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Dynamic Change of Urban Greenbelt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GIS and Fragstats——A Case Study of Urumqi,Xinjiang
其格乐很;何秉宇;黄玲;
摘要(Abstract):
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为研究靶区,以2008、2013、201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ArcGIS以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2008—2017年研究区生态类型格局面积变化及转移矩阵进行分析,并选取7个景观特征指标,即绿地斑块面积、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类型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聚集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景观转入量主要来自裸地及农田,绿地面积从2008年的90.38 km~2增加至113.34 km~2,2017年绿地面积相较2013年增加了22.96 km~2,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了2百分点。研究区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新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个数最多,斑块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最高,绿地生态功能较弱。绿地斑块形状及绿地景观结构的复杂性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城市绿地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中因水磨沟区部分山区绿地景观连通性较强、破碎度小,城市绿地聚集度最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地优化建议,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同时为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关键词(KeyWords): GIS;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景观破碎化;乌鲁木齐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其格乐很;何秉宇;黄玲;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陈利顶,孙然好,刘海莲.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33(4):1042-1050.
- [2] 李素英,王计平,任慧君.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3):377-384.
- [3] 玉苏普江·艾麦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 [4] 李超,王昊,赵远超,等.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15,35(17):71-73.
- [5] 方金萌.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兰考县绿地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88.
- [6] 何小玲,彭培好,王玉宽,等.成都市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5):30-35.
- [7] 刘铁冬,张佳佳,李羽佳.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8):65-68,74.
- [8] 雷一鸣,陈曦,杨辽,等.基于Worldview-2的乌鲁木齐城区绿地空间格局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5,32(6):1233-1239.
- [9] 沈涛,丁建丽,张玉进,等.基于遥感的乌鲁木齐市绿地资源信息提取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31-35.
- [10] 昝少平,朱颖,魏月霞.乌鲁木齐市已建园林绿地系统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1):177-182.
- [11] 哈孜亚·包浪提将,毋兆鹏,陈学刚,等.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生态科学,2018,37(1):62-70.
- [12] 冯珊珊,樊风雷.基于不透水面的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8,29(9):2907-2914.
- [13] 刘亚文,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阿拉努尔·艾尼娃尔,等.1989-2016年吐鲁番高昌区绿洲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干旱区研究,2018,35(4):945-953.
- [14] 高鹏,徐志刚,黄金华,等.基于ArcGIS的龙岩市城市绿地信息系统的建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1):74-80.
- [15] 周亚东,周兆德.基于GIS与Fragstats的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5):78-83.
- [16] 刘凌霄.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城市郊区大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