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古建筑的木构选择Discussion on Selection of Wood Structure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China
金东来;权莹;金华;
摘要(Abstract):
立足于中国古建筑的木框架结构的建筑体系,认为中国古人之所以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和必然性。分析了传统聚落的建筑特点,藉以透视出中国古建筑就地取材的特点,进而分析了中国木构建筑形制在广度、高度上的适应性,以及其所彰显的平面布局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结合中国人的生命观,从精神与物质双重层面解析了中国木构建筑中所蕴涵的永恒意义。试图通过自然选择、技术进步、空间优势、精神价值、审美需求等方面的阐述,为中国传统建筑最终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成因理出一条脉络,旨在比较客观地对待中国古人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KeyWords): 木构架建筑体系;就地取材;形制成熟;空间适应性;生命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DC10030205)
作者(Author): 金东来;权莹;金华;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2.11.05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2]柯曼红,孙建中.西安半坡遗址的古植被和古气候[J].考古,1990(1):87.
- [3]藤井明.王昀校.聚落探访[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2.
- [4]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希腊卷(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6.
- [5]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1.
- [6]王贵祥.略论中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的发展(一)[J].古建园林技术,1985(1):2-9.
- [7]维尔纳.布雷泽.东西方的会合[M].苏怡,齐勇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3.
- [8]贾洪波.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特征及成因说辨析———兼申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本思想的关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6.
- [9]蒋勋.美的沉思[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91.
- [10]侯幼斌.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