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繁殖力低下的原因及其提高措施
刘镜;何光中;
摘要(Abstract):
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肉牛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饲养、管理、繁殖等技术的滞后,导致规模化养殖场中肉牛繁殖力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极大制约了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通过调研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对肉牛繁殖力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KeyWords): 肉牛;繁殖力;提高措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镜;何光中;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2.36.18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刚,马志远.西门塔尔牛饲养管理应采取的几项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1):67-68..
- [2]何生虎,曹晓真.动物维生素A缺乏的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5,26(3):63-66
- [3]伍丽仙.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技术[J].中国牛业科学,2006(6):74-76.
- [4]柯良备.提高我国黄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1):71-73.
- [5]拓守珍,门生宝,王忠明.肉牛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2):83-84.
- [6]周虚.营养对奶牛繁殖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1(4):32-34.
- [7]彭惠珍,李丽立.维生素E对于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05(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