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梨类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he Pear Resources in China
熊晚珍;张敏;孙志国;
摘要(Abstract):
在剖析我国梨类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选择好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二是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三是完善各种梨类地理标志产品的国家推荐性标准。
关键词(KeyWords): 梨类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9B393;2009D03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CDB050)
作者(Author): 熊晚珍;张敏;孙志国;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0.14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60.
- [2]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385.
- [3]冯寿波.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以TRIPS协议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61.
- [4]孙志国,刘成武,陈志,等.道地药材九资河茯苓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57-15859.
- [5]孙志国,陈志,刘成武,等.安徽地道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53-7355.
- [6]孙志国,韩冰华,钟儒刚,等.湖北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179-183.
- [7]赵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优选路径———以白市驿板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9-3720,3752.
- [8]王树婷,刘成武,张敏,等.辽宁大米资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39-2741.
- [9]吴永夏.重庆永川黄瓜山梨特点与地理标志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45-5146.
- [10]夏立娅,谢飞,王庭欣,等.我国枣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及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93-2095,2138.
- [11]傅余.法国原产地名称保护制度及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36-6968,6972.
- [12]钱杭园,杨小微,沈学政.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以浙江茶产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40-943.
- [13]陈捷敏,曹炳汝,颜东绪.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以“陕西苹果”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82-10184.
- [14]刘慧萍,孙碧涛.对完善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构想[J].学术交流,2006(10):67-69.
- [15]黄华均.农业现代化与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传统文化中的地理遗产的发掘利用为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24-227.
- [16]李艳军,董伟.商标和地理标志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运用———以我国茶叶产业发展为视角[J].农村经济,2009(7):47-49.
- [17]曹新明.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之完善———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视角[J].知识产权,2007(1):26-31.
- [18]王志本.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发掘我国农产品贸易优势[J].调研世界,2004(9):19-23.
- [19]王炳.论地理标志优先权与商标权的冲突[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4(1):24-27.
- [20]杜蓓蕾.地理标志保护中的冲突及完善设想[J].中华商标,2008(6):28-30.
- [21]王莲峰,黄泽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之争与我国的立法选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6):44-53.
- [22]王笑冰.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的几个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7(2):42-44.
- [23]张玉敏.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J].法学杂志,2007(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