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东西大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Microbial Quantity in the West and East Grooves of Baiyin City
高旭;王小娟;高扬升;
摘要(Abstract):
[目的]研究白银市东、西大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方法]以白银市2条主要排污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西大沟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结果]东大沟土壤全N、全P含量显著高于西大沟,pH均值显著低于西大沟,而细菌、真菌数量显著低于西大沟,放线菌差异不显著,全N、全P均值比西大沟分别高100.00%和117.89%。西大沟N、P、pH与细菌、放线菌均呈负相关,N、P、pH与真菌呈正相关,东大沟N、P、pH与细菌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负相关,N、P、pH与放线菌分别呈负相关、负相关、正相关,N、P、pH与真菌均呈负相关。多元回归线性分析表明,对东大沟真菌影响较大的是全N含量,其次是pH,且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对东、西大沟其余微生物有影响,但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理解重金属污染、解决农田灌溉污水水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白银市;排污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高旭;王小娟;高扬升;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8.09.03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贾建丽,于妍,王晨.环境土壤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 [2]王国利,刘长仲,卢子扬,等.白银市污水灌溉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1):79-82.
- [3]付红,付强,姜蕊云,等.水稻污水灌溉技术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2(1):108-110.
- [4]李玥,张金池,王丽,等.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变化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1):43-47.
- [5]雷思维,吴国振,王兴峰.白银区土壤和春小麦中重金属分布规律调查分析[J].甘肃冶金,2007,29(4:86-88.
- [6]李振高,骆永明,滕应.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 [7]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8]袁耀武,张伟,李英军,等.污水灌溉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03(6):15-17.
- [9]徐向宏,何明珠.试验设计与Design-Expert、SPSS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 [10]申建波,毛达如.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 [11]张静,远婷.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121.
- [12]时唯伟,支月娥,王景,等.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微生物数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6):166-170.
- [13]殷峻,闻岳,周琪.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1):108-110.
- [14]高庭艳,马培,张丹,等.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54(2):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