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熟茶)提取物泡腾片主体配方的研究Study on the Main Formula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Made from Extracts of Puer Ripe Tea
周斌星;王燕;周增志;
摘要(Abstract):
[目的]研制一种新剂型固体饮料——普洱茶(熟茶)泡腾片。[方法]以优质普洱茶(熟茶)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新剂型固体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结果]酸味剂对整个配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碱性物质,影响最小的是茶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例。最佳的主体配方为:茶叶∶麦芽糊精=5∶2,酸味剂、碱味剂和甜味剂的添加量分别为10%、6.5%和1.0%。按该配方生产的普洱茶(熟茶)泡腾片为圆片形,茶褐色,表面光滑,硬度适中,其水溶液酸甜适中,茶香浓郁,无异味,无杂质;其茶多酚含量为120 mg/kg,咖啡碱含量为28 mg/kg,二氧化碳气容量为2.0;其崩解时间不到5 m in,水份含量低于3%;其感官审评得分在9.5分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普洱茶(熟茶)新产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普洱茶(熟茶);泡腾片;配方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斌星;王燕;周增志;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31.05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宁,陈学峰,王锐平.茶饮料泡腾片的加工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151-153.
- [2]王宁,陈学峰,王锐平.山楂泡腾片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8):128-130.
- [3]于雪梅,王俊芬.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工艺[J].生产与技术,2005(3):57-58,67.
- [4]辛修锋,黄婧,杨海军.益生元牛奶泡腾片的研制[J].乳品加工,2008(1):32-35.
- [5]李俊杰,刘永琼,祝宏,等.复合维生素B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J].制剂工艺,2008(2):42-44.
- [6]胡林水,郑?,邵胜荣.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的研制及质量考察[J].中药材,2005(1):52-54.
- [7]李晓莉,高钰棋,高文祥,等.复合茶泡腾片饮片的制备及其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饮料工业,2005(1):16-22.
- [8]赵存梅,朱世斌.药物泡腾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 [9]郑玉芝,赵超艺,程江山,等.速溶茶泡腾片的制备与配方优化设计[J].食品工业科技,2006(5):142-144.
- [10]严鸿德,汪东风,王泽农,等.茶叶深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 [11]梅笑从,方元超.β-环状糊精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澄清处理中的应用[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0(2):17-19.
- [12]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 [13]蒋和体,吴永娴.软饮料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14]胡小松,蒲彪,廖小军.软饮料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 [15]刘权.果树试验设计及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 [16]陈丹.中国茶饮料发展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9-31.
- [17]高学玲,岳鹏翔.我国茶饮料发展现状[J].茶叶机械杂志,2001(2):1-2.
- [18]陆松侯,施兆鹏.茶叶审评与检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