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可达性研究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 and Accessibility of the Star-model Enterpris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王卫平;陶卓民;何海真;纪小美;王婷;
摘要(Abstract):
根据2014年江苏省59家星级示范企业名单,运用最邻近指数方法分析江苏省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运用可达性方法分析江苏省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的可达性条件。结果表明:1总体看来,江苏省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2苏南和苏中的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苏北的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3三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四星级和五星级示范企业空间分布为凝聚型;4江苏省星级示范企业的发展呈现了徐州总数最多、南京五星级最多、无锡和南通总数第二的四足鼎立格局;5江苏省星级示范企业的可达性条件较好,然而湖泊等水域的星级示范企业的可达性较差,大约40%的县域单元可达性落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区和苏北部分地区。
关键词(KeyWords): 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最邻近指数;可达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3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自助项目
作者(Author): 王卫平;陶卓民;何海真;纪小美;王婷;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6.10.08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2014-2015年我国休闲农业行业相关统计数据分析[EB/OL].(2015-05-15)[2016-01-05].http://www.chinabgao.com/k/214994xiuxiannongye/16730.html.
- [2]盛捷,许天颖.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景点达5100个[EB/OL].(2015-01-17)[2016-01-05].http://www.chinanews.com/df/2015/01-17/6978561.shtml.
- [3]北京泛华志达规划设计院.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名单公示[EB/OL].(2014-12-02)[2016-01-05].http://www.fanhuazhida.com/nongye/kuaixun-1226-1.html.
- [4]张机.海南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及模式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1):57-61.
- [5]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39-42.
- [6]邱佳,史亚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314-317.
- [7]徐广才,史亚军,谢翔燕,等.休闲农业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5):306-311.
- [8]范水生,朱朝枝.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休闲农业开发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286-290.
- [9]冯建国,陈亦捷.以休闲农业产业为核心,带动休闲农业产业融合[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4):61-65.
- [10]朱华武,张好记,傅志强,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探讨[J].经济地理,2013,33(6):132-134.
- [11]王树进,陈宇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9):38-45.
- [12]张健.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88-291.
- [13]魏鸿雁,陶卓民,潘坤友.南京市休闲农业景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4):142-148.
- [14]许贤棠,刘大均,胡静,等.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9):182-188.
- [15]曾芳芳,朱朝枝.休闲农业视野下闲置宅基地开发合理意蕴探析[J].东南学术,2013(3):116-123.
- [16]张金萍,陶卓民.南京市休闲农业结构与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 [17]董子铭,刘天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314-320.
- [18]张舒,黄翔.湖北休闲农业示范点及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 [19]靳诚,陆玉麒,范黎丽.基于公路网络的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2):258-269.
- [20]靳诚,范黎丽,陆玉麒.基于可达性技术的农业旅游布局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06-1518.
- [21]吴必虎,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J].人文地理,2003,18(1):1-5.
- [2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