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芋属药学研究概况Overview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n Skimmia Thunb.
张琪;冯芬;张欢;刘慧;陈模;杨丽丽;李瑞;巩江;倪士峰;
摘要(Abstract):
茵芋是一种传统中药,其在镇痛、抗炎活性及工业价值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该文章对茵芋属植物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概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KeyWords): 茵芋;成分;药理;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KH09030);;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91012);;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862)
作者(Author): 张琪;冯芬;张欢;刘慧;陈模;杨丽丽;李瑞;巩江;倪士峰;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3.18.09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廷辉.茵芋的栽培与繁殖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8(8):49.
- [2]诸春雯,汤桂钧,钱钟秀.茵芋嫩枝扦插繁殖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8(14):35-36.
- [3]何东辑.台湾原生茵芋属植物介绍[J].自然保育季刊,2008(61):49-53.
- [4]刘炳仑.我国芸香科辅助粉源植物的花粉形态(一)[J].养蜂科技,2000(3):5-7.
- [5]何雷,杨顺丽,吴德松,等.乔木茵芋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6):811-813.
- [6]何雷,杨顺丽,吴德松,等.乔木茵芋中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镇痛活性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6):705-709.
- [7]张洪杰,张明哲.多脉茵芋化学成分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6):720-724.
- [8]张洪杰,管宁宁,张明哲.多脉茵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2):135-139.
- [9]严幼瑾.印度用菌芋属的一种月桂小树冠制香精油产品[J].林产化工通讯,1990(4):55.
- [10]常志青,王树玲,赵清治,等.血中茵芋碱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J].河南医学院学报,1985,20(2):104-107.
- [11]黄士诚.芳香植物文摘[J].亚热带植物科学,1984(2):69-72.
- [12]张新娟,左国营,孙菱,等.滇东南26种中草药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4):413-417,420.
- [13]常志清,王树玲,郝长源,等.茵芋碱的的镇痛、解痉和镇静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82,3(3):163-165.
- [14]马莲,王莹,杨秀伟.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白鲜碱和茵芋碱在人小肠的吸收[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124-128.
- [15]徐峰.《药性赋》评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 [16]文国英,赵宏杰.续命汤类方治疗中风偏瘫衰落与复兴及其背后的藏象理论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53-154.
- [17]程康.从《金匮要略》续命汤谈起[J].国医论坛,2001,16(3):4.
- [18]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 [19]张英.家庭药酒处方精选与配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0.
- [20]刘步平.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68.
- [21]杨卫平,夏同珩.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98.
- [22]张鲁归.家庭花卉选择[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225.
- [23]玉山.茵芋的栽培与繁殖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8-06-21(2).
- [24]吴棣飞.年宵观果佳卉——红星茵芋[J].中国花卉盆景,2007(2):5.
- [25]周芳勇,王春,罗蔓,等.茶梅和红星茵芋盆栽基质的筛选[J].林业技术开发,2007,21(4):70-72.
- [26]王沣.红星茵芋扦插繁殖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2):114-116.
- [27]孟艳琼,李仁杰,伊兴凯,等.红星茵芋离体花梗腋芽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81-85.