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Variations of Mai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Rizhao Pelleted Green Tea
刘冉霞;丁立孝;梁青;丁新;陈总发;
摘要(Abstract):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绿茶及南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日照球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变化不明显;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品茶酚氨比为4.68。[结论]研究可为指导日照绿茶生产、提高日照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日照球形绿茶;加工;生化成分;变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日照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
作者(Author): 刘冉霞;丁立孝;梁青;丁新;陈总发;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4.21.1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许四五,许平.绿茶加工技术与主要生化成分的协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59-14460,14467.
- [2]刘淑娟,李赛君,黄怀生,等.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5):113-115.
- [3]尹军峰,许勇泉,袁海波.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J].茶叶科学,2009,29(2):102-110.
- [4]张正竹.茶叶生物化学试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5-58.
- [5]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6-77.
- [6]顾谦,陆锦时.茶叶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 [7]宁井铭,杨进华.鲜叶摊放与绿茶品质的综述[J].茶叶通讯,2001(4):30-32.
- [8]罗龙新,郭芮莹.茶叶加工过程中水分解吸与生化成分的关系[J].茶叶科学,1994(1):43-48.
- [9]倪德江,陈玉琼.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84-88.
- [10]陆松侯,施兆鹏.茶叶审评与检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 [11]郭桂义,扶晓,杨洁.信阳毛尖机制工艺试验[J].中国茶叶,2003(1):19-20.
- [12]李立祥,梅玉,金基强,等.信阳毛尖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5(2):17-20.
- [13]陈玉琼,卢素芳.袋泡绿茶原料加工工艺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2002(2):58-60.
- [14]黄启为,黎星辉,唐和平,等.湖南特种绿茶的主要化学成分[J].经济林研究,2001,19(3):9-11.
- [15]陈椽.中国名茶研究选集[M].合肥:安徽农学院,1985.
- [16]陈小强,叶阳,成浩,等.西湖产区不同茶树种西湖龙井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8(2):2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