫血清和金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定为阳性。[结果]迟钝爱德华氏菌呈阳性,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腐败希瓦氏菌、产碱普罗威斯登菌、阪崎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均呈阴性。[结论]Dot-IGS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39-1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花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

    赵海鹏;王志坚;杨求华;周多夫;张耀光;

    [目的]描述花各类血细胞,为鱼类血液学、比较细胞学积累基础资料,并为花人工养殖、疾病诊断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8尾花尾静脉取血,常规方法每尾制作血涂片2~5张,Gimesa和Wright染液联合染色,N ikon-DXM1200数码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和拍照,Image Proplus软件随机测量各类血细胞。[结果]试验得出,红细胞有直接分裂现象,成红细胞有两种类型,Ⅰ型和网织红细胞关系密切;嗜中性粒细胞一般呈球形,核形多变,单个核居多,偶见二分叶核,偶见衰老解体者;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呈球形,胞核与嗜中性粒细胞胞核情况极为相似;单核细胞具伪足样突起,核较大,约占整个细胞1/2左右,较大者可达3/4;淋巴细胞呈不规则圆形,非定量地分为"大""小"两类;血栓细胞形态多样,个别类型难以归类,有直接分裂现象;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结论]花外周血中有6种血细胞,无嗜碱性粒细胞。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42-10544+10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2 ]
  • NaCl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红英;

    [目的]探索最适的食用NaCl浓度,为合理健康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型黑腹果蝇为材料,在含有不同浓度NaCl(0、10、50、100、200 mmol/L)的培养基上培养果蝇,分析NaCl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子代果蝇数目、成虫体重、群体的雌雄平衡等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含低浓度NaCl(10 mmol/L)组子代蛹化数目和子代羽化数目有所增加;而高浓度NaCl组(100、200 mmol/L)子代蛹化数目和子代羽化数目明显减少。不同浓度NaCl对子代果蝇体重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雄蝇体重和雌蝇体重都有减轻的趋势。[结论]一定量的NaCl能够影响果蝇生长发育、子代数量,干扰果蝇群体的雌雄平衡,影响子代果蝇体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45-10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 ]
  • 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的影响

    高明;侯建华;刘玉芝;高玉红;李双安;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的生长的影响,为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在不同温度(15、20、25、30℃)下养殖20 d,每组2 d测1次体重,比较各组宽体金线蛭的日增重。[结果]15、20、25、30℃条件下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4%、2.99%、3.23%、0.62%。在15~2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生长明显加快(P<0.05);20~25℃平均日增重率最高,达到2.99%~3.23%,差异不显著(P>0.05);超过30℃则宽体金线蛭生长显著下降,存活率为55%。[结论]宽体金线蛭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25℃。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47-10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2 ]

景观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城市热岛研究

    彭仲;

    首先利用MOD 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地表温度反演中所需大气参数—大气水分含量,再利用Landsat TM影像采用Jimenez-Munoz和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地面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用该方法对北京城市热岛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是城市热岛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27-10529+10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2 ]
  • 滨州市水生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现状

    李玉玺;段代祥;

    通过对滨州市各景区的实地调查,详细研究了滨州市主要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性及其园林应用,并讨论了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74-10775+10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基于遥感的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

    赵小艳;杨沈斌;申双和;王伟;

    利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南京市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了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南京存在明显热岛效应,市区热岛强度普遍高于郊区1~3级;②自1988年以来,南京城市热岛效应面积增长明显,并出现向城南扩张的趋势;③南京热岛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新城区成为新的强热岛中心。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76-10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5 ]
  • 浅议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的融合

    唐艳;王健庭;

    园林设计与雕塑艺术逐渐走向融合,雕塑走出美术馆,改变自己融入环境之中,而园林也试图用雕塑的手法将土地塑造成巨大的艺术品。雕塑与园林的相互渗透与包容,改观了环境景观的形态面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整体,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新的艺术设计时代。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79-10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上海崇明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与旅游管理现状

    王思元;

    对国家地质公园的相关概念以及建设背景进行了简要说明。以上海崇明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描述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申报过程以及管理模式,总结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现状,并对其管理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84-10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规划研究

    段晓梅;杨云;李晶;

    在研究西双版纳自然状况与热带雨林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热带雨林退化和受威胁的几种原因,提出了构建具有廊道连接斑块的热带雨林空间格局,形成符合热带雨林演替规律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指导思想,将该区域规划为"二带五块二类示范区多点",即修复两条宽2 000 m的物种交流走廊,保护五块自然保护区域,建设两类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示范区,连接400个村社神山岛状雨林,形成整体性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系统。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86-10787+10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7 ]

资源与环境

  • 山东伏期降水时空的分布特征

    李君;陈秀杰;司志华;

    以山东省伏期降水资料为基础,分析伏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以及年代际振荡周期,确定了伏期降水在全年、夏季降水中的重要地位,并与山东全年、夏季降水以及华北夏季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其伏期降水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的独特规律。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65-10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淄博市新旧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分析

    张洪英;张勇;李君;韩国泳;

    对淄博市2008年7月、10月和2009年1月3个月的新旧站地面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温、压、湿要素的对比观测中,气温和气压新站均较旧站偏低。其中,极端最高气温新旧站出现日期均一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不完全一致;平均本站气压新旧站日变化趋势较一致。相对湿度新站较旧站略偏高;在风向风速的频率对比观测中,两站最多风向及频率不一致,3个月中风速新站均较旧站偏大,最大风速频率不一致。气象要素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两站方位和周围环境不同造成的。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69-1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黑龙江省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于宏敏;国世友;张洪玲;徐永清;

    利用我国东北部6个辐射台站1971~2000年的太阳辐射资料,采用Q=Q0(a+bs)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式模拟的黑龙江省3个测站3~7月、9月太阳总辐射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模拟的1~2月、10~12月太阳总辐射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计算式可用于模拟黑龙江省1~7月、9~12月的太阳总辐射。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73-10574+10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0 ]
  • 天水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

    蒲金涌;姚小英;王立科;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水市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水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78 5 hm2,比全国水平低0.5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7 hm2,比全国水平低0.0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1 hm2,超载率为72%,生态压力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天水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75-10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2 ]
  •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草地特征研究

    星学军;

    [目的]探明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的草地特征。[方法]以曲麻莱县麻多乡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退化梯度高寒草甸的植物特征、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确定这些特征与高寒草甸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随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物种多样性指数、可食牧草产量、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均表现为降低规律;鼠害在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上表现较为严重,而在原生植被和极度退化草地上的程度则较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轻。[结论]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草地具有不同特征。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78-10580+10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6 ]
  • 潭江下游及黄茅海入海口浮游植物现状

    唐汇娟;

    2003年分别于8和12月对潭江下游及黄茅海入海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16个采样点不同时期的叶绿素a在0.28~37.50mg/m3范围内变动,冬季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高于夏季。16个采样点共观察到浮游植物58属,71种,其中绿藻门27种,硅藻门19种,蓝藻门12种,其余为隐藻、裸藻和甲藻类。16个采样点浮游藻类3次采样的平均丰度在11.2万~69.7万个/L。硅藻丰度最高,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湖沼圆筛藻(Cosinodiscus lacustris),线形双菱藻(Surirella caproni);绿藻丰度居其次,优势种为栅藻(Scenedesmusspp.)等绿球藻目的种类;隐藻主要由啮噬隐藻(Cryptomonas erosa)组成;蓝藻和其他藻类丰度比较低。根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该调查水域属于中到富营养水平;浮游植物主要由淡水种类组成。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81-10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3 ]
  • 河鲀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对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的响应

    李聪;沈新强;晁敏;平仙隐;

    [目的]探索底栖生物的生物学变化与海水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于2008年1月、5月和7月共3次对象山港河鲀网箱养殖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采样分析,同时使用Fick第一定律对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非养殖区总的生物丰度为666.0个/m2,明显多于养殖区(151.8个/m2)。硝酸盐扩散通量的变化对水体营养盐的整体变化具有指示作用,硝酸盐数值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762;在养殖淡季的1月和5月,磷酸盐数据与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和-0.857。[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底栖生物对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的响应机制。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84-10587+10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4 ]
  • 基于指标体系的福建省水资源供需趋势评价

    黄初龙;

    [目的]评价福建省水资源的供需趋势。[方法]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W 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WRSDB)内涵,构建了福建省WRSDB评价指标体系。依据1997~2007年福建省各类统计资料建立指标数据库。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各指标变量进行预测,采用加权求和法评价丰、平、枯水年福建省WRSDB趋势。[结果]同方案同水平年的WRSDB指数均为基准年2006年>短期预测年2010年>中期预测年2015年。各方案中WRSDB均呈略降趋势,下降程度表现为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同水平年的各预测年WRSDB指数均表现为:高方案>低方案。[结论]福建省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加强,近期福建省WRS-DB增强的关键在于控制人口和GDP的增速。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88-10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及模型研究

    雷战波;杜浩文;

    采用1996~2006年的耕地面积变更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及逐步回归法,对引起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构建了驱动因子与耕地数量的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93-10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6 ]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北省耕地资源驱动力研究

    尹力军;张新锋;郝瑞彬;

    依据河北省1952~2006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是河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对河北省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96-10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基于RS的东莞市耕地流转变化分析

    方元;陈利燕;

    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对东莞市耕地资源进行流失和转化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扩张压力下,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其中1988~1995年是耕地面积减少数量最主要的时期,70%以上耕地流失为建设用地;其他的土地类型也在向耕地转变,水域和林地是转化为耕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599-10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珠江口两岸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王晓;夏斌;方元;谢学宁;刘保春;

    利用1988~2004年耕地及相关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诊断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揭示了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耕地与驱动因子之间的综合定量规律。分析耕地的驱动机制,对今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进一步减少、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01-10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

    凌鑫;

    介绍了中国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难点,从监测、评价、反馈三方面,选取了5类共23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03-10604+10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2 ]
  • 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酸碱度现状及改良措施

    边武英;

    [目的]调查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酸碱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方法]以浙江省83个县市区的标准农田为取样点,参照NY/T 1121.1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处理和贮存,采用蒸馏水浸提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pH值,对全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标准农田pH值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农田土壤和水稻土pH值各级所占百分比呈现中间降低两头上升的趋势,且酸性土壤所占比例上升幅度大于碱性土壤。土壤pH值≤5.5的农田比例较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增加了20.71%,土壤pH值≤4.5的农田较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增加了1.71%。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标准农田pH值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序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丘陵地区。[结论]应采取施用石灰,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从根本上防止浙江省耕地土壤酸化现象。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05-10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85 ]
  • 基于生态足迹的沧州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吴之正;顾卫;许映军;林叶彬;黄树青;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沧州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904 707 hm2,是其生态承载力的1.57倍,目前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08-10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9 ]
  • 土壤颗粒固碳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崔国贤;关松;

    简要概述了各国学者通过物理分组对各级土壤颗粒对土壤有机碳截获作用的研究,同时也对在土壤管理中耕作、施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活动对团聚体固碳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提出应加强对团聚体物理保护—有机质化学结合与稳定的研究,为农田土壤固碳和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11-10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3 ]
  • 土壤中脲酶和磷酸酶对百草枯的响应

    刘娜;唐保宏;张美香;黄亮;

    [目的]为评价百草枯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取河南工业大学校区草地0~30 cm土样,过筛混匀。分别用0(对照)、100、200、500、1 000μg/g百草枯溶液处理土样,然后在25℃条件下恒温培养,培养2、6、12、20、30、45、60 d时测定土样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结果]百草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100μg/g百草枯处理20 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为4.5%,而1 000μg/g百草枯处理2 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60.45%;百草枯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具有先抑制后刺激作用,500μg/g百草枯处理30 d后土壤磷酸酶的活性为对照的126%。[结论]百草枯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15-10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5 ]
  •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周脚根;宋变兰;尤冬梅;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预测的3种主要技术理论进行了阐述,评述了3种技术理论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预测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17-10619+10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8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98 ]
  • 保墒灌溉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研究

    员学锋;吴普特;汪有科;牛文全;

    [目的]研究不同保墒灌溉措施对夏玉米地土壤中硝态氮的分布和累积影响。[方法]以玉米作物为试材,在灌溉量为0、600、1 200 m3/hm2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地膜覆盖、秸秆覆盖、PAM处理和非覆盖处理(CK)对夏玉米收获时土壤中硝态氮的分布和累积状况的影响。[结果]夏玉米收获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各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基本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在灌溉条件下,则在50~70 cm土壤中出现硝态氮累积凸峰。无论灌溉与否,0~100 cm土壤中各处理硝态氮含量的大小顺序为:PAM处理>CK>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同一保墒处理,在0~4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在60~70 cm土层以下则恰好相反。[结论]该研究为下茬作物的施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20-10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5 ]
  • 镉污染地草坪草对镉的累积特性研究

    徐洪波;梁彦秋;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种植在镉污染地19种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0~10、10~20 cm)的含镉量分别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除结缕草和纳苏外,其他草坪草对镉的累积特性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地下0~10 cm根系<地下10~20 cm根系。其中赫尔德、猎狗、剪股颖3种草坪草对镉的富集能力较强。草坪草根部对镉的平均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85%,这表明草坪草从土壤中吸收的镉主要存在于地下根系当中。通过对不同品种草坪草对土壤中镉的累积特性研究,筛选出抗镉和富集镉能力强的草坪草,为镉污染农田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23-10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罗珍珍;傅春;

    以鄱阳湖为例,对近年产生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从社会、市场、生产和文化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25-10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7 ]
  • 四川省汶川地震重灾区环境承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春红;刘邵权;苏春江;杨钟贤;

    简述了四川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情况,采用2007年30个重灾县的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容量数据,计算了其环境承载力,并对其分布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化层次、人口密度、污染物处理设施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39-10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刘春龙;

    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在数据标准化时与环境评价标准联系起来,从而较好地反映多指标水质系统的真实状况。将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飞龙江流域水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飞龙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这种方法应用于水质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42-10643+10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91 ]
  • 贵阳阿哈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组成及污染研究

    秦樊鑫;李存雄;张明时;龙健;吴迪;刘峰;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贵阳阿哈湖枯水季节表层沉积物中Pb、Fe、Cu、Zn、Mn、N i 6种重金属元素的5种化学形态进行了连续提取测定,分析了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合特征和人为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采用Tessier方法对阿哈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形态进行提取,提取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稳定性;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Pb、Zn、Fe、Mn、N i除残渣态外主要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Cu是以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烂泥沟处重金属的人为污染最为严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44-10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6 ]
  • 反冲洗强度对生物活性滤池过滤效果影响

    王华;谭秋;吕锡武;杨开明;

    [目的]为延长生物活性滤池的过滤周期,提高其过滤效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反冲洗强度对其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低强度水反冲洗之后,运行30 m in后1、2号滤池溶解氧的消耗率分别为33.30%和38.46%,24 h内其消耗率分别在37.80%和42.10%上下波动。高强度水反冲洗之后,运行240 m in后1、2号滤池溶解氧的消耗率才达37.70%,24 h后其消耗率仍为35.10%左右。气水联合反冲洗之后,运行120 m in后1、2号滤池溶解氧的消耗率分别达33.90%和35.48%,24 h内其消耗率分别在35.90%和36.10%上下波动。反冲洗之后,有机物去除率在13%左右波动。[结论]各冲洗方式对生物活性滤池的过滤效果无明显影响,气水联合反冲洗可节约40%左右的反冲耗水量。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48-10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4 ]
  • 生活污水中公厕粪水处理的卫生指标检测研究

    毛羽;杨骥颖;刘士清;许玲;宋洪川;张有刚;孙传伯;

    [目的]分析公厕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卫生指标检测菌。[方法]从云南师范大学公共厕所的化粪池内多点随机取样,采用滞留期为32 d的水压式厌氧-自然曝气处理系统处理公厕污水,测定进出水样的粪大肠菌群和总菌数。[结果]公厕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经3级连续厌氧处理后,能去除99.03%,达到粪便无害化去除率的GB7959-87卫生标准。厌氧消化处理过程的滞留时间与细菌总量关系不明显,说明水压式厌氧发酵处理可较好地杀灭粪大肠菌群,降低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经连续厌氧处理后,分离菌落在平板上的颜色变浅,亦说明厌氧发酵条件降低了有害菌的有害性。[结论]厕所污水经处理后可作为城市绿化浇灌用水,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但应加强对处理过程监管,避免二次污染。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50-1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光催化氧化与内电解法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研究

    刘兵;汪家权;张发宇;叶瑞;

    [目的]考察光催化氧化与内电解法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综合处理效果。[方法]以活性艳蓝X-BR染料废水为研究材料,探讨以CuSO4、FeC l3、KMnO4、NaC lO为光催化剂时影响均相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的作用机制,寻求最佳催化剂,然后将其与铁屑内电解联用,确定最佳试验条件。[结果]采用均相光催化与内电解法联合处理活性艳蓝染料废水,对CODCr的去除率能达到83%以上,脱色率能达到85%以上。最佳试验条件确定为:最佳催化剂为CuSO4,催化剂最佳用量为50 m l染料废水中投加0.023 3 g硫酸铜,光催化时间为5 h,溶液初始最佳pH值为5.1~5.6,内电解最佳时间为3 h。[结论]光催化氧化对CODCr的去除率较高,而内电解法对色度的去除率比较好,两种方法联用处理有机染料废水效果最佳。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53-10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1 ]
  • 水培经济植物净化养殖废水研究现状

    利锋;何江;张学先;

    对水培经济植物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湿地植物特别是水生经济植物相关情况,并指出:水培经济植物食用安全性是关键问题;西洋菜是用于处理养殖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良好湿地植物。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56-10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2 ]
  • 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

    李福后;王伟霞;

    综述有机磷农药降解微生物的种类、降解机理及代谢途径、有机磷降解酶、降解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等研究现状,并探讨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发展趋势。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59-10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4 ]
  •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王慧娟;

    综述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液相形成机理、溶液中放电等离子体形成的各种效应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07-10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6 ]

农业机械与工程

  • 生物能温室增温技术研究

    潘冬玲;刘义军;

    经过试验分析得出使用增温装置的温室同普通温室相比产气量有明显的提升;对产气的提升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沼气微生物的代谢越旺盛,沼气产量越多,即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沼气的产量。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温度越高,分解率增大,产气率升高。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28-10629+10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我国农田污灌发展现状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春国;王鑫;

    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农田灌溉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已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就污水灌溉的现状及其对土壤、作物、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综述,力求为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92-10693+10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130 ]
  • 农业用潜水电泵应用前景探讨

    丁红女;黄道见;滕国荣;盛绛;

    论述了潜水电泵结构组成,通过对国内外大小口径潜水电泵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了其在农业灌溉的主要作用,结合目前农村所需灌溉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潜水电泵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94-10695+10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皮棉卸料器的压力补偿设计

    孙居彦;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给出了卸料器迎风面压力分布的一般分析方法,推导出了压力补偿计算公式,为设计改进卸料器结构、改善皮棉清理质量、提高机械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96-10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农用柴油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谭玉玲;

    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对农用柴油机故障进行计算机仿真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98-10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3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作业性能研究

    吴慕春;吕恩利;王广海;韩小腾;马旭;

    [目的]介绍3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对其作业性能进行比较。[方法]以2FBS-840型、MR-BZ840A型和2TYB-450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为试验研究对象,阐述3种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与特点。通过播种机的性能对比试验,测定3种播种机的作业性能和质量指标,综合分析3种机型的播种合格率、空格率、每取秧面积播种粒数等性能指标。[结果]2TYB-450型播种机采用同步驱动轮、振动匀种装置、种箱交叉导种板,驱动不滑移,播种合格率高,充种效果好,每取秧面积播种粒数少,工作稳定性高,其播种合格率为68.67%,空格率为1.89%,每取秧面积播种粒数4.19;2FBS-840型播种机的作业性能次之,MR-BZ840A型播种机的最差。[结论]2TYB-450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作业性能优于其他2种播种机。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00-10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0 ]
  • 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显示屏设计与实现

    柳兆军;

    提出一种基于ARM处理器LPC2212为核心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显示屏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温室环境参数的自动巡回显示。对以SD16726芯片为显示驱动电路的显示屏硬件和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03+10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基于温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李兴山;翟卫青;

    利用单片机AT89C52控制与处理技术,设计了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软件系统。实用结果证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04+10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冬季温室大棚蔬菜温度管理述评

    张明杨;

    综述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冬季温室大棚蔬菜温度管理研究发展概况以及各种方法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05-10706+10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6 ]
  • 通风管间距对冷库地坪通风防冻系统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贾景福;郝满晋;李建华;

    为了研究通风管间距对冷库地坪通风防冻系统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三维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对传热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根据系统的传热过程确定了传热模型的定解条件,利用Phoenics软件对通风系统未启动和不同通风管间距下的传热模型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冷库地坪采取机械通风防冻的效果良好,通风管间距对冷库地坪通风防冻系统的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65-10766+10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贮藏与加工

  • 芒果涂膜保鲜研究

    胡小军;蓝敏嫦;邱丽平;赖静方;李观娣;

    [目的]研究芒果涂膜保鲜效果。[方法]以壳聚糖、山梨酸钾、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保鲜剂,选取小台农芒果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常温下(温度30℃,湿度为85%~90%)对芒果的初步保鲜效果。[结果]以壳聚糖添加山梨酸钾复合而成的保鲜剂对芒果保鲜效果最佳,贮藏第8天时的失重率为14.78%,好果率为100.0%,维生素C含量为22.84 mg/100 g,总糖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第5天。[结论]壳聚糖与山梨酸钾对芒果保鲜效果最佳。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62-10663+10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9 ]
  • 冰温结合生物保鲜剂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杨胜平;谢晶;

    阐述了冰温保鲜技术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几种常见生物保鲜剂的抑菌作用。并介绍了冰温贮藏结合生物保鲜剂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冰温及生物保鲜剂技术和扩大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64-10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8 ]
  • 花椰菜实用预冷保鲜技术研究

    李国锋;冯毓琴;李梅;王学喜;王来;

    对花椰菜各种预冷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差压预冷法预冷效果最好,模拟运输后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花椰菜的新鲜度,样品几乎无散花、变黄及腐烂现象。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67-10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8 ]
  • 复合酶解法制备酵母抽提物的应用研究

    张伟;杨继远;

    [目的]为生产高辅料比啤酒确定最佳的酶制剂种类及酶解工艺。[方法]比较13种酶制剂在制备酵母抽提物中的酶解情况,选择并确定最佳的酶制剂种类及酶解工艺。[结果]在4种碱性蛋白酶中,碱性蛋白酶A的α-氨基氮得率最高。碱性蛋白酶A和风味蛋白酶的复合酶解试验表明,风味蛋白酶A的酶解情况优于风味蛋白酶B。β-葡聚糖酶和木瓜蛋白酶对α-氨基氮的得率影响不大。酵母抽提酶的α-氨基氮得率高于干酵母酶A和B的共同酶解得率。当料水比为1∶4时,滤液中α-氨基氮含量为900 mg/L左右。100 kg干燥酵母粉在酶解至α-氨基氮含量为4 000 mg/L时,可得浓度为10°P的醪液700 L,即α-氨基氮的得率为1∶7。[结论]应用蛋白酶复合酶解制备酵母抽提物具有收率高、时间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在高辅料比啤酒的生产中应用较为可行。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70-10672+10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1 ]
  • 大蒜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张泽英;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大蒜黄酮类物质。[方法]以乙醇—水为溶剂,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大蒜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大蒜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固比16∶1,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70℃。在该优化条件下,大蒜黄酮含量为3.76%。[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所需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便于推广和普及,是提取大蒜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73-10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1 ]
  • 酸藤子果皮红色素微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黄晓冬;黄晓昆;李美欣;

    [目的]探索酸藤子果实红色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取微波法提取酸藤子果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提取级数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微波法提取酸藤子果皮红色素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原料70倍量的pH值3.0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在微波功率450 W的条件下提取180 s,提取级数为2次。该条件下,色素提取率达90.46%,果皮总花色苷得率为50.66 mg/100 g。[结论]微波法是一种高效的、节约成本的酸藤子果皮红色素提取方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75-10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8 ]
  • 利用小麦麦麸制备阿魏酸工艺条件的初步研究

    戴炳业;杨薇;

    [目的]研究通过酶法和碱提取方法利用小麦麦麸制备阿魏酸的工艺条件。[方法]用酶对小麦麦麸进行预处理,去除淀粉、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用氢氧化钠提取阿魏酸,麦麸与碱液的比例为1∶20,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确定酶法处理干燥小麦麦麸和碱液提取阿魏酸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用酶法预处理干燥小麦麦麸的最优工艺条件是:耐高温α-淀粉酶、蛋白酶和糖化酶的加酶量分别为2 000、1 398和50 000 U/g麦麸;用碱法从经酶预处理的麦麸中提取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浓度为1.5%,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4h,同时在氢氧化钠中加入0.5%的KBH4,可有效增加阿魏酸的在提取液中的保留量,阿魏酸得率可达9.414%~10.937%。[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小麦麦麸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提供科学依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78-10680+10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3 ]
  • 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曹辉;李蕾;马海乐;

    [目的]优化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提供的燕麦为试材,采用国标中经典方法测定粉状燕麦的成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粉状燕麦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碱提酸沉法制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燕麦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别为4.99%、1.93%、8.38%、12.21%和50.2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液料比为9,浸提pH值为1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90 min;在该条件下燕麦分离蛋白提取率达60.37%。用SDS-PAGE法测定的燕麦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在20~43 kDa。[结论]用该工艺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简便、准确且提取率高。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81-10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19 ]
  • 茶油精加工工艺研究

    张莉;陈乃富;汪四赞;刘正华;

    [目的]为茶油的精加工提供指导。[方法]以机榨毛油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茶油的最佳脱胶、脱酸及脱色条件。[结果]常规水化脱胶可满足茶油的脱胶要求,且对茶油的酸价影响较小,茶油得率较高;水化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和油同时升温至70℃,脱胶时间10 m in,加水量7%;8.78%的NaOH溶液对茶油的脱酸效果最好;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油重的7%,脱色时间30 m in,脱色温度140℃;同时,试验过程中采用氮气为保护气可防止油脂过氧化值升高。[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茶油的最佳脱胶、脱酸及脱色条件。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84-10687+10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2 ]
  • 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研究

    武杰;潘磊庆;程雷;张斌;马龙;

    [目的]介绍微波真空包装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证明应用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优越性。[方法]以酱牛肉为材料,试验设3种杀菌方式:微波真空包装(245 0MHz,有效杀菌时间180 s);真空包装后高温杀菌(12 l℃、20 m in);真空包装后沸水杀菌(20 m in)。依据感官品质评价、理化检验、食品物性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检测方法,对3种方式处理的酱牛肉,在品质及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波真空包装技术在杀菌的同时进行真空包装,避免了真空包装2次加热杀菌处理的不良效果,且微波真空包装的酱牛肉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2种包装处理方式,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结论]该研究为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688-10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与宏观农村经济政策——基于筹资视角

    魏来;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已全面铺开,然而筹资困难始终是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限制要素。鉴于国内外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政府不可能包揽农村医疗保障的全部筹资。因此,当前新农合筹资来源仍然要坚持多方负担的基本原则。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承担了主要筹资角色,即一方面"拉"农民参加新农合;而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宏观农村经济政策走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又"推"动了农民提高筹资能力。今后主要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推""拉"结合,构建一个长效且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筹资水平的筹资机制。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11-10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9 ]
  • “绿箱”政策与我国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李钦;

    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绿箱"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研支出以及农村自然灾害救济支出都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起正向作用,3个因素的贡献由大到小分别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自然灾害救济支出、农业科研支出;3个因素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14-10716+1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与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张琳;

    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根据中国1984~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农户家庭收入与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受到收入增长的约束较为严重,但固定资产投资不是农户收入增长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17-10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7 ]
  • 论农产品品牌化的工业化思路

    方永艳;

    阐述农产品品牌化是实现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安全的根本保证。目前农产品品牌化趋势明显,但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层次低、质量标准不健全、专业化能力差等缺陷。因此,开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与经营,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的3个有机联系的核心思路。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20-10721+1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0 ]
  • 科技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

    王雷松;曲岩;

    探讨了科学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科技兴农对策,以便充分发挥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22-1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6 ]
  • 大豆期货与小麦期货发现价格功能的比较研究

    杨庆芳;

    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对我国大豆期货与小麦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25-10726+1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1 ]
  • 基于GIS·RS的石家庄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欣;

    应用ArcMap、ArcView软件对石家庄山区1987、200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建立数据库,通过PSR模型定量研究每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度,进而究其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27-10728+10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对策——以德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为例

    徐世雨;

    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指导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29-10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大理州集体林权改革为例

    李钢;王泽红;

    以大理州集体林权改革为例,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林业发展瓶颈,并提出了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33-10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7 ]
  • 中国西部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研究

    杨铭;

    从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出发,系统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优势条件以及不利因素,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36-10738+10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7 ]
  • 基于粮食安全的西部半山区耕地保障措施研究——以陕西周至县为例

    王金旗;李世平;任兴隆;

    介绍了陕西周至县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了周至县耕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措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39-10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发达地区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孙宇杰;瞿忠琼;

    在对江阴农民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41-10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83 ]
  •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其应对策略

    卢丽刚;时玉柱;

    概述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五大特色,分析当地在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45-1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66 ]
  • 生态旅游区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偏好研究——以漓江古东景区为例

    葛梦兰;魏薇;王金叶;毛双燕;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古东生态旅游区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对旅游出行具有明显的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区原生态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关注度高,景区原始自然风貌与森林环境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区游客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旅游知识相对不足,不文明行为表现较多。并对提高生态旅游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48-10749+10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23 ]
  •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和构建

    戴艳;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使农业科研单位获得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障科技资产的安全,推动科研和开发任务顺利实施。针对农业科研单位目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提出科研主体单位采取适度控制的设计原则;指出不相容账务分离,授权审批制度,财产保全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及其预算控制制度等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明确程序控制即通过规范业务开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路线图。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50-10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 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

    张东山;

    简要论述了我国污染转移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污染转移的方式、成因和后果及在该过程中政府的环境责任,并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就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策略。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52-10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0 ]
  • 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震减灾

    周纲;

    地震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灾心理最严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农村所面临的地震危险远高于城市,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还记忆犹新。目前农村防震减灾存在诸多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防震减灾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农村防震减灾能力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但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56-10757+10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魏云刚;

    旅游景区由于等级、性质、特色、服务项目多少、岗位繁杂程度及管理过程不同,需要森林保育、园艺、导游、餐饮、住宿、商业、安全、卫生、财务等多个方面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需求具有数量大、层次丰富、技术差异大等特点。通过对泰安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的随机访谈、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借鉴。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67-10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建设高标准农田任重道远——旱灾之后的思考与建议

    吴行一;陈军;曹承富;王俊;傅应军;

    针对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2月沿淮淮北地区的旱情,介绍了安徽省抗旱保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抗旱中的特点及其成因,研究了旱情暴露出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思考。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70-10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 ]

林业

  • 尤曼桉的开发利用研究

    曾荣;史超然;

    从尤曼桉的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着手,在相关配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和利用措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88-10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杉木人工幼林施肥技术与效益分析

    吴晓明;许康生;王小民;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技术及其效益分析。[方法]在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对比试验中,设3种施肥处理:钙镁磷肥500 g/株、尿素250 g/株和磷肥250 g/株+尿素125 g/株,不施肥为对照,采用挖环状沟施肥法,年底11月根据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调查,计算各试验区立木材积和蓄积量。[结果]施肥5年后杉木人工林的立木蓄积量,以施磷肥处理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17.13 m3/hm2,净产值增加33 776元/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9.04 m3/hm2,净产值增加16 284元/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2.38 m3/hm2。[结论]磷肥施用效果最佳,施入后杉木人工幼林的林木生长平稳,其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越趋明显。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90-10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6 ]
  • 森林经理的博弈解析

    陈端吕;李际平;邓立斌;

    森林经理工作实施需要良好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森林经理目标、经营对象和指导原则都体现着博弈的实质,应该引入博弈理论实现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良好协调。提出了森林经理工作实施过程存在国家、区域、企业(个体)三者博弈的规律,应当从生态、社会效益的目标评估与外部经济内部化等方面实施博弈思维转型,以完善森林经理的调查、规划与效益评价体系。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92-10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辽西地区次生林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张国林;梁群;

    [目的]研究次生林植被对地方小气候的影响,为研究长远气候生态农业走向良性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行观测,对比分析方法,应用总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原理,统计学原理分析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结果]次生林植被太阳辐射利用率提高41.1%;减小湍流5%~6%,蒸发耗热增加了5%左右;降低蒸发量1.6 mm/d,提高土壤湿度1.56%;相对减小径流量71%、减少泥沙量67.9%。[结论]恢复次生林植被,可以起到保水保土、降低风速、减少蒸发和风蚀的作用。在人为作用下逐渐恢复次生林、人工林可使小气候条件、生态农业朝着良性发展,对减轻和缓解气象灾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95-10796+10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1 ]
  • 数据分析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李广水;宋丁全;

    对近年来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数据分析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构建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数据分析平台的思路,基于.Net框架开发了一个对遥感图像纹理关联规则挖掘的系统,系统提供了前后关联的WEB服务,并采用WSBPEL进行服务集成。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797-10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农业教育

  •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红;

    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01+10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66 ]
  • 对综合创新实践教学的经验性探索

    朱建春;张红;李荣华;

    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基于相关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切体会,探讨了综合创新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施,提出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环节同时进行创新,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02-10803+10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0 ]
  •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睿;阎杰;蒋旭红;王新爱;宋光泉;

    分析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开展大学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探讨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立体化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04-10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4 ]
  • 提高《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与体会

    倪宏波;王春仁;王欣;吴凌;邵红;

    探讨了提高《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并就实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浅谈心得体会。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06-10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8 ]
  • 高校食品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思考

    李元莉;刘源;董民强;邵征翌;刘金立;方善红;

    结合高校食品类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食品类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4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08-10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谈《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韩晓建;黄晨;杨光道;李淼;

    探讨了《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实习环境的改革。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10-10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 提高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王文静;李巧枝;

    生物化学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等特点。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习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促进教学。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12-10813+10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4 ]
  • 农科院校专业基础课标准化考试管理——以《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朴相珍;许广波;

    以《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农科院校专业基础课标准化考试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介绍了《农业微生物学》标准化考试系统的设计过程和程序代码。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14-10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农林类院校培养全日制农民大学生的方式探讨

    余英玉;喻卫武;曾燕如;

    从农民大学生培养目的出发,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培养农民大学生的优势,在培养方式上提出应重视农民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基础课程实施实例式授课;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开放式的专业教学;加强中国农村现状与发展模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农民大学生控制农业产业链末端的能力;引导农民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农林类院校在培养农民大学生方面的优势,通过全日制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建设者。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19-10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基于以人为本的农林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何祖锋;

    介绍了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上运用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农林类人才。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21-1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植保专业毕业实习的问题及对策——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程东美;林进添;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植保专业目前毕业实习的主要方式及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扩招,探讨了提高实习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23-10824+10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为“三农”信息化服务对策研究

    邵魁德;

    探讨了国内外"三农"信息化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三农"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制定了高职院校为"三农"信息服务的对策。

    2009年22期 v.37;No.v.37 10825-10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